TWM440594U - Genera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Genera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0594U
TWM440594U TW101202874U TW101202874U TWM440594U TW M440594 U TWM440594 U TW M440594U TW 101202874 U TW101202874 U TW 101202874U TW 101202874 U TW101202874 U TW 101202874U TW M440594 U TWM440594 U TW M4405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tube body
receiving cavity
port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02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Quan He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TWM440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0594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2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magnets and stationary coi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M440594 五、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101年08月17日修正替換頁 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動能發電裝置 及具有該動能發電裝置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先前技術】 隨著無線通訊與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行動電話、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 等小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應用日益普遍。習知的可攜式 電子裝置的使用一般是由可充電的電池來提供電能。雖 然可充電電池使用較為方便,但其充電時一般需要連接 到市電電源以獲得電能。當缺少市電電源時,就無法給 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電池充電,帶來極大不便。 【新型内容】 鑒於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對電池充電更加方便的 發電裝置。 另,還有必要提供一轉具有上述發電裝置的可攜式電子 裝置。. 一種發電裝置,包括管體、磁鐵、環繞固定於管體上的 線圈以及兩彈性部,所述管體包括收容腔,用以滑動的 收容所述磁鐵,所述線圈對應磁鐵的運動產生—减應電 流,所述兩彈性部分別設置於收容腔的相對兩端,用以 反彈撞擊至該彈性部上的磁鐵,以增大該磁鐵相對所述 線圈運動的次數,從而增大所述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流 。本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上述發電裝置的可攜式電子裝 1〇體87产單编號A〇101 第3頁/共12頁 1013316809-0 M440594 101年08月17日核正替換百 置。 [0006]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依次電性連接的發電裝置、 電壓調節電路、充電電路以及電池,所述發電裝置包括 管體、滑動收容於管體内的磁鐵、環繞固定於管體上的 線圈以及兩彈性部,所述線圈的相對兩端連接至電壓調 節電路,並對應磁鐵的運動產生一感應電流,所述兩彈 性部分別設置於管體内側的相對兩端,用以反彈撞擊至 該彈性部上的磁鐵,以增加磁鐵相對線圈運動的次數, 從而增大該線圈產生的感應電流,所述電壓調節電路將 所述產生的感應電流的電壓調節至電池的額定電壓後, 再藉由充電電路對電池充電。 [0007] 所述發電裝置藉由磁鐵相對線圈運動,使所述線圈内產 生一感應電流,實現對可攜式電子裝置内的電池充電。 可見,具有該發電裝置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無需固定電源 ,而只要利用可攜式電子裝置本身的運動帶動磁鐵相對 線圈運動即可方便的對電池充電,使用更為方便。 【實施方式】 [0008] 請一併參閱圖1,本新型的動能發電裝置10可設置於行動 電話等可攜式電子裝置或者汽車、電摩托車等消耗電能 的裝置上,以藉由所述裝置自身的晃動等運動帶動該發 電裝置10運動而產生電能,用於對該裝置的供電。以下 實施方式中,將以具有該發電裝置10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100為例進行說明。該動能發電裝置10包括管體11、磁鐵 13以及線圈15,所述線圈15纏繞於管體11上,所述磁鐵 13滑動的收容於所述管體11内,並在自身重力或者慣性 HH2028#單编號 A〇101 第4頁/共12頁 1013316809-0 M440594 1〇1:年.08月17日梭正_頁 作用下於管體11内往復滑動,使線圈15對應所述磁鐵i3 的運動產生一感應電流。 [0009] 於本新型實施方式中,所述管體11大致呈圓柱體狀,其 中部對應磁鐵1 3開設有一收容腔111,用以滑動的收容所 述磁鐵13。所述管體11優選為採用陶瓷等非導電材料製 成,所述管體11的橫截面優選為圓形,並具有一光滑的 内表面,以減少所述管體11對磁鐵13的碰撞與摩擦帶來 的阻力。 [〇〇1〇] 所述磁鐵13為一永久磁鐵’其大致呈長條形,並優選為 圓柱體狀。該磁鐵13的尺寸與所述收容腔111相對應,使 該磁鐵13與管體11以及收容腔111同轴設置,以保證該磁 鐵13於收容腔111内的滑動過程中保持平行該管體u。於 本新型實施方式中’所述磁鐵13具有一光滑的外表面, 以減小於收容腔111内滑動時承受的磨擦阻力。 [0011] 所述線圈15以相同的方向依次環繞固定於管體11上,用 以對應所述磁鐵13的運動而產生一感應電流。由於所述 磁鐵13往復滑動的過程中會相對所述線圈1 5以不同的方 向運動’因此’該線圈15内產生的電流方向亦不相同, 為一交流電。於本新型實施方式中,所述線圈15優選為 纏繞於管體11的中部,且線圈15的圈數大致為5〜6圈, 防止由於所述線圏15纏繞的圈數過多而使得總長過長, 從而產生過大的能量損耗。 [0012] 於本新型實施方式中,所述發電裝置1〇還包括兩彈性部 1 7。所述彈性部1 7設置於管體11内側收容腔111的相對 兩端,並與收容腔111内的磁鐵13相分離,用以反彈碰撞 10120287#單編號Α01(Π 第5頁/共12頁 ΐνΐΗ·Η·υ〇^4 ^ 11〇Γ年08月17日粧雜頁 至違彈性部17上的磁鐵13,以增加該磁鐵13於收容腔 ill内運動的次數,即增加磁鐵13相對線圈15運動的次數 ,相應增大線圈15產生的感應電流。於本新型實施方式 中’所述彈性部17為朦塾片。得理解,所述彈性部17亦 可為端固定於收容腔⑴、另—端自由設置的螺旋彈餐 〇 [_請-併參關2,本新型的可揭式電子裝置i赚包括上 述毛電裝置1 0之外,還包括整流電路、電壓調節電路 5〇、充電電路70以及電池9〇。 [14]所述發電裝置10、整流電路30、電壓調節電路50、充電 電路70以及電池9〇依次電性連接,且所述發電裝置1〇藉 由線圈15的相對兩端連接至整流電路30 ,用以將產生的 電机傳送至整流電路3〇。所述整流電路3〇將發電裝置 產生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再傳送至電壓調節電路5〇 。所述電壓調節電路5〇將整流電路3〇轉換成的交流電的 電壓至轉換為電池9〇的額定電壓’再傳送至充電電路 ,以藉由充電電路7〇對電池90充電。 [1 A發電裝置1〇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發電裝置1〇在可攜 式電子裝置100的帶動下運動,使所述磁鐵13在慣性作用 下或者自身重力等原因下沿收容腔1U往復滑動,且當所 述磁鐵13運動至收容腔u 1的一端而擠壓該端的彈性部17 時’该彈性部17將發生形變而將所述磁鐵13反彈滑向收 谷腔111的另一端,以增加該磁鐵丨3於收容腔丨丨丨内往復 滑動的次數。於此過程中,所述磁鐵13不斷相對所述線 圈15運動,使線圈15内產生一感應交流電。 1013316809-0 1012〇287户·單編號A〇1〇l 第6頁/共I2頁 M440594 101年.08月17日修正替換頁 [0016] 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發電裝置 10將產生的交流電傳送至整流電路30,以藉由整流電路 30將該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然後,所述電壓調節電路 50將整流電路30轉換得的直流電的電壓轉換為電池90的 額定電壓,再傳送至充電電路70。最後,所述充電電路 70對電池90充電。 [0017] 本新型的發電裝置10藉由所述磁鐵13相對線圈15運動, 使所述線圈15内產生一感應電流,即可對可攜式電子裝 置100内的電池充電。可見,具有該發電裝置10的可攜式 電子裝置10 0無需固定電源,而只要利用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身的運動帶動磁鐵13相對線圈15運動即可方便的對電 池90充電,使用更為方便。 [0018]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新型的技 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以上較佳實施例對本新型進 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 對本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 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0019] 圖1是本新型發電裝置較佳實施方式的立體剖視圖》 [0020] 圖2是使用圖1所示的發電裝置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模組 框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1] 可攜式電子裝置:100 [0022] 發電裝置:10 10120287浐單編號 A〇101 第7頁/共12頁 1013316809-0 M440594 101年08月17日慘正錐頁 [0023] 管體:1 1 [0024] 收容腔:111 [0025] 磁鐵:13 [0026] 線圈:15 [0027] 彈性部:17 [0028] 整流電路:30 [0029] 電壓調節電路:5 0 [0030] 充電電路:7 0 [0031] 電池:90 1〇12〇287f單编號删1 第8頁/共12頁 1013316809-0

Claims (1)

101:年08月17日修正替換頁 M44059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發電裝置,包括管體、磁鐵以及環繞固定於管體上的 線圈,所述管體包括收容腔,用以可滑動的收容所述磁鐵 ,所述線圈對應磁鐵的運動產生一感應電流,其改良在於 :所述發電裝置還包括兩彈性部,分別設置於收容腔的相 對兩端,用以反彈撞擊至該彈性部上的磁鐵,以增大該磁 鐵相對所述線圈運動的次數,從而增大所述線圈中產生的 感應電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電裝置,其中所述收容腔 相對兩端的彈性部與磁鐵相分離,所述磁鐵運動至收容腔 的一端而擠壓該端的彈性部,使彈性部發生形變而反彈所 述磁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磁鐵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或者慣性作用下於收容腔内滑動而相對線 圈運動。 ’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電裝置,其中所述線圈纏 繞於管體的中部,且所述線圈的圈數為5〜6圈。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電裝置,其中管體的橫截 面成圓形,且具有光滑的内壁,磁鐵k圓柱體狀,且具有 光滑的外表面。 6 . —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依次電性連接的電壓調節電路 、充電電路以及電池,其改良在於: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還 包括發電裝置,所述發電裝置包括管體、可滑動地收容於 管體内的磁鐵、環繞固定於管體上的線圈以及分別設置於 管體内側的相對兩端的兩彈性部,所述線圈的相對兩端連 接至電壓調節電路,並對應磁鐵的運動產生一感應電流, 10120287^^^^ A〇101 * 9 I / ^· 12 I 1013316809-0 M440594 101年08月17日核正替換百 所述彈性部反彈撞擊至該彈性部上的磁鐵,以增加磁鐵相 對線圈運動的次數,從而增大該線圈產生的感應電流,所 述電壓調節電路將所述產生的感應電流的電壓調節至電池 的額定電壓後,再藉由充電電路對電池充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所述 磁鐵相對線圈以不同的方向運動,線圈對應產生一不同流 向的交流電,所述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括一整流電路,所 述線圈的相對兩端藉由整流電路連接至電壓調節電路,以 藉由整流電路將感應線圈產生的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再 藉由電壓調節電路將所述直流電的電壓轉換成電池的額定 電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所述 管體包括收容腔,所述兩彈性部分別設置於所述收容腔相 、 對兩端且與磁鐵相分離,所述磁鐵運動至收容腔的一端而 擠壓該端的彈性部,使彈&部發生形變而反彈所述磁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所述 管體包括收容腔,所述磁鐵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或者慣性作 用下於收容腔内滑動而相對線圈運動。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所述 線圈設置於管體的中部,且所述圈數為5〜6圈,所述管體 的橫截面成圓形,且具有光滑的内壁,磁鐵成圓柱體狀, 且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HH2028#單编號A_ 第10頁/共12頁 • 1013316809-0
TW101202874U 2012-02-15 2012-02-17 Genera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M440594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82655U CN202495868U (zh) 2012-02-15 2012-02-15 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0594U true TWM440594U (en) 2012-11-01

Family

ID=47002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02874U TWM440594U (en) 2012-02-15 2012-02-17 Genera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18209B2 (zh)
JP (1) JP3182491U (zh)
CN (1) CN202495868U (zh)
TW (1) TWM44059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1187B (zh) 2013-12-19 2015-12-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
CN105592377B (zh) * 2016-01-06 2018-11-27 朝阳聚声泰(信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耳机
CN105449813A (zh) * 2016-01-19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661324A (zh) * 2018-06-28 2020-01-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12202307A (zh) * 2020-09-09 2021-01-08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7943A (en) * 1984-07-19 1996-04-16 Labrador; Gaudencio A. Water-wave energy converter systems
US5449567A (en) * 1994-11-04 1995-09-12 Yeh; Tsun-Wa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090072782A1 (en) * 2002-12-10 2009-03-19 Mitch Randall Versati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771283B (zh) * 2008-12-29 2012-10-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
US20120299299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Taimag Corporation Self generating power source
CN103124083A (zh) * 2011-11-18 2013-05-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式便携式电子装置及相配套的充电装置
CN103166293A (zh) * 2011-12-09 2013-06-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式便携式电子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07600A1 (en) 2013-08-15
US9118209B2 (en) 2015-08-25
CN202495868U (zh) 2012-10-17
JP3182491U (ja)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40594U (en) Genera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203840045U (zh) 运动可充电设备
CN103414309A (zh) 一种便携式发电装置
CN104107532A (zh) 一种可充电篮球
CN202094689U (zh) 一种电池充电装置
CN105375686A (zh) 一种采用变速齿轮加速的便携式压电电磁混合发电装置
CN202616963U (zh)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
CN101895598A (zh) 移动终端及为移动终端提供电能的方法
CN203491871U (zh) 一种便携式发电装置
CN204993774U (zh) 一种自充电耳机线
CN205160332U (zh) 便携式动能发电装置
RU122809U1 (ru) Заря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ов мобильных средств
KR20100114222A (ko) 충전식 마우스
TW201201486A (en) Levitation type linear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103972974B (zh) 一种拉绳旋转手机充电装置
JP4011066B2 (ja) 情報機器
CN103795219B (zh) 一种发电功率可调的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
CN203871976U (zh) 一种便携微型发电装置
CN210041411U (zh) 一种基于振动能量采集的微电源装置
CN110601329A (zh) 可发电终端
CN105376366A (zh) 不需充电的手机
CN106640560B (zh) 一种人体足部直线电磁式机械能发电装置
JP2001231234A (ja) 携帯用発電機
CN201426124Y (zh) 一种手机
CN205232063U (zh) 一种新型压电式无线发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