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1349B - 照明裝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51349B TWI851349B TW112127411A TW112127411A TWI851349B TW I851349 B TWI851349 B TW I851349B TW 112127411 A TW112127411 A TW 112127411A TW 112127411 A TW112127411 A TW 112127411A TW I851349 B TWI851349 B TW I85134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openings
- opening
- disposed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1 acr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ethyl carbamate;prop-2-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OC(N)=O UHESRSKEBRADO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18072 Al 2 O 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0413 T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PSGCQDPCAWOCSH-UHFFFAOYSA-N (4,7,7-trimethyl-3-bicyclo[2.2.1]heptan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OC(=O)C=C)CC1C2(C)C PSGCQDPCAWOCS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MIGHNLMNHATMP-UHFFFAOYSA-N 2-hydroxyeth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C=C OMIGHNLMNHATM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ZPSOSOOLFHYRR-UHFFFAOYSA-N 3-hydroxypropyl prop-2-enoate Chemical compound OCCCOC(=O)C=C QZPSOSOOLFHYR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125 Sokala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79 optical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84 polyacryl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56 1-hydroxycyclohexylphenyl-ke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Chl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544 Cicatrix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82556 Polyaceta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62 Polyamide-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65 Polyparaphen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UCKMPCXJQFINFW-UHFFFAOYSA-N Sulphide Chemical compound [S-2] UCKMPCXJQFINF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MQDJYUACMFCOFT-UHFFFAOYSA-N bis[2-(1-hydroxycyclohexyl)phenyl]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O)C=2C(=CC=CC=2)C2(O)CCCCC2)C=1C1(O)CCCCC1 MQDJYUACMFCOF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8 oriented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43 poly(ether ket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12 polyamide-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41 sca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87 scar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6 zirco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實施例中揭示之照明裝置包括一基板、安置於該基板上之一光源部分、安置於該基板上且覆蓋該光源部分之一樹脂層、安置於該樹脂層上且具有一開口部分之一光阻擋層,及安置於該光阻擋層上之一光學層,其中該光源部分包括安置於該樹脂層之一第一區中的複數個第一光源及安置於該樹脂層之一第二區中的複數個第二光源,其中該樹脂層包括安置於該第一區與該第二區之間的一凹槽。
Description
實施例係關於一種能夠提供立體影像之照明裝置及包括其之燈。
照明為可供應光或控制光量且用於各種領域中的裝置。舉例而言,照明裝置可應用於各種領域,諸如車輛及建築物,以照射內部或外部。近來,發光裝置已用作用於照明之光源。相較於諸如螢光燈及白熾燈之習知光源,此發光裝置(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具有諸如低電力消耗及半永久壽命、快速回應速度、安全性、環境友好性及其類似者的優勢。此等發光二極體應用於各種光學總成,諸如各種顯示裝置、室內燈或戶外燈。大體而言,各種色彩及形狀之燈應用於車輛,且近來,已提議採用發光二極體作為車輛之光源的燈。舉例而言,發光二極體應用於車輛頭燈、尾燈、轉向信號及其類似者。然而,此發光二極體具有所發射光之出射角相對較小之問題。出於此原因,當發光二極體用作車輛燈時,存在對增大燈之發光區域的需求。
當燈包括發光二極體時,存在發光二極體之效能劣化或所發射光之均一性由於在發光二極體發光時產生之熱量而降低之問題,且存在由自發光二極體發射之光形成熱點之問題。在此情況下,當使用燈來實施表面光源時,存在發光表面之均一性特性劣化之問題。大體而言,當發光二極體應用於車輛燈時,存在自外部以肉眼辨識發光二極體之問題。舉例而言,當車輛燈開啟時,其可能未藉由自光源發射之光以肉眼辨識出。存在特性劣化之問題。由於發光二極體發射呈點光源形式之光且每三維照明之個別影像與一個發光二極體匹配,因此亦需要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來實施所有複數個個別影像。另外,當使用同一發光二極體時,由於立體照明之個別影像之
寬度相同,因此存在無法表現影像之多樣性的問題。出於此原因,當發光二極體用作車輛燈時,在減少發光二極體之數目及實現各種影像方面存在限制。因此,需要能夠解決以上問題的新的照明裝置及燈。
實施例意欲提供一種能夠經由開口部分提供均一點光源的照明裝置及燈。實施例將提供一種能夠提供一個或複數個立體影像之照明裝置及燈。實施例將提供一種能夠提供具有各種形狀之立體影像的照明裝置及燈。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光源部分,其安置於基板上;樹脂層,其安置於基板上且覆蓋光源部分;光阻擋層,其安置於樹脂層上且具有開口部分;及光學層,其安置於光阻擋層上,其中光源部分包括安置於樹脂層之第一區中的複數個第一光源及安置於樹脂層之第二區中的複數個第二光源,其中樹脂層包括安置於第一區與第二區之間的凹槽。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中樹脂層可包括面向第二方向之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及面向第一方向之第三側表面及第四側表面,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正交,其中複數個第一光源中之每一者之發光表面可面向樹脂層之第一側表面。複數個第一光源可安置於樹脂層之第一側表面與凹槽之間,且複數個第二光源可安置於樹脂層之第二側表面與凹槽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樹脂層安置於第一區與第二區之間且包括連接第一區及第二區之連接部分,且連接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為2mm或更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複數個第一光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複數個第二光源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複數個第一光源可經配置成一列,且複數個第二光源可經配置成一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凹槽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長於複數
個第一光源安置於其中之區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且複數個第一光源安置於其中之區之第一方向之長度可定義為自複數個第一光源當中首先配置之光源之一端至最末配置之光源之另一端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開口部分可包括:以規則性配置之複數個第一開口;及具有規則性且與複數個第一開口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二開口。複數個第二開口中之每一者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的區中。複數個第二開口中之每一者可安置於對應於在第一方向上及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之間的區之區中。開口部分可包括安置於光阻擋層之中心區中的複數個第三開口,且複數個第三開口可在豎直方向上與凹槽重疊,其中豎直方向可與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光源部分,其安置於基板上;樹脂層,其安置於基板上且覆蓋光源部分;光阻擋層,其安置於樹脂層上且具有開口部分;及光學層,其安置於光阻擋層上,其中開口部分包括以規則性配置之複數個第一開口,且自光源部分發射之光經由複數個第一開口透射至光學層,且可穿過光學層且發射至外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光源部分可包括安置於樹脂層之第一區中之複數個第一光源,且複數個第一開口之數目可大於複數個第一光源之數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複數個第一開口中之至少一者包括:第一單元開口;第三單元開口,其在第一方向上與第一單元開口間隔開;及第二單元開口,其安置於第一單元開口與第三單元開口之間且連接第一單元開口及第三單元開口,其中第一單元開口至第三單元開口中之每一者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彼此相同,且其中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單元開口之長度大於第一單元開口之長度且第三單元開口之長度大於第二單元開口之長度,且第二方向可為垂直於第一方向之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樹脂層可包括:第二區,其與第一區間隔開;凹槽,其安置於第一區與第二區之間;及連接部分,其安置於第一區與第二區之間,連接第一區及第二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開口部分包括以規則性配置之複數個第二開口,且複數個第二開口安置於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之間的區之區及對應於第二方向之區中,且第二方向可為垂直於第一方向之方向。可包括連接複數個第一開口之中心的虛擬直線,且複數個第二開口中之每一者與虛擬直線之間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可彼此不同。複數個第二開口中之每一者與虛擬直線之間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可減小以便鄰近於自複數個第二光源當中首先安置之2-1光源最末安置的2-n光源。開口部分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於光阻擋層之中心區中的第三開口。自光源部分發射之光可經由開口部分透射至光學層,且經由光學層形成之光圖案可包括線性形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於基板與樹脂層之間的反射層,且反射層可在豎直方向上與開口部分重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開口部分可並未在豎直方向上與光源部分重疊。開口部分可在豎直方向上部分地與光源部分重疊。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光阻擋層及光學層可間隔開。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光源部分,其安置於基板上;樹脂層,其安置於基板上且覆蓋光源部分;光阻擋層,其安置於樹脂層上且包括開口部分;及光學層,其安置於光阻擋層上,其中光學層包括具有在光源部分之發光表面之方向上的長軸的複數個光學圖案,開口部分包括複數個開口,且自光源部分發射之光經由開口部分入射於光學層上,且經由光學層形成之光圖案可包括線性形狀,且線性形狀之數目可小於或等於複數個開口之數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線性形狀可包括曲線,且具有線性形狀之光圖案之寬度可根據開口部分之寬度而變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開口部分可包括以規則性在第一方向上配置之複數個第一開口,及具有規則性且在第一方向上配置之複數個第二開口。複數個第二開口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之區中,且第二方向可垂直於第一方向。複數個第二開口可安置於在第一方向上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之間
的區及對應於第二方向之區中,且第二方向可為垂直於第一方向之方向。複數個第一開口中之至少一個第一開口之第一方向長度可大於複數個第二開口中之至少一個第二開口之第一方向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自光源部分發射之光經由第一開口透射至光學層,且經由光學層形成之光圖案具有自鄰近於第一開口的樹脂層之一側延伸至與一側相對之另一側的形式,且在光學圖案中,鄰近於樹脂層之一側的區在第一方向上之寬度可大於鄰近於樹脂層之另一側的區在第一方向上之寬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開口部分包括安置於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之間的區中且安置於光阻擋層之中心區中的至少第三開口,且自光源部分發射之光之一部分可經由第三開口透射至光學層,且經由光學層形成之光圖案可相對於光阻擋層之中心區具有對稱形狀。第三開口可安置於在第一方向上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之間的區及對應於第二方向之區中,且第二方向可為垂直於第一方向之方向。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及燈可提供一個或複數個立體影像。詳言之,照明裝置可包括照明模組及安置於照明模組上之光學層。另外,照明模組可包括一個或複數個開口部分,且經由開口部分發射之光可經由光學層提供為具有一或多個線性形狀的立體影像。另外,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及燈可提供具有各種形狀的立體影像。詳言之,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可控制開口部分之數目、形狀、大小、位置等。因此,穿過光學層之立體影像可具有各種寬度、長度、亮度以及形狀。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及燈可具有改良之光特性。詳言之,照明裝置及燈可包括照明模組,該照明模組包括光源部分及密封光源部分之樹脂層,且樹脂層可有效地導引自光源部分發射之光。因此,照明模組可提供具有均一強度之光。特定言之,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可在照明模組之上部表面的方向上提供均一表面光源。因此,照明模組可經由開口部分發射具有均一強度之點光源,而不管開口部分之數目及位置如何。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樹脂層可包括在複數個光源之間在一個方向上延伸之凹槽。在此情況下,凹槽可在安置複數個光源之一個方向上長於一長度。亦即,凹槽可分隔樹脂層之區,且可防止或最小化在樹脂層之每一區中導引的光移動至另一區。因此,照明裝置可防止來自複數個區之光混合,藉此更清晰地提供立體影像。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可具有包括於其中之組件經設定的厚度。因此,照明裝置可以可撓性形式提供,且可應用於具有各種彎曲形狀之燈的外殼、托架或其類似者。
100:基板
200:光源部分
210:第一光源
210a:1-1光源
210b:1-2光源
210c:1-3光源
210d:1-4光源
215:發光表面
220:第二光源
220a:2-1光源
220b:2-2光源
220c:2-3光源
220d:2-4光源
225:發光表面
300:反射層
301:開口部分
410:樹脂層
450:凹槽
470:連接部分
500:光阻擋層
510:開口部分
511:第一開口
511a:1-1開口
511b:1-2開口
511c:1-3開口
511d:1-4開口
511e:1-5開口
511f:1-6開口
512:第二開口
512a:2-1開口
512b:2-2開口
512c:2-3開口
512d:2-4開口
512e:2-5開口
513:第三開口
550:光透射層
700:光學層
710:透射部分
720:光學圖案
800:第一空氣層
820:第二空氣層
1000:照明裝置
2000:車輛
2100:前燈
2110:第一罩蓋部件
2120:第一燈模組
2200:尾燈
2210:第二罩蓋部件
2220:第二燈模組
5111:第一單元開口
5112:第二單元開口
5113:第三單元開口
d1:第一方向長度
d2:第一方向長度
d3:第一方向長度
d4:第一方向長度
h1:厚度
h2:厚度
h3:厚度
h4:間隔
h51:高度
h52:厚度
A1:第一區
A2:第二區
Img_a:區
Img_b:遠端區
Img1:中心區
Img2:側區
Img3:側區
L1:虛擬直線
OA:光軸
P1:間隔
S1:第一側表面
S2:第二側表面
S3:第三側表面
S4:第四側表面
W1:第一方向長度
W2:第二方向長度
W3:第一方向長度
W4:長度
W5:第一方向長度
W6:第二方向長度
W7:第二方向長度
X:軸
Y:軸
Z:軸
θ:傾角
圖1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俯視圖。
圖2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樹脂層之俯視圖。
圖3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橫截面視圖。
圖4為圖3之區域之放大橫截面視圖。
圖5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光學層之橫截面視圖。
圖6至11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其他橫截面視圖。
圖12至16為用於解釋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中之光阻擋層之各種開口的視圖。
圖17至20為用於解釋根據實施例之根據照明裝置中之各種開口形狀形成的立體影像之圖。
圖21至23為說明包括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燈之實例應用於車輛的圖。
[最佳模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隨附圖式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本發明之技術精神不限於所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且可以各種其他形式實施,且組件中之一或多者可選擇性地組合及取代以在本發明之技術精神範疇內使用。另外,除非具體定義且明確地描述,否則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使用
的術語(包括技術及科學術語)可以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通常理解的含義加以解釋,且諸如在辭典中定義的術語之常用術語的含義應能夠考慮到相關技術之背景含義來加以解釋。另外,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係用於解釋該等實施例,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在本說明書中,單數形式亦可包括複數形式,除非片語中另外具體陳述,且在其中陳述A及(及)B、C中之至少一者(或一或多者)之情況下,其可包括可與A、B及C組合的所有組合中之一或多者。在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組件時,可使用諸如第一、第二、A、B、(a)及(b)之術語。此類術語僅用於區分該組件與另一組件,且可不藉由該術語根據對應組成元件之性質、序列或程序等來判定。且在描述組件「連接」、「耦接」或「接合」至另一組件時,描述可不僅包括直接連接、耦接或接合至另一組件,且亦包括藉由該組件與另一組件之間的另一組件「連接」、「耦接」或「接合」。另外,在描述為形成或安置在每一組件「上方(上)」或「下方(下)」之情況下,描述不僅包括在兩個組件彼此直接接觸時,且亦包括在一或多個其他組件形成或安置於兩個組件之間時。另外,在表達為「上方(上)」或「下方(下)」時,其可指相對於一個元件之向下方向以及向上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照明裝置可應用於需要照明之各種燈裝置,諸如車輛燈、家用光學總成及工業光學總成。舉例而言,當應用於車輛燈時,其可適用於頭燈、側視鏡燈、側視標記燈、霧燈、尾燈、剎車燈、晝行燈、車輛內部照明、車門欄(door scar)、後組合燈、後備燈等。另外,當應用於車輛燈時,其適用於安置於側視鏡或A柱上之後側輔助系統(BSD)。另外,本發明之光學總成可應用於室內及戶外廣告裝置、顯示裝置及各種電動車輛領域。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描述中,第一方向可意謂圖式中所示的x軸方向,第二方向可意謂圖式中所示的y軸方向,且第三方向可意謂圖式中所示的z軸方向。此外,水平方向可意謂第一及第二方向,且豎直方向可意謂在垂直於第一及第二方向中之至少一者的方向上的第三方向。舉例而言,水平方向可意謂圖式之x軸及y軸方向,且豎直方向可為圖式之z軸
方向及垂直於x軸及y軸方向之方向。
圖1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俯視圖,且圖2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樹脂層之俯視圖。圖3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橫截面視圖,圖4為圖3之區域之放大橫截面視圖,且圖5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光學層之橫截面視圖。
參考圖1至5,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包括照明模組及安置於照明模組上之光學層700,該照明模組包括基板100、光源部分200、樹脂層410及光阻擋層500。照明模組可自點光源提供具有均一點強度之光。舉例而言,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且穿過樹脂層410之光可發射呈具有均一強度的表面光源形式的光。在此情況下,包括一個或複數個開口之光阻擋層500可安置於樹脂層410上。因此,穿過樹脂層410且穿過光阻擋層500的光可發射呈對應於開口部分且具有均一強度的點光源形式之光。其後,可將點光源透射至安置於照明模組上的光學層700,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可呈立體影像或三維影像形式發射。在此情況下,立體影像為在個人自照明裝置1000外部看到影像時辨識出的影像,且經實施為最亮區與最暗區之間的對比度,或可藉由使用光強度之深度或差異而以三維形式提供三維效應。
照明模組可具有設定厚度。照明模組之厚度在自基板100之下部表面至光阻擋層500之上部表面的第三方向(z軸方向)上可為約5mm或更小。詳言之,照明模組之厚度可為約2mm至約5mm。當照明模組之厚度小於約2mm時,照明模組之可靠性可能劣化。另外,當照明模組之厚度超過約5mm時,可能難以提供呈可撓性形式之照明模組,且因此可能難以將照明模組應用於具有各種彎曲形狀之燈的外殼、托架等。
在下文中,將更詳細地描述照明裝置1000之組態。
基板100可包括具有佈線之印刷電路板(PCB)。基板100可包括例如基於樹脂之印刷電路板(PCB)、金屬核心PCB、可撓性PCB、非可撓性PCB、陶瓷PCB或FR-4基板。佈線層(未展示)可安置於基板100上。佈線層可電連接至光源部分200。舉例而言,當光源部分200包括
複數個光源時,複數個光源可藉由佈線層串聯、並聯或串聯-並聯地連接。基板100可安置於光源部分200及樹脂層410之下以進行底座部件及支撐部件之功能。基板100可具有約100μm至約2mm之厚度。詳言之,基板100可具有約150μm至約1.8mm之厚度。更詳細地,基板100可具有約200μm至約1.6mm之厚度。當基板100具有小於約100μm之厚度時,可能難以有效地支撐安置於基板100上之組態,例如光源部分200、樹脂層410及其類似者。另外,由於基板100之厚度過薄,因此可出現可靠性劣化之問題。另外,當基板100之厚度超過約2mm時,照明裝置1000之總厚度可能增加,且基板100之可撓性可能降低。因此,基板100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
基板100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於其一部分上的連接器(未展示)。基板100可將經由連接器施加之電力提供至光源部分200。連接器可形成於基板100之上部表面及下部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中。舉例而言,當連接器安置於在其上安置光源部分200及樹脂層410的上部表面上時,連接器可安置於基板100之並未安置樹脂層410的區上。替代地,當連接器安置於基板100之下部表面上時,且樹脂層41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上部表面之整個區或80%或更多之區上。
光源部分200可安置於基板100上。舉例而言,光源部分20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面向光阻擋層500的上部表面上。光源部分200可在至少一個方向上發射光。光源部分200可在樹脂層410之橫向方向上發射光。光源部分200包括LED晶片且提供於側視圖類型封裝中,且光源部分200之發光表面可面向樹脂層410之側表面。在此情況下,LED晶片可包括藍色LED晶片、紅色LED晶片及綠色LED晶片中之至少一者。封裝中之每一者可包括具有一個色彩之LED晶片、具有相同色彩之複數個LED晶片或具有不同色彩之複數個LED晶片。
光源部分200可包括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第一光源210可安置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中。第一光源210可經安置為面向樹脂層410之第一側表面S1。詳言之,第一光源210可經安置使得第一光
源210之發光表面面向樹脂層410之第一側表面S1。第一光源210可朝向第一側表面S1發射光。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可設置於基板100上。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可彼此間隔開且在基板100上配置成一列。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彼此間隔開,如圖式中所示配置成一列,且可包括1-1光源210a及1-2光源210b、1-3光源210c及1-4光源210d。在此情況下,1-1光源210a可為第一光源210當中首先安置之第一光源210,且1-4光源210d可為第一光源210當中最末安置之第一光源。第二光源220可安置於與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間隔開的第二區A2中。第二區A2可為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與第一區A1間隔開的區。第二光源220可經安置為面向不同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側表面S1的側表面。第二光源220可經安置為面向樹脂層410之面向第二方向(y軸方向)的第一側表面S1及第二側表面S2。詳言之,第二光源220可經安置使得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面向樹脂層410之第二側表面S2。第二光源220可朝向第二側表面S2發射光。
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設置於基板100上。第二光源220可以與第一光源210相同之數目設置。第二光源220可彼此間隔開且在基板100上配置成一列。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可包括如圖式中所示配置成一列之2-1光源220a、2-2光源220b、2-3光源220c及2-4光源220d。在此情況下,2-1光源220a可為第二光源220當中首先安置之第二光源220,且2-4光源220d可為第二光源220當中最末安置之第二光源。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且複數個第二光源220之數目可大於或小於第一光源210之數目。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安置於對應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區中。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區中。替代地,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安置於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間的區及對應於第二方向之區中。亦即,當自頂部檢視時,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可以鋸齒形形狀配置。
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及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同時發射光。
舉例而言,當將電力施加至光源部分200時,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可朝向第一側表面S1發射光,且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朝向第二側表面S2發射光。替代地,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可獨立地發射光。舉例而言,當將電力施加至光源部分200時,選自第一光源210或第二光源220之僅一個光源可朝向樹脂層410之與其對應的側表面發射光。替代地,包括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及複數個第二光源220中之每一者中的光源可獨立地發射光。舉例而言,當將電力施加至光源部分200時,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中之每一者及複數個第二光源220中之每一者可獨立地發射光。因此,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完全或選擇性地控制包括於光源部分200中之複數個光源,藉此提供能夠提供各種形狀及各種運動之立體影像。
樹脂層410可安置於基板100上。樹脂層41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上部表面上。樹脂層41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整個上部表面或部分區上。樹脂層41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樹脂層410可包括諸如矽酮或環氧樹脂之樹脂材料。樹脂層410可包括熱固性樹脂材料,例如可選擇性地包括PC、OPS、PMMA、PVC及其類似者。樹脂層410可由玻璃形成,但不限於此。舉例而言,樹脂層410之主要材料可為具有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寡聚物作為主要材料的樹脂材料。舉例而言,可使用作為合成寡聚物的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寡聚物與作為聚丙烯酸的聚合物類型之混合物。當然,低沸點稀釋型反應性單體丙烯酸異冰片酯(IBOA)、丙烯酸羥丙酯(HPA)、丙烯酸2-羥乙酯(2-HEA)等可進一步包括混合單體等,此係由於可混合添加劑、光起始劑(例如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或抗氧化劑。
由於樹脂層410提供為作為樹脂之用於導引光的層,因此其可具備比玻璃之厚度更薄的厚度,且可提供為可撓性板。樹脂層410可發射自光源部分200呈線光源或表面光源形式發射之點光源。樹脂層410之上部表面可藉由漫射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來發射光。舉例而言,樹脂層410中可包括珠粒(未展示),且珠粒可漫射且反射入射光以增加光量。珠粒可以按樹脂層410之重量計0.01%至0.3%之量安置。珠粒可由選自矽、矽石、玻璃氣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胺基甲酸酯、Zn、Zr、Al2O3
及丙烯醯基中之任一者構成,且珠粒之粒徑可在約1μm至約20μm內,但不限於此。
樹脂層410可在第一及第二方向(x軸及y軸)上具有長度W1及W2。舉例而言,樹脂層410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W1可大於或等於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W2。舉例而言,當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成一列時,樹脂層410之第一方向長度W1可大於第二方向W2長度。樹脂層410可具有設定厚度(第三方向或z軸方向)。樹脂層410可為4mm或更小。當樹脂層410之厚度h2小於約0.5mm時,光源在樹脂層410之上部表面上暴露。詳言之,樹脂層410之厚度h2可為約0.5mm至約4mm。更詳細言之,樹脂層410之厚度h2可為約1mm至約4mm。更詳細言之,樹脂層410之厚度h2可為約1.4mm至4mm,且可有效地導引待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另外,當樹脂層410之厚度h2超過約4mm時,總光程可增大。因此,光損失可在發射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時發生。因此,樹脂層410之厚度h2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
樹脂層410可經安置為包圍光源部分200。樹脂層410可密封光源部分200。樹脂層410可保護光源部分200且可防止或最小化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的損失。樹脂層410可接觸光源部分200之表面且可接觸光源部分200之發光表面。此外,樹脂層410可與基板100之上部表面接觸。亦即,樹脂層410可支撐基板100及光源部分200,且可支撐待安置於設定位置處的光源部分200。
樹脂層410可包括複數個側表面。舉例而言,樹脂層410可包括第一側表面S1及第二側表面S2。第一側表面S1可比第二光源220更接近第一光源210安置。第一側表面S1可面向第一光源210之發光表面。第二側表面S2可為面向第一側表面S1之側。舉例而言,第二側表面S2可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面向第一側表面S1。第二側表面S2可比第一光源210更接近第二光源220安置。第二側表面S2可面向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第一側表面S1及第二側表面S2可提供為平坦表面或彎曲表面。此外,第一側表面S1及第二側表面S2可以設定間隔彼此間隔開。舉例而
言,第一側表面S1與第二側表面S2之間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的間隔可為恆定的。亦即,第一側表面S1及第二側表面S2可平行。此外,第一側表面S1與第二側表面S2之間在第二方向上的間隔可改變。舉例而言,第一側表面S1與第二側表面S2之間在第二方向上的間隔可在第一方向上逐漸增大或減小,或可在波形上增大及減小。樹脂層410之複數個側表面可包括第三側表面S3及第四側表面S4。第三側表面S3可安置於第一側表面S1與第二側表面S2之間以連接兩個側表面S1及S2。舉例而言,第三側表面S3之一端可連接至第一側表面S1之一端,且第三側表面S3之另一端可連接至第二側表面S2之一端。此外,第四側表面S4可經安置為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面向第三側表面S3。第四側表面S4可安置於第一側表面S1與第二側表面S2之間以連接兩個側表面S1及S2。舉例而言,第四側表面S4之一端可連接至第一側表面S1之另一端,且第四側表面S4之另一端可連接至第二側表面S2之另一端。第三側表面S3及第四側表面S4可提供為平坦表面或彎曲表面。此外,第三側表面S3及第四側表面S4可以設定間隔彼此間隔開。舉例而言,第三側表面S3與第四側表面S4之間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的間隔可為恆定的。亦即,第三側表面S3及第四側表面S4可平行。此外,第三側表面S3與第四側表面S4之間在第一方向上的間隔可改變。舉例而言,第三側表面S3與第四側表面S4之間在第一方向上的距離可在第二方向上逐漸增大或減小,或可在波形上增大及減小。
樹脂層410可包括在其中安置光源部分200之複數個區。舉例而言,樹脂層410可包括在其中安置第一光源210之第一區A1,且可包括在其中安置第二光源220之第二區A2。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面向彼此,且可彼此間隔開。此外,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可具有彼此對應之形狀,且可具有彼此對應之區域。樹脂層410可包括形成於第一區A1與第二區A2之間的凹槽450。凹槽450可安置於第一光源210與第二光源220之間。亦即,第一光源210可安置於第一側表面S1與凹槽450之間,且第二光源220可安置於第二側表面S2
與凹槽450之間。凹槽450可填充有空氣或真空。
凹槽450可以穿透樹脂層410之上部及下部表面之形式提供。此外,形成於對應於凹槽450的區中之貫穿孔可形成於基板100中。基板100之貫穿孔可具有對應於凹槽450之形狀及大小。凹槽450可具有在一個方向上延伸之形狀。詳言之,凹槽450可在對應於在其中安置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方向的方向上延伸。舉例而言,當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經安置為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延伸時,凹槽450可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具有延伸形式。在此情況下,凹槽450之第一方向長度W3可比光源部分200之第一方向長度更長。凹槽450之第一方向長度W3可為樹脂層410之第一方向長度W1之50%或更多。舉例而言,凹槽450之第一方向長度W3可比在其中安置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區的第一方向長度d1更長。此處,在其中安置複數個第一光源210的區之第一方向長度d1可定義為自複數個第一光源210當中首先安置的1-1光源210a之一端至1-n光源210d之另一端的第一方向長度d1。此處,n為4或更多。
凹槽450之第一方向長度W3可比在其中安置複數個第二光源220的區之第一方向長度d2更長。此處,其中安置複數個第二光源220的區之第一方向長度d2可定義為自複數個第二光源220當中首先安置之2-1光源220a之一端至最末2-n光源220d之另一端的第一方向長度d2。此處,n為4或更多。凹槽450可具有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之長度W4。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d1及d2分別為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兩端的長度。凹槽450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W4可為約1mm或更多。詳言之,凹槽450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W4可為1.5mm或更多。更詳細言之,凹槽450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W4可為約2mm至約5mm。當凹槽450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W4小於約1mm時,可能難以阻擋自第一光源210或第二光源220發射之光透射至第二區A2或第一區A1。另外,當凹槽450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W4超過約5mm時,由樹脂層410中之凹槽450佔據的面積過度增大,使得光源部分200之光導引距離可減小。
樹脂層410可包括連接部分470。連接部分470可安置於第
一區A1與第二區A2之間。連接部分470可連接彼此間隔開的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連接部分470可為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與第二區A2之間的在其中未形成凹槽450之區。連接部分470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d3及d4。舉例而言,凹槽450之一端與第三側表面S3之間的第一方向長度d3及凹槽450之另一端與第四側表面S4之間的第一方向長度d4可為約2mm或更多。連接部分470之第一方向長度d3及d4可為考慮到樹脂層410及基板100之可靠性的長度。此外,連接部分470之第二方向長度可與凹槽450之第二方向長度W4相同。
樹脂層410可包括安置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與複數個第二光源220之間的凹槽450。在此情況下,凹槽450之第一方向長度W3可大於連接第一光源210之兩端的長度d2及/或連接第二光源220之兩端的長度d2。凹槽450之第二方向長度W4可小於第一方向長度W3,且可小於第一光源210與第二光源220之間的間隔。因此,凹槽450可用以分別防止或最小化自第一光源210發射之光移動至第二區A2及自第二光源220發射之光移動至第一區A1的移動。因此,照明裝置1000可提供具有均一強度的光,且可清晰地提供立體影像集合。由於樹脂層410具有連接部分470,該連接部分470具有第一區A1與第二區A2之間的第一長度d3、d4及第二長度W4,故樹脂層410可防止光學可靠性歸因於凹槽450而劣化。
如圖3及4中所示,光阻擋層500可安置於樹脂層410上。光阻擋層500可安置於樹脂層410之最上部部分上。光阻擋層500可最接近包括於照明模組中之層當中的光學層700安置。光阻擋層500可包括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光阻擋層500可包括吸收材料或反射材料。光阻擋層500可吸收或反射可見光、紅外光或一些紫外光。舉例而言,光阻擋層500可吸收或反射在380nm至800nm範圍內之波長。舉例而言,光阻擋層500可為黑色墨水或黑色印刷層。光阻擋層500可為具有碳或碳奈米管的吸收材料、黑色抗蝕劑材料或黑色基質材料。作為另一實例,光阻擋層500可為反射層,例如可由具有鋁(Al)或銀(Ag)之層或具有以上金屬中之至少一者的合金層形成。光阻擋層500可為單一層或多個層。舉例而言,在多層之情
況下,多層可包括黑色材料之第一層及反射材料之第二層,且在此情況下,第一層可安置於第二層上。可使用光罩膜來實施光阻擋層500。
光阻擋層500之厚度h3可為約0.1mm至約5mm。當光阻擋層500之厚度h3小於約0.1mm時,光阻擋層500難以有效地阻擋穿過樹脂層410之光,且透光率可能增大。另外,當光阻擋層500之厚度h3超過約5mm時,可改良光阻擋特性,但照明模組之總重量可能增加。另外,由於照明模組之總厚度增加,因此可能難以提供呈可撓性形式之照明模組,且因此可能難以將照明模組應用於具有各種彎曲形狀之燈的外殼、托架等。
光阻擋層500可包括開口部分510。開口部分510可為穿過光阻擋層500之上部及下部表面的孔。開口部分510可包括複數個開口(n個,n為等於或大於3之自然數)。複數個開口可根據待實施之立體影像具有各種形狀。舉例而言,複數個開口之上部形狀可為多邊形形狀,諸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或五邊形形狀、圓形或橢圓形形狀或不規則形狀。複數個開口可具有相同或不同形狀。另外,複數個開口可具有部分相同形狀或部分不同形狀。複數個開口之數目可大於或等於包括於光源部分200中之光源的數目。舉例而言,複數個開口之總數目可大於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總數目。
複數個開口中之每一者可具有第一方向(x軸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y軸方向)長度W6。開口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可為能夠控制所形成立體影像(線性光圖案)之寬度(第一方向長度)的因素。另外,開口之第二方向長度W6可為可控制所形成立體影像(線性光圖案)之亮度及長度(第二方向長度)的因素。舉例而言,複數個開口中之每一者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中之長度W5及W6可為約3mm或更多。詳言之,複數個開口中之每一者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可為約3mm至約10mm。當開口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中之每一者小於約3mm時,所形成光圖案之大小過小,使得可能難以自外部以肉眼辨識立體影像。另外,當開口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中之每一者超過約10mm時,所形成光圖案之大小過大,使得光圖案可不為自外部檢視之
立體影像。因此,開口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中之每一者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另外,複數個開口中之每一者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在上文所描述之範圍內可彼此相同或不同。
如圖1中所示,開口部分510之複數個開口可包括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第一開口511可以複數個提供,且可以規則性配置。另外,第二開口512可以複數個提供,且可以規則性配置。
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彼此間隔開且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的發射路徑上。舉例而言,當自俯視圖檢視時,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第一光源210與樹脂層410之第一側表面S1之間。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並未在豎直方向(z軸方向)上與第一光源210重疊。因此,有可能防止熱點由第一開口511上之第一光源210形成。替代地,第一開口511可在豎直方向上與光源部分200部分地重疊。因此,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有意地形成熱點來提供具有各種光強度的立體影像。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設定形狀及大小。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相同形狀且可具有相同的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此外,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目可大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數目。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形狀、大小、數目等可根據待實施之立體影像而改變。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彼此間隔開且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的發射路徑上。舉例而言,當自俯視圖檢視時,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第二光源220與樹脂層410之第二側表面S2之間。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並未在豎直方向(z軸方向)上與第二光源220重疊。因此,有可能防止熱點藉由第二光源220形成於第二開口512上。替代地,第二開口512可在豎直方向上與光源部分200部分地重疊。因此,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有意地形成熱點來提供具有各種光強度的立體影像。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與複數個第一開口511間隔開。舉例而言,第二開口512可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與第一開口511間隔開。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設定形狀及大小。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相同形狀且可具有相同的第一方向長度W5及第二方向長度W6。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與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形狀及長度W5及W6。此外,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大於複數個第二光源220之數目。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不同於或等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數目。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數目等可根據待實施之立體影像而改變。
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例如,自複數個第一光源210發射之光可經由複數個第一開口511透射至光學層700,且自複數個第二光源220發射之光可經由複數個第二開口512透射至光學層700。接著,透射至光學層700的光可穿過光學層700且發射至照明裝置1000外部,且可視為線性立體影像。將參考稍後將描述之圖12至20更詳細地描述開口部分510之形狀、大小、位置等。
光學層700可安置於照明模組上。光學層700可安置於光阻擋層500上。光學層700可藉由反射及/或折射自照明模組入射的光來形成立體影像。光學層700可具有與照明模組之上部表面相同的平面面積或可具有比照明模組之上部表面更大之平面面積。光學層700可在豎直方向(z軸方向)上與光阻擋層500間隔開間隔h4。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的間隔h4可為恆定的。因此,第一空氣層800可形成於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間隔h4可為經由光阻擋層500之開口部分510發射之光可擴散穿過的距離。此外,間隔h4可為可調整經由光學層700形成的立體影像之大小的距離。間隔h4可為約5mm或更多。詳言之,間隔h4可為約5mm至約50mm。更詳細言之,間隔h4可為約5mm至約20mm。當間隔h4小於約5mm時,經由光學層700形成之立體影像的大小較小,因此歸因於亮度差異而可能難以見到三維效應。另外,當間隔h4超過約50mm時,經由光學層700形成之立體影像的大小可增大,且因此三維效應可能劣化。因此,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的間隔h4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
光學層700可包括透射部分710及複數個光學圖案720。透射部分710可為支撐複數個光學圖案720之支撐部件。透射部分710可以板或膜之形式提供,且可在出射方向上自內部發射入射光。透射部分710可包括透射材料。舉例而言,透射部分710之材料可為樹脂或玻璃,且樹脂可包括熱塑性聚合物或光固化聚合物。另外,透射部分710之材料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聚苯乙烯,及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另外,透射部分710之材料可由含有寡聚物之紫外線固化樹脂,且更特定言之含有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寡聚物作為主原料之樹脂製成。亦即,其可使用在其中混合作為合成寡聚物之丙烯酸胺基甲酸酯寡聚物及作為聚丙烯酸之聚合物類型的樹脂。
透射部分710可具有設定厚度h52。舉例而言,透射部分710之厚度h52可為約0.1mm或更多。詳言之,透射部分710之厚度h52可為約0.1mm至約10mm。較佳地,考慮到三維效應實現及照明裝置1000之整個厚度,透射部分710之厚度h52可滿足約0.1mm至約0.25mm。
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安置於透射部分710之一個表面上。詳言之,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安置於透射部分710之面向光阻擋層500之下部表面及與透射部分710之下部表面相對之上部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上。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包括雙凸透鏡形狀或具有半圓柱形形狀的微透鏡形狀。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與透射部分710一體成型。替代地,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藉由黏著部件或其類似者黏著至透射部分710之上部表面或下部表面。光學圖案720可包括光透射材料。舉例而言,光學圖案720可由熱塑性聚合物或光固化聚合物形成,或可由與透射部分710相同的材料形成。光學圖案720可經由光遮罩過程形成於透射部分710之上部表面或下部表面上。光學圖案720與透射部分710可不具有折射率差異或可具有0.2或更小之折射率差異,藉此使歸因於折射率差異之光損失最小化。光學圖案720可具有能夠折射入射光的形狀。光學圖案720可具有在光源部分200之發光表面215及225的方向上的長軸。詳言之,光學圖案720可具有在垂直於光源部分200之發光方向的方向上以長軸延伸的形狀。舉例而言,
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如圖式中所示在透射部分710之上部表面上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配置,且可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具有長軸。詳言之,光學圖案720可根據照明裝置1000之立體影像在第二方向上配置且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長軸。
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具有帶有在第一方向上的長軸之條或棒形狀、正弦形狀或鋸齒形狀。複數個光學圖案720可經配置為安置於透射部分710之一個表面或另一表面上的透鏡部分或單元圖案之組合。另外,光學圖案720可具有呈在第二方向上之橫向橫截面形狀之半球形形狀、半橢圓形形狀及多邊形形狀中之至少一者。光學圖案720可以設定大小提供。舉例而言,光學圖案720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之長度W7可為約5μm或更多。詳言之,光學圖案720之第二方向長度W7可為約5μm至約100μm。更詳細言之,光學圖案720之第二方向長度W7可為約10μm至約80μm。考慮到所形成立體影像之銳度特性,在光學圖案720之第二方向上的長度W7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
光學圖案720之高度(z軸方向)h51可小於光學圖案720之第二方向(y軸方向)長度W7。光學圖案720的高度h51可小於或等於光學圖案720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W7的約0.5倍。詳言之,光學圖案720之高度h51可為光學圖案720之第二方向長度W7的約0.1倍至0.48倍。當上文所描述之光學圖案720之高度h51大於上文所描述之範圍時,光學圖案720之大小可增大且立體效應可能不顯著。另外,當光學圖案720之高度h51小於上文所描述之範圍時,立體影像之銳度特性可能劣化。複數個光學圖案720之間的間隔P1可為約1μm至約100μm。詳言之,複數個光學圖案720之間的間隔P1可為約1μm至約10μm。考慮到立體影像之銳度特性,複數個光學圖案720之間的間隔P1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
因此,光學層700可提供立體影像。詳言之,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可以具有穿過開口部分510之均一強度的點光源形式發射以入射於光學層700上。此後,入射於光學層700上之光可藉由光學圖案720
反射及/或折射以穿過光學層700,且可提供為具有線性形狀之光圖案。穿過光學層700的光之圖案可在與光學圖案720之長軸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立體影像。另外,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包括具有曲率之曲線,且可小於或等於包括於開口部分510中的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總數目。具有線性形狀之光圖案的寬度可根據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寬度而變化。舉例而言,隨著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寬度增大,光圖案之寬度可增大,且隨著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寬度減小,光圖案之寬度可減小。
自光學層700發射之光可在豎直方向上在對應於開口部分510之中心區Img1中具有最高光強度。另外,鄰近於中心區Img1安置之側區Img2及Img3可具有比中心區Img1之光強度更低之光強度。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亮度差異形成立體影像。光學層700可控制根據間隔h4在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形成的立體影像之位置、大小、形狀。舉例而言,立體影像可根據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的間隔h4形成於鄰近於光阻擋層500之區Img_a或遠端區Img_b中。因此,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控制光阻擋層500與光學層700之間的間隔h4、光學圖案720之大小及形狀及複數個開口部分之位置及形狀來提供各種立體影像。
圖6及7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其他橫截面視圖。在使用圖6及7之描述中,省略與上文所描述之照明裝置之組件相同及類似的組件之描述,且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相同及類似組件。
參考圖6,照明裝置1000可包括反射層300。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基板100與樹脂層410之間。反射層300可具有小於基板100之上部表面之面積的面積。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大部分上部表面上。舉例而言,在豎直方向上,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對應於開口部分510之區中,或可安置於並未對應於開口部分510之區中。另外,反射層300可與基板100之邊緣間隔開,且樹脂層410可在間隔區中附接至基板100。因此,有可能防止反射層300之邊緣部分剝離。
反射層300可包括在其中安置光源部分200之下部部分的開口部分301。在反射層300之開口部分301中,基板100之上部表面暴露且光源部分200之下部部分所接合至的部分可經安置。開口部分301之大小可與包括於光源部分200中之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大小相同或大於該大小,但不限於此。反射層300可小於基板100的厚度。舉例而言,反射層300可提供為具有基板100之厚度的約0.5倍至約1倍之厚度以減少入射光之透射損失。此外,反射層300可形成為具有小於光源部分200之厚度的厚度。反射層300可具有約0.2mm至約0.4mm之厚度。經由反射層300之開口部分301,可將光源部分200之下部部分插入至反射層300中,且光源部分200之上部部分可突出。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215及225中之每一者可在垂直於反射層300之上部表面的方向上提供。
反射層300可包括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可包括諸如鋁、銀或金的金屬。非金屬材料可包括塑膠材料或樹脂材料。塑膠材料可為選自由以下組成的群組之任一者: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聯苯氯化物、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伸乙酯、聚醯胺、聚縮醛、聚苯、聚醯胺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醚酮、聚醯亞胺、聚四氟乙烯、液晶聚合物、氟樹脂、其共聚物,及其混合物。作為樹脂材料,反射材料(例如金屬氧化物,諸如TiO2、Al2O3或SiO2)可添加於矽或環氧樹脂中。反射層300可實施為單層或多層,且可藉由此層結構改良光反射效率。根據實施例之反射層300反射入射光,藉此增大光量以使得光以均一分佈發射。此處,當高反射材料經塗佈於基板100之上部表面上時,可省略反射層300。反射層300可包括複數個反射體(未展示)。反射體可為諸如空氣之氣泡,或具有與空氣之折射率相同的折射率之介質。反射層300可反射藉由複數個反射體入射的光或使該光在不同方向上折射。
反射層300可包括反射圖案(未展示)。反射圖案可具有複數個點之形狀。複數個反射圖案可安置於反射層300之上部表面上。舉例
而言,複數個反射圖案可經安置為自反射層300之上部表面突出。複數個反射圖案可與光源部分200間隔開且安置於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之發射方向上。複數個反射圖案可藉由印刷形成於反射層300上。複數個反射圖案可包括反射墨水。複數個反射圖案可經印刷於包括TiO2、CaCO3、BaSO4、Al2O3、矽及PS中之任一者的材料上。複數個反射圖案中之每一者之平面形狀可為選自圓形、橢圓形及多邊形之形狀。另外,複數個反射圖案中之每一者可具有具有半球形形狀或多邊形形狀之側橫截面。複數個反射圖案之材料可為白色的。複數個反射圖案之點圖案密度可隨著與光源部分200之距離增大而增大。詳言之,每單位面積之反射圖案的密度可隨著與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215及225中之每一者的距離增大而增大。舉例而言,每單位面積之反射圖案的密度可自第一光源210之發光表面215朝向第一側表面S1增大且可自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225朝向第二側光源S2增大。複數個反射圖案之大小可隨著與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215及225中之每一者的距離增大而改變。詳言之,複數個反射圖案之水平寬度可隨著與光源部分200之發光表面215及225的距離增大而增大。舉例而言,反射圖案之大小在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225的方向上自第一光源210之發光表面215朝向第一側表面S1增大。其可在第二側表面S2之方向上增大。複數個反射圖案可進一步安置於光源部分200與樹脂層410之凹槽450之間。詳言之,反射圖案可進一步安置於第一光源210與凹槽450之間及第二光源220與凹槽450之間。因此,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反射經由再反射在光源部分200與凹槽450之間提供的光來使光損失最小化。亦即,由於複數個反射圖案安置於自光源部分200發射的光之行進路徑及/或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且在其他組件中反射的光之行進路徑上,因此可改良光反射率,可減少光損失,且可改良經由開口部分510發射的光之亮度。
參考圖7,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部分區上。舉例而言,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光源部分200之發射路徑上。詳言之,反射層300可安置於第一側表面S1與第一光源210之發光表面215之間,及第二
側表面S2與第二光源220之發光表面225之間。另外,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在豎直方向上對應於開口部分510之區中。在此情況下,反射層300可具備預定水平寬度。舉例而言,反射層300之水平寬度可為開口部分510之第一長度W5及第二長度W6的約1倍至約1.5倍。因此,反射層300安置於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之行進路徑上的最小區域中以改良光反射率且防止光損失。因此,可改良經由開口部分510發射的點光源之亮度,且可防止藉由光源部分200產生的熱點形成於開口部分510上。
圖8及9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其他橫截面視圖。在使用圖8及9之描述中,省略與上文所描述之照明裝置之組件相同及類似的組件之描述,且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相同及類似組件。
參考圖8,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進一步包括光透射層550。光透射層550可安置於樹脂層41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光透射層550可安置成與樹脂層410之上部表面接觸。另外,光透射層550可安置成與光阻擋層500之下部表面接觸。光透射層550作為波長轉換層提供且可包括波長轉換材料。舉例而言,光透射層550可包括磷光體及量子點中之至少一者的波長轉換材料。舉例而言,光透射層550可包括磷光體且可發射諸如白色、藍色、黃色、綠色或紅色之光。磷光體可包括至少一種或兩種類型之綠色磷光體、紅色磷光體、琥珀色磷光體、黃色磷光體、白色磷光體及藍色磷光體。磷光體可包括基於YAG、基於TAG、基於矽酸鹽、基於硫化物及基於氮化物之磷光體中之至少一者。
光透射層550可吸收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第一光的一部分且將其轉換成波長帶不同於第一光之波長帶的第二光。詳言之,光透射層550可吸收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且經由樹脂層410之上部表面發射之第一光的一部分以轉換成第二光。
光透射層550可具有設定厚度。詳言之,光透射層550可具有小於樹脂層410之厚度的厚度。舉例而言,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為約50μm至約500μm。詳言之,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為約80μm至約400μm。更詳細言之,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為約100μm至約300μm。當光
透射層550之厚度小於約50μm時,可能難以將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第一光轉換成第二光。另外,當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小於約50μm時,當照明裝置1000關閉時,可能未清晰地辨識出光透射層550之色彩,且照明裝置1000之內部組態可自外部以肉眼辨識出。另外,當光透射層550之厚度超過約500μm時,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第一光可有效地轉換成第二光,但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相對較厚。因此,照明裝置1000之總厚度可增加,使得可撓性可能減小,且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可在穿過光透射層550之過程中損失從而減小總亮度。因此,可能減小經由光學層700形成的立體影像之亮度及銳度。替代地,光透射層550可進行遮擋薄片(blind sheet)之功能。詳言之,光透射層550可防止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集中,例如可進行熱點預防功能。
在此情況下,光透射層550可包括光透射材料。舉例而言,光透射層550可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ET)、聚苯乙烯(PS)、聚醯亞胺(PI)、聚萘二甲酸伸乙酯(PEN)及聚碳酸酯(PC)中之至少一者。光透射層550之除形成稍後將描述之透射控制圖案(未展示)外的區可為光透射層。
光透射層550可具有設定厚度。舉例而言,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為約50μm至約300μm。詳言之,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為約80μm至約250μm。更詳細言之,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可為約100μm至約200μm。當光透射層550之厚度小於約50μm時,光透射層550可能難以有效地阻擋自底部入射之光。亦即,由於光透射層550對於熱點控制並未具有足夠厚度,因此可形成熱點。另外,當光透射層550之厚度超過約300μm時,有可能藉由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有效地控制熱點之形成,但當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穿過光透射層550時,其損失且因此總亮度可能降低。因此,光透射層550之厚度較佳地滿足上文所描述之範圍。
光透射層550可包括經安置為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複數個透射控制圖案(未展示)。複數個透射控制圖案可形成於光透射層550之上部表面及下部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上。透射控制圖案可阻
擋經由樹脂層410發射的光之全部或部分。透射控制圖案可包括墨水。舉例而言,透射控制圖案可藉由包括TiO2、CaCO3、BaSO4、Al2O3、矽及PS中之任一者的材料印刷。透射控制圖案可為具有極佳反射特性的白色。另外,透射控制圖案可以光學層700之上部或下部表面上的凹入凹槽之形式提供。舉例而言,當透射控制圖案形成於光阻擋層500之上部表面上時,透射控制圖案可以在自光學層700之頂部表面至底部表面的方向上的凹入凹槽形式提供。複數個透射控制圖案可安置於對應於開口部分510之區中。複數個透射控制圖案可經形成為具有設定厚度,且光之透射率可藉由阻擋或部分地透射入射於透射控制圖案上的光來控制。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包括光透射層550,其進行波長轉換及遮擋功能中之至少一者。因此,照明裝置1000可將自光源部分200發射的光改變為所設定色彩,且可改良經由開口部分510發射的光之亮度均一性特性。
參考圖9,光透射層550可安置於樹脂層41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在此情況下,光透射層550可直接接觸光阻擋層500。另外,光透射層550可在豎直方向(z軸方向)上與樹脂層410間隔開。因此,第二空氣層820可形成於樹脂層410與光透射層550之間。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將第二空氣層820安置於樹脂層410與光透射層550之間而更有效地控制熱點。另外,光之折射角及行進路徑可藉由第二空氣層820控制,使得可更有效地形成立體影像。
圖10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另一橫截面視圖。在使用圖10之描述中,省略與上文所描述之照明裝置之組件相同及類似的組件之描述,且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相同及類似組件。
參考圖10,光學層700可安置於照明模組上。光學層700可安置於光阻擋層500上。光學層700可藉由反射及/或折射自照明模組入射的光來形成立體影像。光學層700可在豎直方向(z軸方向)上與光阻擋層500間隔開預定間隔h4。間隔h4可為經由光阻擋層500之開口部分510發射之光可擴散穿過的距離。此外,間隔h4可為可調整經由光學層700形
成的立體影像之大小的距離。
在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中,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的間隔h4可變化。舉例而言,光學層700可經安置為相對於樹脂層410之上部表面以預定傾角θ傾斜。在此情況下,傾角θ可為小於90度之銳角。因此,光學層700與光阻擋層500之間的間隔h4可在水平方向上逐漸增大或減小,且安置於兩個組件500與700之間的第一空氣層800可根據光學層700之傾角而具有豎直高度改變。因此,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在間隔h4改變時實施各種三維效應。
參考圖11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之另一橫截面視圖。在使用圖11之描述中,省略與上文所描述之照明裝置之組件相同及類似的組件之描述,且相同參考編號指派給相同及類似組件。
參考圖11,根據實施例之光源部分200可安置於基板100上。光源部分20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面向光阻擋層500的上部表面上。光源部分200為具有LED之裝置,且可包括在其中封裝發光晶片之封裝。發光晶片可發射可見光(諸如,藍光、紅光、綠光及黃光)、紫外光(UV)及紅外光中之至少一者,且光源部分200可發射可見光(諸如,白光、藍光、紅光、黃光及綠光)之紫外線或紅外線中之至少一者。光源部分200可為發光表面215及225面向上之俯視圖類型。亦即,光源部分200之光軸OA可垂直於基板100之上部表面。
光源部分200為在五個側上發射光且可以覆晶形式安置於基板100上之LED晶片。光源部分200可發射可見光(諸如,白光、藍光、紅光、黃光及綠光)、紫外(UV)光及紅外光中之至少一者。光源部分200可包括複數個發光表面,且最強光可朝向面向光阻擋層500之上部表面215及225發射。光源部分200可為水平晶片或豎直晶片。在水平晶片中,兩個不同電極可在水平方向上安置,且在豎直晶片中,兩個不同電極可在豎直方向上安置。由於在水平晶片或豎直晶片之情況下,光源部分200藉由導線連接至另一晶片或佈線圖案,因此模組的厚度可歸因於導線之高度而增大,且可能需要用於接合導線的襯墊空間。
光源部分200可包括複數個光源。舉例而言,光源部分200可包括安置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中的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及安置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中的複數個第二光源220。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可經安置為在第一區A1中在第一及/或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經安置為在第二區A2中在第一及/或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開。
光源部分200可朝向樹脂層410之上部表面發射光。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光源210可朝向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上部表面發射光,且複數個第二光源220可朝向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上部表面發射光。此後,自複數個第一光源210發射之光可藉由樹脂層410導引且經由第一開口511發射,且自複數個第二光源220發射之光可藉由樹脂層410導引且經由第二開口512發射。另外,儘管圖式中未示,但反射層300(參見圖6)可進一步安置於基板100與樹脂層410之間。反射層300可安置於基板100之大部分上部表面上。反射層300可包括在其中安置光源部分200之下部部分的開口部分。在反射層之開口部分中,基板100之上部表面可暴露且光源部分200之下部部分所接合至的部分可經安置。反射層300中之開口部分的大小可與包括於光源部分200中的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之大小相同或大於該大小,但不限於此。
因此,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可以具有穿過開口部分510之均一強度的點光源形式發射。另外,光可入射於光學層700上以形成具有線性形狀之光圖案,例如立體影像。
圖12至16為用於解釋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中之光阻擋層之各種開口部分的視圖。
參考圖12,根據實施例之光阻擋層500可包括穿透光阻擋層500之上部及下部表面的開口部分510。開口部分510可包括複數個開口(n個,n為等於或大於3之自然數)。開口部分510可包括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設置於第一區A1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以規則性配置。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經安置為在第一方向(x軸
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以相等間隔彼此間隔開。此外,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相同形狀且在第一及第二方向(x軸及y軸方向)上具有相同長度。亦即,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
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第一側表面S1與第一光源210之間的區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對應於第一側表面S1的區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並未與第一光源210豎直重疊之區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目可大於複數個第一光源210之數目。
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設置於第二區A2中。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以規則性配置。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以相等間隔彼此間隔開。另外,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相同形狀且在第一及第二方向(x軸及y軸方向)上具有相同長度。亦即,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第二開口512可具有與第一開口511相同的形狀。第二開口512可在第一及第二方向(x軸及y軸方向)上具有與第一開口511相同的長度。亦即,第二開口512可以與第一開口511相同的形狀及大小提供。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第二側表面S2與第二光源220之間的區中。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第二側表面S2之區中。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並未與第二光源220豎直重疊之區中。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大於複數個第二光源220之數目。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的區中。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區中。亦即,安置於彼此對應的區中之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與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目相同。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且根據待實施的立體影像之形狀,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大於或小
於第一開口511之數目。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的圖案可形成立體影像。詳言之,光可以對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的線性圖案提供。線性圖案可包括曲線。此時,由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具有相同形狀及大小(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同長度或寬度。
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線性光圖案可提供在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中彼此會合的立體影像。
參考圖13,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且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形成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可以規則性配置。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此外,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帶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形狀及相同長度的規則性。第二開口512可具有與第一開口511相同的形狀及大小。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彼此間隔開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域的區中。詳言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及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對應之區中。亦即,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並未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且可以鋸齒形形狀安置。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小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目。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且根據待實施的立體影像之形狀,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與第一開口511之數目相同。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的圖案可形成立體影像。詳言之,光可以對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的線性圖案提供。線性圖案可包括曲線。在
此情況下,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大小(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同長度或寬度。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以鋸齒形形狀安置而不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之光圖案可提供呈鋸齒形形狀之立體影像。
參考圖14,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且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形成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可以規則性配置。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此外,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帶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形狀及相同長度的規則性。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的區中。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區中。亦即,安置於彼此對應的區中之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與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目相同。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且根據待實施的立體影像之形狀,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大於或小於第一開口511之數目。
第二開口512可具有不同於第一開口511之形狀的形狀。舉例而言,如圖14中所示,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矩形形狀,且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圓形形狀。此外,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小於第一開口511的大小。舉例而言,相較於第一開口511,第二開口512可在第一及第二方向(x軸及y軸)上具有更小長度W5及W6。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的圖案可形成立體影像。詳言之,光可以對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的線性圖案提供。線性圖案可包括曲線。此時,由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具有不同形狀及大小(在第一及第
二方向上之長度),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不同長度或寬度。
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線性光圖案可提供在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中彼此會合的立體影像。
參考圖15,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且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可以規則性配置。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此外,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帶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形狀及相同長度的規則性。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彼此間隔開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域的區中。詳言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及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中。亦即,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並未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且可以鋸齒形形狀安置。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小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目。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且根據待實施的立體影像之形狀,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與第一開口511之數目相同。第二開口512可具有不同於第一開口511之形狀的形狀。舉例而言,如圖15中所示,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矩形形狀,且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圓形形狀。此外,第二開口512可具有小於第一開口511的大小。舉例而言,相較於第一開口511,第二開口512可在第一及第二方向(x軸及y軸)上具有更小長度W5及W6。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的圖案可形成立體影像。詳言之,光可以對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的線性圖案提供。線性圖案可包括曲線。此時,由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具有不同形狀及大小(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
的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不同長度或寬度。
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以鋸齒形形狀安置而不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之光圖案可提供呈鋸齒形形狀之立體影像。
參考圖16,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且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可以規則性配置。詳言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第一方向上之長度W5改變的規則性。舉例而言,第一開口511之第一方向長度W5可自複數個第一光源210當中首先安置之第一光源(圖式中最左)朝向最末安置之第一光源(圖式中最右)逐漸增大。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相同形狀。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第二方向上之長度W6改變的規則性。舉例而言,第二開口512之第二方向長度W6可自複數個第二光源220當中首先安置之第二光源(圖式中最左)朝向最末安置之第二光源(圖式中最右)逐漸增大。
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中之至少一者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的長度可大於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至少一者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另外,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至少一者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的長度可大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中之至少一者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的長度。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的區中。舉例而言,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區中。亦即,安置於彼此對應的區中之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此外,儘管圖式中未示,但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在第一方向上及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中。亦即,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以鋸齒形形狀配置。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與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數
目相同。然而,實施例不限於此,且根據待實施的立體影像之形狀,第二開口512之數目可大於或小於第一開口511之數目。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的圖案可形成立體影像。詳言之,光可以對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的線性圖案提供。線性圖案可包括曲線。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具有不同第一方向長度W5,且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具有不同第二方向長度W6。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具有不同的光強度、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或寬度,及其類似者。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使用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發射之均一強度的點光源來形成線性立體影像。在此情況下,具有線性形狀之光圖案可包括曲線,且可具有對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的形狀。線性形狀之數目可小於或等於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數目的總和。詳言之,自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發射的光可分別穿過光學層700以形成線性形狀。在此情況下,根據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之形狀、大小及位置形成的線性光圖案可在一個區中彼此重疊。因此,當個人自照明裝置1000外部以肉眼辨識出具有線性形狀之光圖案時,線性形狀之數目可小於開口部分之數目。
根據實施例之樹脂層410可包括形成於第一區A1與第二區A2之間的凹槽450。因此,當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同時發射光時,可防止或最小化自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中之每一者發射的光分別行進第二區A2及第一區A1。另外,當選自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中之一個光源發射光時,有可能防止或最小化光行進至樹脂層410之並未對應於發光光源的區。因此,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防止自第一光源210及第二光源220中之每一者發射的光混合,使得例如彎曲立體影像的設定立體影像可提供更清晰界定。
圖17至圖20為用於解釋根據實施例之根據照明裝置中之
各種開口部分形狀形成的立體影像之圖。
參考圖17(a)(b),光阻擋層500可包括開口部分510,該開口部分510包括複數個開口。複數個開口可包括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的複數個第二開口512。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1-1開口511a至1-6開口511f。1-1開口511a至1-6開口511f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2-1開口512a至2-5開口512e。2-1開口512a至2-5開口512e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彼此間隔開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中。詳言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及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中。亦即,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並未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且可以鋸齒形形狀安置。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之圖案可具有線性立體影像以鋸齒形方式相交之形狀。在此情況下,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包括曲線。詳言之,經由第一開口511發射之光可具有自鄰近於第一開口511之第一側表面S1延伸至第二側表面S2方向的線性形狀。在此情況下,在光圖案中,鄰近於第一側表面S1的區之第一方向寬度可大於鄰近於第二側表面S2的區之第一方向寬度。亦即,光圖案之光強度可隨著其移動遠離第一開口511而減小。因此,當自外部檢視光圖案時,可辨識出,在第一方向上的寬度自第一側表面S1至第二側表面S2逐漸減小。
經由第二開口512發射之光可具有在第一側表面S1之方向上自鄰近於第二開口512之第二側表面S2延伸的線性形狀。在此情況下,在光圖案中,鄰近於第二側表面S2之區的第一方向上之寬度可大於鄰近於第一側表面S1之區的第一方向上之寬度。亦即,光圖案之光強度可隨著其移動遠離第二開口512而減小。因此,當自外部檢視光圖案時,可辨識出,
在第一方向上的寬度自第二側表面S2至第一側表面S1逐漸減小。
參考圖18(a)(b),光阻擋層500可包括開口部分510,該開口部分510包括複數個開口。複數個開口可包括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的複數個第二開口512。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1-1開口511a至1-6開口511f。1-1開口511a至1-6開口511f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包括在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之間的方向(對角線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2-1開口512a至2-5開口512e。因此,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一部分可安置於對應於第一區A1的區中,且其餘部分可安置於對應於第二區A2的區中。2-1開口512a至2-5開口512e可具有相同形狀及具有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的相同長度的規則性。
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彼此間隔開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中。詳言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對應於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及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之區中。亦即,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並未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且可以鋸齒形形狀安置。複數個第二開口512與第一側表面S1之間的距離可變化。詳言之,可包括連接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中心的虛擬直線L1。虛擬直線L1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此情況下,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與虛擬直線L1之間的間隔(例如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可彼此不同。舉例而言,虛擬直線L1與第二開口512之間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可自複數個第二開口512當中首先安置之2-1開口512a朝向最末安置之2-5開口512e變得較小。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之圖案可具有線性立體影像以鋸齒形方式相交之形狀。在此情況下,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包括曲線。詳言之,經由第一開口511發射之光可具有自鄰近於第一開口511之第一側表面S1延伸至第二側表面S2方向的線性形狀。另外,由於第二開口512形成為與虛擬直線L1具有
不同距離,因此經由第二開口512發射的光可具有帶有不同曲率及彎曲形狀的線性形狀。此時,由於第二開口512之大小小於第一開口511之大小,因此經由第二開口512形成的光圖案之寬度(在第一方向上之長度)可小於經由第一開口511形成之寬度。
參考圖19(a)(b),光阻擋層500可包括開口部分510,該開口部分510包括複數個開口。複數個開口可包括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的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二區A2的區中的複數個第二開口512。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在第一區A1中以規則性配置,且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在第二區A2中以規則性配置。複數個開口可進一步包括安置於第一開口511與第二開口512之間的區中之複數個第三開口513。第三開口513可安置於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基於第二方向)中。第三開口513之部分區可安置於對應於第一區A1及第二區A2中之至少一者的區中。第三開口513可安置於在豎直方向(z軸方向)上與樹脂層410之凹槽450重疊的區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可安置於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彼此對應的區中。亦即,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複數個第三開口513可安置於分別對應於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及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間的區(該等區彼此間隔開)的區中。詳言之,複數個第三開口513可安置於在第一方向(x軸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之間的區中,且安置於在第二方向(y軸方向)上對應於複數個第二開口512之間的區之區中。亦即,第一開口511及第三開口513、第二開口512及第三開口513可以鋸齒形形狀配置而不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
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之光的圖案可形成包括曲線之線性立體影像。在此情況下,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可經安置為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因此,經由第一開口511及第二開口512中之每一者形成的線性光圖案可提供在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中彼此會合的立體影像。詳言之,立體影像可具有朝向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的凹入形狀。另外,立體影像可具有光強度朝
向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減小的形狀。
自光源部分200發射的光之一部分可經由第三開口513透射至光學層700。此後,光可穿過光學層700以形成包括曲線之線性立體影像。在此情況下,經由第三開口513形成的線性光圖案可具有在光阻擋層500的中心區中之樹脂層410之第一側表面S1及第二側表面S2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狀。另外,光圖案可相對於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具有對稱形狀且形成中心區具有凸起形狀之立體影像。另外,立體影像可具有如下形式:光強度隨著與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的距離增大而減小。
參考圖20(a)(b),光阻擋層500可包括開口部分510,該開口部分510包括複數個開口。複數個開口可包括安置於對應於樹脂層410之第一區A1的區中之複數個第一開口511。複數個第一開口511可以規則性配置於第一區A1中。複數個第一開口511當中的至少一個第一開口可包括複數個單元開口。舉例而言,第一開口511可包括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第一單元開口5111可在第一方向上與第三單元開口5113間隔開。第二單元開口5112可安置於第一單元開口5111與第三單元開口5113之間,且可連接兩個單元開口5111與單元開口5113。因此,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可彼此連接。
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可具有設定大小。舉例而言,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中之每一者可具有第一方向上之相同長度。此外,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中之每一者之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可彼此不同。詳言之,第二單元開口5112可具有與第一單元開口5111之長度相比在第二方向上更大的長度,且第三單元開口5113可具有大於第二單元開口5112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的長度。
因此,經由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中之每一者發射且穿過光學層700的光的圖案可形成具有線性形狀的立體影像。在此情況下,光圖案之線性形狀可包括曲線。詳言之,
經由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中之每一者發射的光可具有自鄰近於第一開口511之第一側表面S1延伸至第二側表面S2方向的襯墊形狀。另外,光圖案之光強度可隨著其移動遠離第一開口511而減小。因此,當自外部檢視光圖案時,可辨識出,在第一方向上的寬度自第一側表面S1至第二側表面S2逐漸減小。此外,在照明裝置1000中,第一單元開口5111、第二單元開口5112及第三單元開口5113在第二方向上之長度可不同。因此,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對短長度的第一單元開口5111之光圖案可比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對長長度的第三單元開口5113之長度短。
參考圖20(a)(b),開口部分510可僅安置於對應於第一區A1的區中。亦即,個別開口部分可並未形成於第二區A2及光阻擋層500之中心區中。在此情況下,安置於第二區A2中之第二光源220可不發射光。替代地,儘管圖式中未示,但可省略第二光源220。
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使用經由形成於光阻擋層500中之開口部分510發射之均一強度之點光源提供具有線性形狀的立體影像。詳言之,照明裝置1000可藉由控制包括於開口部分510中之複數個開口部分之形狀、大小、位置等來提供具有各種形狀的立體影像。照明裝置1000包括用於導引自光源部分200發射之光的樹脂層410,且樹脂層410可包括在一個方向上在複數個光源之間延伸的凹槽450。因此,照明裝置1000可使光損失最小化且防止自設定區域發射至另一區之光的移動或使該移動最小化,藉此提供更清晰的立體影像。
圖21至23為說明包括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的燈之實例應用於車輛的圖。詳言之,圖21為具有照明裝置之燈所應用於的車輛之俯視圖,圖22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安置於車輛前方的實例,且圖23為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安置於車輛後方的實例。
參考圖21至23,根據實施例之照明裝置1000可應用於車輛2000。一或多個燈可安置於車輛2000之前方、後方及側面中之至少一者中。舉例而言,參考圖22,包括照明裝置1000的燈可應用於車輛之前燈
2100。前燈2100可包括第一罩蓋部件2110及包括燈之至少一個第一燈模組2120。第一罩蓋部件2110容納第一燈模組2120且可由光透射材料製成。第一罩蓋部件2110可根據車輛2000之設計而具有曲線,且可根據第一燈模組2120之形狀而提供為平坦表面或彎曲表面。前燈2100可藉由控制包括於第一燈模組2120中之照明裝置1000之驅動時序而提供複數個功能。舉例而言,前燈2100可藉由照明裝置1000之發光而提供前照燈、轉彎指示燈、晝行燈、遠光燈、近光燈及霧燈之至少一個功能。另外,當駕駛員打開車輛門時,前燈2100可提供諸如歡迎光或慶祝效應之額外功能,且其可藉由形成信號或其類似者而向位於前方或側面的車輛或個人提供資訊。在此情況下,自前燈2100發射之光可以立體影像之形式發射。
參考圖23,包括照明裝置1000之燈可應用於車輛之尾燈2200。尾燈2200可包括第二罩蓋部件2210及包括燈之至少一個第二燈模組2220。
第二罩蓋部件2210容納第二燈模組2220且可由光透射材料製成。第二罩蓋部件2210可根據車輛2000之設計而具有曲線,且可根據第二燈模組2220之形狀而提供為平坦表面或彎曲表面。尾燈2200可藉由控制包括於第二燈模組2220中之照明裝置1000之驅動時序而提供複數個功能。舉例而言,尾燈2200可藉由照明裝置1000之發光而提供側燈、剎車燈及轉彎指示燈之至少一個功能,且其可藉由形成信號或其類似者而向位於後方或側面的車輛或個人提供資訊。在此情況下,自尾燈2200發射之光可以立體影像之形式發射。此處,立體影像可為當個人自車輛2000外部看到前燈2100及/或尾燈2200時所辨識出的影像。立體影像藉由開口部分510及光學層700實施為最亮區與最暗區之間的對比度,或藉由使用深度或光強度之差異而以三維形式提供三維效應。
以上實施例中所描述之特徵、結構及效應等包括於本發明之至少一個實施例中,且未必限於僅一個實施例。此外,每一實施例中所說明之特徵、結構、效果等可由一般熟習實施例所屬技術者組合或修改以用於其他實施例。因此,與此類組合及修改相關之內容應解釋為包括於本發明之範
疇中。
另外,儘管上文已描述實施例,但其僅為一實例,且不限制本發明,且一般熟習本發明所涉及技術者在不脫離本實施例之基本特性的範圍內在上文進行了例示。可見,尚未進行之各種修改及應用為有可能的。舉例而言,可藉由修改來實施實施例中特定展示之每一組件。並且,與此等修改及應用相關之差異應解釋為包括在界定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本發明之範疇中。
100:基板
200:光源部分
210:第一光源
215:發光表面
220:第二光源
225:發光表面
410:樹脂層
450:凹槽
500:光阻擋層
510:開口部分
511:第一開口
512:第二開口
700:光學層
710:透射部分
720:光學圖案
800:第一空氣層
1000:照明裝置
h1:厚度
h2:厚度
A1:第一區
A2:第二區
S1:第一側表面
S2:第二側表面
W4:長度
X:軸
Y:軸
Z:軸
Claims (13)
- 一種照明裝置,其包含:一基板;一光源部分,其安置於該基板上;一樹脂層,其安置於該基板上且覆蓋該光源部分;一反射層,其安置於該樹脂層及該基板上;一光阻擋層,其安置於該樹脂層上;及一光學層,其安置於該光阻擋層上且具有複數個光學圖案,其中該光源部分包括在一第一方向上配置之複數個光源,其中該光阻擋層包括具有複數個開口之一開口部分,其中該複數個開口中之各者為穿透該光阻擋層之上部表面及下部表面的一孔,且其中自該複數個光源發射之光經由該樹脂層導引且經由該複數個開口發射。
- 如請求項1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光學層與該光阻擋層之該上部表面間隔開。
- 如請求項1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光源部分包括在一第一方向上配置之複數個第一光源及在該第一方向上配置之複數個第二光源,且其中該樹脂層包括覆蓋該複數個第一光源之一第一區及覆蓋該複數個第二光源之一第二區。
- 如請求項3之照明裝置,其包含:一凹槽,其安置於該樹脂層之該第一區與該第二區之間,其中該凹槽安置於該複數個第一光源與該複數個第二光源之間。
- 如請求項4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凹槽自該樹脂層之一下部表面穿透至一上部表面。
- 如請求項4或5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凹槽之一長度為該樹脂層在該第一方向上之一長度的50%或更 大,且其中該樹脂層包括連接於該第一區與該第二區之間的一連接部分。
- 如請求項6之照明裝置,其中該連接部分在該第一方向上安置於該凹槽之兩端處。
-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光阻擋層之該開口部分包括安置於該樹脂層之該第一區上的複數個第一開口及安置於該樹脂層之該第二區上的複數個第二開口。
- 如請求項8之照明裝置,其中該樹脂層包括在正交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面向彼此的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開口中之至少一者鄰近於該第一側表面而配置,且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開口中之至少一者鄰近於該第一側表面而配置。
- 如請求項8之照明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開口在該第一方向上配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開口在該第一方向上配置。
- 如請求項8之照明裝置,其中該複數個第一開口安置為並未在一豎直方向上與該複數個第一光源重疊,且其中該複數個第二開口安置為並未在一豎直方向上與該複數個第二光源重疊。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照明裝置,其中該光阻擋層與該樹脂層之一上部表面接觸或與該樹脂層之該上部表面間隔開。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照明裝置,其中經由該複數個開口中之各者穿過該光學層的光具有一三維影像形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005082 | 2021-01-14 | ||
KR1020210005082A KR20220102761A (ko) | 2021-01-14 | 2021-01-14 |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램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48927A TW202348927A (zh) | 2023-12-16 |
TWI851349B true TWI851349B (zh) | 2024-08-01 |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18812B2 (en) |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 |
JP2023526360A (ja) | 照明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及び尾灯 | |
JP7539914B2 (ja) | 照明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 |
US12066176B2 (en) |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TWI851349B (zh) | 照明裝置 | |
EP4198382A1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lamp comprising same | |
US20240213421A1 (en) |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TWI814202B (zh) | 照明裝置 | |
WO2020197173A1 (ko) | 조명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장치 | |
KR20210155453A (ko) |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램프 | |
US12044398B2 (en) | Lighting module, lighting device and lamp | |
US20240360992A1 (en) |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US20240280237A1 (en) | Optical member, ligh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having same | |
KR20220003785A (ko) |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램프 | |
KR20220137406A (ko) | 조명 장치 | |
KR20240117880A (ko) | 조명모듈 및 조명장치 | |
JP2023531772A (ja) |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ランプ | |
KR20220137416A (ko) | 조명 장치 | |
KR20210137662A (ko) |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램프 | |
KR20220034415A (ko) | 조명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램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