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598B - 可折疊的椅子 - Google Patents

可折疊的椅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598B
TWI840598B TW109126645A TW109126645A TWI840598B TW I840598 B TWI840598 B TW I840598B TW 109126645 A TW109126645 A TW 109126645A TW 109126645 A TW109126645 A TW 109126645A TW I840598 B TWI840598 B TW I8405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chair
pin
frame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6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2278A (zh
Inventor
萊斯利許 貝斯納
傑佛瑞 瑟菲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松弗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714,50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631651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松弗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松弗洛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2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2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598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折疊椅子包括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其折疊及/或回縮到中心樑中以減少該椅子在折疊配置下所佔據的空間。靠背用轂耦接到該等中心樑,該轂允許選定該靠背相對於該等中心樑的角度且允許該靠背相對於該等中心樑折疊成平坦狀態。一或更多個致動器及銷致動器可以控制該靠背、該前支撐件、該後支撐件、及該等中心樑的相對移動。

Description

可折疊的椅子
此申請案主張於2020年3月31日所提出的第16/836,228號的審理中的美國申請案的優先權,該美國申請案是於2019年12月13日所提出的第16/714,509號的美國申請案的接續申請案,該等申請案都依據專利法主張於2019年8月6日所提出的第62/883,486號標題為「CHAIR」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的權益,該等文獻中的每一者的整體內容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此申請案也主張第16/714,509號的美國申請案及第62/883,486號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的優先權。
所揭露的實施例與可折疊的椅子及相關的使用方法相關。
許多常規的椅子包括可折疊的構件,其允許減少椅子的尺寸以便運輸及/或儲存。此類椅子一般採用金屬框架及織物覆蓋物。常規的椅子折疊後可安置在袋子中以供攜帶或儲存。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椅子包括前支撐件、後支撐件、兩個中心樑、靠背、及轂,其中該前支撐件及該後支撐件構成地面接觸構件。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前支撐件 相對於該等中心樑旋轉,且該後支撐件相對於該等中心樑平移,使得該椅子可以在折疊配置與展開配置之間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靠背可以相對於該轂旋轉及伸縮(例如平移)。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使用靠背致動器(例如按鈕)來允許該靠背伸縮(例如平移)。在一個實施例中,在該靠背處於折疊位置(例如與該等中心樑實質平行)時,可以允許該後支撐件相對於該等中心樑平移,而在該靠背處於其他位置時,可以鎖定該後支撐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轂可以包括扭轉彈簧,其朝向該折疊位置偏壓該靠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兩個中心樑可以包括一或更多個觸發器,其可致動以允許在與來自該扭轉彈簧的偏壓力相對的方向上使該靠背後傾(例如相對於該轂旋轉)。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轂及/或該後支撐件可以包括矽膠擦拭器,其被配置為在該後支撐件平移時從該後支撐件上刷去任何沙子、水、或其他顆粒。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支撐件及該後支撐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卵形管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支撐件可以提供平坦表面(例如相對於水平面平行的表面),使用者可以在就座時將他們的腳安置在該平坦表面上以供增加舒適度。在一個實施例中,護罩可以部分地環繞該前支撐件及/或該後支撐件以提供該平坦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前支撐件及該等中心樑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該前支撐件與該等中心樑之間的鉸合界面處的圓角端部,該圓角端部在該前支撐件旋轉時抑制該前支撐件與該等中心樑之間的間隙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織物帶,其可以用來攜帶該椅子。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織物帶可以在兩個附接位置或至少三個附接位置處選擇性地附接到該椅子,以分別提供單環肩帶或雙環背包帶。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帶凸緣的圓柱形鈕扣(例如蘑菇形鈕扣),其可以用來將一或更多個配件附接到該椅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可釋放地附接的遮陽簾,其夾在該椅子的框架上。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遮陽簾可以相對於該框架可旋轉,且可以相對於該椅子的靠背折疊成平坦的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具有線框的織物座位表面,其中該線框可以抑制座位表面織物聚束或以其他方式形成不規則的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的後支撐件可以包括具有高摩擦材料(例如矽膠、橡膠等等)的抓握墊,這允許使用者牢固地將他們的腳安置在該後支撐件上以供折疊或展開該椅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儲物袋或杯子固持器,其可以可釋放地附接到該椅子(例如附接在該椅子的前支撐件或中心樑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可折疊桌,其可釋放地可附接到椅子的單個臂且可以懸掛在並排的兩個椅子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設置在椅子的靠背上的貨物網,該貨物網可以用來將較大的物品固定到該椅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包括框架、耦接到該框架的座位表面、及耦接到該框架的靠背表面。該框架可以具有靠背框架,該靠背框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用伸縮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此該靠背框架包括回縮位置及伸展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包括:框架,具有靠背部分,該靠背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用伸縮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此該靠背部分包括回縮位置及伸展位置。該椅子也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阻擋部件,耦接到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被建構及佈置為在致動該阻擋部件之後就允許該靠背部分從該伸展位置移動到該回縮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包括:框架,具有靠背部分,該靠背部分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用伸縮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此該靠背部分包括回縮位置及伸展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可折疊椅子包括:靠背框架,具有第一豎框及第二豎框,該第二豎框被至少部分地設置在該第一豎框內部且被配置為在該第一豎框中在伸展位置與回縮位置之間滑動;阻擋銷,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可動,其中在該阻擋位置下,該阻擋銷與該第一豎框及該第二豎框協作以抑制該第二豎框相對於該第一豎框的滑動運動,且在該疏通位置下,該第二豎框可以相對於該第一豎框自由滑動。該可折疊椅子也包括:一纜線,在一第一端處可操作地耦接到該阻擋銷;及致動器,可操作地耦接到該纜線的第二端,其中該致動器可由使用者操作以使該阻擋銷在該阻擋位置與該疏通位置之間移動。
應理解,前述概念及下文所論述的額外概念可以用任何合適的組合來佈置,因為本揭示內容在這方面不受限制。進一步地,在與附圖結合考慮時,根據各種非限制性實施例的以下詳細說明,將理解本揭示內容的其他優點及新穎特徵。
許多常規的可折疊椅子重量大、笨重、且難以操作。這些常規的椅子一般包括多個移動部件,但不會塌縮到符合人體工學或非常適合容易攜帶(例如攜帶越過不平的地形,例如在海灘或運動場上攜帶)的尺度。並且,這些常規的椅子並不會容易或可靠地從展開的狀態改變成折疊的狀態。此外,由於重量、可折疊性、及其他因素,常規的可折疊椅子並不包括不可折疊的椅子中常見的合乎需要的特徵。例如,常規的可折疊椅子並不包括遮陽簾、扶手、儲存容積等等,其在椅子回縮時容易收藏。並且,常規的折疊椅子並不包括後傾特徵,該等後傾特徵容易操作且不干擾椅子在展開狀態與折疊狀態之間的移動。
鍳於以上,發明人已經認識到包括下文針對所述的各種實施例所揭露的特徵中的一些或全部的可折疊椅子的益處。應理解,雖然某些實施例包括各種描述的特徵,但並非所有實施例都需要確切地用所揭露的組合包括該等特徵,因為其他的特徵組合也在此揭示內容的範圍之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包括前支撐件、後支撐件、兩個中心樑、靠背、及轂。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構成地面接觸構件。中心樑橫跨前支撐件與後支撐件之間的距離且懸置座位表面。在一個實施例中,中心樑也可滑動地接收後支撐件,使得可以減少前支撐件與後支撐件之間的整體長度。在一個實施例中,前支撐件可旋轉地耦接到中心樑,使得前支撐件可以與中心樑並行移動以佔據較少的空間。轂將靠背可旋轉地耦接到中心樑,且在一個實施例中,允許靠背在座位位置與儲存位置之間移動,在座位位置下,靠背相對於中心樑傾斜,在儲存位置下,靠背與中心樑平行。在一個實施例中,轂也允許靠背為了使用者的舒適而後傾到不同的角度。因此,椅子可以在座位位置(例如展開配置)與儲存位置(例如折疊配置)之間移動,在座位位置下,使用者可以舒服地坐下,在儲存位置下,前支撐件、後支撐件、中心樑、及靠背中的每一者均彼此實質平行,使得在儲存位置下佔據很小的空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的前支撐件可以包括第一第一前腳、第二前腳、及連接第一前腳及第二前腳的基部。可以將基部、第一前腳、及第二前腳用U形佈置,其中第一前腳及第二前腳與基部大致垂直地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前支撐件可以由一件連續的材料所形成。前支撐件也可以在前支撐件的長度的至少大部分內具有恆定的橫向橫截面積。此類佈置可以允許前支撐件充分地支撐使用者的重量,同時保持輕便及佔據很小的面積。在一些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及靠背可以具有與前支撐件的結構佈置類似的結構佈置。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可以包括基部,兩個後腳從該基部大致垂直地延伸,使得後支撐件用U形佈置。同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靠背可以包括軌道,兩個豎框(stile)從該軌道垂直地延伸,使得靠背用U形佈置。如上所述,此類佈置可以允許椅子折疊(例如折疊成實質平坦的配置)及保持輕便,同時在展開時保持適於支撐使用者的結構剛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椅子靠背連接到中心樑或一或更多個腳的轂可以允許使用者容易折疊靠背以供儲存、在椅子展開時固定靠背以供使用、及/或為了舒適調整靠背的後傾角。轂可以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內部的旋轉耦接器。旋轉耦接器可以可旋轉地耦接到轂且也可以連接到靠背,使得靠背相對於殼體可旋轉。轂也可以包括旋轉鎖,該旋轉鎖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接合旋轉耦接器的一或更多個鎖定區域。可以將旋轉鎖佈置為使得取決於靠背的位置及靠背的旋轉方向選擇性地抑制靠背相對於殼體的旋轉。例如,在靠背處於折疊配置時,旋轉鎖可以不干擾靠背旋轉到展開配置,直到靠背達到展開配置為止,展開配置可以與接合鎖定區域中的第一鎖定區域的旋轉鎖對應。在靠背處於展開配置時,旋轉鎖可以抑制靠背在後傾方向(即與將靠背從折疊配置移動到展開配置相同的方向)上進一步旋轉。也可以抑制靠背朝向折疊配置旋轉。在一些實施例中,旋轉鎖可以具有閾值力(其例如來自偏壓構件,例如扭轉彈簧),可以克服該閾值力以朝向折疊配置旋轉靠背。轂也可以包括觸發器,該觸發器可操作來使旋轉鎖脫離與旋轉耦接器的接合。可以將觸發器操作為使得靠背可以後傾及/或允許折疊靠背。因此,轂允許靠背容易定位以供在舒適的位置下使用且允許靠背容易折疊以供儲存。在一些實施例中,觸發器可以相對於椅子的轂位於遠端且經由觸發銷或另一個聯動裝置連結到椅子。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將觸發器設置在轂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從至少兩個中心樑懸掛的座位表面。座位表面可以由織物材料或適於支撐使用者的重量同時重量輕的其他柔性材料所形成。座位表面可以包括耦接到轂及/或該至少兩個中心樑的線框。線框可以界定及支撐座位表面的周邊,且可以抑制織物聚束或用其他方式形成不規則的座位表面。線框可以相對於轂及/或中心樑旋轉,使得線框可以朝向中心樑向上折疊以供儲存。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座位表面,因為本揭示內容並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折疊椅子可以包括帶子,其允許在椅子處於折疊狀態時在行走或用其他方式運輸椅子的同時容易攜帶椅子。帶子可以在第一端處耦接到椅子的第一側且在第二端上耦接到椅子的第二側。因此,可以將帶子用作單肩帶以供在身體的一側上攜帶椅子。椅子也可以包括一或更多個夾子,其接收帶子的中心部分且將中心部分抵著椅子固位。在將帶子的中心部分抵著椅子固位時,帶子被配置為形成雙肩帶區域,使得可以將椅子作為背包背著。
依據本文中所述的示例性實施例,可折疊椅子可以包括改善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時的舒適度的一或更多個特徵。在椅子處於折疊狀態時,這些額外的特徵也可以與椅子一起折疊平坦或用其他方式塌縮,以相對於不具有該等額外特徵的椅子不佔據大量的額外空間。例如,椅子可以包括遮陽簾,該遮陽簾平靠在椅子的靠背上折疊以供儲存。換言之,遮陽簾可以移動成與靠背實質上相對平行地對準,以便在至少一個方向上減少靠背與遮陽簾的組合的厚度。舉另一個實例,椅子可以包括扶手,其平靠椅子的中心樑折疊以供儲存。再舉另一個實例,椅子可以包括整合到現有座位或靠背表面中的口袋,使得口袋不佔據額外的空間。當然,可以包括任何合適的特徵或從本文中所述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可折疊椅子省略任何合適的特徵,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參照圖式,更詳細描述了具體的非限制性實施例。應瞭解,可以個別地及/或用任何所需的組合來使用相對於這些實施例所述的各種系統、部件、特徵、及方法,因為本揭示內容不僅限於本文中所述的具體實施例。
圖1是椅子100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該椅子被配置為在折疊配置與展開配置之間移動。如圖1中所示,椅子包括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該前支撐件由第一前腳102A、第二前腳102B、及前基部103所形成,該後支撐件由第一後腳104A、第二後腳104B、及後基部105所形成。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一起構成椅子的地面接觸構件。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透過中心樑108連接在一起,該等中心樑與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協同形成承重框架。椅子也包括具有靠背豎框106的靠背框架,該等靠背豎框在椅子的每一側上經由轂110耦接到中心樑。如將在本文中進一步論述,無論是要向下折疊靠背以供儲存、展開靠背以供使用椅子、或調整靠背的後傾角,轂都允許調整靠背相對於中心樑的角度。
如圖1中所示,椅子100包括從中心樑108懸掛的座位表面120。依據所示的實施例,座位表面可以由織物材料、合成材料、或適於支撐使用者的重量的其他合適的柔性材料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座位表面可以包括複數個織物層(例如兩個織物層、三個織物層等等)。當然,本揭示內容在這方面不受限制,因為可以採用更具剛性的座位表面。座位表面120也包括線框122,該線框保持座位表面的外周形狀(即周邊)且抑制柔性座位表面材料的聚束。在如圖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座位表面在座位表面的最前部附近朝向地面向下彎曲。因此,座位表面從椅子的後部朝向椅子的前部形成弧形。
如圖1中所示,椅子也包括靠背表面材料124,該靠背表面材料在靠背106上保持伸張。靠背表面材料可以與座位表面相同,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與座位表面連續地形成。依據如圖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靠背豎框可以在豎框接近椅子的頂部時向後彎曲。在此實施例中,對應的靠背表面124在椅子的頂部附近向後彎曲以為使用者的頭部提供額外的空間或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枕頭。然而,如圖46中所示,靠背可以在椅子的頂部附近是大致筆直的。依據圖1的實施例,座位表面包括整合到材料的座位表面中的口袋130。口袋130包括防水拉鍊,且可以是矮型的,以便在口袋為空時不顯著增加座位表面的厚度。
依據如圖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椅子也包括儲物袋130、扶手140、及/或遮陽簾150。在一個實施例中,儲物袋130連接到中心樑108中的一者,且為較大的物品(例如水瓶132或其他的飲料容器)提供儲存空間。儲物袋可以容易從中心樑拆開以供單獨儲存或儲存在椅子的口袋或小袋中。扶手140也耦接到中心樑108且被配置為折疊到所示的位置以支撐使用者的手臂的重量。在一個實施例中,扶手140可以釋放(例如藉由移動開關、拉動銷等等來釋放)及向下折疊成與中心樑平行以供儲存。應理解,如圖46中所示的椅子中所示,不需要包括扶手。在一個實施例中,遮陽簾150可旋轉地耦接到靠背106且用摩擦鎖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也就是說,在向遮陽簾施加大於閾值力的力時,使用者可以移動遮陽簾,但在不施加外力時,遮陽簾將保持靜止。在一個實施例中,遮陽簾可以平靠靠背表面材料124折疊以供儲存。
依據如圖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椅子100的一或更多個表面可以包括適於增加使用者在操作椅子時的抓握力的高摩擦材料。例如,後基部105及前基部103可以包括橡膠或矽膠墊或覆蓋物(例如參照圖24),其增加彼等構件與使用者的腳或鞋子之間的摩擦係數。在折疊或展開椅子時,此類佈置可以是合乎需要的,因為椅子在被操控時較不可能滑動。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高摩擦材料,包括但不限於抓握帶、磨料等等。
圖2是圖1的椅子100的仰視圖,其示出座位表面120及線框122的一個實施例。依據圖2中所示的實施例,座位表面120由織物或其他的柔性材料所形成,且至少部分地由中心樑108所支撐。在一些實施例中,座位表面可以由多個材料層所形成以增加座位表面的耐久性及/或強度。座位表面的形狀至少部分地由線框122所界定,該線框在座位表面的周邊周圍附接到座位表面。線框122經由線框支座126耦接到轂110。線框是半剛性的,且確保座位表面的形狀在沒有座位表面材料的任何聚束的情況下保持一致(例如平滑、平坦等等)。在如圖2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座位表面可以與靠背表面材料124連續地形成在一起。座位表面可以包括設置在座位表面120與靠背表面124之間的兩個半圓形的切口123,該等切口將座位表面過渡到靠背表面。依據一個實施例,座位表面120及線框122形成圓角的矩形形狀,其中彎曲的拐角用與前基部103與前腳102A、102B之間的曲線對應的方式彎曲。
圖3是第一(例如折疊)配置下的椅子10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椅子包括前支撐件,該前支撐件包括第一前腳102A、第二前腳102B、及前基部103。椅子也包括後支撐件,該後支撐件由第一後腳104A、第二後腳104B、及後基部105所形成。如圖2中所示,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中的每一者均形成U形,其中腳在與基部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前支撐件及後支撐件經由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彼此連接。詳細而言,第一前腳102A在鉸合部160處可旋轉地耦接到第一中心樑108A。同樣地,第二前腳102B在鉸合部160處可旋轉地耦接到第二中心樑108B,使得前支撐件的整體圍繞鉸合部160可旋轉。後支撐件的第一後腳104A與第一中心樑108A同軸且可滑動地設置在該第一中心樑中,而第二後腳104B與第二中心樑同軸且可滑動地設置在該第二中心樑中。因此,在第一後腳及第二後腳滑進或滑出中心樑時,後支撐件被分別配置為朝向或背向中心樑平移。在圖3中所示的配置中,第一前腳及第二前腳以及第一後腳及第二後腳中的每一者均與第一中心樑及第二中心樑實質平行。因此,椅子在折疊時在與由第一中心樑及第二中心樑所界定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佔據最小的空間。此類佈置對於儲存或可攜性而言可以是合乎需要的。
如圖3中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椅子也包括靠背以供在椅子處於展開配置時支撐使用者的背部。第一豎框106A、第二豎框106B、及後跨(backspan)或靠背軌道107形成靠背。靠背經由兩個轂110耦接到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該等轂連接到中心樑中的每一者。轂110允許靠背相對於第一中心樑及第二中心樑旋轉,使得靠背可以展開及/或後傾。靠背也包括致動器170及銷致動器180,該致動器及該銷致動器被配置為選擇性地允許第一豎框及第二豎框的內豎框滑進或滑出第一豎框106A及第二豎框10B的外豎框,使得可以增加靠背的整體長度。此類佈置允許椅子在處於所示的折疊配置時具有較小的整體長度以供改善可攜性或儲存。參照圖14-23進一步描述致動器及銷致動器的實施例。
依據如圖3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椅子100也包括橫樑,或橫樑101及座位表面線框支座126。橫樑101耦接轂110且維持它們的相對定位。因此,橫樑增加了椅子在負載下的剛性。座位表面線框支座被配置為支撐設置在柔性座位表面中的線框。如上所述,可以採用線框以在椅子展開時抑制織物聚束或用其他方式形成不規則的座位表面。
在圖3中,椅子處於折疊配置,其中主要結構構件(即前支撐件、後支撐件、及靠背)中的每一者均在平行的平面上彼此對準。後支撐件的第一後腳104A及第二後腳104B主要設置在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中,使得樑及後支撐腳的整體長度減少。前支撐件102A、102B、103處於折疊旋轉位置其已經圍繞鉸合部旋轉直到與第一中心樑及第二中心樑實質平行為止。因此,在圖3中所示的配置中,椅子折疊成緊湊狀態以供運輸或儲存。
圖4是第二配置下的圖3的椅子100的透視圖。如圖3中所示,第一前腳102A、第二前腳102B、及前基部103已經圍繞鉸合部160旋轉,使得前支撐件相對於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傾斜(例如,不平行)。依據圖3的實施例,鉸合部160可以是摩擦鉸合部,其被配置為在使用者不向第一前腳102A及第二前腳102B施加外力時維持該等腳的位置。也就是說,鉸合部可以具有足夠的摩擦力以抑制前支撐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圍繞鉸合部160旋轉,但使用者可以施力以將前支撐件旋轉到圖4中所示的位置(例如在由圖3中的箭頭所示的方向上旋轉)。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鉸合部160可以允許第一前腳102A及第二前腳102B自由旋轉,使得前支撐件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轉到圖3中所示的位置。在此類實施例中,可以採用閂鎖、帶子、或其他的佈置以將第一前腳102A及第二前腳102B固位在圖3中所示的折疊配置下。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佈置以將前支撐件從圖3中所示的位置移動到圖4中所示的位置,包括但不限於偏壓構件、閂鎖、摩擦鉸合部等等,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從圖4中所示的配置,藉由將後支撐件的第一後腳104A及第二後腳104B分別滑出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椅子100可以繼續移動到展開配置。此外,靠背的第一豎框106A及第二豎框106B還可以延伸。藉由在由箭頭所示的方向上向後支撐件的後基部105及靠背的軌道107施力,使用者可以依次或同時執行這兩個動作。依據圖3的實施例,使用者可以在施力時壓下或用其他方式操作致動器170,使得內豎框可以滑出第一豎框106A及第二豎框106B的外豎框。應注意,雖然前支撐件102在後支撐件及靠背展開之前旋轉到圖4中所示的位置,椅子也可以用任何合適的步驟系列展開。也就是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及/或靠背可以在前支撐件圍繞鉸合部160旋轉之前展開到圖4中所示的配置。
圖5是第三配置下的圖3的椅子100的透視圖。如圖5中所示,後支撐件及靠背已經展開,使得椅子在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的方向上的整體長度增加。詳細而言,第一後腳104A及第二後腳104B已經分別滑出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同樣地,第一內豎框182A及第二內豎框182B已經滑出第一豎框106A的外豎框181A及第二豎框106B的外豎框181B,使得軌道的整體長度相對於圖4增加。在圖5中所示的配置中,銷致動器180可以相對於第一外豎框181A及第二外豎框181B固定內豎框182A、182B,使得長度維持直到使用者操作致動器170為止。根據圖5中所示的配置,靠背可以圍繞轂110旋轉到圖6中所示的展開配置。
圖6是第四(例如展開)配置下的圖3的椅子的透視圖。在圖6中所示的配置中,椅子展開且在安裝了座位表面時可以作為椅子正常使用(例如參照圖1)。例如,座位表面可以從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懸掛,且座位表面線框可以用線框支座126耦接到轂。依據圖6中所示的實施例,在第一豎框106A及第二豎框106B圍繞轂110旋轉時,設置在轂中的銷可以相對於第一中心樑108A及第二中心樑108B固定後支撐件的第一後腳104A及第二後腳104B。靠背也可以用由轂110所示的相對角度固定。因此,在圖6中所示的配置中,椅子100可以支撐坐在椅子的座位表面及靠背表面材料上的使用者的重量。依據如圖5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可以用觸發器190及觸發銷192選擇性地控制靠背的角度,該觸發器及該觸發銷可操作地耦接到轂以允許使用者在就座時改變靠背的角度。將參照圖12A-12D進一步論述觸發器及轂的功能性。
圖7A-7B分別是處於第一配置的圖3的椅子100的第一側視圖及俯視圖。如圖7A-7B中所示,在椅子處於折疊配置時,前腳102、後腳104、中心樑108、及豎框106中的每一者均彼此實質平行。根據圖7A-7B中所示的配置,前腳102可以在由箭頭所示的方向上圍繞鉸合部160旋轉以開始展開過程。或者,可以向後基部105及軌道107施力以將後支撐腳104滑出中心樑108。同樣地,外豎框可以相對於內豎框滑動(例如參照9A-9B),使得靠背加長。
如圖7A-7B中所示,椅子100包括圓角端部162,其附接到前支撐腳102中的每一者。圓角端部佔據鉸合部160周圍的半圓形的空間。詳細而言,圓角端部佔據在前支撐腳102相對於鉸合部160旋轉時產生的空隙,使得前支撐腳處於圖7A-7B中所示的折疊配置。圓角端部在中心樑108與前支撐腳102之間產生實質連續的表面(即曲線)。此類佈置減少了在前支撐腳折疊時外來物體插入在中心樑與前支撐腳之間的可能性,該插入可能干擾椅子的操作。參照圖29A-29B更詳細地論述圓角端部的一個實施 例。在一些實施例中,鉸合部160可以用可選的金屬肋162加強。也就是說,鉸合界面的至少一側可以由用塑膠包覆成型的金屬(例如金屬片)肋所形成。此類佈置可以增加鉸合部的剛性及強度。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材料及製造方法以形成鉸合部160,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8A-8B分別是處於第二配置的圖3的椅子100的第一側視圖及俯視圖。如圖8A-8B中所示,前支撐腳102已經相對於鉸合部160旋轉出去,使得前支撐腳相對於中心樑108傾斜。從圖8A-8B中所示的配置,可以在由箭頭所示的的方向上施力以延伸豎框106及後支撐腳104。
如圖8A-8B中所示,前基部103相對於地面是平坦的(即與水平面平行)。因此,前支撐腳用小於90度的角度α相對於前基部傾斜。在與圖8A中所示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平坦管類似的平坦管的情況下,平坦的前基部103有益於向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提供用來安置使用者雙腳的平坦表面。此外,與地面較大的接觸面還可用來改善前支撐腳的負載及回彈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前支撐腳相對於前基部103的傾斜角度可以小於80度、75度、60度、50度、45度、及/或任何其他合適的角度。當然,雖然前基部103在圖8A-8B的實施例中被示為用小於90度的角度傾斜,但基部也可以與前支撐腳正交或具有大於90度的角度,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一個實施例中,前基部103可以與地面不平行。在此類實施例中,前基部103可以包括覆蓋物或護罩,其在前基部的頂部上提供平坦的表面(例如相對於水平面平行的表面)以為使用者提供安置他們的腳的地方。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管形狀、管傾斜、及/或前基部覆蓋物,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9A-9B分別是處於第三配置的圖3的椅子100的第一側視圖及俯視圖。如圖9A-9B中所示,豎框106及後支撐腳104已經延伸,使得椅子沿著中心樑108的縱軸線的整體長度已經相對於圖8A-8B中所示的配置增加。根據圖9A-9B中所示的狀態,靠背可以在箭頭的方向上相對於轂110旋轉以完成椅子的展開。依據圖9A-9B的實施例,使用者不需要壓下任何按鈕或開關來相對於轂旋轉靠背,且可以自由地這樣做,直到轂110將靠背鎖定在第一旋轉位置下為止。下文將參照圖12A-12D進一步描述相對於轂旋轉靠背的步驟。
圖10A-10B分別是處於第四配置的圖3的椅子100的第一側視圖及俯視圖。如圖10A-10B中所示,豎框106、內豎框182、及軌道107已經相對於轂110旋轉且鎖定在第一旋轉位置下。也就是說,在靠背處於圖10A-10B中所示的位置時,轂可釋放地鎖定內豎框182以在不先操作觸發器190的情況下抑制在朝向後支撐腳的方向上進一步旋轉。然而,依據圖10A-10B的實施例,使用者可以在不操作觸發器的情況下在朝向中心樑108的方向上旋轉靠背。在此方向上,轂可以用偏壓力將靠背保持在適當的位置,該偏壓力可以用充分的施力來克服。為了朝向後支撐腳104旋轉靠背,可以在由箭頭所示的方向上拉動觸發器190以移動觸發銷192以將轂110解鎖。接著可以自由地朝向後支撐腳旋轉靠背。在一些實施例中,轂110可以包括扭轉彈簧或其他的偏壓構件,其被配置為朝向折疊配置偏壓靠背,在該折疊配置下,豎框106與中心樑108平行(例如參照圖12A-12D)。
圖11A-11B分別是處於第五配置的圖3的椅子的第一側視圖及俯視圖,其中靠背處於後傾位置。如上所述,觸發器190可以操作為將轂110解鎖以允許內豎框182及豎框106朝向後支撐腳104旋轉。在達到所需的傾斜時,可以釋放觸發器以重新鎖定轂110及抑制靠背的旋轉。在觸發器190及觸發銷192在由箭頭所示的方向上移動(例如返回原始位置)時,可以抑制豎框106及內豎框182朝向後支撐腳104進一步旋轉,從而允許由靠背支撐就座的使用者的重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用扭轉彈簧、壓縮彈簧、伸張彈簧、或其他合適的偏壓構件將觸發器及觸發銷偏壓為在由箭頭所示的方向上移動。從圖11A-11B中所示的配置,可以逆轉透過圖7A-11B所示的過程以將椅子移動到折疊配置。詳細而言,豎框106及內豎框182可以在朝向中心樑108的方向上旋轉以起動折疊過程。在靠背與中心樑平行時,內豎框182可以滑進豎框106的外豎框181,而後支撐腳104可以滑進中心支撐樑。最後,前支撐腳102可以折疊(即圍繞鉸合部160旋轉),直到它們與中心樑108實質平行為止。
圖12A-12D描繪在椅子移動透過參照圖7A-11B所示出及論述的配置時,圖3的椅子的轂110的一個實施例的各種橫截面圖。在圖12A-12D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轂被配置為選擇性地允許靠背相對於轂旋轉及允許後支撐件相對於中心樑平移。然而,可以在任何合適的管或樑之間採用圖12A-12D的轂來控制所述樑的相對角度及平移,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12A是圖3的椅子的轂110的一個實施例的沿著圖9B的線12A-12A截取的側橫截面圖。轂允許椅子的靠背相對於轂選擇性地旋轉以供展開及折疊椅子。此外,轂還控制後支撐腳104滑進或滑出椅子的中心樑108的能力,使得在椅子處於展開配置時,可以將力傳遞透過中心樑到後支撐腳。如圖12A中所示,轂包括殼體112及旋轉耦接器113,該旋轉耦接器被設置在殼體中且配置為相對於殼體旋轉。旋轉耦接器支撐豎框106(或在一些實施例中支撐內豎框),使得豎框圍繞殼體可旋轉。旋轉耦接器包括複數個鎖定區域114,該複數個鎖定區域圍繞旋轉耦接器的圓周的一部分間隔地形成為凹口或齒。鎖定區域中的每一者均用作旋轉耦接器的特定角度的設定點,在該設定點處,旋轉耦接器的旋轉被抑制。該複數個鎖定區域被配置為被旋轉鎖115接合,該旋轉鎖也可旋轉地安裝在殼體112中。詳細而言,依據圖12A的實施例,旋轉鎖包括凸出物116,該凸出物的尺寸及形狀被調整為配合在鎖定區域中的每一者中。旋轉鎖圍繞銷117旋轉,該銷可以包括扭轉彈簧或其他的偏壓構件,其驅使旋轉鎖與旋轉耦接器113接合。如將參照圖12B-12D進一步論述,旋轉鎖可以選擇性地旋轉成與該複數個鎖定區域114接合或脫離與該複數個鎖定區域的接合以分別固定或不固定豎框106,以在需要時允許該等豎框旋轉。耦接到觸發銷192的觸發器可以由使用者操作以將旋轉鎖移動為脫離與旋轉耦接器的接合。
依據圖的實施例,轂110也相對於中心樑108選擇性地鎖定後支撐腳104,使得在椅子處於展開配置時,後支撐腳可以保持在伸展位置下。因此,轂包括銷殼體118,其收容阻擋銷119,該阻擋銷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移動。在阻擋位置下,阻擋銷119被配置為接合後支撐腳104(例如透過孔洞接合)以抑制後支撐腳相對於中心樑108滑動。在疏通位置下,阻擋銷119離開後支撐腳以允許後支撐腳的相對滑動移動。依據圖12A的實施例,在豎框106與中心樑108平行時,阻擋銷藉由銷凸輪構件200向阻擋位置偏壓且移動到阻擋位置。參照圖13A-13B進一步論述阻擋銷及銷凸輪構件的具體功能性。
在圖12A中所示的配置中,旋轉鎖115及旋轉鎖凸出物不與鎖定區域114中的任一者接合。因此,在豎框106與中心樑108平行時,旋轉耦接器113能夠相對於殼體112旋轉,使得可以在不操作任何開關或閂鎖的情況下容易展開靠背。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閂鎖或旋轉鎖可以將豎框106固定在折疊配置下,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在如圖12A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轂110可以包括扭轉彈簧111或其他的偏壓構件,其耦接到旋轉耦接器113且被配置為在豎框106與中心樑108平行時朝向折疊位置偏壓旋轉耦接器。由扭轉彈簧所提供的偏壓力可以允許在不從使用者施加大量外力的情況下折疊豎框106。也就是說,將旋轉鎖115釋放或移動為脫離與旋轉耦接器的接合可以足以允許靠背豎框106旋轉到與中心樑108平行的位置。在旋轉鎖釋放時,扭轉彈簧也可以補償使用者的重量對靠背的任何作用,意味著靠背豎框可以用受控的方式後傾。
在如圖12A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轂110可以包括圍繞進入轂的開口設置的擦拭器237,後支撐腳104透過該開口延伸及回縮。在一些情況下,流體(例如水)或顆粒(例如沙子、灰塵等等)進入轂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轂的性能。因此,擦拭器237被配置為減少後支撐腳104與轂110之間的任何間隙,使得在後支撐腳平移到轂中時抑制設置在後支撐腳上的任何外來流體或顆粒進入轂。也就是說,在後支撐腳平移到轂中(即回縮)時,擦拭器可以刷去已經累積在後支撐腳上的任何液體或顆粒。在一些實施例中,擦拭器237可以由矽膠或另一種適合的材料組成以供與後支撐腳形成緊密配合,同時仍然允許後支撐腳滑進或滑出轂而不會顯著地添加阻力。
圖12B是沿著圖10B的線12B-12B截取的圖12A的轂110的側橫截面圖。相對於圖12A,轂的旋轉耦接器113已經在相對於頁面順時針的方向上旋轉到第二旋轉位置。因此,豎框106相對於中心樑108傾斜。圖12B的配置與接合該複數個鎖定區域114中的第一鎖定區域的旋轉鎖凸出物116對應。在旋轉耦接器113相對於殼體112旋轉時,凸出物116被斜坡121接觸,這圍繞銷117在方向B上旋轉旋轉鎖。一旦凸出物116與鎖定區域對準,扭轉彈簧或其他的偏壓構件就在方向C上移動旋轉鎖,使得凸出物進入鎖定區域。在處於鎖定區域時,旋轉鎖115被配置為在旋轉鎖用作偏心凸輪鎖時用不同的程度抑制旋轉耦接器在兩個旋轉方向上的旋轉。也就是說,在旋轉耦接器113在方向C(例如後傾方向或增加中心樑108與豎框106之間的傾斜角度的方向)上旋轉時,力沿著軸線A-A傳遞到旋轉鎖。在軸線A-A從銷117偏移時,向旋轉鎖施加力矩,且旋轉鎖在方向C上對應地旋轉旋轉鎖。然而,在凸出物已經與鎖定區域接合時旋轉鎖在方向C上的旋轉僅將凸出物移動成與鎖定區域進一步接合。在C不能旋轉時,向旋轉耦接器113施加的旋轉力被銷117抵抗。因此,在旋轉鎖與鎖定區域接合時,旋轉耦接器不能在方向C上旋轉。
與在方向C上的旋轉相比,旋轉耦接器113在方向B(例如折疊方向或減少中心樑108與豎框106之間的傾斜角度的方向)上的旋轉被抑制但不被阻止。在旋轉耦接器113在方向B上旋轉時,沿著軸線A-A施加的力在旋轉鎖115上產生相對的力矩。因此,旋轉鎖藉由旋轉耦接器在方向B上旋轉,這將凸出物116移動為脫離與鎖定區域的接合。在驅使旋轉鎖在方向C上旋轉時,若在方向B上向旋轉耦接器施加足夠的力,則可以克服此驅使力。因此,使用者可以施加足夠的力以克服閾值驅使力及維持凸出物116與鎖定區域114接合的其他相關聯的摩擦力,以在方向B上移動靠背。此類佈置可以是合乎需要的,因為使用者可以在不操作任何按鈕或閂鎖的情況下容易折疊椅子的靠背。圖12B的旋轉鎖被配置為在該複數個鎖定區域114中的每一者處執行相同的功能(即抑制靠背在方向C上的旋轉,同時抑制靠背在方向B上的旋轉)。依據圖12B中所示的實施例,旋轉耦接器包括三個鎖定區域,然而也可以採用任何合乎需要的數量的鎖定區域,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12C是沿著圖10B的線12B-12B截取的圖12A的轂110的側橫截面圖。依據圖12A-12D的實施例,轂110可滑動地接收觸發銷192,該觸發銷可以與設置在中心樑108上的觸發器相關聯。可以啟動(例如旋轉或移動)觸發器,使得觸發銷相對於轂平移進或平移出轂。在圖12C的配置中,觸發銷192已經被操作(例如經由設置在中心樑108上的觸發器來操作)為將旋轉鎖115移動為脫離與該複數個鎖定區域114的接合。也就是說,觸發銷接觸旋轉鎖以將凸出物116保持脫離與第一鎖定區域的接合而抵抗驅使旋轉鎖與旋轉耦接器接合的任何偏壓力。因此,旋轉耦接器113及附接的豎框106可以在沒有來自旋轉鎖的抑制的情況下藉由使用者在任何方向上旋轉。例如,使用者可以操作觸發銷然後在後傾方向上旋轉豎框106。如上所述,可以用扭轉彈簧111或其他合適的偏壓構件偏壓靠背及/或旋轉耦接器113以朝向中心樑(即在折疊方向上)旋轉。因此,在操作觸發銷192時,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可以向豎框施加額外的力來使其後傾,或減少向豎框施加的力以允許腳朝向折疊配置旋轉或用其他方式不後傾。
圖12D是沿著圖11B的線12D-12D截取的圖12A的轂110的側橫截面圖。在圖12D中所示的配置中,豎框106已經朝向後支撐腳旋轉,使得與圖12B-12C中所示的配置相比,靠背後傾得更多。旋轉鎖凸出物116已經接合了該複數個鎖定區域114中的最後一個,使得如上文所論述地抑制旋轉耦接器113旋轉。依據圖12D的實施例,轂的殼體112可以包括限制器(例如狹槽的端部(參照圖13A-13B)),一旦凸出物116對準且能夠接合該複數個鎖定區域114中的最後一個,該限制器就抑制豎框106朝向後支撐腳104進一步旋轉。
圖13A-13B描繪轂110的橫截面圖,其示出阻擋銷119及銷凸輪構件200的一個實施例的功能性,該功能性選擇性地抑制後支撐腳平移到椅子的中心樑中。在圖13A-13B的實施例中,阻擋銷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移動,在該阻擋位置下,阻擋銷接合後腳中的孔洞,在該疏通位置下,阻擋銷脫離孔洞。如此,後腳與中心樑的相對移動被控制。依據所描繪的實施例,經由旋轉轂中的旋轉耦接器113來控制阻擋銷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的移動。
圖13A是處於第二配置的圖12A的轂110的橫截面圖。如上所述,阻擋銷119及阻擋銷殼體118可以用來選擇性地允許後支撐腳104相對於中心樑移動。如圖13A中所示,後支撐腳104及旋轉耦接器113在轂的殼體112內呈並排佈置。阻擋銷119及阻擋銷殼體118在圖13A-13B的實施例中是一體成形的,且設置在形成於殼體中的狹槽203中。阻擋銷及阻擋銷殼體被配置為在狹槽中實質線性地朝向及背向後支撐腳移動。或者,阻擋銷可以旋轉進入及離開阻擋位置。配置為壓縮彈簧的偏壓構件204被設置在狹槽中且在阻擋銷接合後支撐腳時朝向阻擋位置驅動阻擋銷。阻擋銷殼體118也包括斜面202,該斜面被配置為在被旋轉耦接器113接觸時移動狹槽中的阻擋銷殼體。附接到豎框106的旋轉耦接器113包括銷凸輪構件200,該銷凸輪構件被配置為在旋轉耦接器處於預定的位置時在斜面202上接合阻擋銷殼體118。在圖13A的實施例中,預定位置是在豎框106與中心樑及後支撐腳平行時,如圖13B中所示。
圖13B是處於第一配置的圖12A的轂110的橫截面圖。如圖13B中所示,豎框106及旋轉耦接器113已經旋轉到使得豎框與後支撐腳104平行。因此,銷凸輪構件200已經接合阻擋銷殼體的斜面202以將阻擋銷119從阻擋位置移動到疏通位置。也就是說,銷凸輪構件200與阻擋銷119的斜面202的滑動接合背向後腳104移動阻擋銷。銷凸輪構件抵抗偏壓構件的驅使力將阻擋銷保持在疏通位置下,使得後支撐腳104可動且能夠延伸或回縮。在疏通位置下,阻擋銷離開形成於後支撐腳中的孔洞109。在後支撐腳滑動到孔洞109不與阻擋銷119對準的位置時,後支撐腳可以將阻擋銷保持在疏通位置下。因此,在後支撐腳的孔洞109不與阻擋銷對準且阻擋銷將被維持在疏通位置下時,旋轉耦接器113及靠背106可以旋轉。例如,在椅子處於折疊配置時,可以先將靠背旋轉到展開配置,然後可以延伸後支撐腳,直到孔洞109與阻擋銷119對準為止,因為在展開時不需要特定的順序。然而,在折疊運動方向上,可以先將靠背移動到折疊配置,使得銷凸輪構件在後支撐腳可以回縮之前將阻擋銷119移動到疏通位置。此類佈置確保,處於展開及可用配置的椅子先塌縮或折疊非承重構件以避免意外使後支撐腳折疊或塌縮。
如圖13A-13B中所示,豎框106被設置在形成於轂殼體112中的狹槽206中。旋轉耦接器113可以實質阻擋狹槽以免外來材料(例如沙子及灰塵)進入到未定位豎框的位置中。狹槽的端部可以用作旋轉耦接器113及豎框106的旋轉限制器,使得旋轉耦接器的旋轉範圍被預先界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狹槽可以包括墊片或護罩,以提供進一步保護以免外來物體進入。
雖然圖13A-13B的阻擋銷119被示為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平移(即實質線性地移動),但應注意,阻擋銷也可以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在任何合適的方向上移動。例如,可以將阻擋銷119配置為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圍繞鉸合部旋轉。因此,本揭示內容在這方面不受限制,且可以採用允許阻擋銷選擇性地控制後支撐腳104的移動的任何阻擋銷佈置。
圖14-23描繪致動器及銷致動器的各種實施例,使用者可以操控該致動器及該銷致動器以控制外靠背豎框及內靠背豎框的平移。也就是說,可以採用參照圖14-23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致動器及銷致動器以控制靠背的整體長度。換言之,致動器及銷致動器選擇性地控制第一管滑進或滑出第二管的能力。
圖14是椅子10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其示出控制靠背的可延伸性的致動器170及銷致動器180的佈置。如圖14中所示,靠背包括軌道107及兩個豎框106A、106B,每個豎框具有外豎框181A、181A及內豎框182A、182B。外豎框181A、181B選擇性地在內豎框182A、182B上滑動,其動作由致動器170及銷致動器180所控制。依據圖14的實施例,銷致動器及致動器與帶護套的纜線172連接。致動器的操作使帶護套的纜線的纜線伸張以啟動銷致動器180。在銷致動器啟動時,靠背阻擋銷可以移動到疏通位置,使得外豎框181A、181B可以相對於內豎框182A、182B移動。致動器及銷致動器的操作詳細示於圖18-21中。
圖15是沿著圖14的線15-15截取的側橫截面圖,而圖16是靠背釋放致動器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如圖15中所示,靠背釋放致動器包括按鈕170,該按鈕包括銷致動器狹槽171A、171B。按鈕被配置為移進及移出按鈕殼體179。按鈕殼體包括第二銷致動器狹槽174A、174B,其至少部分地與第一銷致動器狹槽171A、171B重疊。帶護套的纜線172中的每一者均耦接到滑動致動器載體176A、176B。詳細而言,帶護套的纜線172的纜線耦接到滑動致動器載體,使得纜線可以在致動器載體滑動時伸張。滑動致動器載體包括設置在第一銷致動器狹槽171A、171B及第二銷致動器狹槽174A、174B中的每一者中的銷177。也就是說,一個銷被設置在一對重疊的銷致動器狹槽171A、174A中,而另一個銷被設置在另一對重疊的銷致動器狹槽171B、174B中。如圖15中所示,第一銷致動器狹槽171A、171B相對於第二銷致動器狹槽174A、174B傾斜。因此,在壓下按鈕170時,傾斜的第一銷致動器狹槽將沿著第二銷致動器狹槽移動銷177。在圖15的實施例中,銷將朝向彼此移動且背向它們相應的帶護套的纜線172移動,使得致動器載體176A、176B使帶護套的纜線的纜線伸張。
圖17是用於與靠背釋放致動器一起使用的銷釋放致動器180的一個實施例的第一透視圖,而圖18是該實施例的第二透視圖。銷釋放致動器被配置為經由靠背銷頭186選擇性地將靠背阻擋銷從阻擋位置移動到疏通位置。在靠背阻擋銷處於阻擋位置且已經接合內豎框182時,可以抑制外豎框181相對於內豎框滑動。也就是說,銷釋放致動器180固定到外豎框181,且靠背阻擋銷可以接合內豎框中的孔洞,使得可以在豎框與內豎框之間傳遞軸向力。如圖17-18中所示,銷釋放致動器包括銷釋放載體184,該銷釋放載體在纜線附接部分183處附接到帶護套的纜線172的內線173。銷釋放載體184被配置為在線173伸張時(例如在椅子上的其他地方啟動致動器時)在銷釋放致動器中滑動。銷釋放載體184包括傾斜的銷接合面185。在銷釋放載體184在來自纜線的張力下滑動時,傾斜的銷接合面接合靠背銷頭186。在傾斜的銷接合面接合靠背銷頭時,靠背阻擋銷背向內豎框移動且進入疏通位置,在該疏通位置下,靠背阻擋銷離開內豎框。依據圖17的實施例,靠背銷頭186包括載體接合面187,其與傾斜的銷接合面平行,然而也可以採用其他的表面角度。因此,在疏通位置下,外豎框181可以相對於內豎框182滑動以加長或縮短靠背的整體長度。內豎框可以包括任何合適數量的用於靠背阻擋銷的孔洞或接合位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此外,還可以朝向阻擋位置偏壓靠背阻擋銷,使得豎框自動固定在一或更多個接合位置下。
應注意,可以在椅子的任何合乎需要的部分(其包括相對於彼此滑動的管狀構件)上採用圖14-18中所示的致動器及銷釋放佈置。例如,可以採用致動器及銷釋放致動器以控制後支撐腳相對於中心樑的延伸。當然,可以在任何同軸的滑動管狀構件上採用此類佈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19是椅子10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後視圖,其示出靠背釋放致動器220及銷釋放致動器230的替代佈置,該致動器及該銷釋放致動器被配置為控制豎框106A、106B的外豎框181A、181B及內豎框182A、182B的相對移動。與圖14的實施例類似,靠背釋放致動器220及銷釋放致動器被配置為選擇性地將靠背阻擋銷移動到阻擋位置及疏通位置,在該阻擋位置下,外豎框181A、181B被抑制相對於內豎框182A、182B移動,在該疏通位置下,外靠背豎框可以相對於內靠背豎框自由滑動。靠背釋放致動器220經由纜線172耦接到銷釋放致動器230,可以將該纜線配置為帶護套的線、不可延伸的尼龍繩、或允許將張力從銷釋放致動器傳遞到靠背釋放致動器的任何其他合適的繫繩。
圖20是圖19的靠背釋放致動器22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20-20截取的側橫截面圖,而圖21是該實施例的透視圖。如圖20中所示,靠背釋放致動器220被配置為按鈕,該按鈕被配置為平移進或平移出椅子的軌道107(或另一個合適的管狀構件)。靠背釋放致動器安置在靠背釋放致動器殼體222中,該靠背釋放致動器殼體緊固到椅子的靠背軌道。殼體222包括第一狹槽224A及第二狹槽224B,其形成軌路以供第一靠背致動器銷226A及第二靠背致動器銷226B移動。也就是說,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 靠背致動器銷沿著狹槽移動以經由連接到靠背致動器銷中的每一者的纜線對應地施加張力。靠背致動器220包括第一斜面221A及第二斜面221B,其在目前的實施例中面向靠背致動器殼體的中心。因此,在靠背致動器移動到靠背軌道中(即朝向靠背致動器銷226A、226B移動)時,斜面221A、221B接觸靠背致動器銷226A、226B且沿著狹槽224A、224B朝向靠背致動器殼體的中心驅動它們。因此,附接到靠背致動器銷的纜線朝向靠背致動器拉動,藉此向纜線施加張力且將該張力傳遞到相關聯的銷釋放致動器。
依據如圖20-2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靠背釋放致動器被配置為允許簡單組裝。如圖20-21中所示,靠背釋放致動器包括固位夾227,該等固位夾被配置為將靠背致動器固位在靠背致動器殼體中。在靠背致動器與靠背致動器殼體分離時,固位夾可以在靠背致動器安插到靠背致動器殼體中時變形,使得一旦靠背致動器完全安插到殼體中,夾子就卡入到位。此過程可以不干擾靠背致動器銷226A、226B,從而允許容易安裝靠背致動器。
在一個實施例中,圖20-21中所示的靠背致動器220可以包括偏壓構件(例如壓縮彈簧、扭轉彈簧等等),其背向靠背軌道107偏壓靠背致動器。此類佈置可以允許靠背致動器銷226A、226B及靠背致動器在壓下靠背致動器之後返回靜止位置。
應注意,雖然靠背致動器銷226A、226B在一個實施例中被配置為都朝向靠背致動器殼體的中心移動,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靠背致動器銷也可以在任何合適的方向上移動以向相關聯的纜線施加張力。因此,本揭示內容在這方面不限於此。
圖22是側橫截面圖,其示出圖19的椅子的沿著線22-22截取的銷釋放致動器230的一個實施例。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銷釋放致動器包括靠背銷載體232,其可旋轉地耦接到靠背阻擋銷234。如將參照圖23進一步論述,靠背阻擋銷234被配置為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相對於靠背銷載體旋轉。靠背銷載體耦接到靠背銷載體延伸部236及靠背銷致動器耦接器238。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靠背銷致動器耦接器238在一定位置處緊固到豎框106的側面,該位置提供餘隙以供內靠背豎框182完全回縮到外豎框181中。靠背銷載體延伸部具有比靠背銷致動器耦接器小的直徑,該靠背銷載體延伸部的尺寸及形狀被調整為在內靠背豎框回縮到外靠背豎框181中時被接收在內靠背豎框的內部。同樣地,靠背銷載體的尺寸及形狀也被調整為被接收在內靠背豎框的內部以提供餘隙以供內靠背豎框滑動到靠背豎框中。纜線172藉由靠背銷致動器耦接器238及靠背銷載體232可滑動地固定,使得纜線可致動以在沒有來自內靠背豎框182的干擾的情況下移動靠背阻擋銷。
在如圖22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遮陽簾,其固位在靠背豎框106及/或靠背軌道107上。依 據圖22中所示的實施例,遮陽簾包括至少一個固位夾152,其可旋轉地支撐遮陽簾框架154。在圖22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固位夾被配置為卡扣配合到靠背軌道107及/或靠背豎框106上,使得固位夾固定到靠背軌道及/或豎框。在一個實施例中,固位夾也包括襯套153,其接收遮陽簾框架及允許調整遮陽簾框架相對於靠背豎框106的角度。襯套153可以為遮陽簾框架提供摩擦配合,使得遮陽簾框架無論用任何角度都固位在由使用者所設定的任何位置下。在一個實施例中,遮陽簾可以包括鉸合的延伸部,其可以展開以延伸遮陽簾的長度。
圖23是圖22的銷釋放致動器230的放大橫截面圖。如上文所論述,銷釋放致動器包括靠背銷載體232及靠背阻擋銷234。靠背阻擋銷234在靠背銷鉸合部235處可旋轉地耦接到靠背銷載體,這允許靠背阻擋銷在阻擋位置與疏通位置之間旋轉。靠背阻擋銷在靠背阻擋銷的與靠背銷鉸合部相對的端部處耦接到纜線172,在該端部處,纜線172用凸緣233固位在靠背阻擋銷中。因此,可以使用內線173或繩來向靠背阻擋銷施加張力以將靠背阻擋銷從阻擋位置移動到疏通位置。在圖23中所示的位置下,靠背阻擋銷234處於阻擋位置且被設置在形成於內靠背豎框中(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於靠背豎框106中)的靠背銷孔洞189中。因此,靠背阻擋銷阻擋內靠背豎框相對於靠背豎框的移動。在經由纜線172向靠背阻擋銷施加張力時,阻擋銷圍繞靠背銷鉸合部235相對於頁面在逆時針方向上 旋轉。對應地,靠背阻擋銷從靠背銷孔洞189抽回,且內靠背豎框可以自由滑進或滑出靠背豎框。在一個實施例中,靠背銷鉸合部可以包括扭轉彈簧或其他的偏壓構件,以朝向阻擋位置偏壓靠背阻擋銷。在此類實施例中,在相關聯的致動器釋放時,阻擋銷可以相對於頁面在順時針方向上圍繞鉸合部旋轉以重新接合靠背銷孔洞。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佈置來控制靠背豎框106及內靠背豎框107(或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是任兩個同心的管子)的相對滑動,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在一個實施例中,擦拭器237被配置為減少內靠背豎框182與外靠背豎框181之間的任何間隙,以在內靠背豎框182平移到外靠背豎框中時抑制任何外來流體或顆粒進入外豎框181。也就是說,在內靠背豎框平移到外靠背豎框181中(即回縮)時,擦拭器237可以刷去可能已經累積在內靠背豎框182上的任何液體或顆粒。在一些實施例中,擦拭器237可以由矽膠或另一種合適的材料組成,以供與內靠背豎框形成緊密配合,同時仍然允許內靠背豎框滑進或滑出外靠背豎框而不會顯著添加阻力。
圖24是圖19的的前支撐件的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24-24截取的橫截面圖,其示出前基部103及護罩240的形狀的一個實施例。如上文參照圖8A所論述,前腳102可以相對於地面(即水平面)傾斜達角度α,而前基部103與地面實質平行。依據如圖24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可以將前基部103及前腳102形成為具有體育場的橫截面形狀 的空心管。也就是說,管包括被圓角端部241蓋頂的兩個筆直的側面242。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管可以具有圓角矩形、圓形、卵形、橢圓形、或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的橫截面形狀。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筆直的側面242提供了與地面平行的平坦表面,使用者可以將他們的腳安置在該平坦表面上。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前基部103可以不與地面平行,使得提供上平坦側面242以供使用者安置他們的腳。在一些實施例中,即使在管彎曲的情況下,前支撐件也可以具有連續的橫截面形狀,意味著在前支撐件中不形成淺凹或其他的不規則物。
在如24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將護罩240設置在前基部103上,以為使用者的腳提供牽引、緩衝、及/或平坦表面。依據圖24中所示的實施例,護罩具有與前基部的內部形狀等同的內部形狀,使得護罩固定到前基部。護罩可以由高摩擦材料所形成,例如橡膠或矽膠材料。此類材料也可以至少部分地可壓縮以為使用者的腳提供較軟的表面。在一些情況下,若前基部不與地面平行,則可以將護罩配置為提供平坦表面(例如與地面平行的表面),使用者可以將他們的腳安置在該平坦表面上。在此類佈置中,護罩240及前基部103的上表面可以不彼此平行。
圖25是圖19的椅子的後支撐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如上文所論述,椅子的後支撐件可以包括後腳及後基部105。在圖25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可以是實質平坦的,其中後腳是筆直的且沒有彎曲(也參照圖 46)。因此,後支撐腳相對於地面(即水平面)用角度β傾斜,且後基部相對於地面類似地成角度。在圖25中所示的實施例中,β介於25°與45°之間。當然,可以將任何合適的角度用於地面與後支撐腳之間的角度,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26是圖19的後支撐件的沿著24-24截取的橫截面圖。如上文參照圖24的前支撐件所論述,圖26的後支撐件由具有體育場形狀的管狀材料所形成。也就是說,後支撐件的橫截面包括兩個筆直的側面242及圓角端部241。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可以具有圓角矩形、圓形、卵形、橢圓形、或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的橫截面形狀。
圖27是圖9B的椅子的後支撐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7中所示的後支撐件與圖25中所示的後支撐件不同,因為後支撐件在後腳104與後基部105之間的過渡區處朝向地面彎曲。此類佈置縮短了後支撐件的整體長度,因為與筆直的後支撐件相比,後支撐件的彎曲部分以較短的距離接近及接觸地面。因此,圖27的後支撐件相對於地面(即水平面)呈φ的接觸角,該接觸角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介於70°與90°之間。當然,可以將任何合適的角度用於彎曲的後支撐件,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28是圖9B的後支撐件的沿著線28-28截取的橫截面圖。類似地,對於圖26中所示的實施例而言,圖28的後支撐件由具有體育場形狀的橫截面的管所形成,該橫 截面具有筆直的側面242及彎曲的端部241。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可以具有圓角矩形、圓形、卵形、橢圓形、或任何其他合適的形狀的橫截面形狀。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後支撐件包括插入物243,其被設置在後支撐件的彎曲區段內部且用鉚釘244或另一種合適的緊固件固定。插入物可以為後支撐件的彎曲部分提供增加的強度。
圖29A是處於第一配置的前支撐件的圓角端部162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而圖29B示出處於第二配置的圖29A的圓角端部。如上文所論述,前腳102在鉸合部160處可旋轉地耦接到中心樑108,這允許前腳在折疊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旋轉。在如圖29A-29B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前腳包括圓角端部162,其在前腳旋轉到折疊配置時佔據前腳與中心樑之間的空間。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圓角端部形成於前腳的中心中且配合到形成於中心樑108中的對應狹槽164中。圓角端部的形狀為圓形,使得在前腳旋轉到圖29B中所示的折疊配置時,圓角端部佔據原本會形成在前腳與中心樑之間的間隙。換言之,無論前腳相對於中心樑的角度如何,圓角端部都在中心樑與前腳之間產生了實質連續的表面。此類佈置抑制將外來物體引入到前腳與中心樑之間的間隙中,該引入可能原本會干擾前腳的旋轉。
依據如圖29A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椅子可以包括設置在中心樑108上的觸發器190,該觸發器可致動以控制椅子的轂(例如參照圖12A-12D)。在一個實施例中, 觸發器在觸發器樞軸193處可旋轉地耦接到中心樑,使得觸發器在致動位置與不致動位置之間可旋轉。觸發器可以耦接到觸發銷192,其將觸發器在致動位置與不致動位置之間的旋轉運動轉換成實質線性的運動。在如圖29A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觸發器可以包括凹面凹陷191,其尺寸及形狀被調整為接收使用者的手指。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遮陽簾,其相對於椅子可調整且可以容易收藏。遮陽簾可以附接到靠背的靠背軌道或靠背豎框,使得遮陽簾可以定位及保持在就座的使用者的頭部上方。在一個實施例中,遮陽簾可以用一或更多個固位夾固定到椅子,遮陽簾可以可旋轉地耦接到該一或更多個固位夾。在一個實施例中,遮陽簾可以經由摩擦鉸合部耦接到固位夾中的每一者,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設定遮陽簾的位置。此類佈置也可以允許使用者將遮陽簾抵著靠背折疊以供儲存,且遮陽簾將保持在收藏位置下,直到使用者將遮陽簾設定到另一個位置下為止。
圖30A是圖1的椅子100的側視圖,其示出遮陽簾150的一個實施例的移動。遮陽簾150可以移動到複數個位置以供儲存或遮陽。在圖30A中,遮陽簾被示為抵著靠背表面材料儲存,使得遮陽簾有效地保持靠背平坦且與單獨的靠背相比不佔據顯著更多的體積。在圖30B中,遮陽簾被示為處於展開位置,該展開位置可以用來在使用者就座時阻擋太陽。在圖30C中,遮陽簾被示為暫時定位在靠背表面材料124後方。在使用者不想要儲存遮陽簾但也暫時 不想要阻擋太陽時,遮陽簾可以藉由就座的使用者定位在靠背表面材料後方。遮陽簾150可以藉由使用者施力在圖30A-30C中所示的位置之間移動。遮陽簾可以經由摩擦鉸合部附接到靠背106,使得遮陽簾由使用者在選擇的位置下釋放時維持該遮陽簾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遮陽簾也可以平靠靠背表面材料的背部而不是前部收藏。在一些實施例中,遮陽簾可以容易可拆卸以供單獨儲存或使用。
在如圖3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遮陽簾150包括兩個軌道夾152,其將遮陽簾附接到椅子100。軌道夾可以是柔性的,使得軌道夾可以在靠背軌道107周圍變形且在靠背軌道上卡扣到位以可釋放地將遮陽簾固位在靠背軌道上。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軌道夾152可以用合適的緊固件(例如螺釘、螺栓、或黏著劑)緊固到靠背軌道107,或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與靠背軌道一體成形。軌道夾使界定遮陽簾150的周邊的遮陽簾框架154固位。遮陽簾框架被軌道夾固位,使得框架可以相對於軌道夾旋轉以調整遮陽簾的位置。依據如圖3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遮陽簾可以彎曲成源自固位夾152的向下凹的弧。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一或更多個儲存佈置,其允許使用者將各種物品收藏在椅子中或上。例如,椅子可以包括一或更多個帶拉鍊的口袋、貨物網、彈性帶、捆索、鉤子、開放式口袋、或任何其他合適的儲存佈置。可以將儲存佈置設置在椅子的各種位置處,包括但不限於中心樑附近、靠背上、或座位下方。
圖31是圖1的椅子100的後側視圖,其示出可選的靠背儲存器的一個實施例。詳細而言,靠背表面材料包括整合的帶拉鍊的口袋130以及貨物網128以允許使用者儲存各種大小的物體。如圖31中所示,在沒有物品儲存在口袋130及貨物網128中時,口袋130及貨物網128實質上不增加靠背表面材料的厚度,使得椅子在折疊時可以維持矮型。在一些實施例中,口袋上的拉鍊可以是防水或耐水的,以保護口袋中的物品免受濕氣影響。
圖32是圖1的椅子100的放大透視圖,其示出額外的帶拉鍊的口袋130。與整合到靠背表面材料中的口袋類似,圖32的口袋130形成於座位表面120中且在沒有物品儲存在口袋中時不顯著擴大座位輪廓的厚度。口袋可以是防水或耐水的,且可以對應地包括防水或耐水的拉鍊。椅子100可以在任何合乎需要的位置中包括任何合適數量的口袋,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33及34分別是椅子的儲物袋130及儲物袋的附接佈置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如圖33中所示,儲物袋130包括背板134及適於固持較長的物體(例如水瓶132、杯子、罐子、及玻璃瓶)的複數個口袋136。背板134附接到中心樑108,該中心樑支撐背板及設置在口袋136中的任何物品的重量。背板是剛性的,使得儲物袋保持在與中心樑108平行的平面上。此類佈置確保容易從口袋安置及抽取物體,因為在將物體安置到口袋中或從口袋移除時,儲物袋不會顯著移動。如圖34中所示,中心樑108包括接合 背板134的複數個附接點138。在圖34中所示的實施例中,附接點被佈置為卡扣緊固件,其可釋放地接合及固定儲物袋背板。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附接佈置,包括但不限於磁性緊固件及鈕扣。
在一些實施例中,椅子可以包括背帶,其可以用來在椅子處於折疊配置時攜帶椅子。背帶可以附接到椅子上的各種位置以促進攜帶。在一個實施例中,背帶可以附接在椅子上的兩個位置處以形成適於在單個肩膀上攜帶的單環帶。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背帶可以附接在三或更多個位置處以形成適於在兩個肩膀上攜帶的雙環帶。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帶可以選擇性地附接到椅子上任何數量的附接點以允許使用者選擇將背帶配置為具有多少環。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數量的帶子以允許使用者攜帶處於折疊配置的椅子,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35A是處於第一配置的椅子100的背帶210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而圖35B是由線35B-35B環繞的區域的放大圖。如圖35A-35B中所示,背帶包括織物帶212,其在任一端上具有端蓋214。端蓋包括環,其配合在轂110上的帶凸緣的凸出物215周圍。因此,端蓋可以圍繞帶凸緣的凸出物215自由旋轉,但允許使用者用織物帶升舉椅子。背帶也包括帶調整器216,其允許調整背帶在端蓋之間的有效長度。在圖35A的配置中,背帶形成適於在一個肩膀上攜帶椅子的單肩攜帶部分。背帶也從帶凸緣的 凸出物可移除,使得可以單獨儲存背帶。可以將單獨的可移除墊附接到背帶。
圖35C是圖35A的椅子的沿著圖35B的線35C-35C截取的橫截面圖,其示出帶凸緣的凸出物215的一個實施例的功能性。如圖35C中所示,帶凸緣的凸出物接收端蓋線213且使該端蓋線固位,該端蓋線環繞帶凸緣的凸出物215。在端蓋線處於張力下時,帶凸緣的凸出物抑制端蓋線輕易掉出。
圖36A是處於第二配置的圖35A的背帶210的透視圖,而圖36B是由線36B-36B所環繞的區域的放大圖。如圖36A中所示,背帶的端蓋214保持附接到轂110上的帶凸緣的凸出物215。在圖36A-36B的實施例中,後支撐件被配置為圍繞轂110旋轉,且因此後支撐腳104被設置在豎框106附近。然而,織物帶212的中心部分217被保持在夾子218中,該等夾子被設置在後支撐件上,使得背帶形成兩個相異的背包帶部分,該等背包帶部分適於同時在兩個肩膀上攜帶椅子100。織物帶在夾子218中選擇性地可固定,使得使用者可以選擇一個帶部分或兩個帶部分的所需配置。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將夾子設置在椅子的任何合適的部分上,例如靠背的靠背軌道107,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包括用於帶子的大量可移除墊的實施例中,在將帶從肩帶配置轉換成背包配置時,可以將墊子從帶子移除及可選地附接到框架的一部分以供儲存。
圖36C是圖36A的椅子的沿著圖36B的線36C-36C截取的橫截面圖,其示出可釋放地使織物帶212固位的夾子218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6C中所示,夾子附接到後基部105,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夾子設置在靠背的靠背軌道或椅子的另一個合適的構件上。在如圖36C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夾子包括唇部219,其窄化夾子與後基部之間的間隙,織物帶被設置在該間隙中。夾子可以由柔性或彈性材料所形成,使得唇部可以背向後基部移動以加寬夾子與後基部之間的間隙。因此,織物帶212可以滑動到夾子中,於是夾子可以釋放,使得唇部219可以將間隙窄化到小於帶子的厚度的寬度。如此,夾子可以將帶子固位在夾子內部。為了從夾子釋放帶子,使用者可以升舉夾子(即背向後基部移動唇部)以加寬間隙,使得可以移除帶子。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夾子來選擇性地使織物帶固位,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37是包括模組化配件固位器的椅子10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透視圖,而圖38是該實施例的後透視圖。如圖37中所示,椅子的靠背表面124包括透過彈性帶孔洞252固定在靠背周圍的彈性帶250。彈性帶可拉伸以接收一或更多個配件,該一或更多個配件可以在使用時固位到椅子的靠背。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彈性帶可以拉伸且抵著靠背使枕頭固位以供支撐頭部。依據此實施例,可以將彈性帶設置在示為在靠背的頂部附近的位置下。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將一或更多個彈性帶設置在靠背上 的各種垂直位置下以選擇性地將一或更多個配件固定到靠背。
在如圖37-38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椅子100可以包括設置在靠背表面124上的柔性環254。可以將柔性環配置為與一或更多個配件鉤258協作,可以將該一或更多個配件鉤設置在一或更多個配件上。在一個實施例中,枕頭256可以包括可釋放地固位在柔性環254中的多個配件鉤258。柔性環可以允許沿著靠背將配件(例如枕頭256)重新定位在各種位置處,使得枕頭可以用於腰部支撐、背部支撐、頸部支撐、或頭部支撐。柔性環可以由織物材料、彈性材料、或另一種其他合適的材料所形成。
圖39是具有替代於上述的彼等轂的轂110的椅子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如圖39中所示,椅子包括用與圖3-11B的椅子類似的方式作用的前腳102、後腳104、及靠背豎框106。也就是說,前腳及靠背豎框相對於椅子的中心支撐樑旋轉,而後腳相對於中心支撐樑平移。因此,圖39的椅子可以在展開配置與折疊配置之間移動。依據圖39的實施例且與先前所述的實施例相比,轂110包括靠背耦接器,其被配置為減少沙子、水、及/或其他顆粒進入轂。與先前的實施例相比,靠背耦接器260通過轂的側面而不是通過形成於轂的圓柱形表面261上的狹槽(例如參照圖13A-13B)來將靠背豎框106連接到轂。替代於延伸通過形成於轂的圓柱形表面261上的狹槽,靠背耦接器260包括靠背豎框連接器262,其接收靠背豎框106且允許靠背豎框 圍繞圓柱形表面261旋轉而不延伸通過該圓柱形表面。靠背耦接器連接到設置在具有軸桿的轂中的旋轉耦接器(例如參照圖12A-12D),該軸桿延伸通過轂的側面。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轂的側面被配置為垂直面,且延伸通過轂的側面的軸桿可以具有減少的表面面積,在該表面面積上,水及/或顆粒可以聚集且進入到轂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密封的軸承或其他適當的元件來進一步改善轂對顆粒及水進入的抗性。當然,可以採用轂與靠背豎框106之間任何合適的旋轉耦接器,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在如圖39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靠背致動器(例如參照圖19-21)可以包括柔性蓋229。柔性蓋可以允許使用者壓下(即致動)靠背致動器,同時抑制水、沙子、或其他的顆粒進入靠背。在一些實施例中,柔性蓋可以具有鋸齒狀表面以改善操作靠背致動器的使用者的抓握力。柔性蓋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柔性材料所形成,例如橡膠、矽膠等等。
圖40是圖39的椅子的轂110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如圖40中所示,靠背耦接器260(為了明確起見透明地示出)包括靠背豎框連接器262,該靠背豎框連接器接收靠背豎框且經由軸桿264連接到轂110。軸桿轉而耦接到旋轉耦接器113,該旋轉耦接器與圖12A-12D的旋轉耦接器類似地作用。因此,圖40的轂具有與圖12A-12D的轂相同的功能性,但供水或顆粒聚集及進入的表面面積 減少。也就是說,採用容納軸桿264的單個孔洞,而不是形成於轂的圓柱形表面261中的狹槽。可以進一步密封此類孔洞(例如用密封的軸承來密封)以進一步抑制水及顆粒的進入。依據圖40的實施例,靠背豎框連接器262允許靠背豎框跨轂的圓柱形表面261圍繞轂旋轉。也就是說,靠背豎框連接器被形成為使得靠背豎框相對於轂保持在軸桿264與靠背豎框連接器262之間的附接位置的內部。換言之,靠背豎框連接器相對於轂的側面在內部(例如進入頁面)纏繞在轂周圍。當然,靠背豎框連接器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配置,且可以將靠背豎框設置相對於轂在內部或外部,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41是前腳102及中心樑108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如圖41中所示且與參照圖29A描述的實施例類似,前腳及中心樑經由鉸合部160可旋轉地彼此耦接。此外,中心樑108還包括可旋轉地安裝的觸發器190,其可以耦接到對應的轂。然而,與圖29A的實施例相比,圖41中所示的實施例的中心樑108包括至少一個球形制動器166,其在前腳處於折疊配置及展開配置時接合前腳102。也就是說,在圖41中所示的實施例中,球形制動器166是彈簧加壓的,且接合形成於前腳102中的凹部或凹陷,以在前腳折疊或展開時對前腳的旋轉提供阻力。因此,前腳102在前腳介於折疊配置與展開配置之間時可以圍繞鉸合部自由旋轉,且在完全折疊或展開時可釋放地固位。當然,雖然在圖41的實施例中採用球形制動器,但也可以採用用 於選擇性地將前腳固位在折疊配置或展開配置下的任何合適的佈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球形制動器還可以在折疊配置或展開配置中的一者下接合前腳,使得前腳可釋放地在一個位置下固位且可以在任何其他的旋轉位置下自由旋轉。進一步地,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將彈簧(例如扭轉彈簧)定位為將前腳偏壓到展開位置下,使得在前腳不被球形制動器固位時,前腳自動完全展開到使用/展開位置。
依據如圖41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心樑108也包括至少一個鈕扣270,其被配置為帶凸緣的圓柱體(例如蘑菇形狀)。可以使用該至少一個鈕扣270來將各種構件及/或配件安裝到中心樑。例如,可以採用該至少一個鈕扣來將織物座位表面固定到中心樑108。舉另一個實例,可以採用該至少一個鈕扣來固定一或更多個配件(例如小袋(例如參照圖33-34)、可折疊桌(例如參照圖43)、背帶(例如參照圖35A-35C)、或任何其他合乎需要的配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該至少一個鈕扣來固定多個配件及椅子的座位表面。當然,可以採用該至少一個鈕扣來固定椅子的任何合乎需要的數量的配件或構件,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42是圖41的中心樑108的沿著線42-42截取的橫截面圖,其示出該至少一個鈕扣270的形狀。如圖42中所示,該至少一個鈕扣包括帶凸緣的頂部272及主體274。主體274具有比帶凸緣的頂部272小的直徑,使得間 隙276形成於帶凸緣的頭部與中心樑108之間。間隙可以接收細繩、纜線、織物、或其他合適的構件。可以將保持張力的細繩、纜線、織物、或其他構件固位在間隙276中,因為帶凸緣的頂部272抑制任何構件滑離主體274。椅子可以在任何數量的椅子框架上包括任何合乎需要的數量的鈕扣270,使得可以將任何數量或類型的配件接收及固位到框架。
圖43是具有折疊桌280的椅子100的一個實施例的正透視圖。依據如圖43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折疊桌280被配置為懸掛在兩個並排的椅子之間。折疊桌包括兩個垂直的吊架282,其被配置為從椅子100的中心樑懸掛。詳細而言,附接區域286被配置為由中心樑上的對應結構所接收。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附接區域286可以由至少一個鈕扣所接收(例如參照圖41-42)。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緊固件,例如鉤環緊固件、卡扣鈕扣、磁性緊固件等等。折疊桌280也包括基部284及連接垂直吊架282的側壁285。基部及側壁形成可以用來儲存各種物品的隔室。垂直吊架282、側壁285、及/或基部284可以由柔性或可折疊的材料(例如織物)組成,使得可以將可折疊桌從椅子移除及折疊以供儲存。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材料,因為本揭示內容並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部284及/或側壁285可以包括杯子固持器及/或儲存口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採用一或更多個擱架以提供額外的儲存容積或組織,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一些 實施例中,可以將擱架的尺寸及形狀調整為配合及固位在由側壁285所界定的開口中。
圖44是椅子的又另一個實施例的正透視圖。與先前所論述的實施例類似,椅子包括具有前腳102的前支撐件、具有後腳104的後支撐件、中心樑108、及靠背豎框106。依據圖44中的實施例,中心樑包括複數個鈕扣270,其將座位表面120固定到中心樑108。靠背表面材料124跨越靠背豎框且形成就座的使用者的靠背。依據一個實施例,也可以將複數個鈕扣270設置在靠背豎框106的內部上,這將靠背表面材料固定到靠背豎框。在此佈置中,靠背豎框106上的鈕扣也可以用來將枕頭、毛巾、或其他配件固定到椅子。當然,可以採用用於靠背表面材料及/或座位表面的任何合適的緊固件或安裝佈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如圖45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靠背表面材料包括靠背豎框的下端附近的兩個切口125。換言之,靠背表面材料在靠背豎框的下端附近從靠背豎框向內漸縮。在一些情況下,此類佈置可以允許靠背表面材料支撐就座的使用者的背部。在如圖44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轂110可以包括標誌290,其與中心樑108及/或後腳104平行。
圖45描繪圖44的轂110的側視圖,其清楚示出標誌290。在如圖45中所描繪的一個實施例中,標誌290與中心樑108及後腳104對準及平行。當然,可以採用具有任何所需定向的任何合適的標誌,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47A是第一配置下的包括背帶300的椅子100的又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在圖47A中所描繪的實施例中,背帶300被配置為在肩帶(其例如形成單個環)與背包帶(其例如形成兩個環)之間轉換。如圖47A中所示,背帶包括設置在背帶周圍的肩墊302。在一個實施例中,肩墊可以包括鉤環緊固瓣,使得肩墊可以纏繞在椅子的其他部件周圍且附接到該等部件,如下文將解釋的。當然,也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緊固件來將肩墊固定到椅子的另一個部件,包括鈕扣、卡扣、拉鍊等等。藉由採用滑動調整器,背帶300可以是可調整的,該滑動調整器允許加長或縮短帶子。背帶包括兩個附接環306,其固定在鈕扣270周圍。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附接環306固定在設置在前腳102與中心樑108之間的界面上的鈕扣周圍。如此,在椅子處於使用位置時,可以將背帶設置在座位表面下方。當然,可以將背帶300固定在椅子上的任何合適的鈕扣或附接位置周圍,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圖47A中所示的配置中,背帶300在兩個鈕扣270之間呈單個環。
在圖47A中所示的實施例中,橫樑101延伸於轂110之間。可以將附接部件連接到橫樑或用其他方式設置在該橫樑上。在一個實施例中,附接部件是彈性帶308。如將參照圖47B進一步論述,彈性帶可以拉伸以容納纏繞在橫樑101周圍的肩墊302。彈性帶可以將肩墊302固位在橫樑101的中心部分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帶可以由高摩擦材料所形成,例如橡膠。
圖47B是處於第二配置的圖47A的椅子的透視圖,其示出作為背包帶佈置成兩個環的背帶300。如圖47B中所示,肩墊302已經纏繞在橫樑101周圍。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將肩墊的鉤環緊固瓣緊固在橫樑101周圍,使得肩墊302及背帶固定到橫樑。如圖47B中所示,肩墊302定位在橫樑101與彈性帶308之間。彈性帶維持肩帶相對於轂的中心位置。換言之,彈性帶抑制肩墊302沿著橫樑滑動。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帶300能夠在肩墊固定到橫樑101的同時滑動透過肩墊302,使得使用者可以調整兩個環中的每一者的相對長度。可以使用滑動調整器304來延伸背帶的長度以對應地延伸兩個環的長度。如圖47B中所示,背帶300可以懸垂在中心樑108下方。因此,在處於展開配置時,背帶300可以不干擾椅子的使用。也就是說,可以將背帶300定位到側面及定位在椅子的座位表面下方,使得背帶不會干擾在椅子上坐下。同樣地,在背帶處於圖47A中所示的單環配置時,帶子可以保持不妨礙且可以不干擾椅子的使用。依據圖47B中所示的實施例,背帶可以不干擾椅子在折疊配置與展開配置之間的移動。也就是說,可以在背帶300不干擾的情況下依據本文中所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來折疊圖47B中所示的椅子。
圖47C是處於第三配置的圖47A的椅子100的仰視圖,在該第三配置下,椅子折疊且背帶300保持在雙帶佈置下。如圖47C中所示,肩墊302固定到橫樑101。肩墊302被接收在彈性帶308中,這將肩墊保持在橫樑101上的 中心位置下。背帶經由環306固定到鈕扣270。因此,背帶形成兩個環,其可以像背包一樣穿戴在兩個肩膀上。在椅子處於如圖47A中所示的折疊配置時,此類佈置可以促進攜帶。
或者,在圖47D中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所示的背帶從附接部件拆開)中,附接部件是剛性棒308a,該剛性棒在其端部處固定到橫樑。剛性棒的中心部分與橫樑的外表面隔開以產生空間309,肩墊的帶子可以延伸透過該空間。因此,可以將肩墊的一部分安插在橫樑與剛性棒之間的空間中(與上文針對圖47A-47C所描述的實施例類似,其中肩墊在彈性帶與橫樑之間滑動)。然而,在此實施例中,可以將肩墊固定到剛性棒或橫樑,其中肩墊的鉤環緊固瓣可以緊固在橫樑101或剛性棒周圍。在剛性棒沿著橫樑大致設置在中心的情況下,肩墊因此被大致固位在橫樑101的中心部分處,使得背帶形成兩個相對等長的背包帶部分。應理解,不需要任何附接部件,而是可以將肩墊直接附接到橫樑。並且,肩墊可以由較高摩擦的材料所形成或包括該材料,使得在墊子緊固到座位部件時,墊子保持相對固定。
圖48是椅子350的又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圖48的椅子與先前所述的實施例類似,且包括經由中心樑358及轂360耦接在一起的前腳352及後腳354。後腳具有平坦的配置,且被佈置為伸縮進及出中心樑。前腳被配置為相對於中心樑折疊,從而允許椅子採取實質平坦的配 置。如圖48中所示,椅子也包括配置為支撐靠背材料的靠背豎框356。座位表面可以從中心支撐樑懸掛及/或耦接到橫樑364。例如,座位線可以經由托座耦接到橫樑,該托座夾緊在橫樑周圍且鉚接或用螺絲擰緊。舉另一個實例,座位線可以耦接到轂360。當然,可以採用用於耦接座位線或用其他方式支撐座位表面的任何合適的佈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座位表面可以從鈕扣366懸掛。與先前論述的實施例類似,前腳352及後腳354各自包括護罩240。護罩可以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膠)所形成,以在椅子的使用期間改善對地面的抓地力及/或使用者的手及腳的抓握力。此外,在使用者坐在椅子350上時,護罩240還可以為使用者的腳提供緩衝。
依據如圖48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轂360支撐靠背豎框356且允許靠背豎框相對於中心樑358折疊(例如旋轉)。詳細而言,豎框356經由靠背豎框連接器361耦接到轂。靠背豎框連接器361界定旋轉軸線且包括延伸到轂360中的軸。在圖48的實施例中,靠背豎框356及靠背豎框連接器361被配置為使得靠背可以旋轉成設置在中心樑358之間且與該等中心樑平行。因此,椅子350可以採取折疊配置,在該配置下,椅子的尺寸減少(例如以供運輸或儲存)。如將參照圖53進一步論述,椅子也包括設置在柔性覆蓋物357下方的靠背致動器,該靠背致動器允許靠背豎框可伸縮地延伸或回縮。
依據圖48的實施例,椅子350包括沿著椅子的不同位置設置的複數個鈕扣366,該複數個鈕扣被配置為接收及固定一或更多個椅子配件及/或結構。鈕扣366形成蘑菇形狀,使得夾子、織物環、或其他合適的構件可以可移除地耦接到鈕扣366。依據圖48的實施例,鈕扣沿著中心樑358設置且沿著靠背豎框356的上部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鈕扣366可以包括螺栓,使得可以將鈕扣擰入椅子的不同位置以選擇性地添加或移除鈕扣。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用任何適當的方式將鈕扣緊固到椅子,包括但不限於鉚接、黏著劑、包覆成型、及卡扣配合。在如圖48中所示的一些實施例中。鈕扣366非常適合於接收夾子368,使得可以將一或更多個配件固定到椅子。例如,可以經由夾子368固定背帶。舉另一個實例,可以將具有一或更多個口袋的側面口袋固定到沿著中心樑358設置的鈕扣366。此外,還可以將鈕扣366配置為將遮陽簾370固定到椅子35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將鈕扣配置為支撐椅子的座位表面及/或靠背表面。也就是說,織物座位表面及靠背表面可以至少部分地經由鈕扣366耦接到椅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佈置可以允許座位表面及靠背表面可移除以供進行清潔、儲存、運輸、或另一種適當的用途。當然,一或更多個配件可以在不使用鈕扣366的情況下用任何合適的方式耦接到椅子350,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如圖48中所示,椅子350包括杯子固持器371,其使用卡扣配合托座附接到前腳352中的一者。
在如圖48中所示的一些實施例中,椅子350可以包括遮陽簾370。如上文關於其他的實施例所述,遮陽簾可以為就座的使用者提供保護以免受太陽影響,同時仍然允許椅子350折疊到緊湊的配置。如圖48中所示,遮陽簾包括第一部分375及第二部分377。第一部分375經由第一鉸合部374耦接到遮簾托座372。第二部分377經由第二鉸合部376耦接到第一部分。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相對於彼此獨立可旋轉。依據如圖48中所示的一些實施例,遮陽簾托座372經由鈕扣366耦接到靠背豎框356。詳細而言,鈕扣366在遮陽簾托座372上用螺栓連接到靠背豎框,使得遮陽簾托座剛性固定到靠背豎框。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佈置來將遮陽簾耦接到靠背豎框,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如將參照圖54-55進一步論述,第一鉸合部374及第二鉸合部376允許遮陽簾被使用者移動到所需的位置,該位置接著由鉸合部所維持。
圖49是圖48的椅子350的正視圖。如先前參照圖48所論述且如圖49中所示,鈕扣366具有蘑菇形狀,其具有設置在中心柱外部的較大直徑的凸緣。因此,配件(例如夾子368)可以藉由利用此種幾何形狀來可釋放地緊固到鈕扣。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與椅子350相關聯的背帶可以可移除地耦接到椅子以促進椅子的攜帶。在一個實施例中,背帶可以包括中心卡扣夾369,其被配置為將背帶固定到橫樑364。在圖49中所描繪的實施例中,橫樑364 包括與橫樑的中間對準的間隔物365。間隔物365可以接合卡扣夾369以將夾子的位置維持在橫樑的中心部分中。因此,圖49中所示的間隔物365與卡扣夾369的組合可以適於形成延伸於卡扣夾與設置在鈕扣366上的夾子368之間的背包帶。當然,配件可以用任何合適的方式耦接到椅子350,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50是圖49的椅子的轂360的沿著線50-50截取的橫截面圖。依據圖50的實施例,轂360的操作與圖12A-12D的轂類似。轂包括旋轉耦接器400,其具有複數個鎖定區域402。旋轉耦接器經由靠背豎框連接器361連接到靠背豎框356。轂也包括鎖定桿(即旋轉鎖)404,其被配置為圍繞銷408旋轉。鎖定桿包括兩個凸出物406,其具有與鎖定區域402對應的形狀。鎖定桿404被佈置為使得凸出物及鎖定區域形成偏心鎖,由此在一個方向上的閾值力使凸出物與鎖定區域脫離時,防止靠背豎框356在另一個方向上移動。詳細而言,在兩個凸出物406與對應的鎖定區域402接合時,防止靠背豎框356在後傾方向上移動。在相對的方向上,向靠背豎框356施加的閾值力可以使凸出物406凸起而脫離與鎖定區域的接合,使得靠背可以朝向中心樑358旋轉。依據圖50中所示的實施例,旋轉耦接器具有三個旋轉位置,在該等旋轉位置下,旋轉耦接器被鎖定桿404鎖定。如圖50中所示及先前所論述,可以採用觸發器以控制觸發桿410,該觸發桿將鎖定桿404推動為脫離與旋轉耦接器400的接合。旋轉耦接器可以包括彈簧支座 412,其在操作上支撐在折疊方向(即與後傾方向相對)上偏壓旋轉耦接器400的扭轉彈簧413。當然,雖然圖50中示出了扭轉彈簧,但也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彈簧或偏壓構件,例如壓縮或伸張彈簧,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依據如圖50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轂360包括後腳銷416。與參照圖13A-13B論述的實施例類似,後腳銷416被配置為選擇性地將後腳354的平移鎖定到中心樑358中。也就是說,後腳銷選擇性地移進及移出形成於後腳354中的孔,以抑制後腳相對於轂360及中心樑358的軸向移動。依據圖50的實施例,靠背腳銷416被配置為在後腳354完全延伸且靠背豎框356旋轉出折疊配置(即在後傾方向上旋轉)時固定後腳。可以偏壓(例如用彈簧偏壓)後腳銷以接合後腳354。依據圖50的實施例,後腳銷被配置為圍繞與後腳354的平移軸線實質平行的軸線旋轉。也就是說,後腳銷可以轉進或轉出頁面以選擇性地接合後腳。當然,也預期其他的旋轉軸線,包括設置在與後腳的平移軸線實質平行的平面上的旋轉軸線,且本揭示內容在這方面不限於此。如圖50中所示,旋轉耦接器400包括後腳銷接合耳片417,其被配置為在靠背豎框356旋轉到靠背豎框與中心樑358實質平行的位置(例如折疊配置)時接合後腳。後腳銷接合耳片417可以將後腳銷升舉(例如用斜面升舉)為脫離與後腳354的接合,使得後腳可以自由平移進及平移出中心樑358。在一些實施例中,轂360及/或後腳453可以包括球形制動器415,其被配置為在後腳銷 416接合後腳354之前將後腳固位在伸展位置下。也就是說,球形制動器可以將後腳固位在伸展位置下直到靠背豎框356展開為止,以允許後腳銷416接合後腳354。在一個實施例中,球形制動器被設置在後腳354中且被配置為接合形成於轂360的一部分中的凹口或狹槽。可以用合適的偏壓構件(例如壓縮彈簧)偏壓球形制動器。當然,可以採用用來將後腳在由後腳銷416鎖定到位之前保持在伸展位置下的任何合適的佈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51是圖49的椅子的轂360的沿著線51-51截取的橫截面圖。圖51中所示的橫截面示出旋轉耦接器400的外部佈置,該旋轉耦接器耦接到靠背連接器361。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旋轉耦接器400包括狹槽401,其被配置為容納支撐鎖定桿404的銷408。狹槽401的端部可以用作止動器以防止靠背豎框356轉出旋轉範圍。例如,狹槽401的一端可以界定靠背豎框356與中心樑358平行的位置。對應地,狹槽401的另一端可以界定最大後傾範圍。當然,狹槽401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長度且可以為靠背豎框356界定任何合適的旋轉極限,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52是圖49的椅子的中心樑的沿著線52-52截取的橫截面圖。依據如圖52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後腳354可以包括固位夾418,其被配置為可釋放地將後腳固位在回縮位置下,在該回縮位置下,後腳主要被設置在中心樑358內部。也就是說,固位夾418有效地用作制動器以將後腳354固定在中心樑358內部的回縮位置下。依據圖52的 實施例,夾子被配置為在設置在中心樑的端部上的螺釘420周圍彈性變形,該端部與後腳354從以延伸的端部相對。固位夾418可以在螺釘420周圍卡扣,直到向後腳施加閾值力以使夾子彈性變形及釋放後腳為止。當然,雖然在圖52中所描繪的實施例中示出了夾子及螺釘,但也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可釋放的夾子或制動器,例如球形制動器,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依據如圖52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轂360包括後腳擦拭器422。後腳擦拭器被設置在後腳354的周邊周圍,且被配置為抑制沙子、水、及其他顆粒進入轂或中心樑358。在一些實施例中,後腳擦拭器422可以形成為柔性材料,使得後腳擦拭器可以與後腳354形成鬆弛密封。例如,擦拭器可以由橡膠、矽膠、或另一種合適的材料所形成。
圖53是圖48的椅子的靠背釋放致動器450的沿著線53-53截取的橫截面圖。依據圖53的實施例,靠背釋放致動器被設置在靠背豎框356的頂部或上表面上。詳細而言,靠背釋放致動器從孔359凸出,使得使用者可觸及該靠背釋放致動器。在如圖53中所示的一些實施例中,靠背釋放致動器450可以由柔性覆蓋物357覆蓋,這允許靠背釋放致動器在被使用者壓下的同時抑制沙子、水、及/或其他顆粒經由孔359進入靠背豎框356。在一些實施例中,柔性覆蓋物357可以可移除,以允許觸及靠背釋放致動器450以供調整、清潔、及/或維修。
如圖53中所示,靠背釋放致動器450包括相對的斜面452A、452B,其被配置為接合及移動滑件銷454A、454B。詳細而言,在靠背釋放致動器被壓下(即進一步移動到靠背豎框356中)時,斜面452A、452B強制滑件銷454A、454B彼此向外。換言之,第一滑件銷454A相對於頁面向左移動,而第二滑件銷454B相對於頁面向右移動(彼此相對的方向)。與先前參照圖15-16及20-21論述的實施例類似,滑件銷454A、454B各自耦接到繫繩458A、458B,該等繫繩轉而耦接到設置在靠背豎框356中的靠背阻擋銷(例如經由靠背銷致動器耦接)。繫繩458A、458B可以是纜線、線、尼龍繩、或用於在滑件銷454A、454B與靠背銷致動器或靠背阻擋銷之間傳遞張力的另一種其他適當的材料。依據圖53的實施例,在靠背釋放致動器450被壓下且滑件銷454A、454B向外移動時,繫繩458A、458B中的張力增加。此外,繫繩458A、458B還彼此交叉以接合滑件銷454A、454B。此類佈置可以有益於用單個張力調整器457來調整兩條繫繩458A、458B的張力。
依據如圖53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靠背釋放致動器450可以包括張力調整器457,其被配置為調整繫繩458A、458B中的張力。張力調整器經由螺釘456耦接到靠背釋放致動器450,可以轉動該螺釘以調整張力調整器相對於靠背釋放致動器450的位置。張力調整器與繫繩458A、458B接觸,且張力調整器的調整可以吸收繫繩中 的鬆弛(即施加張力),藉此允許在靠背釋放致動器處於未致動(即未壓下)位置時由使用者設定繫繩中的張力。調整為維持繫繩458A、458B中的張力的張力佈置也允許伸張的繫繩用作偏壓構件,該等偏壓構件向圖53中所示的未致動位置偏壓靠背釋放致動器。也就是說,繫繩中的張力可以對斜面452A、452B施加法向力,使得相對於靠背豎框356向外(即相對於頁面向上)驅動靠背釋放致動器。此類佈置可以簡化靠背釋放致動器的結構。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與靠背釋放致動器450一起採用單獨的偏壓構件(例如壓縮彈簧),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54是遮陽簾370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面圖。遮陽簾370被配置成兩部分佈置,其具有第一部分375及第二部分377。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相對於彼此獨立可旋轉。第一部分經由第一鉸合部374耦接到遮陽簾托座372,而第二部分經由第二鉸合部376耦接到第一部分。如將參照圖55進一步論述,第一鉸合部及第二鉸合部中的每一者均被配置為可釋放地維持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相對旋轉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遮陽簾370被配置為反向折疊以與靠背豎框實質平行。當然,可以將遮陽簾370折疊及移動到任何合適的旋轉位置,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將遮陽簾370的織物覆蓋物佈置為使得在覆蓋第一部分375的織物與覆蓋第二部分377的織物之間存在間隙或開口。此類佈置可以有益於減輕風對遮陽簾的影響。
如圖54中所示,遮陽簾托座372具有配置為與椅子的靠背的形狀對應的形狀。在圖54的實施例中,托座具有弓形形狀。托座372各自包括複數個孔洞373,其可以接收一或更多個緊固件以供將托座固定到對應的椅子。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孔洞373被配置為接收鈕扣。當然,可以採用任何合適的緊固件(例如螺釘、螺栓等等),因為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此。
圖55是遮陽簾鉸合部374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圖,該遮陽簾鉸合部被配置為允許使用者調整及維持遮陽簾的第一部分375的旋轉位置。依據圖55的實施例,遮陽簾鉸合部374被配置為偏壓的赫斯(Hirth)耦接器。鉸合部的第一區段380用偏壓螺栓378耦接固定到鉸合部的第二區段382。也就是說,伸張彈簧或其他的偏壓構件朝向第二區段382偏壓第一區段380,同時仍然容納第二區段與第一區段的相對位移。第一區段380包括第一複數個周向地佈置的齒381,而第二區段382包括第二複數個周向地佈置的齒383,該第二複數個周向地佈置的齒被配置為接合該第一複數個齒381。齒381、383被佈置為使得齒用高達一定的閾值力防止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的相對旋轉移動。一旦施加閾值力(例如力矩),齒381、383之間的法向力就克服來自偏壓螺栓378的偏壓力,且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彼此脫離,使得在施加閾值力的同時,第二區段382可以相對於第一區段380旋轉。因此,第二區段382可以移動 到所需的位置且釋放,於是偏壓螺栓378可以將第二區段反向驅動為與第一區段接合,藉此維持設定的旋轉位置。
雖然已經與各種實施例及實例結合描述了本教示內容,但本教示內容不旨在限於此類實施例或實例。相反地,如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本教示內容包含了各種替代方案、變體、及等效物。因此,前述的說明及附圖僅是示例性的。
100:椅子
101:橫樑
102:前腳
103:前基部
104:後腳
105:後基部
106:豎框
107:軌道
108:中心樑
109:孔洞
110:轂
111:扭轉彈簧
112:殼體
113:旋轉耦接器
114:鎖定區域
115:旋轉鎖
116:凸出物
117:銷
118:銷殼體
119:阻擋銷
120:座位表面
121:斜坡
122:線框
123:切口
124:靠背表面材料
125:切口
126:線框支座
128:貨物網
130:口袋
132:水瓶
134:背板
136:口袋
138:附接點
140:扶手
150:遮陽簾
152:固位夾
153:襯套
154:遮陽簾框架
160:鉸合部
162:圓角端部
164:狹槽
166:球形制動器
170:致動器
172:纜線
173:線
177:銷
179:按鈕殼體
180:銷釋放致動器
181:外豎框
182:內豎框
183:纜線附接部分
184:銷釋放載體
185:銷接合面
186:靠背銷頭
187:載體接合面
189:靠背銷孔洞
190:觸發器
191:凹面凹陷
192:觸發銷
193:觸發器樞軸
200:銷凸輪構件
202:斜面
203:狹槽
204:偏壓構件
206:狹槽
210:背帶
212:織物帶
213:端蓋線
214:端蓋
215:帶凸緣的凸出物
216:帶調整器
217:中心部分
218:夾子
219:唇部
220:致動器
222:靠背釋放致動器殼體
227:固位夾
229:柔性蓋
230:銷釋放致動器
232:靠背銷載體
233:凸緣
234:靠背阻擋銷
235:靠背銷鉸合部
236:靠背銷載體延伸部
237:擦拭器
238:靠背銷致動器耦接器
240:護罩
241:圓角端部
242:側面
243:插入物
244:鉚釘
250:彈性帶
252:彈性帶孔洞
254:柔性環
256:枕頭
258:配件鉤
260:靠背耦接器
261:圓柱形表面
262:靠背豎框連接器
264:軸桿
270:鈕扣
272:帶凸緣的頂部
274:主體
276:間隙
280:折疊桌
282:吊架
284:基部
285:側壁
286:附接區域
290:標誌
300:背帶
302:肩墊
304:滑動調整器
306:環
308:彈性帶
309:空間
350:椅子
352:前腳
354:後腳
356:靠背豎框
357:柔性覆蓋物
358:中心樑
359:孔
360:轂
361:靠背豎框連接器
364:橫樑
365:間隔物
366:鈕扣
368:夾子
369:卡扣夾
370:遮陽簾
371:杯子固持器
372:遮簾托座
373:孔洞
374:遮陽簾鉸合部
375:第一部分
376:第二鉸合部
377:第二部分
378:偏壓螺栓
380:第一區段
381:齒
382:第二區段
383:齒
400:旋轉耦接器
401:狹槽
402:鎖定區域
404:鎖定桿
406:凸出物
408:銷
410:觸發桿
412:彈簧支座
413:扭轉彈簧
415:球形制動器
416:後腳銷
417:後腳銷接合耳片
418:固位夾
420:螺釘
422:後腳擦拭器
450:靠背釋放致動器
456:螺釘
457:張力調整器
102A:第一前腳
102B:第二前腳
104A:第一後腳
104B:第二後腳
106A:第一豎框
106B:第二豎框
108A:第一中心樑
108B:第二中心樑
171A:第一銷致動器狹槽
171B:第一銷致動器狹槽
174A:第二銷致動器狹槽
174B:第二銷致動器狹槽
176A:致動器載體
176B:致動器載體
181A:外豎框
181B:外豎框
182A:內豎框
182B:內豎框
221A:第一斜面
221B:第二斜面
224A:狹槽
224B:狹槽
226A:靠背致動器銷
226B:靠背致動器銷
452A:斜面
452B:斜面
454A:滑件銷
454B:滑件銷
458A:繫繩
458B:繫繩
α:角度
β:角度
φ:接觸角
附圖不旨在依比例繪製。在附圖中,各種圖式中所繪示的每個相同或幾乎相同的部件可以由類似的標號所表示。為了明確起見,不是每一個附圖中的每一個部件都可以被標記。在該等附圖中:
圖1是椅子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2是圖1的椅子的仰視圖;
圖3是第一配置下的椅子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4是第二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透視圖;
圖5是第三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透視圖;
圖6是第四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透視圖;
圖7A是第一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側視圖;
圖7B是第一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俯視圖;
圖8A是第二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側視圖;
圖8B是第二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俯視圖;
圖9A是第三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側視圖;
圖9B是第三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俯視圖;
圖10A是第四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側視圖;
圖10B是第四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俯視圖;
圖11A是第五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側視圖;
圖11B是第五配置下的圖2的椅子的俯視圖;
圖12A是圖9B的椅子的轂的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12A-12A截取的側橫截面圖;
圖12B是沿著圖10B的線12B-12B截取的圖12A的轂的側橫截面圖;
圖12C是沿著圖10B的線12B-12B截取的圖12A的轂的側橫截面圖;
圖12D是沿著圖11B的線12D-12D截取的圖12A的轂的側橫截面圖;
圖13A是沿著圖10A的線13A-13A截取的圖12A的轂的橫截面圖;
圖13B是沿著圖9A的線13B-13B截取的圖12A的轂的橫截面圖;
圖14是椅子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15是圖14的椅子的靠背釋放致動器的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15-15截取的側橫截面圖;
圖16是圖15的靠背釋放致動器的透視圖;
圖17是銷釋放致動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第一透視圖;
圖18是圖17的銷釋放致動器的第二透視圖;
圖19是椅子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後視圖;圖20是圖19的椅子的靠背釋放致動器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20-20截取的側橫截面圖;圖21是圖20的靠背釋放致動器的透視圖;圖22是圖19的椅子的銷釋放致動器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22-22截取的側橫截面圖;圖23是圖22的銷釋放致動器的放大橫截面圖;圖24是圖19的椅子的前支撐件的一個實施例的沿著線24-24截取的橫截面圖;圖25是圖19的椅子的後支撐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6是圖19的後支撐件的沿著24-24截取的橫截面圖;圖27是圖9B的椅子的後支撐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8是圖9B的後支撐件的沿著線28-28截取的橫截面圖;圖29A是第一配置下的前支撐件的圓角端部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29B是第二配置下的圖29A的圓角端部的側視圖;圖30A是第一位置下的包括遮陽簾的圖1的椅子的側視圖;
圖30B是第二位置下的圖30A的椅子及遮陽簾的側視圖;
圖30C是第三位置下的圖30A的椅子及遮陽簾的側視圖;
圖31是圖1的椅子的後視圖,其示出靠背儲存器的一個實施例;
圖32是圖1的椅子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視圖;
圖33是椅子的儲物袋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4是儲物袋附接點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5A是第一配置下的椅子的背帶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35B是圖35A由線35B-35B環繞的區域的放大圖;
圖35C是沿著圖35B的線35C-35C截取的圖35A的椅子的橫截面圖;
圖36A是第二配置下的圖35A的背帶的透視圖;
圖36B是圖36A由線36B-36B環繞的區域的放大圖;
圖36C是沿著圖36B的線36C-36C截取的圖36A的椅子的橫截面圖;
圖37是椅子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透視圖;
圖38是圖37的椅子的後透視圖;
圖39是椅子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40是圖39的椅子的轂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1是前支撐件及中心樑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2是圖41的中心樑的沿著線42-42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43是具有折疊桌的椅子的一個實施例的正透視圖;
圖44是椅子的又另一個實施例的正透視圖;
圖45是圖44的椅子的轂的側視圖;
圖46是圖44的椅子的框架的側視圖;
圖47A是第一配置下的包括背帶的椅子的又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47B是第二配置下的圖47A的椅子的透視圖;
圖47C是第三配置下的圖47A的椅子的仰視圖;
圖47D是圖47A的椅子的一部分的示意透視圖;
圖48是椅子的又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49是圖48的椅子的正視圖;
圖50是圖49的椅子的轂的沿著線50-50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1是圖49的椅子的轂的沿著線51-51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2是圖49的椅子的中心樑的沿著線52-52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3是圖48的椅子的靠背釋放致動器的沿著線53-53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4是遮陽簾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立面圖;及
圖55是遮陽簾鉸合部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圖。
240:護罩
350:椅子
352:前腳
354:後腳
356:靠背豎框
357:柔性覆蓋物
358:中心樑
360:轂
361:靠背豎框連接器
364:橫樑
366:鈕扣
368:夾子
370:遮陽簾
371:杯子固持器
372:遮簾托座
374:遮陽簾鉸合部
375:第一部分
376:第二鉸合部
377:第二部分

Claims (23)

  1. 一種椅子,包括:一框架;一座位表面,耦接到該框架;一靠背表面,耦接到該框架,該框架具有一靠背框架,該靠背框架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用一伸縮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此該靠背框架包括一回縮位置及一伸展位置;至少一個阻擋銷,被建構及佈置為將該靠背框架保持在該伸展位置下;及,一致動器,該致動器設置於該靠背框架上並經由該靠背框架內部可操作地耦接到該至少一個阻擋銷,該致動器被配置為致動該至少一個阻擋銷以允許該靠背框架從該伸展位置移動到該回縮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子,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內豎框,而該第二部分包括外豎框,其中該等內豎框及該等外豎框被建構及佈置為相對於彼此滑動,其中該等內豎框分別滑進及滑出該等外豎框以將該靠背框架在該回縮位置與該伸展位置之間移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椅子,更包括:一擦拭器,被設置在該等內豎框與該等外豎框之間的一界面處,其中該擦拭器被配置為在該等內豎框平移到該等外豎框中時減少流體或顆粒進入該等外豎框。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椅子,其中該靠背表面由織物所形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子,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內豎框,而該第二部分包括外豎框,其中該靠背框架更包括一軌道,該軌道連接該等外豎框以形成該靠背框架的一U形第二部分。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椅子,其中該至少一個阻擋銷相對於該致動器位在遠端。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椅子,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內豎框,而該第二部分包括外豎框,其中該靠背框架更包括一軌道,該軌道連接該等外豎框以形成該靠背框架的一U形第二部分,且其中該致動器被設置在該軌道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椅子,其中該至少一個阻擋銷接合該等內豎框中對應的一孔洞。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椅子,更包括:一繫繩,將該致動器與該至少一個阻擋銷可操作地耦接。
  10. 一種椅子,包括:一框架,具有一靠背部分,該靠背部分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用一伸縮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此該靠背部分具有一回縮位置及一伸展位置;至少一個阻擋部件,耦接到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者,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被建構及佈置為在 致動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之後就允許該靠背部分從該伸展位置移動到該回縮位置,其中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被建構及佈置為將該靠背部分保持在該伸展位置下;及,一致動器,該致動器設置於該靠背部分上並經由該靠背部分內部可操作地耦接到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該致動器被配置為致動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以允許該靠背部分從該伸展位置移動到該回縮位置。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椅子,更包括:一織物靠背表面,附接到該框架的該靠背部分。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椅子,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軌道,其中該致動器被設置在該軌道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椅子,更包括:一繫繩,將該致動器與該至少一個阻擋部件可操作地耦接。
  14. 一種椅子,包括:一框架,具有一靠背部分,該靠背部分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用一伸縮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此該靠背部分包括一回縮位置及一伸展位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內豎框,而該第二部分包括外豎框,其中該等內豎框及該等外豎框被建構及佈置為相對於彼此滑動,其中該等內豎框分別滑進及滑出該等外豎框以將該靠背部分在該回縮位置與該伸展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靠背部分更包括一軌道,該軌道連接該等外豎框以形成該靠背部分的一U形第二部分;至少一個阻擋銷,被建構及佈置為將該靠背部分保持 在該伸展位置下;及一致動器,被設置在該軌道上且經由該軌道內部的一繫繩可操作地耦接到該至少一個阻擋銷,該致動器被配置為致動該至少一個阻擋銷以允許該靠背部分從該伸展位置移動到該回縮位置。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椅子,更包括:一織物靠背表面,附接到該框架的該靠背部分。
  16. 一種可折疊椅子,包括:一靠背框架,具有一第一豎框及一第二豎框,該第二豎框被至少部分地設置在該第一豎框內部且被配置為在該第一豎框中在一伸展位置與一回縮位置之間滑動;一阻擋銷,在一阻擋位置與一疏通位置之間可動,其中在該阻擋位置下,該阻擋銷與該第一豎框及該第二豎框協作以抑制該第二豎框相對於該第一豎框的滑動運動,且在該疏通位置下,該第二豎框可以相對於該第一豎框自由滑動;一繫繩,該繫繩設置於該靠背框架內部並且穿過該靠背框架而在一第一端處可操作地耦接到該阻擋銷;及一致動器,該致動器設置於該靠背框架上並可操作地耦接到該繫繩的一第二端,其中該致動器由一使用者可操作以使該阻擋銷在該阻擋位置與該疏通位置之間移動。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繫繩的該第一端耦接到一載體,該載體被設置在該第一豎 框附近且被配置為在該致動器被一使用者操作時相對於該第一豎框滑動,其中該載體包括相對於該第一豎框傾斜的一載體接合面,且其中在該致動器被一使用者操作以將該阻擋銷從該阻擋位置移動到該疏通位置時,該載體接合面接合該阻擋銷。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阻擋銷包括一銷頭,其中該銷頭包括一載體接合面,該載體接合面被配置為接合該載體的該銷接合面,且其中該載體接合面與該銷接合面平行。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致動器包括:一致動器殼體,具有一第一致動器銷槽;一按鈕,具有一第二致動器銷槽,其中該按鈕被配置為在一第一方向上朝向該致動器殼體移動,且其中該第二致動器銷槽相對於該第一致動器銷槽傾斜;及一致動器銷,被設置在該第一致動器銷槽及該第二致動器銷槽中,其中該繫繩的該第二端耦接到該致動器銷,且其中該按鈕在該第一方向上的移動沿著該第一致動器銷槽移動該致動器銷。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繫繩的該第一端耦接到一載體,該載體被設置在該第一豎框附近且被配置為在該致動器被一使用者操作時相對於該第一豎框滑動,其中該載體包括相對於該第一豎框傾斜的一載體接合面,且其中在該致動器被一使用者操作 以將該阻擋銷從該阻擋位置移動到該疏通位置時,該載體接合面接合該銷。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阻擋銷包括一銷頭,其中該銷頭包括一載體接合面,該載體接合面被配置為接合該載體的該載體接合面,且其中該載體接合面與該銷接合面平行。
  22.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靠背框架包括兩個第一豎框及兩個第二豎框,其中每個第二豎框均被至少部分地設置在一對應的第一豎框內部且被配置為在該對應的第一豎框中在一伸展位置與一回縮位置之間滑動;其中每個第一豎框及第二豎框均與一對應的阻擋銷協作,以在該對應的阻擋銷處於該阻擋位置時抑制該第二豎框相對於該第一豎框的滑動運動,及在該對應的阻擋銷處於該疏通位置時允許該第二豎框相對於該第一豎框的滑動運動;及其中每個阻擋銷均可操作地耦接到一相應的繫繩,且每條繫繩均可操作地耦接到該致動器,使得該致動器由一使用者可操作以同時將該等阻擋銷在該阻擋位置與該疏通位置之間移動。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可折疊椅子,其中該靠背框架更包括一軌道,該軌道連接該兩個第一豎框,且其中該致動器被設置在該軌道上。
TW109126645A 2019-08-06 2020-08-06 可折疊的椅子 TWI840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3486P 2019-08-06 2019-08-06
US62/883,486 2019-08-06
US16/714,509 US10631651B1 (en) 2019-08-06 2019-12-13 Chair
US16/714,509 2019-12-13
US16/836,228 US11234527B2 (en) 2019-08-06 2020-03-31 Sunshade for a chair
US16/836,228 2020-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2278A TW202112278A (zh) 2021-04-01
TWI840598B true TWI840598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2585A1 (en) 2002-01-14 2003-07-17 Way Christopher B. Stair chai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2585A1 (en) 2002-01-14 2003-07-17 Way Christopher B. Stair chai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23500B1 (en) Chair
US11744370B2 (en) Portable chair
US6926355B2 (en) Collapsible suppor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020043544A1 (en) Customizing pack carrier on wheels
US6547324B1 (en) Portable chair
US20030080592A1 (en) Collapsible suppor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5823547A (en) Child safety seat
US8567860B2 (en) Combination backpack-luggage-chair with integral lumbar support
US7891696B2 (en) Multifunctional foldable mobility base
US20080029980A1 (en) Stroller Seat Recline Mechanism
AU2002254119A1 (en) Collapsible suppor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WO2014163959A1 (en) Shoulder- carri able wheeled cart assembly
US10709261B2 (en) Baby carrier
JP7431215B2 (ja) 頭部支持組立体及び支持ユニット
TWI840598B (zh) 可折疊的椅子
US8256610B2 (en) Golf bag with a carrying system, a lockable stand system, and a recessed stand system
CN214855655U (zh) 承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