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528B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528B
TWI840528B TW109108667A TW109108667A TWI840528B TW I840528 B TWI840528 B TW I840528B TW 109108667 A TW109108667 A TW 109108667A TW 109108667 A TW109108667 A TW 109108667A TW I840528 B TWI840528 B TW I8405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holes
electrical connector
insulator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4690A (zh
Inventor
R 卡西亚 帕特里克
李托 特倫斯F
Original Assignee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4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528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端子模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絕緣體及若干端子,若干所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端子對,每一端子包括裸露於絕緣體前緣的接觸部、裸露於絕緣體底緣的接腳部以及埋設於絕緣體內的連接部。絕緣體設有橫向貫穿絕緣體側面的若干第一通孔與若干第二通孔,接地端子的連接部裸露於第一通孔,差分端子對的連接部裸露於若干第二通孔,每一第一通孔沿著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為接地端子的延伸方向,每一第二通孔沿著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橫跨差分端子對,第二方向為垂直於信號端子的延伸方向。本發明的第一、第二通孔可改善電連接器的特性阻抗,有效改善諧振現象。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有關一種電連接器。
在連接器中,諧振跟接地導電體相關,是高頻高速的電連接器設計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一般採用接地件來降低諧振,比如信號插入損失、信號幹擾,S參數等特性。在業界規範的標準中,或者客戶需要達成的指標中,在連接器適用的頻寬中,最好沒有諧振。在使用NRZ定義信號頻寬的系統中,至少高達1/2的資料傳輸,在PAM4定義信號頻寬的使用系統中,則達到1/4的資料傳輸。所以,隨著傳輸率的提升,諧振必須被解決,以增加頻率。在高頻信號中,減少諧振也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目前所知的方法中,不間斷的將接地端子連接在一起,用來消除諧振,或者調整信號端子及相關接地端子平旁側的絕緣體的介電常數。
是故,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性能更佳的電連接器,以改進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可以改善諧振現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端子模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絕緣體及若干端子,若干所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端子對,每一端子包括裸露於所述絕緣體前緣的接觸部、裸露於所述絕緣本體底緣的接腳部以及埋設於所述絕緣體內的連接部,所述絕緣體設有橫向貫穿絕緣體側面的若干第一通孔與若干第二通孔,所述接地端子的連接部裸露於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差分端子對的連接部裸露於若干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一通孔沿著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為所述接地端子的延伸方向,每一所 述第二通孔沿著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橫跨所述差分端子對,第二方向為垂直於所述信號端子的延伸方向。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第二通孔可改善電連接器的特性阻抗,有效改善諧振現象。
600:電連接器
602:半組件
610:絕緣本體
612:收容槽
614:翼板
620:端子模組
630:端子
630G:接地端子
630S:差分端子對
632:彈性接觸部
634:接腳部
636:連接部
636G:連接部
636S:連接部
6361:水平部
6362:傾斜部
6363:豎直部
650:絕緣體
652:第一通孔
654:第二通孔
656:第三通孔
658:第四通孔
660:外套
6601:翼板
6602:安裝部
670:遮蔽板
680:後固定件
682:上固定件
6821:主板
6822:凸緣
682:翼片
684:下固定件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的立體圖;第二圖係第一圖另一角度的立體圖;第三圖係第一圖局部拆解的立體圖;第四圖係第三圖另一角度的立體圖;第五圖係第一圖的立體分解圖;第六圖係第五圖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第七圖係第五圖中端子模組的側視圖;第八圖係第五圖中兩組端子的立體圖;第九圖係第八圖中一組端子的前視圖;第十圖係端子模組中第一通孔與端子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及第十一圖係第十圖的前視圖。
以下,將結合第一圖至第十二圖介紹本發明電連接器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第一圖至第十一圖,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豎直端子模組的電連接器600。重點參第五至六圖所示,所述電連接器600包括絕緣本體610、一對端子模組620、金屬遮蔽板670及外套660。絕緣本體610為豎直狀且設有收容槽612,收容槽612為縱長結構且沿豎直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收容槽612位於前端,前端為對接方向的前端。一對端子模組620為豎直板狀,其夾持遮蔽板670後再固定一起,然後插入並固定在絕緣本體610內。兩端子模組620為豎直板狀,彼此豎直肩並肩排列。每一端子模組620大致上由絕緣體650及埋設在絕 緣體650內的若干端子630。參第八至九圖所示,端子630彼此由上向下彼此間隔排列。端子630包括若干接地端子630G及若干差分端子對630S(每一差分端子對由兩相鄰的端子S+、S-組成),接地端子630G與差分端子對630S彼此間隔排列。每一端子630包括一位於前方的彈性接觸部632、位於下端的接腳部634及連接兩者的中間連接部636,彈性接觸部632向前延伸而裸露於絕緣體650的前緣,接腳部634向下延伸而裸露於所述絕緣體650底緣,連接部636則埋設在所述絕緣體650內。在端子模組裝入絕緣本體610後,所述彈性接觸部延伸入所述收容槽612,接腳部634則裸露在所述絕緣體650的下緣,因接觸部632與接腳部634呈90度角度設置,所述連接部636則包括水平部6361、傾斜部6362及豎直部6363構成,其中位於最下端的端子則因最靠近前端,則可省略傾斜部與豎直部。
所述絕緣體650設置有若干第一通孔652與第二通孔654,這些通孔橫向(即垂直於絕緣體650的方向)貫穿絕緣體650的橫向兩側,使得端子的連接部裸露在絕緣體650的兩側面。第一通孔652對應設置在接地端子的連接部636G處,並沿橫向方向貫穿,即絕緣體的厚度方向,使得接地端子的連接部636G裸露於絕緣體650。第二通孔654對應設置在差分端子對(即兩信號端子)的連接部636S處,橫向貫穿絕緣體而裸露在絕緣體650外。因接地端子的連接部636G較長,尤其緊鄰外側的連接部,每一接地端子的連接部636G對應設置有多個第一通孔652,每一第一通孔為矩形結構,沿連接部636G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通孔654為矩形結構,其沿垂直於信號端子延伸的方向延伸,並將差分端子對的兩信號端子的連接部636S裸露。定義接地端子的連接部636G的延伸方向為第一方向,定義相鄰的端子的連接部636彼此指向的方向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即為垂直信號端子的連接部636S延伸的方向,第一、第二方向彼此垂直。需要注意的是,端子630的連接部636被分成三區域,即上述的水平部、傾斜部與豎直部,每一區域具有不同的第一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接地端子的連接部636G寬於差分端子的連接部636S。
兩端子模組620夾持遮蔽板670,一後固定件680固定在兩端子模組620的後端,一下固定件684固定在兩端子模組的下方,一上固定件682固定在兩端子模組的上方。然後兩端子模組再組裝到絕緣本體610內,構成一半組件602,如第四圖所示。一金屬外套660套裝在半組件602的前端,將半組件602收容在外套660內,如此形成完整的電連接器600。參第十至十一圖所示,第一通孔652的介面可以呈錐形或沙漏形成,而不是先前揭示的矩形結構,只要第一通孔652的兩側開口大於接地端子630G的連接部636G尺寸即可。
進一步參考第七圖,每一接地端子沿其延伸方向對應有多個彼此間隔的所述第一通孔652。每對差分端子沿其延伸方向對應設有多個所述第二通孔654,第二通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間隔開。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通孔652與第二通孔654的投影彼此並無重疊部分。結合第八圖,接地端子的連接部(即豎直部6363)在鄰近底緣處呈加寬狀,絕緣體在鄰近底緣處設置有第三通孔656及第四通孔658,第三通孔656為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矩形狀而供接地端子的加寬的連接部裸露。第四通孔658為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矩形狀而供信號端子對的連接部裸露。
本發明的第一、第二通孔使得接地端子及信號差分端子對部分裸露,這種裸露方式,可改善電連接器的特性阻抗,有效改善諧振現象。
參第五圖,所述絕緣本體610的前端具有對接部,對接部形成上述收容槽612,對接部的後端向後延伸出兩翼板614。參第三、四圖所示,兩翼板614將絕緣體650的前半部夾持於其內,結合第六圖,上固定件682的主板6821蓋在端子模組上方,前端向內彎折有凸緣6822,所述凸緣6822凸伸入收容槽612,主板6821兩側靠後彎折出翼片6823,翼片6823夾持在兩端子模組的兩側,用以固定兩端子模組,參第三圖所示,然後一起裝入絕緣本體的兩翼板614之間。外套660套在絕緣本體的外側,外套660也具有翼板6601,翼板6601的外側設有安裝部6602,安裝部具有螺栓固定孔。
應當指出,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實 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發明說明書而對本發明技術方案採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650:絕緣體
652:第一通孔
654:第二通孔
656:第三通孔
658:第四通孔

Claims (9)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端子模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絕緣體;及若干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及差分端子對,每一端子包括裸露於所述絕緣體前緣的接觸部、裸露於所述絕緣體底緣的接腳部以及埋設於所述絕緣體內的連接部;其中,所述絕緣體設有橫向貫穿絕緣體側面的若干第一通孔與若干第二通孔,所述接地端子的連接部裸露於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差分端子對的連接部裸露於若干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接地端子的延伸方向,每一所述第二通孔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橫跨所述差分端子對,所述第二方向為垂直於所述信號端子的延伸方向,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的投影彼此並無重疊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通孔為矩形狀,第二通孔為矩形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每一接地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對應設有多個彼此間隔的所述第一通孔。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每一所述差分端子對沿所述第一方向設有多個彼此間隔的所述第二通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模組的絕緣體為豎直板,所述第一、第二通孔貫穿所述豎直板的兩側面。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兩所述端子模組及遮蔽板,所述遮蔽板夾持固定在兩所述端子模組之間,所述絕緣本體設有豎直的收容槽,所述接觸部延伸入所述收容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接地端子的連接部在鄰近底緣處呈加寬狀,所述絕緣體在鄰近底緣處設置有第三通孔及第 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為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矩形狀而供所述接地端子的加寬的連接部裸露;所述第四通孔為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矩形狀而供所述信號端子對的連接部裸露。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兩所述端子模組的上方、後方及下方分別由一上固定件、後固定件及下固定件所夾持固定。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上固定件包括主板、自主板前端向內彎折的凸緣及自主板兩側靠後彎折出的翼片,所述凸緣凸伸入所述收容槽,所述翼片夾持在兩端子模組的兩側。
TW109108667A 2019-03-30 2020-03-17 電連接器 TWI8405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26991P 2019-03-30 2019-03-30
US62/826,991 2019-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690A TW202044690A (zh) 2020-12-01
TWI840528B true TWI840528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23525A1 (en) 2013-02-27 2018-11-08 Molex, Llc High speed bypass cable for use with backplan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23525A1 (en) 2013-02-27 2018-11-08 Molex, Llc High speed bypass cable for use with backplan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230E1 (en) High speed bypass cable assembly
CN111370915B (zh) 电连接器
TWI795323B (zh) 提供接觸支撐和阻抗匹配特性之包覆成型導線架
US11637400B2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8047875B2 (en) Connector device
US20200373696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commoned ground plane
JP2017103223A (ja) リジッド−フレックス回路コネクタ
CN213959256U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背板互连系统
CN112928550B (zh) 电缆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10086018B (zh) 电连接器
JP2017511576A (ja) ケーブル終端システム
US20070015414A1 (en) Enhanced jack with plug engag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473137B2 (en) Right-angle coaxial connector
TWI840528B (zh) 電連接器
CN115021032A (zh) 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合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EP4283797A1 (en) Cabl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9086384U (zh) 电连接器
CN219554079U (zh) 带独立耦合器的高频连接器
TWI699935B (zh) 高速連接器及其傳輸模組
US20230155328A1 (en) High-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8156909A (zh) 电连接器
TWM634636U (zh) 電連接器
CN112134099A (zh) 电连接插卡及具有其的电连接器
CN115966959A (zh) 带独立耦合器的高频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