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648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648B
TWI835648B TW112117831A TW112117831A TWI835648B TW I835648 B TWI835648 B TW I835648B TW 112117831 A TW112117831 A TW 112117831A TW 112117831 A TW112117831 A TW 112117831A TW I835648 B TWI835648 B TW I8356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onent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7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孫健倫
許弘力
高欣淳
沈冠毅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648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底座、背板及顯示螢幕。背板一端樞接於底座。背板具有第一組接面及擋止部,第一組接面具有導引件。顯示螢幕具有第二組接面,第二組接面具有連接於導引件的匹配件,使顯示螢幕選擇性地相對於背板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顯示螢幕在第一位置時,顯示螢幕抵靠於擋止部。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遠離擋止部,且導引件定位顯示螢幕於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一種電子裝置,尤指一種應用在具有顯示螢幕的電子裝置。
人們在使用筆記型電腦時,筆記型電腦擺放之位置會影響使用者觀看筆記型電腦之影像的舒適度及可視角度。若使用者將筆記型電腦放置於高度較低的桌面時,使用者必須調整螢幕角度才能查看畫面。雖然使用者調整螢幕角度能查看畫面,然而使用者長期低頭觀看螢幕,將會導致使用者頸部的不適。目前筆記型電腦之螢幕僅能調整展開角度,若能調整螢幕之高度,將可改善使用者觀看螢幕時姿勢的舒適度。
有鑑於此,在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底座、背板及顯示螢幕。背板一端樞接於底座。背板具有第一組接面及擋止部,第一組接面具有導引件。顯示螢幕具有第二組接面,第二組接面具有連接於導引件的匹配件,使顯示螢幕選擇性地相對於背板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顯示螢幕在第一位置時,顯示螢幕抵靠於擋止部。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遠離擋止部,且導引件定位顯示螢幕於第二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為滑軌且匹配件為滑槽。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設置於滑軌,第二定位件設置於滑槽,顯示螢幕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定位件定位第二定位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之二內側面具有第一凸部,匹配件二側具有一第二凸部,顯示螢幕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凸部擋止第二凸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滑軌之二內側面分別與第一組接面具有一夾角,夾角小於90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為第一磁性元件,第二定位件為第二磁性元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一為彈性插銷,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另一為固定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為彈性插銷,彈性插銷具有插銷部、彈性件及操作部,彈性件一端連接插銷部另一端連接操作部,第二定位件為固定孔,致動操作部,使插銷部遠離於固定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為連桿,連桿分別具有第一連接段、第二連接段及鉸鏈,鉸鏈位於第一連接段與第二連接段之間;第一連接段之一端設置於第一組接面且鄰近於擋止部,另一端連接於鉸鏈;第二連接段之一端連接於匹配件,另一端連接於鉸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第三定位件及第四定位件,第三定位件連接於第一組接面並鄰近於背板之側邊,第四定位件連接於第二組接面,顯示螢幕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三定位件定位第四定位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背板之側邊具有第一長度,顯示螢幕之側邊具有第二長度,第一長度為第二長度的1/2至2/3。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輸入件,輸入件具有連接部及活動部,連接部連接於擋止部,背板相對於底座展開時,背板帶動連接部遠離底座。
在一些實施例中,底座包含容置槽,背板相對於底座蓋合時,輸入件位於容置槽之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容置槽兩側分別具有限位槽,活動部二側分別具有限位柱,二限位柱分別移動於鄰近的二限位槽之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背板垂直於底座時,輸入件與容置槽的承載面具有最大夾角,最大夾角介於7度至15度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面具有無線充電模組,背板相對於底座蓋合時,輸入件的充電部位於無線充電模組的充電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擋止部具有連接組件,連接部間接連接於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和連接部之一具有磁釦,連接組件和連接部之另一具有鐵磁釦,磁釦連接於鐵磁釦。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主機板,主機板以傳輸線組連接於顯示螢幕,背板具有線槽,線槽具有開口,開口面對於顯示螢幕,傳輸線組連接顯示螢幕之一端隨匹配件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含擴充組件,擴充組件連接於背板,顯示螢幕在第一位置時,擴充組件位於顯示螢幕與背板之間,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擴充組件露出於背板。
綜上所述,依據一些實施例的提供的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底座、背板及顯示螢幕。其中,顯示螢幕與背板之間透過導引件與匹配件之連接後,使得顯示螢幕可受到導引件之導引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藉此,使用者操作電子裝置時,除了調整顯示螢幕之角度外,還可以調整顯示螢幕之高度位置。此外,輸入件連接於背板之擋止部,當顯示螢幕及背板調整展開角度時,輸入件連接於擋止部之一邊可隨著擋止部的位移而抬升,使得輸入件兩邊產生高低落差之傾斜角度。藉此,使用者手部在操作輸入件時,可符合人體工學之姿勢並獲得較佳的操作體驗。
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的圖式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圖1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側視圖,顯示顯示螢幕在第一位置時,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相對位置。圖3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側視圖,顯示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相對位置。如圖1至圖3所示,電子裝置10包含一底座102、一背板104及一顯示螢幕106。背板104一端樞接於底座102。背板104具有一第一組接面108及一擋止部110,第一組接面108具有一導引件112。顯示螢幕106具有一第二組接面114,第二組接面114具有連接於導引件112的一匹配件116,使顯示螢幕106可以選擇性地相對於背板104移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顯示螢幕106在第一位置時,顯示螢幕106抵靠於擋止部110。顯示螢幕106在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106遠離擋止部110,且導引件112定位顯示螢幕106於第二位置。
電子裝置10可例如為一筆記電腦或一具有分離式螢幕及分離式鍵盤的計算機裝置。電子裝置10以筆記電腦為例,底座102可例如為筆記電腦之一主機外殼(即C件與D件之外殼),底座102可供一主機板118容置(容後說明)。背板104直接或間接樞接於底座102(容後說明),使背板104可相對於底座102翻轉。顯示螢幕106可與底座102分離,並顯示電子裝置10之影像畫面。
顯示螢幕106之匹配件116連接於背板104之的導引件112,顯示螢幕106會依據導引件112延伸之方向(在圖2中導引件112係沿Y軸方向延伸)移動。並且背板104相對於底座102轉動時,背板104可帶動顯示螢幕106相對於底座102轉動。顯示螢幕106與擋止部110位於同一鉛錘線上,因此顯示螢幕106未被致動時,擋止部110可對顯示螢幕106起到限位作用。當顯示螢幕106朝向背板104樞接底座102之方向(圖2中Y軸負值方向)移動時,顯示螢幕106可受到擋止部110之擋止,而被擋止部110限位在第一位置。當顯示螢幕106朝向背板104樞接底座102之相對方向(圖2中Y軸方向)移動,且匹配件116位於第二位置時,導引件112可定位匹配件116,使顯示螢幕106被定位在第二位置。藉此,若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一位置,無法給予一使用者較佳的觀看體驗,使用者可將顯示螢幕106調整到第二位置,使顯示螢幕106調整到適合使用者觀看之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106可分離於背板104,例如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且致動匹配件116時,匹配件116可擺脫導引件112之定位,顯示螢幕106可持續朝向背板104另一側之方向(圖2中Y軸方向)移動,且在匹配件116分離於導引件112後,顯示螢幕106可與背板104彼此分離(如圖5中所示的顯示螢幕106係分離於背板104)。
再如圖1及圖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背板104之一側邊105具有一第一長度H1,顯示螢幕106之一側邊107具有一第二長度H2,第一長度H1為第二長度H2的1/2至2/3。其中,第一長度H1可以是指背板104之側邊105在圖2中Y軸方向的長度,而第二長度H2可以是指顯示螢幕106之側邊107在圖2中Y軸方向的長度。藉此,當背板104相對於底座102之展開角度超過90度(90度至180度之間)時,背板104可以支撐顯示螢幕106。此外,顯示螢幕106在前述條件下(第一長度H1為第二長度H2的1/2至2/3),可減輕背板104之重量,且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的移動變化可符合大部分使用者之觀看位置。此外,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一位置時,由於顯示螢幕106之一部分並未與背板104接觸,使用者可以提取此部分,以便於操作(移動)顯示螢幕106。
請一併參閱圖2、圖3及圖4。圖4為圖3中區域4的局部放大圖。其中圖4未顯示顯示螢幕106僅顯示背板104。如圖2至圖4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更包含主機板118。主機板118以一傳輸線組120連接於顯示螢幕106,背板104具有一線槽122,線槽122具有一開口124,開口124面對於顯示螢幕106,傳輸線組120連接顯示螢幕106之一端隨匹配件116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具體而言,傳輸線組120一端電性連接於主機板118,另一端電性連接至顯示螢幕106,使主機板118可透過傳輸線組120將一影像訊號傳送至顯示螢幕106顯示。其中,傳輸線組120可透過開口124穿出線槽122連接至顯示螢幕106。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24之範圍可以是對應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也就是說開口124之一端可以是在第一位置,開口124之另一端可以是在第二位置。藉此,顯示螢幕106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時,主機板118可與顯示螢幕106保持電性連接,其中傳輸線組120可為長度大於顯示螢幕106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距離的影像訊號傳輸線,當顯示螢幕106於第一位置時,傳輸線組120彎折於線槽122,當顯示螢幕106於第二位置時,傳輸線組120為伸直於線槽122。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組120可例如為具有彈性的一連接線或連接線與一捲線器的組合。以具有彈性的連接線為例,連接線可被捲繞成彈簧狀,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一位置時,捲繞為彈簧狀的連接線會因自身彈力牽引,使得連接線之一捲繞段具有較短之長度。當顯示螢幕106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連接線之捲繞段可隨著顯示螢幕106拉伸。以連接線與捲線器之組合為例,捲線器(本圖未繪示)可以設置於線槽122之中。其中,捲線器具有一簧片,捲線器可透過簧片之彈力自動捲收連接線。並且當顯示螢幕106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連接線可從捲線器不斷釋出。當顯示螢幕106從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時,捲線器可透過簧片自動捲收連接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線組120也可以是連接線與一彈簧式連接器之組合 (圖2中未繪示)。具體而言,連接線一端連接至主機板118,另一端連接於彈簧式連接器。其中,彈簧式連接器係設置及排列於線槽122並露出開口124,當顯示螢幕106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106始終可電性連接於彈簧式連接器,以接收影像訊號。
請參閱圖5所示,圖5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導引件為第一磁性元件、匹配件為第二磁性元件。如圖5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30為一第一磁性元件,第二定位件132為一第二磁性元件。其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其中一者為一磁鐵,另一者為磁鐵或一鐵磁材料件,使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可透過一磁力作用而彼此相吸定位。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112(見於圖1)為一滑軌126且匹配件116(見於圖1)為一滑槽128。電子裝置10更包含一第一定位件130及一第二定位件132,第一定位件130設置於滑軌126,第二定位件132設置於滑槽128,顯示螢幕106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定位件130定位第二定位件132。具體而言,顯示螢幕106之滑槽128選擇性匹配於背板104之滑軌126。可以是指顯示螢幕106相對移動於背板104之過程中,滑槽128保持在滑軌126移動,使顯示螢幕106與背板104可彼此緊靠在一起。當滑槽128脫離滑軌126時,顯示螢幕106可與背板104分離。藉此,在滑軌126匹配於滑槽128下,顯示螢幕106可受到滑軌126水平方向(如圖5中X軸方向)之限位,使顯示螢幕106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之過程中,保持在滑軌126之延伸方向(如圖5中Y軸方向)移動。
再如圖5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第一定位件130分別設置於滑軌126之二端,第二定位件132設置於滑槽128之一端。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定位件130可定位第二定位件132,使顯示螢幕106被定位於第一位置。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時,另一第一定位件130可定位第二定位件132,使顯示螢幕106被定位於第二位置。藉此,顯示螢幕106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106都可以受到第一定位件130與第二定位件132之定位。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定位件130設置於滑軌126之一端,兩個第二定位件132分別設置於滑槽128之二端。
請參閱圖6,圖6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顯示滑軌與滑槽為鳩尾槽之結構。如圖6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滑軌126之二內側面134分別與第一組接面108具有一夾角A1,且夾角A1小於90度。其中,若夾角A1小於90度,則滑軌126與滑槽128之切面(X軸方向之切面)形成鳩尾槽之結構。當背板104展開角度小於90度時,滑槽128可透過鳩尾槽之結構對滑軌126起到限位作用,使滑槽128可以保持連接於滑軌126。在一些實施例中,滑軌126之二內側面134分別具有一第一凸部136,滑槽128之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二凸部138,顯示螢幕106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凸部136擋止第二凸部138。具體而言,第一凸部136可例如為凸塊,第二凸部138可例如為凸肋。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後,若顯示螢幕106持續朝向背板104樞接底座102之相對方向移動時,第二凸部138可受到第一凸部136擋止,此刻滑槽128可被定位於第一凸部136之設置位置,使得顯示螢幕106不會與背板104分離。
請參閱圖7,圖7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第一定位件為彈性插銷、第二定位件為固定孔。如圖7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30(見於圖5)和第二定位件132(見於圖5)之一為一彈性插銷140,第一定位件130和第二定位件132之另一為一固定孔142。以第一定位件130為彈性插銷140、第二定位件132為固定孔142為例。其中,彈性插銷140具有一插銷部144、一彈性件146及一操作部148,彈性件146一端連接插銷部144,彈性件146另一端連接操作部148,致動操作部148,使插銷部144遠離於固定孔142。其中,背板104與滑軌126之間具有相連的一第一貫孔150,且第一貫孔150內部具有一內壁152,內壁152具有一第二貫孔154。其中,第一貫孔150之孔徑大於第二貫孔154之孔徑。彈性件146被固定於第一貫孔150之中,且彈性件146一端穿過第二貫孔154並連接於插銷部144,另一端穿過第二貫孔154並連接於操作部148。操作部148在未致動時,彈性插銷140與操作部148受到彈性件146之彈力牽引。使得彈性插銷140之一部分露出第一貫孔150,另一部分之一面積大於第二貫孔154,而受到內壁152擋止而被限位在第一貫孔150一側。操作部148之一面積大於第一貫孔150,使操作部148抵靠在背板104。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且未致動操作部148時,插銷部144係固定於固定孔142,使顯示螢幕106被定位於第二位置。當操作部148被致動(將操作部148朝圖7中Z軸方向拉動) 後,彈性插銷140被彈性件146之彈力牽引,而被彈性件146拉往內壁152,使插銷部144全部沒入第一貫孔150之中。使得插銷部144解開對顯示螢幕106之定位。
請一併參閱圖7及圖8,圖8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第一定位件為固定孔、第二定位件為彈性插銷。如圖7及圖8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第一定位件130為固定孔142、第二定位件132為彈性插銷140為例。其中,彈性插銷140位於與滑槽128之一孔槽156,彈性插銷140一端被固定於孔槽156之底部。彈性插銷140之另一端在未致動下,利用自身彈力露出於孔槽156。當彈性插銷140被致動時(朝圖8中X軸方向擠壓),彈性插銷140會被壓縮而沒入於孔槽156之中。當顯示螢幕106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之過程中,滑軌126會擠壓彈性插銷140使其沒入孔槽156之中。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彈性插銷140與固定孔142之位置彼此對應,彈性插銷140不再受到滑軌126擠壓而露出孔槽156,使得彈性插銷140之一部分固定於固定孔142之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插銷140之端部為圓弧狀,當一外力施予顯示螢幕106,使顯示螢幕106由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時,彈性插銷140受其端部形狀之導引及孔槽156邊緣之擠壓下,使彈性插銷140再次沒入於孔槽156之中,而解開對顯示螢幕106之定位。
請參閱圖9,圖9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導引件為連桿、匹配件為卡榫。如圖9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112(見於圖1)為一連桿158,匹配件116(見於圖1)為一卡榫160,連桿158具有一第一連接段162、一第二連接段164及一鉸鏈166,鉸鏈166位於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之間。其中第一連接段162之一端連接於第一組接面108且鄰近於擋止部110,另一端連接於鉸鏈166。第二連接段164之一端連接於卡榫160,另一端連接於鉸鏈166。藉此,操作鉸鏈166展開或收合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可同步帶動顯示螢幕106相對於背板104移動,使顯示螢幕106移動至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顯示螢幕106位於該第一位置時,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具有一第一夾角。顯示螢幕106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具有一第二夾角,第二夾角大於第一夾角。其中,第二夾角可以是指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相對於鉸鏈166轉動,且顯示螢幕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形成之角度(即如圖9所示)。第一夾角可以是指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相對於鉸鏈166轉動後,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形成之角度(圖9未繪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為第二夾角時,鉸鏈166可獲得一最大阻尼,使鉸鏈166可以定位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以將顯示螢幕106被定位於第二位置。其中,鉸鏈166可以為一可調式阻尼式鉸鏈。鉸鏈166之阻尼可以在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展開時逐漸增加,並在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時,鉸鏈166之阻尼達到最大阻尼,以將顯示螢幕106定位在第二位置。相對地,鉸鏈166之阻尼在第一連接段162與第二連接段164於收合過程中逐漸減小,並在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一位置時達到一最小阻尼,以便使用者移動顯示螢幕106。藉此,鉸鏈166可依據顯示螢幕106之移動變化改變阻尼大小,可以定位顯示螢幕106,也可以利用阻尼的變化提供使用者較佳的操作手感。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電子裝置10更包含一第三定位件168及一第四定位件170。第三定位件168連接於第一組接面108並鄰近於背板104之側邊107,第四定位件170連接於第二組接面114。顯示螢幕106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三定位件168定位第四定位件170。藉此,當顯示螢幕106移動至第二位置後,透過第三定位件168對第四定位件170之定位效果,使顯示螢幕106可以被定位在第二位置。其中,第三定位件168及第四定位件170可例如為磁鐵及鐵磁元件其中一種或磁鐵與鐵磁元件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再如圖2所示,電子裝置10更包含一輸入件172。輸入件172可例如為一鍵盤或一觸控板。其中,輸入件172具有一連接部174及一活動部176,連接部174連接於擋止部110。當背板104相對於底座102展開時,背板104帶動連接部174遠離底座102,並且活動部176可朝背板104方向移動。相對地,當背板104相對於底座102蓋合時,背板104帶動連接部174接近底座102,並且活動部176可朝背板104方向移動。藉此,輸入件172設有連接部174之一端,可透過調整背板104之翻轉角度增加或減少抬升高度,使輸入件172可以被調整至適合使用者操作之位置。其中,連接部174可以為一樞軸。活動部176可相對於連接部174樞轉,使輸入件172可以相對於背板104轉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底座102包含一容置槽178,背板104相對於底座102蓋合時,輸入件172位於容置槽178之中。其中,容置槽178之一深度(容置槽178在圖2中Y軸之長度)大於或等於輸入件172之一高度(輸入件172在圖2中Y軸之長度),使底座102與背板104完成蓋合時,輸入件172可以容置於容置槽178之中。
請參閱圖10,圖10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垂直於底座時,輸入件與擋止部的相對位置。如圖10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容置槽178兩側分別具有一限位槽180,活動部176兩側分別具有一限位柱182,二限位柱182分別移動於鄰近的二限位槽180之中。藉此,當背板104帶動連接部174(見於圖2)遠離底座102時,二限位柱182可分別沿著二限位槽180移動,使活動部176保持在容置槽178之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再如圖10所示,背板104垂直於底座102時,輸入件172與容置槽178的一承載面184具有一最大夾角A2,最大夾角A2介於7度至15度之間,最大夾角A2較佳為10度。需說明的是,擋止部110之高度(指圖10中Y軸方向之長度)與輸入件172之長度(指圖10中X軸方向之長度)影響輸入件172抬升之角度(此角度指最大夾角A2)。舉例而言,若輸入件172之長度為12公分、擋止部110之高度為2公分時,最大夾角A2為9.46度。若輸入件172之長度為15公分、擋止部110之高度為2公分時,最大夾角A2為7.59度。若輸入件172之長度為12公分、擋止部110之高度為3公分時,最大夾角A2為14.04度。若輸入件172之長度為15公分、擋止部110之高度為3公分時,最大夾角A2為11.31度。若輸入件172之長度為12公分、擋止部110之高度為2.11公分時,最大夾角A2為10度。
請參閱圖11,圖11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件與底座的組裝示意圖,其中磁釦位於連接組件、鐵磁釦位於連接部。如圖1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擋止部110具有一連接組件186,連接部174間接連接於連接組件186,連接組件186和連接部174之一具有一磁釦188,連接組件186和連接部174之另一為一鐵磁釦190,磁釦188連接於鐵磁釦190。以磁釦188位於連接組件186、鐵磁釦190位於連接部174為例。磁釦188與鐵磁釦190皆朝相同方向排列(如圖11中X軸方向)。當連接部174連接於連接組件186後,磁釦188可以磁性連接鐵磁釦190,使連接部174透過磁力連接於連接組件186。此外,連接組件186與連接部174連接後,輸入件172可以連接部174作為軸心,使輸入件172之活動部176可相對於連接部174轉動。由於連接部174與連接組件186由磁力固定,因此可輕易地將輸入件172分離或組裝於擋止部110。在一些實施例中,磁釦188可以位於連接部174、鐵磁釦190可以位於連接組件186。
在一些實施例中,再如圖2所示,電子裝置10還包含一無線充電模組192,無線充電模組192位於承載面184。輸入件172具有一充電部194。背板104相對於底座102蓋合時,充電部194位於無線充電模組192的一充電範圍,使得無線充電模組192可利用近場感應將能量經由充電部194傳送到輸入件172,以對輸入件172進行充電。
請參閱圖12,圖12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露出擴充組件的示意圖。如圖1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更包含一擴充組件196,擴充組件196連接於背板104。顯示螢幕106在第一位置時,擴充組件196位於顯示螢幕106與背板104之間。顯示螢幕106在第二位置時,擴充組件196露出於背板104。藉此,當使用者需要使用擴充組件196時,只需透過操作顯示螢幕106之位置,即可露出擴充組件196。其中,擴充組件196可例如為一喇叭、一螢幕或一視訊鏡頭其中一種或前述二種以上元件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106在第二位置時,主機板118(見於圖2)驅動擴充組件196。具體而言,主機板118與擴充組件196之間可透過一切換電路(圖12中未繪示)連接。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間時,切換電路為一斷路狀態,此刻主機板118無法驅動擴充組件196。當顯示螢幕106位於第二位置時,切換電路為一連接狀態,此刻主機板118可驅動及傳送一控制訊號至擴充組件196。
綜上所述,依據一些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裝置10,其包含底座102、背板104及顯示螢幕106。其中,顯示螢幕106與背板104之間透過導引件112與匹配件116之連接後,使得顯示螢幕106可受到導引件112之導引移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藉此,使用者操作電子裝置10時,除了調整顯示螢幕106之角度外,還可以調整顯示螢幕106之高度位置。此外,輸入件172連接於背板104之擋止部110,當顯示螢幕106及背板104調整展開角度時,輸入件172連接於擋止部110之一邊可隨著擋止部110的位移而抬升,使得輸入件172兩邊產生高低落差之傾斜角度。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為說明本案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悉此項技術者能夠瞭解本案的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案的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案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案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4:區域
10:電子裝置
102:底座
104:背板
105, 107:側邊
106:顯示螢幕
108:第一組接面
110:擋止部
112:導引件
114:第二組接面
116:匹配件
118:主機板
120:傳輸線組
122:線槽
124:開口
126:滑軌
128:滑槽
130:第一定位件
132:第二定位件
134:內側面
136:第一凸部
138:第二凸部
140:彈性插銷
142:固定孔
144:插銷部
146:彈性件
148:操作部
150:第一貫孔
152:內壁
154:第二貫孔
156:孔槽
158:連桿
160:卡榫
162:第一連接段
164:第二連接段
166:鉸鏈
168:第三定位件
170:第四定位件
172:輸入件
174:連接部
176:活動部
178:容置槽
180:限位槽
182:限位柱
184:承載面
186:連接組件
188:磁釦
190:鐵磁釦
192:無線充電模組
194:充電部
196:擴充組件
A1:夾角
A2:最大夾角
H1:第一長度
H2:第二長度
圖1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側視圖,顯示顯示螢幕在第一位置時,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相對位置。 圖3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側視圖,顯示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相對位置。 圖4為圖3中區域4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導引件為第一磁性元件、匹配件為第二磁性元件。 圖6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顯示滑軌與滑槽為鳩尾槽之結構。 圖7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第一定位件為彈性插銷、第二定位件為固定孔。 圖8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第一定位件為固定孔、第二定位件為彈性插銷。 圖9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與背板的組裝視示意圖,其中導引件為連桿。 圖10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垂直於底座時,輸入件與擋止部的相對位置。 圖11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件與底座的組裝示意圖,其中磁釦位於連接組件、鐵磁釦位於連接部。 圖12為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螢幕在第二位置時,露出擴充組件的示意圖。
10:電子裝置
102:底座
104:背板
105,107:側邊
106:顯示螢幕
108:第一組接面
110:擋止部
112:導引件
114:第二組接面
116:匹配件

Claims (18)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底座;一背板,一端樞接於該底座,該背板具有一第一組接面及一擋止部,該第一組接面具有一導引件;一顯示螢幕,具有一第二組接面,該第二組接面具有連接於該導引件的一匹配件,使該顯示螢幕可選擇性地相對於該背板移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以及一輸入件,該輸入件具有一連接部及一活動部,該連接部連接於該擋止部,該背板相對於該底座展開時,該背板帶動該連接部遠離該底座;其中,該顯示螢幕在該第一位置時,該顯示螢幕抵靠於該擋止部,該顯示螢幕在該第二位置時,該顯示螢幕遠離該擋止部,且該導引件定位該顯示螢幕於該第二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導引件為一滑軌且該匹配件為一滑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第一定位件及一第二定位件,該第一定位件設置於該滑軌,該第二定位件設置於該滑槽,該顯示螢幕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定位件定位該第二定位件。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滑軌之二內側面具有一第一凸部,該滑槽二側具有一第二凸部,該顯示螢幕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凸部擋止該第二凸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滑軌之二該內側面分別與該第一組接面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小於90度。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定位件為一第一磁性元件,該第二定位件為一第二磁性元件。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定位件和該第二定位件之一為一彈性插銷,該第一定位件和該第二定位件之另一為一固定孔。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定位件為該彈性插銷,該彈性插銷具有一插銷部、一彈性件及一操作部,該彈性件一端連接該插銷部另一端連接該操作部,該第二定位件為該固定孔,致動該操作部,使該插銷部遠離於該固定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導引件為一連桿,該連桿具有一第一連接段、一第二連接段及一鉸鏈,該鉸鏈位於該第一連接段與該第二連接段之間;其中,該第一連接段之一端設置於該第一組接面且鄰近於該擋止部,另一端連接於該鉸鏈;該第二連接段之一端連接於該匹配件,另一端連接於該鉸鏈。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第三定位件及一第四定位件,該第三定位件連接於該第一組接面並鄰近於該背板之一側邊,該第四定位件連接於該第二組接面,該顯示螢幕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三定位件定位該第四定位件。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板之一側邊具 有一第一長度,該顯示螢幕之一側邊具有一第二長度,該第一長度為該第二長度的1/2至2/3。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底座包含一容置槽,該背板相對於該底座蓋合時,該輸入件位於該容置槽之中。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容置槽二側分別具有一限位槽,該活動部兩側分別具有一限位柱,二該限位柱分別移動於鄰近的二該限位槽之中。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板垂直於該底座時,該輸入件與該容置槽的一承載面具有一最大夾角,該最大夾角介於7度至15度之間。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承載面具有一無線充電模組,該背板相對於該底座蓋合時,該輸入件的一充電部位於該無線充電模組的一充電範圍。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擋止部具有一連接組件,該連接部間接連接於該連接組件,該連接組件和該連接部之一具有一磁釦,該連接組件和該連接部之另一具有一鐵磁釦,該磁釦連接於該鐵磁釦。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主機板,該主機板以一傳輸線組連接於該顯示螢幕,該背板具有一線槽,該線槽具有一開口,該開口面對於該顯示螢幕,該傳輸線組連接該顯示螢幕之一端隨該匹配件移動於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之間。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擴充組件,該擴 充組件連接於該背板,該顯示螢幕在該第一位置時,該擴充組件位於該顯示螢幕與該背板之間,該顯示螢幕在該第二位置時,該擴充組件露出於該背板。
TW112117831A 2023-05-12 電子裝置 TWI835648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648B true TWI835648B (zh) 2024-03-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65453A1 (en) 2018-06-13 2021-06-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 lifting mechanis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65453A1 (en) 2018-06-13 2021-06-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 lifting mechanis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612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RU2398261C2 (ru) Прямой шарнир для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US9047055B2 (en)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JP5333054B2 (ja) 電子機器
KR102110975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곡률이 가변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TWI516898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869318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576549B2 (en) Two-axis hinge and mobile device
JP2009033750A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及びローテーション複合メカニズムとこれを採用した携帯用電子機器
TW201913605A (zh) 雙屏電子裝置
CN115234569B (zh) 连接模组及显示终端
TWI835648B (zh) 電子裝置
TWI690793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US1069028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009574A (ko) 인폴딩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KR101062621B1 (ko) 이중 회전축을 갖는 힌지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단말기
KR20100049035A (ko) 전자기기용 스탠드 힌지
KR20070024697A (ko) 이동단말기
WO2024045559A1 (zh) 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显示模组
CN113163038B (zh) 屏幕组件和电子设备
TWM575139U (zh) 電子裝置
CN114615415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TWI659291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119159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09144171B (zh) 一种三屏笔记本的收线装置和三屏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