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593B - 無線通訊裝置與干擾偵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裝置與干擾偵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593B
TWI835593B TW112109770A TW112109770A TWI835593B TW I835593 B TWI835593 B TW I835593B TW 112109770 A TW112109770 A TW 112109770A TW 112109770 A TW112109770 A TW 112109770A TW I835593 B TWI835593 B TW I8355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us information
interference
channel status
channel
interferenc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9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煒棋
張維軒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59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包括無線收發電路、基頻訊號處理電路與干擾偵測裝置。無線收發電路從無線傳輸通道接收一無線訊號,並且將無線訊號轉換為一基頻訊號。基頻訊號處理電路處理基頻訊號,基頻訊號包括複數封包。干擾偵測裝置根據接收到的封包執行短期干擾偵測與長期干擾偵測,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短期干擾偵測為單一封包內的干擾偵測,長期干擾偵測為跨封包的干擾偵測。當偵測結果顯示出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偵測結果更指示出存在干擾的一頻帶。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裝置與干擾偵測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應用在無線通訊裝置的干擾偵測方法,尤指一種可有效偵測傳輸通道內是否存在干擾的干擾偵測方法,使無線通訊裝置可根據偵測結果對應地執行傳輸參數調整,有效減少因干擾造成的傳輸錯誤。
在無線通訊(Wireless Communication)系統中,有多種避免或減少干擾的方式,例如,載波偵聽多重存取(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縮寫CSMA)及碰撞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縮寫CA)等等。然而,這些操作並不能完全避免碰撞或干擾對於傳輸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在WiFi所操作的2GHz/5GHz/6GHz等免費通道中,由於多個不同的通訊系統同時分享有限的頻寬,且彼此難以偵測,因此碰撞與干擾更是容易發生。
為了降低碰撞或干擾的影響,有效率的偵測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包括一無線收發電路、一基頻訊號處理電路以及一干擾偵測裝置。無線收發電路用以從一無線傳輸通 道接收一無線訊號,並且將無線訊號轉換為一基頻訊號。基頻訊號處理電路用以處理基頻訊號,其中基頻訊號包括複數封包。干擾偵測裝置耦接基頻訊號處理電路,用以根據接收到的封包執行一短期干擾偵測與一長期干擾偵測,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其中短期干擾偵測為單一封包內的干擾偵測,長期干擾偵測為跨封包的干擾偵測。當偵測結果顯示出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偵測結果更指示出存在干擾的一頻帶。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一種干擾偵測方法包括:從一無線傳輸通道接收一無線訊號,將無線訊號轉換為一基頻訊號,並且處理基頻訊號,其中基頻訊號包括複數封包;以及根據接收到的封包執行一短期干擾偵測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其中短期干擾偵測為單一封包內的干擾偵測,並且其中當偵測結果顯示出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偵測結果更指示出存在干擾的一頻帶。
100:無線通訊裝置
110:天線
120:無線收發電路
130:基頻訊號處理電路
140:處理器
150:干擾偵測裝置
510:短期干擾偵測
520:長期干擾偵測
802.11_OFDM_packet:802.11 OFDM封包
DATA:資料部分
Preamble:前導部分
SIGNALLING:訊令部分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之範例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一正交分頻多工訊框之範例結構。
第3圖係顯示頻域的OFDM子載波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干擾偵測方法範例流程圖。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干擾偵測範例流程圖。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之範例方塊圖。無線通訊裝置100可包括至少一天線110、一無線收發電路120、一基頻訊 號處理電路130、一處理器140以及一干擾偵測裝置150。值得注意的是,第1圖為一簡化的無線通訊裝置示意圖,其中僅顯示出與本發明較相關之元件。熟悉此技藝者均可理解,一無線通訊裝置當可包含許多未示於第1圖之元件,以實施無線通訊及相關之訊號處理之功能。
無線收發電路120用以透過天線110從一無線傳輸通道接收無線(射頻)訊號,並且處理接收之訊號,以獲得被傳送的封包(packet),或者,無線收發電路120處理待傳封包以獲得對應之訊號作為無線訊號,並且透過天線110傳送出無線訊號。例如,無線收發電路120可對訊號執行功率放大或衰減之處理,以及升頻或降頻之轉換,用以將基頻訊號轉換為無線訊號或者將接收之無線訊號轉換為基頻訊號。
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用以處理基頻訊號。更具體的說,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可將欲傳送之資料依循對應之通訊協定轉換為一傳送封包,或者將接收到的封包依循對應之通訊協定轉換為後端電路可處理之資料格式。
處理器140用以控制無線通訊裝置100之運作,並且處理器140內部可包括藉由硬體、韌體或軟體之任一者或其組合實施之複數子電路或功能模組,用以執行所需之訊號處理功能。例如,處理器140內部可包括傳輸參數適配子電路或功能模組、通道評估子電路或功能模組、訊號品質評估子電路或功能模組、封包解析電路及/或功能模組等。
干擾偵測裝置150可耦接至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用以從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接收基頻訊號,並且根據接收到的訊號執行干擾偵測,以判斷當前的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以及存在干擾的頻帶等。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干擾偵測裝置150可以是獨立的裝置,也可以被整合在或包含在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之中,或者以一干擾偵測子電路或功能模組之形式被整合在或包含在處理器140之中。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藉由所述 裝置及子電路或功能模組之協同運作,當偵測出當前的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處理器140可根據偵測結果調整無線通訊裝置100的傳輸行為,以改善傳輸的正確性,以及/或適應性的調整傳輸參數,以進一步提升傳輸效能。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無線通訊裝置100為可支援複數IEEE 802.11標準(standard)的裝置,例如,至少包含但不限於IEEE 802.11a、802.11g、802.11n、802.11ac、802.11ax或其進階版本等。舉例而言,無線通訊裝置100可以是支援IEEE 802.11標準之一存取點(Access Point,縮寫為AP)或者一站台(Station),例如手機、智慧手錶、平板或筆記型電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接收到的無線訊號可包括複數封包,該複數封包係連續地或非連續地被傳送。在無線訊號從射頻訊號被轉換為基頻訊號,並且在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藉由處理基頻訊號以識別出被傳送的該複數封包後,干擾偵測裝置150可根據該複數封包執行一短期干擾偵測與一長期干擾偵測中至少一者,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短期干擾偵測為單一封包內的干擾偵測,相對地,長期干擾偵測為跨封包的干擾偵測。干擾偵測裝置150可利用同一個封包內的不同OFDM符元(OFDM Symbol)或不同部分所對應之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縮寫CSI)執行單一封包內的干擾偵測。干擾偵測裝置150可利用不同封包內的相同或不同對應的OFDM符元或相同或不同對應部分所對應之通道狀態資訊執行跨封包的干擾偵測。然而,需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執行短期干擾偵測的目標也可不限於同一個封包。干擾偵測裝置150可利用相對短的時槽內的不同OFDM符元所對應之通道狀態資訊執行短期干擾偵測。干擾偵測裝置150可利用相對長的時槽內的相同或不同OFDM符元所對應之通道狀態資訊執行長期干擾偵測。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一個時槽的期間可涵蓋一或多個封包。
第2圖係顯示一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縮寫OFDM)訊框之範例結構,其例示出一個IEEE 802.11標準的OFDM封包(圖中標記為802.11_OFDM_packet)範例。一般而言,一個OFDM叢發(Burst)可包括一或多個連續被傳送的封包,且各封包包含至少一訊框,而第2圖顯示了其中的一個封包的訊框結構。
IEEE 802.11標準中的一個OFDM封包可包括三個欄位或部分,包括前導部分(圖中標記為Preamble)、訊令部分(圖中標記為SIGNALLING)以及資料部分(圖中標記為DATA)。這三個部分可分別由一或多個OFDM符元所構成,包括短訓練符元、長訓練符元、訊令符元、與資料符元,其中的短訓練符元與長訓練符元會被傳送在訊框的前導部分中,作為封包的前導訊號。前導訊號可提供做為封包偵測、通道偵測、頻率偏移偵測、裝置同步等操作使用。訊令部分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訊令符元,用以承載通訊參數。資料部分可包括多個資料符元,用以承載使用者資料。
在IEEE 802.11標準中,可利用多個頻域中的子載波(subcarrier)傳送一個OFDM符元,例如,利用52個或64個子載波承載前導符元、訊令符元與資料符元。而其中對於一個資料符元,除利用多個子載波承載使用者資料之外,其中的部分子載波可用來承載領航(Pilot)訊號。一般而言,已知的領航資料會被傳送做為領航訊號,用以追蹤載波頻率偏移。第3圖係顯示頻域的OFDM子載波示意圖。於此範例中,4個子載波為承載領航訊號的領航子載波,其餘子載波為承載使用者資料的資料子載波。
由於無線傳輸通道為一時變系統,因此其通道響應的振幅成分與相位成分會隨時間變化。然而,對於相同的子載波,在相鄰或相近的時間點估計出的通道響應的通常不會劇烈變化。因此,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無線通訊裝置100可利用無線傳輸通道的此特性執行干擾偵測,包含執行前述之短期干擾偵 測與長期干擾偵測中至少一者,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無線通訊裝置100可根據偵測結果對應地執行之傳輸參數調整,有效減少因干擾造成的傳輸錯誤,並進一步提升傳輸效能。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干擾偵測方法範例流程圖。本發明提出之干擾偵測方法可由無線通訊裝置100執行,其中的無線通訊裝置100可被實施為一存取點(AP)或者一站台(Station)中任一者,並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402:接收並處理無線訊號,其中無線通訊裝置100的無線收發電路120可透過天線110從一無線傳輸通道接收無線訊號,並且無線收發電路120可將無線訊號轉換為一基頻訊號。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可進一步處理基頻訊號,並且其中基頻訊號可包括連續或非連續被傳送的複數封包。
步驟S404:根據接收到的封包執行干擾偵測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步驟S404可進一步包含兩個子步驟:
步驟S404-1:根據接收到的封包執行一短期干擾偵測,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
步驟S404-2:根據接收到的封包執行一長期干擾偵測,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
干擾偵測裝置150(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是基頻訊號處理電路130或處理器140)可執行步驟S404-1與步驟S404-2中至少一者。
步驟S406:根據偵測結果選擇一通訊頻帶及/或調整一傳輸參數。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當偵測結果顯示出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偵測結果更指示出存在干擾的一頻帶。因此,在步驟S406中,無線通訊裝置100可選擇遠離存在干擾的頻帶做為實際的或建議的通訊頻帶。此外,在本發 明之實施例中,被調整的傳輸參數可選自一群組包括一競爭視窗長度、一要求傳送/允許傳送之傳送機制之啟用、一重送機制之啟用、一發送機會之使用以及發送機會之一時間長度中至少一者。以下段落會針對步驟S406做更詳細的介紹。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干擾偵測範例流程圖。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接收到的各封包可包含至少一訊框。短期干擾偵測可基於針對同一個封包內的前導訊號與領航訊號所估計之通道響應的差異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長期干擾偵測可基於針對不同封包或不同時槽內的一或多個封包內的特定訊號(例如,前導訊號或領航訊號)所估計之通道響應的差異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其中進行比較的時槽可以是完全不重疊的時槽或部分重疊的時槽,且一個時槽的期間可涵蓋一或多個OFDM封包的時間長度。
需注意的是,如上所述,本發明並不限於僅根據同一個封包內的不同訊號成分執行短期干擾偵測。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短期干擾偵測也可根據同一個時槽內的不同訊號成分被執行。如上所述,在這些實施例中,一個時槽的期間可涵蓋一或多個OFDM封包。例如但並非作為發明限制,干擾偵測裝置150可針對同一個時槽內的前導訊號所估計之通道響應執行一既定運算以取得前導訊號所對應之一運算結果,做為代表此時槽內被傳送的所有前導訊號所對應的通道響應,及/或針對同一個時槽內的領航訊號所估計之通道響應執行一既定運算以取得領航訊號所對應之一運算結果,做為代表此時槽內被傳送的所有領航訊號所對應的通道響應,並執行後續的比較。相對於短期干擾偵測,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長期干擾偵測可基於針對多個時槽內的特定訊號(例如,前導訊號或領航訊號)所估計之通道響應執行一既定運算以取得對應之一運算結果,做為代表該多個時槽內被傳送的所有特定訊號所對應的通道響應,並執行後續的比較。
此外,需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進行比較的通道響應會是對應於相同子載波的通道響應,並且通道響應可包含在根據對應的訊號所估計出的通道狀態資訊(CSI)之中,或者可以被視為通道狀態資訊的一種表現。
第5圖所示之範例可以是步驟S404的詳細說明,其可區分為短期干擾偵測510與長期干擾偵測520兩部分,其中的短期干擾偵測510與長期干擾偵測520可平行地、依序地或選擇性地被執行,並可分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512:根據時槽t的前導訊號取得第一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t),其中的參數t為時槽的索引值,第一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t)為一訊框之前導訊號所對應之通道狀態資訊,該訊框包含在時槽t之一封包內。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一個時槽的期間可以是一OFDM封包的時間長度(或者涵蓋一OFDM封包的時間長度)。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一個時槽的期間也可涵蓋多個OFDM封包的時間長度。
步驟S514:根據時槽t的資料符元所包含之領航訊號取得第二通道狀態資訊CSI(Pilot,t)。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二通道狀態資訊CSI(Pilot,t)為時槽t之同一封包之領航訊號所對應之通道狀態資訊。
步驟S516:比較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第二通道狀態資訊在第i個子載波的振幅成分或相位成分之一差值是否大於一臨界值TH_ST,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若差值大於臨界值TH_ST,判斷存在干擾,執行步驟S518。若差值不大於臨界值TH_ST,返回步驟S512,繼續根據接收到的次一封包或次一時槽執行短期干擾偵測510。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干擾偵測裝置150可對短期干擾偵測510的第一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t)執行既定運算以取得第一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一運算結果(即,前導訊號所對應之一運算結果),對短期干擾偵測510的第二通道狀態資訊CSI(Pilot,t)執行既定運算以取得第二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二 運算結果(即,領航訊號所對應之一運算結果),並且判斷第一運算結果與第二運算結果之一差值是否大於臨界值TH_ST。既定運算可以是取第i個子載波所對應的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取第i個子載波所對應的頻率響應的相位大小、以一滑動視窗取出鄰近當前封包之數個封包的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及/或相位大小之後,計算其平均、計算其最大值、計算其最小值、或計算其變異量等。
此外,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臨界值TH_ST可根據當前估計的通道狀態資訊之平均值或變異量被決定,例如,可將第i個子載波所對應的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及/或相位大小的平均值或變異量加上一調整值。
步驟S518:選擇一通訊頻帶及/或調整一傳輸參數。
步驟S522:根據時槽t內的一或多個封包的前導訊號取得第一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t)
步驟S524:根據時槽m內的一或多個封包的前導訊號取得第二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m),其中的參數m為時槽的索引值,m的數值介於(t-1)到(t-k)之間,且k為一正整數。
步驟S526:比較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第二通道狀態資訊在第i個子載波的振幅成分及/或相位成分之一差值是否大於一臨界值TH_LT,以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若差值大於臨界值TH_LT,判斷存在干擾,執行步驟S528。若差值不大於臨界值TH_LT,返回步驟S522,繼續根據接收到的次一封包或次一時槽執行長期干擾偵測520。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干擾偵測裝置150可對長期干擾偵測520的第一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t)執行既定運算以取得第一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一運算結果(即,時槽t之前導訊號所對應之一運算結果),對長期干擾偵測520的第二通道狀態資訊CSI(Preamble,m)執行既定運算以取得第二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二運算結果(即,時槽m之前導訊號所對應之一運算結果),並且判斷第一 運算結果與第二運算結果之一差值是否大於臨界值TH_LT。既定運算可以是取第i個子載波所對應的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取第i個頻域子載波所對應的頻率響應的相位大小、以一滑動視窗取出鄰近當前時槽之數個封包的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及/或相位大小之後,計算其平均、計算其最大值、計算其最小值、或計算其變異量等。
此外,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臨界值TH_LT可根據當前估計的通道狀態資訊之平均值或變異量被決定,例如,可將第i個頻域子載波所對應的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相位大小的平均值或變異量加上一調整值。
步驟S528:選擇一通訊頻帶及/或調整一傳輸參數。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比較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第二通道狀態資訊的差異是否大於臨界值的目的在於判斷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第二通道狀態資訊的變化是否符合長期變化的趨勢。若不符合長期變化的趨勢,可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以比較差異的方式實施。例如,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可利用阿法貝塔濾波器(alpha-beta濾波器,αβ濾波器)的濾波結果判斷出通道狀態資訊變化的趨勢。如果最新通道狀態資訊的絕對值(例如,頻率響應的振幅大小/相位大小的絕對值)大於用阿法貝塔濾波器的輸出加上一調整值的絕對值,可以判斷最新取得的通道狀態資訊已經超過預期的趨勢,進而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
此外,干擾偵測裝置150也不限於僅根據前導訊號做長期干擾偵測。例如,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干擾偵測裝置150也可以類似的方式根據領航訊號做長期干擾偵測。
此外,由於干擾偵測是根據第i個子載波所承載的前導訊號及/或領航訊號所執行的,當判斷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第i個子載波所對應(例如所在)之一頻帶即可被判斷為存在干擾的頻帶。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利用已知干擾的頻率位置,可以最佳化傳輸的效率。例如,當偵測結果顯示出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處理器140可根據偵測結果對應地執行傳輸參數適配、調整傳輸參數、及/或選擇遠離存在干擾的頻帶做為實際的或建議的通訊頻帶。
更具體的說,在無線通訊裝置100被實施為一存取點(AP)的實施例中,處理器140可選擇遠離存在干擾的頻帶做為指定或建議的通訊頻帶,並指定或建議一站台(Station)將上行封包傳送在此通訊頻帶上,其中處理器140所選擇的通訊頻帶可以是多個子載波之一集合。如此一來,可有效改善裝置執行上行封包傳輸的正確性。
舉另一範例,在無線通訊裝置100被實施為一站台(Station)的實施例中,處理器140可將存在干擾的頻帶所對應之用以指示一接收訊號強度之一指標之一量測結果從一原始數值修改為一較差數值,並將修改過的量測結果回報給存取點(AP),以避免存取點將下行封包傳送或排程在存在干擾的頻帶上。如此一來,可有效改善存取點執行下行封包傳輸的正確性。例如,在實施多用戶波束成型協議(Multi-User beamforming protocol)時,站台須回報每個串流(stream)的平均訊噪比(SNR)以及每個子載波的訊噪比與平均訊噪比的差值做為通道狀態資訊的報告內容。在此實施中,處理器140可將存在干擾的子載波的訊噪比的實際量測結果從一原始數值修改為一較差數值,並根據修改過的量測結果產生回報在給存取點的通道狀態資訊報告中。在取得通道狀態資訊報告後,存取點可判斷出存在干擾的子載波的訊噪比明顯較其他子載波差,因此存取點將不使用訊噪比較差的子載波傳送資料給此站台,而是選擇遠離訊噪比較差的子載波的其他子載波傳送資料給此站台。
在上述實施例中,被選擇的頻帶遠離存在干擾的頻帶可表示為兩頻帶不重疊,或者兩頻帶的頻率距離大於一門檻值,或者兩頻帶重疊部分低於一 特定比例。
此外,無論無線通訊裝置100被實施為存取點(AP)或站台(Station),處理器140也可根據偵測結果對應地執行傳輸參數適配或調整傳輸參數。如上所述,傳輸參數選自一群組包括一競爭視窗長度、一要求傳送/允許傳送之傳送機制之啟用、一重送機制之啟用、一發送機會之使用以及該發送機會之一時間長度、與傳輸功率中至少一者。
舉例而言,在IEEE 802.11標準中的等待時間是一個分散式協調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縮寫DCF)訊框間隔(DCF IFS,縮寫DIFS)加上一亂數產生的競爭視窗(Contention Window)。當處理器140根據偵測結果判斷無線傳輸通道內存在干擾時,可調整競爭視窗的選取方式,例如,放大或縮小亂數選取的數值範圍,以調整競爭視窗長度,進而降低碰撞的機率。
舉又另一例,IEEE 802.11標準定義了要求傳送(Request to Send,縮寫RTS)-允許傳送(Clear to Send,縮寫CTS)與CTS2SELF兩種傳送機制/保護機制,但並沒有指定使用的時機。處理器140可根據偵測結果判斷是否啟用要求傳送/允許傳送等機制。例如,當判斷無線傳輸通道內存在干擾時,決定於後續的封包傳送啟用此機制。
舉又另一例,由於廣播封包(Broadcast packet或Multicast packet)無對應的確認回覆(Acknowledge),傳送端無法得知接收端是否正確收到廣播封包。因此,處理器140可根據偵測結果判斷是否啟用重送機制。例如,當判斷無線傳輸通道內存在干擾時,決定重送廣播封包。
舉又另一例,IEEE 802.11e(QoS)標準定義了發送機會(TxOP)來作為增加通道使用效率的手段,而參數TxOP limit代表了一次發送最大長度。在TxOP期間,封包會一個接著一個發送而不需要重新競爭通道使用權。然而,一旦在TxOP期間發生碰撞,很有可能會導致連續性的封包碰撞,進而影響通道使用效 率。因此,處理器140可根據偵測結果判斷是否使用TxOP,以及/或調整TxOP的時間長度。例如,當判斷無線傳輸通道內存在干擾時,決定於後續傳送停用TxOP或者縮短TxOP的時間長度。
舉又另一例,處理器140可根據偵測結果判斷是否調整傳輸功率。例如,當判斷無線傳輸通道內存在干擾時,處理器140可增加傳輸功率,以提高後續傳送封包的訊噪比,減少傳送失敗率。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藉由平行或依序地執行短期干擾偵測與長期干擾偵測,或執行其中的至少一者,可有效率的偵測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在偵測出當前的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干擾時,處理器可根據偵測結果調整無線通訊裝置的傳輸行為,以改善傳輸的正確性,以及/或適應性的調整傳輸參數,以進一步提升傳輸效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無線通訊裝置
110:天線
120:無線收發電路
130:基頻訊號處理電路
140:處理器
150:干擾偵測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包括:一無線收發電路,用以從一無線傳輸通道接收一無線訊號,並且將該無線訊號轉換為一基頻訊號;一基頻訊號處理電路,用以處理該基頻訊號,其中該基頻訊號包括複數封包;以及一干擾偵測裝置,耦接該基頻訊號處理電路,用以根據該複數封包執行一短期干擾偵測與一長期干擾偵測中的至少一干擾偵測來取得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第二通道狀態資訊,以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其中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皆對應於一相同子載波,該短期干擾偵測為一單一封包內的一干擾偵測,該長期干擾偵測為跨封包的一干擾偵測,並且其中當該偵測結果顯示出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時,該偵測結果更指示出存在該干擾的一頻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封包中各封包包含至少一訊框,當執行該短期干擾偵測時,該干擾偵測裝置根據該至少一訊框之一前導訊號取得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根據該至少一訊框之一資料符元所包含之一領航訊號取得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並且比較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以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該干擾,其中當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時,承載該領航訊號之一子載波所對應之一頻帶被判斷為存在該干擾的該頻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當比較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 與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時,該干擾偵測裝置對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執行一既定運算以取得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一運算結果,對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執行該既定運算以取得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二運算結果,並且判斷該第一運算結果與該第二運算結果之一差值是否大於一臨界值,其中當該差值大於該臨界值時,該干擾偵測裝置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封包包含在一第一時槽內的至少一封包以及在一第二時槽內的至少一封包,當執行該長期干擾偵測時,該干擾偵測裝置根據該第一時槽內的該至少一封包取得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根據該第二時槽內的該至少一封包取得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並且比較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以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該干擾。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當比較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時,該干擾偵測裝置對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執行一既定運算以取得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一運算結果,對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執行該既定運算以取得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所對應之一第二運算結果,並且判斷該第一運算結果與該第二運算結果之一差值是否大於一臨界值,其中當該差值大於該臨界值時,該干擾偵測裝置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干擾偵測裝置根據該第一時槽內的該至少一或封包內的一前導訊號或一領航訊號取得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以及根據該第二時槽內的該至少一封包內的一前導訊號或一領航訊號取得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更包括:一處理器,耦接該干擾偵測裝置,用以接收該偵測結果,其中該處理器更根據該偵測結果選擇一通訊頻帶,並且其中當該偵測結果顯示出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時,該通訊頻帶遠離存在該干擾的該頻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當該偵測結果顯示出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時,該處理器更將存在該干擾的該頻帶所對應之用以指示一接收訊號強度之一指標之一量測結果從一原始數值修改為一較差數值。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根據該偵測結果調整一傳輸參數,並且該傳輸參數選自一群組包括一競爭視窗長度、一要求傳送/允許傳送之一傳送機制之啟用、一重送機制之啟用、一發送機會之使用以及該發送機會之一時間長度中至少一者。
  10. 一種干擾偵測方法,包括:從一無線傳輸通道接收一無線訊號,將該無線訊號轉換為一基頻訊號,並且處理該基頻訊號,其中該基頻訊號包括複數封包;以及根據該複數封包執行一短期干擾偵測來取得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第二通道狀態資訊,以判斷該無線傳輸通道中是否存在一干擾,並且對應地產生一偵測結果,其中該第一通道狀態資訊與該第二通道狀態資訊皆對應於一相同子載波,該短期干擾偵測為一單一封包內的一干擾偵測,並且其中當該偵測結果顯示出該無線傳輸通道中存在該干擾時,該偵測結果更指示出存在該干擾的一頻帶。
TW112109770A 2023-03-16 無線通訊裝置與干擾偵測方法 TWI835593B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5593B true TWI835593B (zh) 2024-03-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9275A1 (en) 2006-09-15 2008-03-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9275A1 (en) 2006-09-15 2008-03-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7368B1 (ko) 공유 스펙트럼에서의 라디오 링크 모니터링
US10264606B2 (en) Access point (AP) controlled uplink RTS/CTS configuration and disablement
US9532243B2 (en) WLAN and LTE coexistence i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bands
US9813994B2 (en)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better frequency re-use in TV white space
WO2018059593A1 (en) Techniques of improving edca mechanism in spatial reuse
US20170272955A1 (en) Communication pattern detection for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s
US10764910B2 (en) Listen-before-talk period for slotted access with scheduled traffic
US20130044681A1 (en)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better frequency re-use in tv white space
CN113543194B (zh) 基于信道测量资源(cmr)和干扰测量资源(imr)的l1-sinr测量周期
EP3414854B1 (en) Controlling the channel occupancy measurement quality
US8964692B2 (en) Spectrum sensing of bluetooth using a sequence of energy detection measurements
US9585025B2 (en)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better frequency re-use in TV white space
KR20180011248A (ko) 무선 자원 관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812311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FFT based power detection for LBT in LTE LAA
US11438928B2 (en) Methods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TWI835593B (zh) 無線通訊裝置與干擾偵測方法
EP3580989B1 (en) Media access control
US20180188350A1 (en) Determining posi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using remote radio heads and signal qualities
WO2021032009A1 (e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serving cell activation based on two different reference signals
JP6358678B2 (ja) 通信装置
WO2017105310A1 (en) An access point, a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16203296A1 (en) Selecting link adaptation 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11558746B2 (en) Protected WiFi sensing measurements
CN115801212B (zh) 应用于载波聚合的上行下行时隙配比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3316179A (zh) 通信装置与传输参数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