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555B - 滑鼠結構 - Google Patents

滑鼠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555B
TWI829555B TW112109639A TW112109639A TWI829555B TW I829555 B TWI829555 B TW I829555B TW 112109639 A TW112109639 A TW 112109639A TW 112109639 A TW112109639 A TW 112109639A TW I829555 B TWI829555 B TW I8295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optical sensor
housing
rotating shaft
surface featur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9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彥慶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09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955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555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滑鼠結構包含殼體、轉軸、支撐件、滾輪、光學感應器以及分析元件。支撐件連接於殼體與轉軸之間,並配置以支撐並容許轉軸相對殼體移動。轉軸穿越並連接滾輪,滾輪至少部分凸出於殼體外並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光學感應器設置於殼體並於滾輪定義受偵測範圍,表面特徵至少部分位於受偵測範圍,光學感應器配置以獲取受偵測範圍的複數個影像。分析元件訊號連接光學感應器,並根據影像判斷滾輪的移動模式。

Description

滑鼠結構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滑鼠結構。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電腦的應用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在一般的日常應用上,在商業上、在學業上、甚至在娛樂上,電腦的應用更是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眾所周知,滑鼠為電腦應用上一個常用的操作工具。目前業界的滑鼠,往往帶有五種基本功能,包括:有段落感的前滾、有段落感的後滾、下壓、左傾及右傾,而市場上的高階滑鼠,甚至可以切換飛梭模式,讓滑鼠的滾輪能快速且具精細度地轉動。
為了實現以上的功能,滑鼠一般需要配備多顆開關、編碼器以及複雜的電路連結等,這難免會造成製造成本增加及組裝過於複雜的問題。因此,業界一直致力於改善這個情況。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滑鼠結構,其能有效簡化滑鼠結構的內部結構及相關的電路設計,也能有效節省製作用料及製作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滑鼠結構包含殼體、轉軸、支撐件、滾輪、光學感應器以及分析元件。支撐件連接於殼體與轉軸之間,並配置以支撐並容許轉軸相對殼體移動。轉軸穿越並連接滾輪,滾輪至少部分凸出於殼體外並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光學感應器設置於殼體並於滾輪定義受偵測範圍,表面特徵至少部分位於受偵測範圍,光學感應器配置以獲取受偵測範圍的複數個影像。分析元件訊號連接光學感應器,並根據影像判斷滾輪的移動模式。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滾輪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連接於第二表面之間,轉軸穿越第二表面,表面特徵位於第一表面,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一表面。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光學感應器包含光源,光源配置以朝向受偵測範圍發出光線。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滾輪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連接於第二表面之間,轉軸穿越第二表面,表面特徵位於第二表面中之一者,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二表面中設有表面特徵之一者。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標記。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凹槽。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支撐件容許滾輪相對殼體彈性傾斜。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支撐件容許滾輪朝向光學感應器彈性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滑鼠結構包含殼體、轉軸、支撐件、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光學感應器以及分析元件。支撐件連接於殼體與轉軸之間,並配置以支撐並容許轉軸相對殼體移動。轉軸穿越並連接第一滾輪,第一滾輪至少部分凸出於殼體外。轉軸穿越並連接第二滾輪,第二滾輪位於殼體內並與第一滾輪彼此分離,第二滾輪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光學感應器設置於殼體並於第二滾輪定義受偵測範圍,表面特徵至少部分位於受偵測範圍,光學感應器配置以獲取受偵測範圍的複數個影像。分析元件訊號連接光學感應器,並根據影像判斷第一滾輪的移動模式。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滾輪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連接於第二表面之間,轉軸穿越第二表面,表面特徵位於第一表面,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一表面。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光學感應器包含光源,光源配置以朝向受偵測範圍發出光線。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滾輪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連接於第二表面之間,轉軸穿越第二表面,表面特徵位於第二表面中之一者,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二表面中設有表面特徵之一者。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標記。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凹槽。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支撐件容許第一滾輪相對殼體彈性傾斜。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支撐件容許第一滾輪朝向光學感應器彈性移動。
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分析元件根據光學感應器於第一滾輪或第二滾輪上受偵測範圍所獲得的影像,便可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一滾輪是否轉動、左傾、右傾或下壓,且能判斷第一滾輪的轉動速度,因此能有效簡化滑鼠結構的內部結構,也能簡化涉及的電路設計。
(2)由於滑鼠結構能省去傳統滑鼠中使用的開關及編碼器,故能進一步節省製作用料及製作成本。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而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若實施上為可能,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係可以交互應用。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係能夠被熟悉此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之詞彙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義,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應被解讀為與本發明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請參照第1~2圖。第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第2圖為繪示第1圖沿線段A-A的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2圖所示,一種滑鼠結構100包含殼體110、轉軸120、支撐件130、第一滾輪140、光學感應器160以及分析元件170。支撐件130連接於殼體110與轉軸120之間,並配置以支撐並容許轉軸120相對殼體110移動。為簡化圖式,支撐件130僅以示意方式繪示。而且,應了解到,雖然支撐件130如第1圖所示係位於轉軸120的下方,然而,這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視實際狀況,把支撐件130相對轉軸120設置於殼體110的適當位置上。轉軸120穿越並連接第一滾輪140,也就是說,支撐件130亦支撐並容許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移動,而第一滾輪140的移動模式包括相對殼體110轉動或左右傾側,也包括朝向殼體110作彈性移動並復位。再者,第一滾輪140至少部分凸出於殼體110外並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141。具體而言,表面特徵141可為標記,而標記例如可為顏色不同的線條或刻度。光學感應器160設置於殼體110並於第一滾輪140定義受偵測範圍ZD(受偵測範圍ZD請見第2圖),表面特徵141至少部分位於受偵測範圍ZD,光學感應器160則配置以獲取受偵測範圍ZD的複數個影像。分析元件170訊號連接光學感應器160,並根據影像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一滾輪140的移動模式。具體而言,分析元件170可位於殼體110內,或位於殼體110外並設置於其他電子設備中,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而言,如第1~2圖所示,第一滾輪140具有第一表面142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143,第一表面142連接於第二表面143之間,轉軸120穿越第二表面143,而第一表面142係配置以供使用者以手指操控,以使第一滾輪140轉動、左傾、右傾或下壓。在本實施方式中,表面特徵141位於第一滾輪140的第一表面142,光學感應器160則垂直朝向第一表面142,並對齊表面特徵141。
具體而言,當第一滾輪140轉動時,位於第一表面142的表面特徵141亦隨著轉動,而光學感應器160獲取受偵測範圍ZD的複數個影像,並根據影像中表面特徵141的位置變化而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一滾輪140轉動的方向及速度。請參照第3A~3D圖。第3A~3D圖為繪示第1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第一方向D1移動。為簡化圖式,第3A~3D圖只繪示一個表面特徵141,且第3A~3D圖只繪示表面特徵141於受偵測範圍ZD內的影像變化。應理解到,若表面特徵141未進入或已離開受偵測範圍ZD,則受偵測範圍ZD內不具有表面特徵141。如第3A~3D圖所示,光學感應器160可對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以矩陣呈現。換句話說,光學感應器160更可配置以把於受偵測範圍ZD所獲取的影像轉為矩陣式的影像。當第一滾輪140朝第一方向D1轉動時,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於矩陣的位置變化,亦即表面特徵141朝第一方向D1的移動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朝第一方向D1轉動。進一步而言,藉由連續的影像中表面特徵141的移動距離,分析元件170便能判斷第一滾輪140的轉動速度。
相似地,請參照第4A~4D圖。第4A~4D圖為繪示第1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第二方向D2移動。如第4A~4D圖所示,當第一滾輪140朝相反於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轉動時,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於矩陣的位置變化,亦即表面特徵141朝第二方向D2的移動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朝第二方向D2轉動。
請參照第5圖及第6A~6D圖。第5圖為繪示第1圖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右側傾斜。第6A~6D圖為繪示第5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圖中左側移動。為使圖式更清楚易懂,第一滾輪140以較誇大的幅度的傾斜,而光學感應器160仍可對齊位於第一滾輪140上的表面特徵141。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撐件130支撐轉軸120並容許轉軸120及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彈性傾斜,而當使用者如第5圖所示使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右側傾斜時,如第6A~6D圖所示,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於矩陣的位置變化,亦即表面特徵141朝圖中左側的移動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右側彈性傾斜。
相似地,請參照第7圖及第8A~8D圖。第7圖為繪示第1圖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左側傾斜。第8A~8D圖為繪示第7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圖中右側移動。同樣,為使圖式更清楚易懂,第一滾輪140以較誇大的幅度的傾斜,而光學感應器160仍可對齊位於第一滾輪140上的表面特徵141。在本實施方式中,當使用者如第7圖所示使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左側傾斜時,如第8A~8D圖所示,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於矩陣的位置變化,亦即表面特徵141朝圖中右側的移動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左側彈性傾斜。
請回到第1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光學感應器160包含光源161,光源161配置以朝向受偵測範圍ZD發出光線。再者,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撐件130支撐轉軸120並容許轉軸120及第一滾輪140朝向光學感應器160彈性移動。當使用者壓向第一滾輪140時,第一滾輪140朝向光學感應器160移動,然後第一滾輪140彈性復位並遠離光學感應器160。在此過程中,由於第一滾輪140的第一表面142與光學感應器160之間的距離先縮減後回復,因此,受光源161的光線照射的受偵測範圍ZD之亮度也對應改變,光學感應器160因而獲取到亮度先提高後回復的連續影像。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對第一滾輪140進行下壓。
簡單而言,由於分析元件170根據光學感應器160於第一滾輪140上受偵測範圍ZD所獲得的影像,便可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一滾輪140是否轉動、左傾、右傾或下壓,且能判斷第一滾輪140的轉動速度,因此能有效簡化滑鼠結構100的內部結構,也能簡化涉及的電路設計。
再者,由於滑鼠結構100能省去傳統滑鼠中使用的開關及編碼器,故能進一步節省製作用料及製作成本。
請參照第9圖。第9圖為繪示第1圖之第一滾輪14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呈塊狀。在本實施方式中,表面特徵141可為呈塊狀的標記。如第9圖所示,表面特徵141為圓形塊狀。根據實際狀況,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表面特徵141可為三角形、矩形、多邊形或其他外形的塊狀。
請參照第10圖。第10圖為繪示第1圖之第一滾輪140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其中表面特徵141為凹槽。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0圖所示,表面特徵141為第一表面142上的凹槽,而凹槽的深度可根據實際狀況調整。
請參照第11~12圖。第1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光學感應器160垂直朝向第二表面143。第12圖為繪示第11圖沿線段B-B的正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1~12圖所示,表面特徵141位於第一滾輪140的第二表面143中之一者,而光學感應器160垂直朝向第二表面143中設有表面特徵141之一者。
請參照第13A~13D圖。第13A~13D圖為繪示第12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第一方向D1移動。如第13A~13D圖所示,當第一滾輪140朝第一方向D1轉動時,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朝第一方向D1的移動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朝第一方向D1轉動。進一步而言,藉由連續的影像中表面特徵141的移動距離,分析元件170便能判斷第一滾輪140的轉動速度。
請參照第14A~14D圖。第14A~14D圖為繪示第12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第二方向D2移動。如第14a~14d圖所示,當第一滾輪140朝相反於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轉動時,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朝第二方向D2的移動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朝第二方向D2轉動。
請參照第15A~15G圖。第15A~15G圖為繪示第12圖的第一滾輪140上之受偵測範圍ZD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141朝來回方向移動。具體而言,當使用者沿施壓方向DP壓向第一滾輪140時,第一滾輪140沿施壓方向DP移動,然後第一滾輪140彈性復位並沿相反於施壓方向DP的復位方向DR移動,因此,如第15A~15G圖所示,光學感應器160所獲取的影像順序記錄了表面特徵141朝下移動後再朝上移動的過程。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對第一滾輪140進行下壓。
請參照第16~17圖。第16~17圖為繪示第11圖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滾輪相對殼體110分別朝圖中右側及左側傾斜。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感應器160包含光源161,而光源161配置以朝向受偵測範圍ZD(受偵測範圍ZD請見第12圖)發出光線。當使用者如第16~17圖所示使第一滾輪140相對殼體110朝圖中右側或左側傾斜時,第一滾輪140的第二表面143與光學感應器160之間的距離將會增加或縮減,因此,受光源161的光線照射的受偵測範圍ZD之亮度也對應改變,光學感應器160因而獲取到亮度漸弱或亮度漸強的連續影像。藉此,分析元件170便能透過演算法判斷使用者使第一滾輪140朝圖中右側及朝圖中左側傾斜。
請參照第18~19圖。第18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光學感應器160垂直朝向第二滾輪150的第一表面152。第19圖為繪示第18圖沿線段C-C的正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8~19圖所示,滑鼠結構100更包含第二滾輪150。轉軸120穿越並連接第二滾輪150,第二滾輪150位於殼體110內並與第一滾輪140彼此分離,第二滾輪150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151。光學感應器160設置於殼體110並於第二滾輪150定義受偵測範圍ZD(受偵測範圍ZD請見第19圖),表面特徵151至少部分位於受偵測範圍ZD。光學感應器160配置以獲取受偵測範圍ZD的複數個影像。分析元件170訊號連接光學感應器160,並根據影像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一滾輪140的移動模式。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滾輪140並不具有上述的表面特徵141。
進一步而言,如第18~19圖所示,第二滾輪150具有第一表面152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153,第一表面152連接於第二表面153之間,轉軸120穿越第二表面153。在本實施方式中,表面特徵151位於第二滾輪150的第一表面152,光學感應器160則垂直朝向第二滾輪150的第一表面152,並對齊表面特徵151。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感應器160於受偵測範圍ZD獲取影像,以及分析元件170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二滾輪150的移動模式的具體作業過程,相同於上述表面特徵141位於第一滾輪140的第一表面142的實施方式,在此不再贅述。再者,由於轉軸120穿越並連接第一滾輪140及第二滾輪150,且第二滾輪150與第一滾輪140彼此分離,因此,分析元件170可藉由第二滾輪150的移動模式而判斷第一滾輪140的移動模式。
請參照第20~21圖。第20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1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光學感應器160垂直朝向第二滾輪150的第二表面153。第21圖為繪示第20圖沿線段D-D的正視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20~21圖所示,表面特徵151(請見第21圖)位於第二滾輪150的第二表面153中之一者,而光學感應器160垂直朝向第二表面153中設有表面特徵151之一者。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感應器160於受偵測範圍ZD獲取影像,以及分析元件170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二滾輪150的移動模式的具體作業過程,相同於上述表面特徵141位於第一滾輪140的第二表面143的實施方式,在此不再贅述。由於轉軸120穿越並連接第一滾輪140及第二滾輪150,且第二滾輪150與第一滾輪140彼此分離,因此,分析元件170可藉由第二滾輪150的移動模式而判斷第一滾輪140的移動模式。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滾輪140並不具有上述的表面特徵141。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所揭露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分析元件根據光學感應器於第一滾輪或第二滾輪上受偵測範圍所獲得的影像,便可透過演算法判斷第一滾輪是否轉動、左傾、右傾或下壓,且能判斷第一滾輪的轉動速度,因此能有效簡化滑鼠結構的內部結構,也能簡化涉及的電路設計。
(2)由於滑鼠結構能省去傳統滑鼠中使用的開關及編碼器,故能進一步節省製作用料及製作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滑鼠結構 110:殼體 120:轉軸 130:支撐件 140:第一滾輪 141:表面特徵 142:第一表面 143:第二表面 150:第二滾輪 151:表面特徵 152:第一表面 153:第二表面 160:光學感應器 161:光源 170:分析元件 A-A,B-B,C-C,D-D:線段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P:施壓方向 DR:復位方向 ZD:受偵測範圍
第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沿線段A-A的正視圖。 第3A~3D圖為繪示第1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第一方向移動。 第4A~4D圖為繪示第1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第二方向移動。 第5圖為繪示第1圖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第一滾輪相對殼體朝圖中右側傾斜。 第6A~6D圖為繪示第5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圖中左側移動。 第7圖為繪示第1圖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第一滾輪相對殼體朝圖中左側傾斜。 第8A~8D圖為繪示第7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圖中右側移動。 第9圖為繪示第1圖之第一滾輪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呈塊狀。 第10圖為繪示第1圖之第一滾輪的局部放大剖面圖,其中表面特徵為凹槽。 第1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二表面。 第12圖為繪示第11圖沿線段B-B的正視圖。 第13A~13D圖為繪示第12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第一方向移動。 第14A~14D圖為繪示第12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第二方向移動。 第15A~15G圖為繪示第12圖的第一滾輪上之受偵測範圍的影像變化示意圖,其中表面特徵朝來回方向移動。 第16圖為繪示第11圖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滾輪相對殼體朝圖中右側傾斜。 第17圖為繪示第11圖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滾輪相對殼體朝圖中左側傾斜。 第18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二滾輪的第一表面。 第19圖為繪示第18圖沿線段C-C的正視圖。 第20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滑鼠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第二滾輪的第二表面。 第21圖為繪示第20圖沿線段D-D的正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滑鼠結構
110:殼體
120:轉軸
130:支撐件
140:第一滾輪
141:表面特徵
142:第一表面
143:第二表面
160:光學感應器
161:光源
170:分析元件
A-A:線段

Claims (10)

  1. 一種滑鼠結構,包含:一殼體;一滾輪,至少部分凸出於該殼體外並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一轉軸,穿越並連接該滾輪;一光學感應器,設置於該殼體並於該滾輪定義一受偵測範圍,該些表面特徵至少部分位於該受偵測範圍,該光學感應器配置以獲取該受偵測範圍的複數個影像,該光學感應器包含一光源,該光源配置以朝向該受偵測範圍發出光線;一支撐件,連接於該殼體與該轉軸之間,並配置以支撐並容許該轉軸及該滾輪相對該殼體彈性傾斜及朝向該光學感應器彈性移動;以及一分析元件,訊號連接該光學感應器,並根據該些影像判斷該滾輪的移動模式,其中,受到從該光源發出之光線照射的該受偵測範圍之亮度隨著該滾輪朝向該光學感應器彈性移動而改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滾輪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連接於該些第二表面之間,該轉軸穿越該些第二表面,該些表面特徵位於該第一表面,該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該第一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滾輪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連接於該些第二表面之間,該轉軸穿越該些第二表面,該些表面特徵位於該些第二表面中之一者,該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該些第二表面中設有該些表面特徵之一者。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些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標記。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些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凹槽。
  6. 一種滑鼠結構,包含:一殼體;一第一滾輪,至少部分凸出於該殼體外;一第二滾輪,位於該殼體內並與該第一滾輪彼此分離,該第二滾輪具有複數個表面特徵;一轉軸,穿越並連接該第一滾輪以及該第二滾輪;一光學感應器,設置於該殼體並於該第二滾輪定義一受偵測範圍,該些表面特徵至少部分位於該受偵測範圍,該光學感應器配置以獲取該受偵測範圍的複數個影像,該光學感應器包含一光源,該光源配置以朝向該受偵測範圍發出光線; 一支撐件,連接於該殼體與該轉軸之間,並配置以支撐並容許該轉軸、該第一滾輪及該第二滾輪相對該殼體彈性傾斜及朝向該光學感應器彈性移動;以及一分析元件,訊號連接該光學感應器,並根據該些影像判斷該第一滾輪的移動模式,其中,受到從該光源發出之光線照射的該受偵測範圍之亮度隨著該第二滾輪朝向該光學感應器彈性移動而改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第二滾輪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連接於該些第二表面之間,該轉軸穿越該些第二表面,該些表面特徵位於該第一表面,該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該第一表面。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第一滾輪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對之兩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連接於該些第二表面之間,該轉軸穿越該些第二表面,該些表面特徵位於該些第二表面中之一者,該光學感應器垂直朝向該些第二表面中設有該些表面特徵之一者。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些表面特徵中至少一者為標記。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鼠結構,其中該些表面 特徵中至少一者為凹槽。
TW112109639A 2023-03-15 2023-03-15 滑鼠結構 TWI829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9639A TWI829555B (zh) 2023-03-15 2023-03-15 滑鼠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9639A TWI829555B (zh) 2023-03-15 2023-03-15 滑鼠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9555B true TWI829555B (zh) 2024-01-11

Family

ID=9045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9639A TWI829555B (zh) 2023-03-15 2023-03-15 滑鼠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955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4336A1 (en) * 2003-03-07 2004-09-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croll wheel assembly for scrolling an image in multiple directions
TW200841221A (en) * 2007-04-14 2008-10-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Input device
TWM365506U (en) * 2009-04-20 2009-09-21 Pixart Imaging Inc Mouse wheel assembly
CN108205379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滚轮组件和鼠标
CN110647247A (zh) * 2018-06-27 2020-01-03 罗技欧洲公司 输入设备的多模式滚轮
US20210018993A1 (en) * 2016-06-23 2021-01-21 Swiftpoint Limited Computer mous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4336A1 (en) * 2003-03-07 2004-09-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croll wheel assembly for scrolling an image in multiple directions
TW200841221A (en) * 2007-04-14 2008-10-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Input device
TWM365506U (en) * 2009-04-20 2009-09-21 Pixart Imaging Inc Mouse wheel assembly
US20210018993A1 (en) * 2016-06-23 2021-01-21 Swiftpoint Limited Computer mouse
CN108205379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滚轮组件和鼠标
CN110647247A (zh) * 2018-06-27 2020-01-03 罗技欧洲公司 输入设备的多模式滚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4102B1 (ko) 지지 표면에 대해 이동되도록 된 입력 장치 및 표시 스크린에 대해 이미지를 이동시키는 방법
US10203662B1 (en) Optical position sensor for a crown
US11442559B2 (en) Dual-mode optical input device
KR101145028B1 (ko) 입력 장치 및 입력 장치를 구비한 연산 시스템
JP4785983B2 (ja) ソリッドステートオブジェクト位置検出機
US7081883B2 (en) Low-profile multi-channel input device
US20110316776A1 (en) Input device with photodetector pairs
TWI396123B (zh) 光學式觸控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JPH08504047A (ja) コンパクトマウス構造体
US20120268375A1 (en) Mouse wheel assembly
US20050146500A1 (en) Pointing Device For Multiple-Dimensional Scrolling Control
TWI829555B (zh) 滑鼠結構
TWI598779B (zh) 滑鼠
TWI603231B (zh) 游標控制裝置與方法
TWI823221B (zh) 於按鍵上設有多觸控區域的滑鼠裝置
TWI677808B (zh) 電腦滑鼠
TWI510972B (zh) 具轉盤功能之滑鼠
CN100353373C (zh) 编码信号产生装置和指标信号输入装置
KR200264835Y1 (ko) 트랙볼 장치
TWM348250U (en) Digital camera
TWM629356U (zh) 於按鍵上設有多觸控區域的滑鼠裝置
TWI310149B (en) Laser mouse and pixel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5056162A (ja) カーソル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JP2001306252A (ja) 三次元マウス装置
KR19990002796A (ko) 이동 방향 지시 버튼을 갖는 컴퓨터용 포인팅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