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8923B - 多埠系統及控制其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埠系統及控制其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8923B
TWI828923B TW109121514A TW109121514A TWI828923B TW I828923 B TWI828923 B TW I828923B TW 109121514 A TW109121514 A TW 109121514A TW 109121514 A TW109121514 A TW 109121514A TW I828923 B TWI828923 B TW I8289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port
adapter
battery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1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478A (zh
Inventor
陳彥模
林成根
麥胡爾 夏
艾瑞克 索利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瑞薩電子美國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906,97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251639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瑞薩電子美國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瑞薩電子美國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1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8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89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30Charge provided using DC bus or data bus of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4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dapted for charging from various sources, e.g. AC, DC or multivoltage

Abstract

一或多項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多埠功率輸送架構,其降低成本且最大化功率利用。根據一些態樣,該等實施例之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可組合兩個或更多個轉接器之功率。總功率可用於支援CPU渦輪事件及快速充電功能。在一個態樣中,一個充電器操作為電壓源或電流源且(若干)其他充電器操作為(若干)電流源。當系統需求足夠高時,所有充電器可操作為電流源,電池將滿足該系統需求之其餘部分。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所提出實施方案可實現簡單控制方案。客戶可設立BGATE控制優先順序以判定哪個充電器處置BGATE控制。

Description

多埠系統及控制其之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消費者、工業及手持式運算,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用於具有多埠系統之此等裝置之功率輸送架構。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激增增加對電池之需求。在一項實例中,諸如手持式裝置、智慧型電話及平板電腦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可用來自一電源之功率充電且在自電源卸離之後供應功率以進行操作之電池。為了減少充電時間,多個電子裝置可共用功率。然而,組態多個電子裝置以進行功率共用可涉及一復雜程序。
一或多項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多埠功率輸送架構,其降低成本且最大化功率利用。根據一些態樣,可利用該等實施例之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function或feature)來組合來自兩個或更多個轉接器之功率。總組合功率可用於支援諸如CPU渦輪事件之特定負載需求及諸如一快速充電功能之特定電池充電應用。在一個態樣中,耦合至一個轉接器或埠之一個充電器操作為一電壓源或一電流源,且(若干)其他充電器操作為(若干)電流源。當系統需求足夠高時,兩個或更多個充電器操作為電流源,電池可 滿足該系統需求之其餘部分。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或多項實施例可實現簡單控制方案。
100:系統
102:充電器
102-1至102-N:充電器
104:電池
108:埠
108-1至108-N:埠
110-1至110-N:C型埠控制器(TCPC)
116:負載
140:嵌入式控制器(EC)
200:表
300:系統
302:降壓-升壓(BB)充電器
304:電池
306:降壓轉換器
308-1:埠
308-2:埠
310-1:PD-IC
310-2:PD-IC
312-1:電晶體
312-2:電晶體
314-1:電晶體
314-2:電晶體
400:系統
416:電池控制電晶體
418:感測電阻器
440:EC
452:路徑
454:路徑
456:路徑
458:路徑
500:表
602:系統電壓迴路
604:充電電流迴路/充電器電流迴路
606:轉接器電流迴路
612:調變器
614:PWM驅動器
618:感測電阻器
620:迴路選擇器
624:放大器
626:比較器
640:轉換器驅動電路
672:放大器
674:比較器
676:比較器
700:程序
710:判定
715:設定/維持
720:判定
725:設定/維持
730:判定
735:設定
810:曲線圖
820:曲線圖
830:曲線圖
840:曲線圖
900:程序
910:判定
915:設定/維持
920:判定
925:設定/維持
930:判定
935:設定/維持
940:判定
945:設定
1010:曲線圖
1020:曲線圖
1030:曲線圖
1040:曲線圖
1110:曲線圖
1120:曲線圖
1130:曲線圖
1140:曲線圖
1200:表
1300:系統
BGATE:控制信號
BGATE1:信號
IAC_TH:臨限電流
IBAT_TH:臨限電流
L1:電感器
Q1:電晶體/開關
Q2:電晶體/開關
Q3:電晶體/開關
Q4:電晶體/開關
RS1:電阻器
SYSOUT:系統輸出埠/系統輸出
VSYS_TH:臨限電壓
在結合附圖審閱特定實施例之以下描述之後,本發明實施例之此等及其他態樣及特徵對於一般技術者而言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圖1係繪示其中可實施實施例之一系統之態樣之一方塊圖。
圖2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連接至轉接器埠之轉接器之一操作條件之一表。
圖3係繪示用於一雙USB-C型埠應用之一個解決方案之一方塊圖。
圖4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執行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系統之一方塊圖。
圖5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如何判定BGATE控制優先順序之一表。
圖6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一充電器之一個實現方案之一方塊圖。
圖7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執行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程序之一流程圖。
圖8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功率利用之一曲線圖。
圖9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執行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程序之一流程圖。
圖10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功率利用之一曲線圖。
圖11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功率利用之一曲線圖。
圖12係展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圖4之系統之例示性操作條件之一表。
圖13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包含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系統之一方塊圖。
現在將參考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實施例,該等圖式被提供為實施例之闡釋性實例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實踐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顯而易見之實施例及替代例。值得注意的是,下文之圖及實例並不意謂著將本發明實施例之範疇限於一單一實施例,而是藉由互換一些或所有所描述或所繪示元件,其他實施例係可能的。此外,在可使用已知組件部分或完全實施本發明實施例之特定元件之情況下,將僅描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所必需之此等已知組件之部分,且將省略對此等已知組件之其他部分之詳細描述以免使本發明實施例不清楚。被描述為以軟體實施之實施例應不限於此,而是可包含以硬體或軟體及硬體之組合實施之實施例,且反之亦然,如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除非本文中另有指定。在本說明書中,展示一單數組件之一實施例不應被視為限制性的;相反,本發明意欲於涵蓋包含複數個相同組件之其他實施例,且反之亦然,除非本文中另有明確陳述。此外,申請人並不意欲將本說明書或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任何術語歸於一不常見或特殊含義,除非如此明確闡述。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涵蓋本文中藉由繪示所提及之已知組件之目前及未來已知等效物。
一或多項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多埠功率輸送系統,其降低成 本且最大化功率利用。根據一些態樣,本文中所揭示之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可組合來自兩個或更多個轉接器之功率。總組合功率可用於支援一經連接系統中之CPU渦輪事件及該系統中之一或多個電池之快速充電功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系統包含連接至系統輸出埠之一控制器、一第一充電器、一第二充電器及一電池。在一個組態中,第一充電器連接於一第一轉接器埠與一系統輸出埠之間,且第二充電器連接於一第二轉接器埠與系統輸出埠之間。各充電器可為一DC-DC功率轉換器。在一個組態中,電池、一感測電阻器及一電池控制電晶體串聯連接至系統輸出埠。在一個組態中,控制器耦合至第一充電器及第二充電器。在一個態樣中,控制器可選擇或組態第一充電器或第二充電器以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選定充電器可感測系統輸出埠處之一電壓或通過感測電阻器之一電流,以根據該感測電壓或電流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可將系統輸出埠處之功率提供至電池、連接至系統輸出埠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或其等之一組合。因此,連接至轉接器埠之兩個或更多個轉接器可以一簡單架構將功率提供至電池及/或連接至系統輸出埠之一裝置。
在一個態樣中,組態系統之兩個或更多個充電器以執行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可能有挑戰性。特定言之,將多個電流路徑連接至系統輸出埠,其中實施一單一感測電阻器以感測通過電池之一電流。然而,藉由感測通過單一感測電阻器之一電流來同時控制兩個或更多個充電器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可為困難的。此外,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可為未知的或可頻繁改變,藉此增加組態或控制充電器之複雜性。又此外,通常期望與用來自連接至系統之僅一個轉接器之功率時所可能相比,對系統中之一或多個電池更快速地充電。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實施例之一個充電器操作為一電壓源或一電流源且(若干)其他充電器操作為(若干)電流源。當系統需求足夠高時,所有充電器操作為電流源,電池可滿足系統需求之其餘部分。因此,實施例之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feature或function)可實現一簡單控制方案。
圖1係繪示併有本發明實施例之一例示性系統100之態樣之一方塊圖。系統100可為一運算裝置(諸如一筆記型電腦(例如MacBook、Ultrabook等)、膝上型電腦、平板(pad或tablet)電腦(iPad、Surface等)等)一行動電源、一USB-C介面平台或使用一電池且能夠自一轉接器接收功率之任何系統。在此等及其他實施例中,系統100包含一負載116,諸如運行諸如Windows或Apple OS之一習知作業系統之一CPU,且可為來自Intel、AMD或其他製造商之一x86處理器,以及由Freescale、Qualcomm、DSP、GPU等製造之其他處理器。應明白,系統100可包含未展示之許多其他組件,諸如固態及其他硬碟機、記憶體、周邊設備、顯示器、使用者介面組件等。根據特定態樣,其中本發明實施例可找到特別有用的應用之一系統100具有可能超過諸如USB-A之技術之功率極限,例如超過60瓦特之操作功率需求。然而,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等系統中之應用。
如進一步展示,其中本發明實施例可找到有用應用之一例示性系統100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埠108-1至108-N。埠108可為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諸如一USBC型實例(諸如圖1中所展示之實例)中之一USBC型(USB-C)埠或一USB功率輸送(USBPD)埠,各埠108耦合至一相關聯C型埠控制器(TCPC)110(例如,TCPC 110-1至110-N)。各TCPC 110包含 用於偵測附接至埠108之裝置之存在及類型、控制與將經附接裝置連接至其他系統100組件相關聯之開關及用於將埠狀態傳達至一嵌入式控制器(EC)140(例如,經由一I2C介面)之功能性。EC 140大體上負責管理系統100之功率組態(例如,取決於是否將一電源轉接器連接至埠108之任一者,如自TCPC 110連通至EC 140等),自電池104(例如,經由一單獨或併入式電量計(fuel gauge)電路)接收電池狀態,及將電池充電及其他操作控制資訊傳達至充電器102(例如,經由SMbus介面),如自下文描述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
如所展示,系統100包含用於各埠108之電池充電器102-1至102-N。在實施例中,充電器102可包含一或多個降壓-升壓窄輸出電壓DC(NVDC)充電器。根據某些一般態樣,在系統100之操作期間,當將一電源轉接器插入至埠108之任一者中時,相關聯電池充電器102經組態以對電池104充電。在筆記型電腦(例如Ultrabook)及系統100之其他實施例中,電池104可為一可充電1S/2S/3S/4S(即,1單元、2單元、3單元或4單元堆疊)鋰離子(Li離子)電池。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自連接至各自埠108之一或多個轉接器、電池104或其等任何組合接收功率。在一項實例中,系統100根據附接偵測協定(attach detection protocol)(ADP)自一或多個轉接器接收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100自連接至各自埠108之一或多個轉接器、電池104、連接至負載116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或一外部裝置)或其等任何組合提供功率。在一項實例中,系統100根據直連(on-the-go)(OTG)協定將功率提供至一或多個埠108。下文提供系統100之組態及操作之進一步細節。
圖2係繪示根據實施例之一雙埠系統之操作案例之一表 200。在案例1中,無轉接器連接至埠108-1、108-2。在案例2中,連接至第一埠108-1之一轉接器根據ADP操作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在案例3中,連接至第二埠108-2之一轉接器根據ADP操作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在案例4中,連接至第一埠108-1之第一轉接器及連接至第二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兩者根據ADP操作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在案例5中,連接至第一埠108-1之一轉接器根據ADP操作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且連接至第二埠108-2之一OTG裝置根據OTG操作以自系統輸出埠SYSOUT接收功率。在案例6中,連接至第二埠108-2之一轉接器根據ADP操作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且連接至第一埠108-1之一OTG裝置根據OTG操作以自系統輸出埠SYSOUT接收功率。在案例7中,連接至第一埠108-1之一OTG裝置根據OTG操作以自系統輸出埠SYSOUT接收功率。在案例8中,連接至第二埠108-2之一OTG裝置根據OTG操作以自系統輸出埠SYSOUT接收功率。在案例9中,連接至第一埠108-1之第一OTG裝置及連接至第二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OTG裝置兩者根據OTG操作以自系統輸出埠SYSOUT接收功率。
圖3係繪示用於一雙USB-C型埠應用之一個例示性系統300中之問題之一方塊圖。在此實例中,一單一降壓-升壓(BB)充電器302支援系統電源且對一電池304充電。至連接至埠308-1及308-2之裝置之直連(OTG)功率可透過一單一降壓轉換器306提供且可限於5V。各埠308可耦合至控制兩對電晶體312-1、312-2及314-1、314-2之一PD-IC 310。PD-IC 310控制電晶體314-1、314-2以在未連接一轉接器且代替性地連接一功率消耗裝置時將OTG電壓(經由降壓轉換器306自電池304)耦合至轉接器埠 308。當一轉接器連接至埠時,PD-IC 310控制電晶體312-1、312-2以將轉接器電壓耦合至BB充電器302用於在系統輸出埠SYSOUT處提供功率及/或對電池304充電。一嵌入式控制器(EC,未展示)可與PD-IC 310-1及310-2通信以確保當轉接器同時插入至兩個轉接器埠308-1及308-2中時,選擇一個轉接器以耦合至BB充電器302用於供應功率。此方法尤其可採用複雜的邏輯電路,藉此提高實施成本。此外,此方法可能不支援用於連接至埠308之多個轉接器之電源加總功能性。本發明申請人認知,此電源加總功能性可啟用電池304之一快速充電功能,或可支援耦合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之一CPU渦輪事件,或兩者。此功能性可依賴及/或利用在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7/0279284號、2019年12月23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725145號及/或2020年4月10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846152號中所描述之例示性方法之能力,所有此等申請案之內容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4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包含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feature或function)之一系統400之一方塊圖。系統400可實施為系統100。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400包含充電器102-1、102-2,一電池104,一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一感測電阻器418及EC 440。此等組件可一起操作以在多個裝置間儲存及交換功率。例如,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108-2之兩個轉接器透過充電器102-1、102-2將功率供應至透過路徑452、454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額外地或替代地,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108-2之兩個轉接器透過充電器102-1、102-2供應功率以透過路徑456、458對電池104充電。在一些情況中,電池104將額外功率提供至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在一些 實施例中,系統400包含多於、少於或不同於圖4中所展示之組件之組件。
在一個組態中,充電器102-1耦合於轉接器埠108-1與系統輸出埠SYSOUT之間,且充電器102-2耦合於轉接器埠108-2與系統輸出埠SYSOUT之間。充電器102-1、102-2可為或包含能夠以降壓、升壓或降壓-升壓模式操作之DC-DC功率轉換器。在一個組態中,感測電阻器418、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及電池104串聯耦合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可為任何電晶體(例如,MOSFET)。在一個組態中,EC 440耦合至充電器102-1、102-2。類似於圖1之EC 140,EC 440可具體實施為具有對應軟體及韌體之一數位邏輯電路或一微控制器。然而,EC 440可進一步組態或引起充電器102-1、102-2使用電源加總控制功能性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及/或電池104,此自前文例示性描述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因此,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108-2之兩個或更多個轉接器可以一簡單架構將組合功率提供至電池及/或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
在一個態樣中,組態系統400之兩個或多個充電器102以實施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可具挑戰性。特定言之,將多個電流路徑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其中實施一單一感測電阻器418以感測通過電池104之一電流。然而,藉由感測通過單一感測電阻器418之一電流來控制兩個或更多個充電器102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可為困難的。此外,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可為未知的或可頻繁改變,藉此增加組態或控制充電器102之複雜性。
在一個態樣中,EC 440可組態或引起充電器102-1、102-2 根據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一電壓、通過感測電阻器418之一電流或兩者來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在一項實例中,EC 440判定或設定參數,該等參數諸如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一電壓之臨限值或目標值、通過感測電阻器418之一電流、通過一輸入轉接器埠之一電流或其等之一組合。根據由EC 440設定之參數,充電器102-1、102-2可操作為電壓源、電流源或其等之一組合。充電器102-1、102-2可例如透過一預定序列自動地或自主地改變操作模式,以滿足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功率需求。電池104亦可將功率放電以將功率供應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在一種方法中,EC 440使一個充電器102-1能夠產生一信號BGATE1以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且禁止另一充電器102-2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充電器102-1、102-2可根據哪一充電器具有一BGATE控制而設定或改變操作模式。因此,系統400可執行一電源加總功能(feature或function),而無需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接收指示功率需求之任何資訊。下文參考圖5至圖13提供關於系統400之例示性操作之詳細描述。
圖5係繪示根據實施例之系統400之BGATE控制優先順序之一表500。在一個態樣中,EC 440自多個充電器102-1、102-2判定一充電器102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EC 440可接收指示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108-2之轉接器之可用功率之資訊。經判定充電器102可產生一控制信號BGATE且將控制信號BGATE提供至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之閘極電極。在一項實例中,EC 440可回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一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大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一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而判定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EC 440可回應 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大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而判定充電器102-2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若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則EC 440可回應於在將第二轉接器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前將第一轉接器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而判定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藉由判定用於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之BGATE控制優先順序,一單一充電器102可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以管理電池功率。
圖6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一充電器102之一個實施方案之一方塊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充電器102包含電晶體Q1、Q2、Q3、Q4、一電感器L1、一電阻器RS1及一轉換器驅動電路640。電晶體Q1、Q2、Q3、Q4可具體實施為任何電晶體(例如,MOSFET)。轉換器驅動電路640可具體實施為一邏輯電路。此等組件可一起操作以執行DC-DC功率轉換。在其他實施例中,充電器102包含多於、少於或不同於圖6中所展示之組件之組件。
在一個組態中,電阻器RS1耦合於轉接器埠108與電晶體Q1之一汲極電極之間。在一個組態中,電晶體Q1之一源極電極耦合至電晶體Q2之一汲極電極,且電晶體Q2之一源極電極耦合至供應一接地電壓之一接地電壓軌。在一個組態中,電晶體Q4之一汲極電極耦合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晶體Q4之一源極電極耦合至電晶體Q3之一汲極電極,且電晶體Q3之一源極電極耦合至接地電壓軌。在一個組態中,電感器L1耦合於電晶體Q1之源極電極與電晶體Q4之源極電極之間。在一個組態中,轉換器驅動電路640耦合至電阻器RS1之兩個電極、感測電阻器618之 兩個電極、系統輸出埠SYSQUT及電晶體Q1、Q2、Q3、Q4之閘極電極。在此組態中,轉換器驅動電路640可以一降壓模式、一升壓模式或一降壓-升壓模式組態電晶體Q1、Q2、Q3、Q4,以將來自連接至埠108之一轉接器之DC功率轉換為系統輸出埠SYSQUT處之DC功率。
在一個態樣中,充電器102包含多個可選擇回饋迴路:系統電壓迴路602、充電電流迴路604及轉接器電流迴路606。充電器102可自EC 440接收指示電壓或電流臨限值及一BGATE優先順序控制之一信號或一指令,且根據經接收信號或指令例如透過一預定序列自動地選擇系統電壓迴路602、充電電流迴路604及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之一者。
在一個態樣中,採用系統電壓迴路602來感測及調節系統輸出埠SYSQUT處之一電壓。透過一比較器676形成系統電壓迴路602,比較器676比較系統輸出埠SYSQUT處之電壓與一臨限電壓VSYS_TH。根據藉由比較器676之比較,調變器612可調整脈衝之脈衝寬度以驅動電晶體Q1、Q2、Q3、Q4。根據經調整脈衝寬度,PWM驅動器614可產生脈衝且將脈衝提供至開關Q1、Q2、Q3、Q4以調節系統輸出埠SYSQUT處之電壓。根據系統電壓迴路602操作之充電器102可操作為一電壓源以將功率供應至系統輸出埠SYSQUT。
在一項實例中,採用充電電流迴路604來感測及調節通過電池104之一電流。透過一放大器672及一比較器674形成充電電流迴路604。放大器672可判定、感測或放大對應於通過電池104之電流之跨感測電阻器618之一電壓,且比較器674可比較來自放大器672之經判定電壓與對應於一臨限電流IBAT_TH之一電壓。根據藉由比較器674之比較,調變器612可調整脈衝之脈衝寬度以驅動電晶體Q1、Q2、Q3、Q4。根據經調 整脈衝寬度,PWM驅動器614可產生脈衝且將脈衝提供至開關Q1、Q2、Q3、Q4以調節通過電池104之電流。根據充電電流迴路604操作之充電器102可操作為一電流源以將功率供應至系統輸出埠SYSOUT。
在一項實例中,採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來感測及調節通過轉接器埠108之一電流。透過一放大器624及一比較器626形成轉接器電流迴路606。放大器624可判定、感測或放大對應於通過轉接器埠108之電流之跨電阻器RS1之一電壓,且比較器626可比較由放大器624判定之電壓與對應於一臨限電流IAC_TH之一電壓。根據藉由比較器626之比較,調變器612可調整脈衝之脈衝寬度以驅動電晶體Q1、Q2、Q3、Q4。根據經調整脈衝寬度,PWM驅動器614可產生脈衝且將脈衝提供至開關Q1、Q2、Q3、Q4以調節通過轉接器埠108之電流。根據轉接器電流迴路606操作之充電器102可操作為一電流源以將功率供應至系統輸出埠SYSOUT。
在一個態樣中,迴路選擇器620以一預定序列選擇回饋迴路以支援用於對電池104充電之一快速充電功能及/或耦合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之一CPU渦輪功能。不同充電器之迴路選擇器620可直接或透過EC 440彼此通信,以選擇操作模式或回饋迴路。在一個態樣中,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系統電壓迴路602以調節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回應於判定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下降至低於一臨限電壓VSYS_TH(儘管系統電壓迴路602調節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迴路選擇器620可選擇充電電流迴路604以調節通過電池104之電流。當充電電流迴路604調節通過電池104之電流時,額外充電器102可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回應於判定通過電池104之電流下降至低於一臨限電流IBAT_TH(儘管充電電流迴路604調 節通過電池104之電流),迴路選擇器620可選擇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以調節通過轉接器埠108之電流。當轉接器電流迴路606調節通過轉接器埠108之電流時,額外充電器102可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因此,可執行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而無需關於來自耦合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之特定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EC 440可選擇一或多個充電器102之迴路或操作模式。在一些實施例中,EC 440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迴路選擇器620或轉換器驅動電路640之一或多個功能性。
圖7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執行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程序700之一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系統400執行程序700。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其他實體執行程序700。在一些實施例中,程序700包含多於、少於或不同於圖7中所展示之步驟的步驟。
在一種方法中,系統400判定710一第一充電器102-1控制一電池控制電晶體416。系統400(例如,EC 440)可自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108-2之轉接器接收指示可用功率之資訊,且根據來自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判定第一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經判定充電器102-1可產生一BGATE控制信號且將BGATE控制信號提供至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之閘極電極。充電器102-2之BGATE控制可組態為三態,且充電器102-2可未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系統400(例如,EC 440)可回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一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大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一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而判定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系統400(例如,EC 440)可回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大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 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而判定充電器102-2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若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則系統400(例如,EC 440)可回應於在將第二轉接器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前將第一轉接器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而判定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藉由判定用於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之BGATE控制優先順序,一單一充電器102可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以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
在一種方法中,系統400回應於判定第一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而將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設定715於一系統電壓迴路602中。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第一充電器102-1之系統電壓迴路602,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第二充電器102-2之系統電壓迴路602。EC 440可將第一充電器102-1設定或組態為具有高於第二充電器102-2之一臨限電壓VSYS_TH。根據具有一較高第一臨限電壓VSYS_TH之系統電壓迴路602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可操作為一電壓源。第一充電器102-1可停用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且將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調節為第一充電器102-1之一第一臨限電壓VSYS_TH。系統400可將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壓VSYS_TH設定為高於最小電池電壓但小於第一充電器102-1之第一臨限電壓VSYS_TH,使得第二充電器102-2可待命以將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調節為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壓VSYS_TH。第一充電器102-1可判定720是否啟用電池充電。若不存在來自EC 440或一外部運算裝置之用於啟用電池充電之請求,則系統400可維持715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在系統電壓迴路602中操作。
在一種方法中,若存在啟用電池充電之一請求,則系統400可將第一充電器102-1設定725於一充電電流迴路604中且將第二充電器102-2設定725於一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第一充電器102-1之充電器電流迴路604,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第二充電器102-2之轉接器電流迴路606。由於當第一充電器102-1在充電電流迴路604中操作時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導通,故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可減小至電池104之一電壓。根據充電電流迴路604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可操作為一電流供應器。根據充電電流迴路604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可啟用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且將通過電池104之電流調節為第一充電器102-1之一第一臨限電流IBAT_TH。根據轉接器電流迴路606操作之第二充電器102-2可操作為一電流供應器。根據轉接器電流迴路606操作之第二充電器102-2可將通過轉接器埠108-2之電流調節為第二充電器102-2之臨限電流IAC_TH。根據充電電流迴路604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可監測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且判定730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是否在第一充電器102-1之一第一臨限電流IAC_TH之一預定範圍內。若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未在第一臨限電流IAC_TH之預定範圍(例如,±5%)內,則系統400可維持725第一充電器102-1在充電電流迴路604中操作。
在一種方法中,若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在第一臨限電流IAC_TH之預定範圍(例如,±5%)內,則系統400可將第一充電器102-1設定735於一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而第二充電器102-2保持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第一充電器102-1之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620選 擇第二充電器102-2之轉接器電流迴路606。在一個態樣中,當由皆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供應之總功率不足以支援以一快速充電模式對電池104充電,不足以例如在一CPU渦輪事件中支援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或兩者時,通過電池104之電流可減小。
在一種方法中,若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功率需求大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供應之總轉接器功率,則電池104可放電以將功率供應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以滿足需求,同時系統400維持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在一個態樣中,當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時,可接通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因此,當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汲取大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供應之電流之電流時,電池104可放電以透過系統輸出埠SYSOUT將電流或功率提供至該裝置。
圖8繪示根據程序700操作之系統400之功率利用之曲線圖810、820、830、840。在一項實例中,曲線圖810對應於由電池104放電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功率;曲線圖820對應於自轉接器提供至電池104以進行充電之功率;曲線圖830對應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之功率;且曲線圖840對應於由第二充電器102-2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之功率。在圖8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第一充電器102-1具有可用功率30W且第二充電器102-2具有可用功率20W,使得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可皆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且支援自系統輸出埠SYSOUT汲取35W 之電池104之快速充電功能。當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係0W且用35W對電池104充電以進行快速充電時,充電器102-1可提供15W且充電器102-2可提供20W以依35W對電池104充電。隨著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之增加,第一充電器102-1可增加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功率以將功率提供至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在由第一充電器102-1輸出之功率達到其可用輸出功率(或30W)之後,隨著功率需求進一步增加,可減小經提供以對電池104充電之功率。在經提供以對電池104充電之功率達到0W之後,電池104可將功率放電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以例如支援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CPU渦輪功能。
圖9係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執行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程序900之一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系統400執行程序900。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其他實體執行程序900。在一些實施例中,程序900包含多於、少於或不同於圖9中所展示之步驟的步驟。
在一種方法中,系統400判定910一第一充電器102-1控制一電池控制電晶體416。系統400(例如,EC 440)可自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108-2之轉接器接收指示可用功率之資訊,且根據來自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判定第一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經判定充電器102-1可產生一BGATE控制信號且將BGATE控制信號提供至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之閘極電極。充電器102-2之BGATE控制可組態為三態,且充電器102-2可未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系統400可回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一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大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 之一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而判定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系統400可回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大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而判定充電器102-2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在一項實例中,若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之第一轉接器之可用功率等於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第二轉接器之可用功率,則系統400可回應於在將第二轉接器連接至轉接器埠108-2之前將第一轉接器連接至轉接器埠108-1,而判定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藉由判定用於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之BGATE控制優先順序,一單一充電器102可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以管理電池功率。
在一種方法中,系統400回應於判定第一充電器102-1控制電池控制電晶體416而將第一充電器102-1設定915於一系統電壓迴路602中且將第二充電器102-2設定915於一充電電流迴路604中。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系統電壓迴路602,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充電電流迴路604。根據系統電壓迴路602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可操作為一電壓源。第一充電器102-1可停用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且將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調節為第一充電器102-1之一第一臨限電壓VSYS_TH。EC 440可將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流IBAT_TH設定為小於所要充電器電流目標(其稍後可被設定為第一充電器102-1之第一臨限電流IBAT_TH),使得第二充電器102-2可待命以將充電電流調節為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流IBAT_TH。第一充電器102-1可判定920是否啟用電池充電。若不存在例如來自EC 440或一外部運算裝置用於啟用電池充電之請求,則系統400可維持915第一充電器102-1在系統電壓迴路602中操作且維持915第二充電器102-2在充電電流迴路604 中操作。
在一種方法中,若存在啟用電池充電之一請求,則系統400可將第一充電器102-1設定925於一充電電流迴路604中。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充電電流迴路604,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選擇充電電流迴路604。由於當第一充電器102-1在充電電流迴路604中操作時,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導通,故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電壓可減小至電池電壓。根據充電電流迴路604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可操作為一電流供應器。第一充電器102-1可啟用電池控制電晶體416,且將通過電池104之電流調節為第一充電器102-1之一第一臨限電流IBAT_TH。第一充電器102-1可監測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且判定930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是否在第一充電器102-1之一第一臨限電流IAC_TH之一預定範圍(例如,±5%)內。若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未在第一臨限電流IAC_TH之預定範圍(例如,±5%)內,則系統400可維持925第一充電器102-1在充電電流迴路604中操作。根據充電電流迴路604操作之第二充電器102-2可待命以將充電電流調節為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流IBAT_TH。
在一種方法中,若通過轉接器埠108-1之電流在第一臨限電流IAC_TH之預定範圍(例如,±5%)內,則系統400可將第一充電器102-1設定935於一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而第二充電器102-2保持在充電電流迴路604中。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選擇充電電流迴路604。當第二充電器102-2將充電電流調節為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流IBAT_TH時,通過電池104之電流可減小。系統400可監測通過電池104之 電流,且判定940通過轉接器埠108-2之電流是否在第二充電器102-2之第二臨限電流IAC_TH之一預定範圍(例如,±5%)內。若通過轉接器埠108-2之電流未在第二臨限電流IAC_TH之預定範圍(例如,±5%)內,則系統400可維持935第一充電器102-1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而維持935第二充電器102-2在充電電流迴路604中操作。
在一種方法中,若通過轉接器埠108-2之電流在第二臨限電流IAC_TH之預定範圍(例如,±5%)內,則系統400可將第二充電器102-2設定945於一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而第一充電器102-1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例如,第一充電器102-1之迴路選擇器620選擇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且第二充電器102-2之迴路選擇器選擇轉接器電流迴路606。當由皆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之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供應之總功率不足以支援以一快速充電模式對電池104充電,不足以例如在一CPU渦輪事件中支援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或兩者時,通過電池104之電流可減小。根據轉接器電流迴路606操作之第二充電器102-2可操作為一電流供應器。第二充電器102-2可將通過轉接器埠108-2之電流調節為第二充電器102-2之臨限電流IAC_TH。
在一種方法中,若系統輸出埠SYSOUT處之功率需求大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供應之總轉接器功率,則電池104可放電以將功率供應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以滿足需求,同時系統400維持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在一個態樣中,當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在轉接器電流迴路606中操作時,可接通電池控制電晶體416。因此,當連接至系統輸出埠 SYSOUT之一裝置汲取大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及第二充電器102-2供應之電流之電流時,電池104可放電以透過系統輸出埠SYSOUT將電流提供至裝置以補充。
圖10繪示根據程序900操作之系統400之功率利用之曲線圖1010、1020、1030、1040。在一項實例中,曲線圖1010對應於由電池104放電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功率;曲線圖1020對應於自轉接器提供至電池104以進行充電之功率;曲線圖1030對應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之功率;且曲線圖1040對應於由第二充電器102-2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之功率。在圖10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第一充電器102-1具有可用功率30W且第二充電器102-2具有可用功率20W。當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係0W且用20W對電池104充電以進行正常充電時,充電器102-1可提供20W且充電器102-2可提供0W以依20W對電池104充電(例如,正常充電)。隨著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之增加,第一充電器102-1可增加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功率以將功率提供至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在由第一充電器102-1輸出之功率達到其可用輸出功率(或30W)之後,隨著功率需求進一步增加,第二充電器102-2可增加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及電池104之功率。在由第二充電器102-2輸出之功率達到其可用輸出功率(或20W)之後,隨著功率需求進一步增加,可減小經提供以對電池104充電之功率。在經提供以對電池104充電之功率達到0W之後,電池104可將功率放電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以例如支援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CPU渦輪功能。
圖11繪示根據程序700操作之系統400之功率利用之曲線圖1110、1120、1130、1140。在一項實例中,曲線圖1110對應於由電池104放電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功率;曲線圖1120對應於自轉接器提供至電池104以進行充電之功率;曲線圖1130對應於由第一充電器102-1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之功率;且曲線圖1140對應於由第二充電器102-2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電池104或兩者之功率。在圖11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第一充電器102-1具有可用功率30W且第二充電器102-2具有可用功率20W。當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一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係0W且用35W對電池104充電以進行快速充電時,第一充電器102-1可提供30W且第二充電器102-2可提供5W以依35W對電池104充電(例如,快速充電)。隨著來自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功率需求增加,第二充電器102-2可增加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功率以將功率提供至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在由第二充電器102-2輸出之功率達到其可用輸出功率(或20W)之後,隨著功率需求進一步增加,可減小經提供以對電池104充電之功率。在經提供以對電池104充電之功率達到0W之後,電池104可將功率放電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以例如支援連接至系統輸出埠SYSOUT之裝置(例如,處理器)之CPU渦輪功能。
圖12係展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圖4之系統400之例示性操作條件之一表1200。在一項實例中,實施方案實例1對應於根據程序700操作用於以一正常充電模式對電池104充電之系統400。在一項實例中,實施方案實例1對應於根據程序700操作用於以一快速充電模式對電池104充電之系統400。在一項實例中,實施方案實例2對應於根據程序900操作用 於以正常充電模式或快速充電模式對電池104充電之系統400。在用於正常充電之實施方案實例1中,為了支援CPU渦輪事件,具有BGATE優先順序之充電器102-1、電池104及充電器102-2可依序提供功率。在用於快速充電之實施方案實例1中,為了支援CPU渦輪事件,充電器102-1及充電器102-2可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埠SYSOUT。若充電器102-1及充電器102-2不足以滿足功率需求,則電池104可放電且將功率提供至系統輸出SYSOUT。在實施方案實例2中,為了藉由充電器102-1支援CPU渦輪事件,具有BGATE優先順序之充電器102-1、充電器102-2及電池104可依序提供功率。
圖13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包含一轉接器電源加總功能之一系統1300之一方塊圖。系統1300可實施為系統100。在一個態樣中,系統1300類似於系統400,惟系統1300包含四個充電器除外。關於用於各種電源加總功能之系統400揭示之原理可應用於具有四個或任何數目個充電器之系統1300。
儘管本發明實施例已參考其較佳實施例進行特定描述,但對於一般技術者而言應容易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對形式及細節進行改變及修改。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意欲涵蓋此等改變及修改。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9年6月24日申請之標題為「IMPLEMENTATION OF ADAPTER POWER ADD-UP FEATURE FOR MULTIPORT SYSTEMS」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865,824號之優先權及權利,該案之全文出於所有目的而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100:系統
102-1至102-N:充電器
104:電池
108-1至108-N:埠
110-1至110-N:C型埠控制器(TCPC)
116:負載
140:嵌入式控制器(EC)

Claims (20)

  1. 一種多埠系統,其包括:一第一充電器,其耦合於一第一轉接器埠與一系統輸出埠之間,該第一充電器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一第二充電器,其耦合於一第二轉接器埠與該系統輸出埠之間,該第二充電器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一電池控制電晶體及一電池,其等串聯耦合至該系統輸出埠;及一控制器,其耦合至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該控制器經組態以自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其中根據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來選擇來自該第一充電器之該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之一第一回饋迴路及來自該第二充電器之該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之一第二回饋迴路。
  2.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該第一回饋迴路,且該第二充電器經組態以選擇該第二充電器之該第二回饋迴路,而無需關於來自耦合至該系統輸出埠之一裝置之功率需求之資訊。
  3.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該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之該第一回饋 迴路,及其中該第二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選擇該第二充電器之該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之該第二回饋迴路。
  4.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將由該第二充電器控制之一最大電壓設定為小於由該第一充電器控制之一最大電壓。
  5.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回應於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一可用功率大於該第二充電器之一第二可用功率,而自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
  6.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在將一第二裝置連接至該第二轉接器埠之前將一第一裝置連接至該第一轉接器埠,而自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
  7.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一系統電壓迴路來調節該系統輸出埠處之一電壓。
  8. 如請求項7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二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選擇該第二充電器之一第二系統電壓迴 路來調節該系統輸出埠處之該電壓。
  9. 如請求項8之多埠系統,其中回應於判定啟用對該電池充電,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充電電流迴路來調節通過該電池控制電晶體之一電流,且該第二充電器經組態以選擇該第二充電器之一第一轉接器電流迴路來調節通過該第二轉接器埠之一輸入電流。
  10. 如請求項9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通過該第一轉接器埠之一輸入電流在一預定臨限值之一預定範圍內而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二轉接器電流迴路。
  11. 如請求項7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二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選擇該第二充電器之一第一充電電流迴路來調節通過該電池控制電晶體之一電流。
  12. 如請求項11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啟用對該電池充電而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二充電電流迴路來調節通過該電池控制電晶體之該電流。
  13. 如請求項12之多埠系統,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回應於通過該第一轉接器埠之輸入電流在一預定臨限值之一預定範圍內而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轉接器電流迴路來調節通過該第一轉接器埠之該輸入電流。
  14. 如請求項1之多埠系統,其進一步包括:一感測電阻器,其與該電池控制電晶體及該電池串聯耦合至該系統輸出埠,其中該第一充電器經組態以根據跨該感測電阻器之一電壓差來判定通過該電池控制電晶體之一電流。
  15. 一種控制多埠系統之方法,其包括:藉由耦合於一第一轉接器埠與一系統輸出埠之間的一第一充電器偵測該系統輸出埠處之一電壓或通過一電池控制電晶體之一電流,該電池控制電晶體及一電池串聯耦合至該系統輸出埠,一第二充電器耦合於一第二轉接器埠與該系統輸出埠之間,該第一充電器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該第二充電器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藉由耦合至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之一控制器自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回應於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藉由該第一充電器自該第一充電器之該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選擇一第一回饋迴路;回應於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以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藉由該第二充電器自該第二充電器之該兩個或更多個回饋迴路選擇一第二回饋迴路;及藉由該控制器根據該第一回饋迴路及該第二回饋迴路組態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以將功率提供至該系統輸出埠。
  16. 如請求項15之控制多埠系統之方法,其中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該第一回饋迴路及該第二充電器之該第二回饋迴路以將功率提供至耦合至該系 統輸出埠之一裝置,而無需關於來自該裝置之功率需求之資訊。
  17. 如請求項15之控制多埠系統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回應於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一可用功率大於該第二充電器之一第二可用功率而藉由該控制器自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
  18. 如請求項15之控制多埠系統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在將一第二裝置連接至該第二轉接器埠之前將一第一裝置連接至該第一轉接器埠而藉由該控制器自該第一充電器及該第二充電器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
  19. 如請求項15之控制多埠系統之方法,其中藉由該第一充電器選擇該第一回饋迴路包含:回應於判定該第一充電器控制該電池控制電晶體而藉由該第一充電器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一系統電壓迴路來調節該系統輸出埠處之該電壓。
  20. 如請求項19之控制多埠系統之方法,其中藉由該第一充電器選擇該第一回饋迴路包含:回應於判定啟用對該電池充電而藉由該第一充電器選擇該第一充電器之一第一充電電流迴路來調節通過該電池控制電晶體之該電流。
TW109121514A 2019-06-24 2020-06-24 多埠系統及控制其之方法 TWI8289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65824P 2019-06-24 2019-06-24
US62/865,824 2019-06-24
US16/906,971 2020-06-19
US16/906,971 US11251639B2 (en) 2019-06-24 2020-06-19 Adapter power add-up feature for multiport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478A TW202111478A (zh) 2021-03-16
TWI828923B true TWI828923B (zh) 2024-01-11

Family

ID=7403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514A TWI828923B (zh) 2019-06-24 2020-06-24 多埠系統及控制其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89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45679A1 (en) * 2012-11-23 2014-05-29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High efficiency 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40203763A1 (en) * 2013-01-22 2014-07-24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Step-up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80375365A1 (en) * 2015-02-11 2018-12-27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Adaptive charger with input current limitation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45679A1 (en) * 2012-11-23 2014-05-29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High efficiency 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40203763A1 (en) * 2013-01-22 2014-07-24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Step-up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80375365A1 (en) * 2015-02-11 2018-12-27 Siler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Hangzhou) Ltd Adaptive charger with input current limitation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478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2007B2 (en) Circui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lancing power for system load components
US11205915B2 (en) Autonomous adapter pass through mode for buck-boost battery charger
US11251639B2 (en) Adapter power add-up feature for multiport systems
TWI769152B (zh) 多充電器組態及其操作的方法以及相關的電力輸送系統和電子系統
US11677260B2 (en) Managing power in a portable device comprising multiple batteries
US9218043B2 (en) Battery charge system and method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US20150280486A1 (en) Switching mode charger for charging system
US1099214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e current in a battery pack containing cells of disparate types
US11108256B2 (en) Multi-port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system
US11955821B2 (en) Managing power in a portable device comprising multiple batteries
US11251707B2 (en) Power delivery architecture for multiport systems
US11387667B2 (en) Combo buck boost battery charger architecture with reverse boost mode
TW201813235A (zh) 混合電源升降壓充電器
TWI827653B (zh) 用於在電池充電器應用中提供反向升壓模式的系統和方法
US20210232202A1 (en) Multimode usb-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supporting improved battery utilization
US11422600B2 (en) Adaptive multimode USB-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US11239677B2 (en) Buck-boost battery charger for dual battery application
US20180109134A1 (en) Power monitoring for output voltage support
US11784499B2 (en) Multi-port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system
KR20200099057A (ko) 복수의 셀이 직렬 연결된 배터리에 사용가능한 전력관리장치
TWI828923B (zh) 多埠系統及控制其之方法
WO2015154377A1 (zh) 大负载终端的电源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程序及载体
US20200395774A1 (en) Single inductor multiple output charger for multiple battery applications
TW202110027A (zh) 具反向升壓模式之升降壓充電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