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7960B - 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 Google Patents

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7960B
TWI827960B TW110128390A TW110128390A TWI827960B TW I827960 B TWI827960 B TW I827960B TW 110128390 A TW110128390 A TW 110128390A TW 110128390 A TW110128390 A TW 110128390A TW I827960 B TWI827960 B TW I8279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es
processing device
fused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9247A (zh
Inventor
刁鴻浩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北京芯海視界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視覺技術創投私人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北京芯海視界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視覺技術創投私人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北京芯海視界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9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9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7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796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20Processor architectures; Processor configuration, e.g. pipeli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涉及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中的至少之一;還包括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基於透明度融合來自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中至少之一的至少兩個圖像,使所述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本申請提供的圖像處理裝置,通過在圖像處理裝置中設置獨立於中央處理器的圖像融合單元,利用圖像融合單元來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處理,提高了圖像融合處理的速度,從而避免了所有待融合圖像都要經過中央處理器進行融合處理再進行輸出所導致的時延性,降低了用戶體驗度的問題。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終端。

Description

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本申請主張在2020年08月11日提交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2010799324.1、發明名稱為“一種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本申請涉及圖像處理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目前,在進行圖像融合處理時,待融合的圖像都要先發送到中央處理器(CPU),中央處理器對圖像進行融合處理,將進行融合處理後的圖像發送到顯示單元,顯示單元顯示經過中央處理器融合處理後的圖像。
在實現本公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當圖像需要進行融合處理時,是由中央處理器對圖像進行融合處理,由於中央處理器同時還需要處理其他數據,導致中央處理器處理的數據量過大,從而不能及時對圖像進行融合處理,最終導致融合後的圖像在顯示時具有時延性,降低了用戶體驗。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該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範圍,而是作為後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以解決不能及時對圖像進行融合處理,最終導致融合後的圖像在顯示時具有時延性,降低了用戶體驗的技術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包括:
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AP)中的至少之一;
還包括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基於透明度融合來自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中至少之一的至少兩個圖像,使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基於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疊加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基於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和景深信息,疊加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得單元時,
圖像獲得單元被配置為獲得至少兩個原始圖像;
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將至少兩個原始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原始圖像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和原始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時,
圖像獲得單元被配置為獲得原始圖像;
應用處理器被配置為獲得增強圖像;
圖像融合單元還被配置為:將原始圖像和增強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強圖像包括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圖像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增強化現實圖像為基於真實圖像增強得到的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虛擬圖像包括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像處理裝置包括應用處理器時,
應用處理器被配置為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
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將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能夠與顯示屏通信,所述顯示屏被配置為獲得融合圖像,顯示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融合單元設置在顯示屏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終端包括上述的圖像處理裝置。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
通過在圖像處理裝置中設置獨立於中央處理器的圖像融合單元,利用圖像融合單元來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處理,提高了圖像融合處理的速度,從而避免了所有待融合圖像都要經過中央處理器進行融合處理再進行輸出所導致的時延性,降低了用戶體驗度的問題。
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於限制本申請。
為了能夠更加詳盡地瞭解本公開實施例的特點與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圖式對本公開實施例的實現進行詳細闡述,所附圖式僅供參考說明之用,並非用來限定本公開實施例。在以下的技術描述中,為方便解釋起見,通過多個細節以提供對所披露實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沒有這些細節的情況下,至少一個實施例仍然可以實施。在其它情況下,為簡化圖式,熟知的結構和裝置可以簡化展示。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獲得單元01和應用處理器02中的至少之一;
還包括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基於透明度融合來自圖像獲得單元01和應用處理器02中至少之一的至少兩個圖像,使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融合單元03,圖像融合單元03用於將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圖像處理裝置1還包括圖像獲得單元01和應用處理器02中的至少之一。
如圖1所示,為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融合單元03和圖像獲得單元01的結構示意圖,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將來自圖像獲得單元01的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
如圖2所示,為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融合單元03、圖像獲得單元01和應用處理器02的結構示意圖,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將來自圖像獲得單元01和應用處理器02的至少兩張圖像進行融合。例如,將來自圖像獲得單元01的一張圖像和來自應用處理器02的一張圖像進行融合。可選地,將來自圖像獲得單元01的一張圖像和來自應用處理器02的兩張圖像進行融合,或將來自圖像獲得單元01的一張圖像和來自應用處理器02的三張圖像進行融合,等。
如圖3所示,為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融合單元03和應用處理器02的結構示意圖,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將來自應用處理器02的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的圖像可以為單個的圖像,也可以為採集的視頻中包括的圖像序列。可選地,至少兩個圖像中的每個圖像可以彼此獨立地選擇為2D圖像或3D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透明度融合至少兩個圖像,上述的透明度為0至100%。例如可以指完全不透明、半透明和完全透明;其中,半透明的透明度介於完全不透明和完全透明之間。可選地,圖像融合單元03可以將至少兩個完全不透明圖像進行融合。可選地,圖像融合單元03可以將至少兩個半透明圖像進行融合。可選地,圖像融合單元03可以將至少兩個完全透明圖像進行融合。可選地,圖像融合單元03可以將不透明圖像、半透明圖像和完全透明圖像中的至少兩種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基於透明度融合至少兩個圖像。基於透明度融合至少兩個圖像的實現方式可以有兩種,第一種為,基於至少兩個圖像的順序和透明度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第二種為基於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和景深信息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採用第一種實現方式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時,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基於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疊加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至少兩個圖像可以包括第一圖像04和第二圖像05,第一圖像04和第二圖像05基於透明度和順序進行疊加,從而形成第一融合圖像06。第一圖像04為不透明的圖像,圖像顯示的內容為一片叢林,第二圖像05分為第一區域051和第二區域052,其中,第一區域051設置為透明,第二區域052設置為不透明,且第二區域052顯示的圖像內容為一把槍,將第一圖像04和第二圖像05按照一定的順序疊加,疊加後,基於不同圖像的透明度生成第一融合圖像06。
如圖5和圖6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採用第二種實現方式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時,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基於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和景深信息,疊加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至少兩個圖像可以包括第一圖像04和第三圖像07,將第一圖像04和第三圖像07進行融合的融合過程為:先基於不同圖像的景深信息將圖像進行疊加,如圖5所示,基於景深信息,第三圖像07在第一圖像04的上面,而後再基於透明度進行調整,例如,在第三圖像07中,第三圖像07的第一區域071為透明區域,第三圖像07的第二區域072為不透明區域,第一圖像04和第三圖像07進行融合生成第二融合圖像08,在第二融合圖像08中,由於第三圖像07的第一區域071為透明區域,則在第二融合圖像08的第一區域081顯示第一圖像04相對應的圖像,由於第三圖像07的第二區域072為不透明區域,則第二融合圖像08的第二區域082顯示的內容與第三圖像07的第二區域072顯示的內容完全相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至少兩個圖像可以包括第一圖像04和第四圖像09,將第一圖像04和第四圖像09進行融合的融合過程為:先基於不同圖像的景深信息將圖像進行疊加,如圖6所示,基於景深信息,第四圖像09在第一圖像04的上面,而後再基於透明度進行調整,例如,在第四圖像09中,第四圖像09的第一區域091為透明區域,第四圖像09的第二區域092為半透明區域,即,第四圖像09的第二區域092的透明度小於第四圖像09的第一區域091的透明度,例如,第四圖像09的第二區域092展示的圖像為玻璃水杯或是透明塑料瓶等。第一圖像04和第四圖像09進行融合生成第三融合圖像10,在第三融合圖像10中,由於第四圖像09的第一區域091為透明區域,則在第三融合圖像10的第一區域101顯示第一圖像04相對應的圖像,由於第四圖像09的第二區域092為半透明區域,則第三融合圖像10的第二區域102顯示的內容為第四圖像09的第二區域092與後面的對應位置的第一圖像04的融合的內容。
在一些實施例中,以下實施例中提及的至少兩個圖像的融合可以採用上述的融合方法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獲得單元01時,
圖像獲得單元01,被配置為獲得至少兩個原始圖像;
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將至少兩個原始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的“獲得”可以為主動獲取,也可以為被動接收。以下實施例中的“獲得”均可以被理解為主動獲取或者被動接收。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1可以包括圖像獲得單元01和圖像融合單元03,圖像獲得單元01例如為攝像頭,圖像獲得單元01用於獲得至少兩個原始圖像,原始圖像可以為不經過任何處理的基於真實場景得到的圖像,例如為攝像頭對真實場景採集的圖像,或者為攝像頭對真實場景採集的視頻中包括的圖像序列。圖像融合單元03用於將至少兩個原始圖像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原始圖像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和原始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可選地,原始圖像可以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可選地,原始圖像可以包括原始參考圖像。可選地,原始圖像可以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和原始參考圖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原始隨動圖像可以為攝像頭獲得的基於真實場景的圖像(例如:全景圖像)。可選地,原始隨動圖像可以隨著用戶視角的變化而變化。可選地,原始參考圖像可以為攝像頭獲得的基於真實場景的某一目標物的圖像。可選地,原始參考圖像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動的,可以不隨用戶視角的變化而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融合單元03在將至少兩個原始圖像融合時,例如:將至少兩個原始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至少兩個原始參考圖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至少一個原始隨動圖像和至少一個原始參考圖像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圖像獲得單元01和應用處理器02時,
圖像獲得單元01,被配置為獲得原始圖像;
應用處理器02,被配置為獲得增強圖像;
圖像融合單元03還被配置為:將原始圖像和增強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可選地,圖像處理裝置1可以包括圖像獲得單元01、應用處理器02和圖像融合單元03,圖像獲得單元01用於獲得至少一個原始圖像;應用處理器02用於獲得至少一個增強圖像。應用處理器02獲得增強圖像的方式可以為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之一:應用處理器02從存儲介質中直接獲得增強圖像;應用處理器02基於某一圖像生成增強圖像,例如基於原始圖像生成增強圖像;應用處理器02基於自身邏輯直接生成增強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原始圖像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和原始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增強圖像包括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圖像中的至少一種。可選地,增強圖像可以包括增強化現實圖像。可選地,增強圖像可以包括虛擬圖像。可選地,增強圖像可以包括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圖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增強化現實圖像為基於真實圖像或現實圖像增強得到的圖像。例如,增強化現實圖像可以為基於真實圖像或現實圖像(基於真實場景得到的圖像)做色彩增強得到的圖像。虛擬圖像為憑空創造出的圖像,例如,憑空創造出的黑洞場景的圖像,宇宙飛船外的場景圖像或是宇宙飛船船艙內的場景圖像,等。可選地,虛擬圖像包括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可選地,虛擬圖像可以包括虛擬隨動圖像。可選地,虛擬圖像可以包括虛擬參考圖像。可選地,虛擬圖像可以包括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虛擬隨動圖像例如為宇宙飛船外的場景圖像,可以基於觀看者的視角的變化而變化。可選地,虛擬參考圖像例如為宇宙飛船船艙內的場景圖像,例如:宇宙飛船船艙內的操作臺,可以不隨觀看者的視角的變化而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融合單元03用於將來自於圖像獲得單元01的原始圖像和來自于應用處理器02的增強圖像進行融合,原始圖像可以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和原始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之一,增強圖像可以包括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之一,因此,將原始圖像和增強圖像進行融合可以為,將原始圖像包括的圖像中的至少一種圖像和增強圖像包括的圖像中的至少一種圖像進行融合,例如:將原始隨動圖像和增強化現實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和增強化現實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隨動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原始隨動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隨動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隨動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原始參考圖像、原始隨動圖像和增強化現實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原始隨動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原始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原始參考圖像、原始隨動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原始隨動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原始隨動圖像、虛擬參考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原始隨動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將原始參考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原始隨動圖像、原始參考圖像、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進行融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像處理裝置1包括應用處理器02時,
應用處理器02,被配置為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
圖像融合單元03,被配置為將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可選地,圖像處理裝置1可以包括應用處理器02和圖像融合單元03,應用處理器02用於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圖像。例如:應用處理器02可以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隨動圖像;應用處理器02可以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應用處理器02可以獲得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應用處理器02還可以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圖像融合單元03用於將應用處理器02獲得的至少兩種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如圖7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像處理裝置1能夠與顯示屏11通信,顯示屏11被配置為獲得融合圖像,顯示融合圖像。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屏11與圖像融合單元03連接,用於將從圖像融合單元03獲得的融合圖像進行顯示。可選地,圖像融合單元03與顯示屏11可以分開獨立設置,還可以將圖像融合單元03設置在顯示屏11中。圖7中只是示例性地表示了圖像融合單元03和顯示屏11分開獨立設置的情況。
如圖8所示,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2,終端2包括上述的圖像處理裝置1。
本公開實施例中,通過在圖像處理裝置1中設置獨立於中央處理器的圖像融合單元03,利用圖像融合單元03來對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處理,提高了圖像融合處理的速度,從而避免了所有待融合圖像都要經過中央處理器進行融合處理再進行輸出所導致的時延性,降低了用戶體驗度的問題。
以上描述和圖式充分地示出了本公開的實施例,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踐它們。其他實施例可以包括結構的、邏輯的、電氣的、過程的以及其他的改變。實施例僅代表可能的變化。除非明確要求,否則單獨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選的,並且操作的順序可以變化。一些實施例的部分和特徵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換其他實施例的部分和特徵。本公開實施例的範圍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的整個範圍,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的所有可獲得的等同物。當用於本申請中時,雖然術語“第一”、“第二”等可能會在本申請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受到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區別開。比如,在不改變描述的含義的情況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並且同樣地,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現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並且所有出現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而且,本申請中使用的用詞僅用於描述實施例並且不用於限制申請專利範圍。如在實施例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則單數形式的“一個”(a)、“一個”(an)和“所述”(the)旨在同樣包括複數形式。類似地,如在本申請中所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相關聯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組合。另外,當用於本申請中時,術語“包括”(comprise)及其變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陳述的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素,和/或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個或一個以上其它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素、組件和/或這些的分組的存在或添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可以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參見。對於實施例公開的方法、產品等而言,如果其與實施例公開的方法部分相對應,那麼相關之處可以參見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或者電腦軟件和電子硬件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行,可以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以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公開實施例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本文所披露的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裝置、設備等),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單元的劃分,可以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另外,在本公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在圖式中,考慮到清楚性和描述性,可以誇大元件或層等結構的寬度、長度、厚度等。當元件或層等結構被稱為“設置在”(或“安裝在”、“鋪設在”、“貼合在”、“塗布在”等類似描述)另一元件或層“上方”或“上”時,該元件或層等結構可以直接“設置在”上述的另一元件或層“上方”或“上”,或者可以存在與上述的另一元件或層之間的中間元件或層等結構,甚至有一部分嵌入上述的另一元件或層。
1:圖像處理裝置 01:圖像獲得單元 02:應用處理器 03:圖像融合單元 04:第一圖像 05:第二圖像 051:第二圖像的第一區域 052:第二圖像的第二區域 06:第一融合圖像 07:第三圖像 071:第三圖像的第一區域 072:第三圖像的第二區域 08:第二融合圖像 081:第二融合圖像的第一區域 082:第二融合圖像的第二區域 09:第四圖像 091:第四圖像的第一區域 092:第四圖像的第二區域 10:第三融合圖像 101:第三融合圖像的第一區域 102:第三融合圖像的第二區域 11:顯示屏 2:終端
至少一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圖式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和圖式並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圖式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示為類似的元件,圖式不構成比例限制,並且其中:
圖1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圖像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圖像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圖像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進行融合的示意圖;
圖5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圖像和第三圖像進行融合的示意圖;
圖6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圖像和第四圖像進行融合的示意圖;
圖7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圖像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1:圖像處理裝置
01:圖像獲得單元
03:圖像融合單元

Claims (11)

  1. 一種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AP中的至少之一;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基於透明度融合來自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中至少之一的至少兩個圖像,使所述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其中,圖像融合單元基於透明度融合所述至少兩個圖像的實現方式包含:基於所述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和景深信息對所述至少兩個圖像進行融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基於所述至少兩個圖像的透明度和景深信息,疊加所述至少兩個圖像對應地生成融合圖像。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當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得單元時,所述圖像獲得單元,被配置為獲得至少兩個原始圖像;所述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將所述至少兩個原始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原始圖像包括原始隨動圖像和原始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當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包括圖像獲得單元和應用處理器時,所述圖像獲得單元,被配置為獲得原始圖像;所述應用處理器,被配置為獲得增強圖像;所述圖像融合單元還被配置為:將所述原始圖像和所述增強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增強圖像包括增強化現實圖像和虛擬圖像中的至少一種;其中,所述增強化現實圖像為基於真實圖像增強得到的圖像。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所述虛擬圖像包括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一種。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當所述圖像處理裝置包括應用處理器時,所述應用處理器,被配置為獲得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所述圖像融合單元,被配置為將所述增強化現實圖像、虛擬隨動圖像和虛擬參考圖像中的至少兩種圖像進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圖像。
  9.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圖像處理裝置能夠與顯示屏通信,所述顯示屏被配置為獲得所述融合圖像,顯示所述融合圖像。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圖像融合單元設置在所述顯示屏中。
  11. 一種終端,包括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圖像處理裝置。
TW110128390A 2020-08-11 2021-08-02 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TWI8279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9324.1 2020-08-11
CN202010799324.1A CN114078074A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9247A TW202209247A (zh) 2022-03-01
TWI827960B true TWI827960B (zh) 2024-01-01

Family

ID=80247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8390A TWI827960B (zh) 2020-08-11 2021-08-02 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8074A (zh)
TW (1) TWI827960B (zh)
WO (1) WO202203331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180A (zh) * 2009-12-23 2010-07-1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背景建模和能量最小化的复杂背景实时替换方法
CN102157011A (zh) * 2010-12-10 2011-08-17 北京大学 利用移动拍摄设备进行动态纹理采集及虚实融合的方法
CN106504284A (zh) * 2016-10-24 2017-03-15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匹配与结构光相结合的深度图获取方法
US20170091550A1 (en) * 2014-07-15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pectral eye analysi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CN107610077A (zh) * 2017-09-11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9217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of技术的图像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1285B2 (en) * 2008-01-08 2011-08-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Using a captured background image for taking a photograph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180A (zh) * 2009-12-23 2010-07-1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背景建模和能量最小化的复杂背景实时替换方法
CN102157011A (zh) * 2010-12-10 2011-08-17 北京大学 利用移动拍摄设备进行动态纹理采集及虚实融合的方法
US20170091550A1 (en) * 2014-07-15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pectral eye analysi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CN106504284A (zh) * 2016-10-24 2017-03-15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立体匹配与结构光相结合的深度图获取方法
CN107610077A (zh) * 2017-09-11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9217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of技术的图像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8074A (zh) 2022-02-22
WO2022033312A1 (zh) 2022-02-17
TW202209247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7512B1 (en) User wearable viewing devices
CN109361912A (zh) 用于立体视觉图像捕获的多层相机装置
US11417060B2 (en) Stereoscopic rendering of virtual 3D objects
CN106201259A (zh) 一种虚拟现实系统中分享全景影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67694A1 (zh)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071381B (zh) 信令传输使用3d视频编码的高效率视频编码扩展的变形图
TWI827960B (zh) 圖像處理裝置及終端
CN116088784B (zh) 图像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芯片、存储介质及车辆
US104826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virtual environment
WO2021147749A1 (zh) 实现3d显示的方法、装置及3d显示系统
TWI820460B (zh) 圖像處理裝置和虛擬實境設備
CN205485062U (zh) 一种可调节焦距的虚拟现实装置
JP2023549657A (ja) 複数の視点から撮像された立体レンダリング画像データを表示するための3dビデオ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9658517B (zh) 二维箭图在虚拟环境下产生三维视觉效果的实现方法
WO2022033311A1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虚拟现实设备
Wei et al. Color anaglyphs for panorama visualizations
WO2022033314A1 (zh) 3d显示方法、3d显示装置及3d显示器件
WO2022033313A1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终端
CN106101698A (zh) 一种基于图像类型判断的自动播放方法和装置
JP2012133179A (ja) 立体視装置、及び立体視装置の制御方法
Zhang et al. Integration of real-time 3D image acquisition and multiview 3D display
Lee et al. Layered multiple displays for immersive and interactive digital contents
Kumar et al. Penetra3D: A penetrable, interactive, 360-degree viewable display
Tang et al. Real time Virtual View Generation For Augmented Virtuality System.
CN108854067A (zh) 一种基于多视角分屏式的裸眼3d游戏机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