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6716B - 控制不同類型基地台之間之移動性 - Google Patents

控制不同類型基地台之間之移動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6716B
TWI826716B TW109127785A TW109127785A TWI826716B TW I826716 B TWI826716 B TW I826716B TW 109127785 A TW109127785 A TW 109127785A TW 109127785 A TW109127785 A TW 109127785A TW I826716 B TWI826716 B TW I826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entity
rrc
handover
5gm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7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2160A (zh
Inventor
吳志祥
陳德鳴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谷歌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谷歌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谷歌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2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2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6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67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處置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使用者設備(UE),其在該UE以一移動性管理(MM)連接模式操作且經由一無線電承載與一源基地台通信時自該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1002),判定該源基地台及該目標基地台根據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操作且連接至一相同核心網路(CN)(1004),且回應於一交遞根據該命令完成之一指示而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1006)。

Description

控制不同類型基地台之間之移動性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用於控制不同類型之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程序。
根據一些類型之網路架構,一基地台使用某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與一使用者設備(UE)通信,且連接至一核心網路(CN)以向UE提供CN之功能。
例如,下一代演進型節點B(ng-eNB)支援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且連接至一5G核心網路(5GC)。在此情況中,EUTRA之實體層(PHY)提供至媒體存取控制(MAC)子層之傳輸通道,MAC子層繼而提供至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子層之邏輯通道,且RLC子層繼而提供至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子層之RLC通道。為支援連接至一5GC,一EUTRA PDCP子層提供至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子層之信令無線電承載(SRB),且一新無線電(NR)PDCP子層提供至服務資料適配協定(SDAP)之資料無線電承載(DRB)及至RRC子層之SRB。在RRC子層處,4G及5G標準在一些情況中支援不同功能。
特定組態中之UE支援EUTRA (或增強型長期演進(eLTE))及5G新無線電(NR)無線電存取技術(RAT)兩者以與ng-eNB及5G節點(gNB)兩者通信。當gNB及ng-eNB連接至相同CN (例如5GC)時,UE可在經由ng-eNB與CN通信時傳輸層疊於EUTRA RRC協定(其繼而層疊於NR PDCP協定上)上之5G移動性管理(5GMM)非存取層(NAS)訊息。當經由gNB與CN通信時,UE可傳輸層疊於NR PDCP上之NR RRC上之5GMM NAS訊息。因此,在此等情形中,UE可使用相同版本之PDCP及5G移動性管理(5GMM) NAS協定,但不同版本之RRC協定。
由於此層疊,根據3GPP TS 38.331, v. 15.6.0實施之UE在一些情境中無法高效處理交遞事件。例如,在一些情況中,當一源基地台將一UE交遞至具有相同CN類型(例如5GC)之一不同類型之一目標基地台(例如gNB至ng-eNB或ng-eNB至gNB)時,UE釋放一既有無線電連接及/或可用於與目標基地台通信之一無線電承載。
一般而言,本發明之技術允許UE適當執行耦合至相同CN之不同類型之基地台(例如一gNB與一ng-eNB)之間的一交遞。UE判定在此等情形中,UE應繼續以連接模式操作,而非轉變成與一實體(諸如MM)相關聯之空閒模式。
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方案,UE之一非存取層(NAS)協定實體判定UE應繼續以一連接模式操作或轉變成一空閒模式。在一實施方案中,UE之一移動性管理(MM)實體(例如一5GMM實體)判定UE應繼續以一MM連接模式(例如5GMM-CONNECTED)操作或轉變成一MM空閒模式(例如5GMM-IDLE)。
在一實施方案中,對應於源基地台之RAT之一RRC實體在釋放至源基地台之無線電連接之後不通知5GMM實體且藉此引起5GMM實體繼續以5GMM-CONNECTED模式操作。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對應於源基地台之RAT之RRC實體向5GMM實體提供一通知(例如一旗標):不同類型之交遞涉及基地台連接至一相同CN。
又一實施方案涉及:5GMM實體首先轉變成5GMM-IDLE模式,且對應於目標基地台之RAT之一RRC實體接著通知MM實體已建立一無線電連接。
根據另一技術,UE在一些情況中接收一無線電承載之一全組態(例如一DRB)作為交遞組態之一部分,且在交遞完成之後繼續使用無線電承載。為此,對應於源基地台之RAT之RRC實體判定交遞發生於耦合至相同CN之不同類型之基地台之間,且回應性地判定不引起與無線電承載相關聯之PDCP實體及/或SDAP實體釋放。
此等技術之一實例實施例係用於處置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一UE中之一方法。方法可由處理硬體執行且包括在UE以一MM連接模式操作且經由一無線電承載與一源基地台通信時自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方法進一步包括判定源基地台及目標基地台根據不同RAT操作且連接至一相同CN。回應於一交遞根據命令完成之一指示,方法進一步包括繼續以下之至少一者:(i)以MM連接模式操作;或根據與目標基地台有關且自源基地台接收之一組態使用無線電承載。
此等技術之又一實例實施例係一UE,其包括經組態以執行上述方法之處理硬體。
此等技術之又一實例實施例係一通信網路,其包括:一第一基地台,其根據一第一RAT操作;一第二基地台,其根據一第二RAT操作;一CN,其連接至第一基地台及第二基地台;及一UE,其包括硬體且經組態以執行上述方法。
圖1描繪其中一實例UE 102與一新無線電(NR)網路之一基地台、一gNB 104及一增強型長期演進(eLTE)網路之一基地台(一ng-eNB 106)通信之一實例無線通信網路100。UE 102及gNB 104經由一小區110中之NR RAT通信。gNB104繼而經由下一代(NG)介面與一5GC 108通信。類似地,UE 102及ng-eNB 106經由一小區112中之EUTRA RAT通信。ng-eNB 106繼而經由一NG介面與5GC 108通信。因此,UE 102可存取5GC 108之功能。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UE 102依UE 102繼續以一5GMM-CONNECTED模式操作而非轉變成5GMM-IDLE模式之一方式執行一源基地台(例如gNB 104)與一目標基地台(例如ng-eNB 106)(兩者耦合至5GC 108)之間的交遞。詳細描述包含用於提供5G標準實體之各種模式之一透徹理解之特定細節。然而,熟習技術者應清楚及明白,本技術不受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特定細節,而是可取決於標準而應用於其他模式。
如圖1中所繪示,UE 102配備有處理硬體120,其可包含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諸如中央處理單元(CPU))及儲存可在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上執行之機器可讀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及/或專用處理單元。在一實例實施方案中,處理硬體120包含可例示、釋放及否則與以下各者互動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一NR RRC實體122、一EUTRA RRC實體124、一5GMM實體126、一NR SDAP實體127及一NR PDCP實體128。處理硬體120亦儲存一或多個無線電承載組態130及一作用RRC旗標132。
為清楚起見,在參考圖3至圖6及圖8更詳細討論此等情形之前,參考圖2討論UE 102、gNB 104及ng-eNB 106可根據其通信之一實例使用者平面協定堆疊。
參考圖2,UE 102之處理硬體120及gNB 104及ng-eNB 106之各者可支援一PHY子層202、層疊於PHY子層202上之一MAC子層204、層疊於MAC子層204上之一RLC子層206及層疊於RLC子層206上之一NR PDCP子層208及NR PDCP子層208上之一SDAP子層212。
如圖2中進一步所繪示,UE 102及gNB 104可在NR PDCP子層208上之一子層210A處傳輸NR RRC訊息。類似地,UE 102及ng-eNB 106可在NR PDCP子層208上之一子層210B處傳輸EUTRA RRC訊息。此外,UE 102可在一NAS子層214處與gNB 104及ng-eNB 106交換5GMM NAS訊息。
接著,圖3繪示其中UE 102最初處於與一源基地台(例如gNB 104)之5GMM-CONNECTED模式中且因此經由一無線電承載與gNB 104通信之一實例情形。即,用於控制與gNB 104根據其操作之一RAT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之UE 102之實體處於與gNB 104之連接模式中。具體而言,UE 102之5GMM實體126處於5GMM-CONNECTED狀態302中,且UE 102之NR RRC實體122處於NR RRC_CONNECTED狀態304中。
當UE 102以5GMM-CONNECTED模式操作時,UE 102自gNB 104接收310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例如ng-eNB 106)。特定言之,NR RRC實體122自gNB 104接收310命令。在一實施例中,gNB 104包含一MobilityFromNRCommand 中之層組態(例如,其中RRC層係EUTRA且NAS層係5GMM)且發送310MobilityFromNRCommand 以請求將UE 102交遞至ng-eNB 106。基於MobilityFromNRCommand ,UE 102判定gNB 104及ng-eNB 106根據不同RAT操作,但連接至相同CN 108。MobilityFromNRCommand 亦可包含使UE 102與ng-eNB 106通信之一無線電承載組態,如將在下文圖8中進一步描述。
繼續參考圖3,在接收310MobilityFromNRCommand 之後,NR RRC實體122轉送312組態(例如,在包含於MobilityFromNRCommand 中之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中)至UE 102之另一實體用於控制與ng-eNB 106根據其操作之一RAT (例如EUTRA RRC實體124)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使得EUTRA RRC實體124可應用314組態。EUTRA RRC實體124繼而發送316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訊息至ng-eNB 106,且隨後發送318一RRC連接建立指示至5GMM實體126以指示EUTRA RRC實體124成功建立與ng-eNB 106之一無線電連接。因此,EUTRA RRC實體124處於與ng-eNB 106之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330中。EUTRA RRC實體124亦可發送332一交遞成功訊息至NR RRC實體122以通知NR RRC實體122一成功交遞。
回應於接收332交遞成功訊息,NR RRC實體122轉變成一RRC_IDLE狀態334且發送340一釋放指示(例如一RRC連接釋放訊息)至5GMM實體126以指示NR RRC實體122釋放與gNB 104之一無線電連接。繼而,5GMM實體126繼續保持5GMM-CONNECTED狀態350 (即,未轉變成5GMM-IDLE狀態),同時5GMM實體126與EUTRA RRC實體124相關聯。在一實施方案中,5GMM實體126在自EUTRA RRC實體124接收318RRC連接建立指示之後與EUTRA RRC實體124相關聯。5GMM實體126在自EUTRA RRC實體124接收318RRC連接建立指示之後視情況設定319一特定旗標以指示作用無線電資源與ng-eNB 106根據其操作之RAT相關聯。5GMM實體126可使用旗標來指定作用RRC層係EUTRA RRC層且回應於釋放指示而不轉變成5GMM-IDLE狀態。因此,5GMM實體126可回應於自EUTRA RRC實體124接收318之RRC連接建立指示或旗標而與EUTRA RRC實體124相關聯。在另一實施方案中,5GMM實體126在自EUTRA RRC實體124接收一RRC連接恢復指示(未展示以避免雜亂)之後與EUTRA RRC實體124相關聯。5GMM實體126可在自EUTRA RRC實體124接收RRC連接恢復指示之後視情況設定一特定旗標以指示作用無線電資源與ng-eNB 106根據其操作之RAT相關聯。5GMM實體126可使用旗標來指定作用RRC層係EUTRA RRC層且回應於釋放指示而不轉變成5GMM-IDLE狀態。
在一段時間之後,ng-eNB 106發送390一RRCConnectionRelease 訊息至EUTRA RRC實體124。ng-eNB 106可請求UE 102在RRCConnectionRelease 訊息中轉變成RRC空閒或RRC非作用模式。回應於接收390RRCConnectionRelease 訊息,EUTRA RRC實體124相應地轉變392成RRC_IDLE狀態或RRC_INACTIVE狀態。若EUTRA RRC實體124轉變392成RRC_IDLE狀態,則EUTRA RRC實體124發送394指示EUTRA RRC實體124釋放與ng-eNB 106之無線電連接之一RRC連接釋放訊息至5GMM實體126,5GMM實體126繼而轉變398成5GMM_IDLE狀態。若EUTRA RRC實體124轉變392成RRC_INACTIVE狀態,則EUTRA RRC實體124發送394一RRC連接暫停訊息至5GMM實體126,5GMM實體126繼而轉變398成5GMM-CONNECTED狀態(即,5GMM實體126繼續保持5GMM-CONNECTED狀態)。5GMM實體126可在使用一RRC非作用指示轉變成5GMM-IDLE狀態或5GMM-CONNECTED狀態之後重設(例如清除、刪除)上文所討論之旗標。
現參考圖4,在此情形中,5GMM實體126處於5GMM-CONNECTED狀態402中,NR RRC實體122處於NR RRC_CONNECTED狀態404中,NR RRC實體122自gNB 104接收410一命令(例如包含層組態及一無線電承載組態之MobilityFromNRCommand )以交遞至ng-eNB 106,且NR RRC實體122轉送412組態(例如,在包含於MobilityFromNRCommand 中之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中)至EUTRA RRC實體124,使得EUTRA RRC實體124可應用414組態,發送416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訊息至ng-eNB 106,且隨後發送418一RRC連接建立指示至5GMM實體126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02、304、310、312、314、316及318)。因此,EUTRA RRC實體124處於與ng-eNB 106之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430中,且可發送432一交遞成功訊息至NR RRC實體122以通知NR RRC實體122一成功交遞(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30及332)。
回應於接收432交遞成功訊息,NR RRC實體122轉變成一RRC_IDLE狀態434,但不發送指示NR RRC實體122釋放與gNB 104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釋放指示至5GMM實體126 (事件442),與圖3之事件340相比。5GMM實體126繼而繼續保持5GMM-CONNECTED狀態450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50)。在一段時間之後,NR RRC實體122可發送釋放指示至5GMM實體126,5GMM實體126繼而可轉變成5GMM-IDLE狀態。
現參考圖5,在此情形中,5GMM實體126處於5GMM-CONNECTED狀態502中,NR RRC實體122處於RRC_CONNECTED狀態504中,NR RRC實體122自gNB 104接收510一命令(例如包含層組態及一無線電承載組態之MobilityFromNRCommand )以交遞至ng-eNB 106,且NR RRC實體122轉送512組態(例如,在MobilityFromNRCommand 中之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中)至EUTRA RRC實體124,使得EUTRA RRC實體124可應用514組態,發送516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訊息至ng-eNB 106,且隨後發送518一RRC連接建立指示至5GMM實體126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02、304、310、312、314、316、318、402、404、410、412、414、416及418)。因此,EUTRA RRC實體124處於與ng-eNB 106之RRC_CONNECTED狀態530中,且可發送532一交遞成功訊息至NR RRC實體122以通知NR RRC實體122一成功交遞(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30、332、430及432)。
回應於接收532交遞成功訊息,NR RRC實體122轉變成一RRC_IDLE狀態534且發送540一釋放指示(例如一RRC連接釋放訊息)至5GMM實體126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34及340)。然而,在此特定情形中,NR RRC實體122在RRC連接釋放訊息中包含535一旗標以指示5GMM實體126不應轉變成5GMM-IDLE狀態。替代地,NR RRC實體122可發送旗標與RRC連接釋放訊息分離之一指示。5GMM實體126繼而繼續保持5GMM-連接狀態450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50及450)。在一段時間之後,NR RRC實體122可發送無旗標之釋放指示至5GMM實體126,5GMM實體126繼而可轉變成5GMM-IDLE狀態。
現參考圖6,在此情形中,5GMM實體126處於5GMM-CONNECTED狀態602中,NR RRC實體122處於NR RRC_CONNECTED狀態604中,NR RRC實體122自gNB 104接收610一命令(例如包含層組態及一無線電承載組態之MobilityFromNRCommand )以交遞至ng-eNB 106,且NR RRC實體122轉送612組態(例如,在MobilityFromNRCommand 中之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中)至EUTRA RRC實體124,使得EUTRA RRC實體124可應用614組態,發送616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訊息至ng-eNB 106,且隨後發送618一RRC連接建立指示至5GMM實體126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02、304、310、312、314、316、318、402、404、410、412、414、416、418、502、504、510、512、514、516及518)。因此,EUTRA RRC實體124處於與ng-eNB 106之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630中,且可發送632一交遞成功訊息至NR RRC實體122以通知NR RRC實體122一成功交遞(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30、332、430、432、530及532)。
回應於接收632交遞成功訊息,NR RRC實體122轉變成RRC_IDLE狀態634且發送640一釋放指示(例如一RRC連接釋放訊息)至5GMM實體126 (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34、340、534及550)。然而,在此特定情形中,5GMM實體126回應於釋放指示而轉變成5GMM-IDLE狀態643。在一段時間之後,當5GMM實體126在處於5GMM-IDLE狀態中時判定660要發送一訊息時,5GMM實體126請求662 EUTRA RRC實體124建立一無線電連接。在自5GMM實體126接收664一RRC連接請求之後,EUTRA RRC實體124不執行一RRC連接建立程序或一RRC連接恢復程序,且在EUTRA RRC實體124處於RRC_CONNECTED狀態670中時發送672一RRC連接建立指示至5GMM實體126。5GMM實體126繼而轉變成5GMM-CONNECTED狀態650。
圖7係用於判定一UE是否應在自一源基地台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之後轉變成5GMM-IDLE模式之一實例方法700之一流程圖。方法700可實施於UE 102中,且下文將參考UE 102討論。然而,方法700一般可實施於任何適合裝置中。
在區塊702中,UE 102與一源基地台通信訊息。在區塊702中,UE 102首先可在與gNB 104 (參閱圖3中之狀態304、圖4中之狀態404、圖5中之狀態504及圖6中之狀態604)或ng-eNB 106之5GMM-CONNECTED狀態中操作。
在區塊704中,UE 102自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其中基地台係耦合至相同CN (例如5GC 108)之不同類型(例如一gNB及一ng-eNB)。若源基地台係gNB 104,則交遞命令可組態自NR至EUTRA之交遞,使得UE 102可與ng-eNB 106通信。若源基地台係ng-eNB 106,則交遞命令組態自EUTRA至NR之交遞,使得UE 102可與gNB 104通信。
接著,在區塊706中,若UE 102判定目標基地台連接至5GC 108,則在區塊708中,UE 102在交遞之後繼續在5GMM-CONNECTED狀態中操作(參閱圖3至圖5中之事件350、450及550)。即,UE 102在交遞之後不執行一狀態轉變。若UE 102在區塊706中判定目標基地台未連接至5GC (例如,連接至EPC),則UE 102在區塊710中轉變成5GMM-IDLE狀態。即,UE 102自5GMM-CONNECTED狀態轉變成5GMM-IDLE狀態。
現參考圖8,在此情形中,NR RRC實體122處於RRC_CONNECTED狀態804中(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04、404、504及604)。當UE 102以連接模式操作時,NR RRC實體122自gNB 104接收820一命令(例如RRCReconfiguration ),其指定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例如DRB1之NR PDCP及/或NR SDAP組態)。NR RRC實體122繼而轉送822A (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至NR PDCP實體128,使得NR PDCP實體128可應用(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例如NR PDCP組態)。若DRB1之NR SDAP組態包含於命令中,則NR RRC實體122繼而轉送822B (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至SDAP實體127,使得NR SDAP實體127可應用(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例如NR SDAP組態)。
在一段時間之後,gNB 104判定821將UE 102自gNB 104交遞至ng-eNB 106。gNB104可使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包含於MobilityFromNRCommand 訊息中之一全組態中且發送823MobilityFromNRCommand 訊息至NR RRC實體122。DRB1可包含一主小區群組(MCG)資料無線電承載(DRB)、(ii)一輔小區群組(SCG) DRB或(iii)一分割DRB。
作為回應,NR RRC實體122轉送824全組態(例如,在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中)至EUTRA RRC實體124。根據全組態,EUTRA RRC實體124應用825 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且進一步組態826 NR PDCP實體128具有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根據全組態,若NR SDAP組態組態一上行鏈路SDAP標頭及/或一下行鏈路SDAP標頭之使用,則EUTRA RRC實體124亦組態826 NR SDAP實體127具有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若NR SDAP組態未組態上行鏈路SDAP標頭及下行鏈路SDAP標頭兩者,則在一實施方案中,EUTRA RRC實體124可不組態NR SDAP實體127具有NR SDAP組態,且EUTRA RRC實體124或NR RRC實體122可在交遞之後釋放NR SDAP實體127。若NR SDAP組態未組態上行鏈路SDAP標頭及下行鏈路SDAP標頭兩者,則在另一實施方案中,EUTRA RRC實體124仍可組態NR SDAP實體127具有NR SDAP組態,且NR RRC實體122不在交遞之後釋放NR SDAP實體127。
在應用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之後,EUTRA RRC實體124發送816一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訊息至ng-eNB 106 (類似於事件316、416、516及616)。因此,EUTRA RRC實體124處於與ng-eNB 106之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830中,且可發送832一交遞成功訊息至NR RRC實體122以通知NR RRC實體122一成功交遞(類似於上文所討論之事件330、332、430、432、530、532、630及632)。
回應於接收832交遞成功訊息,NR RRC實體122不釋放882 DRB1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之NR PDCP組態及NR SDAP組態及NR PDCP實體128及NR SDAP實體127。若NR RRC實體122未接收交遞成功訊息,則NR RRC實體122保持NR RRC_CONNECTED狀態且執行一NR RRC連接重建程序。若NR RRC實體122無法執行NR RRC連接重建程序,則NR RRC實體122自NR RRC_CONNECTED狀態轉變成NR RRC_IDLE狀態。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上文關於圖3至圖6及圖8所討論之情形可進一步涉及UE 102接收另一命令以交遞至耦合至一不同CN (例如EPC)之另一目標基地台(例如eNB)。在此等實施方案中,UE 102可判定gNB 104及eNB連接至不同CN且在交遞至eNB完成之後轉變成MM空閒模式。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上文所討論之(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可包含一DRB組態(例如DRB-ToAddMod 資訊元素),其包含NR PDCP組態(例如PDCP-Config 資訊元素)及/或NR SDAP組態(例如SDAP-Config 資訊元素)。
圖9係用於判定一UE是否應在一交遞之後釋放一無線電承載之一實例方法900之一流程圖。方法900可實施於UE 102中,且下文將參考UE 102討論。然而,方法900一般可實施於任何適合裝置中。
在區塊902中,UE 102可首先在與gNB 104 (參閱圖3中之狀態304、圖4中之狀態404、圖5中之狀態504及圖6中之狀態604)或ng-eNB 106之連接狀態中操作。
在區塊904中,UE 102自源基地台接收DRBD1 之一DRB組態(參閱圖8中之事件820)。
在區塊906中,UE 102自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其中基地台係耦合至相同CN (例如5GC 108)之不同類型(例如一gNB及一ng-eNB)。若源基地台係gNB 104,則交遞命令可組態自NR至EUTRA之交遞,使得UE 102可與ng-eNB 106通信。若源基地台係ng-eNB 106,則交遞命令組態自EUTRA至NR之交遞,使得UE 102可與gNB 104通信。交遞命令可包含一全組態(例如,由交遞命令中之一全組態指示符指定)(參閱圖8中之事件823)。
在一實施方案中,若在區塊908中,交遞命令包含DRBD1 之一DRB組態(例如DRB-ToAddMod 資訊元素)(其包含DRBD1 之一DRB識別碼)且DRBD1 之DRB組態包含一PDCP組態及一SDAP組態,則UE 102在區塊910中根據PDCP組態來組態DRBD1 之一PDCP實體且根據SDAP組態來組態DRBD1 之一SDAP實體。隨後,在區塊912中,UE 102不在成功交遞至目標基地台之後釋放PDCP實體及SDAP實體。若在區塊908中,交遞命令不包含DRBD1 之一DRB組態,則UE 102在區塊914中釋放DRBD1 之DRB組態(即,釋放DRBD1 )(其包含PDCP組態及SDAP組態)。UE 102可釋放與DRBD1 相關聯之一PDCP實體及一SDAP實體以釋放DRBD1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若UE 102在經由至少兩個DRB (例如D1、D2)與源基地台通信訊息之區塊902中接收不包含DRBD2 (例如DRB-ToAddMod 資訊元素)之一DRB組態(其包含DRBD2 之一DRB識別碼)之一交遞命令,則UE 102回應於交遞命令而釋放DRBD2 。UE 102釋放與DRBD2 相關聯之一PDCP實體及一SDAP實體以釋放DRBD2 。在另一實施方案中,交遞命令可包含組態UE 102釋放DRBD2 之一DRB釋放組態(例如DRB-ToReleaseList 資訊元素)。在又一實施方案中,交遞命令可不包含DRB釋放組態。
圖10描繪UE 102可實施之用於處置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一實例方法1000。
方法1000開始於區塊1002,其中當UE以與一NAS實體或協定(諸如MM (例如5GMM))相關聯之一連接模式操作且經由一無線電承載與源基地台通信時,UE 102自一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圖3至圖9之區塊或事件310、410、510、610、704、823及906)。在區塊1004中,UE 102判定源基地台及目標基地台根據不同RAT操作且連接至一相同CN。
回應於一交遞根據命令完成之一指示,UE 102在區塊1006中繼續以下之至少一者:(i)以與一NAS實體或協定(諸如MM (例如5GMM))相關聯之連接模式操作(圖3至圖8之區塊或事件350、450、550、650、708及808);或(ii)根據與目標基地台有關且自源基地台接收之一組態使用無線電承載(圖8之區塊825及826)。
以下額外考量適用於前述討論。
儘管上文所討論之技術指示gNB 104係源基地台且ng-eNB 106係目標基地台,但當UE 102在一源基地台(例如ng-eNB 106)與一目標基地台(例如gNB 104)(兩者耦合至5GC 108)之間或在源基地台與耦合至一不同CN (例如演進封包核心(EPC))之另一目標基地台之間執行交遞時,類似技術可適用。例如,若源基地台係ng-eNB 106且目標基地台係gNB 104 (即,自EUTRA至NR之交遞),則交遞命令係一MobilityFromEUTRACommand 訊息。MobilityFromEUTRACommand 訊息可包含一RRCReconfiguration 訊息,其包含(若干)無線電承載組態或DRB組態。
此外,儘管上文實例性參考EUTRA、NR、5G NAS協定實體及5GC討論技術,但大體上類似技術可應用於其他無線電存取技術、協定(例如4G、5G及未來標準)及/或CN技術。
其中可實施本發明之技術之一使用者裝置(例如UE 102)可為能夠無線通信之任何適合裝置,諸如一智慧型電話、一平板電腦、一膝上型電腦、一行動遊戲機、一銷售點(POS)終端機、一健康監測裝置、一無人機、一相機、一媒體串流伺服器鑰或另一個人媒體裝置、一可穿戴裝置(諸如一智慧型手錶)、一無線熱點、一微型基地台或一寬頻路由器。此外,在一些情況中,使用者裝置可嵌入於一電子系統(諸如一車輛之頭部單元或一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中。此外,使用者裝置可操作為一物聯網(IoT)裝置或一行動上網裝置(MID)。取決於類型,使用者裝置可包含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一電腦可讀記憶體、一使用者介面、一或多個網路介面、一或多個感測器等等。
某些實施例在本發明中描述為包含邏輯或數個組件或模組。模組可為軟體模組(例如程式碼或儲存於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媒體上之機器可讀指令)或硬體模組。一硬體模組係能夠執行某些操作之一有形單元,且可依某種方式組態或配置。一硬體模組可包括經永久組態以執行某些操作之專用電路系統或邏輯(例如,作為一專用處理器,諸如一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一專用積體電路(ASIC)、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等等)。一硬體模組亦可包括由軟體暫時組態以執行某些操作之可程式化邏輯或電路系統(例如,如一通用處理器或其他可程式化處理器內所涵蓋)。可鑑於成本及時間而驅動在專用且永久組態之電路系統或暫時組態之電路系統(例如,由軟體組態)中實施一硬體模組之決定。
當以軟體實施時,技術可提供為作業系統、由多個應用程式使用之一程式庫、一特定軟體應用程式等等之部分。軟體可由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或一或多個專用處理器執行。
在閱讀本發明之後,熟習技術者將透過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瞭解用於處置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額外及替代結構及功能設計。因此,儘管已繪示及描述特定實施例及應用,但應瞭解,所揭示之實施例不受限於本文中所揭示之精確建構及組件。熟習技術者應明白,可在不背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對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及設備之配置、操作及細節作出各種修改、改變及變動。
以下態樣列表反映本發明明確考量之另一額外實施例。
態樣1. 一種用於處置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一UE中之方法包含:當該UE以一移動性管理(MM)連接模式操作且經由一無線電承載與一源基地台通信,由一或多個處理器自該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該源基地台及該目標基地台根據不同RAT操作且連接至一相同CN;及回應於一交遞根據該命令完成之一指示,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繼續以下之至少一者:(i)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或(ii)根據與該目標基地台有關且自該源基地台接收之一組態使用該無線電承載。
態樣2. 如態樣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用於控制與該源基地台根據其操作之一第一RAT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一實體處接收該交遞命令;由該第一實體提供交遞資訊至用於控制與該目標基地台根據其操作之一第二RAT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二實體;及回應於判定該交遞成功而將該第一實體轉變成一RRC_IDLE狀態且將該第二實體轉變成一RRC_CONNECTED狀態。
態樣3. 如態樣2之方法,其中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包含:在用於控制該UE之移動性管理之一移動性管理(MM)實體處接收指示該第一實體釋放與該源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釋放指示;及回應於該釋放指示而不轉變成一MM空閒模式。
態樣4. 如態樣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接收該釋放指示之前,在該MM實體處接收指示該第二實體成功建立與該目標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建立指示;設定一旗標以指示作用無線電資源與該第二RAT相關聯;及使用該旗標來判定該MM實體回應於該釋放指示而不轉變成該MM空閒模式。
態樣5. 如態樣3之方法,其中該釋放指示係一第一釋放指示,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接收該第一釋放指示之後,在該MM實體處接收指示該第二實體釋放與該目標基地台之該無線電連接之一第二釋放指示;及回應於該第二釋放指示而轉變成該MM空閒模式。
態樣6. 態樣2之方法,其中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包含:在該第一實體處接收該交遞成功之一指示;及回應於接收該交遞成功之該指示而不將指示該第一實體釋放與該源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釋放指示自該第一實體傳輸至該MM實體。
態樣7.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包含:在該第一實體處接收該交遞成功之一指示;及將指示該第一實體釋放與該源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釋放指示自該第一實體傳輸至該MM實體,該釋放指示包含在根據不同RAT操作且連接至一相同CN之基地台之間發生該交遞之一指示。
態樣8. 如態樣2之方法,其中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包含:回應於指示該第一實體釋放與該源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釋放指示而將用於控制該UE之移動性管理之一MM實體轉變成一MM空閒模式;在將該MM實體轉變成該MM空閒模式之後,將建立與該目標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請求傳輸至該第二實體;將指示已建立與該目標基地台之該無線電連接之一建立指示自該第二實體傳輸至該MM實體;及回應於該建立指示而將該MM實體轉變成該MM連接模式。
態樣9. 如態樣1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基地台係一第一目標基地台,且交遞至該第一目標基地台之該命令係發生於一第一例項中之一第一交遞命令,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當該UE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時,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在一第二例項中接收一第二命令以交遞至一第二目標基地台;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該源基地台及該第二目標基地台連接至不同CN;及回應於至該第二目標基地台之一交遞根據該第二命令完成之一指示,藉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轉變成該MM空閒模式。
態樣10. 如態樣1之方法,其中與該目標基地台有關之該組態包含該無線電承載之一全組態,該方法包含在以交遞至該目標基地台之該命令中接收該無線電承載之該全組態。
態樣11. 如態樣10之方法,接收該無線電承載之該全組態包含接收一PDCP或一SDAP組態之至少一者。
態樣12. 如態樣11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回應於該交遞根據該命令完成之該指示,不釋放該PDCP組態或該SDAP組態之至少一者。
態樣13. 如態樣10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承載係(i)一MCG DRB、(ii)一SCG DRB或(iii)一分割DRB之一者。
態樣14.如態樣10之方法,其中繼續使用該無線電承載係進一步回應於判定與該目標基地台有關之該組態不包含釋放該無線電承載之一命令。
態樣15. 如態樣10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承載係一第一無線電承載,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接收該交遞命令之前,經由一第二無線電承載與該源基地台通信;及回應於判定該交遞命令不包含該第二無線電承載之一組態而釋放該第二無線電承載。
態樣16. 如態樣10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承載係一第一無線電承載,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接收該交遞命令之前,經由一第二無線電承載與該源基地台通信;及回應於判定該交遞命令包含釋放該第二無線電承載之一命令而釋放該第二無線電承載。
態樣17. 如態樣15或16之方法,其中釋放該第二無線電承載包含釋放與該第二無線電承載相關聯之一PDCP實體或一SDAP實體。
態樣18. 如態樣1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MM實體包括一5GMM實體;該MM連接模式係一5GMM-CONNECTED模式;及該MM空閒模式係一5GMM-IDLE模式。
態樣19. 一種UE,其包括處理硬體且經組態以實施如態樣1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
態樣20. 一種通信網路,其包括:一第一基地台,其根據一第一RAT操作;一第二基地台,其根據一第二RAT操作;一CN,其連接至該第一基地台及該第二基地台;及一UE,其包括硬體且經組態以實施如態樣1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
100:無線通信網路 102:使用者設備(UE) 104:5G節點(gNB) 106:下一代演進型節點B (ng-eNB) 108:5G核心網路(5GC) 110:小區 112:小區 120:處理硬體 122:新無線電無線電資源控制(NR RRC)實體 124: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無線電資源控制(EUTRA RRC)實體 126:5G移動性管理(5GMM)實體 127:新無線電服務資料適配協定(NR SDAP)實體 128:新無線電封包資料聚合協定(NR PDCP)實體 130:無線電承載組態 132:作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旗標 202:實體層(PHY)子層 204:媒體存取控制(MAC)子層 206: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子層 208:NR PDCP子層 210A:子層 210B:子層 212:服務資料適配協定(SDAP)子層 214:非存取層(NAS)子層 302:5GMM-CONNECTED狀態/事件 304:NR 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310:接收/發送/區塊/事件 312:轉送/事件 314:應用/事件 316:發送/事件 318:發送/事件 319:設定 330: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332:發送/接收/事件 334:RRC_IDLE狀態/事件 340:發送/事件 350:5GMM-CONNECTED狀態/區塊/事件 390:發送 392:轉變 394:發送 398:轉變 402:5GMM-CONNECTED狀態/事件 404:NR 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410:接收/區塊/事件 412:轉送/事件 414:應用/事件 416:發送/事件 418:發送/事件 430: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432:發送/接收/事件 434:RRC_IDLE狀態 442:事件 450:5GMM-CONNECTED狀態/區塊/事件 502:5GMM-CONNECTED狀態/事件 504: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510:接收/區塊/事件 512:轉送/事件 514:應用/事件 516:發送/事件 518:發送/事件 530: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532:發送/接收/事件 534:RRC_IDLE狀態/事件 535:包含 540:發送 550:區塊/事件 602:5GMM-CONNECTED狀態 604:NR 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610:接收/區塊/事件 612:轉送 614:應用 616:發送/事件 618:發送 630: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事件 632:發送/事件 634:RRC_IDLE狀態 643:5GMM-IDLE狀態 650:5GMM-CONNECTED狀態/區塊/事件 660:判定 662:請求 664:接收 670:RRC_CONNECTED狀態 672:發送 700:方法 702:區塊 704:區塊/事件 706:區塊 708:區塊/事件 710:區塊 804:RRC_CONNECTED狀態 808:區塊/狀態 816:發送 820:接收/事件 821:判定 822A:轉送 822B:轉送 823:發送/區塊/事件 824:轉送 825:應用/區塊 826:組態/區塊 830:EUTRA RRC_CONNECTED狀態 832:發送 882:不釋放 900:方法 902:區塊 904:區塊 906:區塊/事件 908:區塊 910:區塊 912:區塊 914:區塊 1000:方法 1002:區塊 1004:區塊 1006:區塊
圖1係其中本發明之一UE可使用本發明之技術來高效處置支援不同RAT且連接至相同CN之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一實例通信系統之一方塊圖;
圖2係本發明之UE可根據其與圖1之基地台通信之協定堆疊之一方塊圖;
圖3係其中在圖1之UE中操作之一5GMM實體回應於成功完成自一gNB至一ng-eNB (兩者連接至一5GC)之一交遞而判定UE應繼續以5GMM-CONNECTED模式操作之一實例情形之一傳訊圖;
圖4係其中在圖1之UE中操作之一NR RRC實體回應於成功完成自gNB至ng-eNB之一交遞而判定UE應繼續以5GMM-CONNECTED模式操作且不通知5GMM實體至gNB之一無線電連接已被釋放之一實例情形之一傳訊圖;
圖5係其中在圖1之UE中操作之一NR RRC實體通知5GMM實體已在交遞至ng-eNB之後釋放至gNB之一無線電連接且在通知中包含一旗標以防止5GMM實體轉變成5GMM-IDLE模式之一實例情形之一傳訊圖;
圖6係其中在圖1之UE中操作之5GMM實體在交遞至ng-eNB之後轉變成5GMM-IDLE模式且EUTRA RRC實體通知MM實體已回應於建立一RRC連接之一請求而建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實例情形之一傳訊圖;
圖7係用於判定UE是否應在自一源基地台交遞至一目標基地台之後轉變成5GMM-IDLE模式之一實例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8係其中在UE完成自一gNB至一ng-eNB之一交遞且接收原來終止於gNB處之一無線電承載之一全組態之後一PDCP實體及一SDAP實體不釋放無線電承載之一實例情形之一傳訊圖。
圖9係用於判定圖1之UE是否應在一交遞之後釋放一無線電承載之一實例方法之一流程圖;及
圖10係用於處置圖1之系統中之移動性之一實例方法之一流程圖。
102:使用者設備(UE)
104:5G節點(gNB)
106:下一代演進型節點B(ng-eNB)
108:5G核心網路(5GC)
110:小區
112:小區
120:處理硬體
122:新無線電無線電資源控制(NR RRC)實體
124: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無線電資源控制(EUTRA RRC)實體
126:5G移動性管理(5GMM)實體
127:新無線電服務資料適配協定(NR SDAP)實體
128:新無線電封包資料聚合協定(NR PDCP)實體
130:無線電承載組態
132:作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旗標

Claims (13)

  1. 一種用於處置基地台之間的移動性之一使用者設備(UE)中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當該UE以一移動性管理(MM)連接模式操作且經由一無線電承載(bearer)與一源基地台通信時,由一或多個處理器自該源基地台接收一命令以交遞(handover)至一目標基地台;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該源基地台及該目標基地台根據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操作且連接至一相同核心網路(CN);及回應於根據該命令之交遞完成,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用於控制與該源基地台根據其操作之一第一RAT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一實體處接收該交遞命令;由該第一實體提供交遞資訊至用於控制與該目標基地台根據其操作之一第二RAT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二實體;及回應於判定該交遞成功,將該第一實體轉變成一RRC_IDLE狀態且將該第二實體轉變成一RRC_CONNECTED狀態。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繼續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包含:在該第一實體處接收該交遞成功之一指示;及回應於接收該交遞係成功之該指示,不將指示該第一實體釋放與該 源基地台之一無線電連接之一釋放指示自該第一實體傳輸至一MM實體。
  4. 如請求項1、2或3之方法,其中該目標基地台係一第一目標基地台,且交遞至該第一目標基地台之該命令係發生於一第一例項中之一第一交遞命令,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當該UE以該MM連接模式操作時,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在一第二例項中接收一第二命令以交遞至一第二目標基地台;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判定該源基地台及該第二目標基地台連接至不同CN;及回應於至該第二目標基地台之一交遞根據該第二命令完成之一指示,藉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轉變成一MM空閒模式。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與該目標基地台有關之組態包含該無線電承載之一全組態,該方法包含在交遞至該目標基地台之該命令中接收該無線電承載之該全組態。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接收該無線電承載之該全組態包含接收一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或一服務資料適配協定(SDAP)組態之至少一者。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承載係(i)一主小區群組(MCG)資料無線電承載(DRB)、(ii)一輔小區群組(SCG)DRB或(iii)一分割DRB之一者。
  8.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MM實體包括一5GMM實體;該MM連接模式係一5GMM-CONNECTED模式;且一MM空閒模式係一5GMM-IDLE模式。
  9. 如請求項1、2或3之方法,其中:該源基地台根據一更先進RAT操作,且該目標基地台根據一後進RAT操作。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源基地台根據5G NR操作,且該目標基地台根據EUTRA操作。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用以交遞之該命令包含一MobilityFromNRCommand
  12. 一種UE,其包括處理硬體且經組態以實施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
  13. 一種通信網路,其包括:一第一基地台,其根據一第一RAT操作;一第二基地台,其根據一第二RAT操作;一CN,其連接至該第一基地台及該第二基地台;及 一UE,其包括硬體且經組態以實施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
TW109127785A 2019-08-14 2020-08-14 控制不同類型基地台之間之移動性 TWI826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6694P 2019-08-14 2019-08-14
US62/886,694 2019-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2160A TW202112160A (zh) 2021-03-16
TWI826716B true TWI826716B (zh) 2023-12-21

Family

ID=7223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7785A TWI826716B (zh) 2019-08-14 2020-08-14 控制不同類型基地台之間之移動性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79415A1 (zh)
EP (1) EP4000310A1 (zh)
BR (1) BR112022002064A2 (zh)
IL (1) IL290552A (zh)
TW (1) TWI826716B (zh)
WO (1) WO202103031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0918A1 (zh) * 2010-09-29 201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无线接入技术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35071A (zh) * 2011-04-02 2014-01-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接入技术(rat)间移动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0493B (zh) * 2018-06-26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US11689970B2 (en) * 2018-08-06 2023-06-27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0918A1 (zh) * 2010-09-29 201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无线接入技术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35071A (zh) * 2011-04-02 2014-01-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接入技术(rat)间移动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Release 15)" 3GPP 2018-09 TS 36.300 V15.3.0; *
網路文獻 Ericsson "Alignment of terminology and general cleanup" 3GPP 2018/01/16 3GPP S2-180099, 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5 Gothenburg, Sweden, 22 - 26 January 20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2160A (zh) 2021-03-16
WO2021030318A1 (en) 2021-02-18
IL290552A (en) 2022-04-01
US20220279415A1 (en) 2022-09-01
BR112022002064A2 (pt) 2022-06-14
EP4000310A1 (en) 2022-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1322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bearer resump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of
US20220386191A1 (en) Conditional full configuration and conditional delta configuration
US20230083266A1 (en)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operation for handover and pscell change
US20230143942A1 (en) Managing a ue preferred configuration
TWI768490B (zh) 用於在通訊網路中管理無線電承載相容性之系統和方法
EP4005276B1 (en) Efficient use of physical and logical resources in dual connectivity
US20220322141A1 (en) Communication of Segmen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s
CN113661774A (zh) 双连接中的辅小区组失败
TWI782399B (zh) 在雙連接場景中管理條件組態
US20230199579A1 (en) Managing configurations
US11700664B2 (en) Resuming radio conne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I826716B (zh) 控制不同類型基地台之間之移動性
US20230224772A1 (en) Managing communication during mcg failure
US20230262545A1 (en) Link recovery via cells prepared with information for handovers including cho and daps
US20200252842A1 (en) Managing cell group configuration in disaggregated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US20230337304A1 (en) Resuming 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
US20230284314A1 (en) Managing Packet-Based Multimedia Network Connections During Master Cell Group Failure
WO202006187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902728A (zh) 在暂停的无线电连接的情况下的有条件的操作
CN117296376A (zh) 在切换期间管理无线电资源和下行链路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