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4419B - 熱管 - Google Patents

熱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4419B
TWI824419B TW111106507A TW111106507A TWI824419B TW I824419 B TWI824419 B TW I824419B TW 111106507 A TW111106507 A TW 111106507A TW 111106507 A TW111106507 A TW 111106507A TW I824419 B TWI824419 B TW I8244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container
heat pipe
cross
work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0850A (zh
Inventor
Yasumi Sasaki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4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441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工作流體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一邊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的熱管。熱管包括:容器,是一側的端部的端面及另一側的端部的端面被密封的管體;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容器的內部;以及工作流體,封入前述容器的內部。在與前述容器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至少一剖面中,前述毛細構造體具有第1毛細部及第2毛細部。前述第1毛細構造部具有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以上的厚度。前述第2毛細部與前述第1毛細部形成一體、由前述第1毛細部往外方向延伸、並且具有未滿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的厚度。前述第2毛細部具有平坦部,延伸於與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Description

熱管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熱管,具有優秀的工作流體流通特性以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搭載於筆記型電腦或伺服器等電氣、電子機器中的半導體元件等電子零件,因為高性能化等原因造成發熱量加大,冷卻就變得更加重要。熱管作為電子零件的冷卻手段被使用。又,因為電氣、電子機器的小型化,電氣、電子機器的內部空間逐漸狹小化,因此熱管被進一步要求小型化。在這個背景下,有一種將熱管的容器扁平化的薄型熱管被使用。
又,扁平化的薄型熱管為了確保工作流體的流路,有時會被要求確實地維持被減壓處理的內部空間。因此,有一種熱管,其在扁平的容器本體的內部中央朝向長度方向固定了至少一支其高度用以阻止該容器本體扁掉的支柱,且同時在該容器本體的內部一半的位置,形成一體地鋪設厚度比該支柱的高度低的工作液體回流用的毛細體(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藉由立設支柱於扁平化的容器的內部來防止容器扁掉,確保工作流體的流路。
然而,專利文獻1中,在熱管的內部空間設置了與毛細構造體為不同構件的支柱,因此毛細構造體的搭載量減少,且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也減少。又,專利文獻1中,在扁平的容器的寬度方向全體佈滿毛細構造體也會使蒸氣流路減少。因此,專利文獻1中,會有無法充份獲得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的問題。又專利文獻1中,因為無法充分地獲得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而存在無法充分獲得最大熱輸送量,無法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的問題。
又,如專利文獻1,無法充分獲得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的情況下,會有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熱管的凝縮部的蒸氣流路的情況。又,為了確保蒸氣流路而只在容器的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設置毛細構造體的情況下,熱管的凝縮部當中,在容器的寬度方向端部的蒸氣流路累積了液相的工作流體。特別是,當熱管的凝縮部位於重力方向下方,液相的工作流體容易累積在熱管的凝縮部的蒸氣流路。
例如,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於位於重力方向下方的凝縮部的蒸氣流路的狀態下,當改變筆記型電腦等的電氣、電子機器的擺設姿勢,凝縮部往重力方向上方移動,累積在凝縮部的液相的工作流體會往重力方向下方流動。當液相的工作流體往重力方向下方流動,液相的工作流體會與在蒸氣流路從熱管的蒸發部往重力方向上方的凝縮部流通的氣相的工作流體碰撞,液相的工作流體被氣相的工作流體彈開而產生了雜音的問題。
又,累積於凝縮部的蒸氣流路的液相的工作流體往重力方向下方流動,與氣相的工作流體碰撞,因此氣相的工作流體的流動產生壓力損失,結果造成了無法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的問題。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1388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管,具有優秀的工作流體流通特性以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組成要旨如下: [1] 一種熱管,包括:容器,是一側的端部的端面及另一側的端部的端面被密封的管體; 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容器的內部;以及 工作流體,封入前述容器的內部, 其中,在與前述容器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至少一剖面中,前述毛細構造體具有第1毛細部及第2毛細部,其中前述第2毛細部與前述第1毛細部形成一體、由前述第1毛細部往外方向延伸、並且比前述第1毛細部薄, 前述第2毛細部具有平坦部,延伸於與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2] 在[1]記載的熱管中,第1毛細部具有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以上的厚度,前述第2毛細部具有未滿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的厚度。 [3] 在[1]或[2]記載的熱管中,前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領域具有被扁平加工過的扁平部。 [4] 在[3]記載的熱管中,前述扁平部在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具有一側的內面、以及與前述一側的內面相向的另一側的內面,在前述一剖面中,前述第1毛細部具有與前述一側的內面相接的頂部、以及與前述另一側的內面相接的底邊部。 [5] 在[1]至4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一剖面中,前述毛細構造體在前述第1毛細部的頂部及前述平坦部之間,具有漸變部,其沿著與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前述毛細構造體的厚度連續地減少。 [6] 在[1]至[5]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一剖面中,相對於前述第2毛細部的寬度及從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至與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相向的前述容器的內面為止的寬度的合計值,前述第2毛細部的寬度所佔的比例在50%以上。 [7] 在[1]至[6]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不與面向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的前述容器的內面相接。 [8] 在[1]至[7]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一剖面中,前述第2毛細部的剖面積相對於前述第1毛細部的剖面積的比例在1.0%以上50%以下。 [9] 在[1]至[8]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容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與熱交換手段熱連接的凝縮部,其中在前述蒸發部的前述平坦部的厚度比在前述凝縮部的前述平坦部的厚度厚。 [10] 在[1]至[9]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一剖面中,未被前述毛細構造體佔有的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剖面積,相對於前述毛細構造體的剖面積的比例在15%以上65%以下。 [11] 在[1]至[10]任一者記載的熱管中,前述毛細構造體是金屬粉的燒結體。
上述態樣的第2毛細部的「平坦部」是指在與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稱為「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上,第2毛細部的厚度的變化率在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以下的部位。又,上述態樣中的毛細構造體的「漸變部」是指在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上,毛細構造體的厚度相對於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的單位長度之變化率,超過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的部位。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毛細構造體具有第1毛細部及以第1毛細部薄的第2毛細部,也就是,藉由具有在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上相對較厚的第1毛細部,而具有液相的工作流體從凝縮部往蒸發部的優秀回流特性。又,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從第1毛細部往外方向延伸、在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上相對厚度較薄的第2毛細部,具有沿著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藉此一邊充分確保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一邊藉由平坦部的毛細管力使液相的工作流體被毛細構造體吸收。因此,藉由第2毛細部具有平坦部,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於熱管的凝縮部中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端部。根據上述記載,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具有工作流體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即使改變搭載本發明的熱管的電氣、電子機器的設置姿勢也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又,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毛細構造體具有厚度在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以上的第1毛細部,藉此具有液相的工作流體從凝縮部往蒸發部的更優秀的回流特性。又,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從厚度在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以上的第1毛細部往外方向延伸、厚度未滿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的第2毛細部,具有沿著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藉此一邊充分確保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一邊藉由平坦部的毛細管力使液相的工作流體被毛細構造體吸收。因此,藉由厚度未滿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的第2毛細部具有平坦部,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於熱管的凝縮部中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端部。根據上述記載,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具有工作流體更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發揮更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即使改變搭載本發明的熱管的電氣、電子機器的設置姿勢也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第1毛細部具有與容器的一側的內面相接的頂部以及與容器的另一側的內面相接的底邊部,藉此液相的工作流體的從凝縮部至蒸發部的回流特性確實地提升。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相對於第2毛細部的寬度及從第2毛細部的前端至面向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的容器的內面為止的寬度的合計值,前述第2毛細部的寬度所佔的比例在50%以上,藉此,能夠更加確實地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於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寬度方向端部。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第2毛細部的前端不與面相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的容器的內面相接,藉此進一步確實地確保了蒸氣流路,且氣相的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進一步提升。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第2毛細部的剖面積相對於第1毛細部的剖面積的比例在1.0%以上50%以下,藉此能夠均衡地提升工作流體的優秀的流通特性及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在蒸發部的第2毛細部的平坦部的厚度比在凝縮部的前述平坦部的厚度厚,藉此在蒸發部的第2毛細部的毛細管力更加提升,因此液相的工作流體的從凝縮部往蒸發部的回流特性更加提升。
根據本發明的熱管的態樣,相對於毛細構造體的剖面積,不佔有前述毛細構造體的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剖面積所佔比例在10%以上50%以下,藉此能夠均衡地提升液相的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及氣相的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
以下,使用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圖1為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圖2為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具備容器10、毛細構造體20及工作流體(未圖示)。容器10為管體,由一側的端部11的端面12及另一側的端部13的端面14所密封。毛細構造體20設置於容器10的內部。工作流體被封入容器10的內部。容器10的形狀是長尺狀。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能夠因應使用狀況等適當地選擇,可以是直線狀,也可以是具有曲部的形狀,熱管1為了說明方便形成直線狀。又,容器10的內部形成被減壓處理的密閉空間。
毛細構造體20沿著容器10的長度方向從容器10的一側的端部11延伸到另一側的端部13。又,毛細構造體20的寬度沿著容器10的長度方向以略相同的尺寸延伸。熱管1中,例如一側的端部11熱連接了發熱體100以發揮蒸發部的功能,另一側的端部13熱連接了熱交換手段(未圖示)以發揮凝縮部的功能。根據上述記載,毛細構造體20沿著熱管1的熱輸送方向延伸。
與容器10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形狀並沒有特別限定,但如圖2所示,熱管1中形成被扁平加工的扁平形狀。因此,熱管1形成具有扁平部的薄型熱管。容器10的厚度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0.1mm~0.5mm。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例如0.5mm~2.0mm。與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的尺寸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5mm~30mm。
如圖2所示,在與容器10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毛細構造體20具有第1毛細部21及第2毛細部22。第1毛細部具有既定的厚度。第2毛細部22的厚度比第1毛細部21薄。因此,上述的剖面中,第1毛細部21形成比第2毛細部22厚的態樣。毛細構造體20在上述剖面中,具有相對較厚的第1毛細部21及相對較薄的第2毛細部22即可,但熱管1中,在與容器10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剖面上,毛細構造體20具有厚度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以上的第1毛細部21、厚度未滿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的第2毛細部22。第2毛細部22會與第1毛細部21形成一體,從第1毛細部21朝向外方向延伸。熱管1在上述剖面中,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設置第1毛細部21,並且延續著第1毛細部21的兩側設置第2毛細部22。第2毛細部22設置於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的兩端部附近。
容器10的扁平部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方向,具有一側的內面16、以及與一側的內面16相向的另一側的內面17。第1毛細部21具有與一側的內面16相接的頂部23、以及與另一側的內面17相接的底邊部24。因此,熱管1中,第1毛細部21具有一個部位,其厚度相當於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也就是,相對於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為100%。根據上述記載,第1毛細構造部21當中,對應於頂部23的部位的厚度維持著相當於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厚度,熱管1中,第1毛細部21的頂部23與一側的內面16面接觸,第1毛細部21的底邊部24與另一側的內面17面接觸。
第2毛細部22以與另一側的內面17相接的狀態下設置,但不連接一側的內面16、以及連接一側的內面16及另一側的內面17的內側面18。因此,一側的內面16及內側面18上沒有設置第2毛細部22。一側的內面16當中不與第1毛細部21相接的部位、以及內側面18都會露出至內部空間15。
第2毛細部22具有平坦部30,其沿著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延伸。平坦部30在第2毛細部22之中形成於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的兩端部。平坦部30一邊維持未滿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的既定厚度,一邊從第1毛細部21朝向內側面18的方向橫跨既定的長度延伸。平坦部30雖然維持了未滿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的既定厚度,但從一邊更加充分地確保讓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50,一邊確實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的累積的觀點來看,維持在未滿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30%的既定厚度為佳,維持在未滿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20%的既定厚度特佳。另一方面,從確實地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的端部的觀點來看,平坦部維持在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10%以上的既定厚度為佳。平坦部30一邊維持既定的厚度一邊從的1毛細部21往內側面18的方向延伸,因此形成略平坦形狀。
上述的剖面中,相對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以及第2毛細部22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上從前端31到與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相向的容器10的內面(圖2中,容器10的內側面18)為止的寬度W2的合計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所佔的比例並沒有限定,但在熱管1中是50%以上。另一方面,熱管1中,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不與容器10的內側面18相接。因此,相對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以及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到與前端31相向的內側面18為止的寬度W2的合計尺寸,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所佔的比例未滿100%。
像這樣,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不與容器10的內側面18相接,因此,包含平坦部30,第2毛細部22沒有延伸到容器10的內側面18,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隔著既定的間隔與內側面18相向。因此,另一側的內面17具有不與第1毛細部21也不與第2毛細部22相接的部位,該部位露出至內部空間15。
平坦部30的厚度可以沿著容器10的長度方向,以略相同的厚度延伸,但也可以對應於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部位而有不同的厚度。平坦部30的厚度是因應於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部位而不同的厚度的情況下,容器10與發熱體100熱連接的蒸發部中的平坦部30的厚度,比容器10與熱交換手段(未圖示)熱連接的凝縮部中的平坦部30的厚度更厚的話,蒸發部中第2毛細部22的毛細管力會更加提升,液相的工作流體的從凝縮部往蒸發部的回流特性更加提升,因此更為適合。
如圖2所示,毛細構造體20在第1毛細部21的頂部23及平坦部30之間,具有沿著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毛細構造體20的厚度連續地減少的漸變部40。漸變部40橫跨第1毛細部21及第2毛細部22形成,隨著從第1毛細部21往第2毛細部22,毛細構造體20的厚度減少。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中,漸變部40中的毛細構造體20的厚度的變化率,變得比平坦部30中的毛細構造體20的厚度的變化率大。
上述剖面中,第2毛細部22的剖面積相對於第1毛細部21的剖面積的比例並沒有特別限定,熱管1中一邊充分地確保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50,一邊從確實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的累積這點來看設定在1.0%以上50%以下為佳,10%以上30%以下特佳。
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當中不佔有毛細構造體20的內部空間15,是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50。對應於毛細構造體20沿著熱管1的熱輸送方向延伸,蒸氣流路50沿著熱管1的熱輸送方向延伸。
上述剖面中,未被毛細構造體20佔有的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蒸氣流路50)的剖面積相對於毛細構造體20的剖面積的比例,並沒有特別限定,但熱管1中,從能夠平衡地提升液相的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及氣相的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這點,15%以上65%以下為佳,20%以上60%以下特佳。更具體來說,熱管1中,不佔有毛細構造體20的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剖面積相對於毛細構造體20的剖面積的比例在30%以上50%以下。
容器10的材質並沒有特別限定,但例如從熱傳導率優秀這點來看,能夠舉出銅、銅合金,從輕量化這點來看,能夠舉出鋁、鋁合金,從機械強度的改善這點來看,能夠舉出不鏽鋼等的金屬。又,也可以因應熱管1的使用狀況,使用錫、錫合金、鈦、鈦合金、鎳、鎳合金等。
作為毛細構造體,例如能夠舉出包含金屬粉的粉體的燒結體。具體的例子能夠舉出銅粉及不鏽鋼粉等的金屬粉的燒結體、銅粉及碳粉的混合粉的燒結體等。第1毛細部及第2毛細部22可以是相同的材料種的粉體,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種的粉體。又,第1毛細部21及第2毛細部22的粉體的平均粒徑可以是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包含燒結體的原料(即金屬粉)的粉體的平均一次粒子徑,能夠藉由被毛細構造體20所要求的毛細管力以及液相的工作流體的回流特性等適當選擇,例如能舉出50μm以下100μm以下。
又,封入容器10的工作流體能夠因應於容器10的材質適當地選擇,例如能夠舉出水、氫氟烴、碳氟化合物、環戊烷等。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熱管的製造方法例。本發明的熱管的製造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但例如毛細構造體20是粉狀的燒結體的情況下,能夠使用設置有既定形狀的切口部的芯棒來製造,該切口部是用來填充毛細構造體20的原料(粉體)而設置。具體來說,將該形狀的芯棒從圓形狀的管材的長度方向中的一側的端部往另一側的端部插入。管材的內壁面與芯棒的外面之間,在切口部的基礎上形成空隙部。從管材的端部填充毛細構造體20的原料(既定量的粉體)到上述空隙部中。加熱處理填充了粉體的管材,將芯棒從管材拉出,對管材扁平加工。當對管材扁平加工,填充於切口部的粉體會形成毛細構造體20。
接著,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的熱輸送機制。熱管1中,例如將發熱體100熱連接到一側的端部11,使一側的端部11發揮蒸發部(受熱部)的功能,將熱交換手段熱連接到另一側的端部13,使另一側的端部13發揮凝縮部(散熱部)的功能。又,位於一側的端部11與另一側的端部13之間的中央部19發揮隔熱部的功能。當在熱管1的蒸發部受到來自發熱體100的熱,工作流體從液相相變化成氣相。相變化成氣相的工作流體從蒸發部沿著容器10的長度方向往凝縮部(熱管1中從一側的端部11往另一側的端部13)流動於蒸氣流路50,藉此來自發熱體100的熱從蒸發部往凝縮部輸送。從蒸發部往凝縮部輸送的來自發熱體100的熱,會因為在設置有熱交換手段的凝縮部,氣相的工作流體相變化成液相,而作為潛熱被放出。在凝縮部放出的潛熱會因為設置於凝縮部的熱交換手段而從凝縮部往熱管1的外部環境放出。在凝縮部相變化成液相的工作流體會因為毛細構造體20的毛細管力,從凝縮部往隔熱部回流。
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中,毛細構造體20具有第1毛細部21,其具有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以上的厚度,藉此具有液相的工作流體從凝縮部往蒸發部優秀的回流特性。又,從第1毛細部21往外方向延伸,且具有未滿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的厚度的第2毛細部22,藉由具有沿著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延伸的平坦部30,一邊充分地確保氣相的工作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50,一邊利用平坦部30的毛細管力使累積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端部的液相的工作流體被毛細構造體20吸收。因此,藉由第2毛細部22具有平坦部30,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於熱管1的凝縮部當中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端部。根據上述記載,熱管1中,具有工作流體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即使改變搭載熱管1的電子機器的設置姿勢也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又,第2毛細部22具有沿著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延伸的平坦部30,藉此蒸發部中的工作流體的蒸發面積增大,能夠降低熱阻抗。又,熱管1中,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熱管1的凝縮部,因此能夠確實地幫助從容器10的一側的端部11往另一側的端部13熱輸送。
又,熱管1中,一側的內面16之中不與第1毛細部21相接的部位及內側面18,沒有形成毛細構造體而露出至內部空間15,因此充分確保了蒸氣流路50,氣相的工作流體能夠平滑流通。
又,熱管1中,第1毛細部21具有與容器10的一側的內面16相接的頂部23、以及與另一側的內面17相接的底邊部24。也就是,第1毛細部21具備相對於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為100%的厚度的部位,因此液相的工作流體從凝縮部往蒸發部的回流特性優秀。
熱管1中,相對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以及第2毛細部22的從前端31到與前端31相向的內側面18為止的寬度W2的合計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所佔的比例在50%以上,因此能夠更加確實地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W端部。
熱管1中,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不與面向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的容器的內側面18相接,因此更確實地確保了蒸氣流路,並且進一步提升氣相的工作流體的流通特性。
熱管1中,第2毛細部22的剖面積相對於第1毛細部21的剖面積在1.0%以上50%以下,因此能夠平衡地提升工作流體的優秀的流通特性以及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熱管的第2實施型態例。第2實施型態例的熱管與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之間,主要構成要素相同,相同的構成要素會使用相同的符號來說明。圖3為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的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中,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是直線狀,但如第3圖所示,第2實施型態例的熱管2中,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是具有曲部51的形狀。具體來說,熱管2中,容器10是具有1個曲部51的L字狀。
即使是容器10為L字狀的熱管2,也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熱管2的凝縮部當中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端部。根據上述記載,即使是熱管2,也具有工作流體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即使改變搭載熱管2的電子機器的設置姿勢也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熱管的第3實施型態例。第3實施型態例的熱管與第1、第2實施型態例的熱管之間,主要構成要素相同,相同的構成要素會使用相同的符號來說明。圖4為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的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中,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是直線狀,但如第4圖所示,第3實施型態例的熱管3中,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是具有複數個(熱管3中為2個)曲部51的形狀。
即使是容器10是具有2個曲部51的形狀的熱管3,也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熱管3的凝縮部當中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端部。根據上述記載,即使是熱管3,也具有工作流體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即使改變搭載熱管3的電子機器的設置姿勢也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熱管的第4實施型態例。第4實施型態例的熱管與第1~3實施型態例的熱管之間,主要構成要素相同,相同的構成要素會使用相同的符號來說明。圖5為顯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的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中,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是直線狀,但如第5圖所示,第4實施型態例的熱管4中,容器10的長度方向的形狀是具有複數個(熱管4中為4個)曲部51的形狀。又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1中,容器10的一側的端部11熱連接了發熱體100,但如圖5所示,第4實施型態例的熱管4中,容器10的中央部19熱連接了發熱體100,容器10的中央部19發揮蒸發部(受熱部)的功能。根據上述記載,熱管4中,容器10的一側的端部11與另一側的端部13發揮凝縮部(散熱部)的功能。
即使是容器10是具有4個曲部51的形狀,且容器10的中央部19熱連接發熱體100的熱管4,也能夠防止液相的工作流體累積在熱管4的凝縮部當中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寬度方向端部。根據上述記載,即使是熱管4,也具有工作流體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且即使改變搭載熱管4的電子機器的設置姿勢也能夠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熱管的其他實施型態例。熱管的上述各實施型態例中,在與容器10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毛細構造體20具有厚度在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以上的第1毛細部21、以及厚度未滿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的第2毛細部22,但在上述剖面中,第1毛細部21比第2毛細部22厚(第2毛細部22比第1毛細部21薄)的態樣的話,第1毛細部21及第2毛細部22相對於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厚度並沒有特別限定。又,熱管的上述各實施型態例中,相對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與第2毛細部22的前端31到面相前端31的內側面18為止的寬度W2的合計值,第2毛細部22的寬度W1所佔的比例在50%以上未滿100%,但也可以是例如30%以上未滿50%。
熱管的上述各實施型態例中,第1毛細部21的頂部23與一側的內面16相接,但也可以因應熱管的使用條件等,設計成第1毛細部21的頂部23不與容器10的內面相接的態樣。也就是說,第1毛細部21具有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50%以上的厚度即可,也可以是未滿容器10的內部空間15的高度H的100%的厚度。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的熱管,具有工作流體的優秀的流通特性,能夠一邊發揮優秀的熱輸送特性,一邊防止工作流體流通時產生雜音,因此在冷卻搭載於容易改變設置姿勢的攜帶用電子機器中的半導體元件等的電子零件的領域,有極高的利用價值。
1,2,3,4:熱管 10:容器 11:一側的端部 12:端面 13:另一側的端部 14:端面 15:內部空間 16:一側的內面 17:另一側的內面 18:內側面 19:中央部 20:毛細構造體 21:第1毛細部 22:第2毛細部 23:頂部 24:底邊部 30:平坦部 31:前端 40:漸變部 50:蒸氣流路 51:曲部 100:發熱體 H:高度 W:寬度方向
圖1為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圖2為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圖3為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圖4為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圖5為顯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型態例的熱管的長度方向上剖面的概要的說明圖。
1:熱管
10:容器
15:內部空間
16:一側的內面
17:另一側的內面
18:內側面
20:毛細構造體
21:第1毛細部
22:第2毛細部
23:頂部
24:底邊部
30:平坦部
31:前端
40:漸變部
50:蒸氣流路
100:發熱體
H:高度
W:寬度方向
W1,W2:寬度

Claims (9)

  1. 一種熱管,包括:容器,是一側的端部的端面及另一側的端部的端面被密封的管體;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容器的內部;以及工作流體,封入前述容器的內部,其中,在與前述容器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至少一剖面中,前述毛細構造體具有第1毛細部及第2毛細部,其中前述第2毛細部與前述第1毛細部形成一體、由前述第1毛細部往外方向延伸、並且比前述第1毛細部薄,前述第2毛細部具有平坦部,延伸於與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前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領域具有被扁平加工過的扁平部;前述扁平部在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具有一側的內面、以及與前述一側的內面相向的另一側的內面,在前述一剖面中,前述第1毛細部具有與前述一側的內面相接的頂部、以及與前述另一側的內面相接的底邊部。
  2.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第1毛細部具有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以上的厚度,前述第2毛細部具有未滿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的50%的厚度。
  3.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一剖面中,前述毛細構造體在前述第1毛細部的頂部及前述平坦部之間,具有漸變部,其沿著與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前述毛細構造體的厚度連續地減少。
  4.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一剖面中,相對於前述第2毛細部的寬度及從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至與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相向的前述容器 的內面為止的寬度的合計值,前述第2毛細部的寬度所佔的比例在50%以上。
  5.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不與面向前述第2毛細部的前端的前述容器的內面相接。
  6.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一剖面中,前述第2毛細部的剖面積相對於前述第1毛細部的剖面積的比例在1.0%以上50%以下。
  7.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容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與熱交換手段熱連接的凝縮部,其中在前述蒸發部的前述平坦部的厚度比在前述凝縮部的前述平坦部的厚度厚。
  8.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一剖面中,未被前述毛細構造體佔有的前述容器的內部空間的剖面積,相對於前述毛細構造體的剖面積的比例在15%以上65%以下。
  9. 如請求項1的熱管,其中前述毛細構造體是金屬粉的燒結體。
TW111106507A 2021-03-05 2022-02-23 熱管 TWI824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5356 2021-03-05
JP2021035356 2021-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850A TW202300850A (zh) 2023-01-01
TWI824419B true TWI824419B (zh) 2023-12-01

Family

ID=83154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507A TWI824419B (zh) 2021-03-05 2022-02-23 熱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5278A1 (zh)
JP (1) JPWO2022185908A1 (zh)
CN (1) CN219776443U (zh)
TW (1) TWI824419B (zh)
WO (1) WO202218590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1633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Heat pipe structure
JP3175383U (ja) * 2012-02-20 2012-05-10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熱管放熱構造
TW201431624A (zh) * 2013-02-05 2014-08-16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一種超薄熱管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342B (zh) * 2009-01-16 2013-03-20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热管及其毛细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5423788B (zh) * 2009-07-21 2019-01-0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扁平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US20120279687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Celsia Technologies Taiwan, I Flat-type heat pipe and wick structure thereof
US20150101784A1 (en) * 2013-10-15 2015-04-16 Hao Pai Heat pipe with ultra-thin flat wick structure
JP6302116B1 (ja) * 2017-04-12 2018-03-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1633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Forcecon Technology Co., Ltd. Heat pipe structure
JP3175383U (ja) * 2012-02-20 2012-05-10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熱管放熱構造
TW201431624A (zh) * 2013-02-05 2014-08-16 Yeh Chiang Technology Corp 一種超薄熱管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85908A1 (zh) 2022-09-09
WO2022185908A1 (ja) 2022-09-09
CN219776443U (zh) 2023-09-29
TW202300850A (zh) 2023-01-01
US20230375278A1 (en)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23992U (zh) 热管
TWI633269B (zh) Heat pipe
US11828539B2 (en) Heat pipe
TWI694232B (zh) 熱管
US10782076B2 (en) Heat pipe
JP6928841B2 (ja) ヒートパイプ
TWI824419B (zh) 熱管
TWI661171B (zh) Heat pipe
JP2012154622A (ja) 薄型ヒートパイプ
JP2021055914A (ja) ヒートパイプ
TWI809848B (zh) 蒸發部構造以及具備蒸發部構造之熱輸送構件
JP2021131183A (ja) ヒートパイ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