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2157B -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2157B
TWI822157B TW111124521A TW111124521A TWI822157B TW I822157 B TWI822157 B TW I822157B TW 111124521 A TW111124521 A TW 111124521A TW 111124521 A TW111124521 A TW 111124521A TW I822157 B TWI822157 B TW I8221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tream
frame
display
strea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4345A (zh
Inventor
陳韋廷
Original Assignee
光陣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陣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陣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4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2157B/zh
Priority to JP2023107042A priority patent/JP2024007470A/ja
Priority to US18/216,60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0761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2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21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4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434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27Calibr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51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種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其透過由包含多個時間同步之影像串流的多源串流中取出影像串流,並依據所取出之各影像串流的擷取角度將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輸出到顯示模組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使得顯示模組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所顯示的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透過顯示模組所控制之視差障壁以不同的可視角被觀看之技術手段,可以達成以既有立體數位相框顯示三維影像串流的技術功效。

Description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一種顯示裝置及其方法,特別係指一種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隨著電子元件更小更高效的發展,可以顯示數位照片的數位相框也逐漸普及,至今,數位相框除了可以輪播多張數位照片外,部分的數位相框甚至具有將二維的數位照片以三維方式顯示的功能。
目前,以三維顯示數位照片的數位相框大多是對數位照片進行預處理以產生多個視角的影像後,以不同的視角顯示對應的影像畫面,使得觀看人的雙眼觀看到以不同視角的影像畫面而產生立體的效果。舉例來說,數位相框100可以如「第1圖」所示,包含邊框110與顯示模組130,顯示模組130包含背光板131、偏光控制單元133、穿透顯示單元135,偏光控制單元133包含多個偏振元件,偏光控制單元133中的偏振元件可以被驅動以形成一系列條紋的多個視差障壁210(parallax barrier),背光板131所發出的光線在通過穿透顯示單元135 所包含的各個顯示像素行後,可以經由視差障壁以特定的方向射出,使得觀看者可以站在特定的角度觀看到特定之顯示像素行所顯示的影像畫面。如「第2圖」所示,顯示模組130可以提供五個不同的視角,即可以顯示五個影像畫面,使得觀看者251的左眼可以看到通過顯示像素行221、224、227之光線所形成的影像畫面,右眼可以看到通過顯示像素行222、225、228之光線所顯示的影像畫面,相似的,觀看者253與觀看者255的左眼可以看到顯示像素行222、225、228所顯示的影像畫面,右眼可以到顯示像素行223、226、229所顯示的影像畫面。另外,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穿透顯示單元135與偏光控制單元133的相對位置可以互換。
然而,上述的具有三維顯示能力的數位相框雖然可以三維的方式顯示二維的數位照片,但數位相框是依據二維的數位照片模擬出不同視角的影像,因此,立體顯示的數位照片可能會有失真或模糊的情況,另外,目前具有三維顯示能力的數位相框也受限於硬體問題,只能立體顯示靜態的數位照片,無法立體顯示影片。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立體數位相框無法立體顯示影片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立體數位相框無法立體顯示影片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其中:
本發明所揭露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至少包含:處理模組,用以執行至少一計算機指令,並於執行該至少一計算機指 令後產生:串流取得模組,用以取得多源串流,該多源串流中包含時間同步之M個影像串流,該些影像串流之擷取角度不同,且該多源串流的每個影格(frame)包含M個像素區塊,每一該像素區塊包含一個影像畫面,該些影格中排列在相同位置之各該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影像畫面為相同之一該影像串流在不同時間之影像;影像讀取模組,用以持續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每一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該影像串流;影像輸出模組,用以輸出各該影像串流;及顯示模組,其中更包含:穿透顯示單元,包含多行顯示像素,其中,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用以顯示該影像輸出模組所輸出之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n為正整數且1≦n≦M;偏光控制單元,包含多個偏振元件,該些偏振元件用以形成多個視差障壁以使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於對應之可視角被觀看,其中,顯示不同影像串流之各該顯示像素行之可視角不同,且每一該影像串流被顯示之可視角之相對位置與被擷取角度之相對位置相同。
本發明所揭露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其步驟至少包括:取得一多源串流,該多源串流中包含M個影像串流,該些影像串流之擷取角度不同,且該多源串流中每個影格包含M個像素區塊,每一該像素區塊包含一個影像畫面,該些影格中排列在相同位置之各該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影像畫面為相同之一該影像串流在不同時間之影像;持續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每一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該影像串流;於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顯示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其中,n為正整數且1≦n≦M;控制該些偏振元件形成多個視差障壁以使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於對應之可視角被觀看,其 中,顯示不同影像串流之各該顯示像素行之可視角不同,且每一該影像串流被顯示之可視角之相對位置與被擷取角度之相對位置相同。
本發明所揭露之立體顯示裝置與立體顯示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透過由包含多個時間同步之影像串流的多源串流中取出影像串流,並依據所取出之各影像串流的擷取角度將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輸出到顯示模組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使得顯示模組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所顯示的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透過顯示模組所控制之視差障壁以不同的可視角被觀看,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並可以達成以既有立體數位相框之硬體顯示三維影像串流的技術功效。
100:數位相框
110:邊框
130:顯示模組
131:背光板
133:偏光控制單元
135:穿透顯示單元
210:視差障壁
221~229:顯示像素行
251~255:觀看者
300:立體顯示裝置
310:處理模組
311:串流取得模組
313:影像讀取模組
315:影像輸出模組
330:通訊模組
340:儲存模組
360:顯示模組
361:背光板
363:穿透顯示單元
365:偏光控制單元
411~425:影像擷取裝置
430:拍攝目標
500:影格
511~525:像素區域
701a~702y:顯示像素行
步驟610:取得多源串流,多源串流中包含擷取角度不同之M個影像串流,多源串流中每個影格包含M個像素區塊,每一像素區塊包含一個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
步驟620:持續由多源串流中讀出每一影格所包含之各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影像串流
步驟630:於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顯示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n為正整數且1≦n≦M
步驟640:控制顯示模組之偏振元件形成視差障壁以使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於對應之可視角被觀看
第1圖為習知之數位相框之示意圖。
第2圖為習知之透過視差障壁觀看不同影像畫面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所提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元件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之由多個不同角度之影像擷取裝置擷取影像畫面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之多源串流之影格之像素區域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所提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流程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之顯示模組之顯示像素行之示意圖。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特徵與實施方式,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能夠輕易地充分理解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並據以實施,藉此實現本發明可達成的功效。
本案可以將多個時間同步的影像串流以3D立體的方式顯示。
以下先以「第3圖」本發明所提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之元件示意圖來說明本發明的系統運作。如「第3圖」所示,本發明之立體顯示裝置300含有處理模組310、顯示模組360,及可附加的通訊模組330、儲存模組340。
處理模組310負責取得多源串流並由所取得的多源串流中取出多源串流所包含之影像串流。在部分的實施例中,處理模組310還可以包含串流取得模組311、影像讀取模組313、影像輸出模組315,其中,串流取得模組311與影像讀取模組313可以是處理模組310所包含的晶片或電路等硬體模組,也可以是由處理模組310執行一個或一組計算機指令後產生之軟體模組,本發明沒有特別的限制。一般而言,處理模組310所執行之計算機指令被儲存在處理模組310內部或儲存模組340中,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串流取得模組311負責取得多源串流。一般而言,串流取得模組311可以透過通訊模組330由網路接收多源串流,也可以由與立體顯示裝置300連接之儲存裝置(圖中未示)所儲存之多媒體檔案中讀取多源串流,或可以由儲存模組340所儲存之多媒體檔案中讀取多源串流。
串流取得模組311所取得之多源串流中包含M個影像串流,多源串流中所包含之各個影像串流的時間同步,且擷取各個影像串流的擷取角度都不 同,換句話說,多源串流中所包含的影像串流是在相同時間以不同的擷取角度(即不同視角)進行拍攝而得,如「第4圖」所示,多個影像擷取裝置411~425以不同的擷取角度同時對拍攝目標430進行影像擷取以產生同步的各個影像串流。一般而言,多源串流中所包含之影像串流中的拍攝目標相同,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例如,部分產生影像串流的影像擷取裝置拍攝特定目標,另一部份產生影像串流的影像擷取裝置拍攝特定目標的周圍環境等。其中,影像擷取裝置411~425通常是攝影機,但本發明亦不以此為限,例如,影像擷取裝置411~425也可以是手機或數位相機等。
多源串流中的每個影格(frame)包含M個像素區塊(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也可能多於M個影像區塊),如「第5圖」所示,影格500包含25個像素區塊,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多源串流中所有影格所包含之像素區塊的大小與數量都相同,且多源串流中每個影格的每一個像素區塊包含一個不同視角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上述所提之影像畫面也就是一個影像串流的一個影格。要說明的是,由於多源串流所包含之所有影像串流的時間同步,所以多源串流中同一個影格的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各個影像串流的影格(影像畫面)的時間也同步,即多源串流中同一影格的像素區塊所包含的所有影像畫面被擷取的時間相同。
一般而言,多源串流所包含之各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影格)在多源串流之所有影格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在多源串流的影格中排列在相同位置之像素區塊所包含的影像畫面都是同一個影像串流在不同時間的影像。舉例來說,若影像擷取裝置411所擷取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被排列在影 格500中最左上角的像素區塊511,則在多源串流的所有影格中,影像擷取裝置411所擷取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都固定排列在最左上角的像素區塊511。
需要特別一提的是,多源串流中各個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多源串流的各影格中所對應之像素區塊的位置可以依據各影像串流之擷取角度所決定,也就是可以依據產生各影像串流之影像擷取裝置的相對位置決定,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各影像擷取裝置的相對位置可以依據各影像擷取裝置的裝置識別資料決定,例如,依據裝置識別資料的大小順序決定各影像擷取裝置的相對位置等,其中,裝置識別資料包含但不限於網路位址、使用者所設定的編號或序號等。舉例來說,若有25台攝影機(影像擷取裝置)產生影像串流,假設依據攝影機相對拍攝目標之位置由左至右分別為一號至二十五號攝影機(裝置識別資料即為1~25),則一號攝影機擷取影像所產生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將可以排列在多源串流之影格500中最左上角的像素區塊511,二號攝影機所產生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排列在影格500的第一列左邊第二個像素區塊512,三到五號攝影機所產生的影像畫面可以排列在影格500的第一列中間至右邊的像素區塊513~515,六到十號攝影機所產生的影像畫面可以依序排列在影格500的第二列的像素區塊521~525,依此類推,十一到十五號攝影機所產生的影像畫面可以依序排列在影格500的第三列,十六到二十號攝影機所產生的影像畫面可以依序排列在影格500的第四列,二十一到二十五號攝影機所產生的影像畫面可以依序排列在影格500的第五列。
影像讀取模組313負責持續由串流取得模組311所取得之多源串流中讀出各個影格所包含之各像素區塊中的影像畫面,藉以取得多源串流中所包含的各個影像串流。
更詳細的,若多源串流中各個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多源串流的各影格中所對應之像素區塊的位置是依據各影像串流之擷取角度決定,也就是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多源串流之影格中的位置是依據產生各影像串流之影像擷取裝置的相對位置(或裝置識別資料)決定,則影像讀取模組313可以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順序由多源串流的每個影格中依序讀出各個影像串流的影像,並可以依據讀出影像之影格在多源串流中的時序排列所讀出之影像以產生與被讀出影像之像素區塊的位置對應之擷取角度(相對位置或裝置識別資料)對應的影像擷取裝置所擷取的影像串流。
而若各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多源串流的影格中所對應之像素區塊的位置沒有特定被定義,也就是說,各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多源串流的影格中所對應之像素區塊的位置可以被任意決定,則影像讀取模組313可以依據記載在多源串流之表頭(header)中表示產生多源串流之影格中各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影像畫面的影像擷取裝置之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或裝置識別資料),由多源串流的每個影格中讀出各個影像串流的影像,並可以依據讀出影像之影格在多源串流中的時序排列所讀出之影像以產生各個影像擷取裝置所擷取的串流影像。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之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或裝置識別資料)並不限於記載於多源串流的表頭中,也可以記載於多源串流之影格的某個未包含影像畫面的像素區塊中。例如,當多源串流的影格分為25個像素區塊,且多源串流中包含24或更少的影像串流時,未被使用的像素區塊可以記載影像擷取裝置之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或裝置識別資料)及/或多源串流之影格中各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影像畫面之排列順序(或被 擷取之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或裝置識別資料),其中,未被使用之像素區塊可以在多源串流之影格中的任何位置,本發明並沒有特別的限制。
影像輸出模組315負責依據產生影像讀取模組313所讀出之各個影格所包含之所有像素區塊中的影像畫面之影像擷取裝置的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或裝置識別資料)將各個影像畫面分別輸出到顯示模組360,使得顯示模組360以不同的視角顯示不同影像串流。更詳細的,影像輸出模組315可以依據產生各個影像畫面之影像擷取裝置的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或裝置識別資料)將各個影像畫面的像素行逐一輸出到顯示模組360中之對應的顯示像素行(即一行顯示像素),例如,當多源串流包含25個影像串流,產生該25個影像串流之影像擷取裝置依照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的排列順序分別為第1至第25影像擷取裝置,影像輸出模組315可以將第i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串流中之影像畫面的第j行像素輸出到顯示模組360顯示第i視角的第j行顯示像素,舉個實際的例子,若顯示模組360包含如「第7圖」所示之多個顯示像素行,則第1視角(第1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畫面的第1行顯示像素可以被顯示模組360的第1顯示像素行701a顯示、第2視角(第2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畫面的第1行顯示像素可以被顯示模組360的第2顯示像素行701b顯示、依此類推、…、第25視角(第25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畫面的第1行顯示像素可以被顯示模組360的第25顯示像素行701y顯示、第1視角(第1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畫面的第2行顯示像素可以被顯示模組360的第26顯示像素行702a顯示、第2視角(第2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畫面的第2行顯示像素可以被顯示模組360的第27顯示像素行702b顯示、依此類推、…、第25視角(第25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畫面的第2行顯示像素可以被顯示模組360的第25顯示像 素行702y顯示、依此類推,其中,i、j均為大於零的正整數,且i小於等於25,j小於等於影像畫面的水平解析度。值得一提的是,第i影像串流被顯示之可視角的相對位置與同一影像串流被擷取角度之相對位置相同。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影像輸出模組315也可以先將影像讀取模組313所讀出之各個影格所包含的所有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轉換為顯示模組360所支援的影像格式後再將格式轉換後的影像輸出到顯示模組360。
通訊模組330可以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與檔案伺服器及/或串流伺服器(圖中均未示)連接,藉以由檔案伺服器或串流伺服器下載多源串流。
顯示模組360負責顯示使用不同的視角分別顯示影像輸出模組315所輸出的各個影像串流。在部分的實施例中,顯示模組360可以包含背光板361、穿透顯示單元363、偏光控制單元365。其中,偏光控制單元365與背光板361設置於穿透顯示單元363之同一側或不同側,也就是說,在顯示模組360中背光板361、穿透顯示單元363、偏光控制單元365的排列順序可以是背光板361、穿透顯示單元363、偏光控制單元365或背光板361、偏光控制單元365、穿透顯示單元363。
背光板361與習知顯示器中之背光模組的功能相同,負責提供光源使光源完全或部分通過穿透顯示單元363而達到觀看者眼中。
穿透顯示單元363可以是習知的顯示器中的液晶面板,負責顯示影像輸出模組315所輸出之所有影像串流中的影像畫面。穿透顯示單元363包含多行顯示像素,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用以顯示第n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其中,M為多源串流所包含之影像串流總數,n為正整數且1≦n≦M。
偏光控制單元365包含多個偏振元件,偏光控制單元365可以對所包含之偏振元件進行通過電壓的控制以產生多個視差障壁,透過視差障壁可以使穿透顯示單元363之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只能在相對應的特定可視角被觀看者觀看。
要說明的是,透過偏光控制單元365所產生的視差障蔽,顯示不同影像串流之各顯示像素行可以被觀看者觀看到的可視角不同,即觀看者在一個視角通常只能看到顯示同一個影像串流的顯示像素行,使得觀看者在特定的位置只能看到特定的一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但若觀看者移動到不同的可視角的位置,則可以看到不同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
接著以一個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系統與方法,並請參照「第6圖」本發明所提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之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立體顯示裝置300為能夠提供25個視角的數位相框,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使用者啟動立體顯示裝置300後,立體顯示裝置300之處理模組310可以取得包含25個不同擷取角度且時間同步之影像串流的多源串流(步驟61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處理模組310所產生或所包含的串流取得模組311可以透過立體顯示裝置300的通訊模組330連線到特定的檔案伺服器或串流伺服器並接收多源串流,或可以由與立體顯示裝置300連接或立體顯示裝置300內建之儲存模組340所儲存的多媒體檔案中讀出多源串流。
在立體顯示裝置300的處理模組310取得多源串流後,處理模組310可以持續由所取得的多源串流中讀出多源串流中之每一個影格所包含之所有像素區塊中的影像畫面,藉以取得多源串流所包含的各個影像串流(步驟 62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多源串流所包含之各個影像串流中的影像畫面是依照相對於拍攝目標的位置/擷取角度依序排列在多源串流之影格的像素區域中,例如,若多源串流的影格500如「第5圖」所示,在影格500中像素區域511中的影像畫面為排列在拍攝目標最左或最右方的影像擷取裝置,接著,由左至右由上而下的像素區域包含依序排列在該影像擷取裝置之其他影像擷取裝置所產生之影像串流的影格,則處理模組310中的影像讀取模組313可以由像素區域511開始由多源串流的每一個影格500中讀出各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
在立體顯示裝置300的處理模組310由多源串流中讀出所有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後,處理模組310可以依照產生影像讀取模組313所讀出之各個影格所包含之所有像素區塊中的影像畫面之影像擷取裝置的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將各個影像畫面分別輸出到顯示模組360,也就是將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輸出到顯示模組360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步驟630)。在本實施例中,也就是將影像擷取模組411所產生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輸出到如「第7圖」所示之顯示模組360之穿透顯示單元363的第1、26、51、…行顯示像素(顯示像素行701a、702a、…)、將將影像擷取模組412所產生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輸出到顯示模組360之穿透顯示單元363的第2、27、52、…行顯示像素(顯示像素行701b、702b、…),依此類推。
在立體顯示裝置300的處理模組310依照產生各個影格所包含之所有像素區塊中的影像畫面之影像擷取裝置的排列順序(或相對位置或擷取角度)將各個影像畫面分別輸出到顯示模組360(步驟630)的同時,顯示裝置360也可以驅動偏光控制單元365,藉以控制偏光控制單元365所包含之偏振元件以形成視差障壁,使得顯示模組360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所顯示 的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在相對應的可視角被觀看(步驟640)。在本實施例中,也就是顯示模組360之穿透顯示單元363的第1、26、51、…行顯示像素(顯示像素行701a、702a、…)所顯示之第1影像串流(即影像擷取裝置411所擷取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在最右側的視角(即影像擷取裝置411擷取影像串流的視角)被觀看,顯示模組360之穿透顯示單元363的第2、27、52、…行顯示像素(顯示像素行701b、702b、…)所顯示之第2影像串流(即影像擷取裝置412所擷取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在最右側稍微向中間的視角被觀看,…,依此類推,顯示模組360之穿透顯示單元363的第25、50、75、…行顯示像素(顯示像素行701y、702y、…)所顯示之第25影像串流(即影像擷取裝置425所擷取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在最左側的視角(即影像擷取裝置425擷取影像串流的視角)被觀看。
如此,透過本發明,可以在不改變現有具三維顯示功能之數位相框的硬體運作下,讓該數位相框也可以三維的顯示影音串流而無需預先處理被顯示的影音串流。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具有由包含多個時間同步之影像串流的多源串流中取出影像串流,並依據所取出之各影像串流的擷取角度將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輸出到顯示模組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使得顯示模組之第n、M+n、2M+n、…行的顯示像素所顯示的第n個影像串流的影像畫面可以透過顯示模組所控制之視差障壁以不同的可視角被觀看之技術手段,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立體數位相框無法立體顯示影片的問題,進而達成以既有立體數位相框之硬體顯示三維影像串流的技術功效。
再者,本發明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可實現於硬體、軟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中,亦可在電腦系統中以集中方式實現或以不同元件散佈於若干互連之電腦系統的分散方式實現。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之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之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對本發明之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之更動潤飾,均屬於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步驟610:取得多源串流,多源串流中包含擷取角度不同之M個影像串流,多源串流中每個影格包含M個像素區塊,每一像素區塊包含一個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
步驟620:持續由多源串流中讀出每一影格所包含之各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影像串流
步驟630:於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顯示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n為正整數且1≦n≦M
步驟640:控制顯示模組之偏振元件形成視差障壁以使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於對應之可視角被觀看

Claims (10)

  1. 一種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該立體顯示裝置至少包含:一處理模組,用以執行至少一計算機指令,並於執行該至少一計算機指令後產生:一串流取得模組,用以取得一多源串流,該多源串流中包含時間同步之M個影像串流,該些影像串流之擷取角度不同,且該多源串流的每個影格(frame)包含M個像素區塊,每一該像素區塊包含一個影像畫面,該些影格中排列在相同位置之各該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影像畫面為相同之一該影像串流在不同時間之影像,且各該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各該影格中所對應之一該像素區塊之位置是依據產生各該影像串流之各影像擷取裝置之各裝置識別資料或一排列順序決定;一影像讀取模組,用以持續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每一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該影像串流;及一影像輸出模組,用以依據各該裝置識別資料或該排列順序輸出各該影像串流;及一顯示模組,其中更包含:一穿透顯示單元,包含多行顯示像素,其中,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用以顯示該影像輸出模組所輸出之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n為正整數且1≦n≦M;及一偏光控制單元,包含多個偏振元件,該些偏振元件用以形成多個視差障壁以使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該第n 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於對應之可視角被觀看,其中,顯示不同影像串流之各該顯示像素行之可視角不同,且每一該影像串流被顯示之可視角之相對位置與被擷取角度之相對位置相同。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各該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各該影格中所對應之一該像素區塊之位置是記錄於該多源串流之影格所包含之像素區塊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各該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各該影格中所對應之一該像素區塊之位置是記錄於該多源串流之表頭(header)。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偏光匹配影像串流與顯示像素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串流取得模組是透過網路接收該多源串流或由與該立體顯示裝置連接之儲存裝置或由該立體顯示裝置所包含之儲存模組所儲存之多媒體檔案中讀取該多源串流。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模組更包含一背光板,該偏光控制單元與該背光板設置於該穿透顯示單元之同一側或不同側。
  6. 一種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係應用於一立體顯示裝置,該立體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包含一穿透顯示單元及一偏光控制單元,該穿透顯示單元包含多行顯示像素,該偏光控制單元包含多個偏振元件,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取得一多源串流,該多源串流中包含M個影像串流,該些影像串流之擷取角度不同,且該多源串流中每個影格包含M個像素區塊,每一該像素區塊 包含一個影像畫面,該些影格中排列在相同位置之各該像素區塊所包含之影像畫面為相同之一該影像串流在不同時間之影像,且各該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各該影格中所對應之一該像素區塊之位置是依據產生各該影像串流之各影像擷取裝置之各裝置識別資料或一排列順序決定;持續依據各該裝置識別資料或該排列順序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每一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該影像串流;於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顯示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其中,n為正整數且1≦n≦M;及控制該些偏振元件形成多個視差障壁以使該第n、M+n、2M+n、…行之顯示像素所顯示之該第n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於對應之可視角被觀看,其中,顯示不同影像串流之各該顯示像素行之可視角不同,且每一該影像串流被顯示之可視角之相對位置與被擷取角度之相對位置相同。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其中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各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該影像串流之步驟,更包含依據該多源串流之影格所包含之像素區塊中所記錄之各該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各該影格中所對應之一該像素區塊之位置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各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其中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各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以取得各該影像串流之步驟,更包含依據該多源串流之表頭所記錄之各該影像串流之影像畫面在各該影格中所對應之一該像素區塊之位置由該多源串流中讀出各該影格所包含之各該像素區塊中之影像畫面。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其中取得該多源串流之步驟為透過網路接收該多源串流或由與該立體顯示裝置連接之儲存裝置或由該立體顯示裝置所包含之儲存模組所儲存之多媒體檔案中讀取該多源串流。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方法,其中該偏光控制單元與該顯示模組包含之一背光板設置於該穿透顯示單元之同一側或不同側。
TW111124521A 2022-06-30 2022-06-30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TWI822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4521A TWI822157B (zh) 2022-06-30 2022-06-30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JP2023107042A JP2024007470A (ja) 2022-06-30 2023-06-29 画像ストリームにより偏光視野角を一致させる立体表示装置及び立体表示方法
US18/216,609 US20240007611A1 (en) 2022-06-30 2023-06-30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for matching polarized viewing angles and video streams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4521A TWI822157B (zh) 2022-06-30 2022-06-30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2157B true TWI822157B (zh) 2023-11-11
TW202404345A TW202404345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3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4521A TWI822157B (zh) 2022-06-30 2022-06-30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7611A1 (zh)
JP (1) JP2024007470A (zh)
TW (1) TWI82215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9750A1 (en) * 2005-06-14 2006-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image display mode
US20130335538A1 (en) * 2011-03-04 2013-1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viewpoint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220174257A1 (en) * 2020-12-02 2022-06-0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Videotelephony with parallax effec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9750A1 (en) * 2005-06-14 2006-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image display mode
US20130335538A1 (en) * 2011-03-04 2013-1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viewpoint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220174257A1 (en) * 2020-12-02 2022-06-0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Videotelephony with parallax effe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4345A (zh) 2024-01-16
JP2024007470A (ja) 2024-01-18
US20240007611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88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ultiview camera parameters for stereoscopic imag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ultiview camera parameters for stereoscopic image
US9544498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images
RU2011130860A (ru) Система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присутствия, способ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присутств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бора видеоданных
US2006028583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recording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video streams
GB2343320A (en) Camera system for three dimensional images and video
US8643702B2 (en) Camera arrangement, camera system and method
WO2005121867A1 (en) Polarize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WO2016045425A1 (zh) 一种两视点立体图像合成方法及系统
US8842168B2 (en) Multi-view video and still 3D capture system
TW201143430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cinema quality panoramic images
TW201445977A (zh) 影像處理方法及影像處理系統
KR20080075079A (ko) 비주얼 데이터 캡처 시스템 및 방법
Wilburn High-performance imaging using arrays of inexpensive cameras
Baker et al. Camera and projector arrays for immersive 3D video
CN116320364B (zh) 一种基于多层显示的虚拟现实拍摄方法及显示方法
TWI822157B (zh)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US8599240B2 (en) Super-resolution from 3D (3D to 2D conversion) for high quality 2D playback
TWM635658U (zh) 透過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視角之立體顯示裝置
Ando et al. Multi-view image integration system for glass-less 3D display
Richardt et al. Video for virtual reality
TWI817703B (zh) 具內建電子錢包的非同質化代幣立體顯示裝置及其立體顯示方法
CN117376544A (zh) 通过影像串流匹配偏光视角的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TW202412517A (zh) 具內建電子錢包的非同質化代幣立體顯示裝置及其立體顯示方法
CN117692622A (zh) 具有内置电子钱包的非同质化代币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WO2023123114A1 (zh) 多视点视频的显示方法、装置、显示设备、介质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