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2028B - 多模式電源系統及其電源轉換電路 - Google Patents

多模式電源系統及其電源轉換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2028B
TWI822028B TW111116851A TW111116851A TWI822028B TW I822028 B TWI822028 B TW I822028B TW 111116851 A TW111116851 A TW 111116851A TW 111116851 A TW111116851 A TW 111116851A TW I822028 B TWI822028 B TW I8220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mode
conversion circuit
output terminal
inverting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6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5291A (zh
Inventor
黃宗偉
林水木
Original Assignee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929,7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30102466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315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5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2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202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模式電源系統,包括一電池模組、一第一轉換電路及一第二轉換電路。該電池模組包括一電池路徑開關及一電池組。該第一轉換電路包括複數開關及一第一電容器,其中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該多模式電源系統係操作於複數操作模式組合中的其中一種,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對內模式、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旁通模式;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

Description

多模式電源系統及其電源轉換電路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電源系統,特別是指一種多模式電源系統。本發明也有關一種適用於多模式電源系統的電源轉換電路。
請參照圖1,圖1是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的示意圖,其中電源系統100的功能是將外部電源50轉換為系統電源以對內部系統90供電,其中外部電源50具有電壓VBUS,系統電源具有系統電壓VSYS。如圖1所示,電源系統100包含一升降壓轉換器110、一電池模組120及一降壓轉換器130(Buck converter)。在電源系統100採用例如兩個單電池(battery cell)的情況下,降壓轉換器130係用以將具有較大電壓值的中繼電壓VMID轉換為具有較低電壓值的系統電源(對應於系統電壓VSYS)以對內部系統90供電,而升降壓轉換器110則用以進行系統電壓VSYS與中繼電壓VMID之間的雙向轉換,其中系統電壓VSYS可高於、等於或低於中繼電壓VMID。
圖1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的缺點在於元件數量太多,其中升降壓轉換器110包含複數開關Qp1-Qp4及電感器L1,降壓轉換器130包含開關QU、QL及電感器L2,且需專用的電池路徑開關QPP用以控制電池組BAT 與中繼電壓VMID之間的電連接路徑,使得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的成本較高,尺寸較大,且功率損耗較大。
請參照圖2,圖2是另一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2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電源系統102包含一升降壓轉換器110、一電池模組120及一分壓轉換器140(Divided-by-2 converter),其中分壓轉換器140係用以將具有較大電壓值的外部電源50轉換為具有較低電壓值的系統電源以對內部系統90供電。儘管分壓轉換器140採用了切換電容式轉換器,相較於圖1之先前技術稍微降低了功耗,但分壓轉換器140更需採用額外的複數開關Qp5-Qp8及一電容器CFLY,使得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2依舊存在著功率損耗較大、尺寸較大,以及成本較高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即針對上述先前技術之不足,提出一種具有較少元件數量的多模式電源系統,可以降低多模式電源系統之整體功耗、電路尺寸及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模式電源系統,包含:一電池模組,包括彼此串聯的一電池路徑開關及一電池組,其中該電池組包括至少一單電池;一第一轉換電路,包括複數開關及一第一電容器,該些開關用以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一內部系統及該電池模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一系統電源以供電予該內部系統,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的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以及一第二轉換電路,包括複數另一開關及一電感器,該些另一開關用以切換該電感器與一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該系統電源為一直流電源,用 以供電給該內部系統;其中該多模式電源系統操作於以下複數操作模式組合中的其中一種: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對內模式、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旁通模式;以及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模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模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電池組之電源之間恆導通,其中該部分之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另一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外部電源之間恆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系統電源包括一系統電壓,其中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或等於該系統電壓,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或等於該系統電壓,該外部系統之電壓大於、等於或小於該電池組之電壓。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上述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電荷泵(Charge pump),使得該電池組之電壓 大於該系統電壓;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電容式分壓電路,使得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電池組之電壓為該系統電壓的2倍。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迪克森轉換器(Dickson converter),該電池組之電壓為該系統電壓的2、3或4倍。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上述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為一降壓轉換器(Buck converter),使得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為一升壓轉換器(Boost converter),使得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轉換電路係以至少二階之脈寬調變方式進行該外部電源與該系統電源之間的轉換。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轉換電路之該些開關及該第二轉換電路之該些另一開關係同步切換且具有相關的占空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該些操作模式組合更包括: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斷路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以及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或該第一旁通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斷路模式時,該些開關恆不導通;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斷路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恆不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該些開關包括: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控制端、一第一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一同相輸出端,該第一反相輸出端耦接該電池組;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二控制端、一第二反相輸出端以及一 第二同相輸出端,該第二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一同相輸出端,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耦接一內部系統;一第三開關,具有一第三控制端、一第三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三同相輸出端,該第三反相輸出端耦接於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與該內部系統之間;以及一第四開關,具有一第四控制端、一第四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四同相輸出端,該第四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三同相輸出端,該第四同相輸出端接地;其中該第一電容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二反相輸出端之間,該第一電容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三同相輸出端與該第四反相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控制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控制訊號、一第二控制訊號、一第三控制訊號及一第四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其中該第一開關對應為該電池路徑開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控制電路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開關: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三開關導通時,該第二開關及該第四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三開關不導通時,該第二開關及該第四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斷路模式時,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恆不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該些另一開關包括:一第五開關,具有一第五控制端、一第五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五同相輸出端,該第五同相輸出端接地;以及一第六開關,具有一第六控制端、一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六同相輸出端,該第六反相輸出端耦接一外部電源,該第六同相輸出端耦 接該第五反相輸出端;其中該電感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六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五反相輸出端之間,該電感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該第三反相輸出端與該內部系統之間;以及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控制電路,一第二控制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五控制訊號及一第六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控制電路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另一開關: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旁通模式時,該第六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五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五開關導通時,該第六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五開關不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恆不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該些另一開關更包括:一第七開關,具有一第七控制端、一第七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七同相輸出端,該第七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五同相輸出端,該第七同相輸出端接地;一第八開關,具有一第八控制端、一第八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八同相輸出端,該第八反相輸出端耦接該外部電源,該第八同相輸出端耦接該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二電容器,該第二電容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八同相輸出端與該第六反相輸出端之間,該第二電容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五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七反相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更用以產生一第七控制訊號及一第八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控制電路還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另一開關: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旁通模式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八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五開關及該第七開關恆不導通;當該 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五開關、該第六開關、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八開關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七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八開關不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七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五開關、該第六開關、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恆不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該些開關係為一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該些開關之控制端為一閘極(Gate),該些開關之反相輸出端為一汲極(Drain),該些開關之同相輸出端為一源極(Source)。
本發明另提供了一種適於多模式電源系統的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多模式電源系統包括耦接於該電源轉換電路的一第一電容器、一電感器以及一電池組,該電源轉換電路包含:一電池子模組,包括一電池路徑開關,與該電池組串聯;一第一轉換子電路,包括複數開關,該些開關用以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一內部系統及該電池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一系統電源以供電予該內部系統,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該第一轉換子電路的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以及一第二轉換子電路,包括複數另一開關,該些另一開關用以切換該電感器與一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該系統電源為一直流電源,用以供電給該內部系統;其中該電源轉換電路操作於以下複數操作模式組合中的其中一種: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二轉換子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對內模式、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旁通模式;以及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子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子 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電池組之電源之間恆導通,其中該部分之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其中當該第二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另一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外部電源之間恆導通。
以下將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以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50:外部電源
90:內部系統
100:電源系統
102:電源系統
110:切換電感式轉換電路
120:電池模組
130:降壓轉換器
140:分壓轉換器
200:多模式電源系統
210:電池模組
210’:電池子模組
220:第一轉換電路
220’:第一轉換子電路
221:儲能電路
230:第二轉換電路
230’:第二轉換子電路
231:儲能電路
250:電池組
300:多模式電源系統
310:電池模組
320:第一轉換電路
321:第一控制電路
330:第二轉換電路
331:第二控制電路
600:多模式電源系統
630:第二轉換電路
700:迪克森轉換器
900:多模式電源系統
910:電源轉換電路
BAT:電池組
C1-C3:電容器
CFLY:電容器
CFLY1:第一電容器
CFLY2:第二電容器
CN1:節點
CN2:節點
CP1:節點
CP2:節點
CSYS:系統電容器
G0:路徑控制訊號
G1:第一控制訊號
G2:第二控制訊號
G3:第三控制訊號
G4:第四控制訊號
G5:第五控制訊號
G6:第六控制訊號
G7:第七控制訊號
G8:第八控制訊號
G9-G17:控制訊號
GL:控制訊號
Gp1-Gp8:控制訊號
GPP:控制訊號
GU:控制訊號
ISYS:系統電流
L:電感器
L1:實線
L2:虛線
L3:一點鏈線
N1-N5:節點
Q0:外部路徑開關
Q1:第一開關(電池路徑開關)
Q2:第二開關
Q3:第三開關
Q4:第四開關
Q5:第五開關
Q6:第六開關
Q7:第七開關
Q8:第八開關
Q9-Q17:開關
QL:開關
Qp1-Qp8:開關
QPP:電池路徑開關
QU:開關
R1-R3:實線方框
SW:切換節點
t1-t4:時間點
TA:切換週期
TB:切換週期
VBAT:電池組之電壓(電池電壓)
VBUS:外部電源之電壓(外部電壓)
VMID:中繼電壓
VSYS:系統電壓
W1-W16:波形
圖1是一種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另一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的電路方塊圖。
圖4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的電路示意圖。
圖5A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及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時的波形圖。
圖5B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及第二轉換電路同步操作時的波形圖。
圖6是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電源轉換電路的電路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迪克森轉換器的示意圖。
圖8A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之電源轉換效率曲線圖(一)。
圖8B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之電源轉換效率曲線圖(二)。
圖9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與電源轉換電路的示意圖。
本發明中的圖式均屬示意,主要意在表示各電路間之耦接關係,以及各訊號波形之間之關係,至於電路、訊號波形與頻率則並未依照比例繪製。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但這並不旨在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
請參照圖3,圖3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200的電路方塊圖。如圖3所示,多模式電源系統200包含一電池模組210、一第一轉換電路220及一第二轉換電路230,其中電池模組210包括彼此串聯的一電池路徑開關及包括至少一單電池之一電池組,第一轉換電路220包括複數開關及一第一電容器,第二轉換電路230包括複數另一開關及一電感器,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220為一切換電容式轉換器,第二轉換電路230為一切換電感式轉換器。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複數開關用以切換所述第一電容器與一內部系統90及電池模組210的耦接關係,以將所述電池 組之電源轉換為一系統電源(例如對應於系統電壓VSYS)以供電予內部系統90,或將所述系統電源轉換為所述電池組之電源,用以對所述電池組充電,其中第一轉換電路220與電池模組210共同使用所述電池路徑開關。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複數另一開關用以切換所述電感器與一外部電源50及一內部系統90的耦接關係,以將外部電源50轉換為所述系統電源,或將所述系統電源轉換為外部電源50,其中所述系統電源為一直流電源,用以供電給內部系統90。
請參照表1,表1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200之第一轉換電路220及第二轉換電路230的操作模式組合表,其中標示為「O」代表可成立的操作模式組合,而標示為「X」的操作模式組合則不成立。在一些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200係操作於複數操作模式組合中的其中一種。如表1所示,第一轉換電路220具有第一對內、第一對外及第一旁通三種模式,第二轉換電路230具有第二對內、第二對外及第二旁通三種模式。當第一轉換電路220操作於第一對外模式或第一旁通模式時,第二轉換電路230係可操作於第二對內模式、第二對外模式或第二旁通模式;當第一轉換電路220操作於第一對內模式時,第二轉換電路230係可操作於第二對內模式及第二旁通模式。
Figure 111116851-A0305-02-0013-1
請參照表2,表2是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200之第一轉換電路220及第二轉換電路230的操作模式表。如表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220更具有第一斷路模式,第二轉換電路230更具有第二斷路模式,使得多模式電源系統200可以操作於更多組合的操作模式中。當第一轉換電路220操作於第一斷路模式時,第二轉換電路230係可操作於第二斷路模式、第二對內模式或第二旁通模式;當第二轉換電路230操作於第二斷路模式時,第一轉換電路220係可操作於第一對外模式、第一旁通模式或第一斷路模式。以下將介紹適於多模式電源系統200之一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並詳細解釋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之結構、功能及各種模式的操作方法。
Figure 111116851-A0305-02-0014-3
請參照圖4,圖4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300的電路示意圖。如圖4所示,多模式電源系統300包含一電池模組310、一第一轉換電路320及一第二轉換電路330。電池模組310包括一電池路徑開關Q1及一電池組BAT,其中電池組BAT串聯於電池路徑開關Q1,電池組BAT包括至少一單電池,電池組BAT之電源(以下稱電池電源)包括一電池組BAT之 電壓VBAT(以下稱電池電壓VBAT)。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池組BAT包括至少二個單電池,其中電池電壓VBAT大於等於系統電壓VSYS。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包括一第一開關Q1(亦即電池路徑開關Q1)、一第二開關Q2、一第三開關Q3、一第四開關Q4、一第一電容器CFLY1以及一第一控制電路321,其中第一開關Q1及電池路徑開關Q1係為同一個開關,換句話說,第一轉換電路320與電池模組310共同使用電池路徑開關Q1(或第一開關Q1)。為了描述方便,以下統一將電池路徑開關Q1稱為第一開關Q1。第一開關Q1具有一第一控制端、一第一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一同相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反相輸出端耦接電池組BAT。第二開關Q2具有一第二控制端、一第二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二同相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二反相輸出端、所述第一同相輸出端與第一電容器CFLY1之第一端耦接於節點CP1。第三開關Q3具有一第三控制端、一第三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三同相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三反相輸出端、所述第二同相輸出端與內部系統90共同耦接於所述系統電源(對應於系統電壓VSYS)。第四開關Q4具有一第四控制端、一第四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四同相輸出端,其中所述第四反相輸出端、所述第三同相輸出端與第一電容器CFLY1之第二端耦接於節點CN1,所述第四同相輸出端係接地。第一控制電路321耦接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三控制端及所述第四控制端,用以產生一第一控制訊號G1、一第二控制訊號G2、一第三控制訊號G3及一第四控制訊號G4,以分別控制第一開關Q1、第二開關Q2、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轉換電路330包括一第五開關Q5、一第六開關Q6、一電感器L以及一第二控制電路331。第五開關Q5具有一第五控制端、一第五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五同相輸出端,第六開關Q6具有一第六控制端、一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六同相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五同相輸 出端係接地,所述第五反相輸出端及所述第六同相輸出端與電感器L之第一端耦接於切換節點SW,所述第六反相輸出端耦接一外部電源50,電感器L之第二端與系統電容器CSYS耦接於所述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第二控制電路331耦接於所述第五控制端及所述第六控制端,用以產生一第五控制訊號G5及一第六控制訊號G6,以分別控制第五開關Q5及第六開關Q6。在一些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300更包含一外部路徑開關Q0,用以控制外部電源50與第六開關Q6之間的導通,其中外部路徑開關Q0係由第二控制電路331產生一路徑控制訊號G0以進行控制。在非第二斷路模式的情況下,外部路徑開關Q0皆控制為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池電壓VBAT係大於或等於系統電壓VSYS,外部電源50之電壓VBUS(以下稱外部電壓VBUS)係大於或等於系統電壓VSYS,外部電壓VBUS係大於、等於或小於電池電壓VBAT,其中由於系統電壓VSYS相對較低,因此內部系統90可以使用低壓元件以節省成本。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部系統90所使用之低壓元件的耐壓低於電池電壓VBAT。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部系統90所使用之低壓元件的耐壓低於外部電壓VBUS。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旁通模式時,第一開關Q1及第二開關Q2恆導通且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恆不導通。當第一開關Q1及第二開關Q2恆導通且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恆不導通時,電池組BAT及所述系統電源之間亦恆導通,使得電池組BAT直接對內部系統90供電或所述系統電源直接對電池組BAT充電,此時電池電壓VBAT會等於系統電壓VSYS。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內模式時,第一轉換電路320係為一電荷泵(Charge pump),用以將系統電壓 VSYS泵壓而產生電池電壓VBAT,以對電池組BAT充電,此時電池電壓VBAT係高於系統電壓VSYS,在本實施例中,電池電壓VBAT例如為系統電壓VSYS的2倍,其中第一開關Q1、第二開關Q2、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當第一開關Q1及第三開關Q3導通時,第二開關Q2及第四開關Q4不導通;當第一開關Q1及第三開關Q3不導通時,第二開關Q2及第四開關Q4導通。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開關Q1與第二開關Q2用以將電容器CFLY1的第一端週期性地切換於電池電壓VBAT與所述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之間,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則用以將電容器CFLY1的第二端週期性地對應切換於所述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與接地電位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時,第一轉換電路320係為一電容式分壓電路(Capacitive voltage divider circuit),其以切換電容式轉換方式,將電池電壓VBAT分壓而產生系統電壓VSYS,用以對內部系統90供電,或進一步將系統電源轉換為外部電源50,而對外部負載供電,此時電池電壓VBAT係大於系統電壓VSYS(例如,電池電壓VBAT為系統電壓VSYS的2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關Q1、第二開關Q2、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用以切換電容器CFLY1之二端的操作方式同所述電荷泵,在此不予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時,第六開關Q6恆導通且第五開關Q5恆不導通。當第六開關Q6恆導通且第五開關Q5恆不導通時,所述系統電源與外部電源50之間透過電感器L而恆導通,藉此使得外部電源50可直接對內部系統90供電,或者所述系統電源可直接對外部電源50供電,此時外部電壓VBUS會等於系統電壓VSYS。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內模式時,第二轉換電路330係為一降壓轉換器(Buck converter),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轉換電路330係為一二階降壓轉換器(2-level buck converter),如圖4之第二轉換電路33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五開關Q5及第六開關Q6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當第五開關Q5導通時,第六開關Q6不導通;當第五開關Q5不導通時,第六開關Q6導通。具體而言,第五開關Q5及第六開關Q6用以切換電感器L之第一端(即切換節點SW)使其週期性地電連接於外部電源50與接地電位之間,以轉換外部電源50而於電感器L之第二端產生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用以對內部系統90供電,或者進一步藉由前述的第一轉換電路320轉換為電池電源而對電池組BAT充電,此時外部電壓VBUS係大於等於系統電壓VSYS。在一些實施例中,系統電壓VSYS與外部電壓VBUS之比例正比於第六開關Q6的占空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外模式時,第二轉換電路330係為一升壓轉換器(Boost converter)。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轉換電路330係為一二階升壓轉換器(2-level boost converter),如圖4之第二轉換電路330所示。具體而言,第五開關Q5及第六開關Q6係用以切換電感器L之第一端(即連接於切換節點SW之一端),使其週期性地電連接於外部電源50與接地電位之間以轉換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進而於第六開關Q6的第六反相輸出端產生外部電源50以對外部負載供電,此時外部電壓VBUS係大於等於系統電壓VSYS。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電壓VBUS與系統電壓VSYS之比例反比於第五開關Q5的占空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斷路模式時,第一開關Q1、第二開關Q2恆不導通,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開關Q3及第四開關Q4的至少之一亦恆不導通,此時電池組BAT與內部系統90之 間(亦即電池電源與系統電源之間)係為開路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斷路模式時,第六開關Q6恆不導通,此時外部電源50與內部系統90之間係為開路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五開關Q5及/或外部路徑開關Q0亦恆不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內模式或所述第一旁通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內模式或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時,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係操作於一插電運作與充電模式。在所述插電運作與充電模式下,外部電源50會同時對內部系統90供電及對電池組BAT充電。以多模式電源系統300被應用於一筆記型電腦為例,當所述筆記型電腦處於所述插電運作與充電模式時,代表所述筆記型電腦係在設置有電池且插電的前提下被使用,此時所述筆記型電腦之供電僅源自於外部電源50。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或所述第一旁通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內模式或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時,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係操作於一超頻模式。在所述超頻模式下,外部電源50及電池組BAT會同時對內部系統90供電,使得內部系統90可以獲得較大且穩定的電壓以獲取更好的效能。以多模式電源系統300被應用於一筆記型電腦為例,當所述筆記型電腦處於所述超頻模式時,代表所述筆記型電腦係在設置有電池且插電的前提下被使用,此時所述筆記型電腦之供電源自於外部電源50及電池組BAT。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或所述第一旁通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斷路模式時,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係操作於一行動運作模式。在所述行動運作模式下,電池組BAT會對內部系統90供電。舉例來說,以多模式電源系統300被應用於 一筆記型電腦為例,當所述筆記型電腦處於所述行動運作模式時,代表所述筆記型電腦係在設置有電池且沒有插電的前提下被使用,此時所述筆記型電腦之供電僅源自於電池組BAT。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或所述第一旁通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外模式或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時,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係操作於一行動供電模式。在所述行動供電模式下,電池組BAT會同時對內部系統90及外部電源50供電。舉例來說,以多模式電源系統300被應用於一筆記型電腦為例,當所述筆記型電腦處於所述行動供電模式時,代表所述筆記型電腦係在設置有電池且沒有插電的前提下被使用,此時所述筆記型電腦之供電僅源自於電池組BAT且所述筆記型電腦可以供電給外部設備(例如,USB PD充電系統或者USB OTG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係可同步操作,具體而言,當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同步操作時,第一轉換電路320中的開關及第二轉換電路330中的開關係以相同的切換的頻率切換,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的開關之占空比相關於第二轉換電路330的開關之占空比,例如但不限於彼此相同,或彼此為1的補數。
以下將以複數實施例來說明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時的流程。
請參照圖5A,圖5A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時的波形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內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3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內模式(即所述插電運作與充電模式),其中波形W1為外部電壓VBUS之波形,波形W2為電池組BAT的電壓波形,波形W3為切換節點SW的電壓波形,波形W4為電感 器L的電流波形,波形W5為外部路徑開關Q0的電流波形,波形W6為節點CP1的電壓波形,波形W7(灰線)為節點CN1的電壓波形,波形W8為系統電壓VSYS的波形。
如圖5A所示,於一時段中(如時點t1至時點t2),第一控制電路321係控制第二開關Q2及第四開關Q4為導通狀態並控制第一開關Q1及第三開關Q3為不導通狀態,使得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對第一電容器CFLY1充電,而於另一時段中(如時點t2至時點t3),第一控制電路321係控制第二開關Q2及第四開關Q4為不導通狀態並控制第一開關Q1及第三開關Q3為導通狀態,使得第一電容器CFLY1疊加於系統電壓VSYS之上而放電,上述切換以切換週期TA週期性操作,以產生2倍於系統電壓VSYS之電池電壓VBAT,以對電池組BAT充電。另一方面,於一時段中(如時點t4至時點t5),第二控制電路331係控制第六開關Q6為導通狀態並同步控制第五開關Q5為不導通狀態,而於另一時段中(如時點t5至時點t6),第二控制電路331係控制第六開關Q6為不導通狀態並同步控制第五開關Q5為導通狀態,上述切換以切換週期TB週期性將電感器L之一端切換於外部電源50(外部電壓VBUS)與接地電位之間,以轉換外部電源50(外部電壓VBUS)而產生系統電源(系統電壓VSYS),以同時對內部系統90供電並進一步對電池組BAT充電。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分別藉由上述週期性切換而達成前述的插電運作與充電模式,同時轉換外部電源50而提供系統電源及電池電源,以供電予內部系統90及對電池組BAT充電。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可分別根據獨立的切換週期TA、TB而切換,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之切換未同步。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之開關的占空比為50%,而第二轉換電路330之占空比則相關於外部電壓VBUS與系統電壓VSYS之比例。
請參照圖5B,圖5B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同步操作時的波形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330同步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外模式(即所述行動供電模式),其中波形W9為外部電源50的電壓VBUS的波形,波形W10為電池組BAT的電壓波形,波形W11為切換節點SW的電壓波形,波形W12為電感器L的電流波形,波形W13為外部路徑開關Q0的電流波形,波形W14為節點CP1的電壓波形,波形W15(灰線)為節點CN1的電壓波形,波形W16為系統電壓VSYS的波形。
如圖5B所示,當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開始同步操作時,於一時段中(如時點t1至時點t2),第一控制電路321係控制第一開關Q1及第三開關Q3為導通狀態並控制第二開關Q2及第四開關Q4為不導通狀態,且第二控制電路331係同步控制第五開關Q5為導通狀態並同步控制第六開關Q6為不導通狀態,此時電感器L及第一電容器CFLY1係與電池組BAT形成串聯電路,使得電池組BAT對電感器L及第一電容器CFLY1充電(如圖5B之時間點t3所示)。接著,於另一時段中(如時點t2至時點t3),第一控制電路321係控制第一開關Q1及第三開關Q3為不導通狀態並控制第二開關Q2及第四開關Q4為導通狀態,且第二控制電路331係同步控制第五開關Q5為不導通狀態並同步控制第六開關Q6為導通狀態,此時電感器L及第一電容器CFLY1係與外部電源50形成串聯電路,使得電感器L及第一電容器CFLY1放電。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藉由上述週期性切換而達成前述的行動供電模式,同時轉換電池電源而提供系統電源及外部電源50,以供電予內部系統90及外部負載。
需說明的是,在另一實施例中,於所述行動供電模式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亦可根據各自不同的週期而不同步切 換。在另一實施例中,於所述行動供電模式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亦可根據相同的週期但以不同的占空比而部分同步切換。在另一實施例中,於所述插電運作與所述充電模式中,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330亦可根據同步的週期及/或占空比而同步切換。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轉換電路330係為一三階降壓轉換器(3-level buck converter),其中所述三階降壓轉換器之結構可以進一步降低電源轉換時的功率損耗,相較於多模式電源系統300而言,可進一步提升電源轉換效率。請參照圖6,圖6是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600的電路示意圖。如圖6所示,第二轉換電路630相似於圖4中的第二轉換電路33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轉換電路630更包括一第七開關Q7、一第八開關Q8及一第二電容器CFLY2。第七開關Q7具有一第七控制端、一第七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七同相輸出端,第八開關Q8具有一第八控制端、一第八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八同相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七反相輸出端、所述第五同相輸出端及第二電容器CFLY2之第二端耦接於節點CN2,所述第七同相輸出端接地。其中所述第八反相輸出端透過外部路徑開關Q0耦接外部電源50,所述第八同相輸出端、所述第六反相輸出端及第二電容器CFLY2之第一端耦接於節點CP2。第二控制電路331更耦接所述第七控制端及所述第八控制端,且更用以產生一第七控制訊號G7及一第八控制訊號G8,以分別控制第七開關Q7及第八開關Q8。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路徑開關Q0係用以控制外部電源50與第八開關Q8之間的導通,其中外部路徑開關Q0係由第二控制電路331產生一路徑控制訊號G0以進行控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6之第二轉換電路630操作於所述第二旁通模式時,第六開關Q6及第八開關Q8恆導通且第五開關Q5及第七開關Q7恆不導通,使得內部系統90及外部電源50之間亦恆導通,藉此,外部電源50 直接對內部系統90供電,或者系統電源直接對外部電源50供電,此時外部電壓VBUS會等於系統電壓VSYS。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6之第二轉換電路630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外模式或所述第二對內模式時,第五開關Q5、第六開關Q6、第七開關Q7及第八開關Q8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藉此使得切換節點SW的電壓切換於外部電壓VBUS、外部電壓VBUS之1/2以及接地電位之間,以達成三階切換電感式電源轉換。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五開關Q5及第八開關Q8導通時,第六開關Q6及第七開關Q7不導通;當第五開關Q5及第八開關Q8不導通時,第六開關Q6及第七開關Q7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圖6之第二轉換電路630操作於所述第二斷路模式時,第五開關Q5、第六開關Q6、第七開關Q7及第八開關Q8恆不導通,此時外部電源50與內部系統90之間係為開路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6之第一轉換電路320及第二轉換電路630亦可同步操作。舉例來說,當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內模式且第二轉換電路630同步操作於所述第二對內模式時,第一開關Q1、第二開關Q2、第三開關Q3、第四開關Q4、第五開關Q5、第六開關Q6、第七開關Q7及第八開關Q8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第一開關Q1、第三開關Q3、第五開關Q5及第八開關Q8導通時,第二開關Q2、第四開關Q4、第六開關Q6及第七開關Q7不導通;當第一開關Q1、第三開關Q3、第五開關Q5及第八開關Q8不導通時,第二開關Q2、第四開關Q4、第六開關Q6及第七開關Q7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300、600中的開關係為一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其中所述開關之控制端為一閘極(Gate),所述開關之反相輸出端為一汲極(Drain),所述開關之同相輸出端為一源極 (Source)。以第一開關Q1為例,當第一開關Q1為所述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時,第一開關Q1之第一控制端對應所述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閘極,第一開關Q1之第一反相輸出端對應所述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第一開關Q1之第一同相輸出端對應所述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轉換電路320係為一迪克森轉換器700(Dickson converter),其中迪克森轉換器700係可操作於2倍轉換模式、3倍轉換模式或4倍轉換模式。換句話說,迪克森轉換器700係可控制電池電壓VBAT為系統電壓VSYS的2倍、3倍或4倍,使得電池模組310可以採用不同電壓大小之電池組BAT,進而使多模式電源系統300具有較寬廣的擴充性以應用在不同系統中。請參照圖7,圖7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迪克森轉換器700的示意圖,由於迪克森轉換器700係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習知,故以下僅簡單說明在不同轉換模式下,本實施例之迪克森轉換器700中各元件之操作原理。
如圖7所示,迪克森轉換器700包括複數開關Q9-Q17及複數電容器C1-C3。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迪克森轉換器700操作於2倍轉換模式時,開關Q10及開關Q13-Q17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且開關Q11-Q12恆導通,其中當開關Q10、開關Q14及開關Q16導通時,開關Q13、開關Q15及開關Q17不導通;當開關Q10、開關Q14及開關Q16不導通時,開關Q13、開關Q15及開關Q17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迪克森轉換器700操作於3倍轉換模式時,開關Q10-Q17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開關Q10、開關Q11、開關Q13、開關Q15及開關Q16導通時,開關Q12、開關Q14及開關Q17不導通;當開關Q10、開關Q11、開關Q13、開關Q15及開關Q16不導通時,開關Q12、開關Q14及開關Q17導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迪克森轉換器700操作於4倍轉換模式時,開關Q10-Q17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開關Q10、開關Q12、開關Q14及開關Q17導通時,開關Q11、開關Q13、開關Q15及開關Q16不導通;當開關Q10、開關Q12、開關Q14及開關Q17不導通時,開關Q11、開關Q13、開關Q15及開關Q16導通。
請同時參照圖8A及圖8B,圖8A及圖8B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之電源轉換效率曲線圖,其中實線L1是對應於圖4之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中,電池模組310與第一轉換電路320操作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亦即,將電池組BAT的電池電源轉換為系統電源(包含系統電壓VSYS及系統電流ISYS)以供電予內部系統90時的效率曲線,虛線L2是對應於圖1之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中,電池模組120與降壓轉換器130將電池組BAT的電池電源轉換為系統電源以供電予內部系統90時的效率曲線,一點鏈線L3是對應於圖2之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中,電池模組120與分壓轉換器140將電池組BAT的電池電源轉換為系統電源以供電予內部系統90時的效率曲線。在圖8A及圖8B的效率曲線圖中,橫軸所代表的是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及本發明之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之電池組供電予內部系統90的系統電流ISYS,單位是安培;縱軸所代表的是先前技術之電源系統100及本發明之多模式電源系統300的電源轉換效率,單位是百分比(%)。如圖8A中實線方框R1及實線方框R2所示,由於本發明之多模式電源系統300採用了切換電容式分壓電路320,且將第一開關Q1共用為電池模組310的電池路徑開關以及切換電容式分壓電路320的切換開關,因而大幅提升了在輕度負載至重度負載下的電源轉換效率(相較於圖1之先前技術)。如圖8B中實線方框R3所示,由於上述相同的理由,本發明亦大幅提升了在重度負載下的電源轉換效率(相較於圖2之先前技術)。
請參照圖9,圖9是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900與電源轉換電路910的示意圖,其中多模式電源系統900係對應於圖3、圖4及圖6中的多模式電源系統200、300及600的另一種電路分割(circuit partitioning)方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多模式電源系統900包含電源轉換電路910、儲能電路221、儲能電路231以及電池組250,電源轉換電路910包括第一轉換子電路220’、第二轉換子電路230’以及電池子模組210’,其中第一轉換子電路220’、第二轉換子電路230’及電池子模組210’,例如分別對應於圖3、圖4及圖6中的第一轉換電路220、第二轉換電路230及電池模組210,但分別排除了主要的功率儲能元件以及電池組BAT。以圖4為例,當圖4的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係以圖9的多模式電源系統900方式進行電路分割時,多模式電源系統900中的儲能電路221對應於電容器CFLY,儲能電路231對應於電感器L,以及電池組250則對應於電池組BAT,電源轉換電路910中的第一轉換子電路220’包括第一開關Q1(亦即電池路徑開關Q1)、第二開關Q2、第三開關Q3、第四開關Q4以及第一控制電路321,第二轉換子電路230’包括第五開關Q5、第六開關Q6以及第二控制電路331,電池子模組210’則包括了電池路徑開關Q1。前述其餘多模式電源系統亦可依照上述方式進行電路分割,在此不予贅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源轉換電路910係整合於一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中,及/或整合於一積體電路封裝(IC package)中。
綜上所述,相較於圖1與圖2的前案而言,由於本發明將提供於內部系統90的系統電源配置於第一轉換電路320於所述第一對外模式下的輸出端,以及第二轉換電路330於所述第二對內模式下的輸出端,使得本發明得以將電池模組310中的電池路徑開關與第一轉換電路320內之切換開關共用(即第一開關Q1)。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多模式電源系統 300之電池模組310中的電池路徑開關Q1,於所述第一旁通模式中為恆導通,而在第一斷路模式中為恆不導通,且於所述第一對內模式與所述第一對外模式中,與其餘開關週期性切換,而同時達成控制電池組BAT路徑的導通控制與切換電容式電源轉換時的切換開關。因此,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可減少多模式電源系統300的總開關與其他元件的數量,且可以有效提高電源轉換效率。再者,當本發明之多模式電源系統300中進一步採用另一些實施例中的電路時(例如,第一轉換電路320係為一迪克森轉換器且第二轉換電路330係為一三階降壓轉換器),多模式電源系統300在不同負載下的充電效率得以再次被提升。
以上已針對較佳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唯以上所述者,僅係為使熟悉本技術者易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所說明之各個實施例,並不限於單獨應用,亦可以組合應用,舉例而言,兩個或以上之實施例可以組合運用,而一實施例中之部分組成亦可用以取代另一實施例中對應之組成部件。此外,在本發明之相同精神下,熟悉本技術者可以思及各種等效變化以及各種組合,舉例而言,本發明所稱「根據某訊號進行處理或運算或產生某輸出結果」,不限於根據該訊號的本身,亦包含於必要時,將該訊號進行電壓電流轉換、電流電壓轉換、及/或比例轉換等,之後根據轉換後的訊號進行處理或運算產生某輸出結果。由此可知,在本發明之相同精神下,熟悉本技術者可以思及各種等效變化以及各種組合,其組合方式甚多,在此不一一列舉說明。因此,本發明的範圍應涵蓋上述及其他所有等效變化。
50:外部電源
90:內部系統
300:多模式電源系統
310:電池模組
320:第一轉換電路
321:第一控制電路
330:第二轉換電路
331:第二控制電路
BAT:電池組
CFLY1:第一電容器
CN1:節點
CP1:節點
CSYS:系統電容器
G0:路徑控制訊號
G1:第一控制訊號
G2:第二控制訊號
G3:第三控制訊號
G4:第四控制訊號
G5:第五控制訊號
G6:第六控制訊號
ISYS:系統電流
L:電感器
Q0:外部路徑開關
Q1:第一開關(電池路徑開關)
Q2:第二開關
Q3:第三開關
Q4:第四開關
Q5:第五開關
Q6:第六開關
SW:切換節點
VBAT:電池組之電壓
VBUS:外部電源之電壓
VSYS:系統電壓

Claims (32)

  1. 一種多模式電源系統,包含:一電池模組,包括彼此串聯的一電池路徑開關及一電池組,其中該電池組包括至少一單電池;一第一轉換電路,包括複數開關及一第一電容器,該些開關用以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一內部系統及該電池模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一系統電源以供電予該內部系統,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的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以及一第二轉換電路,包括複數另一開關及一電感器,該些另一開關用以切換該電感器與一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該系統電源為一直流電源,用以供電給該內部系統;其中該多模式電源系統操作於以下複數操作模式組合中的其中一種: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對內模式、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旁通模式;以及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模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 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模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電池組之電源之間恆導通,其中該部分之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另一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外部電源之間恆導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系統電源包括一系統電壓,其中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或等於該系統電壓,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或等於該系統電壓,該外部系統之電壓大於、等於或小於該電池組之電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電荷泵(Charge pump),使得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電容式分壓電路,使得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電池組之電壓為該系統電壓的2倍。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迪克森轉換器(Dickson converter),該電池組之電壓為該系統電壓的2、3或4倍。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為一降壓轉換器(Buck converter),使得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為一升壓轉換器(Boost converter),使得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第二轉換電路係以至少二階之脈寬調變方式進行該外部電源與該系統電源之間的轉換。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之該些開關及該第二轉換電路之該些另一開關係同步切換且具有相關的占空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些操作模式組合更包括: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斷路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以及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或該第一旁通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斷路模式時,該些開關恆不導通;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斷路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恆不導通。
  10.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些開關包括: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控制端、一第一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一同相輸出端,該第一反相輸出端耦接該電池組;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二控制端、一第二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二同相輸出端,該第二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一同相輸出端,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耦接一內部系統;一第三開關,具有一第三控制端、一第三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三同相輸出端,該第三反相輸出端耦接於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與該內部系統之間;以及一第四開關,具有一第四控制端、一第四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四同相輸出端,該第四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三同相輸出端,該第四同相輸出端接地;其中該第一電容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二反相輸出端之間,該第一電容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三同相輸出端與該第四反相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控制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控制訊號、一第二控制訊號、一第三控制訊號及一第四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其中該第一開關對應為該電池路徑開關。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開關: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三開關導通時,該第二開關及 該第四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三開關不導通時,該第二開關及該第四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斷路模式時,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恆不導通。
  12.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些另一開關包括:一第五開關,具有一第五控制端、一第五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五同相輸出端,該第五同相輸出端接地;以及一第六開關,具有一第六控制端、一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六同相輸出端,該第六反相輸出端耦接一外部電源,該第六同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五反相輸出端;其中該電感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六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五反相輸出端之間,該電感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該第三反相輸出端與該內部系統之間;以及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控制電路,一第二控制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五控制訊號及一第六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另一開關: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旁通模式時,該第六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五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 當該第五開關導通時,該第六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五開關不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恆不導通。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些另一開關更包括:一第七開關,具有一第七控制端、一第七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七同相輸出端,該第七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五同相輸出端,該第七同相輸出端接地;一第八開關,具有一第八控制端、一第八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八同相輸出端,該第八反相輸出端耦接該外部電源,該第八同相輸出端耦接該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二電容器,該第二電容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八同相輸出端與該第六反相輸出端之間,該第二電容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五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七反相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更用以產生一第七控制訊號及一第八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還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另一開關: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旁通模式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八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五開關及該第七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五開關、該第六開關、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八開關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及 該第七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八開關不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七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五開關、該第六開關、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恆不導通。
  16. 如請求項10、12及14中任一項所述之多模式電源系統,其中該些開關係為一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該些開關之控制端為一閘極(Gate),該些開關之反相輸出端為一汲極(Drain),該些開關之同相輸出端為一源極(Source)。
  17. 一種適於多模式電源系統的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多模式電源系統包括耦接於該電源轉換電路的一第一電容器、一電感器以及一電池組,該電源轉換電路包含:一電池子模組,包括一電池路徑開關,與該電池組串聯;一第一轉換子電路,包括複數開關,該些開關用以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一內部系統及該電池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一系統電源以供電予該內部系統,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該第一轉換子電路的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以及一第二轉換子電路,包括複數另一開關,該些另一開關用以切換該電感器與一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或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該系統電源為一直流電源,用以供電給該內部系統;其中該電源轉換電路操作於以下複數操作模式組合中的其中一種: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二轉換子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對內模式、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旁通模式;以及 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子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電池組之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第一電容器與該內部系統及該電池組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電池組之電源;其中當該第一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電池組之電源之間恆導通,其中該部分之該些開關包括該電池路徑開關;其中當該第二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系統電源轉換為該外部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週期性地切換該電感器與該外部電源及該內部系統的耦接關係,以將該外部電源轉換為該系統電源;其中當該第二轉換子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旁通模式時,一部分之該些另一開關恆導通,使得該系統電源與該外部電源之間恆導通。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系統電源包括一系統電壓,其中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或等於該系統電壓,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或等於該系統電壓,該外部系統之電壓大於、等於或小於該電池組之電壓。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電荷泵(Charge pump),使得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電容式分壓電路,使得該電池組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電池組之電壓為該系統電壓的2倍。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係為一迪克森轉換器(Dickson converter),該電池組之電壓為該系統電壓的2、3或4倍。
  22.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為一降壓轉換器(Buck converter),使得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對外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為一升壓轉換器(Boost converter),使得該外部電源之電壓大於該系統電壓。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第二轉換電路係以至少二階之脈寬調變方式進行該外部電源與該系統電源之間的轉換。
  24.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之該些開關及該第二轉換電路之該些另一開關係同步切換且具有相關的占空比。
  25.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些操作模式組合更包括: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斷路模式時,該第二轉換電路係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該第二對內模式或該第二旁通模式;以及 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一轉換電路係操作於該第一對外模式、該第一旁通模式或該第一斷路模式;其中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一斷路模式時,該些開關恆不導通;其中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該第二斷路模式時,該些另一開關恆不導通。
  26.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些開關包括:一第一開關,具有一第一控制端、一第一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一同相輸出端,該第一反相輸出端耦接該電池組;一第二開關,具有一第二控制端、一第二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二同相輸出端,該第二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一同相輸出端,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耦接一內部系統;一第三開關,具有一第三控制端、一第三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三同相輸出端,該第三反相輸出端耦接於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與該內部系統之間;以及一第四開關,具有一第四控制端、一第四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四同相輸出端,該第四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三同相輸出端,該第四同相輸出端接地;其中該第一電容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二反相輸出端之間,該第一電容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三同相輸出端與該第四反相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控制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控制訊號、一第二控制訊號、一第三控制訊號及一第四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其中該第一開關對應為該電池路徑開關。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開關: 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旁通模式時,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對外模式或一第一對內模式時,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及該第四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三開關導通時,該第二開關及該第四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三開關不導通時,該第二開關及該第四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一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一斷路模式時,該第一開關及該第二開關恆不導通。
  28.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些另一開關包括:一第五開關,具有一第五控制端、一第五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五同相輸出端,該第五同相輸出端接地;以及一第六開關,具有一第六控制端、一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六同相輸出端,該第六反相輸出端耦接一外部電源,該第六同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五反相輸出端;其中該電感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六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五反相輸出端之間,該電感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二同相輸出端、該第三反相輸出端與該內部系統之間;以及其中該第一轉換電路更包括一第一控制電路,一第二控制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五控制訊號及一第六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另一開關: 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旁通模式時,該第六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五開關恆不導通;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五開關導通時,該第六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五開關不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六開關恆不導通。
  30. 如請求項28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些另一開關更包括:一第七開關,具有一第七控制端、一第七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七同相輸出端,該第七反相輸出端耦接該第五同相輸出端,該第七同相輸出端接地;一第八開關,具有一第八控制端、一第八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八同相輸出端,該第八反相輸出端耦接該外部電源,該第八同相輸出端耦接該第六反相輸出端;以及一第二電容器,該第二電容器之第一端耦接於該第八同相輸出端與該第六反相輸出端之間,該第二電容器之第二端耦接於該第五同相輸出端與該第七反相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更用以產生一第七控制訊號及一第八控制訊號,以分別控制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
  3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還用以透過以下至少之一方式操作該些另一開關: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旁通模式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八開關恆導通且該第五開關及該第七開關恆不導通; 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對外模式或一第二對內模式時,該第五開關、該第六開關、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週期性地切換於導通狀態與該不導通狀態之間,其中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八開關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七開關不導通;當該第五開關及該第八開關不導通時,該第六開關及該第七開關導通;及/或當該第二轉換電路操作於一第二斷路模式時,該第五開關、該第六開關、該第七開關及該第八開關恆不導通。
  32. 如請求項26、28及30中任一項所述之電源轉換電路,其中該些開關係為一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該些開關之控制端為一閘極(Gate),該些開關之反相輸出端為一汲極(Drain),該些開關之同相輸出端為一源極(Source)。
TW111116851A 2021-09-28 2022-05-04 多模式電源系統及其電源轉換電路 TWI822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929,733 US20230102466A1 (en) 2021-09-28 2022-09-05 Multi-mode power system an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49463P 2021-09-28 2021-09-28
US63/249,463 2021-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5291A TW202315291A (zh) 2023-04-01
TWI822028B true TWI822028B (zh) 2023-11-11

Family

ID=8576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6851A TWI822028B (zh) 2021-09-28 2022-05-04 多模式電源系統及其電源轉換電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2547A (zh)
TW (1) TWI8220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17709A1 (en) * 2014-04-08 2017-04-27 Eltek As Electric multi-mode power converter module and power system
US20170346386A1 (en) * 2011-02-03 2017-11-30 Viswa Nath Sharm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 Purpose Bidirectional Power Converter
US20180212469A1 (en) * 2017-01-22 2018-07-26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ulti-mode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202013865A (zh) * 2018-09-28 2020-04-01 浦登有限公司 多模式電源轉換器
TW202131615A (zh) * 2019-10-02 2021-08-16 美商半導體組件工業公司 具有多模式操作的切換模式電力供應器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46386A1 (en) * 2011-02-03 2017-11-30 Viswa Nath Sharm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 Purpose Bidirectional Power Converter
US20170117709A1 (en) * 2014-04-08 2017-04-27 Eltek As Electric multi-mode power converter module and power system
US20180212469A1 (en) * 2017-01-22 2018-07-26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ulti-mode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202013865A (zh) * 2018-09-28 2020-04-01 浦登有限公司 多模式電源轉換器
TW202131615A (zh) * 2019-10-02 2021-08-16 美商半導體組件工業公司 具有多模式操作的切換模式電力供應器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5291A (zh) 2023-04-01
CN115882547A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9099B2 (en) Reconfigurable dickson star switched capacitor voltage regulator
CN111434513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JP5928928B2 (ja) 5段階電力変換器ならびに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13507149B (zh) 一种混合模式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CN104158243B (zh) 不间断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19052B (zh) 一种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系统及电源芯片
CN108512256A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放电一体化系统
EP3255771B1 (en)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or
US20230208287A1 (en) Dc/dc converter, voltage gain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US11588391B1 (en) Power conversion structure, system,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ower conversion structure, and chip unit
CN112769181A (zh) 一种蓄电设备的双向充电电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980435B (zh) 获取稳定低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以及电话机供电电路
TWI822028B (zh) 多模式電源系統及其電源轉換電路
TWI441429B (zh) 無橋交錯式功率因數調整電路
CN102710006B (zh) 一种带平衡桥臂的双电源供电系统
CN112224051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CN113141048A (zh) 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器和电动汽车
US6826061B2 (en) Off-line non-step voltage regulatio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S20230102466A1 (en) Multi-mode power system an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thereof
US11996764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asymmetric switch levels
CN219304700U (zh) 供电电路及流量计
CN216451290U (zh) 一种双向电路及逆变器
CN114374255B (zh) 一种供电电路、供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16819428U (zh) 一种级联型高压充电机模块
CN202679053U (zh) 一种带平衡桥臂的双电源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