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0689B - 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相關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 Google Patents

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相關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0689B
TWI820689B TW111115945A TW111115945A TWI820689B TW I820689 B TWI820689 B TW I820689B TW 111115945 A TW111115945 A TW 111115945A TW 111115945 A TW111115945 A TW 111115945A TW I820689 B TWI820689 B TW I8206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migration
tape drive
data
rec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4687A (zh
Inventor
種村紀子
板垣浩
宮村剛志
長谷川徹
三間慎介
安部敦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萬國商業機器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萬國商業機器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萬國商業機器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4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0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06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6Libraries, e.g. tape libraries, jukebox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82Tap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工具。該工具將一磁帶匣安裝至一磁帶機以滿足一重新叫用請求。該工具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自一遷移佇列遷移資料。該工具將一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該工具接收自該磁帶機傳回之一縱向位置(LPOS)範圍。該工具判定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該工具在該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該遷移佇列寫入至該磁帶匣。

Description

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相關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在讀取資料時將資料附加至磁帶匣。
多年來,日益成長之資料量及服務資訊技術之儲存容量已增加。影響規劃儲存策略之其他顯著趨勢包括為了儲存之資料遷移。
傳統上,磁帶匣已用於視訊封存、備份檔案、用於災難復原之複製品及在本地保持資訊。磁帶匣通常儲存於企業磁帶庫中。為了保存此等磁帶匣,利用含有高密度(HD)磁帶匣儲存插槽之高密度磁帶庫框架,其中單一HD磁帶匣儲存插槽可容納多達五個成列堆疊之磁帶匣,而非單一磁帶至一儲存插槽。HD磁帶匣儲存插槽中之每一磁帶匣藉由指示HD磁帶匣儲存插槽內之位置的層號引用,其中層號隨著更多磁帶匣添加至HD磁帶匣儲存插槽而在深度方向上增加。
具有階層式儲存管理(HSM)之磁帶庫框架包括:複數個磁帶機;主儲存裝置,由用於儲存資料之硬碟機(HDD)構成;及複數個磁帶匣,用於在遷移操作期間進一步儲存資料。當資料儲存於主儲存裝置及複數個磁帶匣兩者上時,存在預遷移狀態。在特定時段之後,刪除主儲存裝 置中之資料,且資料僅儲存於複數個磁帶匣上(亦即,遷移狀態)。
在遷移狀態下讀取儲存於複數個磁帶匣上之資料稱為重新叫用。當主機(例如,伺服器電腦、運算裝置等)請求重新叫用操作時,磁帶機自複數個磁帶匣安裝磁帶匣,磁帶機將儲存於磁帶匣上之資料讀取至主儲存裝置,且接著將資料傳送至主機。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作出遷移請求之情況下,由於重新叫用操作之較高優先級,遷移將排隊。
當一次性作出多個重新叫用或遷移請求時,重新叫用請求累積於重新叫用佇列中,且遷移請求累積於主機上之遷移佇列中。當不再存在累積於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且重新叫用操作中斷持續特定時段時,只要用於重新叫用之所安裝磁帶匣具有可用儲存容量,則所安裝磁帶匣可用於遷移操作。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設備、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磁帶匣安裝至磁帶機以滿足重新叫用請求。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自遷移佇列遷移資料。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接收自磁帶機傳回之縱向位置(LPOS)範圍。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遷移佇列在LPOS範圍內。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在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遷移佇列寫入至磁帶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偵測主機上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回應於主機上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滿足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的同時並行地遷移資料。回應於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遷移資料之判定,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接收自磁帶機傳回之縱向位置(LPOS)範圍。回應於遷移佇列在LPOS範圍內之判定,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在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遷移佇列寫入至磁帶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偵測主機上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其中偵測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包括將磁帶匣安裝至磁帶機以滿足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回應於主機上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磁帶匣上是否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回應於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遷移資料之判定,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回應於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接收自磁帶機傳回之縱向位置(LPOS)範圍。回應於自磁帶機傳回之LPOS範圍並非零值之判定,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遷移佇列是否在LPOS範圍內。回應於遷移佇列在LPOS範圍內之判定,該方法包括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在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遷移佇列寫入至磁帶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電腦程式產品。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用以偵測主機上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的程式指令,其中偵測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包括將磁帶匣安裝至磁帶機以滿足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主機上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而判定磁帶匣上是否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遷移資料之判定而將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而接收自磁帶機傳回之縱向位置(LPOS)範圍。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自磁帶機傳回之LPOS範圍並非零值之判定而判定遷移佇列是否在LPOS範圍內。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遷移佇列在LPOS範圍內之判定而在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遷移佇列寫入至磁帶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電腦系統。電腦系統包括用以偵測主機上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的程式指令,其中偵測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包括將磁帶匣安裝至磁帶機以滿足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電腦系統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主機上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而判定磁帶匣上是否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電腦系統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遷移資料之判定而將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電腦系統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磁帶 機而接收自磁帶機傳回之縱向位置(LPOS)範圍。電腦系統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自磁帶機傳回之LPOS範圍並非零值之判定而判定遷移佇列是否在LPOS範圍內。電腦系統包括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用以回應於遷移佇列在LPOS範圍內之判定而在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遷移佇列寫入至磁帶匣。
100: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
102:網路
104:伺服器電腦
106:儲存裝置
108:磁帶庫
110:遷移程式
112:遷移佇列
114:重新叫用佇列
116:磁帶機
118:磁帶媒體
200:流程圖
202:步驟
204:步驟
206:步驟
208:步驟
210:步驟
212:步驟
214:步驟
216:步驟
218:步驟
220:步驟
300:流程圖
302:步驟
304:步驟
306:步驟
308:步驟
310:步驟
312:步驟
314:步驟
400:方塊圖
410:電腦系統
412:外部裝置
414:處理單元
416:匯流排
418:網路配接器
420:輸入/輸出(I/O)介面
422:顯示器
424:記憶體
426:隨機存取記憶體
428:快取記憶體
430:儲存系統
432:程式/公用程式
434:程式模組
A:路徑
B:路徑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將資料附加至同時利用的磁帶匣之遷移程式之步驟的流程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判定磁帶匣上的縱向位置範圍之遷移程式之步驟的流程圖。
圖4為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資料處理系統之組件的方塊圖。
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當重新叫用請求累積於重新叫用佇列中時,具有較低優先級之遷移操作可排隊相當長的時間,且因而,資料可連續地累積於主儲存裝置中。
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在具有複數個磁帶機之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中,可將複數個磁帶機中之一些分配給遷移操作或在預定量之資料累積於遷移佇列中之後的特定時段內分配給遷移操作。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在此等情形下,可預先建立各種遷移及重新叫用操作規則,使得不同時向磁帶機或磁帶匣請求遷移操作及重新叫用操作。
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在縱向方向上將磁帶機讀/寫頭自磁帶匣之一端移動至另一端可能花費約兩分鐘。舉例而言,在磁帶機讀/寫頭之當前位置遠離重新叫用資料之縱向位置(LPOS)的情況下,讀/寫頭移動至讀取位置大致花費兩分鐘。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磁帶匣為可記錄媒體,且當寫入經壓縮資料時,當前磁帶匣寫入速度最大為約每秒900百萬位元組(MB/s)。
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在磁帶機讀/寫頭自磁帶匣之一端移動至另一端期間將資料寫入至磁帶匣上的優點。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可將多達100GB(十億位元組)之資料量寫入至磁帶上。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在重新叫用期間在磁帶匣上寫入資料之方法藉由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促進遷移操作之同時執行而為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提供效能改良。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將資料遷移至同時用於重新叫用操作之磁帶匣的能力。本發明之實施例為主機提供將所定義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諸如「定位EOD」)發送至磁帶機之能力,其中數個後續讀取資料用作引數。本發明之實施例為磁帶機提供在自磁帶匣上之當前讀/寫頭位置、EOD及讀取資料讀/寫頭位置之間的位置關係定位讀/寫頭以讀取資料期間判定資料在EOD之後是否可附加之能力。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以下能力:當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磁帶匣上之EOD時,將可附加值(亦即,磁帶匣上之可附加大小/容量)傳回至主機,且在可附加值不為零之情況下,主機在磁帶匣上寫入排隊用於遷移之資料,同時在磁帶匣上執行並行重新叫用操作(亦即,讀取資料)。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利用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之能 力,該定位資料結束命令為可添加至磁帶機之擴展習知定位命令。本發明之實施例為主機提供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之能力,其中定位EOD命令利用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之邏輯物件識別符作為引數。本發明之實施例為磁帶機提供判定在自當前讀/寫頭位置至BOR之途中是否存在EOD位置的能力,且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之間存在EOD位置之情況下,判定EOD與BOR之間的可附加縱向位置(LPOS)範圍。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在存在可附加LPOS範圍之情況下將讀/寫頭定位至EOD且傳回可附加LPOS範圍的能力至主機。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在不存在可附加LPOS範圍之情況下將讀/寫頭定位至BOR且傳回指示無可附加LPOS範圍之零值的能力至主機。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以對讀取資料之影響最小的方式執行遷移而無需等待累積於重新叫用佇列中之所有重新叫用請求結束的能力,藉此改良重新叫用及遷移操作之組合的效能。
本發明之實施例認識到,藉由此方法,在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資料時,當讀取EOD時,對於一次或兩次迴繞改變,可存在一秒半至三秒的時間增加,或對於回退(亦即,一次停止及返回磁帶頭之操作),可存在三秒的時間增加。然而,定位為持續平均四十五秒至最多兩分鐘之操作,且因此時間增加對效能之影響為定位之影響的約百分之十。考慮到並非每一重新叫用操作都執行遷移,與定位與讀取之組合的時間相比,整體影響小於百分之十。可增加重新叫用及遷移操作之整體效率,同時在執行遷移的同時最小化對重新叫用操作之負面影響。
本發明之實施例為主機提供利用定位命令來控制磁帶機讀/寫頭移動至附加位置或重新叫用位置之能力,而不需要模式感測命令來獲 得位置,藉此減少主機及磁帶機上的負載,同時為重新叫用及遷移操作提供更有效的效能。
此類實施例之實施可採取多種形式,且隨後參考諸圖論述例示性實施細節。
現更詳細地參考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圖1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至少一個實施例的適合於提供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的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通常指定為100)的一部分的功能方塊圖。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100包括諸如網路102之網路、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主機、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及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在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磁帶庫框架(未展示)可互連以形成一或多個磁帶庫,諸如磁帶庫108。圖1僅提供一個實施之說明且並不暗示關於可在其中實施不同實施例之環境的任何限制。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背離如由申請專利範圍所敍述之本發明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描繪之環境進行許多修改。
在一個實施例中,網路102為表示使用TCP/IP協定來彼此通信之網路及閘道器之全球集合的網際網路。網路102可包括有線電纜、無線通信鏈路、光纖電纜、路由器、交換器及/或防火牆。在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儲存裝置106及磁帶庫108藉由網路102互連。在一個實施例中,網路102可為能夠在諸如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100之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內、在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主機、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諸如磁帶庫108之輔助儲存位置之間利用諸如遷移程式110之遷移程式來支援資料遷移及資料重新叫用的連接及協定之任何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網路102將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主機連接至 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諸如利用諸如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之任何光纖通道協定的磁帶庫108之輔助儲存位置、經由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TCP/IP)之基於網際網路協定的iSCSI及能夠支援SCSI命令的串列附接SCSI(SAS)。
在另一實施例中,網路102亦可實施為數種不同類型之網路,諸如企業內部網路、區域網路(LAN)、虛擬區域網路(VLAN)或廣域網路(WAN)。圖1意欲作為實例且並不作為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實施的不同實施例的架構限制。
在一個實施例中,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主機可為例如伺服器電腦系統,諸如資料庫管理伺服器、磁帶庫管理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網站伺服器、結構化查詢語言伺服器或能夠發送及接收資料之任何其他電子裝置或運算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可為最佳化資料遷移操作及資料重新叫用操作之大型電腦虛擬磁帶解決方案。在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可利用安裝於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中之高效能磁帶機利用SCSI命令將資料寫入至實體磁帶儲存。在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可提供磁碟及磁帶儲存快取之分層儲存階層。在另一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可為資料中心,其包含向外部方提供IT服務之網路及伺服器之集合,諸如部署於虛擬伺服器上的虛擬伺服器及應用程式。在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可為在舊式系統(諸如,大型電腦系統)上操作之資料庫伺服器。在另一實施例中,伺服器電腦104表示由諸如網路102之一或多個網路互連之電腦的「雲端」,其中伺服器電腦104為在經由網路102存取時利用叢集電腦及組件充當單一無縫資源集區的運算系統。除了雲端運算應用程式之外,此為資料中心之常見實施。在一個實施 例中,伺服器電腦104包括諸如遷移程式110之遷移程式、諸如遷移佇列112之遷移佇列及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
在替代實施例中,主機可為作為主機之用戶端之用戶端電腦(未展示),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且可為例如伺服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智慧型手機、精簡型用戶端或能夠在諸如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100的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內經由網路102與伺服器電腦104通信的任何其它電子裝置或運算系統。舉例而言,用戶端電腦可為膝上型電腦,其能夠連接至諸如網路102之網路以經由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主機利用諸如遷移程式110之遷移程式向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及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提交一或多個遷移及/或重新叫用命令。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戶端電腦可為能夠向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主機提交一或多個重新叫用或遷移請求(例如,讀取或寫入請求)的任何合適類型之用戶端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戶端電腦可包括用於將資料請求提交至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資料磁帶管理伺服器的使用者介面(未展示)。存在許多類型之使用者介面。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可為圖形使用者介面(GUI)。與基於文字之介面、鍵入命令標籤或文字導覽相反,GUI為一種類型之使用者介面,其允許使用者經由圖形圖示及視覺指示器(諸如輔助標記)與諸如鍵盤及滑鼠的電子裝置互動。在電腦中,引入GUI以應對所感知的命令列介面之陡峭學習曲線,此需要在鍵盤上鍵入命令。GUI中之動作常常經由直接操控圖形元件來執行。
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在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中心伺服器上操作,且可由一或多個用戶端電腦(未展示)經由網路102利 用。在另一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可為基於軟體之程式,其自中心伺服器或第三方提供者(未展示)下載且在用戶端電腦上執行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將資料附加至同時利用之磁帶匣。在另一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可為基於軟體之程式,其自中心伺服器(未展示)下載且安裝於一或多個用戶端裝置(例如,電話、平板電腦、可穿戴式電子裝置等)(未展示)上。在又另一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可用作由第三方雲端服務提供者(未展示)提供之軟體服務。在又另一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可包括安裝於一或多個用戶端裝置上之一或多個基於軟體之組件,諸如附加元件、外掛程式及代理程式等,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將資料附加至同時利用之磁帶匣(亦即,執行遷移操作)。
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為用於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將資料附加至磁帶匣的基於軟體之程式。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提供用於利用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之機構,該命令為可添加至磁帶機之擴展習知定位命令。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為主機提供用以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之機構,其中定位EOD命令為經定義SCSI命令,其用於控制磁帶機且將大量資料傳送至儲存裝置,包括但不限於硬碟機、固態磁碟機、磁帶機等,且其中定位EOD命令利用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之邏輯物件識別符作為引數。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為磁帶機提供用以判定在自當前讀/寫頭位置至BOR之途中是否存在EOD位置之機構,且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之間存在EOD位置之情況下,判定EOD與BOR之間的可附加縱向位置(LPOS)範圍。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提供一種機構,其用以在磁帶機判定可附加LPOS範圍之情況下,將讀/寫頭定位至EOD,且將可附加LPOS範圍傳回至主機。在 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提供一種機構,其用以在磁帶機判定不存在可附加LPOS範圍之情況下,將讀/寫頭定位至BOR,且將指示不存在可附加LPOS範圍之零值傳回至主機。在一個實施例中,諸如遷移程式110之遷移程式對磁帶庫內的每一磁帶媒體及每一磁帶機起作用。
在替代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判定是否存在待自主儲存器遷移至輔助儲存器的資料。在替代實施例中,當存在待遷移之資料時,遷移程式110向儲存待重新叫用之資料的磁帶機發送檢查在用於讀取待重新叫用之資料的頭的移動期間是否可寫入待遷移之資料的命令。在替代實施例中,當磁帶機回應待遷移之資料可在移動期間寫入時,遷移程式110選擇具有可寫大小之待遷移的資料。在替代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將待遷移之經選擇資料傳輸至磁帶機。
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佇列112及重新叫用佇列114為先進先出(FIFO)資料結構,其包括在諸如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100之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中對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及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的資料請求之集合。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佇列112可為線性資料結構,該線性資料結構提供對待自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寫入至諸如磁帶庫108的磁帶媒體118之磁帶庫的一或多個磁帶匣之資料的一或多個遷移請求進行累積的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重新叫用佇列114可為線性資料結構,該線性資料結構提供對待自諸如磁帶庫108的磁帶媒體118之磁帶庫的一或多個磁帶匣讀取且發送至諸如儲存裝置106之主儲存裝置之資料的一或多個重新叫用請求進行累積的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佇列112為經獨佔地處理之共用佇列。
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為用於諸如磁帶庫階層式 儲存管理環境100之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中的主儲存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可為能夠在遷移至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媒體118的磁帶庫之一或多個磁帶匣之前儲存預先遷移之資料的硬碟機(HDD)。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可為能夠自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媒體118的磁帶庫之一或多個磁帶匣接收重新叫用資料的硬碟機(HDD)。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為HSM環境中之駐存狀態儲存解決方案,其中資料可在遷移至諸如磁帶庫108之輔助儲存解決方案之前寫入。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可包括能夠在HSM環境中接收、組織、擷取及儲存資料之一或多個資料庫。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可為能夠在遷移至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媒體118的磁帶庫之一或多個磁帶匣之前儲存預先遷移之資料的固態磁碟機(SSD)。在一個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06可為能夠自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媒體118的磁帶庫之一或多個磁帶匣接收重新叫用資料的固態磁碟機(SSD)。
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庫108為與主機(例如,磁帶庫大型電腦、用戶端電腦等),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互連的磁帶儲存庫。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庫108提供經由使用諸如磁帶機116之積體磁帶機及諸如磁帶媒體118之一或多個磁帶匣來儲存資料的能力。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庫108可表示複數個互連實體磁帶庫。在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磁帶庫框架(未展示)可互連以形成一或多個磁帶庫,諸如磁帶庫108。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磁帶庫,諸如磁帶庫108,可經組織成在底板空間(亦即,在例如實體結構內之指定空間)內均勻地間隔開的複數個行。在另一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磁帶庫框架可堆疊在組織成複數個行之一或多個磁帶庫頂上,以藉由有效地堆積而非外插來在現有底板空間內滿足大資料磁帶管理 之成長需求。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庫108包括磁帶夾持器(未展示),其用於自指定用於磁帶儲存之一或多個互連磁帶庫框架(未展示)內之複數個磁帶匣儲存插槽(未展示)擷取一或多個磁帶匣,諸如磁帶媒體118,且將一或多個磁帶匣插入至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中(亦即,掛載)以供讀取/寫入操作。
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機116為用於對一或多個磁帶匣執行讀取及寫入資訊的資料儲存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機116在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之磁帶庫框架內配置成行。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機116及一或多個磁帶匣(諸如磁帶媒體118)分開地儲存在磁帶庫框架內或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內,該磁帶庫包括一或多個磁帶庫框架(亦即,磁帶媒體118與磁帶機116分開地儲存在專用於磁帶媒體儲存之一或多個磁帶庫框架中)。在一個實施例中,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包括用於對一或多個磁帶匣執行讀取及寫入資訊的複數個磁帶機。
在替代實施例中,磁帶機116包括一或多個積體程式(未展示),諸如遷移程式110、主儲存裝置(未展示)及輔助儲存裝置(未展示),用於自主機接收用以檢查在用於讀取待重新叫用之資料的頭的移動期間是否可寫入待遷移之資料的命令。在替代實施例中,在接收到命令後,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判定寫入開始位置是否在當前頭位置與讀取開始位置之間,且至讀取開始位置的移動方向與寫入時的移動方向相同。在替代實施例中,當寫入開始位置在當前頭位置與讀取開始位置之間,且至讀取開始位置的移動方向與寫入時的移動方向相同時,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可對以可寫大小一起寫入待遷移之資料的主機作出回應。在替代實施例中,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在寫入待自主機傳輸之待遷移之資料作為對 回應之回覆之後自讀取開始位置讀取待重新叫用之資料。
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媒體118為能夠在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內儲存資料的磁帶匣。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媒體118可為能夠在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內儲存數位資訊的高密度磁帶媒體。在一個實施例中,諸如磁帶媒體118之一或多個磁帶匣可儲存於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內之高密度儲存插槽(未展示)內,其中高密度儲存插槽能夠在磁帶庫108之磁帶庫框架(未展示)內的單個插槽空間內儲存成列堆疊之多達五個磁帶匣。在一個實施例中,磁帶媒體118可為線性磁帶開放(LTO)磁帶匣。在另一實施例中,磁帶媒體118可為企業磁帶匣。舉例而言,高密度儲存插槽能夠以分層定向儲存多達五個磁帶匣,其中線性磁帶開放(LTO)磁帶匣上之第5層位置為裝載於插槽中之第一磁帶匣(磁帶庫框架之深度側上之最後方磁帶匣),且第1層位置為裝載於插槽中之最後一個磁帶匣(磁帶庫框架之前側上的最前方磁帶匣)。在請求第5層位置LTO磁帶匣之情況下,需要移除其前面的LTO磁帶匣(多達四個匣)以便存取所請求的LTO磁帶匣。在替代實施例中,高密度儲存插槽能夠以分層定向儲存多達四個磁帶匣,其中企業磁帶匣上之第4層位置為裝載至插槽中之第一磁帶匣(最後方磁帶匣),且第1層位置為裝載至插槽中之最後一個磁帶匣(最前方磁帶匣)。在請求第4層位置企業磁帶匣之情況下,需要移除其前面的企業磁帶匣(多達三個匣)以便存取所請求的企業磁帶匣。然而,應瞭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藉由具有能夠儲存於高密度儲存插槽內之任何數目個分層位置中的任何數目或類型之磁帶媒體的磁帶庫來實踐。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將資料附加至同時利用的磁帶匣之諸如遷移程式110之遷移程式之步驟的 流程圖(通常指定為200)。
遷移程式110檢查重新叫用佇列且將磁帶安裝至磁帶機(202)。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檢查主機上之重新叫用佇列,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重新叫用佇列114,且將諸如磁帶媒體118之磁帶匣安裝至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藉由存取重新叫用佇列以偵測該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之累積來檢查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磁帶機安裝磁帶匣以滿足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中之至少一者。
遷移程式110判定是否存在遷移佇列(決策區塊,20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藉由偵測主機上之遷移佇列(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上之遷移佇列112)來判定是否存在遷移佇列。在一個實施例中,回應於偵測到主機上之遷移佇列,遷移程式110存取遷移佇列以識別一或多個遷移請求。在遷移程式110識別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存在遷移佇列。在遷移程式110並不識別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不存在遷移佇列。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直接執行重新叫用請求,其中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不累積於遷移佇列中(亦即,無遷移佇列)。
回應於不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否分支,204),遷移程式110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218)且讀取資料(220)。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磁帶匣上的BOR資料,且自該BOR位置開始讀取資料。
回應於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是分支,204),遷移程式110 判定磁帶上是否存在待遷移之磁帶容量(206)。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計算滿足累積於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所需的儲存容量。在累積於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所計算儲存容量超過磁帶匣上之可用儲存容量的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磁帶匣上不存在待遷移之磁帶容量。在累積於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所計算儲存容量等於或小於磁帶匣上之可用儲存容量的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磁帶匣上存在待遷移之磁帶容量。
回應於磁帶上不存在待遷移之磁帶容量之判定(否分支,206),遷移程式110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218)且讀取資料(220)。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磁帶匣上的BOR資料,且自該BOR位置開始讀取資料。
回應於磁帶上存在待遷移之磁帶容量之判定(是分支,206),遷移程式110將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208)。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磁帶機,其中定位EOD命令利用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邏輯物件識別符作為引數。在一個實施例中,回應於將定位EOD命令發送至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遷移程式110指示磁帶機判定在磁帶機之讀/寫頭之當前縱向位置(LPOS)與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間是否存在EOD位置。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磁帶機藉由利用高解析度磁帶目錄(HRTD)來獲得及充分利用在磁帶匣之縱向方向上劃分成128個相等部分之區之開始的位置而判定在磁帶機之讀/寫頭之當前縱向位置(LPOS)與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間是否存在EOD位置,此係由於此時尚未精確已知BOR之LPOS。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 程式110指示磁帶機將磁帶機之讀/寫頭之當前縱向位置(LPOS)與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間的EOD位置之判定傳回至主機。
遷移程式110接收自磁帶機傳回之縱向位置(LPOS)範圍(210)。用於判定LPOS範圍之步驟將在下文參考圖3及關於判定是否可執行遷移之論述中進一步詳細論述。
遷移程式110判定LPOS範圍是否為零(212)。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參考由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傳回之LPOS範圍,且驗證LPOS範圍是否等於零值。在LPOS範圍等於值零之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LPOS範圍為零。在LPOS範圍不等於零值之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LPOS範圍不為零。
回應於LPOS範圍為零之判定(是分支,212),遷移程式110讀取資料(220)。在一個實施例中,回應於自磁帶機傳回之LPOS範圍為零之判定,遷移程式110自磁帶機之當前位置自動地自磁帶匣讀取資料。
回應於LPOS範圍不為零之判定(否分支,212),遷移程式110判定LPOS範圍內是否存在遷移佇列(21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藉由選擇如由諸如遷移佇列112之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指示的遷移資料之大小來判定在自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傳回之LPOS範圍內是否存在遷移佇列,以防止由於遷移導致之LPOS範圍之增加而導致的所寫入資料通過重新叫用開始(BOR)。舉例而言,對於發生錯誤復原程序(ERP)之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遷移資料可藉由考慮遷移資料可在比預期更長的LPOS範圍中寫入或藉由將遷移資料大小設定成自縱向位置之數目推斷之未壓縮資料大小而具有最小大小。在可自歷史情況及實例 預測可在其上寫入經壓縮資料之縱向位置之數目的情況下,遷移佇列可應用經壓縮資料之大小,使得可遷移更多資料。當在主機上壓縮資料時,不需要藉由磁帶機來壓縮,且因此不考慮壓縮。在遷移程式110判定待寫入之遷移資料之大小未通過BOR的情況下,遷移程式110判定LPOS範圍內存在遷移佇列。當遷移程式110判定待寫入之遷移資料之大小通過BOR時,遷移程式110判定LPOS範圍內不存在遷移佇列。
回應於LPOS範圍內不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否分支,214),遷移程式110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218)且讀取資料(220)。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磁帶匣上的BOR資料,且自該BOR位置開始讀取資料。
回應於LPOS範圍內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是分支,214),遷移程式110附加資料(216)。在一個實施例中,回應於LPOS範圍內存在遷移佇列之判定,遷移程式110在LPOS範圍內將遷移資料(亦即,寫入資料)自遷移佇列附加至磁帶匣。
回應於附加資料,遷移程式110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218)且讀取資料(220)。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用於判定磁帶匣上的縱向位置範圍之諸如遷移程式110之遷移程式之步驟的流程圖(通常指定為300)。
遷移程式110藉由重新叫用資料之頂部記錄區塊來判定縱向位置(LPOS)範圍以附加資料(302)。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已接收到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之磁帶機藉由重新叫用資料之頂部記 錄區塊判定LPOS範圍以附加資料。
遷移程式110判定資料結束(EOD)是否在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位置之途中(30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判定磁帶匣上之EOD是否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位置之間。回應於磁帶匣上之EOD落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位置之間的判定,遷移程式110判定EOD在定位至BOR位置之途中。回應於磁帶匣上之EOD不落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位置之間的判定,遷移程式110判定EOD不在定位至BOR位置之途中。出於此論述之目的,「定位」係指讀/寫頭自磁帶匣上之當前頭位置行進至磁帶匣上之BOR位置。
舉例而言,判定磁帶匣上之每一迴繞之資料寫入方向。當EOD在磁帶匣上之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之間,且在磁帶的縱向方向上自當前讀/寫頭位置至BOR之移動方向與具有EOD之迴繞中的寫入方向相同時,可在定位(亦即,磁帶機之讀/寫頭自當前位置行進至BOR位置)期間在EOD之後附加資料。在此實例中,遷移程式110判定EOD在定位至BOR資料位置之途中,且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可附加LPOS範圍傳回至主機。
在另一實例中,當EOD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資料位置之間,且自當前讀/寫頭位置至BOR資料位置的移動方向與具有EOD之迴繞中的寫入方向相同,且BOR之迴繞中的讀取方向處於相對方向時,遷移亦可在重新叫用之前執行。在此實例中,遷移程式110判定EOD在定位至BOR資料位置之途中,且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可附加LPOS範圍傳回至主機。
在又另一實例中,當EOD不在當前讀/寫頭位置與BOR資 料位置之間時,在重新叫用期間無法執行遷移且主機僅對磁帶匣執行重新叫用操作。在此實例中,遷移程式110判定EOD不在定位至BOR資料位置之途中,且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傳回LPOS範圍之零值。
回應於判定資料結束(EOD)不在定位至BOR位置之途中(否分支,304),遷移程式110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312)且傳回值零(31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磁帶匣上的BOR資料,且傳回零值(31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LPOS範圍之零值傳回至主機,從而指示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無法同時執行遷移。
回應於判定資料結束(EOD)在定位至BOR位置之途中(是分支,304),遷移程式110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是否與自當前頭位置定位至BOR之寫入方向相同(306)。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是否與用於自當前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相同。回應於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自當前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相同,遷移程式110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的移動方向相同。回應於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自當前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不相同,遷移程式110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的移動方向不相同。出於此論述之目的,「定位至」係指讀/寫頭自磁帶匣上之當前頭位置行進至磁帶匣上之BOR位置。
舉例而言,當EOD在當前頭位置與BOR之間但自當前讀/寫頭位置至BOR之移動方向與具有EOD之迴繞中的寫入方向相反時,在 跳過EOD之情況下執行重新叫用。在此實例中,遷移程式110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不相同。
在另一實例中,當在磁帶之縱向方向上自當前讀/寫頭位置至BOR之移動方向(諸如向右)與具有EOD之迴繞中的寫入方向(諸如向右)相同時,可在定位(亦即,磁帶機之讀/寫頭自當前位置行進至BOR位置)期間在EOD之後附加資料。在此實例中,遷移程式110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相同。
回應於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不相同之判定(否分支,306),遷移程式110定位至重新叫用開始(BOR)(312)且傳回零值(31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諸如重新叫用佇列114之重新叫用佇列中之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磁帶匣上的BOR資料,且傳回零值(314)。在一個實施例中,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LPOS範圍之零值傳回至主機,從而指示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無法同時執行遷移。
回應於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將LPOS範圍之零值傳回至主機,遷移程式110前進至讀取資料(至圖2之步驟220之路徑「B」)。
回應於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相同(是分支,306),遷移程式110定位EOD(308)且傳回EOD與BOR之間的LPOS範圍(310)。在一個實施例中,回應於判定EOD迴繞上之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移動方向相同,遷移程式110指示諸如磁帶機116之磁帶機定位至EOD且將EOD與BOR之間的LPOS範圍傳回至主機,以用於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同時遷移磁帶匣上之資料。
回應於磁帶機將EOD與BOR之間的LPOS範圍傳回至主機以用於遷移資料,遷移程式110前進至附加資料且執行後續步驟(至圖2之步驟216、步驟218及步驟220之路徑「A」)。
圖4為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諸如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100的伺服器電腦104之運算系統之組件的方塊圖(通常指定為400)。應瞭解,圖4僅提供一個實施之說明且並不暗示關於可在其中實施不同實施例之環境的任何限制。可對所描繪之環境進行許多修改。
在說明性實施例中,以諸如電腦系統410之通用運算裝置之形式展示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環境100中的伺服器電腦104。電腦系統410之組件可包括但不限於一或多個處理器或處理單元414、記憶體424及將包括記憶體424之各種系統組件耦接至處理單元414的匯流排416。
匯流排416表示若干類型之匯流排結構中之任一者中的一或多者,包括記憶體匯流排或記憶體控制器、周邊匯流排、加速圖形埠及使用多種匯流排架構中之任一者的處理器或本端匯流排。作為實例而非限制,此類架構包括工業標準架構(ISA)匯流排、微通道架構(MCA)匯流排、增強型ISA(EISA)匯流排、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本端匯流排及周邊組件互連(PCI)匯流排。
電腦系統410通常包括多種電腦系統可讀媒體。此類媒體可為可由電腦系統410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且其包括揮發性及非揮發性媒體、可移除及不可移除媒體兩者。
記憶體424可包括呈揮發性記憶體形式之電腦系統可讀媒體,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426及/或快取記憶體428。電腦系統410可進一步包括其他可移除/不可移除、揮發性/非揮發性電腦系統儲存媒 體。僅作為實例,可提供儲存系統430以用於自不可移除、非揮發性磁性媒體(未展示且通常稱為「硬碟」)讀取及寫入至不可移除、非揮發性磁性媒體。儘管未展示,但可提供用於自可移除、非揮發性磁碟(例如,「磁碟」)讀取及寫入至可移除、非揮發性磁碟之磁碟機,及用於自可移除、非揮發性光碟(諸如,CD-ROM、DVD-ROM或其他光學媒體)讀取及寫入至可移除、非揮發性光碟之光碟機。在此等情況下,每一者可藉由一或多個資料媒體介面連接至匯流排416。如下文將進一步描繪及描述,記憶體424可包括具有經組態以進行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功能的一組(例如,至少一個)程式模組的至少一個電腦程式產品。
具有一或多組程式模組434之程式/公用程式432以及作業系統、一或多個應用程式、其他程式模組及程式資料可作為實例而非限制儲存於記憶體424中。作業系統、一或多個應用程式、其他程式模組及程式資料或其某一組合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網路連接環境之實施。程式模組434通常進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功能及/或方法。電腦系統410亦可與諸如鍵盤、指向裝置、顯示器422等一或多個外部裝置412,或使使用者能夠與電腦系統410互動之一或多個裝置,及使電腦系統410能夠與一或多個其它運算裝置通信的任何裝置(例如,網路卡、數據機等)通信。此類通信可經由輸入/輸出(I/O)介面420發生。再另外,電腦系統410可經由網路配接器418與諸如區域網路(LAN)、通用廣域網路(WAN)及/或公用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之一或多個網路通信。如所描繪,網路配接器418經由匯流排416與電腦系統410之其他組件通信。應理解,儘管未展示,但可結合電腦系統410使用其他硬體及軟體組件,諸如微碼、裝置驅動程式、冗餘處理單元、外部磁碟機陣列、RAID系統、磁帶機及資料 歸檔儲存系統。
本發明可為一種系統、一種方法及/或一種電腦程式產品。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上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以使處理器進行本發明之態樣。在一個實施例中,其上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在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伺服器電腦內部。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上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在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伺服器電腦內部。在其他實施例中,其上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儲存在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伺服器電腦外部,使得用戶端電腦經由諸如網路102之網路連接與伺服器電腦104通信,以在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上執行電腦可讀程式指令。
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上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在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內部。在其他實施例中,其上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儲存在諸如磁帶庫108之磁帶庫外部,使得諸如伺服器電腦104之伺服器電腦經由諸如網路102之網路連接與磁帶庫108通信,以在磁帶庫108上執行電腦可讀程式指令。
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為有形裝置,其可保持及儲存指令以供指令執行裝置使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為例如但不限於電子儲存裝置、磁性儲存裝置、光學儲存裝置、電磁儲存裝置、半導體儲存裝置或前述各者之任何合適組合。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之更特定實例之非詳盡清單包括以下各者:攜帶型電腦磁片、硬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擦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或快閃記憶體)、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攜帶型緊密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化通用光碟(DVD)、記憶棒、軟性磁碟、機械編碼裝置(諸如其上記錄有指 令之凹槽中之打孔卡片或凸起結構)及前述各者之任何合適組合。如本文中所使用,不應將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本身解釋為暫時性信號,諸如無線電波或其他自由傳播之電磁波、經由波導或其他傳輸媒體傳播之電磁波(例如,經由光纖電纜傳遞之光脈衝),或經由導線傳輸之電信號。
本文中所描述之電腦可讀程式指令可自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下載至各別運算/處理裝置或經由網路(例如,網際網路、區域網路、廣域網路及/或無線網路)下載至外部電腦或外部儲存裝置。網路可包含銅傳輸電纜、光傳輸光纖、無線傳輸、路由器、防火牆、交換器、閘道器電腦及/或邊緣伺服器。每一運算/處理裝置中之網路配接卡或網路介面自網路接收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且轉遞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以用於儲存於各別運算/處理裝置內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
用於進行本發明之操作的電腦可讀程式指令可為組譯程式指令、指令集架構(ISA)指令、機器指令、機器相依指令、微碼、韌體指令、狀態設定資料或以一或多種程式設計語言之任何組合編寫的原始程式碼或目標程式碼,該一或多種程式設計語言包括諸如Smalltalk、C++或其類似者之物件導向式程式設計語言,及諸如「C」程式設計語言或類似程式設計語言之習知程序性程式設計語言。電腦可讀程式指令可完全在使用者電腦上執行、部分地在使用者電腦上執行、作為獨立套裝軟體執行、部分地在使用者電腦上執行且部分地在遠端電腦上執行或完全在遠端電腦或伺服器上執行。在後一情境下,遠端電腦可經由任何類型之網路連接至使用者電腦,網路類型包括區域網路(LAN)或廣域網路(WAN),或可連接至外部電腦(例如,經由使用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之網際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例如可程式化邏輯電路系統、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可 程式化邏輯陣列(PLA)之電子電路系統可藉由利用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之狀態資訊來個人化電子電路系統而執行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以便執行本發明之態樣。
本文參考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方法、設備(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之流程圖說明及/或方塊圖描述本發明之態樣。應理解,可藉由電腦可讀程式指令實施流程圖說明及/或方塊圖中之每一區塊以及流程圖說明及/或方塊圖中之區塊之組合。
可將此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提供至通用電腦、專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之處理器以產生機器,使得經由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之處理器執行之指令創建用於實施一或多個流程圖及/或方塊圖區塊中所指定之功能/動作之手段。亦可將此等電腦可讀程式指令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該等指令可指導電腦、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及/或其他裝置以特定方式起作用,使得其中儲存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含製品,該製品包括實施該一或多個流程圖及/或方塊圖區塊中所指定之功能/動作之態樣的指令。
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亦可載入至電腦、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或其他裝置上,以使一系列操作步驟在該電腦、其他可程式化設備或其他裝置上執行以產生電腦實施之程序,使得在該電腦、其他可程式化設備或其他裝置上執行之指令實施一或多個流程圖及/或方塊圖區塊中所指定之功能/動作。
諸圖中之流程圖及方塊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系統、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之可能實施之架構、功能性及操作。就此而言,流程圖或方塊圖中之每一區塊可表示指令之模組、區段或部分,其包 含用於實施指定邏輯功能之一或多個可執行指令。在一些替代實施中,區塊中所提及之功能可不按諸圖中所提及之次序發生。舉例而言,視所涉及之功能性而定,依次展示之兩個區塊實際上可實質上同時執行,或該等區塊有時可以逆向次序執行。亦將注意,可藉由執行指定功能或動作或進行專用硬體及電腦指令之組合的基於專用硬體之系統實施方塊圖及/或流程圖說明之每一區塊,及方塊圖及/或流程圖說明中之區塊之組合。
已出於說明目的呈現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描述,但該描述並不意欲為詳盡的或限於所揭示之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之情況下,許多修改及變化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經選擇以最佳解釋實施例的原理、實際應用或對市場中發現之技術的技術改良,或使得其他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理解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應瞭解,本文中之任何特定命名法僅僅出於方便起見而使用,且因此,本發明不應限於僅在由此類命名法識別及/或暗示之任何特定功能中使用。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a/an)」及「該」亦意欲包括複數形式。
200:流程圖
202:步驟
204:步驟
206:步驟
208:步驟
210:步驟
212:步驟
214:步驟
216:步驟
218:步驟
220:步驟
A:路徑
B:路徑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一磁帶匣安裝至一磁帶機以滿足一重新叫用請求;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自一遷移佇列遷移資料;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一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接收自該磁帶機傳回之一縱向位置(LPOS)範圍;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及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在該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該遷移佇列寫入至該磁帶匣。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存取一主機上之該遷移佇列以識別一或多個遷移請求;及回應於至少識別該遷移佇列內之遷移請求,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存在一遷移佇列。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一主機上不存在該遷移佇列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 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將一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該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該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該磁帶匣上之一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位置;及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自該BOR位置開始讀取該資料。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計算用以滿足累積於該遷移佇列中之該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一磁帶儲存容量;及回應於用以滿足累積於該遷移佇列中之該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該磁帶儲存容量小於該可用磁帶容量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將該定位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判定在該磁帶機之一磁帶機讀/寫頭之一當前縱向位置(LPOS)與利用一高解析度磁帶目錄(HRTD)之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間是否存在一資料結束(EOD)位置,以獲得在該磁帶匣之一縱向方向上劃分成相等部分之一區的一開始之一位置。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選擇該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一大小,以防止由於資料遷移導致之該LPOS範圍之一增加而導致的所寫入資料通過重新叫用開始(BOR);及 回應於待寫入之該遷移佇列中的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該大小未通過該BOR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判定該磁帶匣上之EOD是否在一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與一重新叫用開始(BOR)位置之間。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該磁帶匣上之彼EOD在該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與該BOR位置之間的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判定EOD迴繞上之一寫入方向是否與用於將該磁帶機讀/寫頭自該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的一移動方向相同;及回應於EOD迴繞上之一寫入方向與用於自該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之該移動方向相同的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判定EOD迴繞上之該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該移動方向相同。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EOD迴繞上之該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該移動方向相同的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指示該磁帶機定位至EOD且將EOD與BOR之間的LPOS範圍傳回至該主機,以用於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同時遷移該磁帶匣上之資料。
  10. 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偵測一主機上之一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回應於該主機上存在一遷移佇列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滿足該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的同時並行地遷移資料;回應於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遷移資料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一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接收自該磁帶機傳回之一縱向位置(LPOS)範圍;及回應於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在該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該遷移佇列寫入至該磁帶匣。
  11. 一種用於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偵測一主機上之一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其中偵測該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該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包括將一磁帶匣安裝至一磁帶機以滿足該至少一個重新叫用請求;回應於該主機上存在一遷移佇列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磁帶匣上是否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回應於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遷移資料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將一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 回應於將該定位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接收自該磁帶機傳回之一縱向位置(LPOS)範圍;回應於自該磁帶機傳回之該LPOS範圍並非一零值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判定該遷移佇列是否在該LPOS範圍內;及回應於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之一判定,藉由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在該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該遷移佇列寫入至該磁帶匣。
  12. 一種用於磁帶庫管理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儲存於該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之程式指令,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包含:用以將一磁帶匣安裝至一磁帶機以滿足一重新叫用請求的程式指令;用以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自一遷移佇列遷移資料的程式指令;用以將一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的程式指令;用以接收自該磁帶機傳回之一縱向位置(LPOS)範圍的程式指令;用以判定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在該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該遷移佇列寫入至該磁帶匣的程式指令。
  13. 如請求項1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存取一主機上之該遷移佇列以識別一或多個遷移請求的程式指令;及 用以回應於至少識別該遷移佇列內之遷移請求而判定存在一遷移佇列的程式指令。
  14. 如請求項1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回應於一主機上不存在該遷移佇列之一判定而指示該磁帶機將一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該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該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該磁帶匣上之一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位置的程式指令;及用以指示該磁帶機自該BOR位置開始讀取該資料的程式指令。
  15. 如請求項1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計算用以滿足累積於該遷移佇列中之該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一磁帶儲存容量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回應於用以滿足累積於該遷移佇列中之該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該磁帶儲存容量小於該可用磁帶容量之一判定而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的程式指令。
  16. 如請求項1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回應於將該定位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而指示該磁帶機判定在該磁帶機之一磁帶機讀/寫頭之一當前縱向位置(LPOS)與利用一高解析度磁帶目錄(HRTD)之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間是否存在一資料結束(EOD)位置的程式指令,以獲得在該磁帶匣之一縱向方向上劃分成相等部分之一區的一開始之一位置。
  17. 如請求項1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選擇該遷移佇列中之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一大小,以防止由於資料遷移導致之該LPOS範圍之一增加而導致的所寫入資料通過重新叫用開始(BOR)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回應於待寫入之該遷移佇列中的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該大小未通過該BOR之一判定而判定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的程式指令。
  18. 如請求項1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指示該磁帶機判定該磁帶匣上之EOD是否在一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與一重新叫用開始(BOR)位置之間的程式指令。
  19.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回應於該磁帶匣上之彼EOD在該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與該BOR位置之間的一判定而指示該磁帶機判定EOD迴繞上之一寫入方向是否與用於將該磁帶機讀/寫頭自該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的一移動方向相同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回應於EOD迴繞上之一寫入方向與用於自該當前磁帶機讀/寫頭位置定位至BOR之該移動方向相同的一判定而指示該磁帶機判定EOD迴繞上之該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該移動方向相同的程式指令。
  20. 如請求項19之電腦程式產品,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回應於EOD迴繞上之該寫入方向與用於定位至BOR之該移動方向相同的一判定而指示該磁帶機定位至EOD且將EOD與BOR之間的LPOS 範圍傳回至該主機的程式指令,以用於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同時遷移該磁帶匣上之資料。
  21. 一種用於磁帶庫管理之電腦系統,該電腦系統包含: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程式指令,其等儲存於該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之至少一者上以供該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中之至少一者執行,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包含:用以將一磁帶匣安裝至一磁帶機以滿足一重新叫用請求的程式指令;用以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自一遷移佇列遷移資料的程式指令;用以將一定位資料結束(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的程式指令;用以接收自該磁帶機傳回之一縱向位置(LPOS)範圍的程式指令;用以判定該遷移佇列在該LPOS範圍內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在該LPOS範圍內將資料自該遷移佇列寫入至該磁帶匣的程式指令。
  22. 如請求項21之電腦系統,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存取一主機上之該遷移佇列以識別一或多個遷移請求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回應於至少識別該遷移佇列內之遷移請求而判定存在一遷移佇 列的程式指令。
  23. 如請求項21之電腦系統,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回應於一主機上不存在該遷移佇列之一判定而指示該磁帶機將一磁帶機讀/寫頭定位至如由該重新叫用佇列中之該重新叫用請求指示之該磁帶匣上之一重新叫用開始(BOR)資料位置的程式指令;及用以指示該磁帶機自該BOR位置開始讀取該資料的程式指令。
  24. 如請求項21之電腦系統,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計算用以滿足累積於該遷移佇列中之該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一磁帶儲存容量的程式指令;及用以回應於用以滿足累積於該遷移佇列中之該一或多個遷移請求之該磁帶儲存容量小於該可用磁帶容量之一判定而判定該磁帶匣上存在可用磁帶容量以在重新叫用操作期間遷移資料的程式指令。
  25. 如請求項21之電腦系統,該等所儲存程式指令進一步包含:用以回應於將該定位EOD命令發送至該磁帶機而指示該磁帶機判定在該磁帶機之一磁帶機讀/寫頭之一當前縱向位置(LPOS)與利用一高解析度磁帶目錄(HRTD)之重新叫用開始(BOR)之間是否存在一資料結束(EOD)位置,以獲得在該磁帶匣之一縱向方向上劃分成相等部分之一區的一開始之一位置的程式指令。
TW111115945A 2021-09-28 2022-04-27 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相關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TWI820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486,970 2021-09-28
US17/486,970 US11809731B2 (en) 2021-09-28 2021-09-28 Appending data to a tape cartridge during recall oper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4687A TW202314687A (zh) 2023-04-01
TWI820689B true TWI820689B (zh) 2023-11-01

Family

ID=8336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945A TWI820689B (zh) 2021-09-28 2022-04-27 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相關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809731B2 (zh)
CN (1) CN118020055A (zh)
TW (1) TWI820689B (zh)
WO (1) WO202305212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1879A (en) * 2010-05-20 2012-03-16 Ibm Managing write operations to an extent of tracks migrated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TW201230018A (en) * 2010-12-16 2012-07-16 Ibm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ccess sequence of data stored on a tape medium
US20140063642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 media life
US20140146650A1 (en) * 2011-09-30 2014-05-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torage tape analytics user interface with media valid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3731B2 (en) 2002-08-29 2006-09-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moving data among storage units
KR20110066140A (ko) 2008-09-29 2011-06-16 인터내셔널 비지네스 머신즈 코포레이션 데이터의 다시 불러내기 순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5005023B2 (ja) 2009-12-25 2012-08-2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読出し及び書込み命令の混在するコマンド列を受け取った場合の最適な書込みを実行するリニア記録方式の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33427B2 (en) * 2010-05-06 2013-09-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pping locations of logical volume records on a physical stacked volume
JP5552195B2 (ja) 2011-06-24 2014-07-1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読出し及び書込み命令の混在するコマンド列を受け取った場合の最適な書込みを実行するリニア記録方式の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01180B2 (en) 2012-10-12 2016-07-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tape directory (HRTD) stored at end of data in an index partition
JP6365034B2 (ja) 2014-07-09 2018-08-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媒体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606930B2 (en) 2014-08-05 2017-03-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managed partition support for effective workload allocation and space management
US10069896B2 (en) * 2015-11-01 2018-09-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transfer via a data storage drive
US9952770B2 (en) 2016-06-14 2018-04-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sponding to recall operations based on file migration time
JP6928249B2 (ja) 2017-10-02 2021-09-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216196B2 (en) * 2018-05-24 2022-01-04 Quantum Corporation Erasure coding magnetic tapes for minimum latency and adaptive parity protection feedback
US10620865B2 (en) 2018-05-24 2020-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riting files to multiple tapes
US10684789B2 (en) 2018-06-15 2020-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heduled recall in a hierarchical shared storage system
US10818314B1 (en) * 2019-05-07 2020-10-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oring multiple instances of a housekeeping data set on a magnetic recording tape
US20210064486A1 (en) * 2019-08-28 2021-03-04 Commvault Systems, Inc. Access arbitration to a shared cache storage area in a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for live browse, file indexing, backup and/or restore operations
US11010104B2 (en) 2019-09-04 2021-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ed tape drive unmount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1879A (en) * 2010-05-20 2012-03-16 Ibm Managing write operations to an extent of tracks migrated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TW201230018A (en) * 2010-12-16 2012-07-16 Ibm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ccess sequence of data stored on a tape medium
US20140146650A1 (en) * 2011-09-30 2014-05-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torage tape analytics user interface with media validation
US20140063642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pe media lif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28238A1 (en) 2024-01-25
CN118020055A (zh) 2024-05-10
TW202314687A (zh) 2023-04-01
WO2023052122A1 (en) 2023-04-06
US20230097031A1 (en) 2023-03-30
US11809731B2 (en)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5762B2 (en) Migration of metadata and storage management of data in a first storage environment to a second storage environment
US87260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redundant storage rebuild
US852613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ccess sequence of data stored on a tape medium
JP5296664B2 (ja) 仮想テープ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テープマウント制御方法
US9448943B2 (en) Partial volume access in a physical stacked volume
US20060218367A1 (en) Computer system,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US865447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tape drive
US8954682B2 (en) Computer syste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method
US20140095789A1 (en) Management of data using inheritable attributes
US20110276756A1 (en) Mapping locations of logical volume records on a physical stacked volume
US9244628B2 (en) Reducing elapsed time to access data from a storage medium during a recall operation
US9465543B2 (en) Fine-grained data reorganization in tiered storage architectures
US8856436B2 (en) Locating host data records on a physical stacked volume
US20140297944A1 (en) Recording medium, system and method
TWI820689B (zh) 磁帶庫階層式儲存管理之方法、相關電腦程式產品及電腦系統
US9841930B2 (en)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US11688431B2 (en) Tape reposition management in a tape data storage drive
US11080136B2 (en) Dropped write error detection
US20140059305A1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storage device, and initialization method
US11662954B1 (en) Duplicating tape media within a tape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copy tape database
US20180113619A1 (en) Performance balancing of heterogeneous tape drives and cartridges
JP2020197897A (ja) 仮想テープ装置,キャッシュ制御装置およびキャッシュ制御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