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4746B -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 Google Patents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4746B
TWI814746B TW107135630A TW107135630A TWI814746B TW I814746 B TWI814746 B TW I814746B TW 107135630 A TW107135630 A TW 107135630A TW 107135630 A TW107135630 A TW 107135630A TW I814746 B TWI814746 B TW I8147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dna
tcr
combination
termin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5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3081A (zh
Inventor
一戸辰夫
山本卓
佐久間哲史
本庶仁子
川瀬孝和
美山貴彦
鈴木隆二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大學法人廣島大學
日商組庫創世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大學法人廣島大學, 日商組庫創世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國立大學法人廣島大學
Publication of TW201923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3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4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7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16Hydrolases (3) acting on ester bonds (3.1)
    • C12N9/22Ribonucleases RNAses, DN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005Vertebrate antigens
    • A61K39/0011Cancer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1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the cell type used
    • A61K39/4611T-cells, e.g.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K] or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2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zed by the effect or the function of the cells
    • A61K39/4621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zed by the effect or the function of the cells immunosuppressive or immunotoler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3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recombinant expression
    • A61K39/4632T-cell receptors [TCR]; antibody T-cell receptor constr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4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the antigen targeted or presented
    • A61K39/4643Vertebrate antigens
    • A61K39/46433Antigens related to auto-immune diseases; Preparations to induce self-toler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4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the antigen targeted or presented
    • A61K39/4643Vertebrate antigens
    • A61K39/4644Cancer antigens
    • A61K39/464484Cancer testis antigens, e.g. SSX, BAGE, GAGE or SAGE
    • A61K39/464488NY-ES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4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the antigen targeted or presented
    • A61K39/4643Vertebrate antigens
    • A61K39/4644Cancer antigens
    • A61K39/46449Melanoma antigens
    • A61K39/464491Melan-A/M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46Cellular immunotherapy
    • A61K39/464Cellular immunotherapy characterised by the antigen targeted or presented
    • A61K39/464838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050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4/7051T-cell receptor (TcR)-CD3 compl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64General methods for preparing the vector, for introducing it into the cell or for selecting the vector-containing ho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87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proces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co-transformation
    • C12N15/90Stabl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DNA into chromosome
    • C12N15/902Stabl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DNA into chromosome using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 C12N15/907Stabl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DNA into chromosome using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9/00Hybrid peptides, i.e. peptides covalently bound to nucleic acids, or non-covalently bound protein-protein comple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80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DNA binding domain, e.g. Lacl or Tet-repressor
    • C07K2319/81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DNA binding domain, e.g. Lacl or Tet-repressor containing a Zn-finger domain for DNA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1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DNA viruses
    • C12N2710/00011Details
    • C12N2710/16011Herpesviridae
    • C12N2710/16111Cytomegalovirus, e.g. human herpesvirus 5
    • C12N2710/161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0041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 C12N2740/10043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viral genome or elements thereof as genetic vector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除導入TCR基因時由內源性TCR導致之影響之技術。本發明使用基因組編輯酶來編輯TCR基因,該基因組編輯酶之1個特徵在於:其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中之2個特定位置之胺基酸按每4個DNA結合模組呈現不同之重複樣式。避免由與內源性TCR之錯配引起之導入TCR表現效率之降低、或自反應性TCR之出現。

Description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T細胞之生物工程學之操作。
抗原特異性之T細胞受體(TCR)基因之導入技術作為針對惡性腫瘤或病毒感染症之效應T細胞(Teff)之過繼免疫療法之方法,近年來之需求不斷提高。然而,此前開發出之方法無法完全地避免T細胞內存在之TCR與所導入之新穎TCR之共表現的影響。
又,控制性T細胞(Treg)係對於活體內之免疫應答調節發揮主要作用之細胞群,其之調節作用被視為抗原非特異性,但近年來,已明確存在與特定之自身抗原或同種抗原反應而發揮免疫控制作用的抗原特異性Treg。關於抗原特異性Treg,報告有如下情況,即於自體免疫疾病之模型中,發揮高於先前之Treg之有效性。然而,迄今尚未開發出於對於任意所需之抗原製造對該抗原具有特異性之Treg時,防止與內源性TCR之共表現之影響並且向Treg導入外源性TCR之技術。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用以編輯內源性TCR基因之基因組編輯酶修飾TALEN(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類轉錄活化因子物核酸酶)或含有其之組成物。藉由修飾TALEN來編輯內源性TCR基因並進行切割,藉此能夠製出不使內源性TCR表現之T細胞。於一實施形態中,使用稱為鉑TALEN之TALEN作為修飾TALEN。鉑TALEN之一特徵在於:其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中之2個特定位置之胺基酸按每4個DNA結合模組呈現不同之重複樣式。鉑TALEN之特徵在於:兼顧功能區之高功能及對於DNA序列之高識別特異性。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包括如下步驟之方法:使用本發明之修飾TALEN而將控制性T細胞中之內源性TCR基因去除。例如,使用修飾TALEN,將自末梢血液分離出之Treg之TCR基因進行切割,可抑制內源性TCR之表現。本發明之修飾TALEN藉由較高之切割效率,可更完全地抑制內源性TCR之表現,此外,由於序列之高識別特異性,故而可將T細胞之由脫靶(off-target)之基因修飾帶來之危險性抑制為較低。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包括如下步驟之方法:向藉由本發明之修飾TALEN而去除了內源性TCR基因之Treg導入TCR基因。可認為本發明之修飾TALEN基於上述特性,於編輯TCR之同時導入新穎TCR之情形時有用。藉此,可製出表現所需抗原特異性地顯示高結合能力之TCR之Treg。
於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或套組。於又一態樣中,提供一種用以製造TCR修飾T細胞之組成物或套組。
於本發明中,亦提供一種使用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之T細胞(例如,控制性T細胞)。該控制性T細胞於需要免疫抑制之各種狀況下有用。例如,可將本發明之控制性T細胞用於自體免疫疾病、過敏疾病、或移植時之移植物對抗宿主病(GVHD)、排斥反應或移植失敗(graft failure)之處理或預防。本發明中,亦提供用以在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者。
又,本發明之修飾TALEN基於上述特性,於具有如下特徵之方法之用途中有用。本發明之修飾TALEN係於如下方法之用途中有用,該方法之特徵在於:在T細胞(例如,控制性T細胞)中使效應T細胞之T細胞受體(TCR)表現。於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TCR基因之全部或一部分導入至控制性T細胞,且以使TCRα及TCRβ成對表現之方式導入。亦可在與所需抗原反應之效應T細胞中,鑑定及/或單離抗原結合能力較高之TCR,將之用於向T細胞之導入。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一特徵在於:於藉由本發明之修飾TALEN而使內源性TCR缺損之控制性T細胞(Treg)中,僅使自與所需抗原反應之效應T細胞(Teff)獲得之抗原結合能力力較高之TCR表現。抗原結合能力較高之TCR之鑑定可基於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效應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細胞受體(TCR)純系的頻度來進行。TCR鑑定時,可使用測定TCR庫(TCR repertoire)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TCR之核酸序列非偏差性地擴增之步驟。於本發明中,可使用鑑定及/或單離抗原結合能力較高之TCRα及TCRβ對的方法。例如,使用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白血球抗原)四聚物等,將與所需抗原特異性地反應之效應T細胞(Teff)群進行分離,可獲取包含該等所表現之TCRα鏈・TCRβ鏈之抗原識別區之基因序列。進而,可對所獲得之TCR純系型(clonotype)各者對於所需抗原之結合能力進行評價。
例如,本發明提供以下之發明。 (項目1)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其含有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之多肽或編碼該多肽之核酸, 此處,該DNA結合區與該功能區係由包含35~55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 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項目2)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與上述功能區係由包含40~50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 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含有包含34個胺基酸之16~20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5之自然數, 該DNA結合區之來源為TALE。 (項目3)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中上述功能區為DNA切割區。 (項目4)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或TCRβ基因。 (項目5)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RAC外顯子1、TRBC1外顯子1、或TRBC2外顯子1。 (項目6)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序列編號80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1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2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3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4之核酸序列、或序列編號85之核酸序列。 (項目7)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含有包含編碼上述多肽之上述核酸之表現載體。 (項目8)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以mRNA之形式含有編碼上述多肽之上述核酸。 (項目9)一種編輯TCR基因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將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 (項目10)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將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之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與 將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β基因之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 (項目11)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TCR基因之編輯為內源性TCR基因之去除。 (項目A1)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驟:將外源性TCR基因導入至上述細胞。 (項目A1-1)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導入之步驟包括:經由微同源介導末端連接(MMEJ)將上述外源性TCR基因組入至上述細胞之基因組。 (項目A1-2)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導入之步驟包括:將編碼上述外源性TCR基因之載體導入至上述細胞。 (項目A2)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外源性TCR對NY-ESO-1具有特異性。 (項目A3)一種TCR修飾T細胞,其藉由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所製作。 (項目A4)一種包含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TCR修飾T細胞之組成物,其用於對象之癌症治療。 (項目A5)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其中上述癌為NY-ESO-1陽性之癌。 (項目12)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含有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 此處,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該組成物係與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組合使用。 (項目12A)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組成物,其具有上述項目中之任一項或複數項所記載之特徵。 (項目13)一種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係含有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之用以編輯TCR基因者,且與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組合使用, 此處,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項目13A)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組成物,其具有上述項目中之任一項或複數項所記載之特徵。 (項目14)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合物,其含有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與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 此處,該DNA結合區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項目14A)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組合物,其具有上述項目中之任一項或複數項所記載之特徵。 (項目15)一種多肽,其係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者, 此處,該DNA結合區與該功能區係由包含35~55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 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該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或TCRβ基因。 (項目15A)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多肽,其具有上述項目中之任一項或複數項所記載之特徵。 (項目16)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與上述功能區係由包含40~50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 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含有包含34個胺基酸之16~20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 此處,n為1~5之自然數, 該DNA結合區之來源為TALE。 (項目17)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多肽,其中上述功能區為DNA切割區。 (項目18)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RAC外顯子1、TRBC1外顯子1、或TRBC2外顯子1。 (項目19)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序列編號80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1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2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3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4之核酸序列、或序列編號85之核酸序列。 (項目20)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包含序列編號86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7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8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9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90之胺基酸序列、或序列編號91之胺基酸序列。 (項目21)一種核酸,其編碼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多肽之全部或一部分。 (項目22)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套組,其包括: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或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與 確認內源性TCR基因之變異之機構、及/或確認內源性TCR基因去除之機構。 (項目23)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套組,其包括: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成物或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與 導入外源性TCR基因之機構、及/或檢測導入有基因之細胞之機構。 (項目24)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套組,其用以利用外源性TCR基因置換內源性TCR基因。 (項目25)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套組,其用以製造TCR修飾控制性T細胞。 (項目25A)如上述項目所記載之套組,其具有上述項目中之任一項或複數項所記載之特徵。 (項目B1)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套組,其用以製造表現對NY-ESO-1具有特異性之外源性TCR之TCR修飾T細胞。 (項目X)一種細胞群,其係包含目標之外源性TCR之細胞之細胞群,且於該細胞群中,包含該目標之外源性TCR以外之外源性TCR之細胞的比例未達10%。 (項目X1)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細胞群,其中上述外源性TCR對NY-ESO-1具有特異性。 (項目X2)一種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記載之細胞群之製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自細胞去除內源性TCR;與 將編碼上述外源性TCR之核酸導入至去除了該內源性TCR之該細胞。 (項目X2-1)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導入之步驟包括:經由微同源介導末端連接(MMEJ)將上述外源性TCR基因組入至上述細胞之基因組。 (項目X2-2)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導入之步驟包括:將編碼上述外源性TCR基因之載體導入至上述細胞。 (項目X3)如上述項目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方法,其中上述外源性TCR對NY-ESO-1具有特異性。
於本發明中,關於上述1個或複數個特徵,意圖除已明示之組合以外,可進一步組合而提供。關於本發明之進一步實施形態及優點,只要視需要閱讀以下之詳細說明來理解,則被業者所理解。 [發明之效果]
可減少或避免T細胞中之由與內源性TCRα鏈、TCRβ鏈之錯配導致之導入TCR表現效率的降低、或自反應性TCR之出現。藉此,可將特定之TCR基因導入至T細胞(例如,人類T細胞)而使所需之TCR表現。
以下,一面揭示最佳之形態一面說明本發明。本說明書整體中,單數形式之表達只要為未特別提及,則應理解為亦包括其複數形式之概念。因此,單數形式之冠詞(例如,於英語之情形時,為「a」、「an」、「the」等)只要未特別提及,則應理解為亦包括其複數形式之概念。又,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用語只要未特別提及,則應理解為可以該領域中通常使用之含義使用。因此,只要沒有其他定義,則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全部專業用語及科學技術用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之領域之業者一般所理解相同之含義。於相矛盾之情形時,本說明書(包括定義)優先。
(1.定義及基本技術之說明) 以下,對本說明書中所特別使用之用語之定義及/或基礎技術內容適當進行說明。
本說明書中,所謂「效應T細胞」,係指經由T細胞受體識別藉由樹狀細胞或巨噬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現細胞所呈現之抗原並將之分化活化的T細胞。本說明書中,亦有記載為「Teff」等之情形。
本說明書中,所謂「控制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係Foxp3表現為陽性且顯示出免疫抑制作用之CD4陽性T細胞。本說明書中,亦有稱為「Treg」之情形。亦可使用CD25強陽性及CD127表現弱陽性作為控制性T細胞之指標。Treg大致分為:內源性T細胞(Naturally Occurring Regulatory T cell,nTreg)、與自初始CD4陽性T細胞分化之自識別能力較低之誘導性T細胞(Inducible Regulatory T cell,iTreg)。
本說明書中所謂「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係指對在液體中懸濁之細胞、個體及其他生物粒子之粒子數、各者於物理上、化學上、生物學上之性狀進行測定的技術。使用該技術之裝置被稱為「流式細胞儀」。
本說明書中,「純系型」係指源自編碼T細胞受體或免疫球蛋白分子或該等之一部分之T細胞或B細胞的重組序列。通常之體細胞之基因組序列於個體中相同,但於T細胞或B細胞之受體之編碼序列中,於各細胞中產生重組,因此於個體中之T細胞或B細胞中存在複數種純系型。
本說明書中,所謂「優勢」純系,係指以高於業者可適當設定之一定閾值之頻度存在於純系群中的純系。
本說明書中所謂「T細胞受體(TCR)」係指存在於T細胞中之受體。TCR係包含2條TCR多肽鏈之異源二聚物受體分子,存在通常之T細胞所表現之αβ型TCR與具有特殊功能之γδ型TCR。α及β鏈TCR分子係與複數個CD3分子(CD3ζ鏈、CD3ε鏈、CD3γ鏈、CD3δ鏈)形成複合體,傳遞抗原識別後之細胞內訊號,而使各種免疫應答開始。伴隨病毒感染,於細胞內增殖之病毒抗原或源自癌細胞之癌抗原等內源性抗原於MHC I類分子上作為抗原肽呈現。又,源自外來微生物之抗原藉由內噬作用而被抗原呈現細胞吸收,經處理後於MHC II類分子上呈現。該等抗原分別由CD8+T細胞或CD4+T細胞所表現之TCR所識別。亦已知於經由TCR分子之刺激中,CD28、ICOS、OX40分子等共刺激分子較為重要。關於本說明書中視為一主要目的之αβ型TCR,認為α及β各自之基因產物藉由獨特之組合而表現出特異性。
利用免疫系統之活體防禦機構大幅依賴於主要由T細胞或B細胞所承擔之特異性免疫。T細胞或B細胞原則上不與自身細胞或分子反應,可特異性地識別病毒或細菌等外來性病原體並進行攻擊。因此,T細胞或B細胞具有可藉由於細胞表面上表現之受體分子而識別自身抗原以及源自其他生物之多種抗原並進行辨識的機構。T細胞中,T細胞受體(T cell receptor,TCR)作為抗原受體發揮作用。藉由來自該等抗原受體之刺激而傳遞細胞內訊號,炎症性細胞激素或趨化因子等之產生不斷亢進,增進細胞增生,而使各種免疫應答開始。
TCR藉由識別於抗原呈現細胞上表現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之肽結合槽上結合之肽(peptide-MHC complex,pMHC),而一面辨識自身與非自身一面識別抗原肽(Cell 1994, 76, 287-299)。
TCR基因包含基因組上於不同區域編碼之多個V區域(variable region(可變區),V)、J區域(joining region(結合區),J)、D區域(diversity region(多變區),D)及恆定區之C區域(constant region,C)。於T細胞之分化過程中,該等基因片段以各種組合進行基因重組,α鏈及γ鏈TCR表現包含V-J-C之基因,β鏈及δ鏈TCR表現包含V-D-J-C之基因。藉由該等基因片段之重組而創造出多樣性,並且於V與D或者D與J基因片段之間產生1個以上之鹼基之插入或缺失,藉此形成隨機之胺基酸序列,製作出多樣性更高之TCR基因序列。
TCR分子與pMHC複合體表面所直接結合之區域(TCR足印)包含V區域內富有多樣性之互補決定區(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CDR1、CDR2及CDR3區域。其中,CDR3區域包含V區域之一部分、由隨機序列所形成之V-D區域(α鏈及γ鏈)或V-D-J區域(β鏈及δ鏈)及J區域之一部分,形成最富多樣性之抗原識別部位。另一方面,其他區域被稱為FR(framework region,構架區),發揮形成成為TCR分子骨架之結構之作用。於胸腺中之T細胞之分化成熟過程中,β鏈TCR最初進行基因重組,與pTα分子締合而形成pre-TCR複合體分子。其後,α鏈TCR進行重組而形成αβTCR分子,並且未形成功能性αβTCR,於該情形時,於另一α鏈TCR對偶基因中產生重組。已知經過胸腺中之正選擇、負選擇,而選擇具有適當親和性之TCR,從而獲得抗原特異性(Annual Review Immunology, 1993, 6, 309-326)。
T細胞產生對於特定抗原具有較高特異性之1種TCR。於活體中存在大量抗原特異性T細胞,藉此可形成多種TCR庫(repertoire),而作為對於各種病原體之防禦機構有效地發揮功能。
本說明書中,「高功能TCR」係指對於某抗原具有結合性之TCR中,具有高於其他TCR之結合性之TCR,某TCR是否為高功能TCR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進行判定:將表現出該TCR之細胞與一定濃度(例如,10 μg/ml)之抗原四聚物-PE複合體進行培養後,測定是否可以如TCRαβ陽性細胞中之MFI(平均螢光強度)超過一定數值(例如5000)之親和性與該抗原結合。
(2.較佳之實施形態) 以下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以下所提供之實施形態係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而提供者,理解到本發明之範圍不應限定於以下之記載。因此,業者明確,可參照本說明書中之記載而於本發明之範圍內適當修飾。又,理解到本發明之以下之實施形態可單獨地使用,或組合該等使用。
又,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均為表示概括或具體之例者。以下之實施形態中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步驟、步驟之順序等係一例,並非旨在限定申請專利範圍。又,關於以下之實施形態中之構成要素中,表示最上級概念之獨立項未記載之構成要素,以任意之構成要素之形式進行說明。
(2.1.1.修飾TALEN)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含有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之多肽或編碼該多肽之核酸之用以編輯TCR基因的組成物。DNA結合區與功能區亦可分開提供。因此,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係含有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之用以編輯TCR基因者,且與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組合使用。或者,提供一種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係含有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之用以編輯TCR基因者,且與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組合使用。於又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合物,其含有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與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本發明中之基因組編輯酶較佳為TALEN,更佳為鉑TALEN。
鉑TALEN藉由設為TALEN之DNA結合重複序列所包含之34個胺基酸中第4號與第32號胺基酸具有變異(variations)之週期性配置,而使活性較Voytas TALEN上升(Sakuma et al., Sci Rep, 2013)。本發明之方法中,較佳為使用鉑TALEN來編輯內源性TCR基因。關於鉑TALEN,如日本專利特開2016-175922所記載,且其內容整體作為參考被引用至本說明書中。本發明之修飾TALEN例如可為具有如以下所記載之特徵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可兼顧功能區之高功能及對於DNA序列之高識別特異性,而以高概率安全地發揮所需之功能,而且,使用可以簡便操作製作之多肽或編碼其之核酸進行內源性TCR基因之修飾。
DNA結合區與功能區由包含35~55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且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中之2個特定位置之胺基酸每4個DNA結合模組呈現不同重複形式之多肽可兼顧功能區之高功能及對於DNA序列之高識別特異性。用以表現該多肽之載體可藉由使用具有特定特徵之載體集、及具有特定特徵之載體庫而簡單地製作。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可應用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之多肽。可使用如下多肽或編碼其之核酸,即於該多肽中,DNA結合區與功能區係由包含35~55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起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功能區可為DNA切割區。包含編碼多肽之聚核苷酸。
又,本發明可應用用以製作包含編碼上述多肽之聚核苷酸之載體的載體庫,此處,載體庫係由自5'末端起依序具有第1限制酶切割部位、編碼4個DNA結合模組之聚核苷酸、及第2限制酶切割部位之複數個載體所構成,此處,第1限制酶切割部位及第2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可為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B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C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D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E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B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C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C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D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以及D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E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組合之任一種,此處,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E型限制酶切割部位藉由利用相同限制酶進行切割,而均為產生互不相同之切割末端者,4個DNA結合模組中,自5'末端起第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載體相同,自5'末端起第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載體相同,自5'末端起第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載體相同,自5'末端起第4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載體相同,且自5'末端起第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5'末端起第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5'末端起第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5'末端起第4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本發明進而可應用用以製作上述載體庫之載體集。此處,該載體集包含自5'末端起依序含有第1個限制酶切割部位、DNA結合模組、及第2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複數個載體,第1個限制酶切割部位、及第2個限制酶切割部位係藉由利用相同限制酶進行切割而產生互不相同之切割末端者,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4個不同組合之任一種,此處,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
上述多肽為了於實現功能區之較高功能之同時,實現對於DNA序列之較高識別特異性,可藉由將包含編碼上述多肽之聚核苷酸之載體導入至細胞,而安全且高概率地實現所需之TCR基因之修飾。又,若使用上述載體庫,則可簡便且迅速地製備兼顧功能區之較高功能與對於DNA序列之較高識別特異性的多肽表現用載體。
作為DNA結合區之來源,可列舉:植物病原菌Xanthomonas(黃單胞桿菌)之TALE(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類轉錄激活因子)、鋅指(Zinc finger)等。
作為功能區,可列舉:編碼酶、轉錄調控因數、報導蛋白等之區域。作為酶,可列舉:重組酶、核酸酶、連接酶、激酶、磷酸酶等DNA修飾酶;內醯胺酶等其他酶。於本說明書中,將編碼核酸酶之區域稱為DNA切割區。作為轉錄調控因數,可列舉活化劑、抑制劑等。作為報導蛋白,可列舉:綠色螢光蛋白質(GFP)、人源化海紫羅蘭科綠色螢光蛋白質(hrGFP)、增強綠色螢光蛋白質(eGFP)、增強藍色螢光蛋白質(eBFP)、增強青色螢光蛋白質(eCFP)、增強黃色螢光蛋白質(eYFP)、紅色螢光蛋白質(RFP或DsRed)、mCherry等螢光蛋白質;螢火蟲螢光素酶、海紫羅蘭科螢光素酶等生物發光蛋白質;鹼性磷酸酶、過氧化酶、氯黴素乙醯轉移酶、β-半乳糖苷酶等將化學發光受質進行轉換之酶等。DNA切割區較佳為與其他DNA切割區接近而形成多聚體,獲取得到提高之核酸酶活性者。作為此種DNA切割區,可列舉源自FokI者等。
DNA結合區與功能區係由包含35~55個、較佳為40~50個、更佳為45~49個、最佳為47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
DNA結合區可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1個DNA結合模組特異性地識別1個鹼基對。關於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之數目,就兼顧功能區之高功能與DNA序列高識別特異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8~40,更佳為12~25,進而更佳為15~20。作為DNA結合模組,例如可列舉:TAL效應重複序列(effector repeat)等。作為1個DNA結合模組之長度,例如可列舉:20~45、30~38、32~36、或34等。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之長度較佳為關於全部DNA結合模組相同。作為DNA結合模組,例如可列舉:LTPDQVVAIASHD GGKQALETVQRLLPVLCQDHG(序列編號1)之序列。例如認為於本序列之第12號胺基酸與第13號胺基酸依序為H、D之情形時,該DNA結合區識別C作為鹼基,於依序為N、G之情形時,該DNA結合區識別T作為鹼基,於依序為N、I之情形時,該DNA結合區識別A作為鹼基,於依序為N、N之情形時,該DNA結合區識別G作為鹼基。又,作為DNA結合模組,例如可列舉:與序列編號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85%、90%、95%、或97%之同源性,實質上保持識別1個鹼基對之功能之多肽。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可關於任意之n相同。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可關於任意之n相同。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可關於任意之n相同。又,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可關於任意之n相同。此處,n可為1~10之自然數,較佳為1~7之自然數,更佳為1~5之自然數。N較佳為足夠指示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之全部的自然數。又,x為1~40之自然數,較佳為1~10之自然數,更佳為2~6之自然數,進而更佳為3~5之自然數,最佳為自然數4。又,y為1~40之自然數,較佳為25~40之自然數,更佳為30~36之自然數,進而更佳為31~33之自然數,最佳為自然數32。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x及y之數值可視所使用之DNA結合模組之長度而不同。x較佳為表示相當於包含34個胺基酸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2號胺基酸之位置的數值。y較佳為表示相當於包含34個胺基酸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32號胺基酸之位置的數值。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可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較佳為1~7之自然數,更佳為1~5之自然數。n較佳為足夠指示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之全部的自然數。又,x為1~40之自然數,較佳為1~10之自然數,更佳為2~6之自然數,進而更佳為3~5之自然數,最佳為自然數4。又,y為1~40之自然數,較佳為25~40之自然數,更佳為30~36之自然數,進而更佳為31~33之自然數,最佳為自然數32。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較佳為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可分別以x與y之順序選自由D與D之組合、E與A之組合、D與A之組合、及A與D之組合所組成之群。
作為可使用之載體,可列舉:質體載體、黏接質體載體、病毒載體、人工染色體載體等。作為人工染色體載體,可列舉:酵母人工染色體載體(YAC)、細菌人工染色體載體(BAC)、P1人工染色體載體(PAC)、小鼠人工染色體載體(MAC)、人類人工染色體載體(HAC)。又,作為載體之成分,可列舉DNA、RNA等核酸、GNA、LNA、BNA、PNA、TNA等核酸類似物等。載體亦可藉由糖類等核酸以外之成分進行修飾。
藉由將載體導入至細胞等中並使之表現,可製備上述多肽。又,藉由將載體導入至細胞等中並使之表現,可於細胞內實現DNA重組、DNA切割等DNA修飾;轉錄調控等其他酶活性之表現;發揮利用報導蛋白對DNA區域進行標記化等功能區所相對應之所需功能。於功能區為DNA切割區之情形時,藉由將複數個、較佳為2個載體導入至細胞等中並使之表現,可於導入有載體之細胞之基因組DNA上使鹼基序列特異性之雙鏈切割產生,而可於細胞之基因組上導入變異。作為供導入載體之細胞之來源,可列舉:果蠅、斑馬魚、小鼠等哺乳類等動物、阿拉伯芥等植物、ES細胞、iPS細胞等培養細胞等。
(2.1.2.修飾TALEN之製造方案) 某識別序列所對應之鉑TALEN可預先準備,或者可藉由將新製作之載體庫中之載體組合來製備編碼鉑TALEN之核酸而製造。例如可使用鉑TALEN之製作套組(Platinum Gate TALEN Kit,http://www.addgene.org/kits/yamamoto-platinumgate/)而製造所需識別序列所對應之鉑TALEN。於新設立鉑TALEN之載體集之情形時,可依據圖20所示之製作方案進行製造。
載體庫中之各載體例如可包含4個DNA結合模組。1個載體中之4個DNA結合模組可具有如上述之鉑TALEN之週期性序列之變化(例如,結合模組之第4號及第32號胺基酸之變化)之一個週期量的變化。各DNA結合模組係視所具有之RVD而界定對應之識別鹼基。關於藉由4個DNA結合模組可識別之鹼基序列,可存在44 =256般之序列,識別4個鹼基序列之載體亦可全面性地存在於載體庫中,但只要僅存在製作所需結合區所需者則足夠。
具體而言,自載體庫選擇結合至所需識別序列之DNA結合區所包含之DNA結合模組的序列所對應之載體,藉由切割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E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之限制酶來消化所選出之載體,將藉由消化所得之載體片段進行連接,藉此可製作編碼DNA區域之載體。構成載體庫之全部載體具有2個供藉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之限制酶切割部位,且該限制酶切割部位藉由利用該酶進行切割而產生互不相同之切割末端。因此,製作編碼鉑TALEN之載體時,所選擇之載體之消化、及載體片段之連接分別可於相同之反應液中進行。因此,可使用載體庫而極其簡單地製作編碼鉑TALEN之載體。
再者,關於限制酶切割部位之A型~E型係為了表示限制酶切割部位之性質不同,而於本說明書中為了方便所設定之記法。於類型不同之情形時,表示限制酶切割部位之性質互不相同,於類型相同之情形時,表示限制酶切割部位之性質共通。於載體庫中,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E型限制酶切割部位係藉由相同限制酶進行切割者。又,A型限制酶切割部位~E型限制酶切割部位藉由利用相同限制酶進行切割,而均為產生互不相同之切割末端者。作為此種限制酶切割部位,可列舉:利用限制酶切割與識別部位鄰接之任意部位之限制酶(例如,Bsal、BbsI、BsmBl等)之切割部位。
自5'末端起第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關於構成載體庫之任意載體相同。同樣地,自5'末端起第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關於構成載體庫之任意載體相同。又,自5'末端起第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關於構成載體庫之任意載體相同。又,自5'末端起第4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關於構成載體庫之任意載體相同。
(2.2.內源性TCR基因之去除) (2.2.1 內源性TCR之去除機構) 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用於去除內源性TCR。以下,對內源性TCR之去除進行說明。
於導入TCR時,有較佳為去除內源性TCR之情形。於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 Jun 15; 107 (24): 10972-7(PMID:20534461)中報告有如下情況:於存在內源性TCR之情形時,藉由導入TCR而形成混合二聚物,能夠顯現新穎之抗原反應性。
若形成TCR混合二聚物(內源性TCR鏈與外源性TCR鏈之對),則不僅所導入之TCR鏈及內源性TCR鏈之表現減少而有損特異性之反應性,而且該混合二聚物有可能潛伏性地具有有害之特異性。於上述文獻中報告有如下情況,即,藉由導入TCR而顯現新穎之反應性,大部分新穎之反應性雖為異體HLA反應性,但亦發現具有自反應活性者。又,於Mol Biol Rep. 2010 Dec; 37 (8) : 3951-6(PMID:20373027)中記載有FRET(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法作為定量地檢測因錯配而產生之TCR之技術。
內源性TCR之去除可藉由內源性TCR基因之修飾來進行。內源性TCR之去除例如可藉由減弱內源性TCR基因來進行,可應用反義法、或RNAi等。又,內源性TCR之去除可藉由剔除內源性TCR基因來進行。內源性TCR基因之修飾例如可藉由使編碼區域之全部或一部分缺失、向調節區域導入突變、導入無義或誤義突變等而進行。
較佳為可使用基因組編輯技術進行內源性TCR基因之修飾。基因組編輯係應用部位特異性之核酸酶而修飾靶基因之技術。作為基因組編輯技術,可列舉:ZFN、TALEN、CRISPR/Cas9等。具有實現分別向所需序列之DNA序列特異性結合之結合區、及於所需序列之部位切割DNA之切割區。
ZFN係包含鋅指區與DNA切割區之人工限制酶。鋅指區可以識別任意之DNA鹼基序列之方式進行修飾,藉此,鋅指核酸酶可將複雜之基因組中之單一序列設為靶。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規律間隔成簇短回文重複序列)/Cas9(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 9,Crispr相關蛋白9)系統相對於ZFN、TALEN基本上被用作一個蛋白質而言,該CRISPR/Cas9系統包含嚮導RNA與Cas9之2個不同分子。藉由將與DNA之靶部位互補之序列含於嚮導RNA中,嚮導RNA可特異性地結合至靶部位。如此,以覆蓋嚮導RNA與DNA之方式結合Cas9蛋白質,而切割DNA。Cas9自身可反覆使用,只要藉由靶部位僅製作嚮導RNA即可,因此認為容易實現多重化。
TALEN(類轉錄活化因子核酸酶)係將作為限制酶之FokI設為DNA切割區,並融合有自植物病原細菌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分泌之TALE蛋白之DNA結合區的人工酶。TALE蛋白之DNA結合區採用34個左右胺基酸之重複結構。將該重複單元稱為模組。其中,胺基酸第12位與13位可變,在與靶序列結合之部分中稱為「重複可變二殘基」(RVD)。TALEN係使用分別結合至靶DNA之反向鏈之分子作為L TALEN與R TALEN之對。由於FokI顯示切割活性,故而TALEN需維持適當之距離而形成二聚物。關於TALEN之失配耐受性或脫靶活性,幾乎未有報告,高特異性為特徵。於T細胞之修飾時,於在脫靶中產生修飾之情形時,有可能引起未預想到之有害作用,因此於本發明中較佳為使用具有高特異性之TALEN。
除先前型之TALEN以外,製作各種修飾TALEN。就高特異性及高修飾效率之方面而言,較佳為藉由此種TALEN進行內源性TCR基因之修飾。於本說明書之實施例中,證實了使用修飾TALEN而成功實現T細胞之內源性TCR之完全去除。
修飾TALEN之一部分例係示於圖17。例如SuperTALEN係模組之第4號與第32號胺基酸被修飾,僅裝配特定之修飾型重複序列而使用(PCT/JP2014/071116,其整體作為參考被引用於本說明書中)。報告有如下情況:將藉由該SuperTALEN進行修飾之2個胺基酸修飾成E與A而成者為Zhang TALEN(EA型SuperTALEN),且除圖17所示之EA型以外,藉由QA型而亦使活性提昇。
(2.2.2 修飾TALEN之靶) 本發明之基因組編輯酶(亦稱為修飾TALEN)可進行設計以使TCR基因為靶。因此,DNA結合區可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或TCRβ基因。關於TCR基因上結合DNA結合區之部分,例如可列舉:TRAC exon 1、TRBC1 exon 1、或TRBC2 exon 1等,並不限定於該等。如上所述,DNA結合區藉由選擇存在於各模組之RVD,而可以對於所需序列具有特異性之方式進行設計,對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任意靶序列,業者可設計特異性之DNA結合區。
DNA結合區例如可將如以下: [化1] 之序列作為靶進行設計。於本說明書之實施例2中,證實了藉由具有將此種位置作為靶之DNA結合區之基因組編輯酶而去除了內源性TCR基因。再者,各靶序列之左端之T鹼基係藉由TALE之N末區域(DNA結合重複序列之外側之區域)所識別的T。認為該T之鹼基未作為「DNA結合重複序列之識別序列」含有,但認為作為「TALEN之靶序列」含有。
例如,將如上述之序列作為靶之鉑TALEN之DNA結合區可列舉具有如以下之圖案序列者。於本說明書之實施例2中,證實了使用此種具有DNA結合區之TALEN,成功地去除了T細胞之內源性TCR基因。再者,DNA結合模組之最終重複序列成為稱為半重複(half repeat)之截短型重複序列。 [化2] >TALEN_α2L結合區(模組重複)(序列編號86) [化3] >TALEN_α2R結合區(模組重複)(序列編號87) [化4] >TALEN_β1L結合區(模組重複)(序列編號88) [化5] >TALEN_β1R結合區(模組重複)(序列編號89) [化6] >TALEN_β3L結合區(模組重複)(序列編號90) [化7] >TALEN_β3R結合區(模組重複)(序列編號91)
於本發明中,作為用以將TCRα基因靶化之TALEN質體之例,可列舉:TALEN-TCR-alpha2_L19(序列編號46)及TALEN-TCR-alpha2_R19(序列編號47)。該等序列可用作對。
於本發明中,作為用以將TCRβ基因靶化之TALEN質體之例,可列舉:TALEN-TCR-beta1_L19(序列編號48)及TALEN-TCR-beta1_R19(序列編號49)之對、或TALEN-TCR-beta3_L19(序列編號50)及TALEN-TCR-beta3_R19(序列編號51)之對。
本發明中,關於具體所示之序列,應注意可使用於維持所需活性之範圍內施加修飾所得者。例如,於本發明中,可使用相對於具體所示之序列,具有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6%、至少約97%、至少約98%或至少約99%之同源性的序列。
修飾胺基酸序列亦可為具有1個或複數個(較佳為1個或數個或者1、2、3、或4個)之保存性置換之胺基酸序列。此處所謂「保存性置換」,意指以實質上不改變蛋白質之功能之方式利用另外化學上類似之胺基酸殘基置換1個或複數個胺基酸殘基。例如,可列舉:將某疏水性殘基用另一疏水性殘基進行置換之情形、將某極性殘基用具有相同電荷之另一極性殘基進行置換之情形等。可進行此種置換之功能上類似之胺基酸係每種胺基酸於該領域中公知。若列舉具體例,則作為非極性(疏水性)胺基酸,可列舉丙胺酸、纈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脯胺酸、色胺酸、苯基丙胺酸、甲硫胺酸等。作為極性(中性)胺基酸,可列舉甘胺酸、絲胺酸、蘇胺酸、酪胺酸、麩醯胺、天冬醯胺、半胱胺酸等。作為具有陽電荷之(鹼性)胺基酸,可列舉:精胺酸、組胺酸、離胺酸等。又,作為具有負電荷之(酸性)胺基酸,可列舉:天冬醯胺酸、麩醯胺酸等。
由於藉由複數個基因密碼子可編碼同一胺基酸,故而可存在編碼同一胺基酸序列之複數個核酸序列,只要以編碼胺基酸序列為目的,則可應用不同之核酸序列。
(2.3 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 於一態樣中,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用於生產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控制性T細胞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內源性TCR基因去除之步驟。例如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產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控制性T細胞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於對於效應T細胞供體中之該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效應T細胞群中,對TCR庫進行測定,且非偏差性地擴增TCR基因;對該效應T細胞群中之TCRα及TCRβ對進行鑑定;確認鑑定出之TCRα及TCRβ對是否具有對於抗原之親和性;將該鑑定出之TCRα及TCRβ對中之TCRα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進行選殖;使用修飾TALEN將控制性T細胞之內源性TCR基因去除;向該控制性T細胞導入該經選殖之TCRα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且以使該TCRα及該TCRβ成對表現之方式導入。
一個較佳之實施形態係如圖18所記載者。鑑定高功能TCR,將該高功能TCR導入至自供體獲得之抗原非特異性多株控制性T細胞。此時,可使用鉑TALEN來編輯內源性TCR基因。較佳為以使上述TCR成對表現之方式導入上述TCR。將所獲得之抗原特異性單株或寡純系(oligoclonal)控制性T細胞於體外擴增,並移入至接受者。藉由本發明所獲得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由於不具有未知之抗原反應性故而認為安全,且認為藉由使用高功能TCR而顯現出高抗原特異性免疫抑制能力。接受者可為與控制性T細胞之供體相同之個體,亦可為不同之個體。
於本發明中,亦可提供用以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之任意者。例如於本發明中,可提供用以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之含有以使上述TCRα及上述TCRβ成對表現之方式構成之載體的組成物。又,亦可提供用以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之含有MHC四聚物之組成物。
進而,又,亦可提供如下組成物,其係用以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之含有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之多肽或編碼該多肽之核酸者,且該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基因。
又,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鑑定之效應T細胞群之TCR庫或其一部分、或者編碼其之核酸亦為本發明之範圍內。又,亦提供一種含有效應T細胞群之TCR庫或其一部分、或者編碼其之核酸之用以製造TCR修飾T細胞之組成物。較佳為TCR修飾T細胞包括TCR修飾控制性T細胞。
(2.4 T細胞內源性TCR基因修飾)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用於修飾T細胞之內源性TCR基因之方法。該方法較佳為可包括如下步驟:以不使內源性TCR表現之方式修飾T細胞。
該步驟可藉由將本發明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而進行。本發明之修飾TALEN由於可將TCRα基因及/或TCRβ基因靶化,故而可同時或逐次地將分別對於TCRα基因及TCRβ基因具有特異性之修飾TALEN導入至細胞。於進行逐次導入之情形時,導入順序並無限制。因此,修飾T細胞之步驟可包括如下步驟:將含有具有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之DNA結合區之多肽或編碼其之核酸的組成物導入至細胞;與將含有具有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β基因之DNA結合區之多肽或編碼其之核酸的組成物導入至細胞。
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可包括如下步驟:向T細胞導入外源性之TCR(例如,導入核酸)。作為成為本發明之對象之T細胞,並無限定限定,可列舉:控制性T細胞、效應T細胞、輔助T細胞、自然殺手T細胞(NKT細胞)、γδT細胞等。控制性T細胞之TCR之修飾/導入由於與包括抗原特異性之免疫耐受性在內之免疫調節相關,故而較佳。NKT細胞或γδT細胞由於該等自身具有抗原非特異性之殺傷活性,故而藉由本發明之方法導入抗原特異性之TCRαβ有其意義。例如,關於γδT細胞,如J Immunol. 2009 Jan 1; 182 (1) : 164-70. (PMID: 19109147)所記載般,顯示藉由對於γδT細胞轉導TCRαβ,可生成抗原特異性之效應T細胞,有效的是將如藉由本發明所鑑定之高功能TCR導入至γδT細胞。
T細胞或T細胞群可藉由常法而自從受驗體獲得之樣本等單離。例如可自受驗體之末梢血液、骨髓、腫瘤組織、造血組織、脾臟、正常組織、淋巴液等進行。來自末梢血液之樣本採取由於為非侵入且簡單,故而可有利。關於T細胞群之分取,除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分選以外,亦可應用使用磁性之細胞分離。
於本發明中,可應用欲修飾內源性TCR基因之第一T細胞、具有欲導入之TCR之第二T細胞。此處,第一T細胞與第二T細胞係自同一受驗體獲得,亦可自不同受驗體(第1供體及第2供體)獲得。進而,可使用經修飾之第一T細胞對同一受驗體進行治療,亦可對供體均不同之受驗體(接收者)進行治療。於一個較佳之實施形態中,第一T細胞為控制性T細胞,第二T細胞為效應T細胞。
於本發明之一部分之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經修飾之T細胞或含有其之組成物。於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不含有內源性TCR基因之控制性T細胞。該T細胞不會產生TCR基因之錯配,可安全地賦予所需之抗原特異性。
於又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控制性T細胞,其含有效應T細胞供體中之效應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細胞受體(TCR)純系所包含的TCRα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供體中之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細胞受體(TCR)純系可謂高功能,認為具有此種TCR之控制性T細胞顯示出抗原特異性之免疫抑制。又,亦提供一種控制性T細胞,其不包含內源性TCR基因,而包含效應T細胞供體中之效應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細胞受體(TCR)純系所包含之TCRα基因的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
(2.5 T細胞亞群之組成之分析) 使用本發明之修飾TALEN時,可進行T細胞亞群之組成之分析。
樣本或T細胞群中之所需T細胞亞群之組成可由業者藉由慣例來進行測定。一般而言,關於界定樣本或T細胞群中之設為目標之細胞亞群之標記、或與所需特徵相關之標記(例如,CD3),可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等對陽性之細胞數進行測定。又,關於流動式細胞測量技術,可同時分取所需之細胞亞群。作為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優點,例如可列舉:容易掌握導入有所需基因之細胞所占之比例;特異性及感度較高;再現性較高;可對大量細胞進行分析;及所需時間較短等。
流式細胞儀係自細胞之均一浮游液對浮游物(細胞)之光學特性進行測定之機器。細胞係隨著液體流動而通過雷射光之焦點,但於其通過時自每秒500~4,000個之細胞對於各細胞同時測定前向散射光、側向散射光、及1個以上之不同波長之螢光之光學特性,而可迅速且準確地測定該等細胞之大小、內部結構、及存在於細胞膜・細胞細胞質・核內之各種抗原或核酸量等生物學特性。
所謂散射光,係雷射照到細胞時散射至周圍之光。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FSC)係於相對於雷射光軸為前方之位置上進行檢測,散射光強度係與細胞之表面積成比例。即,認為相對而言,若FSC之值較大,則細胞亦較大,若FSC之值較小,則細胞亦較小。側向散射光(Side Scatter:SSC)係於相對於雷射光軸為90度(直角)之位置上進行檢測,散射光強度與細胞之顆粒或細胞內結構之狀態成比例。即,認為相對而言,若SSC之值較大,則細胞之內部結構複雜,若SSC之值較小,則細胞之內部結構簡單。
關於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結果,就代表性而言,可以X軸採用FSC且Y軸採用SSC之點陣圖之形式表現。各細胞係以圖中之一個點(dot)表示,該等之位置係根據FSC與SSC之相對值來決定。分別為尺寸相對較小且內部結構簡單之淋巴球係於左下部製作相互分離之群來表示,尺寸較大且於內部具有顆粒之顆粒球係於右上部製作相互分離之群來表示,又,尺寸較大但內部結構簡單之單核球係於淋巴球與顆粒球之間製作相互分離之群來表示。
所謂螢光,係指細胞中所標記之螢光色素由照射到之雷射光所激發而釋出能量時所產生的光。流式細胞儀(例如,製品名:Becton & Dickinson FACSCalibur)就代表性而言,照射488 nm之單一波長雷射光與635 nm之單一波長雷射光。細胞其自身亦具有發出較弱螢光之性質(自體螢光)、實際上於欲使用螢光而特異性地檢測細胞所具有之分子之情形時,必須預先使螢光色素以某些形態結合至細胞或其所具有之分子。例如,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異硫氰酸螢光素)係吸收488 nm之激發光而主要發出530 nm之螢光(綠色)。若對於抗體預先標記FITC,則視細胞之表面所存在之抗原量,結合之抗體量產生差異,其結果為,FITC之螢光強度變得不同,因此可推測該細胞之表面所存在之抗原量。例示可使用之FACSCalibur係搭載有可檢測不同之螢光波長區域之4根螢光檢測器,若準備發出不同波長之光之複數個螢光色素,則可同時檢測最大4個不同之抗原。作為由488 nm之單一波長雷射光所激發之FITC以外之螢光色素,PE(phycoerythrin,藻紅素)主要發出585 nm之螢光,PerCP(peridinin chlorophyll protein,甲藻黃素-葉綠素-蛋白質)及PE-Cy5(carbocyanin-5,羰花青-5)主要發出670 nm之螢光。作為由635 nm之單一波長雷射光所激發之螢光色素之APC(allophycocyanin,別藻藍蛋白)主要發出670 nm之螢光。將該等螢光色素與各種抗體組合而用於細胞之雙重染色或三重染色。對於T淋巴球之表面所表現之CD3、CD4、CD8、CD25、TCR、細胞內所表現之Foxp3分子等,可利用與該等特異性地進行反應之單株抗體進行檢測。
關於流式細胞儀,嚴格而言,有僅分析細胞之機器、及可將所分析之細胞進行分取(分選)之機器之2種,後者稱為「FACS」。本說明書中所謂「FACS」,係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螢光激活細胞分選儀)之縮寫,且係指可於如下方法中使用之裝置,該方法係使用雷射光線,對於淋巴球等游離細胞之表面抗原進行分析,或者根據有無表面抗原等而分取某特定之細胞。
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結果可以直方圖、點陣圖等表示。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直方圖」,係指於使用流式細胞儀之螢光測定中,X軸採用各參數之光訊號之強度,Y軸採用細胞數之圖表。藉由此種形態,可計數總計1萬個以上之細胞。
本說明書中所謂「點陣圖」,係指X軸與Y軸採用兩種螢光色素之螢光強度之繪圖。於進行雙重染色及三重染色之情形時,可將各自之螢光強度置於X或Y軸,使用如各個細胞對應於二維圖上之一個一個點之顯示方法來進行分析。
例如,採取末梢血液或骨髓液後,藉由溶血法或比重離心法將紅血球去除後,使之與螢光標記抗體(對於目標抗原之抗體與其對照組抗體)反應,充分地洗淨後,可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進行觀察。將檢測到之散射光或螢光轉換為電氣訊號,藉由電腦進行分析。其結果為,FSC之強度表示細胞之大小,SSC之強度表示細胞內結構,藉此可區分淋巴球、單核球、顆粒球。其後,視需要,對目標之細胞群設門,對該等細胞中之抗原表現方式進行研究。
於本發明之方法之實施中,業者可適當地辨別所示之細胞之表面標記而對細胞進行區分或計數。關於CD抗原,國際研習會同意主要以其所識別之抗原之生化學特徵(尤其是分子量)為基準來進行集群(cluster)並簇聚(clustering)。其係根據CD分類(CD classification)者,藉此,識別特定之白血球分化抗原之多種單株抗體係附上繼CD後附上編號即CD編號(CD number)之形態(例如CD1、CD2等)的統一名稱。
CD3分子由於存在於細胞膜且與TCR形成複合體,故而可用作TCR之表現之標記。
已明確高度表現作為介白素2受體α鏈之CD25分子之CD4+T細胞具有抑制自體免疫疾病的功能,CD4及CD25係用作控制性T細胞之標記。近年來,已明確作為轉錄因子之Foxp3為Treg分化之主基因,而廣泛地用作鑑定CD4+CD25+Treg之分子標記。又,作為Foxp3以外之Treg之細胞表面標記,可使用CD127,已明確於CD4+CD25強陽性CD127陰性或弱陽性之T細胞組份中富存Treg。
(2.6. TCR庫之分析) 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於基於TCR庫分析中所獲得之資訊來修飾TCR時使用。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包括測定T細胞群之TCR庫之方法。鑑定供體中之對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效應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CR純系時,發現可藉由測定效應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各TCR純系(α鏈或β鏈)之存在頻度,而鑑定高功能之TCR純系。本發明之修飾TALEN於如下方面有用,即,將TCR純系導入至T細胞時,可防止由內源性TCR基因導致之干擾。因此,於包括鑑定高功能TCR純系,並導入該TCR純系(其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之步驟之方法中,可使用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又,亦提供一種用以於該方法中使用之組成物。
作為測定TCR庫之方法之一,有如下方法(FACS分析):針對試樣中之T細胞使用多少個V鏈,使用特定之Vβ鏈特異性抗體並利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對表現各Vβ鏈之T細胞之比例進行分析。
此外,設計出基於自人類基因組序列獲取之TCR基因之資訊,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來進行TCR庫分析。有自細胞樣本提取RNA,合成互補DNA後,將TCR基因進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鏈鎖反應)擴增而定量之方法。
自細胞樣本提取核酸可使用RNeasy Plus通用迷你套組(QIAGEN)等該技術領域中所公知之工具進行。可使用RNeasy Plus通用迷你套組(QIAGEN),自溶解於TRIzol LS試劑中之細胞進行總RNA之提取及純化。
自所提取之RNA合成互補DNA可使用Superscript IIITM (Invitrogen)等該技術領域中所公知之任意反轉錄酶進行。
TCR基因之PCR擴增可由業者使用該技術領域中公知之任意聚合酶而適當進行。然而,於如TCR基因之變動較大之基因之擴增中,若可以「非偏差」進行擴增,則可謂存在對於準確之測定有利之效果。
作為用以PCR擴增之引子,使用有如下方法:設計多種各TCR V鏈特異性引子,分開利用即時PCR法等進行定量之方法;或者將該等特異性引子同時進行擴增之方法(Multiple PCR)法。然而,即便於對於各V鏈,使用內源性對照組進行定量之情形時,若所應用之引子較多,則亦無法實現準確之分析。進而,關於Multiple PCR法,有引子間之擴增效率之差異導致PCR擴增時之偏向的缺點。為了克服該Multiple PCR法之缺點,鶴田等人報告了Adaptor-ligation PCR法,即於TCR基因之雙鏈互補DNA之5'末端附加接頭後,藉由共通之接頭引子及C區域特異性引子將全部γδTCR基因進行擴增(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1994, 169, 17-23)。進而,開發出亦用於αβTCR基因之擴增,且藉由對於各V鏈具有特異性之Oligo探針進行定量之反向斑點雜交(Reverse dot blot)法(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1997, 201, 145-15.)或微定量盤雜交測定(Microplate hybridization assay)法(Human Immunology, 1997, 56, 57-69)。
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中,利用如WO2015/075939(Repertoire Genesis Inc., 其整體作為參考被引用至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包含1種正向引子與1種反向引子之1組引子將包含全部同型或亞型基因之TCR基因於不改變存在頻度的情況下進行擴增,從而確定TCR多樣性。如以下之引子設計係對於非偏差性之擴增有利。
著眼於TCR或BCR基因之基因結構,不在具有高度多樣性之V區域設定引子,而於其5'末端附加接頭序列,藉此將全部包含V區域之基因進行擴增。該接頭於鹼基序列上為任意之長度及序列,20個鹼基對程度最適合,但可使用10個鹼基至100個鹼基之序列。附加於3'末端之接頭係藉由限制酶去除,藉由與20個鹼基對之接頭相同序列之接頭引子、及對於作為共通序列之C區域具有特異性之反向引子來進行擴增,藉此擴增全部TCR基因。
藉由反轉錄酶,自TCR或BCR基因信使RNA合成互補鏈DNA,繼而合成雙鏈互補DNA。藉由反轉錄反應或雙鏈合成反應而合成包含不同長度之V區域之雙鏈互補DNA,藉由DNA連接酶反應而將包含20個鹼基對與10個鹼基對之接頭附加至該等基因之5'末端部。
於TCR之α鏈、β鏈、γ鏈、δ鏈之C區域設定反向引子,可將該等基因進行擴增。設定於C區域之反向引子係於TCR之各Cβ、Cα、Cγ、Cδ之序列一致,且於其他C區域序列設定具有未引發程度之失配之引子。C區域之反向引子係考慮有無鹼基序列、鹼基組成、DNA解鏈溫度(Tm)、自我互補序列,以使與接頭引子之擴增可進行之方式最佳地製作。藉由於C區域序列中之將對偶基因序列間不同之鹼基序列除外之區域設定引子,可將全部對偶基因均一地擴增。為了提高擴增反應之特異性,而進行複數個階段之巢式(nested)PCR。
相對於所有引子均不包含對偶基因序列間不同之序列之序列,引子候補序列之長度(鹼基數)並無特別限制,為10~100個鹼基數,較佳為15~50個鹼基數,更佳為20~30個鹼基數。
使用此種非偏差性之擴增係對於低頻度(1/10,000~1/100,000或其以下)之基因之鑑定有利,故而較佳。藉由對如上述般擴增之TCR基因進行定序,可根據所獲得之讀出資料來確定TCR庫。
自人類試樣將TCR基因進行PCR擴增,藉由利用下一代定序分析技術,可實現大規模高效率TCR庫分析,即根據先前獲得小規模且V鏈使用頻度等受限之資訊之TCR庫分析,獲取較純系等級更詳細之基因資訊並進行分析。
定序之方法只要可確定核酸試樣之序列,則無限定,可應用該技術領域中公知之任意者,但較佳為使用下一代定序(NGS)。作為下一代定序,可列舉:焦磷酸定序、利用合成之定序(合成定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利用結紮之定序、離子半導體定序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將所獲得之讀出資料映射至包含V、D、J基因之參照序列,藉此推導出獨特測序片段數,而可確定TCR多樣性。
於一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參照資料庫係V、D、J基因區域每個區域均準備。典型而言,每個IMGT(the 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database,國際免疫遺傳學資料庫)所公開之區域,使用每個對偶基因之核酸序列資料集,但並不限於此,只要為各序列被分配到唯一ID之資料集,則可應用。
將所獲得之讀出資料(包括視需要進行過修整等適當處理者)作為輸入序列集,與每個基因區域之參照資料庫進行同源性檢索,記錄最接近之參照對偶基因及與其序列之匹配。此處,同源性檢索係使用將C除外之失配容許性較高之演算法。例如於使用一般之BLAST作為同源性檢索程式之情形時,每個區域均進行視窗尺寸之縮短、失配罰分之減少、空位罰分之減少之設定。於最接近之參照對偶基因之選擇中,將同源性得分、匹配長度、核心長度(連續一致之鹼基行之長度)、一致鹼基數作為指標,依據確定該等之優選順序來進行應用。關於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確定了V及J之輸入序列,以參照V上之CDR3開頭及參照J上之CDR3末尾為記號而提取CDR3序列。藉由將其轉譯為胺基酸序列而用於D區域之分類。於準備好D區域之參照資料庫之情形時,可將同源性檢索結果與胺基酸序列轉譯結果之組合設為分類結果。
根據上述情況,對輸入集中之各序列分配V、D、J之各對偶基因。繼而,輸入集整體地算出V、D、J之各出現頻度、或其組合之出現頻度,藉此推導出TCR庫。視分類所要求之精確度,出現頻度係以對偶基因單位或基因名單位算出。後者可藉由將各對偶基因轉譯為基因名而實現。
於讀出資料中分配V區域、J區域、C區域後,統計一致之測序片段(read),獨特測序片段(不具有其他相同序列之測序片段)另外地,可算出試樣中所檢測出之測序片段數及占全部測序片段數中之比率(頻度)。可使用樣本數、測序片段種類、測序片段數等資料,使用ESTIMATES或R(vegan)等統計分析軟體算出多樣性指數或類似性指數。於較佳之實施形態中,使用TCR庫分析軟體(Repertoire Genesis Inc.)。
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中,使用大規模高效率TCR庫分析來測定TCR多樣性。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大規模高效率庫分析」,係記載於WO2015/075939(該文獻之揭示係其整體視需要作為參考引用於本發明書中)中,於對象為TCR之情形稱為「大規模高效率TCR庫分析」。該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驟:(1)提供包含經非偏差性擴增之T細胞受體(TCR)之核酸序列之核酸試樣;(2)確定該核酸試樣所包含之該核酸序列;及(3)基於所確定之該核酸序列,算出各基因之出現頻度或其組合,推導出該效應T細胞群之TCR庫。
於另一實施形態中,(1)提供包含經非偏差性擴增之TCR之核酸序列之核酸試樣的步驟可包括以下之步驟: (1-1)將源自成為靶之細胞之RNA試樣作為模板而合成互補DNA之步驟; (1-2)將該互補DNA作為模板而合成雙鏈互補DNA之步驟; (1-3)於該雙鏈互補DNA附加共通接頭引子序列而合成接頭附加雙鏈互補DNA之步驟; (1-4)使用該接頭附加雙鏈互補DNA、包含該共通接頭引子序列之共通接頭引子、及第一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而進行第一PCR擴增反應之步驟, 且該第一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係以如下方式設計:對於該TCR之設為目標之C區域具有充分之特異性,且含有與其他基因序列無同源性之序列,且於經擴增之情形時,於下游在亞型間含有不一致鹼基; (1-5)使用(1-4)之PCR擴增產物、該共通接頭引子、及第二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而進行第二PCR擴增反應之步驟,且該第二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係以如下方式設計:於較該第一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之序列下游的序列中具有與該TCR之C區域完全匹配之序列,但含有與其他基因序列無同源性之序列,且於經擴增之情形時,於下游在亞型間含有不一致鹼基;及 (1-6)使用(1-5)之PCR擴增產物、於該共通接頭引子之核酸序列含有第一追加接頭核酸序列之附加共通接頭引子、及將第二追加接頭核酸序列附加於第三TCR之C區域特異性序列而成之附接頭之第三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而進行第三PCR擴增反應的步驟,且 該第三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係以如下方式設計:於較該第二TCR之C區域特異性引子之序列下流的序列中具有與該TCR之C區域完全匹配之序列,但含有與其他基因序列無同源性之序列,且於經擴增之情形時,於下游在亞型間含有不一致鹼基; 該方法之具體之詳細內容係記載於WO2015/075939中,業者可適當參照該文獻及本說明書之實施例等而實施分析。
(2.7. TCR對之鑑定) 本發明之修飾TALEN亦可於進行TCR對之鑑定,導入所需之TCR時加以應用。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作為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CR純系,鑑定TCRα鏈與TCRβ鏈之對。認為TCR係以α鏈與β鏈成對之形式發揮抗原特異性,藉由使用鑑定出之對,可更確實地藉由導入TCR對而對於T細胞賦予抗原特異性。因此,於鑑定TCR純系之步驟中,可包括:將源自同一細胞之TCRα基因及TCRβ基因進行擴增,對T細胞群中之TCRα及TCRβ對進行鑑定。於又一實施形態中,方法可進而包括如下步驟,即,確認鑑定出之TCRα及TCRβ對是否具有對於抗原之親和性。於又一實施形態中,進而包括如下步驟,即,對鑑定出之TCRα及TCRβ對中之TCRα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進行選殖。
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防止有可能因內源性TCR而產生之錯配,因此將鑑定出之對導入至T細胞時,可適當發揮對所具有之抗原特異性,故而較佳。
例如,作為此種鑑定TCR對之技術,可使用Nature Medicine 19, 1542~1546 (2013)所記載者。將人類TCR cDNA自單細胞進行擴增,在表現載體中進行選殖,轉導至TCR陰性T細胞(例如,TG40細胞株)。藉由MHC四聚物將該T細胞進行染色,或者對CD69表現進行監測,藉此評價TCR之抗原特異性。整個此種製程體可於10天以內進行。
又,例如藉由如J Clin Invest. 2011 Jan; 121 (1) : 288-95. doi: 10.1172/JCI44752. Epub 2010 Dec 6.(PMID: 21135507)或PloS one[23 May 2012, 7 (5) :e37338](PMID: 22649519)等所記載之藉由多重PCR同時擴增α鏈與β鏈之技術,可理論上實現來自單細胞之對之鑑定。
關於TCR之配對技術,亦有已經商業化者,且亦於Trends Biotechnol. 2017 Mar; 35 (3) : 203-214. doi: 10.1016/j. tibtech. 2016.09.010. Epub 2016 Oct 26.(PMID: 28341036)等總論中有所記載。於該文獻之表2中記載有一般之單細胞之定序技術,例如記載有使用連續流微小流體之技術(Fluidigm、Kolodziejczyk, A.A. et al. (2015) The technology and biology of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Mol. Cell 58, 610-620);以平板培養基為基底之技術(Cellular Research/BD Biosciences、 65. Fan, H.C. et al. (2015) Expression profiling. Combinatorial labeling of single cells for gene expression cytometry. Science 347, 1258367);使用液滴(液滴)基底之微小流體之技術(10X Genomics、76. Murphy, K.M. et al. (2016) Janeway's Immunobiology. (9 th), Garland Science)等。除此以外,亦可使用如Sci Transl Med. 2015 Aug 19; 7 (301): 301ra131.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c5624.(PMID: 26290413)所記載之無需單離單細胞之TCR之高通量配對的技術。業者亦可使用此種方法來鑑定TCR對。
作為代表性地鑑定TCR對之技術,可列舉:對源自單細胞之TCR進行分析,例如存在藉由流式細胞儀進行分選後之分析、或使用液滴製作裝置之單細胞RNA-seq。例如,利用SMART(Single-Molecule Amplification and Resequencing Technology,單分子擴增及重測序技術)法之單細胞分析套組係作為SMARTer(註冊商標)Human scTCR a/b Profiling Kit販賣。藉由反轉錄(RT)反應、模板轉換(template switch,TS)反應、及PCR反應,可擴增5'端側之序列未知或不具有共通序列之RNA。亦可使用此種方法之改良法。
於藉由流式細胞儀進行分選後之分析中,於已知目標抗原肽或預想目標抗原肽之情形時,於100~300個左右之單細胞分析中,利用FACS,對使用四聚物保有與其抗原肽反應之TCR的T細胞進行分選,確定α鏈與β鏈,可鑑定與抗原肽反應之TCR對。即便於抗原肽不明之情形時,根據自僅α鏈、及僅β鏈之分析資料確定之保有率較高之α鏈、及保有率較高之β鏈之資訊,可考慮其組合,於該情形時,可利用該方法確定主要之對。
使用液滴製作裝置之單細胞RNA-seq可進行~10000個之單細胞分析,無需進行如於上述抗原肽不明之情形時利用使用流式細胞儀之方法進行之二階段的分析,可將~10000個以上之單細胞一次地分析。
該等方法可根據目的而區別使用。藉由可分析多個細胞之液滴基底之方法進行對鑑定,藉此可達成本步驟之目標,於已知抗原肽、或假定之抗原肽之情形時,製作四聚物,對100~300個左右之單細胞進行分析,藉此亦可達成本步驟之目標。認為若以發現高功能TCR為目的,則至多數百個以內之單細胞分析於相對於費用效果之方面上亦優異,若以全面性地分析低頻度存在之TCR(初始組分之TCR或shared TCR等)為目的,則雖然耗費費用,但利用液滴之分析較為有利。
近年來開發出單細胞RNA-Seq法,並逐漸用於各種研究(Hashimshony T et al: Cell Rep, 2 (3): 666-673, 2012、Hashimshony T et al: Genome Biol, 17: 77, 2016)。於單細胞分析中使用FACS分選、微孔或微流體迴路等各種分離裝置。使用液滴分離裝置之方法可高效率且簡單地製作單細胞庫。
藉由使用液滴製作裝置之單細胞RNA-Seq,可實現單細胞等級之TCR分析。液滴法係於將使Oligo探針固相化所得之載體與細胞高速地封入至100 μm左右之油包水滴型液滴中,於30分鐘左右內可製作10,000細胞之單細胞庫。2016年Cell雜誌中Mocosko等人報告有使用Oligo珠粒之Drop-Seq法(Macosko EZ et al: Cell, 161 (5): 1202-1214, 2015),Klein等人報告有使用水凝膠之InDrop法(Klein AM et al: Cell, 161 (5): 1187-1201, 2015)。均將附加有細胞條碼(CBC)及分子辨別序列(UMI)之poly(T)探針結合至載體,使用微切片,於液滴中封入Oligo載體及細胞。其後,實施cDNA合成、PCR、定序,藉此可實現scRNA-Seq。
進而,改良Drop-Seq法,而開發出高效率地確定TCR成對基因之Gene Capture Drop-SeqTM 法。Gene Capture Drop-SeqTM 法係如下技術:將經條碼標記之α及β鏈TCR寡聚物結合至微珠,於液滴內有選擇地捕獲TCR mRNA,藉此高效率地確定TCR對基因。使用基因特異性探針(Gene-specific probe)同時對細胞條碼序列與CDR3序列進行定序,而確定成對基因之方法無需高質量之定序儀,可有效率地鑑定多個成對基因。本技術係有用之單細胞分析法,其可應用於針對抗體基因之重鏈及輕鏈對之確定或特定基因之表現的子集分析。業者可使用如上述之技術,鑑定TCRα鏈與TCRβ鏈之對作為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CR純系。
(2.8.高功能TCR) 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用於提供高功能TCR。
發現於全部功能性T細胞子集(Naive、SCM、CM、EM、及EFF)之庫中,並且於抗原特異性T細胞庫中總是檢測出於不同個體間高頻度地共有之T細胞純系型TCR。如於本說明書之實施例1中所證實般,發現更優勢之抗原特異性TCR具有更高之表位結合親和性,並且源自更高度共有之純系型(圖2)。進而,於實施例1中,證實了此種抗原特異性TCR即便於導入至其他T細胞之情形時亦保持有抗原親和性。
表示優勢之CMV NLV特異性純系型之表位結合親和性更高;並且,優勢之純系型共通含有於不同個體間以相對較高之頻度存在之TCR純系型(例如,亦參照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3663 (2017);其整體係為了所有目的而作為參考被引用於本說明書中)。表示更優勢之CMV pp65特異性純系型具有更高之表位結合親和性,且源自更高度共有之純系型。又,根據該觀點而提示如下情況:指定個體中所存在之功能性TCR純系型相對少數,但該等純系型於不同個體間亦高頻度地共有。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包括將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TCR純系(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導入至T細胞之步驟的步驟。如上所述,於個體之抗原特異性T細胞群中優勢存在之純系係抗原親和性較高,此種純系之使用係對於賦予欲修飾之細胞之抗原特異性有利。但是,抗原特異性之T細胞群中所存在之純系係由相對少數之純系型所構成,若為其中所包含之純系,則即便於不可謂優勢之情形時,亦可用於賦予抗原特異性。較佳為T細胞群為抗原特異性之效應T細胞群。
導入之純系可為以較抗原特異性T細胞群中之各純系之存在頻度之平均值大的頻度存在之純系。例如,導入之純系可以較抗原特異性T細胞群中之各純系之存在頻度之平均值大1標準偏差以上、2標準偏差以上或3標準偏差以上的頻度存在。
導入之TCR純系於T細胞群中,可以約1、約2、約5、約8、約10%、約12%或約15%以上之頻度存在。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修飾TALEN於將TCR純系導入至T細胞時可防止由內源性TCR基因引起之干擾之方面上有用。於包括鑑定上述高功能TCR純系,並導入該TCR純系(其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之步驟之方法中,可使用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又,亦提供一種用以於該方法中使用之組成物。
(2.9.外源性TCR之導入)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修飾TALEN可於包括將TCR導入至T細胞之步驟之方法中使用。T細胞較佳為控制性T細胞。本發明之修飾TALEN由於可排除內源性TCR之影響,故而較佳為於該方法中使用。於本發明之一部分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用以於包括將TCR導入至T細胞之步驟之方法中使用之含有修飾TALEN之組成物。
導入之步驟可為導入TCRα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的步驟。較佳為將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高功能TCR導入至T細胞。高功能TCR可作為TCR對被鑑定到,較佳為以使此種TCRα鏈與TCRβ鏈成對表現之方式導入。
關於如使此種TCRα鏈與TCRβ鏈成對表現之導入,係記載於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6 Jun; 65 (6): 631-49(PMID: 27138532)等中。關於如使此種TCRα鏈與TCRβ鏈成對表現之導入,作為利用Cys化(導入Cys殘基)形成雙硫鍵以外之方法,存在密碼子最佳化、向細胞內區域導入白胺酸拉鏈、TCR之糖鏈修飾等技術。 作為應用於TCR導入載體之錯配避免既有技術,例如存在: 1)Cys之導入(Blood.109: 2331, 2007.) 2)白胺酸拉鏈(Leucin zipper)(Proc Natl Acad Sci. 91: 11408, 1994.) 3)使用2A序列之α・β鏈之均等表現(視需要使密碼子最佳化)(J Mol Med 88: 1113, 2010) 4)特定之N-糖基化部位之去除(J Exp Med. 206: 463, 2009.) 5)小鼠等之細胞內區域使用(Cancer Res. 66:8878, 2006; J Immunol. 184:6223, 2010) 6)單鏈TCR之使用(α-β-Constant)(Blood. 115:5154, 2010)等。
使用如可實現此種表現之載體而可導入TCR,例如,載體係以於所表現之TCRα及TCRβ之間含有以形成雙硫鍵之方式編碼Cys之核酸序列;或使TCRα及TCRβ之編碼序列密碼子最佳化;或向TCRα及TCRβ之細胞內區域導入白胺酸拉鏈之方式構成,或者以對TCRα及TCRβ進行糖鏈修飾並使之表現之方式構成。
於本發明中,可導入鑑定出之TCR純系之核酸之全部,又,只要維持結合親和性,則亦可僅導入一部分。於一實施形態中,可導入包含與Vα-Jα之CDR3區域對應之序列之TCRα基因之核酸序列的一部分。又,可導入包含與Vβ-D-Jβ之CDR3區域對應之序列之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的一部分。可導入包含Vα-Jα-Cα之cDNA序列之TCRα基因之核酸序列的一部分。可導入包含Vβ-D-Jβ-Cβ之cDNA序列之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的一部分。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為了完全置換內源性TCR,亦可將內源性TCR基因之去除、及TCR之導入用2個措施進行。例如提供如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於T細胞中將內源性TCRα或內源性TCRβ基因之任一者去除;將TCRα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導入至該T細胞;於該T細胞中將內源性TCRα或內源性TCRβ基因之另外任一者去除;及將TCRα基因之核酸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及TCRβ基因之核酸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再次導入至該T細胞。
於完全置換內源性TCR時,亦可不使用病毒載體而將外源性TCR基因組入至基因組而導入。作為基因組入技術,已知有利用同源重組(HR)之技術。又,亦可並非同源重組(HR)而使用經由微同源性介導末端連接(MMEJ)之方法。MMEJ係真核生物所具有之DNA修復機構之一,係於在雙鏈切割時所產生之切割兩末端間互補之序列(5~25個鹼基對)彼此進行結合而修復之結構。利用MMEJ修復機構插入外來基因時,於供體載體附加人工核酸酶之識別序列,該序列於雙鏈切割時在染色體上靶部位與載體之切割末端互補結合。將該供體載體與人工核酸酶(TALEN及CRISPR/Cas等)一併導入,藉此可於靶部位組入基因(分別稱為TAL-PITCh法及CRIS-PITCh法)(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5, Article number: 5560 (2014))。於使用病毒載體導入外源性TCR之情形時,即便並非實際上會成為問題之概率,理論上亦存在致癌性,因此於可避免該風險之方面上,不使用病毒載體可有利。
(2.10 細胞群)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細胞群,其係含有目標之外源性TCR之細胞之細胞群,且含有該目標之外源性TCR以外之外源性TCR之細胞的比例得到降低。於本發明之細胞群中,含有目標之外源性TCR以外之外源性TCR之細胞的比例例如為20%、約15%、約12%、約10%、約7%、約5%、約3%、約2%或未達約1%,或者本發明之細胞群實質上不含有包含目標之外源性TCR以外之外源性TCR之細胞。作為目標之外源性TCR之非限定性例,可列舉對NY-ESO-1具有特異性者。
目標之外源性TCR以外之外源性TCR包含目標之外源性TCR之α鏈與β鏈之對以外的TCR,例如包含表現出導入之TCR鏈與內源性TCR鏈之非意圖對合(錯配)之結果的TCR。先前報告有於製出包含外源性TCR之細胞之細胞群時,由於產生與內源性TCR之錯配,故而有可能喪失抗原特異性及/或出現非意圖之抗原特異性,且對減少該錯配之方法進行了研究,例如報告藉由siRNA來抑制內源性TCR之表現,而即便於TCR導入載體中使用Cys修飾,TCR錯配之比例亦停留在至12~22%左右為止之減少(Okamoto et al., 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2012) 1, e63)。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係提供一種製出上述細胞群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自細胞將內源性TCR去除;及將編碼外源性TCR之核酸導入至去除了內源性TCR之細胞。本方法中之去除內源性TCR之步驟及將編碼外源性TCR之核酸導入至去除了內源性TCR之細胞的步驟係記載於本說明書中,或者業者可使用周知之技術。例如內源性TCR之去除可藉由本說明書所記載之修飾TALEN進行。例如編碼外源性TCR之核酸之導入亦可使用本說明書所記載之具有Cys修飾之載體進行。
(2.11 其他應用例) 此外,本發明之修飾TALEN係對於操作T細胞之特異性有用。使用本發明之修飾TALEN,以不會產生錯配/脫靶之方式使外源性TCR表現,可將如此操作所得之T細胞用於過繼免疫療法等。
本發明之控制性T細胞可用於自體免疫疾病、過敏疾病、或移植時之移植物對抗宿主病(GVHD)、排斥反應或移植失敗之處理、治療或預防。其原因在於:認為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對於抑制對該抗原之免疫應答有效。
作為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可列舉:類風濕性關節炎(RA)、乾燥綜合症、全身性紅斑狼瘡(SLE)、抗磷脂質症候群、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全身性硬化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血管炎症候群、I型糖尿病、葛瑞夫茲氏病、橋本氏病、自發性愛迪生氏病、自體免疫性肝炎、古巴士德氏症候群、絲球體腎炎、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自體免疫性嗜中性球減少症、重症肌無力、天疱瘡、白斑、自發性無精子症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作為過敏疾病,可列舉:花粉症、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異位性皮膚炎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此外,關於對特定抗原之異常免疫應答與發病或病態之進展相關之疾病,可使用利用本發明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之處理或預防。
(3.套組) 又,於本發明中,亦提供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套組。套組可包括:包含本發明之修飾TALEN之組成物或組合物、及確認內源性TCR基因突變之機構、及/或確認內源性TCR基因去除之機構。
於又一實施形態中,套組可包括:包含本發明之修飾TALEN之組成物或組合物、與導入外源性TCR基因之機構、及/或檢測導入有基因之細胞之機構。進而,套組可為用以利用外源性TCR基因置換內源性TCR基因者。又,套組可用以製造TCR修飾T細胞,TCR修飾T細胞例如為TCR修飾控制性T細胞。
於本說明書中,「或者」係於可採用文章中所列舉之事項之「至少1個以上」時使用。「或」亦相同。於本說明書中明確記載為「2個值之範圍內」之情形時,亦於其範圍內包括2個值本身。
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科學文獻、專利、專利申請等參考文獻係其整體以與各具體記載相同之程度作為參考引用至本說明書中。
以上,針對本發明,為了容易理解而表示較佳之實施形態並進行了說明。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於本發明進行說明,但上述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例係僅為了例示而提供,並非為了限定本發明而提供。因此,本發明之範圍既不限定於本說明書所具體記載之實施形態,亦不限定於實施例,僅由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定。 [實施例]
於以下記載實施例。以下之實施例中所使用之對象之操作於需要之情形時,遵守日本所規定之與人類基因組基因・分析研究相關之倫理指針、與將人作為對象之醫學系研究相關之倫理指針、及廣島大學所規定之基準,即便於未明示之情形時,於關於動物實驗之情形時,亦依據動物愛護精神及關聯之法規來進行。
(實施例1:高親和純系之鑑定、選殖) (概要) 本實施例之目的在於:證實免疫學上優勢之純系係高親和純系及該純系之鑑定、選殖的方法。
測定對T細胞群進行抗原刺激後之抗原特異性之T細胞群中的TCR純系之存在頻度之分佈,對於各TCR純系進行選殖。對各TCR純系對於抗原之結合能力進行測定,結果發現,T細胞群中優勢之純系具有較高之抗原結合能力。關於有關本實施例之資訊,亦記載於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3663 (2017)中,且其整體係為了全部目的而作為參考被引用至本發明書中。
(材料及方法) [供體樣本] 本實施例係依據赫爾辛基宣言之原則進行,使用人類樣本之所有實驗係依據受到廣島大學之倫理委員會之承認之協定而完成。自提供了書面同意之5名健康供體獲得末梢血液單核細胞(PBMC)。對於全部供體,針對CMV血清狀態進行篩選,然後使用高解像度Luminex法,對於HLA-A、-B、-C、-DRB1、-DQB1及-DPB1對偶基因進行基因分型(Genotyping)。使用標準FicoII梯度分離協定將PBMC進行單離,然後,於液態氮中保管。
[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及細胞分選] 使用以下之螢光標記單株抗體(mAb)而確定細胞表面分子之表現:別藻藍蛋白(APC)偶聯物或螢光異硫氰酸鹽(FITC)偶聯物抗CD8、別藻藍蛋白-hilite7(APC-H7)偶聯物抗CD3、紅藻素-cyanine7(PE-Cy7)偶聯物抗CD45ROmAb、brilliant violet 510(BV510)偶聯物抗CD62LmAb、brilliant violet 421(BV421)偶聯物抗CD197mAb、APC偶聯物抗CD95及APC偶聯物抗TCRαβ。該等抗體係自BD Bioscience (San Jose, CA)購入。使CMV pp65特異性T細胞與紅藻素(PE)偶聯物HLA-A 02-肽四聚物如Kuzushima, K. et al. Tetramer-assisted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pitopes recognized by HLA A*2402-restricted Epstein-Barr virus-specific CD8+ T cells. Blood 101, 1460-1468 (2003)所記載般反應。四聚物之MHC-I上之CD8結合部位完整。本發明者等人選擇HLA-A 02限制性CMVpp65肽(NLV肽)之NLVPMVATV(序列編號2)序列作為模型抗原。將MHC四聚物染色於室溫下進行15分鐘,其後,將細胞表面染色於4℃下進行30分鐘。關於所有實驗中所使用之四聚物之濃度,除系列稀釋實驗以外,均為10 μg/ml。使用陰性對照組四聚物(HLA-A2-HIV(KLTPLCVTL(序列編號3))四聚物-PE),檢查非特異性四聚物染色。
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及細胞分選分別使用FACSCanto II(BD Biosciences, San Jose, CA)及FACSAria(BD Biosciences, San Jose, CA)進行。全部之流動式細胞測量術資料係使用FlowJo軟體(Tree Star, Ashland, OR)進行分析。使用7-AAD將死細胞及損傷細胞去除,然後,使用FSC-A/FSC-H及SSC-A/SSC-H,將雙聯管(doublet)細胞去除。將CD3+CD8+T細胞進而區分為以下所示之功能性子集:Naive、CD45RO-CD62L+CCR7+CD95-;SCM、CD45RO-CD62L+CCR7+CD95+;CM、CD45RO+CD62L+CCR7+;EM、CD45RO+CD62L-CCR7-;EFF、CD45RO-CD62L-CCR7-。
[細胞培養] 將PBMC及所分選之CD8+T細胞係於含有10% AB血清、2 mmol/l L-麩醯胺及1% 青黴素/鏈黴素之X-VIVO20(Lonza, Walkersville, MD)中培養。B淋巴母細胞株(B-LCL)係於含有10% FBS、2 mmol/l L-麩醯胺及1% 青黴素/鏈黴素之RPMI1640(Sigma-Aldrich, St Louis, MO)中培養。全部細胞均於含有5%CO2 之氛圍中在37℃下於加濕培養箱內進行培養。
於含有5 μg/ml PHA-L(Sigma-Aldrich, St Louis, MO)之CTL培養基中培養PBMC,藉此生成植物性凝血球素(PHA)母細胞,次日,添加IL-2(Peprotech, Rocky Hill, NJ)直至50 U/ml之最終濃度為止。繼而,將培養基之一半利用含有IL-2(50 U/ml)及IL-7(Peprotech, Rocky Hill, NJ)(20 ng/ml)之新鮮培養基每週置換2次。PHA母細胞係於培養開始之14天後使用。
以藉由CRISPR-Cas9而使TCR表現缺損之方式進行過操作之Jurkat細胞係如以下般確立。簡單而言,內源性TCRα鏈之CRISPR/Cas9媒介剔除後,藉由流式分選而富化CD3陰性細胞。利用包含TCRα鏈之游離基因體載體轉導所分選之細胞,繼而,藉由流式分選而富化CD3陽性細胞(具有所轉導之α鏈及內源性β鏈之Jurkat細胞)。利用CRISPR/Cas9剔除所分選之細胞之內源性TCRβ,繼而,富化CD3陰性細胞(不具有內源性TCRα及TCRβ之Jurkat細胞)。繼而,使用利用流式細胞儀之單細胞分選法,進行Jurkat細胞之單細胞選殖。最後,將TCRβ鏈轉導至所選殖之Jurkat細胞,繼而,內源性TCRα、內源性TCRβ及轉導TCRα全部選擇陰性之Jurkat純系。純系之TCRα陰性係藉由將TCRβ轉導至純系而確認,並且,純系之TCRβ陰性係藉由將TCRα轉導至純系而確認。亦藉由pMX-CD8α表現載體轉導該純系,藉由抗CD8mAb而鮮明地染色。
[CMVpp65特異性T細胞之體外(in vitro)刺激] 使用CD8微珠,自PBMC單離CD8+T細胞。使用CD4+T-cell隔離套組(Miltenyi Biotec, Auburn, CA),自剩餘之細胞去除CD4+T細胞。使用剩餘之CD4/CD8雙陰性細胞作為抗原呈現細胞(APC)。放射線照射(35Gy)後,將APC於室溫下暴露於NLV肽中2小時,於含有IL-2及IL-7之CTL培養基中,與相等數量之CD8+T細胞共培養。合成NLV肽係自GenScript(Piscataway, NJ)購入。將培養基之一半每週交換2次。
[使用高通量NGS之TCR庫之半定量分析] 關於使用接頭結紮PCR之非偏差性基因擴增法及使用NGS之全面性TC庫分析,簡單而言,係如下述般進行。自PBMC(5×106 )、或所分選之T細胞提取總RNA,使用含有Poly(T)18 及NotI部位之BSL-18E引子轉換為cDNA。其後,合成雙鏈(ds)DNA,使用T4 DNA聚合酶(Invitrogen)進行平滑末端化。將P10EA/P20EA接頭結紮至dsDNA之5'末端,繼而,利用NotI進行切割。將接頭及引子去除後,使用TRA恆定區特異性引子或TRB恆定區特異性引子、及P20EA而進行PCR。使用相同之PCR條件,藉由恆定區特異性P20EA引子進行第二PCR。為了利用Illumina Miseq platform之高通量定序,而使用第二PCR之產物。將低質量得分(Quality Score)之序列去除後,使用藉由Repertoire Genesis Incorporation(Ibaraki, Japan)所製作之生物資訊軟體,進行TCR庫分析。各順序之進一步詳細內容係記載於下述項目中。
[TCR基因之非偏差性擴增] 使用RNeasy Lipid Tissue迷你套組(Qiagen, Hilden, Germany),依據製造商說明書(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自PBMC或所分選之T細胞提取總RNA。使用Agilent 2200 TapeStation(Agilent Technologies, Palo Alto, CA)對RNA量及純度進行測定。使用Superscript III reverse transcriptase(Invitrogen, Carlsbad, CA),將1 μg之總RNA轉換為cDNA。於cDNA合成中,使用包含Poly(T)18 及NotI部位之BSL-18E引子。合成cDNA後,使用Escherichia coli DNA 聚合酶 I(Invitrogen)、E. coli DNA Ligase(Invitrogen)及RNase H(Invitrogen)而合成雙鏈(ds)cDNA。dscDNA之末端係使用T4 DNA聚合酶(Invitrogen)進行平滑末端化。將P10EA/P20EA接頭結紮至dscDNA之5'末端,繼而利用NotI進行切割。利用MinElute Reaction Cleanup kit(Qiagen)將接頭及引子去除後,使用TCRα鏈恆定區特異性引子(CA1)或TCRβ鏈恆定區特異性引子(CB1)之任一者、與P20EA之引子而進行PCR。PCR條件係將95℃(30秒)、55℃(30秒)及72℃(1分鐘)進行20個循環。第二PCR係藉由CA2或CB2之任一者、與P20EA之引子並使用相同之PCR條件進行。
所使用之引子係示於以下之表中。 [表1] 自上依序對應於序列編號4〜13。V:A/C/G、N:A/C/G/T、接頭A及B之序列分別以粗體及粗斜體表示。關鍵序列(TCAG)係由下劃線表示。用以鑑定樣本來源之MID標籤序列如下所示:MID1, ACGAGTGCGT;MID2, ACGCTCGACA;MID3, AGACGCACTC;MID4, AGCACTGTAG;MID5, ATCAGACACG;MID6, ATATCGCGAG;MID7, CGTGTCTCTA;MID8, CTCGCGTGTC;MID10, TCTCTATGCG;MID11, TGATACGTCT;MID15, TACGACGTA;MID16, TCACGTACTA;MID17, CGTCTAGTAC;MID18, TCTACGTAGC;MID19, TGTACTACTC;MID20, ACGACTACAG;MID21, CGTAGACTAG;MID22, TACGAGTATG;MID23, TACTCTCGTG;MID24, TAGAGACGAG(各記載依序對應於序列編號14〜33)。
[使用Roche 454定序系統之擴增子定序] 用以NGS之擴增子係使用P20EA引子及融合標籤引子(表1)自第二PCR之產物製備。融合標籤引子包括A接頭序列(CCATCTCATCCCTGCGTGTCTCCGAC(序列編號34))、4個鹼基之定序鍵(TCAG)、及分子鑑定(MID)標籤序列(10個核苷酸)。TCR恆定區特異性序列係依據製造商說明書(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而設計。PCR擴增後,使用瓊脂糖凝膠電泳而評價擴增子。不完全片段或引子係使用Agencourt AMPure XP(Beckman Coulter, Brea, CA),依據製造商說明書(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而去除。經純化之擴增子之量係使用Quant-iT PicoGreen dsDNA分析套組(Assay Kit)(Life Technologies, Carlsbad, CA)而定量。藉由不同之融合標籤引子,將自10個樣本獲得之各擴增子以等莫耳濃度進行混合。使用擴增子混合物,藉由GS Junior Titanium emPCR Lib-L kit(Roche 454 Life Sciences, Branford, CT),並依據製造商說明書進行乳液PCR(emPCR)。
[TRV及TRJ片段之分配] 所有序列測序片段(read)係依據其MID標籤序列進行分類。使用454定序系統與一併提供之軟體,自序列測序片段之量末端去除人工附加之序列(標籤、接頭及密鑰)及低質量得分(Quality Score)之序列。將剩餘之序列用於TCRα序列之TRAV及TRAJ、以及TCRβ序列之TRBV及TRBJ之分配。序列之分配可藉由自免疫遺傳學諮詢系統(ImMunoGeneTics Information System,IMGT)資料庫(http://www.imgt.org)確定可利用之參考序列(包含54之TRAV、61之TRAJ、65之TRBV及14之TRBJ基因(包含假基因及開放閱讀框(ORF)參考序列)之資料集中具有最高百分比同源性者來進行。資料處理、分配、及資料彙集係使用由Repertoire Genesis Incorporation(大阪,日本)獨自開發出之庫分析軟體(Repertoire Genesis,RG)而自動地進行。RG首先使用BLASTN及IMGT資料集,將TRV及TRJ對偶基因分配於查詢。於該步驟中算出查詢及參考序列之間之同源性。對於使感度及準確性增加之參數(E值閾值、最小核心(minimum kernel)、高比值片段對(HSP)得分)wp、各庫分析,進行最佳化。繼而,RG係藉由對將查詢之CDR3區域轉譯之閱讀框進行研究而推測。繼而,RG係算出TRV-CDR3-TRJ型樣之分佈,而生成圖形(例如,TRV-TRJ使用直方圖或CDR3長分佈圖)。該等步驟係於查詢之輸入後自動地進行。
[資料分析] 將CDR3區域轉譯後之核苷酸序列係依據IMGT命名法,自所保存之Cys104起遍及所保存之Phe118或Gly119之範圍。獨特序列測序片段(USR)係定義為相對於TRV、TRJ及其他序列測序片段之CDR3區域之演繹胺基酸序列為0%之同源性。RG軟體係自動地計數各樣本中之同一UCR之複製數,繼而以複製數之順序對該等進行排序。算出TRAV、TRAJ、TRBV及TRBJ基因之序列測序片段之百分率頻度。
[單細胞分選及RT-PCR] 為了對由單細胞表現之CMV NLV特異性TCRαβ對進行鑑定及賦予特徵,本發明者等人係使用以下述方式修飾之hTEC10系統(Kobayashi, E. et al. A new cloning and expression system yields and validates TCRs from blood lymphocyte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within 10 days. Nat. Med. 19, 1542-1546 (2013).、Hamana, H., Shitaoka, K., Kishi, H., Ozawa, T. & Muraguchi, A. A novel, rapid and efficient method of cloning functional antigenspecific T-cell receptors from single human and mouse T-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474, 709-714 (2016).)。將CD8/NLV四聚物雙陽性細胞分選於96孔PCR培養盤之各孔。使用多重RT-PCR而合成、擴增cDNA。用以擴增編碼TCRα鏈及TCRβ鏈之序列之基因特異性引子係根據自IMGT資料庫(http://www.imgt.org/)獲得之前導肽序列所設計。關於PCR反應,於以下之「TCRA及TCRB對之RT-PCR分析」中詳細說明。使用IMGT/V-Quest tool(http://www.imgt.org/)進行TCR庫分析。
[TCRA及TCRB對之RT-PCR分析] RT-PCR係含有0.1 μl之40 U/μl RNase抑制劑(NEB, Ipswich, MA)、0.1 μl之200 U/μl PrimeScript II RTase(TaKaRa, Otsu, Japan)、0.4 μl之引子混合物、0.025 μl之2.5 U/μl PrimeStar HS DNA聚合酶(TaKaRa)、0.4 μl之2.5 mM dNTP及2.5 μl之5×PrimeStar GC緩衝液(TaKaRa)之反應混合物中進行。添加經DEPC處理之H2 O,使最終體積為5 μl。RT反應係於45℃下進行40分鐘,其後,進行以下之PCR反應:將98℃下1分鐘、其後於98℃下10秒、55℃下5秒、及72℃下1分鐘進行30個循環。PCR反應物係利用水稀釋至10倍,而用作用以其後之巢式PCR之模板DNA。用以TCRA及TCRB之擴增之巢式PCR係利用不同之96孔PCR培養盤進行。反應混合物包含:來自第一PCR反應之2 μl之DNA模板、0.4 μl之10 μM之各特異性引子集(關於TCRα,為A-AD及A-RV2引子;關於TCRβ,為B-AD及B1-RV2引子、B2-RV2引子)、0.1 μl之2.5 U/μl PrimeSTAR HS DNA聚合酶、1.6 μl之2.5 mM dNTP、10 μl之5×PrimeSTAR GC緩衝液、0.1 μl之2.5 U/μl及H2O(添加至最終體積20 μl)。PCR循環係如下:98℃下1分鐘,其後將98℃下10秒、55℃下5秒、及72℃下1分鐘進行35個循環。利用桑格(Sanger)定序對TCRA及TCRB之PCR產物進行分析。
[經選殖之TCR之結合能力之確認] 1)使用反轉錄病毒載體(pMXs-IRES GFP),將上述經選殖之各TCRαβ對基因(CMVpp65 NLVPMVATV:NLV特異性)基因導入至TCRαβ缺損Jurkat細胞中。
2)使用細胞分選儀(AriaII),自導入有各TCR基因之Jurkat細胞分離GFP陽性細胞。
3)利用階段稀釋為濃度為2、4、6、8、10 μg/ml之NLV四聚物對導入有各TCR之Jurkat細胞進行染色。
4)使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對四聚物陽性細胞之螢光強度(MFI)進行測定,分析各TCR與四聚物之結合力。
(結果) 結果係示於圖1及圖2中。關於供體V001及V004,具有圖1所示之純系型T細胞純系係鑑定為抗原特異性純系型。發現藉由非常少數之純系而構成抗原特異性之純系群。
進而,將藉由上述方法所測得之各TCR純系之存在頻度、與對於抗原之結合性之比較示於圖2。根據結果而理解到如下情況:可見存在頻度與結合親和性直線性相關,於抗原特異性T細胞群內優勢之純系為高親和純系。
(實施例1-2) 使用不同之定序儀(Miseq, Illumina),以下述之程序進行上述實施例1中之[使用高通量NGS之TCR庫之半定量分析]的步驟。
[實驗操作說明之變更點之概要] 自RNA直至雙鏈DNA合成為止,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步驟進行。PCR係直至第一PCR、第二PCR為止以相同步驟進行,其以後以Miseq用之PCR(Tag PCR與索引PCR)之形式進行。作為試劑之變更點,使用所推薦之KAPA HiFi HotStart ReadyMix作為下一代定序之PCR酶。
3-2-9:樣本操作7(第一、第二PCR) ※記載用以分析人類TCRαβ之2基因之流程。
<第一PCR> 表示1樣本量之試劑量。 將10 μL之2×KAPA HiFi Hot Start Ready Mix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7.6 μL之DW(DNA專用,瓶)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將0.2 μL 10 μM P20EA引子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0.2 μL 10 μM CA1引子添加至α管中,將0.2 μL之10 μM CB1引子添加至β管中。 於加入有α或β液之管中添加各dsDNA樣本各2 μL。 自溫控循環機選擇相應之設定(程式名:KAPA20,條件為95℃ 3分鐘,20個循環(98℃ 20秒、65℃ 30秒、72℃ 1分鐘),72℃ 2分鐘,最後12℃ forever)。
<第二PCR> 表示1樣本量之試劑量。 將10 μL之2×KAPA HiFi Hot Start Ready Mix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6 μL之DW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1 μL之10 μM P20EA引子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1 μL之10 μM CA2引子添加至α管中,將1 μL之10 μM CB2引子添加至β管中。 將α或β之第一PCR產物添加至各α或βPCR用第二PCR管中各2 μL。 自溫控循環機選擇相應之設定(程式名:KAPA20,條件為95℃ 3分鐘,20個循環(98℃ 20秒、65℃ 30秒、72℃ 1分鐘),72℃ 2分鐘,最後12℃ forever)。
<DNA純化1> 3-2-10:樣本操作8(AMpure 純化1) 於本步驟中使用BECKMAN COULTER公司之Agencourt AMPure XP。 將AMPure XP珠粒充分地混合直至變得均一,將8 μL分注至管中。 將10 μL之第二PCR產物添加至分注有AMPure XP珠粒之管中,設置於MM-Separater M96(磁鐵平板)上,收集磁性珠粒。 將上清液去除,利用200 μL之70%乙醇進行沖洗,設置於MM-Separater M96上,收集磁性珠粒。 將上清液完全地去除,分注30 μL之DW(DNA用,瓶子)並進行旋渦混合。設置於MM-Separator M96上,收集磁性珠粒。 回收上清液25 μL。
<Tag PCR> 3-2-11:樣本操作9(Tag PCR) 將10 μL之2×KAPA HiFi Hot Start Ready Mix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4.2 μL之DW(DNA專用,瓶子)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將0.4 μL 10 μM P22EA-ST1-R引子分別添加至α或β管中。 將0.4 μL 10 μM CA-ST1-R引子添加至α管中,將0.4 μL之10 μM CB-ST1-R引子添加至β管中。 於加入有α或β試劑混合液之管體中添加各第二PCR純化已完成之樣本各5 μL。 自溫控循環機選擇相應之設定(程式名:KAPA20,條件為95℃ 3分鐘,20個循環(98℃ 20秒、65℃ 30秒、72℃ 1分鐘),72℃ 2分鐘,最後12℃ forever)。
<DNA純化2> 3-2-14:樣本操作11(AMpure純化2)※ ※本項之操作係與操作說明「3-2-10:樣本操作8(AMpure 純化1)」相同。
<用以在1次定序中分析複數個檢體之索引PCR之設計> 3-2-15:樣本操作12(索引PCR所需要之薄片之製作) 3-2-15-1:要點 索引PCR係為了對各樣本附加索引序列、及P5/P7序列(結合至流槽之部分)而進行者。 預先確定樣本與引子之排列順序(基質),由Illumina實驗經理製作樣本薄片。 索引引子係使用ILLUMINA之既有製品(Nextera XT Index Kit v2 Set A)。
<索引PCR> 3-2-16:樣本操作13(索引PCR) 於本程序書中顯示1樣本量之試劑量。 將10 μL之2×KAPA HiFi Hot Start Ready Mix添加管中。 將4 μL之DW(DNA用,瓶子)添加至管中。 於PCR8連管中分注14 μL。 分注N引子各2 μL。 分注S引子各2 μL。 將Tag PCR純化已完成之樣本分注至特定之管中各2 μL。 自溫控循環機選擇相應之設定(程式名:INDEX12,條件為95℃ 3分鐘,12個循環(95℃ 30秒、55℃ 30秒、72℃ 30秒),72℃ 5分鐘,最後4℃ forever)。
<電泳> 3-2-17:樣本操作14(電泳與評價2) ※TCR基因之情形時,成為大約650 bp。 製備1.5%瓊脂糖凝膠,染色係使用Atlas ClearSight。 於電泳槽中設置凝膠體,將4 μL之索引PCR產物與100 bp DNA ladder、10x Dye一併進行電泳(100 V下30分鐘),使用UV透照箱或數位相機來評價擴增結果。 ※於明顯較薄之情形時,需回到操作說明「3-2-16:樣本操作13(索引PCR)」而變更PCR條件(增加至15個循環)。
<濃度測定1> 3-3-3:樣本操作1(利用Qubit之DNA濃度測定) 使用索引PCR產物,利用DW(DNA用,瓶子)進行10倍稀釋。 利用附屬之緩衝液對Qubit dsDNA HS檢定套組所附帶之染料進行200倍稀釋。 於500 μL專用管2根(Standard用)中添加190 μL,檢體用係添加198 μL之染料稀釋液。 於添加有染料稀釋液190 μL之500 μL專用管體(2根)中分別添加Qubit dsDNA HS檢定套組所附帶之Standard#1、Standard#2 10 μL。 於添加有染料稀釋液198 μL之500 μL專用管體(10根)中添加索引PCR產物2 μL。 啟動Qubit,選擇測定模式「dsDNA」,繼而選擇「High Sensitivity」。 移動至測定畫面,選擇最下方之「Read standards」。 依序測定Standard#1、Standard#2,確認值成為「數十」、「數萬」。 將檢體之輸入量設定為2 μL並進行測定。 ※由於測定範圍為0.1~50 ng/μL,故而於超過範圍之情形時,進行稀釋而再次進行測定。 基於測定結果,自複數個檢體(通常Miseq之定序中同時測定50~60個檢體)以可混合等量之DNA量之方式分注至另外之管中,設為混合檢體。
<DNA純化3> 3-2-18:樣本操作15(AMpure純化3) ※本項之操作係與操作說明「3-2-10:樣本操作8(AMpure 純化1)」相同,並匹配混合檢體之液量而進行調整。
<濃度測定2> 3-3-3:成為與樣本操作1(利用Qubit之DNA濃度測定與稀釋)相同之操作。 Miseq中定序所使用之檢體濃度為4 nM(650 bp之情形時為1.72 ng),因此於測定後進行稀釋直至指定濃度。
<使用Miseq之定序執行(sequence run)> 3-3:MiSeq定序分析 3-3-4:樣本操作2(Phi-X,DNA庫之改性) 將5 μL之0.2N-NaOH、與5 μL之製備成4 nM之混合物檢體(DNA)進行混合 將5 μL之0.2N-NaOH、與5 μL之製備成4 nM之PhiX(定序穩定化試劑,加入隨機之鹼基)。 分別分注Hyb-緩衝液,以最終濃度成為10 pM、DNA:PhiX=4:1(PhiX為20%)之方式進行混合而最終製備。
3-3-5:樣本操作3(Miseq Run) 定序分析中使用ILLUMINA公司之Miseq,主要之定序試劑係使用MiSeq試劑套組v3(600個循環)MS-102-3003。關於操作方法,於已解凍之試劑盒中,將最終調整過之檢體分注至所指定之孔中,設置於機器中。 於以下記載引子序列等資訊。 [表2]
關於索引PCR引子之進一步資訊,參照https://support.illumina.com/content/dam/illuminα-support/documents/ documentation/chemistry_documentation/experiment-design/illuminα-adapter-sequences_1000000002694-01.pdf。
(實施例1-3) 亦可將實施例1中之[單細胞分選及RT-PCR]、[TCRA及TCRB對之RT-PCR分析]之部分以如下之程序進行。本程序係改良Drop-Seq法而作為高效率地確定TCR對基因之Gene Capture Drop-SeqTM 法被開發出者。記載有TCR特異性Oligo珠粒之製做法及使用Gene Capture Drop-SeqTM 法之單細胞TCR對基因確定法。本程序之進一步詳細內容係記載於羊土社「實驗醫學・附冊」單細胞分析操作說明(2017年10月10日號)中,該文獻係其整體作為參考被引用至本說明書中。
[準備] (機器) □ Dolomite Bio公司製造之單細胞RNA-Seq系統(圖19A) (P泵3台、流量計3組、細胞攪拌機、電子顯微鏡、單細胞RNA-Seq晶片) □ MiSeq定序儀(ILLUMINA公司) □ Qubit 3.0螢光計(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單細胞分離裝置(Dolomite Bio公司)係包括:P泵3台、流量計3組、細胞攪拌機、電子顯微鏡、單細胞RNA-Seq切片。裝備監控器,可即時確認液滴形成,而成為可實現各種組裝之擴展性較高之形式。
(試劑) 1.珠粒Oligo製作 □ TE 10 mM Tris-HCl、pH值8.0、1 mM EDTA □ TE/TW 10 mM Tris-HCl、pH值8.0、1 mM EDTA、0.1% Tween20 □ TE/SDS 10 mM Tris-HCl、pH值8.0、1 mM EDTA、0.5% SDS □ Bst反應終止液 100 mM KCl、10mM Tris-HCl(pH值8.0)、50 mM EDTA、0.1% Tween20 □ NaOH洗淨液 I 150 mM NaOH、0.5% Brij35P □ NaOH洗淨液 II 100 mM NaOH、0.5% Brij35P □ 中和緩衝液 100mM NaCl、100mM Tris-HCl(pH值8.0)、10mM EDTA、0.1% Tween20 □ Oligo固相化珠粒(自定義合成,Chemgene公司)1 (圖19B) □ 合成DNA □ Bst 3.0 DNA 聚合酶(NEB) □ 外切核酸酶I(NEB)
1 Oligo珠粒係委託給美國ChemGene公司來進行合成。Mocosko等人之RNA-Seq用Oligo珠粒係於SMART序列(序列編號45)後包含12個鹼基之mix&pool鹼基(細胞條碼序列、J)、8個鹼基之隨機序列(分子辨別序列、N)及30個鹼基之Poly(T)序列。於基因捕獲(Gene Capture)中,附加退火序列代替Poly(T)序列,藉由延伸反應而使TCRα鏈C區域特異性探針與TCRβ鏈C區域特異性探針之兩探針結合至單珠粒。
探針Oligo係藉由延伸反應而結合至珠粒。合成具有退火序列之基因特異性探針(Gene-specific probe)(GSP)並進行延伸反應,藉此可製作目標基因之Oligo珠粒。成為一對之2個基因附有相同細胞條碼序列,根據定序序列可確定成對基因。
2.細胞分離 □ 血清培養基 RPMI1640(和光純藥)、10%FCS、青黴素・鏈黴素(和光純藥)、50 μM 2-巰基乙醇 □ ACK溶解緩衝液 0.15 M NH4 Cl、0.01 M KHCO3 、0.1 mM Na2 EDTA、pH值7.2~7.4 □ 70 μm細胞過濾器(cell strainer)(Corning公司) □ MACS分離用磁性裝置(Miltenyi Biotec公司) □ CD8a T Cell Biotin-Antibody Cocktail(Miltenyi Biotec公司) □ Anti-Biotin 微珠(Miltenyi Biotec公司) □ MACS LS管柱(Miltenyi Biotec公司) □ MACS緩衝液 PBS、2 mM EDTA、0.5% BSA
3.單細胞分離 □ 100 μm 過濾器 □ 40 μm 過濾器 □ 細胞溶解液 200 mM Tris-HCl(pH值7.5)、6%聚蔗糖PM400(GE healthcare公司)、0.2% Sarcosyl(20% N-月桂醯肌酸鈉,Sigma-Aldrich公司)、20 mM EDTA、1.5 M 甜菜鹼、0.2×SSC、5% DMSO □ 1M DTT □ 細胞用緩衝液PBS、0.01% BSA □ Droplet Generator oil for EvaGreen(Bio-Rad公司) □ 全氟辛醇(PFO、Sigma-Aldrich公司) □ 6×SSC
4.模板轉換反應(template switch)反轉錄反應 □ Superscript IV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10 mM dNTPs(Promega公司) □ RNasin(註冊商標) Plus RNase 抑制劑(Promega公司) □ KAPA HiFi HotStart ReadyMix(KAPA Bioscience公司) □ TSO oligo:GTCGCACGGTCCATCGCAGCAGTCACAGG(lG)、lG:LNA oligo(序列編號40) □ TSO PCR引子:GTCGCACGGTCCATCGCAGCAGTC(序列編號41) □ SMART PCR引子:AAGCAGTGGTATCAACGCAGAGT(序列編號42) □ TSO_TAG引子:GTCTCGTGGGCTCGGAGATGTGTATAAGAGA CAGCGTCGCACGGTCCATCGCAGCAGTC(序列編號43) □ SMART_TAG引子:TCGTCGGCAGCGTCAGATGTGTATAAGAGA CAGAAGCAGTGGTATCAACGCAGAGT(序列編號44) □ Nextera XT Index Kit v2 SetA(illumina公司) □ Agencourt AMPure XP(Beckman Coulter公司) □ EB緩衝液(5 mM Tris-HCl、pH值8.5) □ Qubit dsDNA檢定套組(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細胞) T淋巴瘤細胞株(EL-4) 小鼠脾臟細胞(C57BL/6)
[操作說明] 1. Oligo珠粒之製作 (1)使自ChemGene公司獲取之通用Oligo珠粒(10 µmole規格)於30 mL之TE/TW中懸濁,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並洗淨(重複2次)。珠粒之洗淨及回收可於懸濁於緩衝液中後,藉由1,000 g、1分鐘之離心而容易地回收。使用懸臂旋轉器(swing rotor),以不吸入珠粒之方式謹慎地去除緩衝液 (2)使用血球計數盤對珠粒數進行計數(圖19C)。以成為500,000珠/mL之方式於TE/TW溶液中懸濁並進行冷蔵保存。於TE/TW中可長期冷蔵保存。ChemGene公司製造之珠粒係使用Toyopearl HW,珠粒直徑約為30 μm。 (3)將珠粒懸濁液1 mL(500,000珠粒)分取至微量離心管中,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 (4)於500 μL之1×等溫(Isothermal)緩衝液(NEB公司)中懸濁,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用以進行利用下述延伸反應用緩衝液之預洗淨)。 (5)準備下述Oligo延伸反應液,添加至(4)之珠粒中。 [表3] (6)於85℃下保溫2分鐘後,於60℃下保溫20分鐘。 (7)添加2 μL Bst 3.0聚合酶(800 U/μL),於60℃下利用加溫旋轉器進行1小時30分鐘反應。由於在酶反應中珠粒會沈降,故而為了確保均一之反應,期望使用加溫旋轉器。 (8)添加1 mL之Bst反應終止液,進行30分鐘培養,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重複2次)。 (9)為了進行外切核酸酶I處理,添加1 mL之1×外切核酸酶緩衝液,進行預洗淨,以1,000 g進行1分鐘離心(為了將未反應之珠粒結合Oligo去除,而對單鏈DNA進行分解處理)。 (10)製備下述外切核酸酶I反應液,使珠粒懸濁。 [表4] (11)以最終濃度成為1 U/μL之方式添加2.5 μL外切核酸酶I(20 U/μL),於37℃下利用加溫旋轉器使之反應45分鐘。 (12)於1 mL之TE/SDS中懸濁,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重複2次)。 (13)於1 mL之NaOH洗淨液I中懸濁,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藉由鹼清洗而使結合至珠粒之雙鏈DNA改性,製成單鏈DNA探針)。 (14)於1 mL之NaOH洗淨液II中懸濁,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重複2次)。 (15)於1 mL之TE/TW中懸濁,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重複2次)。最終以成為5×105 珠/mL之方式於TE/TW中懸濁,在使用之前進行冷蔵保存。
2.細胞之製備 <小鼠T細胞株> (1)將於血清培養基中培養之小鼠T淋巴瘤細胞株進行800 g、5分鐘離心並回收細胞。 (2)利用10 mL之血清培養基進行洗淨。 (3)於10 mL之血清培養基中懸濁,通過75 μm細胞過濾器(cell strainer)進行過濾。利用血球計數盤對細胞進行計數。
<小鼠脾細胞> (1)將小鼠(C57BL/6、6週齡)進行解剖,摘取脾臟。為了減輕細胞之損傷,細胞之製備儘可能於即將進行單細胞分離前實施。 (2)於含有10 mL之血清培養基之培養皿上,使用載玻片之粗糙(frost)部將脾臟輕柔地研碎。 (3)將血清培養基移至15 mL離心管中,等待殘渣(debris)沈降。 (4)將上清液移至另一離心管中,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5)將上清液去除後,添加2 mL ACK溶解緩衝液,進行懸濁,於室溫下放置2分鐘,破壞紅血球。 (6)添加10 mL之血清培養基,使溶血停止,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7)於10 mL之血清培養基中懸濁,通過75 μm細胞過濾器(cell strainer)進行過濾。利用血球計數盤對細胞進行計數。
<小鼠脾臟CD8陽性細胞> (1)分取1×108 細胞溶液,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2)於10 mL之冰冷MACS緩衝液中懸濁後,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3)添加400 μL之CD8α T細胞生物素標記雞尾酒抗體(T Cell Biotin-Antibody Cocktail),於冰上靜置5分鐘。 (4)添加300 μL之MACS緩衝液,繼而添加200 μL之抗生物素微珠(Anti-Biotin Microbeads),於冰上靜置10分鐘。 (5)其間,將LS管柱安裝於磁分離裝置中,添加3 mL之MACS緩衝液,使管柱再生。 (6)將1 mL之細胞懸濁液裝入至LS管柱中,收集通過組分(flow-through)。 (7)進而添加3 mL之MACS緩衝液,回收所有之通過組分。 (8)添加6 mL之血清培養基,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9)添加10 mL之血清培養基,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10)添加4 mL血清培養基,對細胞進行計數。
3.單細胞之分離 3-1. Dolomite Bio公司單細胞分離裝置之設置(由於微細纖維之混入成為堵塞管線之原因,故而以塵埃等不會掉落之方式清潔實驗台,可使用無塵室用無塵刮刷器等) (1)啟動壓縮機,而啟動PC及控制用專用軟體(Mitos Flow Control Center)。 (2)一面確認各管線之接合,一面於顯微鏡下以可利用監控器確認流路之方式安裝微切片。 (3)於P泵內之瓶子中設置過濾殺菌水及對照組油。供加入至管線中之所有試劑係預先利用過濾器過濾。由於含有界面活性劑之EvaGreen Droplet Oil價格昂貴,故而於試行時可使用Novec7700或FC40(3M公司)。 (4)細胞用管線及珠粒用管線係設置為流速40 μL/分鐘,油用管線係設置為200 μL/分鐘而實施測試流動。可藉由改變流速而調整液滴尺寸。於本條件下為85 μm左右,但於30 μL/分鐘(細胞)、30 μL/分鐘(珠粒)、166 μL/分鐘(油)時可調整為100 μm直徑左右。 (5)利用顯微鏡確認無問題地形成有液滴。
3-2.珠粒之準備 (6)分取1.5×105 珠粒,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減少顆粒。 (7)添加500 μL之溶解緩衝液,將珠粒進行預洗淨,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 (8)添加500 μL之溶解緩衝液,調整至3×105 珠粒/mL。 (9)利用70 μm過濾器進行過濾後,利用1 mL注射器進行抽吸。 (10)為了將珠粒注入至500 μL之試樣環路而切換閥門,將注射器進行倒置混和,並且緩慢地注入珠粒。以珠粒不會沈澱之方式將注射器進行倒置混和並且進行操作。 (11)珠粒管線之流速係設置為40 μL/分鐘,閥門係以關閉之狀態進行待機。
3-3.細胞之準備 (12)分取於血清培養基中懸濁之1×106 細胞,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13)於10 mL PBS/BSA中懸濁,進行800 g、5分鐘離心。 (14)以成為3×105 細胞/mL之方式於PBS/BSA中懸濁,利用70 μm過濾器進行過濾後,於P泵內設置瓶子。以細胞不會劣化之方式進行冰浴冷卻。(15)利用攪拌棒進行攪拌,並且以流速40 μL/分鐘進行運轉。
3-4.油之準備 (16)取出裝有對照組油之瓶子,將液滴用Droplet Generation Oil for EvaGreen設置於P泵內。 (17)將流速設置為200 μL/分鐘,確認油流動而形成有液滴。
3-5.輸出管線之準備 (18)為了回收自微切片出來之液滴,將輸出管線設置於管中。 (19)開放珠粒管線,使珠粒於微切片內流動。觀察監控器畫面,確認珠粒流動而形成有液滴(圖19D)。於該條件下形成4,000/秒之液滴,將珠粒封入至20個液滴中之1個。 (20)回收液滴15分鐘至20分鐘。於監控器畫面上確認到珠粒消失。所回收之液滴溶液可確認上層液滴、下層油之2層。
4.液滴之破壞 (1)將液滴回收至管中,將下層之油去除。於切片之前端藉由吸取將油去除。以後之操作儘可能迅速地進行。 (2)將上層(白色)之液滴全部分注至8聯微管中。 (3)使液滴於75℃下2分鐘,自65℃起以30秒為間隔降低1℃溫度直至50℃時進行退火。結束後,於冰上進行保管。 (4)將所有之液滴移至50 mL錐形管中,添加已冷卻之10 mL之6×SSC溶液。 (5)添加500 μL之全氟辛醇(PFO),激烈地進行旋渦混合。 (6)以1,000 g進行1分鐘離心,謹慎地去除上清液。珠粒係形成白色之層。由於在6×SSC中珠粒浮起,故而需要注意。於珠粒不會沈降之情形時,再次進行離心,或者可利用25 μm過濾器進行回收。同時,亦將留在底部之油層(透明)去除。 (7)添加10 mL之6×SSC,激烈地旋渦混合後,再次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謹慎地去除上清液,並將珠粒洗淨(重複2次)。 (8)將白色珠粒移至微量離心管中,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將上清液去除。
5.模板轉換反應(template switch)反轉錄反應 (1)於珠粒顆粒中添加100 μL之5×RT緩衝液,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進行預洗淨。 (2)製備以下之反轉錄反應液,添加至珠粒。 [表5] (3)添加2 μL之SuperScript IV(200 U/μL),利用加熱旋轉器,於50℃下保溫1小時30分鐘。 (4)添加100 μL之TE/SDS溶液,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而將上清液去除。 (5)添加100 μL之TE/TW溶液,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而將上清液去除(重複2次)。 (6)添加100 μL之1×外切核酸酶緩衝液,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而進行預洗淨。 (7)將以下之外切核酸酶反應液添加至珠粒。 [表6] (8)添加1 μL之外切核酸酶(20 U/μL),於37℃下利用加熱旋轉器保溫30分鐘。 (9)添加100 μL之TE/SDS溶液,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而將上清液去除(重複2次)。 (10)添加100 μL之TE/TW溶液,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而將上清液去除(重複2次)。
6. PCR反應 (1)添加100 μL之DW,進行1,000 g、1分鐘離心而將上清液去除。 (2)製備以下之預PCR反應液,添加至珠粒 [表7] (3)於15 μL之PCR產物中添加12 μL之Ampure珠粒,於室溫下靜置5分鐘。 (4)於磁鐵平板上以室溫靜置2分鐘,將上清液去除。 (5)利用200 μL之70%乙醇進行洗淨(重複2次)。 (6)完全地去除70%乙醇後,進行1分鐘乾透。 (7)添加15 μL之EB緩衝液(5 mM Tris-HCl,pH值8.5),進行旋渦混合並靜置1分鐘 (8)於磁鐵平板上以室溫靜置2分鐘,將上清液回收至新的管中 (9)製備以下之PCR反應液,添加2 μL之經純化之預PCR反應液,以如下之循環進行PCR。 [表8] (10)利用2%瓊脂糖凝膠電泳確認PCR產物。 (11)藉由(3)~(8)同樣之利用Ampure珠粒之純化而回收PCR產物。 (12)製備INDEX標籤附加用PCR反應液,添加2 μL之經純化之PCR反應液,以如下之循環進行PCR。 [表9] (13)藉由(3)~(8)同樣之利用Ampure珠粒之純化而回收PCR產物。 (14)製備INDEX PCR用之PCR反應液。添加2 μL之經純化之標籤PCR反應液,以如下之循環進行PCR。 [表10] (15)藉由(3)~(8)同樣之利用Ampure珠粒之純化而回收PCR產物。 (16)對於經純化之INDEX PCR產物,使用Qubit dsDNA檢定套組並利用Qubit 3.0螢光計測定DNA量。 (17)以成為4 pM之方式稀釋PCR產物,以30萬至100萬個測序片段(read)為目標,利用MiSeq實施定序。
7. TCR庫 定序資料之小鼠TCR參考序列之V、D、J區域序列之指定、測序片段統計等分析係藉由Repertoire Genesis公司開發出之庫分析用專用軟體而進行。作為可獲取之TCR分析軟體,已知有MiXCR或IMGT所提供之HighVQuest等,亦可使用該等之軟體。測序片段序列間之條碼匹配可使用R之Biostrings或類似之裝置而進行。
[探討] 藉由實施例1-1中所使用之流式細胞儀進行分選後之分析、與實施例1-3所記載之液滴基質之方法可視目的而分開使用。認為若以發現高功能TCR為目的,則至多數百個以內之單細胞分析於對於費用效果之方面上亦優異,若以全面性地分析低頻度存在之TCR(初始組分之TCR或shared TCR等)為目的,則儘管耗費費用,但液滴之分析有利。
(實施例2:內源性TCR之去除) (概要) 於本實施例中,證實了藉由將TCR基因設為靶之基因組編輯而完全去除了內源性TCR基因。
(材料及方法) [鉑TALEN之製作] 使用鉑TALEN之製作套組(Platinum Gate TALEN Kit,http://www.addgene.org/kits/yamamoto-platinμmgate/),依據製造者之操作說明(http://www.addgene.org/kits/yamamoto-platinμmgate/#protocols-and-resources),而製造將內源性TCR基因作為靶之鉑TALEN。
[自鉑TALEN合成mRNA] (1)利用SmaI,對TRA或TRB基因切割用之Left(L)-TALEN及Right(R)-TALEN之質體進行30℃×2小時處理。 (2)利用Proteinase K進行50℃×20分鐘處理後,利用QIAGEN PCR純化套組進行純化。 (3)利用mMESSAGE MACHINE T7套組(Life technologies),繼而利用Poly(A) Tailing套組(Life technologies)合成mRNA,利用LiCl沈澱法進行純化(如製造商說明書所示)。
於本實施例中,為了將TCRα基因進行靶化,而使用TALEN-TCR-alpha2_L19及TALEN-TCR-alpha2_R19之對。該等質體之全長序列係由序列編號46及序列編號47所表示。又,TALEN-TCR-alpha2_L19之TALEN編碼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2表示,該TALEN之胺基酸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3表示。TALEN-TCR-alpha2_R19之TALEN編碼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4表示,該TALEN之胺基酸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5表示。
於本實施例中,為了將TCRβ基因進行靶化,而使用TALEN-TCR-beta1_L19及TALEN-TCR-beta1_R19之對、或者TALEN-TCR-beta3_L19及TALEN-TCR-beta3_R19之對。該等質體之全長序列係以記載順序由序列編號48、序列編號49、序列編號50及序列編號51表示。又,TALEN-TCR-beta1_L19之TALEN編碼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6表示,該TALEN之胺基酸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7表示。TALEN-TCR-beta1_R19之TALEN編碼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8表示,該TALEN之胺基酸序列係由序列編號59表示。又,TALEN-TCR-beta3_L19之TALEN編碼序列係由序列編號60表示,該TALEN之胺基酸序列係由序列編號61表示。TALEN-TCR-beta3_R19之TALEN編碼序列係由序列編號62表示,該TALEN之胺基酸序列係由序列編號63表示。
[使用鉑TALEN mRNA之TCR缺損T細胞之製備] (1)將Jurkat細胞於RPMI1640+10%FBS+2 mmol/l L-麩醯胺+1%青黴素/鏈黴素中培養3天。 (2)藉由以下之程序,於將TCRα基因設為靶之情形時,將TALEN-TCR-alpha2_L19(TCRα-L-TALEN) mRNA及TALEN-TCR-alpha2_R19(TCRα-R-TALEN) mRNA各10 μg分別導入至培養Jurkat細胞中;於將TCRβ基因設為靶之情形時,將TALEN-TCR-beta1_L19(TCRβ1-L-TALEN) mRNA及TALEN-TCR-beta1_R19(TCRβ1-R-TALEN) mRNA之對、或者TALEN-TCR-beta3_L19(TCRβ3-L-TALEN) mRNA及TALEN-TCR-beta3_R19(TCRβ3-R-TALEN) mRNA對各10 μg分別導入至培養Jurkat細胞中(SE CellLine 4D-NucleofectorTM X Kit S)。 (2-1)藉由離心(400 G、10分鐘、室溫),使Jurkat細胞5×105 ~1×106 cell為細胞顆粒。 (2-2)每一個反應,於Nucleofector SE solution 16.4 μl中添加Supplement 3.6 μl,於合計20 μl之Nucleofector solution中使細胞顆粒懸濁。 (2-3)分別添加TCRα基因靶用或TCRβ基因靶用TALEN mRNA對各10 μg。 (2-4)使用Amaxa 4D-Nucleofector(程式:CL-120),進行核轉染(核轉染(Nucleofection))。
[內源性TCR去除之確認] 確認到於Jurkat細胞中導入TALEN mRNA後利用FACS所確認到之CD3陰性組份出現。分選了CD3陰性組份之細胞係利用FACS確認到TCR(內源性)亦成為陰性。利用FACS所獲得之CD3之表現強度係利用FACS分析軟體(Flow Jo)進行分析。
進而,關於所出現之CD3/TCR陰性組份是否為藉由導入TALEN而獲得者,係藉由T7 Endonuclease I(T7E1)檢定而進行切割片段之存在之確認。
[T7 Endonuclease I檢定] (1)使用所提取之基因組DNA進行PCR。PCR係於最終濃度1×緩衝液、200 μM dNTP、0.4 μM 引子、2.5~5 ng DNA、Excellent Taq HS(APRO Science)之反應混合物中,於94℃ 10分鐘後,將94℃ 30秒、55℃ 30秒、72℃ 1分鐘設為30個循環,進而進行72℃ 5分鐘之反應。 (2)引子序列係如下所示。 [化8] (3)於1%瓊脂糖凝膠中進行電泳,使用凝膠提取套組(Gel Extraction kit)(QIAGEN)而提取DNA。 (4)將所提取之DNA 200~250 ng於95℃下加熱5分鐘後,恢復至室溫而進行再退火。 (5)添加T7 Endonuclease I,於37℃下處理30分鐘。其後,於2%凝膠中進行電泳來進行確認。
(結果) 結果係示於圖3。理解到藉由將各TCR基因作為靶之基因組編輯而剔除了各內源性TCR基因。又,於圖4中表示T7E1檢定之結果,根據圖4理解到,TCR基因之剔除係利用基因組編輯者。
(實施例3:TCR之導入) (概要) 於本實施例中,證實使用半胱胺酸突變TCR導入載體,可不會產生錯配而使TCR基因於T細胞表現。又,將TCR基因之導入與實施例2中已得到證實之內源性TCR基因之去除一併進行,證實可製出僅表現出導入TCR之T細胞。
(材料及方法) (1)利用CD3/28珠粒對T細胞進行刺激,於X-VIVO20+10%AB serum+2 mmol/l L-麩醯胺+1%青黴素/鏈黴素中培養3天。 (2)使用Amaxa 4D-Nucleofector,藉由以下之程序,將TCRα-L-TALEN mRNA與TCRα-R-TALEN mRNA導入至培養T細胞(P3 Primary Cell 4D-NucleofectorTM X Kit S)。 (2-1)藉由離心(400G、10分鐘、室溫),使T細胞5×105 ~1×106 cell為細胞顆粒。 (2-2)每一個反應,於Nucleofector P3 solution 16.4 μl中添加Supplement 3.6 μl,於合計20 μl之Nucleofector solution中使細胞顆粒懸濁。 (2-3)分別添加TCRα-L-TALEN mRNA、TCRα-R-TALEN mRNA各10 μg。 (2-4)進行Nuceofection(程式:EO-115)。 (2-5)再次繼續培養。 (2-6)於核轉染(Nucleofection)之3天後,利用基於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CD3及TCRα或β之表現喪失而確認到TCR基因之切割效率。 (3)藉由磁性分選或FACS(AriaII)而回收CD3陰性組份。 (4)依據下述所詳述之程序,將目標之TCR基因利用反轉錄病毒載體導入至(3)中所獲得之CD3陰性T細胞中。 (5)次日,利用FACS確認到出現TCR陽性CD3陽性組份。 (6)藉由磁性分選或FACS(AriaII)而回收CD3陽性組份。 (7)利用與(2)相同之方法,將TCRβ3-L-TALEN mRNA與TCRβ3-R-TALEN mRNA導入至(6)中所獲得之CD3陽性T細胞中。 (8)藉由磁性分選或FACS(AriaII)而回收CD3陰性組份。 (9)再次藉由相同之程序,將目標之TCR基因利用反轉錄病毒載體導入至(8)中所獲得之CD3陰性T細胞中。 (10)確認出現CD3陽性組份,並藉由磁性分選或FACS(AriaII)進行回收。
[向TCR缺損T細胞導入所需之TCR] 上述程序中之TCR基因之導入係以如下程序進行。 Day1: (1)將PLAT-GP撒於10 cm培養皿,進行70%融合。 (2)於OPTI-MEMI 1.4 ml中添加載體10 μg、VSV-G 5 μg,於室溫下靜置5分鐘。 (3)於OPTI-MEMI 1.4 ml中添加Lipofectamine2000 50 μl,於室溫下靜置5分鐘。 (4)將上述之(2)與(3)進行混合,於室溫下靜置20分鐘。 (5)將(4)之混合液添加至PLAT-GP之培養液中,進行48小時培養。
Day 4-1: (1)自PLAT-GP回收上清液,進行離心(1500 rpm×5 min,4℃)。 (2)使上清液通過0.45 μM過濾器,進而進行離心(6000 G×16 hr,4℃)。
Day 4-2: 將培養中之TCR缺損T細胞以成為5×105 /well之方式分注至24孔培養盤中。
Day 5: (1)將Day 4-1(2)之離心管之上清液去除,使顆粒於X-VIVO20 500 μl中懸濁而製作病毒液。 (2)於前日所分注之TCR缺損細胞之培養基中添加病毒液,進行離心(2000 rpm×30 min,32℃)後,繼續24小時培養。次日,根據活細胞中之GFP陽性細胞(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比率確認感染效率。
[TCR基因對於pMXs-IRES-GFP載體之選殖] (1)將pMXs-IRES-GFP載體利用BamHI與NotI進行切割。 (2)以於各結合部形成重疊序列之方式設計引子。具體而言,如以下所示: [化9] (自上起依序對應於序列編號70〜77) (3)使用(2)之引子,利用PCR擴增各片段。 (4)對(1)與(3)中所獲得之片段進行純化。 將(1)之片段(載體)以成為25 ng/μl之方式進行純化。 將(2)之片段(Vα、Cα、Vβ、Cβ)分別成為10 ng/μl之方式進行精製。 (5)進行Gibson assembly反應(NEB,Gibson Assembly Master Mix,製造商說明書所示)。於Gibson Assembly Master Mix 5 μl中添加載體1 μl、Vα 0.75 μl、Vβ 0.75 μl、Cα 0.75 μl、Cβ 0.75 μl,於50℃下1小時。 (6)將(5)之反應液進行4倍稀釋,轉形為勝任細胞(JM109)。 (7)利用小規模純化對DNA進行純化,利用定序進行確認。
[導入載體] 作為導入載體,使用pMXs-IRES-GFP反轉錄病毒載體(Cell Biolabs, Inc.)作為骨架。載體之模式圖係示於圖5。將欲導入之TCRβ鏈之V區域、TCRβ鏈之恆定區(Cβ)、P2A序列、欲導入之TCRα鏈之V區域、及TCRα鏈之恆定區(Cα)依序組入至pMXs-IRES-GFP逆轉錄病毒載體之導入序列部分中而使用。關於此種載體之製作,係記載於Incorporation of Transmembrane Hydrophobic Mutations in the TCR Enhance Its Surface Expression and T Cell Functional Avidity Astar Hagα-Friedman, Miryam Horovitz-Fried and Cyrille J. Cohen J Immunol 2012; 188:5538-5546; Prepublished online 27 April 2012中。
以Enhanced antitμmor activity of T cells engineered to express T-cell receptors with a second disulfide bond. Cohen CJ, Li YF, El-Gamil M, Robbins PF, Rosenberg SA, Morgan RA.Cancer Res. 2007 Apr 15; 67 (8): 3898-903.為參考,向C區域導入追加之Cys,追加1個S-S鍵。進而,以Incorporation of Transmembrane Hydrophobic Mutations in the TCR Enhance Its Surface Expression and T Cell Functional Avidity Astar Hagα-Friedman, Miryam Horovitz-Fried and Cyrille J. Cohen J Immunol 2012; 188 :5538-5546; Prepublished online 27 April 2012為參考,於膜貫通區域向疏水性胺基酸導入突變。
作為自切割性之連接子,使用P2A序列(J. H. Kim, S.R. Lee, L.H. Li, H.J. Park, J.H. Park, K.Y. Lee, et al., High cleavage efficiency of a 2A peptide derived from porcine teschovirus-1 in human cell lines, zebrafish and mice, PLoS One. 6 (2011) 1-8. doi:10.1371/journal.pone.0018556.)
再者,所使用之TCRα鏈及TCRβ鏈之恆定區之胺基酸序列係如下所示。 [化10]
[導入TCR基因] 自健康整成者末梢血液所存在之CMVpp65 QYD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使用hTEC10獲取QYD特異性TCRαβ基因,而用作導入基因。
[Treg之抗原特異性] 對於進行過導入之T細胞對於QYD抗原之結合性進行測定,確認到TCR之導入。利用QYD四聚物染色而確認是否存在Treg(QYD-Treg)之抗原特異性。
(結果) 對於控制性T細胞進行導入所得之結果係示於圖5及6。根據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之結果理解到,於修飾後之T細胞中,僅表現所導入之TCR。
將測定對於QYD之結合性所得之結果示於圖8。與多株之Treg相比,導入有QYD特異性TCR之Treg係對於QYD之結合性上升。
又,將對於細胞毒殺性T細胞以相同方式進行TCR導入所得之結果示於圖9。理解為可不受內源性之TCR之干擾而實現TCR之置換。
利用TCR-特異性TALEN來減弱內源性TCR,且利用Cys-TCR進行基因導入,藉此可構建高親和之CMV pp65 NLV特異性TCR表現T細胞。
(實施例4:所製作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之性質) (概要) 以下述方式評價依據實施例3之方法所製作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之性質。
[Treg獨征(Autapomorphy)之保持之確認] 利用下述之抗體對依據實施例3之方法所製作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多株控制性T細胞及TCR剔除控制性T細胞、及對照(CD25為陰性之CD4陽性T細胞組份)進行染色,利用FACS進行測定,利用FACS分析軟體(flow jo)對螢光強度進行分析,證實了置換了TCR之Treg與多株Treg(TCR置換前)之性質是否有差異。 抗體:抗人類CD25抗體、抗人類CD127抗體、抗人類FoxP3抗體、抗人類CTLΑ-4抗體、抗人類HELIOS抗體。
將結果示於圖10及11。關於該等細胞之表面標記表現,並無明顯差異,於本發明之TCR去除及TCR導入中,可知控制性T細胞保持有獨征。
[對於抗原刺激之增生] 確認實施例3中藉由TCR置換所獲得之Treg(QYD-Treg)是否識別QYD肽抗原而增生。更詳細而言,如下所示。 (1)藉由離心,於PBS 1 ml中使QYD-Treg顆粒懸濁。 (2)添加1 μL之Cell trace violet(Invitrogen, CellTrace Violet Cell Proliferation Kit, cat#C34557 ),於37℃下在暗處靜置20分鐘。 (3)利用PBS洗淨2次(300 G,10 min,室溫)。 (4)將經肽脈衝之抗原呈現細胞與經cell trace volet標記之QYD-Treg以細胞數成為1:1之方式於T cell培養基中(X-VIVO20+10%AB serum+2mmol/l L-麩醯胺酸+1%青黴素/鏈黴素)進行混合,於96孔培養盤內培養5天。 (5)確認到於FACS中Cell trace violet之螢光強度減弱,QYD-Treg產生分裂。
結果係示於圖12及13。理解到於培養5天後,Cell trace violet之螢光強度減弱,QYD-Treg對於抗原呈現細胞之抗原刺激產生應答而增生。該增生於未進行QYD刺激之群、及多株控制性T細胞之群中未觀察到,證實了藉由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之控制性T細胞對於抗原之特異性反應性較高。
[利用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之抗原特異性效應T細胞抑制] 確認藉由TCR置換所獲得之Treg(QYD-Treg)是否抑制QYD-Teff之抗原特異性增生。更詳細而言,係如下所示。
A.抗原呈現細胞之分離(CD4陰性CD8陰性細胞之分離) Miltenyi CD8 微珠,使用人類(130-045-201);Miltenyi CD4+ T Cell隔離套組,使用人類(130-096-533): (1)利用Ficoll-Paque PREMIUM將PBMCs自末梢血液50 mL進行分離,藉由離心(400 G,10 min,室溫)而製作細胞顆粒。 (2)使顆粒於80 μL之MACS 緩衝液中懸濁,添加20 μL之CD8微珠。 (3)於4℃下靜置15分鐘。 (4)利用MACS緩衝液進行洗淨(300 G,10 min,室溫)。 (5)以合計成為500 μL之方式添加MACS緩衝液,藉由磁性分離(Magnetic separation)回收CD8-之組份,藉由離心(400 G,10 min,室溫)而製作細胞顆粒。 (6)使顆粒於40 μL之MACS緩衝液中懸濁,添加10 μL之T Cell生物素-抗體Cocktail。 (7)於4℃下靜置5分鐘。 (8)添加30 μL之MACS緩衝液與20 μL之CD4+T Cell微珠Cocktail (9)於4℃下靜置10分鐘。 (10)以合計成為500 μL之方式添加MACS緩衝液,藉由磁性分離(Magnetic separation)回收CD4-之組份(成為CD4-8-T細胞)。
B.對抗原呈現細胞進行肽脈衝 (1)使A.中所回收之CD4-8-細胞於1 ml之X-XIVO20中懸濁。 (2)將肽(此處,QYDPVAALF:QYD(序列編號92))以成為1 μM之方式添加。 (3)於室溫下靜置2小時。 (4)進行35Gy之γ射線照射。
C. Treg抑制檢定 (1)藉由離心,將基因導入有QYD-TCR之CD8+ T cell(QYD-Teff)顆粒於PBS 1 ml中懸濁。 (2)添加1 μL之Cell trace violet(Invitrogen,CellTrace Violet Cell Proliferation Kit,cat#C34557 ),於37℃下在暗處靜置20分鐘。 (3)利用PBS洗淨2次(300 G,10 min,室溫)。 (4)將B.之步驟中經肽脈衝之抗原呈現細胞與經cell trace violet標記之QYD-Teff以細胞數成為2:1之方式於T cell 培養基中(X-VIVO20+10%AB serum+2 mmol/l L-麩醯胺+1%青黴素/鏈黴素)中進行混合,撒至96孔培養盤中。 (5)於C.(4)之各孔中調整Treg(導入有所需TCR之Treg)之細胞數,並以與CD8+T cell之細胞數之比成為16:1、8:1、4:1、2:1、1:1之方式添加。 (6)於第5天、第7天利用FACS測定各細胞比率之條件下之cell trace violet之螢光強度,確認QYD-Teff之增生抑制。
將結果示於圖14及15。與多株之控制性T細胞相比,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顯示出明顯較高之效應T細胞之增生抑制。
(實施例5:於體外(in vitro)之利用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之免疫抑制) (概要) 本實施例之目的在於:於體外(in vitro)證實依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具有應用於自體免疫疾病之可能性。
作為皮膚色素細胞之自身抗原之MART-1抗原係成為作為皮膚科領域之難治性自體免疫疾病之尋常性白斑的原因之靶抗原。又,於健康人末梢血液中亦存在識別該抗原之T細胞。
(材料及方法) (1)自健康人之檢體,使用hTEC10選殖MART-1特異性TCRαβ對基因。 (2)藉由鉑TALEN而編輯控制性T細胞之TCR基因組,將內源性TCR之表現排除。 (3)使基因組編輯後之控制性T細胞增生。 (4)向增生之控制性T細胞導入所選殖之TCRαβ對基因。 (5)對藉由與導入有TCR基因之控制性T細胞進行共培養而引起之MART-1抗原特異性之效應T細胞等對於MART-1抗原之應答性之變化進行評價。
(結果) 可自2名健康人之檢體,使用hTEC10選殖18種以上之MART-1特異性TCRαβ對基因。對於該等MART-1特異性TCR對於MART-1之結合性進行評價,可一面選擇最高功能之TCR,一面製作導入有該TCR基因之MART-1抗原特異性Treg,上述TCR置換Treg抑制對於作為自體免疫疾病之模型抗原的MART-1抗原之免疫應答。
(實施例6:Teff→Treg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小鼠模型之有效性之研究) (概要) 於本實施例中,為了證實於活體內(in vivo)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應用於自體免疫疾病之可能性,以動物模型表示利用所製造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之免疫抑制。本實施例之概要係示於圖16。
(材料及方法) 使用以下之小鼠及自身抗原,研究應用於以下之模型疾病之可能性。模型小鼠:NOD(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小鼠 模型自身抗原:GAD65 模型疾病:I型糖尿病
以下述方式實施動物實驗。 (1)對於7天齡之NOD小鼠,於出生後第7天、第9天、第11天經鼻投予源自GAD65之肽抗原p546(30 μg)。 (2)自經(1)之方法免疫之4週齡之雌性小鼠,使用H-2Kd/p546四聚物,利用流式細胞儀將p546反應性效應CD8+T細胞(p546-Teff)進行分離。 (3)利用下一代定序儀全面地鑑定p546-Teff之TRAV、TRBV,確認存在高頻度純系型後,藉由單細胞選殖進行對鑑定。(4)使用反轉錄病毒載體,將藉由上述(1)-(3)之過程所鑑定之p546抗原反應性TCR(p546-TCReff)導入至欠缺內源性TCR之表現之小鼠T細胞株,而確定該等之功能階段性。 (5)藉由珠粒管柱法,自4週齡之雄NOD小鼠之脾、淋巴節、末梢血液分離CD4+CD25+控制性T細胞,使用鉑TALEN將TCR剔除。 (6)將藉由(4)之過程所獲得之高功能p546-Teff-TCR之候補導入至剔除了TCR之CD4+CD25+控制性T細胞(p546-Teff-TCR表現Treg)。 (7)將導入有Mock載體之Treg及導入有p546-TCReff之Treg於抗CD3/CD28抗體及IL-2存在下進行擴增,注入至I型糖尿病已發病之NOD小鼠,比較是否獲得了胰臟β細胞損傷及葡萄糖耐量損傷之改善。
(結果) 於注入了導入有Mock載體之Treg之NOD小鼠中,未見胰腺β細胞損傷及葡萄糖耐量損傷之改善,但於注入了導入有p546-TCReff之Treg之NOD小鼠中可見胰腺β細胞損傷及葡萄糖耐量損傷之改善。
(實施例6-2:小鼠TCR之切割) (概要) 製作鉑TALEN用於小鼠TCR切割,藉由使用報導質體之檢定法(SSA檢定)來評價切割活性。
(材料及方法) 製作3種鉑TALEN(TRA2-TALEN、TRB1-TALEN、TRB2-TALEN)用於小鼠TCR切割。 小鼠TRA2-TALEN、小鼠TRB1-TALEN、小鼠TRB2-TALEN分別以於小鼠之TRA基因Cα2區域、TRB基因Cβ1區域、TRB基因Cβ2區域內包含切割部位之方式設計。各自之靶序列為: 小鼠TRA2-TALEN:左側TCTGCCTGTTCACCGACT(序列編號130)及右側AATGTGCCGAAAACCATGGA(序列編號131)、 小鼠TRB1-TALEN:左側TGACTCCACCCAAGGTCTCC(序列編號132)及右側AAAAGCAGAGATTGCAAACA(序列編號133)、 小鼠TRB2-TALEN:左側TGTGCTTGGCCAGGGGCTTC(序列編號134)及右側GGAGCTGAGCTGGTGGGTGA(序列編號135)。 鉑TALEN之製備程序係依據(實施例2:內源性TCR之去除)之[鉑TALEN之製作]。
藉由以下之URL所記載之方法,進行使用源自人胚腎之細胞株HEK293T之SSA檢定(Sakuma T, et al. Genes to Cells 2013)。http://www.mls.sci.hiroshima-u.ac.jp/smg/genome_editing/docμments/6-module.pdf
(結果) 將結果示於圖28。可知於將鋅指核酸酶對照組(pSTL-ZFA36/ZFA36)之切割活性設為1時,小鼠TRA2-TALEN、小鼠TRB1-TALEN、小鼠TRB2-TALEN對於靶切割部位之活性分別為3.09倍、3.79倍、3.41倍。pSTL係ZFA36之陰性對照組,TRA2、TRB1、TRB2分別為於TALEN非存在下之僅報導之陰性對照組,TRA2-TALEN/ZFA36、TRB1-TALEN/ZFA36、TRB2-TALEN/ZFA36分別為報導基因為ZFA36之情形時之陰性對照組。
(實施例7:製品化例) 為了用於本發明之方法,而提供含有1種或複數種如以下之成分之製品。
編輯TCR基因之方法:以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等之形式提供。使用使TCR基因靶化之基因組編輯酶(TALEN、CRISPR/Cas9、ZFN)等。將靶化部位與功能性區域一起進行提供。或者,將靶化部位與功能性區域分開進行提供。將基因組編輯酶以核酸之形式提供。或者,將基因組編輯酶以多肽之形式提供。將基因組編輯酶以mRNA之形式提供。將基因組編輯酶與導入用載體一起提供。
確認內源性TCR基因突變之方法:提供對於內源性TCR基因具有特異性之PCR用引子。於進行基因組編輯前,可確認於供靶化之部位不存在突變,可進行特異性之編輯。
確認內源性TCR基因之去除之方法:提供測定去除了內源性TCR之情形時之變化時所使用之抗體。提供抗CD3抗體或抗TCR抗體。提供經標記之抗體。
導入外源性TCR之方法:提供用以導入TCR之載體等。使用如Venus般細胞毒性較少之組入有螢光色素之慢病毒系載體、或利用轉位子之Sleeping Beauty等非病毒系載體。
檢測導入有基因之細胞之方法:提供測定導入有內源性TCR之情形時之變化時所使用之抗體。提供抗CD3抗體或抗TCR抗體。提供經標記之抗體。
(實施例8:表現癌抗原特異性TCR之T細胞之製出) (概要) 於本實施例中,依據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方法,製出表現出癌抗原特異性TCR之T細胞,驗證該細胞之殺細胞活性。
(方法及材料) 選擇HLA-A*0201-restricted NY-ESO-1157-165 (SLLMWITQC)(序列編號115)作為靶表位。作為對於該表位具有特異性之TCR,使用於可變區之各片段具有以下之構成之1G4 TCR。 [表11]
[使用pMXs載體之1G4 TCR導入用載體之製出] (1)準備1G4 TCR之Vα盒、Vβ盒(各鹼基序列如下)。 [化11]V a V b (2)利用BamHI與NotI來切割pMXs-IRES-GFP載體。 (3)以於各結合部形成重疊序列之方式設計引子。具體而言,如下所示: [化12] (自上起對應於序列編號70〜77) (4)使用(3)之引子,利用PCR擴增各片段。 (5)對在(2)與(4)中所獲得之片段進行純化。 將(2)之片段(載體)以成為25 ng/μl之方式純化。 將(4)之片段(Vα、Cα、Vβ、Cβ)分別以成為10 ng/μl之方式純化。 (6)進行Gibson assembly reaction(NEB, Gibson Assembly Master Mix, 製造商說明書所示)。於Gibson Assembly Master Mix 5 μl中添加載體 1 μl、Vα 0.75 μl、Vβ 0.75 μl、Cα 0.75 μl、Cβ 0.75 μl,於50℃下1小時。 (7)將(6)之反應液進行4倍稀釋,轉形為勝任細胞(JM109)。 (8)利用小規模純化純化DNA,並利用定序來確認。
[向TCR-null Jurkat細胞及原代T細胞導入1G4 TCR] 以如下程序向細胞導入1G4 TCR。TCR-null Jurkat細胞係基於Miyama et al. Sci Rep 2017所記載之程序,使用CRISPR系而製出。原代T細胞係使用自供體末梢血液分離之T細胞。再者,關於在TCR-null Jurkat細胞之製作過程中之CD3表現之變化,示於圖21。
Day1: (1)將PLAT-GP撒於10 cm培養皿,進行70%融合。 (2)於OPTI-MEMI 1.4 ml中添加pMXs-IRES-1G4載體10 μg、VSV-G 5 μg,於室溫下靜置5分鐘。 (3)於OPTI-MEMI 1.4 ml中添加Lipofectamine2000 50 μl,於室溫下靜置5分鐘。 (4)將上述之(2)與(3)進行混合,於室溫下靜置20分鐘。 (5)將(4)之混合液添加至PLAT-GP之培養液中,進行48小時培養。
Day4-1: (1)自PLAT-GP回收上清液,進行離心(1500 rpm×5 min、4℃)。 (2)使上清液通過0.45 μM過濾器,進一步進行離心(6000 G×16 hr、4℃)。
Day4-2: 將培養中之TCR-null Jurkat細胞或原代T細胞以成為5×105 /well之方式分注至24孔培養盤中。
Day5: (1)將Day4-1-(2)之離心管之上清液去除,使顆粒於X-VIVO20 500 μl中懸濁,而製作病毒液。 (2)於前日分注之TCR-null Jurkat細胞或原代T細胞之培養基中添加病毒液,進行離心(2000 rpm x30min、32℃)後,繼續培養24小時。於次日,根據活細胞中之GFP陽性細胞(流式細胞儀)之比率來確認感染效率。
[使用B-LCL(B-淋巴母細胞樣細胞株)之NY-ESO-1 SLL特異性TCR-T之killing assay] 藉由以下所示之程序,驗證所製出之表現出癌抗原特異性TCR之T細胞之殺細胞活性。
B-LCL( 靶細胞 ) 之準備: 於24孔培養盤中準備B-LCL 2×106 、添加50 μl之51 Cr與NY-ESO-1表位肽(SLLMWITQC(序列編號115))(最終濃度1 ng/μl),進行1小時培養。 利用RPMI1640洗淨2次(300 G、10 min、4℃)。 將SLL肽添加B-LCL調整為1×104 /100 μl RPMI1640。 同樣地,將未添加表位肽之B-LCL 1×104 /100 μl RPMI1640調整為對照組用。
NY-ESO-1 SLL 特異性 TCR-T( 效應細胞 ) 、及陽性對照組、陰性對照組之準備: 將培養中之NY-ESO-1 SLL特異性TCR-T以最終效應(NY-ESO-1 SLL特異性TCR-T):靶(B-LCL)比成為30:1、10:1、3:1、1:1之方式調整細胞數(3×105 /100 μl RPMI1640、1×105 /100 μl RPMI1640、3×104 /100 μl RPMI1640、1×104 /100 μl RPMI1640),並分注至96孔培養盤。 作為陽性對照組,將Triton X-100 100 μl分注至96孔培養盤中。 作為陰性對照組,將RPMI1640 100 μl分注至96孔培養盤中。
-51 釋放試驗 (Chromium-51 release assay) 於2.中所準備之96孔培養盤之各孔中分注1.中所準備之B-LCL 100 μl,並進行4小時培養。 自各孔中取出100 μl之上清液並移至微管中,利用γ計數器對各孔之釋出至上清液中之51 Cr之伽瑪值進行測量。 藉由{(各孔之伽瑪值)-(陰性對照組之伽瑪值)}/(陽性對照組之伽瑪值)之計算式,對各孔之殺細胞效果相對於陽性對照組之比例(% lysis)進行計算並圖表化。
(結果) 向TCR-null Jurkat細胞及原代T細胞導入1G4 TCR之結果係分別示於圖22及圖23。於圖22左圖中,所導入之TCR之表現效率為46.2%,於圖22右圖中,具有對於SLL肽四聚物之結合能力之TCR導入細胞之比例為46.8%。由於該等兩者獲得了相同之效率,故而表示導入至TCR-null Jurkat細胞並表現出之TCR基本全部識別SLL肽,即,不會錯配而表現。該情況表示對於進行過基因組編輯之T細胞,pMX載體適合。關於原代T細胞,為6.28%之導入效率(圖23)。
於陰性對照組中,於所有濃度比率下,均未觀察到殺細胞活性(自細胞釋出51 Cr),但所製出之癌抗原特異性TCR表現T細胞濃度依賴性地顯示出殺細胞活性(圖26)。
(實施例9:利用TAL-PITCh法來置換TCR) (概要) 本發明之修飾T細胞藉由TAL-PITCh法,可不使用病毒載體而製出。
(材料及方法) 使用TAL-PITCh法之內源性TCR缺損NY-ESO-1特異性T細胞之製作 依據以下所記載之程序,製作內源性TCR缺損NY-ESO-1特異性T細胞。
1.自鉑 TALEN 合成 mRNA (1)利用SmaI,對TRA或TRB基因切割用之Left(L)-TALEN與Right(R)-TALEN之質體進行30℃×2小時處理。 (2)利用Proteinase K進行50℃×20分處理後,利用QIAGEN PCR純化套組進行純化。 (3)利用mMESSAGE MACHINE T7套組(Life technologies)、繼而利用poly(A) Tailing套組(Life technologies)合成mRNA,並利用LiCl沈澱法進行純化(製造商說明書所示)。
2.TAL-PITCh 載體之設計 : TAL-PITCh載體係以如下方式進行設計:利用TRA基因切割用之Left(L)-TALEN與Right(R)之TALEN切割導入基因之兩端,並藉由微同源性介導末端連接(MMEJ)修復而將目標基因組入至TRA基因切割部位(圖24;四角所包圍之部分表示微生物序列)。於TRA基因切割部位組入目標基因後,於兩端亦存在TALEN結合部位,由於沒有直至切割部位之充分空間,故而不會發生DNA雙重鏈切割(DSB)(圖25)。關於TAL-PITCh載體,為了利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確認TRA基因之兩對偶基因被切割,而準備組入有EGFP之載體及組入有mKate2之載體(於圖24及25中表示組入有EEGFP之載體)。於臨床應用時,製作將EGFP、mKate2分別置換為CD20、CD34之載體作為選擇標記。
3.使用鉑 TALEN mRNA TRB 基因切割 T 細胞之製備: (1)利用CD3/28珠粒對末梢血T細胞進行刺激,於X-VIVO20+10%AB serum+2 mmol/l L-麩醯胺+1%青黴素/鏈黴素中培養3天。 (2)使用Amaxa 4D-Nucleofector,將TCRβ-L-TALEN mRNA及TCRβ-R-TALEN mRNA導入至培養T細胞中(P3 Primary Cell 4D-NucleofectorTM X Kit S)。 1)藉由離心(400 G、10分鐘、室溫),使T細胞5×105 ~1×106 cell為細胞顆粒。 2)每一個反應,於Nucleofector P3 solution 16.4 μl中添加Supplement 3.6 μl,於合計20 μl之Nucleofector solution中使細胞顆粒懸濁。 3)分別添加TCRβ-L-TALEN mRNA、TCRβ-R-TALEN mRNA各10 μg。 4)進行Nuceofection(程式:EO-115)。 5)再次繼續培養。 6)於核轉染(Nucleofection)之3天後,藉由利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CD3及TCRαβ之表現喪失來確認TCR基因之切割效率。 (3)藉由磁性分選或FACS(AriaII)而回收CD3陰性組份。
4.使用 TAL-PITCh 法之 NY-ESO-1 特異性 TCR(1G4) TRA 基因切割部位之導入: (1)利用CD3/28珠粒對2.中所獲得之TRB基因切割T細胞進行刺激,於X-VIVO20+10%AB serum+2 mmol/l L-麩醯胺+1%青黴素/鏈黴素中培養3天。 (2)使用Amaxa 4D-Nucleofector,將TCRα-L-TALEN mRNA與TCRα-R-TALEN mRNA及2種TAL-PITCh載體(1G4-EGFP與1G4-mKate2)導入至培養T細胞中(P3 Primary Cell 4D-NucleofectorTM X Kit S)。 1)藉由離心(400 G、10分鐘、室溫)而使T細胞5×105 ~1×106 cell為細胞顆粒。 2)每一個反應,於Nucleofector P3 solution 16.4 μl中添加Supplement 3.6 μl,於合計20 μl之Nucleofector solution中使細胞顆粒懸濁。 3)分別添加TCRα-L-TALEN mRNA、TCRα-R-TALEN mRNA、1G4-EGFP TAL-PITCh載體及1G4-mKate2 TAL-PITCh載體各10 μg。 4)進行Nuceofection(程式:EO-115)。 5)再次繼續培養。 6)於核轉染(Nucleofection)之3天後,藉由利用流動式細胞測量術之EGFP及mKate2之表現來確認1G4-EGFP及1G4-mKate2之導入效率。 (3)藉由FACS(AriaII),回收EGFP與mKate2均為陽性之組份。
(結果) 如圖27所示,獲得了表現1G4TCR之細胞群。理解到藉由TAL-PITCh法,可不使用病毒載體而製出內源性TCR缺損NY-ESO-1特異性T細胞。導入所需之外源性TCR以置換NY-ESO-1特異性TCR,藉此可不使用病毒載體而製出表現出具有所需抗原特異性之TCR之內源性TCR缺損T細胞。
(實施例10:製出細胞之全基因組定序) 藉由以下所示之方法,藉由限制稀釋法等使製出細胞純系化後,進行全基因組定序,可評價細胞之特性。
[使用QIAamp DNA迷你套組之DNA之提取](如製造商說明書所示) 1.將QIAGEN蛋白酶(Protease)20 μl移液至1.5 ml微管之底。 2.於該微管中添加於PBS 200 μl中懸濁之1×105 個T細胞。 3.於樣本中添加200 μl之緩衝液AL。 4.於56℃下培養10分鐘。 5.將1.5 ml微管進行數秒鐘短暫離心,收集附於蓋之內側之溶液。 6.於樣本中添加乙醇200 μl,進行15秒鐘旋渦混合後,將1.5 ml微管進行數秒鐘短暫離心,收集附在蓋之內側之溶液。 7.將步驟6之混合液外加於QIAamp 微型自旋柱。關閉蓋,以6,000×g進行1分鐘離心分離。將QIAamp微型自旋柱移至新的2 ml收集管中,裝有濾液之收集管係捨棄。 8.打開QIAamp微型自旋柱,添加500 μl之緩衝液AW1。關閉蓋,以6,000×g進行1分鐘離心分離。將QIAamp微型自旋柱移至新的2 ml收集管中,裝有濾液之收集管係捨棄。 9.打開QIAamp微型自旋柱,添加500 μl之緩衝液AW2。關閉蓋,以20,000×g進行3分鐘離心分離。 10.將QIAamp微型自旋柱移至新的1.5 ml微管中,裝有濾液之收集管係捨棄。打開QIAamp微型自旋柱,添加200 μl純化水。於室溫(20℃)下培養1分鐘後,以6,000×g進行1分鐘離心,提取DNA。
[PCR免費庫之製作與全基因組定序] 1.利用Bioruptor Pico(Diagenode, 比利時(Belgium)),以平均300 bp左右對1 μg之高分子量DNA進行片段化處理,利用安捷倫生物分析儀(Agilent Bioanalyzer)(Agilent Technologies,USA)對處理後之狀態進行確認。 2.對片段化後之DNA進行末端修復、加A(A-Tailing)、索引接頭結紮,並利用Agentcourt AMPure XP beads(Beckman Coulter,USA)進行純化。 3.利用安捷倫生物分析儀(Agilent Bioanalyzer)(Agilent Technologies,USA)與Bio-Rad實時PCR系統,對調整過之DNA庫之尺寸及濃度進行品質確認。 4.依據製造商說明書,利用HiSeq Xten(Illumina,USA)進行DNA庫之定序,基於在Q30%以上且被蓋率30x下獲得之獨特測序片段之序列,確認全基因組序列。
[附註] 如上所述,使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例示了本發明,但理解到本發明應僅藉由申請專利範圍來解釋其範圍。理解到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專利、專利申請案及文獻應與在本說明書中具體地記載有其內容本身同樣地,將其內容作為對於本說明書之參考引用。本發明係對於向日本專利廳於2017年10月10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7-197010及向日本專利廳於2018年9月7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8-167954主張優先權,該等內容之整體係作為參考被引用至本說明書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於T細胞之生物工程學操作中應用,可實現無錯配/脫靶之高功能TCR基因導入T細胞療法。 [序列表非關鍵文字]
序列編號1:TALE DNA結合模組之胺基酸序列之例 序列編號2:HLA-A 02限制性CMVpp65肽 序列編號3:HLA-A2-HIV 序列編號4:BSL-18E引子 序列編號5:P20EA引子 序列編號6:P10EA引子 序列編號7:CA1引子 序列編號8:CA2引子 序列編號9:CB1引子 序列編號10:CB2引子 序列編號11:HuVaF引子 序列編號12:HuVbF引子 序列編號13:B-P20EA引子 序列編號14:MID1 序列編號15:MID2 序列編號16:MID3 序列編號17:MID4 序列編號18:MID5 序列編號19:MID6 序列編號20:MID7 序列編號21:MID8 序列編號22:MID10 序列編號23:MID11 序列編號24:MID15 序列編號25:MID16 序列編號26:MID17 序列編號27:MID18 序列編號28:MID19 序列編號29:MID20 序列編號30:MID21 序列編號31:MID22 序列編號32:MID23 序列編號33:MID24 序列編號34:A接頭序列 序列編號35:P22EA-ST1-R引子 序列編號36:Tag-1引子 序列編號37:Tag-2引子 序列編號38:CA-ST1-R 序列編號39:CB-ST1-R 序列編號40:TSO Oligo 序列編號41:TSO PCR引子 序列編號42:SMART PCR引子 序列編號43:TSO_TAG引子 序列編號44:SMART_TAG引子 序列編號45:Oligo珠粒中之SMART序列 序列編號46:TALEN-TCR-alpha2_L19質體全長 序列編號47:TALEN-TCR-alpha2_R19質體全長 序列編號48:TALEN-TCR-beta1_L19質體全長 序列編號49:TALEN-TCR-beta1_R19質體全長 序列編號50:TALEN-TCR-beta3_L19質體全長 序列編號51:TALEN-TCR-beta3_R19質體全長 序列編號52:TALEN-TCR-alpha2_L19 TALEN編碼序列 序列編號53:TALEN-TCR-alpha2_L19 TALEN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4:TALEN-TCR-alpha2_R19 TALEN編碼序列 序列編號55:TALEN-TCR-alpha2_R19 TALEN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6:TALEN-TCR-beta1_L19 TALEN編碼序列 序列編號57:TALEN-TCR-beta1_L19 TALEN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58:TALEN-TCR-beta1_R19 TALEN編碼序列 序列編號59:TALEN-TCR-beta1_R19 TALEN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0:TALEN-TCR-beta3_L19 TALEN編碼序列 序列編號61:TALEN-TCR-beta3_L19 TALEN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2:TALEN-TCR-beta3_R19 TALEN編碼序列 序列編號63:TALEN-TCR-beta3_R19 TALEN胺基酸序列 序列編號64:TCR-alpha2-f 引子 序列編號65:TCR-alpha2-r 引子 序列編號66:TCR-beta1-c1-f 引子 序列編號67:TCR-beta1-c1-r 引子 序列編號68:TCR-beta1-c2-f 引子 序列編號69:TCR-beta1-c2-r 引子 序列編號70:Vα選殖用正向引子 序列編號71:Vα選殖用反向引子 序列編號72:Cα選殖用正向引子 序列編號73:Cα選殖用反向引子 序列編號74:Vβ選殖用正向引子 序列編號75:Vβ選殖用反向引子 序列編號76:Cβ選殖用正向引子 序列編號77:Cβ選殖用反向引子 序列編號78:導入用TCRα恆定區 序列編號79:導入用TCRβ恆定區 序列編號80:α2L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81:α2R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82:β1L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83:β1R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84:β3L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85:β3R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86:TALEN_α2L結合區 序列編號87:TALEN_α2R結合區 序列編號88:TALEN_β1L結合區 序列編號89:TALEN_β1R結合區 序列編號90:TALEN_β3L結合區 序列編號91:TALEN_β3R結合區 序列編號92:QYD肽 序列編號93~110:人類TRA或TRB之CDR3序列之例 序列編號111~113:鉑TALEN之DNA結合模組之胺基酸序列之例 序列編號114:Zhang TALEN之DNA結合模組之胺基酸序列之例 序列編號115:HLA-A*0201-限制性NY-ESO-1157-165 序列編號116:1G4 TCRA CDR3 序列編號117:1G4 TCRB CDR3 序列編號118:1G4 TCR之Vα盒 序列編號119:1G4 TCR之Vβ盒 序列編號120~129:圖24及25中之鹼基序列 序列編號130:小鼠TRA2-TALEN左側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131:小鼠TRA2-TALEN右側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132:小鼠TRB1-TALEN左側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133:小鼠TRB1-TALEN右側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134:小鼠TRB2-TALEN左側之靶序列 序列編號135:小鼠TRB2-TALEN右側之靶序列
圖1係表示單細胞之CMV NLV特異性TCRα及TCRβ庫之圖。表示自2名HLA A2抗原陽性及CMV抗體陽性之健康供體(V001及V004)所獲得之細胞之CMV NLV特異性TCRα及TCRβ對。對分別來自V001及V004之118個及29個T細胞進行分析,而分別鑑定3種(TCR ID;001-17、48及41)、與6種(TCR ID;004-66、22、63、30、28及71)之CDR3α及CDR3β對。各CDR3序列對應於序列編號93~110。 圖2係表示各TCR對在TCR庫中之存在頻度與對於抗原之親和性之關係的散佈圖。縱軸為測序片段(read)中之頻度,橫軸表示結合親和性。 圖3係表示藉由TALEN去除了內源性TCR基因時與對照相比之CD3表現之變化的直方圖(右圖)。圖3左表示使用TALEN-TCR mRNA之實驗方案、以及利用GFP-A及SSC-A之FACS分析結果。CD3表現能夠用作TCR表現之標記,與對照相比,CD3表現變為陰性,因此表示成功去除了內源性TCR基因。 圖4係表示利用TALEN之TCR基因之切割成功之T7E1檢定結果的電泳圖。表示於源自人類T細胞之Jurkat細胞株中,TRA、TRB基因被切割(分別為左圖、右圖)。 圖5係用於導入TCR之表現載體之一例之模式圖。 圖6係表示藉由去除內源性TCR及導入外源性抗原特異性TCR,可利用抗原特異性TCR完全地置換多純系性Treg之TCR的圖。 圖7係表示利用本發明之方法之內源性TCR之去除及外源性抗原特異性TCR之導入之順序的模式圖。表示各步驟中之細胞之CD3表現之狀態。中段表示藉由CD3表現進行分選前之細胞群之CD3表現的分佈,下段表示藉由CD3表現進行分選後之細胞群之CD3表現的分佈。 圖8係將多株之控制性T細胞(Poly-Treg)、與導入有CD8+T細胞所識別之CMV抗原(QYD516)特異性TCR之控制性T細胞(QYD-Treg)的對於抗原(QYD516)之親和性進行比較的圖。左列表示GFP標記,右列表示QYD-四聚物標記。理解到於各細胞群之功能性亞群(CD4+)中,與多株相比,於導入有抗原特異性TCR之群中獲得了對於抗原之親和性。 圖9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技術之巨細胞病毒特異性細胞毒殺性T細胞的製作(人末梢血T細胞)。表示對於細胞毒殺性T細胞導入有TCR之結果。上段表示基於TCRαβ之表現量進行分析所得之結果,下段表示利用NLV-四聚物對CMV抗原結合能力進行分析所得之結果。左列表示基於具有內源性TCR之T細胞進行之分析,右列表示基於去除了內源性TCR並導入有NLV特異性TCR之T細胞進行之分析。理解到可不受內源性TCR之干擾而置換TCR。 圖10係表示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右端列)、多株控制性T細胞(左起第2列)及TCR剔除控制性T細胞(右起第2列)、與對照(CD25為陰性之CD4陽性T細胞組分;左端列)之表面標記之表現的點陣圖。上段表示基於CD127與CD25之分析、自上起第2段表示基於CD25與FoxP3之分析,自上起第3段表示基於FoxP3與CTLA4之分析,及自上起第4段表示基於FoxP3與HELIOS之分析。 圖11係表示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多株控制性T細胞及TCR剔除控制性T細胞、與對照(CD25為陰性之CD4陽性T細胞組分)之表面標記的表現之直方圖。上段左起表示基於CD25、CD127、FoxP3之分析,下段左起表示基於CTLA4、HELIOS之分析。 圖12係表示由抗原刺激引起之抗原特異性效應T細胞之增生之圖。左起分別表示第0天、第3天、第5天。理解到對於抗原刺激產生應答,QYD-516特異性效應T細胞增生。 圖13係表示對於抗原刺激產生應答之QYD-516特異性Treg之增生。表示QYD516-特異性Treg對於抗原呈現細胞之抗原刺激產生應答而增生。控制性T細胞之增生於多株控制性T細胞中未觀察到,但於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群中被觀察到。 圖14係表示藉由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而抑制由抗原刺激引起之抗原特異性效應T細胞之增生的圖。表示QYD-Treg對於QYD-Teff增生之抑制而言優於Poly-Treg。 圖15係表示藉由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而抑制由抗原刺激引起之抗原特異性效應T細胞之增生的圖。表示QYD-Treg對於QYD-Teff增生之抑制而言優於Poly-Treg。 圖16係表示實施例6中之使用動物模型之實驗概要之圖。 圖17係表示多個修飾TALEN之例之圖。對於DNA結合區中之結合模組之部分示出具體序列之例。下劃線為RVD,於圖中將HD(與鹼基C對應之RVD)記載為一例。圖17係表示使Voytas TALEN、或Voytas TALEN之結合模組之第4號及第32號胺基酸序列變化的Zhang TALEN之結構之例,但於該等TALEN中,於全部模組中該等部分之胺基酸殘基相同。另一方面,於鉑TALEN中,結合模組之第4號及第32號之胺基酸序列於每個模組週期性地發生變化。圖中,Voytas TALEN之DNA結合模組之例及鉑TALEN之DNA結合模組之例的自上起第1個係對應於序列編號1,以下序列中,自上依序對應於序列編號111~114。 圖18係表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圖。藉由本發明,例如可實現使用高功能TCR之抗原特異性Treg移入療法。 圖19A係表示Dolomite Bio公司製造之單細胞RNA-Seq系統。圖19B係表示Oligo珠粒之概況。Oligo珠粒中之SMART序列對應於序列編號45。圖19C係表示顯微鏡下之Oligo珠粒。圖19D係表示微切片內之珠流與液滴。珠粒於中央之管線(黃色)流動,與2根細胞管線(白色)混合後,注入至油管線(紅色),藉此形成液滴(左圖)。於珠粒通過之時間點,隨機地封入至液滴中。所回收之液滴(白色)係與油層(透明)分離,可容易地回收。 圖20係表示本發明之修飾TALEN之製作方法之模式圖。 圖21係表示利用逐步TCR基因組編輯法製出1G4 TCR表現T細胞的程序之模式圖。表示各步驟中之細胞之CD3表現之狀態。中段表示藉由CD3表現進行分選前之細胞群之CD3表現之分佈,下段表示藉由CD3表現進行分選後之細胞群之CD3表現之分佈。 圖22係表示向TCR非表現T細胞株(αβ null Jurkat 細胞)導入1G4 TCR之結果之圖。左圖表示所導入之TCR之表現效率,右圖表示TCR導入細胞對於SLL肽四聚物之結合能力。由於在左圖與右圖中獲得了同樣之效率,故而表示所表現之TCR大致全部識別SLL肽。藉此,顯示出 pMX載體對於基因組編輯T細胞之適合性。 圖23係表示向人末梢血T細胞導入1G4 TCR之結果之圖。 圖24係表示TAL-PITCh載體之設計之模式圖。圖中之序列分別對應於序列編號120及121。 圖25係表示TAL-PITCh載體之設計之模式圖。圖中之序列分別對應於序列編號120及121。 圖26係表示1G4表現基因組編輯T細胞對於SLL肽表現LCL之特異性殺細胞活性之圖。表示出1G4表現基因組編輯T細胞會細胞數依賴性地發揮對於源自NY-ESO-1之SLL肽表現LCL的細胞毒殺活性。 圖27係表示使用TAL-PITCh載體製作內在性TCR缺損NY-ESO-1特異性T細胞之結果的圖。表示出內在性TCR缺損細胞之15.7%表現出組入至TAL-PITCh載體中之1G4 TCR。 圖28係表示藉由使用用以小鼠TCR切割所製作之3種鉑TALEN(TRA2-TALEN、TRB1-TALEN、TRB2-TALEN)之報導質體的檢定法(SSA檢定)評價切割活性之結果的圖。可知於將鋅指核酸酶對照組(pSTL-ZFA36/ZFA36)之切割活性設為1時,小鼠TRA2-TALEN、小鼠TRB1-TALEN、小鼠TRB2-TALEN對於靶切割部位之活性分別為3.09倍、3.79倍、3.41倍。pSTL係ZFA36之陰性對照組,TRA2、TRB1、TRB2分別為TALEN非存在下之僅報導之陰性對照組,TRA2-TALEN/ZFA36、TRB1-TALEN/ZFA36、TRB2-TALEN/ZFA36分別為報導基因為ZFA36之情形時之陰性對照組。
<110> 國立大學法人廣島大學(HIROSHIMA UNIVERSITY) 日商組庫創世紀股份有限公司(REPERTOIRE GENESIS INCORPORATION)
<120>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130> F518PCT166
<140> TW 107135630
<141> 2018-10-09
<150> JP 2018-167954
<151> 2018-09-07
<150> JP 2017-197010
<151> 2017-10-10
<160> 135
<170> PatentIn第3.5版
<210> 1
<211> 3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TALE DNA結合模組之胺基酸序列之例
<400> 1
Figure 107135630-A0305-02-0129-1
<210> 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LA-A*02限制性CMVpp65肽
<400> 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Figure 12_A0101_SEQ_0030
Figure 12_A0101_SEQ_0031
Figure 12_A0101_SEQ_0032
Figure 12_A0101_SEQ_0033
Figure 12_A0101_SEQ_0034
Figure 12_A0101_SEQ_0035
Figure 12_A0101_SEQ_0036
Figure 12_A0101_SEQ_0037
Figure 12_A0101_SEQ_0038
Figure 12_A0101_SEQ_0039
Figure 12_A0101_SEQ_00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41
Figure 12_A0101_SEQ_0042
Figure 12_A0101_SEQ_0043
Figure 12_A0101_SEQ_0044
Figure 12_A0101_SEQ_0045
Figure 12_A0101_SEQ_0046
Figure 12_A0101_SEQ_0047
Figure 12_A0101_SEQ_0048
Figure 12_A0101_SEQ_0049
Figure 12_A0101_SEQ_00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51
Figure 12_A0101_SEQ_0052
Figure 12_A0101_SEQ_00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54
Figure 12_A0101_SEQ_0055
Figure 12_A0101_SEQ_0056
Figure 12_A0101_SEQ_0057
Figure 12_A0101_SEQ_0058
Figure 12_A0101_SEQ_0059
Figure 12_A0101_SEQ_0060
Figure 12_A0101_SEQ_0061
Figure 12_A0101_SEQ_0062
Figure 12_A0101_SEQ_0063
Figure 12_A0101_SEQ_0064
Figure 12_A0101_SEQ_0065
Figure 12_A0101_SEQ_0066
Figure 12_A0101_SEQ_0067
Figure 12_A0101_SEQ_0068
Figure 12_A0101_SEQ_0069
Figure 12_A0101_SEQ_0070
Figure 12_A0101_SEQ_0071
Figure 12_A0101_SEQ_0072
Figure 12_A0101_SEQ_0073
Figure 12_A0101_SEQ_0074
Figure 12_A0101_SEQ_0075
Figure 12_A0101_SEQ_0076
Figure 12_A0101_SEQ_0077
Figure 12_A0101_SEQ_0078
Figure 12_A0101_SEQ_0079
Figure 12_A0101_SEQ_0080
Figure 12_A0101_SEQ_0081
Figure 12_A0101_SEQ_0082
Figure 12_A0101_SEQ_0083
Figure 12_A0101_SEQ_0084
Figure 12_A0101_SEQ_0085
Figure 12_A0101_SEQ_0086
Figure 12_A0101_SEQ_0087
Figure 12_A0101_SEQ_0088
Figure 12_A0101_SEQ_0089
Figure 12_A0101_SEQ_0090
Figure 12_A0101_SEQ_0091
Figure 12_A0101_SEQ_0092
Figure 12_A0101_SEQ_0093
Figure 12_A0101_SEQ_0094
Figure 12_A0101_SEQ_0095
Figure 12_A0101_SEQ_0096
Figure 12_A0101_SEQ_0097
Figure 12_A0101_SEQ_0098
Figure 12_A0101_SEQ_0099
Figure 12_A0101_SEQ_0100
Figure 12_A0101_SEQ_0101
Figure 12_A0101_SEQ_0102
Figure 12_A0101_SEQ_0103
Figure 12_A0101_SEQ_0104
Figure 12_A0101_SEQ_0105
Figure 12_A0101_SEQ_0106
Figure 12_A0101_SEQ_0107
Figure 12_A0101_SEQ_0108
Figure 12_A0101_SEQ_0109
Figure 12_A0101_SEQ_0110
Figure 12_A0101_SEQ_0111
Figure 12_A0101_SEQ_0112
Figure 12_A0101_SEQ_0113
Figure 12_A0101_SEQ_0114
Figure 12_A0101_SEQ_0115
Figure 12_A0101_SEQ_0116
Figure 12_A0101_SEQ_0117
Figure 12_A0101_SEQ_0118
Figure 12_A0101_SEQ_0119
Figure 12_A0101_SEQ_0120
Figure 12_A0101_SEQ_0121
Figure 12_A0101_SEQ_0122
Figure 12_A0101_SEQ_0123
Figure 12_A0101_SEQ_0124
Figure 12_A0101_SEQ_0125
Figure 12_A0101_SEQ_0126
Figure 12_A0101_SEQ_0127
Figure 12_A0101_SEQ_0128
Figure 12_A0101_SEQ_0129
Figure 12_A0101_SEQ_0130
Figure 12_A0101_SEQ_0131
Figure 12_A0101_SEQ_0132
Figure 12_A0101_SEQ_0133
Figure 12_A0101_SEQ_0134
Figure 12_A0101_SEQ_0135
Figure 12_A0101_SEQ_0136
Figure 12_A0101_SEQ_0137
Figure 12_A0101_SEQ_0138
Figure 12_A0101_SEQ_0139
Figure 12_A0101_SEQ_0140
Figure 12_A0101_SEQ_0141
Figure 12_A0101_SEQ_0142
Figure 12_A0101_SEQ_0143
Figure 12_A0101_SEQ_0144
Figure 12_A0101_SEQ_0145
Figure 12_A0101_SEQ_0146
Figure 12_A0101_SEQ_0147
Figure 12_A0101_SEQ_0148
Figure 12_A0101_SEQ_0149
Figure 12_A0101_SEQ_0150
Figure 12_A0101_SEQ_0151
Figure 12_A0101_SEQ_0152
Figure 12_A0101_SEQ_01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Figure 12_A0101_SEQ_0030
Figure 12_A0101_SEQ_0031
Figure 12_A0101_SEQ_0032
Figure 12_A0101_SEQ_0033
Figure 12_A0101_SEQ_0034
Figure 12_A0101_SEQ_0035
Figure 12_A0101_SEQ_0036
Figure 12_A0101_SEQ_0037
Figure 12_A0101_SEQ_0038
Figure 12_A0101_SEQ_0039
Figure 12_A0101_SEQ_00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41
Figure 12_A0101_SEQ_0042
Figure 12_A0101_SEQ_0043
Figure 12_A0101_SEQ_0044
Figure 12_A0101_SEQ_0045
Figure 12_A0101_SEQ_0046
Figure 12_A0101_SEQ_0047
Figure 12_A0101_SEQ_0048
Figure 12_A0101_SEQ_0049
Figure 12_A0101_SEQ_00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51
Figure 12_A0101_SEQ_0052
Figure 12_A0101_SEQ_00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54
Figure 12_A0101_SEQ_0055
Figure 12_A0101_SEQ_0056
Figure 12_A0101_SEQ_0057
Figure 12_A0101_SEQ_0058
Figure 12_A0101_SEQ_0059
Figure 12_A0101_SEQ_0060
Figure 12_A0101_SEQ_0061
Figure 12_A0101_SEQ_0062
Figure 12_A0101_SEQ_0063
Figure 12_A0101_SEQ_0064
Figure 12_A0101_SEQ_0065
Figure 12_A0101_SEQ_0066
Figure 12_A0101_SEQ_0067
Figure 12_A0101_SEQ_0068
Figure 12_A0101_SEQ_0069
Figure 12_A0101_SEQ_0070
Figure 12_A0101_SEQ_0071
Figure 12_A0101_SEQ_0072
Figure 12_A0101_SEQ_0073
Figure 12_A0101_SEQ_0074
Figure 12_A0101_SEQ_0075
Figure 12_A0101_SEQ_0076
Figure 12_A0101_SEQ_0077
Figure 12_A0101_SEQ_0078
Figure 12_A0101_SEQ_0079
Figure 12_A0101_SEQ_0080
Figure 12_A0101_SEQ_0081
Figure 12_A0101_SEQ_0082
Figure 12_A0101_SEQ_0083
Figure 12_A0101_SEQ_0084
Figure 12_A0101_SEQ_0085
Figure 12_A0101_SEQ_0086
Figure 12_A0101_SEQ_0087
Figure 12_A0101_SEQ_0088
Figure 12_A0101_SEQ_0089
Figure 12_A0101_SEQ_0090
Figure 12_A0101_SEQ_0091
Figure 12_A0101_SEQ_0092
Figure 12_A0101_SEQ_0093
Figure 12_A0101_SEQ_0094
Figure 12_A0101_SEQ_0095
Figure 12_A0101_SEQ_0096
Figure 12_A0101_SEQ_0097
Figure 12_A0101_SEQ_0098
Figure 12_A0101_SEQ_0099
Figure 12_A0101_SEQ_0100
Figure 12_A0101_SEQ_0101
Figure 12_A0101_SEQ_0102
Figure 12_A0101_SEQ_0103
Figure 12_A0101_SEQ_0104
Figure 12_A0101_SEQ_0105
Figure 12_A0101_SEQ_0106
Figure 12_A0101_SEQ_0107
Figure 12_A0101_SEQ_0108
Figure 12_A0101_SEQ_0109
Figure 12_A0101_SEQ_0110
Figure 12_A0101_SEQ_0111
Figure 12_A0101_SEQ_0112
Figure 12_A0101_SEQ_0113
Figure 12_A0101_SEQ_0114
Figure 12_A0101_SEQ_0115
Figure 12_A0101_SEQ_0116
Figure 12_A0101_SEQ_0117
Figure 12_A0101_SEQ_0118
Figure 12_A0101_SEQ_0119
Figure 12_A0101_SEQ_0120
Figure 12_A0101_SEQ_0121
Figure 12_A0101_SEQ_0122
Figure 12_A0101_SEQ_0123
Figure 12_A0101_SEQ_0124
Figure 12_A0101_SEQ_0125
Figure 12_A0101_SEQ_0126
Figure 12_A0101_SEQ_0127
Figure 12_A0101_SEQ_0128
Figure 12_A0101_SEQ_0129
Figure 12_A0101_SEQ_0130
Figure 12_A0101_SEQ_0131
Figure 12_A0101_SEQ_0132
Figure 12_A0101_SEQ_0133
Figure 12_A0101_SEQ_0134
Figure 12_A0101_SEQ_0135
Figure 12_A0101_SEQ_0136
Figure 12_A0101_SEQ_0137
Figure 12_A0101_SEQ_0138
Figure 12_A0101_SEQ_0139
Figure 12_A0101_SEQ_0140
Figure 12_A0101_SEQ_0141
Figure 12_A0101_SEQ_0142
Figure 12_A0101_SEQ_0143
Figure 12_A0101_SEQ_0144
Figure 12_A0101_SEQ_0145
Figure 12_A0101_SEQ_0146
Figure 12_A0101_SEQ_0147
Figure 12_A0101_SEQ_0148
Figure 12_A0101_SEQ_0149
Figure 12_A0101_SEQ_0150
Figure 12_A0101_SEQ_0151
Figure 12_A0101_SEQ_0152
Figure 12_A0101_SEQ_0153

Claims (28)

  1. 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其含有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之多肽或編碼該多肽之核酸,此處,該DNA結合區與該功能區係由包含35~55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起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其中該功能區為DNA切割區,且其中該DNA結合區包含序列編號86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7之胺基酸序列、序列 編號88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9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90之胺基酸序列、或序列編號91之胺基酸序列。
  2. 如請求項1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與上述功能區係由包含40~50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含有包含34個胺基酸之16~20個DNA結合模組,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4n-2號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5之自然數,該DNA結合區之來源為TALE。
  3. 如請求項1或2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或TCRβ基因。
  4. 如請求項1或2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RAC外顯子1、TRBC1外顯子1、或TRBC2外顯子1。
  5. 如請求項1或2之組成物,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序列編號80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1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2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3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4之核酸序列、或序列編號85之核酸序列。
  6. 如請求項1或2之組成物,其含有包含編碼上述多肽之上述核酸之表現載體。
  7. 如請求項1或2之組成物,其以mRNA之形式含有編碼上述多肽之上述核酸。
  8. 一種編輯TCR基因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將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將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之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與將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β基因之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 項之組成物導入至細胞。
  10. 如請求項8或9之方法,其中上述TCR基因之編輯為內源性TCR基因之去除。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而包括如下步驟:將外源性TCR基因導入至上述細胞。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上述外源性TCR對NY-ESO-1具有特異性。
  13. 一種TCR修飾T細胞,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2之方法所製作。
  14. 一種包含如請求項13之TCR修飾T細胞之組成物,其用於對象之癌症治療。
  15. 如請求項14之組成物,其中上述癌為NY-ESO-1陽性之癌。
  16. 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含有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此處,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起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 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其中該DNA結合區包含序列編號86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7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8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9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90之胺基酸序列、或序列編號91之胺基酸序列,該組成物係與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組合使用,其中該功能區為DNA切割區。
  17. 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成物,其特徵在於:其含有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且與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組合使用,此處,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其中該功能區為DNA切割區,該DNA結合區包含序列編號86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7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8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9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90之胺基酸序列、或序列編號91之胺基酸序列。
  18. 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組合物,其含有編碼包含DNA結合區之多肽之核酸、與編碼包含功能區之多肽之核酸,此處,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起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其中該功能區為DNA切割區,該DNA結合區包含序列編號86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7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8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9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90之胺基酸序列、或序列編號91之胺基酸序列。
  19. 一種多肽,其係包含DNA結合區及功能區者,此處,該DNA結合區與該功能區係由包含35~55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包含複數個DNA結合模組, 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x號胺基酸與第y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10之自然數,x為1~40之自然數,y為1~40之自然數,x與y為不同之自然數,其中該功能區為DNA切割區,該DNA結合區包含序列編號86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7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8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89之胺基酸序列、序列編號90之胺基酸序列、或序列編號91之胺基酸序列,且該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CRα基因或TCRβ基因。
  20. 如請求項19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與上述功能區係由包含40~50個胺基酸之多肽所連接,該DNA結合區係自N末端側連續地含有包含34個胺基酸之16~20個 DNA結合模組,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係就任意之n相同,自N末端起第4n-3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2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自N末端起第4n-1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及自N末端起第4n個DNA結合模組中之第4號胺基酸與第32號胺基酸之組合互不相同,此處,n為1~5之自然數,該DNA結合區之來源為TALE。
  21. 如請求項19或20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TRAC外顯子1、TRBC1外顯子1、或TRBC2外顯子1。
  22. 如請求項19或20之多肽,其中上述DNA結合區特異性地結合至序列編號80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1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2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3之核酸序列、序列編號84之核酸序列、或序列編號85之核酸 序列。
  23. 一種核酸,其編碼如請求項19至22中任一項之多肽之全部或一部分。
  24. 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套組,其包括:如請求項1至7之組成物或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與確認內源性TCR基因突變之機構、及/或確認內源性TCR基因去除之機構。
  25. 一種用以編輯TCR基因之套組,其包括:如請求項1至7之組成物或如請求項18之組合物;與導入外源性TCR基因之機構、及/或檢測導入有基因之細胞之機構。
  26. 如請求項24或25之套組,其用以利用外源性TCR基因置換內源性TCR基因。
  27. 如請求項24或25之套組,其用以製造TCR修飾控制性T細胞。
  28. 如請求項24或25之套組,其用以製造表現對NY-ESO-1具有特異性之外源性TCR之TCR修飾T細胞。
TW107135630A 2017-10-10 2018-10-09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TWI814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7010 2017-10-10
JP2017197010 2017-10-10
JP2018167954 2018-09-07
JP2018-167954 2018-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3081A TW201923081A (zh) 2019-06-16
TWI814746B true TWI814746B (zh) 2023-09-11

Family

ID=6610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630A TWI814746B (zh) 2017-10-10 2018-10-09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8076B2 (zh)
EP (1) EP3702453A4 (zh)
JP (1) JP7207661B2 (zh)
CN (2) CN111479830A (zh)
TW (1) TWI814746B (zh)
WO (1) WO20190739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60038A1 (en) 2019-11-14 2022-09-21 Hiroshima University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ntigen-specific receptor gene into t cell genome using cyclic dna
JPWO2022210399A1 (zh) 2021-03-31 2022-10-06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3470A2 (en) * 2013-03-21 2014-09-25 Sangamo Biosciences, Inc. Targeted disruption of t cell receptor genes using engineered zinc finger protein nuclea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6002A2 (en) 2004-08-03 2006-03-09 New York University T cell receptors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recognition of antigen
SG10201503534RA (en) 2010-05-06 2015-06-29 Sequenta Inc Monitoring health and disease status using clonotype profiles
KR102141259B1 (ko) 2012-09-04 2020-08-05 셀렉티스 멀티―체인 키메라 항원 수용체 및 그것의 용도들
AU2014273091B2 (en) 2013-05-31 2019-12-12 Cellectis A LAGLIDADG homing endonuclease cleaving the T cell receptor alpha gene and uses thereof
JP5931022B2 (ja) * 2013-08-09 2016-06-08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Dna結合ドメインを含むポリペプチド
JP6164759B2 (ja) 2013-11-21 2017-07-19 Repertoire Genesis株式会社 T細胞受容体およびb細胞受容体レパトアの解析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治療および診断への利用
US20170335331A1 (en) 2014-10-31 2017-11-23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ltering Gene Expression in CART Cells and Uses Thereof
MA44907A (fr) 2015-09-11 2018-07-18 Agenus Inc Cellules hôtes génétiquement modifiées et leurs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WO2017070429A1 (en) * 2015-10-22 2017-04-27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thods involving editing polynucleotides that encode t cell receptor
JP6246258B2 (ja) 2016-04-25 2017-12-13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Dna結合ドメインを含むポリペプチド
JP5997408B1 (ja) 2016-04-27 2016-09-2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プロペラ
JP6669119B2 (ja) 2017-03-30 2020-03-1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り込み案内装置、乗客コンベア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3470A2 (en) * 2013-03-21 2014-09-25 Sangamo Biosciences, Inc. Targeted disruption of t cell receptor genes using engineered zinc finger protein nuclea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62323A1 (en) 2020-11-19
CN117820491A (zh) 2024-04-05
TW201923081A (zh) 2019-06-16
US11788076B2 (en) 2023-10-17
WO2019073964A1 (ja) 2019-04-18
EP3702453A1 (en) 2020-09-02
JP7207661B2 (ja) 2023-01-18
JPWO2019073964A1 (ja) 2021-01-14
EP3702453A4 (en) 2021-07-21
CN111479830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4745B (zh) 使用效應T細胞(Teff)抗原受體之抗原特異性控制性T細胞(Treg)之製出技術
Vu Manh et al. Investigating 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of dendritic cell subset identity and functions
Zhang et al. Transcription factor Hoxb5 reprograms B cells into functional T lymphocytes
JP2021501581A (ja) 初代細胞の遺伝子編集
Mueller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free, CRISPR-CAR T cells capable of inducing solid tumor regression
JP2022539453A (ja) 抗原特異的人工免疫制御性T(airT)細胞
Hong et al. Antigen presentation by individually transferred HLA class I genes in HLA-A, HLA-B, HLA-C null human cell line generated using the multiplex CRISPR-Cas9 system
US20210102942A1 (en) High-throughput method to screen cognate T cell and epitope reactivities in primary human cells
TWI814746B (zh) 使用鉑talen之t細胞受體之完全置換技術
Damani-Yokota et al. Variegated transcription of the WC1 hybrid PRR/Co-receptor genes by individual γδ T cells and correlation with pathogen responsiveness
Ali et al. T cells targeted to TdT kill leukemic lymphoblasts while sparing normal lymphocytes
Ludwig et al.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paired TCRα and TCRβ genes for the direct expression‐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urine T‐cell receptors
CN117795065A (zh) 使用细胞穿透crispr-cas系统在原代免疫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
Neller et al. High efficiency ex vivo cloning of antigen-specific human effector T cells
Mueller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free, CRISPR-CAR T cells capable of inducing solid tumor regression
US20220228164A1 (en) Engineered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Badrinath et al. Differential impact of HLA-B∗ 44 allelic mismaches at position 156 on peptide binding specificities and T-cell diversity
ES2891992T3 (es) Métodos y materiales para clonar receptores de células T funcionales a partir de células T individuales
Liu Human Adaptive Natural Killer Cells: Effector Function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nd Implications
WO2023147069A2 (en) Base editing and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strategies to correct cd3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Dittmar et al. Donor regulatory T cells rapidly adapt to recipient tissues to control murine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ao Furthering Understanding of T and CAR-T Cell Differentiation Using Cutting-Edge Sequencing and Imaging Technologies
Lakshmipathi 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gen-specific TCRs from the healthy donor repertoire.
de Teixeira Carrelha The road not taken: Lineage bias and restriction of ha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