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3083B -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3083B
TWI813083B TW110144792A TW110144792A TWI813083B TW I813083 B TWI813083 B TW I813083B TW 110144792 A TW110144792 A TW 110144792A TW 110144792 A TW110144792 A TW 110144792A TW I813083 B TWI813083 B TW I8130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ark
user
center
eccentric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3941A (zh
Inventor
劉春甫
郭又愷
Original Assignee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filed Critical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Priority to TW110144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3083B/zh
Priority to CN202211440160.9A priority patent/CN116203738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308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7Contact lens fitting; Contact lenses for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es for specially shaped cornea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包括鏡片中心與標記,標記位於鏡片的表面上,其中鏡片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Description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本揭示係關於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高度軸性近視與許多不可逆之視力喪失的眼科疾病相關,包括視網膜剝離、脈絡膜新生血管及黃斑部退化。研究指出軸性近視之盛行率在東亞逐年上升,包括台灣。因此針對兒童的有效軸性近視預防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角膜塑型片為一種抑制兒童軸性近視惡化的有效方式,此外其也透過重塑中心與周邊角膜上皮使近視孩童於白天擁有優良的裸視視力。
目前在角膜塑型片的使用上是以角膜塑型片的中心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pupil center),在持續配戴一段時間後觀察其成效。
本揭示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其包括鏡片中心與標記,標記位於鏡片的表面上,其中鏡片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的年齡、使用者的目標度數、水平偏心量以及垂直偏心量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0.1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包含角膜塑型片。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標記位於鏡片的前弧區或後弧區。
本揭示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其包括:將前述任一實施方式之鏡片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直接貼合使用者的角膜。
本揭示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的製備方法,其包括:於鏡片的表面上標上標記,其中鏡片具有鏡片中心,鏡片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的年齡、使用者的目標度數、水平偏心量以及垂直偏心量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0.1 mm。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揭示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揭示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
以下的實施例係用以詳述本揭示之特定態樣,並使本揭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得以實施本揭示。以下的實施例不應被解釋為本揭示之限制。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性術語及科學性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係能夠被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上述詞彙例如普遍常用字典中所定義的應被解讀為與本揭示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義,否則這些詞彙將不被解讀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本揭示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包含角膜塑型片。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包括球面設計與散光設計之角膜塑型片。第1圖示出鏡片100的示意圖。鏡片100包含鏡片中心(lens center)120(亦稱為角膜塑型片中心)與標記140,標記140位於鏡片100的表面上。
鏡片100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200前方,並使標記140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後續將再加以敘述。使用者可例如為近視者。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標記140位於鏡片100的前弧區(未示出)或後弧區(未示出)。
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具有水平偏心量X與垂直偏心量Y。水平偏心量X的定義為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在水平方向D1上的距離。垂直偏心量Y的定義為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在垂直方向D2上的距離。在此的水平偏心量X與垂直偏心量Y為向量,從而可界定標記140的座標位置。水平偏心量X為-1.8 mm至1.8 mm,垂直偏心量Y為-1.8 mm至1.8 mm。靠近使用者顳側的水平偏心量為正值,遠離使用者顳側的水平偏心量為負值。朝向使用者眼球下側的垂直偏心量為正值,朝向使用者眼球上側的垂直偏心量為負值。舉例來說,水平偏心量X為-1.8、-1.6、-1.4、-1.2、-1.04、-1.0、-0.86、-0.8、-0.6、-0.4、-0.2、-0.07、0.07、0.2、0.4、0.6、0.8、0.86、1.0、1.04、1.2、1.4、1.6或1.8mm。舉例來說,垂直偏心量Y為-1.8、-1.6、-1.4、-1.2、-1.04、-1.0、-0.86、-0.8、-0.6、-0.4、-0.2、-0.07、0.07、0.2、0.4、0.6、0.8、0.86、1.0、1.04、1.2、1.4、1.6或1.8mm。由此可知,標記140設置於鄰近鏡片中心120的位置。使用者如配戴設置有標記140的鏡片,並使標記140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能夠達到良好的近視控制效果。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基於配戴鏡片100之使用者的年齡與目標度數,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的水平偏心量X以及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的垂直偏心量Y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較佳為0 mm~0.1 mm,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本領域通常知識者當瞭解的是眼軸長度年度變化量可視為是近視控制效益的指標之一。當眼軸長度年度變化量越低,可視為近視控制效益越高。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近視控制的目標為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使用者如配戴本揭示內容的鏡片,能夠達到良好的近視控制效果。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齡可例如為9~15歲。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目標度數可例如為1.25~5.75 diopter。
以下詳細敘述上述式(1)的學理背景。為了探討角膜塑型片的鏡片中心相對於受試者的瞳孔中心的偏移量與近視控制效果之關係,發明人收集因近視控制而接受角膜塑型片配戴的兒童,利用前房斷層掃描儀OCULUS Pentacam®找出角膜塑型片的鏡片中心相對於受試者的瞳孔中心的偏移量,再分析此偏移量與年度眼軸長度變化量的關係。
在發明人的研究中,收錄37名年紀9-15歲配戴角膜塑型片至少一年的小孩作為受試者,共71隻眼睛,平均年紀為10.9歲,平均追蹤時間為35個月。配戴之角膜塑型片包括球面設計與散光設計。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的平均年度眼軸變化量為0.11 mm/年。發明人接著使用前房斷層掃描儀OCULUS Pentacam®測量角膜塑型片的鏡片中心與受試者的瞳孔為中心之間的偏移量(即相對距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透過測量使用者的角膜最薄點來判斷鏡片中心(亦稱為角膜塑型片中心)的位置。透過測量角膜最薄點及瞳孔中心的相對距離,可得到以瞳孔為中心的角膜塑型片的偏心向量及方位/座標。
發明人在校正受試者的年紀及目標度數(target power)後,進一步利用迴歸分析對年度眼軸變化量與角膜塑型片的水平偏心量及垂直偏心量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探討。具體地,發明人以統計軟體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進行統計迴歸分析以判定較佳的配適迴歸模型(fitting regression model),以判定在年度眼軸變化量的最小值處,角膜塑型片上標記的水平偏心量及垂直偏心量分別為多少。結果發現在此偏心範圍內,最大的水平與垂直偏心量可以達到更佳的近視控制。水平偏心量為-0.2 mm至0.86 mm,垂直偏心量為-0.07 mm至1.04 mm。
透過迴歸分析,發明人得出下列式(1): 式(1), 其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較佳為0 mm~0.1 mm,水平偏心量X為-0.2 mm至0.86 mm,垂直偏心量Y為-0.07 mm至1.04 mm。
上述得出的結果相當令人滿意,並且能夠將所獲得的角膜塑型片的標記的最佳水平偏心量及最佳垂直偏心量的結果應用到未來臨床上的角膜塑型片進行近視控制。具體地,在收案使用者特定範圍內的鏡片偏心量中,帶入年紀、矯正目標度數及水平/垂直偏心量到公式中,即可得到預估眼軸長度年度變化量。本領域通常知識者當瞭解的是當眼軸長度年度變化量越低,表示近視控制成效越高。
據此,透過將每個使用者的年紀、目標度數以及臨床觀察到之水平/垂直角膜塑型片偏心量代入至上述式(1),可得到個別使用者(例如近視者)的預估年度眼軸變化量。據此,臨床醫師可根據近視控制目標針對不同使用者客製化地設計其最佳水平偏心量及最佳垂直偏心量,未來可應用在角膜塑型片的設計上,從而在角膜塑型片近視控制效率上產生新穎的進展。
舉例而言,可根據上述式(1)針對不同使用者獲得其客製化的最佳水平偏心量及最佳垂直偏心量,並藉由在角膜塑型片上註記最佳水平偏心量及最佳垂直偏心量的標記,使得後續在臨床上僅需要透過裂隙燈觀察,就能夠協助臨床醫師確認偏心位置是否符合最佳近視控制效果之偏移量,以增加臨床使用者的控制近視效果。
本揭示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加強近視控制效果例如為避免近視者的近視程度進一步加劇惡化。方法包括將前述任一實施方式之鏡片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包含球面設計與散光設計之角膜塑型片。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例如為第1圖所示的鏡片100。鏡片100包含鏡片中心120與標記140。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具有水平偏心量X與垂直偏心量Y。水平偏心量X及垂直偏心量Y的定義已敘述如上,在此不再贅述。
接下來,方法包括將鏡片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參照第2圖,第2圖示出將鏡片100置於使用者的角膜200前方並使標記140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220的示意圖。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100直接貼合使用者的角膜200。
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具有水平偏心量X與垂直偏心量Y。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基於使用者的年齡與近視控制所設定的目標度數,水平偏心量X與垂直偏心量Y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較佳為0 mm~0.1 mm,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近視控制的目標為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齡可例如為9~15歲。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目標度數可例如為1.25~5.75 diopter。
基於上述式(1),標記140在鏡片100上的具體位置係根據研究結果在範圍內偏心的最大值,水平為顳側0.86mm,垂直為下側  1.04mm,藉由帶入使用者的年齡與鏡片度數即可得到年度眼軸長變化量。舉例而言,在設定近視控制後所預估要達到的眼軸長度年度變化量後,將使用者的年齡與近視控制時所設定的目標度數帶入至上述式(1)中,即可得到滿足上述式(1)的至少一組水平偏心量X及垂直偏心量Y。臨床醫師可藉此將鏡片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從而使得使用者在長期配戴下獲得控制近視的效果。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可利用前房斷層掃描儀例如OCULUS Pentacam®以顯微移軸攝影技術(Scheimpflug)在眼球前房(anterior chamber)建立出3D立體模型並提供角膜最薄點及瞳孔中心之座標等參數,後續再以角膜地圖儀建立角膜地形圖(corneal topography),但本揭示不限於此。
本揭示的又一態樣提供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的製備方法。鏡片的製備方法包括於鏡片的表面上標上標記。第3圖示出在鏡片上設置標記的示例性方式。鏡片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而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鏡片包括球面設計與散光設計之角膜塑型片。
參照第3圖,於鏡片100的表面上標上標記140。鏡片具有鏡片中心,鏡片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基於使用者的年齡與目標度數,標記140相對於鏡片的鏡片中心120的水平偏心量X以及標記140相對於鏡片中心120的垂直偏心量Y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較佳為0 mm~0.1 mm,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近視控制的目標為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年齡可例如為9~15歲。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目標度數可例如為1.25~5.75 diopter。
在角膜塑型片上設置標記140的示例性方法敘述如下,但本揭示不限於此。如第3圖所示,以水平偏心量X為半徑,可形成第一圓形C1。第一圓形C1可具有複數條圓切線,例如第一圓切線A-A’。此外,以垂直偏心量Y為半徑,可形成第二圓形C2。第二圓形C2亦可具有複數條圓切線,例如第二圓切線B-B’。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圓切線A-A’與第二圓切線B-B’的交點即可作為標記140的設置位置。據此方式可輕易地在上述式(1)的基礎上獲取在角膜塑型片上設置標記140的具體位置。需注意角膜塑型片上並不會呈現C1、C2,僅會呈現最後總圓TC。
值得注意的是,標記140在角膜塑型片上的位置並不限於如第3圖所示的位置,亦可以將其設置在多個標記142中任一者所示的位置處。在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同時設置標記140及多個標記142。據此,以第3圖為例,若同時設置標記140及多個標記142,則設置標記的可行位置共有12處。此外在本揭示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各個交點(即標記140與多個標記142)和鏡片中心120的垂直/水平虛線也都要在鏡片100上做記號,以利於在實際應用時進行定位。應注意的是,角膜塑型片上實質上會存在的記號僅有12個標記(亦即標記140與多個標記142)、12組以虛線呈現之水平偏心量X與垂直偏心量Y以及以實線呈現之最後總圓TC。最後總圓TC可視為由12個標記,即標記140與多個標記142相連之所形成的圓形。在本揭示的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可根據設計需求,調整角膜塑型片上的標記數量,數量例如為1至60,但不限於此。在本揭示的一些實施方式中,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的表面上有多個標記,各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各標記相對於鏡片中心的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本揭示可以提供向顳側下方偏心量幫助下的加強近視控制效益給臨床醫師參考。透過在裂隙燈下觀察標出的最佳理想偏心點與瞳孔中心的相對距離,可提供臨床醫師簡單明確的指標。
綜上所述,本揭示提供一種鏡片與其驗配與製備方法以及一種控制近視療效的預測公式。控制近視例如為避免近視者的近視程度進一步加劇惡化。鏡片是用於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鏡片包含球面設計與散光設計之角膜塑型片。
值得注意的是,本揭示透過設定可接受的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將使用者的年齡與目標度數代入上述式(1),從而能針對不同使用者客製化地設計其球面設計與散光設計角膜塑型片並搭配水平與垂直偏心量,來預估出年度眼軸長變化量,其中最佳水平偏心量及最佳垂直偏心量,依據研究結果為範圍內最大水平與垂直偏心量,因此將此最佳水平與垂直偏心量設置一標記於其角膜塑型片的表面上。臨床醫師可藉此將具有此標記的角膜塑型片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讓使用者配戴角膜塑型片一定時間後能夠獲得更好的控制近視的效果。換言之,本揭示將式(1)應用在角膜塑型片的設計上,改善了角膜塑型片的現有設計,從而在利用角膜塑型片進行近視控制的效率上產生了新穎的進展。
此外考量前房斷層掃描儀目前價格不菲,因此若將本揭示應用到改良角膜塑型片的設計後,針對沒有前房斷層掃描儀可以使用的臨床醫師,也能簡單透過裂隙燈去確認偏心量是否符合最佳偏心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式(1)於角膜塑型片的設計的應用不會對臨床上角膜塑型片的處方開立與驗配方式造成過度負擔。具體而言,上述式(1)於角膜塑型片的設計的應用可視為是增加一個偏心量確認步驟,未來只需輔導臨床醫師確認相關距離,且不需要額外地增加使用者回診次數,就可以達到加強近視控制效率的效果。
雖然本揭示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但其他實施方式亦有可能。因此,所請請求項之精神與範圍並不限定於此處實施方式所含之敘述。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可明瞭,在不脫離本揭示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鏡片 120:鏡片中心 140:標記 142:標記 200:角膜 220:瞳孔中心 A-A’:切線 B-B’:切線 C1:第一圓形 C2:第二圓形 TC:最後總圓 D1:水平方向 D2:垂直方向 X:水平偏心量 Y:垂直偏心量
為讓本揭示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示出鏡片的示意圖,其中鏡片包含鏡片中心與標記。 第2圖示出將鏡片置於使用者的角膜前方並使標記對準使用者的瞳孔中心的示意圖。 第3圖示出在鏡片上設置標記的示例性方式。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鏡片
120:鏡片中心
140:標記
200:角膜
220:瞳孔中心
D1:水平方向
D2:垂直方向
X:水平偏心量
Y:垂直偏心量

Claims (12)

  1. 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包括: 一鏡片中心與一標記,該標記位於該鏡片的一表面上,其中該鏡片是用於置於一使用者的一角膜前方並使該標記對準該使用者的一瞳孔中心,該標記相對於該鏡片中心的一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該標記相對於該鏡片中心的一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鏡片,其中該使用者的一年齡、該使用者的一目標度數、該水平偏心量以及該垂直偏心量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該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鏡片,其中該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0.1 mm。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鏡片,其中該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鏡片,其中該鏡片包含一角膜塑型片。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鏡片,其中該標記位於該鏡片的一前弧區或一後弧區。
  7. 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包括: 將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所述之鏡片置於該使用者的該角膜前方並使該標記對準該使用者的該瞳孔中心。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鏡片直接貼合該使用者的該角膜。
  9. 一種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鏡片的製備方法,包括: 於一鏡片的一表面上標上一標記,其中該鏡片具有一鏡片中心,該鏡片是用於置於一使用者的一角膜前方,該標記對準該使用者的一瞳孔中心,該標記相對於該鏡片中心的一水平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該標記相對於該鏡片中心的一垂直偏心量為-1.8 mm至1.8 mm。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使用者的一年齡、該使用者的一目標度數、該水平偏心量以及該垂直偏心量滿足下列式(1): 式(1), 其中該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09 mm~0.37 mm。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0.1 mm。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製備方法,其中該年化眼軸長度變化量為0 mm。
TW110144792A 2021-12-01 2021-12-01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TWI813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4792A TWI813083B (zh) 2021-12-01 2021-12-01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CN202211440160.9A CN116203738A (zh) 2021-12-01 2022-11-17 加强近视控制效果的方法、镜片与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4792A TWI813083B (zh) 2021-12-01 2021-12-01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941A TW202323941A (zh) 2023-06-16
TWI813083B true TWI813083B (zh) 2023-08-21

Family

ID=8651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792A TWI813083B (zh) 2021-12-01 2021-12-01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3738A (zh)
TW (1) TWI81308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7348B (en) * 1999-07-02 2003-12-21 E Vision Llc Electro-active lens, method for reducing birefringence in a lens,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birefringence
TWI337270B (en) * 2006-01-12 2011-02-11 Inst Eye R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image position for reducing progression of myopia
CN102483526B (zh) * 2009-06-25 2013-11-13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近视控制镜片的设计
TWI435139B (zh) * 2006-06-12 2014-04-21 Pixeloptics Inc 在具有動態光學之光學傳遞內之靜態增進表面區域
CN103955075B (zh) * 2009-02-17 2017-04-12 奥库兰提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光学区的眼膜透镜
CN106062617B (zh) * 2013-12-26 2019-05-10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上盘装置、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和程序
CN107065218B (zh) * 2016-02-10 2019-06-28 文森尔林技术公司 感应光圈镜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7348B (en) * 1999-07-02 2003-12-21 E Vision Llc Electro-active lens, method for reducing birefringence in a lens,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birefringence
TWI337270B (en) * 2006-01-12 2011-02-11 Inst Eye R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image position for reducing progression of myopia
TWI435139B (zh) * 2006-06-12 2014-04-21 Pixeloptics Inc 在具有動態光學之光學傳遞內之靜態增進表面區域
CN103955075B (zh) * 2009-02-17 2017-04-12 奥库兰提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光学区的眼膜透镜
CN102483526B (zh) * 2009-06-25 2013-11-13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近视控制镜片的设计
CN106062617B (zh) * 2013-12-26 2019-05-10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上盘装置、眼镜片的制造方法和程序
CN107065218B (zh) * 2016-02-10 2019-06-28 文森尔林技术公司 感应光圈镜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941A (zh) 2023-06-16
CN116203738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1883B2 (en) Contact lens for keratoconus
Bottos et al. Corneal asphericity and spherical aberration after refractive surgery
US9594258B2 (en) Contact lens having myopia progression suppression capability, and contact lens set having myopia progression suppression capability
Consejo et al. Rotation asymmetry of the human sclera
US7766478B2 (en)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myopia progression
JP2021099493A (ja) 視力矯正用レンズおよび視力矯正用レンズの作成方法
Lee et al. Ectat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a claw-shaped pattern on corneal topography
TWI626490B (zh) 改善治療老花眼用的眼科鏡片的方法
US11415816B2 (en) Contact lens
CN102870035A (zh) 用于矫正不规则散光的接触透镜
Jiang et al. Comparison of toric and spherical orthokeratology lenses in patients with astigmatism
JP5026291B2 (ja) 装用方向選択型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CN112807151A (zh) 一种角膜塑形镜ac值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20426994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旁中心注视眼镜
TWI813083B (zh) 加強近視控制效果的方法、鏡片與其製備方法
Khan et al.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of effect of accelerated orthokeratology on the corneal curvature and refraction among young adults with myopia
Özyol et al.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with two brands of reverse-geometry contact lenses
Radhakrishnan et al. Aberrometry in clinical practice: Case series
Maurya Digital health care evolv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pandemic
Martin et al. Assessment of vision-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keratoconus patients: influence of spectacles versus RGP contact lenses wear
Schaefer et al. 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 Fitting In Keratoconus
To Scleral Topography-Guided Scleral Lens Fitting
Walker Basic and beyond: technology for every level of scleral lens management
Ortiz-Toquero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new topography-based contact lens-fitting software to predict the contact lens parameters in normal and keratoconus eyes
Guo et al. Impact of pupil and defocus ring intersection area on retinal de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