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1006B -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1006B
TWI811006B TW111125251A TW111125251A TWI811006B TW I811006 B TWI811006 B TW I811006B TW 111125251 A TW111125251 A TW 111125251A TW 111125251 A TW111125251 A TW 111125251A TW I811006 B TWI811006 B TW I8110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ot devices
base station
iot
devices
eq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5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4382A (zh
Inventor
林盈甄
曾秀松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Priority to TW111125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100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1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10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4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4382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的無線通訊方法包括:物聯網裝置判斷其瞬時資訊年齡是否大於或等於閥值;當物聯網裝置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時,物聯網裝置隨機產生實數;物聯網裝置判斷實數是否小於或等於物聯網裝置的傳輸機率;當物聯網裝置判定實數小於或等於物聯網裝置的傳輸機率時,物聯網裝置傳送不包含資料的短請求給基地台;及當物聯網裝置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時,物聯網裝置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物聯網裝置的瞬時資訊年齡設為1。

Description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且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在無線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網路中,各種物聯網裝置相互通訊以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且物聯網裝置通常是小型獨立裝置。一般而言,為了降低物聯網網路的維護成本以及對於環境的影響,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對於物聯網裝置是相當重要的。關於可持續性的一個主要議題是有效的能耗,也就是說,物聯網裝置必須以節能的方式運行,以延長物聯網裝置的使用壽命。具體而言,若物聯網裝置能夠在較低的工作週期(duty cycle)下運行,則能夠因為較小的能耗而有利於延長物聯網裝置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無線物聯網系統的無線通訊方法,用於降低工作週期,其中無線物聯網系統包括於多個時間週期進行通訊的基地台與多個物聯網裝置,其中每個時間週期被劃分為多個時槽,上述無線通訊方法用以於每個時槽執行,上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一者判斷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瞬時資訊年齡是否大於或等於一閥值;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一實數;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實數是否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傳輸機率;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實數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傳輸機率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不包含資料的一短請求給基地台;及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一確認訊息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一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設為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的實數大於或等於0且小於或等於1。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小於閥值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 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實數大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傳輸機率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短請求給基地台且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並未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另提出一種用於降低工作週期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包括基地台與多個物聯網裝置,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於多個時間週期與基地台進行通訊,其中每個時間週期被劃分為多個時槽,其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一者經配置以在每個時槽實施包括以下步驟之一操作: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瞬時資訊年齡是否大於或等於一閥值;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一實數;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實數是否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傳輸機率;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實數小於或等於所述多 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傳輸機率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不包含資料的一短請求給基地台;及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一確認訊息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一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設為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的實數大於或等於0且小於或等於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經配置以在每個時槽實施的該操作更包括: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小於閥值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經配置以在每個時槽實施的該操作更包括: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實數大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傳輸機率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經配置以在每個時槽實施的該操作更包括: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短請求給基地台且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並未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時,所 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且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無線物聯網系統
1201~1206:物聯網裝置
140:基地台
1000:無線通訊方法
S1~S7:步驟
從以下結合所附圖式所做的詳細描述,可對本發明之態樣有更佳的了解。需注意的是,根據業界的標準實務,各特徵並未依比例繪示。事實上,為了使討論更為清楚,各特徵的尺寸都可任意地增加或減少。
[圖1]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無線物聯網系統的示意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無線物聯網系統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以下仔細討論本發明的實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實施例提供許多可應用的概念,其可實施於各式各樣的特定內容中。所討論、揭示之實施例僅供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圖1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無線物聯網系統100的示意圖。多個物聯網裝置1201~1206位於基地台140的涵蓋範圍內。應注意的是,圖1中所示的物聯網裝置的數量僅為例示,本發明不限於此。基地台140與多個 物聯網裝置1201~1206之間的通訊可透過多重存取控制協定或其他任意合適的協定來實現,本發明並不限制無線物聯網系統100的應用。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多個物聯網裝置1201~1206之一者或多者可以向基地台140傳輸資料封包,而基地台140可以自物聯網裝置接收資料封包。當基地台140接收到物聯網裝置所傳輸的資料封包後,可進一步地將資料封包轉發到網路(圖未示)。
多重存取控制(multiple access control,MAC)協定對於物聯網裝置在無線物聯網路中傳輸資料封包相當重要。時槽ALOHA協定(slotted ALOHA protocol)是一種習知的無線MAC,用於無線物聯網路,其中物聯網裝置以分佈式方式傳輸和接收。由於無需連接設置、無需感應操作和低延遲等優點,時槽ALOHA適用於無線物聯網裝置。在時槽ALOHA中,傳輸和接收資料的時間週期被平均劃分為多個時槽(time slots),在一個時槽中,物聯網裝置以一定的機率傳輸資料。資訊年齡(age of information,AoI)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一個重要效能指標,定義為從資料被產生到資料被接受之間所經過的時間。此外,工作週期(duty cycle)是關於功率消耗的重要指標,通常可以降低產生資料的頻率來降低工作週期,但這也會增加平均的資訊年齡。如何降低工作週期又或者是在低工作週期的限制下降低平均資訊年齡,為此領域技術人員所關心的議題。
閥值ALOHA協定(threshold ALOHA protocol)是時槽ALOHA協定的一種變形(variant),然而,閥值ALOHA協定仍存在一些有關於物聯網裝置的資料感測、資料紀錄和/或資料處理之不必要操作,這會增加物聯網裝置的工作週期(duty cycle),導致物聯網裝置的能耗提高,從而增加系統維護成本。
有鑑於此,針對上述所存在之問題點,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100係針對習知的閥值ALOHA協定進行了修改及優化,用以降低工作週期,吾人將之稱為短請求閥值ALOHA協定(short request threshold ALOHA protocol,SRQ-threshold-ALOHA protocol)。具體而言,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100之物聯網裝置在其資料產生與傳輸之前會先發送一個不包含資料的短請求,以避免物聯網裝置之不必要的資料產生活動,從而能夠降低物聯網裝置的工作週期。
請回到圖1,於無線物聯網系統100中,基地台140與多個物聯網裝置1201~1206可以於多個時間週期進行通訊,且每個時間週期被平均劃分為多個時槽(time slots)。在一個時槽中,物聯網裝置的主要活動包括資料產生與資料傳輸。於資料產生,物聯網裝置執行資料感測(sensing)、資料紀錄(logging)、資料處理(processing)。於資料傳輸,物聯網裝置使用隨機存取的方式將產生的資料封包傳輸到基地台140。其中,物聯網裝置於上述之資料感測執行訊號取樣及類比數位轉換。其 中,物聯網裝置於上述之資料紀錄讀取資料且將資料寫入其記憶體。其中,物聯網裝置於上述之資料處理執行資料處理及控制。
圖2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無線物聯網系統100的無線通訊方法1000的流程圖。無線通訊方法1000用以於每個時槽執行如圖2所示的多個步驟。值得一提的是,圖2的流程之前、之後、以及各步驟之間也可以加入其他的步驟。圖2各步驟可以用電路或是程式碼實作,本發明並不在此限。於步驟S1,多個物聯網裝置之一者判斷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instantaneous age of information,instantaneous AoI)是否大於或等於一閥值T。若是,則執行步驟S2;若否,則執行步驟S7。
在無線物聯網網路中,資訊年齡(age of information,AoI)是一個關鍵性能指標,用於表示物聯網裝置之資料產生的時間和基地台之資料接收的時間之間的經過時間(elapsed time)。
於步驟S2,意即,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T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一實數τ。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的實數τ大於或等於0且小於或等於1。
於步驟S2之後執行步驟S3,於步驟S3,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實數τ是否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 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傳輸機率p。若是,則執行步驟S4;若否,則執行步驟S7。
於步驟S4,意即,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實數τ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傳輸機率p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不包含資料的一短請求給基地台140。
具體而言,由於短請求不包含資料,因此物聯網裝置傳送短請求這樣的活動基本上不太會對於物聯網裝置的時間週期造成太大的影響。詳細而言,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100之物聯網裝置在其資料產生與傳輸之前會先發送一個不包含資料的短請求,以避免物聯網裝置之不必要的資料產生活動,從而能夠降低物聯網裝置的工作週期。
於步驟S4之後執行步驟S5,於步驟S5,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其是否有自基地台140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一確認(acknowledgement,ACK)訊息。若是,則執行步驟S6;若否,則執行步驟S7。
具體而言,若在此一個時槽,有兩個或更多個物聯網裝置意欲傳輸資料封包,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短請求會與其他請求會在同一時槽發生衝突(collided)並失敗,因此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將不會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會執行資料封包之產生與傳輸(即,步驟S7),且將等待下一個時槽。詳細而言,本發明以短請求的衝突取代了長資料傳輸的衝突,以進一步降低中等或更高資料速率 應用中的工作週期。
相對而言,若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有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則表示在此一個時槽,僅有一個物聯網裝置(即,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意欲傳輸資料封包,因此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可以成功發送短訊息,基地台會在此一個時槽對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進行確認,故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能夠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將執行資料感測、資料紀錄、資料處理和資料傳輸(即,步驟S6)。換言之,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僅在成功發送短請求時才執行資料封包之產生,這避免了物聯網裝置之不必要的資料產生活動,從而能夠降低物聯網裝置的工作週期。
於步驟S6,意即,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有自基地台140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決定進行傳輸,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執行上述之資料產生(包含:資料感測、資料紀錄、資料處理)以產生資料封包,接著,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執行上述之資料傳輸以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140,完成上述操作後,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設為1。換言之,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成功傳輸資料封包時,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會返回1。
當步驟S1的判斷結果為否,意即,當所述多個物 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小於閥值T時,執行步驟S7,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140,且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換言之,若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小於閥值T,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會執行資料封包之產生與傳輸,且增加其瞬時資訊年齡(加1),並等待下一個時槽。
當步驟S3的判斷結果為否,意即,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實數τ大於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傳輸機率p時,執行步驟S7,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140,且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換言之,若實數τ大於傳輸機率p,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會執行資料封包之產生與傳輸,且增加其瞬時資訊年齡(加1),並等待下一個時槽。
當步驟S5的判斷結果為否,意即,當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短請求給基地台140且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並未自基地台140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時,執行步驟S7,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資料封包給基地台140,且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將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瞬時資訊年齡加1。換言之,若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並未自基地台140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所述多個物聯網裝置之該者 不會執行資料封包之產生與傳輸,且增加其瞬時資訊年齡(加1),並等待下一個時槽。
一般而言,上述之閥值與傳輸機率可由使用者依據實際情況選定。具體而言,可透過二維搜索(two-dimensional search)的方式來嘗試不同數值組合之閥值與傳輸機率,以最小化平均資訊年齡(average AOI,AAOI)。
假設物聯網網路中有n個物聯網裝置,而m表示其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T的物聯網裝置的數量(這類裝置可稱為活躍裝置),則活躍裝置i成功傳輸的條件是(i)活躍裝置i傳輸,且(ii)其他活躍裝置不傳輸。物聯網網路中有m個活躍裝置的機率Q m 可以下式式(2)表示: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4-1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4-2
因此,給定m個活躍裝置,活躍裝置i成功傳輸資料封包的機率等於(i)活躍裝置i傳輸的機率p,和(ii)其他活躍裝置不傳輸的機率(1-p) m-1 之乘積,即p(1-p) m-1 。然後,計算對m個活躍裝置的分佈的期望,活躍裝置i的成功傳輸機率r可以下式式(3)表示: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4-3
瞬時資訊年齡j的穩態機率π j 可以下式式(4)表示: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4
在本發明中,考慮了以下四種工作週期的情況。在第一種情況下,物聯網裝置的瞬時資訊年齡小於閥值T,則物聯網裝置幾乎處於非活動狀態,此第一種情況的機率 等於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5
,且在此第一種情況的工作週期以φ s 表示。在 第二種情況下,物聯網裝置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T,但因實數τ大於傳輸機率p,物聯網裝置決定不傳輸 資料封包,此第二種情況的機率等於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6
,且在此第 二種情況的工作週期以φ n 表示。在第三種情況下,物聯網裝置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T,且實數τ小於或等於傳輸機率p,且物聯網裝置有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因此傳輸資料封包,此第三種情況的 機率等於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7
,且在此第三種情況的工作週期以φ x 表示。 在第四種情況下,物聯網裝置的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閥值T,且實數τ小於或等於傳輸機率p,但物聯網裝置並未自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短請求的確認訊息,因此不傳輸 資料封包,此第四種情況的機率等於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8
,且在此第 四種情況的工作週期以φ u 表示。
因此,綜合以上四種情況,本發明的平均工作週期D c 可以下式式(5)與式(6)表示: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9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5-10
最後,本發明的平均資訊年齡(average AOI, AAOI)△可以下式式(7)表示: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6-12
在平均工作週期的限制下的物聯網網路中,根據上述算式,使用者可據以透過二維搜索的方式並透過以下式式(8)來選擇閥值T與傳輸機率p,以最小化平均資訊年齡。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6-13
其中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6-14
是平均工作週期的預定上限。
另一方面,在平均資訊年齡以及平均工作週期的限制下的物聯網網路中,根據上述算式,使用者可據以透過二維搜索的方式並透過以下式式(9)來選擇閥值T與傳輸機率p,以最大化物聯網網路中容納的物聯網裝置的數量n。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6-17
其中
Figure 111125251-A0305-02-0016-16
是平均資訊年齡的預定上限。
經實測結果發現,與習知的閥值ALOHA協定相比,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具有較低的平均工作週期,這是因為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避免了不必要的資料產生活動以及衝突中的數據傳輸,從而具有較低的平均工作週期。另一方面,與習知的閥值ALOHA協定相比,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具有較低的平均資訊年齡,這是因為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具有較低的平均工作週期來成功地傳輸資料封包,此外,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還可以使用較小的閥值或較大的傳輸機率來傳輸資料封包,因此 具有較低的平均資訊年齡。最後,與習知的閥值ALOHA協定相比,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能夠容納更多的最大物聯網裝置數量,這是因為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中的物聯網裝置成功傳輸資料封包的平均工作週期較低,換言之,在平均資訊年齡以及平均工作週期的限制下,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可以容納更多的物聯網裝置。
綜合上述,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物聯網裝置在產生資料封包/傳輸資料封包之前會先發送一個短請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活動,從而實現較低的工作週期。與習知的閥值ALOHA協定相比,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在平均工作週期的限制下,具有較低的平均資訊年齡,並且,本發明的無線物聯網系統在平均資訊年齡以及平均工作週期的限制下,可以容納更多的物聯網裝置。
以上概述了數個實施例的特徵,因此熟習此技藝者可以更了解本發明的態樣。熟習此技藝者應了解到,其可輕易地把本發明當作基礎來設計或修改其他的製程與結構,藉此實現和在此所介紹的這些實施例相同的目標及/或達到相同的優點。熟習此技藝者也應可明白,這些等效的建構並未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並且他們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與範圍的前提下做各種的改變、替換與變動。
1000:無線通訊方法
S1~S7: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無線物聯網系統的無線通訊方法,用於降低工作週期,其中該無線物聯網系統包括於複數個時間週期進行通訊的一基地台與複數個物聯網裝置,其中每一該些時間週期被劃分為複數個時槽,其中該無線通訊方法用以於每一該些時槽執行,其中該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該些物聯網裝置之一者判斷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瞬時資訊年齡是否大於或等於一閥值;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該閥值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一實數; 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該實數是否小於或等於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傳輸機率;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實數小於或等於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傳輸機率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不包含資料的一短請求給該基地台;及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自該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該短請求的一確認訊息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一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設為1。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其中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的該實數大於或等於0且小於或等於1。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小於該閥值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該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加1。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實數大於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傳輸機率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該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加1。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該短請求給該基地台且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並未自該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該短請求的該確認訊息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該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加1。
  6. 一種無線物聯網系統,用於降低工作週期,包括: 一基地台;及 複數個物聯網裝置,於複數個時間週期與該基地台進行通訊,其中每一該些時間週期被劃分為複數個時槽,其中該些物聯網裝置之一者經配置以在每一該些時槽實施包括以下步驟之一操作: 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瞬時資訊年齡是否大於或等於一閥值;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大於或等於該閥值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一實數; 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斷該實數是否小於或等於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一傳輸機率;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實數小於或等於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傳輸機率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不包含資料的一短請求給該基地台;及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自該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該短請求的一確認訊息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一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設為1。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其中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隨機產生的該實數大於或等於0且小於或等於1。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其中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經配置以在每一該些時槽實施的該操作更包括: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小於該閥值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該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加1。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其中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經配置以在每一該些時槽實施的該操作更包括: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判定該實數大於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傳輸機率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該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加1。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其中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經配置以在每一該些時槽實施的該操作更包括: 當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傳送該短請求給該基地台且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並未自該基地台接收到相應於該短請求的該確認訊息時,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不傳送該資料封包給該基地台且將該些物聯網裝置之該者的該瞬時資訊年齡加1。
TW111125251A 2022-07-06 2022-07-06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TWI811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5251A TWI811006B (zh) 2022-07-06 2022-07-06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5251A TWI811006B (zh) 2022-07-06 2022-07-06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1006B true TWI811006B (zh) 2023-08-01
TW202404382A TW202404382A (zh) 2024-01-16

Family

ID=88585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5251A TWI811006B (zh) 2022-07-06 2022-07-06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100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45824A (zh) * 2020-05-22 2021-12-01 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行動通訊網路實現工業自動化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US20210385865A1 (en) * 2020-09-03 2021-12-09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co-channel coexistence frame structure with asymmetric gap durations
US20220110018A1 (en) * 2021-04-29 2022-04-07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congestion and multi-channel control
WO2022103919A1 (en) * 2020-11-13 2022-05-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age aware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45824A (zh) * 2020-05-22 2021-12-01 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行動通訊網路實現工業自動化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US20210385865A1 (en) * 2020-09-03 2021-12-09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co-channel coexistence frame structure with asymmetric gap durations
WO2022103919A1 (en) * 2020-11-13 2022-05-1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age aware services
US20220110018A1 (en) * 2021-04-29 2022-04-07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congestion and multi-channel control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網路文獻 He Chen, Yifan Gu, and Soung-Chang Liew Chen, He, Yifan Gu, and Soung-Chang Liew. "Age-of-information dependent random access for massive IoT networks, IEEE 2020. 10 August 20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4382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84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0661870B (zh) 一种hplc通信组网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617005B (zh) 一种低功耗远距离组网方法
US98722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JP5657171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機器において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177437B2 (ja) チャネルアクセス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4703288A (zh) 一种无线分布式网络中基于准随机退避策略的传输方法
KR101295871B1 (ko) 센서 네트워크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JP2004504770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処理量の増加方法
JP2009542103A (ja) アクセス・チャネル上でモバイル・ユニット応答メッセージを制御する方法
Patro et al.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contention access protocol in IEEE 802.15. 4 star network
Khan et al. Improved backoff algorithm for IEEE 802.15. 4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P3570607B1 (en) Reducing the transmission delay and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uplink data
TWI811006B (zh) 用於降低工作週期之無線物聯網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WO2018082554A1 (zh) 动态harq-ack反馈方法及装置
JP201103560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Biswas et al. On-demand reliable medium access in sensor networks
Kha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clustered LTE networks
JP2603081B2 (ja) 無線パケット衝突制御方法
Thu-Hang et al. Dela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persistent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for multieven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u et al. Adaptive backoff scheme for ad hoc networks based on IEEE 802.11
CN107371216B (zh) 一种令牌子网站点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06003420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
Rahman et al. CUMAC-CAM: addressing tripl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s for multi-channel transmission in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WO2018171501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