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9584B - 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 - Google Patents
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09584B TWI809584B TW110145285A TW110145285A TWI809584B TW I809584 B TWI809584 B TW I809584B TW 110145285 A TW110145285 A TW 110145285A TW 110145285 A TW110145285 A TW 110145285A TW I809584 B TWI809584 B TW I80958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mbossed
- visually impaired
- main body
- model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包含至少一第一主體及至少一活動組件,第一主體形成至少一凹槽,位於第一主體相鄰凹槽之外表面設有對應凹槽數量之第一浮凸物件,而活動組件包含樞轉件及連接件,樞轉件係於空心外殼內容置以球體連接樞接端之樞軸,位於空心外殼之外表面設有第二浮凸物件,並使第二浮凸物件對應於第一浮凸物件之設置方向,藉此,使視障者透過觸摸活動組件所設之第二浮凸物件作為導引,將活動組件之樞轉件對應組合於第一主體之凹槽內,且藉樞轉件使連接件能於第一主體上旋轉,增進視障者對立體物件之探索樂趣。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模型榫接結構,尤指能導引視障者進行模型組裝,並使組裝完成之模型具有可活動旋轉構造的模型榫接結構者。
按,1960年代臺灣開始採用「混合教育」的模式,以「走讀方式」將身心障礙學生安置於一般普通班級內進行學習,其教育原意是希望特殊學童於能力範圍內正常且合理化的參與學校及班級內的各項活動,以確保特殊學童所接受的教育內容及課程與其它同年齡學習者無異,並利用多元化教學來免除標籤化的偏見。
根據行政院統計,目前臺灣各級學校視覺障礙類學生人數共計1369人,然而,目前針對視障學童使用之輔助教材,仍偏向單純使用點字機以凸點印刷方式呈現,較少以立體形態呈現以協助於認知。當視障學童欲學習具立體形態之昆蟲、植物、自然生態…等相關知識時,通常僅能透過具凸點印刷的書或以聲音來輔助理解,難以準確獲知其立體外觀形態及細微特徵。由於視障學童並無法清楚看見物體全貌,倘若以真實生物來幫助視障學童理解,學童可能會因為視覺障礙所產生的不安全感而造成學童或真實生物安全上之疑慮。故應如何提供視障學童趨近於正常學童學習與探索之模式,乃是特殊教育相關領域者必須解決之難題。
有鑑於目前如何提供視障學童趨近於正常學童學習與探索之模式,乃是特殊教育相關領域者必須解決之難題,是以,本發明之目的乃是藉由於擬真形態之模型結合導引浮凸物件,使視障學童能透過實際進行組裝結合模型之方式,達成了解真實生物或任意物件之形態與特徵之目的。
為達前揭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包含︰至少一第一主體,該第一主體形成至少一凹槽,位於第一主體相鄰凹槽之外表面設有對應凹槽數量之第一浮凸物件;以及至少一活動組件,該活動組件包含︰一樞轉件,該樞轉件供容置於凹槽內,且包含一具穿孔之空心外殼以及容置於空心外殼內之樞軸,該樞軸係於一球體連接一樞接端,並使樞接端穿出空心外殼之穿孔,且於空心外殼之外表面設有一第二浮凸物件,並使第二浮凸物件對應於第一浮凸物件之設置方向;以及一連接件,結合於樞接端。
基於上述,視障者可透過觸摸活動組件所設之第二浮凸物件作為導引,並於第一主體找尋具相對應之第一浮凸物件的相鄰面凹槽,使活動組件之樞轉件能對應組合於第一主體之凹槽內,且藉由樞轉件使連接件能於第一主體上活動旋轉,以藉此增進視障者對於立體物件之探索樂趣並協助於認知。
為使 貴審查委員瞭解本發明欲達成目的所運用之技術、手段及功效,餘下,茲列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首先,請參閱第1圖並配合第2圖所示,本發明之模型榫接結構1包含至少一第一主體2以及至少一活動組件3。其中,第一主體2形成至少一凹槽21,位於第一主體2相鄰凹槽21之外表面設有對應凹槽21數量之第一浮凸物件22。而活動組件3包含一樞轉件31以及一連接件32,該樞轉件31供容置於第一主體2之凹槽21內,且包含一具穿孔3111之空心外殼311以及容置於空心外殼311內之樞軸312,樞軸312係於一球體3121連接一樞接端3122,並使樞接端3122穿出空心外殼311之穿孔3111,且於空心外殼311之外表面設有一第二浮凸物件313,並使第二浮凸物件313對應於第一浮凸物件22之設置方向;而連接件32結合於樞接端3122。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主體2之凹槽21與樞轉件31之空心外殼311為方形;而第一浮凸物件22及第二浮凸物件313為相對應之形狀、線條或點字。
其次,請仍然參閱第1~2圖所示,組裝時,可透過觸摸活動組件3所設之第二浮凸物件313作為導引,並於第一主體2找尋具相對應之第一浮凸物件22的相鄰面凹槽21,使活動組件3之樞轉件31能對應組合於第一主體2之凹槽21內,且藉由樞轉件31使連接件32能於第一主體2上活動旋轉(如第3圖所示),以藉此增進視障者對於立體物件之探索樂趣並協助於認知。
當本發明運用於昆蟲擬真模型時,設計上可依據不同昆蟲組成結構拆解為頭部、胸部、腹部、觸角、前肢、中肢及後肢…等,因此,為滿足於不同物件的組成構造,其模型榫接結構1更包含至少一第二主體4(配合參閱第4圖所示),位於第二主體4設有第一組合物件41,並於第二主體4相鄰第一組合物件41之表面形成第三浮凸物件42,而第一主體2設有供與第一組合物件41組合之第二組合物件23,並於第一主體2相鄰第二組合物件23之表面形成第四浮凸物件24,且使第四浮凸物件24對應於第三浮凸物件42之方向。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三浮凸物件42及第四浮凸物件24為相對應之形狀、線條或點字。
以下係以瓢蟲模型為本發明實施例來做進一步說明,並請仍然參閱第4圖所示,瓢蟲模型一般可拆解為觸角、頭部、胸部、腹部、二前肢、二中肢以及二後肢結構,由於觸角、頭部尺寸較小不利於說明,因此,於此實施例中未進行拆解。組合時,視障者可先以觸摸方式了解每塊模型大致形態,再透過觸摸第二主體4(胸部)之第三浮凸物件42來獲知第一組合物件41所在位置,並於第一主體2(腹部)觸摸尋找對應第三浮凸物件42之第四浮凸物件24,以獲知第二組合物件23的位置,接著,即可依循第三浮凸物件42與第四浮凸物件24位置將第二主體4(胸部)之第一組合物件41組合於第一主體2(腹部)之第二組合物件23,並完成瓢蟲模型胸部與腹部的組裝。
接著,請配合參閱第5圖所示,而組裝二前肢、二中肢以及二後肢(以下統稱腿部)時,視障者可先以觸摸方式了解每塊模型大致形態,再透過觸摸第一主體2(腹部)之第一浮凸物件22來獲知凹槽21所在位置,並能利用辨識第一浮凸物件22之形態來觸摸尋找具對應第一浮凸物件22之第二浮凸物件313的活動組件3(腿部),接著,即可依循第一浮凸物件22與第二浮凸物件313位置將活動組件3(腿部)組合於第一主體2(腹部)之凹槽21內,並依序完成二前肢、二中肢以及二後肢之組裝,以完成瓢蟲模型腹部與腿部的組合(如第6圖所示)。
當活動組件3(腿部)組裝於第一主體2(腹部)後(請參閱第7圖),能利用連接件32結合之樞轉件31所具有的球體3121結構,使具瓢蟲腿部形態之連接件32於第一主體2(腹部)樞轉,讓視障者能模擬及了解昆蟲行走之形態。
請接著參閱第8圖所示,於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為防止樞轉件31其方形之空心外殼311與第一主體2呈方形之凹槽21於組裝時,造成方向的混亂,因此,於此實施例中,係於空心外殼311未設第二浮凸物件313之其中一表面設有第一防呆物件33,並於第一主體2之凹槽21內設可對應嵌合第一防呆物件33之第二防呆物件25,使視障者組裝時,能有更明確的方向,並可降低挫折感。
藉此,透過於立體模型設置相對應浮凸物件之方式進行組裝導引,讓視障者能以觸摸方式組合並了解立體模型之形態與特徵。當應用於昆蟲模型時,可協助視障者了解昆蟲的基本生物部位(六肢、三節)與獨特特徵,並能於組裝過程幫助記憶昆蟲的解剖特徵,而完成組裝之模型能以觸摸及活動旋轉腿部以供視障者進一步探索及拓展生物知識,並能模擬及了解昆蟲行走之形態,增進視障者學習之樂趣。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實施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術精神所為之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實已突破傳統並具有改良及創新之創作內容且能具體實施,理應符合發明專利之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本發明︰
1:模型榫接結構
2:第一主體
21:凹槽
22:第一浮凸物件
23:第二組合物件
24:第四浮凸物件
25:第二防呆物件
3:活動組件
31:樞轉件
311:空心外殼
3111:穿孔
312:樞軸
3121:球體
3122:樞接端
313:第二浮凸物件
32:連接件
33:第一防呆物件
4:第二主體
41:第一組合物件
42:第三浮凸物件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2圖係本發明樞轉件之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圖。
第4~5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組裝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7圖係本發明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8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1:模型榫接結構
2:第一主體
21:凹槽
22:第一浮凸物件
3:活動組件
31:樞轉件
311:空心外殼
3111:穿孔
3122:樞接端
313:第二浮凸物件
32:連接件
Claims (7)
- 一種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包含︰ 至少一第一主體,該第一主體形成至少一凹槽,位於該第一主體相鄰該凹槽之外表面設有對應該凹槽數量之第一浮凸物件;以及 至少一活動組件,該活動組件包含︰ 一樞轉件,該樞轉件供容置於該凹槽內,且包含一具穿孔之空心外殼以及容置於該空心外殼內之樞軸,該樞軸係於一球體連接一樞接端,並使該樞接端穿出該空心外殼之穿孔,且於該空心外殼之外表面設有一第二浮凸物件,並使該第二浮凸物件對應於該第一浮凸物件之設置方向;以及 一連接件,結合於該樞接端。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其中,該模型榫接結構更包含至少一第二主體,位於該第二主體設有第一組合物件,並於該第二主體相鄰該第一組合物件之表面形成第三浮凸物件,而該第一主體設有供與該第一組合物件組合之第二組合物件,並於該第一主體相鄰該第二組合物件之表面形成第四浮凸物件,且使該第四浮凸物件對應於該第三浮凸物件之方向。
- 如請求項2所述之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其中,該第三浮凸物件及第四浮凸物件為相對應之形狀、線條或點字。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其中,該第一主體之凹槽與該樞轉件之空心外殼為方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其中,該第一浮凸物件及第二浮凸物件為相對應之形狀、線條或點字。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其中,該空心外殼未設該第二浮凸物件之其中一表面設有第一防呆物件,並於該第一主體之凹槽內設可對應嵌合該第一防呆物件之第二防呆物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其中,該模型為昆蟲擬真模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45285A TWI809584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45285A TWI809584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24330A TW202324330A (zh) | 2023-06-16 |
TWI809584B true TWI809584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80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45285A TWI809584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0958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7271A (zh) * | 2018-06-29 | 2019-09-13 | 株式会社万代 | 臂构造和人型玩具 |
TWM600104U (zh) * | 2020-04-09 | 2020-08-21 | 明志科技大學 | 視障者友善家具組裝結構 |
-
2021
- 2021-12-03 TW TW110145285A patent/TWI80958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7271A (zh) * | 2018-06-29 | 2019-09-13 | 株式会社万代 | 臂构造和人型玩具 |
TWM600104U (zh) * | 2020-04-09 | 2020-08-21 | 明志科技大學 | 視障者友善家具組裝結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24330A (zh) | 2023-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ydogdu et al. | Uses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preschool education. | |
Moroye et al. | Aesthetic themes as conduits to creativity | |
Inomjonovna |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MAKING TOYS FROM CLAY AND PLASTICLINE IN PRESCHOOL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 |
Rosli et al. | Children early mathematics development based on a free play activity | |
TWI809584B (zh) | 供視障者使用之模型榫接結構 | |
Ionova et al. | Aesthetic education in waldorf school: Painting and form drawing | |
Ochoa | Simulation and gaming: Simile or synonym? | |
Adusei et al. | " Clicks" appcessory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 |
Heath et al. | Creativity and the work of art and science: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 |
Padayichie | The importance of outdoor learning | |
Silk et al. | Connected curiosity | |
Cîrceie | The role, educational dimensions and the range of ludic learning forms at the crossroads of preschool and school cycles | |
Watanabe et al. | Practical use of interactive tactile graphic display system at a school for the blind | |
Xerri | Teachers’ beliefs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The case of poetry | |
Grumet et al. | Arts integration: Reunion for a creative curriculum | |
Ablan et al. | Developing Toy Design Criteria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A New Play Set Design. | |
Hunter-Doniger | Finding STEAM Pedagogies in Forest Schools | |
Osei | Hovering Between Art Education and “Art Therapy”: The Ethical Perspective of a Ghanaian Art Educator | |
Xolmuradova | THE ROLE OF EDUCATIONAL GAMES IN EFL LEARNING | |
Beeson | The Chair Project: Co-creation through material play | |
Eriksen et al. | Art education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 |
Jain | The potentiality of play: the shifting design language of play-based learning | |
Vodovozovа et al. | THE FORMATION OF AESTHETIC VALUES OF JUNIOR SCHOOLCHILDREN BY MEANS OF FOLK PEDAGOGY IN THE STUDY OF THE HUMANITIES | |
Brockett | Group IV: Theatre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 |
Qiao | Approaches of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