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834B -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834B
TWI807834B TW111118814A TW111118814A TWI807834B TW I807834 B TWI807834 B TW I807834B TW 111118814 A TW111118814 A TW 111118814A TW 111118814 A TW111118814 A TW 111118814A TW I807834 B TWI807834 B TW I8078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lected block
blocks
pins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8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7101A (zh
Inventor
許誠顯
林信安
丁鵬雲
黃鑫茂
劉子維
Original Assignee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8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783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83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7101A/zh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晶片能夠與具有多個觸控區塊的觸控螢幕電性耦接,觸控晶片包括多個接腳、選擇器、第一放大器及第二放大器。多個接腳電性耦接該等觸控區塊。選擇器耦接於該等接腳且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一被選區塊,並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二被選區塊。第一、第二放大器分別用於電性耦接第一、第二被選區塊。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為不小於2的正整數,N為正整數。

Description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關於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的觸控訊號讀取電路之技術,尤其是關於可支援主動筆的觸控螢幕的觸控訊號讀取電路及基於此電路的觸控晶片之技術。
觸控系統需要感測元件、觸控控制器、後端裝置驅動軟體。如運算裝置的觸控螢幕包含感測元件,其中觸控螢幕設置有多個觸控區域。藉由觸控所產生的光、壓力、聲音或者電荷變化等物理訊號,透過觸控控制器讀取類比或數位物理訊號並以加處理後進行確定觸控位置,然後觸控控制器將觸控位置的座標點資料傳送至運算裝置的應用處理器所執行的軟體中加以運用。就觸控控制器的實現來說,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的多條走線連接到觸控控制器,並連接至觸控控制器中多工器然後接到基於放大器的電荷電壓轉換器(charge-to-voltage converter,簡稱QVC或CVC)。
另一方面目前運算裝置的應用趨勢為在手指觸控的觸控系統上進一步支援主動筆(active pen)。觸控螢幕的報告頻率一般為60Hz,主動筆的報告頻率較高(如在240Hz)。因此支援主動筆的觸控控制器,需要增加電荷電壓轉換器(QVC),才能及時接收主動筆訊號,然而,增加電荷電壓轉換器(QVC)的數量會增加觸控控制器的面積及成本。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觸控晶片的技術,其能有助於進一步降低觸控晶片成本並使觸控晶片能夠實現為用於可支援主動筆的觸控螢幕。
為達至少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晶片的實施例,其能夠與一觸控螢幕電性耦接,觸控螢幕具有多個觸控區塊,觸控晶片包括:多個接腳、選擇器、第一放大器及第二放大器。多個接腳用於電性耦接該等觸控區塊。選擇器,耦接於該等接腳,且用於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一被選區塊,並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二被選區塊。第一放大器用於電性耦接第一被選區塊。第二放大器用於電性耦接第二被選區塊。其中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為不小於2的正整數,N為正整數。
為達至少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晶片的實施例,其包含:多個接腳、選擇器模組以及多個放大器。該等接腳用以電性耦接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選擇器模組,耦接於該等接腳,且用於選擇性地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一被選區塊,並選擇性地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二被選區塊。選擇器模組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控制第一被選區塊與該等放大器中的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並且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控制第二被選區塊與該等放大器中的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其中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為不小於2的正整數,N為正整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一被選區塊中 的觸控區塊數量M與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為不同的正整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選擇器包含多個多工器,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與第一放大器之間,以及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與第二放大器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觸控螢幕包括一第一觸控區域與一第二觸控區域,第一觸控區域比第二觸控區域更接近觸控晶片,第一被選區塊位於第一觸控區域,第二被選區塊位於第二觸控區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選擇器包含:第一開關,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中之一與第一放大器之間,用於改變第一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接腳數量。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選擇器包含:第二開關,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中之一與第二放大器之間,用於改變第二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接腳數量。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晶片可支援主動筆,且主動筆的工作頻率大於觸控螢幕的工作頻率。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被選區塊及第二被選區塊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被選區塊比第二被選區塊更接近觸控晶片;且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大於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選擇器模組在不同時間分別形成第一被選區塊及第二被選區塊。
為達至少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訊號處理方法的實施例,用於一觸 控晶片,訊號處理方法包括:a)在一觸控螢幕的一第一方向掃瞄進行時,利用該觸控晶片的一選擇器模組使該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多個被選區塊,並將各該被選區塊電性耦接至該觸控晶片的多個放大器中的一對應的放大器從而讀取該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其中各該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不小於2;b)依據該步驟a)的該等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獲得於一主動筆的第一訊號;c)在該觸控螢幕的一第二方向掃瞄進行時,利用該觸控晶片的該選擇器模組使該觸控螢幕的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多個被選區塊,並將各該被選區塊電性耦接至該觸控晶片的多個放大器中的一對應的放大器從而讀取該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其中各該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不小於2;d)依據該步驟c)的該等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獲得於該主動筆的第二訊號;e)依據該主動筆的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確定該主動筆的觸控位置的座標。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其中在該步驟a)或b)中,該等被選區塊包括第一被選區塊及第二被選區塊,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與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N為不同的正整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比該第二被選區塊更接近該觸控晶片;且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大於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訊號處理方法中該選擇器模組在不同時間分別形成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
如上多個實施例,如為了進一步降低觸控晶片成本並使觸控晶片能夠實現為用於可支援主動筆的觸控螢幕,於觸控螢幕的近端與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的數量可以不同。例如,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可以大於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如此能夠有助於兼顧觸控感應品質與降低觸控晶片成本的技術效果。
1、1B:觸控螢幕
11、12:觸控區域
2:觸控晶片
21、21A、21B:選擇器模組
25、25A、25B:放大器模組
251A~252A、251B:電荷電壓轉換器(QVC)
A1A4、B1~B3:被選區塊
A11~A14:觸控區塊
AN:主動筆
P11~P14、P21~P28:接腳
SW:開關
G1、G2、G1A、G2A:群組
S10~S50:步驟
第1圖為用於讀取觸控螢幕的觸控訊號的觸控晶片的電路架構的一種實現方式的示意圖。
第2圖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讀取觸控訊號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3A圖為觸控晶片將遠端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3B圖為觸控晶片將近端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4圖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的讀取觸控訊號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5圖為觸控晶片將遠端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6圖為可應用於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的觸控螢幕訊號處理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7A圖為觸控螢幕訊號處理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7B圖為觸控螢幕訊號處理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圖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的內部運作時脈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9圖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的讀取觸控訊號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0圖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的讀取觸控訊號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1圖為可應用於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的觸控螢幕訊號處理方法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2圖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觸控螢幕、主動筆在觸控時形成的迴路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說明如後:以下依據本發明提出觸控晶片的電路架構及多種實現方式。該觸控晶片(如第1圖、第3A圖、第3B圖、第5圖或其相關實施例)包含多個接腳以及多個放大器,該等接腳用以電性耦接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如第2圖、第4圖、第5圖、第7A圖、第7B圖或相關實施例),該觸控晶片被配置為令該等接腳中的多個第一接腳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並且被配置為令該等接腳中的多個第二接腳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其中該第一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該等第一接腳的數量,與該第二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該等第二接腳的數量不同。
請參考第1圖,其為用於讀取觸控螢幕的觸控訊號的觸控晶片的電路架構的一種實現方式的示意圖,其可代表基於此電路架構的多個實施例。如第1圖所示,觸控螢幕1具有多個觸控區域(如11、12)。觸控螢幕1例如為在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運算裝置上的觸控螢幕,其為附著或內嵌有觸控偵測裝置、陣列或是薄膜等感測元件的顯示螢幕(如液晶(LCD)螢幕、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螢幕等)。舉例而言,觸控螢幕1在手指觸控的觸控系統基礎上進一步支 援主動筆(active pen)如第1圖中以AN代表示的主動筆。
如第1圖所示,觸控晶片2包含選擇器模組21以及放大器模組25。基於觸控晶片2之架構,例如可實現為適用於讀取主動筆訊號的觸控螢幕讀取電路(readout IC)、觸控控制器或觸控顯示驅動整合(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晶片。選擇器模組21例如包含開關、多工器、選擇器或其他各種合適的電路來實現。放大器模組25包含多個放大器,該等放大器可以被實現為多個電荷電壓轉換器,以將觸控感測的電荷轉換為觸控訊號。在觸控晶片2的實現時,可進一步包含類比數位轉換器等電路對觸控訊號作訊號處理。
此外,如第1圖所示,觸控區域12比觸控區域11更接近觸控晶片2,故相對於觸控晶片2而言,觸控區域12被稱為近端的觸控區域,觸控區域11被稱為遠端的觸控區域。
請參考第2圖,其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讀取觸控訊號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以觸控螢幕1具有16x50個觸控區塊為例,其中觸控區塊以虛線方塊來示意。觸控螢幕1例如包含多條走線分別將觸控區塊電性連接到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觸控晶片2具有類比前端電路與多個接腳電性耦接,類比前端電路例如包含多個開關、多工器、選擇器或其他各種合適的電路來實現,並包含基於放大器的電荷電壓轉換器(QVC)。
主動筆AN的報告頻率高,例如為240Hz,其報點週期較觸控晶片短。因此支援主動筆的觸控晶片2,會導致需要更多電荷電壓轉換器(QVC)才能及時接收主動筆訊號。為了使觸控晶片2可以不增加電荷電壓轉換器(QVC)的數量並及時接收主動筆訊號,一種做法是讓觸控晶片2的多個多工器電性耦接至一個電荷電壓轉換器(QVC),從而讓一個電荷電壓轉換器(QVC)連接多個多工器。另一種做法是進一步研究及探討觸控感測訊號的品質,與電荷電壓轉換器(QVC)電性耦接的觸控區塊的數量的關係,以及與觸控區塊與觸控晶片的距離的關 係。透過電腦模擬的實驗數據,本案發明人發現譬如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為第一數目(如4)以及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為第二數目(如8)的配置下,類比前端所得出的測量結果(如電容值)比較接近,可以直接使用或只需要複雜度低的訊號補償處理。如此就兼顧了觸控感應品質與降低觸控晶片成本的技術效果。誠然,本發明的實現並不受限於示例,上述第一數目、第二數目當可就不同觸控螢幕而作不同的調整,例如可透過模擬實驗而得知。
為了兼顧觸控感測訊號的品質與促進觸控晶片2支援主動筆並降低晶片成本,第1圖的實施例的觸控晶片2可以配置為令不同觸控區域中的觸控區塊所對應的觸控晶片2的接腳被電性耦接的數量不同。例如,在於觸控螢幕1的近端的觸控區域(如觸控區域12)與遠端的觸控區域(如觸控區域11)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的數量可以不同,例如,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可以大於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
如第2圖所示,實線方框代表觸控螢幕1在運作過程中進行例如Y方向的掃瞄時,有不同的觸控區塊對應的接腳於觸控晶片2的選擇器模組21內被電性耦接,從而讀取觸控訊號。例如,第1列(row)每4個觸控區塊被連接成同一區塊,如同被選區塊A1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1列(row)的首4個觸控區塊;第4列(row)每5個觸控區塊被連接成同一區塊,如同被選區塊A2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4列的首5個觸控區塊;第6列(row)每6個觸控區塊被連接成同一區塊,如同被選區塊A3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6列的首6個觸控區塊;第50列(row)每8個觸控區塊被連接成同一區塊,如同被選區塊A4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50列的首8個觸控區塊。請參考第1圖及第2圖,相對於觸控晶片2而言,被選區塊A1可被視為遠端的觸控區塊,被選區塊A4可被視為近端的觸控區塊,遠端列較近端列觸控區塊連接數量少。
舉例而言,觸控螢幕1的被選區塊A1(如第1列的首4個觸控區塊)分別 透過觸控螢幕1中的走線(圖未示)而電性耦接至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一組接腳。請參考第3A圖,其示意關於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的一種實施例。如第3A圖所示,觸控晶片2的一種實施例包含選擇器模組21A以及放大器模組25A,被選區塊A1的觸控區塊電性耦接至接腳P11、P12、P13、P14,接腳P11、P12、P13、P14在選擇器模組21A內透過多條連接線電性耦接,且進一步電性耦接至放大器模組25A內的一個放大器,例如實現為電荷電壓轉換器(QVC)251A。
舉例而言,觸控螢幕1的被選區塊A4(如第50列的首8個觸控區塊)分別透過觸控螢幕1中的走線(圖未示)而電性耦接至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一組接腳。請參考第3B圖,其示意關於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的一種實施例。如第3B圖所示,被選區塊A4的觸控區塊電性耦接至接腳P21~P28,接腳P21~P28在選擇器模組21A內透過連接線電性耦接,且進一步電性耦接至放大器模組25A內的一個放大器,例如實現為電荷電壓轉換器(QVC)252A。
請參考第4圖,其為基於第1圖所示架構的觸控晶片的進行觸控訊號讀取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實線方框代表觸控螢幕1在運作過程中進行例如X方向的掃瞄時,有不同的觸控區塊對應的接腳於觸控晶片2的選擇器模組21內被電性耦接,從而讀取觸控訊號。例如,被選區塊B1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1行(column)的首4個觸控區塊,被選區塊B2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1行的接續的5個觸控區塊,被選區塊B3包含觸控螢幕1的第1行的倒數8個觸控區塊,其餘行的觸控區塊如同第1行(column)連接。
舉例而言,觸控螢幕1的被選區塊B1(如第1行的首4個觸控區塊)分別透過觸控螢幕1中的走線(圖未示)而電性耦接至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一組接腳,觸控螢幕1的被選區塊B3(如第1行的倒數8個觸控區塊)亦同樣電性耦接至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另一組接腳。相較而言,被選區塊B1可被視為遠端, 而被選區塊B3則可視為近端,遠端行較近端行觸控區塊連接數量少。又關於遠端的觸控區域及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的實施例,例如可參考第3A圖、第3B圖而以相似方式來實現,為了本文簡潔起見,不再贅述。
此外,依據第3A圖及第3B圖,選擇器模組21A內透過多條連接線使多個接腳電性耦接從而使多個接腳連接至一個放大器的做法,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進一步改以於該等連接線中設置控制訊號所控制的開關或多工器來實現。如此一來,觸控晶片2可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控制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多個第一接腳(如P11~P14)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一放大器(如第3A圖中的251A)電性耦接,並且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控制該等接腳中的多個第二接腳(如P21~P28)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二放大器(如第3B圖中的252A)電性耦接。
在一種實施例中,如第5圖所示,選擇器模組21B為選擇器模組21的一個實施例,被配置為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如P11~P14)以及該等放大器(如251B)之間。如第5圖中,觸控螢幕1B中觸控區塊A11~A14透過走線電性耦接至接腳P11~P14。該選擇器模組21B被配置為因應控制訊號(如由一個或多個子訊號來實現)的一第一狀態選擇性地控制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多個第一接腳與放大器模組25B中的一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並且被配置為因應該控制訊號的一第二狀態選擇性地控制觸控晶片2的多個接腳中的多個第二接腳與放大器模組25B中的一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舉例而言,在第5圖中,選擇器模組21B配置了連接線以及開關(SW),各個開關能夠個別地以控制訊號來控制開啟(on)或關斷(off)。舉例而言,配置選擇器模組21B被配置為因應該控制訊號而使該等第一接腳電性耦接的該等觸控區塊中的多個第一觸控區塊比該等第二接腳電性耦接的該等觸控區塊中的多個第二觸控區塊更接近該觸控晶片2,且該第一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該等第一接腳的數量,大於該第二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該等第二接腳的數量。上述選擇器模組21B的實施例,可進一步參考第2圖、第3A圖或第 3B圖就X方向或Y方向的觸控區塊而實現對應的接腳的電性耦接。
請參考第6圖,其為可應用於基於第1圖所示架構的觸控晶片的觸控螢幕訊號處理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S10~S50。
步驟S10:在掃瞄X方向時,利用選擇器模組使被選區塊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如此,隨著觸控螢幕X方向掃瞄的進行,利用選擇器模組使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被選區塊(如第4圖所示意的B1、B2或B3;或第7A圖所示意第3行)。如在X方向掃瞄的進行時,多個列(row)如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地先後被驅動,透過電性耦接多個接腳中的一部分數目的接腳(如第4圖的B1、B2或B3分別對應第1行(column)的4、5或8個接腳;或第7A圖的第3行對應的6個接腳)來形成不同被選區塊。在步驟S10中形成每個被選區塊之時,將該被選區塊電性耦接至放大器模組中的一個放大器(如實現為QVC)從而讀取該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如電容值)。若主動筆位於該被選區塊,則可以接收主動筆(如AN)的某一大小的感應量;若主動筆並非位於該被選區塊,則可以接收的感應量相較很低。
步驟S20:接收主動筆(如AN)所輸出的第一訊號,主動筆前端所輸出的訊號(如脈衝訊號(如ring))。步驟S20所代表的是,假設有主動筆在觸控螢幕上時,經過步驟S10的X方向掃瞄之後,多個接收的感應量的結果被視為接收了主動筆所輸出的第一訊號(或可作為X方向的觸控訊號)。
步驟S30:在掃瞄Y方向時,利用選擇器模組使被選區塊(如第7B圖所示意)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如此,隨著觸控螢幕Y方向掃瞄的進行,利用選擇器模組使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被選區塊(如第2圖所示意的A1、A2、A3或A4;或第7B圖所示意第3列)。如在Y方向掃瞄的進行時,多個行(column)如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地先後被驅動,透過電性耦接多個接腳中一部分數目的接腳(如第2圖的A1、A2、A3或A4分別對應第1、4、6或50列(row)的4、5、6或8 個接腳;或第7B圖的第3列對應的6個接腳)來形成不同被選區塊。在步驟S30中形成每個被選區塊之時,將該被選區塊電性耦接至放大器模組中的一個放大器(如實現為QVC)從而讀取該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如電容值)。若主動筆位於該被選區塊,則可以接收主動筆(如AN)的某一大小的感應量;若主動筆並非位於該被選區塊,則可以接收的感應量相較很低。
步驟S40:接收主動筆(AN)所輸出的第二訊號,主動筆前端所輸出的訊號。相似於步驟S20,步驟S40所代表的是,假設有主動筆在觸控螢幕上時,經過步驟S30的Y方向掃瞄之後,多個接收的感應量的結果被視為接收了主動筆所輸出的第二訊號(或可作為Y方向的觸控訊號)。
步驟S50:依據接收到的主動筆(AN)的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計算觸控位置的座標。例如,基於接收到的主動筆(AN)的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可以得知X方向的觸控訊號及Y方向的觸控訊號,也就可推知主動筆在觸控螢幕上所造成的電容分布,並可據以確定主動筆的觸控位置的座標。
舉例而言,觸控晶片2實現為觸控顯示驅動整合(TDDI)晶片,其內部具有顯示驅動的運作時脈(如60Hz)及觸控驅動的運作時脈(如60Hz)以協同觸控螢幕的運作,如第8圖所示,其中顯示一個顯示訊框所對應的邊沿訊號(Vporch)、觸控期(TP term)、手指訊框數目(finger frame number)及筆訊框數目(pen frame number)。假設觸控螢幕的頻率為60Hz,而主動筆的報告頻率為240Hz的情形。故在一個顯示訊框(display frame)的時間間隔(如16.66ms)裡需要報點8次(如X、Y方向各4次),實現為TDDI晶片的觸控晶片2可能需要增加電荷電壓轉換器(QVC)的數量才能及時接收主動筆訊號。在觸控晶片2實現時,如不增加電荷電壓轉換器(QVC)的數量且要同時滿足主動筆的報告頻率(如240Hz),則可利用觸控區域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以減少原本為了接收主動筆訊號的電荷電壓轉換器(QVC)的數量。
如第7A圖或第7B圖所示,譬如觸控螢幕有6x6(共36)個觸控區塊,共有36個電荷電壓轉換器(QVC)接收訊號,觸控晶片2可以實現為,將選擇器模組21配置為X方向、Y方向掃瞄時選擇性地將6個被選區塊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從而X方向、Y方向各只需使用6個電荷電壓轉換器(QVC)來接收主動筆訊號。
一般用手觸控時,可不必利用被選區塊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晶片2被配置為,在主動筆跟觸控螢幕(如包含PxQ個觸控區塊)同步後,利用選擇器模組21將X方向掃瞄時將q個被選區塊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而使對整個觸控螢幕而言僅需使用Q/q個電荷電壓轉換器(QVC)去接收主動筆的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晶片2配置為,在主動筆跟觸控螢幕同步後,利用選擇器模組21將Y方向掃瞄時將p個被選區塊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而使對整個觸控螢幕而言僅需使用P/p個電荷電壓轉換器(QVC)去接收主動筆的訊號。
此外,基於第6圖的方法,可進一步參考與前述實施例(如第2圖、第3A圖、第3B圖、第4圖或相關實施例)而加以實現。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晶片2被配置為對觸控螢幕中被選區塊的群組之間沒有重疊。請參考第9圖,其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讀取觸控訊號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以觸控螢幕1具有16x50個觸控區塊為例。例如,群組G1為觸控螢幕1第1列的首4個觸控區塊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接著,群組G2為觸控螢幕1第1列的接續的4個觸控區塊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其他群組亦可如此類推地運作,如此在觸控區塊的掃描時,對被選區塊的群組之間沒有重疊,藉此能達至有效率的掃描及讀取觸控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晶片2被配置為對觸控螢幕中被選區塊的群組之間可以重疊。請參考第10圖,其為基於第1圖的觸控晶片讀取觸控訊號的一種 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10圖所示,以觸控螢幕1具有16x50個觸控區塊為例。例如,群組G1A為觸控螢幕1第1列的首4個觸控區塊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接著,群組G2A為觸控螢幕1第1列的第4~7個觸控區塊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其他群組亦可如此類推地運作。如此在觸控區塊的掃描時,先後形成的被選區塊的群組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可以重疊(或可稱相同),故重疊的觸控區域(如第1行第4個觸控區塊)會被掃描兩次,藉此能夠增加感應量或觸控訊號的準確度。
請參考第11圖,其為可應用於基於第1圖所示架構的觸控晶片的觸控螢幕訊號處理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第11圖為基於第6圖的方法的一種實施例,第11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S110~S150。
步驟S110:在掃瞄X方向時,利用選擇器模組使被選區塊(如第4圖所示意)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其中被選區塊(如可參照第10圖的G1A、G2A而調整第4圖的B1、B2)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如此,隨著掃瞄觸控螢幕的X方向的進行,先後形成的兩個相鄰被選區塊的群組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可以為相同(或可稱重疊)。
步驟S120:接收主動筆(如AN)所輸出的第一訊號,主動筆前端所輸出的訊號。
步驟S130:在掃瞄Y方向時,利用選擇器模組使被選區塊(如第2圖所示意)對應的接腳電性耦接,其中被選區塊(如可參照第10圖的G1A、G2A)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如此,隨著掃瞄觸控螢幕的Y方向的進行,先後形成的兩個相鄰被選區塊的群組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可以為相同(或可稱重疊)。
步驟S140:接收主動筆(AN)所輸出的第二訊號,主動筆前端所輸出的訊號。
步驟S150:依據接收到的主動筆(AN)的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計算觸控位置的座標。
在第11圖的實施例的步驟S110、S130中,令被選區塊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是為可選的做法。也就是說,在掃瞄X或掃瞄Y方向時,可在一個方向的掃瞄上採用該做法,而在另一個方向的掃瞄上不採用該做法;或者,在掃瞄X或掃瞄Y方向,皆採用該做法。
再者,在基於第6圖或第11圖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中,可進一步參考如第2圖、第4圖、第9圖、第10圖或相關實施例,在掃瞄X或掃瞄Y方向,對個別或每個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作控制或調整,或依據被選區塊為遠端、近端作判斷(如依據行或列的序號),從而控制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相同或不同。譬如遠端的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小於近端的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舉例而言,選擇器模組(如第1圖的21或相關實施例)可被配置為接收多個控制訊號,從而進行基於如第5圖所示的電路操作方式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一些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被選區塊。例如,觸控晶片可以進一步包含控制電路(如以數位電路、微控制器或其他合適電路),其用以輸出多個控制訊號至選擇器模組,從而形成被選區塊且對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作控制或調整。
請參考第12圖,其為基於第1圖所示架構的觸控晶片、觸控螢幕、主動筆在觸控時形成的迴路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本案發明人針對前課題,進一步研究及探討觸控感測訊號的品質,與電荷電壓轉換器(QVC)電性耦接的觸控區塊的數量的關係,以及與觸控區塊與觸控晶片的距離的關係。模擬實驗是在基於第12圖的迴路下,掃瞄方向分別為X方向或Y方向時,針對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如8或4),而分別模擬得出量測之主動筆感應量。
透過電腦模擬的實驗數據,本案發明人發現譬如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為第一數目(如4)以及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為第二數目(如4)的配置下,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主動筆感應量大 於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主動筆感應量,而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為第二數目(如8)的配置下,則量測之主動筆感應量相近,且皆在可使用的範圍內。
依據上述第12圖的迴路的模擬實驗數據,在觸控晶片2可以被配置為近端的觸控區域(如觸控區域12)與遠端的觸控區域(如觸控區域11)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的數量不小於2,且兩者數量可以不同,或是近端的觸控區域(如觸控區域12)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的數量不小於2,遠端的觸控區域(如觸控區域11)不進行電性耦接,例如,遠端及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第一數目及第二數目皆為4,或是遠端及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不同(如第一數目為4、第二數目為8)。
再者,本發明的實現並不受限於示例,上述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當可就不同觸控螢幕以及觸控區塊相對於觸控晶片2而作不同的調整及配置。例如可透過電腦模擬或實體實驗而得知該數量。
在上述關於觸控晶片的任一種實施例中,可選地,也可以有某一或部分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對應接腳的數量為相同的運作或對應的電路配置。
綜上所述,上述多個實施例中的觸控晶片被配置為令該等接腳中的多個第一接腳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並且被配置為令該等接腳中的多個第二接腳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其中該第一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該等第一接腳的數量不小於2,其中該第二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該等第二接腳的數量不小於1。如為了進一步降低觸控晶片成本並使觸控晶片能夠實現為用於可支援主動筆的觸控螢幕,於觸控螢幕的近端與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多個接腳進行電性耦接的數量可以不同。例如,近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可以大於遠端的觸控區域對應的接腳被電性耦接數量。如此能夠有助於兼顧觸控感應品質與降低觸控晶片成本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等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觸控螢幕
11、12:觸控區域
2:觸控晶片
21:選擇器模組
25:放大器模組
AN:主動筆

Claims (20)

  1. 一種觸控晶片,能夠與一觸控螢幕電性耦接,該觸控螢幕具有多個觸控區塊,該觸控晶片包括:多個接腳,用於電性耦接該等觸控區塊;一選擇器,耦接於該等接腳,用於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一被選區塊,並透過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二被選區塊;一第一放大器,用於電性耦接該第一被選區塊;以及一第二放大器,用於電性耦接該第二被選區塊,其中該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該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為不小於2的正整數,N為正整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與該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為不同的正整數。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選擇器包含多個多工器,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與該第一放大器之間,以及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與該第二放大器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觸控螢幕包括一第一觸控區域與一第二觸控區域,該第一觸控區域比該第二觸控區域更接近該觸控晶片,該第一被選區塊位於該第一觸控區域,該第二被選區塊位於該第二觸控區域。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大於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選擇器包含:一第一開關,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中之一與該第一放大器之間,用於改變該第一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接腳數量。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選擇器包含:一第二開關,電性耦接於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中之一與該第二放大器之間,用於改變該第二放大器能夠電性耦接的接腳數量。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觸控晶片可支援一主動筆,且該主動筆的工作頻率大於該觸控螢幕的工作頻率。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
  10. 一種觸控晶片,其包含:多個接腳,該等接腳用以電性耦接一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一選擇器模組,耦接於該等接腳,用於選擇性地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M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一被選區塊,並選擇性地電性耦接該等接腳中的N個接腳來將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第二被選區塊;以及多個放大器,其中該選擇器模組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控制該第一被選區塊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並且被配置為選擇性地控制該第二被選區塊與該等放大器中的一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其中該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該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為不小於2的正整數,N為正整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與該第二放 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為不同的正整數。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比該第二被選區塊更接近該觸控晶片;且該第一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大於該第二放大器電性耦接的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觸控晶片可支援一主動筆,且該主動筆的工作頻率大於該觸控螢幕的工作頻率。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
  15. 如請求項10~14中任一項所述的觸控晶片,其中該選擇器模組在不同時間分別形成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
  16. 一種訊號處理方法,用於一觸控晶片,該訊號處理方法包括:a)在一觸控螢幕的一第一方向掃瞄進行時,利用該觸控晶片的一選擇器模組使該觸控螢幕的多個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多個被選區塊,並將各該被選區塊電性耦接至該觸控晶片的多個放大器中的一對應的放大器從而讀取該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其中各該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不小於2;b)依據該步驟a)的該等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獲得於一主動筆的第一訊號;c)在該觸控螢幕的一第二方向掃瞄進行時,利用該觸控晶片的該選擇器模組使該觸控螢幕的該等觸控區塊的部分形成多個被選區塊,並將各該被選區塊電性耦接至該觸控晶片的多個放大器中的一對應的放大器從而讀取該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其中各該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不小於2;d)依據該步驟c)的該等被選區塊對應的感應量,獲得於該主動筆的第二訊號;e)依據該主動筆的第一訊號及第二訊號,確定該主動筆的觸控位置的座標。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訊號處理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中,該等被選區塊包括第一被選區塊及第二被選區塊,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M與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為N,M、N為不同的正整數。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比該第二被選區塊更接近該觸控晶片;且該第一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M大於該第二被選區塊中的觸控區塊數量N。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之間至少一個觸控區塊為相同。
  20. 如請求項16~19中任一項所述的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該選擇器模組在不同時間分別形成該第一被選區塊及該第二被選區塊。
TW111118814A 2022-05-20 2022-05-20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TWI807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8814A TWI807834B (zh) 2022-05-20 2022-05-20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8814A TWI807834B (zh) 2022-05-20 2022-05-20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7834B true TWI807834B (zh) 2023-07-01
TW202347101A TW202347101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149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8814A TWI807834B (zh) 2022-05-20 2022-05-20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783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6093A (zh) * 2017-01-12 2018-07-16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用於觸控顯示面板之方法
WO2019113802A1 (zh) * 2017-12-12 2019-06-20 深圳深微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触摸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20384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深圳深微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触摸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6093A (zh) * 2017-01-12 2018-07-16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用於觸控顯示面板之方法
WO2019113802A1 (zh) * 2017-12-12 2019-06-20 深圳深微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触摸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20384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深圳深微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触摸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7101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2288B (zh) 显示设备
KR101454521B1 (ko) 터치 탐지
US10488978B2 (en) Driving chip, circuit film, chip-on-film typ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built-in touchscreen
US8754871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46022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70046007A1 (e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761633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ouch-driving circuit, and touch-sensing method
CN104750301A (zh) 触摸感测系统
JP2011023012A (ja) 負のピクセルの補償
CN102778986A (zh) 触控面板控制器以及半导体器件
US20210065610A1 (en) Scanning Circuit, Driver Circuit, Touch Display Panel, Receiving Switch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JP2022528806A (ja) 指紋検出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US20110025644A1 (en) Touch Control Apparatus, Associated Sens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994303A (zh) 触控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513835B (zh) 一种基于互电容触摸屏的触摸坐标检测方法
TWI807834B (zh)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US9513740B2 (en) Chip architecture in improve the sensing latency time in projected capacitance touch
CN107045412B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扫描方法
KR102175932B1 (ko) 터치 센싱 시스템과 그 구동 방법
CN103092451A (zh) 触摸屏的扫描方法
KR20100075328A (ko) 터치형 액정표시장치
CN117130500A (zh) 触控芯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TW201316231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TWI393039B (zh)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KR20190036455A (ko) 센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