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2124B -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2124B
TWI802124B TW110145100A TW110145100A TWI802124B TW I802124 B TWI802124 B TW I802124B TW 110145100 A TW110145100 A TW 110145100A TW 110145100 A TW110145100 A TW 110145100A TW I802124 B TWI802124 B TW I8021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user
image
coordinate information
viewing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5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1062A (zh
Inventor
林肯平
陳千茱
江志文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12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此系統包括第一與第二攝影機、第一螢幕、調整機構以及處理器。第一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影像。第二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一物件的第二影像。調整機構配置於第二攝影機。處理器分別分析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座標訊息與物件的第二座標訊息,依據第一與第二座標訊息使調整機構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以使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

Description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基於網路的遠端視訊會議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視訊會議是通過網路讓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場域的個人或群體實現即時且互動的溝通,並配合多媒體設備以將聲音與影像相互傳遞。
然而,現行的視訊會議技術中,視訊會議僅僅是透透過固定的視訊角度進行交流。遠端場域缺少虛擬實境的互動沉浸效果。舉例來說,現行的視訊會議技術中,本地場域的使用者在視訊會議中移動了位置,螢幕中的遠端場域成像在視覺上並不會有變化。換言之,缺少虛擬實境的互動沉浸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能夠實現虛擬實境的互動沉浸效果。
本發明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包括第一攝影機、第一螢幕、第二攝影機、調整機構以及處理器。第一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影像。第一螢幕呈現畫面以供第一使用者觀看。第二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物件的第二影像。調整機構配置於第二攝影機。處理器與第一攝影機、第二攝影機以及調整機構相互通訊。其中處理器用以:透過第一攝影機獲得第一影像,並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座標訊息;透過第二攝影機獲得第二影像,並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的第二座標訊息;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計算第二攝影機的預定座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調整機構根據預定坐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以使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以及,透過第二攝影機擷取第二影像,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
本發明提供的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包括:透過第一攝影機持續地獲得第一影像,並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座標訊息;透過第二攝影機持續地獲得第二影像,並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的第二座標訊息;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計算第二攝影機的預定座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根據預定坐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透過調整機構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以使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以及透過第二攝影機擷 取第二影像,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
本發明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包括第一攝影機、第一螢幕、第二攝影機、調整機構以及處理器。第一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影像。第一螢幕呈現畫面以供第一使用者觀看。第二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物件的第二影像。調整機構配置於第二攝影機。處理器與第一攝影機、第二攝影機以及調整機構相互通訊。處理器用以透過第一攝影機獲得第一影像,並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座標訊息;透過第二攝影機獲得第二影像,並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的第二座標訊息;依據第一座標訊息的變化量以及第二座標訊息,來透過調整機構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以使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以及透過第二攝影機擷取第二影像,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
基於上述,本發明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座標訊息並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的第二座標訊息,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因此,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如此一來,本發明能夠使視訊會議實現虛擬實境的互動沉浸效果。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5:第一使用者
107:第一螢幕
110:第一攝影機
114:第一控制器
112、122:輔助攝影機
115、115-1、115-2:第一使用者的視角的方向
120:第二攝影機
121:調整機構
123:第二控制器
126:物件
125:第二使用者
127:第二螢幕
128、128-1、128-2:第二攝影機的視角的方向
130:雲端
132:處理器
A1~A3:使用者
D1、D2:水平距離
DSP-1、DSP-2:顯示結果
H1、H1’、H1-1、H1-2、H2、H2’、H3:高度
S1:第一場域的會議桌的邊緣
S2:第二影像中的會議桌的邊緣
S310、S315、S320、S325、S330、S340:步驟
S810、S820:步驟
X、Y、Z:軸向
X1-1、X1-2、Y1-1、Y1-2:位置
θ1、θ1’、θ2、θ2’:角度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一操作情境示意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流程圖。
圖4A至圖4D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二操作情境示意圖。
圖5A、圖5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三操作情境示意圖。
圖6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四操作情境示意圖。
圖7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五操作情境示意圖。
圖8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從多個使用者中選擇出第一使用者的方法流程圖。
圖9A至圖9C分別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一影像的示意圖。
本發明的部份實施例接下來將會配合附圖來詳細描述,以下的描述所引用的元件符號,當不同附圖出現相同的元件符號將視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這些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份,並未揭示所有本發明的可實施方式。更確切的說,這些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中的範例。
請參考圖1,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包括第一攝影機110、第一螢幕107、第二攝影機120、調整機構121以及處理器132。第一攝影機110持續地擷取包含第一使用者105的第一影像。第一螢幕107呈現畫面以供第一使用者105觀看。第二攝影機120持續地擷取包含物件126及/或第二使用者125的第二影像。調整機構121配置於第二攝影機120。調整機構121用以移動第二攝影機120的位置以及第二攝影機120的取景角度。在本實施例中,調整機構121能夠使第二攝影機120進行任意方向的移動與旋轉。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攝影機110以及第一螢幕107例如位於第一場域(如,本地場域)中。第二攝影機120以及調整機構121例如位於第二場域(如,遠端場域)中。
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與第一攝影機110、第二攝影機120以及調整機構121相互通訊。處理器132可以是被設置於雲端130的處理器元件。處理器132可以是雲端伺服器中的處理器元件。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透過第一攝影機110獲得第一影像,並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105的第一座標訊息。 處理器132透過第二攝影機120獲得第二影像,並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126的第二座標訊息。處理器132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來控制調整機構121,使調整機構121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
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來計算出第二攝影機120的預定座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舉例來說,第一座標訊息包括第一使用者105與第一攝影機110之間的水平距離D1以及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H1。第二座標訊息包括物件126與第二攝影機120之間的水平距離D2以及物件126的高度H3。處理器132依據高度H1、高度H3、水平距離D1、D2來計算第二攝影機120的預定座標位置(如,第二攝影機120的高度H2)以及預定取景角度。
在本實施例中,調整機構121接收預定坐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調整機構121根據預定坐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來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以使第二攝影機120的視角的方向128與高度H2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的方向115與高度H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使用者105的特定生理特徵可以被作為高度H1的測量基準。舉例來說,高度H1關聯於眼睛的高度、鼻子的高度或者是頭頂的高度。
具體舉例來說明,處理器132分析出第一影像中包括第一使用者105的注視第一螢幕107時的視角的方向115以及第一使用者105的眼睛的高度H1的相關訊息。高度H1可以是第一軸 向(如,軸向Z或軸向Z的反方向)上的座標。視角的方向115可以是相對於第二軸向(如,軸向Y或軸向Y的反方向)的注視角度。處理器132會依據第一座標訊息的變化量以及第二座標訊息來透過調整機構121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上述的變化量可至少包括在第一時點的第一座標訊息與第二時點之間的第一座標訊息之間的差值。上述的變化量至少包括在第一時點的視角的方向115與第二時點之間的視角的方向115之間的差值。一旦處理器132分析出視角的方向115及/或高度H1發生變化,例如在第一時點及第二時點之間的視角的方向115及/或高度H1發生變化,處理器132會根據第一時點與第二時點之間視角的方向115及/或高度H1的變化量來指示調整機構121來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此外,處理器132還會依據第一使用者105的注視第一螢幕107時的視角的方向115而從第二影像中設定注視點。處理器132依據注視點來判斷物件126的位置或依據注視點來選擇物件126或第二使用者125的其中之一以作為追蹤物件。
處理器132還透過被調整的第二攝影機120來擷取第二影像,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107。因此,第二攝影機120的視角與高度都能夠對應於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與高度。第一螢幕107所顯示出的第二影像也能夠基於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的方向115與高度H1的改變而進行互動。如此一來,雲端視訊會議系統能夠使視訊會議實現如虛擬實境般的互動沉浸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雲端視訊會議系統還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器114以及第二控制器123。第一控制器114可作為雲端130與第一場域之間的通訊節點。第二控制器123可作為雲端130與第二場域之間的通訊節點。第一控制器114與第一攝影機110以及第一螢幕107進行無線或有線通訊。第一控制器114接收第一攝影機110所擷取到的第一影像,並例如以無線通訊方式或有線通訊方式來將第一影像提供至雲端130。第一控制器114還透過雲端130接收第二影像,並控制第一螢幕107顯示出第二影像。第二控制器123與第二攝影機120以及調整機構121進行無線或有線通訊。第二控制器123接收第二攝影機120所擷取到的第二影像,並例如以無線通訊方式或有線通訊方式來將第二影像提供至雲端130。第二控制器123還控制調整機構121來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實際的使用需求,第一控制器114以及第二控制器123的至少一者可以被省略。
在本實施例中,雲端視訊會議系統還可以包括第二螢幕127。第二螢幕127呈現畫面以供第二使用者125觀看。在本實施例中,調整機構121例如是被設置於第二螢幕127的後方或環繞於第二螢幕127。基於調整機構121的運作,第二攝影機120可能被移動到第二螢幕127的周圍或前方。
在本實施例中,雲端視訊會議系統還可以包括輔助攝影機112、122。輔助攝影機112擷取第一場域的俯瞰影像。輔助攝 影機122擷取第二場域的俯瞰影像。
應注意的是,輔助攝影機112所提供的俯瞰影像能夠用以精準地確認第一使用者105在第一場域的位置,並提供第一使用者105的位置的初始化或座標歸零。相似地,輔助攝影機122所提供的俯瞰影像能夠用以精準地確認物件126及/或第二使用者125在第二場域的位置,並提供物件126及/或第二使用者125的位置的初始化或座標歸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攝影機110、第二攝影機120以及輔助攝影機112、122分別可以是由stereo攝影機、RGB攝影機、深度感測器以及紅外光感測器的至少其中之一來實施。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螢幕107以及第二螢幕127分別可以是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提供顯示功能的顯示裝置。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其可載入並執行電腦程式。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攝影機110、第一螢幕107以及第一控制器114可以被設置於相同或不同的電子裝置中。
在此先以第一操作情境來說明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互動操作。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2,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一操作情境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如,第一使用者105的眼睛的高度)等於高度H1-1以及視角的方向115-1。因此,調整機構121會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的方向115-1與第二攝影機120的視角的方向128-1大致平行。因此,基於方向128-1,在第一螢幕107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如顯示結果DSP-1所示。
第一使用者105以第一軸向(如,軸向Z或軸向Z的反方向)移動。當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自高度H1-1改變至高度H1-2時(如,第一使用者105站起來或坐下),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眼睛的高度)等於高度H1-2以及視角的方向115-2。因此,調整機構121會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在本實施例中,視角的方向115-2方向與視角的方向128-2大致平行。因此,基於方向128-2,在第一螢幕107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如顯示結果DSP-2所示。應注意的是,在顯示結果DSP-1中的物件126的角度與DSP-2中的物件126的角度不相同。也就是說,在第一螢幕107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的呈現角度能夠依據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或移動來決定。
應注意的是,現行的視訊會議技術若要改變物件126的角度,需要由位於第二場域的使用者125以手動方式來移動第二攝影機120或轉動物件126。本實施例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是基於第一使用者105的移動來自動地對改變物件126的呈現角度,並不需要由使用者125以手動方式來移動第二攝影機120。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可以改善視訊會議的便利性。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3,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流程圖。圖3所示的方法可適用於圖1所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在步驟S310中,由第一攝影機110持續地擷取包含第一使用者105的第一影像。在步驟S315中,由處理器132獲得第一影像,並且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105的第一座標訊息。在步驟S320中,由第二攝影機120持續地擷取包含物件126的第二影像。在步驟S325中,由處理器132獲得第二影像,並且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126的第二座標訊息。在步驟S330中,由處理器132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計算出第二攝影機120的預定座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在步驟S330中,由調整機構121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為預定座標位置以及預定取景角度,以使第二攝影機120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與高度。在步驟S340中,由第二攝影機120擷取第二影像,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107。步驟S310、S315、S320、S325、S330、S340的實施細節可以由圖1以及圖2的實施例中獲得足夠 的教示,因此不再重述。
請同時參考圖1、圖4A至圖4D,圖4A至圖4D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二操作情境示意圖。在圖4A中,處理器132分析出第一座標訊息以及第二座標訊息。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眼睛的高度)等於高度H1以及水平距離D1。處理器132自第二座標訊息分析出水平距離D2。高度H1與水平距離D1、D2的總和之間具有第一比例。第一比例可以是高度H1除以水平距離D1、D2的總和的商值。因此,調整機構121會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的高度等於高度H2。高度H2與水平距離D2之間具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可以是高度H2除以水平距離D2的商值。第二比例相似於第一比例。
在圖4B中,第一使用者105沿第一軸向(如,圖1所示的軸向Z或軸向Z的反方向)移動。因此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自高度H1改變到高度H1’。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高度(如,眼睛的高度)等於高度H1’以及水平距離D1。高度H1’與水平距離D1、D2的總和之間具有第一比例。因此,調整機構121會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到第三位置。第三位置的高度等於高度H2’。高度H2’與水平距離D2之間具有第二比例。第二比例相似於第一比例。換言之,第二攝影機120的位置被控制以追隨第一使用者105的移動。
在圖4C中,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預定取景 角度等於角度θ1。因此,調整機構121會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取景角度等於角度θ2。在圖4D中,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發生了改變。視角的改變關聯於第一使用者105的位置發生了改變。處理器132分析出預定取景角度等於角度θ1’。因此,調整機構121會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取景角度等於角度θ2’。換言之,第二攝影機120的取景角度被控制以追隨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在本實施例中,角度θ1與角度θ1’之間的變化趨勢正相關於大致上等於角度θ2與角度θ2’之間的變化趨勢。舉例來說,角度θ1大致上等於角度θ2。角度θ1’大致上等於角度θ2’。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32也可以透過第一影像中的第一使用者105的注視方向或瞳孔位置來分析出預定取景角度。
請同時參考圖1、圖5A以及圖5B,圖5A、圖5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三操作情境示意圖。處理器132會修飾第一螢幕107所顯示出的第二影像,使得第二影像的部分內容與第一使用者105所在的第一場域的部分設置一致。舉例來說,在第一螢幕107所顯示出的第二影像中,第一場域的會議桌的邊緣S1與第二影像中的會議桌的邊緣S2在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覺上並不連續,如圖5A所示。因此,處理器132可以對第二影像進行縮放影像處理以將第一場域的會議桌的邊緣S1與第二影像中的會議桌的邊緣S2連續。此外,處理器132也可以控制第二攝影機120以縮放擷取第二影像的範圍以將第一 場域的會議桌的邊緣S1與第二影像中的會議桌的邊緣S2連續,如圖5B所示。如此一來,在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覺感官上,第一場域的會議桌以及第二影像中的會議桌被拼接。如此一來,雲端視訊會議系統能夠提高視訊會議的臨場感。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6,圖6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四操作情境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位置為位置X1-1。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的方向115-1。因此,處理器132控制調整機構121會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在本實施例中,視角的方向115-1方向與視角的方向128-1大致平行。因此,基於方向128-1,在第一螢幕107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如顯示結果DSP-1所示。
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的位置沿著第三軸向(如,軸向X)的反方向自位置X1-1移動到位置X1-2。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的方向115-1被改變為視角的方向115-2。因此,處理器132控制調整機構121會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120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攝影機120會對應地沿著至少第三軸向的反方向移動,並將視角的方向調整為方向128-2。視角的方向115-2方向與視角的方向128-2大致平行。因此,基於方向128-2,在第一螢幕107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如顯示結果DSP-2所示。也就是說,在第一螢幕107 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的呈現角度能夠依據第一使用者105的移動而改變。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7,圖7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五操作情境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自第一座標訊息分析出第一使用者105沿著第二軸向(如,軸向Y)自位置Y1-1移動到位置Y1-2。因此,處理器132控制調整機構121會調整第二攝影機120與物件126之間的距離,從而使第二攝影機120靠近物件126。在第一螢幕107中,第二影像中的物件126自顯示結果DSP-1改變為顯示結果DSP-2。換言之,當第一使用者105沿著第二軸向靠近第一螢幕107時,在第一螢幕107中的物件126會被放大。
此外,在另一方面,當第一使用者105沿著第二軸向的反方向遠離第一螢幕107時,在第一螢幕107中的物件126會被縮小。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8,圖8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從多個使用者中選擇出第一使用者的方法流程圖。在一些情況下,在第一場域中可能會有多個使用者參與視訊會議。圖8所示的方法可適用於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在步驟S810中,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在第一影像中判定多個使用者的其中之一以作為第一使用者。處理器132會在步驟S810中判定顯示於第一影像中的多個使用者的其中之一作為第一使用者105。在步驟S820中,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從第二影像中依據第一使用者105的視角來設定注 視點,以判定物件的位置。處理器132從第二影像中依據第一使用者105注視第一螢幕107的視角來設定注視點,依據注視點來選擇第二場域中的物件106並判定物件106的位置。
具體來說明步驟S810的實施細節。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9A至圖9C,圖9A至圖9C分別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的第一影像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器132會在第一影像中的使用者A1~A3的其中之一以作為第一使用者105。舉例來說,如圖9A所示,處理器132會將在第一影像中最接近於畫面中央的使用者A2作為第一使用者105。另舉例來說,如圖9B所示,處理器132會將在第一影像中以第一軸向(如,軸向Z)移動的使用者A1作為第一使用者105。也就是,處理器132會將在第一影像中站起來的使用者A1作為第一使用者105。再舉例來說,如圖9C所示,處理器132會將在第一影像中以第二軸向(如,軸向Y)移動的使用者A1作為第一使用者105。也就是,處理器132會將在第一影像中向第一螢幕107的使用者A1作為第一使用者105。基於圖9B、圖9C處理器132會將在第一影像中發生移動的使用者作為第一使用者105。如圖9C所示,處理器132也可以將使用者A1~A3之中最接近第一螢幕107的使用者A1作為第一使用者105。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方法能夠分析第一影像以獲得第一使用者的第一座標訊息並分析第二影像以獲得物件的第二座標訊息,依據第一座標訊息以及 第二座標訊息對應地調整第二攝影機的實體座標位置以及取景角度,並將第二影像呈現於第一螢幕。因此,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如此一來,本發明能夠使視訊會議實現虛擬實境的互動沉浸效果。此外,本發明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方法還能夠基於第一使用者的移動來自動地對改變物件的呈現角度。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可以改善視訊會議的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5:第一使用者
107:第一螢幕
110:第一攝影機
112、122:輔助攝影機
114:第一控制器
115:第一使用者的視角的方向
120:第二攝影機
121:調整機構
123:第二控制器
125:第二使用者
126:物件
127:第二螢幕
128:第二攝影機的視角的方向
130:雲端
132:處理器
D1、D2:水平距離
H1、H2、H3:高度
X、Y、Z: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包括:一第一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一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影像;一第一螢幕,呈現畫面以供該第一使用者觀看;一第二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一物件的一第二影像;一調整機構,配置於該第二攝影機;以及一處理器,與該第一攝影機、該第二攝影機以及該調整機構相互通訊,其中該處理器用以:將在該第一影像中的多個使用者當中最接近於畫面中央的使用者或正在移動的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透過該第一攝影機獲得該第一影像,並分析該第一影像以獲得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座標訊息;透過該第二攝影機獲得該第二影像,並分析該第二影像以獲得該物件的一第二座標訊息;依據該第一座標訊息以及該第二座標訊息,透過該調整機構對應地調整該第二攝影機的一實體座標位置以及一取景角度,以使該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以及透過該第二攝影機擷取該第二影像,並將該第二影像呈現於該第一螢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其中該處理器用以依據該第一座標訊息以及該第二座標訊息計算該第二攝影機的一預定座標位置以及一預定取景角度,該調整機構根據該預定坐標位置以及該預定取景角度,對應地調整該第二攝影機的該實體座標位置以及該取景角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其中該第一座標訊息包括該第一使用者與該第一攝影機之間的一第一水平距離以及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高度,該第二座標訊息包括該物件與該第二攝影機之間的一第二水平距離以及該物件的一第二高度,其中,該處理器依據該第一高度、該第二高度、該第一水平距離以及該第二水平距離以計算該第二攝影機的該預定座標位置以及該預定取景角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其中:該處理器將該第一影像中正在以一第一軸向移動的一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或是,該處理器將該第一影像中正在以一第二軸向移動的一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其中該第一軸向與該第二軸向不同。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其中該處理器還用以,依據該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而從該第二影像中設定一注視點,以判定該物件的位置。
  6. 一種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包括:透過一第一攝影機持續地獲得一第一影像,將在該第一影像 中的多個使用者當中最接近於畫面中央的使用者或正在移動的使用者作為一第一使用者,並分析該第一影像以獲得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座標訊息;透過一第二攝影機持續地獲得該第二影像,並分析該第二影像以獲得一物件的一第二座標訊息;依據該第一座標訊息以及該第二座標訊息計算該第二攝影機的一預定座標位置以及一預定取景角度;根據該預定坐標位置以及該預定取景角度,透過該調整機構對應地調整該第二攝影機的一實體座標位置以及一取景角度,以使該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以及透過該第二攝影機擷取該第二影像,並將該第二影像呈現於該第一螢幕。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座標訊息包括該第一使用者與該第一攝影機之間的一第一水平距離以及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高度,該第二座標訊息包括該物件與該第二攝影機之間的一第二水平距離以及該物件的一第二高度,其中,依據該第一座標訊息以及該第二座標訊息計算該第二攝影機的一預定座標位置以及一預定取景角度的步驟包括:依據該第一高度、該第二高度、該第一水平距離以及該第二水平距離以計算該第二攝影機的該預定座標位置以及該預定取景角度。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將在該第一影像中的該些使用者當中最接近於畫面中央的使用者或正在移動的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的步驟包括:將該第一影像中正在以一第一軸向移動的一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或是將該第一影像中正在以一第二軸向移動的一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其中該第一軸向與該第二軸向不同。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依據該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而從該第二影像中設定一注視點,以判定該物件的位置。
  10. 一種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包括:一第一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一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影像;一第一螢幕,呈現畫面以供該第一使用者觀看;一第二攝影機,持續地擷取包含一物件的一第二影像;一調整機構,配置於該第二攝影機;以及一處理器,與該第一攝影機、該第二攝影機以及該調整機構相互通訊,其中該處理器用以:將在該第一影像中的多個使用者當中最接近於畫面中央的使用者或正在移動的使用者作為該第一使用者;透過該第一攝影機獲得該第一影像,並分析該第一影像 以獲得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座標訊息;透過該第二攝影機獲得該第二影像,並分析該第二影像以獲得該物件的一第二座標訊息;依據該第一座標訊息的變化量以及該第二座標訊息,來透過該調整機構對應地調整該第二攝影機的一實體座標位置以及一取景角度,以使該第二攝影機的視角與高度皆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視角與高度;以及透過該第二攝影機擷取該第二影像,並將該第二影像呈現於該第一螢幕。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雲端視訊會議系統,其中該第一座標訊息的變化量,為於一第一時點的該第一座標訊息與於一第二時點的該第一座標訊息之間的差值。
TW110145100A 2021-01-18 2021-12-02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TWI802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38520P 2021-01-18 2021-01-18
US63/138,520 2021-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062A TW202231062A (zh) 2022-08-01
TWI802124B true TWI802124B (zh) 2023-05-11

Family

ID=83782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5100A TWI802124B (zh) 2021-01-18 2021-12-02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212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2586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Bby Solutions, Inc. Gaze direction adjustment for video calls and meetings
US20150373303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John Visosky Eye contact enabling device for video conferencing
US20160142676A1 (en) * 2013-06-26 2016-05-19 Unicredit S.P.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teleconference with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a direct conver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2586A1 (en) * 2012-07-02 2014-01-02 Bby Solutions, Inc. Gaze direction adjustment for video calls and meetings
US20160142676A1 (en) * 2013-06-26 2016-05-19 Unicredit S.P.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teleconference with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a direct conversation
US20150373303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John Visosky Eye contact enabling device for video conferenc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062A (zh)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30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irror video chat using a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US11323656B2 (en) Eye contact enabling device for video conferencing
US7388981B2 (en) Telepresence system with automatic preservation of user head size
US20210281802A1 (en) IMPROV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 CONFERENCES WITH HMDs
Lee et al. Gaze tracking system at a distance for controlling IPTV
JP2017525052A (ja) 表示のためにキャプチャ画像の視野を調整する技術
KR20130108643A (ko) 응시 및 제스처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TW202009786A (zh) 可由頭部操控的電子裝置與其操作方法
TW201530187A (zh) 頭戴式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169409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virtual object in three-dimensional (3d) space
Turner et al. Extending the visual field of a head-mounted eye tracker for pervasive eye-based interaction
TW202141120A (zh) 具可調整影像感測模組的頭戴式裝置及其系統
Lin et al. How about the mentor? effective workspace visualization in ar telementoring
US939222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sual light source, terminal, and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TWI802124B (zh) 雲端視訊會議系統以及遠端視訊會議的方法
TWI603225B (zh) 液晶顯示器顯示視角的調整方法和裝置
US7050084B1 (en) Camera frame display
WO2018149266A1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857461B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012983B2 (ja) 顔画像処理装置
WO201709899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WO2023005200A1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4280A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liv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TWI511053B (zh) 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WO2024064015A1 (en) Representations of participants in real-time communication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