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9129B -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 Google Patents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9129B
TWI799129B TW111104818A TW111104818A TWI799129B TW I799129 B TWI799129 B TW I799129B TW 111104818 A TW111104818 A TW 111104818A TW 111104818 A TW111104818 A TW 111104818A TW I799129 B TWI799129 B TW I7991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bias
transisto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4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3457A (zh
Inventor
王維駿
劉凱尹
林楷越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4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9129B/zh
Priority to US18/106,239 priority patent/US2023025168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9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91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3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345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75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back circui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46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as a fun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ad, e.g. delay, temperature, specific voltage/current characteristic
    • G05F1/467Sources with noise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05Substrate bias-voltage genera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6Current mirrors
    • G05F3/262Current mirrors us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晶體、一回授電路、一偏壓電路、一放大電路及一暫態耦合電路。第一電晶體用以根據一輸入電壓及一控制電壓,產生一輸出電壓。回授電路用以根據輸出電壓,產生一回授電壓。輸出電壓包含一交流成分。偏壓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偏壓電壓。放大電路用以根據第一偏壓電壓及回授電壓,產生控制電壓。暫態耦合電路用以根據交流成分產生一耦合電壓,並根據耦合電壓調節第一偏壓電壓,以使輸出電壓維持於一電壓位準。

Description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壓產生技術,尤其是一種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一般使輸出電壓不受負載影響的電壓調節器(voltage regulator)(例如,線性穩壓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包含運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OPA)及功率電晶體。電壓調節器利用運算放大器及功率電晶體來鎖定電壓,而使輸出電壓不隨負載變化而改變。然而,若負載是非常快速地變化(例如,負載是在微秒的情形下瞬間變大或是變小)時,可能導致運算放大器無法及時地對輸出電壓進行修正,而造成輸出電壓仍可能隨負載變化而大幅度改變或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修正回目標輸出電壓位準;或是若負載是非常快速地變化時,可能需要增加運算放大器的功耗,以使運算放大器可以跟上負載的變化速度,而對輸出電壓進行修正。
鑒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壓調節積體電路。依據一些實施例,本發明可以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仍能使輸出電壓維持於一電壓位準附近或快速地修正回目標輸出電壓位準(即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仍能使輸出電壓不隨負載變化而改變)。依據一些實施例,本發明可以在無需增加電路功耗的情形下,使輸出電壓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仍可以將輸出電壓快速修正回目標位準。
依據一些實施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晶體、一回授電路、一偏壓電路、一放大電路及一暫態耦合電路。第一電晶體用以根據一輸入電壓及一控制電壓,產生一輸出電壓。回授電路用以根據輸出電壓,產生一回授電壓。輸出電壓可包含一交流成分。偏壓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偏壓電壓。放大電路用以根據第一偏壓電壓及回授電壓,產生控制電壓。暫態耦合電路用以根據該交流成分產生一耦合電壓,並根據耦合電壓調節第一偏壓電壓,以使輸出電壓維持於一電壓位準。
綜上所述,依據一些實施例,透過暫態耦合電路,可以增快回授電路之暫態響應的效果,致使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輸出電壓仍可以快速修正回目標位準。依據一些實施例,由於暫態耦合電路可由簡單被動元件構成,因此可以在無需增加電路功耗的情形下使輸出電壓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仍可以將輸出電壓快速修正回目標位準。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及「第二」等術語,其係用以區別所指之元件,而非用以排序或限定所指元件之差異性,且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在本文中,電晶體可以是由雙極性電晶體、金氧半電晶體或是其他特殊種類電晶體實現。為了說明書簡潔,在本文中電晶體皆以金氧半電晶體為例來進行說明。
參照圖1,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方塊示意圖。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包含一第一電晶體M1、一回授電路20、一偏壓電路30、一放大電路40及一暫態耦合電路50。放大電路40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M1。回授電路20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M1及放大電路40。偏壓電路30電性連接放大電路40。暫態耦合電路50電性連接第一電晶體M1、放大電路40及回授電路20。
第一電晶體M1用以根據一輸入電壓V IN及一控制電壓V G1,產生一輸出電壓V OUT。輸出電壓V OUT包含一交流成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電壓V OUT包含一交流成分及一直流成分。以第一電晶體M1為N型電晶體為例進行說明。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控制端M1 G用以接收控制電壓V G1,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輸入端M1 D用以接收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外部之輸入電壓V IN。第一電晶體M1用以根據輸入電壓V IN及控制電壓V G1,而於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輸出端M1 S產生輸出電壓V OUT,以供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外部電路使用。其中,第一控制端M1 G、第一輸入端M1 D及第一輸出端M1 S可以分別是第一電晶體M1之閘極、汲極及源極。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M1是功率電晶體。
參照圖2,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方塊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以晶片實現。第一電晶體M1、回授電路20、偏壓電路30、放大電路40及暫態耦合電路50位於晶片內部,且第一輸入端M1 D及第一輸出端M1 S是晶片之輸出入接腳。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可以是某一大型積體電路(或大型晶片)中的其中一個電路區塊。在又一些實施例中,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可以是由多個相互電性連接的電路區塊實現。例如,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可以由第一電路區塊、第二電路區塊、第三電路區塊及第四電路區塊實現。具體來說,第一電路區塊是第一電晶體M1。第二電路區塊是暫態耦合電路50。第三電路區塊是回授電路20。第四電路區塊可以是由除了第一電路區塊、第二電路區塊及第三電路區塊之外的電路整合而成。例如,偏壓電路30及放大電路40整合成單一電路區塊以作為第四電路區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電路區塊可以由運算放大器實現。
復參照圖1。回授電路20用以根據輸出電壓V OUT,產生一回授電壓V FB。具體來說,回授電路20從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輸出端M1 S獲得輸出電壓V OUT,根據輸出電壓V OUT產生回授電壓V FB,並將回授電壓V FB輸出至放大電路40。回授電壓V FB受輸出電壓V OUT的變化而改變。例如,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大(例如,第一輸出端M1 S被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所抽取之抽載電流變大)而下降時,則回授電壓V FB下降;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小(例如,第一輸出端M1 S被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所抽取之抽載電流變小)而上升時,則回授電壓V FB上升。
偏壓電路30用以產生一第一偏壓電壓V BP1,以作動放大電路40中的電晶體。放大電路40用以根據第一偏壓電壓V BP1及回授電壓V FB,產生控制電壓V G1,並將控制電壓V G1輸出至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控制端M1 G。控制電壓V G1受回授電壓V FB的變化而改變。例如,當回授電壓V FB下降時,控制電壓V G1上升;當回授電壓V FB上升時,控制電壓V G1下降。如此,即可使輸出電壓V OUT被補償而維持於一電壓位準。舉例來說,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大而下降時,則控制電壓V G1因回授電壓V FB而上升,且第一電晶體M1根據上升的控制電壓V G1,增加其於第一輸出端M1 S所產生的輸出電流I D1,致使輸出電壓V OUT因增加的輸出電流I D1而上升並維持於一電壓位準;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小而上升時,則控制電壓V G1因回授電壓V FB而下降,且第一電晶體M1根據下降的控制電壓V G1,降低其於第一輸出端M1 S所產生的輸出電流I D1,致使輸出電壓V OUT因降低的輸出電流I D1而下降並維持於該電壓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偏壓電路30及放大電路40可以整合在一起而以單一運算放大器實現。
暫態耦合電路50用以根據輸出電壓V OUT之交流成分產生一耦合電壓M BP,並根據耦合電壓M BP調節第六電晶體M6之第六控制端M6 G。藉由第六電晶體M6的電流變化,調整控制電壓V G1,而使輸出電壓V OUT能被更快速地修正回目標電壓位準。例如,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大而下降時,耦合電壓M BP下降,且暫態耦合電路50根據下降的耦合電壓M BP,降低第六電晶體M6之第六控制端M6 G的電壓,使第六電晶體M 6輸出電流增大而抬升V G1;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小而上升時,耦合電壓M BP上升,且暫態耦合電路50根據上升的耦合電壓M BP,上升第六電晶體M6之第六控制端M6 G的電壓,使第六電晶體M 6輸出電流減少而使控制電壓V G1降低。因此,控制電壓V G1除了受回授電壓V FB的變化而可被放大電路40補償之外,同時亦可被暫態耦合電路50透過控制第六電晶體M6之電流而補償,因而使輸出電壓V OUT能更快速地在負載有暫態變化時,能將輸出電壓快速修正。
在一些實施例中,暫態耦合電路50擷取一頻帶下之輸出電壓V OUT之交流成分,並將擷取到的交流成分作為耦合電壓M BP。其中,暫態耦合電路50是根據其阻抗與頻率之間的關係來決定該頻帶的範圍。如此,暫態耦合電路50可以在不影響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直流的運作下,增快放大電路40之暫態響應的效果(即增快放大電路40對於輸出電壓V OUT之補償)。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暫態耦合電路50可以是簡單的架構的電路,因此可以節省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設計成本、製造成本、及功率消耗。
參照圖1及圖3。圖3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50之第一電容C1之阻抗頻率響應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暫態耦合電路50包含一第一電容C1。第一電容C1電性連接於放大電路40及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輸出端M1 S之間。第一電容C1用以擷取輸出電壓V OUT之交流成分以產生耦合電壓M BP。其中,該擷取之交流成分之量是根據第一電容C1之阻抗值決定。如圖3所示,可見第一電容C1之阻抗值受頻率的變化而改變,且當第一電容C1之阻抗值愈小時,愈容易擷取到輸出電壓V OUT之交流成分。因此,在輸出電壓V OUT暫態變化之交流成分頻率愈高時,愈能經由第一電容C1擷取作為耦合電壓M BP,並可以依據前述的機制將輸出電壓V OUT調整回目標電壓位準。
參照圖4及圖5。圖4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50之示意圖。圖5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50之串聯電路51之阻抗頻率響應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暫態耦合電路50包含一第一電容C1及一第一電阻R1。第一電容C1串聯第一電阻R1以形成一串聯電路51。串聯電路51電性連接於放大電路40及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輸出端M1 S之間。串聯電路51用以擷取輸出電壓V OUT之交流成分以產生耦合電壓M BP,其中,該擷取之交流成分之量是根據串聯電路51之阻抗值決定。如圖5所示,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地,在第二實施例中,串聯電路51之阻抗值受頻率的變化而改變。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暫態耦合電路50在頻率點F1及頻率點F2之間的頻帶可以擷取到的交流成分的能力皆是幾近相同的。
參照圖6及圖7。圖6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50之示意圖。圖7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50之串並聯電路53之阻抗頻率響應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暫態耦合電路50包含一第一電容C1、一第一電阻R1及一第二電容C2。第一電容C1串聯第一電阻R1(即形成一串聯電路51),且第二電容C2與串聯之第一電容C1及第一電阻R1(即串聯電路51)並聯以形成一串並聯電路53。串並聯電路53電性連接於放大電路40及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輸出端M1 S之間。串並聯電路53用以擷取輸出電壓V OUT之交流成分以產生耦合電壓M BP,其中,該擷取之交流成分之量是根據串並聯電路53之阻抗值決定。如圖7所示,與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相似地,在第三實施例中,串並聯電路53之阻抗值受頻率的變化而改變,而在不同頻率下能擷取到不同大小的輸出電壓V OUT交流成分,用以快速修正輸出電壓V OUT
如圖1所示,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更包含一阻斷阻抗R B1。阻斷阻抗R B1位於一第一節點N1及一第二節點N2之間。阻斷阻抗R B1用以阻隔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之間的交流傳輸。偏壓電路30是於第一節點N1產生第一偏壓電壓V BP1。放大電路40是自第二節點N2獲得第一偏壓電壓V BP1。暫態耦合電路50是調節於第二節點N2上之電壓(即調整於第二節點N2上之第一偏壓電壓V BP1)。如此,即可避免耦合電壓M BP影響到第一節點N1上的第一偏壓電壓V BP1。也就是說,避免耦合電壓M BP影響到偏壓電路30的運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關於輸出電壓V OUT能更快速地維持於一電壓位準之效果,除了暫態耦合電路50根據耦合電壓M BP調節第二節點N2上之電壓能達成該效果之外,也可以透過調節在放大電路40中除了第二節點N2之外的節點之電壓來達成該效果。例如,暫態耦合電路50根據耦合電壓M BP調節放大電路40中除了第二節點N2之外的某一節點之電壓,且對該某一節點之電壓進行調節時,能將輸出電壓V OUT往偏離方向之反方向修正。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放大電路40包含一輸入電路41及一增益電路43。輸入電路41電性連接回授電路20及偏壓電路30。增益電路43電性連接輸入電路41、偏壓電路30、暫態耦合電路50及第一電晶體M1之第一控制端M1 G。輸入電路41用以根據回授電壓V FB及一參考電壓V REF,產生一前置電壓V PV。增益電路43用以根據前置電壓V PV及第一偏壓電壓V BP1,產生控制電壓V G1。參考電壓V REF可以是由一帶隙參考電壓(band gap reference voltage)產生電路(圖未示)產生的電壓。在一些實施例中,放大電路40可以是以單級放大器或是多級放大器(例如雙級放大器)實現。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輸入電路41而言,增益電路43較能直接影響控制電壓V G1的變化。因此,關於輸出電壓V OUT能更快速地維持於一電壓位準之效果,相較於暫態耦合電路50調節輸入電路41中的節點之電壓,暫態耦合電路50調節增益電路43中的節點之電壓(例如,第二節點N2之第一偏壓電壓V BP1)能獲得更佳的該效果。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益電路43包含一電流源電路(於後稱為第二電流源電路I 2)及一增益子電路431。第二電流源電路I 2用以根據第一偏壓電壓V BP1,產生一偏壓電流(於後稱為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四偏壓電流I B4可以是穩定的電流。增益子電路431用以根據前置電壓V PV及第四偏壓電流I B4,產生控制電壓V G1。例如,增益子電路431基於第四偏壓電流I B4而作動,並對前置電壓V PV進行增益而產生控制電壓V G1
以下以放大電路40是雙級放大器進行說明,其中輸入電路41是第一級增益電路且提供第一增益,而增益電路43是第二級增益電路且提供第二增益。放大電路40之總增益為第一增益乘以第二增益。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電路41包含一對差動電晶體411及一電流鏡電路(於後稱為第一電流鏡電路413)。該對差動電晶體411用以根據回授電壓V FB產生一回授電流I FB。第一電流鏡電路413用以根據回授電流I FB,產生一鏡射電流I MR。該對差動電晶體411根據參考電壓V REF及鏡射電流I MR產生前置電壓V PV。其中,鏡射電流I MR與回授電流I FB之間具有一第一比例。例如,第一比例與鏡射電流I MR呈正比,且第一比例與回授電流I FB呈反比,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第一比例可以與鏡射電流I MR呈正比,且第一比例與回授電流I FB呈反比。第一比例可以是固定的(constant)或是可設定的(configurable),例如第一電流鏡電路413為可調式電流鏡,因而可調整第一比例的大小。在一些實施例中,前置電壓V PV為單端電壓。
舉例來說,如圖1所示,該對差動電晶體411包含一第二電晶體M2及第三電晶體M3。以第二電晶體M2及第三電晶體M3為P型電晶體為例進行說明。第二電晶體M2包含一第二輸出端M2 D及一第二控制端M2 G。第三電晶體M3包含一第三輸出端M3 D及一第三控制端M3 G。其中,第二輸出端M2 D及第二控制端M2 G可以分別為第二電晶體M2之汲極及閘極,第三輸出端M3 D及第三控制端M3 G可以分別為第三電晶體M3之汲極及閘極。第二輸出端M2 D電性連接第一電流鏡電路413。第二控制端M2 G用以接收回授電壓V FB。第二電晶體M2用以根據回授電壓V FB而於第二輸出端M2 D產生回授電流I FB。第三輸出端M3 D電性連接第一電流鏡電路413及增益電路43。第三控制端M3 G用以接收參考電壓V REF。第三電晶體M3用以根據參考電壓V REF及鏡射電流I MR而於第三輸出端M3 D產生前置電壓V PV
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電路41更包含一電壓位準移位器(level shifter)(圖未示)。電壓位準移位器電性連接於該對差動電晶體411及第一電流鏡電路413之間。電壓位準移位器用以調整回授電壓V FB之直流成分及參考電壓V REF之直流成分,以最佳化輸入電路41的直流運作。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電路41更包含一電流源電路(於後稱為第一電流源電路I 1)。偏壓電路30還產生一第二偏壓電壓V BP2,以供第一電流源電路I 1運作。第一電流源電路I 1用以根據第二偏壓電壓V BP2,產生二偏壓電流(於後稱為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可以是一主偏壓電流(如圖1所示之第三偏壓電流I B3)的分電流。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流源電路I 1可以以電晶體(如圖1所示之第四電晶體M4)實現。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可以是穩定的電流。第一偏壓電流I B1是流過第二電晶體M2。第二偏壓電流I B2是流過第三電晶體M3。第二電晶體M2是根據回授電壓V FB及第一偏壓電流I B1而於第二輸出端M2 D產生回授電流I FB。第三電晶體M3是根據參考電壓V REF、鏡射電流I MR、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而於第三輸出端M3 D產生前置電壓V PV。例如,第三電晶體M3是將鏡射電流I MR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相減,並根據參考電壓V REF及鏡射電流I MR與第二偏壓電流I B2之間的結果來產生前置電壓V PV。如此,輸入電路41可以提供第一增益,例如輸入電路41以第一增益來放大參考電壓V REF與回授電壓V FB之間的差值而產生前置電壓V PV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流源電路I 2包含一第六電晶體M6。第六電晶體M6包含一第六控制端M6 G及一第六輸出端M6 D。其中,第六控制端M6 G及第六輸出端M6 D可以為第六電晶體M6之閘極及汲極。以第六電晶體M6為P型電晶體為例來說明。第六輸出端M6 D電性連接增益子電路431及第一電晶體M1。第六控制端M6 G電性連接第二節點N2,以接收第一偏壓電壓V BP1。第六電晶體M6用以根據第一偏壓電壓V BP1,於第六輸出端M6 D產生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六輸出端M6 D用以將第四偏壓電流I B4傳輸至增益子電路431。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增益子電路431包含一第七電晶體M7及一第三電容C3。第七電晶體M7包含一第七控制端M7 G及一第七輸出端M7 D。以第七電晶體M7為N型電晶體為例來說明。第七控制端M7 G及第七輸出端M7 D分別為第七電晶體M7之閘極及汲極。第七控制端M7 G用以接收前置電壓V PV。第七輸出端M7 D電性連接第六輸出端M6 D及第一電晶體M1。第七電晶體M7用以根據前置電壓V PV及第四偏壓電流I B4,而於第七輸出端M7 D產生控制電壓V G1。第三電容C3位於第七控制端M7 G及第七輸出端M7 D之間。第三電容C3用以對控制電壓V G1進行米勒補償,以降低主極點(dominant pole)之外的其他極點對控制電壓V G1所產生的影響。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電容C3還可以串聯一第二電阻R2,以進一步消除該其他極點對控制電壓V G1所產生的影響(即能夠更加快速地降低該其他極點對控制電壓V G1所產生的影響)。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七電晶體M7以共源極電晶體實現,且第七電晶體M7提供第二增益。例如,第七電晶體M7是基於第四偏壓電流I B4,對前置電壓V PV進行第二增益,而於第七輸出端M7 D產生控制電壓V G1
具體來說,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大而下降時,耦合電壓M BP下降並造成第一偏壓電壓V BP1下降,第六電晶體M6根據下降的第一偏壓電壓V BP1增加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七電晶體M7基於增加的第四偏壓電流I B4對前置電壓V PV進行第二增益,造成控制電壓V G1上升並使輸出電壓V OUT上升。當輸出電壓V OUT因負載變小而上升時,耦合電壓M BP上升並造成第一偏壓電壓V BP1上升,第六電晶體M6根據上升的第一偏壓電壓V BP1降低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七電晶體M7基於降低的第四偏壓電流I B4對前置電壓V PV進行第二增益,造成控制電壓V G1下降並使輸出電壓V OUT下降。如此,即可加快輸出電壓V OUT維持於一電壓位準的速度。
以下以放大電路40是單級放大器進行說明,其中增益電路43提供放大電路40之全部的增益或是主要的增益。
參照圖8,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方塊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前置電壓V PV為差動電壓。例如,前置電壓V PV包含一第一前置電壓V PV+及一第二前置電壓V PV-。輸入電路41包含一對差動電晶體411。該對差動電晶體411包含一第二電晶體M2及一第三電晶體M3。第二電晶體M2用以根據回授電壓及第一偏壓電流I B1,產生該第一前置電壓V PV+。第三電晶體M3用以根據參考電壓V REF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產生第二前置電壓V PV-
如圖8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偏壓電路30產生一第二偏壓電壓V BP2及一第三偏壓電壓V BP3。輸入電路41包含一第一電流源電路I 1。第一電流源電路I 1用以根據第二偏壓電壓V BP2及第三偏壓電壓V BP3,產生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流源電路I 1是根據第二偏壓電壓V BP2及第三偏壓電壓V BP3產生及傳輸一第三偏壓電流I B3,且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是第三偏壓電流I B3之分電流。其中,第三偏壓電流I B3是穩定的電流。舉例來說,如圖8所示,第一電流源電路I 1包含一第四電晶體M4及一第五電晶體M5。第五電晶體M5與第四電晶體M4疊接(cascode)。第四電晶體M4用以根據第二偏壓電壓V BP2,產生一第三偏壓電流I B3。第五電晶體M5根據第三偏壓電壓V BP3而開啟,將第三偏壓電流I B3分流為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並分別將第一偏壓電流I B1及第二偏壓電流I B2傳輸至第二電晶體M2及第三電晶體M3。
如圖8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流源電路I 2包含第一電流源子電路I 21及第二電流源子電路I 22。增益子電路431包含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第一電流源子電路I 21及第二電流源子電路I 22電性連接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及偏壓電路30。第一電流源子電路I 21用以根據第一偏壓電壓V BP1,產生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二電流源子電路I 22用以根據第二偏壓電壓V BP2,產生第五偏壓電流I B5。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用以根據前置電壓V PV、第四偏壓電流I B4及第五偏壓電流I B5,產生控制電壓V G1;或是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用以根據第一前置電壓V PV+、第二前置電壓V PV-、第四偏壓電流I B4及第五偏壓電流I B5,產生控制電壓V G1
舉例來說,如圖8所示,第一電流源子電路I 21包含一第六電晶體M6及一第八電晶體M8。第八電晶體M8與第六電晶體M6疊接。第二電流源子電路I 22包含一第九電晶體M9及一第十電晶體M10。第十電晶體M10與第九電晶體M9疊接。第六電晶體M6包含一第六控制端M6 G。第六控制端M6 G用以接收第一偏壓電壓V BP1。第九電晶體M9包含一第九控制端M9 G。第九控制端M9 G用以接收第二偏壓電壓V BP2。第六控制端M6 G及第九控制端M9 G可以分別為第六電晶體M6之閘極及第九電晶體M9之閘極。第六電晶體M6根據第一偏壓電壓V BP1產生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八電晶體M8將第四偏壓電流I B4傳輸至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第九電晶體M9根據第二偏壓電壓V BP2產生第五偏壓電流I B5。第十電晶體M10將第五偏壓電流I B5傳輸至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六電晶體M6及第八電晶體M8形成一寬擺幅疊接電路,以提供穩定的第四偏壓電流I B4。第九電晶體M9及第十電晶體M10形成一寬擺幅疊接電路,以提供穩定的第五偏壓電流I B5
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包含一第十一電晶體M11、一第十二電晶體M12、一第十三電晶體M13、一第十四電晶體M14、一第三節點N3及一第四節點N4。第三節點N3位於第十一電晶體M11及第十二電晶體M12之間。第四節點N4位於第十三電晶體M13及第十四電晶體M14之間。第三節點N3及第四節點N4用以分別接收第一前置電壓V PV+及第二前置電壓V PV-。第十二電晶體M12與第十一電晶體M11疊接。第四偏壓電流I B4流過疊接之第十一電晶體M11及第十二電晶體M12。第十四電晶體M14與第十三電晶體M13疊接。第五偏壓電流I B5流過疊接之第十三電晶體M13及第十四電晶體M14。第十一電晶體M11包含一第十一輸出端M11 D。透過第十一電晶體M11、第十二電晶體M12、第十三電晶體M13及第十四電晶體M14的電流變化,可以將第一前置電壓V PV+及第二前置電壓V PV-的差值放大至第十一輸出端M11 D,進而產生控制電壓V G1。如此,第六電晶體M6、第八電晶體M8、第九電晶體M9、第十電晶體M10、第十一電晶體M11、第十二電晶體M12、第十三電晶體M13、第十四電晶體M14可以共同地提供一增益,以作為放大電路40之全部的增益或是主要的增益。例如,第一電流源子電路I 21及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以該增益來放大第一前置電壓V PV+及第二前置電壓V PV-或是放大第一前置電壓V PV+與第二前置電壓V PV-之間的差值,而產生控制電壓V G1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偏壓電流I B4與第五偏壓電流I B5之間具有一第二比例。例如,第二比例與第四偏壓電流I B4呈正比,且第二比例與第五偏壓電流I B5呈反比,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第二比例可以與第四偏壓電流I B4呈正比,且第二比例與第五偏壓電流I B5呈反比。第二比例可以是固定的或是可設定的,例如第二電流鏡電路4311為可調式電流鏡,因而可調整第二比例的大小。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回授電路20包含一第一分壓阻抗R F1、一第二分壓阻抗R F2及一第五節點N5。第一分壓阻抗R F1電性連接第一輸出端M1 S。第二分壓阻抗R F2電性連接第一分壓阻抗R F1。第五節點N5位於第一分壓阻抗R F1及第二分壓阻抗R F2之間。第一分壓阻抗R F1及第二分壓阻抗R F2根據輸出電壓V OUT而於第五節點N5產生回授電壓V FB。具體來說,第一分壓阻抗R F1及第二分壓阻抗R F2對輸出電壓V OUT進行分壓而於第五節點N5產生回授電壓V FB。如此,即可降低回授至放大電路40的電壓大小以符合放大電路40之輸入規範,且回授電壓V FB隨著輸出電壓V OUT變化而改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分壓阻抗R F1及第二分壓阻抗R F2可以以被動元件實現,例如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在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分壓阻抗R F1及第二分壓阻抗R F2為以電阻實現,且第一分壓阻抗R F1及第二分壓阻抗R F2可以具有相同或是不同的電阻值。
如圖1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偏壓電路30包含一第三電流源電路I 3及一第十五電晶體M15。第三電流源電路I 3電性連接第十五電晶體M15。第三電流源電路I 3用以輸出一預定電流I P。第十五電晶體M15用以根據預定電流I P,產生該第一偏壓電壓V BP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電流源電路I 3可以以電晶體實現,在較佳的實施例中,該電晶體的電流值可以能隙參考電路產生之標準電流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第十五電晶體M15除了產生第一偏壓電壓V BP1之外,還可以產生第二偏壓電壓V BP2,且第一偏壓電壓V BP1及第二偏壓電壓V BP2具有同一電壓值。如此,透過穩定的預定電流I P即可使偏壓電路30產生穩定的第一偏壓電壓V BP1及第二偏壓電壓V BP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偏壓電路30之第一偏壓電壓V BP1是被輸出至增益電路43,偏壓電路30之第二偏壓電壓V BP2是被輸出至輸入電路41,且偏壓電路30與增益電路43之間具有阻斷阻抗R B1,偏壓電路30與輸入電路41之間具有阻斷阻抗R B2。阻斷阻抗R B1及阻斷阻抗R B2可以分別阻隔增益電路43與偏壓電路30之間的交流傳輸及輸入電路41與偏壓電路30之間的交流傳輸。如此,即可避免偏壓電路30受到放大電路40(即輸入電路41及增益電路43)之交流訊號的影響。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偏壓電路30還包含一第十六電晶體M16及一第三電阻R3。第十六電晶體M16與第三電阻R3串聯,且串聯的第十六電晶體M16及第三電阻R3電性連接於第三電流源電路I 3及第十五電晶體M15之間。第三電阻R3可以提供第十六電晶體M16較佳的閘極偏壓。第十六電晶體M16用以根據預定電流I P,產生第三偏壓電壓V BP3。透過穩定的預定電流I P即可使偏壓電路30產生穩定的第三偏壓電壓V BP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偏壓電壓V BP1、第二偏壓電壓V BP2具有同一電壓值,且第三偏壓電壓V BP3之電壓值不同於第一偏壓電壓V BP1或第二偏壓電壓V BP2之電壓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述之電晶體能夠以N型電晶體或是P型電晶體來實現。在以與前述之實施例所述之不同的方式來實現電晶體時,依據本發明之揭露可推導出如何適當地調整電壓調節積體電路10之架構。
綜上所述,依據一些實施例,透過暫態耦合電路,可以增快回授電路之暫態響應的效果,致使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輸出電壓仍可以快速修正回目標位準。依據一些實施例,由於暫態耦合電路可由簡單被動元件構成,因此可以在無需增加電路功耗的情形下使輸出電壓在負載快速地變化時仍可以將輸出電壓快速修正回目標位準。
10: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M1:第一電晶體 M1 D:第一輸入端 M1 G:第一控制端 M1 S:第一輸出端 I D1:輸出電流 V G1:控制電壓 V IN:輸入電壓 V OUT:輸出電壓 20:回授電路 R F1:第一分壓阻抗 R F2:第二分壓阻抗 N5:第五節點 V FB:回授電壓 30:偏壓電路 M15:第十五電晶體 M16:第十六電晶體 R3:第三電阻 I P:預定電流 I 3:第三電流源電路 N1:第一節點 V BP1:第一偏壓電壓 V BP2:第二偏壓電壓 V BP3:第三偏壓電壓 R B1:阻斷阻抗 R B2:阻斷阻抗 40:放大電路 41:輸入電路 411:對差動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M2 G:第二控制端 M2 D:第二輸出端 I FB:回授電流 I B1:第一偏壓電流 M3:第三電晶體 M3 G:第三控制端 M3 D:第三輸出端 I MR:鏡射電流 I B2:第二偏壓電流 413:第一電流鏡電路 I 1:第一電流源電路 I B3:第三偏壓電流 M4:第四電晶體 M5:第五電晶體 V PV:前置電壓 43:增益電路 431:增益子電路 M7:第七電晶體 M7 D:第七輸出端 M7 G:第七控制端 R2:第二電阻 C3:第三電容 4311:第二電流鏡電路 M11:第十一電晶體 M11 D:第十一輸出端 M12:第十二電晶體 M13:第十三電晶體 M14:第十四電晶體 N3:第三節點 N4:第四節點 V PV+:第一前置電壓 V PV-:第二前置電壓 I 2:第二電流源電路 I 21:第一電流源子電路 M6:第六電晶體 M6 G:第六控制端 M6 D:第六輸出端 N2:第二節點 I B4:第四偏壓電流 M8:第八電晶體 I 22:第二電流源子電路 M9:第九電晶體 M9 G:第九控制端 I B5:第五偏壓電流 M10:第十電晶體 50:暫態耦合電路 51:串聯電路 53:串並聯電路 F1:頻率點 F2:頻率點 C1:第一電容 C2:第二電容 R1:第一電阻 M BP:耦合電壓 V REF:參考電壓
[圖1]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之方塊示意圖。 [圖2]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之方塊示意圖。 [圖3]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之第一電容之阻抗頻率響應示意圖。 [圖4]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之示意圖。 [圖5]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之串聯電路之阻抗頻率響應示意圖。 [圖6]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之示意圖。 [圖7]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暫態耦合電路之串並聯電路之阻抗頻率響應示意圖。 [圖8]係為本發明依據一些實施例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之方塊示意圖。
10: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M1:第一電晶體
M1D:第一輸入端
M1G:第一控制端
M1S:第一輸出端
ID1:輸出電流
VG1:控制電壓
VIN:輸入電壓
VOUT:輸出電壓
20:回授電路
RF1:第一分壓阻抗
RF2:第二分壓阻抗
N5:第五節點
VFB:回授電壓
30:偏壓電路
M15:第十五電晶體
IP:預定電流
I3:第三電流源電路
N1:第一節點
VBP1:第一偏壓電壓
VBP2:第二偏壓電壓
RB1:阻斷阻抗
RB2:阻斷阻抗
40:放大電路
41:輸入電路
411:對差動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M2G:第二控制端
M2D:第二輸出端
IFB:回授電流
IB1:第一偏壓電流
M3:第三電晶體
M3G:第三控制端
M3D:第三輸出端
IMR:鏡射電流
IB2:第二偏壓電流
413:第一電流鏡電路
I1:第一電流源電路
IB3:第三偏壓電流
M4:第四電晶體
VPV:前置電壓
43:增益電路
431:增益子電路
M7:第七電晶體
M7D:第七輸出端
M7G:第七控制端
R2:第二電阻
C3:第三電容
I2:第二電流源電路
M6:第六電晶體
M6G:第六控制端
M6D:第六輸出端
N2:第二節點
IB4:第四偏壓電流
50:暫態耦合電路
C1:第一電容
MBP:耦合電壓
VREF:參考電壓

Claims (9)

  1. 一種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晶體,用以根據一輸入電壓及一控制電壓,產生一輸出電壓;一回授電路,用以根據該輸出電壓,產生一回授電壓,其中,該輸出電壓包含一交流成分;一偏壓電路,用以產生一第一偏壓電壓;一放大電路,用以根據該第一偏壓電壓及該回授電壓,產生該控制電壓;一阻斷阻抗,位於一第一節點及一第二節點之間;及一暫態耦合電路,用以根據該交流成分產生一耦合電壓,並根據該耦合電壓調節該第一偏壓電壓,以使該輸出電壓維持於一電壓位準;其中,該偏壓電路是於該第一節點產生該第一偏壓電壓,該放大電路是自該第二節點獲得該第一偏壓電壓,該暫態耦合電路是調節於該第二節點上之電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暫態耦合電路包含一第一電容,用以擷取該交流成分以產生該耦合電壓,其中,該擷取之交流成分之量是根據該第一電容之阻抗值決定。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暫態耦合電路包含一第一電容及一第一電阻,該第一電容串聯該第一電阻以形成一串聯電路,該串聯電路用以擷取該交流成分以產生該耦合電壓,其中,該擷取之交流成分之量是根據該串聯電路之阻抗值決定。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暫態耦合電路包含一第一電容、一第一電阻及一第二電容,該第一電容串聯該第一電阻,且該第二電容與串聯之該第一電容及該第一電阻並聯以形成一串並聯電路,該串並聯電路用以擷取該交流成分以產生該耦合電壓,其中,該擷取之交流成分之量是根據該串並聯電路之阻抗值決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放大電路包含:一輸入電路,用以根據該回授電壓及一參考電壓,產生一前置電壓;及一增益電路,用以根據該前置電壓及該第一偏壓電壓,產生該控制電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輸入電路包含:一對差動電晶體,用以根據該回授電壓產生一回授電流;及一第一電流鏡電路,用以根據該回授電流,產生一鏡射電流,其中,該對差動電晶體根據該參考電壓及該鏡射電流產生該前置電壓。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前置電壓包含一第一前置電壓及一第二前置電壓,該輸入電路包含:一對差動電晶體,包含:一第二電晶體,用以根據該回授電壓及一第一偏壓電流,產生該第一前置電壓;及 一第三電晶體,用以根據該參考電壓及一第二偏壓電流,產生該第二前置電壓。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增益電路包含:一第二電流源電路,用以根據該第一偏壓電壓,產生一第四偏壓電流;及一增益子電路,用以根據該前置電壓及該第四偏壓電流,產生該控制電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壓調節積體電路,其中,該偏壓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流源電路,用以輸出一預定電流;及一第十五電晶體,用以根據該預定電流,產生該第一偏壓電壓。
TW111104818A 2022-02-09 2022-02-09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TWI799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4818A TWI799129B (zh) 2022-02-09 2022-02-09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US18/106,239 US20230251680A1 (en) 2022-02-09 2023-02-06 Voltage regul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4818A TWI799129B (zh) 2022-02-09 2022-02-09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9129B true TWI799129B (zh) 2023-04-11
TW202333457A TW202333457A (zh) 2023-08-16

Family

ID=86948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818A TWI799129B (zh) 2022-02-09 2022-02-09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1680A1 (zh)
TW (1) TWI7991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0080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Agere Systems Inc.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 with improved large transient response
TW201303545A (zh) * 2011-07-05 2013-01-16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無需外掛穩壓電容之低壓降穩壓器及其穩壓方法
TW201701101A (zh) * 2015-06-30 2017-01-01 Huawei Tech Co Ltd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與增加其穩定性的方法及鎖相迴路
TWI575351B (zh) * 2016-03-08 2017-03-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穩壓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0080A1 (en) * 2007-01-29 2008-07-31 Agere Systems Inc.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 with improved large transient response
TW201303545A (zh) * 2011-07-05 2013-01-16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無需外掛穩壓電容之低壓降穩壓器及其穩壓方法
TW201701101A (zh) * 2015-06-30 2017-01-01 Huawei Tech Co Ltd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與增加其穩定性的方法及鎖相迴路
TWI575351B (zh) * 2016-03-08 2017-03-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穩壓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3457A (zh) 2023-08-16
US20230251680A1 (en) 2023-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6373B2 (en) Fully differential class AB amplifier and amplifying method using single-ended, two-stage amplifier
US7973605B2 (en) Three-stage frequency-compens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for driving large capacitive loads
US20190004553A1 (en) Ripple pre-amplification based fully integrated low dropout regulator
US7253685B2 (en) Class AB amplifier having adjustable quiescent current and output current
US7310017B2 (en) Operational amplifier circuit
US7312660B2 (e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and active load for the same
CN102915060A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8141182B (zh) 具有共源共栅级和dc偏置调节器的多级放大器
US10474173B2 (en) Voltage regulator having a phase compensation circuit
US11340643B2 (en) Linear regulator circuit and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having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CN212183486U (zh) 误差放大器、电路和电压调节器
CN110377089B (zh) 一种精简的多级差分运放输出共模电压稳定电路
TWI463792B (zh) 具有過衝抑制功能的放大電路
US10574200B2 (en)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JP3391087B2 (ja) 平衡増幅器の共通モード電圧調整装置
TWI799129B (zh) 電壓調節積體電路
US20130181777A1 (en) Voltage regulator
CN108445959B (zh) 一种可选接片外电容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213186054U (zh) 一种基于负阻抗补偿的差分放大器
US20110062922A1 (en) Low dropout regulator
US9367073B2 (en) Voltage regulator
US7986185B2 (en) Rail-to-rail Miller compensation method without feed forward path
TW201740678A (zh) 放大器
CN101114810A (zh) 放大器级、运算放大器、及放大信号的方法
CN107256055A (zh) 一种无片外电容ldo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