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7558B - 滑鼠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滑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7558B
TWI797558B TW110105046A TW110105046A TWI797558B TW I797558 B TWI797558 B TW I797558B TW 110105046 A TW110105046 A TW 110105046A TW 110105046 A TW110105046 A TW 110105046A TW I797558 B TWI797558 B TW I7975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layer
mouse device
button
hollow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5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2287A (zh
Inventor
陳文斌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5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7558B/zh
Priority to US17/584,707 priority patent/US1170955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232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2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7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755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滑鼠裝置包括本體、蓋板、披覆層及接著層。蓋板設置於本體上且包括按鍵。披覆層覆蓋於蓋板上,且披覆層之材質不同於蓋板之材質。接著層接著於蓋板與披覆層之間,接著層具有鏤空部,鏤空部對應於按鍵。

Description

滑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腦周邊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滑鼠裝置。
滑鼠為目前十分常見的電腦輸入裝置,在滑鼠的操作過程中,按鍵是最頻繁操作之構件,例如透過按壓按鍵操控游標進行選取或觸發等動作,因此,按鍵的操作手感對於使用者來說影響甚鉅。
目前市面上的滑鼠外殼皆為硬質塑膠材料所製成,然而,硬質塑膠外殼在外觀上的變化有限,故滑鼠在視覺感受方面無法進一步突破,此外,硬質塑膠的觸感與舒適度也不佳而影響使用者的操作手感。
鑒於上述,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滑鼠裝置包括本體、蓋板、披覆層及接著層。蓋板設置於本體上且包括按鍵。披覆層覆蓋於蓋板上,且披覆層之材質不同於蓋板之材質。接著層接著於蓋板與披覆層之間,接著層具有鏤空部,鏤空部對應於按鍵。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滑鼠裝置,透過在蓋板上覆蓋披覆層,可提高滑鼠裝置的美觀性與操作舒適度,並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使用觸感。此外,透過於蓋板與披覆層之間的接著層設置鏤空部,且鏤空部對應於按鍵,可達到在不影響滑鼠裝置整體外觀的情況下,利用鏤空部調整按鍵、接著層及披覆層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以提供良好的操作手感。
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的圖式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圖1為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局部俯視分解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局部仰視分解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俯視圖。如圖1至圖4所示,滑鼠裝置1為電腦輸入裝置,用以操控電腦(例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之滑鼠游標進行位移或點選等作業。
在一些實施例中,滑鼠裝置1具體上可為機械滑鼠、光學滑鼠或雷射滑鼠。以傳輸方式而言,滑鼠裝置1可為有線滑鼠,例如滑鼠裝置1可透過線路連接到電腦的接口(如USB接口),而藉由線路傳輸資料至電腦,或者滑鼠裝置1也可為無線滑鼠,以透過發射紅外線射頻或藍牙與電腦進行無線傳輸。
如圖1至圖4所示,滑鼠裝置1包括本體10、蓋板11、披覆層14與接著層15。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0為一中空殼體以供容設各式組件(例如微動開關、電路板或感測器等),蓋板11設置於本體10上且包括至少一個按鍵12,在此,滑鼠裝置1為雙鍵滑鼠,蓋板11包括二個按鍵12、13(即左鍵與右鍵),二個按鍵12、13分別可按壓地設置於本體10上,但此並不局限,滑鼠裝置1也可為單鍵滑鼠或三鍵以上的滑鼠。
如圖1至圖4所示,蓋板11包括有一後板111,二個按鍵12、13為長形板體且分別一體延伸自後板111。在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按鍵12包括相對的樞接端121與自由端122,其中樞接端121為按鍵12作為擺動支點的一端,自由端122為按鍵12未受固定而能自由擺動的一端,在此,樞接端121一體連接於後板111,自由端122則朝遠離後板111的方向延伸而未受到固定。藉此,當按鍵12受壓時,按鍵12能以樞接端121為支點相對於後板111擺動而朝本體10下降。另一個按鍵13同樣包括相對的樞接端131與自由端132,其中樞接端131為按鍵13作為擺動支點的一端,自由端132為按鍵13未受固定而能自由擺動的一端,在此,樞接端131一體連接於後板111,自由端132則朝遠離後板111的方向延伸而未受到固定,且二個按鍵12、13之間具有一縫隙112而未彼此連接。藉此,當按鍵13受壓時,按鍵13也能以樞接端131為支點相對於後板111擺動而朝本體10下降。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二個按鍵12、13與後板111亦可為組裝式結構,例如按鍵12之樞接端121與按鍵13之樞接端131可分別透過黏固、卡扣或鎖固等方式組接固定於後板111,此並不侷限。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二個按鍵12、13之間更具有一通孔113,通孔113連通於本體10內部,且本體10內部更設有一滾輪101,滾輪101的部分區域穿出通孔113,使局部滾輪101露出蓋板11而可供使用者操作,例如滾輪101可供操作滾動而進行上下捲動頁面之動作。
如圖1至圖4所示,披覆層14對應於蓋板11的形狀並覆蓋於蓋板11上,接著層15對應於蓋板11與披覆層14的形狀並接著於蓋板11與披覆層14之間,使披覆層14與蓋板11彼此結合固定。其中披覆層14之材質不同蓋板11之材質,舉例來說,本體10與蓋板11為硬質塑膠材質所製成,例如硬質塑膠材質可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ABS樹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等。披覆層14則可為皮料層(例如真皮或人造皮革等)或布料層(例如棉布、麻布、尼龍布、不織布、超織布、聚酯纖維布或牛津布等)。藉此,透過在蓋板11上包覆披覆層14,可提高滑鼠裝置1的美觀性與操作舒適度,並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使用觸感。舉例來說,當披覆層14為布料層時,可具有吸濕性與透氣性,且觸感更加柔軟舒適,當披覆層14為皮料層時,可使滑鼠裝置1整體外觀更有質感並兼具耐用性與透氣性。
如圖1至圖4所示,接著層15可為熱塑性熱熔膠膜並設置於披覆層14的表面,在組裝過程中,可將披覆層14連同接著層15覆蓋於蓋板11表面,再透過對接著層15加熱,使接著層15軟化而產生黏著力以接著於蓋板11與披覆層14之間,待接著層15冷卻硬化後即可使蓋板11與披覆層14的每個部位都能快速且均勻地結合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接著層15亦可為熱固性熱熔膠膜或一般黏膠層,此並不侷限。
如圖1至圖4所示,接著層15更具有至少一個鏤空部16以對應於至少其中一個按鍵12,其中鏤空部16為接著層15之局部挖空區域。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形成有鏤空部16,且鏤空部16對應於按鍵12,具體而言,接著層15具有分別對應於二按鍵12、13位置之二局部接著區域151,152,鏤空部16形成於局部接著區域151以對應於按鍵12。藉此,透過於蓋板11與披覆層14之間的接著層15具有鏤空部16,且鏤空部16對應於按鍵12,可達到在不影響滑鼠裝置1整體外觀的情況下利用鏤空部16調整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以提供良好的操作手感。
承上,詳言之,由於按鍵12上方進一步堆疊接著層15與披覆層14,使得按鍵12的按壓硬度隨之提高。因此,本發明實施例透過在接著層15對應按鍵12的區域形成鏤空部16,即可調整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例如降低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硬度)以提供良好的操作手感且不會影響滑鼠裝置1的外觀。此外,更可根據的不同操作需求,調整鏤空部16的尺寸、位置或形狀,從而產生不同之按壓軟硬度,以滿足不同使用者或產品需求。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更具有另一鏤空部17,且鏤空部17對應於另一個按鍵13,也就是說,鏤空部17形成於局部接著區域152以對應於按鍵13,藉以同時調整另一個按鍵13與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以提供良好的操作手感。然而,本實施例僅為舉例,接著層15可僅對應其中一個按鍵12形成鏤空部16。
圖5為圖4沿線段5-5之剖視圖,圖6為圖5之局部放大圖。如圖4至圖6所示,其中一個按鍵12為例,接著層15之鏤空部16的形成位置鄰近於按鍵12的樞接端121,也就是說,鏤空部16至樞接端121的距離小於鏤空部16至自由端122的距離。藉此,鏤空部16能夠更有效地調整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具體而言,由於按鍵12受壓時,大部分的應力會集中在樞接端121的區域,因此,本發明實施例透過鏤空部16鄰近於樞接端121,可有效減少按鍵12受壓時所產生之應力而降低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鏤空部16亦可對應於按鍵12的其他部位,例如鏤空部16可直接對應於樞接端121處,或者鏤空部16也可鄰近自由端122,此並不侷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接著層15之鏤空部17也可鄰近或直接對應於按鍵13的樞接端131、或者鏤空部17也可對應於按鍵13的其他部位(如自由端132)。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之鏤空部17即鄰近於按鍵13的樞接端131,而能更有效地調整按鍵13、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按鍵12包括一內表面123,其中內表面123為按鍵12朝向本體10內部之表面,內表面123更具有一凹陷區124,使按鍵12對應凹陷區124處的厚度縮減,以進一步利用凹陷區124調整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例如降低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硬度)而提供良好的操作手感且不會影響滑鼠裝置1的外觀。此外,更可根據的不同操作需求,調整凹陷區124的尺寸、位置或形狀,從而產生不同之按壓軟硬度,以滿足不同使用者或產品需求。在一些實施例中,凹陷區124的表面可為凹曲面,使按鍵12之內表面123在外觀上能夠更加平順。
再如圖5所示,按鍵12之內表面123之凹陷區124的設置位置可對應於接著層15之鏤空部16,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之鏤空部16與按鍵12之凹陷區124的設置位置皆鄰近於按鍵12的樞接端121而彼此對應,也就是說,凹陷區124至樞接端121的距離小於凹陷區124至自由端122的距離。藉此,凹陷區124能夠更有效地調整按鍵12、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著層15之鏤空部16與按鍵12之凹陷區124亦可分別對應於按鍵12不同部位,此並不侷限。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按鍵13的內表面亦可具有凹陷區以調整按鍵13、接著層15及披覆層14堆疊後的按壓軟硬度,在此即不重覆贅述。
上述接著層15之鏤空部16、17可有多種不同的實施例,例如二鏤空部16、17的尺寸、位置或數量可相同或不同,此分別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如圖2與圖4所示,以其中一個鏤空部16為例,鏤空部16可包括至少一排貫穿孔,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鏤空部16是由二排以上的貫穿孔所構成,鏤空部16包括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一貫穿孔161、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二貫穿孔162及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三貫穿孔163,且多個第一貫穿孔161、多個第二貫穿孔162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彼此並排設置。在此,按鍵12呈長形板體,多個第一貫穿孔161、多個第二貫穿孔162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分別沿著按鍵12的寬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但此並不侷限,多個第一貫穿孔161、多個第二貫穿孔162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亦可分別沿著按鍵12的長度方向排列設置,或者多個第一貫穿孔161、多個第二貫穿孔162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亦可為非並排設置(例如交錯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鏤空部16的各第一貫穿孔161、各第二貫穿孔162及各第三貫穿孔163的尺寸、數量或位置可相同或不同。如圖2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貫穿孔161、各第二貫穿孔162及各第三貫穿孔163為相同尺寸之圓孔,且透過鏤空部16為多排貫穿孔,可有效縮小各貫穿孔(即各第一貫穿孔161、各第二貫穿孔162及各第三貫穿孔163)的尺寸,以避免貫穿孔過大而影響滑鼠裝置1的外觀。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另一個鏤空部17與鏤空部16的結構相同並且彼此對稱設置,例如二鏤空部16、17以縫隙112的延伸方向為基準彼此對稱設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二鏤空部16、17的結構亦可完全不同,或者二鏤空部16、17亦可為非對稱設置。
或者,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接著層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a的鏤空部16a包括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一貫穿孔161a、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二貫穿孔162a及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三貫穿孔163a,多個第一貫穿孔161a、多個第二貫穿孔162a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a分別沿著按鍵12的寬度方向間隔排列設置,且各第一貫穿孔161a、各第二貫穿孔162a及各第三貫穿孔163a為長條孔並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一貫穿孔161a、多個第二貫穿孔162a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a亦可分別沿著按鍵12的長度方向排列設置,或者多個第一貫穿孔161a、多個第二貫穿孔162a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a彼此可為並排設置或非並排設置(例如交錯設置)。
此外,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另一個鏤空部17a與鏤空部16a的結構相同並且彼此對稱設置,例如二鏤空部16a、17a以縫隙112的延伸方向(請參圖4)為基準彼此對稱設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二鏤空部16a、17a的結構亦可完全不同,或者二鏤空部16a、17a亦可為非對稱設置。
又或者,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接著層第三實施例之俯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b的鏤空部16b包括一個第一貫穿孔161b、一個第二貫穿孔162b及一個第三貫穿孔163b,第一貫穿孔161b、第二貫穿孔162b及第三貫穿孔163b分別為長條孔並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延伸,且第一貫穿孔161b、第二貫穿孔162b及第三貫穿孔163b朝按鍵12的長度方向並排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貫穿孔161b、第二貫穿孔162b及第三貫穿孔163b亦可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並排設置,或者第一貫穿孔161b、第二貫穿孔162b及第三貫穿孔163b亦可彼此為非並排設置(例如交錯設置)。
此外,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另一個鏤空部17b與鏤空部16b的結構相同並且彼此對稱設置,例如二鏤空部16b、17b以縫隙112的延伸方向(請參圖4)為基準彼此對稱設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二鏤空部16b、17b的結構亦可完全不同,或者二鏤空部16b、17b亦可為非對稱設置。
如圖9所示,為本發明接著層第四實施例之俯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接著層15c的鏤空部16c包括一個第一貫穿孔161c、多個第二貫穿孔162c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c,第一貫穿孔161c為長條孔且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二貫穿孔162c分別為尺寸相同之圓孔且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排列設置,各第三貫穿孔163c為長度小於第一貫穿孔161c之長條孔且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排列設置,故第一貫穿孔161c、各第二貫穿孔162c及各第三貫穿孔163c的尺寸與數量皆不相同。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另一個鏤空部17c與鏤空部16c的尺寸與結構不同而彼此為非對稱設置,其中鏤空部17c包括複數個貫穿孔171c,各貫穿孔171c分別為長條孔且朝按鍵12的長度方向延伸,且多個貫穿孔171c朝按鍵12的寬度方向排列成一排。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鏤空部16c之第一貫穿孔161c、多個第二貫穿孔162c及多個第三貫穿孔163c可彼此為並排設置或非並排設置(例如交錯設置)。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滑鼠裝置 10:本體 101:滾輪 11:蓋板 111:後板 112:縫隙 113:通孔 12:按鍵 121:樞接端 122:自由端 123:內表面 124:凹陷區 13:按鍵 131:樞接端 132:自由端 14:披覆層 15,15a,15b,15c:接著層 151,152:局部接著區域 16,16a,16b,16c:鏤空部 161,161a,161b,161c:第一貫穿孔 162,162a,162b,162c:第二貫穿孔 163, 163a,163b,163c:第三貫穿孔 17,17a,17b,17c:鏤空部 171c:貫穿孔
[圖1] 係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 係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局部俯視分解立體圖。 [圖3] 係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局部仰視分解立體圖。 [圖4] 係本發明滑鼠裝置第一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5] 係圖4沿線段5-5之剖視圖。 [圖6] 係圖5之局部放大圖。 [圖7] 係本發明接著層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8] 係本發明接著層第三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9] 係本發明接著層第四實施例之俯視圖。
1:滑鼠裝置
11:蓋板
111:後板
112:縫隙
113:通孔
12:按鍵
121:樞接端
122:自由端
13:按鍵
131:樞接端
132:自由端
14:披覆層
15:接著層
151,152:局部接著區域
16:鏤空部
161:第一貫穿孔
162:第二貫穿孔
163:第三貫穿孔
17:鏤空部

Claims (12)

  1. 一種滑鼠裝置,包括:一本體;一蓋板,設置於該本體上,該蓋板包括一按鍵;一披覆層,覆蓋於該蓋板上,且該披覆層之材質不同於該蓋板之材質;以及一接著層,該接著層具有黏著力並接著於該蓋板與該披覆層之間,該接著層具有一鏤空部,且該接著層具有接著於該按鍵上之一局部接著區域,該鏤空部形成於該局部接著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按鍵包括相對的一樞接端與一自由端,該接著層之該鏤空部鄰近於該樞接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按鍵包括一內表面,該內表面更具有一凹陷區。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按鍵包括相對的一樞接端與一自由端,該凹陷區鄰近於該樞接端。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凹陷區的位置更對應於該鏤空部的位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鏤空部包括複數個貫穿孔,該些貫穿孔排列成一排。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各該貫穿孔的尺寸相同。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鏤空部包括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一貫穿孔與排列成排之複數個第二貫穿孔,該些第一貫穿孔與該些第二貫穿孔彼此並排設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各該第一貫穿孔的尺寸不同於各該第二貫穿孔的尺寸。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蓋板更包括另一按鍵,該接著層設置另一鏤空部,該接著層具有接著於該另一按鍵上之另一局部接著區域,該另一鏤空部形成於該另一局部接著區域。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鏤空部的尺寸或位置不同於該另一鏤空部的尺寸或位置。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滑鼠裝置,其中該披覆層為一皮料層或一布料層。
TW110105046A 2021-02-09 2021-02-09 滑鼠裝置 TWI797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5046A TWI797558B (zh) 2021-02-09 2021-02-09 滑鼠裝置
US17/584,707 US11709556B2 (en) 2021-02-09 2022-01-26 Mous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5046A TWI797558B (zh) 2021-02-09 2021-02-09 滑鼠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2287A TW202232287A (zh) 2022-08-16
TWI797558B true TWI797558B (zh) 2023-04-01

Family

ID=8270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046A TWI797558B (zh) 2021-02-09 2021-02-09 滑鼠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9556B2 (zh)
TW (1) TWI79755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5566A1 (en) * 2003-01-15 2004-07-29 Jui-An Tsai Mouse with liquid decoration
CN204302920U (zh) * 2014-10-31 2015-04-29 嘉善华阳木业植绒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植绒防滑鼠标
CN104932725A (zh) * 2015-07-06 2015-09-23 翟燕 鼠标
CN106293150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合肥耀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镂空透气鼠标
CN210836024U (zh) * 2019-12-11 2020-06-23 熊志高 一种鼠标
CN211015429U (zh) * 2019-12-20 2020-07-14 深圳市苏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鼠标
TWM600868U (zh) * 2020-06-18 2020-09-01 高苑科技大學 溫控散熱式滑鼠
CN212391779U (zh) * 2020-08-19 2021-01-22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以及鼠标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330A1 (en) * 2004-02-06 2005-08-11 Acco Brands, Inc. Computer input devices
US7159700B2 (en) * 2004-02-18 2007-01-09 Sheng Hsin Liao Computer peripheral with cable reeling device
TW200625151A (en) * 2005-01-13 2006-07-16 Asustek Comp Inc Casing structure of mouse
US7333091B2 (en) * 2005-02-02 2008-02-19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rgonomic mouse
US20060209026A1 (en) * 2005-03-14 2006-09-21 Balmes Philip M Computer mouse cov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5566A1 (en) * 2003-01-15 2004-07-29 Jui-An Tsai Mouse with liquid decoration
CN204302920U (zh) * 2014-10-31 2015-04-29 嘉善华阳木业植绒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植绒防滑鼠标
CN104932725A (zh) * 2015-07-06 2015-09-23 翟燕 鼠标
CN106293150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合肥耀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镂空透气鼠标
CN210836024U (zh) * 2019-12-11 2020-06-23 熊志高 一种鼠标
CN211015429U (zh) * 2019-12-20 2020-07-14 深圳市苏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鼠标
TWM600868U (zh) * 2020-06-18 2020-09-01 高苑科技大學 溫控散熱式滑鼠
CN212391779U (zh) * 2020-08-19 2021-01-22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装置以及鼠标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53159A1 (en) 2022-08-11
US11709556B2 (en) 2023-07-25
TW202232287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1186B2 (en) Controller with sensor-rich controls
JP6218149B2 (ja) 入力装置アセンブリ
US10115543B2 (en) Keyboard co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85591B (zh) 觸控鍵盤
TWI598796B (zh) 觸摸感應開關及電子裝置
US20130076635A1 (en) Membrane touch keyboard structure for notebook computers
US20020167495A1 (en) Collapsible data entry panel
CA2438987A1 (en) Computer mouse
KR20100106435A (ko) 다중-프로그램 가능 버튼들을 구비한 인체공학적 마우스 장치
US9229537B2 (en) Covering structure,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vering structure
TWI797558B (zh) 滑鼠裝置
TW202125550A (zh) 鍵盤裝置
TW202028932A (zh) 滑鼠裝置
TWI664890B (zh) Touch device
CN114967944A (zh) 鼠标装置
US20140078062A1 (en) Mouse device
JP4642199B2 (ja) 高感度多方向ロッカー・ボタン付キーパッド
WO2008019701A3 (en) Scrollbar and touchpad with tactile and/or audible feedback
TW202303645A (zh) 鍵盤裝置
TWM450771U (zh) 可調整回復彈力的滑鼠按鍵裝置
KR100479537B1 (ko) 개인용 컴퓨터용 컴퓨터 입력 장치 및 컴퓨터 마우스
TWI747700B (zh) 鍵盤
TWI775573B (zh) 電子裝置
TW202144969A (zh) 滑鼠裝置
TWM311078U (en) Thin keystroke panel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