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7019B - 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7019B TWI797019B TW111120051A TW111120051A TWI797019B TW I797019 B TWI797019 B TW I797019B TW 111120051 A TW111120051 A TW 111120051A TW 111120051 A TW111120051 A TW 111120051A TW I797019 B TWI797019 B TW I79701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grid
- power
- load
- microgrids
- belong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複數個微電網,各個微電網包括儲能裝置、分散式發電裝置以及運算主機。運算主機從儲能裝置及負載取得目前電量、電池度數及負載功率,且根據負載功率控制儲能裝置及分散式發電裝置共同供電給負載,並根據目前電量、電池度數以及負載功率計算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又根據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負載功率計算調度電量。當調度電量為正時,微電網屬於供電端,當調度電量為負時,微電網屬於需求端。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電力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根據微電網的調度電量來調度微電網的電力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目前,台灣的發電技術為以集中式發電為主要的電力調度技術,電力需求的提升使問題逐漸顯露,問題所在於集中式發電模式下,當中央發電發生問題,下方的電力用戶只能等待電力恢復且無電可使用。
雖然現在已有太陽能發電機輔助發電來緩解前述狀況,但太陽能發電機的電力會隨著天氣變化而更動,太陽發電機並非穩定的電力來源,如何解決前述缺失,遂成為待解決的問題。
綜觀前所述,本發明之發明者思索並設計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以期針對習知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用以解決習知技術中所面臨之問題。
基於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複數個微電網,各個微電網包括儲能裝置、分散式發電裝置以及運算主機。儲能裝置及分散式發電裝置電性連接負載。運算主機電性連接負載、儲能裝置及分散式發電裝置,運算主機從儲能裝置及負載取得目前電量、電池
度數及負載功率,並根據負載的負載功率控制儲能裝置及分散式發電裝置共同供電給負載,且根據目前電量、電池度數以及負載功率計算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又根據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負載功率計算調度電量。其中當調度電量為正時,微電網屬於供電端,當調度電量為負時,微電網屬於需求端。其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
可選地,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調度電量,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加總複數個調度電量以取得總調度電量,當總調度電量大於零,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當總調度電量小於零時,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提出要電需求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要電需求供電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
可選地,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根據目前電量計算負載權限,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負載權限,當複數個負載權限彼此相異時,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從複數個負載權限選出最低負載權限及最高負載權限,並判斷對應最低負載權限的微電網處於卸載狀態及對應最高負載權限的微電網處於可供電狀態。
可選地,當負載權限小於負載權限閾值,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在判斷對應的負載權限小於負載權限閾值時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可選地,在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後,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從儲能裝置更新目
前電量,當更新後目前電量大於電量閾值時,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可選地,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利用複數個需量權限對負載所包括的複數個電子裝置進行分類,並將各個電子裝置標示為複數個需量權限之一。
可選地,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具有資料庫,運算主機於傳送時間點傳送目前電量、電池度數、負載功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至資料庫,複數個微電網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傳送時間點,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當複數個傳送時間點彼此不同,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之每兩個之間的時間差值是否大於時間閾值。
基於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適用於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複數個微電網,各個微電網包括儲能裝置、分散式發電裝置及運算主機,儲能裝置和分散式發電裝置電性連接於運算主機及負載,運算主機電性連接於負載,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包括:藉由運算主機從對應的儲能裝置及對應的負載取得目前電量、電池度數以及負載功率;藉由運算主機根據目前電量、電池度數以及負載功率計算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藉由運算主機根據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對應的負載功率計算調度電量;藉由運算主機根據調度電量判斷所對應的微電網屬於供電端或需求端,其中當調度電量為正時,運算主機判斷對應的微電網屬於供電端,當調度電量為負時,運算主機判斷對應的微電網屬於需求端;藉由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該微電網。
可選地,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調度電量,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加總複數個調度電量以取得總調度電量;當總調度電量大於零,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當總調度電量小於零時,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提出要電需求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應端的微電網根據要電需求供電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
可選地,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根據目前電量計算負載權限;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負載權限;當複數個負載權限彼此相異時,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從複數個負載權限選出最低負載權限及最高負載權限,並判斷對應最低負載權限的微電網處於卸載狀態及對應最高負載權限的微電網處於可供電狀態。
可選地,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在判斷對應的負載權限小於負載權限閾值時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可選地,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經過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後,藉由屬於該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從該儲能裝置更新該目前電量;當更新後目前電量大於電量閾值時,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可選地,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利用複數個需量權限對負載所包括的複數個電子裝置進行分類,並將各個電子裝置標示為複數個需量權限之一。
可選地,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具有資料庫,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包括:藉由運算主機於傳送時間點傳送目前電量、電池度數、負載功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至資料庫;藉由複數個微電網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傳送時間點,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當複數個傳送時間點彼此不同,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之每兩個之間的時間差值是否大於時間閾值。
承上所述,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透過計算各個微電網的調度電量,判斷微電網屬於供電端或需求端,將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的電力調度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可使微電網的運作更為流暢並延長微電網的壽命。
11:儲能裝置
12:分散式發電裝置
13:運算主機
131:資料庫
Di:電池度數
GE1:發電量
L1:負載
MC1A:第一微電網
MC1B:第二微電網
MC1C:第三微電網
Pi:負載功率
SoCi:目前電量
1A,1B: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
10A~10N:微電網
S11~S17,S21~42,S51~S57:步驟
第1A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在一實施例的配置圖。
第1B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在一實施例的功能性方塊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在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在另一實施例的配置圖。
第4A圖至第4D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在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在又另一實施例的功能性方塊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在又另一實施例的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的流程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分散式發電裝置的發電量圖。
第8圖至第10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的負載用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之儲能裝置的當前電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的負載權限圖。
第13圖為本發明之微電網的調度電量圖。
應當理解的是,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在本發明中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區分開。
除非另有定義,本發明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定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請參閱第1A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在一實施例的配置圖。如第1A圖所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1A包括複數個微電網10A~10N,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數目根據實際用電區域而有所調整而可例如為3個,但其並未侷限於本發明所列舉的範圍。複數個微電網10A~10N彼此互相電性連接。具體而言,複數個微電網10A~10N透過複數條電力線彼此電性連接而能傳送及接收電力,且透過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彼此無線連接而能互相傳送資訊,例如用電資訊或可調度電量,無線連接可包括Wi-Fi、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紫蜂(ZigBee)、藍芽(bluetooth)、NB-IoT(Narrow Band IoT)或LoRa(Long Range),當然也可為其他無線連接,並未侷限
於本發明所列舉的範圍。此外,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配置為分散式系統(distributed system)而無主從之分,且具有靈活性加、運算速度快、易擴充及不會發生單點故障的問題,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資源為共享的;進一步來說,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配置為分散式系統中的邊緣運算架構,複數個微電網10A~10N之每一個為邊緣節點而能彼此分工合作來強化運算及處理功能。
請參閱第1B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在一實施例的功能性方塊圖。如第1B圖所示,以微電網10A為例說明微電網所包括的多個元件,其餘複數個微電網10B~10N的配置與微電網10A的配置相同,於此不再重複敘述。微電網10A包括儲能裝置11、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及運算主機13,儲能裝置11及分散式發電裝置12電性連接運算主機13,儲能裝置11、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及運算主機13電性連接負載L1。儲能裝置11儲存電能。分散式發電裝置12產生發電量GE1。運算主機13從儲能裝置11及負載L1取得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及負載功率Pi,且根據負載功率Pi控制儲能裝置11及分散式發電裝置12共同供電給負載,運算主機13根據目前電量、電池度數以及負載功率計算調度電量,並根據調度電量判斷微電網10A是否能供電給需要電量的其他微電網,調度電量的詳細步驟將於後文說明。
其中,儲能裝置11可為能儲存及接收電量的電子裝置,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可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運算主機13可為具有處理器的電子裝置,負載L1可包括需要用電的複數個電子裝置。舉例來說,儲能裝置11為電池組,分散式發電裝置12為太陽能發電機,運算主機13為樹莓派(Raspberry Pi)系列電腦,負載L1包括伺服器、電燈、冷氣、遊戲機和插座。
在另一實施例中,微電網10A可進一步包括儲能變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儲能變流器可電性連接儲能裝置11、分散式發電裝置12、運算主機13以及負載L1;具體而言,儲能變流器可透過(alternate current bus,AC bus)電性連接儲能裝置11、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及負載L1,儲能變流器可透過RJ45網路線連接運算主機13,運算主機13透過Modbus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傳送控制命令至儲能變流器及從儲能變流器取得關於儲能裝置11、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及負載L1的資訊。儲能變流器可將分散式發電裝置12多餘的發電量儲存在儲能裝置11,運算主機13可透過儲能變流器控制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及儲能裝置11供電給負載L1及取得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及負載功率Pi。
請參閱第2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在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如第2圖所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包括步驟S11~步驟S17。第2圖所示的方法可適用於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的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微電網,但不以此為限。以下例性地以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1A及微電網之運作來說明步驟S11~步驟S15。
步驟S11:藉由運算主機13從對應的儲能裝置11及對應的負載L1取得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及負載功率Pi。如前所述,在一實施例中,各個微電網10A~10N的運算主機13從對應的儲能裝置11及對應的負載L1取得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及負載功率Pi。在另一實施例中,各個微電網10A~10N的儲能變流器從對應的儲能裝置11及對應的負載L1取得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及負載功率Pi,各個微電網10A~10N從對應的儲能變流器取得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及負載功率Pi。
步驟S12:藉由運算主機13根據目前電量、電池度數以及負載功率計算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具體而言,各個微電網10A~10N的運算主機13根據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計算電池容量,並根據電池容量和負載功率Pi計算電池剩餘支撐時間。電池容量的演算式和電池剩餘支撐時間的演算式如下所示:SoCi×60000×Di=Bci
步驟S13:藉由運算主機13根據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對應的負載功率計算調度電量。具體而言,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運算主機13之每兩個互相傳送個自的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將複數個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平均以取得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並將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傳送至其他微電網10B~10N,各個微電網10A~10N的運算主機13將個自的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和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相減取得對應的差值並將對應的差值和負載功率Pi相乘以取得調度電量。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的演算式及調度電量的演算式如下所示:
Sti-Stavg=Stri
Stri×Pi=Wtri其中,n為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個數,Stavg為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Stri為各個微電網10A~10N所對應的差值,Wtri為調度電量。
步驟S14:藉由運算主機13根據調度電量判斷所對應的微電網屬於供電端或需求端。具體而言,當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所計算的調度電量為正時,接續執行步驟S15;當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所計算的調度電量為負時,接續執行步驟S16。其他微電網10B~10N的調度電量判斷與微電網10A的調度電量判斷相同,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步驟S15:微電網屬於供電端。舉例來說,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判斷本身的調度電量為正而屬於供電端,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10A可供電給其他微電網10B~10N。前述僅為舉例,並非限制微電網10A屬於供電端。
步驟S16:微電網屬於需求端。舉例來說,微電網10B的運算主機判斷本身的調度電量為負而屬於需求端,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10B向微電網10A及複數個微電網10C~10N提出要電需求,以取得電能。前述僅為舉例,並非限制微電網10B屬於需求端。
步驟S17:藉由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舉例來說,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傳送第一控制訊號至對應的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微電網10A的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根據自身的多餘電能部分供應給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10B;或者,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傳送第二控制訊號至對應的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微電網10A的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根據自身的多餘電能全部供應給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10B。
此外,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進一步包括:藉由運算主機13根據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發電量GE1以及負載功率Pi估算可供給電量
和需求電量。具體而言,各個微電網10A~10N的運算主機13根據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發電量GE1以及負載功率Pi計算對應的可供給電量及需求電量,以得知用電需求以及由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所產生的可供給電量是否充足。此外,各個微電網10A~10N的運算主機13也可設定最大供給電量和最大需求電量來輔助判斷負載的狀況和供電的狀況,舉例來說,最大供給電量設定為7200W/m,最大需求電量設定為3600W/m。
請參閱第3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在另一實施例的配置圖。如第3圖所示,舉例來說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為複數個微電網,複數個微電網的數目設定為3個且其分別稱為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需說明的是,微電網的數目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而有所調整,其並非侷限於3個。
請參閱第4A圖至第4D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在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如第4A圖至第4D圖所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包括步驟S21~步驟S42,步驟S21~步驟S26與圖2之實施例所示之步驟S11~步驟S16相同,於此不再重複敘述,但本實施例與圖2所示實施例仍有差異,其在於: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可進一步步驟S27~步驟S42。以下例示地以圖3所示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1B之運作來說明步驟S27~步驟S42。
步驟S27: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調度電量,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加總複數個調度電量以取得總調度電量。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將對應的調度電量(可標示為Wtri)分別傳送至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第二微電網MC1B將對應的調度電量(可標示為Wtrj)分別傳送至第一微電網MC1A及第三微電網
MC1C,第三微電網MC1C將對應的調度電量(可標示為Wtrk)分別傳送至第一微電網MC1A及第二微電網MC1B,第一微電網MC1A加總複數個調度電量(可標示為Wtrsum,Wtrsum=Wtri+Wtrj+Wtrk)以取得總調度電量並將總調度電量傳送至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或者,由第二微電網MC1B或第三微電網MC1C進行前述取得總調度電量的動作。
當總調度電量大於0(Wtrsum>0)時,接續進行步驟S28;當總調度電量等於0(Wtrsum=0)時,接續進行步驟S29;當總調度電量小於0(Wtrsum<0)時,接續進行步驟S30。
步驟S28: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其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的供給電量大於需求電量。舉例來說,第一微電網MC1A的調度電量為2500W/m,第二微電網MC1B的調度電量為2600W/m,第三微電網MC1C的調度電量為-1000W/m,第一微電網MC1A或第二微電網MC1B的運算主機13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控制對應的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傳輸部分多餘電能至第三微電網MC1C。或者,第一微電網MC1A和第二微電網MC1B的運算主機13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控制對應的儲能裝置11和分散式發電裝置12共同傳輸部分多餘電能至第三微電網MC1C。
步驟S29:供需平衡狀態。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之其一根據總調度電量等於0判斷處於在供需平衡狀態,此時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仍分別維持運作。
步驟S30: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提出要電需求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其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的供給電量小於需求電量。舉例來說,第一微電網MC1A的調度電量為1300W/m,第二微電網MC1B的調度電量為-2600W/m,第三微電網MC1C的調度電量為1000W/m,屬於需求端的第三微電網MC1C的運算主機13提出要電需求至屬於供電端的第一微電網MC1A。
步驟S31: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根據要電要求供電至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舉例來說,屬於供電端的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根據要電要求供電至屬於需求端的第三微電網MC1C。
步驟S32:藉由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根據目前電量SoCi計算負載權限。具體而言,經過步驟S27至步驟S31後,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之的目前電量SoCi有所調整,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之運算主機13分別根據調整後目前電量SoCi計算負載權限。
先以第一微電網MC1A為例說明負載權限的計算如下:當調整後目前電量SoCi大於或等於50%(可表示為SoCi>=50%)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將此時所對應的負載權限定義為5;當調整後目前電量SoCi大於或等於40%但小於50%(可表示為SoCi<50%和SoCi>=40%)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將此時所對應的負載權限定義為4;當調整後目前電量SoCi大於或等於30%但小於40%(可表示為SoCi<40%和SoCi>=30%)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將此時所對應的負載權限定義為3;當調整後目前電量SoCi大於或等
於20%但小於30%(可表示為SoCi<30%和SoCi>=20%)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將此時所對應的負載權限定義為2;當調整後目前電量SoCi小於20%(可表示為SoCi<20%)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將此時所對應的負載權限定義為1。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負載權限計算等同於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計算,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另外,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之運算主機13分別利用複數個需量權限對負載L1所包括的複數個電子裝置進行分類。詳言之,以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L1所包括的複數個電子裝置為例進行說明,複數個電子裝置可例如包括伺服器、電燈、冷氣、遊戲機和插座,複數個需量權限可包括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及第五級,第一級的電子裝置為生存必須裝置而需長時間維持開啟,第二級的電子裝置則於使用中幾乎不關閉,第三級的電子裝置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較長的時間,第四級和第五級的電子裝置為非必要使用家電產品,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將伺服器、電燈、冷氣、遊戲機和插座進行分類並將伺服器、電燈、冷氣、遊戲機和插座標示為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及第五級。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多個電子裝置分類等同於第一微電網MC1A的多個電子裝置分類,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因此,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運算主機13分別根據負載權限將不同需量權限的電子裝置進行卸載。具體而言,以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例說明電子裝置的卸載動作,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5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
13不對複數個電子裝置進行卸載;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4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對第五級和第四級電子裝置進行卸載;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3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對第五級、第四級和第三級電子裝置進行卸載;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2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對第五級、第四級和第三級電子裝置進行卸載;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1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對第五級、第四級、第三級及第二級電子裝置進行卸載。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電子裝置的卸載動作等同於第一微電網MC1A的卸載動作,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此外,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之運算主機13也會分別針對此時的負載權限進行判斷是否輸出。具體而言,以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例說明負載權限是否輸出,設定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在第一時間點輸出第一負載權限,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在第二時間點判斷是否輸出第二負載權限,其中第二時間點晚於第一時間點。當第一負載權限和第二負載權限的差值大於零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分散式發電裝置12的發電量GE1和負載L1的負載用電量之間的電量差值是否大於第一設定值(例如100),當電量差值大於第一設定值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輸出第二負載權限,當電量差值小於第一設定值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輸出第一負載權限。當第一負載權限和第二負載權限的差值等於零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輸出第二負載權限。當第一負載權限和第二負載權限的差值小於零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分散式發電裝置12的發電量
GE1和負載L1的負載用電量之間的電量差值是否大於第二設定值(例如600),當電量差值大於第二設定值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輸出第二負載權限,當電量差值小於第二設定值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輸出第一負載權限。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負載權限輸出判斷等同於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輸出判斷,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步驟S33: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負載權限。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將對應的負載權限分別傳送至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第二微電網MC1B將對應的負載權限分別傳送至第一微電網MC1A及第三微電網MC1C,第三微電網MC1C將對應的負載權限分別傳送至第一微電網MC1A及第二微電網MC1B。
步驟S34: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13判斷複數個負載權限是否相同。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判斷複數個負載權限相同時,接續進行步驟S36;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判斷複數個負載權限不同時,接續進行步驟S37。另,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也執行步驟S35。
步驟S35:繼續調度。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分別繼續進行電力調度的動作。
步驟S36: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13從複數個負載權限選出最低負載權限及最高負載權限,並判斷對應最低負載權限的第一微電網處於卸載狀態及對應最高負載權限的第一微電網處於可供電狀態。其中,步驟S36可由第一微電網MC1A、第一微電網MC1B或第一微電網MC1C執行。
舉例來說,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為3,第二微電網MC1B的負載權限為5,第三微電網MC1C的負載權限為2,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選出第三微電網MC1C的負載權限為最低負載權限並判斷第三微電網MC1C處於卸載狀態,第三微電網MC1C進入卸載動作並向第二微電網MC1B提出要電需求,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選出第二微電網MC1B的負載權限為最高負載權限並判斷第二微電網MC1B處於可供電狀態,第二微電網MC1B的運算主機13可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及要電需求控制對應的儲能裝置11及分散式發電裝置12傳輸電能至第三微電網MC1C。
步驟S37:藉由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從儲能裝置11更新目前電量,並判斷更新後目前電量是否大於電量閾值。舉例來說,第三微電網MC1C在接收第二微電網MC1B的電能後,第三微電網MC1C的儲能裝置11更新目前電量SoCi,第三微電網MC1C的運算主機13從對應的儲能裝置11取得更新後目前電量SoCi並判斷更新後目前電量SoCi是否大於電量閾值。
當更新後目前電量SoCi大於電量閾值,接續執行步驟S38;當更新後目前電量SoCi不大於電量閾值,接續執行步驟S39。
步驟S38:藉由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舉例來說,屬於需求端的第三微電網MC1C的運算主機13判斷此時電力充沛而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步驟S39:繼續調度。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分別繼續進行電力調度的動作。
步驟S40:藉由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在判斷對應的負載權限是否小於負載權限閾值。具體而言,以第一微電網MC1A為例說明,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對應的負載權限小於負載權限閾值時,接續執行步驟S41;當第一微電網MC1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對應的負載權限不小於負載權限閾值時,接續執行步驟S42。第二微電網MC1B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負載權限判斷與第一微電網MC1A的負載權限判斷相同,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步驟S41:小於負載權限閾值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具體而言,以第三微電網MC1C為例說明,在接收第二微電網MC1B的電能後,第三微電網MC1C的運算主機13重新計算負載權限,負載權限仍為2,第三微電網MC1C的運算主機13將對應的調度電量調整為零而不進行電力調度。
步驟S42:藉由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13輸出個自的調度電量。具體而言,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之運算主機13分別根據對應的負載權限判斷此時用電正常並輸出個自的調度電量,且根據個自的調度電量計算對應的儲能裝置11的目前電量SoCi。
根據本實例的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判斷複數個第一微電網MC1A~MC1C是否進行卸載動作,且能計算複數個第一微電網MC1A~MC1C的調度電量,適當對屬於需求端的第一微電網進行電力調度,避免浪費多餘電量。
需說明的是,第3圖所示的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1B也能執行如第2圖所示的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
請參閱第5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在又另一實施例的功能性方塊圖。如第5圖所示,以微電網10A為例說明微電網所包括的多個元件,微電網10A包括儲能裝置11、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及運算主機13,儲能裝置11及分散式發電裝置12可以第1B圖實施例所示儲能裝置11及分散式發電裝置12實現,於此不予贅述。但本實施例與圖1B所示之實施例仍有差異,其在於:運算主機13具有資料庫131,資料庫131儲存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發電量GE1以及負載功率Pi。在本實施例中,複數個微電網10B~10N同樣也包括資料庫131,複數個微電網10B~10N的資料庫131功能與微電網10A的資料庫131功能相同,於此不再重複敘述。
需說明的是,第5圖所示的微電網的元件也能執行如第2圖所示的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
請參閱第6圖,其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在又另一實施例的判斷傳送時間點的流程圖。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的步驟,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的步驟包括步驟S51~步驟S57,以使各個微電網的運算主機保持同步。以下例示
地以第5圖所示微電網之元件來說明步驟S51~步驟S57。此外,為了方面說明圖6所示的方法,複數個微電網10A~10N的數目設定為3個且僅為微電網10A、微電網10B以及微電網10C。
步驟S51:藉由運算主機13於傳送時間點傳送目前電量SoCi、電池度數Di、負載功率Pi、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至資料庫131。具體而言,微電網10A、微電網10B以及微電網10C的運算主機13分別於傳送時間點傳送目前電量、電池度數、負載功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至資料庫131儲存,微電網10A、微電網10B以及微電網10C的資料庫131分別記錄及傳輸傳送時間點至對應的運算主機13。
步驟S52:藉由複數個微電網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傳送時間點。具體而言,微電網10A將對應的傳送時間點傳送至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微電網10B將對應的傳送時間點傳送至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C,微電網10C將對應的傳送時間點傳送至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B。
步驟S53: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13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舉例來說,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判斷自身的傳送時間點是否和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一致。其中,微電網10B或微電網10C的運算主機13也可執行步驟S53。
當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判斷自身的傳送時間點和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一致時,接續進行步驟S55的結束;當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判斷自身的傳送時間點和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不一致時,接續進行步驟S56。
步驟S54:藉由複數個微電網之其一的運算主機13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之每兩個之間的時間差值是否大於時間閾值。舉例來說,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是否大於時間閾值,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是否大於時間閾值,微電網10A的運算主機13判斷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B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是否大於時間閾值。其中,微電網10B或微電網10C的運算主機13也可執行步驟S54。
當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或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B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大於時間閾值時,接續進行步驟S56;當微電網10B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C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以及微電網10A及微電網10B的傳送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差值皆不大於時間閾值時,接續進行步驟S57的結束。
步驟S56:藉由各個微電網重新取得傳送時間點。具體而言,各個微電網10A~10C的運算主機13重新從個自的資料庫131取得新的傳送時間點,並重回步驟S52重新判斷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以使各個微電網10A~10C的運算主機13保持同步。
請參閱第7圖至第10圖,其為本發明之分散式發電裝置的發電量圖以及本發明之微電網的負載用量圖。如第7圖至第10圖所示,複數個微電網的數目設定為3個且僅為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所對應的分散式發電裝置12的發電量如第7圖所示,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
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所對應的負載用量分別為如第8圖至第10圖所示,第一微電網MC1A的初始電量SoCi設定為70%,第二微電網MC1B的初始電量SoCi設定為80%,第三微電網MC1C的初始電量SoCi設定為90%,第一微電網MC1A至第三微電網MC1C的電池度數為30度電。
請參閱第11圖至第13圖,其為本發明之儲能裝置的當前電量圖、本發明之微電網的負載權限圖以及本發明之微電網的調度電量圖。如第11圖至第13圖所示,透過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目前電量SoCi的最低值仍大於30%,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的最低負載權限為3,第一微電網MC1A、第二微電網MC1B以及第三微電網MC1C所能支撐的時間到120小時。
承上所述,本發明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透過計算各個微電網的調度電量,判斷微電網屬於供電端或需求端,將屬於供電端的微電網的電力調度至屬於需求端的微電網,可使微電網的運作更為流暢並延長微電網的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S11~S16:步驟
Claims (14)
- 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包括:複數個微電網,彼此電性連接,各該複數個微電網包括:一儲能裝置,電性連接一負載;一分散式發電裝置,電性連接該負載;以及一運算主機,電性連接該負載、該儲能裝置及該分散式發電裝置,該運算主機從該儲能裝置及該負載取得一目前電量、一電池度數及一負載功率,且根據該負載功率控制該儲能裝置及該分散式發電裝置共同供電給該負載,並根據該目前電量、該電池度數以及該負載功率計算一電池剩餘支撐時間,又根據該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一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該負載功率計算一調度電量;其中當該調度電量為正時,該微電網屬於一供電端,當該調度電量為負時,該微電網屬於一需求端;其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該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中該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該調度電量,並加總複數個該調度電量以取得一總調度電量,當該總調度電量大於零,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該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當該總調度電量小於零時,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提出一要電需求至該 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該要電需求供電至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中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根據該目前電量計算一負載權限,該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該負載權限,當該複數個負載權限彼此相異時,則從該複數個負載權限選出一最低負載權限及一最高負載權限,並判斷對應該最低負載權限的該微電網處於一卸載狀態及對應該最高負載權限的該微電網處於一可供電狀態。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中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在判斷對應的該負載權限小於一負載權限閾值時將對應的該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中,在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該需求端的微電網後,屬於該需求端的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從該儲能裝置更新該目前電量,當更新後該目前電量大於一電量閾值時,屬於該需求端的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將對應的該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中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利用複數個需量權限對該負載所包括的複數個電子裝置進行分類,並將各該複數個電子裝置標示為該複數個需量權限之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其中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具有一資料庫,該運算主機於一傳送時間點傳送該目前 電量、該電池度數、該負載功率、該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該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至該資料庫,該複數個微電網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該傳送時間點,以判斷該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當該複數個傳送時間點彼此不同,則進一步判斷該複數個傳送時間點之每兩個之間的一時間差值是否大於一時間閾值。
- 一種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適用於一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該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包括彼此電性連接的複數個微電網,各該複數個微電網包括一儲能裝置、一分散式發電裝置及一運算主機,該儲能裝置和該分散式發電裝置電性連接於該運算主機及一負載,該運算主機電性連接於該負載,該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包括:藉由該運算主機從對應的該儲能裝置及對應的該負載取得一目前電量、一電池度數以及一負載功率;藉由該運算主機根據該目前電量、該電池度數以及該負載功率計算一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藉由該運算主機根據該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一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對應的該負載功率計算一調度電量;藉由該運算主機根據該調度電量判斷所對應的該微電網屬於一供電端或一需求端;當該調度電量為正時,藉由該運算主機判斷對應的該微電網屬於一供電端;當該調度電量為負時,藉由該運算主機判斷對應的該微電網屬於一需求端;以及 藉由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該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該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該調度電量,以加總複數個該調度電量以取得一總調度電量;當該總調度電量大於零,藉由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該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以及當該總調度電量小於零時,藉由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提出一要電需求至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藉由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該要電需求供電至該複數個微電網中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各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根據該目前電量計算一負載權限;藉由該複數個微電網之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該負載權限;以及當該複數個負載權限彼此相異時,從該複數個負載權限選出一最低負載權限及一最高負載權限,並判斷對應該最低負載權限的該微電網處於一卸載狀態及對應該最高負載權限的該微電網處於一可供電狀態。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在判斷對應的該負載權限小於一負載權限閾值時將對應的該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經過屬於該供電端的該微電網根據對應的該調度電量選擇性供電至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後,藉由屬於該需求端的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從該儲能裝置更新該目前電量;以及當更新後該目前電量大於一電量閾值時,屬於該需求端的該微電網的運算主機將對應的該調度電量調整為零。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更包括:藉由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利用複數個需量權限對該負載所包括的複數個電子裝置進行分類,並將各該複數個電子裝置標示為該複數個需量權限之一。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其中各該複數個微電網的該運算主機具有一資料庫,該微電網電力調度方法包括:藉由該運算主機於一傳送時間點傳送該目前電量、該電池度數、該負載功率、該電池剩餘支撐時間以及該平均電池剩餘支撐時間至該資料庫;藉由該複數個微電網每兩個彼此互相傳送個自的該傳送時間點,以判斷該複數個傳送時間點是否相同;以及當該複數個傳送時間點彼此不同,則進一步判斷該複數個傳送時間點之每兩個之間的一時間差值是否大於一時間閾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20051A TWI797019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20051A TWI797019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97019B true TWI797019B (zh) | 2023-03-21 |
TW202347922A TW202347922A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6692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20051A TWI797019B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97019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2129A (zh) * | 2015-10-22 | 2016-01-20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含复合储能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及方法 |
JP6423967B2 (ja) * | 2014-11-05 | 2018-11-14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ローカルエネルギーネットワーク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制御装置 |
CN109149658A (zh) * | 2018-08-23 | 2019-01-04 | 河海大学 | 基于一致性理论的独立微电网分布式动态经济调度方法 |
CN109713673A (zh) * | 2019-02-25 | 2019-05-03 | 上海电力学院 | 售电环境下并网型微电网系统配置及优化运行的方法 |
CN110011422A (zh) * | 2019-05-05 | 2019-07-12 | 苏州华天国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配电运行监测系统及调控方法 |
CN110350560A (zh) * | 2019-07-09 | 2019-10-18 | 江苏大航微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
US20200195011A1 (en) * | 2018-12-18 | 2020-06-18 | Charge Bliss Construction CA, Inc. |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icrogrid controller |
TW202030688A (zh) * | 2019-01-31 | 2020-08-16 | 潔能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電力分配系統與方法 |
CN112769160A (zh) * | 2021-01-05 | 2021-05-07 | 浙江大学 | 一种考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的微电网群自趋优控制方法 |
-
2022
- 2022-05-30 TW TW111120051A patent/TWI79701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23967B2 (ja) * | 2014-11-05 | 2018-11-14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ローカルエネルギーネットワーク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制御装置 |
CN105262129A (zh) * | 2015-10-22 | 2016-01-20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含复合储能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及方法 |
CN109149658A (zh) * | 2018-08-23 | 2019-01-04 | 河海大学 | 基于一致性理论的独立微电网分布式动态经济调度方法 |
US20200195011A1 (en) * | 2018-12-18 | 2020-06-18 | Charge Bliss Construction CA, Inc. |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icrogrid controller |
TW202030688A (zh) * | 2019-01-31 | 2020-08-16 | 潔能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電力分配系統與方法 |
CN109713673A (zh) * | 2019-02-25 | 2019-05-03 | 上海电力学院 | 售电环境下并网型微电网系统配置及优化运行的方法 |
CN110011422A (zh) * | 2019-05-05 | 2019-07-12 | 苏州华天国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配电运行监测系统及调控方法 |
CN110350560A (zh) * | 2019-07-09 | 2019-10-18 | 江苏大航微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
CN112769160A (zh) * | 2021-01-05 | 2021-05-07 | 浙江大学 | 一种考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的微电网群自趋优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47922A (zh) | 2023-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Xia et al. | A fully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control framework for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DERs in active distribution power networks | |
US9520735B2 (en) |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system and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method | |
US11594897B2 (en) | Autonomous charge balancing of distributed AC coupled batteries with droop offset | |
US11936183B2 (en) | Energy-internet system, energy routing conversion device, and energy control method | |
JP2017500836A (ja) | 充電方法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 |
JP6074441B2 (ja) | バッテリ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コンバータ | |
CN107017615A (zh) | 一种基于一致性的直流电弹簧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8258694B (zh) |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 |
JP2020184881A (ja) |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KR102198040B1 (ko) | 전력 관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 |
US11699909B1 (en) | Controllers for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stack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Chauhan et al. | Manage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and battery bank for power losses optimization | |
CN117175642A (zh) | 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 |
CN108599211A (zh) | 一种基于微电网调度指令的多储能系统功率分配复合方法 | |
CN114865747A (zh) | 一种储能电池簇荷电状态功率调度在线均衡方法 | |
CN111160618A (zh) | 一种结合电动汽车充电场站的建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 |
TWI797019B (zh) | 微電網電力調度系統及其方法 | |
KR102100104B1 (ko) | 무정전 전원 공급 기능을 가지는 전력 충방전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 |
CN115133636B (zh) | 一种混合电源系统及其配置方法 | |
Nguyen et al. | Agent-based distributed event-triggered secondary control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islanded microgrids-cyber-physical validation | |
KR102063692B1 (ko) | 발전 시스템과 연계하여 배터리 랙들을 충방전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 |
CN115622078A (zh) |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类型电源协同调频方法 | |
KR101299269B1 (ko) |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 |
JP2021005985A (ja) | 直流電力網 | |
Eajal et al. | Inexact power sharing in AC/DC hybrid microgri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