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529B - 網路系統及針對使用者設備控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網路系統及針對使用者設備控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529B
TWI796529B TW108140114A TW108140114A TWI796529B TW I796529 B TWI796529 B TW I796529B TW 108140114 A TW108140114 A TW 108140114A TW 108140114 A TW108140114 A TW 108140114A TW I796529 B TWI796529 B TW I7965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transmission
downlink data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9824A (zh
Inventor
彼得 約翰 布萊克
馬修 史都華特 古拉柏
麥可 明熙 范
塔莫 艾德爾 卡道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艾斯康實驗室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180,84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812216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180,79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432272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180,86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659112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180,94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75686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艾斯康實驗室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艾斯康實驗室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52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合作多輸入多輸出(MIMO)下行鏈路排程。闡述以MIMO網路所服務之裝置之需要及/或特性為考量來對該網路內之傳輸進行排程以高效地分配資源之特徵。可至少部分地基於由排程裝置偵測到或者以其他方式可用於該排程裝置之頻道狀態資訊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對下行鏈路模式或現用集進行排程。

Description

網路系統及針對使用者設備控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諸如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通信系統。
現代計算裝置之類型隨著對每一裝置之不同需要及動態需要而繼續增多。為此類裝置提供服務之無線通信系統正面臨著愈來愈多之資源限制以及對服務品質及服務數量之愈來愈高之要求。因此,期望(諸如)一多輸入多輸出系統中在提供無線通信服務上做出改良。
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創新各自具有數個態樣,其中無任一者能夠單獨決定其所期望屬性。在不限制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現在將簡要闡述本發明之某些主要特徵。
本發明之一項態樣係一種網路系統,該網路系統包含天線元件及與該等天線元件通信之一排程器。排程器經組態以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所包含之至少一個天線元件接收一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該頻道狀態資訊識別自該等天線元件中之一或多個至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該排程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狀態資訊及額外網路系統資 訊來判定向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使得將現用集資料傳輸至使用者設備。該現用集資料識別用以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使用者設備提供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
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另一選擇係或另外,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行動性狀態。
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行動性量度。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以下兩項來判定向該使用者設備傳輸之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係協調多點模式:該行動性量度指示該使用者設備之行動性小於一行動性臨限值,及該頻道狀態資訊指示頻道狀態變化小於一臨限值。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以下兩項來將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調整為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行動性量度指示該使用者設備之行動性大於該行動性臨限值,或該頻道狀態資訊指示該頻道狀態變化大於該臨限值。
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係一協調多點模式,且該排程器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已更新的頻道狀態資訊及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將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調整為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該排程器可進一步經組態以:使得將一模式指示符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模式指示符識別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該排程器可進一步經組態以:產生指示以下各項中之至少 一者之一度量:空間頻道資訊、該使用者設備之運動性、使用者設備與該現用集中所包含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間的鏈路品質、或去往該使用者設備之傳輸之網路負載;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度量與一臨限值之間的一比較來識別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該排程器可進一步經組態以:自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一所請求現用集,其中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包含所請求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使得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將第一下行鏈路訊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及使得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下將第二下行鏈路訊務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頻道狀態資訊及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傳輸特性;及將一控制訊息傳輸至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以使得根據該傳輸特性來調整一傳輸器,其中該傳輸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傳輸模式、傳輸時間、傳輸頻率、傳輸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使得經由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傳輸該控制訊息。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針對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傳輸控制方法。該方法包含: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所包含之至少一個天線元件接收一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該頻道狀態資訊識別自天線元件中之一或多者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該方法包含:至少部分 地基於該頻道狀態資訊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向該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方法亦包含使得將現用集資料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該現用集資料識別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
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括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另一選擇係或另外,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括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頻道之一空間頻道狀況。另一選擇係或另外,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括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產生指示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個之一度量:空間頻道資訊、該使用者設備之運動、該使用者設備與該現用集中所包含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間的鏈路品質、或去往該使用者設備之傳輸之網路負載;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度量與一臨限值之間的一比較來識別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自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一所請求現用集,其中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包含所請求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使得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將第一下行鏈路訊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及使得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下將第二下行鏈路訊務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狀態資訊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傳輸特性;及將一控制訊息傳輸至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以使得根據該傳輸特性調整一傳輸器,其中該傳輸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傳輸模式、傳輸時間、傳輸頻率、傳輸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
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個別網路節點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及由該使用者設備進行選擇之多次傳輸。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在多個模式下進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網路系統。該網路系統包含一排程器及與排程器通信之一傳輸器。該排程器經組態以在一協調多點模式對去往一使用者設備之一第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且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下對去往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第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該傳輸器經組態以輸出與第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相關聯之第一資料以供在該協調多點模式下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且輸出與該第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相關聯之第二資料以供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下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將現用集資料提供至該傳輸器。該現用集資料可識別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無線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現用集資料可識別用於進行第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及第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若干組不同的一或多個服務節點。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下與該第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同步地去往一第二使用者設備之一第三下行鏈路資料 傳輸進行排程。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使用者設備,所述使用者設備包含:天線元件;一接收器,其經組態以處理由該等天線元件接收到之一信號;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接收器接收第一現用集資料,該第一現用集資料識別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該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者傳輸該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以及該特性。該頻道狀態資訊識別自一網路系統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該處理器經組態以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者自該接收器接收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該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識別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包含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中之至少一者。該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調整該接收器以用於處理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自該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所識別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而來的信號。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針對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傳輸控制方法。該方法包含自一使用者設備之一接收器接收一第一現用集資料,該第一現用集資料識別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方法亦包含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 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該方法包含使得經由複數個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者傳輸該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及該使用者設備之特性。該頻道狀態資訊識別自一網路系統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該方法進一步包含: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者自接收器接收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該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識別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包含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中之至少一者。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包含天線元件及一處理器之使用者設備。該等天線元件包含一第一天線元件。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自一基地台接收識別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現用集的資訊。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使用第一天線元件無線地接收資料之一選定模式。該選定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者傳輸在選定模式下在第一天線元件處接收資料之一請求。
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判定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該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所期望現用集;及使得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者傳輸指示該所期望現用集之資料。該所期望現用集包含來自該現用集之至少一個服務節點。另一選擇係或另外,該所期望現用集識別來自一鄰近集之至少一個服務節點。
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指示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行動性狀 態之資料來判定該選定模式。指示該行動性狀態之該資料包括都卜勒估計資料或頻道狀態變化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頻道之一空間頻道狀況來判定該選定模式。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偵測該頻道之一空間參數;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頻道之該空間參數產生一頻道狀態估計,其中該頻道狀態估計指示該空間頻道狀況。
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一行動性量度小於一第一臨限值且頻道狀態資訊變化小於一第二臨限值來判定該選定模式係該協調多點模式。
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來判定該選定模式係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一行動性量度大於一第一臨限值或頻道狀態資訊變化大於一第二臨限值中。該處理器可進一步經組態以: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特性產生該第一臨限值。
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維持識別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鄰近服務節點之一鄰近集之資料,其中該請求自該鄰近集識別至少一個鄰近服務節點。
該使用者設備可進一步包含信號處理電路,該信號處理電路經組態以組合在該協調多點模式下在該等天線元件處接收到之資料並單獨地處理由該第一天線元件在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接收到之該資料。
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 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當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係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時,該選定最佳服務節點可由該使用者設備或由提供該傳輸服務之一網路實體中之至少一者來識別。
該傳輸服務可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個別網路節點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及由該使用者設備進行選擇之多次傳輸。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請求一選定通信模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自一基地台且利用一使用者設備之一處理器接收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現用集。該方法包含:使用該使用者設備之該處理器判定使用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第一天線元件無線地接收資料之一選定模式。該選定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方法亦包含無線地傳輸在該選定模式下在該天線元件處接收資料之一請求。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經由該使用者設備之該處理器判定用於無線地接收資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所期望現用集;及無線地傳輸指示所期望現用集之資料。該所期望現用集可包含來自現用集之至少一個服務節點。另一選擇係或另外,該所期望現用集可包含來自一鄰近集之至少一個服務節點。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指示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行動性狀態之資料判定選定模式,其中指示該行動性狀態之該資料包括都卜勒估計資料或頻道狀態變化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頻道之一空間頻道狀況判定該選定模式。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特性產生一第一臨限值及一第二臨限值;及基於一行動性量度小於一第一臨限值且頻道狀態資訊變化小於一第二臨限值而判定選定模式係協調多點模式。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特性產生一第一臨限值及一第二臨限值;及基於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來判定該選定模式係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一行動性量度大於第一臨限值或頻道狀態資訊變化大於一第二臨限值。
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其中該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係由該使用者設備或提供傳輸服務之一網路實體中之至少一者識別。
傳輸服務可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個別網路節點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及由該使用者設備進行選擇之多次傳輸。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一種網路系統,該網路系統包含天線 元件及與該等天線元件通信之一排程器。該排程器經組態以經由該等天線元件中所包含之至少一個天線元件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在一特定模式下無線地接收資料之一請求,其中該特定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排程器經組態以基於該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向該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及現用集資料。該現用集資料識別經由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使得將現用集資料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使得將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之一指示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
該請求可識別一使用者設備現用集。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動態地產生識別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現用集資料。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可包含該使用者設備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另一選擇係或另外,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可包含該使用者設備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
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頻道之一空間頻道狀況。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該特性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行動性狀態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使得將下行鏈路訊務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且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下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
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在一些應用中,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包含來自選定最佳服務模式之個別傳輸,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識別該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且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包含該選定最佳服務節點。
該排程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傳輸功率;及將一控制訊息傳輸至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以使得根據該傳輸功率調整一傳輸器。
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個別網路節點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及由該使用者設備進行選擇之多次傳輸。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一種判定並實施向一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訊務模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經由至少一個天線元件自一使用者設備接收在一特定模式下無線地接收資料之一請求,其中該特定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方法包含:基於該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將資料無線地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及現用集資料。該現用集資料識別經由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該方法亦包含將現用集資料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將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一指示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
該請求可識別一使用者設備現用集。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動態地產生識別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現用集資料。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可包含該使用者設備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
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頻道之一空間頻道狀況。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該特性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行動性狀態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使得將下行鏈路訊務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且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下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
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請求及該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傳輸功率;及將一控制訊息傳輸至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以使得根據該傳輸功率調整一傳輸器。
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個別網路節點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由該使用者設備進行選擇之多次傳輸。
本文中已闡述本發明之一些態樣、優點及新穎特徵以概述本發明。應理解,未必可根據任何特定實施例來達成所有此等優點。因 此,可以達成或最佳化如本文中所教示之一個優點或一組優點而未必達成如本文中可教示或提出之其他優點之方式來體現或實施本發明之創新。
100:環境/合作或雲端無線電接取網路環境
110:基頻單元
120:服務區域
125:遠端無線電單元
130:服務區域
135:遠端無線電單元
140:服務區域
145:遠端無線電單元
152:使用者設備
154:電視
156:車輛
158:機器人裝置
160:使用者設備
170:行動使用者設備
300:環境
310:第一頻道
320:第二頻道
400:環境
410:使用者設備
420:頻道
500: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網路
510:基頻單元
512:使用者資料佇列區塊
514:排程器控制件
516:時間/頻率資源分配區塊
518:現用集與波束管理區塊
520:收發器
522:頻道狀態資訊運算區塊
524:現用集服務節點更新區塊
560:使用者設備/第二使用者設備
565:使用者設備/第一使用者設備
570:服務節點
580:服務節點
590:服務節點
600:訊息流
610:使用者設備
620:遠端無線電單元
630:基頻單元
650:訊息
652:訊息
654:訊息
656:訊息
658:訊息
660:訊息
662:訊息
664:訊息
700:訊息流
710:使用者設備
720:遠端無線電單元
730:基頻單元
750:訊息
752:訊息
754:訊息
756:訊息
758:訊息
760:訊息
762:訊息
764:訊息
766:訊息
802:基頻單元
805:處理器
810:資料儲存器
815:波束成形器
820:收發器
825:網路監測器
830:現用集仲裁器
835:現用集選擇器
890:遠端無線電單元
892:功率源
894:射頻前端
896:第一天線/天線
898:第二天線
900:方法
902:操作
904:操作
906:操作
908:操作
910:操作
912:操作
914:操作
920:操作
922:操作
990:操作
1000:方法
1002:操作
1004:操作
1006:操作
1014:操作
1015:操作
1016:操作
1018:操作
1020:操作
1022:操作
1090:操作
1100: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
1110:使用者設備
1120:遠端無線電單元
1130:基頻單元
1150:事件
1152:事件
1154:事件
1156:事件
1158:事件
1160:事件
1162:事件
1164:事件
1166:事件
1168:事件
1200:使用者設備
1240:處理器
1245:使用者介面
1250:資料儲存器
1255:波束成形器
1260:射頻前端
1262:天線
1264:天線
1265:收發器
1270:運動偵測器
1275:信號品質分析器
1280:現用集選擇器
1300:程序
1302:操作
1304:操作
1306:操作
1308:操作
1310:操作
1312:操作
1314:操作
1316:操作
1400:程序
1402:操作
1404:操作
1406:操作
1408:操作
1410:操作
1412:操作
1414:操作
1416:操作
1418:操作
1420:操作
1500: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
1502:遠端無線電單元
1504:遠端無線電單元
1506:遠端無線電單元
1508:遠端無線電單元
1512:使用者設備/第一使用者設備
1514:使用者設備/第二使用者設備
1516:使用者設備/第三使用者設備
1600: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環境
1602:遠端無線電單元
1604:遠端無線電單元
1606:遠端無線電單元
1608:遠端無線電單元
1612:使用者設備
1614:活躍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設備
1616:活躍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設備
現在將參考附圖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而闡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中:
圖1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使用者設備(UE)與一網路系統進行無線通信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MIMO)網路之一圖。
圖2係圖解說明在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在哪些操作模式下可提供哪些類型之無線通信的一邏輯圖。
圖3係圖解說明一UE之協調多點通信之一實例性環境之一圖。
圖4係圖解說明一UE的包含大型分集通信之一實例性環境之一圖。
圖5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網路中之一網路系統之一排程器之一示意圖。
圖6係對一使用者設備質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組態之一實施例之一訊息流圖。
圖7係更新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組態之一實施例之一訊息流圖。
圖8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包含一實例性基頻單元之網路系統之一方塊圖。
圖9係圖解說明動態地組態一網路中之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之一實例性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10係圖解說明自使用者設備角度動態地組態一網路中之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之一實例性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11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與在一所期望模式下請求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之代表性通信及事件之一圖。
圖12係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實例性UE之一示意性方塊圖。
圖13係根據一實施例的請求在一UE之一天線處接收資料之一選定通信模式之一實例性程序之一流程圖。
圖14係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於來自UE之一請求來控制向一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一實例性程序之一流程圖。
圖15係圖解說明在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中現用集及傳輸模式的分配之一圖。
圖16A係圖解說明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中之一現用集及傳輸模式的分配之一圖。
圖16B係圖解說明圖16A之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在已更新的網路要求下的一已更新的現用集及傳輸模式分配之一圖。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以下專利申請案之優先權:2018年11月5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180,848號;2018年11月5日提出申請、2019年10月1日作為第10,432,272號美國 專利公佈且標題為「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NWLINK USER EQUIPMENT」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180,799號;2018年11月5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180,869號;及2018年11月5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180,947號。上述申請案中之每一者之揭示內容全文出於所有目的特此併入本案供參考。
以下對一些實施例之詳細說明呈現對具體實施例之各種說明。然而,本文中所闡述之創新可以例如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及所涵蓋之大量不同方式來體現。在本說明中,參考圖式,在圖式中相似元件符號可指示相同或功能類似的元件。將理解,各圖中所圖解說明之元件不必按比例繪製。此外,將理解,一些實施例可不僅僅包含一圖式中所圖解說明之元件及/或圖式中所圖解說明元件之元件之一子組。此外,某些實施例可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圖式中之特徵之任何適合的組合。本文中所提供之標題僅為了方便起見,未必影響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或意義。
經設計以跨越一散佈式協調多輸入多輸出(MIMO)網路提供高的均勻資料速率之該網路可面臨若干個顯著挑戰。此等挑戰可包含為行動中裝置服務及/或在頻道狀況差的情形下提供可靠的資料服務,諸如當大多數裝置彙集於幾個天線節點周圍時。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可在一散佈式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跨越都卜勒及不同頻道狀況而針對裝置實現高資料速率及高可靠性,藉此跨越網路將散佈式多輸入多輸出之優勢可靠地擴 展至更大一組裝置。此一網路可在低抖動情況下提供低延時及高輸送量。此一網路在使用者密度高時亦可實現高效的服務品質。非常穩健連接可實現行動邊緣計算。
另外,在跨越一廣域網路之可擴縮性及/或大規模地實施一散佈式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之複雜性方面可能面臨挑戰。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可跨越一廣域網路擴縮但不會大規模地顯著增加複雜性。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跨越多個傳輸-接收點(TRP)在不同的頻道狀況下為裝置服務之一統一的協調多輸入多輸出網路。可動態地劃分可用網路資源以供在協調多點(CoMP)操作與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操作模式(例如,單頻率網路(SFN)、非同調組合(軟交遞)、最佳伺服器選擇SIMO(單輸入多輸出)、最佳伺服器選擇單使用者MIMO(SU-MIMO)、最佳伺服器選擇多使用者MIMO(MU-MIMO)等)之間使用。因此,提供在CoMP或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操作模式下操作之一統一框架。網路及使用者設備(UE)可使用基於一組度量之一準則來判定為用於進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給定天線及/或裝置服務的最佳操作型式。度量可包含一裝置行動性狀態、一都卜勒估計、一網路-UE頻道矩陣狀況量度(諸如,本徵值擴展)、一網路擁塞量度(例如,網路負載)等或者其任何適合的組合。行動中或頻道矩陣狀況不佳的UE可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可靠地操作,而可在CoMP下為其他UE服務以增大及/或最大化總系統容量。
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係關於一種依靠資源在CoMP模式及至少一個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兩者下操作的無線通信系統。此外,本文中所闡述之技術提供一種使得網路能夠在CoMP模式與至少一個 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間選擇最佳操作模式的機制。使用者設備可請求在CoMP模式或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接收資料。本文中所揭示之無線系統可在一密集網路內實現穩健、始終如一的高資料速率、超低延時無線連接。本文中所揭示之無線系統可適用於各種行動狀況及/或鏈路狀況之使用者設備。
網路及UE可搜集一組監測度量,該組監測度量可包含以下各項中的一或多者:經由量測本徵擴展得到的每一UE之一頻道矩陣狀況、經由都卜勒估計得到之UE行動性、經由對度量進行排程得到之網路負載及UE頻道狀態資訊(CSI)之量度或隨時間變化之輸送量。頻道狀態資訊可識別自一或多個天線元件(例如,一多輸入多輸出天線陣列)至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網路可基於度量來判定向一特定UE傳輸之最佳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當狀況適合於CoMP模式時,網路可在CoMP模式下為一UE服務。然而,網路可回應於偵測到指示不期望採用CoMP模式之一狀況而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UE服務。舉例而言,對於一都卜勒估計超出一臨限值或頻道本徵擴展大於另一臨限值之一UE而言,網路可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UE服務。舉另一實例,若網路在CoMP模式下過於擁塞,則可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頻道狀況不太好之UE服務。
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可使用UE頻道狀況來顯著地提高一協調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之穩健性,以確保在不利頻道狀況下為使用者服務之可靠性,同時跨越網路針對低行動性使用者實現高資料容量。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綜合地考量操作型式及依據一組特定狀況甄選最佳操作型式之靈活性。
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
圖1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使用者設備(UE)與一網路系統進行無線通信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MIMO)網路之一圖。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可在一協調多點(CoMP)模式下跨越散佈式天線實施一下行鏈路協調聯合傳輸及/或接收。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亦可實施用於在UE與網路系統之間進行無線通信之一大型分集模式。網路系統可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之間劃分系統資源。舉例而言,在頻域中,可使用載波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之間劃分資源。另一選擇係或另外,在時域中,可使用時槽來在不同操作模式之間劃分資源。
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提供為低行動性UE及高行動性UE服務之一統一方法。另外,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可實施穩健處理以處置奇異性。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可強調多樣頻道狀況以提供頻譜高效服務。可藉由動態負載平衡來提高網路系統頻譜效率。
圖1展示散佈式多輸入多輸出無線通信之一實例性環境。環境100中可包含各種標準及協定以在一基地台與一無線通信裝置之間無線傳達資料。某些無線裝置可經由一實體層使用一正交頻分多工(OFDM)數位調變方案來進行通信。正交頻分多工標準及協定可包含:第三代合夥專案(3GPP)長期演變(LTE);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6標準(例如802.16e、802.16m),其可被稱為WiMAX(全球互通微波接取);及IEEE 802.11標準,其可被稱為Wi-Fi。在某些系統中,一無線電接取網路(RAN)可包含與一或多個演進節點Bs(通常亦標示為加強Node Bs、eNodeBs或eNBs、gNBs或任何其他適合的Node Bs(xNBs))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基地台。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可設置為基地 台。一基地台在無線網路與一核心網路(諸如網際網路)之間提供一橋接器。可包含基地台以便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通信裝置進行資料交換。
無線通信裝置可被稱為一使用者設備(UE)。UE可係一使用者使用之一裝置,例如一智慧型電話、一膝上型電腦、一平板電腦、蜂巢式電話、一可穿戴計算裝置(諸如,智慧型眼鏡或一智慧型腕表一耳機)、一或多個聯網電器(例如,消費型聯網電器或工業廠房裝備)、具有連接性之一工業機器人或一車輛。在某些實施方案中,UE可包含一感測器或其他聯網裝置,該感測器或其他聯網裝置經組態以搜集資料且將資料無線地提供至連接至一核心網路(諸如,網際網路)之一裝置(例如,伺服器)。此等裝置可被稱為物聯網裝置(IoT裝置)。一下行鏈路(DL)傳輸通常係指自基地收發站(BTS)或eNodeB至無線通信裝置之一通信,且一上行鏈路(UL)傳輸通常係指自無線通信裝置至BTS之一通信。
圖1圖解說明一合作或雲端無線電接取網路(C-RAN)環境100。在環境100中,eNodeB功能性細分於一基頻單元(base band unit;BBU)110與多個遠端無線電單元(remote radio unit;RRU)(例如,RRU 125、RRU 135及RRU 145)之間。一RRU可包含多個天線,且天線中之一或多者可用作一傳輸-接收點(TRP)。RRU及/或一TRP可被稱為一服務節點。BBU 110可諸如經由一光纖連接實體地連接至RRU。BBU 110可將操作細節與所傳輸之控制資料及有效負載資料一起提供至一RRU以控制RRU之信號傳輸及信號接收。RRU可將自與RRU相關聯之一服務區域內之UE接收到之資料提供至網路。如圖1中所示,RRU 125為一服務區域120內之裝置提供服務。RRU 135為一服務區域130內之裝置提供服務。RRU 145為一服務區域140內之裝置提供服務。舉例而言,可將無線下行 鏈路傳輸服務提供至服務區域140以將資料傳達至服務區域140內之一或多個裝置。
RRU可包含用以提供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之多個天線。舉例而言,一RRU可配備有可用於同時對一或多個接收器(例如,一使用者設備(UE))進行傳輸之各種數目之傳輸天線(例如1、2、4、8或更多)。接收裝置可包含一個以上接收天線(例如2、4個等)。接收天線陣列可經組態以同時自RRU接收傳輸。一RRU中所包含之每一天線可個別地經組態以根據一特定時間、頻率、功率及方向組態來進行傳輸及/或接收。類似地,一UE中所包含之每一天線可個別地經組態以根據一特定時間、頻率、功率及方向組態來進行傳輸或接收。BBU 110可提供組態。方向組態可基於網路估計而使用頻道互易性來產生,或基於來自UE之回饋而經由選擇一波束成形碼簿索引來判定,或者以上兩者之一結合。
圖1中所展示之服務區域可為眾多異質使用者設備提供通信服務。舉例而言,服務區域120可包含一UE 160之一群集,例如與參加一大型公共事件之使用者相關聯之一群組裝置。一行動使用者設備170可自服務區域130移動至服務區域140。一行動使用者設備之另一實例係一車輛156,車輛156可包含用於無線通信以實現即時導航、車載資料服務(例如,流式傳輸視訊或音訊)或其他資料應用之一收發器。環境100可包含半行動或靜止裝置,諸如機器人裝置158(例如,機械臂、自主驅動單元或其他工業機器人或商業機器人);或亦經組態以進行無線通信之一電視154。
一使用者設備152可位於具有重疊服務之一區域內(例如,服務區域120及服務區域130)。環境100中之每一裝置可具有不同效能需 要,在某些例項中,此等效能需要可能會與其他裝置之需要發生衝突。
圖2係圖解說明在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可在哪些操作模式中提供哪些類型之無線通信的一邏輯圖。大型分集通信可經分配以用於與獲取服務、請求接取服務相關之訊息及服務之控制訊息。就資料訊務而言,可使用大型分集通信模式或協調多點模式來傳達資料訊務。因此,大型分集模式係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可係傳達獲取、接取及控制通信之模式。可基於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準則來選擇大型分集模式或協調多點模式。
圖3係圖解說明一UE之協調多點通信之一實例性環境之一圖。在環境300中,UE 152可自RRU 125及RRU 135接收下行鏈路資料訊務,其中每一RRU經由RRU中所包含之各別TRP發送一或多個空間層。每一空間層可對應於一波束。可諸如藉由使用一層之一加權組合來協調空間層以提供去往一特定UE之傳輸。可為不同的UE提供幾組不同的加權組合。可藉由基頻單元110協調來自RRU 125及RRU 135之傳輸。協調可包含針對UE 152來協調傳輸之時序及傳輸中所包含之資料的時序。RRU 125可使用一第一頻道310來將資料傳輸至UE 152,而RRU 135可使用一第二頻道320來將資料傳輸至UE 152,其中第一頻道與第二頻道就CoMP而言係相同的。
圖4係圖解說明包含一UE之大型分集通信之一實例性環境之一圖。在環境400中,一UE 410可經由一頻道420自RRU 125接收資料訊務。BBU 110可選擇RRU 125作為UE 410之最佳服務節點。評估可基於信號強度、自UE 410接收到之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UE 410之行動性、用於UE 410之一頻道之空間頻道狀況或環境400的可由BBU 110偵測 到的其他因素。在某些實施方案中,UE 410可向服務節點提出請求。UE 410可基於信號強度、傳輸至或來自UE 410之預期資料或自BBU 110接收到之一控制訊息來識別RRU 125。一大型分集通信模式之另一實例係來自一選定節點之個別網路節點傳輸。
一大型分集通信模式之另一實例係跨越由UE 410同調地組合之多個RRU之同步傳輸。在此模式中,每一RRU可傳輸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且UE 410可將不同的傳輸之若干部分解碼以匯合資料。解碼可基於傳輸RRU與UE 410之間共用之傳輸資訊(例如,係數)。一大型分集通信模式之另一實例係非同調組合來自多個RRU之傳輸。在非同調系統中,UE 410可基於由自一或多個RRU接收到之信號特性導出之統計資訊(例如,係數)來將所接收到之傳輸解碼,未必時序一致,且組合所接收到之資料作為解調程序之一部分或在解碼後組合。在CoMP模式中,不同的TRP將不同的空間層(例如,不同資料)傳輸至一或多個UE。在一大型分集模式中,可自任一TRP發送傳輸,或跨越多個TRP發送相同資料。
現有系統經組態以針對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使用一種全系統通信模式。藉由僅使用一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系統可為所服務裝置中之至少某些裝置提供次最佳服務。舉例而言,在一服務區域包含集中於區域中之諸多RRU中之一者附近之一高密度UE的情形中,為密集區域中之所有UE提供一高品質服務所需之波束成形及其他傳輸協調可造成在利用協調多點方法之一服務區域內通信速率極大降低。類似地,在一UE迅速移動之情形中,以CoMP方法來為移動中之UE提供服務可造成極大的額外負擔。
為指示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BBU 110可將一或多個識 別符傳達至一UE。所述識別符指示將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提供至UE之RRU。識別符集可被稱為UE之一現用集。在一大型分集模式中,現用集可包含一單個RRU或一群組RRU之識別符,該一群組RRU將相同資料傳輸至UE之以軟組合(SFN)或非同調組合(軟交遞)。在一協調多點模式中,現用集可包含為UE協調地提供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之一或多個空間層之RRU之識別符。
如下文更詳細地闡述,BBU 110可動態地評估網路或UE之特性以判定針對一UE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使用哪種模式。此允許BBU 110基於網路狀況或UE之操作需要而與UE選擇性地通信。此亦允許BBU 110以總體網路影響為考量來分配傳輸資源,而非將每一UE作為對指派給其他裝置之訊務模式沒有影響之一獨立指派任務來對待。
圖1中所展示之環境100可表示一較大環境之一部分,該較大環境包含與額外或替代遠端無線電單元耦合之額外或替代基頻單元。
模式判定
可在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動態地判定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如上文所論述,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係一CoMP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係本文中所揭示之大型分集模式中之任一者。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係傳達獲取、存取及控制通信之模式。一網路排程器可判定自一基地台至一UE及/或至一UE之一或多個特定天線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基於一以網路為中心之判定或一UE輔助判定來選擇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以網路為中心之判定可基於一UE報告及系統負載資料。UE輔助判定可基於一UE在一選定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傳輸資料之一請求。本文中提 供更多細節關於以網路為中心之模式判定及UE輔助模式判定之技術特徵。
可由一排程器基於任何適合的資訊選擇所期望操作模式。可使用以下類型之資訊中之一或多者來判定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UE鏈路品質、UE行動性資料、網路至UE之頻道矩陣狀況或網路負載。諸如都卜勒估計及/或頻道狀態資訊(CSI)變化等行動性資料可用於判定所期望模式。行動性愈大,CoMP模式可更困難及/或效果更小。舉例而言,當正在一快速移動之火車上使用一行動電話時,由於(舉例而言)頻道狀況快速改變而致使頻道估計差,進而可導致CoMP困難,且可選擇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使用一網路至使用者之設備頻道矩陣狀況(例如,一頻道狀態資訊估計)來判定所期望模式。當一網路至UE之頻道矩陣係非所期望的及/或不適合於CoMP時,可使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使用網路負載資料來在一基地台中產生干涉資料。一排程器可使用此網路負載資料來判定選定操作模式。舉例而言,一排程器可回應於網路資料指示CoMP資源之一相對高之負載而選擇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排程器可選擇自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至一使用者設備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網路排程器可回應於判定狀況適合於CoMP而選擇CoMP作為選定模式。或者,網路排程器可選擇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作為所期望模式。
排程器可回應於判定行動性小於一臨限值而選擇CoMP作為選定模式。可藉由一UE之一行動性量度(諸如,頻道狀態資訊或一都卜勒估計)來判定行動性。另一選擇係或另外,排程器可回應於判定一下行 鏈路頻道矩陣之最大值與本徵值之間的差小於一臨限值而選擇CoMP作為選定模式。舉例而言,排程器可回應於判定以下情形而選擇CoMP作為選定模式:(1)行動性小於一第一臨限值,(2)一下行鏈路頻道矩陣之最大值與平均本徵值之間的差小於一第二臨限值,(3)為UE服務之CoMP模式之一所估計相對頻譜效率高於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所估計相對頻譜效率,或(4)(1)至(3)之任何適合的組合。舉例而言,可依據(1)、(2)及(3)選擇CoMP模式。舉另一實例,可依據(1)、(2)或(3)中之任一者而選擇CoMP模式。在某些例項中,可依據(1)、(2)或(3)中之任一者而選擇CoMP模式。可基於與一UE相關聯之一或多個特性來調整第一臨限值及/或第二臨限值。UE之該一或多個特性可包含一裝置類型、在一UE上運行之一軟體程式、一協定、一使用情形例等或其任何適合的組合。
排程器可回應於判定一狀況指示不期望使用CoMP模式而選擇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作為選定模式。此一狀況可包含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行動性過高、一UE之一下行鏈路頻道矩陣之本徵擴展相對低或在CoMP資源上偵測到一過高負載。因此,排程器可回應於判定以下情形而選擇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作為選定模式:(1)行動性過高或(2)一UE之一下行鏈路頻道矩陣之本徵擴展相對低或(3)在CoMP資源上偵測到一過高負載或(4)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下為UE服務之一所估計相對頻譜效率高於CoMP模式之相對頻譜效率。當行動性超出第一臨限值時,行動性可過高。CoMP資源之負載可基於偵測到干擾及/或彼此靠近的相對大數目個UE。UE之數目顯著地大於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之散佈式天線之數目可致使CoMP資源之負載過高。
排程器可被實施為一離散硬體裝置。該排程器可包含經由 一網路傳輸及/或接收訊息之一或多個通信埠。舉例而言,排程器可與一BBU通信耦合以提供所闡述之排程特徵之至少一部分。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排程器可與一BBU整合在一起。可使用特殊組態電路來實施排程器以提供所闡述之排程特徵之至少一部分。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排程器可包含一處理器,該處理器係藉由一非暫時性資料儲存裝置中儲存之特定指令被組態。當處理器執行特定指令時,其可使得排程器實行所闡述之排程特徵之至少一部分。
圖5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包含一基頻單元510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網路500之一示意圖。如所圖解說明,基頻單元510包含一使用者資料佇列區塊512、一排程器控制件514、一時間/頻率資源分配區塊516、一現用集與波束管理區塊518、一收發器520、一頻道狀態資訊運算區塊522及一現用集服務節點更新區塊524。基頻單元510可包含用以實施所圖解說明區塊之任何適合的實體硬體。舉例而言,基頻單元510可包含一處理器及電腦可讀儲存裝置來實施圖5中所展示之任何適合區塊。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網路500亦包含使用者設備560及565以及服務節點570、580及590。
基頻單元510包含對自服務節點570、580及590無線傳輸至使用者設備560及565之使用者資料進行排程之一排程器。該排程器可在CoMP模式及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對下行鏈路資料訊務進行排程。舉例而言,排程器可在CoMP模式下對去往一個UE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進行排程且在替代下行鏈路資料下對去往另一UE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進行排程。舉另一實例,排程器可在一第一時間在CoMP模式下對去往一UE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進行排程,且在一第二時間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 料模式下對去往該UE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進行排程。另一選擇係,服務節點可被稱為用於進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傳輸點。排程器可對任何適合數目個服務節點至任何適合數目個使用者設備之資料進行排程。排程器可包含使用者資料佇列區塊512、排程器控制件514、時間/頻率資源分配區塊516、現用集與波束管理區塊518、頻道狀態資訊運算區塊522及現用集服務節點更新區塊524。
收發器520可將一UE報告自該使用者設備560及/或565提供至排程器。UE報告可包含頻道狀態資訊資訊及現用集資訊。UE報告亦可包含來自一UE之任何其他適合的資訊,諸如來自UE的用以判定一選定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其他資訊。頻道狀態資訊運算區塊522可依據UE報告中之資料來運算頻道狀態資訊資料。現用集服務節點更新區塊524可判定一或多個使用者設備之一已更新的現用集。在某些例項中,現用集服務節點更新區塊524可判定一UE之一或多個天線之一子組之一已更新的現用集。現用集服務節點更新區塊524可使用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度量來判定與一UE相關聯之一選定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及更新一現用集。
將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提供至排程器控制件514。使用者資料佇列區塊512可將使用者資料提供至排程器控制件514。排程控制件514將使用者資料提供至收發器520且亦將指令提供至時間/頻率資源分配區塊516。時間/頻率資源分配區塊516可排程來自服務節點570、580及590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時序及頻率。此可避免時序衝突及頻域衝突。現用集與波束管理區塊518可依據現用集資料識別用於為UE 560及565提供無線傳輸服務之服務節點570、580及590。現用集與波束管理區塊518 可將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分組且管理自服務節點570、580及590至UE 560及565之波束成形。收發器520將由服務節點570、580及590傳輸之資料提供至UE 560及565。
如圖5中所示,排程器可使得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網路500之一網路系統在CoMP模式下將第一使用者資料無線地傳輸至一第一使用者設備565,且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將第二使用者資料無線地傳輸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560。此外,排程器可使得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無線網路之一網路系統在CoMP模式下將使用者資料無線地傳輸至任何適合數目個UE,且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將使用者資料無線地傳輸至任何適合數目個UE。
以網路為中心之通信模式判定
圖6係用於針對一使用者設備對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組態之一實施例之一訊息流圖。訊息流600圖解說明可在一使用者設備610、一遠端無線電單元620及一基頻單元630之間傳輸的實例性訊息。可包含額外或替代實體(例如,網路路由器、交換機安全裝置等)以傳遞所展示之相互作用中之一或多者。
經由訊息650,UE 610可請求經由RRU 620網路服務。連接請求可包含UE 610之一識別符,例如UE 610之一MEID或UUID。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識別符可與指示服務水準及UE 610可獲取之其他網路服務賬戶資訊相關聯。可經由連接UE 610與RRU 620的一無線通信頻道接收訊息650。
經由訊息652,RRU 620可自BBU 630請求針對UE 610之連接。所述請求可包含UE 610之識別符以及自UE 610接收連接請求之 RRU 620之一識別符。可使用一有線通信頻道或一無線通信頻道將訊息652自RRU 620傳輸至BBU 630。
經由訊息654,BBU 630可產生為UE 610提供所請求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例如,RRU或TRP)之一現用集。產生現用集可包含產生UE 610之排程資訊。該排程資訊可識別去往UE 610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傳輸模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中之一或多者。產生現用集可包含考量網路系統資訊,例如一網路負載。舉例而言,若由RRU 620服務之UE之數目超出一臨限值,則可期望指派表示一大型分集傳輸模式之一現用集。
經由訊息656,BBU 630可將下行鏈路排程參數傳輸至RRU 620。所述參數可包含傳輸模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RRU 620可將一訊息658傳輸至UE 610,訊息658指示所請求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現用集。訊息658可包含UE 610可依據現用集所預測到之傳輸參數(例如,傳輸模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排名)。
UE 610可基於經由訊息658接收到之參數經由訊息660調整一收發器或其他信號處理電路。所述調整可包含調諧UE 610之一或多個天線。所述調整可包含改變UE 610之解調管及/或解碼管道以恰當地解譯下行鏈路訊息。舉例而言,若首先為UE 610指派一CoMP模式,則後續狀況可使得BBU 630將UE 610改變至一大型分集模式。處理(例如,解碼)所接收到訊息之方式可需要改變UE 610之解調及/或解碼管道或者其他元件,以在模式發生改變時確保資料交易之連續性。
經由訊息662,RRU 620可基於經由訊息656接收到之下行 鏈路排程參數來調整一收發器或其他信號處理電路。RRU 620進行之該調整可與UE 610進行之該調整同時地或在一重疊時間發生。
已針對由BBU 630識別之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組態了RRU 620及UE 610,訊息664可在UE 610與RRU 620之間攜載資料。可藉由BBU 630組態其他RRU(未展示)以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舉例而言,若下行鏈路傳輸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RRU 620及至少一個額外RRU可經組態以將資料傳輸至UE 610。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可處於不同的模式下。另一選擇係或另外,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可具有不同的相關聯現用集。舉例而言,可存在一下行鏈路現用集及一上行鏈路現用集。
圖6中之傳訊圖解說明可如何針對一UE識別一初始現用集及一第一傳輸模式之網路調諧參數。如所論述,如今的網路係係裝置移動、供電、斷電等之動態生態系統。此等動態狀況可使得對一下行鏈路傳輸模式之一初始評估基於網路及/或UE特性之改變而改變。
圖7係更新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組態之一實施例之一訊息流圖。訊息流700圖解說明可在一使用者設備710、遠端無線電單元720及一基頻單元730之間傳輸之實例性訊息。可包含額外或替代實體(例如,網路路由器、交換機、安全裝置等)以傳遞所展示之相互作用中之一或多者。
經由訊息750,UE 710可偵測UE狀況。可偵測之UE狀況包含與RRU 720連接之頻道狀況。該等頻道狀況可包含信號強度、訊雜比、空間特性、都卜勒資訊、UE能力改變,諸如主動式接收天線及/或傳輸天線。UE狀況可包含:UE 710之一操作特性,諸如在UE 710上執行之 應用;在UE 710上執行之應用之通信協定;或UE 710之運動(例如,都卜勒估計或頻道狀態變化)。UE狀況可包含關於UE 710之資訊,諸如裝置類型、操作系統、附接至UE 710之周邊裝置等。
經由訊息752,UE 710可將經由訊息750偵測到之UE狀況之至少一部分提供至RRU 720。訊息752可包含一頻道狀態資訊(CSI)報告。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訊息752可包含多個訊息,每一訊息包含不同的UE狀況。
經由訊息754,RRU 720可將狀況資訊傳輸至BBU 730。訊息754可包含UE 710及RRU 720之識別符以允許BBU 730將狀況資訊與一特定下行鏈路頻道相關聯(例如,UE與RRU組合)。
至少部分地基於BBU 730可偵測到之UE狀況資訊及網路狀況資訊,經由訊息756,BBU 730可針對UE 710產生一下行鏈路排程。經由訊息756之產生可類似於圖6中所展示之經由訊息654之產生。然而,在圖7中,UE 710可已識別一初始現用集及傳輸模式。由於網路狀況或UE狀況資訊發生改變,因此可改變此初始現用集及/或傳輸模式。
BBU 730可將下行鏈路排程參數提供至RRU 720。參數可包含傳輸模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中之一或多者。RRU 720可將一訊息760傳輸至UE 710,訊息760指示現用集及/或所請求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排程參數。訊息760可包含UE 710可依據現用集預測到之傳輸參數(例如,傳輸模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訊息760可包含針對UE 710而識別之傳輸模式之一指示。
UE 710可經由訊息762基於經由訊息760接收到之參數來 調整一收發器、一接收器(例如,一收發器之一接收器)或其他信號處理電路。該調整可包含調諧UE 710之一或多個天線。該調整可包含針對UE 710來改變解調及/或解碼管道以恰當地解譯下行鏈路訊息。舉例而言,若最初為UE 710指派一CoMP模式,則後續狀況可使得BBU 730將UE 610改變至一大型分集模式。處理(例如,解碼)所接收到訊息之方式可需要改變UE 710之解調及/或解碼管道或其他元件,以在模式發生改變時確保一資料交易之連續性。
經由訊息764,RRU 720可基於經由訊息758接收到之下行鏈路排程參數來調整一收發器或其他信號處理電路。RRU 720進行之該調整可與UE 710進行之調整同時地或在一重疊時間發生。
已依據由BBU 730識別之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組態了RRU 720及UE 710兩者,訊息766可在UE 710與RRU 720之間攜載資料。BBU 730可對其他RRU(未展示)進行組態以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舉例而言,若下行鏈路傳輸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則RRU 720及至少一個額外RRU可經組態以將資料傳輸至UE 710。
圖8係圖解說明根據一實施例的一實例性基頻單元及遠端無線電單元之一方塊圖。基頻單元802可與至少一個遠端無線電單元890耦合。遠端無線電單元890可包含用於進行MIMO無線通信的至少一第一天線896及一第二天線898。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天線(諸如,天線896或天線898)可被稱為天線元件。第一天線896及第二天線898可與一射頻(RF)前端894耦合。射頻前端894可處理經由第一天線896及第二天線898接收到之信號。處理一信號之一部分可包含將信號傳輸至BBU 802中所包含之一收發器820。
一處理器805可接收由收發器820接收到之信號。處理器805可經組態以判定信號之一類型。舉例而言,若信號包含連接服務之一請求,則處理器805可將該信號提供至一現用集選擇器835。現用集選擇器835可經組態以識別服務節點之一現用集以提供所請求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現用集選擇器835可基於與UE相關聯之資訊來識別用於一UE之現用集。另一選擇係或另外,現用集選擇器835可基於與一或多個其他UE相關聯之資訊來識別一UE之現用集。在某些例項中,現用集選擇器835可判定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傳輸模式。BBU 802可包含一網路監測器825以偵測網路之特性,諸如由每一RRU服務之UE之數目、網路資料傳輸負載等。現用集選擇器835可自網路監測器825接收網路特性,以作為在識別一現用集及/或一UE請求之傳輸模式時考量之一因素。BBU 802中可包含一波束成形器815以進一步識別一現用集中所包含之服務節點(例如,RRU)之參數。該等參數可包含傳輸模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中之一或多者。波束成形器815可判定與BBU 802耦合之RRU之最佳參數,以便於對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一全網路最佳化。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一UE可提供一所請求現用集。BBU 802可包含一現用集仲裁器830以使一所請求現用集與由現用集選擇器835選擇之一現用集相符。現用集仲裁器830可比較一組所請求服務節點與由現用集選擇器835識別之服務節點。該比較可包含根據UE推薦來將服務節點排序。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現用集仲裁器830可將一訊息提供至UE,該訊息指示一所請求現用集之確認或其他評估。舉例而言,若UE請求節點A及B但BBU 802僅在現用集中識別出B,則該訊息可包含指示現用集係部分匹配之一碼。可包含其他狀態碼以便於高效傳達信及評估所請 求現用集。另外或另一選擇係,現用集仲裁器830可比較一所請求傳輸模式與現用集選擇器835或BBU 802之其他元件識別之傳輸模式。
BBU 802可包含一資料儲存器810。資料儲存器810可包含可由處理器805執行以實施所闡述之特徵之指令。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資料儲存器810可保存指派給由BBU 802服務之UE之現用集或其他排程資訊。可藉由UE識別符及/或RRU識別符來為資料儲存器810編索引。此可加快先前針對UE且為監測網路狀況(例如,分配給一RRU或一RRU之天線元件之UE之數目)而傳達之排程資訊之識別。
除將排程資訊提供至UE之外,亦可使用該排程資訊來該對RRU 890進行組態。該組態可包含諸如藉由頻率調變、時間調變來調整第一天線896、更改來自一功率源892之傳輸功率或者調整傳輸之方向、頻調分配或波束成形。
圖9係圖解說明動態地組態向一網路中之一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之一實例性方法之一流程圖。可完全地或部分地在一協調裝置(例如一基頻單元)之控制下實行方法900。方法900說明用於識別協調多點通信或向一UE傳輸之一替代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的特徵。該識別包含評估網路狀況以及接收服務之UE之性質。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儲存特定指令,該等特定指令在被執行時使得執行方法900中之某些或所有方法及/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其他適合方法中之某些或所有方法。
方法900可在方塊902處開始。在方塊904處,協調裝置可接收一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可作為由該使用者設備之傳輸之一頻道狀態資訊報告之一部分接收該頻道狀態資訊。該頻道狀態資訊可包含可 用於UE之一或多個頻道之頻道品質指示符。該頻道狀態資訊可包含預編碼資訊,例如用於預處理將被傳輸至UE之信號之一較佳波束成形矩陣。該頻道狀態資訊可包含可用於UE之頻道之頻道排名資訊、所期望的調變與編碼選擇(MCS)及相關聯現用集。頻道排名可指示可用於與UE進行通信之空間層/頻道之一數目。
在方塊906處,協調裝置可偵測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在某些實施方案中,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UE之一特性。可與頻道狀態資訊同時地或單獨地接收UE之特性。可接收到的UE特性包含在可需要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之該UE上執行之應用程式、UE預期用於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之通信協定或資料協定(例如,HTTPS、FTP、IMS、VoIP、MPEG-DASH等)、UE之行動性(例如,都卜勒資料或其他運動估計)、裝置類型、作業系統、天線能力(例如,接收天線之數目)、功率排名或服務指示符品質,諸如延遲及輸送量規格。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當前為UE服務之RRU之一特性。舉例而言,當前由RRU服務之UE之數目可用於判定RRU之服務區域內之一負載。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其他UE之特性。可將多個UE之特性或RRU之特性彙集以產生網路之一度量。舉例而言,可產生一平均信雜比以用於對UE進行一取樣。
在方塊908處,協調裝置可判定是否使用動態臨限值。該判定可基於協調裝置可獲取之一組態值。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該組態值可指示是否應產生動態臨限值。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組態值可被實施為基於(舉例而言)UE特性、頻道狀態資訊、時間、日期、網路狀況等識別不同的臨限值技術之一查找表。若在方塊908處之判定係肯定的,則在方塊910處,協調裝置可產生針對UE選擇下行鏈路訊務模式之選擇臨限值。該 產生可基於網路內或RRU之一服務區域內之UE之一平均行動性。該產生可基於網路內之UE之頻道矩陣之最大本徵值或平均本徵值。產生可基於網路內之天線之一總數目。在MIMO系統中,可用天線之數目可遠大於RRU之數目,此乃因每一RRU可包含多個天線。
返回至方塊908,若協調裝置判定將不動態地產生臨限值,則在方塊912處,獲得靜態選擇臨限值。可自協調裝置可存取之一記憶體或其他組態資料儲存器獲得靜態選擇臨限值。
在方塊914處,使用動態臨限值或靜態臨限值,協調裝置可識別UE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評估可比較臨限值中之一或多者與UE或網路之特定值以識別一模式。可在協調裝置可存取之一記憶體或其他組態資料儲存器中規定該比較。舉例而言,可使用一真值表選擇模式,藉此一些狀況得到滿足會使得選擇一特定模式。表1提供此一真值表之一實例。可按照優先級來組織該真值表,以使得將使用與第一組狀況對應之模式。
Figure 108140114-A0305-02-0039-1
Figure 108140114-A0305-02-0040-2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使用機器學習來產生該真值表。舉例而言,可提供所觀測到之網路特性及/或UE特性以作為使用歷史現用集/模式決策訓練之一神經網路之輸入。該神經網路可提供包含一或多個值之一輸出向量,該輸出向量指示一所預測現用集、傳輸模式或傳輸參數(例如,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
在方塊920處,協調裝置可根據在方塊914處所識別之傳輸模式來選擇提供傳輸服務之服務節點。
協調裝置可使用在方塊906處偵測到之網路系統資訊來實行方塊920處之選擇。在某些實施方案中,UE可識別服務節點之一鄰近現用集。服務節點之該鄰近現用集可包含UE可偵測之節點(例如,自該節點接收傳輸)。選擇可考量當前指派給UE之任何服務節點以及鄰近節點。協調裝置可考量節點之負載、UE相比於節點而言之當前位置及預期位置或其他可偵測資訊。可基於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來選擇服務節點:(1)當前現用集中之一或多個TRP之鏈路品質劣化至低於一臨限值;(2)存在一或多個新TRP,其鏈路品質超出一臨限值;或(3)自網路接收一重新引導命令以重新引導UE跨越網路分佈負載以達到一更平衡分配。
作為選擇之一部分,協調裝置亦可識別服務節點之排程資訊。可選擇排程資訊以減小面向UE之下行鏈路傳輸與其他下行鏈路傳輸之間的干擾。可藉由調整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來實現干擾減少:傳輸模 式、時間、頻率、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頻道排名或相對於來自服務節點或靠近一選定服務節點之其他服務節點之其他傳輸之傳輸方向。
在方塊922處,協調裝置可針對選定下行鏈路傳輸模式來對網路進行組態。網路之組態可包含調整UE或RRU處之一或多個收發器。組態亦可包含使得UE針對所接收之資料傳輸切換信號處理管道(例如,啟用協調多點解碼及停用同調/非同調組合)。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組態可包含傳輸包含組態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之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訊息。可經由附加至現用集中之RRU/TRP之識別符的另一控制頻道訊息、無線電資源控制信令、行動性管理協定或自協調裝置至UE之其他傳訊將組態資訊(例如,現用集及/或傳輸模式)提供至UE。
已實現了適合於網路狀況及UE狀況之一網路組態,方法900可在方塊990處結束。然而,UE可經組態以週期性地或非週期性地提供頻道狀態資訊報告。協調裝置可重複方法900以評估已更新的報告。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協調裝置可識別一已更新的報告與一先前報告之間的一差異。若該差異不滿足一臨限值,則方法900可不花費資源來重新評估針對UE之下行鏈路訊務組態。
方法900闡述一網路裝置(例如,BBU)可如何針對一UE引導下行鏈路訊務組態。
圖10係圖解說明自UE角度動態地組態針對一網路中之一使用者設備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之一實例性方法之一流程圖。可完全地或部分地在一協調裝置(例如,一UE)之控制下實行方法1000。方法1000說明用於識別向一UE傳輸之協調多點通信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 訊務模式之特徵。該識別包含將UE之特性之準確且已更新的報告提供至BBU及基於一所識別之下行鏈路訊務模式來調整UE。
方法1000可在方塊1002處開始。在方塊1004處,協調裝置可接收包含在一第一模式下為一UE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第一現用集。可自為UE服務之一或多個TRP接收第一現用集及第一模式之識別符。可由控制RRU之一BBU識別第一現用集及/或第一模式。可由BBU使用方法900識別第一現用集及/或第一模式。
在方塊1006處,協調裝置可偵測UE之一特性。UE之特性可包含頻道狀態資訊。頻道狀態資訊可包含可用於UE之一或多個頻道之頻道品質指示符。頻道狀態資訊可包含預編碼資訊,例如用於處理自UE之一天線接收到之信號之一較佳頻道矩陣。頻道狀態資訊可包含一頻道排名。可接收到的UE之額外或替代特性包含在可需要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之UE上執行之應用、UE預期用於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之通信協定或資料協定(例如HTTPS、FTP、IMS、VoIP、MPEG-DASH等)、UE之行動性(例如,都卜勒資料或其他運動估計)、裝置類型、作業系統、天線能力(例如,接收天線之數目)、功率排名或服務品質。
在方塊1014處,協調裝置可傳輸頻道狀態資訊及一BBU(例如,基地台)之特性。可使用一頻道狀態資訊報告提供頻道狀態資訊。可作為報告之一部分或經由協調裝置所傳輸之一單獨訊息提供額外特性。
在方塊1015處,協調裝置可接收在一第二模式下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第二現用集。在方法1000中之此點處,要求UE將模式自第一模式切換為一第二模式。協調裝置可首 先基於所接收到之訊息來判定將哪種模式用於下行鏈路資料訊務,且然後相應地加以調整。
在方塊1016處,協調裝置可判定第二傳輸模式是否係CoMP。方塊1016處之判定可包含比較自一RRU接收到之一訊息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模式識別符與和CoMP相關聯之預定值。若方塊1016處之判定係「否」,則在方塊1018處,協調裝置可針對大型分集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來組態(例如,調整)該使用者設備。若方塊1016處之判定係確定的,則在方塊1010處,協調裝置可針對協調多點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來組態(例如,調整)該使用者設備。
在針對選定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對UE進行組態之後,在方塊1022處,協調裝置可判定UE是否仍正在活躍地使用下行鏈路頻道。該判定可基於往來於UE之一訊息之接收或傳輸。該判定可基於一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之執行狀態。舉例而言,UE之作業系統可包含一飛行模式或所有無線通信皆被關斷之一模式。該判定可基於UE之一電源狀態(例如,停電)。若UE不再活躍,則方法1000可在方塊1090處結束。若UE仍活躍,則方法1000可返回至方塊1006以偵測並傳輸已更新的特性,藉此接收基於該等已更新的特性而選擇之額外下行鏈路傳輸組態資訊。
使用者設備輔助通信模式判定
使用者設備可判定接收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所期望模式。該所期望模式可係CoMP模式或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然後,該使用者設備可將一請求發送至一網路系統(例如,一基地台)以在所期望模式下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請求可包含識別與所期望模式相關聯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所期望現用集之所期望現用集資料。該請求可包 含一所期望傳輸模式之一識別符。該識別符可係請求中所包含之一模式選擇位元、UE所傳輸之一訊息或附加至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所期望現用集之識別符中之一或多者之一值。網路系統可基於請求及其他資料來判定向該使用者設備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此可達成一高資料速率及高可靠性無線網路之操作。
該使用者設備可針對該使用者設備之所有天線判定所期望模式。在某些例項中,可針對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定天線或天線子組判定所期望模式。因此,在一些例項中,一使用者設備之一天線子組可在CoMP模式下接收第一使用者資料且同一使用者設備之一不同天線子組可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接收第二使用者資料。
該使用者設備可基於該使用者設備可得到之任何適合資訊(諸如,本文中所揭示的與模式判定相關聯之任何適合資訊)來判定所期望操作模式。此類資訊可包含(舉例而言)行動性資料、一網路至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矩陣狀況、推斷資料、與一當前現用集之服務節點相關聯之度量或其他資料、與鄰近節點相關聯之度量或其他資料等或其任何適合組合。與節點相關聯之度量或其他資料之實例包含所接收到之信號強度指示符、信雜比估計或錯誤率統計。因此,UE可基於該UE可得到之資訊來產生在一所期望操作模式下接收資料之一請求。
在所期望模式下操作之請求可包含指示該使用者設備想要自一種模式改變至另一模式之資訊。舉例而言,該請求可包含指示於在CoMP模式下接收資料與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下接收資料之間雙態切換之資訊。在某些例項中,請求中之現用集資料可指示使用一組不同服務節點在同一模式下操作。舉一個實例,請求可指示繼續在CoMP模式下 自與當前現用集不同之一組服務節點接收資料。舉另一實例,請求可指示繼續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模式下自與當前現用集不同之一組服務節點接收資料。
圖11圖解說明與請求在一所期望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使用者設備1110相關聯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1100中之代表性通信及事件。圖11之通信及事件與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1100之使用者設備1110、一遠端無線電單元(RRU)1120及/或一基頻單元(BBU)1130相關聯。在圖11之通信及事件中,UE 1110選擇一所期望模式來接收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且BBU 1130產生一下行鏈路排程來對自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至UE 1110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
在圖11之事件1150中,UE 1110偵測狀況。UE 1110可收集任何適合的資訊以據此來判定接收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所期望模式。UE 1110可偵測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資訊以用於進行模式判定。UE 1110基於所收集之資訊來選擇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所期望模式。此判定可基於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之原則及優勢。
UE 1110儲存並更新為UE 1110提供無線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現用集。現用集資料係由包含RRU 1120及BBU 1130之一網路系統提供。UE 1110亦儲存並更新可用於為UE 1110提供無線傳輸服務且不包含於現用集中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鄰近集。UE 1110亦可儲存排程資訊,諸如用於往來於UE 1110進行傳輸之傳輸模式或其他參數。
UE 1110在事件1152處產生一所請求之下行鏈路排程。所請求之下行鏈路排程包含所期望現用集資料,該所期望現用集資料識別 UE 1110請求接收下行鏈路無線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所期望現用集資料可包含來自現用集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及/或來自鄰近集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所期望現用集資料基於UE 1110對所期望模式之判定。排程可包含識別一所期望傳輸模式之資訊。
在事件1154中,UE 1110與RRU 1120建立一無線連接。此可包含提供一UE識別符及一所請求之下行鏈路排程。在事件1156處,RRU 1120與BBU 1130進行通信。將下行鏈路排程自RRU 1120提供至BBU 1130。RRU 1120亦可將一UE識別符及一RRU識別符提供至BBU 1130。
BBU 1130包含在事件1158處產生一下行鏈路排程之一排程器。BBU 1130可自複數個UE接收資訊,且在判定向UE 1110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時將比一單個UE可得到之資訊考量在內。因此,即使UE 1110在一特定模式下請求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仍可有利於一網路系統判定向UE 1110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另外或另一選擇係,網路系統可識別針對UE 1110進行資料傳輸之服務節點之一現用集。
可基於來自UE 1110的在一所期望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服務節點排程。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舉例而言)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系統負載資訊,諸如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指示UE 1110之一行動性狀態之資料;一頻道與UE 1110相關聯之一空間頻道狀況;UE 1110之一或多個特性(例如,利用傳輸服務之應用類型、在該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UE 1110之一裝置類型);除該UE 1110之外的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特性;除UE 1110之外的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狀況;除UE 1110之外的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 個行為等;其任何適合的組合。
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BBU 1130之排程器可(1)准予請求,(2)在不改變操作模式或用於UE 1110之現用集之情況下繼續對去往UE 1110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或(3)使得為UE 1110服務之方式改變為與UE 1110所請求不同之一方式。
當額外網路系統資訊與在所期望模式下為UE 1110提供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一致時,可准予請求。為准予請求,排程器可更新用於UE 1110之現用集以與請求中所期望之現用集匹配。然後,排程器可使得在所期望模式下自所期望現用集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向UE 1110進行下行鏈路資料傳輸。
在某些例項中,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可指示現用集及當前操作模式可提供比准予請求更好之總體網路服務。因此,在此等例項中,排程器可在不改變操作模式或用於UE 1110之現用集之情況下繼續將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UE 1110。
排程器可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使得為UE 1110服務之方式改變為與UE 1110所請求之方式不同。舉例而言,排程器可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以與UE所請求不同之一方式更新用於UE 1110之現用集。根據某些其他例項,排程器可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資訊來使得調整一功率位準去往UE 1110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類似地,可調整來自網路系統之傳輸之任何其他參數,諸如頻率及/或時間。
再次參考圖11,BBU 1130可在事件1160中將下行鏈路排程參數提供至RRU 1120。此可包含為UE 1110提供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可將任何其他適合排程資訊提供至RRU 1120。在下行鏈路排程參數 不改變之某些例項中,可代替該等下行鏈路排程參數而發送該等下行鏈路排程參數不改變之一確認。儘管圖11圖解說明同一RRU 1120自UE 1110接收一請求下行鏈路排程且將一下行鏈路排程提供至UE 1110,但不同的RRU可促進UE 1110與BBU 1130之間的通信以實現適合的不同通信。
如圖11中所示,RRU 1120可在事件1162中將下行鏈路參數提供至UE 1110。此可包含提供為UE 1110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及/或一或多個其他參數,以對UE 1110進行組態以基於排程器所判定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排程自網路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在下行鏈路UE參數不改變之某些例項中,可代替下行鏈路UE參數而發送下行鏈路UE參數不改變之一確認。
UE 1110可在事件1164中調整UE 1110之一接收器以用於在選定下行鏈路傳輸模式下接收資料。可調整UE 1110之接收器以處理在選定模式下自網路系統所提供之現用集中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接收到之下行鏈路資料。可調整UE 1110之接收器以用於接收具有一不同功率、方向、時序、頻率或其任何適合組合之信號。此可涉及調整接收器之任何適合電路。UE 1110之接收器可包含於一收發器中。
在事件1166中,可調整RRU 1120之一傳輸器以用於在選定模式下將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至UE 1110。此可涉及調整來自RRU 1120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之一傳輸功率、方向、時序或頻率中之一或多者。調整傳輸器可涉及調整傳輸器之任何適合電路。傳輸器可包含於RRU 1120之一收發器中。
在事件1168中,UE 1110與RRU 1120無線地交換下行鏈路資料及上行鏈路資料。在此資料交換期間,UE 1110可將已更新資料提 供至BBU 1130,該已更新資料包含判定選定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所依據的一已更新的所請求之下行鏈路排程請求及與UE相關聯之額外資料。因此,BBU 1130之排程器可在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1100中動態地選擇下行鏈路資料訊務模式。
如上文所述,各種不同的UE可在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與服務節點進行無線通信。將參考圖12論述一實例性UE。
圖12係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實例性UE 1200之一示意方塊圖。UE 1200經組態以在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中與一基地台進行無線通信。如所圖解說明,UE 1200包含一處理器1240、一使用者介面1245、一資料儲存器1250、一波束成形器1255、天線1262及1264、一收發器1265、一運動偵測器1270、一信號品質分析器1275及一現用集選擇器1280。某些其他UE可包含額外元件及/或圖12中所圖解說明之元件之一子組。
UE 1200包含複數個天線1262及1264。可包含任何適合數目之天線以用於在CoMP模式及/或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進行無線通信。UE 1200可包含一或多個天線陣列。一射頻(RF)前端1260可處理經由天線1262及1264接收到之RF信號。射頻前端亦可將RF信號提供至天線1262及1264以供傳輸。收發器1265包含一傳輸器及一接收器。收發器1265可提供處理以用於傳輸及接收與天線1262及1264相關聯之RF信號。
處理器1240與收發器1265進行通信。藉由實體硬體實施處理器1240,該實體硬體經配置以實行特定操作從而實施與判定一所期望模式及使得自UE 1200傳輸與所期望模式相關之一請求相關的功能性。處理器1240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原則及優勢來判定接收下行 鏈路資料之一所期望模式且產生在該所期望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請求。處理器1240可使得儲存並更新現用集及鄰近集資料。處理器1240可為UE 1200實行任何其他適合處理。
處理器1240可與運動偵測器1270及信號品質分析器1275進行通信。因此,處理器1240可接收並處理與UE 1200之狀況相關聯之資訊。運動偵測器1270可包含任何適合的硬體,該硬體經配置以偵測與UE 1200相關聯之行動性資訊。信號品質分析器1275可分析由天線1262及1264接收及/或傳輸之信號之品質。此可提供與UE 1200之一空間頻道狀況相關聯之資訊。可將與UE 1200之狀況相關聯之資訊提供至處理器1240以用於判定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所期望模式。在某些例項中,可由處理器1240實施運動偵測器1270及/或信號品質分析器之功能性中之某些或所有。
現用集選擇器1280可識別與由處理器1240判定之所期望模式相關聯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所期望現用集。現用集選擇器1280可基於與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相關聯之資料來選擇所期望現用集:現用集中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鄰近集中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與UE 1200相關聯之行動性資料、與UE 1200相關聯之一空間頻道狀況或UE 1200之一或多個特性。可將所期望現用集資料與在所期望模式下操作之請求一起提供。可藉由專用電路及/或處理器1240之電路實施現用集選擇器1280。
波束成形器1255可實行UE 1200之任何適合的波束成形功能性。波束成形器1255可設定及/或調整與接收及/或傳輸與UE 1200之天線1262及1264相關聯之信號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參數。可藉由專用電路及/或處理器1240之電路實施波束成形器1255。
UE 1240包含一資料儲存器1250。資料儲存器1250可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可由處理器1240執行以實施所闡述之特徵。資料儲存器1250可儲存UE 1200之現用集資料及鄰近集資料。資料儲存器1250可為UE 1200儲存任何其他適合的資料。資料儲存器1250可包含經配置以儲存資料之任何適合的記憶體元件。
UE 1200中所包含之數個元件可藉由一匯流排1290耦合。匯流排1290可係使得UE 1200之各種組件能夠交換資訊之一資料匯流排、通信匯流排、其他匯流排或其任何適合的組合。
如所圖解說明,UE 1200亦包含一使用者介面1245。使用者介面1245可係任何適合的使用者介面,例如一顯示器及/或一音訊組件。在某些例項中,使用者介面1245可包含觸控螢幕能力、一按鈕、一旋鈕、一開關或一滑塊中之一或多者。
圖13係根據一實施例的請求在一UE之一天線處接收資料之一選定通信模式之一實例性程序1300之一流程圖。可由任何適合的UE(諸如,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UE)實行程序1300。程序1300圖解說明產生並發送在一所期望操作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請求之一UE之態樣。可在同時與同一基地台進行無線通信之複數個UE中之每一者中實行程序1300。
程序1300在方塊1302處開始。在方塊1304處,一UE接收自一基地台傳輸之現用集資料。現用集資料識別為UE提供下行鏈路資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集合。UE儲存現用集資料並回應於自基地台接收到已更新的現用集資料而更新該現用集資料。舉例而言,可由圖12之UE 1200之處理器1240接收現用集資料且儲存於資料儲存器1250中。
在方塊1306處,UE偵測狀況。偵測與UE相關聯之狀況可提供有用資訊,UE依據該有用資訊產生在一選定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請求。所偵測到之狀況可包含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之狀況及/或度量。舉例而言,UE可偵測UE之一行動性狀態及/或UE之一空間頻道狀況。舉例而言,可使用UE 1200之運動偵測器1270及/或信號品質分析器1275來偵測一或多個狀況。
UE判定使用一天線元件無線地接收資料之一選定模式。該選定模式係一協調多點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選定模式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原則及優勢來加以判定。可使用一處理器(諸如,UE 1200之處理器1240)來判定該選定模式。該選定模式可能針對UE之某些天線或所有天線。在決策方塊1308處,UE可判定狀況是否適合於CoMP。若狀況適合於CoMP模式,則在方塊1310處選擇CoMP模式來作為所期望模式。另一選擇係,若一或多個狀況不適合於CoMP模式,則在方塊1312處選擇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來作為所期望模式。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係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判定選定模式可基於在方塊1306處偵測到之狀況。舉例而言,可基於UE之一行動性狀態及/或UE之一空間頻道狀況來判定選定模式。可基於在方塊1306處偵測到之狀況來判定與在CoMP模式下操作相關聯之行動性狀態之一臨限值位準。另一選擇係或另外,可基於在方塊1306處偵測到之狀況來判定在CoMP模式下操作相關聯之空間頻道狀態狀況之一臨限值位準。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另外或另一選擇係,UE可識別無線地 接收資料之服務節點之一所期望現用集。可基於在方塊1306處偵測到之狀況來識別所期望服務節點。舉例而言,UE可自一TRP偵測一信號,且基於自該TRP所接收到之一或多個信號之信號強度或其他度量來判定自TRP接收到之傳輸之品質。
在方塊1314處,UE可經由在選定模式下接收資料之至少一個天線發送一請求。UE之處理器可使得經由UE之至少一個天線進行傳輸。舉例而言,在UE 1200中,處理器1240可使得使用天線1262傳輸請求。該請求可包含一所期望現用集。該請求可包含識別選定模式之資訊,諸如一或多個模式選擇位元。程序在方塊1316處結束。
當UE活躍時,可反覆地實行程序1300中之某些或所有。因此,UE可基於由UE偵測到之最新狀況而提供在一所期望模式下接收資料之請求。可週期性地及/或動態地更新該請求。舉一個實例,一UE可位於一擁擠的足球體育場中,且由於(舉例而言)在該體育場中可能可使用用一較高數目個TRP,因此請求在CoMP資料傳輸模式下接收資料。在UE離開足球體育場且位於一住宅區中之後,由於TRP在住宅區中可比在體育場中分佈得更稀疏,因此UE可請求在一替代下行鏈路模式下接收資料。舉另一實例,當UE具有相對低之行動性時,UE可在CoMP模式下接收資料。回應於行動性之一顯著增大,諸如位於一高速公路上之一車輛中,UE可請求在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接收資料。
圖14係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於來自UE之一請求控制向一UE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一實例性程序1400之一流程圖。可藉由任何適合的網路系統(諸如,任何適合的基地台)實行程序1400。舉例而言,可藉由圖5之基頻單元510及/或圖8之基頻單元802實行程序1400中之 某些或所有。程序1400圖解說明基於來自一UE的在特定模式下接收資料之一請求且基於額外網路系統資訊來判定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一網路系統之態樣。
程序1400在方塊1402處開始。在方塊1404處,網路系統之一排程器接收網路系統資訊。可經由一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天線接收網路系統資訊。可自複數個UE接收網路系統資訊。因此,該排程器可存取請求在特定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UE不可獲得之額外資料。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一網路排程器判定向本文中所揭示之一UE傳輸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時所依據的任何適合資訊。網路系統資訊可包含一或多個UE之行動性狀態資訊、一或多個UE之空間頻道狀態狀況、系統負載資訊、一或多個UE之特性等或其任何適合的組合。在方塊1406處,該排程器自一UE接收在一特定模式下接收下行鏈路資料之一請求。該請求可包含所期望現用集資料及/或一或多個模式選擇位元。
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排程器判定用於將資料無線地傳輸至一UE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該排程器亦可判定用於一UE之現用集及/或一UE之天線之一子組。所判定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係CoMP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係一非CoMP模式。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係(舉例而言)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
參考圖14,在決策方塊1408處,該排程器判定是否准予請求。可基於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適合的資訊及/或方法准予或拒絕該請求。若在方塊1408處准予該請求,則在方塊1410處將請求中所識別之特 定模式設定為向UE傳輸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另一選擇係,若在方塊1408處拒絕該請求,則該排程器可在決策方塊1412處判定是否基於該請求調整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參數。回應於在方塊1412處判定調整下行鏈路資料參數,排程器可使得在方塊1414處調整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參數。可調整以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參數中之一或多者:功率、時間、頻率或方向。另一選擇係或另外,可不准予該請求之情況下調整現用集資料。
在方塊1416處,將現用集資料傳輸至UE。現用集資料可包含識別一現用集之任何適合資料。現用集資料可識別用於UE之現用集。在某些例項中,現用集資料可識別用於UE之現用集之改變。根據一些例項,現用集資料可指示用於UE之現用集未改變。回應於在方塊1410處特定模式被設定為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在方塊1416處傳輸之現用集資料可識別UE所提供之所期望現用集作為用於UE之現用集。回應於在方塊1408處請求被拒絕且判定在方塊1412處不調整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在方塊1416處傳輸之現用集資料可指示現用集不改變。回應於在方塊1408處請求被拒絕且在方塊1412處判定調整下行鏈路資料傳輸,在方塊1416處傳輸之現用集資料可指示現用集在某些例項中不改變且在某些其他例項中現用集發生一改變。
在方塊1418處,在基於請求及額外網路系統資訊判定之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將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至UE。UE自現用集中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接收下行鏈路資料。
可反覆地實行程序1400中之某些或所有。因此,排程器可基於一最新請求及最新網路系統資料來設定向UE傳輸之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針對與一網路系統通信之每一UE實行程序1400。可針對同 一UE之一或多個天線之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子組實行程序1400。
其他實施例
參考圖15至圖16B闡述額外實施例。此等圖圖解說明在不同的模式下透過現用集分配為UE服務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網路之實例。
圖15係圖解說明在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500中現用集之分配及傳輸模式的一圖。此圖圖解說明可在不同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為不同的UE服務。如圖解說明,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500包含四個RRU 1502、1504、1506及1508以及三個UE 1512、1514及1516。
第一UE 1512是靜態的。因此,第一UE 1512具有低行動性。第一UE 1512亦鄰近數個RRU 1502、1504及1506。因此,一網路系統可在CoMP模式下對去往第一UE 1512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網路系統可在CoMP模式下識別RRU 1502、1504及1506作為針對第一UE 1502之服務節點之現用集。
第二UE 1514鄰近一單個RRU 1508。在無多個可用服務節點的情況下,網路系統可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諸如,最佳伺服器模式(例如,最佳伺服器選擇SIMO、最佳伺服器選擇SU-MIMO、最佳伺服器選擇MU-MIMO))對去往第二UE 1514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網路系統可在最佳伺服器模式下識別RRU 1508作為針對第二UE 1508之現用集。
第三UE 1516正以30千米/小時移動。因此,第三UE 1516具有相對高的行動性。第一UE 1515亦鄰近RRU 1502及1504。在行動性相對高且一個以上服務節點可用的情況下,網路系統可在一替代性下行鏈 路資料傳輸模式(諸如,SFN模式)下對去往第三UE 1516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進行排程。網路系統可在SFN模式下識別RRU 1502及1504作為針對第三UE 1506之服務節點之現用集。
圖16A及圖16B係圖解說明在具有動態網路要求之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600中的不同現用集分配及傳輸模式之圖。此等圖圖解說明,現用集及/或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由於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中不斷改變之網路狀況而發生改變。舉例而言,現用集及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可隨著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600中活躍UE而改變。圖16A及圖16B提供可基於與一或多個其他UE相關聯之網路資訊而判定一UE之一現用集之一實例。
在圖16A中,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600中存在一單個UE 1612。如所圖解說明,網路可透過RRU 1606之一現用集在一最佳伺服器模式下對去往UE 1612之下行鏈路資料進行排程。在此情形中可不使用RRU 1602、1604及1608。
額外UE可進入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600。如圖16B中所示,與圖16A相比而言,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1600中存在兩個額外活躍UE 1614及1616。UE 1614及1616兩者皆相對靠近UE 1612及RRU 1606。網路可在CoMP模式中藉由RRU 1602、1604及1608之一現用集對去往UE 1612、1614及1616中的每一者之下行鏈路資料進行排程。在圖16A中,針對UE 1612之現用集包含RRU 1606。然而,在評估不斷改變的網路狀況(例如,額外存在UE 1614及UE 1616及相關聯的UE之無線通信期望)時,環境1600可經重新經組態以分配資源來為UE 1612、UE 1614及UE 1616服務。重新組態可包含諸如為UE 1612指派一或多個服務 節點之一新現用集。另一選擇係或另外,重新組態可包含將諸如針對UE 1612之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自圖16A中之BSM改變為圖16B中之CoMP。圖16B中之組態可關於僅使用RRU 1606來分離三個同步UE之波束的情形而提供改良的空間頻道狀況。
儘管本文中所論述之實施例提供在CoMP模式或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操作之各種實例,但存在一個或另一較佳之眾多使用實例。將簡要論述某些額外實例。
CoMP模式對於高解析度視訊流式傳輸而言可係較佳的。CoMP模式對於與虛擬實境及/或擴增實境相關聯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而言可係較佳的。CoMP模式對於相對大的檔案傳送而言可係較佳的。當一UE處於行動中時,最佳伺服器模式對於高解析度視訊流式傳輸、虛擬實境資料及/或擴增實境資料及相對大的檔案傳送而言可係較佳的。
一軟組合模式對於相對低延時高品質音訊而言可係較佳的。軟組合模式對於聲音呼叫及視訊電話而言可係較佳的。
一非同調組合模式對於相對低延時之機器控制而言可係較佳的。對於工業自動化控制而言,一非同調組合模式可係較佳的。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可偏好一非同調組合模式。
術語、應用及總結
根據實施例,可按照一不同順序實行、可添加、合並或完全排除本文中所闡述之程序或演算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動作、事件或功能(例如,並非所有所闡述之操作或事件皆係演算法之實踐所需的)。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同時(例如,透過多線程處理、中斷處理或多個處理器或處理器核心或在其他平行架構上)而非依序地實行操作或事件。
本文中所使用的狀況語言(例如「可(can)」、「可(could)」、「可(might)」、「可(may)」、「例如(e.g.)」等),除非另外具體陳述或在所使用之內容脈絡內另有其他理解,否則通常旨在傳達某些實施例包含而其他實施例不包含某些特徵、元件及/或步驟。因此,此狀況語言通常不旨在暗示一或多項實施例以任何方式需要特徵、元件及/或狀態,亦不旨在暗示一或多項實施例必然包含決策邏輯,而無論有無輸入或提示,無論此等特徵、元件及/或步驟是包含於任何特定實施例中還是在任何特定實施例中執行。術語「包括」、「包含」、「具有」等係同義詞且以開放方式包含性地使用,並不排除額外元件、特徵、動作、操作等等。另外,當在本申請案中使用時,措辭「本文中」、「上文」、「下文」及具有類似意思之措辭應將本申請案視為一整體而非本申請案之任何特定部分。在內容脈絡准許之情況下,在上文對一些實施例之詳細說明中之措辭亦可分別包含複數或單數。此外,術語「或」係在其包含意義上(而不是在排除意義上)使用,以使得當(舉例而言)用於連接一系列元件時,術語「或」意指清單中元件中之一個、某些或所有。
除非另有明確陳述,否則諸如片語「X、Y、Z中之至少一者」等轉折連接語言應結合所使用之內容脈絡而被理解為大體上表明一項目、項等可係X、Y或Z,或者其任何組合(例如,X、Y及/或Z)。因此,此類轉折連接語言通常不旨在且不應暗示一些實施例需要呈現X中之至少一者、Y中之至少一者,或Z者中之至少一者中的每一者。
除非另有明確陳述,否則諸如「一(a或an)」等冠詞通常應被解釋為包含一或多個所闡述項目。因此,諸如「一裝置經組態以」等片語旨在包含一或多個所述裝置。此一或多個所述裝置亦可被共同組態以實 施所述的敘述。舉例而言,「經組態以實施敘述A、B及C之一處理器」可包含經組態以實施敘述A之一第一處理器,其與經組態以實施敘述B及C之一第二處理器協作。
本文中通常所使用之措詞「耦合(coupled)」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彼此可直接耦合,或藉助一或多個中間元件耦合。同樣,本文中通常所使用之措詞「連接(connected)」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元件可直接連接,或藉助一或多個中間元件連接。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判定(determine或determining)」囊括各種各樣的動作。舉例而言,「判定」可包含在無需使用者介入的情況下經由一硬體元件進行計算、運算、處理、推倒、產生、獲得、查找(例如,在一表、資料庫或另一資料結構中查找)、確定等。此外,「判定」可包含在無需使用者介入之情況下經由一硬體元件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一記憶體中之資料)等。此外,「判定」可包含在無需使用者介入之情況下經由一硬體元件分析、選擇、甄選、建立等。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提供(provide或providing)」囊括各種各樣的動作。舉例而言,「提供」可包含將一值儲存於一儲存裝置之一位置中以供隨後擷取、經由至少一個有線或無線通信媒體將一值直接傳輸至接收者,傳輸或儲存一值之一參考等。「提供」亦可包含經由一硬體元件進行編碼、解碼、加密、解密、證實、驗證等。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訊息」囊括用於傳達(例如,傳輸或接收)資訊之各種各樣之格式。一訊息可包含一機器可讀資訊匯總,例如一XML文件、固定欄位訊息、逗號隔開訊息等。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一訊息可包含用於傳輸資訊之一或多個表示之一信號。當以單數形式敘述 時,應理解可以多個部分組成、傳輸、儲存、接收等一訊息。
本文中所使用之一「使用者介面」(亦被稱為一交互式使用者介面、一圖形使用者介面或一UI)可係指一基於網路之介面,該基於網路之介面包含用於接收輸入信號或提供電子資訊及/或用於回應於任何所接收到之輸入信號而為使用者提供資訊的資料欄位及/或其他控件。可完全地或部分地使用諸如超文字標示語言(HTML)、Flash、Java、.net、網頁服務及豐富站點摘要(RSS)等技術實施一UI。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一UI可包含於經組態以根據所闡述之態樣中之一或多者進行通信(例如,發送或接收資料)之一獨立用戶端(例如,厚用戶端、胖用戶端)中。
如本文中所使用一「傳輸-接收點」(transmit-receive point,TRP)(其亦可被稱為一傳輸接收點(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可係指一裝置中所包含之一收發器裝置或一個收發器元件。當作為一收發器元件而包含於裝置中時,該裝置可包含多個TRP。該TRP可包含耦合到信號處理電路之一或多個天線。該信號處理電路可包含於裝置中。TRP可包含額外元件以便於傳輸或接收針對一或多個UE之無線信號。此等元件之實例可包含一功率源、放大器、數位轉類比轉換器、類比轉數位轉換器等。當諸如藉由一BBU來分配一TRP以為一UE提供服務時,TRP可被稱為UE之一「服務節點」。
如本文中所使用一「遠端無線電單元」(RRU)可係指用於控制且協調針對一或多個UE之無線信號之傳輸及接收的一裝置。一RRU可包含一或多個TRP或與一或多個TRP耦合。該RRU可自TRP接收信號且包含信號處理電路。可選擇性地操作該信號處理電路以便於處理與不同的TRP相關聯之信號。
雖然以上詳細說明已展示、闡述且指出適用於各種實施例之新穎特徵,但可理解可對所圖解說明之裝置或演算法之形式及細節做出各種省略、替代及改變,而這並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舉例而言,可刪除、移動、添加、細分、按照一不同的次序組合、配置及/或修改本文中所闡述之電路區塊及/或方法區塊。可以各種不同方式來實施這些區塊中之每一者。可與儲存於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之特定指令相關聯地實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任何部分。可認識到,可以不提供本文中所述的所有特徵及益處之一形式體現本文中所闡述之一些實施例,可與其他特徵分離地使用或實踐某些特徵。因此,本文中所揭示之一些實施例之範疇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而非由上文說明來指示。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等效內容之意義及範圍內之所有改變皆將涵蓋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1500:異質多輸入多輸出環境
1502:遠端無線電單元
1504:遠端無線電單元
1506:遠端無線電單元
1508:遠端無線電單元
1512:使用者設備/第一使用者設備
1514:使用者設備/第二使用者設備
1516:使用者設備/第三使用者設備

Claims (19)

  1. 一種網路系統,其包括:天線元件;及一排程器,其與該等天線元件進行通信,該排程器包括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等天線元件中所包含之至少一個天線元件接收一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該頻道狀態資訊識別自該等天線元件中之一或多者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頻道狀態資訊及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行動性(mobility)資料來判定在一協作多點模式(coordinated multipoint mode)下使第一下行鏈路資料路由(route)至該使用者設備;使得將現用集資料(active set data)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現用集資料識別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已更新的(updated)行動性資料,以判定在一替代性(alternative)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使第二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已更新的行動性資料指示相較於該行動性資料之該使用者設備之較高行動性。
  2.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進一步經組態以使得將一模式指示符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模式指示符識別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及其中該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係該協作多點模式或該替代性下行 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3.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已更新的頻道狀態資訊來將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自該協作多點模式調整為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
  4.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進一步經組態以:自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一所請求現用集,且其中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包含該所請求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
  5.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亦基於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來判定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使該第一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
  6.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亦基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來判定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使該第一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行動性狀態。
  7.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當在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該第二下行鏈路資料被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時,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使得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將第三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
  8.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係一大型分集模式(macro diversity mode)。
  9.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當在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該第二下行鏈路資料被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時,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使得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將第三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
  10.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coherent)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或來自一選定最佳服務節點之個別傳輸。
  11. 如請求項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頻道狀態資訊及該行動性資料來判定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傳輸特性;及將一控制訊息傳輸至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以使得根據該傳輸特性來調整一傳輸器,其中該傳輸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傳輸模式、傳輸時間、傳輸頻率、傳輸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
  12. 如請求項11之網路系統,其中該排程器經組態以使得經由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傳輸該控制訊息。
  13. 一種針對一使用者設備控制一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經由一網路系統之複數個天線元件中所包含之至少一個天線元件以接收用於該使用者設備之頻道狀態資訊,該頻道狀態資訊識別自該複數個天線元件中之一或多者至該使用者設備之一傳輸之一品質;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頻道狀態資訊及與該使用者設備相關聯之行動性資料來判定在一協作多點模式下使第一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使得將現用集資料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現用集資料識別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為該使用者設備提供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已更新的行動性資料,以判定在一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使第二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已更新的行動性資料指示相較於該行動性資料之該使用者設備之較高行動性。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自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一所請求現用集,且其中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包含該所請求現用集中不包含之一節點。
  15.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判定以使該第一下行鏈路資料路由亦基於協調多點資源之負載資訊。
  16.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判定以使該第一下行鏈路資料路由亦基於 該使用者設備之一特性,其中該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利用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之一應用類型、在該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內利用之一協定或該使用者設備之一裝置類型。
  17.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當在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下該第二下行鏈路資料被路由至該使用者設備時,使得在該協作多點模式下將第三下行鏈路資料路由至一第二使用者設備。
  18.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頻道狀態資訊及該行動性資料來判定用於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之一傳輸特性;及將一控制訊息傳輸至該一或多個服務節點以使得根據該傳輸特性來調整一傳輸器;其中該傳輸特性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傳輸模式、傳輸時間、傳輸頻率、傳輸功率、波束成形矩陣、頻調分配或頻道排名。
  19.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在該替代性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中之一無線下行鏈路傳輸服務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個別網路節點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同調組合之同步傳輸、跨越多個網路節點實現非同調組合之傳輸及由該使用者設備進行選擇之多次傳輸。
TW108140114A 2018-11-05 2019-11-05 網路系統及針對使用者設備控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 TWI7965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80,848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18-11-05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6/180,947 2018-11-05
US16/180,799 2018-11-05
US16/180,799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8-11-05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6/180,869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18-11-05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6/180,947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18-11-05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6/180,869 2018-11-05
US16/180,848 2018-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824A TW202029824A (zh) 2020-08-01
TWI796529B true TWI796529B (zh) 2023-03-21

Family

ID=70612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114A TWI796529B (zh) 2018-11-05 2019-11-05 網路系統及針對使用者設備控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878106A4 (zh)
KR (2) KR20210073584A (zh)
CN (1) CN113016147A (zh)
AU (1) AU2019375404B2 (zh)
CA (1) CA3116921A1 (zh)
TW (1) TWI796529B (zh)
WO (1) WO20200968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9110B2 (en) * 2019-07-04 2021-04-13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Cooperative preco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82642B2 (en) * 2020-11-16 2023-02-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caling network capability using baseband unit pooling in fifth generation networks and beyond
US11540330B2 (en) 2020-11-25 2022-12-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llocation of baseband unit resources in fifth generation networks and beyond
US20230337146A1 (en) * 2022-04-14 2023-10-19 Mediatek Inc. Wi-fi power-adjust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16203362B (zh) * 2023-02-10 2023-09-19 深圳市云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盘状态监测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6960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US10044426B1 (en) * 2016-05-27 2018-08-07 Sprint Spectrum L.P.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between beamforming and MU-MIMO
US20180248736A1 (en) * 2015-09-11 2018-08-30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seamless mobility
US20180269939A1 (en) * 2017-03-16 2018-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ed fd-mimo: cellular evolution for 5g and beyo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1477B1 (ko) 2009-08-05 2016-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으로 단일 포인트 송/수신 및 협력 멀티 포인트 송/수신을 적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CN104285188B (zh) * 2012-05-17 2017-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下行链路CoMP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EP2862385B1 (en) 2012-06-19 2017-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ontrolling node for controlling measurements by a user equipment
US9130709B2 (en) * 2012-09-12 2015-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inter-cell downlink interference minimization via comp
US9503924B2 (en) * 2013-01-18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polation-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enhancements in long-term evolution (LTE)
EP2984767B1 (en) * 2013-04-09 2017-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mode based on radio conditions
US9419757B2 (en) 2013-10-04 2016-08-16 Cellos Softwar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one or more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59995A1 (ko) * 2016-03-14 2017-09-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향상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US10542556B2 (en) * 2016-09-23 2020-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and/or rank select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6960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US20180248736A1 (en) * 2015-09-11 2018-08-30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seamless mobility
US10044426B1 (en) * 2016-05-27 2018-08-07 Sprint Spectrum L.P.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between beamforming and MU-MIMO
US20180269939A1 (en) * 2017-03-16 2018-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tributed fd-mimo: cellular evolution for 5g and beyo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375404A1 (en) 2021-05-20
EP3878106A4 (en) 2022-08-03
EP3878106A1 (en) 2021-09-15
KR20240046312A (ko) 2024-04-08
AU2019375404B2 (en) 2023-12-14
TW202029824A (zh) 2020-08-01
CN113016147A (zh) 2021-06-22
WO2020096860A1 (en) 2020-05-14
CA3116921A1 (en) 2020-05-14
KR20210073584A (ko)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6529B (zh) 網路系統及針對使用者設備控制下行鏈路資料傳輸模式之方法
US10756860B2 (en)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171111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ownlink data mode
US10432272B1 (en)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0812216B2 (en)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TWI813818B (zh) 非同調合作多輸入多輸出通信
US11218192B2 (en) Up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1515973B2 (en) Interference-aware beamforming
US11032841B2 (en)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13767573A (zh)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激活集管理
AU2019388921B2 (en) No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CA3134281A1 (en)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