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315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315B
TWI795315B TW111123794A TW111123794A TWI795315B TW I795315 B TWI795315 B TW I795315B TW 111123794 A TW111123794 A TW 111123794A TW 111123794 A TW111123794 A TW 111123794A TW I795315 B TWI795315 B TW I7953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reflector
reflective surface
ligh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1114A (zh
Inventor
曾仕駿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5315B/zh
Priority to CN202211531866.6A priority patent/CN115681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31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1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111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主體、一光源以及一反射件。光源設置於主體內。反射件可旋轉地設置於主體,其中反射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的反射率大於第二反射面的反射率。反射件適於旋轉至一第一狀態,以使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將光源的光反射至該主體外。反射件適於旋轉至一第二狀態,以使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將光源的光反射至主體外。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隨著娛樂產業的發展,顯示裝置的用途不只用於顯示畫面,更要求提供更多元的視覺體驗。習知的顯示裝置的後殼可設置裝飾燈以實現額外的造型設計,且裝飾燈的顏色可配合遊戲資訊變化,以提供沉浸式遊戲體驗。習知的顯示裝置的裝飾燈的出光方式包括指向性出光及擴散性出光,指向性出光的裝飾燈的出光光線較集中且亮度較高而不適合用於多人的場合,且指向性出光的裝飾燈需依靠背景設備以反射出光光線,裝飾燈與背景設備相距太遠或太近時,其反射效果不佳。擴散性出光的裝飾燈的出光光線較均勻,在亮度適中的情況下,可裸眼觀看判別資訊或欣賞。
習知的顯示裝置的裝飾燈的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擴散性出光)無法更改,換言之,使用者無法根據場域及其需求選擇合適的出光方式,且顯示裝置的設置方式將會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讓使用者可根據其需求切換裝飾燈的不同的出光方式為本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用於裝飾燈的光源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切換不同的出光方式。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一主體、一光源以及一反射件。光源設置於主體內。反射件可旋轉地設置於主體,其中反射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的反射率大於第二反射面的反射率。反射件適於旋轉至一第一狀態,以使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將光源的光反射至主體外。反射件適於旋轉至一第二狀態,以使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將光源的光反射至主體外。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反射面的霧度高於第一反射面的霧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反射面具有微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反射面為平面或曲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主體具有一顯示面,顯示面朝向顯示裝置的前方,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適於將光源的光往顯示裝置的後方反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連動件。連動件設置於主體且具有一輸入部及一輸出部,輸出部連接於反射件且與輸入部連動,輸入部適於受力而旋轉以驅使輸出部帶動反射件旋轉至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輸入部的旋轉軸線平行或垂直於輸出部的旋轉軸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動件為一萬向聯軸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致動器。致動器設置於主體且連接於輸入部,致動器適於驅動輸入部旋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旋鈕。旋鈕設置於主體且連接於輸入部,旋鈕外露於主體且適於受力而驅動輸入部旋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件為弧型或直線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件的材料包括彈性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限位件。限位件配置於主體,反射件可旋轉地設置於限位件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件具有一凸弧面,限位件具有一凹弧面,凸弧面與凹弧面彼此相向。凹弧面的曲率中心與凸弧面的曲率中心相同且位於反射件的旋轉軸線上。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用於裝飾燈的光源可透過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而在不同出光方式之間切換,第一反射面的反射率大於第二反射面。在第一狀態時,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透過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線較為集中,此時裝飾燈為指向性出光。在第二狀態時,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透過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線較為均勻,此時裝飾燈為擴散性出光。藉此,顯示裝置的裝飾燈具備兩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擴散性出光)。使用者可根據不同場域及其需求切換顯示裝置的裝飾燈的出光方式,以獲得較佳的燈光體驗。
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及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參照本實施例之圖式以更全面地闡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亦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而不應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相同或相似之標號表示相同或相似之元件,以下段落將不再一一贅述。
圖1A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1B是圖1A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圖1B是沿圖1A的線A1的局部剖面圖。請同時參閱圖1A及圖1B,顯示裝置100a包括一主體110、一光源120以及一反射件130。光源120設置於主體110內,光源120的光的一入射方向朝向反射件130。反射件130可旋轉地設置於主體110,反射件130適於將光源120的光反射至主體110外。在此,光源120與反射件130相互配合而可做為顯示裝置100a的裝飾燈,以提供額外的燈光體驗。
以下對本實施例的反射件130的結構以及反射件130的作用方式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圖2A是圖1B的反射件於第一狀態的示意圖。圖2B是圖1B的反射件於第二狀態的示意圖。在圖2A及圖2B中省略部分元件以說明反射件130與光源120之間的對應關係,並且以箭頭示意性的繪示光的入射方向以及一出光方向。請同時參閱圖2A及圖2B,反射件130具有一第一反射面132及一第二反射面134。第一反射面132的反射率大於第二反射面134的反射率,因此光源120的光透過第一反射面132反射的效果相異於光透過二反射面134反射的效果,而可提供不同的燈光體驗。具體來說,如圖2A所示,反射件130適於旋轉至一第一狀態M1,此時反射件130的第一反射面132朝向光源120以將光源120的光反射至主體110外。第一反射面132與光的入射方向之間具有夾角,而使光沿相異於入射方向的一出光方向(反射方向)射出。第一反射面132可有效地反射光,而使透過第一反射面132反射出的光線較為集中,此時裝飾燈的出光方式為指向性出光。
如圖2B所示,反射件130還適於旋轉至一第二狀態M2,此時反射件130的第二反射面134朝向光源120以將光源120的光反射至主體110外。第二反射面134具有一微結構P1(繪示於圖3B)以改變反射件130的反射特性,而使透過第二反射面134反射出的光線較為發散,此時裝飾燈的出光方式為擴散性出光。透過第二反射面134反射(即,第二狀態M2)的出光光線的均勻度優於透過第一反射面132反射(即,第一狀態M1)的出光光線的均勻度。
藉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可透過一個反射件130達到兩種出光效果(指向性出光及擴散性出光),使用者可根據其使用情境及外部環境自由地選擇所需的出光效果,以獲得更佳的燈光體驗。
圖3A是圖2A的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的示意圖。圖3B是圖2A的反射件的第二反射面的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3A及圖3B,第一反射面132例如為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第二反射面134例如具有微結構P1。微結構P1可由多個圓形結構組成,這些圓形結構經特殊處理而具有較高的霧度。第二反射面134透過這些圓形結構以改變第二反射面134的反射率,而使通過第二反射面134反射出的光線均勻擴散。第二反射面134的整體的霧度高於第一反射面132的整體的霧度。
當然,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的設置方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例如,在未繪示的一實施例中,第一反射面132為曲面,第二反射面134的微結構P1可由矩形、多邊形、不規則形狀或其組合組成。此外,第二反射面134整個表面還可通過特殊表面處理以提升第二反射面134的霧度(意即,將第二反射面134的整個表面視為一個微結構P1)。使用者可根據其需求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
此外,反射件130還可包括第三反射面(未示出),第三反射面的反射率可大於第二反射面134的反射率且小於第一反射面132的反射率,以增加顯示裝置100a的出光模式,提供更多元的燈光體驗。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件130還可包括更多數量的不同反射/擴散性質的反射面,本發明不對反射面的數量加以限制。
圖4是圖1B的連動件的示意圖。請參閱圖4,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a更包括一連動件140。連動件140設置於主體110(繪示於圖1B)且具有一輸入部142及一輸出部144。輸出部144連接於反射件130(繪示於圖3A)且與輸入部142連動,輸入部142適於受力而旋轉以驅使輸出部144帶動反射件130旋轉至第一狀態M1(繪示於圖2A)或第二狀態M2(繪示於圖2B)。反射件130與輸出部144同軸轉動(即,同繞輸出部144的旋轉軸線B2旋轉)。具體而言,當輸入部142受力而繞輸入部142的旋轉軸線B1旋轉時,輸出部144被輸入部142帶動而同步地繞輸出部144的旋轉軸線B2旋轉。在此,輸入部142的旋轉軸線B1垂直於輸出部144的旋轉軸線B2,但不限於此。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連動件140例如為一萬向聯軸器而可達成輸入部142與輸出部144之同步旋轉。在其他實施例中,連動件可為其他形式的連動結構,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請回到圖1A及圖1B,在此詳細說明本實施例顯示裝置100a的主體110、光源120及反射件130的設置方式。顯示裝置100a的主體110具有一顯示面112,顯示面112朝向顯示裝置100a的前方,反射件130及光源120位於主體110的後方。反射件130位於顯示面112及光源120之間。反射件130的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適於將光源120的光往顯示裝置100a的後方反射。換言之,裝飾燈的出光方向背向顯示裝置100a(顯示面112)的顯示方向。
主體110具有一透光區114a,透光區114a的位置及形狀對應於光源120及反射件130的設置位置及形狀。透過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反射的出光光線可穿過透光區114a而射出主體110外。在此,反射件130及光源120的形狀為直線型且設置位置鄰近主體110的一上側E1,透光區114a相應地為矩形且靠近於主體110的上側E1。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件130、光源120及透光區114a可為其他的設置方式及數量,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如圖1B所示,顯示裝置100a更包括一限位件170。限位件170配置於主體110,反射件130可旋轉地設置於限位件170內。限位件170適於將反射件130限制於其內,以維持反射件130的形狀及位置。具體來說,反射件130具有一凸弧面136,凸弧面136連接於第一反射面132及第二反射面134之間。限位件170具有一凹弧面176,凸弧面136與凹弧面176彼此相向。凹弧面176的曲率中心與凸弧面136的曲率中心相同且位於反射件130的旋轉軸線上。當反射件130在第一狀態M1(繪示於圖2A)及第二狀態M2(繪示於圖2B)之間切換時,反射件130的凸弧面136可相對於限位件170的凹弧面176滑動,而使反射件130可順利地轉動。
在此,顯示裝置100a更包括一旋鈕160。旋鈕160設置於主體110且連接於輸入部142,旋鈕160適於受力而驅動輸入部142旋轉。換言之,使用者可手動調整而使反射件130處於第一狀態M1或第二狀態M2,以變換顯示裝置100a的裝飾燈的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擴散性出光)。由於連動件140的輸入部142的旋轉軸線B1垂直於輸出部144的旋轉軸線B2(繪示於圖4),旋鈕160連接於輸入部142而從主體110的上側E1外露於主體110,但不限於此。例如,在未繪示的一實施例中,連動件140的輸入部142的旋轉軸線B1平行於輸出部144的旋轉軸線B2,旋鈕160可設置於主體110a的側邊E2。
值得一提的是,當顯示裝置100a的裝飾燈為指向性出光(即,反射件130在第一狀態M1)時,裝飾燈的出光光線可投射至背景設備(例如,牆面)且被反射而呈現在使用者眼前。在出光角度固定時,背景設備與主體110相距過近或過遠都會導致反射效果不佳。因此,本實施例的反射件130除了可在第一狀態M1及第二狀態M2之間切換,在第一狀態M1時,反射件130還適於通過連動件140變換其反射角度,以將裝飾燈的出光角度調整至最適合背景設備反射的角度。
具體來說,圖1B繪示在第一狀態M1中的具有不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130a。在此,以實線繪示具有第一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反射件130的第一反射面132與光源120的光之間具有第一反射角度,透過第一反射面132反射的光沿出光方向C1離開主體110。以虛線繪示具有第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a,反射件130a的第一反射面132a與光源120的光之間具有第二反射角度,透過第一反射面132a反射的光沿出光方向C2離開主體110。出光方向C1異於出光方向C2。使用者可通過旋鈕160及連動件140使具有第一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旋轉為具有第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a,或使具有第二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a旋轉為具有第一反射角度的反射件130。藉此,在第一狀態M1時,使用者可根據主體110與背景設備之間的距離改變第一反射面132、132a與光源120的光之間的角度,以將出光角度調整至最適合背景設備反射的角度,而使顯示裝置100a的設置位置不受環境限制,以提升顯示裝置100a的應用場域。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圖5所示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b與圖1B所示實施例者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圖5所示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b包括一致動器150。致動器150設置於主體110且連接於輸入部142,致動器150適於驅動輸入部142旋轉。在此,致動器150例如是驅動馬達,但不限於此。使用者可透過致動器150以電動方式調整反射件130,而使反射件130處於第一狀態M1(繪示於圖2A)或第二狀態M2(繪示於圖2B)。相似地,致動器150連接於輸入部142而鄰近主體110的上側E1,但不限於此。使用者可根據其需求選擇合適的設置方式。
圖6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6B是圖6A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的示意圖。圖6C是圖6A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圖,在此繪示反射件130c及連動件140。圖6B是沿圖6A的線A2的剖面圖,圖6B僅為示意性的結構且省略部分元件(例如,連動件140)以說明反射件130c與主體110c之間的關係。圖6A所示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c與圖1A所示實施例者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圖6A所示實施例的反射件130c為弧型。反射件130c的材料包括彈性材料(如矽膠、橡膠或其他類似的材料)。具體來說,如圖6B及圖6C所示,反射件130c為環形結構,反射件130c的一端固設於連動件140的輸出部144。當輸出部144被輸入部142驅動而轉動時,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反射件130c可被扭轉,而使反射件130c在第一狀態M1(繪示於圖2A)及第二狀態M2(繪示於圖2B)之間切換。在此,光源120c、限位件170c及主體110c的透光區114c的形狀對應於反射件130c的設置方式而為環形。其中,因本實施例的反射件130c的材料為軟質的彈性材料,故限位件170c設置效果更為明顯,可有效維持反射件130c的形狀及位置。除此之外,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c與上述實施例具有相似的功效,在此不再贅述。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7所示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d與圖1A所示實施例者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圖7所示實施例的透光區114d相對於主體110d的上側E1為傾斜設置。透光區114d的一端鄰近上側E1,另一端遠離上側E1。由於透光區114d的設置對應於光源及反射件,由此可知,顯示裝置100d的光源及反射件同樣相對於主體110d的上側E1為傾斜設置。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d與上述實施例具有相同的功效,在此不再贅述。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8所示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e與圖6A所示實施例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圖8所示實施例的主體110e具有兩半環形的透光區114e。換言之,顯示裝置100e包括對應於兩半環形的透光區114e的兩光源120及兩反射件130c。兩半環形的透光區114e彼此相對設置而近似環形。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e與上述實施例具有相同的功效,在此不再贅述。
在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可根據其需求設計透光區114a、114c、114d、114e具有其他形狀及設置位置,且對應地設置光源120、120c及反射件130、130c,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裝飾燈適於透過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而在不同出光方式之間切換。第一反射面為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或曲面,第二反射面具有改變反射率的微結構,而使第二反射面的霧度大於第一反射面的霧度。在第一狀態時,第一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透過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線較為集中,此時裝飾燈為指向性出光。在第二狀態時,第二反射面朝向光源以反射光源的光,透過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出光光線較為均勻,此時裝飾燈為擴散性出光。藉此,顯示裝置的裝飾燈具備兩出光方式(指向性出光及擴散性出光),以滿足使用者對不同燈光模式的需求。此外,在第一狀態時,裝飾燈的出光光線可投射至背景設備(例如,牆面)且被反射而呈現在使用者眼前。在出光角度固定時,背景設備與主體相距過近或過遠都會導致反射效果不佳。因此,在第一狀態時,反射件還適於通過連動件變換其反射角度,進而改變出光角度。藉此,裝飾燈的出光角度可調整至最適合背景設備反射的角度,而使顯示裝置的設置位置不受環境限制,以提升顯示裝置的應用場域。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a、100b、100c、100d、100e:顯示裝置 110、110c、110d、110e:主體 112:顯示面 114a、114c、114d、114e:透光區 120、120c:光源 130、130a、130c:反射件 132、132a:第一反射面 134:第二反射面 136:凸弧面 140:連動件 142:輸入部 144:輸出部 150:致動器 160:旋鈕 170、170c:限位件 176:凹弧面 A1、A2:線 B1、B2:旋轉軸線 C1、C2:出光方向 E1:上側 E2:側邊 M1:第一狀態 M2:第二狀態 P1:微結構
圖1A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2A是圖1B的反射件於第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2B是圖1B的反射件於第二狀態的示意圖。 圖3A是圖2A的反射件的第一反射面的示意圖。 圖3B是圖2A的反射件的第二反射面的示意圖。 圖4是圖1B的連動件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6A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B是圖6A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的示意圖。 圖6C是圖6A的顯示裝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100a:顯示裝置
110:主體
112:顯示面
114a:透光區
120:光源
130、130a:反射件
132、132a:第一反射面
134:第二反射面
136:凸弧面
140:連動件
142:輸入部
144:輸出部
160:旋鈕
170:限位件
176:凹弧面
C1、C2:出光方向
E1:上側

Claims (14)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主體; 一光源,設置於該主體內;以及 一反射件,可旋轉地設置於該主體,其中該反射件具有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二反射面,該第一反射面的反射率大於該第二反射面的反射率, 該反射件適於旋轉至一第一狀態,以使該第一反射面朝向該光源以將該光源的光反射至該主體外, 該反射件適於旋轉至一第二狀態,以使該第二反射面朝向該光源以將該光源的光反射至該主體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反射面的霧度高於該第一反射面的霧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反射面具有微結構。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反射面為平面或曲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主體具有一顯示面,該顯示面朝向該顯示裝置的前方,該第一反射面及該第二反射面適於將該光源的光往該顯示裝置的後方反射。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連動件,其中該連動件設置於該主體且具有一輸入部及一輸出部,該輸出部連接於該反射件且與該輸入部連動,該輸入部適於受力而旋轉以驅使該輸出部帶動該反射件旋轉至該第一狀態或該第二狀態。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輸入部的旋轉軸線平行或垂直於該輸出部的旋轉軸線。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連動件為一萬向聯軸器。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致動器,其中該致動器設置於該主體且連接於該輸入部,該致動器適於驅動該輸入部旋轉。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旋鈕,其中該旋鈕設置於該主體且連接於該輸入部,該旋鈕外露於該主體且適於受力而驅動該輸入部旋轉。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件為弧型或直線型。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件的材料包括彈性材料。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限位件,其中該限位件配置於該主體,該反射件可旋轉地設置於該限位件內。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件具有一凸弧面,該限位件具有一凹弧面,該凸弧面與該凹弧面彼此相向,該凹弧面的曲率中心與該凸弧面的曲率中心相同且位於該反射件的旋轉軸線上。
TW111123794A 2022-06-27 2022-06-27 顯示裝置 TWI795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3794A TWI795315B (zh) 2022-06-27 2022-06-27 顯示裝置
CN202211531866.6A CN115681885A (zh) 2022-06-27 2022-12-01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3794A TWI795315B (zh) 2022-06-27 2022-06-27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5315B true TWI795315B (zh) 2023-03-01
TW202401114A TW202401114A (zh) 2024-01-01

Family

ID=8505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3794A TWI795315B (zh) 2022-06-27 2022-06-27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1885A (zh)
TW (1) TWI79531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01045A (zh) * 2019-06-26 2021-01-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TW202125069A (zh) * 2019-12-27 2021-07-01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TW202139174A (zh) * 2020-04-13 2021-10-16 大陸商深圳天德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方法、驅動器及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01045A (zh) * 2019-06-26 2021-01-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TW202125069A (zh) * 2019-12-27 2021-07-01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TW202139174A (zh) * 2020-04-13 2021-10-16 大陸商深圳天德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方法、驅動器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1114A (zh) 2024-01-01
CN115681885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5684B2 (ja) 照明システム、照明器具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8735922B2 (en) LED mirror light assembly
CA2557447C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asymmetric illumination beam pattern
US7524091B2 (en) Led bulb refractive relector
US11592609B2 (en) Single edge lit lighting module with bi-lobed light distribution
CN107076398B (zh) 包括可切换的漫射器的光学装置
JP2003181115A (ja) 呼出ランプ
TWI255356B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plane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JP5977636B2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TWI795315B (zh) 顯示裝置
WO2015047078A1 (en) Indirect illumination system
WO2022057898A1 (zh) 一种灯具
CN214535836U (zh) 照明装置及透镜
JP2007294252A (ja) 発光パネル並びに照明器具及び電照パネル
CA3061625A1 (e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lens to lessen glare and maintain color mixing and beam control
JP2016021303A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4186124A (ja) 境界面を利用した平面照明器具
JP2006012063A (ja) 自動販売機用の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CN111207366A (zh) 一种分光透镜、全周发光灯具及其工作方法
TW201137569A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3207686U (zh) 一种产生变幻效果的娱乐灯具
CN210219639U (zh) 一种米氏散射透镜、透镜阵列、光源模组和照明灯具
CN219367465U (zh) 一种梦幻色彩效果娱乐灯具
JP7409921B2 (ja) 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218825114U (zh) 一种投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