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4030B - 模組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模組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4030B
TWI794030B TW111107203A TW111107203A TWI794030B TW I794030 B TWI794030 B TW I794030B TW 111107203 A TW111107203 A TW 111107203A TW 111107203 A TW111107203 A TW 111107203A TW I794030 B TWI794030 B TW I7940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rooves
cables
parts
modula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7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4575A (zh
Inventor
林賢昌
張君瑋
韋佳辰
Original Assignee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7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4030B/zh
Priority to CN202210365531.5A priority patent/CN116560139A/zh
Priority to JP2022008742F priority patent/JP1730200S/ja
Priority to US18/157,719 priority patent/US2023024637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4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40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4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457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模組連接器係包含一第一連接組件與一第二連接組件。第一連接組件更包含一第一座體、複數第一導體與複數第一卡扣件。第一座體包含一第一本體、複數第一纜線槽、複數第一貫孔與複數第三纜線槽。第一本體形成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以能夠設置該等纜線。該等第一貫孔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一纜線槽相差一第一角度而貫通第一本體,且該等第一貫孔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該等第一導體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第二連接組件能夠透過該等纜線連接第一連接組件與能夠連接電路板,使得第二連接組件能夠與電路板傳輸訊號與電力之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模組連接器
本發明為連接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於光源模組的模組連接器。
傳統上,液晶顯示面板的組成中,除了液晶層之外,主要的是發光層(或稱背光板)。其中,液晶層需要透過發光層才能顯示畫面。
現有技術的背光層是由多組的發光二極體模組所構成,該等發光二極體分佈於液晶層下,藉由發光二極體產生的面光源而作用於液晶層。
多組的發光二極體模組之間,是透過排線進行連接,由於液晶顯示面板有不同的尺寸,發光二極體模組需要根據尺寸而進行客製化的設計,因而對於電路佈局設計有其限制;再者,若發光二極體模組有損壞時,必需整組替換,不僅花費高且更換不易。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模組連接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缺失。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係提供一種模組連接器,係應用於一個或多個燈條(或稱發光單元),使得燈條可以在纜線之任意位置輕易地進行設置。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係根據上述模組連接器,可以提供不限制數量的燈條進行串接,以適用於不同大小尺寸的顯示螢幕。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係根據上述模組連接器,係可以在連接器顯露或隱藏一部分的纜線。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係根據上述模組連接器,係提供複數鎖扣部與複數扣合部,以將連接器固定在燈條或是自燈條進行解鎖,以便於進行組裝與維修。
本發明之第五目的係根據上述模組連接器,係提供指示孔與指示件,藉由指示件是否顯露於指示孔而決定例如纜線與座體組合的狀態。
本發明之第六目的係根據上述模組連接器,係在第二連接組件提供接收部以連接電路板的傳輸部,藉由結合接收部與傳輸部,使得纜線電性連接於電路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模組連接器藉由連接複數纜線以在一燈條與一電路板之間傳輸一訊號與一電力。其中,燈條包含複數第一端子與電路板具有複數第二端子。光源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連接組件與一第二連接組件。第一連接組件能夠連接燈條與設置該等纜線。第一連接組件更包含一第一座體、複數第一導體與複數第一卡扣件。第一座體具有一第一本體、複數第一纜線槽、複數第一貫孔與複數第三纜線槽。第一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三表面。第一本體形成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以能夠設置該等纜線。該等第一貫孔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一纜線槽相差一第一角度而貫通第一 本體,且該等第一貫孔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其中,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係自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該等第一導體係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該等第一導體之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纜線之一端和該等第一導體之另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第一端子。該等第一卡扣件係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或該等第三纜線槽之至少一者,以將該等纜線固定在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第二連接組件係能夠透過該等纜線連接第一連接組件與能夠連接電路板,使得第二連接組件與該電路板傳輸訊號與電力之至少一者。
為達到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模組連接器藉由連接複數纜線以在一燈條與一電路板之間傳輸一訊號與一電力。其中,燈條包含複數第一端子與電路板具有複數第二端子。光源連接模組包含一第一連接組件與一第二連接組件。第一連接組件能夠連接燈條與設置該等纜線。第二連接組件能夠透過該等纜線連接該第一連接組件與能夠連接電路板。第二連接組件與電路板傳輸訊號與電力之至少一者。第二連接組件更包含一第二座體與複數第二導體。第二座體包含一第二本體、複數第二纜線槽、複數第四纜線槽與複數第二貫孔。第二本體包含一第二表面與一第四表面。第二本體形成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以能夠設置該等纜線。該等第二貫孔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二纜線槽相差一第二角度而貫通第二本體,且該等第二貫孔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二纜線槽。其中,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係自第二表面與第四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該等第二導體係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二貫孔。該等第二導體之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纜線之另一端和該等第二導體之另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第二端子。該等第二卡扣件係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或該等第四纜線槽之至少一者,以將該等纜線固定在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
相較於傳統的模組連接器,本發明的模組連接器係提供不同的連接單元,可以適用在不同的長度的纜線,進而可以依照尺寸的變化進行背光模組的設計。又,本發明的模組連接器提供纜線與燈條(例如發光二極體模組)的模組化橋接而能夠輕易地配置與維修。
2:纜線
22:第一端子
4:燈條
6:電路板
61:外部膠體
62:第二端子
64:傳輸部
642:導引軌道塊
8:外部殼體
82:開口
10、10’:模組連接器
12、12’、12”:第一連接組件
13、13’:第一連接組件
1212:第三蓋體
12122:第一插腳
122:第一座體
1222、1222’:第一本體
12222’:第一組件槽
12224’:第三扣合件
12226:第一止擋件
12228:第一盲孔
122210:第一導引件
122212:第一指示孔
1224:第一纜線槽
12242:第一挾持槽
1226:第一貫孔
1228:第三纜線槽
12210:第七鎖扣部
124:第一導體
1242:導體卡扣件
126:第一卡扣件
127、127’:第一鎖扣部
1272、1272’:第一鎖扣件
128:第一蓋體
129、129’:第一扣合部
1292、1292’:第一扣合件
12922:長力臂
1294:第三按壓部
1296:第三導引件
1282:第三本體
12822:第五鎖扣部
12824:纜線固定件
12826:限位塊
1284:第一按壓部
1286:V形挾持部
1210:第一纜線組合件
12102:第三鎖扣件
12104:第一指示件
14、14’:第二連接組件
1412:第四蓋體
14122:第二插腳
1410:第二纜線組合件
142:第二座體
1421:第一連接膠體
14212:第二組件槽
1422、1422’、1422”:第二本體
14222’:接收部
142222’:擋牆
142224’:止位點
14228:第二盲孔
1424:第二纜線槽
14242:第二挾持槽
1426:第四纜線槽
1428:第二貫孔
14210:第六鎖扣部
144、144’:第二導體
14422’、14442’:第一端
14424’、14444’:第二端
14426’、14446’:本體
14428’、14448’:卡扣結構
144210’、144410’:止擋結構
1442:第二卡扣件
1444:第二止擋件
146:第二卡扣件
148’:彈性件
1482:第四本體
14822:第四鎖扣部
14824:第二纜線固定件
14826:限位塊
SP:形變空間
F:外力
SF1:第一表面
SF2:第二表面
SF3:第三表面
SF4:第四表面
SF5:第五表面
SF6:第六表面
SF7:第七表面
SF8:第八表面
圖1(a)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1(b)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背面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2係說明本發明圖1(a)與圖1(b)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爆炸示意圖。
圖3係說明本發明圖2之第一連接組件的組合立體圖。
圖4(a)係說明本發明圖2之蓋體與纜線的另一組合示意圖。
圖4(b)係說明本發明圖4(a)之第一蓋體結合第一座體、複數第一導體與燈條的組裝示意圖。
圖5係說明本發明圖1(a)與圖1(b)之第一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6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連接組件之另一實施例。
圖7是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連接組件之第一座體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8係說明本發明圖6之纜線結合第一連接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9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連接組件組合燈條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10係說明本發明圖1(a)與圖1(b)之第二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爆炸示意圖。
圖11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蓋體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12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導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13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連接組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14係說明本發明圖13之第二導體、纜線與第二端子連接的連接示意圖。
圖15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連接組件與纜線的結合示意圖。
圖16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1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18(a)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正面視角示意圖。
圖18(b)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背面視角示意圖。
圖19(a)係分別地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正面視角度示意圖。
圖19(b)係分別地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背面視角示意圖。
圖20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21係說明本發明圖18(a)之第一卡扣件固定纜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22係說明本發明圖18(b)之第一扣合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23係說明本發明圖18(b)之第一本體與第一卡扣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4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圖25係說明本發明圖19(b)之第一纜線組合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6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的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27(a)係說明本發明圖26之第一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7(b)係說明本發明圖26之第一扣合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28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二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立體示意圖。
圖29(a)係說明本發明圖28之第二連接組件結合傳輸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29(b)係說明本發明圖29(a)之第二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9(c)係說明本發明圖29(a)之傳輸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30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連接組件、外部機殼與電路板連接的剖面示意圖。
圖31係說明本發明圖28之第二導體的立體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發明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單元、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發明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發明中,用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的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一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 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用語「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請參考圖1(a)與1(b),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各視角立體示意圖。圖1(a)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和圖1(a)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背面視角立體示意圖。
在圖1(a)與圖1(b)中,模組連接器10藉由連接複數纜線2以在一燈條4與一電路板6之間傳輸一訊號(圖未示)與一電力(圖未示)。於此,纜線2的數量係以4條為例說明,於其他實施例中,纜線2的數量不受限制。其中,燈條4包含複數第一端子22(可以參考圖8)與電路板6具有複數第二端子62(可以參考圖13)。
光源連接模組10包含一第一連接組件12與一第二連接組件14。於此,光源連接模組10係鎖固在具有開口82的外部殼體8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2,係說明本發明圖1(a)與圖1(b)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爆炸示意圖。在圖2中,第一連接組件12能夠用於連接圖1(a)與圖1(b)的燈條4與設置纜線2。
第一連接組件12更包含一第一座體122、複數第一導體124與複數第一卡扣件126。
第一座體122包含一第一本體1222、複數第一纜線槽1224、複數第一貫孔1226與複數第三纜線槽1228。第一本體1222形成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以能夠設置該等纜線2。其中,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形成複數第一挾持槽12242。於此,該等第一挾持槽12242可以形成在第一本體1222的邊緣或是鄰近於第一本體1222的邊緣。
該等第一貫孔1226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相差一第一角度而貫通第一本體1222。其中,第一角度係以90度為例說明。該等第一貫孔1226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於此,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一貫孔1226係呈現L形結構。
該等第一導體124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該等第一導體124之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纜線2之一端和該等第一導體124之另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第一端子22。
該等第一卡扣件126設置於該等第一挾持槽12242以將該等纜線2固定在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於此,該等第一卡扣件126係以U形金屬件為例說明,且該等第一卡扣件126內緣處形成凸起結構,能夠有效地挾持該等纜線2。
第一連接組件12還更包含具有第三本體1282的第一蓋體128。在第三本體的1282的周緣形成複數第五鎖扣部12822,以及第一座體122更包含複數第七鎖扣部12210,該等第五鎖扣12822對應該等第七鎖扣部12210設置,該等第五鎖扣12822結合該等第七鎖扣部12210以遮蔽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
第一連接組件12更包含複數第一鎖扣部127與第一扣合部129(可以參考圖4(b)或圖5)。於此,該等第一鎖扣部127形成在第一本體122的外部的二側,例如在該等第一鎖扣部127形成複數第一鎖扣件1272作為鎖扣的結構,例如第一鎖扣件1272係以凸塊為例說明。又,第一扣合部129設置在燈條4上,又第一扣合部129形成複數第一扣合件1292(可以參考圖5)以對應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藉由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結合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使得第一連接組件12固定在燈條4。一併可以參考圖3,係說明本發明圖2之第一連接組件的組合立體圖。又,該等第一鎖扣部127與該第一本體122形成複數形變空間SP,該等第一鎖扣 部127具有複數第一按壓部1284,藉由施加一外力F讓該等第一按壓部1284改變該等形變空間SP的形狀而使得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脫離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機械組裝方便,係可以在該等第一鎖扣部127形成V形挾持部1286。又,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按壓部1284之一部分可以形成在該等形變空間SP。
回到圖2,第一連接組件12與該等纜線2的組合方式係先將該等纜線2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中,在該等纜線2設置在第一本體1222之後,再將第一蓋體128蓋上以遮蔽該等纜線2。於另一實施例中,一併參考圖4(a),係說明本發明圖2之蓋體與纜線的另一組合示意圖。在圖4(a)中,第一蓋體128更包含複數纜線固定件12824。該等纜線固定件12824形成在第三本體1282且對應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設置,藉由第一蓋體128結合第一座體122,以能夠將該等纜線2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一導體124之一端。於另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包含限位塊12826用以將纜線2固定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一併可以參考圖4(b),係說明本發明圖4(a)之第一蓋體結合第一座體、第一導體與燈條的組裝示意圖。於此,該等第一導體124之一端形成導體卡扣件1242,以能夠夾持該等纜線2與電性連接位於該等導線2內的導電體(圖未示),前述導電體即是包覆在導線2之例如銅線。
回到圖1(a),前述說明除了不在模組連接器10之末端的第一連接組件12之外,更包含有位於模組連接器10之末端的第一連接組件13。第一連接組件13提供該等纜線2之至少一者同時地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以能夠形成電性迴路,其可一併參考圖5,係說明本發明圖1(a)與圖1(b)之第一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蓋體128並非必要的結構,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不需要第一蓋體128。一併參考圖6與圖7,圖6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連接組件之另一實施例和圖7是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連接組件之第一座體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第一連接組件12除包含前述第一連接組件12所提及的第一座體122、第一本體1222、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該等第一貫孔1226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等之外,不同的是該等纜線2的連接方式。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組件12除了更包含複數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之外,第一本體1222’也更形成複數第一組件槽12222’,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對應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設置,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能夠連接至少二個該等纜線2之一端,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係連通至少二個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至少二個該等第一貫孔1226。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形成第三扣合件12224’,以將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卡扣在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
一併參考圖8,係說明本發明圖6之纜線結合第一連接組件的剖面示意圖。於圖7與圖8中,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具有複數第五表面SF5與複數第七表面SF7,該等第五表面SF5與該等第七表面SF7之間具有段差,以彎折該等纜線2。又,第一本體1222’更包含第一止擋件12226係形成在該等形變空間SP,以決定該等第一按壓部1284作用於該等形變空間SP的形狀的形變量。
又,除前述實施例不需要第一蓋體128之外,尚還有另一實施例。一併可參考圖9,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連接組件組合燈條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光源連接模組10更包含具有複數第一插腳12122的第三蓋體1212和第一鎖扣部更包含複數第一盲孔12228。該等第一插腳12122對應該等第一盲孔12228設置,以遮蔽部分的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
回到圖1(a),第二連接組件14能夠透過該等纜線2連接第一連接組件12與能夠連接電路板6,使得第二連接組件14能夠與電路板傳輸訊號與電力之至少一者。
一併參考圖10,係說明本發明圖1(a)與1(b)之第二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爆炸示意圖。在圖10中,第二連接組件14能夠透過該等纜線2連接第一連接組件12與能夠連接電路板6,使得第二連接組件14與電路板6能夠傳輸訊號與電力之至少一者。
第二連接組件14更包含一第二座體142、複數第二導體144與複數第二卡扣件146。
第二座體142包含一第二本體1422、複數第二纜線槽1424、複數第四纜線槽1426與複數第二貫孔1428。
第二本體1422形成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與該等第四纜線槽1426以能夠設置該等纜線2。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形成複數第二挾持槽14242。該等第二貫孔1428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相差第二角度而貫通第二本體1422,於此,第二角度係以90度為例說明。又,該等第二貫孔1428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
該等第二導體144係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與該等第二貫孔1428。該等第二導體144之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纜線2之另一端和該等第二導體144之另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第二端子62。
該等第二卡扣件146係設置於該等第二挾持槽14242以將該等纜線2固定在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於此,該等第二挾持槽14242形成在第二本體1422的邊緣或是鄰近於第二本體1422的邊緣。
於此,第二連接組件14還更包含複數彈性件148’係形成在第二本體1422的二側,以能夠將第二連接組件14固定如同圖1(a)之具有開口82的外部殼體8。
又,第二連接組件14更包含具有第四本體1482的第二蓋體148且在第四本體1482的周緣形成複數第四鎖扣部14822,以及第二座體更包含複數第六鎖扣部14210,該等第四鎖扣部14822對應該等第六鎖扣部14210設置,在該等第四鎖扣部14822結合該等第六鎖扣部14210之後,遮蔽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
一併可以參考圖11,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蓋體的另一實施示意圖。在圖11中,第二蓋體148更包含複數第二纜線固定件14824。該等第二纜線固定件14824形成在第四本體1482且對應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設置,藉由第二蓋體148結合第二座體142,以能夠將該等纜線2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與該等第二導體144之該端(即是下稱形成第二卡扣件1442的一端)。於另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包含限位塊14826用以將纜線2固定於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
一併參考圖12,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導體的立體示意圖。在圖12中,第二導體144係以一L形結構為例說明,該等第二導體144之一端形成第二卡扣件1442,以供夾持該等纜線2與電性連接位於該等導線2內的導電體(圖未 示)。其中,該等第二導體144的末端可為片狀體或夾式結構。又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二導體144的外緣具有第二止擋件1444,以供固定於該等第二貫孔1428。
一併參考圖13,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連接組件的剖面示意圖。在圖13中,該等第二導體144係插入該等第二貫孔1428,而能夠連接電路板6的第二端子62。另外,第二端子62可以另外設置外部膠體61和第二本體1422可以另外設置第一連接膠體1421,藉由外部膠體61與第一連接膠體1421可以確定連接的方式,例如在圖13中,外部膠體61係由圖面的右方往左方水平移動而進行垂直方向的連接。又,該等第二導體144、纜線2與第二端子62的連接方式可以一併參考圖14,係說明本發明圖13之第二導體、纜線與第二端子連接的連接示意圖。
一併參考圖15,係說明本發明圖10之第二連接組件與纜線的結合示意圖。在圖15中,第二連接組件14除更包含複數第二纜線組合件1410之外,第二本體1422’更形成複數第二組件槽14212。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1410對應該等第二組件槽14212設置,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1410能夠連接至少二個該等纜線2之一端,該等第二組件槽14212係連通至少二個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與至少二個該等第二貫孔1428。又,該等第二組件槽14212形成第二鎖扣部1424,以將纜線組合件1410卡扣在該等第二組件槽14212。又,該等第二纜線槽14212具有複數第六表面SF6與複數第八表面SF8,其說明可以參考前述相同的結構說明,於此不贅述,根據前述實施例的說明,該等第六表面SF6與該等第八表面SF8之間具有段差可用以彎折該等纜線2。
除前述實施例中第二連接組件14不需要第二蓋體148之外,尚還有另一實施例。一併可參考圖16,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光源連接模組10更包含具有複數第二插腳14122的第四蓋體1412和第二本體1422更包含複數第二盲孔14228。該等第二插腳14122對應該等第二盲孔14228設置,以遮蔽部分的該等第二纜線槽1424與該等第四纜線槽1426。
請參考圖1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在圖17中,模組連接器10’也藉由連接複數纜線2以在一燈條4與一電路板6之間傳輸一訊號與一電力。其中,纜線2、燈條4與電路板6的描述於前所述,於此不贅述。
光源連接模組10’包含一第一連接組件12’與一第二連接組件14’。於此,光源連接模組10’係鎖固在具有開口82的外部殼體8為例說明。
一併參考圖18(a)與18(b),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各角度示意圖。圖18(a)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正面視角示意圖和圖18(b)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背面視角示意圖。本實施與第一實施的主要差異在於,位於多條纜線2的內側的二條纜線2與外側的二條纜線2分屬在不同的表面(或稱同一側面)。換言之,以圖18(a)為例說明,第一連接組件12’僅顯露出外側的二條纜線2,而內側的二條纜線2被隱藏背面。
第一連接組件12’更包含一第一座體122、複數第一導體124與複數第一卡扣件126。
第一座體122具有一第一本體1222、複數第一纜線槽1224、複數第一貫孔1226與複數第三纜線槽1228。第一本體1222具有一第一表面SF1與一第三表面SF3。第一本體1222形成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以能夠設置該等纜線2。一併參考圖19(a)與19(b),係分別地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正面視角度示意圖與背面視角示意圖。
第一連接組件12’更包含複數第一鎖扣部127與複數第一扣合部129。該等第一鎖扣部127與第一本體1222形成複數形變空間SP,該等第一鎖扣部127可以在形變空間SP之內側與外側之至少一者形成複數第一鎖扣件1272,於此係以第一鎖扣件1272形成在形變空間SP內側為例說明,外側可以參照第一實施例的說明。又,第一扣合部129形成複數第一扣合件1292,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對應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設置。其中,第一扣合部127固定於燈條4,其藉由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結合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使得第一連接組件12’固定在燈條4。
一併可以參照圖20,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一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立體示意圖。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可以例如為環型結構、溝槽結構與彈性按壓件結構。於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係以彈性按壓件結構為例說明,彈性按壓件結構具有具有雙U形的長力臂12922。又,第一扣合部129提供具有複數第三按壓部1294的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藉由施加一外力F讓該等第三按壓部1294改變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的形狀而使得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脫離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
於又一實施例中,一併可以參考圖22與圖23,圖22係說明本發明圖18(b)之第一扣合部的立體示意圖和圖23係說明本發明圖18(b)之第一本體與第一卡扣件的立體示意圖。在圖22與圖23中,第一本體1222更包含第一導引件 122210和第一扣合部129更包含第三導引件1296。第一導引件122210對應第三導引件1296設置。
一併參照圖18(b)與圖19(b),該等第一貫孔1226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相差一第一角度而貫通第一本體1222。於此,第一角度係以90度為例說明。該等第一貫孔1226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值得注意的是,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係自第一表面SF1與第三表面SF3分別地凹陷而形成纜線槽。
該等第一導體124設置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該等第一導體1224之一端能夠連接該等纜線2之一端和該等第一導體124之另一端能夠連接如圖8的該等第一端子22。
該等第一卡扣件126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及/或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以將該等纜線2固定在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於此,該等第一卡扣件126係以凸塊為例說明,一併可以參考圖21,係說明本發明圖18(a)之第一卡扣件固定纜線的剖面示意圖。
回到圖17,除了非位於模組連接器10’的末端的第一連接組件12’之外,模組連接器10’還包含位於模組連接器10’的末端的第一連接組件13’。在該第一連接組件13’中,該等纜線2之至少一者同時地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以形成電性迴路,一併參考圖24,係說明本發明17之第一連接組件的另一實施示意圖。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位於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的纜線藉由彎折而設置於與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相同之一側面,換言之,該等纜線2同時地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
回到圖19(b),模組連接器10’更包含複數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和第一本體1222更形成複數第一組件槽12222’。一併可以參考圖25,係說明本發明圖19(b)之第一纜線組合件的立體示意圖。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對應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設置,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能夠連接至少二個該等纜線2之一端。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係連通至少二個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與至少二個該等第一貫孔1226。其中,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係自第一表面S1與第三表面S3之至少一者凹陷,用以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1224或該等第三纜線槽1228。又,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形成複數第三鎖扣件12102與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形成第三扣合件12224’,以將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卡扣在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回到圖19(a),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本體1222更包含複數第一指示孔122212與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形成複數第一指示件12104。該等第一指示孔122212對應該等第一指示件12104設置,根據該等第一指示件12104顯示於該等第一指示孔122212而決定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1210與該等纜線2設置該等第一組件槽12222’的組合狀態。又,第一指示件12104除了可以作為指示的用途之外,也可以防止插錯。其中,第一指示件12104可以是凸肋、凹槽等。
請參考圖26,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模組連接器連接燈條與電路板的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在圖26中,第一連接組件12”除包含前述實施例的第一座體、第一導體與第一卡扣件等對應的結構之外,其差異在於第一連接組件12”的第一鎖扣部127’與第一扣合部129’的結構不同。一併可以參照圖27(a)係說明本發明圖26之第一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和圖27(b)係說明本發明圖26之第一扣合部的立體示意圖。在圖27(b)中,該等第一鎖扣部127’與第一本體1222形成複數形變空間SP,該等第一鎖扣部127’在形變空間SP外側複數第一鎖扣件1272’。 又,第一扣合部129’形成複數第一扣合件1292’,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對應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設置,於此,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係以凹槽為例說明。其中,第一扣合部127’固定於燈條4,其藉由該等第一鎖扣件1272’結合該等第一扣合件1292’,使得第一連接組件12’固定在燈條4。
一併參考圖28,係說明本發明圖17之第二連接組件連接纜線的立體示意圖。在圖28中,第二連接組件14’能夠透過該等纜線2連接第一連接組件12’與能夠連接電路板6,使得第二連接組件14’與電路板6能夠傳輸訊號與電力之至少一者。於此的設計可以參照第二實施例與其他實施例的設計,於此不贅述。又,第二連接組件14’具有第二表面SF2與第四表面SF4,纜線2分別地設置在第二表面SF2與第四表面SF4。一併參考圖29(a),係說明本發明圖28之第二連接組件結合傳輸部的立體示意圖;圖29(b),係說明本發明圖29(a)之第二連接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9(c),係說明本發明圖29(a)之傳輸部的立體示意圖;圖30,係說明本發明之第二連接組件、外部機殼與電路板連接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圖31,係說明本發明圖28之第二導體的立體示意圖。
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二連接組件14’之第二本體1422’更包含接收部14222’以供對應具有傳輸部64的電路板6。第二連接組件14’之第二導體144’之一端顯露於接收部14222’和第二端子62之一端顯露於傳輸部64,藉由結合接收部14222’與傳輸部64,使得第二導體144’之一端電性連接第二端子62。於本實施例中,接收部14222’為具有擋牆142222’與止位點142224’的複數凹槽和傳輸部64具有複數導引軌道塊642。該等凹槽對應該等導引軌道塊642設置,藉由導引軌道塊642以一方向導引滑入凹槽,直到傳輸部64接觸止位點142224”之後,傳輸部64定位於凹槽。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導體144’分別在內側 與外側具有不同的結構,在內側的第二導體144’具有第一端14422’、第二端14424’與本體14426’,又本體14426’更形成卡扣結構14428’與止擋結構144210’;以及,在外側的第二導體144’具有第一端14442’、第二端14444’與本體14446’,又本體14446’更形成卡扣結構14448’與止擋結構144410’,其中本體14446’係根據接收部14222’的位置彎折。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纜線
4:燈條
6:電路板
8:外部殼體
82:開口
10:模組連接器
12:第一連接組件
13:第一連接組件
14:第二連接組件

Claims (32)

  1. 一種模組連接器,係藉由連接複數纜線以在燈條與電路板之間傳輸訊號與電力,其中該燈條具有複數第一端子與該電路板具有複數第二端子,該模組連接器包含:第一連接組件,係供連接該燈條與設置該等纜線,該第一連接組件更包含:第一座體,係具有第一本體、複數第一纜線槽、複數第一貫孔與複數第三纜線槽,該第一本體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該第一本體形成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以供設置該等纜線,該等第一貫孔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一纜線槽相差一第一角度而貫通該第一本體,且該等第一貫孔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其中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係自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複數第一導體,係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該等第一導體之一端供連接該等纜線之一端和該等第一導體之另一端供連接該等第一端子;以及複數第一卡扣件,係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或該等第三纜線槽之至少一者,以將該等纜線固定在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第二連接組件,係供透過該等纜線連接該第一連接組件與供連接該電路板,使得該第二連接組件與該電路板傳輸該訊號與該電力之至少一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連接組件更包含複數第一鎖扣部與第一扣合部,又該等第一鎖扣部與該第一本體形成複數形變空間,該等第一鎖扣部在該形變空間內側與外側之至少一者形成複數第一鎖扣件,該第一扣合部形成複數第一扣合件,該等第一鎖扣件對應該等第一扣合件設置,該第 一扣合部固定於該燈條,藉由該等第一鎖扣件結合該等第一扣合件,使得該第一連接組件固定在該燈條。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鎖扣部具有複數第一按壓部,藉由施加一外力讓該等第一按壓部改變該等形變空間的形狀而使得該等第一鎖扣件脫離該等第一扣合件。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扣合部提供具有複數第三按壓部的該等第一扣合件,藉由施加一外力讓該等第三按壓部改變該等第一扣合件的形狀而使得該等第一鎖扣件脫離該等第一扣合件。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本體更包含第一導引件和該第一扣合部更包含第三導引件,該第一導引件對應該第三導引件設置。
  6.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本體更包含第一止擋件,係形成在該等形變空間。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扣合件為環型結構、溝槽結構與彈性按壓件結構。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扣合件為彈性按壓件結構時,該等第一扣合件具有雙U形的長力臂。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纜線之至少一者同時地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以形成電性迴路。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組連接器,更包含複數第一纜線組合件和該第一本體更形成複數第一組件槽,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對應該等第一組件槽設置,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供連接至少二個該等纜線之一端,該等第一組件槽係連通至少二個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至少二個該等第一貫孔,其中該等第一組件槽係 自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用以連通該等第一纜線槽或該等第三纜線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形成複數第三鎖扣件與該等第一組件槽形成第三扣合件,以將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卡扣在該等第一組件槽。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纜線槽具有複數第五表面與複數第七表面,該等第五表面與該等第七表面之間具有段差,以彎折該等纜線。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模組連接器,該第一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一指示孔與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形成複數第一指示件,該等第一指示孔對應該等第一指示件設置,根據該等第一指示件顯示於該等第一指示孔而決定該等第一纜線組合件與該等纜線設置該等第一組件槽的組合狀態。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一挾持槽,該等第一挾持槽形成在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之至少一者,以設置該等第一卡扣件。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連接組件更包含具有第三本體的第一蓋體且在該第三本體的周緣形成複數第五鎖扣部,以及該第一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七鎖扣部,該等第五鎖扣對應該等第七鎖扣部設置,該等第五鎖扣結合該等第七鎖扣部以遮蔽該等第一纜線槽。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蓋體更包含複數纜線固定件,該等纜線固定件形成在該第三本體且對應該等第一纜線槽設置,藉由該 第一蓋體結合該第一本體,以供將該等纜線設置於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一導體之該端。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蓋體更包含具有複數第一插腳的第三蓋體和該第一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一盲孔,該等第一插腳對應該等第一盲孔設置,以遮蔽部分的該等第一纜線槽與該等第三纜線槽。
  18. 一種模組連接器,係藉由連接複數纜線以在燈條與電路板之間傳輸訊號與電力,其中該燈條具有複數第一端子與該電路板具有複數第二端子,該模組連接器包含:第一連接組件,係供連接該燈條與設置該等纜線;第二連接組件,係供透過該等纜線連接該第一連接組件與供連接該電路板,該第二連接組件與該電路板傳輸該訊號與該電力之至少一者,該第二連接組件更包含:第二座體,係具有第二本體、複數第二纜線槽、複數第四纜線槽與複數第二貫孔,該第二本體具有第二表面與第四表面,該第二本體形成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以供設置該等纜線,該等第二貫孔以其中心軸與該等第二纜線槽相差第二角度而貫通該第二本體,且該等第二貫孔之一端連通該等第二纜線槽,其中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係自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複數第二導體,係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二貫孔,該等第二導體之一端供連接該等纜線之另一端和該等第二導體之另一端供連接該等第二端子;以及 複數第二卡扣件,係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或該等第四纜線槽之至少一者,以將該等纜線固定在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二座體更包含複數彈性件,係形成在該第二本體的二側,以供將該第二連接組件固定在具有開口的外部殼體。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二導體的外緣具有第二止擋件,以供固定於該等第二貫孔。
  21.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二挾持槽,該等第二挾持槽形成在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之至少一者,以設置該等第二卡扣件。
  22.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更包含複數第二纜線組合件和該第二本體更形成複數第二組件槽,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對應該等第二組件槽設置,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供連接至少二個該等纜線之一端,該等第二組件槽係連通至少二個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至少二個該等第二貫孔,其中該等第二組件槽係自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至少一者凹陷,用以連通該等第二纜線槽或該等第四纜線槽。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該第二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二指示孔與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形成複數第二指示件,該等第二指示孔對應該等第二指示件設置,根據該等第二指示件顯示於該等第二指示孔而決定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與該等纜線設置該等第二組件槽的組合狀態。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該第二組件槽更包含複數第二定位件與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形成複數第四定位件,該等第二定位件對應該等第四定位件設置,其中該等第二定位件與該等第四定位件分別地具有凸肋與凹槽。
  25.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二組件槽形成第二鎖扣部,以將該等第二纜線組合件卡扣在該等第二組件槽。
  26.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二纜線槽具有複數第六表面與複數第八表面,該等第六表面與該等第八表面之間具有段差,以彎折該等纜線。
  27.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連接組件更包含具有第四本體的第二蓋體且在該第四本體的周緣形成複數第四鎖扣部,以及該第二本體更包含複數第六鎖扣部,該等第四鎖扣部對應該等第六鎖扣部設置,在該等第四鎖扣部結合該等第六鎖扣部之後,遮蔽該等第二纜線槽。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二蓋體更包含複數第二纜線固定件,該等第二纜線固定件形成在該第四本體且對應該等第二纜線槽設置,藉由該第二蓋體結合該第二座體,以供將該等纜線設置於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二導體之該端。
  29.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二蓋體更包含具有複數第二插腳的第四蓋體和該第二本體更包含複數第二盲孔,該等第二插腳對應該等第二盲孔設置,以遮蔽部分的該等第二纜線槽與該等第四纜線槽。
  3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二導體的形狀為L形,其中該等第二導體的末端為片狀體或夾式結構。
  31.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本體更包含接收部以供對應具有傳輸部的該電路板,該等第二導體之一端顯露於該接收部和該等第二端子之一端顯露於該傳輸部,藉由結合該接收部與該傳輸部,使得該等第二導體之該端電性連接該等第二端子。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模組連接器,其中該接收部為具有擋牆與止位點的複數凹槽和該傳輸部具有複數導引軌道塊,該等凹槽對應該等導引軌道塊設置,藉由該等導引軌道塊以一方向導引滑入該等凹槽,直到該傳輸部接觸該止位點之後,該傳輸部定位於該等凹槽。
TW111107203A 2022-01-28 2022-02-26 模組連接器 TWI794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7203A TWI794030B (zh) 2022-02-26 2022-02-26 模組連接器
CN202210365531.5A CN116560139A (zh) 2022-01-28 2022-04-07 模块连接器
JP2022008742F JP1730200S (ja) 2022-02-26 2022-04-21 一組の電気・電子部品セット
US18/157,719 US20230246376A1 (en) 2022-01-28 2023-01-20 Modul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7203A TWI794030B (zh) 2022-02-26 2022-02-26 模組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4030B true TWI794030B (zh) 2023-02-21
TW202334575A TW202334575A (zh) 2023-09-01

Family

ID=8668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7203A TWI794030B (zh) 2022-01-28 2022-02-26 模組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0139A (zh)
TW (1) TWI79403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73844A1 (en) * 2007-05-04 2008-11-06 Dr. Anthony Stephen Kewitsch Electrically Traceable and Identifiable Fiber Optic Cables and Connectors
CN103299224A (zh) * 2011-01-11 2013-09-1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具有相对的成一定角度的平表面的透镜的光连接器
TW201432336A (zh) * 2013-02-04 2014-08-16 Shao-Hsuan Chen 高密度光收發模組
US20210311297A1 (en) * 2018-09-06 2021-10-07 Fujikura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73844A1 (en) * 2007-05-04 2008-11-06 Dr. Anthony Stephen Kewitsch Electrically Traceable and Identifiable Fiber Optic Cables and Connectors
CN103299224A (zh) * 2011-01-11 2013-09-1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具有相对的成一定角度的平表面的透镜的光连接器
TW201432336A (zh) * 2013-02-04 2014-08-16 Shao-Hsuan Chen 高密度光收發模組
US20210311297A1 (en) * 2018-09-06 2021-10-07 Fujikura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4575A (zh) 2023-09-01
CN116560139A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7134B2 (en) Tightly mountable optical fiber adapter
EP1048965B1 (en)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
JP2634569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US4065198A (en) LED Mounting retainer and display
EP2182276B1 (en) A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lighting modul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TWM449270U (zh) 電總成
TWI552464B (zh) 插座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及連接器組裝體
KR20110020290A (ko) 고밀도 사각 인터커넥트
US6273752B1 (en) Modular connector panel
TWI794030B (zh) 模組連接器
US6179650B1 (en) Modularized electric connector
TW201933690A (zh) 具有閂扣結構之連接器
TWM634331U (zh) 模組連接器
JP2011150891A (ja) 直列ユニット
CN217982070U (zh) 模块连接器
TWI809695B (zh) 模組連接器
US20160036149A1 (en) Connector
US20230246376A1 (en) Module connector
JP3230169U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CN217983834U (zh) 模组连接器
US2020019474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905664U (zh) 一种dp反向连接器
TWI236866B (en) Wiring tools
TWI843028B (zh) 沉板式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US20210345513A1 (en) Adapter mounting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