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8729B - 微粒捕集系統 - Google Patents

微粒捕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8729B
TWI788729B TW109139767A TW109139767A TWI788729B TW I788729 B TWI788729 B TW I788729B TW 109139767 A TW109139767 A TW 109139767A TW 109139767 A TW109139767 A TW 109139767A TW I788729 B TWI788729 B TW I7887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unit
pipe portion
straight pipe
tapered
horizontal h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9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0160A (zh
Inventor
董福慶
王亘黼
胡竹生
鄭詠仁
顏鴻程
陳孟群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ublication of TW20221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8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872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Cyclo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微粒捕集系統,包含:文氏管過濾裝置具有進氣部、喉部與出氣部;旋風式過濾裝置設置於出氣部,其具有入口與出口;複數第一噴嘴設置於文氏管過濾裝置內,第一噴嘴的水平高度高於喉部的水平高度,第一噴嘴提供第一水霧;氣體由進氣部進入文氏管過濾裝置,通過喉部、第一噴嘴,由入口進入旋風式過濾裝置,由出口流出旋風式過濾裝置,藉以捕集氣體中之粉塵。

Description

微粒捕集系統
本發明涉及處理粉塵之技術領域,尤指一種微粒、粉塵、微細粉塵的捕集。
在主要空汙來源中,粉塵、微粒(Particles)、微細粉塵(fine dust)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因為粉塵、微粒、微細粉塵的體積極不可思議的細微,一旦暴露在充斥該類粉塵、微粒、微細粉塵的空氣中,便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尤其是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就高科技製造業的顆粒粉塵廢棄處理系統而言,許多廢氣減量過程中都需要收集微細粉塵。廢氣中的微細粉塵是極細的固體微粒,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直徑超過10微米的粒子歸為粗微粒,這類顆粒微粒會被鼻毛或鼻咽腔內的黏膜吸附。直徑小於10微米(PM10)的微細粉塵屬於懸浮粒子,一旦吸入人體,將會沿著氣管與支氣管一直深入直達肺部。
直徑小於2.5微米的微細粉塵便屬於微細懸浮微粒(PM2.5),而小於0.1微米者則屬於超微細懸浮微粒。包括PM10、PM2.5,在現有的氣體洗滌器(gas scrubber)和分離器(separator)都很難處理,因此可能造成排氣道阻塞。
於各種加工製程中,常會產生許多粉塵、微粒、微細粉塵,必須將此類粉塵去除,以避免排放至大氣環境中。
就半導體製程所產生的廢氣而言,雖然大部分化學物質及粉塵/微粒能透過洗滌塔去除,但仍有極小尺寸(<PM10)的粉塵無法有效除去。若將含有該類微粒、微細粉塵的廢氣排放到大氣環境,則會造成直接之空氣汙染及環境汙染。
據此,如何發展出一種可有效收集、捕集粉塵、微粒、微細粉塵的「微粒捕集系統」,是相關技術領域人士亟待解決之課題。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出一種微粒捕集系統,其包含:一文氏管過濾裝置,其具有一進氣部、一喉部與一出氣部,出氣部的水平高度高於進氣部的水平高度,喉部位於進氣部與出氣部之間,喉部的內徑小於進氣部與出氣部的內徑;一旋風式過濾裝置,設置於文氏管過濾裝置之出氣部,旋風式過濾裝置由複數過濾單元構成,各過濾單元包含一直型管部,直型管部之底部具有一錐型管部,直型管部的軸心垂直於水平面,錐型管部管徑較小的一端朝向喉部,複數過濾單元之直型管部的具有至少兩種尺寸,複數過濾單元層層套設,位於最外層之過濾單元具有一入口,入口的水平高度高於相鄰內層過濾單元之底部的水平高度,位於最內層之過濾單元的直型管部的頂部為一出口,出口的水平高度高於入口的水平高度;複數第一噴嘴,設置於文氏管過濾裝置內,複數第一噴嘴的水平高度 高於喉部的水平高度,各複數第一噴嘴提供第一水霧,各第一水霧的噴灑方向大致平行於文氏管過濾裝置的軸心方向由第一噴嘴朝向喉部噴灑;以及氣體由進氣部之進氣口進入文氏管過濾裝置,依序通過喉部、複數第一噴嘴,由入口進入旋風式過濾裝置,由出口流出旋風式過濾裝置,藉此捕集氣體中之粉塵與微粒。
100:微粒捕集系統
10:文氏管過濾裝置
11:進氣部
111:進氣口
112:管體
113:蓋體
12:喉部
121:多孔性材料
13:出氣部
14:調整元件
141:錐部
15:調整齒輪組
151:第一齒輪組件
1511:第一齒輪
1512:第一桿體
152:第二齒輪組件
1521:第二齒輪
1522:第二桿體
16:收集桶
161:排水管
20,20E,20F,20G:旋風式過濾裝置
21,21B,21C,21D:第一過濾單元
211:第一直型管部
212:第一錐型管部
213:第一開口
214:第一下降管
215:第一錐部
216:第一料斗
217:第一錐部開口
22:第二過濾單元
221:第二直型管部
222:第二錐型管部
23,23B,23C,23D:第三過濾單元
231:第三直型管部
232:第三錐型管部
233:第三開口
234:第三下降管
235:第三錐部
236:第三料斗
237:第三錐部開口
24:第四過濾單元
241:第四直型管部
242:第四錐型管部
25:第五過濾單元
251:第五直型管部
252:第五錐型管部
26:第六過濾單元
261:第六直型管部
262:第六錐型管部
263:第六開口
27:子過濾單元
271:子直型管部
272:子錐型管部
273:子開口
274:子下降管
30:第一噴嘴
40:第二噴嘴
A,A1:氣體
C:軸心
H:水平面
H11,H12,H13,H30,H40,H212,H213,H214,H222,H232,H233,H234,H242,H252,H262,H263,H273,H274:水平高度
M1:第一水霧
M2:第二水霧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2A至2B為圖1實施例之進氣氣體與水霧流動方向之示意圖。
圖2B為圖1實施例之旋風式過濾裝置之進氣氣體與水霧流動方向之示意圖。
圖2C為圖2B之B-B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文氏管過濾裝置另一實施例之進氣氣體與水霧流動方向之示意圖。
圖4至圖7為圖1實施例之旋風式過濾裝置之過濾單元之不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8至圖10為本發明之旋風式過濾裝置之不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10A為圖10之C-C剖面結構示意圖。
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粉塵微粒捕集系統100,其包含一文氏管過濾裝置10、一旋風式過濾裝置20、複數第一噴嘴30及複數第二噴嘴40。文氏管過濾裝置10與旋風式過濾裝置20大致同軸心C設置。
請參閱圖1及圖2A、2B所示,文氏管過濾裝置10具有一進氣部11、一喉部12與一出氣部13。進氣部11具有一進氣口111,提供氣體A進入進氣部11。通常,氣體A帶有含有汙染的粉塵、微粒、微細粉塵。
圖2A與圖2B是為了更清楚地本發明結構及氣體與水霧的流動,因此將圖1的粉塵微粒捕集系統100分為兩張圖面,然圖2A與圖2B為相連結的整體結構,可由圖2A頂部的與圖2B底部的標示得知二者的連結關係。
出氣部13的水平高度H13(如圖2B)高於進氣部11的水平高度H11(如圖2A)。喉部12位於進氣部11與出氣部13之間,喉部12的內徑小於進氣部11與出氣部13的內徑。在此實施例中,縮小的喉部內部的截面積,用以加大進氣之亂流流速,增加捕集粉塵、微粒、微細粉塵的效率。
如圖2A,文氏管過濾裝置10更包括一調整元件14,調整元件14具有一錐部141,錐部141具有直徑較小的一端(例如為一尖端)朝向喉部12。調整元件14可升降地設置於進氣部11,藉此改變氣體A由進氣部11通過喉部12時之允許通過的截面積,進而調整氣體A由進氣部11通過喉部12時之流速。
於本實施例中,調整元件14連接於一調整齒輪組15,調整齒輪組15包括一第一齒輪組件151與一第二齒輪組件152。
第一齒輪組件151包括一第一齒輪1511與一第一桿體1512。第一桿體1512之兩端分別連接於調整元件14與第一齒輪1511,第一桿體1512之軸心方向垂直於水平面H。
第二齒輪組件152,包括一第二齒輪1521與一第二桿體1522。第二桿體1522之一端連接於第二齒輪1521,第二桿體1522之另一端凸伸於文氏管過濾裝置10外。第二齒輪1521與第一齒輪1511相嚙合,藉由驅動第二桿體1522,同步帶動第二齒輪1521驅動第一齒輪1511旋轉,進而驅動第一桿體1512帶動調整元件14升降。在一實施例中,調整元件14可為一柱塞。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省略設置調整齒輪組15,亦即,氣體A進入喉部12允許通過的環狀截面積為固定。
請參閱圖1及圖2A、2B所示,第一噴嘴30設置於文氏管過濾裝置10內,第一噴嘴30的水平高度H30(如圖2B)高於喉部12的水平高度H12(如圖2A)。各第一噴嘴30提供第一水霧M1,各第一水霧M1的噴灑方向大致平行於文氏管過濾裝置10的軸心C之方向,且由第一噴嘴30朝向喉部12噴灑,藉以洗滌粉塵、微粒、微細粉塵至下方收集桶。
如圖2B,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噴嘴30可為複數個,各第一噴嘴30之水平高度H30為相同,且等距環繞文氏管過濾裝置10的軸心C設置。第一噴嘴30的數量不限,例如可至少為三個,且在以軸心C為中心的圓周上是等分地配置,例如,若設有三個第一噴嘴30,則第一噴嘴30 間的夾角為120度,若設有四個第一噴嘴30,則第一噴嘴30間的夾角為90度。
請見圖1及圖2B,第二噴嘴40設置於靠近出氣部13且環繞旋風式過濾裝置20外圍。第二噴嘴40的水平高度H40高於第一噴嘴30的水平高度H30。各第二噴嘴40提供第二水霧M2,各第二水霧M2的噴灑方向大致平行於水平面H、或垂直於水平面且朝下方(未圖示),且由第二噴嘴40朝向旋風式過濾裝置20內噴灑。
如圖2B,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噴嘴40可為複數個,各第二噴嘴40之水平高度H40為相同且等距環繞旋風式過濾裝置20的軸心C設置。第二噴嘴40的數量不限,例如可至少為三個,且在以軸心C為中心的圓周上是等分地配置,例如,若設有三個第二噴嘴40,則第二噴嘴40間的夾角為120度,若設有四個第二噴嘴40,則第二噴嘴40間的夾角為90度。
於進氣口111的下方設有一收集桶16,用以收集落下之第一水霧M1及第二水霧M2及捕集到的粉塵、微粒、微細粉塵。
於圖1、2A所示實施例中,進氣口111位於進氣部11之側邊,且位於收集桶16之上方,氣體A以平行於水平面H之方向進入進氣部11。除此之外,可依所需將進氣口111設置為其他態樣。
請參閱圖3所示,進氣口111位於進氣部11之底部,進氣口111連接一管體112且管體112的頂端凸伸於收集桶16之上方。氣體A以垂直於水平面H之方向進入進氣部11。管體112的上方設有一蓋體113,蓋體113與管體112之頂端具有一距離,氣體A由管體112之頂端流出後,再由蓋體113之四周流入進氣部11。
收集桶16之一側設有一排水管161,用以排除收集桶16中所收集的汙水。
請參閱圖1及圖2A所示,文氏管過濾裝置10之喉部12設有一多孔性材料121,其具有特殊設計之多孔性結構,材質為金屬或聚合物,微生物會在其表面潤溼累積,以增大與第一水霧M1與第二水霧M2的表面接觸,並對第一水霧M1與第二水霧M2進行汙水降解分離處理。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省略多孔性材料121。
請參閱圖1及圖2B所示,旋風式過濾裝置20設置於文氏管過濾裝置10之出氣部13。旋風式過濾裝置20包括一第一過濾單元21、一第二過濾單元22、一第三過濾單元23及一第四過濾單元24。
第一過濾單元21具有一第一直型管部211及一第一錐型管部212,於第一直型管部211設有一第一開口213作為氣體的入口。第一直型管部211的軸心C垂直於水平面H。第一過濾單元21的第一錐型管部212的底部設有一第一下降管214,第一下降管214之軸向C長度之底部之水平高度H214低於各第一噴嘴30之水平高度H30。第一下降管214之底部具有一第一錐部215,第一錐部215具有管部管徑較小的一第一錐部開口217朝向喉部12(可參見圖1與圖2A)。
第二過濾單元22具有一第二直型管部221及一第二錐型管部222。第二直型管部221的外徑小於第一直型管部211的內徑,第二過濾單元22同軸心C設置於第一過濾單元21內。第二錐型管部22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22低於第一開口213的水平高度H213
第三過濾單元23具有一第三直型管部231及一第三錐型管部232。第三直型管部231的外徑小於第二直型管部221的內徑,第三過濾單元同軸心C設置於第二過濾單元22內。第三錐型管部23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32低於第二錐型管部22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22
於第三直型管部231設有一第三開口233,第三開口233的水平高度H233高於第二錐型管部22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22。第三過濾單元23的第三錐型管部232的底部設有一第三下降管234,第三下降管234之軸向C長度之底部之水平高度H234高於第一錐型管部21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12。第三下降管234之底部具有一第三錐部235,第三錐部235具有管徑較小的一第三錐部開口237朝向喉部12。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三下降管234之軸向C長度之底部之水平高度H234可以視需求設置成為低於第一錐型管部21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12
第四過濾單元24具有一第四直型管部241及一第四錐型管部242。第四直型管部241的外徑小於第三直型管部231的內徑,第四過濾單元24同軸心C設置於第三過濾單元23內。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42低於第三開口233的水平高度H233且高於第三錐型管部23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32,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為氣體的出口。
請參閱圖2A、2B所示,完整說明微粒捕集系統100的氣體A及第一水霧M1與第二水霧M2的流動路徑。其中,實線箭頭代表氣體的路徑,虛線箭頭代表水霧的路徑。
氣體A由進氣口111進入進氣部11,而後由調整元件14的週圍進入喉部12,可藉由調整齒輪組15控制調整元件14升降,改變允許通 過喉部12的環狀截面積及氣體A進入喉部12的流速;例如,在一實施例中,使允許通過喉部12的環狀截面積縮小進而增大氣體A的流速,在另一實施例中,使允許通過喉部12的環狀截面積加大進而減小氣體A的流速。又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省略設置調整齒輪組15,使氣體允許通過喉部12的環狀截面積為固定。
於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外可設置一抽氣風扇(圖中未示出),以將氣體A由進氣口111抽入進氣部11。
而後,氣體A通過多孔性材料121繼續向上流入出氣部13。當氣體A通過第一噴嘴30時,可藉由第一水霧M1的沖刷以捕集氣體A中所含的粉塵。
而後,帶著粉塵的第一水霧M1落入多孔性材料121,可由多孔性材料121對第一水霧M1進行汙水降解分離處理。通過多孔性材料121的第一水霧M1繼續下落至收集桶16中。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省略多孔性材料121。
於此同時,氣體A仍繼續上行,由第一開口213進入第一過濾單元21。當氣體A通過第二噴嘴40時,可藉由第二水霧M2對氣體A進行第二次沖刷以捕集氣體A中所含的微粒,並阻隔微粒再進入第二過濾單元22。
帶著微粒的第二水霧M2通過第一錐型管部212、第一下降管214、第一錐部215與第一錐部開口217之後,落入多孔性材料121,由多孔性材料121對第二水霧M2進行汙水降解分離處理。通過多孔性材料121的第二水霧M2繼續下落至收集桶16中。
於此同時,氣體A由第二錐型管部222的底部流入第二過濾單元22,再由第三開口233進入第三過濾單元23,而氣體A中的粉塵、微粒受離心力與重力雙重作用落下,經第三錐部開口237排出,氣體A而後由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流入第四過濾單元24,最後,氣體A1由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流出旋風式過濾裝置20,亦即,由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流出的氣體A1已經是除去粉塵、微粒的氣體。
值得說明的是,如本發明技術領域人士所理解,旋風式過濾裝置20的工作原理為,當氣體A進入旋風式過濾裝置20、23時,可於旋風式過濾裝置20、23內部產生螺旋狀迴轉,氣體A中的粉塵、微粒受離心力與重力雙重作用而由氣體A中分離而由旋風式過濾裝置20的底部落出。據此,本發明特殊設計的第一過濾單元21、第二過濾單元22、第三過濾單元23及第四過濾單元24之多層套設結構,可對氣體A發揮雙重旋風式過濾效果。
由第三過濾單元23及第四過濾單元24旋風分離出的微粒、微細粉塵,可藉由第三下降管234及第三錐部235之第三錐部開口237導引至第一下降管214、第一錐部215中,經由第一錐部開口217排出。同樣地,由第一過濾單元21、第二過濾單元22旋風分離出的粉塵,可落入第一下降管214、第一錐部215中,經由第一錐部開口217排出。,再導引至旋風式過濾裝置20外部。
圖4至圖7為圖1實施例之旋風式過濾裝置之過濾單元之不同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請參閱圖4所示,第一過濾單元21A具有一第一直型管部211及一第一錐型管部212,第三過濾單元23A具有一第三直型管 部231及一第三錐型管部232。相較於圖2B,圖4實施例的第一過濾單元21A及第三過濾單元23不具有圖2B所示第一下降管214及第一錐部215,以及不具有第三下降管234及第三錐部235。
請參閱圖5所示,本實施例是以圖4實施例結構為基礎,於第一過濾單元21B的第一錐型管部212的底部設有一第一料斗216,例如,為一空心圓柱,於第三過濾單元23B的第三錐型管部232的底部設有一第三料斗236,例如,為一空心圓柱,用以收集來自氣體中的粉塵、微粒。
請參閱圖6所示,第一過濾單元21C具有一第一直型管部211、一第一錐型管部212部及第一下降管214。第三過濾單元23C具有一第三直型管部231、一第三錐型管部232及第三下降管234。相較於圖2B,本實施例的第一過濾單元21C及第三過濾單元23C不具有圖2B所示第一錐部215及第三錐部235。
請參閱圖7所示,本實施例是以圖6實施例結構為基礎,於第一過濾單元21D的第一下降管214之底部設有一第一料斗216,例如,為一空心圓柱,於第三過濾單元23D的第三下降管234之底部設有一第三料斗236,例如,為一空心圓柱,分別收集來自氣體中的粉塵、微粒。
圖4至圖7實施例顯示,本發明的過濾單元除了具有直型管部、錐型管部之外,另可依所需搭配錐部、下降管、料斗。
請參閱圖8所示,本實施例旋風式過濾裝置20E是以圖2A實施例為基礎,於第三過濾單元23與第四過濾單元24之間更包括一第五過濾單元25及一第六過濾單元26。
第五過濾單元25具有一第五直型管部251及一第五錐型管部252,第五直型管部251的外徑小於第三直型管部231的內徑,第五過濾單元同軸心C設置於第三過濾單元23內。第五錐型管部25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52低於第三開口233的水平高度H233且高於第三錐型管部23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32
第六過濾單元26具有一第六直型管部261及一第六錐型管部262,第六直型管部261的外徑小於第五直型管部251的內徑,第六過濾單元26同軸心C設置於第五過濾單元25內。第六錐型管部26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62低於第五錐型管部25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52,於第六直型管部261設有一第六開口263,第六開口263的水平高度H263高於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42
第四過濾單元24同軸心設置於第六過濾單元26內,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為氣體A1的出口。
圖8實施例之氣體A的流動方向為,由第一開口213進入第一過濾單元21,而後由第二錐型管部222的底部流入第二過濾單元22,再由第三開口233進入第三過濾單元23,而後由第五錐型管部252的底部流入第五過濾單元25,再由第六開口263進入第六過濾單元26,而後由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流入第四過濾單元24,最後,氣體A1由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流出旋風式過濾裝置20E。
請參閱圖9所示,本實施例旋風式過濾裝置20F是以圖2A實施例為基礎,僅具有第一過濾單元21及第四過濾單元24。
第一過濾單元21具有一第一直型管部211及一第一錐型管部212,於第一直型管部211設有一第一開口213作為入口。第四過濾單元24具有一第四直型管部241及一第四錐型管部242,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為氣體A1出口。
圖9實施例之氣體A的流動方向為,由第一開口213進入第一過濾單元21,而後由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流入第四過濾單元24,最後,氣體A1由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流出旋風式過濾裝置20F。
請參閱圖10所示,本實施例旋風式過濾裝置20G是以圖9實施例為基礎,位於最內層之第四過濾單元24內設有複數個子過濾單元27,各子過濾單元27具有一子直型管部271、一子錐型管部272及一子下降管274。子直型管部271的外徑小於位於最內層之第四過濾單元24的內徑。於各子直型管部271設有一子開口273,子開口273的水平高度H273高於位於最內層之第四過濾單元24的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42,各子過濾單元27的頂部相連通並與第四過濾單元24的第四直型管部241相連通。子下降管274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74與位於最內層之第四過濾單元24的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的水平高度H242大致相同,或亦可低於水平高度H242
請參閱圖10、10A所示,於本實施例中,位於最內層之第四過濾單元24之軸心C設有複數個子過濾單元27,且複數個子過濾單元27環繞於位於最內層之第四過濾單元24之軸心C等距設置。
圖10實施例之氣體A的流動方向為,由第一開口213進入第一過濾單元21,而後由第四錐型管部242的底部流入第四過濾單元24, 再由各子開口273流入各子過濾單元27,最後,氣體A1由第四直型管部241的頂部匯集流出旋風式過濾裝置20G。在本實施例中,透過氣體螺旋狀漩渦繞著管壁的流動,使氣體與微粒產生分離,藉以捕集氣體中之粉塵與微粒。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進入第二層旋風式過濾裝置入口前,透過另外增加之第二水霧噴灑,阻隔微粒再進入第二層,同時藉由第二水霧再次洗滌以捕集氣體中之粉塵、微粒、微細粉塵至下方收集桶。粉塵、微粒均通過層層套設之旋風式複數過濾單元,達成多重次捕集氣體中之粉塵與微粒。
上述圖2B、圖8至10所揭露的旋風式過濾裝置具有共同的結構特徵:各過濾單元皆包含一直型管部及錐型管部,直型管部的軸心垂直於水平面,錐型管部管徑較小的一端(尖端)朝向喉部,位於最外層之過濾單元具有一入口,入口的水平高度高於相鄰內層過濾單元之底部的水平高度,位於最內層之過濾單元的直型管部的頂部為一出口,出口的水平高度高於入口的水平高度。在一實施例中,位於最外層之過濾單元的入口可設置於管部的正中央、或是設置於管部的側邊。
另須說明的是,於上述實施例中所示各水平高度Hx是相對於水平面H的距離,換言之,若是將圖1所示微粒捕集系統100旋轉九十度設置,亦即使軸心C平行於水平面H時,上述各水平高度Hx可改以其他位置為基準,例如,可改以進氣口111為基準。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微粒捕集系統,以文氏管過濾裝置搭配旋風式過濾裝置及兩段式噴霧,經實做樣品驗證,可有效捕集氣體中 粒徑小於2.5μm(微米)的粉塵,有利於解決製程產生之微粒廢氣排放入大氣環境之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微粒捕集系統
10:文氏管過濾裝置
11:進氣部
111:進氣口
12:喉部
121:多孔性材料
13:出氣部
14:調整元件
15:調整齒輪組
16:收集桶
20:旋風式過濾裝置
30:第一噴嘴
40:第二噴嘴
C:軸心
H:水平面

Claims (23)

  1. 一種微粒捕集系統,其包含:一文氏管過濾裝置,其具有一進氣部、一喉部與一出氣部,該出氣部的水平高度高於該進氣部的水平高度,該喉部位於該進氣部與該出氣部之間,該喉部的內徑小於該進氣部與該出氣部的內徑;一旋風式過濾裝置,與該文氏管過濾裝置同軸心設置於該出氣部,該旋風式過濾裝置由複數過濾單元構成,各該過濾單元包含一直型管部,該直型管部之底部具有一錐型管部,該直型管部的軸心垂直於水平面,該錐型管部管徑較小的一端朝向該喉部,該複數過濾單元之該直型管部具有至少兩種尺寸,該複數過濾單元層層套設,位於最外層之該過濾單元具有一入口,該入口的水平高度高於相鄰內層該過濾單元之底部的水平高度,位於最內層之該過濾單元的該直型管部的頂部為一出口,該出口的水平高度高於該入口的水平高度;複數第一噴嘴,設置於該文氏管過濾裝置內,該複數第一噴嘴的水平高度高於該喉部的水平高度,各該第一噴嘴提供第一水霧,各該第一水霧的噴灑方向大致平行於該文氏管過濾裝置的軸心方向由該第一噴嘴朝向該喉部噴灑;以及氣體由該進氣部之進氣口進入該文氏管過濾裝置,依序通過該喉部、該複數第一噴嘴,由該入口進入該旋風式過濾裝置,由該出口流出該旋風式過濾裝置,藉此捕集該氣體中之粉塵、微粒、微細粉塵。
  2.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文氏管過濾裝置更包括一調整元件,該調整元件具有一錐部,該錐部具有直徑較小的一尖錐部朝向 該喉部,該調整元件可升降地設置於該進氣部,以調整該氣體由該進氣部通過該喉部時之流速。
  3. 如請求項2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調整元件連接於一調整齒輪組,該調整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齒輪組件,包括一第一齒輪與一第一桿體,該第一桿體之兩端分別連接於該調整元件與該第一齒輪,該第一桿體之軸心方向垂直於水平面;以及一第二齒輪組件,包括一第二齒輪與一第二桿體,該第二桿體之一端連接於該第二齒輪,該第二桿體之另一端凸伸於該文氏管過濾裝置外,該第二齒輪與該第一齒輪相嚙合,藉由驅動該第二桿體,同步帶動該第二齒輪驅動該第一齒輪旋轉,進而驅動該第一桿體帶動該調整元件升降。
  4.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進氣口的下方設有一收集桶,用以收集落下之該第一水霧。
  5. 如請求項4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進氣口位於該進氣部之側邊,且位於該收集桶之上方,該氣體以平行該水平面之方向進入該進氣部。
  6.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進氣口位於該進氣部之底部,該進氣口連接一管體且該管體的頂端凸伸於該收集桶之上方,該氣體以垂直該水平面之方向進入該進氣部。
  7. 如請求項6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管體的上方設有一蓋體,該蓋體與該管體之該頂端具有一距離,該氣體由該管體之該頂端流出後,再由該蓋體之四周流入該進氣部。
  8.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文氏管過濾裝置之該喉部 設有一多孔性材料。
  9.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旋風式過濾裝置包括:一第一過濾單元,其具有一第一直型管部及一第一錐型管部,於該第一直型管部設有一第一開口作為該入口;一第二過濾單元,其具有一第二直型管部及一第二錐型管部,該第二直型管部的外徑小於該第一直型管部的內徑,該第二過濾單元同軸心設置於該第一過濾單元內,該第二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一開口的水平高度;一第三過濾單元,其具有一第三直型管部及一第三錐型管部,該第三直型管部的外徑小於該第二直型管部的內徑,該第三過濾單元同軸心設置於該第二過濾單元內,該第三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二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於該第三直型管部設有一第三開口,該第三開口的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二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以及一第四過濾單元,其具有一第四直型管部及一第四錐型管部,該第四直型管部的外徑小於該第三直型管部的內徑,該第四過濾單元同軸心設置於該第三過濾單元內,該第四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三開口的水平高度且高於該第三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該第四直型管部的頂部為該出口。
  10. 如請求項9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一過濾單元的該第一錐型管部的底部設有一第一料斗。
  11. 如請求項9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一過濾單元的該第一錐型管部的底部設有一第一下降管,該第一下降管之軸向長度之底部之水 平高度低於各該第一噴嘴之水平高度。
  12. 如請求項1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一下降管之該底部具有一第一錐部,該第一錐部具有管徑較小的一開口朝向該喉部。
  13. 如請求項1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一下降管之該底部設有一第一料斗。
  14. 如請求項9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三過濾單元的該第三錐型管部的底部設有一第三料斗。
  15. 如請求項9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三過濾單元的該第三錐型管部的底部設有一第三下降管,該第三下降管之軸向長度之底部之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一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
  16. 如請求項15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三下降管之該底部具有一第三錐部,該第三錐部具有管徑較小的一開口朝向該喉部。
  17. 如請求項15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三下降管之該底部設有一第三料斗。
  18. 如請求項9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第三過濾單元與該第四過濾單元之間更包括:一第五過濾單元,其具有一第五直型管部及一第五錐型管部,該第五直型管部的外徑小於該第三直型管部的內徑,該第五過濾單元同軸心設置於該第三過濾單元內,該第五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三開口的水平高度且高於該第三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以及一第六過濾單元,其具有一第六直型管部及一第六錐型管部,該第六直型管部的外徑小於該第五直型管部的內徑,該第六過濾單元同軸心設置 於該第五過濾單元內,該第六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五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於該第六直型管部設有一第六開口,該第六開口的水平高度高於該第五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該第四過濾單元同軸心設置於該第六過濾單元內,該第四直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於該第六開口的水平高度且高於該第六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該第四直型管部的頂部為該出口。
  19.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位於最內層之該過濾單元內設有複數個子過濾單元,各該子過濾單元具有一子直型管部與一子錐型管部及一子下降管,該子直型管部的外徑小於位於最內層之該過濾單元的內徑,該子錐型管部連接下方之子下降管的底部的水平高度與位於最內層之該過濾單元的該錐型管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大致相同,或低於其水平高度,於各該子直型管部設有一子開口,該子開口的水平高度高於位於最內層之該過濾單元的該錐型管部的底部,各該子過濾單元的頂部相連通並與位於最內層之該過濾單元的該直型管部相連通。
  20.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各該第一噴嘴之水平高度相同且等距環繞該文氏管過濾裝置的軸心設置。
  21. 如請求項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文氏管過濾裝置內靠近該出氣部且環繞該旋風式過濾裝置外圍設置有複數第二噴嘴,該複數第二噴嘴的水平高度高於該複數第一噴嘴的水平高度,各該第二噴嘴提供第二水霧,各該第二水霧的噴灑方向大致平行於該水平面或垂直於該水平面且朝下方,由該第二噴嘴朝向該旋風式過濾裝置內噴灑;該氣體由該進氣部之進氣口進入該文氏管過濾裝置,依序通過該喉部、該複數第一噴嘴,由 該入口進入該旋風式過濾裝置、通過該複數第二噴嘴,由該出口流出該旋風式過濾裝置,藉此捕集該氣體中之粉塵、微粒、微細粉塵。
  22. 如請求項2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各該第二噴嘴之水平高度相同且等距環繞該旋風式過濾裝置的軸心設置。
  23. 如請求項21之微粒捕集系統,其中該進氣口的下方設有一收集桶,用以收集落下之該第二水霧。
TW109139767A 2020-09-09 2020-11-13 微粒捕集系統 TWI788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75845P 2020-09-09 2020-09-09
US63/075,845 2020-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160A TW202210160A (zh) 2022-03-16
TWI788729B true TWI788729B (zh) 2023-01-01

Family

ID=7660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4985U TWM609892U (zh) 2020-09-09 2020-11-13 微粒捕集系統
TW109139767A TWI788729B (zh) 2020-09-09 2020-11-13 微粒捕集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4985U TWM609892U (zh) 2020-09-09 2020-11-13 微粒捕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M60989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09892U (zh) * 2020-09-09 2021-04-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微粒捕集系統
CN114225606B (zh) 2020-09-09 2023-05-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微粒捕集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933A (en) * 1974-09-20 1975-05-27 Stratford Eng Corp Classifying centrifugal separator
TWM247455U (en) * 2003-10-27 2004-10-21 Keng Lien Ind Co Ltd Tray apparatus suitable for trunk of automobile
CN101416849A (zh) * 2007-10-23 2009-04-29 胡佛有限公司 旋流分离装置
CN104069701A (zh) * 2014-06-12 2014-10-01 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的烟气净化回收装置
CN107469529A (zh) * 2017-08-09 2017-12-15 郑州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 湿式复合肥尾气除尘装置
CN108404565A (zh) * 2018-04-26 2018-08-17 费先艳 用于环境治理的工业除尘设备
WO2020006439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Chemtreat,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scrubbing chlorine-containing gases
JP6718566B1 (ja) * 2019-06-27 2020-07-08 カンケンテクノ株式会社 排ガス除害ユニット
TWM609892U (zh) * 2020-09-09 2021-04-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微粒捕集系統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933A (en) * 1974-09-20 1975-05-27 Stratford Eng Corp Classifying centrifugal separator
TWM247455U (en) * 2003-10-27 2004-10-21 Keng Lien Ind Co Ltd Tray apparatus suitable for trunk of automobile
CN101416849A (zh) * 2007-10-23 2009-04-29 胡佛有限公司 旋流分离装置
CN104069701A (zh) * 2014-06-12 2014-10-01 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的烟气净化回收装置
CN107469529A (zh) * 2017-08-09 2017-12-15 郑州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 湿式复合肥尾气除尘装置
CN108404565A (zh) * 2018-04-26 2018-08-17 费先艳 用于环境治理的工业除尘设备
WO2020006439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Chemtreat,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scrubbing chlorine-containing gases
JP6718566B1 (ja) * 2019-06-27 2020-07-08 カンケンテクノ株式会社 排ガス除害ユニット
TWM609892U (zh) * 2020-09-09 2021-04-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微粒捕集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160A (zh) 2022-03-16
TWM609892U (zh)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25606B (zh) 微粒捕集系统
TWI788729B (zh) 微粒捕集系統
CN106390652B (zh) 一种湿式高效旋流脱除细微颗粒装置
CN104606966B (zh) 主动螺旋旋风除尘装置
CN107213984A (zh) 一种电磁除尘器及烟气净化系统
CN107224828A (zh) 高速烟尘处理系统
WO2011132323A1 (ja) 乾湿両用バキュームクリーナー
US8475577B2 (en) Omnidirectional aerosol sampling intake
CN105999977A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204447559U (zh) 主动螺旋旋风除尘装置
CN206980370U (zh) 一种文丘里水幕除尘器
CN106466544A (zh) 含尘气体的净化系统
CN105944489B (zh) 湿式旋流除尘器
JP4422972B2 (ja) サイクロン装置
US20050120880A1 (en) Method of collecting nanoparticles by using a cyclone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the cyclone
CN210495720U (zh) 一种双旋尘雾净化装置
RU2299414C1 (ru) Персональный пробоотборник
CN209848589U (zh) 一种新型湿式除尘设备
CN207936191U (zh) 一种带非平面过滤装置的油烟机
KR20110038322A (ko) 집진 장치
CN206334475U (zh) 一种制造密度板材的废气水幕喷淋除尘装置
CN108317568B (zh) 一种涡流分离油烟的油烟分离组件及一种油烟机
CN207936189U (zh) 一种利用涡流分离油烟的吸油烟机
CN204447635U (zh) 风液双相离心式除尘器
CN109277210A (zh) 一种新型的VOCs废气干式前置处理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