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6609B -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6609B
TWI786609B TW110114523A TW110114523A TWI786609B TW I786609 B TWI786609 B TW I786609B TW 110114523 A TW110114523 A TW 110114523A TW 110114523 A TW110114523 A TW 110114523A TW I786609 B TWI786609 B TW I7866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mage
camera module
nth
col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1152A (zh
Inventor
鄭喻文
陳彥宇
王俊文
葉王鴻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6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660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被提出。前述電子裝置包括攝像模組、M個補光元件以及處理器。處理器用以:控制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一影像;響應於第一影像包括人臉影像,對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且M ≥ 2;計算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M個亮度值;比較第N個亮度值與預設亮度值以取得第N個亮度比較結果,且1 ≤ N ≤ M;以及若第N個亮度值<預設亮度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補光元件,並調整第N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第N個亮度值≥該預設亮度值。M個補光元件分別對應M個人臉分區。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相應地被提出。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配置有多個補光元件的電子裝置。
一般來說,筆記型電腦的外接式補光配件在進行補光時皆採全區補光,導致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並且,現有的外接式補光配件與筆記型電腦之間的連動性不佳,無法智能地偵測是否有人員出現,也無法智能地依據周遭環境狀態變化來調整補光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技術方案,以克服前述的外接式補光配件與筆記型電腦之間的連動性不佳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以克服電子裝置與補光元件之間連動性不佳的問題。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攝像模組、M個補光元件以及處理器的電子裝置,其中處理器電性連接於攝像模組以及該M個補光元件。前述操作方法包括:控制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一影像;判斷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人臉影像;若第一影像包括人臉影像,則對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且M ≥ 2;計算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M個亮度值;比較第N個亮度值與預設亮度值,以取得第N個亮度比較結果,且1 ≤ N ≤ M;以及若第N個亮度值<預設亮度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補光元件,並調整第N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第N個亮度值≥預設亮度值,其中M個補光元件分別對應M個人臉分區。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攝像模組、M個補光元件與處理器的電子裝置,其中處理器電性連接於攝像模組與前述M個補光元件,且用於執行前述操作方法。前述操作方法包括:控制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一影像;判斷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人臉影像;若第一影像不包括人臉影像,則啟動前述M個補光元件,並控制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二影像;判斷第二影像是否包括人臉影像;以及若第二影像不包括人臉影像,則關閉M個補光元件。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攝像模組、M個補光元件以及處理器。處理器電性連接於攝像模組以及M個補光元件,用以:控制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一影像;判斷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人臉影像;若第一影像包括人臉影像,則對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且M ≥ 2;計算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M個亮度值;比較第N個亮度值與預設亮度值,以取得第N個亮度比較結果,且1 ≤ N ≤ M;以及若第N個亮度值<預設亮度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補光元件,並調整第N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第N個亮度值≥預設亮度值,其中M個補光元件分別對應M個人臉分區。
基於上述,本發明可以透過將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並偵測各人臉分區的亮度,以使對應位置的補光元件進行補光。藉此,可以提升補光元件與電子裝置的連動性,智能地依據電子裝置的週遭環境變化來達到最佳補光效果。同時,可以避免補光元件非必要能量消耗的問題。
圖1繪示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可以是筆記型電腦。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裝置也可以是平板電腦或是桌上型電腦。請見圖1,電子裝置100包括顯示機體110與邏輯機體120。顯示機體110樞接於邏輯機體120。邏輯機體120包括處理器121以及電性連接於處理器121的人臉偵測模組(圖未示)。顯示機體110設有近接感測器111、攝像模組112、補光元件113L與補光元件113R,且上述元件皆電性連接於處理器121。近接感測器111用以偵測在一偵測範圍內的外部物體。攝像模組112用以進行拍攝。人臉偵測模組用以偵測一影像中的人臉。補光元件113L與113R用以進行補光。在一實施例中,補光元件113L可進一步包括冷色補光元件以及暖色補光元件,補光元件113R亦同。進一步地,前述冷色補光元件還可以包括多個冷色補光燈,並且前述暖色補光元件還可以包括多個暖色補光燈。
在一實施例中,近接感測器111、攝像模組112、補光元件113L以及補光元件113R可固定設置於顯示機體110。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近接感測器111、攝像模組112、補光元件113L以及補光元件113R可拆卸地設置於顯示機體110。圖2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適用於電腦的外接式補光配件,具有近接感測器、攝像模組以及補光元件的結構式意圖。請見圖2的外接式補光配件,近接感測器111、攝像模組112、補光元件113L以及補光元件113R被設計為一體成型。並且,近接感測器111、攝像模組112、補光元件113L以及補光元件可以經由夾具115L與115R夾設於顯示機體110。並且,可以透過連接端子116與邏輯機體120的處理器121電性連接。
圖3繪示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同時參見圖1與圖3,在步驟S310中,由處理器121控制攝像模組112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一影像。在步驟S320中,由人臉偵測模組偵測第一影像中是否包括人臉影像。在步驟S330中,若偵測到第一影像包括人臉影像時,由處理器121對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其中M ≥ 2。前述M個人臉分區的面積總合小於或等於人臉影像。接著,可偵測各人臉分區的亮度,以針對亮度不足的各人臉分區使對應的補光元件進行補光。在步驟S340中,由處理器121計算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M個亮度值。在步驟S350中,由處理器121比較第N個亮度值與預設亮度值,以取得第N個亮度比較結果,且1 ≤ N ≤ M。在步驟S360中,若第N個亮度值小於預設亮度值,則由處理器121啟動對應的第N個補光元件。處理器121並調整第N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第N個亮度值≥預設亮度值。其中,M個補光元件分別對應M個人臉分區。
在一實施例中,還可進一步偵測各人臉分區的色溫,以透過冷色補光元件以及暖色補光元件(圖未示)來調整各人臉分區的色溫。如此一來,可以使臉部特徵更佳清晰,得到更好的拍攝或攝影效果。處理器121可將拍攝或攝影的影像傳送至顯示機體110的顯示屏和/或遠端電子裝置進行顯示。
圖4繪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同時參見圖1與圖4,在步驟S401中,可開啟近接感測器111以偵測是否有外部物體進入偵測範圍。在偵測到偵測範圍內出現外部物體時(步驟S402),由處理器121控制攝像模組112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一影像(步驟S403)。接著,由處理器121啟動人臉偵測模組,以偵測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人臉影像。在第一影像包括人臉影像的情況下(步驟S404),由處理器121對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其中M ≥ 2(步驟S405)。前述M個人臉分區的面積總合小於或等於人臉影像。
在步驟S406中,由處理器121計算各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分別對應M個人臉分區的M個亮度值。處理器121並將預設亮度值分別與各人臉分區的亮度值進行比較,以獲得M個亮度比較結果。當任意一個亮度比較結果顯示其對應的亮度值小於預設亮度值時,開啟對應位置的補光元件,直到對應位置的人臉分區的亮度值大於或等於預設亮度值(步驟S407)。在細節上,處理器121可依次將M個亮度值當中的第N個亮度值與預設亮度值進行比較,其中1 ≤ N ≤ M。當第N個亮度值小於預設亮度值時,啟動對應位置的第N個補光元件以進行補光。當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值皆大於或等於預設亮度值時,由處理器121控制攝像模組112進行拍攝或錄影(步驟S408)。如此一來,可以取得最佳的拍攝或錄影效果。
圖5A繪示為未經過補光的人臉影像示意圖。圖5B繪示為經過補光的人臉影像示意圖。請同時參見圖5A與圖5B,在本實施例中,人臉分區與補光元件的數量皆為2。補光元件113L的位置對應人臉分區R1,並且補光元件113R的位置對應人臉分區R2。可以看到,在未經補光時,人臉分區R1的影像亮度明顯不足。在以上述方式進行補光後,人臉分區R1與R2的影像亮度皆以足夠。雖然在本實施例中,補光元件的數量與人臉分區的數量相當,且補光元件的設置位置與人臉分區的位置具有對應關係,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一個人臉分區所對應的補光元件的數量也可以是多個。
請重新參見圖4,當人臉偵測模組於第一影像未偵測到人臉影像時(步驟S404),執行步驟S409。在步驟S409中,由處理器121啟動所有的補光元件(例如圖1與圖5的補光元件113L與113R)。進一步地,由處理器121進行控制以將所有的補光元件調到最大亮度。在步驟S410中,由處理器121控制攝像模組112進行拍攝,以取得第二影像。接著,由處理器121控制人臉偵測模組進行偵測,以確認第二影像是否包括人臉影像。若人臉偵測模組於第二影像偵測到人臉影像時(步驟S411),回到步驟S405以執行步驟S405及其之後的步驟。若人臉偵測模組於第二影像未偵測到人臉影像時(步驟S411),由處理器121控制以關閉所有的補光元件(步驟S412)。進一步地,由處理器121關閉攝像模組112。
圖6繪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圖6與圖4的差異僅在於步驟S406至步驟S408。為使圖面簡潔,圖6並未繪示出步驟S01~S405以及步驟S409~S412,但這不代表第二實施例不包括這些步驟。請見圖6,在對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步驟S405)後,執行步驟S406’。相較於圖4的步驟S406,在步驟S406’中,還由處理器121計算各人臉分區的色溫值以分別跟預設色溫值進行比較,以獲得M個色溫值的比較結果。相較於圖4的步驟S407,在步驟S407’中,處理器121還在任意色溫值小於(或大於)預設色溫值時,開啟對應的冷色(或暖色)補光元件,直到對應的人臉分區的色溫值位於預設色溫值區間。步驟S408’中,當多個人臉分區的亮度值均大於或等於預設亮度值,並且多個人臉分區的色溫值位於預設色溫值區間時,由處理器121控制攝像模組112進行拍攝或錄影。
在細節上,可由處理器121比較M個人臉分區的色溫,以獲得M個色溫值。並且,由處理器121將各色溫值與預設色溫值進行比較,以取得M個比較結果。當第n個色溫比較結果顯示對應的第n個色溫值小於預設色溫值(例如5000~6000K)時,表示對應的人臉分區偏向暖色調。此時,由處理器121啟動對應位置的第n個冷色補光元件以調整前述人臉分區的色溫,直到前述人臉分區的色溫大於或等於預設色溫值。相反地,當第n個色溫比較結果顯示對應的第n個色溫值大於預設色溫值(例如5000~6000K)時,表示對應的人臉分區偏向冷色調。此時,由處理器121啟動對應位置的第n個暖色補光元件以調整前述人臉分區的色溫,直到前述人臉分區的色溫小於或等於預設色溫值。如此一來,可以使M個人臉分區的色溫值位於預設色溫值區間。其中,1 ≤ n ≤ M。
進一步地,可以由處理器121透過控制冷色(或暖色)補光元件的亮度,來調整對應人臉分區的色溫。進一步地,當對應一人臉分區的冷色(或暖色)補光元件有多個冷色(或暖色)補光燈時,由處理器121透過控制開啟的冷色(或暖色)補光燈的數量多寡,來調整對應人臉分區的色溫。進一步地,可以由處理器121透過控制冷色(或暖色)補光燈的亮度以及開啟的冷色(或暖色)補光燈的數量,來調整對應人臉分區的色溫。
基於視覺美觀以及保護隱私的動機,圖1的攝像模組112可以進一步被設置以於不執行拍攝動作時隱藏於顯示機體110後方。圖7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操作示意圖。請見圖7,攝像模組112滑動配置於顯示機體110的一側。具體來說,攝像模組112滑設於位於顯示機體110背面(即非顯示側)。攝像模組112包括鏡頭1121與轉軸1122。在不執行拍攝動作時,攝像模組112可完全隱藏於顯示機體110背面。在執行拍攝動作之前,攝像模組112可滑動移出並使鏡頭1121自顯示機體110的顯示側露出,以便執行後續的拍攝動作。並且,攝像模組112可以轉軸1122為中心進行轉動,藉此調整鏡頭1121的拍攝角度。
在一實施例中,攝像模組112還設有一開關(圖未示),並且顯示機體110也對應設置有一觸發元件(圖未示)。當攝像模組112滑動移出且顯示機體110的觸發元件接觸到攝像模組112的開關時,攝像模組112被觸發以自行啟動。在細節上,開關可以是按鈕。觸發元件可設置於顯示機體110的非顯示側且突出於非顯示側構成的平面。當觸發元件與開關接觸時,開關(例如按鈕)被下壓以啟動攝像模組112。
圖8A繪示為現有的攝像模組的使用示意圖。圖8B與圖8C皆繪示為本發明的可調整拍攝角度的攝像模組的使用示意圖。請見圖8A,在筆記型電腦處於高角度使用狀態時,筆記型電腦的螢幕與主機的夾角較大。由於鏡頭的拍攝角度平行於顯示機體110的顯示側構成的平面,導致鏡頭無法拍攝到完整的使用者臉部影像。請同時參見圖7與圖8B,在筆記型電腦處於高角度使用狀態時,攝像模組112可以依據轉軸1122來轉動,使攝像模組112的鏡頭1121準確地朝向使用者。請同時參見圖7與圖8C,在筆記型電腦的顯示機體110處於翻轉狀態下,仍可以透過調整攝像模組112的拍攝角度,以使攝像模組112朝向使用者。如此一來,鏡頭1121得以拍攝到完整的使用者臉部影像。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手動將攝像模組112移出並使其被顯示機體110的觸發元件所觸發,以啟動攝像模組112。並且,使用者可以手動調整調整拉出的攝像模組112的拍攝角度。
在一實施例中,攝像模組112可依據處理器產生的移動命令以自動地移出並露出於顯示機體110。圖9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控制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見圖9,攝像模組112可依據使用者的語音移動命令、來自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所產生的移動命令或經由使用者觸碰顯示機體110的顯示屏所產生的觸控移動命令(步驟S911),自動地移出並顯露於顯示機體110的顯示側(步驟S912)。在一實施例中,攝像模組112還包括致動器(圖未示)。致動器電性連接轉軸1122(請見圖7),以在攝像模組112被拉出的前提下(無論是手動還是自動),依據處理器121發出的控制信號被驅動,藉此帶動轉軸1122轉動。如此一來,攝像模組112可以自動調整其拍攝角度。進一步地,步驟S911與S912可穿插於圖4與圖5的步驟S402與步驟S403之間。
圖10繪示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同時參見圖1與圖10,步驟S1000可穿插於圖4的步驟S404(或步驟S411)與步驟S405之間。在本實施例中,邏輯機體120進一步包含追蹤判斷模組(圖未示),且追蹤判斷模組電性連接處理器121。在步驟S1000中,由處理器121啟動追蹤判斷模組,並使追蹤判斷模組依據追蹤命令調整攝像模組112的轉動角度,以實現人臉追蹤或物品追蹤。前述追蹤命令可以是使用者的語音命令,或者是來自行動應用程式的控制信號。在細節上,攝像模組112可依據追蹤命令的內容(例如指示追蹤影像中的人臉、眼球以及物品)以產生追蹤方框(例如人臉辨識方框、眼球辨識方框以及物品對焦方框)。處理器121可以依據前述追蹤方框以驅動攝像模組112的致動器,使攝像模組112的轉動角度動態地被調整。如此一來,可使鏡頭1121(請見圖7)持續地朝向追蹤目標。
在一實施例中,物品追蹤指令可經由使用者點選第一影像(或第二影像)中的物品而產生。在一實施例中,當追蹤指令的追蹤目標同時包括物品與其他目標(例如人臉和/或眼球)時,處理器121可以優先執行針對物品的追蹤指令。在一實施例中,當追蹤方框有多個時,可由處理器121計算前述多個追蹤方框的幾合中心位置。並且,由處理器121控制攝像模組112隨著前述幾合中心位置的移動而轉動。
圖11繪示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邏輯機體120可進一步包含手勢判斷模組,且手勢判斷模組電性連結於處理器121。請見圖11,在步驟S1001中,由處理器121啟動手勢判斷模組並使其偵測影像(第一影像或第二影像)。當手勢判斷模組於前述影像偵側不到任何手勢影像時(步驟S1002),處理器121不進行接下來的步驟(步驟S1003)。當手勢判斷模組偵測到影像包含手勢影像時(步驟S1002),進一步依據手勢影像以判斷控制手勢的種類。當手勢判斷模組判斷為第一控制手勢(例如使用者以食指靠近嘴唇的動作)時(步驟S1004),由處理器121關閉電子裝置100的麥克風(步驟S1005)。當手勢判斷模組判斷為第二控制手勢(例如使用者做出掌心向前舉手的動作)時(步驟S1006),由處理器121開啟電子裝置100的麥克風(步驟S1007)。當手勢判斷模組判斷為第三控制手勢(例如使用者抬手並做出掌心向鏡頭靠近的動作)時(步驟S1008),由處理器121關閉攝像模組112(步驟S1009)。透過步驟S1008與步驟S1009,可以提供使用者啟動屏蔽機制以快速關閉攝像模組112,避免不當的影像資訊被傳輸出去。
綜上所述,本發明可以透過將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並偵測各人臉分區的亮度,以使對應位置的補光元件進行補光。藉此,可以提升補光元件與電子裝置的連動性,智能地依據電子裝置的週遭環境變化來達到最佳補光效果。同時,可以避免補光元件非必要能量消耗的問題。
進一步地,通過將攝像模組滑動設置於電子裝置的顯示機體後方,可避免在不進行拍攝的狀況下鏡頭也是處於外露狀態的問題。藉此,可以保護個人隱私並營造較佳的視覺效果。進一步地,通過設置可轉動的攝像模組,可使攝像模組的鏡頭準確地對準拍攝視野內的使用者或指定物品,使拍攝效果更佳。
100:電子裝置 110:顯示機體 111:近接感測器 112:攝像模組 1121:鏡頭 1122:轉軸 113L、113R:補光元件 115L、115R:夾具 116:連接端子 120:邏輯機體 121:處理器 R1、R2:人臉分區 S310~S360、S401~S412、S406’~S408’、S911、S912、S1000~S1009:步驟
圖1繪示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適用於電腦的外接式補光配件,具有近接感測器、攝像模組以及補光元件的結構式意圖。 圖3繪示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4繪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5A繪示為未經過補光的人臉影像示意圖。 圖5B繪示為經過補光的人臉影像示意圖。 圖6繪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7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操作示意圖。 圖8A繪示為現有的攝像模組的使用示意圖。 圖8B與圖8C皆繪示為本發明的可調整拍攝角度的攝像模組的使用示意圖。 圖9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控制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10繪示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11繪示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100:電子裝置
110:顯示機體
111:近接感測器
112:攝像模組
113L、113R:補光元件
120:邏輯機體
121:處理器

Claims (36)

  1. 一種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攝像模組、M個補光元件以及一處理器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電性連接於該攝像模組以及該M個補光元件,且執行該操作方法,包括:控制該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一第一影像;判斷該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一人臉影像;若該第一影像包括一人臉影像,則對該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且M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7-1
    2;計算該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M個亮度值;比較第N個亮度值與一預設亮度值,以取得第N個亮度比較結果,且1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7-2
    N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7-3
    M;以及若該第N個亮度值<該預設亮度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補光元件,並調整該第N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該第N個亮度值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7-4
    該預設亮度值,其中該M個補光元件分別對應該M個人臉分區。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M個人臉分區的面積總和小於或等於該人臉影像。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若該第一影像不包括一人臉影像,則啟動該M個補光元件。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若該第一影像不包括該人臉影像,則調整該M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最大亮度。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控制該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一第二影像;以及判斷該第二影像是否包括該人臉影像。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若該第二影像包括該人臉影像,則對該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且M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8-5
    2。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若該第二影像不包括該人臉影像,則關閉該M個補光元件。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若該第二影像不包括該人臉影像,則關閉該攝像模組。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計算該M個人臉分區的色溫,以取得M個色溫值;以及比較第n個色溫值與一預設色溫值,以取得第n個色溫比較結果,且1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8-6
    n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8-7
    M。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預設色溫值為5000~6000K。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該M個補光元件具有M個冷色補光元件的電子裝置,包括: 若該第n個色溫值<該預設色溫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冷色補光元件,並調整該第n個冷色補光元件的亮度,至該第n個色溫值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9-8
    該預設色溫值。
  12.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該M個補光元件具有M個暖色補光元件的電子裝置,包括:若該第n個色溫值>該預設色溫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暖色補光元件,並調整該第n個暖色補光元件的亮度,至該第n個色溫值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19-9
    該預設色溫值。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近接感測器的電子裝置,該近接感測器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包括:控制該近接感測器於一偵測範圍進行偵測;判斷是否有一外部物體進入該偵測範圍;以及若該外部物體進入該偵測範圍,則控制該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該第一影像。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顯示機體的電子裝置,該顯示機體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並具有一觸發元件,且該攝像模組滑動配置於該顯示機體的一側,並具有一開關,包括:若該外部物體進入該偵測範圍,則控制該攝像模組滑動,以露出於該顯示機體;以及 該顯示機體的該觸發元件,觸發該攝像模組的該開關,以啟動該攝像模組。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該攝像模組轉動配置於該顯示機體的該側,包括:若該外部物體進入該偵測範圍,則控制該攝像模組轉動。
  16.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顯示機體的電子裝置,該顯示機體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並具有一觸發元件,且該攝像模組轉動配置於該顯示機體的一側,並具有一開關,包括:若該外部物體進入該偵測範圍,則控制該攝像模組轉動,以露出於該顯示機體;以及該顯示機體的該觸發元件,觸發該攝像模組的該開關,以啟動該攝像模組。
  17.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致動器的電子裝置,該致動器電性連接於該攝像模組與該處理器,包括:根據該外部物體,於該第一影像上,產生一追蹤方框;根據該追蹤方框,控制該致動器,驅動該攝像模組轉動。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追蹤方框包括一人臉辨識方框或一眼球辨識方框。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追蹤方框包括一物品對焦方框,則僅根據該物品對焦方框,控制該致動器,驅動該攝像模組轉動。
  20.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追蹤方框包括一物品對焦方框。
  2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致動器的電子裝置,該致動器電性連接於該攝像模組與該處理器,該攝像模組滑動或轉動配置於該顯示機體的一側,包括:根據一移動命令,控制該致動器,驅動該攝像模組滑動或轉動,以露出於該顯示機體。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移動命令包括一觸控移動命令或一語音移動命令。
  2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判斷該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一手勢影像;以及若該第一影像包括該手勢影像,則根據該手勢影像控制該攝像模組。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手勢影像為掌心向鏡頭靠近的動作,則關閉該攝像模組。
  2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具有一麥克風的電子裝置,該麥克風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包括:判斷該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一手勢影像;以及若該第一影像包括該手勢影像,則根據該手勢影像控制該麥 克風。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手勢影像為食指靠近嘴唇的動作,則關閉該麥克風。
  27. 如請求項25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手勢影像為掌心向前舉手的動作,則啟動該麥克風。
  28.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攝像模組;M個補光元件;以及一處理器,電性連接於該攝像模組以及該M個補光元件,用以:控制該攝像模組進行拍攝,以取得一第一影像;判斷該第一影像是否包括一人臉影像;若該第一影像包括一人臉影像,則對該人臉影像進行分區,以取得M個人臉分區,且M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2-10
    2;計算該M個人臉分區的亮度,以取得M個亮度值;比較第N個亮度值與一預設亮度值,以取得第N個亮度比較結果,且1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2-11
    N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2-12
    M;以及若該第N個亮度值<該預設亮度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補光元件,並調整該第N個補光元件的亮度,至該第N個亮度值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2-13
    該預設亮度值,其中該M個補光元件分別對應該M個人臉分區。
  29. 如請求項2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M個人臉分區的面積總和小於或等於該人臉影像。
  30. 如請求項2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還用以:計算該M個人臉分區的色溫,以取得M個色溫值;以及比較第n個色溫值與一預設色溫值,以取得第n個色溫比較結果,且1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3-14
    n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3-15
    M。
  31. 如請求項3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M個補光元件具有M個冷色補光元件,該處理器還用以:若該第n個色溫值<該預設色溫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冷色補光元件,並調整該第n個冷色補光元件的亮度,至該第n個色溫值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3-16
    該預設色溫值。
  32. 如請求項3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M個補光元件具有M個暖色補光元件,該處理器還用以:若該第n個色溫值>該預設色溫值,則啟動對應的第n個暖色補光元件,並調整該第n個暖色補光元件的亮度,至該第n個色溫值
    Figure 110114523-A0305-02-0023-17
    該預設色溫值。
  33. 如請求項28所述的電子裝置,包含:一顯示機體;以及該攝像模組滑動配置於該顯示機體的一側。
  34. 如請求項33所述的電子裝置,該攝像模組轉動配置於該顯示機體的該側。
  35. 如請求項33所述的電子裝置,包含:一邏輯機體,樞接於該顯示機體。
  36. 如請求項3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配置於該邏輯機體內。
TW110114523A 2020-04-26 2021-04-22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786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15676P 2020-04-26 2020-04-26
US63/015,676 2020-04-26
US202063029553P 2020-05-24 2020-05-24
US63/029,553 2020-05-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1152A TW202141152A (zh) 2021-11-01
TWI786609B true TWI786609B (zh) 2022-12-11

Family

ID=8078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4523A TWI786609B (zh) 2020-04-26 2021-04-22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660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4683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Camera flash system controlled via mems array
TW201327003A (zh) * 2011-12-16 2013-07-01 Altek Corp 基於臉部資訊之電壓控制光擴散模組及閃燈模組
CN110149471A (zh) * 2019-06-28 2019-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成像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4683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Camera flash system controlled via mems array
TW201327003A (zh) * 2011-12-16 2013-07-01 Altek Corp 基於臉部資訊之電壓控制光擴散模組及閃燈模組
CN110149471A (zh) * 2019-06-28 2019-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成像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1152A (zh) 202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5272B2 (en)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US10607075B2 (en) Eye-tracking enabled wearable devices
US20200244871A1 (en)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US10432872B2 (en) Mobile device with display overlaid with at least a light sensor
WO2020259401A1 (zh) 设备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8188511A1 (zh) 屏幕唤醒方法及可折叠显示设备
WO2020259445A1 (zh) 设备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333047B (zh) 一种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0070B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2262720A1 (zh)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6657455A (zh) 一种带可旋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WO2021179830A1 (zh) 构图指导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1132316A (en) Adju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nity mirron, vanity mirron including the same
EP261352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camera view area in portable terminal
TWI726252B (zh) 多螢幕操作方法與使用此方法的電子系統
TWI786609B (zh)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0488923B1 (en) Gaze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Chu et al. Design of a motion-based gestural menu-selection interface for a self-portrait camera
JP5665459B2 (ja) 携帯端末、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70308A (zh) 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11778130B1 (en) Reversible digital mirror
CN114339050B (zh) 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75018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MUSTAFA FINGER GESTURE RECOGNITION IN DYNAMIC ENVIORMENT UNDER VARYING ILLUMINATION UPON ARBITRARY BACKGROUND
TWM468104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