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284B - 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284B
TWI783284B TW109137231A TW109137231A TWI783284B TW I783284 B TWI783284 B TW I783284B TW 109137231 A TW109137231 A TW 109137231A TW 109137231 A TW109137231 A TW 109137231A TW I783284 B TWI783284 B TW I7832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payment code
border payment
border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7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4974A (zh
Inventor
鄭君華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支付寶實驗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支付寶實驗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支付寶實驗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4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4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28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4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displayed on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2Interconnection or interaction of plural electronic cash registers [ECR] or to host computer, e.g. network details,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from host to ECR or from ECR to EC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其中,方法包括: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所對應的跨境支付碼,並向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跨境支付碼,以使客戶端基於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其中,跨境支付碼的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

Description

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本說明書係關於資料處理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移動支付以其方便快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用戶透過終端設備展示支付碼供商家的收款設備掃描,即可完成支付,用戶無需準備現金,商家也無需找零。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跨境支付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實現全球互聯互通,基於支付碼完成跨境支付是有必要的。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與非跨境支付碼能夠相區分的基礎上,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跨境支付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方 法,應用於服務端,包括: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方法,應用於客戶端,包括: 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裝置,應用於服務端,包括: 接收模組,其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生成模組,其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發送模組,其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裝置,應用於客戶端,包括:發送模組,其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模組,其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支付模組,其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系統,包括:客戶端和服務端;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所述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所述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所述申請請求,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的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設備,包括:處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根據所述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 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設備,包括:處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所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所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實現以下流程: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 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根據所述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所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實現以下流程: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實施例,在確保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 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S102:步驟
S104:步驟
S106:步驟
S104-2:步驟
S104-4:步驟
S104-6:步驟
S104-8:步驟
S104-8-2:步驟
S104-8-4:步驟
S104-8-6:步驟
S110:步驟
S202:步驟
S204:步驟
S206:步驟
301:接收模組
302:生成模組
303:發送模組
401:發送模組
402:接收模組
403:支付模組
501:客戶端
502:服務端
503:收款終端
504:第一支付平台
505:第二支付平台
601:處理器
602:記憶體
603:電源
604:有線或無線網路介面
605:輸入輸出介面
606:鍵盤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說明書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第一種場景示意圖;[圖2]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第一種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第二種流程示意圖;[圖4]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第三種流程示意圖;[圖5]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第二種場景示意圖;[圖6]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第四種流程示意圖;[圖7]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 支付方法的第五種流程示意圖;[圖8]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裝置的第一種模組組成示意圖;[圖9]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裝置的第二種模組組成示意圖;[圖10]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系統的第一種組成示意圖;[圖11]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系統的第二種組成示意圖;[圖12]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說明書的保護範圍。
當前被廣泛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通常是服務端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在生成第一非跨境支付碼之後,首先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第一非跨境支 付碼進行混淆處理,然後將混淆處理得到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提供給客戶端,以使客戶端基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考慮到在進行跨境支付的過程中,間聯商戶會有區分用戶所提供的支付碼是跨境支付碼還是非跨境支付碼的訴求,因此,需要確保跨境支付碼既能夠與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又能夠與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基於此,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預先根據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所需滿足的預設條件,基於非跨境支付碼的混淆演算法,確定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以使任一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第一數值時,對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因此,能夠通過第一數值將跨境支付碼與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通過第二數值將跨境支付碼與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由此,可基於用戶請求,根據確定的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生成非跨境支付碼,並提供給用戶進行跨境支付處理,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圖1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場景包括:客戶端、服務端和收款終端;其中,客戶端可以為手機、平板 電腦、桌上型電腦、便攜筆記型電腦等(圖1中僅示出手機);服務端可以是獨立的伺服器,也可以是由多個伺服器組成的伺服器集群;收款終端佈設於商戶中。
具體的,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申請請求包括用戶的用戶資訊;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申請請求,並根據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並向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跨境支付碼;客戶端將接收的跨境支付碼展示給收款終端,以基於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其中,跨境支付碼的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即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即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基於上述應用場景架構,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跨境支付方法。圖2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中的方 法能夠由圖1中的服務端執行,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2,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申請請求為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申請請求包括用戶的用戶資訊;具體的,當用戶進行跨境支付時操作其客戶端,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確定用戶資訊並根據用戶資訊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服務端根據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生成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用戶資訊可以為用戶輸入的資訊,也可以為預先保存至客戶端中的資訊。
步驟S104,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基於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 標數值組合、與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所確定。
步驟S106,向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跨境支付碼,以使客戶端基於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服務端在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為了滿足跨境支付需求,確保任一的跨境支付碼既能與任一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又能與任一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基於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目標數值組合與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 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第一數值時,對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
具體而言,預先設定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第一數值,並確定與第一預設位置之間的距離為預設距離的第二預設位置,其中,預設距離為非跨境支付碼的混淆演算法所規定的距離;以及,基於非跨境支付碼的混淆演算法,確定在目標數值為第一數值時,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多個目標數值組合,得到目標數值組合與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需要指出的是,目標數值組合中包括第一預設位置為第一數值的組合;從對應關係包括的多個目標數值組合中選取符合預設條件的目標數值組合,其中,預設條件為目標數值組合中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為其他各組合中不存在的第二數值;並將第一數值確定為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將第二數值確定為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由此,由於任一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第一數值,並且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與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在混淆處理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不變,因此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 位置的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可以為對應關係所包括的多個目標數值組合中,除符合預設條件的目標數值組合外的任意組合;也就是說,能夠根據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對任一的跨境支付碼與任一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能夠根據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對任一的跨境支付碼與任一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其中,非跨境支付碼的混淆演算法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自行設定,確保基於設定的混淆演算法所確定的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能夠將任一跨境支付碼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即可。
作為示例,預先設定第一預設位置為非跨境支付碼中的第三位,將其數值記為X,根據預設距離確定第二預設位置為非跨境支付碼中的第十四位,將其數值記為Y;以及,預先設定X在混淆處理前不為9,即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三位不為9,則確定對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三位為9時,即目標數值為9時,X與Y的目標數值組合與目標數值9的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
Figure 109137231-A0305-02-0017-1
從上述對應關係中選取符合預設條件的目標數值組合,其中,預設條件為目標數值組合中的X為9,Y為其他任意組合中都不存在的數值,則選取的目標數值組合為96,即第一數值為9,第二數值為6;由於預先設定了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X不為9,因此可以通過X,對任一的跨境支付碼與任一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即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由於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X為9,Y混淆處理前後不變,而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X和Y的組合可以是上述09、12、25、38、41、54、67、70、83中的任一組合,其中Y都不為6,因此,可以通過Y對任一的跨境支付碼與任一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即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
為了在跨境支付過程中,能夠快速的識別用戶跨境支付時使用的支付帳戶所對應的支付平台,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預先設定用戶標識與支付平台標識的關聯關係;進一步的,為了確保跨境支付碼的唯一性和時效性,本說明書實施例中,還預先為不同的支付平台分配不同的動態權杖(英文全稱:One-Time Password,簡稱:OTP)種子,並建立支付平台標識與動態權杖種子的關聯關 係,以在服務端接收到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根據申請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獲取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權杖種子,並基於該動態權杖種子生成跨境支付碼。具體而言,用戶資訊包括用戶標識和客戶端所在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對應的,如圖3所示,步驟S104包括:步驟S104-2,根據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具體的,根據預設的生成規則,基於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其中,生成規則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執行設定,第一預設位數例如為9位。
步驟S104-4,獲取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具體的,根據用戶標識,在用戶標識與支付平台標識關聯關係中獲取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支付平台標標識;根據獲取的第一支付平台的支付平台標識,在支付平台標識與動態密碼種子的關聯關係中獲取關聯的動態密碼種子。
步驟S104-6,根據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其中,動態密碼具有時效性,例如在10秒內有效;動態密碼的生成方式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執行設定,例如根據預設的動態密碼生成演算法,基於動態密碼種子、當前時間、預設的密鑰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 碼;又如,根據預設的動態密碼生成演算法,基於動態密碼種子、當前時間、生成的索引字元、預設的密鑰等資料,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其中,動態密碼的生成演算法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執行設定,第二預設位數例如為6位。
步驟S104-8,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索引字元、動態密碼、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以使生成的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為第二數值;其中,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
具體的,如圖4所示,步驟S104-8包括:步驟S104-8-2,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索引字元和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其中,標識字元、索引字元、動態密碼三者的拼接順序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自行設定;例如,將索引字元、動態密碼和預設的標識字元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又如,將索引字元、預設的標識字元和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等。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預設的標識字元為起始字元,相應的,步驟S104-8-2可以包括:將起始字元、索引字元和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
步驟S104-8-4,在拼接字串中插入兩個空位,使其中 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第一預設位置,另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第二預設位置,且插入的空位不位於標識字元中;作為示例,預設的標識字元為26,將插入的一個空位記為X,另一個空位即為Y,插入空位後不可以出現以下形式:2X6、2Y6。
步驟S104-8-6,將第一數值添加至第一預設位置,將第二數值添加至第二位置,得到跨境支付碼;其中,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
其中,標識字元的位數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執行設定。作為示例,預設的標識字元為26,生成的索引字元為658472581,生成的動態密碼為254321;第一預設位數為跨境支付碼的第三位,其用X表示;第二預設位數為跨境支付碼的第十四位,其用Y表示;將預設的標識字元、索引字元和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第一數值為9,第二數值為6;則生成的拼接字串為26658472581254321,插入兩個空位得到26X6584725812Y54321,將第一數值9和第二數值6分別添加至X和Y處,得到跨境支付碼2696584725812654321。
由於每個用戶的用戶標識不同,不同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不同,基於動態密碼種子每次生成的動態密碼也不同,因此基於不同用戶標識、不同設備標識、不同的動態密碼、以及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所生成的跨境支付碼也不同,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同 時,還確保了跨境支付碼的唯一性和時效性,為跨境支付的有效和安全進行提供了保障。
通常的,商戶的收款終端是與所關聯的、處於同一國境的支付平台進行資料通信,以完成用戶在該國境內的支付帳戶的支付處理;為了在跨境支付過程中,能夠通過用戶所屬國境內相應的支付平台進行支付,以及確保支付安全,參見圖5所示的場景示意圖,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在商戶的收款終端獲取到客戶端展示的跨境支付碼之後,還向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以及,在第二支付平台確定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時,向服務端發送驗證請求;由服務端確定進行支付處理的第一支付平台,並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第一支付平台根據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服務端通過全球網路(英文全稱:GlobalNet,簡稱:GN)與第一支付平台和第二支付平台進行通信連接。具體的,如圖6所示,步驟S106之後還包括:步驟S108,接收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其中,驗證請求為第二支付平台基於與其處於同一國境的收款終端所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第一支付請求為收款終端基於從客戶端獲取的跨境支付碼而發送,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具體而言,客戶端接收到服務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之後,展示該跨境支付碼,用戶將客戶端展示的跨境支付碼提供給商戶的收款終端;當商戶為直聯商戶時,收款終端 在通過掃描等方式獲取到客戶端展示的支付碼之後,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預設位(例如前兩位)是否為預設的標識字元,若是,則根據獲取的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向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的、預先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若否,則顯示支付失敗資訊。當商戶為間聯商戶時,收款終端在通過掃描等方式獲取到客戶端展示的支付碼之後,首先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一數值,以及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第二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二數值;若第一預設位置是第一數值、且第二預設位置是第二數值,則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根據獲取的跨境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生成第一支付請求,並調用第一預設介面向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的、預先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當第二支付平台接收到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時,確定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一數值,以及確定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碼的第二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二數值;若第一預設位置是第一數值、且第二預設位置是第二數值,則確定該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根據跨境支付碼及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等,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服務端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其中,支付資訊包括支付金額、支付明細(如商品資訊)等,第一支付請求與第二支付請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進一步的,若收款終端基於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 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確定從客戶端所獲取的支付碼為非跨境支付碼時,則根據獲取的非跨境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生成第一支付請求,並調用第二預設介面向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的預先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可見,對於間聯商戶以及第二支付平台而言,僅通過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即可確定支付碼是否為跨境支付碼,而無需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識別效率,進而提升了支付效率。
步驟S110,若對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第一支付平台根據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第一支付平台與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
具體的,服務端從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中讀取索引字元,根據讀取的索引字元,獲取關聯保存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確定獲取的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確定的動態密碼種子、獲取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若生成的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包括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對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以及,根據驗證通過的跨境支付碼、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以及獲取的用戶標識生成第二支付請求;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第一支付平台根據跨境支付碼和支付資訊對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
更加具體的,服務端根據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的結構組成,從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中讀取索引字元;根據讀取的索引字元,在保存的索引字元與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的關聯關係中,獲取關聯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以及,根據獲取的用戶標識,在用戶標識與支付平台標識的關聯關係中獲取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支付平台標識;根據獲取的第一支付平台的支付平台標識,在支付平台標識與動態密碼種子的關聯關係中獲取關聯的動態密碼種子;以及,將接收到驗證請求的接收時間作為預設時長的截止時間,確定預設時長所對應的時間資訊;其中,預設時長大於動態權杖的有效時長,例如預設時長為1分鐘,動態權杖的有效時長為10秒;根據確定的時間資訊和動態密碼種子,生成預設數量的動態密碼,根據生成的動態密碼、獲取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確定生成的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是否包括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若否,則確定對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未驗證通過,通過第二支付平台向收款終端發送支付失敗資訊,以及根據所獲取的設備標識向對應的客戶端發送支付失敗資訊。若是,則確定對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根據驗證通過的跨境支付碼、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以及獲取的用戶標識生成第二支付請求;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第一支付平台根據跨境支付碼和支付資訊對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其中,預設數量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 要自行設定,例如為10。
進一步的,當第一支付平台的支付處理結束後,分別發送支付結果給服務端、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客戶端;以使服務端將支付結果發送給第二支付平台和收款終端,或者以使服務端將支付結果發送給第二支付平台,並由支付平台將支付結果發送給收款終端等;對應的,當客戶端和收款終端接收到支付結果時,展示對應的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由於動態密碼具有時效性,而收款終端從用戶的客戶端獲取到跨境支付碼,並基於跨境支付碼向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以及第二支付平台向服務端發送驗證請求均需要時間,因此本說明書實施例中服務端將接收到驗證請求的接收時間作為預設時長的截止時間,確定該預設時長所對應的時間資訊,基於確定的時間資訊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且在生成的跨境支付碼中命中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時,確定驗證通過,確保了驗證結果的準確性。同時,根據獲取的用戶標識,向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第一支付平台根據第二支付請求包括的用戶標識,基於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由此,在跨境支付場景中,通過服務端確定用戶所關聯的與用戶處於同一國境的支付平台從而進行支付,確保了跨境支付的有效進行。
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以商戶為間聯商戶為例進行說明,方法涉及客戶端、服務端、收款終端、第一支付平 台和第二支付平台,跨境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2,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申請請求包括用戶資訊;步驟S14,服務端根據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步驟S16,服務端獲取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獲取的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步驟S18,服務端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生成的索引字元和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步驟S20,服務端在拼接字串中插入兩個空位,使其中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第一預設位置,另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第二預設位置,且插入的空位不位於標識字元中;步驟S22,服務端將第一數值添加至第一預設位置,將第二數值添加至第二位置,得到跨境支付碼;其中,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步驟S24,服務端將生成的索引字元、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關聯保存,並將生成的跨境支付碼發送給客戶端;步驟S26,客戶端展示接收的跨境支付碼;步驟S28,收款終端獲取客戶端展示的跨境支付碼,根據獲取的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生成第一支付請 求;以及若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為第一數值且第二預設位置為第二數值,則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調用第一預設介面向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進一步的,當收款終端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為非跨境支付碼時,調用第二預設介面向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
步驟S30,第二支付平台從第一支付請求中獲取支付碼,並判斷獲取的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一數值,以及判斷支付碼的第二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二數值,若判斷結果均為是,則確定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根據跨境支付碼和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進一步的,當第二支付平台確定支付碼為非跨境支付碼時,根據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進行支付處理,並發送支付結果給收款終端和客戶端。
步驟S32,服務端從驗證請求中獲取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從獲取的跨境支付碼中讀取索引字元,並根據讀取的索引字元,獲取關聯保存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步驟S34,服務端確定獲取的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確定的動態密碼種子、獲取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步驟S36,服務端若確定生成的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 碼中包括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對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根據跨境支付碼、用戶標識和驗證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進一步的,若服務端確定生成的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不包括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驗證未通過,分別發送支付失敗資訊給第二支付平台和用戶標識對應的客戶端,第二支付平台向收款終端發送支付失敗資訊;或者,服務端將支付失敗資訊分別發送給收款終端和用戶標識對應的客戶端。
步驟S38,第二支付平台根據第二支付請求包括的用戶標識,確定對應的支付帳戶,根據支付資訊基於確定的支付帳戶進行支付處理,並發送支付結果給服務端和用戶標識對應的客戶端,客戶端根據支付結果展示對應的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步驟S40,服務端通過第二支付平台將支付結果發送給收款終端,收款終端根據支付結果展示對應的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步驟S12至步驟S40的具體實現過程可參見前述相關描述,重複支付處理不再贅述。且對於支付結果返回給收款終端的方式,本說明書中不做具體限定,可以如步驟S40所描述的方式,還可以由服務端將支付結果發送給收款終端等。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服務端在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 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對應上述圖2至圖4、圖6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基於相同的技術構思,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跨境支付方法,圖7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跨境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7中的方法能夠由圖1中的客戶端執行;如圖7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202,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服務端根據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用戶資訊包括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以使服務端在接收到申請請求時,根據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 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以及,獲取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並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生成的索引字元、生成的動態密碼、和預先確定的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標識字元、第一預設位數、第二預設位數、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均可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自行設定。
步驟S204,接收服務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步驟S206,基於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具體的,客戶端展示接收到的跨境支付碼,以使商戶的收款終端通過掃描等方式獲取該跨境支付碼,並基於獲取的跨境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進行支付處理。
進一步的,為了是用戶知曉支付結果,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步驟S206之後還可以包括:步驟S208,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支付結果;其中,第一支付平台為服務端根據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中的跨境支付碼所確定的、與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的支付平台;驗證請求為第二支付平台基於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第二支付平台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第一支付請求為收款終端基於從客戶端獲取的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步驟S210,根據支付結果,展示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具體的,當商戶為直聯商戶時,收款終端在通過掃描等方式獲取到客戶端展示的支付碼之後,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預設位(如前兩位)是否為預設的標識字元,若是,則根據獲取的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向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的、預先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若否,則顯示支付失敗資訊。當商戶為間聯商戶時,收款終端在通過掃描等方式獲取到客戶端展示的支付碼之後,首先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一數值,以及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的第二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二數值;若第一預設位置是第一數值、且第二預設位置是第二數值,則確定獲取的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根據獲取的跨境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生成第一支付請求,並調用第一預設介面向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的預先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當第二支付平台接收到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時,確定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一數值,以及確定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碼的第二預設位置是否為第二數值;若第一預設位置是第一數值、且第二預設位置是第二數值,則確定該支付碼為跨境支付碼,根據跨境支付碼及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等,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服務端在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時,對驗證請求包括的待驗證的跨境支付碼進行驗證,並在驗證通過時,根據驗證通過的跨境支付碼和驗證請求包括的支付資訊,向確定的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 使第一支付平台根據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服務端對跨境支付碼進行驗證以及確定第一支付平台的過程,可參見前述相關描述,這裡不再贅述。支付資訊包括支付金額、支付明細(如商品資訊)等。
進一步的,若收款終端基於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確定從客戶端所獲取的支付碼為非跨境支付碼時,則根據獲取的跨境支付碼和待支付的支付資訊生成第一支付請求,並調用第二預設介面向與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的預先關聯的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可見,對於間聯商戶以及第二支付平台而言,僅通過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即可確定支付碼是否為跨境支付碼,而無需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識別效率,進而提升了支付效率。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客戶端通過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服務端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 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對應上述圖2-圖4、圖6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基於相同的技術構思,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跨境支付裝置。圖8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裝置的模組組成示意圖,該裝置用於執行圖2-圖4、圖6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如圖8所示,該裝置包括:接收模組301,其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生成模組302,其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發送模組303,其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裝置,在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 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可選地,所述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所述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所述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確定模組;所述確定模組,基於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所述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所述目標數值組合與所述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以及, 根據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所述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所述任一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所述第一數值時,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
可選地,所述用戶資訊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標識和所述客戶端所在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生成模組302包括:第一生成單元,其根據所述用戶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獲取單元,其獲取所述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第二生成單元,其根據所述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第三生成單元,其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所述動態密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所述第三生成單元,根據所述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和所述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以及,在所述拼接字串中插入兩個空位,使其中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另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 所述第二預設位置,且所述空位不位於所述標識字元中;將所述第一數值添加至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將所述第二數值添加至所述第二位置,得到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所述標識字元為起始字元;所述第三單元,將所述起始字元、所述索引字元和所述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驗證模組;所述接收模組301,在所述發送模組303所述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之後,接收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其中,所述驗證請求為所述第二支付平台基於與其處於同一國境的收款終端所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所述第一支付請求為所述收款終端基於從所述客戶端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所述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所述驗證模組,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驗證;所述發送模組303,若所述驗證模組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所述第一支付平台根據所述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保存模組;所述保存模組,在所述生成模組302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之後,將所述索引字元、 所述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關聯保存;所述驗證模組,從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中讀取所述索引字元;以及,根據讀取的所述索引字元,獲取關聯保存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確定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所關聯的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確定的所述動態密碼種子、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基於所述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若所述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
可選地,所述第一支付請求包括支付資訊,所述驗證請求還包括所述支付資訊;所述發送模組303,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所述支付資訊以及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生成第二支付請求;以及,向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發送所述第二支付請求,以使所述第一支付平台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和所述支付資訊對所述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裝置,在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 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裝置的實施例與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例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因此該實施例的具體實施可以參見前述對應的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的,對應上述圖7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基於相同的技術構思,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另一種跨境支付裝置。圖9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跨境支付裝置的模組組成示意圖,該裝置用於執行圖7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如圖9所示,該裝置包括:發送模組401,其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模組402,其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 付碼;支付模組403,其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展示模組;所述接收模組402,在所述支付模組403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之後,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支付結果;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為所述服務端根據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中的跨境支付碼所確定的、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的支付平台;所述驗證請求為所述第二支付平台基於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與所述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所述第一支付請求為所述收款終端基於從所述客戶端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所述展示模組,根據所述支付結果,展示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裝置,通過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服務端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 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裝置的實施例與本說明書中關於應用於客戶端的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例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因此該實施例的具體實施可以參見前述對應的應用於客戶端的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的,對應上述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基於相同的技術構思,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跨境支付系統。圖10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系統的組成示意圖,如圖10所示,該系統包括:客戶端501和服務端502;客戶端501,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502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接收服務端502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服務端502,接收客戶端501發送的所述申請請求,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向客戶端501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 同。
可選地,如圖11所示,所述系統還包括:收款終端503、第一支付平台504和第二支付平台505;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504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505處於不同國境,所述收款終端503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505處於同一國境;所述收款終端503,從所述客戶端501獲取所述跨境支付碼,根據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向所述第二支付平台505發送第一支付請求;所述第二支付平台505,在確定所述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碼為所述跨境支付碼時,向所述服務端502發送驗證請求,所述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所述服務端502,若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向所述第一支付平台504發送第二支付請求;所述第一支付平台504,根據所述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系統,服務端在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 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系統的實施例與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例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因此該實施例的具體實施可以參見前述對應的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對應上述描述的跨境支付方法,基於相同的技術構思,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跨境支付設備,該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的跨境支付法,圖12為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跨境支付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2所示,跨境支付設備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產生比較大的差異,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處理器601和記憶體602,記憶體602中可以儲存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儲存應用程式或資料。其中,記憶體602可以是短暫儲存或持久儲存。儲存在記憶體602的應用程式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模組(圖示未示出),每個模組可以包括跨境支付設備中的一系列電腦可執行指令。更進一步地,處理器601可以設置為與記憶體602通信,在跨境支付備上執行記憶體602中的一系列電腦可執行指令。跨境支付設備還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電源603,一個或一個以上有線或無線網路介面604,一個或一個以上輸入輸出介面605,一 個或一個以上鍵盤606等。
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跨境支付設備包括有記憶體,以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程式,其中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程式儲存於記憶體中,且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程式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模組,且每個模組可以包括對跨境支付設備中的一系列電腦可執行指令,且經配置以由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器執行該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套裝程式含用於進行以下電腦可執行指令: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設備,在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 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所述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所述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還包括:基於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所述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所述目標數值組合與所述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所述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所述任一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所述第一數值時,對所述第一 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用戶資訊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標識和所述客戶端所在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包括:根據所述用戶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獲取所述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所述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所述動態密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所述動態密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包括:根據所述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和所述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在所述拼接字串中插入兩個空位,使其中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另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所述第二預設位置,且所述空位不位於所述標識字元中; 將所述第一數值添加至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將所述第二數值添加至所述第二位置,得到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標識字元為起始字元;所述第三單元,將所述起始字元、所述索引字元和所述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之後,還包括:接收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其中,所述驗證請求為所述第二支付平台基於與其處於同一國境的收款終端所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所述第一支付請求為所述收款終端基於從所述客戶端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所述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若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所述第一支付平台根據所述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之後,還包括:將所述索引字元、所述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關聯保存;所述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包括: 從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中讀取所述索引字元;根據讀取的所述索引字元,獲取關聯保存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確定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所關聯的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確定的所述動態密碼種子、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基於所述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若所述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第一支付請求包括支付資訊,所述驗證請求還包括所述支付資訊;所述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包括: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所述支付資訊以及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生成第二支付請求;向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發送所述第二支付請求,以使所述第一支付平台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和所述支付資訊對所述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設備,在接收到客戶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 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在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跨境支付設備包括有記憶體,以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程式,其中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程式儲存於記憶體中,且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程式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模組,且每個模組可以包括對跨境支付設備中的一系列電腦可執行指令,且經配置以由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器執行該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套裝程式含用於進行以下電腦可執行指令: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可選地,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所述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之後,還包括: 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支付結果;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為所述服務端根據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中的跨境支付碼所確定的、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的支付平台;所述驗證請求為所述第二支付平台基於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與所述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所述第一支付請求為所述收款終端基於從所述客戶端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根據所述支付結果,展示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跨境支付設備,通過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服務端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設備的實施例與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例基於同一發明 構思,因此該實施例的具體實施可以參見前述對應的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對應上述圖2至圖6所示的方法,基於相同的技術構思,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該儲存媒體可以為U盤、光碟、硬碟等,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能實現以下流程: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所述申請請求為所述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所述申請請求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所述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以使所述客戶端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 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所述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所述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還包括:基於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所述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所述目標數值組合與所述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所述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所述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所述任一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 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所述第一數值時,對所述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用戶資訊包括:所述用戶的用戶標識和所述客戶端所在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所述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包括:根據所述用戶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獲取所述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所述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所述動態密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所述動態密碼、所述第一數值和所述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包括:根據所述預設的標識字元、所述索引字元和所述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在所述拼接字串中插入兩個空位,使其中一個空位所 在的位置為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另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所述第二預設位置,且所述空位不位於所述標識字元中;將所述第一數值添加至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將所述第二數值添加至所述第二位置,得到跨境支付碼。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標識字元為起始字元;所述第三單元,將所述起始字元、所述索引字元和所述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向所述客戶端發送生成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之後,還包括:接收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其中,所述驗證請求為所述第二支付平台基於與其處於同一國境的收款終端所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所述第一支付請求為所述收款終端基於從所述客戶端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所述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若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所述第一支付平台根據所述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 支付碼之後,還包括:將所述索引字元、所述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關聯保存;所述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包括:從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中讀取所述索引字元;根據讀取的所述索引字元,獲取關聯保存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確定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所關聯的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確定的所述動態密碼種子、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和所述設備標識,基於所述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若所述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包括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對待驗證的所述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第一支付請求包括支付資訊,所述驗證請求還包括所述支付資訊;所述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包括: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所述支付資訊以及獲取的所述用戶標識生成第二支付請求;向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發送所述第二支付請求,以使所述第一支付平台根據所述跨境支付碼和所述支付資訊對所述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該儲存媒體可以為U盤、光碟、硬碟等,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能實現以下流程: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所述第一預設位置和所述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所述服務端發送的所述跨境支付碼;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可選地,該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基於所述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之後, 還包括: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支付結果;其中,所述第一支付平台為所述服務端根據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中的跨境支付碼所確定的、與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的支付平台;所述驗證請求為所述第二支付平台基於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所述第二支付平台與所述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所述第一支付請求為所述收款終端基於從所述客戶端獲取的所述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根據所述支付結果,展示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的儲存媒體儲存的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處理器執行時,通過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服務端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由此,在確保了跨境支付碼能夠與混淆處理前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且能夠與混淆處理後的非跨境支付碼相區分的基礎上,能夠基於該第一數值和第二數值的組合直接識別支付碼的類型,既滿足了當今社會的跨境支付需求,又滿足了間聯商戶識別支付碼的類型的需求,且無需間聯商戶進行反混淆操作,提升了支付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關於儲存媒體的實施例與 本說明書中關於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例基於同一發明構思,因此該實施例的具體實施可以參見前述對應的跨境支付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上述對本說明書特定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其它實施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在一些情況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動作或步驟可以按照不同於實施例中的順序來執行並且仍然可以實現期望的結果。另外,在附圖中描繪的過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順序或者連續順序才能實現期望的結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多工處理和並行處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20世紀30年代,對於一個技術的改進可以很明顯地區分是硬體上的改進(例如,對二極體、電晶體、開關等電路結構的改進)還是軟體上的改進(對於方法流程的改進)。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當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進已經可以視為硬體電路結構的直接改進。設計人員幾乎都通過將改進的方法流程編程到硬體電路中來得到相應的硬體電路結構。因此,不能說一個方法流程的改進就不能用硬體實體模組來實現。例如,可編程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就是這樣一種積體電路,其邏輯功能由用戶對裝置編程來確定。由設計人員自行編程來把一個數位系統“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請晶片製造廠商來設計和製作專用的積體電路晶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製作積體電路晶片,這種編 程也多半改用“邏輯編譯器(logic compiler)”軟體來實現,它與程式開發撰寫時所用的軟體編譯器相類似,而要編譯之前的原始代碼也得用特定的編程語言來撰寫,此稱之為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並非僅有一種,而是有許多種,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與Verilog。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清楚,只需要將方法流程用上述幾種硬體描述語言稍作邏輯編程並編程到積體電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實現該邏輯方法流程的硬體電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適當的方式實現,例如,控制器可以採取例如微處理器或處理器以及儲存可由該(微)處理器執行的電腦可讀程式碼(例如軟體或韌體)的電腦可讀媒體、邏輯閘、開關、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記憶體控制器還可以被實現為記憶體的控制邏輯的一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也知 道,除了以純電腦可讀程式碼方式實現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過將方法步驟進行邏輯編程來使得控制器以邏輯閘、開關、專用積體電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來實現相同功能。因此這種控制器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硬體部件,而對其內包括的用於實現各種功能的裝置也可以視為硬體部件內的結構。或者甚至,可以將用於實現各種功能的裝置視為既可以是實現方法的軟體模組又可以是硬體部件內的結構。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電腦晶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電腦。具體的,電腦例如可以為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行動電話、相機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機、導航設備、電子郵件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何設備的組合。
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裝置時以功能分為各種單元分別描述。當然,在實施本說明書實施例時可以把各單元的功能在同一個或多個軟體和/或硬體中實現。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說明書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 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說明書是參照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片儲存或其他磁性存放裝置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訪問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 外的相同要素。
本說明書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可以在由電腦執行的電腦可執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式模組。一般地,程式模組包括執行特定任務或實現特定抽象資料類型的常式、程式、物件、元件、資料結構等等。也可以在分散式運算環境中實踐本說明書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在這些分散式運算環境中,由通過通信網路而被連接的遠端處理設備來執行任務。在分散式運算環境中,程式模組可以位於包括存放裝置在內的本地和遠端電腦儲存媒體中。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系統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說明書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說明書。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說明書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說明書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說明書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Claims (19)

  1. 一種跨境支付方法,應用於服務端,包括: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該申請請求為該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該申請請求包括該用戶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該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該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 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向該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該跨境支付碼,以使該客戶端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該用戶資訊包括:該用戶的用戶標識和該客戶端所在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該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包括:根據該用戶標識和該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獲取該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該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該索引字元、該動態密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該索引字元、該動態密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包括:根據該標識字元、該索引字元和該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在該拼接字串中插入兩個空位,使其中一個空位所在 的位置為該第一預設位置,另一個空位所在的位置為該第二預設位置,且該空位不位於該標識字元中;將該第一數值添加至該第一預設位置,將該第二數值添加至該第二預設位置,得到跨境支付碼。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方法,該標識字元為起始字元,所述根據該標識字元、該索引字元和該動態密碼,生成拼接字串,包括:將該起始字元、該索引字元和該動態密碼順序拼接,得到拼接字串。
  5. 根據請求項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所述向該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該跨境支付碼之後,還包括:接收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其中,該驗證請求為該第二支付平台基於與其處於同一國境的收款終端所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該第一支付請求為該收款終端基於從該客戶端獲取的該跨境支付碼而發送,該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若對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該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該第一支付平台根據該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該第一支付平台與該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所述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之後,還包括:將該索引字元、該用戶資訊包括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關聯保存; 所述對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包括:從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中讀取該索引字元;根據讀取的該索引字元,獲取關聯保存的用戶標識和設備標識;確定獲取的該用戶標識所關聯的該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確定的該動態密碼種子、獲取的該用戶標識和該設備標識,基於該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若該預設數量的跨境支付碼中包括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則確定對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
  7. 根據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該第一支付請求包括支付資訊,該驗證請求還包括該支付資訊;所述根據該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包括:根據該跨境支付碼、該支付資訊以及獲取的該用戶標識生成第二支付請求;向該第一支付平台發送該第二支付請求,以使該第一支付平台根據該跨境支付碼和該支付資訊對該用戶標識所對應的帳戶進行支付處理。
  8. 一種跨境支付方法,應用於客戶端,包括: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該服務端根據該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 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該服務端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方法,所述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之後,還包括: 接收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的支付結果;其中,該第一支付平台為該服務端根據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驗證請求中的跨境支付碼所確定的、與該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的支付平台;該驗證請求為該第二支付平台基於收款終端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該第二支付平台與該收款終端處於同一國境;該第一支付請求為該收款終端基於從該客戶端獲取的該跨境支付碼而發送;根據該支付結果,展示支付成功資訊或支付失敗資訊。
  10. 一種跨境支付裝置,應用於服務端,包括:接收模組,其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該申請請求為該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該申請請求包括該用戶的用戶資訊;生成模組,其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該用戶資訊對應的跨境支付碼;其中,該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 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發送模組,其向該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該跨境支付碼,以使該客戶端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11. 根據請求項10所述的裝置,該用戶資訊包括:該用戶的用戶標識和該客戶端所在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生成模組,根據該用戶標識和該設備標識,生成第一預設位數的索引字元;以及,獲取該用戶標識所關聯的第一支付平台的動態密碼種子;根據該動態密碼種子生成第二預設位數的動態密碼;根據預設的標識字元、該索引字元、該動態密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生成跨境支付碼。
  12. 根據請求項10或11所述的裝置,該裝置還包括:驗證模組;該接收模組,接收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的驗證請求;其中,該驗證請求為該第二支付平台基於與其處於同一國境的收款終端所發送的第一支付請求而發送,該第一支付請求為該收款終端基於從該客戶端獲取的該跨境支付碼而發送,該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該驗證模組,對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進行驗證;該發送模組,若該驗證模組對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該跨境支付碼向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以使該第一支付平台根據該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其中,該第一支付平台與該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
  13. 一種跨境支付裝置,應用於客戶端,包括:發送模組,其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該服務端根據該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 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模組,其接收該服務端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支付模組,其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14. 一種跨境支付系統,包括:客戶端和服務端;該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該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接收該服務端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該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該申請請求,根據該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向該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該跨境支付碼; 其中,該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
  15. 根據請求項14所述的系統,該系統還包括:收款終端、第一支付平台和第二支付平台;其中,該第一支付平台與該第二支付平台處於不同國境,該收款終 端與該第二支付平台處於同一國境;該收款終端,從該客戶端獲取該跨境支付碼,根據獲取的該跨境支付碼向該第二支付平台發送第一支付請求;該第二支付平台,在確定該第一支付請求包括的支付碼為該跨境支付碼時,向該服務端發送驗證請求,該驗證請求包括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該服務端,若對待驗證的該跨境支付碼驗證通過,則根據該跨境支付碼向該第一支付平台發送第二支付請求;該第一支付平台,根據該第二支付請求進行支付處理。
  16. 一種跨境支付設備,包括:處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該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該處理器: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該申請請求為該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該申請請求包括該用戶的用戶資訊;根據該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該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 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向該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該跨境支付碼,以使該客戶端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17. 一種跨境支付設備,包括:處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的記憶體,該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使該處理器: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該服務端根據該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 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該服務端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18. 一種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該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實現以下流程: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其中,該 申請請求為該客戶端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而發送,該申請請求包括該用戶的用戶資訊;根據該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該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包括:將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設置為第一數值,第二預設位置設置為第二數值;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該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 向該客戶端發送生成的該跨境支付碼,以使該客戶端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跨境支付處理。
  19. 一種儲存媒體,用於儲存電腦可執行指令,該電腦可執行指令在被執行時實現以下流程:回應於用戶的跨境支付操作,向服務端發送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以使該服務端根據該申請請求包括的用戶資訊,基於預設的跨境支付碼生成規則生成跨境支付碼;其中,任一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第一數值和第二預設位置的第二數值的組合,與任一非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預設位置和該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不同;其中,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包括: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和第二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為基於客戶端發送的非跨境支付碼的申請請求所生成的非跨境支付碼;該第二非跨境支付碼為根據預設的混淆演算法,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並提供給該客戶端進行非跨境支付所使用的非跨境支付碼;基於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所構成的目標數值組合,及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境支付碼在該第一預設位置的目標數值,確定該目標數值組合與該目標數值的對應關係;根據該對應關係,確定能夠與該任一非跨境支付碼避免編碼衝突的、該任一跨境支付碼的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其中,當任一的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的數值不為該第一數值時,對該第一非跨境支付碼進行混淆處理所得的第二非跨 境支付碼的第一預設位置和第二預設位置的數值的組合,與該第一數值和該第二數值的組合不同;接收該服務端發送的該跨境支付碼;基於該跨境支付碼進行支付處理。
TW109137231A 2020-03-03 2020-10-27 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TWI783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0953.3 2020-03-03
CN202010140953.3A CN111523875A (zh) 2020-03-03 2020-03-03 跨境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4974A TW202134974A (zh) 2021-09-16
TWI783284B true TWI783284B (zh) 2022-11-11

Family

ID=71901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7231A TWI783284B (zh) 2020-03-03 2020-10-27 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3875A (zh)
TW (1) TWI783284B (zh)
WO (1) WO2021174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3875A (zh) * 2020-03-03 2020-08-11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跨境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219055B (zh) * 2021-12-14 2024-04-05 平安壹钱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条码生成方法、条码验证方法及支付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9457A (zh) * 2012-09-14 2014-03-26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执行该支付方法的支付服务器和支付系统
CN105046487A (zh) * 2015-04-22 2015-11-11 上海非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渠道合并的线上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6548333A (zh) * 2016-11-14 2017-03-29 唐红祥 一种跨境互动式金融支付终端
CN107818463A (zh) * 2017-09-25 2018-03-20 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otp算法的离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8564359A (zh) * 2018-02-24 2018-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9118189A (zh) * 2018-06-25 2019-01-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48850A (zh) * 2019-05-28 2019-10-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聚合支付商户的套现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728512A (zh) * 2019-07-30 2020-01-24 张文 支付码调出实现支付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0763B (zh) * 2017-10-17 2022-1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终端和服务器
CN108280648B (zh) * 2018-01-25 2021-08-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交易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WO2019191688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Exposition Park Holdings Secz Digital asset exchange
CN110276608A (zh) * 2019-06-28 2019-09-24 中至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523875A (zh) * 2020-03-03 2020-08-11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跨境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9457A (zh) * 2012-09-14 2014-03-26 乐金信世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执行该支付方法的支付服务器和支付系统
CN105046487A (zh) * 2015-04-22 2015-11-11 上海非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渠道合并的线上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6548333A (zh) * 2016-11-14 2017-03-29 唐红祥 一种跨境互动式金融支付终端
CN107818463A (zh) * 2017-09-25 2018-03-20 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otp算法的离线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8564359A (zh) * 2018-02-24 2018-09-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9118189A (zh) * 2018-06-25 2019-01-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48850A (zh) * 2019-05-28 2019-10-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聚合支付商户的套现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728512A (zh) * 2019-07-30 2020-01-24 张文 支付码调出实现支付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74997A1 (zh) 2021-09-10
TW202134974A (zh) 2021-09-16
CN111523875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68636A1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验证声明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TWI695290B (zh) 登錄資訊處理方法及設備
US11288371B2 (en) Blockchain-bas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TWI724326B (zh) 業務授權的方法、裝置及設備
TWI783284B (zh) 跨境支付方法、裝置、設備及系統
TW201822049A (zh) 業務處理方法及裝置
TW201911174A (zh) 支付方法、裝置及其設備
TWI700905B (zh) 資料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設備
US11392682B2 (en) Image based passphrase for authentication
CN111770063B (zh) 数字身份信息的派生、验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TW201909012A (zh) 資訊驗證處理方法、裝置、系統、客戶端及伺服器
CN108550033A (zh) 一种显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方法及装置
EP3945696A1 (en) Blockchai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230370407A1 (en) Communication of messages of an application in an unlaunched state
WO2024041316A1 (zh) 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TWI710993B (zh) 業務的處理方法、裝置及設備、和儲存媒體
WO2019154168A1 (zh) 应用的识别码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WO2019137357A1 (zh) 付款码获取、支付请求响应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0336669A (zh) 一种信息的加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852986B1 (ko) 중복 퓨즈 코딩을 위한 컴퓨터 실행 방법, 정보 저장 장치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TWI732139B (zh) 數位物件唯一識別碼(doi)展示和交易資訊校驗方法、裝置及設備
WO2019095855A1 (zh) 支付凭证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3159759B (zh) 基于电子社保凭证的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13220746B (zh) 信息核验处理方法及装置
Ak et al. Biletini Devret: A Secure Mobile App for Ticket S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