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9603B -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 Google Patents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9603B
TWI779603B TW110117082A TW110117082A TWI779603B TW I779603 B TWI779603 B TW I779603B TW 110117082 A TW110117082 A TW 110117082A TW 110117082 A TW110117082 A TW 110117082A TW I779603 B TWI779603 B TW I7796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part
stylus
connection end
button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7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4690A (zh
Inventor
邱建珽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7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960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9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96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4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469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包含一本體、一紫外光照射模組以及一控制電路。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並且本體包含一前部件、一按鈕以及一後部件。按鈕設置於前部件上。後部件可活動地連接於前部件。本體在一組合模式下時,後部件與前部件沿著一長軸方向排列。紫外光照射模組設置於容置空間內。控制電路設置於容置空間內。當本體由組合模式轉換為一折疊模式時,後部件相對於前部件旋轉以抵接於前部件並且按壓按鈕,並且控制電路根據按鈕產生之一按壓訊號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以發出紫外光。

Description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觸控筆,特別係關於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衛生條件的進步,人們追求電子產品的卓越,也同時注意使用環境的衛生。對於病毒的防範,從環境、物品的清潔是一重要因素。現代人們常需使用到電腦,而電腦的周邊設備,諸如滑鼠、鍵盤等周邊設備所放置的桌面屬病菌常滋生的地方。然而,對於桌面的清潔,常常需要依靠使用者自我清潔意識。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方便對桌面進行清潔殺菌的裝置是一重要課題。
有鑑於此,本揭露提出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包含一本體、一紫外光照射模組以及一控制電路。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並且本體包含一前部件、一按鈕以及一後部件。按鈕設置於前部件上。後部件可活動地連接於前部件。本體在一組合模式下時,後部件與前部件沿著一長軸方向排列。紫外光照射模組設置於容置空間內。控制電路設置於容置空間內。當本體由組合模式轉換為一折疊模式時,後部件相對於前部件旋轉以抵接於前部件並且按壓按鈕,並且控制電路根據按鈕產生之一按壓訊號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以發出紫外光。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前部件具有一前端以及一第一連接端,後部件具有一後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按鈕相較於第一連接端鄰近於前端設置,並且第一連接端係可分離地連接於第二連接端。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觸控筆更包含一第一感測器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第一感測器設置於前部件,並且第一感測器位於前端以及按鈕之間。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後部件,並且第一磁性元件鄰近於後端並且對應於第一感測器。當本體在折疊模式下時,第一感測器感測到第一磁性元件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並且控制電路根據第一感測訊號以及按壓訊號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觸控筆更包含一第二感測器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二感測器設置於前部件,並且第二感測器位於第一連接端以及按鈕之間。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後部件,並且第二磁性元件鄰近於第二連接端並且對應於第二感測器。當本體在折疊模式下時,第二感測器感測到第二磁性元件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並且控制電路根據第一感測訊號、第二感測訊號以及按壓訊號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觸控筆更包含:一彈性元件、一第一磁吸元件以及一第二磁吸元件。彈性元件配置以連接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第一磁吸元件設置於第一連接端。第二磁吸元件設置於第二連接端,並且第二磁吸元件配置以吸附於第一磁吸元件。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本體在折疊模式下並且沿著長軸方向觀察時,按鈕重疊於彈性元件。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前部件具有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一透光部,後部件具有一第二凹槽以及一第二透光部,紫外光照射模組包含一第一發光組件以及一第二發光組件,分別設置於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內,其中當沿著長軸方向觀察時,第一透光部、第一凹槽以及第一發光組件沿著前部件之徑向依序排列,並且第二透光部、第二凹槽以及第二發光組件沿著後部件之徑向依序排列。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本體在折疊模式並且設置於一承載面上時,前部件、後部件以及承載面形成一照射空間,其中當沿著長軸方向觀察時,第一透光部位於第一發光組件以及照射空間之間,並且第二透光部位於第二發光組件以及照射空間之間。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沿著長軸方向觀察時,第一透光部或第二透光部具有拱形結構,並且拱形結構之角度為20至90度。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本體為圓柱體或多角柱體。
本揭露提供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其本體具有前部件與後部件,並且本體可操作於折疊模式或組合模式。當使用者欲執行消毒功能時,可將後部件相對於前部件旋轉並且按壓按鈕,使本體轉變為折疊模式。接著使用者可將觸控筆放置於一待清潔的平面(例如承載面)上,於是本體內的紫外光照射模組可於觸控筆在平面上移動時對平面照射紫外光以進行消毒。
另外,當使用者欲使用觸控筆來觸控外部電子元件時,可將後部件相對於前部件旋轉,使後部件組合於前部件,以使本體轉換為組合模式來執行觸控功能。基於本揭露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之設計,使用者可以輕易地對平面的桌面進行消毒或對外部電子裝置執行觸控功能,以達到兩用的目的。
為了讓本揭露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
用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僅僅是通用識別符碼,因此,在各種實施例中可以互相交換。例如,雖然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一”元件,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100之立體示意圖。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100可包含一本體102、一紫外光照射模組150以及一控制電路170。於此實施例中,本體102大致上為圓柱體結構,但不限於此。本體102可具有一容置空間AS,並且紫外光照射模組150以及控制電路170是設置於容置空間AS內。
如第1圖所示,本體102可包含一按鈕104、一前部件105、以及一後部件106。按鈕104是設置於前部件105上,而後部件106是可活動地連接於前部件105。在本揭露中,觸控筆100的本體102可以操作在一組合模式或是一折疊模式下。如第1圖所示,本體102是操作於組合模式,以供使用者可以使用觸控筆100來對外部電子裝置(例如平板電腦或一體成形電腦)進行觸控操作。此時,後部件106是組合於前部件105,並且是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沿著一長軸方向LX排列。
於此實施例中,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可以由相同材質製成,例如塑膠材質製成,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可由金屬材質製成。
於此實施例中,紫外光照射模組150包含一第一發光組件151以及一第二發光組件152,容置空間AS包含一第一子空間AS1以及一第二子空間AS2,並且第一發光組件151與第二發光組件152是分別設置於前部件105之第一子空間AS1與後部件106之第二子空間AS2內。第一發光組件151與第二發光組件152可具有長條狀結構並且沿著觸控筆100的長軸方向LX延伸。其中,長軸方向LX可為觸控筆100之中軸。
紫外光照射模組150可為發出紫外光線(Ultraviolet light)的燈具,例如具有UVC(波長280nm至100nm) LED(Light-emitting diode)燈,但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為紫外線燈管。紫外光照射模組150可發出紫外光線以照射物體,藉由通過電輻射破壞物體上的微生物的核酸,DNA和RNA,從而達到殺菌和消毒的效果。
於此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觸控筆100可更包含一電池180,電池180可設置於後部件106之第二子空間AS2內,並且控制電路170可設置於前部件105之第一子空間AS1內,但不限於此。電池180是配置以提供電力給紫外光照射模組150,並且控制電路170是配置以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150的開關。在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70是可設置在一電路板(圖中未表示)上,配置以電性連接於電池180。
請同時參考第1圖至第3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之立體示意圖,並且第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本體102在折疊模式下之立體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前部件105具有一前端1051以及一第一連接端1052,後部件106具有一後端1061以及一第二連接端1062,按鈕104相較於第一連接端1052鄰近於前端1051設置,並且第一連接端1052係可分離地連接於第二連接端1062。
於此實施例中,觸控筆100可更包含有一彈性元件108,配置以連接第一連接端1052以及第二連接端1062,以使後部件106可藉由彈性元件108繞一轉軸RX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因此,觸控筆100可由組合模式轉變為折疊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連接端1052與第二連接端1062是封閉的端部。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108可與前述電路板整合在一起。
當使用者欲執行消毒功能時,可折疊觸控筆100,以將第1圖中的本體102的後部件106與前部件105拆開,並使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如第2圖所示。接著,使用者繼續施力使後部件106抵接於前部件105並且按壓按鈕104,使本體102如第3圖所示轉變為折疊模式。此時,控制電路170會根據按鈕104產生之一按壓訊號來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150開啟以發出紫外光來進行消毒。具體的消毒方式將在之後的段落說明。
再者,觸控筆100可更包含有一第一磁吸元件1053以及一第二磁吸元件1063。第一磁吸元件1053是設置於第一連接端1052,第二磁吸元件1063是設置於第二連接端1062,並且第二磁吸元件1063是配置以吸附於第一磁吸元件1053。
當使用者欲將本體102由第3圖之折疊模式轉換回第1圖之組合模式時,使用者可將第3圖中的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順時針旋轉,使第二連接端1062抵接於第一連接端1052。此時第二磁吸元件1063便會吸附於第一磁吸元件1053,以避免第二連接端1062輕易地脫離第一連接端1052。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磁吸元件1053與第二磁吸元件1063可具有環形結構或馬蹄形結構,但不限於此。
要注意的是,用來固定第一連接端1052與第二連接端1062之機構不限於第一磁吸元件1053與第二磁吸元件1063。舉例來說,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藉由卡合機構來使第一連接端1052卡合於第二連接端1062。
再者,於此實施例中,如第2圖與第3圖所示,觸控筆100可更包含一第一感測器110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112。第一感測器110是設置於前部件105,並且第一感測器110是位於前端1051(筆尖)以及按鈕104之間。第一磁性元件112是設置於後部件106,第一磁性元件112是鄰近於後端1061並且設置於對應於第一感測器110之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110與第一磁性元件112可互換位置。
當本體102在折疊模式下時,第一感測器110可以感測到第一磁性元件112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並且控制電路170會根據所述第一感測訊號以及所述按壓訊號來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150開啟。於此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110例如為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而第一磁性元件112例如為一磁鐵,但不限於此。
請參考第3A圖,第3A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控制電路170之部分結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70包含一第一及閘171(AND GATE)。第一感測器110的第一感測訊號S1是輸入至第一及閘171之一輸入端,並且按鈕104產生之按壓訊號SW輸入至第一及閘171之另一輸入端。
第一及閘171根據兩輸入端的訊號輸出一控制訊號SC提供給紫外光照射模組150。根據控制電路170之設計,當第一感測訊號S1以及按壓訊號SW皆為高電壓位準時,控制訊號SC才為高電壓位準,進而開啟紫外光照射模組150。
基於本揭露之上述設計,可以避免本體102還沒有轉換為折疊模式時誤觸按鈕104而造成紫外光照射模組150開啟的問題。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之立體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觸控筆100可更包含一第二感測器114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116。第二感測器114是設置於前部件105,第二感測器114是位於第一連接端1052以及按鈕104之間,並且第二感測器114靠近第一連接端1052。第二磁性元件116是設置於後部件106,並且第二磁性元件116鄰近於第二連接端1062並且設置於對應於第二感測器114之位置。
當本體102在折疊模式下時,第二感測器114感測到第二磁性元件116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並且控制電路170會根據所述第一感測訊號、所述第二感測訊號以及所述按壓訊號來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150開啟。
請參考第4A圖,第4A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控制電路170之部分結構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70可更包含一第二及閘173。第一感測器110的第一感測訊號S1是輸入至第二及閘173之一輸入端,並且第二感測器114的第二感測訊號S2是輸入至第二及閘173之另一輸入端。
第二及閘173的輸出訊號是輸出至第一及閘171之一輸入端,並且按鈕104產生之按壓訊號SW輸入至第一及閘171之另一輸入端。第一及閘171根據兩輸入端的訊號輸出控制訊號SC提供給紫外光照射模組150。根據控制電路170之設計,當第一感測訊號S1、第二感測訊號S2以及按壓訊號SW皆為高電壓位準時,控制訊號SC才為高電壓位準,進而開啟紫外光照射模組150。
基於此實施例之設計,可以進一步確保本體102還沒有轉換為折疊模式並且誤觸按鈕104時,紫外光照射模組150不會開啟。
接著,請參考第5圖與第6圖,第5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在折疊模式時設置於一承載面SS上之立體示意圖,並且第6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在折疊模式時設置於承載面SS上之後視圖。於此實施例中,當本體102在折疊模式下並且沿著長軸方向LX觀察時,按鈕104是重疊於彈性元件108。基於此結構配置,可以確保後部件106藉由彈性元件108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時可以按壓到按鈕104。
再者,前部件105具有一第一凹槽1055以及一第一透光部1057,後部件106具有一第二凹槽1065以及一第二透光部1067。第一發光組件15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152是分別設置於第一凹槽1055以及第二凹槽1065內。
當沿著長軸方向LX觀察時,第一透光部1057、第一凹槽1055以及第一發光組件151是沿著前部件105之徑向依序排列,並且第二透光部1067、第二凹槽1065以及第二發光組件152是沿著後部件106之徑向依序排列。
此外,如第6圖所示,當本體102在折疊模式並且設置於承載面SS上時,前部件105、後部件106以及承載面SS可形成一照射空間PS。當沿著長軸方向LX觀察時,第一透光部1057是位於第一發光組件151以及照射空間PS之間,並且第二透光部1067是位於第二發光組件152以及照射空間PS之間。具體而言,第一透光部1057與第二透光部1067是面向承載面SS。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透光部1057與第二透光部1067為半透明材質製成,而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的其餘部分是由不透明材質製成。因此,第一發光組件151與第二發光組件152所發出的光線可分別經由第一透光部1057與第二透光部1067射出而照射到承載面SS。
請同時參考第5圖至第8圖,第7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在折疊模式時之下視圖,並且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對承載面SS上之一待清潔區域CR消毒的上視示意圖。當使用者欲對待清潔區域CR消毒時,可用手指夾住折疊模式下的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使按鈕104被按壓。接著控制電路170便會控制紫外光照射模組150發出紫外光來照射承載面SS,如第6圖與第7圖所示。
接著,使用者夾住觸控筆100並於承載面SS上沿著一移動方向MD移動,以對待清潔區域CR進行消毒。其中移動方向MD垂直於長軸方向LX。
當觸控筆100移動到第8圖中之上方虛線位置時,使用者便可鬆開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例如第2圖),使後部件106不再按壓按鈕104,以使控制電路170關閉紫外光照射模組150。接著,使用者可將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並組合於前部件105,如第1圖所示。最後,使用者將觸控筆100拿起而離開承載面SS,完成消毒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如第6圖與第7圖所示,第一發光組件151與第二發光組件152所發出的紫外光是會被封閉在照射空間PS內,意即紫外光會受到前部件105以及後部件106的阻擋而不會傷害使用者的眼睛,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另外,如第6圖所示,當沿著長軸方向LX觀察時,第一透光部1057或第二透光部1067具有拱形結構,並且拱形結構之角度為20至90度。由於第一透光部1057或第二透光部1067為半透明,因此紫外光可以在其內折射或散射。基於此結構設計,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接觸到承載面SS的部分也可以被紫外光消毒,進一步增加安全性。
請參考第9圖,第9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A在折疊模式下設置於承載面SS之後視圖。於本揭露中,本體102也可為多角柱體。具體而言,於此實施例中,本體102可為八角柱體,設置於承載面SS上以對承載面SS進行消毒。觸控筆100A的元件與結構配置相似於觸控筆100,在此便不再贅述。
本揭露提供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100,其本體102具有前部件105與後部件106,並且本體102可操作於折疊模式或組合模式。當使用者欲執行消毒功能時,可將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並且按壓按鈕104,使本體102轉變為折疊模式。接著使用者可將觸控筆100放置於一待清潔的平面(例如承載面SS)上,於是本體102內的紫外光照射模組150可於觸控筆100在平面上移動時對平面照射紫外光以進行消毒。
另外,當使用者欲使用觸控筆100來觸控外部電子元件時,可將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使後部件106組合於前部件105,以使本體102轉換為組合模式來執行觸控功能。基於本揭露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之設計,使用者可以輕易地對平面的桌面進行消毒或對外部電子裝置執行觸控功能,以達到兩用的目的。
雖然本揭露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揭露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揭露使用。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00、100A:觸控筆 102:本體 104:按鈕 105:前部件 1051:前端 1052:第一連接端 1053:第一磁吸元件 1055:第一凹槽 1057:第一透光部 106:後部件 1061:後端 1062:第二連接端 1063:第二磁吸元件 1065:第二凹槽 1067:第二透光部 108:彈性元件 110:第一感測器 112:第一磁性元件 114:第二感測器 116:第二磁性元件 150:紫外光照射模組 151:第一發光組件 152:第二發光組件 170:控制電路 171:第一及閘 173:第二及閘 180:電池 AS:容置空間 AS1:第一子空間 AS2:第二子空間 CR:待清潔區域 LX:長軸方向 MD:移動方向 PS:照射空間 RX:轉軸 S1:第一感測訊號 S2:第二感測訊號 SC:控制訊號 SS:承載面 SW:按壓訊號 X:X軸 Y:Y軸 Z:Z軸
本揭露可藉由之後的詳細說明並配合圖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強調的是,按照業界的標準做法,各種特徵並沒有按比例繪製,並且僅用於說明之目的。事實上,為了能夠清楚的說明,因此各種特徵的尺寸可能會任意地放大或者縮小。 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100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本體102在折疊模式下之立體示意圖。 第3A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控制電路170之部分結構的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後部件106相對於前部件105旋轉之立體示意圖。 第4A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控制電路170之部分結構的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在折疊模式時設置於一承載面SS上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在折疊模式時設置於承載面SS上之後視圖。 第7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在折疊模式時之下視圖。 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對承載面SS上之一待清潔區域CR消毒的上視示意圖。 第9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100A在折疊模式下設置於承載面SS之後視圖。
100:觸控筆
102:本體
104:按鈕
105:前部件
106:後部件
150:紫外光照射模組
151:第一發光組件
152:第二發光組件
170:控制電路
180:電池
AS:容置空間
AS1:第一子空間
AS2:第二子空間
LX:長軸方向
X:X軸
Y:Y軸
Z:Z軸

Claims (7)

  1. 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包括:一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並且該本體包含:一前部件;一按鈕,設置於該前部件上;以及一後部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前部件,其中該本體在一組合模式下時,該後部件與該前部件沿著一長軸方向排列;一紫外光照射模組,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以及一控制電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其中當該本體由該組合模式轉換為一折疊模式時,該後部件相對於該前部件旋轉以抵接於該前部件並且按壓該按鈕,並且該控制電路根據該按鈕產生之一按壓訊號控制該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以發出紫外光;其中該前部件具有一前端以及一第一連接端,該後部件具有一後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該按鈕相較於該第一連接端鄰近於該前端設置,並且該第一連接端係可分離地連接於該第二連接端;其中該觸控筆更包含:一彈性元件,配置以連接該第一連接端以及該第二連接端;一第一磁吸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連接端;以及一第二磁吸元件,設置於該第二連接端,並且該第二磁吸元件 配置以吸附於該第一磁吸元件;其中該觸控筆更包含:一第一感測器,設置於該前部件,並且該第一感測器位於該前端以及該按鈕之間;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該後部件,並且該第一磁性元件鄰近於該後端並且對應於該第一感測器;其中當該本體在該折疊模式下時,該第一感測器感測到該第一磁性元件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並且該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感測訊號以及該按壓訊號控制該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其中該觸控筆更包含:一第二感測器,設置於該前部件,並且該第二感測器位於該第一連接端以及該按鈕之間;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該後部件,並且該第二磁性元件鄰近於該第二連接端並且對應於該第二感測器;其中當該本體在該折疊模式下時,該第二感測器感測到該第二磁性元件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並且該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感測訊號、該第二感測訊號以及該按壓訊號控制該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其中當該本體在該折疊模式下並且沿著該長軸方向觀察時,該按鈕重疊於該彈性元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其中該前部件具有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一透光部,該後部件具有一第二凹槽以及一第二透光部,該紫外光照射模組包含一第一發光組件以及一第二發光組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凹槽以及該第二凹槽內,其中當沿著該長軸方向觀察時,該第一透光部、該第一凹槽以及該第一發光組件沿著該前部件之徑向依序排列,並且該第二透光部、該第二凹槽以及該第二發光組件沿著該後部件之徑向依序排列。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其中當該本體在該折疊模式並且設置於一承載面上時,該前部件、該後部件以及該承載面形成一照射空間,其中當沿著該長軸方向觀察時,該第一透光部位於該第一發光組件以及該照射空間之間,並且該第二透光部位於該第二發光組件以及該照射空間之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其中當沿著該長軸方向觀察時,該第一透光部或該第二透光部具有拱形結構,並且該拱形結構之角度為20至90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其中該本體為圓柱體或多角柱體。
  7. 一種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包括:一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並且該本體包含:一前部件;一按鈕,設置於該前部件上;以及一後部件,可活動地連接於該前部件,其中該本體在一組 合模式下時,該後部件與該前部件沿著一長軸方向排列;一紫外光照射模組,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以及一控制電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其中當該本體由該組合模式轉換為一折疊模式時,該後部件相對於該前部件旋轉以抵接於該前部件並且按壓該按鈕,並且該控制電路根據該按鈕產生之一按壓訊號控制該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以發出紫外光;其中該前部件具有一前端以及一第一連接端,該後部件具有一後端以及一第二連接端,該按鈕相較於該第一連接端鄰近於該前端設置,並且該第一連接端係可分離地連接於該第二連接端;其中該觸控筆更包含:一第一感測器,設置於該前部件,並且該第一感測器位於該前端以及該按鈕之間;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該後部件,並且該第一磁性元件鄰近於該後端並且對應於該第一感測器;其中當該本體在該折疊模式下時,該第一感測器感測到該第一磁性元件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並且該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感測訊號以及該按壓訊號控制該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其中該觸控筆更包含: 一第二感測器,設置於該前部件,並且該第二感測器位於該第一連接端以及該按鈕之間;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該後部件,並且該第二磁性元件鄰近於該第二連接端並且對應於該第二感測器;其中當該本體在該折疊模式下時,該第二感測器感測到該第二磁性元件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並且該控制電路根據該第一感測訊號、該第二感測訊號以及該按壓訊號控制該紫外光照射模組開啟。
TW110117082A 2021-05-12 2021-05-12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TWI779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7082A TWI779603B (zh) 2021-05-12 2021-05-12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7082A TWI779603B (zh) 2021-05-12 2021-05-12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9603B true TWI779603B (zh) 2022-10-01
TW202244690A TW202244690A (zh) 2022-11-16

Family

ID=8547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7082A TWI779603B (zh) 2021-05-12 2021-05-12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960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44598U (zh) * 2009-09-12 2010-08-11 贺五星 折叠笔
TW201101127A (en) * 2009-06-26 2011-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ighting pen and optical drafting device
CN104999829A (zh) * 2015-08-07 2015-10-28 广西大学 一种折叠发光笔
WO2016078554A1 (zh) * 2014-11-19 2016-05-26 桐庐金榜笔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笔
US20160339736A1 (en) * 2014-12-22 2016-11-24 Goudougaisya Toyakohatsumei Writing tool for mounting on a finger and writing tool finger holder
CN212490827U (zh) * 2020-03-13 2021-02-09 深圳市飞象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紫外杀菌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01127A (en) * 2009-06-26 2011-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ighting pen and optical drafting device
CN201544598U (zh) * 2009-09-12 2010-08-11 贺五星 折叠笔
WO2016078554A1 (zh) * 2014-11-19 2016-05-26 桐庐金榜笔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笔
US20160339736A1 (en) * 2014-12-22 2016-11-24 Goudougaisya Toyakohatsumei Writing tool for mounting on a finger and writing tool finger holder
CN104999829A (zh) * 2015-08-07 2015-10-28 广西大学 一种折叠发光笔
CN212490827U (zh) * 2020-03-13 2021-02-09 深圳市飞象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紫外杀菌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4690A (zh)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6094B2 (en) Flexible article for UV disinfection
CN106157830B (zh) 发光二极管开关装置及阵列
TW201316088A (zh) 手持電子裝置
WO2015096306A1 (zh) 一种触控电路、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779603B (zh)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TWI233565B (en) Optical cursor control device
TWM478860U (zh) 光觸媒顯示裝置
CN1936810B (zh) 用于操作光学传感器的设备
TWM606045U (zh) 具有消毒功能之一體成形電腦
TWM621841U (zh) 具有消毒功能之觸控筆
JP6244326B2 (ja) 携帯用紫外線照射装置
TWI740746B (zh) 可攜式消毒裝置
JP6496198B2 (ja) 入力装置
CN101201707A (zh) 具有杀菌结构的鼠标
TWM430275U (en) Light disinfection apparatus
TWM651118U (zh) 紫外線殺菌滑鼠
TWM597652U (zh) 具有紫外線之機殼結構
US20230019651A1 (en) Uv light sterilization device
TW200825862A (en) Mouse device with sterilization structure
KR20200104491A (ko) UV-C Led 살균램프가 장착된 노트 펜슬
CN201048094Y (zh) 具有多色彩及可控制的光源的输入装置
CN216561737U (zh) 一种红外触控交互设备
TWI742669B (zh) 具消毒功能的觸碰裝置
TW202207994A (zh) 具有消毒功能之一體成形電腦
TWM607115U (zh) 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