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5531B -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5531B
TWI775531B TW110125764A TW110125764A TWI775531B TW I775531 B TWI775531 B TW I775531B TW 110125764 A TW110125764 A TW 110125764A TW 110125764 A TW110125764 A TW 110125764A TW I775531 B TWI775531 B TW I7755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erver
data
in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5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2984A (zh
Inventor
鄧絜
林儹穆
林富山
Original Assignee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5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5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5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2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298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出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管理系統包括:輸入輸出裝置、電子鎖、人機介面、傳動裝置以及管理伺服器。輸入輸出裝置接收第一輸入資料。人機介面設置於房間中,且接收第二輸入資料。管理伺服器通訊連接至輸入輸出裝置、電子鎖、人機介面以及傳動裝置,且儲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電子鎖。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控制傳動裝置以將對應的保管箱移動到房間中。

Description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管理系統和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現有的保管箱管理方式仍為人工作業,導致承租人於開戶的手續中不僅需要簽屬至少一份契約書,還必須留存與保管紙本印鑑卡以及實體鑰匙。承租人要查閱與取放保管箱的物品時,必須逐次填寫紙本的出入保管箱登記單以及留存印鑑章,導致其具有人為失誤的機率以及繁瑣的開戶與登記手續。
現有的保管箱存放位置通常位於地下室,且非鄰近於銀行的作業櫃檯,導致行員難以掌握與確認保管箱存放處的即時狀況而提高糾紛的機率。並且,現有的保管箱存放處具有設備老舊與必須以人工的方式拿取與擺放等缺點,易降低承租人的使用者體驗。
本發明供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可簡化保管箱與身分驗證的作業流程,進而減少人力的成本與人為失誤的發生率,以提升承租人的使用者體驗與保管箱的安全性。
本發明的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包括輸入輸出裝置、電子鎖、人機介面、傳動裝置以及管理伺服器。輸入輸出裝置接收第一輸入資料。人機介面設置於房間中,且接收第二輸入資料。管理伺服器通訊連接至輸入輸出裝置、電子鎖、人機介面以及傳動裝置,且儲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電子鎖。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控制傳動裝置以將對應的保管箱移動到房間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輸入輸出裝置包括生物辨識裝置,且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生物特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生物特徵包括指紋、虹膜特徵、臉部圖像、聲紋以及簽名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輸入輸出裝置包括第二人機介面,其中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密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密碼,其中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接收第三輸入資料而傳送密碼至對應於第三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密碼為一次性密碼,其中管理伺服器根據第三輸入資料產生一次性密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輸入資料包括保管箱號碼以及身分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輸入輸出裝置包括掃描裝置,其中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證件掃描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輸入輸出裝置包括影像擷取裝置,其中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二維條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預約請求,並且傳送對應於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行動裝置,其中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預約號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不匹配而輸出警示訊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動計時器,並且在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訊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人機介面包括生物辨識裝置,其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生物特徵。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生物特徵包括指紋、虹膜特徵、臉部圖像、聲紋以及簽名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密碼,其中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接收第四輸入資料而傳送密碼至對應於第四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密碼為一次性密碼,其 中管理伺服器根據第四輸入資料產生一次性密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四輸入資料包括保管箱號碼以及身分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人機介面包括掃描裝置,其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證件掃描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人機介面包括影像擷取裝置,其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二維條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預約請求,並且傳送對應於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行動裝置,其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預約號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不匹配而輸出警示訊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動計時器,並且在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訊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根據第一輸入資料以及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產生日誌檔案,並且儲存日誌檔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日誌檔案包括下列的至少其中之一:出入時間、影像記錄、身分資訊以及保管箱號碼。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響應於自終端裝置接收到查詢指令而將日誌檔案輸出至終端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輸入資料以及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對應於多名人員。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系統,更包括:射頻辨識標籤,設置在保管箱上,其中管理伺服器偵測射頻辨識標籤以產生偵測結果,並且根據偵測結果控制傳動裝置以將保管箱移動到房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的管理系統,更包括:影像擷取裝置,通訊連接至管理伺服器,其中管理伺服器通過影像擷取裝置偵測保管箱以產生偵測結果,並且根據偵測結果控制傳動裝置以將保管箱移動到房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為雲端伺服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儲存機器學習模型,並且根據機器學習模型判斷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是否匹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管理伺服器儲存機器學習模型,並且根據機器學習模型判斷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是否匹配。
本發明的一種用保管箱的管理方法,包括:由輸入輸出接收第一輸入資料;將人機介面設置於房間中,並且由人機介面接收第二輸入資料;預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電子鎖; 以及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控制傳動裝置以將保管箱移動到房間。舉例來說,人機介面可以是平板、顯示器、工業電腦、可程式人機介面、觸控電腦等。
基於上述,本發明可通過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的匹配而控制電子鎖,以及管理伺服器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的匹配,進而控制傳動裝置將保管箱移動至房間,以提高保管箱的安全性以及改善管理系統的效率與成本。
100:管理系統
110:輸入輸出裝置
120:電子鎖
130:人機介面
140:傳動裝置
150:管理伺服器
151:處理器
152:儲存媒體
153:收發器
S201~S205:步驟
圖1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繪示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的示意圖。
圖2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繪示管理伺服器的示意圖。
圖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繪示一種保管箱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1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繪示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100的示意圖。管理系統100可包括輸入輸出裝置110、電子鎖120、人機介面130、傳動裝置140以及管理伺服器150。
圖2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繪示管理伺服器的示意圖管理 伺服器150包括處理器151、儲存媒體152以及收發器153。處理器151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影像處理單元(image processing unit,IPU)、算數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複雜可程式邏輯裝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處理器151可耦接儲存媒體152以及收發器153,並且用以執行與處理儲存於儲存媒體152中的多個承租人資料和預存的各種應用程式。
儲存媒體152例如是任何型態的固定式或可移動式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硬碟(hard disk drive,HDD)、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而用於儲存可由處理器151執行的多個承租人資料、身分驗證資料、各種應用程式與操作流程。
收發器153以無線或有線的方式傳送及接收訊號。收發器153還可以執行例如低噪聲放大、阻抗匹配、混頻、向上或向 下頻率轉換、濾波、放大以及類似的操作。
管理系統100可通過收發器153通訊連接至一或多個終端裝置。管理系統100可通過收發器153以進行與終端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且/或資料同步。終端裝置可以是保管箱系統、承租人管理系統、或具有相關保管箱應用程式的硬體設備,以令具有權限且/或經認證的人員可通過終端裝置來存取管理系統100的儲存媒體152所儲存的資料。
輸入輸出裝置110接收第一輸入資料。人機介面130設置於房間中,並且接收第二輸入資料。管理伺服器150通訊連接至輸入輸出裝置110、電子鎖120、人機介面130以及傳動裝置140。管理伺服器150儲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電子鎖120。此外,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的匹配而控制傳動裝置140以將對應的保管箱移動到房間。在一實施例中,輸入輸出裝置110包括生物辨識裝置,其中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生物特徵。生物特徵包括指紋、虹膜特徵、臉部圖像、聲紋以及簽名的至少其中之一。輸入輸出裝置110可偵測承租人的生物特徵以產生包含生物特徵的第一輸入資料。在一實施例中,人機介面130包括生物辨視裝置,其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生物特徵。人機介面130可偵測承租人的生物特徵以產生包含生物特徵的第二輸入資料。傳動裝置140可以為現有的倉庫自動卸載裝置、傳動系統或自動化運輸系統等。
舉例來說,輸入輸出裝置110感測或接收跟承租人有關的第一輸入資料,管理伺服器150進而將儲存於外部/內部的資料庫之中的第一身分驗證資料與第一輸入資料進行匹配處理。於匹配處理的匹配結果為符合之時,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符合的匹配結果而控制電子鎖120開啟。接著,輸入輸出裝置110或承租人之行動裝置顯示房間位置或號碼,且承租人前往至對應的房間。電子鎖120用於管理門禁區域。當電子鎖120被開啟後,承租人可進入門禁區域,其中門禁區域包含一或多個房間。再者,設置於對應的房間的人機介面130感測或接收跟承租人有關的第二輸入資料,以供管理伺服器150將第二輸入資料與儲存於外部/內部資料庫之中的第二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的匹配結果為符合之時,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相符合的匹配結果進而控制傳動裝置140將對應的保管箱移動至房間之中。如此一來,本發明的保管箱管理系統100不僅改善現有保管箱管理系統100的人力成本及安全性,並且令承租人可以於安全性高的特定房間以免除被窺看保管箱的風險。
在一實施例中,輸入輸出裝置110包括第二人機介面;也就是說,上述人機介面130為第一人機介面。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一輸入資料可包括密碼。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接收第三輸入資料而傳送密碼至對應於第三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舉例來說,承租人於第二人機介面或其行動裝置輸入第三輸入資料,管理伺服器150接收第三輸入資料進而傳送對應的密碼至對應於 第三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另一方面,上述的密碼可為一次性密碼,管理伺服器150根據第三輸入資料產生對應的一次性密碼供承租人輸入至輸入輸出裝置110之中。第三輸入資料包括保管箱號碼以及身分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輸入輸出裝置110包括掃描裝置,且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證件掃描資料與結果。舉例來說,承租人將其身分證件且/或證明證件放置於包括掃描裝置的輸入輸出裝置110的掃描處進行掃描,進而令管理伺服器150將對應的證件掃描結果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
在一實施例中,輸入輸出裝置110包括影像擷取裝置,且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二維條碼。舉例來說,承租人將其特定的二維條碼放置於包括影像擷取裝置的輸入輸出裝置110的感測處以供影像擷取裝置擷取承租人出示的二維條碼的影像,進而令管理伺服器150將對應的擷取結果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預約請求,並且傳送對應於上述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行動裝置,其中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預約號碼。舉例來說,承租人透過其行動電話或電腦向管理伺服器150發送保管箱取/放的預約請求,管理伺服器150根據預約請求傳送對應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承租人的行動裝置。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及第一輸入資料包括預約號碼。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的不匹配而輸出警示訊息。舉例來說,管理伺服器150將使用者或承租人所輸入的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其匹配結果為不相符(即,不匹配)之時管理伺服器150輸出警示訊息。具體來說,管理伺服器150可以將警示訊息輸出至保全系統、行內人員的裝置、顯示於輸入輸出裝置110且/或傳送並顯示於承租人的行動裝置之中。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動計時器,且在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訊息。舉例來說,經由管理伺服器150匹配與確認承租人所輸入的第一輸入資料與外部/內部的資料庫之中的第一身分驗證資料相符合時,管理伺服器150控制電子鎖120開啟且啟動計時器進行計時;並且,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或提醒訊息至輸入輸出裝置110、第二人機介面或承租人的行動裝置之中。也就是說,管理伺服器150可通過計時器來管理承租人進入門禁區域的時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輸入資料可包括密碼。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接收第四輸入資料而傳送密碼至對應於第四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舉例來說,承租人於人機介面130(即,第一人機介面)或其行動裝置輸入第四輸入資料,再經由人機介面130或其行動裝置將第四輸入資料傳送至管理伺服器150。接著,管理伺服器150接收第四輸入資料進而傳送對應的密碼至對應於第四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或人機介面130。另一方面, 上述的密碼可為一次性密碼,管理伺服器150根據第四輸入資料產生對應的一次性密碼供承租人輸入至人機介面130之中。第四輸入資料包括保管箱號碼以及身分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人機介面130包括掃描裝置,且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證件掃描資料與結果。舉例來說,承租人將其身分證件且/或證明證件放置於包括掃描裝置的人機介面130的掃描處進行掃描,進而令管理伺服器150將對應的證件掃描結果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
在一實施例中,人機介面130包括影像擷取裝置,且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二維條碼。舉例來說,承租人將其特定的二維條碼放置於包括影像擷取裝置的人機介面130的感測處以供影像擷取裝置擷取承租人出示的二維條碼的影像,進而令人機介面將對應的擷取結果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預約請求,並且傳送對應於上述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行動裝置,其中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預約號碼。舉例來說,承租人透過其行動電話或電腦向管理伺服器150發送保管箱取/放的預約請求,管理伺服器150根據預約請求傳送對應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承租人的行動裝置。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及第二輸入資料包括預約號碼。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的不匹配而輸出警示訊息。舉例來說,管理伺 服器150將使用者或承租人所輸入的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進行匹配處理。其匹配結果為不相符(即,不匹配)之時,管理伺服器150輸出警示訊息。具體來說,管理伺服器150可以將警示訊息輸出至保全系統、行內人員的裝置、顯示於人機介面且/或傳送並顯示於承租人的行動裝置之中。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動計時器,且在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訊息。舉例來說,經由管理伺服器150匹配與確認承租人所輸入的第二輸入資料與外部/內部的資料庫之中的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相符合時,管理伺服器150控制傳動裝置140將對應的保管箱移動至其承租人所在的房間中,同時開啟且啟動計時器進行計時;並且,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或提醒訊息至人機介面、第二人機介面或承租人的行動裝置之中。也就是說,管理伺服器150可通過計時器來管理承租人進入房間的時間。
於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根據第一輸入資料以及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產生日誌檔案,並且儲存日誌檔案。具體地說明,管理伺服器150紀錄第一輸入資料且/或第二輸入資料而產生對應的日誌檔案,並將日誌檔案儲存於外部/內部的資料庫之中。日誌檔案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之一:出入時間、影像記錄、身分資訊以及保管箱號碼。
於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自終端裝置接收到查詢指令而將日誌檔案輸出至終端裝置。舉例來說,承租人或 經授權的行員透過終端裝置(行動裝置或電腦)傳送一查詢指令至管理伺服器150之中,管理伺服器150響應於查詢指令而將日誌檔案輸出至終端裝置供承租人或行員查看與確認。換句話說,承租人可透過操作其行動裝置而查詢與確認有關於其保管箱的出入時間、影像紀錄與取放紀錄等的資訊。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輸入資料以及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對應於多名人員,並且第一驗證資料以及第二驗證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對應於所述多名人員。舉例來說,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二輸入資料可包括承租人以及經承租人登記的他人之身分資料、登記紀錄且/或經登記的證明。如此一來,承租人可以於保管箱租賃處或其行動裝置登記至少一名隨行人員且/或被授權人的資料,且儲存於與管理伺服器150通訊連接的外部/內部資料庫之中。也就是說,經由承租人登記的人員才可隨行或代理承租人通過電子鎖120以及進入房間之中,進而提升保管箱的管理系統100之安全性與效率。
於一實施例中,管理系統100更包括射頻辨識標籤,射頻辨識標籤被設置在保管箱上。管理伺服器150更包括射頻辨識裝置,且管理伺服器150通過射頻辨識裝置偵測射頻辨識標籤以產生偵測結果,進而根據偵測結果控制傳動裝置140將保管箱移動至房間。因此,就算保管箱的存放區域存放有眾多的保管箱,管理伺服器150還是可以準確地從多個保管箱中找出正確的保管箱,並控制傳動裝置140將該保管箱移動至承租人所在的房間中。
於一實施例中,管理系統100更包括影像擷取裝置,影像擷取裝置通訊連接至管理伺服器150。管理伺服器150通過影像擷取裝置辨識且/或偵測保管箱以產生偵測結果。管理伺服器150根據偵測結果控制傳動裝置140以將保管箱移動到房間。於另一實施例中,承租人可透過其行動裝置傳送影像擷取指令至管理伺服器150,管理伺服器150接收影像擷取指令且將影像擷取裝置的偵測結果且/或射頻辨識裝置產生的射頻辨識標籤的偵測結果傳送至承租人的終端裝置(即,行動裝置)之中。舉例來說,承租人可透過其行動裝置上查詢與即時查看與確認保管箱的位置與影像,進而提升承租人的使用者體驗與對於保管箱的管理系統100的信任度。補充說明的是,行動裝置為經承租人授權或登記的行動裝置。於承租人透過行動裝置向管理伺服器150傳送預約請求之時,管理伺服器150可透過該行動裝置向承租人進行身分認證的確認。管理伺服器150透過行動裝置判斷身分認證的確認為符合之後,即傳送對應的預約號碼至行動裝置之中,進而提升身分認證程序的便利度以及安全性。舉例來說,身分認證的確認可以是透過行動裝置進行的人臉辨識或身分資料的輸入。
於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為雲端伺服器。保管箱的管理系統100透過雲端伺服器的網路管理,達到資料與數據自動同步備份的且確保資料完整性的效益。並且,透過雲端伺服器以節省現有硬碟的備份與維護成本。
於一實施例中,管理伺服器150儲存有機器學習模型, 其中管理伺服器150根據機器學習模型判斷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是否匹配。此外,管理伺服器150根據機器學習模型判斷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是否匹配。舉例來說,透過將每一次的匹配結果、第一輸入資料、第一身分驗證資料、第二輸入資料或第二身分驗證資料等資訊作為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樣本,進而令管理伺服器150於判斷輸入資料與身分驗證資料的匹配之時更加的準確及高效率。如此一來, 圖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繪示一種保管箱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圖,其中所述管理方法可由如圖1所示的管理系統100實施。在步驟S201中,由輸入輸出裝置110接收第一輸入資料。在步驟S202中,將人機介面設置於房間中,並且由人機介面接收第二輸入資料。在步驟S203中,預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在步驟S204中,響應於第一輸入資料與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電子鎖120。在步驟S205中,響應於第二輸入資料與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控制傳動裝置140以將保管箱移動到房間。
基於上述,本發明所揭露的保管箱管理系統100和管理方法提供具有自動通關以及自動傳輸保管箱的傳動裝置140與管理伺服器150。並且,經由將資料上傳至雲端伺服器,進而增加保管箱管理系統100的控管效率與判斷匹配與否的準確率。同時,節省管理的時間和人力成本的配置,以及關於日後更新操作的便利性。再者,藉由管理伺服器150的自動地控制與匹配,令保管 箱的管理流程達到自動化作業,以改善現有的人工手動開關、人工辨識身分的缺點,以及提高保管箱的安全性與承租人的使用者體驗。
100:管理系統
110:輸入輸出裝置
120:電子鎖
130:人機介面
140:傳動裝置
150:管理伺服器

Claims (31)

  1. 一種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包括:輸入輸出裝置,接收第一輸入資料;電子鎖,為房間執行門禁管理;人機介面,設置於所述房間中,並且接收第二輸入資料;傳動裝置;以及管理伺服器,通訊連接至所述輸入輸出裝置、所述電子鎖、所述人機介面以及所述傳動裝置,其中管理伺服器儲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所述第一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所述電子鎖,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所述第二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控制所述傳動裝置以將所述保管箱移動到所述房間,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所述第一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動計時器,並且在所述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訊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輸入輸出裝置包括生物辨識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生物特徵。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生物特徵包括指紋、虹膜特徵、臉部圖像、聲紋以及簽名的至少其中之一。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輸入輸出裝置包括第二人機介面,其中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密碼。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密碼,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接收第三輸入資料而傳送所述密碼至對應於所述第三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密碼為一次性密碼,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根據所述第三輸入資料產生所述一次性密碼。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三輸入資料包括保管箱號碼以及身分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輸入輸出裝置包括掃描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證件掃描結果。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輸入輸出裝置包括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二維條碼。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預約請求,並且傳送對應於所述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所述行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包括所述預約號碼。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所述第一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不匹配而輸出所述警示訊息。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人機介面包括生物辨識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生物特徵。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生物特徵包括指紋、虹膜特徵、臉部圖像、聲紋以及簽名的至少其中之一。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密碼,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接收第四輸入資料而傳送所述密碼至對應於所述第四輸入資料的行動裝置。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密碼為一次性密碼,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根據所述第四輸入資料產生所述一次性密碼。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四輸入資料包括保管箱號碼以及身分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人機介面包括掃描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證件掃描結果。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人機介面包括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二維條碼。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預約請求,並且傳送對應於所述預約請求的預約號碼至所述行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包括所述預約號碼。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所述第二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不匹配而輸出所述警示訊息。
  2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所述第二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動計時器,並且在所述計時器到期後輸出所述警示訊息。
  2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根據所述第一輸入資料以及所述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產生日誌檔案,並且儲存所述日誌檔案。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日誌檔案包括下列的至少其中之一:出入時間、影像記錄、身分資訊以及保管箱號碼。
  24.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響應於自終端裝置接收到查詢指令而將所述日誌檔案輸出至所述終端裝置。
  2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輸入資料以及所述第二輸入資料的至少其中之一對應於多名人員。
  2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更包括:射頻辨識標籤,設置在所述保管箱上,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偵測所述射頻辨識標籤以產生偵測結果,並且根據所述偵測結果控制所述傳動裝置以將所述保管箱移動到所述房間。
  2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更包括: 影像擷取裝置,通訊連接至所述管理伺服器,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通過所述影像擷取裝置偵測所述保管箱以產生偵測結果,並且根據所述偵測結果控制所述傳動裝置以將所述保管箱移動到所述房間。
  2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為雲端伺服器。
  2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儲存機器學習模型,並且根據所述機器學習模型判斷所述第一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是否匹配。
  30.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管理伺服器儲存機器學習模型,並且根據所述機器學習模型判斷所述第二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是否匹配。
  31. 一種保管箱的管理方法,包括:由輸入輸出裝置接收第一輸入資料;將人機介面設置於房間中,並且由所述人機介面接收第二輸入資料;預存第一身分驗證資料以及第二身分驗證資料;響應於所述第一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開啟電子鎖;響應於所述第二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二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控制傳動裝置以將所述保管箱移動到所述房間;以及響應於所述第一輸入資料與所述第一身分驗證資料匹配而啟 動計時器,並且在所述計時器到期後輸出警示訊息。
TW110125764A 2021-07-13 2021-07-13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TWI775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5764A TWI775531B (zh) 2021-07-13 2021-07-13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5764A TWI775531B (zh) 2021-07-13 2021-07-13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531B true TWI775531B (zh) 2022-08-21
TW202302984A TW202302984A (zh) 2023-01-16

Family

ID=8380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5764A TWI775531B (zh) 2021-07-13 2021-07-13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553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8805A (zh) * 2016-02-14 2016-05-25 石磊 一种金融机构的抵押品存取管理系统
TW201741991A (zh) * 2016-05-18 2017-12-01 hui pei Tang 智慧型倉儲共享管理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CN108053570A (zh) * 2017-12-07 2018-05-18 佛山垒亚银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保管箱系统
CN108416398A (zh) * 2018-02-12 2018-08-17 严珺铭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介质保管发放系统及方法
CN108665646A (zh) * 2018-06-15 2018-10-16 宁波精业保管箱有限公司 全自助保管箱及其应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050271A (zh) * 2016-12-07 2019-07-23 李明皓 图像密码系统及利用其来认证用户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8805A (zh) * 2016-02-14 2016-05-25 石磊 一种金融机构的抵押品存取管理系统
TW201741991A (zh) * 2016-05-18 2017-12-01 hui pei Tang 智慧型倉儲共享管理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CN110050271A (zh) * 2016-12-07 2019-07-23 李明皓 图像密码系统及利用其来认证用户的方法
CN108053570A (zh) * 2017-12-07 2018-05-18 佛山垒亚银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保管箱系统
CN108416398A (zh) * 2018-02-12 2018-08-17 严珺铭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介质保管发放系统及方法
CN108665646A (zh) * 2018-06-15 2018-10-16 宁波精业保管箱有限公司 全自助保管箱及其应用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2984A (zh) 202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1819B2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372743A1 (en) Face based door entry
EP3417392B1 (e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software programme product for the remote authorization of a user of digital services
WO2017209677A1 (en)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force sensor
US20040036574A1 (en) Distributed biometric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410040B2 (en) Fingerprint lock control method and fingerprint lock system
US11997087B2 (en) Mobile enrollment using a known biometric
US10909788B2 (en) Secure zone access control
KR101602483B1 (ko) 서버와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잠금장치 개폐시스템 및 방법
EP3622429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of enabling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of a client device over a sec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 based on biometric data
US20160110530A1 (e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in terms of a cloud 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TWI775531B (zh)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和方法
WO2021233004A1 (zh) 保险安全柜装置、开锁方法和开锁系统
TWM622065U (zh) 保管箱的管理系統
US2021007578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of enabling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of a client device over a sec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 based on biometric data
KR101226645B1 (ko)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한 디지털 잠금장치 관리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관리 장치
KR101670645B1 (ko) 지문 조합을 이용한 인증장치 및 방법
WO2019006495A1 (en) ACCESS TERMINAL CONTROL SYSTEM
JP2005275661A (ja)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イオメトリクス情報管理サーバ
Gurrala et al. Thumbprint-Based Financial Locker Framework using IOT
US20220124090A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through a centralized biometric database
TWI621074B (zh) 巡邏簽到系統及其方法
JP2008287473A (ja) 指紋照合装置
EP4323979A1 (en) Method for access management to a secured area
JP2022531150A (ja) 生体認証を伴う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セ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