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4589B - 殺菌結構 - Google Patents

殺菌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4589B
TWI774589B TW110139152A TW110139152A TWI774589B TW I774589 B TWI774589 B TW I774589B TW 110139152 A TW110139152 A TW 110139152A TW 110139152 A TW110139152 A TW 110139152A TW I774589 B TWI774589 B TW I7745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safety
switch unit
light
steriliz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139A (zh
Inventor
陳守訓
陳驛日
王博勳
盧柏任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9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458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5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8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13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案的殺菌裝置包含發光單元、開關單元、安全部件、遮蓋部件及彈性元件,其中當安全部件接收第二外力而移動至最終位置時,遮蓋部件的燈罩才能利用第一外力帶動第二連接部穿設並卡合於穿孔,且遮蓋部件的燈罩同時帶動開關單元開啟並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啟動以進行光源投射,因此本案的殺菌結構可先根據安全部件的位置確認使用者是否有殺菌物品的意願,再確認使用者具有殺菌物品的意願後才開啟發光單元,因此本案的殺菌結構可較安全地使用,避免對人體的損害。

Description

殺菌結構
本案關於一種殺菌結構,尤指一種具殺菌光源之殺菌結構。
自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發生以來,大眾對於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物品上的病毒及細菌更有高度警覺心,尤其是隨身攜帶的物品,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使得紫外線殺菌的設備受重視,而具有深紫外光發光二極體(UVC-LED)的裝置為目前最常見的殺菌設備。
深紫外光直接照射至人體時容易造成傷害,特別是容易造成人體眼睛受損,其中由於深紫外光的波長介於100至280nm之間且為不可見光源,故目前市面上具有深紫外光發光二極體的裝置中,會包含警示燈來提醒使用者,然而此種方式卻無法直接降低深紫外光對人體的損害。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克服上述缺點的殺菌結構,實為目前迫切之需求。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殺菌結構,其具有安全性較高的優勢。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實施例為一種殺菌結構,應用於電子裝置上,殺菌結構包含發光單元、開關單元、安全部件及遮蓋部件。發光單元用以於啟動時提供殺菌光源。開關單元連接於發光單元,用以切換開啟狀態或關斷狀態,並對應提供控制訊號以控制發光單元的運作。安全部件用以選擇性地在初始位置及最終位置之間移動,且包含穿孔。遮蓋部件可移動地鄰設於安全部件及開關單元,且遮蓋部件覆蓋於發光單元上,當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時,施予第一外力將遮蓋部件由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方向移動,使遮蓋部件部分穿設且卡合於安全部件的穿孔,並觸動開關單元切換為開啟狀態,而利用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啟動。
1、1a:殺菌結構
2:殼體
21:凹槽
22:第一機體
23:第二機體
24:轉軸部
3:發光單元
4:開關單元
41:滑動部
5:安全部件
51:推動部
52:第一連接部
521:第一子連接件
522:第二子連接件
53:穿孔
6:遮蓋部件
61:燈罩
62:第二連接部
621:本體
622:彎曲部
623:第一凸起部
624:第二凸起部
625:第三凸起部
7:彈性元件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第1圖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位於初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且遮蓋部件接收第一外力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4圖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位於初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且遮蓋部件接收第一外力時的結構示意圖。
第7A圖及第7B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的遮蓋部件與開關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第8A圖及第8B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的遮蓋部件與開關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於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其中第1圖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位於初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第3圖為第1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且遮蓋部件接收第一外力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殺菌結構1應用於電子裝置,例如手機,使電子裝置可提供殺菌功能,其中電子裝置具有殼體2,殼體2上具有凹槽21,凹槽21由殼體2的不具有螢幕的表面內凹所構成。殺菌結構1包含發光單元3、開關單元4、安全部件5、遮蓋部件6及彈性元件7。於本案圖式中,以虛線表示該元件未暴露於殼體2的外部,而以實線表示該元件暴露於殼體2的外部。發光單元3設置於殼體2的凹槽21內,以於啟動時提供殺菌光源,而發光單元3的光源投射方向為由發光單元3的設置位置朝向遠離電子裝置的方向,使用者可利用殺菌結構1的發光單元3對準欲殺菌的物品以進行殺菌,其中殺菌光源可為但不限為波長100-280nm的深紫外光。開關單元4設置於殼體2內,開關單元4相鄰於殼體2的凹槽21,且部份的開關單元4凸出於殼體2的凹槽21內,且開關單元4連接於發光單元3,開關單元4用以切換 開啟狀態或關斷狀態,且根據開啟狀態或關斷狀態而對應提供控制訊號,以利用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的運作與否,例如開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時,開關單元4提供的控制訊號可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反之,開關單元4切換為關斷狀態時,開關單元4提供的控制訊號可控制發光單元3關閉。於本實施例中,開關單元4為滑動開關,當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被外力帶動而隨之朝向安全部件5的方向滑動時,開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當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未被外力帶動或被外力帶動而隨之朝向遠離安全部件5的方向滑動時,則開關單元4切換為關斷狀態。
安全部件5至少部份地設置於殼體2內,用以選擇性地在初始位置及最終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安全部件5位於初始位置時,安全部件5部份地凸出於殼體2的一側,如第1圖所示,而當安全部件5移動至最終位置時,安全部件5的一側與殼體2的一側位於同一平面而無凸出於殼體2的一側,如第2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安全部件5包含推動部51及第一連接部52,推動部51及第一連接部52相互連接,推動部51可移動地鄰設且部分突出於殼體2的一側,用以選擇性地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二外力,以帶動第一連接部52同步朝向第一方向X移動,其中當使用者未施予第二外力於推動部51時,推動部51凸出於殼體2的一側,如第1圖所示,此時安全部件5位於初始位置,反之,當使用者施予第二外力於推動部51時,推動部51便帶動第一連接部52朝向第一方向X而由初始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如第2圖所示,當推動部51移動至與殼體2的一側位於同一平面而無凸出於殼體2的一側時,安全部件5便位於最終位置。第一連接部52包含穿孔53,穿孔53貫穿於第一連接部52。
部份的遮蓋部件6位於殼體2的凹槽21內,另外部分的遮蓋部件6位於殼體2內,遮蓋部件6可移動地鄰設於安全部件5及開關單元4,用以選擇性地覆蓋於發光單元3上,並接收使用者提供的第一外力以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且遮蓋部件6的移動方向垂直於安全部件5的移動方向,其中遮蓋部件6於未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時位於第一位置,且位於凹槽21內的遮蓋部件6覆蓋於發光單元3上,如第1圖所示。而當安全部件5移動至最終位置時,遮蓋部件6的設置位置對應於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穿孔53的設置位置,如第2圖所示。此時,使用者施予第一外力至遮蓋部件6,以使遮蓋部件6朝向安全部件5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而由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動,如第3圖所示,位於殼體2內的遮蓋部件6穿設且卡合於安全部件5的穿孔53,使位於凹槽21內的遮蓋部件6錯位於發光單元3且相鄰於開關單元4,並同時觸動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以使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朝向安全部件5的方向滑動,開關單元4由關斷狀態切換為開啟狀態,而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使得發光單元3利用殺菌光源進行光源投射。
於本實施例中,遮蓋部件6包含燈罩61及第二連接部62,燈罩61及第二連接部62相互連接,且燈罩61可移動地設置於凹槽21內,而第二連接部62則可移動地設置於殼體2內,且與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相互垂直設置,其中燈罩61用以選擇性地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以根據第一外力帶動第二連接部62朝向第二方向Y移動,其中第二方向Y垂直於第一方向X。當燈罩61於未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時,遮蓋部件6位於第一位置,且第二連接部62抵頂於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同時燈罩61覆蓋於發光單元3上且因第二連接部62與第一連接部52的相抵頂而無法移動,如第1圖所示,此時,燈罩61可阻擋發 光單元3的殺菌光源的光源投射。當安全部件5移動至最終位置時,第二連接部62的設置位置便對應於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穿孔53的設置位置,因此燈罩61可於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時由覆蓋於發光單元3的位置朝向第二方向Y(例如第一連接部52的方向)移動,在移動過程中,燈罩61將帶動第二連接部62朝向第一連接部52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移動,如第3圖所示,而使遮蓋部件6藉由第二連接部62穿設並卡合於安全部件5的穿孔53,且遮蓋部件6的燈罩61同時觸動凸出於凹槽21的開關單元4並與發光單元3錯位,且因遮蓋部件6的燈罩61觸動開關單元4,帶動開關單元4由關斷狀態切換為開啟狀態,並使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使得發光單元3利用殺菌光源進行光源投射。
彈性元件7設置於殼體2內,且彈性元件7的設置位置與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設置位置相對應,且彈性元件7的第一側連接固定於殼體2內的壁面,其中當安全部件5移動至最終位置時,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抵頂於彈性元件7的第二側,以壓縮彈性元件7,其中彈性元件7的第二側與第一側相對設置,一旦遮蓋部件6的第二連接部62脫離穿孔53時,彈性元件7便對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提供彈性恢復力,以使安全部件5根據彈性恢復力而由最終位置回復至初始位置,即回復至第1圖的狀態。
更進一步說明,當使用者欲啟動發光單元3時,須先推動安全部件5中凸出於殼體2的一側的推動部51,使推動部51帶動第一連接部52朝向第一方向X移動,當推動部51移動至與殼體2的一側位於同一平面時,安全部件5便位於最終位置,如第2圖所示,此時,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穿孔53的設置位置與遮蓋部件6的第二連接部62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故使用者可再施予第一外力於覆蓋發光單元3上之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使燈罩61朝向第二方向Y移動,進而使遮 蓋部件6的燈罩61位於第二位置而與發光單元3錯位,以使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不再覆蓋於發光單元3,如第3圖所示,與此同時,燈罩61亦觸動凸出於凹槽21的開關單元4,以帶動開關單元4由關斷狀態切換為開啟狀態,並使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如此一來,發光單元3便可利用殺菌光源進行光源投射。
而當使用者欲關閉發光單元3時,則施予第一外力至位於第二位置之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使遮蓋部件6帶動第二連接部62朝相反於第二方向Y的方向(即遠離第一連接部52的方向)移動,進而讓第二連接部62退出安全部件5的穿孔53,而遮蓋部件6由第二位置回復到第一位置以覆蓋發光單元3,即回復至第2圖的狀態,且在遮蓋部件6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的同時,遮蓋部件6的燈罩61同時遠離開關單元4以帶動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朝向遠離安全部件5的方向滑動,使開關單元4由開啟狀態切換為關斷狀態,且使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關閉。更甚者,在遮蓋部件6的第二連接部62退出安全部件5的穿孔53時,安全部件5會藉由第一連接部52接收彈性元件7所提供的彈性恢復力而由最終位置而回復至初始位置,即重新回復至第1圖所示的狀態。
由上可知,本案的殺菌結構1包含發光單元3、開關單元4、安全部件5、遮蓋部件6及彈性元件7,其中當安全部件5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二外力而移動至最終位置時,遮蓋部件6的燈罩61才能利用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帶動第二連接部62穿設並卡合於穿孔53,且遮蓋部件6的燈罩61同時帶動開關單元4開啟並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以進行光源投射,因此本案的殺菌結構1可先根據安全部件5的位置確認使用者是否有殺菌物品的意願,再確認使用者 具有殺菌物品的意願後才開啟發光單元3,因此本案的殺菌結構1可較安全地使用,避免對人體的損害。
請參閱第4圖至第6圖,其中第4圖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位於初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第5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第6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在安全部件移動至最終位置且遮蓋部件接收第一外力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殺菌結構1a應用於電子裝置,例如手提電腦,以進行殺菌,其中電子裝置的殼體2包含具有螢幕的第一機體22、具有鍵盤的第二機體23及轉軸部24,第一機體22具有凹槽21,凹槽21由第一機體22具有螢幕的表面內凹所構成。第一機體22可藉由轉軸部24旋轉而與第二機體23形成一夾角,或藉此第一機體22可蓋合於第二機體23上。本實施例的殺菌結構1a包含發光單元3、開關單元4、安全部件5、遮蓋部件6及彈性元件7。於本案圖式中,以虛線表示該元件未暴露於第一機體22的外部或第二機體23的外部,而以實線表示該元件暴露於第一機體22的外部或第二機體23的外部。本實施例的殺菌結構1a的發光單元3設置於第一機體22上的凹槽21內,以於啟動時提供殺菌光源,而發光單元3的光源投射方向為由發光單元3的設置位置朝向第一機體22的外部,而發光單元3於第一機體22蓋合於第二機體23上時對準第二機體23具有鍵盤的表面,以對鍵盤或觸控面板進行殺菌,其中殺菌光源可為但不限為波長100-280nm的深紫外光。
開關單元4設置於第一機體22內,開關單元4相鄰於第一機體22的凹槽21,且部份的開關單元4凸出於第一機體22的凹槽21內,且開關單元4連接於發光單元3,開關單元4用以切換開啟狀態或關斷狀態,且根據開啟狀態或關斷狀態而對應提供控制訊號,以利用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的運作與否,例如開 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時,開關單元4提供的控制訊號可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反之,開關單元4切換為關斷狀態時,開關單元4提供的控制訊號可控制發光單元3關閉。於本實施例中,開關單元4為觸動開關,當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被外力觸動時,開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當凸出於凹槽21的部份開關單元4未被外力觸動時,則開關單元4切換為關斷狀態。
安全部件5包含推動部51及第一連接部52,其中推動部51及第一連接部52相互獨立,部份的推動部51位於第二機體23內,另外部分的推動部51朝向第一機體22的方向而凸出於第二機體23,其中位於第二機體23內的推動部51係以固定於第二機體23內的方式設置,而當第一機體22及第二機體23根據轉軸部24進行相對旋轉時,位於第一機體22內的推動部51則不會根據第一機體22的旋轉而旋轉或移動。當第一機體22與第二機體23之間為開啟狀態而使第二機體23與第一機體22之間存在夾角時,如第4圖所示,推動部51與第一連接部52相互接觸以產生第二外力給第一連接部52,而使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固定而位於安全部件5的初始位置,如第4圖所示,反之,當第一機體22朝向蓋合於第二機體23的方向旋轉,而使第二機體23與第一機體22之間的夾角小於特定角度時,如第5圖所示,推動部51未與第一連接部52相接觸,即代表推動部51與第一連接部52之間未產生第二外力給第一連接部52,則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朝向相反於第一方向X的方向移動,此時安全部件5由初始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52位於第一機體22內,且具有第一子連接件521及第二子連接件522,第一子連接件521位於第一機體22內,且相鄰於第一機體22及第二機體23之間的轉軸部24,第一子連接件521可選擇性地與推動部51相接觸,以於接觸時接收推動部51與第一連接部52之間所產生的第二外力, 第二子連接件522位於第一機體22內,且連接於第一子連接件521,其中第二子連接件522與第一子連接件521為一體成型結構,其中於推動部51接觸第一子連接件521時,第二子連接件522與推動部51位於第一子連接件521的相對兩側,且位於第一子連接件521的相對兩端,其中第一子連接件521及第二子連接件522垂直設置。第二子連接件522包含穿孔53,穿孔53貫穿於第二子連接件522。
彈性元件7設置於第一機體22內,且彈性元件7的設置位置與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的設置位置相對應,且彈性元件7的第一側連接固定於第一機體22的內壁面,其中當安全部件5位於初始位置時,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抵頂於彈性元件7的第二側,以壓縮彈性元件7,其中彈性元件7的第二側與第一側相對設置,當第一機體22朝向蓋合於第二機體23的方向旋轉,而使第二機體23與第一機體22之間夾角小於特定角度時,如第5圖所示,彈性元件7便對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提供彈性恢復力,以使安全部件5根據彈性恢復力由初始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
遮蓋部件6包含燈罩61及第二連接部62,燈罩61及第二連接部62相互連接,且燈罩61可移動地設置於凹槽21內,而第二連接部62則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機體22內,且與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相互垂直設置,其中燈罩61用以選擇性地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以根據第一外力帶動第二連接部62朝向第二方向Y移動,其中第二方向Y垂直於第一方向X。當燈罩61於未接收第一外力時,遮蓋部件6位於第一位置,且第二連接部62抵頂於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同時燈罩61覆蓋於發光單元3上且因第二連接部62與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的相抵頂而無法移動,如第4圖所示,此時,燈罩61可阻擋發光單元3的殺菌光源的光源投射。當安全部件 5移動至最終位置時,第二連接部62的設置位置便對應於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穿孔53的設置位置,如第5圖所示,因此燈罩61可於接收使用者所施予的第一外力時由覆蓋於發光單元3的位置朝向第二方向Y(例如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的方向)移動,在移動過程中,燈罩61將帶動第二連接部62朝向第一連接部52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移動,如第6圖所示,而使第二連接部62穿設並卡合於穿孔53,且遮蓋部件6的燈罩61同時觸動凸出於凹槽21的開關單元4並與發光單元3錯位,且因遮蓋部件6的燈罩61觸動開關單元4,帶動開關單元4由關斷狀態切換為開啟狀態,並使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使得發光單元3利用殺菌光源進行光源投射。
更進一步說明,當使用者欲啟動發光單元3時,需先將第一機體22朝向蓋合於第二機體23的方向旋轉,而使第一機體22及第二機體23之間的夾角小於特定角度時,如第5圖所示,而使推動部51脫離第一連接部52,此時彈性元件7可對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第二子連接件522提供彈性恢復力,以使安全部件5由初始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此時,安全部件5的第一連接部52的穿孔53的設置位置與遮蓋部件6的第二連接部62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故使用者可再施予第一外力於覆蓋發光單元3上之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使燈罩61朝向第二方向Y移動,進而使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位於第二位置而與發光單元3錯位,以使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不再覆蓋於發光單元3,如第6圖所示,與此同時,燈罩61亦觸動凸出於凹槽21的開關單元4,以帶動開關單元4由關斷狀態切換為開啟狀態,並使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啟動,如此一來,發光單元3便可利用殺菌光源進行光源投射。
而當使用者欲關閉發光單元3時,則施予第一外力至位於第二位置之遮蓋部件6的燈罩61,使遮蓋部件6帶動第二連接部62朝相反於第二方向Y的方向(即遠離第一連接部52的方向)移動,進而讓第二連接部62退出安全部件5的穿孔53,而遮蓋部件6由第二位置回復到第一位置以覆蓋發光單元3,即回復至第5圖的狀態,且在遮蓋部件6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的同時,遮蓋部件6的燈罩61同時遠離開關單元4,以帶動開關單元4由開啟狀態切換為關斷狀態,並使開關單元4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3關閉。此時,第一機體22及第二機體23之間的夾角可根據需求重新回復於大於特定角度,如第4圖所示。
請參閱第7A圖及第7B圖並配合第4圖,其中第7A圖及第7B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的遮蓋部件與開關單元的結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遮蓋部件6的第二連接部62更包含本體621、彎曲部622及第一凸起部623,彎曲部622由本體621的一端彎曲延伸所構成,且彎曲部622連接於燈罩61的一端,其中彎曲部622分別垂直於本體621及燈罩61。第一凸起部623設置於彎曲部622,且由彎曲部622朝向開關單元4的方向延伸所構成。開關單元4為觸動開關,且固設於第一機體22內,其中當使用者施予第一外力給燈罩61時,帶動第一凸起部623以朝向開關單元4的方向移動以觸動開關單元4,而使開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如第7B圖所示;或者使用者施予第一外力而帶動第一凸起部623以遠離開關單元4的方向移動以釋放開關單元4,而使開關單元4切換為關斷狀態,如第7A圖所示。
於一些實施例中,殺菌結構1a的開關單元4除了可為觸動開關更可為其他形式的開關。請參閱第8A圖及第8B圖並配合第4圖,其中第8A圖及第8B圖為第4圖所示的殺菌結構的遮蓋部件與開關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相較於第7A圖及第7B圖的開關單元4為觸動開關,本實施例的開關單元4為 滑動開關,開關單元4的頂側與第二連接部62的本體621的底側相互貼合,且具有滑動部41,滑動部41凸出於開關單元4的頂側,且滑動部41為可滑動結構,以使開關單元4根據滑動部41的位置而對應開啟或關閉。本實施例的遮蓋部件6更包含第二凸起部624及第三凸起部625,第二凸起部624及第三凸起部625皆設置於本體621上,且凸出於本體621的表面,並皆相鄰於本體621的底側,第三凸起部625位於燈罩61及第二凸起部624之間,且開關單元4的滑動部41位於第二凸起部624及第三凸起部625之間,其中第二凸起部624及第三凸起部625於遮蓋部件6移動時選擇性地推動滑動部41,以對應地使開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或關斷狀態。例如第8A圖所示,遮蓋部件6的燈罩61覆蓋於發光單元3,帶動第二連接部62上的第二凸起部624推動滑動部41,而使開關單元4切換為關斷狀態。而如第8B圖所示,遮蓋部件6的燈罩61未覆蓋於發光單元3,而使發光單元3暴露,帶動第二連接部62上的第三凸起部625推動滑動部41,而使開關單元4切換為開啟狀態。
綜上所述,本案的殺菌結構包含發光單元、開關單元、安全部件、遮蓋部件及彈性元件,其中當安全部件接收使用者施予的第二外力而移動至最終位置時,遮蓋部件的燈罩才能利用使用者施予的第一外力帶動第二連接部穿設並卡合於穿孔,且遮蓋部件的燈罩同時帶動開關單元開啟並根據控制訊號控制發光單元啟動以進行光源投射,因此本案的殺菌結構可先根據安全部件的位置確認使用者是否有殺菌物品的意願,再確認使用者具有殺菌物品的意願後才開啟發光單元,因此本案的殺菌結構可較安全地使用,避免對人體的損害。
1:殺菌結構
2:殼體
21:凹槽
3:發光單元
4:開關單元
5:安全部件
51:推動部
52:第一連接部
6:遮蓋部件
61:燈罩
62:第二連接部
7:彈性元件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殺菌結構,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上,且該殺菌結構包含:一發光單元,用以於啟動時提供一殺菌光源;一開關單元,連接於該發光單元,用以切換一開啟狀態或一關斷狀態,並對應提供一控制訊號以控制該發光單元的運作;一安全部件,用以選擇性地在一初始位置及一最終位置之間移動,且包含一穿孔;以及一遮蓋部件,可移動地鄰設於該安全部件及該開關單元,且該遮蓋部件覆蓋於該發光單元上,當該安全部件移動至該最終位置時,施予一第一外力將該遮蓋部件由一第一位置往一第二位置方向移動,使該遮蓋部件部分穿設且卡合於該安全部件的該穿孔,並觸動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開啟狀態,而利用該控制訊號控制該發光單元啟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當該遮蓋部件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遮蓋部件錯位於該發光單元。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當該遮蓋部件朝遠離該安全部件的方向移動,該遮蓋部件退出該安全部件的該穿孔且覆蓋於該發光單元,並遠離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關斷狀態,而利用該控制訊號控制該發光單元關閉。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該安全部件更包含一推動部及一第一連接部,該推動部及該第一連接部相互連接,且該穿孔貫穿於該第一連接部,該推動部可移動地鄰設且部分突出於該殼體的一第一側,當施予一第二外力於該推動部時,該推動部帶動該第一連接部由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殼體具有一凹槽,且該遮蓋部件包含一燈罩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燈罩及該第二連接部相互連接,該燈罩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凹槽內,該第二連接部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殼體內,且與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相互垂直設置,而該遮蓋部件係藉由該第二連接部穿設並卡合於該安全部件的該穿孔。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殺菌結構包含一彈性元件,與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相對應,該彈性元件的一第一側連接固定於該殼體內的一壁面,當該安全部件移動至該最終位置時,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抵頂於該彈性元件的一第二側,當該遮蓋部件脫離該穿孔時,該彈性元件對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提供一彈性恢復力,以使該安全部件根據該彈性恢復力而由該最終位置回復至該初始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電子裝置的一殼體包含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與一轉軸部,該第一機體係藉由該轉軸部旋轉而與該第二機體形成一夾角,該安全部件包含一推動部及一第一連接部,該推動部及該第一連接部相互獨立,該第一連接部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內,該推動部係凸出於該第二機體,且該穿孔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上,當該夾角大於一特定角度時,該推動部與該第一連接部相互接觸以產生一第二外力給該第一連接部,而使該第一連接部位於該初始位置,當該夾角小於該特定角度時,該推動部脫離該第一連接部,而使該第一連接部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具有一第一子連接件及一第二子連接件,該第一子連接件位於該第一機體內,該第二子連接件 位於該第一機體內且連接於該第一子連接件,其中該第二子連接件與該第一子連接件為一體成型結構,且相互垂直設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第二外力係透過該第一子連接件與該推動部相互接觸而產生。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殺菌結構包含一彈性元件,與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相對應,且該彈性元件的一第一側固定於該第一機體的一內壁面,當該安全部件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抵頂於該彈性元件的一第二側以壓縮該彈性元件,當該夾角小於該特定角度時,該彈性元件便對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提供一彈性恢復力,以使該安全部件根據該彈性恢復力由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第一機體更具有一凹槽,且該遮蓋部件包含一燈罩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燈罩及該第二連接部相互連接,該燈罩可移動地設置於該凹槽內,該第二連接部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內,且與該安全部件的該第一連接部相互垂直設置,而該遮蓋部件係藉由該第二連接部穿設並卡合於該安全部件的該穿孔。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第二連接部包含一本體、一彎曲部及一第一凸起部,該彎曲部由該本體的一端彎曲延伸所構成,且該彎曲部連接於該燈罩的一端,該彎曲部分別垂直於該燈罩及該本體,該第一凸起部設置於該彎曲部,且由該彎曲部朝向該開關單元的方向延伸所構成,而該第一凸起部依據該第一外力觸動該開關單元,以對應地使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開啟狀態。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殺菌結構,其中該開關單元的一頂側與該第二連接部的一底側相互貼合,且該開關單元為滑動開關,該開關單元具有一滑動部,該滑動部凸出於該開關單元的一頂側,該遮蓋部件更包含一第二凸起部及一第三凸起部,該第二凸起部及該第三凸起部皆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上,且相鄰於該第二連接部的該底側,該滑動部位於該第二凸起部及該第三凸起部之間,其中該第二凸起部及該第三凸起部於該遮蓋部件移動時選擇性地推動該滑動部,以對應地使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開啟狀態或該關斷狀態。
TW110139152A 2021-10-21 2021-10-21 殺菌結構 TWI774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152A TWI774589B (zh) 2021-10-21 2021-10-21 殺菌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9152A TWI774589B (zh) 2021-10-21 2021-10-21 殺菌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4589B true TWI774589B (zh) 2022-08-11
TW202318139A TW202318139A (zh) 2023-05-01

Family

ID=8380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152A TWI774589B (zh) 2021-10-21 2021-10-21 殺菌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458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2252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Nicholas Harmon Hand held sterilization devices
TWM496485U (zh) * 2014-09-30 2015-03-01 Search Light Taiwan Co Ltd 攜帶式殺菌器
CN111920972A (zh) * 2020-07-22 2020-11-13 深圳市云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结构及消毒盒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02252A1 (en) * 2008-10-27 2010-04-29 Nicholas Harmon Hand held sterilization devices
TWM496485U (zh) * 2014-09-30 2015-03-01 Search Light Taiwan Co Ltd 攜帶式殺菌器
CN111920972A (zh) * 2020-07-22 2020-11-13 深圳市云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结构及消毒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139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1133B (zh) 照明結構
CN106484037B (zh) 电子装置
KR102291802B1 (ko) 살균기능을 가지는 버튼모듈
EP3005025B1 (en) A control unit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apparatus
TWI774589B (zh) 殺菌結構
EP3005024B1 (en) A control unit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al apparatus
TWI580896B (zh) 燈管及其端蓋結構
KR20170088593A (ko) 승강기용 버튼구조체
TWM606082U (zh) 具殺菌消毒功能的電子裝置
CN115998063A (zh) 杀菌结构
US7600931B2 (en) Lens cap device
CN203522848U (zh) 一种带手电筒的手机
WO2005062853A3 (en) Touch-activated purse illumination assembly
TWI388764B (zh) 照明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及應用其之電子設備
CN109213275B (zh) 笔记本电脑
TWI603356B (zh) 按鍵結構
KR20120013768A (ko) 화상 투사 장치
TW202022553A (zh) 筆記型電腦
TWI776704B (zh) 開關裝置
TWI765488B (zh) Uv殺菌燈模組
CN2929820Y (zh) 鼠标装置
KR102600588B1 (ko) 스위치 소독기
TWI817497B (zh) 智慧型門鎖裝置
KR100615647B1 (ko) 메인 스위치 오조작 방지장치
TWI709845B (zh) 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