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3141B -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3141B
TWI773141B TW110105820A TW110105820A TWI773141B TW I773141 B TWI773141 B TW I773141B TW 110105820 A TW110105820 A TW 110105820A TW 110105820 A TW110105820 A TW 110105820A TW I773141 B TWI773141 B TW I7731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isk
notification
user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5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4353A (zh
Inventor
杜昱璋
Original Assignee
杜昱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杜昱璋 filed Critical 杜昱璋
Priority to TW110105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314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1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4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435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包含:一感知模組,係至少包含一危險感測系統;至少一終端資料源,係提供訊息源並連接該該危險感測系統;一處理中心,係至少包含一危險分級系統且具有提供預判後續行為之演算式,該危險分級系統連接該危險感測系統;一應對模組,係呈雙向分別連接於該危險分級系統與該處理中心;一伺服器系統,係連接於該處理中心;透過該感知模組之該終端資料源,偵測及感知當事人周遭範圍,有危險圖之人事物並以演算法預判後續行為,並分級危險別,作為後續進入防範或反制作動之依據。

Description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裝置及系統,尤指一種當具有攻擊或騷擾或侵犯意圖者被裝置偵測即發出警告或呼救之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按在現今社會,有越來越多人對於自身保護的意識更加抬頭,但是往往還是會從社會案件上看見令人髮指的行為,例如:夜晚有獨自走在路上的女性、孩童遭遇不測;前面所述案例促使更多人自主意識周遭環境的危險性,而現在市場上,對於這種危險其實沒有系統性地應對機制;舉例來說:現在單獨女性的反制方式,多為透過手持或攜帶裝置,如:防狼噴霧、警報器,嚇阻擊退來犯者;這些裝置雖然對來犯者有效,但女性需要事先察覺周遭環境是有危險的,如果女性本身沒有意識到,或是在酒醉的情況下,多半無法發揮效用;目前的防治、反制裝置及系統,歸納出以下問題:(1).手持或攜帶反制裝置有保存期限(例如:防狼噴霧);(2).發生情況後,需要受害人自行通知警察,或是周邊有善心人士,協助報警處理;(3).裝置只有嚇阻作用,無法讓來犯者停止行動(例如:防狼警報器),是有很多先進在此領域中發明各種專利,申請人茲依((偵測攻擊)或(偵測侵犯)或(偵測騷擾)或(偵測惡意)或(Detect attack)或(Detect violations)或(Detect malicious)或(Detect harassment))((Device)或(system))((bag)或(cloth)或(Accessories));((偵測攻擊)或(偵測侵犯)或(偵測騷 擾)或(偵測惡意))(可攜帶);(求救裝置)(偵測)作為關鍵字查詢,得到檢索結果。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207411680U「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實用新型專利,由其內容及請求項得知「該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包括包體和手提帶,包體上下均設有手提帶,手提帶頂部內部設有振動器且設有第三開關按鈕,包體上靠近手提帶一端設有拉鍊,拉鍊靠近拉頭的位置設有位置,包體放置設有防狼器放置袋,防狼器放置袋放置有溫度顯示屏,溫度顯示屏兩側面固定配備溫度感應器,溫度顯示屏上方設有攝像頭並在上方設有報警器,攝像頭和溫度顯示屏之間設有壓力感應器,攝像頭上方設有第一開關按鈕,第一開關按鈕旁邊均安裝有指示燈,防狼器放置袋另一側側設有第二開關按鈕,第二開關按鈕下方內嵌設有變溫墊,包體底部內嵌設有蓄電池,當拉鍊被別人拉開時可觸發電路,提示使用者有小偷,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適合推廣。」「1.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包括包體cl)和手提帶(3),其特徵在於,所述包體a)兩側上方均設有所述手提帶(3),所述手提帶(3)頂部內設有振動器(6)且一側設有第三開關按鈕(15),所述包體(1)上靠近所述手提帶(3)一端設有拉鍊(4),所述拉鍊(4)靠近拉頭的位置設有觸發器(5),所述包體(1)一側設有防狼器存放袋(2),所述防狼器存放袋(2)一側設有溫度顯示屏(10),所述溫度顯示屏(10)兩側固定設有溫度感應器(16),所述溫度顯示屏(10)上方設有攝像頭(9)且下方設有報警器(11),所述攝像頭(9)和所述溫度顯示屏(10)之間設有壓力感應器(17),所述攝像頭(9)上方設有第一開關按鈕(7),所述第一開關按鈕(7)兩側均安裝有指示燈(8),所述防狼器存放袋(2)另一側設有第二開關按鈕(12),所述第二開關按鈕(12)下方內嵌設有變溫墊(13),所述包體(1)底部內 嵌設有蓄電池(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振動器(6)為長條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狼器存放袋(2)為彈性布材料且頂端開口較小,且所述防狼器存放袋(2)內設有電擊器和防狼噴霧。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變溫墊(13)內設有電熱絲。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報警器(11)內安裝有擴音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力感應器(17)鑲嵌在所述包體(1)表層內。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觸發器(5)和所述蓄電池(14)、所述第一開關按鈕(7)、所述報警器(11)、所述振動器(6)、所述指示燈(8)依次電性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其特徵在於,所述蓄電池(14)和所述溫度感應器(16)、所述溫度顯示屏(10)、所述壓力感應器(17)、所述變溫墊(13)、所述攝像頭(9)、所述指示燈(8)、所述第二開關按鈕(12)、所述第三開關按鈕(15)以及電熱絲電性連接。」;是前揭該專利為一種防盜防狼手提包,具有溫感器、警報器、壓力感測器之裝置,其僅限於於手提包,無法隨用戶穿載、包等隨身用品安裝。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美國公開號:CN104809849A/TW201535329A/US20150213306A1(其皆放棄答辯)「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裝置,方法及系統」發明專利,就其內容及請求項得知係「用於自動檢測可疑人員的存在的裝置,方法和系統包括:從GPS單元接收用戶的地理位置以及從攝像機接收與用戶背後的場景有關的圖像信息;執行面部識別技術以捕獲場景中的人臉,記錄每個人臉在場景中出現的時間長度,如果該時間超過預定閾值 則將其標記為危險,將危險人臉的圖片保存在存儲單元中,並發出警報通知並發送如果危險人的距離增加了預定的距離閾值,則該危險人的臉和用戶到當地警察局的地理位置。」、「1.一種自動偵測色狼求救裝置,該裝置包括:攝像機,用於即時拍攝使用者身後場景;GPS組件,用於即時定位使用者地理位置;存儲單元,用於存儲危險人臉的照片;控制單元,用於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捕捉所述攝像機即時拍攝的使用者身後場景中的每個人臉圖像並分別記錄所述每個人臉圖像的持續時間,將所述持續時間超過預定值的每個人臉圖像記錄為危險人臉,通過所述攝像機將所述危險人臉通過拍照後保存於所述存儲單元中,在每個危險人臉的正常臉距急速變大時,發出警報提示,並將所述每個危險人臉的照片和使用者所在地理位置以簡訊形式發送到當地警局;微處理器,用於控制所述控制單元的運行;所述的攝像機、GPS組件、存儲單元、控制單元及微處理器通過電路電氣連接。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裝置,所述正常臉距是指在所述持續時間內平均量測到的所述危險人臉的臉距。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裝置,所述臉距是指攝像機對使用者身後場景即時拍攝過程中捕捉人臉時出現的對焦框大小。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裝置,自動偵測色狼求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急速變大是指所述正常臉距在預定時間內變成兩倍或其他倍數大小。5.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進行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通過GPS組件即時定位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資訊和通過攝像機對使用者身後場景即時拍攝的資訊;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捕捉使用者身後場景中的每個人臉圖像並分別記錄所述每個人臉圖像的持續時間,並將所述持續時間超過預定值的每個人臉圖像記錄為危險人臉;將所述危險人臉通過所述攝像機拍照 後保存於存儲單元中;當所述危險人臉的正常臉距急速變大時,發出警報提示,並將所述危險人臉的照片和使用者所在地理位置以簡訊形式發送到當地警局。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方法,所述正常臉距是指在所述持續時間內平均量測到的所述危險人臉的臉距。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方法,所述臉距是指攝像機對使用者身後場景即時拍攝過程中捕捉人臉時出現的對焦框大小。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方法,所述急速變大是指所述平均臉距在預定時間內變成兩倍或其他倍數大小。9.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進行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系統,應用在使用者隨身佩戴的飾物上,該系統包括:資訊接收模組,用於接收GPS組件即時定位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資訊和通過攝像機對使用者身後場景即時拍攝的資訊;所述的資訊接收模組,還用於採用人臉識別技術捕捉使用者身後場景中的每個人臉圖像並分別記錄所述每個人臉圖像的持續時間,並將所述持續時間超過預定值的每個人臉圖像記錄為危險人臉;保存模組,用於將所述危險人臉通過攝像機拍照後保存於存儲單元中;報警模組,用於當所述正常臉距急速變大時,發出警報提示,並將所述危險人臉的照片和使用者所在地理位置以簡訊形式發送到當地警局。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系統,所述正常臉距是指在所述持續時間內平均量測到的所述危險人臉的臉距。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系統,所述臉距是指攝像機對使用者身後場景即時拍攝過程中捕捉人臉時出現的對焦框大小。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系統,所述急速變大是指所述平均臉距在預定時間內變成兩倍或其他倍數大小。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系統,所述隨身佩戴的飾物包括眼鏡、皮 帶。」,是前揭專利揭露偵測一種人臉辨識時長以判定危險的方法,其美國案的答辯引證案主要技術為人臉辨識並偵測距離之技術;雖其有利用對焦辨識距離,並搭配時間預定值判定危險人臉,並提出警示,然其並無揭露具備智能學習、更新危險分級資料庫,並提出對應的通報、反制、逃跑功能。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5608835B「一種無線安全預警源」發明專利,就其內容及請求項得知「該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線預警安全源,通過無線網絡與用戶的便攜式終端設備相連,包括檢測模塊,通過無線信號檢測信號覆蓋中存在的人群;警告信息生成模塊根據檢測結果產生周圍人群。檢測模塊測試結果並顯示信息;外圍人群指示信息反饋到用戶的便攜式終端設備,由發送模塊通過終端設備對用戶進行周圍環境預警。通過預警的無線安全源,人群可以提前通知用戶周圍的情況,以便用戶可以提前發現危險信息,採取預防措施,如走彎路,提前脫下防身用具。預警器內置無線安全預警源,大大提高了防禦器的防護效果。」、「1.一種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通過無線網絡與用戶隨身攜帶的終端設備相連,包含:檢測模組,用於通過無線信號檢測信號覆蓋範圍記憶體在的人群;預警資訊生成模組,用於根據所述檢測模組的檢測結果生成周邊人群指示資訊;發送模組,用於將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回饋到所述用戶隨身攜帶的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終端設備對所述用戶進行周圍環境預警;第一計算模組,用於根據所述檢測模組的檢測結果,計算所述信號覆蓋範圍內各行人與用戶的距離;第一存儲模組,用於保存所述第一計算模組計算得到的各行人與用戶的距離;所述預警資訊生成模組還用於判斷各行人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是否在預設的預警距離範圍內,如果所述行人與用戶間的距離在預設的預警距離範圍內,且持續時間超出第一預設時長,則生成所 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中至少包含一告警指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內置於防身器具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至少包含預設距離範圍內行人數量及各行人與用戶的方位、距離;所述無線安全預警設備連接的終端設備為屏顯式移動終端,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以圖示形式在所述移動終端的顯示屏上動態顯示。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組還用於檢測信號覆蓋範圍內人群的生命體徵;所述無線安全預警設備還包含:第二存儲模組,用於保存所述檢測模組檢測到的各行人的生命體徵資訊;所述預警資訊生成模組還用於判斷預設距離範圍內各行人的生命體徵是否在預設的預警範圍內,如果所述行人的生命體徵在預設的預警範圍內,且持續時間超出第二預設時長,則生成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中至少包含一告警指示。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模組還用於檢測信號覆蓋範圍內人群的生命體徵;所述無線安全預警設備還包含:第二存儲模組,用於保存所述檢測模組檢測到的各行人的生命體徵資訊;所述預警資訊生成模組還用於判斷預設距離範圍內各行人的生命體徵是否在預設的預警範圍內,如果所述行人的生命體徵在預設的預警範圍內,且持續時間超出第二預設時長,且所述行人處於狹窄區域或者位於障礙物後,則生成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中至少包含一告警指示。6.根據權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行人的生命體徵至少包含以下之一:行人的心跳頻率、或呼吸頻率、或脈搏幅度;所述預警範圍至少包含以下之一:心跳頻率預警範圍、或呼吸頻率預警範圍、或脈搏幅度預警範 圍。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告警指示為鳴音警報指示,或者所述告警指示為所述與用戶間的距離在預設的預警距離範圍內且持續時間超出第一預設時長的行人的位置指示資訊;或者所述告警指示為生命體徵在預設的預警範圍內且持續時間超出第二預設時長的行人的位置指示資訊;或者;所述告警指示為處於狹窄區域或者位於障礙物後、生命體徵在預設的預警範圍內、且持續時間超出第二預設時長的行人的位置指示資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周邊人群指示資訊中還包含:無人區域的位置指示資訊和/或行人密集區域的位置指示資訊。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安全預警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無線安全預警設備連接的終端設備至少包含以下之一:耳機、腕帶、手環、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是前揭專利主要雖揭露一種無線安全預警源偵測周圍人生命特徵(手掌率、呼吸、脈搏)、動作、距離、時間長以判定警報指令預防危機;然其並未包含於聲音、輪廓、影像、測距、性別辨識、臉部特徵等訊息搜集;亦無揭露將搜集之數據進行演算透過危險分級資料庫比對,進行危險應對,且其應對方式亦未揭露於提醒、反制或通報等,更無揭露被危險特徵數據學習以及智慧演算。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4333654B及美國公告US9928710B2「危險提醒方法及裝置以及便攜式電子設備」發明專利,就其請求項1及11得知內容係「1.一種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危險提醒方法,包括:檢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持機者是否處於危險潛在狀態;在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持機者處於危險潛在狀態的情況下,比較該持機者處於危險潛在狀態的持續時長數據T與一預設時長數據To;以及在該持續時長數據T大於或等於該預定時 長數據To的情況下,該持機者進行危險提醒,其中,在確定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手持機者處於危險潛在狀態之後並且在比較該手持機者處於危險潛在狀態的持續時長數據T與一時序時長數據到之前,所述危險提醒方法還包括檢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是否處在危險機率增大狀態,在該便攜式電子設備處在危險機率加大狀態時,轉化為數值到一非零值,其中,該危險機率增大狀態包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移動速度大於預定值的狀態,該便攜式電子設備所處環境的光照度超出預定值的狀態,或該便攜式電子設備被放置或傾斜的持握狀態,其中,該危險潛在狀態包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持機者在移動的同時使用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狀態。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檢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持機者是否處於危險潛在狀態包括:檢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中是否有應用程序正在運行中;以及檢測該便攜式電子設備是否處於移動狀態,在該便攜式電子設備位於移動狀態且該便攜式電子設備中有應用程序在運行中的情況下,確定該便攜式電子設備處於危險潛在狀態。一種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危險警報裝置,包括:潛在危險狀態檢測部分;危險概率檢測單元;計時單元;控制部分;和危險警報單元,其中,潛在危險狀態檢測部分被配置為檢測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持有者是否處於潛在危險狀態,危險概率檢測單元被配置為檢測便攜式電子設備是否處於增加的危險概率狀態,並且增加的危險概率狀態包括其中便攜式電子設備具有大於預定值的行進速度的狀態和狀態。便攜式電子設備被垂直或傾斜保持的狀態,計時單元被配置為對持有者處於潛在危險狀態的持續時間數據T進行計數,該持續時間數據T對應於持有者處於潛在危險狀態的至少兩個不連續移動持續時間之和隨著移動,至少兩個不連續的移動持續時間被固定的持續時間隔開,在固定的持續時間中,檢測到保持器處於固定狀態,控制部 分配置為:響應於檢測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行進速度大於預定值並且便攜式電子設備垂直或傾斜保持,減小預設持續時間數據T0的值;和確定所述持續時間數據T是否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持續時間數據T0,並確定所述便攜式電子設備的持有者處於潛在危險狀態時是否進行危險提示;危險警報單元被配置為執行危險警報操作。‧‧‧」;是前揭專利雖揭露檢測危險並給予危險提醒之裝置與方法,接收危險潛在資料,並進行危險提醒,但並未揭露重力感測、加速度感測、光感測器及聲音、輪廓、影像、測距、性別辨識、臉部特徵等訊息搜集;亦未揭露將搜集之數據進行演算透過危險分級資料庫比對,進行危險應對,更未揭露應對方式於提醒、反制或通報等及被危險特徵數據學習以及智能演算。
例如習用日本公開公開號:JP2007004285A「携帯型警報装置」發明專利,其係揭露一種可便於攜帶的警報裝置,類似汽車高速接近時發出警告的功能;檢測使用者與障礙物相對距離或速度,若偵測到危險發出警報。然並未揭露將收集到之資料處理,演算,統計出可能之目標物或對象之處理中心;未揭露危險分級;未揭露犯罪資料庫連線與資料處理;未揭露可連線與離線之處理。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5528858B「多功能防身用緊急報警系統」發明專利,就其內容及請求項1得知「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防身用緊急報警系統,包括資料拍攝儲存模組、視頻資料錄入模組、報警控制模組、資料輸送模塊和安防服務雲台,其中,資料拍攝儲存模組主要功能是拍攝身邊的安防視頻和圖片資料,並無線連接有多個自動拍攝系統,資料輸送模組設置在資料拍攝儲存模組與報警控制模組之間;報警控制模組中設置有燈光報 警裝置、資料展示顯示模組,並設置有資料儲存器、防身伸縮器、電擊防身器、資料輸出模組和報警信號轉換模組。本發明系統能有效地采集安防資料,並方便根據需要實現報警處理,改善了安防處理效果,方便根據需要使用,特別是具有報警聯動系統也設置有切身佩戴的安防器具,可以及時報警和應急處理。1.一種多功能防身用緊急報警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資料拍攝儲存模組、視頻資料錄入模組、報警控制模組、資料輸送模組和安防服務雲台,其中,資料拍攝儲存模組主要功能是拍攝身邊的安防視頻和圖片資料,並無線連接有多個自動拍攝系統,資料輸送模組設置在資料拍攝儲存模組與報警控制模組之間,而資料輸送模組由安防服務雲台負責安排和管理;視頻資料錄入模組與資料輸送模組之間設置有資料轉換模組;報警控制模組中設置有燈光報警裝置、資料展示顯示模組,並設置有資料儲存器、防身伸縮器、電擊防身器、資料輸出模組和報警信號轉換模組,報警控制模組與數據輸送模組采用無線或者有線方式相連;所述上述系統具體工作流程如下:(1)將報警控制模組安裝在需要安防的場合或者由安防人員攜帶,報警控制模組設置有多種資訊採集方式,能夠根據需要選擇使用,這些資料獲取方法包括掃描錄入、視頻錄入,還包括無線接收方式,當需要錄入環境資料時,通過安防器使用者向報警控制模組的接收端發送請求,以便報警控制模組中的資料獲取裝置能夠準備錄入環境資料;(2)需要發送的資料通過自動拍攝系統發送,這些資訊通過設置在報警控制模組中的資料發送單元轉送給資料拍攝儲存模組,發送前,這些資料會預先錄入在設置在報警控制模組中的資料庫中,並針對資料進行預處理後,自動生成緊急事件工D,並將此ID作為緊急事件的唯一判斷和索引;這些緊急事件資料將在資料庫中進行初步分類後,通過資料拍攝儲存模組根據自動拍攝系統資料獲取到的資 料,進行資料處理,通過數據處理轉換系統,進行資料轉換,這些資料轉換後根據資料情況進行分類處理,然後根據資料庫錄入規則進行錄入轉換處理;(3)利用視頻資料錄入模組對資料進行收集,並利用資料轉換模組轉換資料,轉換後的資料進入資料輸送模塊,這些資料通過資料輸送模組發送給安防服務雲台,安防服務雲台針對這些資料進行儲存,同時根據規則進行判斷處理,做出相應的動作,其中判斷處理包括針對事件是否存在暴力、存在恐怖襲擊方面進行判斷,並根據情況予以分析和處理,其中,暴力、恐怖行為則通過公安聯動系統實現報警,並重新發送給數據輸送模組,進一步通過數據輸送模組發送給報警控制模組;(4)報警控制模組接收到相應的暴力襲擊或者侵害資訊時,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動作,其中,燈光報警裝置會閃爍報警,並通過鳴笛報警器發出鳴笛報警,同時,相應的情況予以儲存在資料儲存器中,同時,防身伸縮器和電擊防身器會準備就緒,一旦出現侵害受害人行為,則會進行緊急處理,且會進一步激發報警信號轉換模組,通過資料輸出模組向安防服務雲台報送GPS資訊求救,且進一步發送攝影資訊給公安聯動系統。」,是前揭專利雖揭露一種數據拍攝、影像數據回傳雲端分析危險,雲端分析後若有暴力、恐怖等行為時報警,裝置亦設置反制裝置,然其並未揭露將收集之資料處理、演算、統計出可能之目標物或對象之處理中心;亦未揭露犯罪資料庫連線與資料處理及可連與離線處理進行危險比對。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206062288U(放棄維護)「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發明專利,就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得知係為「1.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包括鞋面(1),其特徵在於,鞋面(1)連接有鞋底,所述鞋底的前端設置有防水台(2),鞋底的後端設置帶 有凹槽的異形跟(3),防水台(2)與異形跟(3)連通,防水台(2)與異形跟(3)之間的底部設置有空腔(4),鞋面(1)的前端安裝有強燈(8);所述防水台(2)的前端設置有導電層(5),導電層(5)連接有電擊棒(10),電擊棒(10)連接有電子系統(6),電擊棒(10)與電子系統(6)均位於空腔(4)內;異形跟(3)的凹槽內設置有蜂鳴器(7),蜂鳴器(7)與電子系統(6)接,電子系統(6)還與強燈(8)連通;所述電子系統(6)包括電源、控制器,電源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有電路總開關,所述電路總開關的控制按鈕(9)設置在異形跟(3)上,電路總開關連接有強燈(8)、蜂鳴器(7)、電擊棒(10),控制器通過無線通信模塊連接至移動終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其特徵在於,所述異形跟(3)表面設置有鉚釘(1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擊棒(10)包覆有保護套(12)。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器還連接有GPS定位器。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面(1)採用防水絕緣材料。」,是前揭專利揭露一種可防身的高跟鞋,具備GPS、反制裝置。其並未揭露檢測裝置與反制設備,亦未揭露該裝置於單一攜帶物品,可隨用戶需求更換裝置放置位置。
例如習用中華民國公開號:TW201608534A「個人防身求救裝置」發明專利,就其申請專利圍得知為「1.一種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包含:一防身器本體,該防身器本體包含有:複數觸發按鍵;一控制單元,為防身器本體之控制核心,其係為一控制晶片,並接收來自觸發按鍵之控制訊號;一求救單元,係與控制單元相互連接,並接收來自控制單元之訊號;一無線通訊模組,係與控制單元相互連接;一行動裝置,其包含有:一處理單元,係為行動 裝置之處理核心,該處理單元內則包含有一可分別設定防身器本體觸發按鍵功能及設定情境模式功能之應用模組,該應用模組係為一可應用於行動裝置上之軟體應用程式;一無線通訊模組,係接收來自防身器本體之無線傳輸訊號,並將該訊號傳遞至處理單元中;一資訊處理模組,係接收並執行來自處理單元之所發出之資訊。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觸發按鍵係為按鈕或按壓開關。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求救單元係為防狼噴霧裝置或者聲光警報裝置。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聲光警報裝置係為蜂鳴器或者閃光燈。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無線通訊模組係為藍芽模組或者無線(WI-FI)模組或者為3G網路模組或者為其他無線通訊模組。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之處理單元係為CPU或GPU處理晶片。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資訊處理模組係包含行動電話模組或衛星定位模組或錄音及錄影模組。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複數觸發按鍵係包含第一觸發按鍵及第二觸發按鍵。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之應用模組係可設定第一觸發按鍵係可為求救功能而第二觸發按鍵則為蒐證錄音功能,或者第一觸發按鍵為求救功能、第二觸發按鍵為取消求救功能,或者隨著不同觸發按鍵的按壓次數或按壓時間來設定不同之功能。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個人防身求救裝置,其中該應用模組係可設定有山區模式、蒐證模式、登山模式、疾病模式、夜店模式、家暴模式及可由使用者自行設定模式之自訂模式。」,是前揭專利揭露一種應用於不同環境之模式的求救裝置,但未揭露危險數據搜集、分類、應對。
例如習用中國大陸公開號:CN108449514A「信息處理方法和裝置」發明專利,就其申請專利範圍得知係為「1.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包括:從第一終端接收用戶的面部圖像,其中,所述面部圖像是所述第一終端檢測到所述用戶的面部而發送的;對所述面部圖像進行識別,確定所述面部圖像是否包含預設表情資訊;回應於所述面部圖像包含預設表情資訊,基於預先設置的表情資訊與報警類別資訊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預設表情資訊對應的報警類別信息;基於所確定的報警類別資訊,確定所述第一終端是否處於報警狀態;回應於確定所述第一終端處於報警狀態,向至少一個第二終端發送報警資訊,所述報警資訊包括報警類別資訊、所述第一終端的位置資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對所述面部圖像進行識別,確定所述面部圖像是否包含預設表情資訊,包括:將所述面部圖像輸入至預先訓練的識別模型,得到與所述面部圖像對應的識別結果,所述識別結果包括所述面部圖像中包含預設表情資訊集合中的預設表情資訊的概率和不包含預設表情資訊的概率,所述識別模型用於表徵面部圖像與識別結果之間的對應關係;基於所得到的識別結果,確定所述面部圖像中是否包含預設表情資訊。3.根據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回應於所述面部圖像不包含預設表情資訊,提取所述面部圖像的面部特徵資訊;將所述面部特徵資訊與預設面部特徵資訊進行比較,確定所述面部特徵資訊與預設面部特徵資訊之間的相似度是否大於預設閾值;回應於所述相似度大於預設閾值,控制所述第一終端顯示第一界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回應於確定所述第一終端顯示第一界面,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進入第二界面的請求;基於所述請求,從所述第一終端獲取預設時間段內的所述目標用戶的多幅面部圖像;對所 述多幅圖像進行識別,從所述多幅圖像中提取所述目標用戶的面部表情序列;將所述面部表情序列與預設面部表情序列進行比較,確定所述面部表情序列是否為預設面部表情序列;回應於所述面部表情序列為預設面部表情序列,控制所述第一終端顯示第二界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至少一個第二終端發送報警資訊,包括:檢測與所述第一終端相連接的至少一個第二終端是否處於接收報警資訊狀態;回應於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處於接收報警資訊狀態,向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終端發送報警資訊。6.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接收單元,配置用於從第一終端接收用戶的面部圖像,其中,所述面部圖像是所述第一終端檢測到所述用戶的面部而發送的;識別單元,配置用於對所述面部圖像進行識別,確定所述面部圖像是否包含預設表情資訊;第一確定單元,配置用于回應於所述面部圖像包含預設表情資訊,基於預先設置的表情資訊與報警類別資訊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預設表情資訊對應的報警類別資訊;第二確定單元,配置用於基於所確定的報警類別資訊,確定所述第一終端是否處於報警狀態;發送單元,配置用于回應於確定所述第一終端處於報警狀態,向至少一個第二終端發送報警資訊,所述報警資訊包括報警類別資訊、所述第一終端的位置資訊。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識別單元進一步配置用於:將所述面部圖像輸入至預先訓練的識別模型,得到與所述面部圖像對應的識別結果,所述識別結果包括所述面部圖像中包含預設表情資訊集合中的預設表情資訊的概率和不包含預設表情資訊的概率,所述識別模型用於表徵面部圖像與識別結果之間的對應關係;基於所得到的識別結果,確定所述面部圖像中是否包含預設表情資訊。8.根據權利要求6-7之一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提取單元,配置用于回應於所述面部圖像不包含 預設表情資訊,提取所述面部圖像的面部特徵資訊;第三確定單元,配置用於將所述面部特徵資訊與預設面部特徵資訊進行比較,確定所述面部特徵資訊與預設面部特徵資訊之間的相似度是否大於預設閾值;第一控制單元,配置用于響應於所述相似度大於預設閾值,控制所述第一終端顯示第一界面。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接收單元,配置用于回應於確定所述第一終端顯示第一界面,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進入第二界面的請求;獲取單元,配置用於基於所述請求,從所述第一終端獲取預設時間段內的所述目標用戶的多幅面部圖像;提取單元,配置用於對所述多幅圖像進行識別,從所述多幅圖像中提取所述目標用戶的面部表情序列;比較單元,配置用於將所述面部表情序列與預設面部表情序列進行比較,確定所述面部表情序列是否為預設面部表情序列;第二控制單元,配置用于回應於所述面部表情序列為預設面部表情序列,控制所述第一終端顯示第二界面。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配置用於:檢測與所述第一終端相連接的至少一個第二終端是否處於接收報警資訊狀態;回應於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終端處於接收報警信息狀態,向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終端發送報警資訊。10.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儲裝置,用於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式;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11.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電腦程式,其中,所述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是前揭專利揭露一種面部圖像的表情訊息,若面部表情構成發送報警之狀態,則發送報警訊息;主要著重在面部表情的處理,然並未揭 露用戶之外者面部資訊,輪廓,與用戶相對距離相對速度,性別等等數據分析,供危險分級資料庫比對並做出應對方式。
例如習用美國公告號:US10289949B2/US20190180172A1之「Incident prediction and response using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nd multimodal data(使用深度學習技術和多模式數據進行事件預測和回應)」,由前揭專利內容得知係揭露一種社區在線的危險犯罪偵測,透過深度學習以及事件預測降低風險。其所具備的裝置屬於用戶外,社區的裝置,透過多個監視設備、接收訊息設備取得各種受觀察者的資訊,然其並未揭露可隨身攜帶之裝置,不受限於用戶所到的區域,亦未揭露可離線處理、運作。
是由前揭諸習用專利例如中國大陸公告號:CN207411680U實用新型專利;中國大陸、中華民國、美國公開號:CN104809849A/TW201535329A/US20150213306A1「自動偵測色狼求救的裝置,方法及系統」發明專利;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5608835B「一種無線安全預警源」發明專利;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4333654B及美國公告US9928710B2「危險提醒方法及裝置以及便攜式電子設備」發明專利;日本公開公開號:JP2007004285A「携帯型警報装置」發明專利;中國大陸公告CN105528858B「多功能防身用緊急報警系統」發明專利;中國大陸公告號:CN206062288U「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遠程控制防身高跟鞋」發明專利;中華民國公開號:TW201608534A「個人防身求救裝置」發明專利;中國大陸公開CN108449514A「信息處理方法和裝置」發明專利;美國公告號:US10289949B2/US20190180172A1之「Incident prediction and response using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nd multimodal data(使用深度學習技術和多模式數據進行事件預測 和回應)」發明專利,其仍有諸多待改良之處,此乃為業者及消費者極欲突破之處。
為解決上述之現有技術不足之處,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利用危險預知應對裝置設有感知模組、終端資料源、處理中心、應對模組、伺服器系統,以期克服現有技術中之難處。
本發明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利用危險預知應對系統依序設有相互連接作動之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分級危險程度系統、反制方式系統、紀錄報案系統。
本發明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透過危險預知應對系統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分級危險程度,並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保護當事人或擊退來犯者,確保當事人之安全,並紀錄事件影像及後續報案情況,並提供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後續演算法改進模型,提升新型犯罪型態之演算法依據。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有效提升其使用方便、當事人於路上行走時,得到更完善之危險預知及人生安全保護。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按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207411680U實用新型專利,其僅限於於手提包,無法隨用戶穿載、包等隨身用品安裝;習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美國公開號:CN104809849A/TW201535329A/US20150213306A1發明專利,其並無揭露具備智能學習、更 新危險分級資料庫,並提出對應的通報、反制、逃跑功能;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5608835B發明專利,其並無揭露感測系統包含聲音、輪廓、影像、測距、性別辨識、臉部特徵等訊息搜集;亦未揭露將搜集之數據進行演算透過危險分級資料庫比對,進行危險應對,未揭露應對方式於提醒、反制或通報等,未揭露被危險特徵數據學習以及智慧演算;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104333654B及美國公告US9928710B2發明專利,其未揭露感測系統於重力感測、加速度感測、光感測器,及未揭露於聲音、輪廓、影像、測距、性別辨識、臉部特徵等訊息搜集;未揭露將搜集之數據進行演算透過危險分級資料庫比對,進行危險應對未揭露於提醒、反制或通報等,未揭露被危險特徵數據學習以及智能演算;習用日本公開公開號:JP2007004285A發明專利,未揭露將收集到之資料處理,演算,統計出可能之目標物或對象之處理中心;未揭露危險分級;未揭露犯罪資料庫連線與資料處理;未揭露可連線與離線之處理;習用中國大陸公告CN105528858B發明專利,並未揭露可離線或連線運作、並收集犯罪資料庫進行危險比對;習用中國大陸公告號:CN206062288U發明專利,其並未揭露檢測裝置與反制設備,亦未揭露該裝置於單一攜帶物品,可隨用戶需求更換裝置放置位置;習用中華民國公開號:TW201608534A「個人防身求救裝置」發明專利,未揭露危險數據搜集、分類、應對;習用中國大陸公開號:CN108449514A,未揭露式用戶之外者面部資訊,輪廓,與用戶相對距離相對速度,性別等等數據分析,供危險分級資料庫比對並做出應對方式;習用美國公告號:US10289949B2/US20190180172A1發明專利,其並未揭露可隨身攜帶之裝置,不受限於用戶所到的區域,亦未揭露可離線處理、運作;,使得其在實用性上大打折扣。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特徵是,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包含:一感知模組,係至少包含一危險感測系統;至少一終端資料源,係提供訊息源並連接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該終端資料源至少包含有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一處理中心,係至少包含一危險分級系統且具有提供預判後續行為之演算式,該危險分級系統並連接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一應對模組,係呈雙向分別連接於該處理中心之該危險分級系統與該處理中心;一伺服器系統,係呈雙向連接於該處理中心;透過該感知模組之該終端資料源,偵測及感知當事人周遭範圍,有危險圖之人事物並以演算法預判後續行為,並分級危險別,作為後續進入防範或反制作動之依據。
其中,本發明該終端資料源之該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可為熱像攝影機、物體感測器、收音器、錄影鏡頭、監視鏡頭或溫度感測器。
其中,本發明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至少包含一訊息分類模組、一輪廓建立模組、一模型匯入模組。
其中,本發明該訊息分類模組可包含一訊息種類;該輪廓建立模組可包含一對象輪廓建立;該模型匯入模組可包含一輪廓模型封包匯入。
其中,本發明該危險分級系統至少包含一危險特徵檢視、一危險分級確立、一危險通知模組。
其中,本發明該危險特徵檢視可包含一對象特徵辨別;該危險分級確立可包含一危險分級;該危險通知模組可包含一通知手段及一用戶終端。
其中,本發明該應對模組至少包含一反制模組、一通報模組。
其中,本發明該反制模組係可包含一牽制擊退可疑對象;該通報模組可包含一通報人員機構及一通知完成回覆。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其特徵是,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係透過前述之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並依序設有相互連接作動之一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一分級危險程度系統、一反制方式系統及一紀錄報案系統;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並具有演算法,透過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透過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分級危險程度,透過該反制方式系統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保護當事人或擊退來犯者,確保當事人之安全,透過該紀錄報案系統紀錄事件影像及後續報案情況,並提供後續演算法改進模型,提升新型犯罪型態之演算法依據。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藉此,本發明利用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設有該感知模組、該終端資料源、該處理中心、該應對模組、該伺服器系統;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依序設有相互連接作動之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該反制方式系統、該紀錄報案系統;進而達成,透過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分級危險程度,並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保護當事人或擊退來犯者,確保當事人之安全,並紀錄事件影像及後續報案情況,並提供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後續演算法改進 模型,提升新型犯罪型態之演算法依據;有效提升其使用方便、當事人於路上行走時,得到更完善之危險預知及人生安全保護,將可大幅擴大產業之利用性並具新穎及進步性。
100:危險預知應對裝置
200:危險預知應對系統
1:感知模組
10:危險感測系統
101:訊息分類模組
1011:訊息種類
102:輪廓建立模組
1021:對象輪廓建立
103:模型匯入模組
1031:輪廓模型封包匯入
11:終端資料源
2:處理中心
20:危險分級系統
201:危險特徵檢視
2011:對象特徵辨別
202:危險分級確立
2021:危險分級
203:危險通知模組
2031:通知手段
2032:用戶終端
3:應對模組
31:反制模組
311:牽制擊退可疑對象
32:通報模組
321:通報人員機構
322:通知完成回覆
4:伺服器系統
5:危險預知應對系統
51: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
52:分級危險程度系統
53:反制方式系統
54:該紀錄報案系統
第一圖:為本發明危險預知應對裝置架構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感知模組之架構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危險分級系統架構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應對模組之架構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緝捕中嫌犯通報系統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分區危險程度分級標示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防身教學、提醒觀功能架構圖。
第八圖:為本發明線上特徵提示,用戶避開特徵對象系統可疑對象特徵圖。
第九圖:為本發明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圖。
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於文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危險預知應對裝置架構圖、本發明感知模組之架構圖、本發明危險分級系統架構圖及本發明應對模組之架構圖,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100於一較佳之實施例中,包括:一感知模組1、至少一終端資料源11、一處理中心2、一應對模組3、一伺服器系統4。
前述之一感知模組1,其係至少包含一危險感測系統10,該危險感測系統10至少包含有一訊息分類模組101、一輪廓建立模組102、一模型匯入模組103,該危險感測系統10係指對訊息源進行處理,係提供模型訊息源,透過包含但不限於該訊息分類模組101、該輪廓建立模組102、該模型匯入模組103等做訊息源處理,由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100及後述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5,直接判斷訊息匯入方式,將個別訊息源可彙整為模型封包匯入,或為單一訊息源直接匯入,該訊息分類模組101包含一訊息種類1011,該訊息種類1011係指對訊息源對象能收集,作為輪廓建立資料源類型。類型包含但不限於聲音、輪廓(舉例:熱像輪廓)、影像(膚色、人物特徵)、物體距離(即:與對象之距離)等資料參數,作為人物輪廓建立源;該輪廓建立模組102包含一對象輪廓建立1021,該對象輪廓建立1021係指對訊息源對象進行全貌輪廓建立,可透過包含但不限於音波對象性別辨識、對象熱像輪廓素描、影像輔助(例如:膚色、人物特徵)、對象動作速度等,剔除(誤差值)並建立對象人物輪廓;該模型匯入模組103包含一輪廓模型封包匯入1031,該輪廓模型封包匯入1031係可包含但不限於完整訊息封包、單一訊息封包,即該模型匯入模組103係指對訊息源及人物輪廓作為整體資料模型,輸入給後述之該處理中心2做現況分級,即該輪廓模型封包匯入1031之匯入方式可包含完整訊息封包(舉例 說明:包含所有對訊息、人物輪廓資訊)或及單一訊息封包(舉例說明:物體距離等即時變動資訊),可針對訊息類型,選擇最佳匯入方式,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
前述之至少一終端資料源11,係提供訊息源並連接該感知模組1之該危險感測系統10,該終端資料源11係包含有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各種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可為但不限於熱像攝影機、物體感測器、收音器、錄影鏡頭、監視鏡頭、溫度感測器,透過該各種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等資訊來源作數據收集,提供作為該危險感測系統10之資料輸入源,以供後續包含輸入進後述之該處理中心2中做後述之該危險分級系統20之應對方式判斷;也就是該感知模組1係指透過該終端資料源11,透過該危險感測系統10,對於該終端資料源11做模型單訊息輸入或是整體模型建立輸入,作為後述該處理中心2之後述該危險分級系統20之演算辨識依據。
前述之一處理中心2,係至少包含一危險分級系統20且具有提供預判後續行為之演算式,該危險分級系統20並連接該感知模組1之該危險感測系統10;該處理中心2係指針對該感知模組1透過該危險感測系統10輸入之該模型訊息源,進行危險評斷分級,作為後述該應對模組3針對現況的處理依據,該危險分級系統20係指針對該感知模組1之該模型訊息源提供之資料源,做後述該應對模組3之分級處理指令,該危險分級系統20至少包含一危險特徵檢視201、一危險分級確立202、一危險通知模組203,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即該危險分級系統20可透過該危險特徵檢視201、該危險分級確立202等,完成對象危險度理解,並針對對象做分級處理,提供成果於後述該應對模組3做對象包含但不限於箝制、反制、通報等行為,並以該危險通知模組203通知用戶需 注意之危險現況,並提供用戶建議的處理方式,舉例說明:辨認對象為可能滋事份子特徵,提高危險性分級,該危險分級系統20包含但不限於危險特徵檢視201、危險分級確立202、危險通知模組203;又該危險特徵檢視201係指針對該感知模組1之對象特徵,進行分級辨別前之特徵輪廓建立,透過包含但不限於危險物品、對象行蹤模式、對象跟蹤時間、對象用對用戶反應速度、對象人數(單人或集團)、對象體型性別等,系統處理個別特徵分級,作為分級確立依據,該危險分級確立202係包含一危險分級2021,該危險分級2021係指針對該感知模組1之對象,做分級處理以決定「該應對模組3」之處理依據,該危險分級2021之危險分級方式可為包含但不限於危急(需立即應對或協助用戶離開危險)、注意(需提醒用戶有狀況發生)、潛在威脅(系統持續追蹤)、無危害(無需繼續追蹤)等,完成分級處理;該危險通知模組203,係包含一通知手段2031一用戶終端2031,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該危險通知模組203係指針對該處理中心2瞭解的現況,做即時用戶通知;該通知手段2031包含但不限於聲音(語音、鬧鈴)、震動等,可通知到該用戶終端2032,該用戶終端2032包含但不限於用戶手機、用戶穿戴裝置。完成分析並告知用戶進入該應對模組3處理現況,舉例說明:本發明透過該危險通知模組203,讓該用戶終端2032收到警示資訊,並同步提供遇險建議處理方式;如用戶收到通知(周遭有可疑人士,請立即逃離現場至安全地點),並將立即提供距離最近之多人、明亮、容易被用戶看到之安全地點路線資訊,例如警局、加油站、便利超商、捷運站等地點,讓用戶快速尋求保護。
前述之一應對模組3,係呈雙向分別連接於該處理中心2之該危險分級系統20與該處理中心2,該應對模組3至少可包含一反制模組31、一通報 模組32,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該應對模組3係指針對該處理中心2對現況之分析與分級,針對對象做出包含但不限於反制、通報等行為,阻止、擊退對象有更進一步之行動,確保用戶自身安全,該應對模組3之該反制模組31包含一牽制擊退可疑對象311,該牽制擊退可疑對象311可為防狼用具、視覺遮蔽、電擊模組,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即該反制模組31係指針對目標對象,在符合當地法律規範下,使對象無法接近用戶或直接影響其行動力之無殺傷力反制方式;該牽制其方法包含但不限於防狼用具(舉例:防狼噴霧、辣椒水)、視覺遮蔽(舉例:煙霧彈)、電擊模組(舉例:近身電擊棒),以非殺傷性之方式,對目標對象進行牽制;該通報模組32係包含一通報人員機構321、一通知完成回覆322,該通報人員機構321包含有家人狀況地點位址通報、鄰近警署警察,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該通知完成回覆322,係包含用戶手機震動畫面聲音通知,但並不以此制本創作,即該通報模組32指透過系統終端,可以透過包含但不限於訊息、聲音、震動等方式,對於目標對象包含但不限於家人、友人、保鑣等對象,通知用戶處於危險狀態,即時回傳位置資訊,同步提示用戶已經告知的對象有哪些,舉例說明:用戶遭遇危險情形時,透過用戶終端通知目標對象其位置資訊,能請目標對象也報警處理。
前述之一伺服器系統4,係呈雙向連接於該處理中心2;該伺服器系統4係指對該處理中心2,可於必要時更新該危險分級系統20,或保存案件紀錄(舉例說明:報案過程紀錄),預先提供系統離線協助;透過該感知模組1之該終端資料源11,偵測及感知當事人周遭範圍,有危險圖之人事物並以演算法預判後續行為,並分級危險別,作為後續進入防範或反制作動之依據。
本發明係透過危險預知應對裝置100透過該感知模組1及該終端資料源11,偵測及感知當事人周遭範圍,有危險意圖之人、事、物,並以演算法預判後續作動行為,並分級危險級別,作後續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作動依據,如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預測後續將發生對於該當事人發生危險行為,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將進入防範狀態,對於可疑目標做防治行為,對於可疑目標級別達反制標準,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會對該目標物進行反制動作;個人即可於路上行走時,得到更完善的危險預知及人生安全保護。透過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分級危險程度,並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保護當事人或擊退來犯者,確保當事人之安全,並紀錄事件影像及後續報案情況,並提供後續演算法改進模型,提升新型犯罪型態的演算法依據。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延伸應用之緝捕中嫌犯通報系統圖;其係利用系統偵測到可疑對象,再透過對象危險分級進入對象特徵比對警方資料庫判斷,若符合特徵則進入通報警方,再透過對象應對進入應對模組做出處理並協助用戶離開現場;若透過對象特徵比對警方資料庫判斷結果為不符合特徵則進入記錄特徵系統持續追蹤,之後透過對象應對再進入應對模組做出處理並協助用戶離開現場;也就是在系統即時判斷對象時,直接對接警局資料庫。如對象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警局資料庫緝捕中對象,系統會自動通報鄰近警局,提供對象地點並請最近警察即時反應。(舉例說明:系統偵測到用戶周圍有一符合特徵之人士,透過攝影機鏡頭紀錄畫面,並提供給警局做資料比對)。
請配合參閱第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分區危險程度分級標示圖,其係可以透過例如學校安全防護、特別陰暗、建議能路過的時間軸,但並 不以此限制本發明,透過系統可協助用戶包含但不限於預先查找、前往鄰近區域、預測會經過區域、地圖範圍標示等方式,讓用戶可以透過系統終端,瞭解區域的危險情況。(舉例說明:以對話框顯示於手機畫面上『近日XX市YY區有夜晚襲擊單獨女性的男性,特徵為180cm、身形魁武、身著帽T,請用戶避免行經此處』,並在用戶應用程式中標出危險範圍),綠色區域:安全;橘色區域:非必要請勿經過;深色區域:危險區域。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係為本發明防身教學、提醒觀功能加構圖,該防身教學專區包括一完整防身教學、一快速防身概念傳遞,該完整防身教學包含一防身教學介面方式;該防身教學介面方式包含但不限於影片教學、圖文教學、虛擬實境教學;該快速防身概念傳遞包含一傳遞手段、一傳遞介面方式;該傳遞手段包含但不限於文字訊息(例如:簡訊、應用通知、e-mail、用戶端裝置,跳出式畫面;該傳遞介面方式包含但不限於文字說明、圖文說明;即透過系統可協助用戶,透過包含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影片、VR情景等方式,並透過包含但不限於通知、email等方式讓用戶瞭解到防身方式及注意事項;功能內含包含但不限於基礎防身方式、應對方式等內容,讓用戶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及能力。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線上特徵提示,用戶避開特徵對象系統可疑對象特徵圖;該圖即標示於可疑對象特徵,透過該圖式快速了解危險人物特徵,幫助了解如何辨識危險人物,例如:頭部慣性朝下,避免眼神交會;例如:手提包位置朝前欲棄掩身後物品;例如:左手持危險物品;例如:步幅忽快忽慢同時與您保持固定離,即透過系統可協助用戶,提供可疑人士特徵對象(特徵補充說明:提供人走路速度幅度、變化,讓用戶意識到這個 對象是有可疑行徑的,例如:對象在用戶停頓時刻意閃躲的目標物、對象刻意與用戶保持一定距離與用戶亦步亦趨),讓用戶瞭解異樣特徵型態,提高用戶對周遭之敏感度。系統同時紀錄此特徵人物出現的時間地點,並在此相同情況達一定頻率後,提供給警局做可疑人士通報。
請配合參閱第九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圖,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5係透過前述之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100並依序設有相互連接作動之一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51、一分級危險程度系統52、一反制方式系統53、一紀錄報案系統54;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51係對應該感知模組1,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52係對應該處理中心2,該反制方式系統53係對應該應對模組3,該紀錄報案系統54係對應該伺服器系統4;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52並具有演算法,透過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51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透過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52分級危險程度,透過該反制方式系統53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保護當事人或擊退來犯者,確保當事人之安全,透過該紀錄報案系統紀錄事件影像及後續報案情況,並提供後續演算法改進模型,提升新型犯罪型態之演算法依據。
本發明之其他功能:
(一)、離線處理:裝置及系統可直接於本機端(無網路環境),以演算法直接完成運算,無需透過聯網做運算處理。
(二)、預判對象行為:系統透過演算法,可對於目標對象的現有行為,判斷對象的下一步,並透過該應對模組1提早針對對象做出行為,(舉例說明:目標對象緩慢接近用戶身後,由於距離用戶還有20公尺,且用戶行進速度越來越快,裝置及系統判定用戶有高度可能性會加速接近用戶,並直接從身後 發動危險行為。因此裝置及系統判定於對象距離用戶達3公尺時,朝用戶身後施放閃光彈)。
(三)、報案系統:裝置及系統可針對目標對象的身體、臉部特徵,直接比對警局資料庫做通緝要犯比對,並在對象符合一定比率之特徵點時,自動聯繫警方並提供包含但不限於位置、對象影像、緊急程度、對象危險分級等資訊,作為警力出動之依據。
(四)、終端應對裝置狀態連動:裝置及系統該應對模組1可偵測現有反制行為裝置的狀態,並提醒用戶裝置做維護或更新;(舉例說明:民用防狼噴霧的使用效期,可由使用者給予系統辨識或手動輸入效期,後續系統會於快到期時提醒用戶做更換)。
本發明優勢:
(1)、在傳統的系統中,只能做到偵測目標對象(舉例說明:使用鏡頭加上系統做影像辨識),而辨識完成只能通知用戶或通報警方,無法在當下做出處理;本發明透過該應對模組1,能有效透過以符合當地發率的方式,協助用戶做出自衛行為,或是直接透過系統擊退可疑對象,且同步完成報案處理,避免憾事發生。
(2)、在傳統的系統中,需要用戶自行作動防衛器具,而系統只是整合現有防衛器具為一整體供用戶自行使用,在緊急情況下多數用戶也不知如何使用,造成其效果遠不如單純使用防衛器具來得快(舉例:民用防狼噴霧)。本發明透過該應對模組1,可以手動或自動啟動防衛用具,用戶不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也能有效擊退可疑人士。
(3)、在傳統的整合自衛系統中,多為預先配置完成的整體解決方案,其最大問題為無法與載體本身分離,因此後續裝備或是系統皆無法與時俱進更新。本發明本身為模組化設計,各模組可任意裝置在背包不同位置上(舉例說 明:感知模組可黏貼在背包上方,處理中心可放背包中,該反制模組31固定於背包背架處),因此用戶後續更換背包,或是本發明做硬件更新,都可以更換單一模組完成裝備更新。
本發明之各新穎進步性係在於當具有攻擊/騷擾/侵犯意圖者被裝置偵測即發出警告/呼救;偵測可疑對象;分析可疑對象動作,並預判/或向裝置主人發出提醒;偵測可以對象欲作出攻擊,裝置發出呼救,警示裝置主人躲避危險/報警;此裝置可攜帶;也就是當具有攻擊、騷擾、侵犯意圖者被裝置偵測即發出預防引導、警告、反制、呼救等機制;
1.該感知模組:感測、拍攝取得用戶外界訊息,尤其針對可能使用戶受到危險之各種訊息。
2.處理中心:將收集到的資料處理,演算,統計出可能的目標物或對象。
3.預知行為:演算法演算目標行為預測。
4.危險分級。
5.犯罪資料庫連線與資料處理。
6.可連線與離線處理。
7.應對模組:報案與反制或遇險逃跑。
藉此,本發明利用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100,設有該感知模組1、該終端資料源11、該處理中心2、該應對模組3、該伺服器系統4;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5依序設有相互連接作動之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51、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52、該反制方式系統53、該紀錄報案系統54;進而達成,透過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分級危險程度,並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保護當事人或擊退來犯者,確保當事人之安全,並紀錄事件影像及後續報案情況,並提供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後續演算法改進模型,提升新型犯罪型態之演算法依據;有效提升其使用方便、當事人於路上行 走時,得到更完善之危險預知及人生安全保護,將可大幅擴大產業之利用性並具新穎及進步性。
綜觀上述可知,本發明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者,本發明申請前未曾公開,其所具之新穎性、進步性,顯已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發明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發明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00:危險預知應對裝置
1:感知模組
10:危險感測系統
11:終端資料源
2:處理中心
20:危險分級系統
3:應對模組
4:伺服器系統

Claims (7)

  1. 一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特徵是,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包含:一感知模組,係至少包含一危險感測系統;至少一終端資料源,係提供訊息源並連接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該終端資料源至少包含有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一處理中心,係至少包含一危險分級系統且具有提供預判後續行為之演算式,該危險分級系統並連接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一應對模組,係呈雙向分別連接於該處理中心之該危險分級系統與該處理中心;一伺服器系統,係呈雙向連接於該處理中心;該應對模組至少包含一反制模組、一通報模組,該應對模組係指針對該處理中心對現況之分析與分級,針對對象做出包含但不限於反制、通報等行為,阻止、擊退對象有更進一步之行動,確保用戶自身安全,該反制模組包含一牽制擊退可疑對象,該牽制擊退可疑對象可為防狼用具、視覺遮蔽、電擊模組;該通報模組係包含一通報人員機構、一通知完成回覆,該通報人員機構包含有家人狀況地點位址通報、鄰近警署警察,該通知完成回覆,係包含用戶手機震動畫面聲音通知,對於目標對象包含但不限於家人、友人、保鑣等對象,通知用戶處於危險狀態,即時回傳位置資訊,同步提示用戶已經告知的對象有哪些,透過用戶終端通知目標對象其位置資訊,能請目標對象也報警處理;該伺服器系統,係指對該處理中心可於必要時更新該危險分級系統,或保存案件紀錄,預先提供系統離線協助; 透過該感知模組之該終端資料源,偵測及感知當事人周遭範圍,有危險圖之人事物並以演算法預判後續行為,並分級危險別,作為後續進入防範或反制作動之依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中,所述終端資料源之該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可為熱像攝影機、物體感測器、收音器、錄影鏡頭、監視鏡頭或溫度感測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中,所述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至少包含一訊息分類模組、一輪廓建立模組、一模型匯入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中,所述訊息分類模組可包含一訊息種類;該輪廓建立模組可包含一對象輪廓建立;該模型匯入模組可包含一輪廓模型封包匯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中,所述危險分級系統至少包含一危險特徵檢視、一危險分級確立、一危險通知模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其中,所述危險特徵檢視可包含一對象特徵辨別;該危險分級確立可包含一危險分級;該危險通知模組可包含一通知手段及一用戶終端。
  7. 一種危險預知應對系統,其特徵是,該危險預知應對系統係透過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危險預知應對裝置,並依序設有相互連接作動之一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一分級危險程度系統、一反制方式系統及一紀錄報案系統;該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包含:一感知模組,係至少包含一危險感測系統;至少一終端資料源,係提供訊息源並連接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該終 端資料源至少包含有感測裝置及攝影拍照裝置;一處理中心,係至少包含一危險分級系統且具有提供預判後續行為之演算式,該危險分級系統並連接該感知模組之該危險感測系統;一應對模組,係呈雙向分別連接於該處理中心之該危險分級系統與該處理中心;一伺服器系統,係呈雙向連接於該處理中心;該應對模組至少包含一反制模組、一通報模組,該應對模組係指針對該處理中心對現況之分析與分級,針對對象做出包含但不限於反制、通報等行為,阻止、擊退對象有更進一步之行動,確保用戶自身安全,該反制模組包含一牽制擊退可疑對象,該牽制擊退可疑對象可為防狼用具、視覺遮蔽、電擊模組;該通報模組係包含一通報人員機構、一通知完成回覆,該通報人員機構包含有家人狀況地點位址通報、鄰近警署警察,該通知完成回覆,係包含用戶手機震動畫面聲音通知,對於目標對象包含但不限於家人、友人、保鑣等對象,通知用戶處於危險狀態,即時回傳位置資訊,同步提示用戶已經告知的對象有哪些,透過用戶終端通知目標對象其位置資訊,能請目標對象也報警處理;該伺服器系統,係指對該處理中心可於必要時更新該危險分級系統,或保存案件紀錄,預先提供系統離線協助;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係對應該感知模組,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係對應該處理中心,該反制方式系統係對應該應對模組,該紀錄報案系統係對應該伺服器系統,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並具有演算法,透過該預知危險動作感測系統預先危險動作感測,並針對對象動作解析,透過該分級危險程度系統分級危險程度,透過該反制方式系統選擇現況合宜之反制方式。
TW110105820A 2021-02-19 2021-02-19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TWI773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5820A TWI773141B (zh) 2021-02-19 2021-02-19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5820A TWI773141B (zh) 2021-02-19 2021-02-19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3141B true TWI773141B (zh) 2022-08-01
TW202234353A TW202234353A (zh) 2022-09-01

Family

ID=8380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820A TWI773141B (zh) 2021-02-19 2021-02-19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31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356B (zh) * 2022-11-11 2023-12-21 大陸商廣州印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行為影像感測系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357A (zh) * 2009-08-04 2009-12-30 泰州平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求救方法及其手机系统
CN105513286A (zh) * 2016-02-17 2016-04-20 杭州预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机
TW201709162A (zh) * 2015-08-31 2017-03-01 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警示系統
WO2018107031A1 (en) * 2016-12-08 2018-06-14 Clutch Inc Personal emergency data capture and alerting
US10068446B2 (en) * 2014-12-05 2018-09-04 Elwha Llc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bnormal sounds
TWM594225U (zh) * 2020-01-17 2020-04-21 張宏文 物聯網智慧型監控警報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6357A (zh) * 2009-08-04 2009-12-30 泰州平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求救方法及其手机系统
US10068446B2 (en) * 2014-12-05 2018-09-04 Elwha Llc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bnormal sounds
TW201709162A (zh) * 2015-08-31 2017-03-01 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警示系統
CN105513286A (zh) * 2016-02-17 2016-04-20 杭州预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机
WO2018107031A1 (en) * 2016-12-08 2018-06-14 Clutch Inc Personal emergency data capture and alerting
TWM594225U (zh) * 2020-01-17 2020-04-21 張宏文 物聯網智慧型監控警報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356B (zh) * 2022-11-11 2023-12-21 大陸商廣州印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行為影像感測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4353A (zh)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2537B2 (en) Wearable multi-sensory personal safety and tracking device
CN109684989A (zh) 安全监护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615235B2 (en) Wireless personal safety device
US2014011814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questing the aid of security volunteers using a security network
US2011004692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hreat assessment, safe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US9715805B1 (en) Wireless personal safety device
KR20150092545A (ko) 시공적 상황데이터를 이용한 경고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074804B2 (en) Wearable personal security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3325210A (zh) 模块化的移动健康和安全系统
Ramachandiran et al. A survey on women safety device using IoT
KR20220000873A (ko) 인공 지능을 이용한 관제 서비스 시스템
KR101654708B1 (ko) 웨어러블 센서 기반 사용자 안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773141B (zh) 危險預知應對裝置及系統
KR20180051149A (ko) 웨어러블 무선 장치를 이용한 개인 안전 시스템
Ali et al. IoT based smart gloves for women safety
KR20110035420A (ko) 감지 센서를 이용한 위험 알림 방법
KR101453248B1 (ko) 전자발찌 착용자에 대한 범죄예방 감시시스템
CN111275925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EP3255619A1 (en) Wireless personal safety device
Kalaiselvi et al. Emergency Tracking system using Intelligent agent
Ramesh et al. Empowering Women’s Safety with smart IoT Technology: A Robust Protection System
Sarumathi et al. A SMART SAFETY HAND BAND USING CUBE SATELLITE FOR WOMEN AND CHILDREN IN IOT WITHOUT MOBILE NETWORK
CA2931888C (en) Wireless personal safety device
Suhas et al. Self Defence and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US20230394946A1 (en) Mobile gunshot dete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