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1137B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1137B
TWI771137B TW110128702A TW110128702A TWI771137B TW I771137 B TWI771137 B TW I771137B TW 110128702 A TW110128702 A TW 110128702A TW 110128702 A TW110128702 A TW 110128702A TW I771137 B TWI771137 B TW I7711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sitioning
button
bracke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8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6970A (zh
Inventor
朱書賢
葉王鴻
方信傑
江仁鈺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6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137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底座、定位件、第一機體、第二機體、鉸鏈結構以及按鈕。定位件滑設於底座內,且具有卡槽。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底座,且具有卡勾。卡勾插入底座以卡合於卡槽。鉸鏈結構包括固定於底座的第一支架、連接於第一支架的第一樞軸、固定於第二機體的第二支架以及連接於第二支架的第二樞軸。第二樞軸樞接於第一樞軸。按鈕設置於底座的一側。按鈕的至少部分位於底座內,且第二樞軸具有位於按鈕往定位件滑動的路徑上的限位凸起。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
因筆記型電腦不僅具備優異的運算能力,也能執行多工處理,遂已成為現代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詳細而言,筆記型電腦是由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結構組成,其中第一機體具備邏輯運算與資料存取等功能,且第二機體具備影像顯示的功能。第二機體透過鉸鏈結構連接於第一機體,以相對於鉸鏈結構旋轉。
一般而言,鉸鏈結構包括轉軸、固定於第一機體的第一支架以及固定於第二機體的第二支架,其中轉軸固定於第一支架,且第二支架可旋轉地連接於轉軸。由於第一機體無法輕易地拆離鉸鏈結構,因此使用者難以依據個人需求靈活調整操作距離或轉換操作模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極佳的操作靈活度與可靠度。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底座、定位件、第一機體、第二機體、鉸鏈結構以及按鈕。底座具有內部空間與連接內部空間的開孔。定位件滑設於內部空間內,且具有對位於開孔的卡槽。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底座,且具有卡勾。卡勾經由開孔插入內部空間並卡合於卡槽。鉸鏈結構包括第一支架、連接於第一支架的第一樞軸、第二支架以及連接於第二支架的第二樞軸。第一支架固定於底座,且第二支架固定於第二機體。第二樞軸樞接於第一樞軸。按鈕設置於底座的一側。按鈕的至少部分位於內部空間內,且第二樞軸具有位於按鈕往定位件滑動的路徑上的限位凸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相對於底座旋轉大於預設角度時,限位凸起移離按鈕往定位件滑動的路徑,按鈕被推動往定位件滑動,且定位件被按鈕推動,以使卡勾分離於卡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括設置於內部空間內的彈簧,其中彈簧的兩端分別接觸底座與定位件,且彈簧與按鈕位於定位件的相對兩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定位件具有位於卡槽內的定位凸部,且卡勾具有定位凹槽。定位凸部卡合於定位凹槽或分離於定位凹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卡勾還具有相鄰於定位凹槽的導向斜面,在卡勾經由開孔插入內部空間並卡合於卡槽的過程中,導向斜面接觸定位凸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第二支架以及第二樞軸同步旋轉。
本發明提出另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底座、定位件、第一機體、第二機體、支撐件、鉸鏈結構以及按鈕。底座具有內部空間與連接內部空間的開孔。定位件滑設於內部空間內,且具有對位於開孔的卡槽。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底座,且具有卡勾。卡勾經由開孔插入內部空間並卡合於卡槽。第二機體樞接於支撐件。鉸鏈結構包括第一支架、連接於第一支架的第一樞軸、第二支架以及連接於第二支架的第二樞軸。第一支架固定於底座,且第二支架固定於支撐件。第二樞軸樞接於第一樞軸。按鈕設置於底座的一側。按鈕的至少部分位於內部空間內,且第二樞軸具有位於按鈕往定位件滑動的路徑上的限位凸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支撐件相對於底座旋轉大於預設角度時,限位凸起移離按鈕往定位件滑動的路徑,按鈕被推動往定位件滑動,且定位件被按鈕推動,以使卡勾分離於卡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支撐件、第二支架以及第二樞軸同步旋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繞第一軸線相對於支撐件旋轉,且支撐件繞第二軸線相對於底座旋轉。第一軸線平行於第二軸線。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中,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底座,使用者僅須解除第一機體與底座之間的卡合關係,便能將第一機體拆離底座,以依據個人需求靈活調整操作距離或轉換操作模式。另一方面,鉸鏈結構中的第二樞軸具有限位凸起,用以防止按鈕被誤觸而解除第一機體與底座之間的卡合關係,從而提升操作上的可靠度。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在第一狀態下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轉換至第二狀態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圖3是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2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為求清楚呈現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內部結構的配置,底座110及第二機體140採用虛線繪示。
請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00可為筆記型電腦,且包括底座110、定位件120、第一機體130、第二機體140、鉸鏈結構150以及按鈕160。舉例來說,第一機體130具備邏輯運算與資料存取等功能,且第二機體140具備影像顯示的功能。另外,第一機體130包含實體輸入介面例如鍵盤或觸控板。
在圖1所示的第一狀態下,定位件120卡合於第一機體130,以將第一機體130安裝固定於底座110。在圖2所示的第二狀態下,定位件120解卡於第一機體130(即定位件120分離於第一機體130),以令使用者可將第一機體130拆離於底座110,並依據個人需求靈活調整操作距離或轉換操作模式。
請參考圖1與圖3,底座110具有內部空間111與連接內部空間111的開孔112,且定位件120滑設於內部空間111內。詳細而言,定位件120具有對位於開孔112的卡槽121,且第一機體130具有對應於開孔112與卡槽121設置的卡勾131。也就是說,定位件120的卡槽121面對底座110的開孔112。當第一機體130安裝固定於底座110時,卡勾131穿過開孔112,並插入內部空間111,以卡合於卡槽121。基於卡勾131與卡槽121之間的結構干涉,第一機體130與底座110互相卡合固定,故使用者無法任意地拆除第一機體130,以提升操作上的可靠度。
如圖1與圖2所示,鉸鏈結構150包括第一支架151、連接於第一支架151的第一樞軸152、第二支架153以及連接於第二支架153的第二樞軸154,其中第一支架151固定於底座110,且第二支架153固定於第二機體140。詳細而言,第二樞軸154樞接於第一樞軸152,故第二機體140、第二支架153以及第二樞軸154可同步地相對於第一樞軸152、第一支架151以及底座110旋轉。
如圖1與圖3所示,按鈕160設置於底座110的一側,以便於使用者按壓。另一方面,按鈕160適於受按壓以沿第一方向D1相對於底座110往定位件120滑動,且按鈕160的至少部分位於內部空間111內。第二樞軸154具有位於按鈕160往定位件120滑動的路徑上的限位凸起155,在圖1與圖3所示的第一狀態下,限位凸起155阻擋於按鈕160與定位件120之間。因此,即便按鈕160被誤觸,按鈕160也無法接觸並推動定位件120。
也就是說,第二樞軸154的限位凸起155可用以防止按鈕160被誤觸而解除卡勾131與卡槽121之間的結構干涉或解除第一機體130與底座110之間的卡合關係,從而提升操作上的可靠度。
如圖1與圖2所示,隨著第二樞軸154的旋轉,限位凸起155可移離按鈕160往定位件120滑動的路徑。之後,使用者可按壓或推動按鈕160沿第一方向D1往定位件120滑動,以令按鈕160接觸並推動定位件120,使得卡勾131解卡於卡槽121(即卡勾131分離於卡槽121),如圖4所示。
如圖1與圖2所示,限位凸起155可為凸出於第二樞軸154的外壁面的扇形結構,基於扇形結構的分布範圍,當第二機體140、第二支架153以及第二樞軸154相對於底座110旋轉大於一預設角度(例如45度)時,限位凸起155才能移離按鈕160往定位件120滑動的路徑。
圖5是圖4的第一機體拆離底座的局部俯視示意圖。特別說明的是,第二支架153及第二樞軸154採用虛線繪示。請參考圖4與圖5,在卡勾131解卡於卡槽121(即卡勾131分離於卡槽121)後,卡勾131與卡槽121之間的結構干涉或第一機體130與底座110之間的卡合關係被解除。接著,使用者可沿垂直於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將第一機體130拆離底座110,使得卡勾131移出卡槽121、內部空間111以及開孔112。
如圖3與圖4所示,卡勾131與定位件120可由導電材質構成,當卡勾131卡合於定位件120時,第一機體130可透過卡勾131及定位件120電性連接於底座110,並進一步電性連接於第二機體140。當卡勾131解卡於定位件120(即卡勾131分離於定位件120)時,第一機體130可採用無線連接的方式電性連接於第二機體140,或採用外接連接器或外接線路電性連接於第二機體140。於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第一機體130可採用無線連接的方式電性連接於第二機體140,卡勾131與定位件120僅用以輔助使用者快速拆裝第一機體130,故不對卡勾131與定位件120的材質加以限制。
請參考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00更包括設置於內部空間111內的彈簧170,其中彈簧170的兩端分別接觸底座110與定位件120,且彈簧170與按鈕160位於定位件120的相對兩側。彈簧170可採用壓縮彈簧,並抵頂定位件120,以強化定位件120與卡勾131之間的卡合關係。另一方面,當按鈕160推動定位件120第一方向D1滑動時,彈簧170受到定位件120擠壓而產生彈性變形。一旦施加於按鈕160上的按壓力移除,彈簧170的彈性恢復力可推動定位件120沿著第一方向D1的反向滑動回到初始位置。
具體來說,定位件120具有位於卡槽121內的定位凸部122,且卡勾131具有定位凹槽132。定位凸部122自卡槽121的內壁面沿著第一方向D1的反向延伸,並卡合於定位凹槽132(即定位凸部122插入定位凹槽132),以防止第一機體130沿著第二方向D2脫離底座110,如圖3所示。
如圖4與圖5所示,當使用者按壓或推動按鈕160沿第一方向D1往定位件120滑動時,按鈕160接觸並推動定位件120,使得定位凸部122分離於或移出定位凹槽132。此時,定位件120未對第一機體130在第二方向D2上滑動的運動自由度產生限制,故使用者可將第一機體130沿第二方向D2拆離底座110。
圖6是圖5的第一機體安裝至底座的過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特別說明的是,第二支架153及第二樞軸154採用虛線繪示。如圖6所示,卡勾131還具有相鄰於定位凹槽132的導向斜面133,在將第一機體130安裝固定至底座110的過程中,卡勾131沿第二方向D2的反向經由開孔112插入內部空間111,並透過導向斜面133接觸定位凸部122。卡勾131持續沿第二方向D2的反向插入卡槽121,並透過導向斜面133推動定位件120沿第一方向D1滑動。在導向斜面133移動通過定位凸部122後,彈簧170推動定位件120沿第一方向D1的反向滑動,使得定位凸部122卡合於定位凹槽132,恢復定位件120與卡勾131之間的卡合關係,如圖3所示。
圖7是第二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為求清楚呈現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的內部結構的配置,底座110及第二機體140採用虛線繪示。。請參考圖7,本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的結構設計與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結構設計大致相同,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更包括支撐件180,其中第二支架153固定於支撐件180,且第二機體140樞接於支撐件180。
進一步來,第二機體140可繞第一軸線A1相對於支撐件180旋轉,且第二機體140可隨支撐件180繞平行於第一軸線A1的第二軸線A2相對於底座110旋轉,以靈活調整觀看角度或操作角度。當支撐件180、第二支架153以及第二樞軸154同步地相對於底座110旋轉大於一預設角度(例如45度)時,限位凸起155移離按鈕160往定位件120滑動的路徑。後續,使用者才能按壓按鈕160,並解除第一機體130與底座110之間的卡合關係。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中,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底座,使用者僅須解除第一機體與底座之間的卡合關係,便能將第一機體拆離底座,以依據個人需求靈活調整操作距離或轉換操作模式。另一方面,鉸鏈結構中的第二樞軸具有限位凸起,用以防止按鈕被誤觸而解除第一機體與底座之間的卡合關係,從而提升操作上的可靠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可攜式電子裝置 110:底座 111:內部空間 112:開孔 120:定位件 121:卡槽 122:定位凸部 130:第一機體 131:卡勾 132:定位凹槽 133:導引斜面 140:第二機體 150:鉸鏈結構 151:第一支架 152:第一樞軸 153:第二支架 154:第二樞軸 155:限位凸起 160:按鈕 170:彈簧 180:支撐件 A1:第一軸線 A2:第二軸線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在第一狀態下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轉換至第二狀態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4是圖2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5是圖4的第一機體拆離底座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6是圖5的第一機體安裝至底座的過程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7是第二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100:可攜式電子裝置
110:底座
111:內部空間
120:定位件
130:第一機體
140:第二機體
150:鉸鏈結構
151:第一支架
152:第一樞軸
153:第二支架
154:第二樞軸
155:限位凸起
160:按鈕

Claims (13)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內部空間與連接該內部空間的一開孔; 一定位件,滑設於該內部空間內,且具有對位於該開孔的一卡槽; 一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該底座,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卡勾,且該卡勾經由該開孔插入該內部空間以卡合於該卡槽; 一第二機體; 一鉸鏈結構,包括一第一支架、連接於該第一支架的一第一樞軸、一第二支架以及連接於該第二支架的一第二樞軸,其中該第一支架固定於該底座,且該第二支架固定於該第二機體,該第二樞軸樞接於該第一樞軸;以及 一按鈕,設置於該底座的一側,其中該按鈕的至少部分位於該內部空間內,且該第二樞軸具有位於該按鈕往該定位件滑動的路徑上的一限位凸起。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底座旋轉大於一預設角度時,該限位凸起移離該按鈕往該定位件滑動的路徑,該按鈕被推動往該定位件滑動,且該定位件被該按鈕推動,以使該卡勾分離於該卡槽。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括設置於該內部空間內的一彈簧,其中該彈簧的兩端分別接觸該底座與該定位件,且該彈簧與該按鈕位於該定位件的相對兩側。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件具有位於該卡槽內的一定位凸部,且該卡勾具有一定位凹槽,該定位凸部卡合於該定位凹槽或分離於該定位凹槽。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勾還具有相鄰於該定位凹槽的一導向斜面,在該卡勾經由該開孔插入該內部空間並卡合於該卡槽的過程中,該導向斜面接觸該定位凸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該第二支架以及該第二樞軸同步旋轉。
  7.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內部空間與連接該內部空間的一開孔; 一定位件,滑設於該內部空間內,且具有對位於該開孔的一卡槽, 一第一機體,可拆地安裝於該底座,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卡勾,且該卡勾經由該開孔插入該內部空間以卡合於該卡槽; 一第二機體; 一支撐件,其中該第二機體樞接於該支撐件; 一鉸鏈結構,包括一第一支架、連接於該第一支架的一第一樞軸一、第二支架以及連接於該第二支架的一第二樞軸,其中該第一支架固定於該底座,且該第二支架固定於該支撐件,該第二樞軸樞接於該第一樞軸;以及 一按鈕,設置於該底座的一側,其中該按鈕的至少部分位於該內部空間內,且該第二樞軸具有位於該按鈕往該定位件滑動的路徑上的一限位凸起,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當該支撐件相對於該底座旋轉大於一預設角度時,該限位凸起移離該按鈕往該定位件滑動的路徑,該按鈕被推動往該定位件滑動,且該定位件被該按鈕推動,以使該卡勾分離於該卡槽。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括設置於該內部空間內的一彈簧,其中該彈簧的兩端分別接觸該底座與該定位件,且該彈簧與該按鈕位於該定位件的相對兩側。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件具有位於該卡槽內的一定位凸部,且該卡勾具有一定位凹槽,該定位凸部卡合於該定位凹槽或分離於該定位凹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勾還具有相鄰於該定位凹槽的一導向斜面,在該卡勾經由該開孔插入該內部空間並卡合於該卡槽的過程中,該導向斜面接觸該定位凸部。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支撐件、該第二支架以及該第二樞軸同步旋轉。
  13.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繞一第一軸線相對於該支撐件旋轉,且該支撐件繞一第二軸線相對於該底座旋轉,該第一軸線平行於該第二軸線。
TW110128702A 2020-08-06 2021-08-04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71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61799P 2020-08-06 2020-08-06
US63/061,799 2020-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970A TW202206970A (zh) 2022-02-16
TWI771137B true TWI771137B (zh) 2022-07-11

Family

ID=8132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8702A TWI771137B (zh) 2020-08-06 2021-08-04 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113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3080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usable with the same
CN104111701A (zh) * 2013-04-19 2014-10-2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及具有此连接组件的电子装置
TWM503731U (zh) * 2015-04-15 2015-06-21 Micro Star Int Co Ltd 具有轉動鎖固機構之固定裝置
CN10938818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3080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usable with the same
CN104111701A (zh) * 2013-04-19 2014-10-22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及具有此连接组件的电子装置
TWM503731U (zh) * 2015-04-15 2015-06-21 Micro Star Int Co Ltd 具有轉動鎖固機構之固定裝置
CN109388186A (zh) * 2017-08-07 2019-02-2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970A (zh)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7423B2 (ja) 電子デバイス用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612875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5333054B2 (ja) 電子機器
TWI492030B (zh) 電子裝置
US904210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module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US1067830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298271B2 (en) Moun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09023B (zh) 具有可調整式板狀結構之電子裝置
TWI771137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7925185B (zh) 可伸展连接器端口
TWI457744B (zh) 可固定於可攜式電腦之外殼之電腦周邊裝置
TWM601511U (zh) 電子裝置
TWI674498B (zh) 電子設備及卡合機構
TWI535357B (zh) 連接裝置與應用其之電子設備
TWM505651U (zh) 電子裝置
TWI691828B (zh) 固定機構和計算機系統
TWI742960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754942B (zh) 電子裝置
TWI653923B (zh) 門蓋機構
TWM513381U (zh) 電子裝置
TWM637459U (zh) 筆記型電腦
TWM609848U (zh) 電子總成
TWM575643U (zh) 電子裝置
TWM611363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7167638A (ja) 電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