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1013B -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1013B
TWI771013B TW110118577A TW110118577A TWI771013B TW I771013 B TWI771013 B TW I771013B TW 110118577 A TW110118577 A TW 110118577A TW 110118577 A TW110118577 A TW 110118577A TW I771013 B TWI771013 B TW I7710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card
service platform
server device
serve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8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7628A (zh
Inventor
陳銘寬
Original Assignee
心南金融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心南金融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心南金融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8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1013B/zh
Priority to CN202110642384.7A priority patent/CN115374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1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10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7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762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eth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係應用於一第一伺服裝置、一第二伺服裝置與一服務平台,第一伺服裝置透過服務平台將第一伺服裝置提供的一第一名片發送給第二伺服裝置,且第一名片是否能夠傳遞至第二伺服器,需要由服務平台確認第一名片是由第一伺服裝置所發出。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

Description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區塊鏈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傳統商務行為中,透過名片的交換,讓交換的雙方可以進行互動與聯繫。
隨著電腦及網際網路的普及,傳統的名片,轉換為電子型態的方式;然而,不管是紙本或是電子型態,名片的真實性往往令人存疑,有時候甚至會造成某一方的財產損失,甚至於,原本名片只在某一段時間是具有真實性的,但是隨著名片持有者的異動,導致於名片實際上內容已經失效。
有鑑於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用以解決先前技術的缺失。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可以應用於第一伺服裝置、第二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用以交換來自於第一伺服裝置的第一名片與來自於第二伺服裝置的第二名片,且在交換的過程中能夠確保第一名片與第二名片的來源。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係提供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用以實現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或其他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係應用於一第一伺服裝置、一第二伺服裝置與一服務平台。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係包含步驟(a)第一伺服裝置與第二伺服裝置分別地鏈結服務平台,其中第一伺服裝置具有一對的一第一公鑰與一第一私鑰,服務平台具有一對的一第一平台公鑰與一第一平台私鑰,且服務平台提供具有一第一簽章的一第一憑證於第一伺服裝置;步驟(b)第一伺服裝置建立具有明文型態的一第一名片,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私鑰加密第一名片。步驟(c)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憑證簽署第一名片,並將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發送至服務平台。步驟(d)服務平台接收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並驗證第一簽章,以判斷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為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則執行步驟(e),以及第一簽章不為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執行步驟(g)。步驟(e)服務平台透過第一公鑰還原出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以及步驟(f)第二伺服裝置透過服務平台取得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步驟(g)服務平台停止將第一名片傳送至第二伺服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或其他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係應用一第一名片與一第二名片的交換。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包含一第一伺服裝置、一第二伺服裝置與一服務平台。第一伺服裝置包含一第一公鑰、一第一私鑰與一第一名片。其中,第一公鑰與第一私鑰是對應產生的。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私鑰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第二伺服裝置包含一第二公鑰、一第二私鑰與一第二名片。其中,第二公鑰與第二私鑰是對應產生的,第二伺服裝置以第二私鑰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的第二名片。服務平台係鏈結第一伺服裝置與第二伺服裝置。服務平台具有一對的一第一平台公鑰與一第一平台私鑰。服務平台與第一伺服裝置建立具有一第一簽章的一第一憑證和服務平台與第二伺服裝置建立具有一第二簽章的一第二憑證。其中,服務平台驗證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的第一簽章和驗證簽署之後的第二名片的第二簽章,在判斷第一名片為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及判斷第二名片為第二伺服裝置所簽署之後,第一伺服裝置與第二伺服裝置之間透過服務平台交換第一名片與第二名片。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於本發明中,係使用「一」或「一個」來描述本文所述的單元、元件和組件。此舉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且對本發明之範疇提供一般性的意義。因此,除非很明顯地另指他意,否則此種描述應理解為包括一個、至少一個,且單數也同時包括複數。
於本文中,用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類似用語意欲涵蓋非排他性的包括物。舉例而言,含有複數要件的一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不僅限於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但卻是該元件、結構、製品或裝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用語「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請參考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的流程圖。於圖1中,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係應用於一第一伺服裝置、一第二伺服裝置與一服務平台。於此,第一伺服裝置可以是某A公司用於處理A公司成員之電子名片主機和第二伺服裝置可以是某B公司用於處理B公司成員之電子名片主機。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係起始於步驟S11,第一伺服裝置與第二伺服裝置分別地鏈結服務平台。其中,第一伺服裝置具有一對的一第一公鑰與一第一私鑰。服務平台具有一對的一第一平台公鑰與一第一平台私鑰。服務平台提供具有一第一簽章的一第一憑證於第一伺服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11之前,一併可以參考圖2,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第一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之註冊流程圖。在圖2,第一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包含步驟S21至步驟S25,其分別地為:
步驟S21,係第一伺服裝置產生一對的第一公鑰與第一私鑰。
步驟S22,係第一伺服裝置向服務平台提出一註冊請求。
步驟S23,係第一伺服裝置提供一第一亂碼與一第一公鑰於服務平台。於此,第一亂碼是藉由雜湊演算法演算第一公鑰所產生的。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亂碼也可以是藉由雜湊演算法演算第一公鑰與第一訊息所產生的,例如第一訊息是相關於第一伺服裝置的第一訊息,例如第一訊息是A公司的公司訊息。
步驟S24,係服務平台以第一平台私鑰加密第一亂碼產生第一簽章。
步驟S25,係服務平台組合第一簽章與第一平台公鑰為第一憑證且傳送至第一伺服裝置。
回到圖1,接著執行步驟S12,係第一伺服裝置建立具有明文型態的一第一名片,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私鑰加密第一名片。
步驟S13,係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憑證簽署第一名片,並將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發送至服務平台。
步驟S14,係服務平台接收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並驗證第一簽章,以判斷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為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則執行步驟S15至S16,以及第一簽章不為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執行步驟S17,係服務平台停止將第一名片傳送至第二伺服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驗證方法,可一併可以參考圖3,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服務平台驗證之方法流程圖。在圖3,第一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包含步驟S31,係服務平台以第一平台私鑰、第一公鑰與第一訊息驗證第一簽章。舉例而言,第一伺服裝置利用第一私鑰加密第一名片和利用第一平台公鑰加密經第一私鑰加密的第一名片,經加密後的第一名片藉由第一憑證的第一訊息導引至服務平台,服務平台以第一平台私鑰取得經第一私鑰加密的第一名片。又,服務平台取得第一簽章,藉由第一平台私鑰取得第一亂碼,服務平台比對第一亂碼與註冊時的第一亂碼,當二者第一亂碼相同時,服務平台確認第一名片確實來自於第一伺服裝置。又,服務平台以第一公鑰解密經私鑰加密的第一名片,使得服務平台取得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即是在圖1中,執行步驟S15,係服務平台透過第一公鑰還原出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和執行步驟S16,係第二伺服裝置透過服務平台取得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於另一實施例中,若第一亂碼包含第一訊息,也可以從第一訊息中判斷來第一名片的來源。
舉例而言,從步驟S12與步驟S14中可以理解到,第一名片需要透過第一伺服裝置進行第一私鑰加密且需要通過第一伺服裝置以第一憑證簽署。當第一名片相應的人員欲想要向另一人員發送的第一名片時,例如人員的電子裝置顯示二維碼圖樣並由另一人員以另一電子裝置掃描前述二維碼圖樣之後啟動發送第一名片的程序。前述程序可起始為,第一伺服器根據二維碼圖樣,對人員進行身份判斷與取得人員所對應的第一名片之內容,第一伺服裝置可以根據判斷的結果進一步決定是否簽署第一名片與發送加密的第一名片至服務平台;或者,於另一實施例中,若經第一伺服器確認人員非係屬於第一伺服裝置時,第一伺服裝置可以不簽署第一名片,前述不簽署第一名片的程序可以視為第一名片已經被第一伺服器終止;又於另一實施例中,服務平台只認可第一伺服裝置提供經變更後的第一名片,可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與一致性。再者,加密的第一名片被發送到服務平台須經由服務平台的驗證且重新再加密傳送給第二伺服裝置,因此對於第二伺服裝置而言,接收到的第一名片的內容,除可以確保第一名片之內容的真實性與不可變動性之外,也可以確認第一名片是由第一伺服裝置所認可發出的,其具有可追蹤性。
於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15與步驟S16,更可以包含以下的步驟,可一併可以參考圖4,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服務平台提供第一名片至第二伺服裝置之方法流程圖。
步驟S151,係服務平台透過第二公鑰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其中,第二伺服裝置具有一對的第二公鑰與第二私鑰。
步驟S152,係第二伺服裝置接收加密後的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
步驟S153,係第二伺服裝置以第二私鑰解密而取得第一名片。
又,前述是第一伺服裝置將第一名片發送給第二伺服裝置,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伺服裝置也可以回傳第二名片,以完成第一名片與第二名片的交換,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在第二伺服裝置也會有如同第一伺服裝置的設置,相關步驟說明如下:
在執行步驟S11之前,除執行步驟S21至步驟S25之外,也執行第二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其包含步驟S51至步驟S55,一併可以參考圖5,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第二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之註冊流程圖。
步驟S51,是第二伺服裝置產生一對的第二公鑰與第二私鑰。
步驟S52,是第二伺服裝置向服務平台提出註冊請求。
步驟S53,是第二伺服裝置提供第二亂碼與該第二公鑰於服務平台。其中,第二亂碼是藉由雜湊演算法演算第二公鑰所產生的。
步驟S54,是服務平台以該第二平台私鑰加密該第二亂碼產生第二簽章。
步驟S55,是服務平台組合第二簽章與第二平台公鑰為第二憑證且傳送至第二伺服裝置。
又,第二伺服裝置可以建立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二名片,並且以前述相同的方法,即是將步驟S11至S17(或S21至S25)的第一伺服裝置置換成第二伺服裝置,使得第二伺服器透過服務平台項第一伺服器發送第二名片,以在第一伺服裝置與第二伺服裝置之間完成第一名片與該第二名片的交換。
一併可以參考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的方塊示意圖。於圖6中,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10係應用一第一名片22與一第二名片42的交換。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10包含一第一伺服裝置12、一第二伺服裝置14與一服務平台16。
第一伺服裝置12包含一第一公鑰122、一第一私鑰124與一第一名片22。其中,第一公鑰122與第一私鑰124是對應產生的。第一伺服裝置12以第一私鑰124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22。
第二伺服裝置14包含一第二公鑰142、一第二私鑰144與一第二名片42。其中,第一公鑰142與第一私鑰144是對應產生的。第二伺服裝置14以第二私鑰144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的第二名片42。
服務平台16係鏈結第一伺服裝置12與第二伺服裝置14。服務平台16包含一對的一第一平台公鑰162與一第一平台私鑰164。服務平台16與第一伺服裝置12建立具有一第一簽章126的一第一憑證166和服務平台16與第二伺服裝置14建立具有一第二簽章146的一第二憑證168。其中,第一平台私鑰162加密第一亂碼與第一訊息以產生第一簽章126和第二平台私鑰164加密第二亂碼與第二訊息以產生第二簽章146。其中,第一亂碼、第一訊息、第二亂碼與第二訊息可以參考前述,於此不贅述。
其中,服務平台16驗證簽署之後的第一名片22的第一簽章126和驗證簽署之後的第二名片42的第二簽章146,以在判斷第一名片22是否為第一伺服裝置12所簽署及判斷第二名片42是否為第二伺服裝置14所簽署之後,若確實為其所簽署,則第一伺服裝置12與第二伺服裝置14之間透過服務平台16交換第一名片22與第二名片42。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1-S17:方法步驟 S21-S25:方法步驟 S31:方法步驟 S151-S153:方法步驟 S51-S55:方法步驟 10: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 22:第一名片 42:第二名片 12:第一伺服裝置 122:第一公鑰 124:第一私鑰 126:第一簽章 14:第二伺服裝置 142:第二公鑰 144:第二私鑰 146:第二簽章 16:服務平台 162:第一平台公鑰 164:第一平台私鑰 166:第一憑證 168:第二憑證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的流程圖。 圖2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第一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之註冊流程圖。 圖3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服務平台驗證之方法流程圖。 圖4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服務平台提供第一名片至第二伺服裝置之方法流程圖。 圖5係說明本發明圖1之第二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之註冊流程圖。 圖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S11-S17:方法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係應用於第一伺服裝置、第二伺服裝置與服務平台,該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包含:該第一伺服裝置傳送一第一名片至該第二伺服裝置的流程包括:(a)該第一伺服裝置與該第二伺服裝置分別地鏈結該服務平台,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具有一對的第一公鑰與第一私鑰,該服務平台具有一對的第一平台公鑰與第一平台私鑰,且該服務平台提供具有第一簽章的第一憑證於該第一伺服裝置;(b)該第一伺服裝置建立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一名片,該第一伺服裝置以該第一私鑰加密該第一名片;(c)該第一伺服裝置以該第一憑證簽署該第一名片,並將簽署之後的該第一名片發送至該服務平台;(d)該服務平台接收簽署之後的該第一名片並驗證該第一簽章,以判斷簽署之後的該第一名片為該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則執行步驟(e)與(f),或者該第一簽章不為該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執行步驟(g);(e)該服務平台透過該第一公鑰還原出具有明文型態的該第一名片;(f)該第二伺服裝置透過該服務平台取得明文型態的該第一名片;(g)該服務平台停止將該第一名片傳送至該第二伺服裝置;其中,該第二伺服裝置具有一對的第二公鑰與第二私鑰,該服務平台具有一對的第二平台公鑰與第二平台私鑰,該服務平台提供具有第二簽章的第二憑證於該第二伺服裝置,該第二伺服裝置傳送一第二名片至該第一伺服裝置的流程包括: (u)該第二伺服裝置建立具有明文型態的第二名片,該第二伺服裝置以該第二私鑰加密該第二名片;(v)該第二伺服裝置以該第二憑證簽署該第二名片,並將簽署之後的該第二名片發送至該服務平台(w)該服務平台接收簽署之後的該第二名片並驗證該第二簽章,以判斷簽署之後的該第二名片為該第二伺服裝置所簽署,則執行步驟(x)與(y),或者該第二簽章不為該第二伺服裝置所簽署,執行步驟(aa);(x)該服務平台透過該第二公鑰還原具有該明文型態的該第二名片;(y)該第一伺服裝置透過該服務平台取得明文型態的該第二名片;以及(aa)該服務平台暫停將該第二名片傳送至該第一伺服裝置;其中,當該第二伺服裝置透過該服務平台取得明文型態的該第一名片,以及該第一伺服裝置通過該服務平台取得明文型態的該第二名片,該第一伺服裝置與該第二伺服裝置之間完成該第一名片與該第二名片的交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a)之前,更包含步驟:(h)該第一伺服裝置產生一對的該第一公鑰與該第一私鑰;(i)該第一伺服裝置向該服務平台提出註冊請求;(j)該第一伺服裝置提供第一亂碼與該第一公鑰於該服務平台,其中該第一亂碼是藉由雜湊演算法演算該第一公鑰所產生的;(k)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一平台私鑰加密該第一亂碼產生該第一簽章;以及(l)該服務平台組合該第一簽章與該第一平台公鑰為該第一憑證且傳送至該第一伺服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j)中,其中該第一伺服裝置還提供相關於該第一伺服裝置的第一訊息於該服務平台,且該第一亂碼由雜湊演算法演算該第一公鑰與該第一訊息所產生的。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一平台私鑰、該第一公鑰與該第一訊息驗證該第一簽章。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一平台私鑰與第一公鑰驗證該第一簽章。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e)與步驟(f)之間,更包含步驟:(m)該服務平台透過該第二公鑰加密該具有該明文型態的該第一名片;(n)該第二伺服裝置接收加密後的明文型態的該第一名片;以及(o)該第二伺服裝置以該第二私鑰解密而取得該第一名片。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在步驟(a)之前,更包含步驟:(p)該第二伺服裝置產生一對的該第二公鑰與該第二私鑰;(q)該第二伺服裝置向該服務平台提出註冊請求;(r)該第二伺服裝置提供第二亂碼與該第二公鑰於該服務平台,其中該第二亂碼是藉由雜湊演算法演算該第二公鑰所產生的;(s)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二平台私鑰加密該第二亂碼產生該第二簽章;以及(t)該服務平台組合該第二簽章與該第二平台公鑰為該第二憑證且傳送至該第二伺服裝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在步驟(r)中,更包含該第二伺服裝置提供該第二伺服裝置的第二訊息於該服務平台,且該第二亂碼是藉由雜湊演算法演算該第二公鑰與該第二訊息所產生的。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二平台私鑰、該第二公鑰與該等二訊息驗證該第二簽章。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其中在步驟(d)中,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二平台私鑰與第二公鑰驗證該第二簽章。
  11. 一種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係應用第一名片與第二名片的交換,該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包含:第一伺服裝置,係具有第一公鑰、第一私鑰與第一名片,其中該第一公鑰與該第一私鑰是對應產生的,該第一伺服裝置以該第一私鑰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該第一名片;第二伺服裝置,係具有第二公鑰、第二私鑰與第二名片,其中該第二公鑰與該第二私鑰是對應產生的,該第二伺服裝置以該第二私鑰加密具有明文型態的該第二名片;以及服務平台,係鏈結該第一伺服裝置與該第二伺服裝置,該服務平台具有對應該第一伺服裝置的一對的第一平台公鑰與第一平台私鑰,以及對應該第二伺服裝置的一對的第二平台公鑰與第二平台私鑰,該服務平台與該第一伺服裝置建立具有第一簽章的第一憑證和該服務平台與該第二伺服裝置建立具有第二簽章的第二憑證;其中,於該第一伺服裝置中,以該第一憑證簽署該第一名片,並將簽署之後的該第一名片發送至該服務平台;於該第二伺服裝置中,以該第二憑證簽署該第二名片,再將簽署之後的該第二名片發送至該服務平台; 其中,該服務平台驗證簽署之後的該第一名片的該第一簽章和驗證簽署之後的該第二名片的該第二簽章,以判斷該第一名片為該第一伺服裝置所簽署及判斷該第二名片為該第二伺服裝置所簽署,該第一伺服裝置與該第二伺服裝置之間透過該服務平台交換該第一名片與該第二名片。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其中該第一平台私鑰加密第一亂碼與第一訊息以產生該第一簽章和該第二平台私鑰加密第二亂碼與第二訊息以產生該第二簽章。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系統,其中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一平台私鑰、該第一公鑰與該第一訊息驗證該第一簽章,以及該服務平台以該第二平台私鑰、該第二公鑰與該等二訊息驗證該第二簽章。
TW110118577A 2021-05-21 2021-05-21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TWI771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8577A TWI771013B (zh) 2021-05-21 2021-05-21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CN202110642384.7A CN115374453A (zh) 2021-05-21 2021-06-09 区块链式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8577A TWI771013B (zh) 2021-05-21 2021-05-21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1013B true TWI771013B (zh) 2022-07-11
TW202247628A TW202247628A (zh) 2022-12-01

Family

ID=83439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8577A TWI771013B (zh) 2021-05-21 2021-05-21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4453A (zh)
TW (1) TWI77101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5904B2 (en) * 2005-06-30 2011-08-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business card exchange system and method
CN202067336U (zh) * 2011-06-01 2011-12-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安全认证的支付装置及系统
TW201447635A (zh) * 2013-06-10 2014-12-16 Jie Chen 基於數位簽章代碼的內容驗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5904B2 (en) * 2005-06-30 2011-08-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business card exchange system and method
CN202067336U (zh) * 2011-06-01 2011-12-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安全认证的支付装置及系统
TW201447635A (zh) * 2013-06-10 2014-12-16 Jie Chen 基於數位簽章代碼的內容驗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4453A (zh) 2022-11-22
TW202247628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9641B2 (en) Integrity of communications between blockchain networks and external data sources
US11341466B2 (en) Transferring digital tickets based on blockchain networks
US10103894B2 (en) Creating a digital certificate for a service using a local certificate authority
TWI718567B (zh) 二維碼生成方法、資料處理方法、裝置、伺服器及計算機可讀儲存媒體
CN114037435A (zh) 使用集中式或分布式分类账来提供信息证明的方法和设备
KR20050089802A (ko) 조건부 전자 서명의 생성 방법, 조건부 전자 서명의 검증방법, 상태 정보 배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데이터 처리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WO2016054924A1 (zh) 身份认证方法、第三方服务器、商家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09034796A (zh) 基于联盟链的交易监管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09146655A1 (zh) 一种密码输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41726A (zh) 一种用户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99707A (zh) 一种离线认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9284618A (zh) 数据源数据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1817857B (zh) 一种基于电子公证和sm2协同签名的电子文件签署方法及其所采用的服务器
CN111106929B (zh) 一种基于hash的审批方法
WO2021134898A1 (zh) 区块链交易数据证明监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TWI771013B (zh) 區塊鏈式電子名片交換方法及其系統
WO2023284691A1 (zh) 一种账户的开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04140636A (ja) 電子文書の署名委任システム、署名委任サーバ及び署名委任プログラム
CN115242471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52950A (zh) 一种软件授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669672B (zh) 電子交易方法及系統
CN104796379A (zh) 二维码认证方法、平台和系统
Yong et al. Group fingerprint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digital wholesale and retail in E-commerce
JP2015219822A (ja) ワンストップ申請システム、ワンストップ申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Nalayini et al. A Study on Digital Signature in Blockchai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