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795B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70795B TWI770795B TW110103515A TW110103515A TWI770795B TW I770795 B TWI770795 B TW I770795B TW 110103515 A TW110103515 A TW 110103515A TW 110103515 A TW110103515 A TW 110103515A TW I770795 B TWI770795 B TW I77079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operating system
- user
- local
-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封閉且邏輯受控的電腦網路,其連接區域中的電腦使用者和行動使用者,這些電腦使用者和行動使用者以串聯連接的結構和並聯連接的結構邏輯地連接到局部作業系統。所有的應用程式可被視為網路中的局部應用程式,以供局部搜尋。應用程式伺服器的位址的識別號碼提供該應用程式伺服器所連接的其他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身分,以供在網路中進行全域搜尋。在內部中進行連結允許不同作業系統中的電子郵件伺服器能夠在網路中直接傳輸資料。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針對全域地連接個人電腦之一全新的個人電腦網路(PCN 100)之架構。該網路100具有包括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之架構,來連接該地區之個人電腦使用者10以及全域地連接該等電腦使用者10。由於此架構,該網路具有固定路由來轉移該資訊。該網路可提供我們一安全且有效的電腦環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3年10月2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編號第61/962,311號之權益,名為“連接個人電腦”,其完整內容合併於本文中以供參考。
此(第二個)分割案也主張原母案(申請號103136804)及其(第一個)分割案(申請號108108925)之權益,援用原申請案優先權主張。
該提議之PCN 100與網際網路不同,因為所有電腦使用者10連接至相同網路100(顯示如圖1)。
PCN 100為一封閉網路。該使用者連接至該網路100之作業系統。該作業系統安裝在中央建築物中並全域地分佈。全域所有作業系統以該國碼與區域碼來識別。
該作業系統定義為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以便連接該電腦使用者10、商業資訊伺服器並透過該網路100來轉移
資料。
此設計之最重要優點的其中之一包括該PCN 100能夠具有固定路由。此外,PCN 100提供我們一高度安全的網路、一容易擴展與延伸的結構、以及高效率效能。PCN 100可應用一簡化架構來提供一複雜的數據網路。
該等電腦使用者10透過閘道路由器來連接至該個人電腦網路100之作業系統。該等作業系統全域地分佈並安裝在中央建築物中以便連接局部電腦使用者10;作業系統定義為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所有應用程式與其商業資訊伺服器連接至作業系統。該網路100之所有作業系統可由由開發者定義並由該國際授權許可之國碼與區域碼來識別。
除了該網路100之電腦使用者10與商業資訊伺服器之外,該網路之所有元件具有其永久的識別號碼。該等元件之識別號碼由開發者定義並由該國際授權來許可。
由於該等識別號碼,所有元件之位址可被決定。
由於決定的位址、該網路之架構與固定路由之規則,該資料轉移之固定路由可在該PCN網路100中建立。
該網路100之特徵,包括該網路100之架構與該網路100之固定路由,可形成該網路100之高安全性與有效效能。
本分割案是原母案(申請號103136804)及其分割案(申請號108108925)的進一步分割案,前一個分割案(申請號108108925)所要求保護的特點在於電腦使用者連接到網路的設計以及用於網路的搜尋系統之應用程式和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設計。
原母案(申請號103136804)所要求保護的特點在於邏輯地連接全
域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的封閉網路,其具有邏輯受控的作業系統和傳輸系統。網路的作業系統包含分佈於全世界的局部作業系統、區域作業系統、全域作業系統。
網路的傳輸系統包含國內的傳輸系統以及國際的傳輸系統。
電腦使用者在家中具有作為中央伺服器以連接家中所有工作站的介面,用以形成子網路。所述介面供電腦使用者透過電腦使用者的閘道路由器與網路的局部作業系統通訊。
網路將區域中的電腦使用者邏輯地連接到局部作業系統,以串聯和並聯的結構來達到最佳的效率(如圖3所示)。
網路的定址系統包含國碼、區域碼和識別號碼,用以識別電腦使用者、行動使用者、以及邏輯地連接到網路的局部商業。網路的定址系統也可以識別網路中的元件的位置。
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的識別號碼是在他們註冊時由網路的服務提供者來給定。商業應用程式的識別號碼由商業的地理和分類以及應用程式所在的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身分組成。
儘管網路的搜尋系統(如圖11所示)的根是應用程式,應用程式的交叉搜尋可以藉由應用程式伺服器的連接方式,從地理到分類、或從分類到地理、或特別是通過地理中的分類之方式來進行。
所有的商業都被認為是局部應用程式,且可以在局部端進行搜尋。應用程式伺服器以應用程式來開發且互相連接,以供網路中的全域搜尋。
利用網路的定址系統,具有相同識別號碼的兩個元件或伺服器可以直接進行通訊,從而定義出內部中的連結。因此,網路中的電子郵件傳輸對於每個作業系統中的電子郵件伺服器而言將會非常有效率,且訊息可以在作業系統的兩個電子郵件伺服器之間直接傳輸。
1、2、3:區域
10:使用者/電腦
11:網際網路
12:應用程式
16:路由器
18、30、206、650、718、6513、6567、8335:局部作業系統
20、28、253、347、415、6145、6374、6802:區域作業系統
24、26、510、917、6545:全域作業系統
36:紐約市
38:西雅圖
40:舊金山
42:美國
44:中國
50:服務提供者
52:介面
100:網路
A、B:國家/使用者
C、D、E、F、G、G2、H、I、J、K、L:使用者
R1~R11、R2’~R11’:路由
[圖1]指出該網際網路11與PCN 100間之不同的應用程式連接。
[圖2]顯示一連接至本發明之個人電腦網路(PCN 100)的個別電腦使用者10與個別商業資訊伺服器之群組。
[圖3]顯示美國每一不同城市中之三個電腦使用者10以及中國每一不同城市中之三個電腦使用者10的示範實體與邏輯連接,並顯示該地區之局部作業系統18、該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區域之全域作業系統24。
[圖4]指出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之區域與分佈的概念。
[圖5]指出三個區域與兩個國家之12個使用者10的範例之固定路由規則。
[圖6]指出電子郵件如何由具有位於不同位置並連接至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之12個使用者10的範例之PCN 100中的固定路由來遞送。
[圖7]指出PCN 100、服務提供者50與介面52如何控制與管理該網路100中之應用程式的內容,以及將其呈現至訂閱內容之電腦使用者10。
[圖8]顯示一指出使用者10如何從該國碼與區域碼與其已註冊之原始位置不同的位置登入該網路100之流程圖。
[圖9]顯示如何為電腦使用者管理來自該網路之應用程式的詳細結構。
[圖10]顯示包含多個工作站的數個子網路的結構。
[圖11]顯示包含所有局部服務與商業的交叉搜尋系統。
[圖12]顯示PCN 100中的資料封包的部分資料結構。
網路架構
PCN 100架構設計來連接該個人電腦使用者10、連接該等應用程式、其商業資訊伺服器、以及使用者來全域地通訊。包括PCN 100之邏輯連接與實體連接的架構已如圖1、圖2、與圖3顯示。
參照圖1,PCN 100為一封閉網路。該電腦使用者10以一使用者名稱與密碼登入該網路100。
網際網路中,所有應用程式以網域名稱由網頁瀏覽器來連接至該網路,而電腦使用者以一開放系統互連來搜尋。不像網際網路,PCN 100以更便利的網域名稱來連接所有應用程式12至該網路100,並在該封閉網路100中搜尋(如圖1顯示)。
如圖2所示,一群使用者10透過該閘道路由器16連接至該PCN網路100之局部作業系統18。分佈全世界之作業系統定義為具有連接至該等作業系統之個別的商業資訊伺服器之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
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係相對的與功能上的定義。局部作業系統18設計來連接該地區之電腦使用者10;區域作業系統20設計來不只連接該地區之電腦使用者10,而且連接至該區域之局部作業系統18並與該國家中的其他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該區域之全域作業系統24通訊。全域作業系統24設計來不只連接該地區之電腦使用者10,而且與該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該國家中與世界的全域作業系統24通訊。
如圖4所示,三線條矩形指出之全域區域中,有許多局部作業系統18。該等局部作業系統18中,有某些區域作業系統20而其區域為圖4中雙線條
矩形所指出。其與該區域之單線條矩形中的局部作業系統18通訊。該全域作業系統24與該區域之該等區域作業系統20通訊。該區域中與區域外側之區域作業系統20可在該國家中彼此通訊。該區域作業系統20可與該區域之局部作業系統18通訊。
該設計指出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與全域作業系統24如何在該國家中分佈的概念。其不具有任何特定的技術性意義。
商業資訊伺服器,稱為個別商業伺服器(IBS)連接至該網路100後,PCN 100之架構可得以完成。該等商業資訊伺服器以其應用程式來開發並連接至PCN 100之作業系統。
所有商業資訊伺服器於PCN 100中具有比網際網路11更便利的網域名稱。其不指出PCN 100中網域名稱之分類。
PCN 100中,網域名稱之分類可由搜尋之程序中的數值來暗示,使得該等電腦使用者10僅需更便利的網域名稱來搜尋,諸如Microsoft而非用於網際網路的Microsoft.com。
每次商業資訊伺服器連接至PCN 100時,其將被給定稱為網路商業協定(NBP)之一協定,以便識別該網路100中之商業資訊。NBP不僅提供來識別該網路中之商業伺服器,而且亦增加網路100之安全性。
與商業資訊伺服器相同,電腦使用者10連接至該網路100時,其每次可由PCN 100來給定網路使用者協定(NUP)。使用者10連接至該PCN 100之網路時,NUP每次皆不同以識別該網路之使用者10並增加該網路100之安全性。
如圖2所示,電腦使用者10透過該PCN 100之網路的閘道路由器16來連接。PCN中之使用者電腦10針對此應用,必需配備CPU、記憶體、與PCN之介面以及輸入/輸出。其組配來與該作業系統共同運作。
該使用者之電腦可針對使用者組配來應用該網路100提供之應用
程式以及管理該等應用程式提供之檔案。
為連接該網路100,該使用者電腦10具有一開放組態來與該網路100之擴展與延伸共同運作。其顯示如下:
- 使用者帳號a.允許使用者10建立、改變他(她)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b.允許使用者10檢查其具有該服務提供者之帳號資訊;c.允許已註冊進入該網路100之使用者10能夠從任何電腦登入至該網路100(請參見以下流程圖);網路100需要他(她)以國碼與區域碼註冊之使用者原始位置來鑑別該使用者10;
- 系統與安全性a.允許使用者10選擇他(她)希望訂閱之應用程式12;b.允許使用者10聚集該系列中的電腦10以共享檔案與印表機;c.允許使用者10記錄該等聚集電腦10之活動;d.允許使用者10檢視該網路100中之任務與狀態;e.允許使用者10與該網路100(為了更新)以及該服務提供者50通訊;f.允許使用者10備份;g.允許使用者10找出問題並將其修正;
- 硬體與軟體a.允許使用者10安裝硬體,諸如記憶體、印表機、掃描器;b.允許使用者10將與該網路100無關聯並可獨立運作之軟體安裝在使用者電腦10上;
- 外觀與個人化a.允許使用者10改變解析度、聲音與螢幕背景。該特徵可鏈接至該應用程式特徵使得使用者可從該網路使用更多選擇;以及最後,
- 應用程式
a.允許使用者10選擇由PCN提供之應用程式來訂閱(該網路100中所有可得之應用程式由該服務提供者50以及至該使用者10之介面52來管理);
b.允許使用者10使用該網路100之應用程式後,使用應用程式(非來自該網路100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之一般特徵以管理該等檔案與資訊,諸如:開啟、儲存、列印、離開等等。
c.允許使用者10使用下載至該電腦10之軟體,其與PCN 100無關聯以維持PCN 100清潔並且好維護。
該電腦使用者10與該網路100間之介面52設計來將網路100之所有功能提供至使用者10。該等功能包括:如何使用該網路100提供之應用程式、以及如何管理該等應用程式提供之檔案。圖9顯示如何為電腦使用者10管理來自該網路100之應用程式的詳細結構。
該PCN 100之網路中的介面52有一主要特徵。其稱為該PCN網路100之黃皮書。其提供使用者10一種方法來發現其未知的應用程式。該使用者10可以其名稱、其目錄或其關鍵字來搜尋該應用程式。該黃皮書包含應用程式之分類名稱的一資料庫,其連接至PCN 100之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
該應用程式之名稱可與其商業資訊之網域名稱相同。但是,此概念是完全不同。用來搜尋該應用程式之應用程式名稱連接至該網路100之應用程式;而用來搜尋商業資訊之網域名稱連接至該網路100之DNS。
該閘道路由器16用來將該使用者連接至PCN 100之網路的作業系統。使用路由器16係因為1)每一使用者視為包含多個工作站,諸如監視攝影機、行動裝置、無線裝置、多個電腦站、等等之小型子網路;2)針對所有電信PCN 100將設計並開發來變得更有效率與效果,而路由器16為用來在PCN 100之使用者10與作業系統間傳輸以符合需求的正確裝置。圖10顯示包含多個工作站的數
個子網路的結構。
該路由器16視為一適當裝置來將該使用者10連接至PCN 100。其可執行安全性功能並可適當規劃來接受或拒絕某些類型的進入與輸出資料封包。針對PCN 100之安全性目的,該路由器16可期待作為該第一層來掃描病毒、異常編碼或程式。
使用者10開啟具有該服務提供者50之一帳號時,該帳號號碼為永久且用於PCN來設定該網路100之使用者設定檔。起初,使用者10使用其帳號號碼來針對該網路100建立該使用者名稱與密碼。
每次使用者10進入該網路100時,該使用者10輸入其使用者名稱與密碼,而PCN 100以作業系統來驗證使用者名稱與密碼來鑑別該使用者10。使用者10受鑑別後,該使用者10將被給定網路使用者協定(NUP)以識別該網路之使用者10。
有時,使用者10需要從非該使用者10開啟一帳號與註冊(起始位置)的位置進入該網路。若該位置具有與使用者10與該網路100註冊之起始位置相同的國碼與地區碼(相同地區),則使用者10同樣登入該網路100。
若使用者10希望從具有不同區域碼或國碼之其他位置進入該網路,則使用者10需使用起始國碼與區域碼、加上使用者名稱與密碼來登入該網路100,因此該使用者10註冊並由起始的局部作業系統18來設定。
圖8已指出使用者10如何從非其原始位置之作業系統18來登入該網路100的流程圖。
PCN 100另一獨特功能為該使用者10位於該網路100中時,PCN 100可記錄該使用者10之所有效能。其可提供
鑑別該使用者10後,PCN 100提供該使用者10網路使用者協定(NUP)以識別該網路100之使用者10,並增加該網路之安全性。PCN 100亦可提供
一數值來指出哪個應用程式使用中。該使用者10完成該應用程式並開始一新的應用程式後,PCN將針對該新的應用程式改變該數值直到該使用者10登出該網路100為止。
PCN 100具有一主要功能為能夠針對應用程式之交談來決定一固定路由。
固定路由之功能可基於該PCN 100、該固定定址系統與固定路由之規則的架構來建立。該固定路由之規則說明如下:在相同地區之任何兩個局部使用者10可與其本身作業系統直接交換資料;不在相同地區、但在相同區域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與其本身的區域作業系統20交換資料;在不同區域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透過其區域作業系統20來交換資料;該國家之任何兩個區域作業系統20可直接交換資料;任何區域作業系統20可與該區域之所有局部作業系統18交換資料;任何全域作業系統24可與該區域之所有區域作業系統20交換資料;該國家或世界上之任何兩個全域作業系統24可直接交換資料。
每一交談之固定路由可使PCN 100相當有效率。由於PCN 100、固定定址系統以及固定路由之規則的架構,該封裝可具有封包中之所有路由位址。
由於PCN 100之優點,我們亦可使該網路100有效率及便利。
針對電子郵件的服務,PCN可使針對電子郵件帳號之多個收件匣來接收不同類型的電子郵件進入不同的收件匣,諸如個人電子郵件收件匣、商業電子郵件收件匣、等等。
PCN 100可使電腦使用者10更便利來搜尋與使用局部商業。我們可開發稱為局部商業之一應用程式。其包含所有局部服務與商業,諸如市政府、學校、地方醫院、醫務所、餐廳、乾洗店、圖書館、購物中心、電影院以及公共事業公司、有線電視公司以及電腦服務供應商、等等。局部商業之應用可以
該應用內部之一局部DNS來開發,使得針對局部使用者10其資訊不需走遍世界。圖11顯示包含所有局部服務與商業的交叉搜尋系統。
然而,針對全域的電腦使用者10,其資訊仍可連接至中央DNS來搜尋。
針對該等小型應用程式與該小型商業資訊,供應商可用來開發其應用程式並以管理與維護的方法來將其服務提供至該等PCN使用者10,使得PCN 100可為一非常安全、成熟與良好管理的電腦網路。
實體與邏輯連接
圖3中,我們使用三個城市,美國42的紐約市36、西雅圖38、與舊金山40之三個使用者10,以及三個城市,中國44的上海、北京與廣州之三個使用者來指出其如何彼此與該網路100中之實體連接與邏輯連接通訊。如圖3所示,美國42中的全域區域其中之一包括西雅圖38的區域與舊金山40的區域,因為西雅圖中無全域作業系統24。其指出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以及全域作業系統24之分佈的概念。其定義來以一適當與有效的方法來全域地涵蓋該等電腦使用者10。其不具有任何技術性意義。
此為該等使用者10之實體與邏輯連接。所有國碼與區域碼不具有任何技術性意義:使用者A至使用者B:使用者A連接至具有區域碼718之局部作業系統;局部作業系統718連接至該相同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347;區域作業系統347連接至西雅圖之區域作業系統253;區域作業系統253連接至該相同區域之局部作業系統206;局部作業系統206連接至其局部使用者B。
其已顯示位於不同區域之兩個使用者如何彼此通訊。其透過其本身區域作業系統20通訊,而其區域作業系統20與其本身區域之局部作業系統18通訊。
使用者B至使用者D:206之使用者B連接至該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253,而
區域作業系統253連接至舊金山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415;區域作業系統415連接至該相同區域之全域作業系統510,而全域作業系統510連接至上海之國外全域作業系統6545;之後全域作業系統6545連接上海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6145;區域作業系統6145連接該區域之局部作業系統6567,而局部作業系統6567連接至其使用者D。
其已顯示兩個局部使用者如何通過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與國外區域作業系統28、全域作業系統24與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以及國外局部作業系統30來全域地彼此通訊。
使用者C至使用者D:使用者C連接至局部作業系統650;局部作業系統650連接至該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415;區域作業系統415連接至該區域之全域作業系統510;全域作業系統510連接中國上海的外國全域作業系統6545;外國全域作業系統6545連接該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6145;區域作業系統6145連接該區域之局部作業系統6567而局部作業系統6567連接至其局部使用者ID。
其已顯示兩個局部使用者如何通過其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與全域作業系統24、以及外國全域作業系統26、外國區域作業系統28以及外國局部作業系統30來全域地通訊。
使用者E至使用者F:使用者E連接至局部作業系統6513;局部作業系統6513連接至區域作業系統6802;北京之區域作業系統6802連接至廣州的區域作業系統6374;區域作業系統6374連接廣州的局部作業系統8335;局部作業系統8335連接其局部使用者F。
其已顯示位於不同區域、但相同國家之兩個使用者如何彼此通訊。
如圖3所示,其不具有任何技術性意義來定義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全域作業系統24以及其區域。然而,其告訴我們固定路由之規則、具有固定路由之實體與邏輯連接。
固定路由
該PCN 100之網路的路由為固定。其為PCN 100之網路的其中之一優點。固定路由可建立在PCN、該固定定址系統與固定路由之規則的架構上。
該網路100之所有元件將具有識別號碼來彼此區別。該等元件之識別號碼由該網路100之開發者來定義並由國際授權許可。
此外,使用者與個別商業資訊伺服器連接至該網路100時,每次該網路之NUP與NBP皆不同,該網路100之每一元件,包括無標頭系統中之每一伺服器、協定、甚至輸入/輸出將被PCN 100之開發者指派一永久的識別號碼。
不同位置之作業系統的相同元件將具有相同識別號碼。例如,紐約市36之作業系統中的一傳輸控制協定之識別號碼將與舊金山40之相同傳輸控制協定以及中國上海之相同傳輸控制協定相同。
由於該等位置之不同國碼與區域碼,作業系統之元件可在該網路100中識別。該網路100之元件的識別號碼可由該開發者來定義並由國際授權許可。該等國碼與區域碼亦然。定義該元件之識別號碼可顯著改善該網路100之效能。
該識別號碼將用於定址。該等元件之位址為:國碼+區域碼+識別號碼。此方式中,PCN將具有一固定定址系統。
PCN中,無任何兩個具有相同國碼與區域碼之元件將具有相同識別號碼;無任何兩個具有相同國碼與識別號碼之元件將具有相同區域碼;無任何兩個具有相同區域碼與識別號碼之元件將具有相同國碼。另一世界中,PCN中之兩個元件不可能具有相同識別碼與位址。
固定路由可基於PCN、固定定址與該路由規則的架構來建立。
固定路由之規則說明如下:在相同地區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與其本身作業系統直接交換資料;不在相同地區、但在相同區域之任何兩個使用
者10可與其本身的區域作業系統20交換資料;在不同區域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透過其區域作業系統20來交換資料;該國家之任何兩個區域作業系統20可直接交換資料;任何區域作業系統20可與該區域之所有局部作業系統18交換資料;任何全域作業系統24可與該區域之所有區域作業系統20交換資料;該國家或世界上之任何兩個全域作業系統24可直接交換資料。
圖5已指出三個區域與兩個國家之12個使用者的範例之固定路由的規則。如圖5所示,
a.在相同地區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與其本身作業系統直接交換資料:使用者A-使用者B;
b.不在相同地區、但在相同區域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與其本身的區域作業系統20交換資料:使用者A-使用者D之作業系統-使用者C;
c.在不同區域之任何兩個使用者10可透過其區域作業系統20來交換資料:使用者A-使用者D之作業系統-使用者G之作業系統-使用者F;
d.該國家之任何兩個區域作業系統20可直接交換資料:使用者D-使用者G、或使用者D-使用者I、或使用者I-使用者G;
e.任何區域作業系統20使用者10可與該區域之所有局部作業系統18使用者10直接交換資料:使用者D-使用者A、或使用者D-使用者B、或區域1中使用者D-使用者C;區域3中使用者J-使用者K。
f.任何全域作業系統24可與該區域之所有區域作業系統20交換資料:區域1中使用者E-使用者D;或區域2中使用者H-使用者G;或區域3中使用者L-使用者J。
g.該國家或世界上之任何兩個全域作業系統24可直接交換資料:國家A中使用者E-使用者H;或全域中使用者E-使用者L;或全域中使用者H-使用者L。
該固定路由可決定為每個應用程式之交談。其並非每個封包。PCN 100中,資料封包之標頭將一次具有所有位址,不像網際網路轉移每個封包
之資料並在路由中逐一加入位址之標頭。PCN 100之固定路由將具有該路由之使用者位址、目的地位址與所有位址以完成封裝程序期間每個交談之應用程式。圖12顯示PCN 100中的資料封包的部分資料結構。
下文顯示電子郵件如何以該PCN網路100之固定路由來遞送。所有國碼、區域碼以及電子郵件位址不具有任何技術性意義。我們假設該傳送使用者A位於美國紐約,具有電子郵件位址001 718 7654321(國碼001,區域碼718以及局部電子郵件位址7654321),而該接收使用者D位於中國上海,具有電子郵件位址002 21 65675432(國碼002,區域碼21 6567以及局部電子郵件位址5432),而兩使用者連接至該局部作業系統18。圖3中其顯示為使用者A與使用者D。
圖6中遞送電子郵件之固定路由,其顯示該固定路由為連接至國家A之局部作業系統的使用者A將電子郵件送至連接至國家B之局部作業系統的使用者G2。圖3中在此使用者G2與使用者D相同。
傳送使用者A輸入該接收使用者D之電子郵件位址後,傳送使用者A(國碼001與區域碼718)之作業系統中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將一直決定該固定路由至中國的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區域碼為6564)。中國的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中之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將決定該固定路由來將該電子郵件遞送至中國上海的使用者D(國碼002與區域碼21 6567)。
圖6中,其顯示該固定路由為國家A中定義之使用者A的局部作業系統18-區域作業系統20(R2)-全域作業系統24(R6)-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R7),以及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國外區域作業系統28(R8)-國外局部作業系統30(R9)-使用者G2(R9’)。
圖3中,其顯示路由R2將電子郵件從局部作業系統718遞送至該區域之區域作業系統347;該路由R6將電子郵件從區域作業系統347遞送至該區域之全域作業系統917;該路由R7將電子郵件從全域作業系統917遞送至國外全
域作業系統6545;該路由R8將電子郵件從國外全域作業系統6545遞送至國外區域作業系統6145;該路由R9將電子郵件從國外區域作業系統6145遞送至國外局部作業系統6567。最後,該路由R9’將電子郵件遞送至使用者D。
針對該全域傳輸,傳送者之作業系統僅決定該國家內之路由。該資料一到達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國外全域作業系統26就繼續以上述之規則來決定接收者國家的固定路由。
由於固定路由來轉移應用程式之每一交談的資料,PCN 100之安全性可透過實體連接與邏輯連接兩者來顯著改善。
PCN內容之管理與控制
PCN 100可使該等開發者與服務提供者50、以及該使用者10能夠管理與控制該等內容。PCN 100可使電腦使用者能夠選擇該等應用程式來訂閱。
PCN 100與服務提供者50可根據該等內容來將所有應用程式分類,而該服務提供者50可藉由將其個別分離或者根據該等內容以套裝軟體方式來組織該等應用程式。其可使該等使用者10來選擇其希望訂閱之應用程式。
孩童可被阻止曝露在現今網際網路中顯示之所有不當的素材與內容中。使電腦使用者確實選擇應用程式可協助我們年輕一代良好成長與學習。年輕孩童之父母可藉由選擇該等應用程式來訂閱以簡單防止不當的素材接近其孩童。
設置該介面以供電腦使用者編寫電子郵件、包裝電子郵件、以及發送電子郵件。該介面也被設計成供電腦使用者接收電子郵件、儲存電子郵件,這樣可以讓電腦使用者在家中或遠端擷取電子郵件。
該網路中的每個作業系統可以有電子郵件伺服器,特別設計用於該網路中的電子郵件服務。作業系統中的電子郵件伺服器會在該網路的內部中進行連結而直接從一個作業系統到另一個作業系統的電子郵件伺服器之間傳輸
資料。該網路提供給電腦使用者的電子郵件服務非常具有便利性。
該網路的交叉搜尋系統顯示於圖11之中。如以上所述,該網路的交叉搜尋系統包含局部搜尋和全域搜尋,由電腦使用者在介面處進行定義。如果電腦使用者針對所要搜尋的應用程式不只定義了應用程式的分類,還定義了應用程式的地理,則定義成局部搜尋。如果電腦使用者只有定義了應用程式的分類或者地理,則定義成全域搜尋。
應用程式的分類是以標準的方式進行編碼。
應用程式的識別號碼是由應用程式的分類和分類的規模組成。應用程式的識別號碼也由應用程式伺服器或者應用程式所在的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身分組成。
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識別號碼是由位於應用程式伺服器的所有的應用程式的身分組成。
然而,針對全域搜尋,應該要搜尋願意被全域搜尋的應用程式。願意被全域搜尋的這些應用程式與不需要被全域搜尋的應用程式並不相同。
因此,可以被全域搜尋的應用程式要在其識別號碼中具有身分,且可以被全域搜尋的應用程式所在的應用程式伺服器也要在其識別號碼中具有身分。
同時,將根據國家和城市的大小以及應用程式的大小來確定位置的次序。當在介面處定義了搜尋時,可以輕易地按照特定位置的大小的次序在局部端進行搜尋,包含國家、城市、或者應用程式的大小,並且據此以國家、城市的大小、或者應用程式的大小之方式來顯示。
局部搜尋可以用輕易的方式加以設計,而全域搜尋則應基於以下事實來設計:應用程式和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識別號碼是如何定義的,以及應用程式伺服器的連接是如何定義的。
以下介紹一個設計的範例,以蘋果公司(Apple Inc.)當作應用的例子。蘋果公司的分類應該在電腦、手機、iPad、行動傳輸之類的分類中。蘋果公司的應用程式可以在多個國家之中連接到網路。以下以美國為例。
假設蘋果公司的應用程式開發於應用程式伺服器I且邏輯地連接到加州的舊金山、洛杉磯、沙加緬度這些城市中的網路。然而,應用程式伺服器I也可以連接到那些藉由在識別號碼中具有相同身分而從其他城市連接到網路的其他應用程式伺服器。
在以局部搜尋的方式搜尋“蘋果”的時候,電腦使用者會以蘋果的名稱和城市的名稱來進行搜尋。
在以蘋果的名稱搜尋“蘋果”的時候,網路會直接顯示“蘋果”,因為蘋果公司的應用程式之連接的數量很大。
在以位置的名稱搜尋“蘋果”的時候,網路會顯示該位置中的所有的應用程式。這不是有效率的搜尋方式。
本發明中的網路之電子郵件服務是非常有效率的,其可在內部中進行連結。具有相同識別號碼的兩個元件(包含伺服器)可以在該網路中直接傳輸資料,從而定義出內部中的連結。
在每個作業系統中,電子郵件伺服器被開發用於網路中的電子郵件服務。作業系統中的電子郵件伺服器可以在位址中具有相同的識別號碼。在內部中進行連結允許在不同位置的兩個電子郵件伺服器能夠直接傳輸資料。參見本案所附的圖式可以對本發明得到更清楚的瞭解。
10:使用者/電腦
12:應用程式
16:路由器
18、30:局部作業系統
20、28:區域作業系統
24、26:全域作業系統
Claims (11)
- 一種邏輯受控的封閉電腦網路(100),其用以將電腦使用者(10)、行動使用者(20)及商業的應用程式邏輯地連接到所述網路,並提供所述網路(100)的集中式特徵及服務給邏輯地連接到所述網路(100)的所述電腦使用者(10)與所述行動使用者(20),所述網路包含下列項目之架構:局部作業系統;區域作業系統;全域作業系統;及傳輸系統;所述網路(100)進一步用以:將所述網路的所述傳輸系統區分為具有不同資料結構的國內傳輸系統和國際傳輸系統,以供進行具有固定路由的國內傳輸和具有固定路由的國際傳輸;其中,邏輯地連接到所述網路且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開發的所述應用程式是用於局部搜尋的局部應用程式;其中,開發所述局部應用程式的局部應用程式伺服器包含用於局部搜尋的局部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其中,所述局部應用程式伺服器連接到在作業系統中的用於全域搜尋的中央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其中,用以提供所述網路的所有功能給所述電腦使用者與所述行動使用者的介面(52)具有網路目錄,其包含所述應用程式的位置和分類的資料庫;其中,用以將所述電腦使用者連接到所述網路的路由器可以拒絕異常的進入與輸出資料,並且與所述局部作業系統共同運作以提供所述網路的功能和服務給所述電腦使用者。
- 如請求項1之網路(100),其中,所述電腦使用者除了可以在 家中的所述局部作業系統登入所述網路之外,還可以用所述電腦使用者在註冊所述網路(100)的服務時由所述網路的開發者所指派的國碼、區域碼和識別號碼而在遠端的所述局部作業系統登入所述網路。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遠端的所述局部作業系統與家中的所述局部作業系統可以彼此通訊。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所述路由器被設計成直接與所述網路共同運作,以將所述電腦使用者集中和分散成群組而連接到所述網路並與所述網路(100)通訊。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所述網路中的元件或應用程式的固定的位址包含國碼、區域碼和識別號碼。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用於所述網路中的識別號碼指出元件的功能、或者應用程式或應用程式伺服器的分類。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在相同的作業系統中具有部分相同的識別號碼的兩個元件、或兩個應用程式、或兩個應用程式伺服器能夠直接彼此通訊。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中具有完全相同的識別號碼的兩個元件、或兩個應用程式、或兩個應用程式伺服器能夠直接彼此通訊。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所述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識別號碼指出所述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所開發的所有應用程式的身分。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所述應用程式的識別號碼具有開發所述應用程式的所述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身分,以供局部搜尋。
- 如請求項1或2之網路(100),其中,可以針對所述介面、所述網路、傳輸、所述應用程式、以及邏輯控制來建立傳輸控制協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962311P | 2013-10-25 | 2013-10-25 | |
US61/962,311 | 2013-10-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27852A TW202127852A (zh) | 2021-07-16 |
TWI770795B true TWI770795B (zh) | 2022-07-11 |
Family
ID=5522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6804A TWI662813B (zh) | 2013-10-25 | 2014-10-24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TW110103515A TWI770795B (zh) | 2013-10-25 | 2014-10-24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TW108108925A TWI720437B (zh) | 2013-10-25 | 2014-10-24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6804A TWI662813B (zh) | 2013-10-25 | 2014-10-24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8925A TWI720437B (zh) | 2013-10-25 | 2014-10-24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3) | TWI662813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52092A1 (en) * | 2002-02-14 | 2003-08-14 | Kai Lu |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addressing and routing mechanism for high-speed internet |
US20030177356A1 (en) * | 2002-03-15 | 2003-09-18 | Noel Abel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ly providing trusted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over a glob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TW200709637A (en) * | 2005-08-18 | 2007-03-01 | Digital Mobile Co Ltd | On-lin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3281438A1 (en) * | 2002-07-08 | 2004-01-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and method of realizing local roaming for subscribers |
-
2014
- 2014-10-24 TW TW103136804A patent/TWI662813B/zh active
- 2014-10-24 TW TW110103515A patent/TWI770795B/zh active
- 2014-10-24 TW TW108108925A patent/TWI72043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52092A1 (en) * | 2002-02-14 | 2003-08-14 | Kai Lu | Multilevel hierarchical addressing and routing mechanism for high-speed internet |
US20030177356A1 (en) * | 2002-03-15 | 2003-09-18 | Noel Abel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ly providing trusted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over a glob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TW200709637A (en) * | 2005-08-18 | 2007-03-01 | Digital Mobile Co Ltd | On-lin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20437B (zh) | 2021-03-01 |
TW202127852A (zh) | 2021-07-16 |
TW201541906A (zh) | 2015-11-01 |
TW201947918A (zh) | 2019-12-16 |
TWI662813B (zh) | 2019-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isra et al. | Network routing: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 |
CN107018056B (zh) | 具有mac(l2)级认证、安全和策略控制的增强的evpn mac路由通知 | |
Guerin et al. | Computing shortest paths for any number of hops | |
RU2400806C2 (ru) |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тыковки запросов на ресурс с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ми ресурсами | |
CN102170380B (zh) | 内网访问外网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222406A (zh) | 双代理在虚拟专用网络(vpn)中进行应用层内容路由的方法 | |
CN101427548A (zh) | 移动网关设备 | |
CN104427010A (zh) | 应用于动态虚拟专用网络的网络地址转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2377634A (zh) | 一种接入网设备的入网方法及系统 | |
CN109474713A (zh) |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
CN111935312A (zh) | 一种工业互联网容器云平台及其流量接入控制方法 | |
Teare et al. | Campus network design fundamentals | |
EP3172867B1 (en) | Network architecture with fixed routing | |
TWI770795B (zh) |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 |
CN115834291A (zh) | 分布式内网服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laffy et al. | The First Named Data Networking Community Meeting: (NDNcomm) | |
JP2007028572A (ja) | 無線構内通信網(wlan)付加価値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無線構内通信網(wlan)を介して付加価値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 |
JP2006033106A (ja) | サービス提供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システム | |
JP2008098937A (ja) |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 |
Jyothisree et al.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PL in Internet of Things | |
US8036218B2 (en) | Technique for achiev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 | |
Edgeworth et al. | Cisco Intelligent WAN (IWAN) | |
JP5600648B2 (ja) |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 |
IONESCU |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IMPLEMENTED IN UNIVERSITIES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 |
Yoo | When Are Two Networks Better than One?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Fragment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