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9008B - 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 - Google Patents
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9008B TWI769008B TW110125167A TW110125167A TWI769008B TW I769008 B TWI769008 B TW I769008B TW 110125167 A TW110125167 A TW 110125167A TW 110125167 A TW110125167 A TW 110125167A TW I769008 B TWI769008 B TW I76900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optical signal
- transmission
- wavelength selective
- splitt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362 replic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2100031438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RIN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5
- 101000707962 Homo sapiens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RIN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5
- 208000035217 Ring chromosome 1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22582 (3R)-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001045206 Homo sapiens (3R)-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001095815 Homo sapiens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RING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08000032825 Ring chromosome 2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4000201986 Cassia to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NCAIGTHBQTXTLR-UHFFFAOYSA-N phentermine 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C)([NH3+])CC1=CC=CC=C1 NCAIGTHBQTXT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91 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42088 UL16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18 data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UYAHIZSMUZPPFV-UHFFFAOYSA-N erbium Chemical compound [Er] UYAHIZSMUZPPF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05—Select and combine arrangements, e.g. with an optical combiner at the output after adding or dropp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3—Groups of channels or wave bands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15—Architecture aspects
- H04J14/022—For interconnection of WDM optical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78—WDM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J14/0283—WDM ring archite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3—Provisions for forwarding or routing, e.g. lookup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群組。每一群組包含光塞取子系統。每一光塞取子系統包含第一傳輸模組以及第二傳輸模組。光塞取子系統中的第一傳輸模組相互連接以形成第一傳輸環。光塞取子系統中的第二傳輸模組相互連接以形成第二傳輸環。第一傳輸模組包含多工器以及第一光訊號放大器。多工器連接至置頂交換器。多工器用以透過輸入埠自置頂交換器接收上傳光訊號並整合上傳光訊號為合成光訊號。上傳光訊號具有各自的波長。第一光訊號放大器耦接至多工器,用以放大合成光訊號並輸出放大合成光訊號。
Description
本案係關於一種光隧道網路系統,特別係關於一種包含複數個群組的光隧道網路系統。
資料中心網路(Data Center Networks,DCNs)被設計用來在雲端/邊緣資料中心提供可靠以及有效率的網路架構以支援各式各樣雲端/邊緣或企業的應用和服務,例如,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資料儲存(data storage)、資料挖掘(data mining)或社群網路(social networking)等。
現有使用電交換機作為資料交換的DCNs架構中,傳輸速率仍受限於電交換機的交換能力。此外,資料的傳遞過程中大量的光電、電光轉換,造成龐大的電能消耗。電交換機本身亦需要作大量的運算來決定封包路由,不僅耗電、增加傳輸延遲,並提高散熱成本。此外,當電交換機的系統架構固定後,便難以升級以支援更多機櫃或更高性能伺服器,提升系統傳輸速率時亦需要汰換原有的電交換機而造成佈建成本提高。
本揭示內容揭露一種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群組,群組的每一者包含複數個光塞取子系統,其中光塞取子系統的每一者包含第一傳輸模組以及第二傳輸模組,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一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第一傳輸環,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二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第二傳輸環。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包含多工器以及第一光訊號放大器。多工器連接至置頂交換器,多工器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置頂交換器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並整合上傳光訊號為合成光訊號,其中上傳光訊號具有複數個波長。第一光訊號放大器耦接至多工器,第一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放大合成光訊號並輸出放大合成光訊號。
本揭示內容另揭露一種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包含複數個群組,群組的每一者包含複數個光塞取子系統,其中光塞取子系統的每一者包含第一傳輸模組以及第二傳輸模組,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一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第一傳輸環,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二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第二傳輸環。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包含多工器、第一分光器以及第一光訊號放大器。多工器連接至置頂交換器,多工器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置頂交換器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並整合上傳光訊號為合成光訊號,其中多工器的第一輸出端用以透過第一縱向埠傳輸合成光訊號至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且多工器的第二輸出端用以輸出合成光訊號。第一分光器位於第一傳輸環上且耦接至多工器的第二輸出端,第一分光器用以自多工器的第二輸出端接收合成光訊號並透過第一傳輸環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第一光訊號放大器位於第一傳輸環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第一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並輸出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一傳輸模組。
下文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案的態樣,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之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此外,根據業界的標準及慣常做法,圖式僅以輔助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實際上各種特徵的尺寸可任意地增加或減少以便於說明。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進行說明以便於理解。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揭露之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此外,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此外,本文中所使用之『及/或』,包含相關列舉項目中一或多個項目的任意一個以及其所有組合。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以光纖連接』或『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揭露文件中,有提到1x1、1x2、1x3、2x1、2x2、5x1、6x4及NxM等文字描述分別形容1進1出、1進2出、1進3出、2進1出、2進2出、5進1出、6進4出及N進M出的輸入端數量與輸出端數量。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的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為可應用於邊緣資料中心(Edge Data Center)內的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OPTUNS),用以取代現存資料中心複雜、多層、且用電交換的網路系統。
如第1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包含第一層網路T1及第二層網路T2。第一層網路T1及第二層網路T2得以單模光纖相互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層網路T1及第二層網路T2為光交換網路。
如第1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層網路T1包含複數個群組,例如群組P1~P4。在第1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群組P1~P4為光節點群組。為方便理解並簡化說明,第一層網路T1的群組未全部繪示於第1圖中。
第一層網路T1中群組P1~P4的每一者包含複數個光塞取子系統(optical add-drop sub-systems,OADSs)200作為光節點。光塞取子系統200用以透過複數個置頂交換器(例如置頂交換器ToRa及ToRb)與複數個機櫃(例如機櫃900a及900b)中的伺服器傳輸資料。如第1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群組P1~P4的每一者包含五個光塞取子系統200。為便於說明,僅兩組置頂交換器及機櫃(即置頂交換器ToRa及機櫃900a、置頂交換器ToRb及機櫃900b)繪示於第1圖中。
在實際操作上,所有的光塞取子系統200透過對應的置頂交換器連接至對應的伺服器以執行資料傳輸。進一步來說,群組P1~P4每一者中所包含光塞取子系統200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第1圖僅為例示性質且並不限制本揭示內容。
群組P1~P4中的每一個光塞取子系統200包含至少兩個傳輸模組。以光塞取子系統200a為例。光塞取子系統200a包含第一傳輸模組2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第一傳輸模組210用以透過第一波長群組中的一組波長執行資料傳輸。第二傳輸模組220用以透過第二波長群組中的一組波長執行資料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傳輸模組2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為光傳輸模組。如第1圖所示,同一群組中光塞取子系統200的每一第一傳輸模組210連接至同一群組中相鄰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傳輸模組210,因此形成第一傳輸環。例如,在群組P1中,光塞取子系統200a的第一傳輸模組210連接至光塞取子系統200b的第一傳輸模組210及光塞取子系統200e的第一傳輸模組210。類似地,同一群組中光塞取子系統200的每一第二傳輸模組220連接至同一群組中相鄰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二傳輸模組220,因此形成第二傳輸環。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傳輸環中的第一傳輸模組210透過光纖相互連接,且第二傳輸環中的第二傳輸模組220透過光纖相互連接。
如第1圖所示,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層網路T2包含複數個光交換連結子系統(Optical Switch Interconnect Subsystem, OSIS)400a~400e作為光節點。在結構上,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任意二者間透過相應的第一線路傳輸相應的橫向傳送光訊號,以實現各個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之間的通訊。換言之,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彼此間以類似網狀網路(Mesh Network)的結構以光纖互連,使得任一對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之間的光纖網路與任一另一對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之間的光纖網路是相互獨立運作的。在部分實施例中,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之間的光纖網路可由帶狀光纖(Ribbon Fiber)實現。因此,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之間的連結在外觀看起來也為一個環形網格結構R2。
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分別用以接收來自第一層網路T1中的光塞取子系統200的光訊號,並進行路由交換以及光波長交換後下傳到第一層網路T1中的另一個光塞取子系統200。
軟體定義網路控制器(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Controller,SDN控制器)500用以輸出相應的控制訊號至各個置頂交換器ToRa、ToRb、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以建立光隧道網路並對光隧道進行調度。如此一來,各個伺服器之間便可利用光訊號,透過第一層網路T1和第二層網路T2中的光纖網路實現系統中的資料傳輸。
值得注意的是,第1圖中所繪示的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與光塞取子系統200的數量僅為示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案。在不同實施例中,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中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與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的個數皆可根據實際需求漸進式的增加及/或減少,並維持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的正常運作。因此,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具備高度的佈建彈性。
如此一來,在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中,透過選擇特定的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與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及光訊號的波長組合,便可建立機櫃至機櫃間資料交換的光隧道(即光路徑加光波長組合),以實現資料傳輸的超低延遲。
此外,於一些實施例中,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中可運用密度分波多工光(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技術,利用密度分波多工光收發模組(DWDM transceiver)使多種光波長可以同時在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中傳輸資料,但本揭示文件中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並不以密度分波多工光技術為限,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亦可採用其他波長分波多工(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或是其他具相等性的多工光傳輸技術。藉此,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便可實現低延遲、高頻寬、低能耗,相較於現有傳統資料中心內所採用的電交換網路系統,具有更好的效能表現。
以下段落搭配圖示說明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請參閱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示意圖。光塞取子系統200為用以建立第一層網路T1機櫃間光隧道的核心交換節點,用以傳輸資料。如第2圖所示,光塞取子系統200包含兩個以上的獨立傳輸模組,例如第一傳輸模組2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
如第2圖所示,第一傳輸模組2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皆包含多工器212及222作為輸入子模組,並包含交換子模組214及224,並包含解多工器216及226作為輸出子模組。詳細而言,第一傳輸模組210中的交換子模組214包含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第一分光器SP2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第二分光器SP21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第三分光器SP213以及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類似地,第二傳輸模組220中的交換子模組224包含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21、第一分光器SP22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22、第二分光器SP22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4、第三分光器SP223以及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23。
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的多工器212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置頂交換器ToR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UL1~UL8並整合上傳光訊號UL1~UL8為合成光訊號Sig11,其中上傳光訊號UL1~UL8的每一者具有各自的波長。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耦接至該多工器212且用以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並輸出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第一分光器SP2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第一分光器SP211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及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並輸出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2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211接收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並透過第一縱向埠211傳輸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Us12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2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211接收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並輸出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並耦接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用以接收並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並輸出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傳輸模組210。
第二分光器SP2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第二分光器SP212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11及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並傳輸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至第一分光器S211,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是接收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傳輸模組210。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21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212接收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11並輸出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用以自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接收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Ds13並輸出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第三分光器SP213耦接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及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第三分光器SP213用以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自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接收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整合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及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為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整合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及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為為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並輸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耦接至第三分光器SP21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用以接收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並輸出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解多工器213耦接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且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解多工器216用以接收並解多工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DL1~DL8,並傳輸下送光訊號DL1~DL8至置頂交換器ToR。
關於第二傳輸模組220的交換子模組224中的元件,其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其在交換子模組214中的對應者。第二傳輸模組220的解多工器2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傳輸模組210的解多工器212。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21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一分光器SP221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一分光器SP211。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1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二分光器SP2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二分光器SP212。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3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交換子模組224的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24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三分光器SP2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三分光器SP213。交換子模組224的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214的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第二傳輸模組220的解多工器226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傳輸模組210的解多工器216。
多工器212、222的每一輸入埠透過光纖耦接至機櫃中置頂交換器ToR上連埠上的不同光波密度分波多工光收發模組(DWDM transceiver)之傳送端。交換子模組214、224主要的功能是讓從輸入子模組(即多工器212、222)傳輸上來的合成光訊號Sig11、Sig21接續上傳到第二層網路中的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或者往東向或西向傳輸到同一個群組中的其它光塞取子系統200,並讓從同一群組中其他光塞取子系統200傳輸來的光訊號交換至接收子模組216、226。例如,第1圖中群組P2中的光塞取子系統200可以傳送光訊號到群組P2中中其他四個光塞取子系統200,並自該些四個光塞取子系統200接收光訊號。同樣地,第1圖中每一群組中的光塞取子系統200可以傳輸光訊號至同一群子中的其他四個光塞取子系統200並自該些四個光塞取子系統200接收光訊號。
以下為光塞取子系統200的詳細說明。為求簡潔,以下段落中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傳輸模組210將作為例子以說明光塞取子系統200中各元件的操作。第二傳輸模組220中各元件及其操作與其於第一傳輸模組210中的對應者相似。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耦接至多工器212及第一分光器SP2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用以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並輸出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至第一分光器SP2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實現。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分光器SP2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及第二分光器SP212。第一分光器SP211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及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並輸出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211及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211接收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並透過第一縱向埠211傳輸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Us12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
詳細而言,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211及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211接收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並輸出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至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
詳細而言,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及另一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二分光器SP2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用以自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2接收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並輸出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傳輸模組210。換言之,在第2圖的實施例中,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放大傳輸至西方的光訊號的功率,以確保光訊號有足夠的功率抵達目的地。應注意的是本揭示內容並未限制傳輸方向為西方。在實際應用中,傳輸方向可根據網路結構來調整。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分光器SP2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第一分光器SP211及另一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212。第二分光器SP212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11及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傳輸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11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並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至第一分光器SP211,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是接收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傳輸模組210。
詳細而言,第二分光器SP212為1x2(一個輸入埠及兩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其複製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12’並將之分為兩條光束。在第2圖的實施例中,兩條光束的其一繼續向西傳輸至同一群組中的其他光塞取子系統200,且兩條光束的另一者向下傳輸至光接收模組(即解多工器216)。應注意的是,本揭示內容並不限制傳輸方向為西方。在實際應用中,傳輸方向可根據網路結構來調整。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212及第三分光器SP2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212接收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11並輸出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至第三分光器SP213。
詳細來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耦接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及第三分光器SP21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用以自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接收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Ds13並輸出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至第三分光器SP213。
詳細來說,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分光器SP213耦接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及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第三分光器SP213用以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自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接收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整合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及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整合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12及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14為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並傳輸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因此,透過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4及第三分光器SP213的結合,一個2x2(兩個輸入埠及兩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被實現了。
如第2圖所示,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耦接至第三分光器SP213及解多工器216。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用以自第三分光器SP213接收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輸出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至解多工器216。
如第2圖所示,在結構上,解多工器216耦接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並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解多工器216用以自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接收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解多工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15’及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16’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DL1~DL8,並傳輸下送光訊號DL1~DL8至置頂交換器ToR。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分光器SP211進一步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212接收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複製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為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14及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Us13,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14,並透過第一縱向埠211傳輸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Us13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
詳細而言,第一分光器SP211為2x2(兩個輸入埠及兩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兩個輸入埠的其一用以自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接收放大合成光訊號Sig11’,且兩個輸入埠的另一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212接收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13。兩個輸出埠的其一用以輸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或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14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212,且兩個輸出埠的另一用以輸出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11或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Us13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211。
以上為光塞取子系統200各元件的詳細說明。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三分光器SP213及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213可以交換位置,且此等改變並不會影響光塞取子系統200的功能及操作。請參照第3圖。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第一傳輸模組310及第二傳輸模組320皆包含多工器312、322作為輸入子模組,包含交換子模組314、324,並包含解多工器316、326作為輸出子模組。詳細而言,第一傳輸模組310中的交換子模組314包含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第一分光器SP3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第二分光器SP31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以及第三分光器SP313。同樣地,第二傳輸模組320中的交換子模組324包含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21、第一分光器SP32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22、第二分光器SP32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4、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23以及第三分光器SP323。
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的多工器312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置頂交換器ToR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UL1~UL8,並整合上傳光訊號UL1~UL8為合成光訊號Sig31,其中上傳光訊號UL1~UL8的每一者各自具有其波長。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耦接至多工器312且用以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並輸出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第一分光器SP3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第一分光器SP311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及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並輸出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3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311接收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並透過第一縱向埠311傳輸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Us32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3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311接收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並輸出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用以接收並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並輸出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一傳輸模組310。
第二分光器SP3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第二分光器SP312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31及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輸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31,並傳輸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至第一分光器SP311,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是接收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一傳輸模組310。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31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312接收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11並輸出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用以自光將換連結子系統400a接收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Ds33並輸出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
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耦接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及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用以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自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接收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並輸出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第三分光器SP313耦接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第三分光器SP313用以自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接收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整合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整合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為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並輸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解多工器316耦接至第三分光器SP313且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解多工器316用以接收並解多工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DL1~DL8,並傳輸下送光訊號DL1~DL8至置頂交換器ToR。
關於第二傳輸模組320的交換子模組324中的元件,其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其在交換子模組314中的對應者。第二傳輸模組320的多工器3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傳輸模組310的多工器312。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一分光器SP321的功能及操作可操考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一分光器SP311。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1的功能及操作可操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二分光器SP3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二分光器SP312。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交換子模組324的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24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交換子模組324的第三分光器SP3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314的第三分光器SP313。第二傳輸模組320的解多工器326的菇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傳輸模組310的解多工器316。
以下為光塞取子系統300的詳細說明。為求簡潔,以下段落中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一傳輸模組310將作為例子以說明光塞取子系統300中各元件的操作。第二傳輸模組320中各元件及其操作與其第一傳輸模組310中的對應者相似。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耦接至多工器312及第一分光器SP3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用以自多工器312接收合成光訊號Sig31,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並輸出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至第一分光器SP3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分光器SP3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及第二分光器SP312。第一分光器SP311用以自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接收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複製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及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並輸出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311及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311接收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並透過第一縱向埠311傳輸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Us32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
詳細而言,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311及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311接收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並輸出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至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
詳細而言,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及另一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二分光器SP3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用以自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2接收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並輸出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一傳輸模組310。換言之,在第3圖的實施例中,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放大傳輸至西方的光訊號的功率,以確保光訊號有足夠的功率抵達目的地。應注意的是本揭示內容並未限制傳輸方向為西方在實際應用中,傳輸方向可根據網路結構來調整。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分光器SP3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第一分光器SP311及另一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312。第二光器SP312用以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300的第一傳輸模組310接收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複製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31及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並輸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31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
詳細而言,第二分光器SP312為1x2(一個輸入埠即兩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其複製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並將之分為兩條光束。在第3圖的實施例中,兩條光束的其一以較低的強度繼續向西傳輸至同一群組中P1的其他光塞取子系統300,兩條光束的另一以較高的強度向下傳輸至光接收模組(即解多工器316)。然而,本揭示內容並不限制傳輸方向為西方。在實際應用中,傳輸方向可根據網路結構來調整。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312及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312接收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31並輸出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
詳細而言,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耦接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及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用以自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接收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Ds33並輸出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
詳細而言,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耦接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及第三分光器SP31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用以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3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自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4接收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輸出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至第三分光器SP31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分光器SP313耦接至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及解多工器316。第三分光器SP313用以自第三光訊號放大器ED313接收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整合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3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34’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傳輸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至解多工器316。
如第3圖所示,在結構上,解多工器316耦接至第三分光器SP313且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解多工器316用以自第三分光器SP313接收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解多工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3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36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DL1~DL8,並傳輸下送光訊號DL1~DL8至置頂交換器ToR。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分光器SP311進一步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312接收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複製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為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34及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Us33,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34,並透過第一縱向埠311傳輸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Us33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
詳細而言,第一分光器SP311為2x2(兩個輸入埠及兩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兩個輸入埠的其一用以自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311接收放大合成光訊號Sig31’,且兩個輸入埠的另一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312接收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33。兩個輸出埠的其一用以輸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31或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34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312,且兩個輸出埠的另一用以輸出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Us31或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Us33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311。
以上為光塞取子系統300之說明。本揭示內容亦揭露第一層網路T1的光塞取子系統交換子模組的另一實施例。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的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示意圖。光塞取子系統400為用以建立第一層網路T1的機櫃間光隧道的核心交換節點,用以傳輸資料。如第4圖所示,光塞取子系統400包含兩個以上的獨立傳輸模組,例如第一傳輸模組410及第二傳輸模組420。
如第4圖所示,第一傳輸模組410及第二傳輸模組420皆包含多工器412、422作為輸入子模組,包含交換子模組414、424,並包含解多工器416、426作為輸出子模組。詳細而言,第一傳輸模組410中的交換子模組414包含第一分光器SP4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第二分光器SP412、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第三分光器SP413以及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類似地,第二傳輸模組420中的交換子模組424包含第一分光器SP42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21、第二分光器SP422、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21、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22、第三分光器SP423以及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23。
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的多工器412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置頂交換器ToR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UL1~UL8,並整合上傳光訊號UL1~UL8為合成光訊號Sig51,其中多工器412的第一輸出端411用以透過第一縱向埠415傳輸合成光訊號Sig51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且多工器412的第二輸出端413用以輸出合成光訊號Sig51。上傳光訊號UL1~UL8的每一者具有各自對應的波長。第一分光器SP4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多工器412。第一分光器SP411用以自多工器412的第二輸出端413接收合成光訊號Sig51並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4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用以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並輸出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一傳輸模組410。
第二分光器SP4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用以接收並複製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51及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並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是接收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一傳輸模組410。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412接收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51並輸出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用以自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接收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Ds53並輸出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耦接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用以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並輸出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第三分光器SP413耦接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及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第三分光器SP413用以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整合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並輸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解多工器416耦接至第三分光器SP413並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解多工器416用以接收並解多工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DL1~DL8,並傳輸下送光訊號DL1~DL8至置頂交換器ToR。
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412。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用以接收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並輸出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
關於第二傳輸模組420的交換子模組424中的元件,其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其在交換子模組414中的對應者。第二傳輸模組420的多工器4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傳輸模組410的多工器412。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一分光器SP421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一分光器SP411。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21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二分光器SP4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二分光器SP412。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21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22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22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三分光器SP4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三分光器SP413。交換子模組424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23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交換子模組414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第二傳輸模組420的解多工器426的功能及操作可參照後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傳輸模組410的解多工器416。
多工器412、422的每一輸入埠透過光纖耦接至機櫃中置頂交換器ToR上連埠上的不同光波密度分波多工光收發模組(DWDM transceiver)之傳送端。交換子模組414、424主要的功能是讓從輸入子模組(即多工器412、422)傳輸上來的合成光訊號Sig51、Sig61接續上傳到第二層網路中的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400e或者往東向或西向傳輸到同一個群組中的其它光塞取子系統400,並讓從同一群組中其他光塞取子系統400傳輸來的光訊號交換至接收子模組416、426。例如,第1圖中群組P2中的光塞取子系統400可以傳送光訊號到群組P2中中其他四個光塞取子系統400,並自該些四個光塞取子系統400接收光訊號。同樣地,第1圖中每一群組中的光塞取子系統400可以傳輸光訊號至同一群子中的其他四個光塞取子系統400並自該些四個光塞取子系統400接收光訊號。
以下為光塞取子系統400的詳細說明。為求簡潔,以下段落中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一傳輸模組410將作為例子以說明光塞取子系統400中各元件的操作。第二傳輸模組420中各元件及其操作與其於第一傳輸模組410中的對應者相似。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分光器SP4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多工器412(詳細來說為多工器412的第二輸出端413)、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及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第一分光器SP411用以自多工器412的第二輸出端413接收合成光訊號Sig51並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至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分光器SP411及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二分光器SP412。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用以自第一分光器SP411接收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並輸出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一傳輸模組41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分光器SP412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及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411。第二分光器SP412用以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的第一傳輸模組410接收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複製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為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51及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傳輸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51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並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
詳細而言,第二分光器SP412為1x2(一個輸入埠即兩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其複製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32’並將之分為兩條光束。當第二分光器SP412於複製並分光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時,第二分光器SP412以較高強度傳輸一光束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以與之相比較低的強度將另一光束傳輸至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在第4圖的實施例中,兩條光束的其一繼續向西傳輸至同一群組中的其他光塞取子系統400,且兩條光束的另一者向下傳輸至光接收模組(即解多工器416)。然而,本揭示內容並不限制傳輸方向為西方。在實際應用中,傳輸方向可根據網路結構來調整。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412及第三分光器SP413。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412接收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Ds51並輸出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至第三分光器SP413。
詳細而言,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耦接至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及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用以自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接收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Ds53並輸出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至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
詳細而言,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耦接至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及第三分光器SP413。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用以自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2接收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並輸出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至第三分光器SP41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可由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分光器SP413耦接至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及解多工器416。第三分光器SP413用以自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自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接收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整合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及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並傳輸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至解多工器416。
詳細而言,第三分光器SP413為2x2(兩個輸入埠及兩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兩個輸入埠的其一用以自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1接收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Ds52,且兩個輸入埠的另一用以自第二光訊號放大器ED412接收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Ds54’。兩個輸出埠的其一用以輸出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且兩個輸出埠的另一用以輸出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解多工器416耦接至第三分光器SP413且連接至置頂交換器ToR。解多工器416用以自第三分光器SP413接收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解多工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Ds55及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Ds56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DL1~DL8,並傳輸下送光訊號DL1~DL8至置頂交換器ToR。
如第4圖所示,在結構上,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位於第一傳輸環RING1上且耦接至第二分光器SP412及第一分光器SP411。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用以自第二分光器SP412接收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並輸出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至第一分光器SP411。
詳細而言,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為1x1(一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波長選擇交換器,其允許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通過。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分光器SP411進一步用以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接收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複製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為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54,並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傳輸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54。
詳細而言,第一分光器SP411為2x1(兩個輸入埠及一個輸出埠)的分光器。其兩個輸入埠的其一用以自第二輸出端413接收合成光訊號Sig51,且兩個輸入埠的另一用以自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接收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第一分光器SP411的輸出埠用以輸出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Ls51或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54。當第一分光器SP411於複製並分光合成光訊號Sig51時,第一分光器SP411以相同的比重結合兩個輸入訊號(即合成光訊號Sig51及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以產生輸出光束。
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通過1x1的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WS413選擇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Ls52中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作為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Ls53。接著,透過第一分光器SP411複製並分光,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Ls54繼續向西傳輸至同一光節點群組中的另一光塞取子系統400。然而,本揭示內容並不限制傳輸方向為西方。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網路結構來調整傳輸方向。
以下說明同一群組中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一傳輸模組與第二傳輸模組的連接關係。為求說明簡潔,下以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作為例示。然而,第3圖中的光塞取子系統300或第4圖中的光塞取子系統400可具有相似的連接關係。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同一群組中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的第一傳輸模組2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之連接關係圖。
應注意的是,如第5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的第一傳輸模組2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分別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及第二傳輸環RING2來傳輸側向傳輸光訊號Ls11、Ls12、Ls12’、Ls13、Ls14、Ls21、Ls22、Ls22’、Ls23及Ls24。第一傳輸環RING1與第二傳輸環RING2之光傳輸方向為相反的。舉例而言,每一第一傳輸模組210透過第一傳輸環RING1向西方(即順時鐘方向)傳輸訊號,每一第二傳輸模組220透過第二傳輸環RING2向東方(即逆時鐘方向)傳輸訊號。然而,本揭示內容並不以如此傳輸方向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傳輸環RING1及第二傳輸環RING2可在同一方向上傳輸光訊號Ls11、Ls12、Ls12’、Ls13、Ls14、Ls21、Ls22、Ls22’、Ls23及Ls24。
此外,如第5圖所示,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的第一傳輸模組210分別透過對應的第一縱向埠211耦接至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即第5圖中之實心箭號)。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的第二傳輸模組220分別透過對應的第二縱向埠221耦接至鄰近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a的光交換連結子系統400e(即第5圖中之虛線箭號)。
請參照第2~4圖。第一傳輸模組210、310、4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320、420皆包含頻帶多工器(Band multiplexer,Band MUX),即多工器212、222、312、322、412及422,且每一頻帶多工器對應至特定的波長群組。每一頻帶多工器將自輸入埠接收的光訊號整合成合成光訊號,並透過光纖將合成光訊號傳輸至光塞取子系統的交換子模組。多工器212、222的每個輸入埠以光纖連接至機櫃中置頂交換器ToR上連埠上的不同光波密度分波多工光收發模組之傳送端,傳送端對應對應輸入埠使用的波長群組。詳細而言,頻帶多工器包含八個輸入埠,且每一輸入埠可接收五種波長(即一組波長群組)。一頻帶多工器因此共可接收四十種波長。
第一傳輸模組210、310、410及第二傳輸模組220、320、420皆包含頻帶解多工器(Band demultiplexer,Band DEMUX),即解多工器216、226、316、326、416及426。頻帶解多工器接收具有各種波長的訊號並過濾此些訊號而僅讓具有特定波長的訊號進入對應的下放埠(drop-port),特定波長需對應特定的波長群組。假設智慧定義光隧道系統使用四十種波長(可由小至大排列成λ1~λ40),且每一波長群組包含八種波長,每一第一傳輸模組及第二傳輸模組包含八個下放埠。每一頻帶解多工器根據一波長配置從四十種波長中(一頻帶解多工器最多只能接收四十種波長)選擇八種具有不同波長的訊號分別進入八個下放埠,其中每個下放埠對應一個波長群組且一次僅可接收一種波長訊號。在一實施例中,頻帶解多工器的波長配置可如以下表一所示:
表一
下放埠 | Group1 | Group2 | Group3 | Group4 | Group5 |
1 | λ1 | λ2 | λ3 | λ4 | λ5 |
2 | λ6 | λ7 | λ8 | λ9 | λ10 |
3 | λ11 | λ12 | λ13 | λ14 | λ15 |
4 | λ16 | λ17 | λ18 | λ19 | λ20 |
5 | λ21 | λ22 | λ23 | λ24 | λ25 |
6 | λ26 | λ27 | λ28 | λ29 | λ30 |
7 | λ31 | λ32 | λ33 | λ34 | λ35 |
8 | λ36 | λ37 | λ38 | λ39 | λ40 |
如表一所示,當頻帶解多工器接收到光訊號時,每一波長群組中的第一個波長(亦即λ1、λ2、λ3、λ4及λ5)會進入頻帶解多工器的第一個下放埠,每一波長群組中的第二個波長(亦即λ6、λ7、λ8、λ9及λ10)會進入頻帶解多工器的第二個下放埠,以此類推。
每個下放埠以光纖連接至機櫃中置頂交換器ToR上連埠上的不同光波密度分波多工光收發模組之傳送端,傳送端對應對應之輸入埠使用的波長群組。
以下段落中將針對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彼此互連以形成群組P1的網路架構設計進行說明。請再參考第5圖。如第5圖所示,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以光纖串連會形成一個群組P1。如前所述,一個群組中可串聯的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之數目取決於每個獨立的第一傳輸模組210、第二傳輸模組220所配置的波長數以及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100所支援的總波長種類數。每個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中的第一傳輸模組210、第二傳輸模組220會和相鄰的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中相對應的第一傳輸模組210、第二傳輸模組220串連,構成一個環狀網路。因此,一個群組會包含複數個獨立的環狀網路。
屬於相同傳輸環(如第一傳輸環RING1)上的各個傳輸模組(如第一傳輸模組210)所用的頻帶波長彼此不可重複,且按照其波長頻率由小到大往逆時針方向排列。此外,由於傳輸環之間彼此獨立,因此不同環上可重複使用相同的波長。換言之,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傳輸環RING1、第二傳輸環RING2上所使用的波長種類及數目皆相同。
以下說明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中多工器的設計。在一些實施例中,頻帶多工器212、222、312、322、412及422皆包含M個輸入埠,每個輸入埠用來接收一個上傳光訊號,其中一個上傳光訊號對應至一組N個的指定波長,一組N個的指定波長是從M*N個不同波長中所選出。M及N皆為正整數。因此,每一個頻帶多工器是用以接收具有N個指定波長的上傳光訊號,N個指定波長是自M*N個不同波長中選出。一個頻帶多工器包含八個輸入埠(亦即M為八),每個輸入埠用以接收一個波長群組,一個波長群組包含五個波長(亦即N為五),因此頻帶多工器可接收具有四十種不同波長的光訊號。
由於頻帶多工器可用來接收相當多種波長,因此同一款頻帶多工器可用在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的所有第一及第二傳輸模組中。請參照第1圖。光塞取子系統200a~200e所使用的頻帶多工器雖然用來接收不同波長群組的光訊號,然而它們在設計上與結構上皆為相同。舉例來說,在光塞取子系統200a中,多工器212用以接收具有波長λ1、λ6、λ11、λ16、λ21、λ26、λ31、λ36(即波長群組Group1所包含的波長)的訊號,而多工器222用以接收具有波長λ2、λ7、λ12、λ17、λ22、λ27、λ32、λ37(即波長群組Group2所包含的波長)的訊號。在光塞取子系統200b中,多工器212用以接收具有波長λ2、λ7、λ12、λ17、λ22、λ27、λ32、λ37(即波長群組Group2所包含的波長)的訊號,而多工器222用以接收具有波長λ3、λ8、λ13、λ18、λ23、λ28、λ33、λ38(即波長群組Group3所包含的波長)的訊號。以此類推。因此,頻帶多工器雖然被用來接收不同波長群組的訊號,但其設計上是相同的。由以上此點來看,本揭示內容之頻帶多工器為通用的(universal)。
以下說明本揭示內容中多工器的設計。以多工器212、222及412作為說明例示。其他多工器具有相似的設計。請參照第2圖及第6A圖。第6A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多工器212的示意圖。如第6A圖所示,多工器212包含八個輸入埠AP211~AP218及分光器BMSP1。假設多工器212用以接收表一的波長群組Group1中的訊號,輸入埠AP211用以接收波長為λ1的訊號,輸入埠AP212用以接收波長為λ6的訊號,輸入埠AP213用以接收波長為λ11的訊號,以此類推。如第6A圖所示,當輸入埠AP211~AP218自置頂交換器ToR接收對應的訊號時,輸入埠AP211~AP218將訊號傳輸至分光器BMSP1,分光器BMSP1整合所收到的訊號為合成光訊號Sig11。接著,如第2圖所示,多工器212傳輸合成光訊號Sig11至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11。
請同時參照第2圖及第6B圖。第6B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多工器222的示意圖。如第6B圖所示,多工器222包含八個輸入埠AP221~AP228及分光器BMSP2。假設多工器222用以接收表一的波長群組Group2中的訊號,輸入埠AP221用以接收波長為λ2的訊號,輸入埠AP222用以接收波長為λ7的訊號,輸入埠AP223用以接收波長為λ12的訊號,以此類推。如第6B圖所示,當輸入埠AP221~AP228自置頂交換器ToR接收對應的訊號時,輸入埠AP221~AP228將訊號傳輸至分光器BMSP2,分光器BMSP2整合所收到的訊號為合成光訊號Sig21。接著,如第2圖所示,多工器222傳輸合成光訊號Sig21至光塞取子系統200的第一光訊號放大器ED221。
請同時參照第4圖及第6C圖。第6C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一些實施例之多工器412的示意圖。如第6C圖所示,多工器412包含八個輸入埠AP411~AP418及分光器BMSP3。假設多工器412用以接收表一的波長群組Group1中的訊號,輸入埠AP411用以接收波長為λ1的訊號,輸入埠AP412用以接收波長為λ6的訊號,輸入埠AP413用以接收波長為λ11的訊號,以此類推。如第6C圖所示,當輸入埠AP411~AP418自置頂交換器ToR接收對應的訊號時,輸入埠AP411~AP418將訊號傳輸至分光器BMSP3,分光器BMSP3整合所收到的訊號為合成光訊號Sig51。接著,如第4圖所示,多工器412的第一輸出端411傳輸合成光訊號Sig51至第一分光器SP411。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
200:光塞取子系統
200a~200e:光塞取子系統
210:第一傳輸模組
211:第一縱向埠
212:多工器
214:交換子模組
216:解多工器
220:第二傳輸模組
221:第一縱向埠
222:多工器
224:交換子模組
226:解多工器
300:光塞取子系統
310:第一傳輸模組
311:第一縱向埠
312:多工器
314:交換子模組
316:解多工器
320:第二傳輸模組
321:第一縱向埠
322:多工器
324:交換子模組
326:解多工器
400:光塞取子系統
410:第一傳輸模組
411:第一輸出端
412:多工器
413:第二輸出端
414:交換子模組
415:第一縱向埠
416:解多工器
420:第二傳輸模組
421:第一輸出端
422:多工器
423:第二輸出端
424:交換子模組
425:第一縱向埠
426:解多工器
400a~400e: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500:軟體定義網路控制器
900a、900b:機架
AP211~AP218:輸入埠
AP221~AP228:輸入埠
AP411~AP418:輸入埠
BMSP1:分光器
BMSP2:分光器
BMSP3:分光器
DL1~DL8:下送光訊號
DL9~DL16:下送光訊號
Ds1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5’: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6’: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5’: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6’: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2’: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4’: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3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2’:放大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4’: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4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4’: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5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4’: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6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ED2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2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21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
ED22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2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22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
ED3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3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31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
ED32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3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32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
ED4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4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42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4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Group1:波長群組
Group2:波長群組
Ls1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Ls3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3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3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3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3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Ls4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4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4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4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4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Ls5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51’: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5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5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5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Ls6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61’: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6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6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6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P1~P4:群組
R2:環形網格結構
RING1:第一傳輸環
RING2:第二傳輸環
Sig11:合成光訊號
Sig11’:放大合成光訊號
Sig21:合成光訊號
Sig21’:放大合成光訊號
Sig31:合成光訊號
Sig31’:放大合成光訊號
Sig41:合成光訊號
Sig41’:放大合成光訊號
Sig51:合成光訊號
Sig61:合成光訊號
SP211:第一分光器
SP212:第二分光器
SP213:第三分光器
SP221:第一分光器
SP222:第二分光器
SP223:第三分光器
SP311:第一分光器
SP312:第二分光器
SP313:第三分光器
SP321:第一分光器
SP322:第二分光器
SP323:第三分光器
SP411:第一分光器
SP412:第二分光器
SP413:第三分光器
SP421:第一分光器
SP422:第二分光器
SP423:第三分光器
T1、T2:網路
ToR:置頂交換器
ToRa、ToRb:置頂交換器
UL1~UL8:上傳光訊號
UL9~UL16:上傳光訊號
Us11: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Us12: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
Us13: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
Us21: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Us22: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
Us23: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
Us31: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Us32: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
Us33: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
Us41: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Us42: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
Us43: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
WS2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1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14: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4: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1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14: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2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2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2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324: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
WS4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41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4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42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42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42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λ1、λ2、λ6、λ7、λ11、λ12、λ16、λ17、λ21、λ22、λ26、λ27、λ31、λ32、λ36、λ47:波長
透過以下詳細說明及附圖以最佳地理解本揭示內容。應注意的是,根據業界通常做法,各種構件得不按比例繪製。事實上,各種構件的尺寸為了清楚說明之目的可任意增大或縮減。
第1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光塞取子系統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光塞取子系統的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光塞取子系統的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同一群組中光塞取子系統的第一傳輸模組及第二傳輸模組的連接關係圖。
第6A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多工器的示意圖。
第6B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多工器的示意圖。
第6C圖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一些實施例之多工器的示意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200:光塞取子系統
210:第一傳輸模組
211:第一縱向埠
212:多工器
214:交換子模組
216:解多工器
220:第二傳輸模組
221:第一縱向埠
222:多工器
224:交換子模組
226:解多工器
400a: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400e: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DL1~DL8:下送光訊號
DL9~DL16:下送光訊號
Ds1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5’: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16’: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1: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2: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3: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4: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5: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5’: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6: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Ds26’: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ED21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21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21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
ED221:第一光訊號放大器
ED222:第二光訊號放大器
ED223:第三光訊號放大器
Ls1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1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1: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2: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2’: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3: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
Ls24: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RING1:第一傳輸環
RING2:第二傳輸環
Sig11:合成光訊號
Sig11’:放大合成光訊號
Sig21:合成光訊號
Sig21’:放大合成光訊號
SP211:第一分光器
SP212:第二分光器
SP213:第三分光器
SP221:第一分光器
SP222:第二分光器
SP223:第三分光器
ToR:置頂交換器
UL1~UL8:上傳光訊號
UL9~UL16:上傳光訊號
Us11: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Us12: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
Us13: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
Us21: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Us22: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
Us23: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
WS21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1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1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14: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1: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2: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3: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
WS224: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
Claims (16)
- 一種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包含: 複數個群組,該些群組的每一者包含複數個光塞取子系統,其中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每一者包含一第一傳輸模組以及一第二傳輸模組,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一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一第一傳輸環,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二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一第二傳輸環,且該些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包含: 一多工器,連接至一置頂交換器,該多工器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該置頂交換器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並整合該些上傳光訊號為一合成光訊號,其中該些上傳光訊號具有複數個波長;以及 一第一光訊號放大器,耦接至一多工器,該第一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放大該合成光訊號並輸出一放大合成光訊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傳輸模組進一步包含: 一第一分光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且耦接至該第一光訊號放大器,該第一分工器用以接收並複製該放大合成光訊號為一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及一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透過該第一傳輸環傳輸該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並輸出該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耦接至該第一分光器,該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一分光器接收該第一上行傳輸光訊號並透過一第一縱向埠傳輸一第二上行傳輸光訊號至一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一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尚且耦接至該第一分光器,該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一分光器接收該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以及 一第二光訊號放大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且耦接至該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該第二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接收並放大該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的該第一傳輸模組。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透過該第一縱向埠耦接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該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二傳輸模組的每一者透過一第二縱向埠耦接至相鄰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的一第二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些群組中一第一群組的該些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分別透過該第一縱向埠耦接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且該些群組中一第二群組的該些第二傳輸模組的每一者分別透過一第二縱向埠耦接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傳輸模組進一步包含: 一第二分光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該第二分光器用以接收並複製該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為一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及一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並傳輸該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至該第一分光器,該放大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是接收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的該第一傳輸模組; 一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耦接至該第二分光器,該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二分光器接收該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接收一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三分光器,耦接至該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及該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該第三分光器用以自該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接收該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自該第四波長選擇交換器接收該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整合該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及該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為一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並整合該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及該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為一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三光訊號放大器,耦接至該第三分光器,該第三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放大該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及該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及一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以及 一解多工器,耦接至該第三光訊號放大器連接至該置頂交換器,該解多工器用以接收並解多工該放大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及該放大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並傳輸該些下送光訊號該置頂交換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多工器包含M個輸入埠,該些輸入埠的每一者用以接收對應一組N個指定波長的一上傳光訊號,該N個指定波長選自M*N個不同波長,M及N為正整數。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分光器進一步用以接收並複製該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為一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及一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透過該第一傳輸環傳輸該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並透過該第一縱向埠傳輸該第三上行傳輸光訊號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傳輸環中的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光傳輸方向與該第二傳輸環中的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光傳輸方向相反。
- 一種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包含: 複數個群組,該些群組的每一者包含複數個光塞取子系統,其中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每一者包含一第一傳輸模組以及一第二傳輸模組,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一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一第一傳輸環,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二傳輸模組間相互連接以形成一第二傳輸環,且該些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包含; 一多工器,連接至一置頂交換器,該多工器用以透過複數個輸入埠自該置頂交換器接收複數個上傳光訊號,並整合該些上傳光訊號為一合成光訊號,其中該多工器的一第一輸出端用以透過一第一縱向埠傳輸該合成光訊號至一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且該多工器的一第二輸出端用以輸出該合成光訊號; 一第一分光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且耦接至該多工器的該第二輸出端,該第一分光器用以自該多工器的該第二輸出端接收該合成光訊號並透過該第一傳輸環傳輸一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以及 一第一光訊號放大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且耦接至該第一分光器,該第一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放大該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至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的該第一傳輸模組。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透過該第一縱向埠耦接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該些第二傳輸模組的每一者透過一第二縱向埠耦接至相鄰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的一第二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些群組中一第一群組的該些第一傳輸模組的每一者透過該第一縱向埠耦接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且該些群組中一第二群組的該些第二傳輸模組的每一者透過一第二縱向埠耦接至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傳輸模組進一步包含: 一第二分光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該第二分光器用以接收並複製該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為一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及一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並透過該第一傳輸環傳輸該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該放大第一側向傳輸光訊號是接收自同一群組中另一光塞取子系統的該第一傳輸模組; 一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耦接至該第二分光器,該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二分光器接收該第一下行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一光交換連結子系統接收一第三下行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二光訊號放大器,耦接至該第二波長選擇交換器,該第二光訊號放大器用以放大該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 一第三分光器,耦接至該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及該第二光訊號放大器,該第三分光器用以自該第一波長選擇交換器接收該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自該第二光訊號放大器接收該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整合該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及該放大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為一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並整合該第二下行傳輸光訊號及放大的該第四下行傳輸光訊號為一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以及 一解多工器,耦接至該第三分光器並連接至該置頂交換器,該解多工器用以接收並解多工該第五下行傳輸光訊號及該第六下行傳輸光訊號為複數個下送光訊號,並傳輸該些下送光訊號至該置頂交換器。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傳輸模組進一步包含: 一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位於該第一傳輸環上並耦接至該第二分光器,該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用以自該第二分光器接收該第二側向傳輸光訊號並輸出一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至該第一分光器。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分光器進一步用以自該第三波長選擇交換器接收該第三側向傳輸光訊號並透過該第一傳輸環傳輸一第四側向傳輸光訊號。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第一傳輸環中的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光傳輸方向與該第二傳輸環中的該些光塞取子系統的光傳輸方向相反。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其中該多工器包含M個輸入埠,該些輸入埠的每一者用以接收對應一組N個指定波長的一上傳光訊號,該N個指定波長選自M*N個不同波長,M及N為正整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246,011 US11558140B2 (en) | 2018-06-11 | 2021-04-30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
US17/246,011 | 2021-04-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69008B true TWI769008B (zh) | 2022-06-21 |
TW202245433A TW202245433A (zh) | 2022-11-16 |
Family
ID=7712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5167A TWI769008B (zh) | 2021-04-30 | 2021-07-08 | 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084369A1 (zh) |
JP (1) | JP7263688B2 (zh) |
CN (1) | CN115278410A (zh) |
TW (1) | TWI76900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55127B2 (en) * | 2001-08-15 | 2006-12-26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cal communication unit, and optical transceiving package |
WO2015044036A1 (en) * | 2013-09-30 | 2015-04-02 | Alcatel Lucent | Optical line terminal for a passive optica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network |
EP1628423B1 (en) * | 2003-05-28 | 2016-02-24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wavelength multiplex access system |
CN106877970A (zh) * | 2015-11-11 | 2017-06-20 | 谷歌公司 | 具有扩展的可达范围和容量的时间波长分割复用无源网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32324B2 (en) * | 2012-10-26 | 2016-05-03 | Guohua Liu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 network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coordination for software defined optical switched data center networks |
TWI552536B (zh) * | 2015-03-20 | 2016-10-01 | 國立交通大學 | 光資料中心網路系統以及光交換器 |
US11012175B2 (en) * | 2018-06-11 | 2021-05-18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
TWI690176B (zh) * | 2018-06-11 | 2020-04-0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與網路系統控制方法 |
-
2021
- 2021-07-08 CN CN202110771718.0A patent/CN115278410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7-08 EP EP21184399.0A patent/EP408436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7-08 TW TW110125167A patent/TWI769008B/zh active
- 2021-10-04 JP JP2021163686A patent/JP7263688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55127B2 (en) * | 2001-08-15 | 2006-12-26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cal communication unit, and optical transceiving package |
EP1628423B1 (en) * | 2003-05-28 | 2016-02-24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Optical wavelength multiplex access system |
WO2015044036A1 (en) * | 2013-09-30 | 2015-04-02 | Alcatel Lucent | Optical line terminal for a passive optica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network |
CN106877970A (zh) * | 2015-11-11 | 2017-06-20 | 谷歌公司 | 具有扩展的可达范围和容量的时间波长分割复用无源网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45433A (zh) | 2022-11-16 |
CN115278410A (zh) | 2022-11-01 |
JP7263688B2 (ja) | 2023-04-25 |
EP4084369A1 (en) | 2022-11-02 |
JP2022171530A (ja) | 2022-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65582B2 (en) | Optical architecture and channel plan employing multi-fiber configurations for data center network switching | |
EP3582507B1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 |
US10615902B2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 |
US10687130B2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JP5821644B2 (ja) | 光信号中継装置、及び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CN115499728A (zh) | 一种全光交换系统及全光交换方法 | |
TWI705677B (zh) | 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與網路系統控制方法 | |
TWI769008B (zh) | 智慧定義光隧道網路系統 | |
US10666378B2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 |
US10911843B2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 |
US11558140B2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 |
CN104486695A (zh) | 一种光波分复用机载全光交换网络结构 | |
US10931393B2 (en) | Intelligence-defined optical tunnel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 |
CN107132620B (zh) | 一种基于旋转阵列波导光栅器件的网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