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537B - 發光按鍵 - Google Patents

發光按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537B
TWI763537B TW110121370A TW110121370A TWI763537B TW I763537 B TWI763537 B TW I763537B TW 110121370 A TW110121370 A TW 110121370A TW 110121370 A TW110121370 A TW 110121370A TW I763537 B TWI763537 B TW I7635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elastic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1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9049A (zh
Inventor
謝德勳
陳兆俞
陳晏彰
林坤德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1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353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5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904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按鍵包含底板、薄膜開關層、鍵帽、升降機構、背光裝置以及至少一彈性體。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破孔。薄膜開關層具有至少一第二破孔。薄膜開關層係設置於底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致使每一個第二破孔位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之上方或下方。升降機構係設置於底板與鍵帽之間。升降機構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至少一彈性體係形成於背光裝置上。背光裝置係設置於底板之下方致使每一個彈性體穿過其對應的第一破孔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內。當鍵帽位於按壓位置時,每一個突出結構伸入其對應的第一破孔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內且壓縮置於其對應的彈性體。

Description

發光按鍵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按鍵,並且特別是關於能提升按壓觸感反饋且於操作時消除噪音的發光按鍵。
鍵盤已為市面上常見的輸入周邊裝置。為了消除操作時發出的噪音及改善按壓觸感反饋,先前技術之按鍵包含在薄膜開關層、彈性圓頂體薄片相對於底板形成緩衝結構,以在按壓按鍵時吸收鍵帽、升降機構、平衡桿等的衝擊能量,進而消除噪音。
然而,先前技術之按鍵用以消除噪音的結構皆相當複雜。並且,當按鍵設計成薄型化按鍵時,升降機構的部份結構會伸入底板的破孔內,使得升降機構的某些部位勢必會撞擊底板。因此,薄型化按鍵的薄膜開關層或底板無法提供足夠的緩衝空間,先前技術之按鍵用以消除噪音的結構難以實施在薄型化按鍵上。此外,關於採用包含導光板之背光裝置的發光按鍵,目前尚未見到運用背光裝置來協助消除噪音的技術被提出。
因此,本發明所欲解決之一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運用背光裝置來協助消除噪音且提升按壓觸感反饋的發光按鍵。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用以消除噪音的結構可以實施在薄型化發光按鍵上。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發光按鍵,其包含底板、薄膜開關層、鍵帽、升降機構、背光裝置以及至少一彈性體。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破孔;薄膜開關層具有至少一第二破孔,每一個第二破孔對應該至少一第一破孔中的一個第一破孔,薄膜開關層設置於底板的上表面上致使每一個第二破孔位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的上方或者薄膜開關層設置於底板的下表面上致使每一個第二破孔位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的下方;鍵帽置於底板的上方且鍵帽能相對於底板垂直移動;升降機構設置於底板與鍵帽之間,升降機構限制鍵帽於未按壓位置與按壓位置之間移動,升降機構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每一個突出結構對應至少一第二破孔中的一個第二破孔;至少一彈性體形成於背光裝置上,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至少一第一破孔中的一個第一破孔,其中背光裝置設置於底板的下方致使每一個彈性體置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內,其中當鍵帽位於按壓位置時,每一個突出結構伸入其對應的第一破孔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內且壓縮其對應的彈性體。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背光裝置包含導光板、反光片以及遮光膜片。導光板具有正面以及背面;反光片安置於導光板的背面上;遮光膜片具有至少一第三破孔,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至少一第三破孔中的一個第三破孔,至少一彈性體形成於導光板的正面上,遮光膜片安置於導光板的正面上致使每一個彈性體穿過其對應的第三破孔。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背光裝置包含導光板、反光片以及遮光膜片。導光板具有正面以及背面;反光片安置於導光板的背面上;遮光膜片安置於導光板的正面上,其中至少一彈性體形成於遮光膜片上。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導光板的背面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每一個未導光區域對應該至少一彈性體中的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的下方,背光裝置還包含多個光轉向結構,多個光轉向結構形成於導光板的背面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多個光轉向結構用以將射向多個光轉向結構的光線導向導光板的正面。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遮光膜片具有頂表面以及底表面,遮光膜片的頂表面定義有至少一遮光區域,每一個遮光區域對應至少一彈性體中的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的下方,遮光膜片的底表面定義有至少一反光區域,每一個反光區域對應至少一彈性體中的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的下方,背光裝置還包含至少一遮光薄膜以及至少一反光薄膜,每一個遮光薄膜對應至少一遮光區域中的一個遮光區域且形成於其對應的遮光區域上,每一個反光薄膜對應至少一反光區域中的一個反光區域且形成於其對應的反光區域上。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背光裝置包含導光板、反光片以及遮光膜片。導光板具有正面以及背面;反光片安置於該導光板的該背面上;遮光膜片具有向上突出的至少一第一突出部,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至少一第一突出部中的一個第一突出部,至少一彈性體形成於導光板的正面上,遮光膜片安置於導光板的正面上致使每一個彈性體套合至其對應的第一突出部內。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背光裝置包含導光板、反光片以及遮光膜片。導光板具有正面以及背面;反光片安置於導光板的背面上;遮光膜片具有向上突出的至少一第二突出部,至少一第二突出部作為至少一彈性體,遮光膜片安置於導光板的正面上。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導光板的背面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每一個未導光區域對應至少一第二突出部中的一個第二突出部且位於其對應的第二突出部的下方,背光裝置還包含多個光轉向結構,多個光轉向結構形成於導光板的該背面除了該至少一未導光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多個光轉向結構用以將射向多個光轉向結構的光線導向導光板的正面。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背光裝置包含導光板、反光片以及遮光膜片。導光板具有正面以及背面,至少一彈性體形成於導光板的正面上;反光片安置於導光板的背面上;遮光膜片安置於導光板的正面上且遮光膜片覆蓋至少一彈性體。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導光板的背面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每一個未導光區域對應至少一彈性體中的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的下方,背光裝置還包含多個光轉向結構,多個光轉向結構形成於導光板的背面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多個光轉向結構用以將射向多個光轉向結構的光線導向導光板的正面。
此外,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發光按鍵,其包含底板、薄膜開關層、鍵帽、升降機構、背光裝置以及至少一彈性體。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破孔;薄膜開關層設置於底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鍵帽置於底板的上方且鍵帽能相對於底板垂直移動;升降機構設置於底板與鍵帽之間,升降機構限制鍵帽於未按壓位置與按壓位置之間移動,升降機構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至少一彈性體形成於背光裝置上,至少一彈性體對應至少一突出結構,其中當鍵帽位於按壓位置時,至少一突出結構穿過底板與薄膜開關層且壓縮背光裝置上的至少一彈性體。
與先前技術不同,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並未在薄膜開關層相對於底板形成緩衝結構,而是運用形成在背光裝置上的彈性體來協助消除噪音且提升按壓觸感反饋。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圖1、圖2、圖3及圖4,該等圖式示意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發光按鍵1。圖1係以外觀視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發光按鍵1。圖2以元件、構件展開圖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之發光按鍵1。圖3係圖2中發光按鍵1組裝後且處於未按壓位置並沿A-A線的剖面視圖。圖4係圖2中發光按鍵1組裝後且處於按壓位置並沿A-A線的剖面視圖。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發光按鍵1包含底板10、薄膜開關層11、鍵帽12、升降機構13、背光裝置14以及至少一彈性體15。
底板10具有至少一第一破孔104。薄膜開關層11具有至少一第二破孔112。每一個第二破孔112對應該至少一第一破孔104中之一個第一破孔104。薄膜開關層11係設置於底板10的上表面100或下表面102上,致使每一個第二破孔112位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104之上方或下方。於圖2、圖3及圖4所示的範例中,薄膜開關層11係設置於底板10的上表面100上。
鍵帽12係置於底板10之上方,並且能相對於底板10垂直移動。升降機構13係設置於底板10與鍵帽12之間。升降機構13限制鍵帽12於未按壓位置(如圖3所示)與按壓位置(如圖4所示)之間移動。升降機構13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136。每一個突出結構136對應至少一第一破孔104中之一個第一破孔104。於圖2、圖3及圖4所示的範例中,升降機構13包含第一連接構件132以及第二連接構件134。第一連接構件132與第二連接構件134結合成所謂的剪刀式升降機構13,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其升降機構13也可以是蝴蝶式升降機構13、磁吸式升降機構13等。須強調的是,於圖3及圖4所示的範例中,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屬於薄型化發光按鍵1。
至少一彈性體15係形成於背光裝置14上。每一個彈性體15對應該至少一第一破孔104中之一個第一破孔104。背光裝置14係設置於底板10之下方,致使每一個彈性體15係置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104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112內。於圖2所示的範例中,繪示兩個彈性體15做為代表。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一彈性體15可以由紫外線硬化樹脂、水膠、矽膠(silica gel),或其他商用且彈性係數高的高分子材料所形成。
如圖4所示,當鍵帽12位於按壓位置時,每一個突出結構136伸入其對應的第一破孔104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112內,並且壓縮置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藉此,在按壓鍵帽12時,彈性體15可以吸收升降機構13的衝擊能量,進而消除噪音,還可以提升按壓觸感反饋。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彈性體15的俯視形狀可以是圓形、橢圓形、矩形等。於一範例中,彈性體15的俯視形狀是圓形,彈性體15的高度為0.25mm,彈性體15的直徑為2.00mm。
本發明中,發光按鍵1包含底板10、薄膜開關層11、鍵帽12、升降機構13、背光裝置14以及至少一彈性體15。底板10具有至少一第一破孔104;薄膜開關層11設置於底板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鍵帽12置於底板10的上方且鍵帽12能相對於底板10垂直移動;升降機構13設置於底板10與鍵帽12之間,升降機構13限制鍵帽12於未按壓位置與按壓位置之間移動。升降機構13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136;至少一彈性體15形成於背光裝置14上,至少一彈性體15對應至少一突出結構136。其中,當鍵帽12位於按壓位置時,至少一突出結構136穿過底板10與薄膜開關層11且壓縮背光裝置14上的至少一彈性體15。
請參閱圖5,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之背光裝置14與彈性體15之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圖5所示,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背光裝置14包含導光板140、反光片142以及遮光膜片143。導光板140具有正面1402以及背面1404。反光片142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上。遮光膜片143具有至少一第三破孔1434。每一個彈性體15對應至少一第三破孔1434中之一個第三破孔1434。至少一彈性體15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遮光膜片143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致使每一個彈性體15穿過其對應的第三破孔1434。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導光板140可以由壓克力、矽氧樹脂(silicone)、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或其他商用導光性佳的高分子材料所製成。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反光片142可以由白色聚酯薄膜所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導光板140對應至少一彈性體15的區域的光線因被至少一彈性體15遮擋而不會被利用到,為了減少此區域的導光能量損耗,同樣如圖5所示,進一步,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每一個未導光區域1406對應至少一彈性體15中之一個彈性體15,並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之下方。背光裝置14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之外的其他區域上。背光裝置14還包含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於圖2所示的範例中,複數個發光元件146係安置於鄰近導光板140(於圖2中未標示導光板140)的側面處,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所發射的光線從導光板140的側面處射入導光板140內,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複數個發光元件146的安置位置也有許多不同的設計,在此不做贅述。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所發射的光線射入導光板140內。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用以將射向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之光線導向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可以由在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上印刷點狀淡色(例如,白色)油墨所形成,也可以用微結構(micro-lens),也可以用鍍膜方式與導光板140一體成型。但是,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的形成不以上述製程為限。
請參閱圖6,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之背光裝置14與彈性體15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圖6所示,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背光裝置14包含導光板140、反光片142以及遮光膜片143。導光板140具有正面1402以及背面1404。反光片142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上。遮光膜片143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至少一彈性體15係形成於遮光膜片143上。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同樣為了減少導光板140的導光能量損耗,同樣如圖6所示,進一步,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每一個未導光區域1406對應至少一彈性體15中之一個彈性體15,並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之下方。背光裝置14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同樣地,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所發射的光線射入導光板140內,進而由導光板140導光。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用以將射向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之光線導向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同樣為了減少導光板140的導光能量損耗,同樣如圖6所示,進一步,遮光膜片143具有頂表面1430以及底表面1432。遮光膜片143的頂表面1430定義有至少一遮光區域1436。每一個遮光區域1436對應至少一彈性體15中之一個彈性體15,並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之下方。遮光膜片143的底表面1432定義有至少一反光區域1437。每一個反光區域1437對應該至少一彈性體15中之一個彈性體15,並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之下方。背光裝置14還包含至少一遮光薄膜147以及至少一反光薄膜148。每一個遮光薄膜147對應至少一遮光區域1436中之一個遮光區域1436,並且形成於其對應的遮光區域1436上。至少一遮光薄膜147用以遮擋射向至少一遮光薄膜147之光線。每一個反光薄膜148對應至少一反光區域1437中之一個反光區域1437,並且形成於其對應的反光區域1437上。至少一反光薄膜148用以反射射向至少一反光薄膜148之光線。至少一遮光薄膜147可以藉由塗佈黑色或暗色油墨而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至少一反光薄膜148可以藉由塗佈白色或淡色油墨而形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7,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之背光裝置14與彈性體15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圖7所示,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背光裝置14包含導光板140、反光片142以及遮光膜片143。導光板140具有正面1402以及背面1404。反光片142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上。遮光膜片143具有至少一向上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438。每一個彈性體15對應至少一第一突出部1438中之一個第一突出部1438。遮光膜片143可以藉由沖壓製程來形成至少一第一突出部1438。至少一彈性體15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遮光膜片143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致使每一個彈性體15套合至其對應的第一突出部1438內。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同樣為了減少導光板140的導光能量損耗,同樣如圖7所示,進一步,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每一個未導光區域1406對應至少一彈性體15中之一個彈性體15,並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之下方,背光裝置14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同樣地,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所發射的光線射入導光板140內,進而由導光板140導光。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用以將射向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之光線導向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
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之背光裝置14與彈性體15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圖8所示,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背光裝置14包含導光板140、反光片142以及遮光膜片143。導光板140具有正面1402以及背面1404。反光片142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上。遮光膜片143具有至少一向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439。至少一第二突出部1439即做為至少一彈性體15。遮光膜片143可以藉由沖壓製程來形成至少一第二突出部1439。遮光膜片143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同樣為了減少導光板140的導光能量損耗,同樣如圖8所示,進一步,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每一個未導光區域1406對應該至少一第二突出部1439中之一個第二突出部1439,並且位於其對應的第二突出部1439之下方。背光裝置14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同樣地,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所發射的光線射入導光板140內,進而由導光板140導光。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用以將射向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之光線導向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
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1之背光裝置14與彈性體15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圖9所示,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背光裝置14包含導光板140、反光片142以及遮光膜片143。導光板140具有正面1402以及背面1404。至少一彈性體15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反光片142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上。遮光膜片143係安置於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上,並且覆蓋至少一彈性體15。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同樣為了減少導光板140的導光能量損耗,同樣如圖9所示,進一步,導光板140之該背面1404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每一個未導光區域1406對應該至少一彈性體15中之一個彈性體15,並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15之下方。背光裝置14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係形成於導光板140的背面1404除了至少一未導光區域1406之外的其他區域上。同樣地,複數個發光元件146所發射的光線射入導光板140內,進而由導光板140導光。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用以將射向複數個光轉向結構144之光線導向導光板140的正面1402。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薄膜開關層11包含開關114。開關114係位於鍵帽12之下方。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發光按鍵1還包含彈性致動元件16。彈性致動元件16包含作動柱(未繪示於圖中)。彈性致動元件16設置於鍵帽12與薄膜開關層11之間,並且位於開關114之上方。當鍵帽12被按壓進而移動至按壓位置時,彈性致動元件16變形進而由作動柱致動開關114開啟。當鍵帽12被釋放時,彈性致動元件16提供鍵帽12回復至未按壓位置所需之回復力,並且關閉開關114。
藉由以上對本發明之詳述,可以清楚了解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並未在薄膜開關層相對於底板形成緩衝結構,而是運用形成在背光裝置上的彈性體來協助消除噪音且提升按壓觸感反饋。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用以消除噪音的結構可以實施在薄型化發光按鍵上。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面向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內。因此,本發明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1:發光按鍵 10:底板 100:上表面 102:下表面 104:第一破孔 11:薄膜開關層 112:第二破孔 114:開關 12:鍵帽 13:升降機構 132:第一連接構件 134:第二連接構件 136:突出結構 14:背光裝置 140:導光板 1402:正面 1404:背面 1406:未導光區域 142:反光片 143:遮光膜片 1430:頂表面 1432:底表面 1434:第三破孔 1436:遮光區域 1437:反光區域 1438:第一突出部 1439:第二突出部 144:光轉向結構 146:發光元件 147:遮光薄膜 148:反光薄膜 15:彈性體 16:彈性致動元件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發光按鍵的外觀視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發光按鍵的元件、構件之展開圖。 圖3係圖2中發光按鍵組裝後且處於未按壓位置並沿A-A線的剖面視圖。 圖4係圖2中發光按鍵組裝後且處於按壓位置並沿A-A線的剖面視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之背光裝置與彈性體之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之背光裝置與彈性體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之背光裝置與彈性體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之背光裝置與彈性體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發光按鍵之背光裝置與彈性體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局部剖面視圖。
1:發光按鍵
10:底板
100:上表面
102:下表面
104:第一破孔
11:薄膜開關層
112:第二破孔
12:鍵帽
13:升降機構
132:第一連接構件
134:第二連接構件
136:突出結構
14:背光裝置
15:彈性體

Claims (11)

  1. 一種發光按鍵,包含: 一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破孔;一薄膜開關層,具有至少一第二破孔,每一個第二破孔對應該至少一第一破孔中之一個第一破孔,該薄膜開關層係設置於該底板之一上表面上致使每一個第二破孔位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之上方或者該薄膜開關層係設置於該底板之一下表面上致使每一個第二破孔位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之下方;一鍵帽,係置於該底板之上方且該鍵帽能相對於該底板垂直移動;一升降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升降機構限制該鍵帽於一未按壓位置與一按壓位置之間移動,該升降機構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每一個突出結構對應該至少一第二破孔中之一個第二破孔;一背光裝置;以及至少一彈性體,係形成於該背光裝置上,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該至少一第一破孔中之一個第一破孔,其中該背光裝置係設置於該底板之下方致使每一個彈性體係置於其對應的第一破孔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內,其中當該鍵帽位於該按壓位置時,每一個突出結構伸入其對應的第一破孔與其對應的第二破孔內且壓縮其對應的彈性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背光裝置包含:一導光板,具有一正面以及一背面;一反光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上;以及一遮光膜片,具有至少一第三破孔,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該至少一第三破孔中之一個第三破孔,該至少一彈性體係形成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該遮光膜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致使每一個彈性體穿過其對應的第三破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背光裝置包含:一導光板,具有一正面以及一背面;一反光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上;一遮光膜片,具有一頂表面以及一底表面且係以該底表面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該遮光膜片之該頂表面定義有至少一遮光區域;以及至少一遮光薄膜,每一個遮光薄膜對應該至少一遮光區域中之一個遮光區域以及該至少一彈性體中之一個彈性體,每一個遮光薄膜係形成於該遮光膜片之其對應的遮光區域上,每一個彈性體係形成於其對應的遮光薄膜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導光板之該背面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每一個未導光區域對應該至少一彈性體中之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之下方,該背光裝置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係形成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除了該至少一未導光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上,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用以將射 向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之一光線導向該導光板之該正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遮光膜片之該底表面定義有至少一反光區域,每一個反光區域對應該至少一彈性體中之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之下方,該背光裝置還包含至少一反光薄膜,每一個反光薄膜對應該至少一反光區域中之一個反光區域且形成於該遮光膜片之其對應的反光區域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背光裝置包含:一導光板,具有一正面以及一背面;一反光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上;以及一遮光膜片,具有向上突出的至少一第一突出部,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該至少一第一突出部中之一個第一突出部,該至少一彈性體係形成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該遮光膜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致使每一個彈性體套合至其對應的第一突出部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背光裝置包含:一導光板,具有一正面以及一背面;一反光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上;以及一遮光膜片,具有向上突出的至少一第二突出部,該至少一第二突出部即做為該至少一彈性體,該遮光膜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導光板之該背面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每一個未導光區域對應該至少一第二突出部中之一個第二突出部且位於其對應的第二突出部之下方,該背光裝置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係形成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除了該至少一未導光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上,一光線射入該導光板內,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用以將射向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之該光線導向該導光板之該正面。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背光裝置包含: 一導光板,具有一正面以及一背面,該至少一彈性體係形成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一反光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上;以及一遮光膜片,係安置於該導光板之該正面上且該遮光膜片覆蓋該至少一彈性體。
  10. 如請求項2、6或9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導光板之該背面定義有至少一未導光區域,每一個未導光區域對應該至少一彈性體中之一個彈性體且位於其對應的彈性體之下方,該背光裝置還包含複數個光轉向結構,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係形成於該導光板之該背面之除該至少一未導光區域之外其他區域上,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用以將射向該複數個光轉向結構之一光線導向該導光板之該正面。
  11. 一種發光按鍵,包含: 一底板;一薄膜開關層,係設置於該底板之一上表面或一下表面上;一鍵帽,係置於該底板之上方且該鍵帽能相對於該底板垂直移動;一升降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升降機構限制該鍵帽於一未按壓位置與一按壓位置之間移動,該升降機構包含至少一突出結構;一背光裝置;以及至少一彈性體,係形成於該背光裝置上,每一個彈性體對應該至少一突出結構,其中當該鍵帽位於該按壓位置時,該至少一突出結構穿過該底板與該薄膜開關層且壓縮該背光裝置上之該至少一彈性體。
TW110121370A 2021-06-11 2021-06-11 發光按鍵 TWI763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1370A TWI763537B (zh) 2021-06-11 2021-06-11 發光按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1370A TWI763537B (zh) 2021-06-11 2021-06-11 發光按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3537B true TWI763537B (zh) 2022-05-01
TW202249049A TW202249049A (zh) 2022-12-16

Family

ID=82594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1370A TWI763537B (zh) 2021-06-11 2021-06-11 發光按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353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9049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3416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TWI501276B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I385692B (zh) 具背光功能之鍵盤
CN111508753B (zh) 背光模块与发光键盘
US20120312670A1 (en) Key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connecting member
CN107731606B (zh) 发光键盘
US9142370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US20230245843A1 (en)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keyboard therewith
TWM465611U (zh) 游標控制按鍵及其發光鍵盤
US20220351921A1 (en) Illuminated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illuminating module thereof
TWI763537B (zh) 發光按鍵
KR100749124B1 (ko) 도광 키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키패드
CN103515135A (zh) 薄型键盘
US6259049B1 (en) Key switch device with low-profile key top which gives three-dimensional appearance and looks thicker than actual one
US9704672B1 (en) Backlit keyboard
TWI768897B (zh) 發光按鍵
US20190148091A1 (en) Luminous keyboard
CN115458356A (zh) 发光按键
CN111261442B (zh) 按键结构
TWI665702B (zh) 透光鍵帽、其製造方法及包含該透光鍵帽之發光按鍵
KR100689393B1 (ko)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TWI635525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765689B (zh) 薄型按鍵
TWI680481B (zh) 發光按鍵及包含該發光按鍵之發光鍵盤
TWI756077B (zh) 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