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348B -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 Google Patents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2348B
TWI762348B TW110120629A TW110120629A TWI762348B TW I762348 B TWI762348 B TW I762348B TW 110120629 A TW110120629 A TW 110120629A TW 110120629 A TW110120629 A TW 110120629A TW I762348 B TWI762348 B TW I7623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annular
winding direction
motor generator
genera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0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9398A (zh
Inventor
劉錦釧
Original Assignee
劉錦釧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劉錦釧 filed Critical 劉錦釧
Priority to TW110120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234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34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9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939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一種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包含:一環狀轉子;一環狀定子,具有一內環面,以一在徑向上等距的環設方式,於該內環面設有多個定子磁極,且該環狀定子以一環繞該環狀轉子的方式設置;多個第一感應線圈,以一第一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且每一第一感應線圈用於接收一電源輸入;及多個第二感應線圈,以一第二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且分別與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上的該等第一感應線圈相間隔,每一第二感應線圈產生一電能輸出,該第二繞線方向與該第一繞線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現有馬達發電機組包括一耦合器、一馬達及一發電機。利用該耦合器將該馬達的一轉軸及該發電機的一轉軸連結在一起(即,該馬達發電機組為一雙機雙體結構),再用電力驅動該馬達產生扭力來帶動該發電機,以致該發電機產生一電能輸出並供應予一負載。
然而,在上述結構中,二根軸(即,該馬達的該轉軸及該發電機的該轉軸)的對心相當困難,若對心不良會導致該馬達發電機組產生振動,進而影響該馬達發電機組的電能轉換效率,且降低該馬達與該發電機的軸承壽命。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克服先前技術 缺點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於是,本發明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包含一環狀轉子、一環狀定子、多個第一感應線圈,及多個第二感應線圈。
該環狀定子具有一內環面,以一在徑向上等距的環設方式,於該內環面設有多個定子磁極,且該環狀定子以一環繞該環狀轉子的方式設置。
該等第一感應線圈以一第一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且每一第一感應線圈用於接收一電源輸入。
該等第二感應線圈以一第二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且分別與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上的該等第一感應線圈相間隔,每一第二感應線圈產生一電能輸出,該第二繞線方向與該第一繞線方向相反。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利用該等第一感應線圈與該環狀轉子構成馬達,利用該等第二感應線圈與該環狀轉子構成發電機,即可同時實現馬達與發電機的功效,不需如現有馬達發電機組需包括一馬達及一發電機二各自獨立的元件,因此,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不需如現有馬達發電機組需將該馬達的一轉軸及該發電機的一轉軸對心,進而可避免對心不良而影響電能轉換效率,且不會有降低該馬達與該發電機的軸承壽命之情況。
1: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10:供電單元
100:負載
11:環狀轉子
110:外表面
111:環狀轉子的一端
12:環狀定子
120:內環面
121:定子磁極
121A~121L:定子磁極
13:第一感應線圈
14:第二感應線圈
15:飛輪
150:中心部
16:凹型底座
160:凹型部
17:鋼珠
18:軸承
2:殼體
S、s:磁場S極
R、S’、T:輸入端
U、W、V:輸出端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俯視圖,說明本發明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之一實施例中的一環狀轉子、一環狀定子、多個第一感應線圈、多個第二感應線圈的一實施態樣;圖2是一剖視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圖3是一等效電路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等第一與第二感應線圈;圖4是一俯視圖,說明該環狀定子的另一實施態樣;圖5是一俯視圖,說明圖4的該環狀定子作為一馬達時,該等第一感應線圈的實施態樣;及圖6是一俯視圖,說明圖4的該環狀定子作為一發電機時,該等第二感應線圈的實施態樣。
參閱圖1與圖2,本發明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的一實施例被設置在一殼體2中。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包括一環狀轉子11、一環狀定子12、多個第一感應線圈13、多個第二感應線圈14、一飛輪15、一凹型底座16,及一鋼珠17與其它必要元件(圖未示)。
該環狀轉子11的一外表面110設置有多個永久磁鐵(圖未示)。
該環狀定子12具有一內環面120,以一在徑向上等距的環設方式,於該內環面120設有多個定子磁極121,且該環狀定子12以一環繞該環狀轉子11的方式設置。
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以一第一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且每一第一感應線圈13電連接一供電單元10以接收一電源輸入。
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以一第二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且分別與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上的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相間隔。每一第二感應線圈14產生一電能輸出,且將該電能輸出傳輸至一負載100。該第二繞線方向與該第一繞線方向相反。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繞線方向為一逆時針方向,該第二繞線方向為一順時針方向。每一第一感應線圈13用於接收該電源輸入的二輸入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中的一對應者的一上表面,每一第二感應線圈14產生該電能輸出的二輸出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中的該對應者的一下表面,但不限於此。在其它實施例中,該第一繞線方向為一順時針方向,該第二繞線方向為一逆時針方向。每一第一感應線圈13用於接收該電源輸入的二輸入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中的該對應者的該下表面,每一第二感應線圈14產生該 電能輸出的二輸出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121中的該對應者的該上表面。
該飛輪15具有一連接該環狀轉子的一端111的中心部150。該飛輪15受該環狀轉子11帶動而轉動。
該鋼珠17設置於該飛輪15的該中心部150與該凹型底座16的一凹型部160之間,用以支撐該環狀轉子11。該鋼珠17的中心點與該環狀轉子11的中心點位於同一直線上。
在操作時,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與該環狀轉子11構成一馬達。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與該環狀轉子11構成一發電機。當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接收到該電源輸入時,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所產生的磁場與該環狀轉子11的該外表面110的該等永久磁鐵的磁極產生同極相排斥,以致該環狀轉子11進行旋轉並帶動該飛輪15轉動。同時,因該環狀轉子11不斷旋轉,使得每一第二感應線圈14的磁場發生變化而產生一作為該電能輸出的感應電流(基於電磁感應原理),進而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達到將該電源輸入轉換成一機械能,並將該機械能轉換成該電能輸出,實現同步發電的功效。需說明的是,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所產生的磁場方向與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所產生的磁場方向相同,以致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具有一磁場正回授,如此一來,可提升該環狀轉子11的旋轉扭力,加速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磁場變化的速率,進而提升每一電能輸 出,使得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的發電效能得以提升。再者,當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從接收該電源輸入轉變成停止接收該電源輸入時,該飛輪15因慣性而持續轉動一段時間(即,視為一儲能元件),如此可使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持續產生磁場變化,進而可延長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的發電時間。此外,利用該鋼珠17支撐該環狀轉子11,以承受該環狀轉子11的重量,可減輕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的一軸承18受力,進而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可達到長時間運轉。
進一步參閱圖3,說明圖1的一等效電路示意圖。圖3中,三個輸入端R、S’、T各自電連接該供電單元10以接收該電源輸入。三個輸出端U、W、V分別對應該等輸入端R、T、S’,且該等輸出端U、W、V各自電連接該負載100並將該電能輸出傳輸至該負載100。
參閱圖4,說明該環狀定子12的另一實施態樣。在圖4中,該環狀定子12包括十二個定子磁極121A~121L,但不限於此。
參閱圖5,說明圖4的該環狀定子12作為一馬達時,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的實施態樣。其中,電連接該輸入端R的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B、121C、121H、121I,電連接該輸入端S’的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D、121E、121J、121K,電連接該輸入端T的該等第一感應 線圈13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F、121G、121L、121A。
參閱圖5,說明圖4的該環狀定子12作為一發電機時,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的實施態樣。其中,電連接該輸入端U的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B、121C、121H、121I,電連接該輸入端V的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D、121E、121J、121K,電連接該輸入端W的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121F、121G、121L、121A。
綜上所述,本發明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利用該等第一感應線圈13與該環狀轉子11構成該馬達,利用該等第二感應線圈14與該環狀轉子11構成該發電機,即可同時實現馬達與發電機的功效,不需如現有馬達發電機組需包括一馬達及一發電機二各自獨立的元件,因此,本發明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相較於現有馬達發電機組具有較簡單的電路結構及較低成本。再者,該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1不需如現有馬達發電機組需將該馬達的一轉軸及該發電機的一轉軸對心,進而可避免對心不良而影響電能轉換效率,且不會有降低該馬達與該發電機的軸承壽命之情況。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 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10:供電單元
100:負載
11:環狀轉子
110:外表面
12:環狀定子
120:內環面
121:定子磁極
13:第一感應線圈
14:第二感應線圈
S、s:磁場S極

Claims (7)

  1. 一種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包含: 一環狀轉子; 一環狀定子,具有一內環面,以一在徑向上等距的環設方式,於該內環面設有多個定子磁極,且該環狀定子以一環繞該環狀轉子的方式設置; 多個第一感應線圈,以一第一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且每一第一感應線圈用於接收一電源輸入;及 多個第二感應線圈,以一第二繞線方向分別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且分別與纏繞於該等定子磁極上的該等第一感應線圈相間隔,每一第二感應線圈產生一電能輸出,該第二繞線方向與該第一繞線方向相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其中,該第一繞線方向為一逆時針方向,該第二繞線方向為一順時針方向。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其中,每一第一感應線圈用於接收該電源輸入的二輸入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中的一對應者的一上表面,每一第二感應線圈產生該電能輸出的二輸出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中的該對應者的一下表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其中,該第一繞線方向為一順時針方向,該第二繞線方向為一逆時針方向。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其中,每一第一感應線圈用於接收該電源輸入的二輸入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中的一對應者的一下表面,每一第二感應線圈產生該電能輸出的二輸出端位於該等定子磁極中的該對應者的一上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還包含: 一飛輪,具有一連接該環狀轉子之一端的中心部,該飛輪受該環狀轉子帶動而轉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還包含: 一凹型底座;及 一鋼珠,設置於該飛輪的該中心部與該凹型底座的一凹型部之間,用以支撐該環狀轉子,且該鋼珠的中心點與該環狀轉子的中心點位於同一直線上。
TW110120629A 2021-06-07 2021-06-07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TWI762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0629A TWI762348B (zh) 2021-06-07 2021-06-07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0629A TWI762348B (zh) 2021-06-07 2021-06-07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2348B true TWI762348B (zh) 2022-04-21
TW202249398A TW202249398A (zh) 2022-12-16

Family

ID=82199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629A TWI762348B (zh) 2021-06-07 2021-06-07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234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5246B2 (ja) * 2004-02-19 2008-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発電電動機
CN102598474A (zh) * 2009-09-18 2012-07-18 斯泰伦博斯大学 永磁体发电机
US8330319B2 (en) * 2008-11-20 2012-12-11 UT Batelle, LLC Substantially parallel flux uncluttered rotor machines
CN104242587A (zh) * 2013-06-10 2014-12-24 柳峰 直流单极两相换位同步做功电动-发电机
CN106026593A (zh) * 2016-06-24 2016-10-12 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外置式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
CN110165801A (zh) * 2019-06-04 2019-08-23 宋质繁 一种新能源电机
TWM584570U (zh) * 2019-06-27 2019-10-01 晟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盤式電機
TWM587852U (zh) * 2019-06-27 2019-12-11 晟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盤式電機
TWM617052U (zh) * 2021-06-07 2021-09-11 劉錦釧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5246B2 (ja) * 2004-02-19 2008-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発電電動機
US8330319B2 (en) * 2008-11-20 2012-12-11 UT Batelle, LLC Substantially parallel flux uncluttered rotor machines
CN102598474A (zh) * 2009-09-18 2012-07-18 斯泰伦博斯大学 永磁体发电机
CN104242587A (zh) * 2013-06-10 2014-12-24 柳峰 直流单极两相换位同步做功电动-发电机
CN106026593A (zh) * 2016-06-24 2016-10-12 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外置式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
CN110165801A (zh) * 2019-06-04 2019-08-23 宋质繁 一种新能源电机
TWM584570U (zh) * 2019-06-27 2019-10-01 晟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盤式電機
TWM587852U (zh) * 2019-06-27 2019-12-11 晟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盤式電機
TWM617052U (zh) * 2021-06-07 2021-09-11 劉錦釧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9398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8916B2 (en) Composite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s with uniform magnets
JP2009535012A (ja) 電気機械
US8461730B2 (en) Rad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alternator with dielectric stator block
JPWO2013099008A1 (ja) 発電機
JP2006094645A (ja) 永久磁石を用いた回転界磁型の同期発電機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
TWM617052U (zh)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WO2013090812A1 (en) Axial flux alternator with one or more flux augmentation rings
KR100960225B1 (ko) 계자극 발생기와 회전하는 직류공급용 브러쉬에 의한 교류 발전장치
TWI762348B (zh) 單體馬達發電機裝置
KR100967803B1 (ko) 계자극 발생기와 회전하는 직류공급용 브러쉬에 의한 직류 발전장치
US8629588B2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by direct current supply brush that rotates with field pole generator,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US20100283350A1 (en) Flywheel generator system having open shaped loop coils
US20110037336A1 (en) homopolar machine
US7839034B2 (en) Electricity generator and a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a lighting tower powered by such a generator
CN213937572U (zh) 永磁空心线圈发电机
CN115566868A (zh) 单体马达发电机装置
WO2010126392A1 (ru) Магни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генератор
US7605500B2 (en) Miniature generator
US20110012468A1 (en) Stator and Radial Gap Motors Including The Stator
CN207442635U (zh) 一种起动发电机
KR20160028688A (ko) 발전 효율이 향상된 유도 발전기
CN218124526U (zh) 低阻永磁发电机
WO2014038971A1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CN210780256U (zh) 一种双凸极发电机
US20240030779A1 (en) Maglev generator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