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7217B -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7217B
TWI757217B TW110127184A TW110127184A TWI757217B TW I757217 B TWI757217 B TW I757217B TW 110127184 A TW110127184 A TW 110127184A TW 110127184 A TW110127184 A TW 110127184A TW I757217 B TWI757217 B TW I7572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devices
sign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6350A (zh
Inventor
張永樂
方文志
王登賢
郭協星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7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721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217B/zh
Priority to US17/828,065 priority patent/US1194307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306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635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13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9Details regarding a bus mas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84Bus arbi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04L12/4035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in which slots of a TDMA packet structure are assigned based on a contention resolution carried out at a master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點網路系統包含N個網路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包含一主控裝置與複數個從屬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具有一辨識碼作為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該N個網路裝置共具有N個辨識碼,該N個網路裝置於每一輪資料傳輸中依據該N個辨識碼循序獲得在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傳輸機會,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執行一計數操作,以產生一目前計數值。當該N個網路裝置的一第K裝置的辨識碼同於該目前計數值時,該第K裝置獲得一傳輸機會;在該第K裝置獲得該傳輸機會的情形下,該第K裝置於一預設時槽的一前段期間內判斷是否有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一插隊訊號,再據以決定是否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一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Description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尤其是關於多點網路系統與多點網路系統中的網路裝置。
美國專利公開案(公開號:US 2019/0230705 A1)揭露了一種在乙太網多點網路(Ethernet multidrop network)上避免封包碰撞的方法。在該方法中,一多點網路所支援的節點數須事先規劃好,新節點無法動態地加入該多點網路。另外,在該方法中,一多點網路的所有節點輪流傳輸,有即時訊息傳送之需求的節點無法插隊以提前傳輸;更明確地說,每一節點只能在它獲得傳輸機會時,在它自己的時槽(time slot)內開始傳輸,無法在未獲得傳輸機會時提前傳輸,故無法支援具時效性的封包傳送。
本揭露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以改進先前技術。
本揭露之多點網路系統的一實施例包含N個網路裝置,該N為大於或等於二的整數。該N個網路裝置包含一主控裝置與複數個從屬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具有一辨識碼作為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該N個網路裝置共具有N個辨識碼。該N個網路裝置於每一輪資料傳輸中依據該N個辨識碼循序獲得在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傳輸機會。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執行一計數操作,以產生一目前計數值。當該N個網路裝置的一第K裝置的辨識碼同於該目前計數值時,該第K裝置獲得一傳輸機會,該K為不大於N的正整數。在該第K裝置獲得該傳輸機會的情形下,該第K裝置於一預設時槽的一前段期間內判斷是否有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一插隊(cut-in)訊號,再依據該插隊訊號的有無決定是否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一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本揭露之網路裝置的一實施例為一多點網路系統之N個網路裝置的其中之一,該N為大於或等於二的整數。該N個網路裝置循序獲得在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傳輸機會。該N個網路裝置包含一主控裝置與複數個從屬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具有一辨識碼作為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執行一預設操作,以產生一目前值。當該網路裝置的辨識碼同於該目前值時,該網路裝置獲得一傳輸機會。在該網路裝置獲得該傳輸機會的情形下,該網路裝置於一預設時槽的一前段期間內判斷是否有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一插隊訊號,再依據該插隊訊號的有無決定是否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一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實作與功效,茲配合圖式作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本揭露包含多點網路(multidrop network)系統與多點網路系統中的網路裝置,能夠支援即時訊息傳送與新節點加入。多點網路系統的背景知識見於IEEE 802.3標準規範與美國專利公開案(公開號:US 2019/0230705 A1)。
圖1顯示本揭露之多點網路系統的一實施例。圖1之多點網路系統100的架構是基於IEEE 802.3標準規範,包含N個網路裝置(亦即:N個節點),該N為大於或等於二的整數。該N個網路裝置藉由實體傳輸媒介102(例如:雙絞纜線(twisted pair cable)或光纜線(optical cable))交換資料,並包含一主控裝置110與複數個從屬裝置120。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具有一辨識碼(identification code; IDC)作為該多點網路系統100中的身分辨識資訊,因此,該N個網路裝置共具有N個辨識碼(例如:0, 1, 2, …, (N-2), (N-1));然此並非本發明的實施限制。該N個網路裝置於每一輪資料傳輸中依據該N個辨識碼循序獲得在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傳輸機會。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執行一預設操作(例如:從0數到(N-1)的遞增計數操作,或是從(N-1)數到0的遞減計數操作,或是已知/自行開發的輪詢(polling)操作)以產生一目前值,該N個網路裝置的目前值都是相同的;當該N個網路裝置的一第K裝置的辨識碼同於該目前值時,該第K裝置獲得一傳輸機會;該K為不大於N的正整數。為便於理解,假定該預設操作為一遞增計數操作以及該目前值為一目前計數值,當該第K裝置獲得傳輸機會後,有以下幾種情形: (1) 若該第K裝置沒有傳輸需求,該第K裝置於一預設時槽的期間內保持靜默;若該預設時槽的一前段期間內沒有任何插隊(cut-in)訊號,在該預設時槽過去(elapse)後,每個網路裝置的目前計數值加一(或重置,當該目前計數值已經是最大計數值時)以更新該目前計數值;若更新後的目前計數值等於一第(K+1)裝置(或一第一裝置,其辨識碼等於重置後的目前計數值)的辨識碼,該第(K+1)裝置(或該第一裝置)獲得傳輸機會。 該預設時槽的持續時間依實施需求而定。該預設時槽的持續時間未規範於IEEE 802.3cg標準規範中(例如:該預設時槽的長度長於IEEE 802.3cg標準規範所規定的預設時槽的長度);然此並非本發明的實施限制。 (2) 若該第K裝置沒有傳輸需求,且在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內有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插隊訊號,在該另一網路裝置結束傳輸後,每個網路裝置的目前計數值加一(或重置)以更新該目前計數值;若更新後的目前計數值等於該第(K+1)裝置(或該第一裝置)的辨識碼,該第(K+1)裝置(或該第一裝置)獲得傳輸機會。值得注意的是,該另一網路裝置的傳輸時間是依該另一網路裝置的需求及/或多點網路系統100的規範而定,而非受限於該預設時槽。 該另一網路裝置可以是該N個網路裝置的其中之一(例如:圖1中的插隊裝置120),或是打算加入多點網路系統100的裝置(例如:圖1中的新增裝置130)。該前段期間例如是該預設時槽的前(1/X),該X為大於一的正數(例如:X=2或X=3)。 值得注意的是,若該N個網路裝置中有複數個裝置想要插隊,該複數個裝置可依其辨識碼的順序及/或其它預設順序(例如:待傳送資料的優先度)來決定誰可先插隊。一旦某個裝置在該第K裝置的預設時槽的期間內插隊,其它裝置須等到該第(K+1)裝置的預設時槽的期間內才有機會插隊。在該N個網路裝置之任一裝置的傳輸期間內,其它網路裝置不能傳輸資料,以避免發生封包碰撞。 視實施需求,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可進一步區分為複數個部分包含一第一前段期間、一第二前段期間等等(例如:圖2所示之預設時槽200的前段期間210)。在該第一前段期間內,具有最高傳輸優先權(或最高傳輸需求)的網路裝置可插隊;若在該第一前段期間內沒有任何網路裝置插隊,在該第二前段期間內,具有次高傳輸優先權(或次高傳輸需求)的網路裝置可插隊;其餘以此類推。 (3) 若該第K裝置有傳輸需求,且該第K裝置在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內沒有收到任何插隊訊號,該第K裝置在該前段期間結束後開始傳送作業;在該第K裝置結束傳輸後,每個網路裝置的目前計數值加一(或重置)以更新該目前計數值;若更新後的目前計數值等於該第(K+1)裝置(或該第一裝置)的辨識碼,該第(K+1)裝置(或第一裝置)獲得傳輸機會。值得注意的是,該第K裝置的傳輸時間是依該第K裝置的需求及/或多點網路系統100的規範而定,而非受限於該預設時槽。 (4) 若該第K裝置有傳輸需求,且該第K裝置在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內收到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插隊訊號,該第K裝置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一後段期間(例如:圖2所示之預設時槽200的後段期間220)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於一實作範例中,該第K裝置在收到該插隊訊號後,放棄它進行傳輸的權利;在該另一網路裝置結束傳輸後,每個網路裝置的目前計數值加一(或重置)以更新該目前計數值;若更新後的目前計數值等於該第(K+1)裝置(或該第一裝置)的辨識碼,該第(K+1)裝置(或第一裝置)獲得傳輸機會。在一實作範例中,該插隊訊號為一特定訊號,且能被該N個網路裝置辨識;收到該插隊訊號的裝置包含該第K裝置均暫停計數,以讓該另一網路裝置進行傳輸;在該另一網路裝置結束傳輸後,該些暫停計數的裝置恢復計數,從而該第K裝置仍保有它進行傳輸的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該預設時槽的後段期間可接續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然此並非本發明的實施限制。 (5) 若該第K裝置有傳輸需求,且該傳輸需求為即時傳輸需求,該第K裝置可在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內直接開始傳輸,或依該N個辨識碼的順序及/或其它預設順序(例如:待傳送資料的優先度)來決定是否在該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內開始傳輸;而在該第K裝置結束傳輸後,每個網路裝置的目前計數值加一(或重置)以更新該目前計數值;若更新後的目前計數值等於該第(K+1)裝置(或該第一裝置)的辨識碼,該第(K+1)裝置(或第一裝置)獲得傳輸機會。 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上述說明推衍出其它預設操作(例如:遞減計數操作)下的情形。前述遞增計數操作可藉由已知或自行開發的技術(例如:計數器/計時器)來實現。
請參閱圖1與前述說明。該第K裝置為主控裝置110,或為複數個從屬裝置120的其中之一。該插隊訊號為一資料訊號或為該另一網路裝置請求加入多點網路系統100的一要求訊號。當該插隊訊號為一資料訊號時,該另一網路裝置為該N個網路裝置的其中之一,可以是該主控裝置110或是一從屬裝置120(例如:圖2中標示著插隊裝置的從屬裝置120,其辨識碼為M,該M為不大於N的正整數,且不等於K)。當該插隊訊號為該要求訊號時,該另一網路裝置為一新裝置(例如:圖2的新裝置130),其辨識碼待決定(亦即:圖2的標示「IDC=?」),且該新裝置不是該N個網路裝置的任一個;在該新裝置加入多點網路系統100後,該新裝置作為一從屬裝置。
承上所述,當該插隊訊號為該要求訊號時,為了因應該另一網路裝置的加入,前述目前計數值的計數範圍須被調整。該計數範圍可由一最小計數值(例如:例如0)與一最大計數值(例如:(N-1))之間的差值來決定。該差值例如是多點網路系統100中的有效節點數(亦即:能夠於多點網路系統100中循序獲得傳輸機會之網路裝置的數目);然此並非本發明的實施限制。舉例而言,若該N個裝置於一第一輪資料傳輸中收到該要求訊號,主控裝置110於該第一輪資料傳輸結束後(亦即:第二輪資料傳輸開始時/開始前)調整該目前計數值的計數範圍(例如:將該最大計數值加一)。另舉例而言,若該N個裝置於該第一輪資料傳輸中收到該要求訊號,複數個從屬裝置120於收到該要求訊號後保持靜默,主控裝置110於收到該要求訊號後,於該第一輪資料傳輸結束前調整該目前計數值的計數範圍(例如:立即將該最大計數值加一),然後發出一信標(beacon)以開始下一輪的資料傳輸。
圖1的實施例中,主控裝置110的辨識碼為該最小計數值,而於該目前計數值達到該最大計數值後,為了開始下一輪的資料傳輸,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會將該目前計數值重置為該最小計數值;然本發明的實施不限於此。更明確地說,只要多點網路系統100的N個裝置採用相同的預設操作(例如:已知或自行開發的輪詢操作),以輪流獲得傳輸機會,本發明即能藉由前述預設時槽的規劃利用而發揮作用。
請參閱圖1。該N個網路裝置之每一輪資料傳輸的持續時間由二相繼的信標(two successive beacons)而定,因此,該另一網路裝置可依據該預設時槽的時長以及依據該二相繼的信標之間該N個網路裝置的傳輸狀態來判斷該N的值,然後該依據該N的值決定一新辨識碼(例如:N)作為該另一網路裝置於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其中該新辨識碼不同於該N個網路裝置之每一個的辨識碼。舉例而言,若該二相繼的信標之間沒有任何網路裝置進行傳輸,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僅佔用了該預設時槽的時長,該另一網路裝置可依據(
Figure 02_image001
來估測該N的值。另舉例而言,若該二相繼的信標(例如:一第一信標與一第二信標)之間有一第M網路裝置進行傳輸,而其它(N-1)個網路裝置未進行傳輸,該另一網路裝置可依據該第M網路裝置的傳輸資料/狀態得知該第M網路裝置之傳輸的開始與結束,因此,該另一網路裝置可依據(
Figure 02_image003
來估測該N的值。其它估測該N之值的範例可依上述說明類推。
值得注意的是,該另一網路裝置的新辨識碼可由其它手段來獲得,而無須估測該N的值。舉例而言,當主控裝置110的一實體層(未顯示)收到該另一網路裝置的要求訊號後,該實體層可將該要求訊號的訊息轉傳給主控裝置110的一上層(例如:應用層)(未顯示),該上層再據以決定該新辨識碼,並經由該實體層提供該新辨識碼給該另一網路裝置,同時調整主控裝置110中該目前計數值的計數範圍。
圖1之多點網路系統100中的每個網路裝置可獨立地實施。由於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參酌圖1之多點網路系統100的說明來瞭解多點網路系統100中每個網路裝置的實施細節與變化,重複及冗餘之說明在此予以節略。值得注意的是,多點網路系統100中的每個有效節點均應支援本發明,以在相同的協定下正常運作。
請注意,在實施為可能的前提下,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選擇性地實施前述任一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徵,或選擇性地實施前述複數個實施例中部分或全部技術特徵的組合,藉此增加本發明實施時的彈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能夠在不大幅變更系統架構下,支援即時訊息傳送與新節點加入。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如上所述,然而該些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本發明之明示或隱含之內容對本發明之技術特徵施以變化,凡此種種變化均可能屬於本發明所尋求之專利保護範疇,換言之,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多點網路系統 102:實體傳輸媒介 110:主控裝置 120:從屬裝置 130:新裝置 IDC:辨識碼 200:預設時槽 210:預設時槽的前段期間 220:預設時槽的後段期間
[圖1]顯示本揭露之多點網路系統的一實施例;以及 [圖2]顯示圖1之任一網路裝置的預設時槽的一實施例。
100:多點網路系統
102:實體傳輸媒介
110:主控裝置
120:從屬裝置
130:新裝置
IDC:辨識碼

Claims (10)

  1. 一種多點網路(multidrop network)系統,該多點網路系統包含N個網路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包含一主控裝置與複數個從屬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具有一辨識碼作為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該N個網路裝置共具有N個辨識碼,該N個網路裝置於每一輪資料傳輸中依據該N個辨識碼循序獲得在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傳輸機會(transmission opportunity),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執行一計數操作,以產生一目前計數值,其中: 該N為大於或等於二的整數; 當該N個網路裝置的一第K裝置的辨識碼同於該目前計數值時,該第K裝置獲得一傳輸機會,該K為不大於N的正整數;以及 在該第K裝置獲得該傳輸機會的情形下,該第K裝置於一預設時槽的一前段期間內判斷是否有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一插隊(cut-in)訊號,再依據該插隊訊號的有無決定是否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一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2. 如請求項1之多點網路系統,其中該第K裝置為該主控裝置或該複數個從屬裝置的其中之一;該插隊訊號為一資料訊號,或為該另一網路裝置請求加入該多點網路系統的一要求訊號;以及該第K裝置在收到該插隊訊號後,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該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3. 如請求項2之多點網路系統,其中該插隊訊號為該資料訊號,該另一網路裝置為該N個網路裝置的其中之一,但不是該第K裝置。
  4. 如請求項2之多點網路系統,其中該插隊訊號為該要求訊號,該另一網路裝置不是該N個網路裝置的任一個。
  5. 如請求項1之多點網路系統,其中該N個網路裝置之每一輪資料傳輸的持續時間由二相繼的信標(two successive beacons)而定,該另一網路裝置依據該預設時槽的時長以及依據該二相繼的信標之間該N個網路裝置的傳輸狀態來判斷該N的值,然後該依據該N的值決定一新辨識碼作為該另一網路裝置於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其中該新辨識碼不同於該N個網路裝置之每一個的該辨識碼。
  6. 一種網路裝置,該網路裝置為一多點網路(multidrop network)系統之N個網路裝置的其中之一,該N個網路裝置循序獲得在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傳輸機會(transmission opportunity),該N個網路裝置包含一主控裝置與複數個從屬裝置,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具有一辨識碼作為該多點網路系統中的身分辨識資訊,該N個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執行一預設操作,以產生一目前值,其中: 該N為大於或等於二的整數; 當該網路裝置的辨識碼同於該目前值時,該網路裝置獲得一傳輸機會;以及 在該網路裝置獲得該傳輸機會的情形下,該網路裝置於一預設時槽的一前段期間內判斷是否有來自另一網路裝置的一插隊(cut-in)訊號,再依據該插隊訊號的有無決定是否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一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7. 如請求項6之網路裝置,其中該網路裝置為該主控裝置或該複數個從屬裝置的其中之一;該插隊訊號為一資料訊號,或為該另一網路裝置請求加入該多點網路系統的一要求訊號;以及該網路裝置在收到該插隊訊號後,放棄或推遲於該預設時槽的該後段期間內開始進行傳輸的權利。
  8. 如請求項7之網路裝置,其中該插隊訊號為該資料訊號,該另一網路裝置為該N個網路裝置的其中之一,但不是該網路裝置。
  9. 如請求項7之網路裝置,其中該插隊訊號為該要求訊號,該另一網路裝置不是該N個網路裝置的任一個。
  10. 如請求項9之網路裝置,其中該網路裝置為該主控裝置,於一輪資料傳輸中收到該要求訊號,並於該輪資料傳輸結束後調整該目前值的一計數範圍。
TW110127184A 2021-07-23 2021-07-23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TWI757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184A TWI757217B (zh) 2021-07-23 2021-07-23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US17/828,065 US11943077B2 (en) 2021-07-23 2022-05-31 Multidrop network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184A TWI757217B (zh) 2021-07-23 2021-07-23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7217B true TWI757217B (zh) 2022-03-01
TW202306350A TW202306350A (zh) 2023-02-01

Family

ID=81710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184A TWI757217B (zh) 2021-07-23 2021-07-23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3077B2 (zh)
TW (1) TWI75721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44375B2 (en) * 2012-11-14 2016-05-17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between two communication modules 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receiving data packets
US9438537B2 (en) * 2012-07-03 2016-09-0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cut through forwarding data packets betwee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90230705A1 (en) * 2018-01-19 2019-07-25 Canova Tech S.r.l. Method for preventing physical collision on ethernet multidrop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0308B1 (en) * 1999-02-26 2004-07-06 Bitbytebit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Adaptive transmission in multi-access asynchronous channels
KR100598078B1 (ko) * 2001-01-05 2006-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기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무선 통신시스템 및 그통신방법
KR100689043B1 (ko) * 2005-11-23 2007-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충돌 방지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DE602007009967D1 (de) * 2007-07-18 2010-12-02 Sony Corp Verbesserter wettbewerbsbasierter Medienzugangsmechanismus
GB2503194B (en) * 2012-02-10 2014-10-15 Canon Kk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llaborative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radio network
JP2014030168A (ja) * 2012-06-27 2014-02-13 Murata Mach Ltd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通信装置
TWI769012B (zh) * 2021-07-12 2022-06-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TWI769023B (zh) * 2021-07-23 2022-06-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多點網路系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8537B2 (en) * 2012-07-03 2016-09-0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cut through forwarding data packets betwee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344375B2 (en) * 2012-11-14 2016-05-17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between two communication modules 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receiving data packets
US20190230705A1 (en) * 2018-01-19 2019-07-25 Canova Tech S.r.l. Method for preventing physical collision on ethernet multidrop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6350A (zh) 2023-02-01
US11943077B2 (en) 2024-03-26
US20230037027A1 (en)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5097B2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physical collision on ethernet multidrop networks
US8850058B2 (en) Ethernet-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ethernet nodes and control system
US10999099B2 (en) Physical lay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hysical layer device
CN107071829B (zh) 一种面向数据收集任务的水声网络媒体接入控制方法
US20030039211A1 (en) Distributed bandwidth allocation architecture
JPH04220035A (ja) バス・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WO2005011201A1 (ja) マスター・スレーブ同期通信方式
US20200076713A1 (en) Slave-to-master data and out-of-sequence acknowledgements on a daisy-chained bus
US10602530B2 (en) Access method with access slots and priority resolution
CN105721414B (zh) 多播通信方法
CN108307439B (zh) 一种在大量多跳无线节点下的自适应退避方法
CN113347048B (zh) 自适应调整网络组态的方法、节点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965492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controller and system having a controller
WO202209044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TWI757217B (zh) 多點網路系統與網路裝置
JP2006217494A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18176431A1 (zh) 全双工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315668A (zh) 自适应调整网络组态的方法、节点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95068A (zh) 多点网络系统与网络装置
TWI769023B (zh) 多點網路系統
CN114285541B (zh) 一种基于时延误差时间触发以太网调度表生成方法
JP632832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20230135690A1 (en) Method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n ethernet multidrop networks implementing dynamic physical layer collision avoidance
Khanna et al. An improved “Piggyback Ethernet” protocol and its analysis
CN105721415A (zh) 多目的地突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