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3992B - 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 - Google Patents

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3992B
TWI753992B TW107101959A TW107101959A TWI753992B TW I753992 B TWI753992 B TW I753992B TW 107101959 A TW107101959 A TW 107101959A TW 107101959 A TW107101959 A TW 107101959A TW I753992 B TWI753992 B TW I7539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ervice
informatio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1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8681A (zh
Inventor
史志華
沈嘉
張治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3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399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04W68/025Indirect p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該方法包括:基站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該方法能夠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Description

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無線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
[對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要求2017年1月20日提交的、題為“A Transmission Scheme of URLLC Re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的美國臨時申請No.62448554的優先權。該美國臨時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合併於此。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5th Generation)的研究也已經展開。5G的無線接入叫New Radio,簡稱NR。在5G中,存在以下三類典型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大規模物聯網(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在eMBB場景下,通過在現有移動寬頻業務的基礎上大幅提高資料傳輸速度來提升使用者體驗或其他性能。URLLC場景適用於時延高度敏感的業務應用,包括自動或輔助駕駛、增強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觸覺互聯網(Tactile Internet)、工業控制。若網路時延較高,則URLLC業務無法正常運行,並會出現控制方面的誤差。
在5G系統中,對於處於URLLC業務啟動狀態的使用者設備(UE,User Equipment),即該UE正執行監測以接收URLLC資料,當基站向UE發送配置/重配資訊時,若該配置/重配資訊承載在除URLLC資源之外的資源,例如在eMBB資源上發送,則UE需要一直監測eMBB資源中的資訊以及時獲得所發送的配置資訊。然而,持續監測資源具有高複雜性和高損耗。例如,由於eMBB資源上監測控制通道的持續時間較長,持續監測eMBB資源勢必會帶來高損耗。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另一種發送配置/重配資訊的方法,即將該配置/重配資訊承載在URLLC資源上發送。在這種情況下,UE需要一直接收URLLC資源中的資訊以及時獲得所發送的配置資訊。需要注意的是,發送URLLC資源的低時延要求使得UE必須優先接收URLLC業務的資訊。在UE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於執行URLLC業務時,該UE會佔用其他UE的非URLLC業務的資源,例如執行eMBB業務的資源,從而降低其他UE的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能避免終端持續監測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終端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在第二通道上檢測基站發送的配置資訊。
第三個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路側設備,所述網路側設備包括:第一發送模組,配置為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 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第二發送模組,配置為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接收模組,配置為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檢測模組,配置為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在第二通道上檢測基站發送的配置資訊。
第五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所述電腦可讀介質存儲程式指令,所述程式指令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根據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驟。
第六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所述電腦可讀介質存儲程式指令,所述程式指令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根據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驟。
第七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路側設備,所述網路側設備包括第一網路介面,第一記憶體和第一處理器;其中,所述第一網路介面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元之間進行收發資訊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所述第一記憶體用於存儲能夠在所述第一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第一處理器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根據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驟。
第八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第二網路介面、第二記憶體和第二處理器;其中,所述第二網路介面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元之間進行收發資訊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所述第二記憶體用於存儲能夠在第二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第二處理器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根據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驟。
第九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網路側設備和終端,其中,所述網路側設備被配置為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所述終端被配置為接收網路側設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以及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在第二通道上檢測網路側設備發送的配置資訊。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的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網路側設備通過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 送指示資訊,使得終端能夠根據該指示資訊提供的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在第二通道上承載的資訊,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通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資訊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資訊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示例的流程示意圖;圖5為圖4中所示的第一示例的實現過程示意圖;圖6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示例的流程示意圖;圖7為圖6中所示的第二示例的實現過程示意圖;圖8A至8C為圖6中所示的第二示例的另一實現過程示意圖;圖9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網路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網路側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圖1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終端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12A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終端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12B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終端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圖13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終端的硬體結構示意圖;圖1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資訊傳輸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下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系統、碼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統、 寬頻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統、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LTE頻分雙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統、LTE時分雙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統、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球互聯微波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通信系統,以及未來的5G通信系統等。
本發明各實施例中的終端可以經無線接入網(RAN,Radio Access Network)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側進行通信。終端可以指使用者設備、接入終端、使用者單元、使用者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端終端機、移動設備、使用者終端、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裝置。接入終端可以是蜂窩電話、無繩電話、會話啟動協定(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電話、無線本地環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個人數文書處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等。
本發明各實施例中的網路側設備可以是用於與終端設備進行通信的設備,例如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基站(NB,Node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基站(eNB或eNodeB),或者該基站可以為中繼站、接入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等。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可以避免終端持續監測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 務的優先順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包括URLLC業務,第二業務包括eMBB業務。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各項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所述方法還包括:基站在發送該指示資訊之前配置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該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將該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分別在第一通道上發送。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配置資訊承載於無線資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或媒體存取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信令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基站在所述第一通道上發送該指示資訊,以觸發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提供的資訊檢測第二通道上承載的該配置資訊。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訊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終端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終端根據該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 務的優先順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包括URLLC業務,第二業務包括eMBB業務。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與所述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各項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包括: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從基站預先配置的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下行控制資訊(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以及根據檢測到的DCI對該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其中,該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包括:終端在接收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包括:終端在接收該指示資訊後,從該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DCI;以及根據該指示資訊和所檢測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將該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分別在第一通道上接收。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配置資訊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網路側設備,所述網路側設備包括:第一發送模組,配置為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第二發送模組,配置為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包括URLLC業務,第二業務包括eMBB業務。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各項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所述網路側設備還包括配置模組,該配置模組用於配置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其中,該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將該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分別在第一通道上發送。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所述配置資訊承載於RRC信令或媒體存取控制MAC信令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第一發送模組在第一通道上發送該指示資訊,以觸發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提供的資訊檢測第二通道上的該配置資訊。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接收 模組,配置為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檢測模組,配置為根據該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第一業務包括URLLC業務,第二業務包括eMBB業務。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與所述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各項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所述檢測模組包括第一檢測子模組和第一解碼子模組,其中第一檢測子模組配置為在從接收模組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從基站預先配置的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DCI,並將檢測到的DCI發送至第一解碼子模組;第一解碼子模組配置為根據接收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其中,該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所述檢測模組還配置為:在接收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所述檢測模組包括第二檢測子模組和第二解碼子模組,其中:第二檢測子模組配置為在從接收模組接收該指示資訊後,從該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DCI,並將檢測到的DCI發送至第二解碼子模組;第二解碼子模組配置為根據該指示資訊和接收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將該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該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分別在第一通道上接收。
根據至少一些實施例,該配置資訊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所述電腦可讀介質存儲有指令,所述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資訊傳輸方法。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一種資訊傳輸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執行上述傳輸方法的網路側設備和終端。
圖1為示例性的且簡化的通信系統結構。圖1所示的系統僅僅是本發明實施例可應用的一個系統示例,根據實際需要,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在上述系統中的任一種系統中實現。如圖1所示,無線系統可以包括核心網側、基站及使用者設備。基站102可以經傳輸介質與一個或多個UE 104、106、108通信,並且向UE 104、106、108提供到核心網側的接入點。在LTE系統中,基站102可以是演進型節點B,在5G NR中,基站102可以是gNB。UE 104、106、108的示例可以包括蜂窩電話、膝上型電腦、PDA、或任何其它具有類似功能的設備。
實施例一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訊傳輸方法。該方法可應用於通信系統中的網路側設備,例如5G NR中的gNB,並可包括以下操作。
在S201中,基站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指示資訊中的時刻可以是終端開始監測第二通道的具體時刻,也可以是終端在此期間監測第二通道的時間窗,在本申請中對此不作限制。
在該操作中,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並且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在一個示例 中,第一業務可以是URLLC業務,第二業務可以是除URLLC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例如eMBB業務。對應的,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5G NR技術中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s,Control Resource Sets)、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在一個示例中,通過將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一個可選示例中,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具體地,對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進行打孔,使得指示資訊可以佔用這些打孔資料的資源,從而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另一示例中,基站可以在第一通道上分別發送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即指示該資訊不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
在S202中,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上述配置資訊可以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用於控制包括但不限於終端的資料傳輸、測量控制和上報、切換、社區選擇和重選、混合自動重傳(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等。應該理解地,上述傳輸方法同樣適用於傳輸終端其他的資訊或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基站發送上述指示資訊,使得終端可以按照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或時刻檢測第二通道,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對於圖2所示的技術方案,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基站可以預先配置或預先確定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在這種情況下,從基站接收到上述指示資訊後,終端可以從預先配置的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具體地,終端可以根據指示資訊中包含的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例如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從預先配置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中檢測第二通道。需要理解的是,可以在發送指示資訊之前或發送指示資訊之後配置上述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
對於圖2所示的技術方案,在另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所述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頻域資源、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基站發送包括上述資訊的指示資訊,使得終端在接收指示資訊後,根據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獲得第二通道資訊,或從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對應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檢測第二通道,進而檢測第二通道上的配置資訊。
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通道(即URLLC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通道(即eMBB通道)。具體地,該技術方案可以如下方式實施。基站在URLLC通道(或URLLC資源)上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eMBB通道(或eMBB資源)相關的資訊和/或終端監測eMBB通道的時刻,隨後在eMBB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終端從基站接收到上述指示資訊後,根據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資訊,終端可監測eMBB通道並檢測承載在eMBB通道上的配置資訊。上述指示資訊可以與URLLC資料複用或不復用。當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不復用時,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一起在URLLC資源中發送。顯然,該技術方案能夠避免因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帶來的高損耗,且通過將配置資訊承載在對時延要求較低的eMBB資源上發送,該技術方案能夠避免當前終端佔用其他終端的資源,進而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傳輸方法,網路側設備,例如gNB可以通過在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使得終端根據該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資訊檢測第二通道,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實施例二
基於前述實施例相同的發明構思,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訊傳輸方法。該方法可應用於通信系統中的終端,並可包括以下操作。
在S301中,終端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
可以理解,上述指示資訊中的時刻可以是終端開始監測 第二通道的具體時刻,也可以是終端在此期間監測第二通道的時間窗,在本申請中對此不作限制。
在該操作中,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並且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在一個示例中,第一業務可以是URLLC業務,第二業務可以是除URLLC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例如eMBB業務。對應的,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在一個示例中,所述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CORESETs、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在一個示例中,通過將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一個可選示例中,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具體地,對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進行打孔,使得指示資訊可以佔用這些打孔資料的資源,從而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另一示例中,在第一通道上分別接收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即指示該資訊不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
在S302中,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
上述配置資訊可以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用於控制包括但不限於終端的資料傳輸、測量控制和上報、切換、社區選擇和重選、HARQ等。應該理解地,上述傳輸方法同樣適用於終端的其他資訊或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終端接收到上述指示資訊後,可以按照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或時刻檢測第二通道,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對於圖3所示的技術方案,在第一種實現方式中,終端在接收到指示資訊後,從基站預先配置的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下行控制資訊(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並根據檢測到的DCI對第二控制通道上承載的配置 資訊進行解碼。
具體地,基站可以預先配置或預先確定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當終端接收到指示資訊後,根據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例如第二通道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從上述預先配置的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在檢測到第二通道後,終端獲得該第二通道承載的DCI,根據該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該解碼過程採用現有的解碼技術,本文對此不再贅述。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終端可以預先設置時間段,若在預定時間段內從通道搜索空間中未檢測到其上承載有配置資訊的第二通道,則表明基站還未發送配置資訊,結束流程。
對於圖3所示的技術方案,在第二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所述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在這種情況下,終端在接收指示資訊後,利用該指示資訊中包含的具體資訊內容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第二通道上的配置資訊。
基於指示資訊的不同內容,S302中的實現過程也相應不同。具體可以包括以下兩種實現過程。
實現過程一
當指示資訊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即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時,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可以檢測得到第二通道並對第二通道上承載的配置資訊進行解碼。舉例而言,當指示資訊包括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時,終端根據該時域資源獲知第二通道資訊,進而檢測得到該第二通道上的配置資訊。
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上述實現過程一不需要檢測第二通道的下行控制資訊,僅根據指示資訊就可對第二通道上承載的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實現過程二
當指示資訊包括一個或多個與第二通道對應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時,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從該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對應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中承載的 DCI,並根據指示資訊和檢測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上述實現過程二中,根據指示資訊可獲得與第二通道對應的通道搜索空間,且需要檢測第二通道上的DCI。結合指示資訊和檢測到的DCI兩者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通道(即URLLC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通道(即eMBB通道)。具體地,該技術方案可以如下方式實施。終端在URLLC通道(或URLLC資源)上接收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eMBB通道(或eMBB資源)相關的資訊和/或終端監測eMBB通道的時刻,隨後根據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資訊檢測eMBB通道並獲得承載在該eMBB通道上的配置資訊。上述指示資訊可以與URLLC資料複用或不復用。當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不復用時,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一起在URLLC資源中發送。顯然,該技術方案能夠避免因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帶來的高損耗,且通過將配置資訊承載在對時延要求較低的eMBB資源上發送,該技術方案能夠避免當前終端佔用其他終端的資源,進而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根據本實施例的資訊傳輸方法,終端可以根據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獲得第二通道資訊並檢測第二通道,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實施例三
以下通過具體示例對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示例一
在該示例中,基站將向處於URLLC業務啟動狀態的UE發送配置資訊/重配資訊,即UE正在檢測通道以接收URLLC資料。在該應用場景下,第一通道為承載URLLC業務的控制通道,第二通道為承載eMBB業務的控制通道,且基站預先配置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應用場景僅用於更好地解釋本發明,並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參見圖4,該示例的流程如下所示。
在S401中,基站在URLLC控制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
上述指示資訊包括與eMBB控制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eMBB控制通道的時刻,其中該時刻可以是終端開始監測第 二通道的具體時刻,也可以是終端在此期間監測第二通道的時間窗。eMBB控制通道可以與URLLC控制通道存在映射關係,也可以不與URLLC控制通道存在映射關係,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此不作限定。
上述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與eMBB控制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CORESETs、eMBB控制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在該操作的一種實現方式中,上述指示資訊可以與URLLC資料複用以將該指示資訊連同URLLC資料一起承載於URLLC控制通道中。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通過打掉一部分URLLC資料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URLLC資料承載於URLLC控制通道中。具體地,對一部分URLLC資料進行打孔,使得指示資訊可以佔用這些打孔資料的資源,從而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URLLC資料一起承載於URLLC控制通道中。在另一實現方式中,基站可以在URLLC控制通道上分別發送指示資訊和業務資料,即指示該資訊不與URLLC資料複用。
在S402中,基站在eMBB控制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上述配置資訊可以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用於控制包括但不限於終端的資料傳輸、測量控制和上報、切換、社區選擇和重選、HARQ等。
在S403中,終端在URLLC控制通道上接收指示資訊並根據指示資訊監測eMBB控制通道。
具體地,終端在接收到指示資訊後,從預先配置的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eMBB控制通道,並根據指示資訊中的時刻監測eMBB控制通道。
在S404中,終端檢測eMBB控制通道上的DCI並根據檢測到的DCI對eMBB控制通道上的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一的資訊傳輸方法的實現過程。可以理解的是,圖中所示的兩個資源塊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不連續的,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此不作限定。如圖5所示,基站在URLLC控制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或標識以觸發終端監測eMBB控制通道,該指示資訊包括終端監測eMBB控制通道的時刻。終端接收到指示資訊後,根據時刻開始監測eMBB控制通道,並根據eMBB控制通道的DCI解調配置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S402中的操作可以發生在S403中的操 作之後。在這種情況下,基站在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eMBB控制通道後才開始發送配置資訊,導致終端無法在eMBB控制通道上檢測到配置資訊,流程結束。在一個可選的示例中,終端可以預先設置時間段,若在該預定時間段內未檢測到其上承載有配置資訊的eMBB控制通道,則表明S402中的操作還未發生,結束流程。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一的資訊傳輸方法,終端在URLLC控制通道上接收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獲得與eMBB控制通道相關的資訊以及終端監測eMBB控制通道的時刻,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示例二
在該示例中,基站將向處於URLLC業務啟動狀態的UE發送配置資訊,即UE正在檢測通道以接收URLLC資料。在該應用場景下,第一通道為承載URLLC業務的通道,第二通道為承載eMBB業務的通道。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應用場景僅用於更好地解釋本發明,並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參見圖6,該示例的流程如下所示。
在S601中,基站在URLLC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
上述指示資訊包括與eMBB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eMBB通道的時刻,其中與eMBB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與eMBB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CORESETs、eMBB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上述指示資訊中的時刻可以是終端開始監測第二通道的具體時刻,也可以是終端在此期間監測第二通道的時間窗。
此外,該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具體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
在該操作的一種實現方式中,上述指示資訊可以與URLLC資料複用以將該指示資訊連同URLLC資料一起承載於URLLC通道中。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通過打掉一部分URLLC資料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URLLC資料承載於URLLC通道中。具體地,對一部分URLLC資料進行打孔,使得指示資訊可以佔用這些打孔資料的資源,從而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URLLC資料一起承載於URLLC通道中。在另一實現方式中,基站可以在URLLC通道上分別發送指示資訊和URLLC資料,即指示該資訊 不與URLLC資料複用。
在S602中,基站在eMBB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上述配置資訊可以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用於控制包括但不限於終端的資料傳輸、測量控制和上報、切換、社區選擇和重選、HARQ等。
在S603中,終端在URLLC通道上接收指示資訊。
在S604中,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eMBB通道並檢測eMBB通道上承載的配置資訊。
基於指示資訊的不同內容,S604中的實現過程也相應不同,具體可參見圖7、8。
如圖7所示,當指示資訊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即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時,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可以檢測eMBB通道並對eMBB通道上承載的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實現過程中,不需要檢測eMBB通道的下行控制資訊,僅根據指示資訊的內容就可對eMBB通道承載的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當指示資訊包括一個或多個與第二通道對應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時,S604中的實現過程如圖8A-C所示。具體地,終端在接收到指示資訊後,從指示資訊中的與eMBB控制通道對應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eMBB控制通道,根據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eMBB控制通道承載的DCI,並根據指示資訊和檢測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在一個可選的實施例中,終端可以預先設置時間段。若在該時間段內未檢測到其上承載有配置資訊的eMBB控制通道,則表明S602中的操作還未發生,流程結束。
在上述實現過程中,從指示資訊中獲得與eMBB控制通道對應的通道搜索空間或CORESETs,且需要檢測eMBB控制通道上的下DCI。結合指示資訊和檢測到的DCI兩者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二的資訊傳輸方法,終端在URLLC通道上接收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獲得與eMBB通道相關的資訊以及終端監測eMBB通道的時刻,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 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實施例四
基於前述實施例相同的發明構思,圖9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路側設備90,該網路側設備90可以是5G NR中的基站gNB。該網路側設備可以包括第一發送模組901和第二發送模組902。
第一發送模組901配置為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
第二發送模組902配置為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第一通道可以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可以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並且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在一個示例中,第一業務可以是URLLC業務,第二業務可以是除URLLC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例如eMBB業務。對應的,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在一個示例中,上述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在一個示例中,第一發送模組901可以將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以使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一個可選示例中,第一發送模組901可以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以使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具體地,對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進行打孔,使得指示資訊可以佔用這些打孔資料的資源,從而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發送模組901可以在第一通道上分別發送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即指示該資訊不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
上述配置資訊可以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用於控制包括但不限於終端的資料傳輸、測量控制和上報、切換、社區選擇和重選、HARQ等。應該理解地,上述傳輸方法同樣適用於終端的其他資訊或消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路側設備90還可以包括配置模組903,該配置模組903用於配置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5G NR技術中的控制資源集。在這種情況下,終端從基站接收到上述指示資訊後,可以從配置的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需要理解的是,可以在發送指示資訊之前或發送指示資訊之後配置上述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
在另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具體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側設備90發送包括上述資訊的指示資訊,使得終端在接收指示資訊後,根據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獲得第二通道資訊,或從指示資訊中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進而檢測第二通道上的配置資訊。
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通道。具體地,該技術方案可以如下方式實施。網路側設備90中的第一發送模組901在URLLC通道(或URLLC資源)中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eMBB通道(或eMBB資源)相關的資訊和/或終端監測eMBB通道的時刻,隨後在eMBB通道上發送配置資訊。終端從基站接收到上述指示資訊後,根據指示資訊中所提供的資訊,終端可監測eMBB通道並檢測承載在eMBB通道上的配置資訊。上述指示資訊可以與URLLC資料複用或不復用。當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不復用時,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一起在URLLC資源中發送。顯然,該技術方案能夠避免因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帶來的高損耗,且將配置資訊承載在對時延要求較低的eMBB資源上發送,避免了當前UE佔用其他UE的資源,進而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說明書中所用的“模組”、“系統”之類的術語可以是電路、處理器、分程式或軟體等,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
另外,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各個模組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
所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進行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或處理器執行本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碼的介質。
因此,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該電腦可讀介質存儲有資訊發送的程式,所述資訊發送的程式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實施例一所述的方法步驟。針對電腦可讀介質的具體闡述可參見實施例一中的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基於上述網路側設備90及電腦可讀介質,圖10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網路側設備90的具體硬體結構。該網路側設備90可以包括第一網路介面1001、第一記憶體1002和第一處理器1003,其中各個元件通過匯流排系統1004耦合在一起。匯流排系統1004用於實現這些元件之間的連接通信。匯流排系統1004除包括資料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10中將各種匯流排都標為匯流排系統1004。
所述第一網路介面1001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元之間進行收發資訊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
所述第一記憶體1002用於存儲能夠在所述第一處理器1003上運行的電腦程式。
所述第一處理器1003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以下步驟: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
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中的第一記憶體1002可以是易失性記憶體或非易失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易失性記憶體可以是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 體(EEPROM,Electrically EPROM)或快閃記憶體。易失性記憶體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快取記憶體。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Static 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Dynamic 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Synchronous 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SDRAM,Enhanced 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LDRAM,Synchlink 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R RAM,Direct Rambus RAM)。應注意的是,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第一處理器1003可以是具有信號處理能力的積體電路晶片。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第一處理器1003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專用積體電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現成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操作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這些實施例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仲介軟體、微碼或其組合來實現。對於硬體實現,處理單元可以實現在一個或多個ASICs、DSPs、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PLDs,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FPGA、通用處理器或用於執行本申請的其他電子單元或組合中。對於軟體實現,可通過執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組(例如過程、函數等)來實現本文所述的技術。
實施例五
基於前述實施例相同的發明構思,圖1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110。終端110可以包括接收模組1101和檢測模組1102。
接收模組1101配置為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 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
檢測模組1102配置為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並且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在一個示例中,第一業務可以是URLLC業務,第二業務可以是除URLLC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例如eMBB業務。對應的,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在一個示例中,上述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如圖12A所示,檢測模組1102包括第一檢測子模組1102a和第一解碼子模組1102b。
第一檢測子模組1102a配置為在從接收模組1101接收指示資訊後,從基站預先配置的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DCI,並將檢測到的DCI發送至第一解碼子模組1102b。
第一解碼子模組1102b配置為根據從第一檢測子模組1102a接收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所述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在一個示例中,檢測模組1102還可被配置為:在接收到指示資訊後,根據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在另一可選的示例中,如圖12B所示,檢測模組1102可以包括第二檢測子模組1102c和第二解碼子模組1102d。第二檢測子模組1102c配置為在從接收模組1101接收指示資訊後,從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對應的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DCI, 並將檢測到的DCI發送至第二解碼子模組1102d。第二解碼子模組1102d配置為根據指示資訊和從第二檢測子模組1102c接收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通過將指示資訊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通過打掉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具體地,對第一業務的一部分業務資料進行打孔,使得指示資訊可以佔用這些打孔資料的資源,從而將所述指示資訊連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承載於第一通道中。在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種實現方式中,在第一通道上分別接收指示資訊和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即指示該資訊不與第一業務的業務資料複用。
上述配置資訊可以承載於RRC信令或MAC信令中。該配置資訊用於包括但不限於終端的資料傳輸、測量控制和上報、切換、社區選擇和重選、HARQ等。
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可以是承載URLLC業務的通道(即URLLC通道),第二通道可以是承載eMBB業務的通道(即eMBB通道)。具體地,該技術方案可以如下方式實施。終端110中的接收模組1101接收網路側設備90在URLLC通道(或URLLC資源)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eMBB通道(或eMBB資源)相關的資訊和/或終端監測eMBB通道的時刻,隨後根據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資訊檢測eMBB通道並獲得承載在eMBB通道上的配置資訊。上述指示資訊可以與URLLC資料複用或不復用。當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不復用時,指示資訊與URLLC資料一起在URLLC資源中發送。顯然,該技術方案能夠避免因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帶來的高損耗,且將配置資訊承載在對時延要求較低的eMBB資源上發送,避免了當前終端佔用其他終端的資源,進而降低對其他終端的影響。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說明書中所用的“模組”、“子模組”、“系統”之類的術語可以是電路、處理器、分程式或軟體等,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
另外,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各個模組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
所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並非作為獨立的產品進行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或處理器執行本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碟、ROM、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碼的介質。
因此,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該電腦可讀介質存儲有資訊發送的程式,所述資訊發送的程式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實施例二所述的方法步驟。針對電腦可讀介質的具體闡述可參見實施例二中的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基於上述終端110及電腦可讀介質,圖1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110的具體硬體結構。該終端110可以包括第二網路介面1301、第二記憶體1302和第二處理器1303,其中各個元件通過匯流排系統1304耦合在一起。匯流排系統1304用於實現這些元件之間的連接通信。匯流排系統1304除包括資料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但是為了清楚說明起見,在圖13中將各種匯流排都標為匯流排系統1304。
所述第二網路介面1301用於在與其他外部網元之間進行收發資訊過程中,信號的接收和發送。
所述第二記憶體1302用於存儲能夠在所述第二處理器1303上運行的電腦程式。
所述第二處理器1303用於在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以下步驟: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
在本實施例中,終端110的具體硬體結構中的組成部分與實施例四中的相應部分類似,在此不做贅述。
實施例六
基於前述實施例相同的發明構思,圖1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資訊發送系統140的結構示意圖。該系統140 可以包括網路側設備90和終端110。
網路側設備90配置為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所述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110的配置資訊。
終端90配置為接收網路側設備90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網路側設備90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
具體實現過程中,本實施例中的網路側設備90可以優選為前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網路側設備或基站,而終端110則可以優選為前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終端。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硬體實施例、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程式代碼的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和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個或多個操作可以構成一個或多個電腦可讀介質上存儲的電腦可讀指令,其在被電子設備執行時將使得電子設備執行所述操作。描述一些或所有操作的順序不應當被解釋為暗示這些操作必需是順序相關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具有本說明書的益處的可替代的排序。此外應當理解,並非所有操作必需在本文所提供的每個實施例中存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工業實用性]
本實施例中,網路側設備在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使得終端根據該指示資訊所提供的資訊監測第二 通道並監測第二通道上承載的資訊,從而避免終端持續監測通道所造成的高損耗並降低對其他終端性能的影響。

Claims (9)

  1. 一種資訊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終端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終端根據該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該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該第一業務包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業務,且該第二業務包括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業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通道包括用於第一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用於第二業務的資料通道或控制通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各項至少之一: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CORESET,Control Resource Set)、該第二通道的時域資源或頻域資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包括:終端在接收到該指示資訊後,從基站預先配置的一個或多個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 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下行控制資訊(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以及根據檢測到的DCI對該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指示資訊還包括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其中,該與發送配置資訊相關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其中,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包括:終端在接收該指示資訊後,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用於發送配置資訊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調製方式或通道編碼方式中的至少一項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終端根據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包括:終端在接收該指示資訊後,從該指示資訊中的與第二通道對應的一個或多個控制通道搜索空間或控制資源集中檢測第二通道;根據該指示資訊中的時刻檢測第二通道承載的下行控制資訊(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以及根據該指示資訊和所檢測到的DCI對配置資訊進行解碼。
  7. 一種資訊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該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該第一業務包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業務,且該第二業務包括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業務。
  8. 一種網路側設備,所述網路側設備包括:第一發送模組,配置為在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的第一通道上發送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第二發送模組,配置為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用於終端的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該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該第一業務包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業務,且該第二業務包括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業務。
  9. 一種終端,包括:接收模組,配置為接收基站在第一通道上發送的指示資訊,該指示資訊包括與第二通道相關的資訊和終端監測第二通道的時刻中的至少一個,其中第一通道用於執行第一業務,第二通道用於執行第二業務;以及 檢測模組,配置為根據該指示資訊監測第二通道並檢測基站在第二通道上發送的配置資訊,其中該第一業務的優先順序高於該第二業務的優先順序,該第一業務包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業務,且該第二業務包括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業務。
TW107101959A 2017-01-20 2018-01-19 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 TWI753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48554P 2017-01-20 2017-01-20
US62/448,554 2017-0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681A TW201828681A (zh) 2018-08-01
TWI753992B true TWI753992B (zh) 2022-02-01

Family

ID=6290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1959A TWI753992B (zh) 2017-01-20 2018-01-19 資訊傳輸方法、設備及電腦可讀介質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979999B2 (zh)
EP (2) EP3566510B1 (zh)
JP (1) JP7046960B2 (zh)
KR (1) KR102406798B1 (zh)
CN (2) CN110169155B (zh)
TW (1) TWI753992B (zh)
WO (1) WO20181337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6007B1 (ko) * 2017-07-14 2022-0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수신 시간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01528B (zh) * 2017-08-03 2021-12-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示多业务数据复用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089A (zh) * 2004-03-09 2005-09-14 英泰克公司 视频控制台的可分离显示器
US20070135142A1 (en) * 1997-05-30 2007-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event slotted paging
CN102932926A (zh) * 2011-08-12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074237A1 (zh) * 2013-11-22 2015-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WO2016161649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1865A (en) * 1997-05-30 2000-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channel slotted paging
US9787515B2 (en) 2014-02-13 2017-10-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uard band utilization for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MX361265B (es) * 2014-05-09 2018-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para transmitir señal de sincronizacion para comunicacion directa entre terminale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y aparato para el mismo.
JP6463480B2 (ja) * 2014-12-23 2019-02-0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非免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向上した物理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US10038581B2 (en) 2015-06-01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CN113193943A (zh) * 2016-04-08 2021-07-30 Idac控股公司 关于5g系统内的不同类型业务的phy层复用
CN107635286B (zh) * 2016-07-18 2024-04-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或控制信息的加扰和解扰的方法与设备
US20180027576A1 (en) * 2016-07-21 2018-01-2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that transceive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messages amidst delay tolerant transceptions
CN106231614A (zh) 2016-07-30 2016-12-1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网元
CN107734676B (zh) * 2016-08-12 202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0412719B2 (en) * 2016-10-21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ce type based control search space monitoring
US20180167164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Mediatek Inc.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Transmission
WO2018123956A1 (ja) 2016-12-28 2018-07-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CA3190224A1 (en) * 2017-01-04 2018-07-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ccess control for network slic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66373A1 (en) * 2017-01-06 2019-11-13 Convida Wireless, LLC Mechanisms for efficient access and transmission in nr
US20190327757A1 (en) * 2017-01-06 2019-10-24 Idac Holdings, Inc. URLLC AND eMBB DATA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S
CN108306706B (zh) * 2017-01-12 202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发送方法和接收、发送设备
US10097260B2 (en) * 2017-02-06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urrent indication channel for eMBB/URLLC multiplex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5142A1 (en) * 1997-05-30 2007-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event slotted paging
CN1668089A (zh) * 2004-03-09 2005-09-14 英泰克公司 视频控制台的可分离显示器
CN102932926A (zh) * 2011-08-12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074237A1 (zh) * 2013-11-22 2015-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WO2016161649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消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Summary of e-mail discussions on multiplexing eMBB and URLLC in DL",TSG-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0972, Spokane, USA, January 16~20, 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6510A4 (en) 2019-12-25
CN110169155B (zh) 2021-03-09
JP7046960B2 (ja) 2022-04-04
US11611950B2 (en) 2023-03-21
US20200015277A1 (en) 2020-01-09
EP3566510A1 (en) 2019-11-13
JP2020509631A (ja) 2020-03-26
WO2018133710A1 (en) 2018-07-26
EP4102902A1 (en) 2022-12-14
KR102406798B1 (ko) 2022-06-10
TW201828681A (zh) 2018-08-01
US10979999B2 (en) 2021-04-13
CN110169155A (zh) 2019-08-23
KR20190107064A (ko) 2019-09-18
CN112929130A (zh) 2021-06-08
EP3566510B1 (en) 2022-09-14
US20210204247A1 (en)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8216B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pdcch,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A3007513C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10675B2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plink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10076436A1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157689A1 (zh) 一种信息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661090A1 (en) Command i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17173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561488B (zh) 非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US2021020424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equipment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20104252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032042B2 (en) Candidate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733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60228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19188A1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WO2019019057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4179980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JP2021503196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EP413546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28078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127490A1 (zh) 搜索空间集组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基站
RU2752257C1 (ru)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21535661A (ja) 伝送停止を指示する方法、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KR20210119414A (ko) 리소스 풀의 구성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CN11258590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