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1387B -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 Google Patents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1387B
TWI751387B TW107140051A TW107140051A TWI751387B TW I751387 B TWI751387 B TW I751387B TW 107140051 A TW107140051 A TW 107140051A TW 107140051 A TW107140051 A TW 107140051A TW I751387 B TWI751387 B TW I7513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sis
software
service
inform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0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9133A (zh
Inventor
鄭育政
陳志員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0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13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9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9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38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即一種軟體定義驅動單一協調器(orchestrator)架構,運用於ICT端對端資源調度與服務組裝協作,高度適用於影視平台派送多方協作群播之電信雲智慧服務的統一控制監管,另外,本發明在軟體化虛擬化跨產業領域多方協作發展及點對多點服務派送之特點下,可運用於混合雲多元異質傳輸交換網路平台整合協作,且透過資安防護、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技術,以提供新型態ICT平台服務流程問題事件劣化瓶頸智慧分析診斷預測解決,並運用使用者終端軟體連結自動同步技術,進一步分析多元異質設備與使用行為數據,以提升服務運作智能及問題事件自我解決能力。

Description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多元異質傳輸交換網路平台整合協作之技術,詳而言之,係關於一種軟體定義驅動的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因應未來匯流大法以及全業務超大寬頻匯流服務發展與相關新型態服務的推動,視訊影像訊務雲端應用流量將爆炸性成長,系統發展能量能否跟上變動腳步,應用程式介面與數位融合資通訊服務研發部署上現行仍欠缺完善順暢的產製應用管理架構,然使用傳統作法緩不濟急且無法達成應有彈性功效,無法快速彈性且有效地提升整合服務品質及使用體驗,並無法支應異質多變的資通訊多媒體訊務的網路服務整合供應需求。
新一代新興匯流服務之整合實現其運轉過程複雜多變繁瑣,此引發各大廠多元異質功能廠牌多平台服務整合度不佳以及後續供裝維護困難等諸多難題,簡單來說,每 一次與新採購廠牌系統整合(System Integration,SI)人員、設備商或新介接系統研討應用程式介面之使用、優化介面規格、客製化規格將曠日費時,其中的介面規格銜接與互運限制因素不僅實現難度高,與第三方發展機構或新創服務協作整合也十分困難,目前傳統服務供裝流程作法與查找流程問題需大量專業人工介入操作摸索問題點,且只能針對單一項目透過一道又一道網元網管指令逐一查找問題原因,除了曠日廢時外,更需要學習、熟悉多家異質廠商獨有的執行環境與操作指令,此導致無法快速且有效率地完成系統平台協作。
由上可知,若能找出一種多元異質傳輸交換網路平台整合協作之技術,特別是針對網路資源網元調度組成與服務元件組裝整合供應部份,利用大數據分析達到問題事件自解決能力,進而減少流程阻礙及品質劣化,此也為目前本技術領域人員急欲追求解決方案之目標。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出一種異質平台整合協作與劣化根源查找之技術,運用統計理論與數據推論及條件機率於該領域實作演算法推論技術,用以提升網路資源網元調度組成與服務元件組裝整合供應之彈性及執行效能,透過深入的機器訓練學習,進而提升系統應用智能效益與服務組裝即時供應彈性及效能。
本發明係提出一種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包括: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係用於將網 路網元、其執行組態、其運轉設定及其接續關聯與屬性資料轉換成能進階展開之多階層通用資訊模型,藉以執行操作存取模型之結構交換,以供各種不同型態用途之多元異質網路平台與執行單元自動解析運用,俾達跨平台資訊解析交換及互運協作;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係用於以多種不同領域用途之容器逐一組裝以完成虛實混合網路服務整合協作供應之流程路徑與執行程序之建構,使得多元異質不同用途網路環境之網路服務及協作平台或第三方發展者服務依據軟體定義規則而組裝成複合式多階層關聯服務體,以及動態根據不同架構用途或外部事件改變規則與輸出入以組裝連結關聯;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係用於監測流程程序中各節點之網路網元運轉的服務數據,透過數據化多維度交叉資料分析與終端即時回饋以及來自智能控管流程中細部動作資訊及其觸發事件或情境感知狀況、現場終端互動結果,以診斷並預測出該流程程序中執行單元其運行執行劣化或瓶頸所在根源以及所影響範圍與地理空間鄰域分析;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係用於執行遞迴式循環調校流程以執行不準確度之再校正程序,其中,分析結果係運用於流程問題事件之解決方案,且透過分眾目標鎖定以追蹤大量數據分析流程事件細部行為及衍生需求;以及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係連結該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該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以及該動作行為海量數據 分析調校模組,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依據軟體定義設計之規則庫與知識庫,驅動服務業務運轉執行規則之叢集式服務運轉引擎,藉以控制該網路網元、服務元件、該執行單元、該協作平台、互運模組於執行流程過程中產生之各種計算資料與觸發事件、資料的分離管理與運作以及轉換傳遞資訊拓樸模型資訊結構。
於一實施例中,該多種不同領域用途之容器分別具備標準規格配置與封裝,且能快速動態重複部署至多個可運轉虛擬化執行環境。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係運用資通訊整合人工智慧分析推論、大量即時數據事件分析以及機器訓練驅動學習,以提升該流程程序之運作效能且透過自主因應流程事件觸發而驅動智能管控。
另外,執行診斷並預測之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更包括運用該智能管控以跨平台綜整分析歸納推論,藉此確認流程問題事件根源成因、影響範圍上下關聯及影響路徑各節點及流程問題事件情境預測。
於又一實施例中,該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係透過同質分群演算法、多元迴歸演算法、決策樹演算法、成分分析演算法或鄰域分析演算法推論以及執行動作分析歸納,透過循環式智能管控診斷與解決流程步驟,以及運用階層叢集演算法集合以提升流程問題事件情境告警、推論與判斷之準確率和命中率。
於再一實施例中,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 引擎更包含透過抽象化階層關聯運作以及虛擬化群集化之資訊協作轉換傳遞,以控制執行可程式化且具智能診斷之網路網元。
於一實施例中,該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更包括連結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之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該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係利用混合多雲虛實整合與雪花式資料結構以儲存流程執行過程中各模組元件模板運行過程中之訊息、命令或資料,以及透過遠端指令矩陣平行輸出遠距操作、存放、讀取、寫入數位化訊息。
於又一實施例中,該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更包括連結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之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該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係為以手勢操作辨識及自然語音輸入快速操作之可移動可穿戴終端智慧裝置,用於供現場作業人員即時取得該流程程序之運作狀態以及傳送數據化資訊。
於再一實施例,更包括連結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之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係組合不同區塊、不同主題於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以供現場之互動操作及資訊回饋。另外,該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包括多個顯示區塊,各該顯示區塊負責一運算主題,且各該顯示區塊之資訊與其他顯示區塊關聯連動而形成階層從屬關係。
綜上可知,本發明能運用於ICT端對端資源調度與服務組裝協作上,能提供混合雲多元異質傳輸交換網路平台整合協作,特別的是,本發明透過資安防護、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技術等技術,提供新型態ICT平台服務流程問題事件劣化瓶頸智慧分析診斷預測解決,並運用使用者終端軟體連結自動同步技術來分析多元異質設備與使用行為數據,藉此提升服務運作智能及問題事件自我解決能力,故可適用在端對端ICT服務平台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裝置終端,藉此實現軟體化虛實整合服務組裝協作解決方案,克服跨領域整合協作與異質多元網管查測監管之困難,另外,本發明運用端對端軟體定義架構優化網路品質管理,同時具備使用行為智慧數據分析與第三方協力商可彈性快速融入之服務平台架構,基於資安內建軟體化雲端邊緣運算技術及訊務導流負載分散架構,完成端對端串接整合區域網、廣域網以及多雲平台,並進一步控制底層系統與衛星系統及衍生平台,故能動態管理軟體定義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頻寬與多租戶,並以容器架構組裝服務並運用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掌握跨領域大量數據分析預測資料,俾達到軟體定義多雲服務之生命週期管理、彈性擴展、高可用度、高可靠度、安全隔離、動態服務鏈、跨VNF雲機房服務敏捷性調度應用。
1‧‧‧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11‧‧‧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
12‧‧‧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
13‧‧‧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
14‧‧‧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
15‧‧‧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
16‧‧‧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
17‧‧‧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
18‧‧‧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
301‧‧‧軟體定義控制單元
302‧‧‧流量感知元件
303‧‧‧串流訊號感知元件
304‧‧‧匯集訊務感知元件
305‧‧‧終端訊號感知元件
306‧‧‧分層控制矩陣元件
307‧‧‧收容位置調度元件
308‧‧‧線路接續交接元件
309‧‧‧地理拓樸空間套疊元件
310‧‧‧容器編排控制單元
501‧‧‧服務請求
502‧‧‧分群處理矩陣
503‧‧‧多元網路資源映射處理單元
504‧‧‧節點拓樸與關聯調度處理單元
505‧‧‧虛實資源模型協作處理單元
506‧‧‧應用程式介面動態處理單
507‧‧‧軟體定義開通處理單元
508‧‧‧流程資訊拓樸模型交換處理器
509‧‧‧關聯程序序位處理器
5091‧‧‧大量資料學習處理單元
5092‧‧‧大量資料預測處理單元
5093‧‧‧可設定程式化容器派送處理單元
5094‧‧‧流程註銷復原處理單元
101-107‧‧‧程序
S1-S16‧‧‧程序
第1圖為本發明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 作系統的系統架構圖;第2圖為本發明智慧辨識判定管控流程演算法執行程序之智慧分析的示意圖;第3圖為本發明預測推論分析演算法一實施例有關樹狀結構的示意圖;第4圖為本發明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一視覺化彈性組裝程序的流程圖;第5圖為本發明具體施作的流程架構圖;以及第6圖為本發明所述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的功能方塊關係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優點與功效。然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形態加以施行或應用。
請參照第1圖,其為本發明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的系統架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1包括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14、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16、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以及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
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用於將網路網元、其執行組態、其運轉設定及其接續關聯與屬性資料轉換成能進階展開之多階層通用資訊模型,藉以執行操作存取模型之結構交換,以供各種不同型態用途之多元異質網路平台與執行單元自動解析運用,俾達跨平台資訊解析交換及互運協作,其中,上述網路網元包括設備、電路、服務、接續等。
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用於以多種不同領域用途之容器逐一組裝以完成虛實混合網路服務整合協作供應之流程路徑與執行程序之建構,使得多元異質不同用途網路環境之網路服務及協作平台或第三方發展者服務依據軟體定義規則而組裝成複合式多階層關聯服務體,以及動態根據不同架構用途或外部事件改變規則與輸出入以組裝連結關聯。具體來說,前述容器分別具備標準規格配置與封裝,且能快速動態重複部署至多個可運轉虛擬化執行環境。
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用於監測流程程序中各節點之網路網元運轉的服務數據,透過數據化多維度交叉資料分析與終端即時回饋以及來自智能控管流程中細部動作資訊及其觸發事件或情境感知狀況、現場終端互動結果,以診斷並預測出該流程程序中執行單元其運行執行劣化或瓶頸所在根源以及所影響範圍與地理空間鄰域分析。簡言之,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運用資通訊整合人工智慧分析推論、大量即時數據事件分 析以及機器訓練驅動學習,以提升該流程程序之運作效能且透過自主因應流程事件觸發而驅動智能管控。
另外,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更進一步診斷、歸納、分析、推論、預測流程中執行單元運行執行劣化或瓶頸所在根源以及影響範圍與地理空間鄰域分析,藉此提升流程程序運作效能精準度命中率,且運用智能管控跨平台綜整分析、歸納推論以確認流程問題事件根源成因、影響範圍上下關聯及影響路徑各節點及流程問題事件情境預測。
詳言之,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可運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方式來執行收斂障礙點與分析,以診斷並預測出設備運行執行劣化或瓶頸所在根源,進而可由點(例如設備),智慧化關聯放大到線(例如單一用戶服務資訊),智慧化關聯再放大到面(例如區域),以提供給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作對應處理機制,例如維運人員之通報或是系統自動化優化活動。
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14用於執行遞迴式循環調校流程以執行不準確度之再校正程序,其中,分析結果係運用於流程問題事件之解決方案,且透過分眾目標鎖定以追蹤大量數據分析流程事件細部行為及衍生需求。
詳言之,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14能透過各種管道取得紀錄資訊,並利用同質分群演算法、多元迴歸演算法、決策樹演算法、成分分析演算法或鄰域分析演算法推論以及設備、電路、專線、節點、接續、流量、事件、使用者行為或執行動作的分析歸納,將每次資料進行分類、統計及精煉,據之由不同設備、服務、障礙類型之資料歸納產出可用資訊,提供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使用,即透過循環式智能管控診斷與解決流程步驟,以及運用階層叢集演算法集合以提升流程問題事件情境 告警、推論與判斷之準確率和命中率。另外,分析結果運用於流程問題事件解決方案,且運用分眾目標鎖定能追蹤大量數據分析流程事件之細部行為以及進一步的衍生需求。
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係連結該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該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及該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14,其中,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依據軟體定義設計之規則庫與知識庫,驅動服務業務運轉執行規則之叢集式服務運轉引擎,藉以控制該網路網元、服務元件、該執行單元、該協作平台、互運模組於執行流程過程中產生之各種計算資料與觸發事件、資料的分離管理與運作以及轉換傳遞資訊拓樸模型資訊結構。
具體來說,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負責智慧控制網路網元、服務元件、執行單元、協作平台、互運模組執行流程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類計算資料與觸發事件以及資料之分離管理與運作,並且轉換傳遞資訊拓樸模型資訊結構,其中,透過抽象化階層關聯運作以及虛擬化群集化之資訊協作轉換傳遞,以控制執行可程式化且具智能診斷之網路網元。
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連結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其利用混合多雲虛實整合與雪花式資料結構以儲存流程執行過程中各模組元件模板運行過程中之訊息、命令或資料,以及透過遠端指令矩陣平行輸出遠距操作、存放、讀取、寫入數位化訊息。由上可知,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負責跨雲運作執行單元與跨資料中心運作以及虛擬化設備資料數據傳遞交換,並進行資料保護、資安保護、個資保護,以透過智慧分層切片在同一虛擬機上執行多型態虛擬化路由。
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16連結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其為以手勢操作辨識及自然語音輸入快速操作之可移動可穿戴終端智慧裝置,用於供現場作業人員即時取得該流程程序之運作狀態以及傳送數據化資訊。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16可為一跨平台提供智慧辨識可移動感知現場狀態之可穿戴終端裝置,在設備線路節點接續、交接工作情境下接收與互動操作現場環境數據資料,透過智慧辨識認證存取權以及生物特徵鑑別,負責傳遞、接收、解析、轉譯現場不同種類規格不同作業系統裝置設備施作指令命令並傳送產生之互動回應與現場情境或多媒體訊息感知、鑑別、解析、應用,且該裝置透過解析語音語意或多媒體訊息輸出入,轉換為不同裝置設備作業系統可執行操作信令與多媒體訊息,用以反應控制流程進行中細部邏輯反應動作。具體實施時,現場人員或終端操作人員可運用手勢、語音、多媒體訊息、生物特徵操作透過輸出入介面遠端遙控智能控管機制連結至本發明系統的模組、元件、執行單元、組裝平台,以進一步擷取流程程序執行過程中數據分析、歸納、預測即時資訊多媒體訊息或障礙根源流程劣化影響範圍診斷分析結果,用以提升精準度以進行執行中之各項工作任務。
具體來說,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16具有訊號接收與發送之訊息傳遞接收模組,可遠距離使用影像或語音輸入數位化資訊,藉以替代原先手勢操作,透 過命令解析轉譯器執行連續視訊影像或語音語意辨識解析而轉換為至少一可程式化執行信令集矩陣,以供軟體定義邏輯功能操作。具體實施時,遠端現場作業人員穿戴可移動可穿戴終端智慧裝置傳送或接收多媒體訊息,傳送編輯後之數據化資訊或感知多媒體訊息至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進而利用本模組之智慧多媒體訊息指示與協助,來完成遠端現場作業流程程序。
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連結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其組合不同區塊、不同主題於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以供現場之互動操作及資訊回饋,其中,該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包括多個顯示區塊,各該顯示區塊負責一運算主題,且各該顯示區塊之資訊與其他顯示區塊關聯連動而形成階層從屬關係。
具體而言,前述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能顯示不同面向多元維度大量資料交叉運算分析與歸納診斷推論預測,能進行主題資訊互動操作及控制展開呈現,負責透過即時主動式推播的視訊影音多媒體訊息指引遠端現場施工流程情境與作業動作細節,同時以定期性APP方式發佈至使用者之可移動可穿戴終端智慧裝置,一連網即可自動辨識更新換版,自動傳遞發佈。
本發明基於服務執行組態與組裝流程智能情境推斷管控提升之目標,運用人工智慧機器進階深入學習擷取資通訊物聯網網路服務調度與執行單元、網元組裝及運行過程中情境事件數位化資訊,以進行分析歸納推論預測,並 透過移動終端裝置動態即時反應回饋資訊及連線參數集合,即時動態分析協調指揮調度所指配叢集服務主機群服務資源之動態調度,以提供與網路服務供應零時差虛擬資源切換,監管分散各地但又彼此合作之每一雲端子服務執行單元運作狀態,本發明之系統架構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連結各型式終端智慧接取服務,可應付尖峰時段極短瞬間大量服務及所屬關聯子服務需求,透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運用演算法技術之預測推論,以進一步智能診斷判斷流程事件情境障礙劣化根源及影響範圍鄰域分析與解決作法步驟,藉以達到主動式自我問題解決之功效,在流程問題事件發生前提早一步精準預測命中及解決,免於災難影響擴大。
本發明適用於電信領域發展新一代數位匯流資通訊物聯網產品服務,能透過軟體定義塑模、建模、保存關聯進一步優化模型庫、規則庫,在第一時間產製系統協作互運複雜光銅線路交接及多元異質設備協作網路服務電信通訊規格,並平滑轉換成一標準可遞迴堆疊、可程式化、可動態組裝服務容器封裝運用標準規格連結,容器與容器之間透過多層維度立體空間輸出入連結,用以汰換難以協作連結的老舊通訊規格,同時縮短系統基礎執行元件單元間互運時間。因此,本發明之智慧流程管理與容器組裝規格封裝運作對於國內外資通訊物聯網領域產品服務助益大,尤其是在複雜巨量多變即時雲端資訊需求處理的電信商轉產品服務推出所衍生的多元異質系統平台設備互運協作通 訊,此為傳統習知作法所無法達成者。
本發明針對資通訊智慧服務組裝領域運用新一代規格容器組裝管理流程架構與大量數據分析歸納預測以及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演算法計算分析並預測流程劣化瓶頸根源及影響範圍,在運用跨平台標準化容器規格技術部署與發佈下,在流程組裝程序完成後驅動發佈各節點全自動佈署,較以往傳統習知作法大幅提升服務定義、設計、組裝、供裝、設定、開通、發佈、遞送、訂閱之效能彈性及可靠度,可達現場多元異質終端裝置智能判斷自主流程變動與情境感知流程變化回饋,以完成決策處理程序。另外,本發明運用大數據分析管理數據採礦探勘演算法,主動式對線上運轉之虛實整合流程情境事件即時狀態進行監管和歸納分析以提升服務流程運作智能管控機制,大幅度提升網路平台跨領域複合式服務部署之彈性與組裝速度,且透過流程智慧障礙根源診斷及影響範圍推導歸納分析,能使多樣異質虛實網路資源組裝與服務鏈整合協作供應快速融合,以跨平台協作組成複合式產品或服務平台運轉整合供應。
第2圖為本發明智慧辨識判定管控流程演算法執行程序之智慧分析的示意圖。請一併參考第1圖,如圖所示,智慧辨識判定管控流程演算法執行程序係說明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之運作原理,係運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演算法,利用虛實協作流程運作中產生資料實作大量數據多維度交叉檢定分析歸納,包括程序101-107,分別為感知蒐集、分群、統計檢定、迴歸建模、訓練學習、 鄰域分析、智慧診斷,最終達到智慧決策的目的。
於程序101和程序102中,首先運用統計分佈排除數值分佈離群值並分群演算、分類以更進一步提升準確率判斷率,利用時間序列、羅吉斯分析、多元複迴歸、生成式對抗網路及隨機森林技術研發AI高階偵測診斷功能,藉以提供線上流程運轉中之障礙劣化根源診斷分析、歸納、推斷、預測。上述演算法執行順序為階層式推進多元複迴歸方程式,例如a+b1X1+b2X2+...+biXi,接著,將資料矩陣、參數矩陣、模式矩陣、誤差矩陣加以分析並運用羅吉斯分析演算法再連結隨機森林演算法,將影響系統流程程序運作過程中細部動作資料及所觸發情境、事件,透過資料蒐集分類群聚及權重因子運算並篩選過濾離群資料集,透過進一步建立維度智能預測執行資料矩陣,加以條件機率歸納分析並進一步描述情境輪廓以預測動態流程程序事件、走向趨勢以及相關數據多維度分佈,接著,更進一步運用叢集決策樹之聚合提升歸納、預測結果之準確率及命中率,將流程過程中產生之複雜事件與情境狀態資訊更進一步加以分群分類及趨勢推論預測,其中包含流程事件走向趨勢之預測、遠端現場終端裝置使用行為、使用狀況與遭遇事件情境之感知和預測、以及準確率命中率循環遞迴推導分析與校正。
一舉例說明,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透過多維度數據蒐集、整備、分析光網路組成元件流程瓶頸點,以客戶網路、彙集網路及光分歧器網路架構為例, 運用智慧訓練學習分析智能控管診斷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LT(Optical Line Terminal)/ONU(Optical Network Unit)及光分歧器之功率、封包品質、劣化、障礙、瓶頸點、訊號損失,當條件機率超過臨界值成立,即主動啟動對治處理程序進行問題解決步驟。本發明運用多方匯流數據數位化智能分析流程過程中所產生之細部事件、告警、情境、動作多維度資料與資訊模型,即時運算資料交叉條件機率分析、歸納、推導,透過變動因子非線性組合、量化器、多維度階層以及鄰域分析交叉採礦差異比對,提早一步洞察預測流程進行過程中細部動作細節,進而發現服務流程運作細微異常發生、瓶頸點、干擾因素、影響根源範圍以及流程劣化現象與功率光損失現象及線路干擾雜訊比重,並透過量化數據智能處理遞迴操作及條件機率與統計監督式學習推論,以分析歸納流程程序優化改良作法,再透過主動式推播機制傳送至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藉以提供遠端現場終端遠距掌握第一時間即時分析結果與互動操作並加以應用。相較目前傳統作法只能透過一道又一道網元網管指令查找問題原因方式,可克服無法快速系統化且不同設備間指令差異大需耗時記憶操作之困難,因而本發明提供了適用於物聯網5G資通訊智慧城市與SD-WAN、SD-LAN、SD-VPN、SD-GW、SDDC、電信雲、ICT Infra領域之一主動式新創智能協控機制作法以及問題根源數據分析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且能提供於現場終端使用以影音或語音或手勢輸入互 動進而操作動作細部。
於程序103中,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分析複雜且龐大階層式網路工程傳輸封包及訊務量雜訊比及功率運轉損失狀態與複合式組成之多重用戶使用行為,同時歸納分析與預測後續短期與長期變化趨勢,分析局端至用戶端之間主軸光纜迴路、分歧纜、用戶纜與銅纜即時傳輸之封包狀態與功率、雜訊干擾狀態,並即時回饋業務驅動引擎並傳送封裝資訊模型到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透過動態多階層主題連動互動儀表板可逐一階層拆裝以聚合方式監看互動網路服務及多元異質領域服務平台各維度面向資源與服務協作運用使用率、執行效率、設備存活度、設備線路平台運轉、卡板埠交接訊號、劣化、障礙、終端影響情境及反應狀態。
於程序104中,將歸納分析之結果運用於預測複雜網路執行環境之資源調度組成及流程走向及相關行為趨勢,透過遞迴循環的分析預測模型演算法建立與大量多面向資料訓練學習,進而提升歸納分析預測之準確度及預測價值,相較於現行現場操作傳統做法需記憶不同型號設備之複雜指令,僅能輸入單一網管指令緩慢尋找可能問題及癥結點,本發明能自主智能管控多維度跨平台綜整分析,以尋找流程問題事件根源點及影響範圍。另外,本發明運用大量數據塑模歸納分析預測,提升智能感知管控機制能力,讓流程執行進行過程中所發生之所有行為及觸發事件與臨界值及區域鄰域分析,能夠被即時追蹤分析與行為遭遇事件提 前預測,透過多重來源不同型態應用終端情境資訊感知與大量數據化交叉多維度面向分析預測,以完成資料多維結構化剖析,更主動掌控資訊流並去除雜訊干擾進階解析,提供更加深入之感知驅動智能管控機制,例如運用由光、銅、電纜局端至用戶端的光損失演算法模型預測流程問題事件、訊務劣化節點及位置根源與影響區段範圍,使得局內中央管控與現場施工查修人員可大量減少記憶學習不同廠牌眾多型號設備之複雜指令,因而能更快速精準診斷判讀找出問題事件根源癥結並主動發動對治處理流程。
於程序105、106和107中,本發明運用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提升機器學習人工智慧運算準確率,依據行為事件情境多維度綜合分析預測主動式參數數值量化,運用多維立體模型計算關係係數及趨勢線走勢及區域鄰域歸納推導收斂分析,透過權重計算分析並使用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運算模型負責施作同質分類模型、複迴歸模型及異常檢測模型與函式計算轉換,接著各以數值量化分類代表不同構面之事件情境問題關聯度,深入立體模型依據問題情境分析集結輸入多維大量資料集進一步診斷流程問題事件之收斂區域、關鍵臨界值、障礙點、障礙影響、事件成因,運用模型塑模建立主動自我完成問題分類歸屬歸納及多維資料診斷脈絡分析,運用有限條件最佳解決產製流程,分析歸納推導及智能判定流程程序問題事件情境並主動發動對治流程。
由上可知,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 運用敘述統計原理,採取監督式學習分析流程情境事件資訊模型中之各種類數據,透過不同領域異質網路服務所形成之供裝參數描述(Profile)矩陣搭配統計檢定運算以及區域收斂與鄰域分析,更進一步歸納分析判斷情境、事件問題形成之原因與條件機率及分佈,並接續推導影響根源、範圍、區域與成本以及問題處理診斷應採行之最佳細部動作行為集合,透過問題診斷、問題歸納、問題推導以及問題對治之遞迴循環,在多次運轉程序後記錄保存完整的處理流程程序、作業規則及推斷準確率命中率。
本發明運用機器學習智慧處理能力解決問題事件以達到大幅降低組織各單位人為介入與錯誤派工、二次派工、誤派工等待、重複派工之人工流程與投入成本時間,提升數位匯流產品服務網路跨平台協作應用執行階段以及派工、回報、人力運用之即時回饋分析監控掌握能力與智能判斷,並能持續不間斷規則分析以提升精準度與命中率,降低流程進行過程中所需派工複雜度與維運、查修人力OPEX成本與情境事件告警及問題診斷處理成本。
請參照第3圖,其為本發明預測推論分析演算法一實施例有關樹狀結構的示意圖。具體而言,本發明運用多面向維度巨量數據感知蒐集與資料矩陣訓練以及演算法推導以完成問題事件之推論判定預測,亦即運用海量數據進而分析設備線路平台服務劣化之分析、推論、歸納、條件機率判定流程,透過權重分析首先於大量影響因子集合中找出所有異質影響節點(Node)中最重要之關係節點,接著計 算以該節點為中心之周圍上下階層連結關係(Relation)集合,計算節點與節點彼此間影響矩陣加成、變異矩陣、關聯矩陣以計算產出每個節點所表示條件式與上、下階層節點條件式及區間門檻值臨界值,透過如第3圖所示的樹狀結構分支,此類樹狀結構能呈現出各種障礙劣化之階層組構,故能針對問題事件之主題進行分析推論預測,接著,運用權重係數由高至低透過建置排序視覺化樹狀節點,藉此完成問題事件之分析預測推論路徑及關係連結圖形顯示,並透過容器封裝再將上述樹狀結構轉換為二位元串流連續輸出,以提供模組間之快速傳遞交換溝通。
上述所運用為深度學習理論,即給定一個屬性值數據集,每個樣本都是一系列屬性值和所屬類別,運用機器學習訓練從屬性值到類別標記的映射關係,用來對未知的流程問題事件情境判定分析與進階歸納推論預測。惟,上述演算邏輯僅為一情境舉例,更複雜的問題事件則可增加階層及分支節點散射方式持續進階展開延伸解析推論之,可進階由多顆樹之結構組成森林延伸串接相關節點。
由上可知,本發明提供混合雲(Hybrid-Cloud)產品服務或平台執行單元運行中人工智慧機器深入非監督式規則學習導以智慧核心流程驅動引擎,負責即時蒐集服務執行過程中產生所產生的事件、回饋、警示(Trap)、障礙、運算臨界值各種類訊息,並透過線性組合器與量化器以及邏輯斯諦函數(Sigmoid Function)數據分析判讀演算法數據採礦挖掘,運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分析運算演算法以及現場 網路服務環境元件之即時感測,遞迴反覆運算問題事件產生之預測障礙根源的精準度及命中率與影響範圍程度,並結合現有現場查測維護系統之查測資訊之整合整體應用,進一步歸納分析流程走向趨勢與規則,於歸納上述事件根源影響後建立事件矩陣與影響矩陣及關聯矩陣,運用增加每一單位導致事件發生之增量及條件機率計算、期望值分析,透過矩陣間交叉維度關聯預測可提早預測挖掘流程進行中執行情境瓶頸點以及劣化現象範圍,將結果經網路編碼遞送轉換呈現於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如第1圖所示)顯示最即時運算分析完成的資料探勘分析演算法及回饋進而預測趨勢變化,並從中挖掘找出流程重要走勢規則以及使用行為進階分析,透過完成流程規則庫與學習庫之建置,以提升智能即時管控服務機制,更進一步預測好發點位區間及其資料分佈,提早一步建立對治流程程序,相較傳統方式更智能控管解讀判定推導機制處理應變能力。
請參照第4圖,其為本發明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一視覺化彈性組裝程序的流程圖。當多個不同性質領域容器連結組裝為一產品服務或雲端隨需(On Demand)協作平台,此時本發明透過呼叫智能模板庫建立起標準化容器、微服務、執行單元組裝堆疊遞送流程邏輯程序路徑圖,邏輯流程路徑圖中各個容器、微服務、執行單元站別,依據不同異質領域設計從服務庫、規則庫、學習庫分析輸出,每一容器或平台元件會透過應用程式介面 型錄矩陣運用混合雲服務應用程式介面型錄架構,自動因應情境歸納智慧分析主動選擇標準規格進行串接輸出入連結組裝,用以完成產品或微服務或平台元件流程路徑,並透過容器之間的資訊拓樸模型傳遞轉譯交換再擴充叫用延伸以持續擴展擴充演進變化。
本發明透過人工智慧規則庫知識庫彈性快速組裝與進階分析深入學習,完成跨領域平台不同應用協作情境事件整合,且本發明針對不同異質多元容器之間的資料通訊轉譯交換,運用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建立實體網路設備與虛擬網路設備所建立的複合式多重階層式網路架構,運用階層連結推進之程序,建立通用型雲端網路設備線路芯線接續執行環境組態,將軟體定義虛實網路設備網元在同一架構下完成整合供裝流程。另外,本發明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運用通用標準規格資訊模型規範光、銅、電纜線路設備以及虛擬、實體網路混合雲之複合式多元異質網路環境之各種光纜設備線路網元及各種電纜設備線路網元跳接與接續自動交接、網元設定及開通規格,施作通用資訊模型以整合虛實網路,而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能將異質領域特質迥異終端裝置多樣上網環境的產品服務執行基礎單元依據階層、屬性分門別類以標籤關連及後續解析,同質請求集中關聯由特定功能虛擬服務器群提供,轉譯成服務、內容、網路、品質、協定、客戶、障礙、連線地址、連線終端、連線等級、連線層級等種類參數規格集合,經由叢集虛擬化資源 動態調度運用及運轉資料分析,即時計算出連線環境情境事件即時狀態與所屬參數群,能進一步更有系統推演推估預期條件成立使用狀態及行為動作細節、使用需求,將該一請求導向正確指派執行單元,同時進一步精煉擴充儲存於學習庫及規則庫,以強化智能提升問題事件、感知情境、障礙預測準確率及命中率。
請一併參考第1圖,如第4圖所示,為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運作視覺化彈性組裝流程程序S1~S16的一舉例說明,即軟體定義控制單元301及容器編排控制單元310所控管流程程序,此流程程序係將流量感知元件302、串流訊號感知元件303、匯集訊務感知元件304、終端訊號感知元件305注入第一容器,輸出至分層控制矩陣元件306,將分層控制矩陣元件306、收容位置調度元件307、線路接續交接元件308注入第二容器,地理拓樸空間套疊元件309注入第三容器,同時依圖所示執行容器運轉流程程序上下關係串聯組裝,以完成混合雲資通訊整合協作服務流程智慧診斷障礙分析推論預測之功能,並進一步歸納其受影響範圍及程度。本發明所述之流程程序組裝架構可運用軟體定義邏輯規則彈性調整,並透過反覆訓練學習以提升分析精準度及命中率,其應用方式隨著開源容器技術的發展演進,若當有運轉效能更高的容器產製建立時,可不用重新發展,即嵌入快速連結使用,本發明透過註冊新容器至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同時保持協作區塊各面向輸出入空間相對位置與呼 叫前後序位、銜接方式以及連結與對應關係,以快速完成接口之組裝協作整合供應。
具體來說,首先運用智能診斷分析透過網路分析及設計單元置入產品或服務網路資料,使用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以標準化規格容器建立網路服務流程路徑,經由流程程序複合式組件組裝塑模,施作智慧核心引擎協調管理流程分析,透過空間地理派施工檢索搜尋定位施工位置路徑並與調度資源關聯以及從至少一叢集服務主機位置至訊號終端裝置即時動態位置之最佳組裝路徑及所經管道線路設備接續,經由軟體邏輯流程協調施作運轉及資訊模型傳遞交換,並依據規則庫規則驅動流程程序。由上可知,運用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產製視覺化產品或服務網路執行單元依時序組裝運作路徑流程程序,該一路徑可再進一步變化或作執行單元之替換,係由智慧核心引擎所驅動,智慧核心引擎運轉時依據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相依關聯參數與結構化或非結構化資料,透過即時資訊模型規格與特定一或多規則運算終端回饋多媒體訊息即時分析,進一步將分析與歸納結果儲存至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以供應後續使用。
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據虛實網路通用組態架構資訊模型完成端對端所需的設備、網元、線路、裝置與連結接續資源到位供應,判斷後續繼續啟動後續網元各節點及相關接續設定連結開通組態細部動作。 首先檢查微服務容器之組成及依賴資源拓樸及其接續階層關聯是否到位,接著檢查該微服務種類型態及其執行優先權,同一群組中優先權高的優先呼叫啟用,次之則進入前置處理緩衝設備,進行緩衝延遲處理及前置處理,若是相同的優先權,則繼續比較網路網元及資源拓樸執行權重及到位狀態,依此類推循序階層式遞迴之運作方式完成所屬子網元資源開通之控制與管理,以避免流程之執行發生死結進入循環等待之錯誤。
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呼叫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調用運轉所需資訊拓樸模型集合,建立軟體定義邏輯塑模(Software Defined Logical Modeling Constructor),在混合雲環境下的銅纜架構、光纜架構、分歧纜架構、引進纜架構、SD-WAN、SD-VPN及其接續調度供裝上網服務資訊拓樸模型可透過本發明資訊模型單獨建置,也可以搭配另一超寬頻影音視訊串流之流程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建置,基於光纜寬頻接取連網之超寬頻影音視訊串流之資訊拓樸模型,接著終端接取連網又可由線路多重綑綁的銅纜雙絞線技術運用、設定執行組態、執行供裝開通命令與進階參數來逐一組成端對端之網路網元架構資訊模型,透過遞迴循環連結階層式由上而下逐一循序方式操作,直到所有網路層次拓樸網元環境參數、執行組態、程序設定、依賴元件、供裝命令、供裝開通命令參數、資訊模型封裝都運用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所定義規格及網元與網元間連結關聯進而延伸展 開完成一更大更完整之資訊模型拓樸總完成體,另外,可再進一步延伸拓展為三度空間之資訊模型拓樸,以為後續容器操作應用。
相較目前傳統之做法,本發明可大幅度提升服務協作運轉整體效能,同時能提供資料中心、控制中心以及現場終端高度視覺化互動終端裝置掌握操作同步,本發明所述模組透過使用標準化資訊模型規格、容器封裝階層連結與開放應用程式介面架構,讓第三方開發者之使用者可以透過規則庫操作視覺化圖形區塊組裝運轉架構與執行流程,以提供數位匯流環境跨界異質整合之彈性及功效,提供多元廠牌平台整合協作能力。
請參照第5圖,其為本發明具體施作的流程架構圖。以一雲端平台混合雲網路服務應用為例,請一併參考第1圖,如圖所示,一網路服務請求501首先經過分群處理矩陣502將輸入資料歸類分群,接著透過多元網路資源映射處理單元503轉換輸出服務基礎執行單元所需資源節點,掃描確認該一服務所需調度之資源節點組成元件及其位置所在,接著進一步將資源節點輸入至節點拓樸與關聯調度處理單元504,以輸出網路資源拓樸指配網元拓樸,接著再將指配網元拓樸輸入至虛實資源模型協作處理單元505,以產生虛實資源通用組態模板,接著更進一步將虛實資源通用組態模板輸入至應用程式介面動態處理單元506,以輸出智能管控應用介面,再將智能管控應用介面輸入至軟體定義開通處理單元507,以呼叫軟體定義規則庫,輸出 可程式化執行容器。
接著進入關聯程序序位處理器509,運用大量資料學習處理單元5091、大量資料預測處理單元5092、可設定程式化容器派送處理單元5093和流程註銷復原處理單元5094進行迴圈式遞迴處理以提升模型預測準確度命中率,在待所有元件執行處理單元皆回報工作任務成功後,將服務整體施作成功之訊息再傳送至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透過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將傳遞之資訊拓樸模型及所關聯資料一併傳送至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其中,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11、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12、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14之間透過流程資訊拓樸模型交換處理器508完成彼此間訊息收送轉換及控制信令,同時將流程執行過程中所有計算與運作歷程資料、事件經結構化轉換並儲存至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
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更進一步透過蒐集服務流程運轉即時多維度面向流程計算資料之連續活動與時序比對監控,進一步提早預測趨勢變化、臨界值改變反應與終端操作使用行為信令訊務變化以及網路服務使用狀態之趨勢,在影響因素診斷確認後,透過條件機率分析與統計分佈及監督式學習分析推論,提早一步發動對應問題事件對治處方,以啟動對應對治功能衍生流程,第 一時間主動式驅動自我解決網路服務流程問題,以防止災情持續擴大。
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確認呼叫流程中各模組單元確認所有可執行容器執行單元全數執行完成後,確認所有元件執行單元全部執行正確完成並未產生例外現象以及端對端設備線路資源拓樸生效運作,接著進行容器執行單元或微服務封裝、服務之遞送與部署上架,並回應處理執行結果訊息包至呼叫端來源,同時觸發傳送異動更新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控制其虛擬資料儲存裝置,操作儲存裝置持續更新保持流程、事件、執行情境過程中運作資料為最新。上述運作期間,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持續推播預告警事件或運行事件或執行情境或感知訊息傳遞資料至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透過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16,遠端現場終端人員得以移動式跨平台裝置與之進行互動操作與多媒體訊息之輸入與轉換接收,以即時了解流程運作狀態結果及產生回應訊息或數位化資訊,並將訊息封裝為本發明容器可存取之資訊拓樸模型傳遞至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以再往下驅動下一流程程序步驟。
另外,本發明之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18將整個流程中之分析歸納與預測結果主動推播傳送至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以軟體APP方式提供使用終端或遠端現場即時之智能判斷分析及影響根源範圍 結果協助執行中之工作任務運用巨量分析技術提高作業精準度及問題事件解決。透過本發明巨量數據分析演算法技術分析歸納預測與高度視覺化與主題連動之可遠端操作多媒體影音互動式儀表板裝置,遠端現場作業運用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可即時掌握多個主題連動視窗接收最新最即時分析推論歸納狀態,每一個視窗顯示不同主題,每一個主題獨立運作並透過視窗加以連結,所有視窗結果展現於同一平面,不同視窗之間可連動傳遞本發明資訊拓樸模型、多媒體資訊以達數據交換之目的。具體來說,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17運行於行動可攜式移動使用終端。
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13運用服務流程產生之諸多匯流數位化資訊,呼叫本發明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即刻交叉預測分析網路各種節點,上述機器學習演算法智能控管分析不同廠牌各異網元節點接續及混合雲、虛擬化服務組成執行單元、鄰域分析關聯運算處理器進行設備線路關聯計算,運算流程中程序路徑各種不同用途網路結構資訊模組資料,並呼叫虛擬機資料儲存裝置存取即時資訊供流程執行運作使用,經流程資訊分析回饋處理器進行數據分析與回饋傳遞完成虛擬運算之資料模型傳遞至可程式化容器派送部署處理器,於完成流程介接處理器所有程序後,逐一循序呼叫流程中各容器執行單元並確認所有元件執行單元全數執行完成且回覆子任務完成(sub-task complete)訊息信令後,進行堆疊組裝完成之服務元件部署、 遞送與上架。由上可知,本發明流程介接處理器於運算組裝過程中,將輸出至大量流程程序運算資訊至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的至少一虛擬機資料儲存裝置,並透過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14啟動非線性監督式學習演算法進階分析運行之多維度面向交叉分析數據,施作遞迴探勘數據採礦程序演算法並運用訓練資料蒐集、整備、規格化輸入加以機器學習訓練分析流程趨勢走向並透過反覆循環調校細部屬性參數,更進一步最佳化提升推論預測品質及精準度命中率,能實施於電信機房端至終端接取端乃至用戶端線路設備芯線接續之各類工程流程分析、網元劣化障礙查測與預測、訊務劣化介接瓶頸點分析、問題事件成因診斷判定、災損範圍偵測界定,接著將分析預測判定之運算結果輸出至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15的至少一虛擬機資料儲存裝置。
請參照第6圖,其為本發明所述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的功能方塊關係圖。如圖所示,軟體定義虛實協作之服務協調器(Service Orchestrator)運用動態調度技術隨需(On Demand)資源調度供裝控制資源協調器(Resource Orchestrator),再進一步指揮軟體定義網路協調器(SDN Orchestrator)以控制軟體定義網路控制器(SDN Controller),運用網路功能虛擬化編排器/協調器(NFVO)虛擬化與電信雲技術,融合既有與創新多樣式網路異質新技術服務,施作通用型應用程式介面(API)技術完成跨虛擬路由設備與流量感知最佳化虛擬路由器(Virtual router)及 虛擬鏈路(Virtual Link)動態調度管理,前述單一端對端(End to End)服務協調器運用單一協調器協同各網管系統快速組裝跨域協作型網路服務,同時運用深入學習人工智慧資源調度服務組裝整合網路資料模型及端對端資訊拓樸技術,智能化調度組裝網路服務,完成虛實協作網路服務流程瓶頸點根源判定解決技術,達到巨量供裝資料階層剖析技術與多元接取設備線路劣化自解決(Self-Solving)診斷技術。
綜上所述,本發明透過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推論預測演算法高彈性快速組裝跨領域平台網路服務容器,運用可上網連結大量感知終端蒐集資料,並以資料分析技術演算法智能協作,提升智能管控整合服務組裝供應流程問題事件,透過自解決技術研發,進一步減少流程障礙率與品質劣化,大幅減少人工介入處理及衍生之錯誤,故能達到自我即時問題事件處理解決。另外,本發明聚焦軟體定義虛實協作服務品質,運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導入智慧診斷推論預測技術與遠端設備存活度推論分析預測技術,更精準分析虛實協作設備運轉流程情境事件狀態。
本發明能提供更加彈性有效率穩定的軟體定義多元跨異質領域服務協作與分析推論判定架構,提升流程執行運作過程中細部元件運算行為智能資料探勘管控,快速整合差異大不同領域之設備商、供應商、協作商、第三方,且透過智能管控執行大型系統發展服務之建置、部署、管理、訂閱、上架,適合應用於大型資通訊整合產品服務、 多雲混合雲虛實整合服務應用、無人機房、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物聯網領域,提供新一代數位匯流新興跨領域產品服務運用。
另外,本發明運用開放平台容器封裝架構協定,以實現固網和行動網路融合(FMC)協作,完成跨領域融合異質多元網路產品應用服務匯流之功效,顯著解決以往傳統作法無法有效跨異質系統統合協作存在已久之既有難題,且本發明運用多雲/混合雲(Multi-Cloud/Hybrid-Cloud)網路資源調度與雲網融合服務組裝,以智能處理用戶單一帳號跨異質網路、平台及終端服務,提供差異化服務並以自主解決方案流程替換現有廠商端對端服務方案。
再者,本發明提供標準、跨異質領域通用軟體定義智能應用程式架構,將基礎執行元件單元封裝為多個標準規格可堆疊組裝容器,運用SOA/EAI/Restful/JSON規格,解決現行產品服務核心架構差異大,無法快速融合既有資源推出創新產品建立新興服務協作模型之困難。承上所述,透過運用新一代資源調度服務組裝『Hybrid-Cloud Services Fulfillment Orchestrator架構』,跨越虛實網路服務平台軟硬體資源差異,將拓樸關聯、執行組態、服務組成、環境模板、操作動作細節、互運規格、協作接口、管理監看機制,全面運用通用型資訊拓樸模型,不需針對不同用途網路平台或不同應用系統再一次重建資訊拓樸模型交換格式轉換。本發明運用複合式資通訊物聯網的資源、服務、操作、管理全面軟體化、模組化、標準化、彈性化,運用新 一代服務協調者(Service Orchestrator)主流架構虛實混合資訊拓樸模型服務協作逐一階層展開點線面階層關聯描述,透過通用組態整合執行虛實資源調度與服務模型進行交換組裝執行組態及設定與開通,提供各種多元異質不同目的用途之眾多介接系統平台銜接、調度、設定、開通,相較現有作法能節省溝通介接、調度、部署、遞送上架時間,相較目前寬頻影音視訊串流服務提供方式,可快速拓展點對多點連接協作,大幅度提升服務效能、組裝敏捷度、流程智能判定,透過智慧推論預測演算法分析、決策與物聯網裝置即時巨量數據蒐集,以智能管控處理流程工作任務。
另外,本發明主動式動態連動式儀表板可接收手勢或影音多媒體訊息智能控制,快速定位智能分析歸納客訴點以及障礙根源障礙影響範圍,透過即時主動式推播的影音多媒體訊息指引遠端現場施工流程與動作步驟細節,應用於SD-WAN SD-VPN、SD-WAN、SD-vGW、SD-vCDN、vWiFi樣式複雜服務整合協作組裝供應與即時環境偵測掌控監管。
上述實施形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形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11‧‧‧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
12‧‧‧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
13‧‧‧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
14‧‧‧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
15‧‧‧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
16‧‧‧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
17‧‧‧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
18‧‧‧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

Claims (10)

  1. 一種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包括: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係用於將網路網元、其執行組態、其運轉設定及其接續關聯與屬性資料轉換成能進階展開之多階層通用資訊模型,藉以執行操作存取模型之結構交換,以供各種不同型態用途之多元異質網路平台與執行單元自動解析運用,俾達跨平台資訊解析交換及互運協作;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係用於以多種不同領域用途之容器逐一組裝以完成虛實混合網路服務整合協作供應之流程路徑與執行程序之建構,使得多元異質不同用途網路環境之網路服務及協作平台或第三方發展者服務依據軟體定義規則而組裝成複合式多階層關聯服務體,以及動態根據不同架構用途或外部事件改變規則與輸出入以組裝連結關聯;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係用於監測流程程序中各節點之網路網元運轉的服務數據,將該網路網元中所選取之設備,利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方式,透過數據化多維度交叉資料分析與終端即時回饋以及來自智能控管流程中細部動作資訊及其觸發事件或情境感知狀況、現場終端互動結果,以診斷並預測出該流程程序中執行單元其運行執行 劣化或瓶頸所在根源以及所影響範圍與地理空間鄰域分析;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係用於自各種管道取得紀錄資訊,以對該紀錄資訊執行遞迴式循環調校流程以執行不準確度之再校正程序,其中,分析結果係運用於流程問題事件之解決方案,且透過分眾目標鎖定以追蹤大量數據分析流程事件細部行為及衍生需求;以及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係連結該跨域資訊拓樸模型管理模組、該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以及該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依據軟體定義設計之規則庫與知識庫,驅動服務業務運轉執行規則之叢集式服務運轉引擎,藉以控制該網路網元、服務元件、該執行單元、該協作平台、互運模組於執行流程過程中產生之各種計算資料與觸發事件、資料的分離管理與運作以及轉換傳遞資訊拓樸模型資訊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其中,該多種不同領域用途之容器分別具備標準規格配置與封裝,且能快速動態重複部署至多個可運轉虛擬化執行環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 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其中,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係運用資通訊整合人工智慧分析推論、大量即時數據事件分析以及機器訓練驅動學習,以提升該流程程序之運作效能且透過自主因應流程事件觸發而驅動智能管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其中,執行診斷並預測之該劣化根源智慧診斷推論預測判定模組更包括運用該智能管控以跨平台綜整分析歸納推論,藉此確認流程問題事件根源成因、影響範圍上下關聯及影響路徑各節點及流程問題事件情境預測。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其中,該動作行為海量數據分析調校模組係透過同質分群演算法、多元迴歸演算法、決策樹演算法、成分分析演算法或鄰域分析演算法推論以及執行動作分析歸納,透過循環式智能管控診斷與解決流程步驟,以及運用階層叢集演算法集合以提升流程問題事件情境告警、推論與判斷之準確率和命中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其中,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更包含透過抽象化階層關聯運作以及虛擬化群集化之資訊協作轉換傳遞,以控制執行可程式化且具智能診斷之網路網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更包括連結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之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或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其中,該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利用混合多雲虛實整合與雪花式資料結構以儲存流程執行過程中各模組元件模板運行過程中之訊息、命令或資料,以及透過遠端指令矩陣平行輸出遠距操作、存放、讀取、寫入數位化訊息,而該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為以手勢操作辨識及自然語音輸入快速操作之可移動可穿戴終端智慧裝置,用於供現場作業人員即時取得該流程程序之運作狀態以及傳送數據化資訊。
  8. 一種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包括: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係用於以多種不同領域用途之容器逐一組裝以完成虛實混合網路服務整合協作供應之流程路徑與執行程序之建構,使得多元異質不同用途網路環境之網路服務及協作平台或第三方發展者服務依據軟體定義規則而組裝成複合式多階層關聯服務體,以及動態根據不同架構用途或外部事件改變規則與輸出入以組裝連結關聯;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係利用混合多 雲虛實整合與雪花式資料結構以儲存流程執行過程中各模組元件模板運行過程中之訊息、命令或資料,以及透過遠端指令矩陣平行輸出遠距操作、存放、讀取、寫入數位化訊息;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係為以手勢操作辨識及自然語音輸入快速操作之可移動可穿戴終端智慧裝置,用於供現場作業人員即時取得流程程序之運作狀態以及傳送數據化資訊;以及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係連結該視覺化圖形分層容器組裝連結管理模組、該混合雲異質協作安控管理模組以及該智慧辨識手勢語音人機互動終端裝置,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依據軟體定義設計之規則庫與知識庫,驅動服務業務運轉執行規則之叢集式服務運轉引擎,藉以控制網路網元、服務元件、執行單元、該協作平台、互運模組於執行流程過程中產生之各種計算資料與觸發事件、資料的分離管理與運作以及轉換傳遞資訊拓樸模型資訊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8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更包括連結該軟體定義規則驅動流程解析轉譯引擎之行動式跨平台動態儀表板模組,係組合不同區塊、不同主題於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以供現場之互動操作及資訊回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其中,該至少一遠端可攜式顯示裝置包括多個顯示區塊,各該顯示區塊負責一運算主題,且各該顯示區塊之資訊與其他顯示區塊關聯連動而形成階層從屬關係。
TW107140051A 2018-11-12 2018-11-12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TWI751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0051A TWI751387B (zh) 2018-11-12 2018-11-12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0051A TWI751387B (zh) 2018-11-12 2018-11-12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9133A TW202019133A (zh) 2020-05-16
TWI751387B true TWI751387B (zh) 2022-01-01

Family

ID=71895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051A TWI751387B (zh) 2018-11-12 2018-11-12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1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9635B (zh) * 2020-10-20 2021-09-11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多階分佈式網路系統之可靠度評估方法
CN113141548B (zh) * 2021-04-12 2022-05-17 北京邮电大学 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动态连接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192507B (zh) * 2021-05-13 2022-04-29 北京泽桥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资讯检索方法及系统
TWI812491B (zh) * 2022-09-27 2023-08-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資安威脅偵測及預警系統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5885A (zh) * 2013-10-08 2015-07-01 Gen Electric 用於資產監控的通用無線平台之方法和系統
TW201807624A (zh) * 2016-07-29 2018-03-01 美商鄧白氏公司 用於發掘與實體關係相關之行為及其他群集以增強去隨機化實體行為識別及分類之診斷引擎及分類器
TW201824170A (zh) * 2016-12-29 2018-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匯流服務供裝資料交換系統
TW201824166A (zh) * 2016-12-22 2018-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軟體定義驅動雲運算網路元件服務組裝系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25885A (zh) * 2013-10-08 2015-07-01 Gen Electric 用於資產監控的通用無線平台之方法和系統
TW201807624A (zh) * 2016-07-29 2018-03-01 美商鄧白氏公司 用於發掘與實體關係相關之行為及其他群集以增強去隨機化實體行為識別及分類之診斷引擎及分類器
TW201824166A (zh) * 2016-12-22 2018-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軟體定義驅動雲運算網路元件服務組裝系統
TW201824170A (zh) * 2016-12-29 2018-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匯流服務供裝資料交換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9133A (zh) 2020-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1387B (zh) 軟體定義驅動的ict服務端對端協作系統
US11900277B2 (en) AI extensions and intelligent model validation for an industrial digital twin
TWI676148B (zh) 整合ict服務供裝與虛實資源監控之系統
CN109709811B (zh) 一种面向智能制造的边缘计算控制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95546B (zh)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的智能工厂自动化系统
CN113115241B (zh) 一种基于工业大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
US201901719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operationalization and execution
Lee et al. Hosting ai/ml workflows on o-ran ric platform
CN113805867A (zh) 一种基于可视化静态脚本引擎的物联网平台
CN110989506A (zh) 一种断路器自动化装配数字孪生车间的管理平台
TWI519965B (zh) Flexible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ud service service for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CN113176948B (zh) 边缘网关、边缘计算系统及其配置方法
TWI713384B (zh) 虛擬公眾WiFi電路指配系統
CN113179190B (zh) 边缘控制器、边缘计算系统及其配置方法
CN108306804A (zh) 一种Ethercat主站控制器及其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5102827A (zh) 一种中小型制造业的数字产品实时监测通用互联网平台
Wang et al. From design to practice: ETSI ENI 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instantiation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11833685B2 (en) System using natural conversation for monitoring a facility
TWI651667B (zh) 一種虛實網路資源拓樸之介面系統
CN114168152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业务应用开发和业务运维管理系统
Kampars et al. Near real-time big-data processing for data driven applications
TWI608442B (zh) Software definition driven cloud computing network component service assembly system
CN106354015B (zh) 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与在线调试方法
CN112486706A (zh) 一种基于mqtt消息驱动机制的物联网本地设备联动方法
TW201824170A (zh) 匯流服務供裝資料交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