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8104B - 球形攝像機 - Google Patents

球形攝像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8104B
TWI748104B TW107119393A TW107119393A TWI748104B TW I748104 B TWI748104 B TW I748104B TW 107119393 A TW107119393 A TW 107119393A TW 107119393 A TW107119393 A TW 107119393A TW I748104 B TWI748104 B TW I7481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ring
housing
spherical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4263A (zh
Inventor
路克 賓格曼
湯瑪士 W 赫布魯克
柯林 保羅 傑森
艾瑞克 立特
蘇迪波 蒙翰
奈傑 傑佛瑞 泰勒
Original Assignee
加拿大商艾維吉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加拿大商艾維吉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加拿大商艾維吉隆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4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4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10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球形攝像機。該攝像機包含一成像單元。該攝像機之一基底包含一軌道。一球形外殼包含用於裝納該成像單元之一第一外殼部分。一第二外殼部分包含經塑形為可滑動地接納於該基底之該軌道內之一鳩尾。一環圈可定位於該基底之一周邊表面周圍,該環圈可自其中該球形外殼可沿著該軌道傾斜之一第一位置收緊至其中該球形外殼經鎖定於適當位置中之一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球形攝像機
本發明標的物係關於攝像機,且特定言之,係關於球形攝像機。
圓頂攝像機廣泛用於各種應用中以捕捉一場景之影像。監視之應用係一個特定應用。攝像機之圓頂可保護攝像機之組件免受外部顆粒及液體之影響。此外,圓頂可幫助隱藏攝像機之透鏡之定向。此隱藏減少位於攝像機附近之人之入侵感。通常,一圓頂攝像機之成像單元經搖攝旋轉並傾斜,以當其接著藉由一螺釘而鎖定於適當位置中時,使成像單元瞄準一期望視場之一方向。光學模組通過旋轉更容易地鎖定於適當位置中將係有利的。
根據一項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一成像單元之攝像機。該攝像機之一基底包含一軌道。一球形外殼包含用於裝納該成像單元之一第一外殼部分。一第二外殼部分包含經塑形為可滑動地接納於該基底之該軌道內之一鳩尾。一環圈可定位於該基底之一周邊表面周圍,該環圈可自其中該球形外殼可沿著該軌道傾斜之一第一位置收緊至其中該球形外殼經鎖定於適當位置中之一第二位置。
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一成像構件之一攝像機。該攝像機亦包含包含一軌道構件之一基底。用於容置攝像機組件之構件包含一第一外殼部分,以裝納該成像構件。一第二外殼部分包含經塑形為可滑動地接納於該基底之該軌道構件內之一鳩尾。該攝像機亦包含用於改變該鳩尾與該軌道構件之間界定之緊密狀態之構件。在該等緊密狀態之一第一緊密狀態中,該球形外殼係可傾斜的,且在該等緊密狀態之一第二緊密狀態中,該球形外殼經鎖定於適當位置中。
本申請案主張2017年6月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515,438號之優先權。
下文提供一或多項實施例之一詳細描述以及圖解說明其原理之隨附圖式。範疇僅受限於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並涵蓋許多替代、修改及等效物。為提供一透徹瞭解,在下文描述中陳述許多具體細節。此等細節係為實例之目的而提供且本文中描述之系統及方法可在無一些或全部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根據發明申請專利範圍進行實踐。為清晰起見,尚未詳細描述在與本發明有關之技術領域中已知之技術材料使得不必模糊本發明。
在下文描述中使用諸如「頂部」、「底部」、「向上」、「向下」、「垂直」及「橫向」之方向術語僅為提供相對參考之目的,並不意欲暗示對任何物件在使用期間如何定位,或如何安裝於一總成中或相對於一環境安裝之任何限制。應理解,當本文中之一元件被稱為「連接」至另一元件、與至另一元件「連通」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其可直接連接至該另一元件、直接與至該另一元件連通或直接耦合至該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中介元件。相比而言,當本文中之一元件被稱為「直接連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與另一元件「連通」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介元件。用於描述元件之間的關係之其他字詞應以一相似方式(即,「在…之間」對「直接在…之間」、「鄰近」對「直接鄰近」等)解釋。
除非另外明確規定,否則術語「一個態樣」、「一實施例」、「實施例」、「若干實施例、「該實施例」、「該等實施例」、「一或多項實施例」、「一些實施例」、「某些實施例」、「一項實施例」、「另一實施例」及類似物意謂「一或多項(但並非全部)實施例」。除非另外明確規定,否則在描述一實施例時對「另一實施例」或「另一態樣」之一引用並不暗示所引用之實施例與另一實施例(例如,在所引用實施例之前描述之一實施例)互斥。
除非另有明確規定,否則術語「包含」、「包括」及其變體意謂「包含但不限於」。
除非另有明確規定,否則術語「一」、「一個」及「該」意謂「一或多個」。
術語「例如」及類似術語意謂「例如,且因此不限制其解釋之術語或片語。
術語「各自」及類似術語意謂「分別進行」。因此,若兩個或多個事物具有「各自」特性,則各此事物具有其自身特性,且此等特性可彼此不同但無需彼此不同。例如,片語「兩個機器之各者具有一各自功能」意謂第一此機器具有一功能且第二此機器亦具有一功能。第一機器之功能可或可不同於第二機器之功能。
在兩個或多個術語或片語係同義(例如,因為術語或片語係同義之一明確陳述)之情況下,一個此術語/片語之例項不意謂另一此術語/片語之例項必須具有一不同含義。例如,在一陳述使「包含」之含義與「包含但不限於」同義之情況下,僅僅使用片語「包含但不限於」不意謂術語「包含」意謂除了「包含但不限於」以外之一些內容。
標題(在本申請案之第一頁之開頭陳述)及摘要(在本申請案之結尾陳述)皆不應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為所揭示本發明之範疇。一摘要已包含於此申請案中,此僅僅係因為依據37 C.F.R.第1.72(b)章節或其他管轄區中之類似法律要求不超過150個單詞之一摘要。本申請案之標題及本申請案中提供之章節之標頭僅為了方便起見,且不應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眾多實施例在本申請案中進行描述,且僅出於闡釋性目的而呈現。所描述實施例不在任何意義上限制且不意欲在任何意義上限制。(若干)目前揭示之態樣可廣泛應用於眾多實施例,如從本發明容易明白。此項技術之一般技術者將辨識,可運用各種修改及更改(諸如結構及邏輯修改)來實踐(若干)所揭示態樣。儘管可參考一或多項特定實施例及/或圖式來描述(若干)所揭示態樣之特定特徵,然應瞭解,此等特徵不限於一或多項特定實施例或圖式(參考其等描述此等特徵)中之使用,除非另外明確指定。
無本申請案中描述之方法步驟或系統元件之實施例係必要的或同延的,惟其在本說明書中明確陳述為如此或在一請求項中明確敘述除外。
圖1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100之一透視圖。圓頂攝像機100包含可移動之一球形外殼110及一邊框120。球形外殼110之一部分經定尺寸以配裝於邊框120內。邊框120之平坦表面122覆蓋邊框120之內部。球形外殼110包含一影像總成外殼124、一散熱器128及一可傾斜蓋132。影像總成外殼124之外表面終止於一周邊邊緣136處。類似地,可傾斜蓋132之外表面終止於一周邊邊緣140處。根據至少一些實例,影像總成外殼124、可傾斜蓋132及邊框120可全部由聚碳酸酯(PC)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之一組合製成。
邊框部分120之上圓形邊緣123經構形為與一平坦表面(諸如,例如一天花板磚)齊平安裝。圓頂攝像機可經安裝於一表面上,例如,圓頂攝像機100可經安裝於具有指向地面之球形外殼110之一天花板上。圓頂攝像機100亦可經安裝於具有再次指向地面之球形外殼110之一垂飾上。圓頂攝像機100亦可經安裝於具有平行指向地面之球形外殼110之一壁上。
球形外殼110大約自零度傾斜至90度並搖攝旋轉大於360度,以便確保圓頂攝像機100可經設定至一期望視場。
根據一些實例,散熱器128可全部或部分由鋁製成。散熱器128具有插置於周邊邊緣136與140之間之暴露於空氣的表面。具有暴露於空氣的表面之散熱器128代替完全內部地裝納於球形外殼110內之散熱器之一影響係透過散熱器傳遞之熱量能夠輻射出至環境空氣。根據一些實例,散熱器128之暴露於空氣的表面係一加工表面,其中飾面係電塗層(e-coating)或粉末塗層,其可積極影響輻射熱傳遞(即增加此熱傳遞)。藉由提供散熱器128,此允許在圓頂攝像機100之球形外殼110內產生更大量之凖許熱量。以此方式,可將通常在球形外殼110之外部(例如,在一攝像機尾部總成內)發現之熱產生組件帶入球形外殼110內。例如,關於其中攝像機裝置經附接至一攝像機尾部總成(未展示)之實例,此可導致攝像機尾部總成之一減少尺寸或甚至消除攝像機尾部總成。根據至少一些實例,當操作攝像機時,散熱器128促進維持球形外殼110之內部組件之不大於50°C之一環境溫度;且具有其外部暴露表面之低於70°C之一觸摸溫度。
散熱器128之暴露於空氣的表面之表面邊緣144鄰接影像總成外殼124之周邊邊緣136。類似地,散熱器128之暴露於空氣的表面之表面邊緣148鄰接可傾斜蓋132之周邊邊緣140。如圖1中所示,表面邊緣144及148在形狀及尺寸上分別與周邊邊緣136及140匹配,使得由散熱器128之暴露於空氣的表面之一總複合表面及第一及第二互補影像總成外殼124及可傾斜蓋132之表面實質上係連續且均勻的。
球形外殼110包含一彎曲光學清透窗158及一IR透明小透鏡162,如在下文所詳細描述。凹槽156平行於球形外殼110之旋轉之方向定位,並提供用於影像總成外殼124之手動旋轉之一握把。
圖2繪示圖1中所示之圓頂攝像機100之球形外殼110之一截面圖。如所示,多個組件經容置於球形外殼110內,包含一成像單元210、IR發射器214、一感測器印刷電路板總成(PCBA) 218、一數位PCBA 222及定位於數位PCBA 222與散熱器128之間之一縫隙墊226。儘管為了方便圖解而未展示,但藉由連接佈線而提供透鏡與成像單元210、感測器PCBA 218及數位PCBA 222之間之信號通信。
仍參考圖2,所繪示之散熱器128界定圍繞散熱器128延伸整圈之一凹槽130。凹槽130經定尺寸並塑形以與可傾斜蓋132之一延伸部139對準,以允許可傾斜蓋卡扣並夾至散熱器128。此配置使可傾斜蓋132緊固至散熱器128,同時允許散熱器128及影像總成外殼124相對於可傾斜蓋132旋轉。
成像單元210包含一透鏡單元、一影像感測器及相關聯電路(未展示)。透鏡單元經定位於球形外殼110之一前端處。成像單元210捕捉圓頂攝像機100之視場中之一場景之影像及視訊。球形外殼110具有透明窗158,其允許圓頂攝像機100外部之光進入球形外殼110中,接著,由成像單元210捕捉該光以形成影像及視訊。影像感測器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理解為合適之任何類型(諸如,例如CMOS、NMOS或CCD)。
PCBA 218及222可進一步包含用於在本端儲存捕捉之影像及視訊並用於經由一網路將捕捉之影像及視訊傳輸至其他裝置之(若干)資料管理器作為安全系統之部分。PCBA 218及222可進一步包含如本領域中所已知用於控制成像單元210之安全系統之(若干)通訊及控制單元。
圓頂攝像機100進一步具有用以將成像單元210連接至PCBA 218及222之佈線(未展示),其中由成像單元210捕捉之影像(包含視訊)在透過更多佈線(未展示)或無線地(未展示)向前發送至一安全系統(未展示)之前加以處理。處理可包含將經輸出影像資料格式化至各種影像標準(諸如H.264或H.265),且進一步可包含使用視訊分析來分析影像以偵測物件並對物件分類。處理可進一步包含壓縮、編碼及解碼所捕捉之影像及視訊。
圖3繪示球形外殼110之一透視圖,其中影像總成外殼124經展示為部分拆卸以顯露球形外殼110之內部組件。重設開關302允許一使用者重設攝像機100。LED狀態指示器304可指示攝像機100之電力或操作狀態。
圖4繪示球形外殼110之內部組件之一分解視圖。如本文中先前所描述,若干PCBA (包含感測器PCBA 218及數位PCBA 222)包含於球形外殼110內。感測器PCBA 218包含在板之下側上呈接點之形式之暴露銅。此暴露銅在組裝球形外殼110期間與散熱器128之內環406接觸,藉此提供經由銅之一路徑以將熱量自感測器PCBA 218傳遞至散熱器128。與感測器PCBA 218相比,數位PCBA 222經由縫隙墊226而熱連接至散熱器128。在至少一個實例中,縫隙墊226直接附接至產生最多熱量之數位PCBA 222之半導體晶片,其可例如為一系統單晶片(SoC)。
複數個有槽孔416經界定於散熱器128之一後壁內。孔416可藉由允許熱空氣經由一路徑逸出至球形外殼110之後區域中而促進降低熱產生內部組件之區域內之溫度。當完全組裝球形外殼110時,將由可傾斜蓋132覆蓋孔416。
夾具432用於將成像單元210中之透鏡之焦點位置固持於適當位置中並將IR PCBA 433固持於適當位置中(在一實施例中借助於一緊固件,諸如一螺釘)。成像單元210藉由緊固件(諸如,例如螺釘)固持於適當位置中。墊片422經定位以鄰接球形外殼110之內側且藉此提供一不透明障壁以將IR發射器214與成像單元210分離。IR PCBA 433固持IR發射器214。信號電纜435將IR PCBA 433耦合至感測器PCBA 218。
圖5繪示球形外殼110之一視圖,其展示與散熱器128及影像總成外殼124分離之可傾斜蓋132。凹槽130經展示圓周地鑲嵌於散熱器128內,且延伸部139經展示於可傾斜蓋132上之臂148上。可傾斜蓋132可包含兩個、三個、四個或更多個臂148,或替代地,延伸部139可經併入於可傾斜蓋132之內表面中。
圖6繪示經組裝之球形外殼110以及散熱器128及影像總成外殼124相對於可傾斜蓋132之旋轉178之軸之一視圖。
現將參考圖7A及圖7B。圖7A繪示一搖攝基底286中之球形外殼110之一視圖。圖7B繪示球形外殼110及搖攝基底286之一分解視圖。搖攝基底286包含一第一部分288及一第二部分290,其等在鄰接時形成軌道250。軌道250經定尺寸以可滑動地接納並固持可傾斜蓋132上之一或多個延伸部(諸如,例如鳩尾186),且藉此使用凸緣252將鳩尾186固持於適當位置中。此配置允許球形外殼110藉由沿著軌道250移動之鳩尾186傾斜,如由箭頭291所示。
圖8A及圖8B繪示搖攝基底286內之球形外殼110之截面圖,並展示鳩尾186如何配裝於搖攝基底286之軌道250內。
圖9根據一些實例繪示攝像機100之組件之一分解視圖。球形外殼110經定位於搖攝基底286內。搖攝基底286可定位在壁盤312內。壁盤312經構形以允許至壁、天花板或其他表面之附接。
夾環324可定位在搖攝基底286上方。壁盤312可包含經塑形以與延伸部326卡扣配合之臂314,且藉此將搖攝基底286、夾環324及球形外殼110固持於適當位置中,儘管可使用將壁盤312緊固至夾環324之其他構件。夾環324包含閂鎖總成332,其包含可用於收緊夾環324之銷336、杠桿340及可拉式閂鎖338。搖攝基底286可旋轉地定位於壁盤312內以允許搖攝基底286及其中之球形外殼110以一搖攝運動旋轉,如箭頭387所示。
圖10根據一些實例繪示其中球形外殼110處於夾環324內之適當位置中之圓頂攝像機100。夾環324包繞搖攝基底286。夾環324藉由可在不使用工具之情況下致動之閂鎖總成332收緊。當藉由在方向1005上移動杠桿340而收緊夾環324時,藉由銷336固持拉式閂鎖338,且因此夾環324之直徑向內收縮,從而擠壓球形外殼110之側。當杠桿340處於此閉合位置中時,夾環324與球形外殼110之間之摩擦防止球形外殼110在任何方向上移動。當杠桿340處於一敞開位置中時,球形外殼110可傾斜及旋轉以便瞄準攝像機100。
圖11A繪示球形外殼110之一截面圖,其展示IR發射器214如何與成像單元210光學分離。成像總成外殼124包含一分段球形外殼以防止在習知IR氣泡攝像機中發生之內部IR反射(亦稱為「IR濁度」)。影像總成外殼124具有:清透窗158,成像單元210透過清透窗158接收光;及彎曲IR透明小透鏡162,其用於塑形並重導引來自IR發射器214之IR發射分佈以匹配成像單元210之視場(FOV)。不透明障壁612、614鄰接墊片422且係由一不透明材料製成,該不透明材料阻擋IR發射並防止IR濁度及反射。IR小透鏡162係由一黑色材料製成,該黑色材料允許IR發射通過,藉此摻合至球形外殼110之外觀中。使用併入IR小透鏡162及清透窗158之一光滑球形表面使觀察者更難以判定成像單元210面對之方向且允許圓頂攝像機100之一更小架構。
圖11B根據其他實例繪示球形外殼110之一實施例,其中存在兩個或多個IR發射器214。在此實施例中,各IR發射器藉由鄰接墊片422之不透明障壁614而與成像單元210分離。
現將參考圖12,其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繪示其中邊框120定位於上方之圓頂攝像機100。邊框120經合適塑形以在適當地定位於壁盤312上時包封夾環324。邊框120包含至少一對向內延伸部:上向內延伸部762及下向內延伸部764。延伸部762及764經定尺寸以與壁盤312上之抬高部件(即分別為上抬高部件742及下抬高部件744)對準。在所繪示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延伸部762及764朝向安裝表面成角度。
圖13繪示適當地定位於夾環324周圍之邊框120。當如此定位時,上向內延伸部762經定位於下抬高部件744上方,使得當在方向778上旋轉時,上向內延伸部762之運動不受妨礙,直至遇到上抬高部件742(如圖14中所示)。
圖14展示旋轉後之邊框120之一剖視圖。上向內延伸部762鄰接上抬高部件742,且下向內延伸部764鄰接下抬高部件744,藉此防止在方向778上進一步旋轉(圖13)。因此,邊框總成係一「扭轉」系統,其允許在無工具之情況下放置邊框120,並提供一美學上具吸引力之外觀。上抬高部件742及上向內延伸部762之角度可經配置使得在旋轉之後在邊框120上施加一恆定向上力,以最小化邊框120與攝像機安裝表面之間之間隙,且一旦安裝便最小化邊框120中之遊隙。
參考圖15,IR發射器214通常相對於成像單元210之軸偏軸放置。攝像機設計通常由同心電子及外殼元件驅動,且因而IR發射器通常以環繞相同攝像機之一成像單元之一同心圖案放置。一IR照明系統之目標係將光投射至與相同攝像機之成像單元之FOV匹配之一FOV上方之一指定距離。
因為小透鏡162係球形的或在IR發射出射點處含有曲率,所以變更經發射IR之輪廓。在典型圓頂攝像機中,IR發射器之光學軸自球體之中心偏移,因此需要多個發射器以填充於由透鏡及其周圍障壁產生之照明中之陰影中。歸因於IR吸收,多個發射器可為昂貴及低效率的。市場中之一替代解決方案係具有平坦前部(即,不完全係球形)之一圓頂,該圓頂可與一單一IR發射器一起工作,但可係醜陋的。
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IR照明器214係偏軸的,且應投射至成像單元210之相同FOV (IR發射器可使進入小透鏡162之表面之內部光經調整以解決此問題)。外表面924藉由攝像機100之球形設計固定,或通常藉由攝像機裝置之形狀固定。工業設計可對此等外部形狀具有一影響,但作為一般趨勢,一較小曲率半徑將使光散射更寬。若光散射太寬,則一些光將導致全內反射,此將限制IR光學器件之效率。因此,內表面916可經調整及輪廓化以捕捉儘可能多之光並重導引光以匹配成像單元210之FOV而不阻擋或陷獲攝像機100之主體內之任何IR發射。此允許使用一單一IR發射器214,從而降低成本並防止成像單元210阻擋來自IR發射器214之發射且導致不均勻及不一致IR照明圖案。
仍參考圖15,此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繪示IR發射928如何離開小透鏡162之外表面924之一者。當在內表面916處並再次在表面924之一者處重導引時,IR發射通常自其等原始方向向下引導以具有更緊密對應於成像單元210之FOV之自928至929之一FOV。
圖16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繪示IR發射如何離開小透鏡162之外表面924之一者。IR發射經引導於內表面916及外表面924之一者處,以形成寬於其他情況之一角度(例如由930及931定界)。
現將參考圖17至圖19。此等圖根據例示性實施例繪示小透鏡162。小透鏡162係環繞IR發射器214之一圓錐形回轉表面,並界定終止於一半球956中之內表面916與IR發射器214之間之一凹部936。內表面916亦可終止於一向下斜坡944。
圖20繪示處於影像總成外殼124內之適當位置中之小透鏡162。圖21繪示小透鏡162之一替代實施例之一透視圖。圖22繪示處於總成外殼124內之適當位置中之小透鏡162以及IR發射器214。
圖23根據另一替代實施例之一實例繪示小透鏡162,其中小透鏡162藉由一長形凹部936而與IR發射器214分離。
圖24根據一替代實施例之其他實例繪示小透鏡162,其中小透鏡162包含用於各自第一及第二IR發射器214之第一及第二凹部936。在一替代實施例中,不同小透鏡可針對不同目的實施(例如一第一小透鏡可用於長距離並提供一強大窄光束,且第二小透鏡可用於短距離並提供一更寬光束)。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影像總成外殼124可由一黑色IR透明材料製成,且小透鏡162可經模製成影像總成外殼124。在此實施例中,不透明障壁614係僅環繞光學透鏡及光學窗158之一分離件而非影像總成外殼124之結構之部分。
雖然上文描述提供實施例之實例,但應瞭解,在不脫離所描述實施例之操作之精神及原理之情況下,所描述實施例之一些特徵及/或功能易於修改。因此,上文已經描述內容旨在非限制性地圖解說明,且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在不脫離如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可進行其他變動及修改。
因此,上述實施例被視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且本發明將被解釋為僅受限於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
100‧‧‧圓頂攝像機110‧‧‧球形外殼120‧‧‧邊框122‧‧‧平坦表面123‧‧‧上圓形邊緣124‧‧‧影像總成外殼/成像總成外殼128‧‧‧散熱器130‧‧‧凹槽132‧‧‧可傾斜蓋136‧‧‧周邊邊緣139‧‧‧延伸部140‧‧‧周邊邊緣144‧‧‧表面邊緣148‧‧‧表面邊緣/臂156‧‧‧凹槽158‧‧‧彎曲光學清透窗/透明窗162‧‧‧IR透明小透鏡178‧‧‧旋轉186‧‧‧鳩尾210‧‧‧成像單元214‧‧‧IR發射器/IR照明器218‧‧‧感測器印刷電路板總成(PCBA)222‧‧‧數位印刷電路板總成(PCBA)226‧‧‧縫隙墊250‧‧‧軌道252‧‧‧凸緣286‧‧‧搖攝基底288‧‧‧第一部分290‧‧‧第二部分291‧‧‧箭頭302‧‧‧重設開關304‧‧‧LED狀態指示器312‧‧‧壁盤314‧‧‧臂324‧‧‧夾環326‧‧‧延伸部332‧‧‧閂鎖總成336‧‧‧銷338‧‧‧拉式閂鎖340‧‧‧杠桿387‧‧‧箭頭406‧‧‧內環416‧‧‧有槽孔422‧‧‧墊片432‧‧‧夾具433‧‧‧IR印刷電路板總成(PCBA)435‧‧‧信號電纜612‧‧‧不透明障壁614‧‧‧不透明障壁742‧‧‧上抬高部件744‧‧‧下抬高部件762‧‧‧上向內延伸部764‧‧‧下向內延伸部778‧‧‧方向916‧‧‧內表面924‧‧‧外表面928‧‧‧IR發射929‧‧‧IR發射936‧‧‧長形凹部/第一及第二凹部944‧‧‧向下斜坡956‧‧‧半球1005‧‧‧方向
現將憑藉實例參考隨附圖式:
圖1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裝置之一透視圖,該圓頂攝像機包含一可移動球形外殼/部分及一固定邊框部分;
圖2繪示沿著線2-2截取之圖1中所示之圓頂攝像機之球形部分之一截面圖;
圖3繪示圖2中所示之球形部分之一透視圖,其展示為部分拆卸以顯露內部組件;
圖4繪示圖3中所示之內部組件之一分解視圖;
圖5繪示圖2中所示之球形外殼之一側視圖,其展示與第二外殼部分分離之可傾斜覆蓋部分;
圖6繪示圖5中所示之球形外殼之一前透視圖,其展示影像總成外殼之旋轉之軸;
圖7A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側視透視圖,其展示球形外殼及搖攝基底;
圖7B繪示圖7A中所示之圓頂攝像機之一側視透視圖,其展示部分拆卸之搖攝基底;
圖8A繪示圖7A中所示之圓頂攝像機之一截面後視圖,其展示鳩尾及搖攝基底之細節;
圖8B繪示圖7A中所示之圓頂攝像機之一替代截面後視圖,其展示鳩尾及搖攝基底之細節;
圖9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分解視圖,其展示球形外殼、夾環及安裝板;
圖10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透視圖,其展示夾環;
圖11A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截面圖,其展示分離IR發射器及光學單元之障壁;
圖11B繪示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截面圖,其展示兩個IR發射器;
圖12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透視圖,其展示球形外殼之上方之一位置中之邊框;
圖13繪示圖12中所示之一圓頂攝像機之一透視圖,其展示適當位置中之邊框;
圖14繪示圖13中所示之圓頂攝像機之一剖視圖;
圖15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球形外殼內之一IR發射器及IR小透鏡之一截面側視圖;
圖16繪示圖15中所示之IR發射器及IR小透鏡之一截面俯視圖;
圖17繪示圖15中所示之小透鏡之一透視圖;
圖18繪示圖15中所示之小透鏡之一後視圖;
圖19繪示圖15中所示之小透鏡之一仰視圖;
圖20繪示根據至少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之影像總成外殼之一內部視圖;
圖21繪示根據至少一項替代實施例之一小透鏡之一透視圖;
圖22繪示球形外殼內之圖21之小透鏡之一側視圖;
圖23繪示根據至少一項替代實施例之一小透鏡之一透視圖,該小透鏡定位於球形外殼內;及
圖24繪示根據至少一項替代實施例之一小透鏡之一透視圖。
在不同圖中可已經使用之類似或相同元件符號表示繪示於圖式中之類似例示性特徵。
100‧‧‧圓頂攝像機
110‧‧‧球形外殼
120‧‧‧邊框
122‧‧‧平坦表面
123‧‧‧上圓形邊緣
124‧‧‧影像總成外殼/成像總成外殼
128‧‧‧散熱器
132‧‧‧可傾斜蓋
136‧‧‧周邊邊緣
140‧‧‧周邊邊緣
144‧‧‧表面邊緣
148‧‧‧表面邊緣/臂
156‧‧‧凹槽
158‧‧‧彎曲光學清透窗/透明窗
162‧‧‧IR透明小透鏡

Claims (20)

  1. 一種攝像機,其包括:一成像單元;一基底,其包含一軌道;一球形外殼,其包含:一第一外殼部分,其用於裝納該成像單元;及一第二外殼部分,其包含經塑形為可滑動地接納於該基底之該軌道內之一鳩尾;及一環圈,其可定位於該基底之一周邊表面周圍,該環圈可自其中該球形外殼可沿著該軌道傾斜之一第一位置收緊至其中該球形外殼經鎖定於適當位置中之一第二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攝像機,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球形外殼之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之間之一散熱器。
  3. 如請求項2之攝像機,其進一步包括可定位於該環圈上方之一邊框。
  4. 如請求項1之攝像機,其進一步包括可定位於該環圈上方之一邊框。
  5. 如請求項4之攝像機,其中該環圈係一環。
  6. 如請求項5之攝像機,其進一步包括一經構形以允許至壁或天花板之 該攝像機的附接之壁盤,且其中該邊框包括一向內延伸部,該向內延伸部經定位及塑形以在該邊框自圍繞該環之一第一位置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鄰接該環上之一外延伸部。
  7. 如請求項6之攝像機,其中該環進一步包括用於收緊該環之一杠桿。
  8. 如請求項1之攝像機,其中該攝像機係一安全攝像機。
  9. 如請求項8之攝像機,其中該安全攝像機係一圓頂型安全攝像機。
  10. 如請求項1之攝像機,其中該基底之該周邊表面之至少一大部分係彎曲的。
  11. 如請求項5之攝像機,其中該環進一步包括用於收緊該環之一杠桿。
  12. 如請求項11之攝像機,其中該攝像機係一安全攝像機。
  13. 如請求項12之攝像機,其中該安全攝像機係一圓頂型安全攝像機。
  14. 如請求項11之攝像機,其其中該基底之該周邊表面之至少一大部分係彎曲的。
  15. 如請求項2之攝像機,其中該攝像機係一安全攝像機。
  16. 如請求項15之攝像機,其中該安全攝像機係一圓頂型安全攝像機。
  17. 如請求項16之攝像機,其進一步包括可定位於該環圈上方之一邊框。
  18. 如請求項17之攝像機,其中該環圈係一環。
  19. 如請求項18之攝像機,其進一步包括一經構形以允許至壁或天花板之該攝像機的附接之壁盤,且其中該邊框包括一向內延伸部,該向內延伸部經定位及塑形以在該邊框自圍繞該環之一第一位置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鄰接該環上之一外延伸部。
  20. 如請求項19之攝像機,其中該環進一步包括用於收緊該環之一杠桿。
TW107119393A 2017-06-05 2018-06-05 球形攝像機 TWI748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15438P 2017-06-05 2017-06-05
US62/515,438 2017-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263A TW201904263A (zh) 2019-01-16
TWI748104B true TWI748104B (zh) 2021-12-01

Family

ID=6580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393A TWI748104B (zh) 2017-06-05 2018-06-05 球形攝像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810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7936B1 (en) * 1999-12-27 2002-03-19 Elbex Video Ltd. Holder for a ball-shaped television camera or a TV camera case
US20150192241A1 (en) * 2012-04-30 2015-07-09 Threat Spectrum Inc. Positioning device
TWD170205S (zh) * 2014-08-28 2015-09-01 艾薇吉隆公司 用於球型攝影機的防護罩
US20170115549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7936B1 (en) * 1999-12-27 2002-03-19 Elbex Video Ltd. Holder for a ball-shaped television camera or a TV camera case
US20150192241A1 (en) * 2012-04-30 2015-07-09 Threat Spectrum Inc. Positioning device
TWD170205S (zh) * 2014-08-28 2015-09-01 艾薇吉隆公司 用於球型攝影機的防護罩
US20170115549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263A (zh)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6645B2 (en) Spherical camera
TWI383667B (zh) 具有可旋轉透鏡鏡筒的成像設備
US10674048B2 (en) Panorama stitching camera
US10627705B2 (en) Dome camera
US8913886B2 (en) Photographic device
TWI739007B (zh) 圓頂攝影機及功率消耗電子裝置
US20160182783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WI789975B (zh) 模組化泛光燈系統
TWI748104B (zh) 球形攝像機
US20010047743A1 (en) Multi-purpose enclosure for security devices
KR100969522B1 (ko)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투광기를 탑재한 감시카메라 장치
JP2013143760A (ja) ドーム型監視カメラ
JP2023000145A (ja) 撮像装置
KR20160050695A (ko) 조명 장치
JP2023036244A (ja) 撮像装置
CA2340614A1 (en) Multi-purpose enclosure for security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