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1179B - 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1179B
TWI741179B TW107114765A TW107114765A TWI741179B TW I741179 B TWI741179 B TW I741179B TW 107114765 A TW107114765 A TW 107114765A TW 107114765 A TW107114765 A TW 107114765A TW I741179 B TWI741179 B TW I7411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downlink
downlink transmission
pds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4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4047A (zh
Inventor
甯 丁
江宏 羅
瑞古納若洋 查拉
吉登史羅莫 庫茲
維珊森 瑞格哈芬
阿薩夫 陶鮑爾
君毅 李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4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4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1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117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用於波束細化的技術。本文提供的技術可以允許使用現有的訊框結構和利用以別的方式可能是閒置的資源(接收天線埠)進行波束細化。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7年5月1日提出申請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92,893號的利益,該申請案被轉讓給本案的受讓人並且在此以引用方式被明確地併入本文。
本案內容的態樣係關於無線通訊,並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用於定向傳輸(例如,從基地台到使用者裝備(UE))的發送波束的細化。
廣泛地部署無線通訊系統,以便提供諸如電話、視訊、資料、訊息傳遞和廣播之類的各種電信服務。典型的無線通訊系統可以使用能夠藉由共享可用的系統資源(例如,頻寬、發送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進行通訊的多工存取技術。此種多工存取技術的實例包括長期進化(LTE)系統、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系統和分時同步分碼多工存取(TD-SCDMA)系統。
在一些實例中,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包括多個基地台,每個基地台同時地支援針對多個通訊設備(其另外被稱為使用者裝備(UE))的通訊。在LTE或者LTE-A網路中,一或多個基地台的集合可以規定進化型節點B(eNB)。在其他實例中(例如,在下一代或5G網路中),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包括與多個中央單元(CUs)(例如,中央節點(CNs)、存取節點控制器(ANCs)等等)相通訊的多個分散式單元(DUs)(例如,邊緣單元(EUs)、邊緣節點(ENs)、無線電頭端(RHs)、智慧無線電頭端(SRHs)、發送接收點(TRPs)等等),其中與中央單元相通訊的一或多個分散式單元的集合可以規定存取節點(例如,新無線電基地台(NR BS)、新無線電節點B(NR NB)、網路節點、5G NB、gNB等等)。基地台或者DU可以在下行鏈路通道(例如,用於來自基地台或者去往UE的傳輸)和上行鏈路通道(例如,用於從UE到基地台或者分散式單元的傳輸)上,與UE的集合進行通訊。
在各種電信標準中已經採納了該等多工存取技術,以提供使得不同無線設備能夠在城市層面、國家層面、地區層面、乃至全球層面上進行通訊的共用協定。新興的電信標準的實例是新無線電(NR),例如,5G無線電存取。NR是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發佈的LTE行動服務標準的增強的集合。NR被設計為藉由提高頻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務、利用新頻譜、以及與在下行鏈路(DL)上和在上行鏈路(UL)上使用具有循環字首(CP)的OFDMA的其他開放標準更好地整合、以及支援波束成形、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和載波聚合,來更好地支援行動寬頻網際網路存取。
但是,隨著針對行動寬頻存取的需求的持續增加,存在著針對進一步改進NR技術的需求。優選地,該等改進應當適用於其他多工存取技術和採用該等技術的電信標準。
本案內容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均具有若干態樣,但該等態樣中沒有單一的一個態樣單獨地負責其期望的屬性。不限制如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表達的本案內容的範圍,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徵。在考慮了該等論述之後,並且特別是在閱讀了標題為「具體實施方式」的部分之後,人們將理解本案內容的特徵是如何提供優勢的,該等優勢包括:無線網路中的存取點和站之間的改進的通訊。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基地台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通常,該方法包括:使用複數個上行鏈路接收波束,偵測由使用者裝備(UE)使用比該上行鏈路接收波束之每一者上行鏈路接收波束更寬的上行鏈路發送波束來發送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及基於該偵測,選擇用於針對該UE的至少一個後續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傳輸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使用者裝備(UE)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通常,該方法包括:使用比由基地台發送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s)使用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更寬的上行鏈路發送波束,向基地台發送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接收由基地台使用基於對該PUCCH的偵測而選擇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來發送的PDSCH;接收用於指示針對所選擇的用於發送PDSCH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的改變的訊號傳遞;及基於該改變,對使用該PDSCH發送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進行處理。
概括地說,該等態樣包括如本文參照附圖基本描述的以及如由附圖示出的方法、裝置、系統、電腦可讀取媒體和處理系統。
為了實現前述和有關的目的,一或多個態樣包括下文充分描述的和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下文的描述和附圖詳細闡述了一或多個態樣的某些說明性的特徵。但是,該等特徵僅僅表示可以採用各個態樣之原理的各種方法中的幾種方法,並且該描述意欲包括所有此種態樣及其均等物。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用於新無線電(NR)(新無線電存取技術或者5G技術)的裝置、方法、處理系統和電腦可讀取媒體。
NR可以支援各種無線通訊服務,例如,目標針對於寬的頻寬(例如,80 MHz以上)的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目標針對於高載波頻率(例如,60 GHz)的毫米波(mmW)、目標針對於非向後相容的MTC技術的大規模MTC(mMTC),及/或目標針對於超可靠低潛時通訊(URLLC)的關鍵任務。該等服務可以包括潛時和可靠性要求。該等服務亦可以具有不同的傳輸時間間隔(TTI),以滿足各自的服務品質(QoS)要求。此外,該等服務可以在相同的子訊框中共存。
下文的描述提供了實例,並非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的範圍、適用性或實例。在不脫離本案內容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論述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進行改變。各個實例可以根據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種程序或元件。例如,可以按照與描述的順序不同的順序來執行描述的方法,並且可以對各個步驟進行添加、省略或者組合。此外,關於一些實例描述的特徵可以被組合到一些其他實例中。例如,使用本文闡述的任意數量的態樣可以實施裝置或可以實踐方法。此外,本案內容的範圍意欲覆蓋此種裝置或方法,此種裝置或方法使用其他結構、功能,或者除了或不同於本文闡述的本案內容的各個態樣的結構和功能來實踐。應當理解的是,本文揭示的揭示內容的任何態樣可以經由請求項的一或多個元素來體現。本文使用「示例性」一詞來意謂「充當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不必然地被解釋為優選的或者比其他態樣具有優勢。
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各種無線通訊網路,例如,LTE、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網路。術語「網路」和「系統」經常可互換地使用。CDMA網路可以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等之類的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變型。cdma2000覆蓋IS-2000、IS-95和IS-856標準。TDMA網路可以實施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之類的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以實施諸如NR(例如,5G RA)、進化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快閃OFDMA等等之類的無線電技術。UTRA和E-UTRA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一部分。NR是一種新興的結合5G技術論壇(5GTF)在開發的無線通訊技術。3GPP長期進化(LTE)和改進的LTE(LTE-A)是UMTS的採用E-UTRA的發佈版。在來自名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來自名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上文提及的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為了清楚起見,儘管本文可以使用通常與3G及/或4G無線技術相關聯的術語來描述態樣,但本案內容的態樣可以被應用在基於其他代的通訊系統(例如,包括NR技術的5G及之後)中。 示例無線通訊系統
圖1圖示示例性無線網路100,在該示例性無線網路100中,可以執行本案內容的態樣。例如,該無線網路可以是新無線電(NR)或者5G網路。NR無線通訊系統可以使用波束,其中BS和UE經由主動波束進行通訊。
出於說明性的目的,參照主BS和次BS來描述態樣,其中次BS操作在毫米波頻譜中,而主BS操作在比次頻譜更低的頻譜中;但是,態樣可以不被限制到該示例性場景。
如本文描述的,例如,關於圖8,UE到經由波束進行通訊的BS的初始存取,可以在來自工作在較低頻譜中的BS的幫助下進行簡化。在工作在較低頻譜的BS的幫助下,可以節省毫米波資源,並且在某些場景下,可以完全地或者部分地繞過到毫米波網路的初始同步。
UE 120可以被配置為執行操作900和本文描述的方法,以決定發送功率。BS 110可以包括發送接收點(TRP)、節點B(NB)、5G NB、存取點(AP)、新無線電(NR)BS、主要BS、主BS等等)。NR網路100可以包括中央單元。BS 110可以執行操作1000和本文描述的其他方法,以在決定在與另一個BS(例如,次BS)的RACH程序期間要使用的發送功率時向UE提供幫助。
UE 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UE和主BS之間的通訊,決定用於在與次BS的RACH程序期間發送訊息的發送功率。UE可以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決定的發送功率,在RACH程序期間向次BS發送訊息。
諸如主要BS或主BS之類的BS 110可以與該UE進行通訊,並且可以採取一或多個動作來幫助UE設置用於在與次BS的RACH程序期間發送訊息的發送功率。
如在圖1中示出的,無線網路100可以包括多個BS 110和其他網路實體。根據一個實例,包括BS和UE的網路實體可以使用波束,在高的頻率(例如,> 6 GHz)上進行通訊。一或多個BS亦可以在較低頻率(例如,< 6 GHz)處進行通訊。被配置為在高的頻譜中操作的一或多個BS和被配置為在較低頻譜中操作的一或多個BS可以共置。
BS可以是與UE進行通訊的站。每個BS 11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在3GPP中,根據使用術語的上下文,術語「細胞服務區」可以代表節點B的覆蓋區域及/或服務該覆蓋區域的節點B子系統。在NR系統中,術語「細胞服務區」和gNB、節點B、5G NB、AP、NR BS、NR BS或TRP可以是可互換的。在一些實例中,細胞服務區可以不必是靜止的,並且細胞服務區的地理區域可以根據行動基地台的位置進行移動。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以經由各種類型的回載介面(諸如直接實體連接、虛擬網路等等),使用任何適當的傳輸網路來彼此互連及/或互連到無線網路100中的一或多個其他基地台或網路節點(未圖示)。
通常,可以在給定的地理區域中部署任何數量的無線網路。每個無線網路可以支援特定的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並且可以在一或多個頻率上操作。RAT亦可以被稱為無線電技術、空中介面等等。頻率亦可以被稱為載波、頻率通道等等。每個頻率可以在給定的地理區域中支援單一RAT,以便避免不同RAT的無線網路之間的干擾。在一些情況下,可以部署NR或5G RAT網路。
BS可以為巨集細胞服務區、微微細胞服務區、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及/或其他類型的細胞服務區提供通訊覆蓋。巨集細胞服務區可以覆蓋相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並且可以允許由具有服務訂閱的UE不受限制地存取。微微細胞服務區可以覆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並且可以允許由具有服務訂閱的UE不受限制地存取。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可以覆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例如,家庭),並且可以允許由與該毫微微細胞服務區具有關聯的UE(例如,封閉用戶群組(CSG)中的UE、用於家庭中的使用者的UE等等)受限制地存取。用於巨集細胞服務區的BS可以被稱為巨集BS。用於微微細胞服務區的BS可以被稱為微微BS。用於毫微微細胞服務區的BS可以被稱為毫微微BS或家庭BS。在圖1中示出的實例中,BS 110a、BS 110b和BS 110 c可以分別是用於巨集細胞服務區102a、巨集細胞服務區102b和巨集細胞服務區102c的巨集BS。BS 110x可以是用於微微細胞服務區102x的微微BS。BS 110y和BS 110z可以分別是用於毫微微細胞服務區102y和102z的毫微微BS。BS可以支援一個或多個(例如,三個)細胞服務區。
無線網路100亦可以包括中繼站。中繼站是從上游站(例如,BS或UE)接收資料的傳輸及/或其他資訊,並向下游站(例如,UE或BS)發送該資料的傳輸及/或其他資訊的站。中繼站亦可以是對其他UE的傳輸進行中繼的UE。在圖1中示出的實例中,中繼站110r可以與BS 110a和UE 120r進行通訊,以便促進BS 110a和UE 120r之間的通訊。中繼站亦可以被稱為中繼BS、中繼等等。
無線網路100可以是包括不同類型的BS(例如,巨集BS、微微BS、毫微微BS、中繼等等)的異質網路。該等不同類型的BS可以具有不同的發送功率位準、不同的覆蓋區域和對於無線網路100中的干擾的不同的影響。例如,巨集BS可以具有高的發送功率位準(例如,20瓦),而微微BS、毫微微BS和中繼可以具有更低的發送功率位準(例如,1瓦)。
無線網路100可以支援同步操作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操作而言,BS可以具有類似的訊框時序,並且來自不同BS的傳輸在時間上可以近似地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而言,BS可以具有不同的訊框時序,並且來自不同BS的傳輸在時間上可以不對準。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同步操作和非同步操作二者。
網路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BS的集合,並為該等BS提供協調和控制。網路控制器130可以經由回載,與BS 110進行通訊。BS 110亦可以例如直接地或者經由無線回載或有線回載間接地與彼此通訊。
UE 120(例如,UE 120x、UE 120y等等)可以分散於整個無線網路100中,並且每個UE可以是靜止的或行動的。UE亦可以被稱為行動站、終端、存取終端、用戶單元、站、客戶駐地裝備(CPE)、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訊設備、手持設備、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平板設備、照相機、遊戲設備、小筆電、智慧型電腦、超級本、醫療設備或醫療裝備、生物計量感測器/設備、諸如智慧手錶、智慧衣服、智慧眼鏡、智慧腕帶、智慧珠寶(例如,智慧手環、智慧手鐲等)之類的可穿戴設備、娛樂設備(例如,音樂設備、視訊設備、衛星無線電裝置等等)、車輛元件或感測器、智慧型儀器表/感測器、工業製造裝備、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或者被配置為經由無線或有線媒體進行通訊的任何其他適當的設備。一些UE可以被認為是進化型或者機器類型通訊(MTC)設備或進化型MTC(eMTC)設備。MTC和eMTC UE包括例如可以與BS、另一個設備(例如,遠端設備)或者某個其他實體進行通訊的機器人、無人機、遠端設備、感測器、儀錶、監視器、位置標籤等等。無線節點可以例如經由有線或無線通訊鏈路,提供用於網路(例如,諸如網際網路或蜂巢網路之類的廣域網路)或者到網路的連接。一些UE可以被視為物聯網路(IoT)設備。
在圖1中,具有雙箭頭的實線指示UE和服務BS之間的期望傳輸,其中服務BS是被指定為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服務於該UE的BS。具有雙箭頭的虛線指示UE和BS之間的干擾性傳輸。
某些無線網路(例如,LTE)在下行鏈路上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以及在上行鏈路上使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和SC-FDM將系統頻寬劃分成多個(K個)正交的次載波,其中該等次載波通常亦被稱為音調、頻段等等。每個次載波可以使用資料進行調制。通常,調制符號是在頻域中利用OFDM以及在時域中利用SC-FDM進行發送的。相鄰次載波之間的間隔可以是固定的,並且次載波的總數量(K)可以取決於系統頻寬。例如,次載波的間隔可以是15 kHz,以及最小資源分配(其被稱為‘資源區塊’)可以是12個次載波(或180 kHz)。因此,針對於1.25、2.5、5、10或20兆赫茲(MHz)的系統頻寬,標稱的FFT大小可以分別等於128、256、512、1024或2048。亦可以將系統頻寬劃分成次頻帶。例如,一個次頻帶可以覆蓋1.08 MHz(亦即,6個資源區塊),並且針對於1.25、2.5、5、10或20 MHz的系統頻寬,可以分別存在1、2、4、8或者16個次頻帶。
儘管本文描述的實例的態樣可以與LTE技術相關聯,但本案內容的態樣可以適用於其他無線通訊系統(例如,NR)。
NR可以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上使用具有CP的OFDM,並且包括針對使用TDD的半雙工操作的支援。可以支援100 MHz的單一分量載波頻寬。NR資源區塊可以在0.1 ms持續時間上橫跨12個次載波,其中一個次載波頻寬為75 kHz。每個無線電訊框可以由具有長度為10 ms的50個子訊框構成。因此,每個子訊框可以具有0.2 ms的長度。每個子訊框可以指示用於資料傳輸的鏈路方向(亦即,DL或UL),以及用於每個子訊框的鏈路方向可以被動態地切換。每個子訊框可以包括DL/UL資料以及DL/UL控制資料。用於NR的UL和DL子訊框可以是如下文關於圖6和圖7更詳細地描述的。可以支援波束成形,並且可以動態地配置波束方向。亦可以支援具有預編碼的MIMO傳輸。DL中的MIMO配置可以支援多達8個發送天線,8個發送天線具有多達8個串流和每UE多達2個串流的多層DL傳輸。可以支援具有每UE多達2個串流的多層傳輸。可以支援多達8個服務細胞服務區的多個細胞服務區的聚合。替代地,NR可以支援不同於基於OFDM的空中介面的不同空中介面。NR網路可以包括諸如CU及/或DU之類的實體。
在一些實例中,可以對針對空中介面的存取進行排程,其中排程實體(例如,基地台)為該排程實體的服務區域或細胞服務區之內的一些或所有設備和裝備之間的通訊分配資源。在本案內容中,如下文進一步論述的,排程實體可以負責排程、指派、重新配置和釋放用於一或多個從屬實體的資源。亦即,對於被排程的通訊而言,從屬實體使用由排程實體分配的資源。基地台不是可以充當排程實體的僅有實體。亦即,在一些實例中,UE可以充當排程實體,排程用於一或多個從屬實體(例如,一或多個其他UE)的資源。在該實例中,UE在充當排程實體,並且其他UE使用由該UE排程的資源進行無線通訊。UE可以在同級間(P2P)網路中及/或在網格網路中,充當排程實體。在網格網路實例中,UE除了與排程實體進行通訊之外,亦可以可選地與彼此直接進行通訊。
因此,在排程的存取時間-頻率資源並具有蜂巢配置、P2P配置和網格配置的無線通訊網路中,排程實體和一或多個從屬實體可以使用排程的資源進行通訊。
如上文提到的,RAN可以包括CU和DU。NR BS(例如,gNB、5G節點B、節點B、發送接收點(TRP)、存取點(AP))可以對應於一個或多個BS。NR細胞服務區可以被配置成存取細胞服務區(ACells)或僅資料細胞服務區(DCells)。例如,RAN(例如,中央單元或分散式單元)可以配置該等細胞服務區。DCell可以是用於載波聚合或雙連接,但不用於初始存取、細胞服務區選擇/重新選擇或交遞的細胞服務區。在一些情況下,DCell可以不發送同步信號,在一些情況下,DCell可以發送SS。NR BS可以向UE發送用於指示細胞服務區類型的下行鏈路信號。基於該細胞服務區類型指示,UE可以與NR BS進行通訊。例如,UE可以基於該指示的細胞服務區類型,決定NR BS要考慮用於細胞服務區選擇、存取、交遞及/或量測。
圖2圖示可以在圖1中示出的無線通訊系統中實施的分散式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00的示例性邏輯架構。5G存取節點206可以包括存取節點控制器(ANC)202。該ANC可以是分散式RAN 200的中央單元(CU)。針對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204的回載介面可以在該ANC處終止。針對鄰點下一代存取節點(NG-ANs)的回載介面可以在該ANC處終止。該ANC可以包括一或多個TRP 208(其亦可以被稱為BS、NR BS、節點B、5G NB、AP或者某種其他術語)。如前述,TRP可以與「細胞服務區」可互換地使用。
TRP 208可以是DU。TRP可以連接到一個ANC(ANC 202)或者多於一個的ANC(未圖示)。例如,為了RAN共享、無線電即服務(RaaS)和服務特定的AND部署,TRP可以連接到多於一個的ANC。TRP可以包括一或多個天線埠。TRP可以被配置為單獨地(例如,動態選擇)或者聯合地(例如,聯合傳輸)向UE提供訊務。
本端架構200可以用於示出前傳定義。可以規定該架構以支援跨越不同的部署類型的前傳解決方案。例如,該架構可以是基於發送網路能力(例如,頻寬、潛時及/或信號干擾)的。
該架構可以與LTE共享特徵及/或元件。根據一些態樣,下一代AN(NG-AN)210可以支援與NR的雙連接。NG-AN可以共享用於LTE和NR的共用前傳。
該架構可以實現TRP 208之間的和之中的協作。例如,可以在TRP之中及/或經由ANC 202跨越TRP來預先設置協作。根據一些態樣,可能不需要/存在TRP間介面。
根據一些態樣,可以在架構200中存在分離邏輯功能的動態配置。如參照圖5更詳細地描述的,可以將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和實體(PHY)層適應地佈置在DU或CU處(例如,分別為TRP或ANC)。根據某些態樣,BS可以包括中央單元(CU)(例如,ANC 202)及/或一或多個分散式單元(例如,一或多個TRP 208)。
圖3根據本案內容的態樣,圖示分散式RAN 300的示例性實體架構。集中式核心網路單元(C-CU)302可以託管核心網功能。C-CU可以是集中式部署的。可以將C-CU功能卸載(例如,到高級無線服務(AWS)),以盡力處理峰值容量。
集中式RAN單元(C-RU)304可以託管一或多個ANC功能。可選地,C-RU可以本端託管核心網路功能。C-RU可以具有分散式部署。C-RU可以更靠近網路邊緣。
DU 306可以託管一或多個TRP(邊緣節點(EN)、邊緣單元(EU)、無線電頭端(RH)、智慧無線電頭端(SRH)等等)。DU可以位於具有射頻(RF)功能的網路的邊緣。
圖4圖示在圖1中示出的BS 110和UE 120的示例性元件,其可以用於實施本案內容的態樣。該BS可以包括TRP,並且可以被稱為主要eNB(MeNB)(例如,主要BS、主BS)。根據一些態樣,主要BS可以操作在較低頻率(例如,低於6 GHz)處,以及次BS可以操作在較高頻率(例如,高於6 GHz的毫米波頻率)處。主要BS和次BS可以在地理上共置。
BS 110和UE 120中的一或多個元件可以用於實踐本案內容的態樣。例如,UE 120的天線452、Tx/Rx 454、處理器466、458、464及/或控制器/處理器480,及/或BS 110的天線434、處理器420、430、438及/或控制器/處理器440,可以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並參照圖9-10示出的操作。
圖4圖示BS 110和UE 120的設計方案的方塊圖,其中該BS 110和UE 120可以是圖1中的BS裡的一個BS和圖1中的UE裡的一個UE。對於受限制關聯場景而言,基地台110可以是圖1中的巨集BS 110c,以及UE 120可以是UE 120y。基地台110亦可以是某種其他類型的基地台。基地台110可以裝備有天線434a至434t,以及UE 120可以裝備有天線452a至452r。
在基地台110處,發送處理器420可以從資料來源412接收資料,以及從控制器/處理器440接收控制資訊。該控制資訊可以是用於實體廣播通道(PBCH)、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CFICH)、實體混合ARQ指示符通道(PHICH)、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等等的。該資料可以是用於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等等的。處理器420可以對該資料和控制資訊進行處理(例如,編碼和符號映射),以分別獲得資料符號和控制符號。處理器420亦可以產生參考符號,例如,用於PSS、SSS和細胞服務區特定的參考信號(CRS)。發送(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430可以對該等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或參考符號(若適用的話)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編碼),並可以向調制器(MODs)432a至432t提供輸出符號串流。每個調制器432可以處理各自的輸出符號串流(例如,用於OFDM等),以獲得輸出取樣串流。每個調制器432亦可以進一步處理(例如,類比轉換、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輸出取樣串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來自調制器432a至432t的下行鏈路信號可以分別經由天線434a至434t進行發送。
在UE 120處,天線452a至452r可以從基地台110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並且將接收的信號分別提供給解調器(DEMODs)454a至454r。每個解調器454可以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和數位化)各自接收的信號,以獲得輸入取樣。每個解調器454亦可以進一步處理該等輸入取樣(例如,用於OFDM等),以獲得接收的符號。MIMO偵測器456可以從所有解調器454a至454r獲得接收的符號,對所接收的符號執行MIMO偵測(若適用的話),並提供偵測到的符號。接收處理器458可以處理(例如,解調、解交錯和解碼)偵測到的符號,向資料槽460提供針對UE 120的解碼後的資料,並且向控制器/處理器480提供解碼後的控制資訊。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發送處理器464可以接收並處理來自資料來源462的資料(例如,用於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以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480的控制資訊(例如,用於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發送處理器464亦可以產生用於參考信號的參考符號。來自發送處理器464的符號可以由TX MIMO處理器466進行預編碼(若適用的話),由解調器454a至454r進行進一步處理(例如,用於SC-FDM等等),並發送回基地台110。在BS 110處,來自UE 120的上行鏈路信號可以由天線434進行接收,由調制器432進行處理,由MIMO偵測器436進行偵測(若適用的話),以及由接收處理器438進行進一步處理,以獲得由UE 120發送的解碼後的資料和控制資訊。接收處理器438可以向資料槽439提供解碼後的資料,並且向控制器/處理器440提供解碼後的控制資訊。
控制器/處理器440和480可以分別導引基地台110和UE 120處的操作。基地台110處的處理器440及/或其他處理器和模組,可以執行或者導引例如在圖9中示出的功能方塊的執行及/或本文描述的技術的其他過程。記憶體442和482可以分別儲存用於BS 110和UE 120的資料和程式碼。排程器444可以排程UE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進行資料傳輸。
圖5根據本案內容的態樣,圖示用於實施通訊協定堆疊的實例的圖500。所示出的通訊協定堆疊可以由操作在5G系統中的設備來實施。圖500圖示包括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510、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層515、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520、媒體存取控制(MAC)層525和實體(PHY)層530的通訊協定堆疊。在各個實例中,可以將協定堆疊的該等層實施成單獨的軟體模組、處理器或ASIC的部分、經由通訊鏈路連接的非並置的設備的部分,或者其各種組合。例如,在用於網路存取設備(例如,AN、CU及/或DU)或者UE的協定堆疊中,可以使用並置的和非並置的實現方式。
第一選項505-a圖示協定堆疊的分離實現方式,其中在該實現方式中,將協定堆疊的實現方式在集中式網路存取設備(例如,圖2中的ANC 202)和分散式網路存取設備(例如,圖2中的DU 208)之間分離。在第一選項505-a中,RRC層510和PDCP層515可以由中央單元來實施,以及RLC層520、MAC層525和PHY層530可以由DU來實施。在各種實例中,CU和DU可以是並置的或者非並置的。在巨集細胞服務區、微細胞服務區或微微細胞服務區部署中,第一選項505-a可能是有用的。
第二選項505-b圖示協定堆疊的統一實現方式,其中在該實現方式中,將協定堆疊實施在單一網路存取設備(例如,存取節點(AN)、新無線電基地台(NR BS)、新無線電節點B(NR NB)、網路節點(NN)等等)中。在第二選項中,RRC層510、PDCP層515、RLC層520、MAC層525和PHY層530均可以由AN來實施。在毫微微細胞服務區部署中,第二選項505-b可能是有用的。
不管網路存取設備是實施協定堆疊的一部分,還是實施協定堆疊的全部,UE皆可以實施整個的協定堆疊(例如,RRC層510、PDCP層515、RLC層520、MAC層525和PHY層530)。
圖6是圖示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的圖600。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可以包括控制部分602。控制部分602可以存在於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初始或開始部分中。控制部分602可以包括與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各個部分相對應的各種排程資訊及/或控制資訊。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602可以是實體DL控制通道(PDCCH),如在圖6中指示的。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DL資料部分604。DL資料部分604有時可以被稱為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有效負荷。DL資料部分604可以包括用於從排程實體(例如,UE或BS)向從屬實體(例如,UE)傳送DL資料的通訊資源。在一些配置中,DL資料部分604可以是實體DL共享通道(PDSCH)。
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共用UL部分606。該共用UL部分606有時可以被稱為UL短脈衝、共用的UL短脈衝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術語。共用UL部分606可以包括與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各個其他部分相對應的回饋資訊。例如,共用UL部分606可以包括與控制部分602相對應的回饋資訊。回饋資訊的非限制性實例可以包括ACK信號、NACK信號、HARQ指示符及/或各種其他適當類型的資訊。共用UL部分606可以包括另外的或替代的資訊,例如,關於隨機存取通道(RACH)程序、排程請求(SRs)的資訊和各種其他適當類型的資訊。如在圖6中示出的,DL資料部分604的結束在時間上可以與共用UL部分606的開始相分離。此種時間分離有時可以被稱為間隙、保護時段、保護間隔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術語。此種分離提供了用於從DL通訊(例如,從屬實體(例如,UE)的接收操作)到UL通訊(例如,從屬實體(例如,UE)的發送)的切換的時間。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理解的是,前述僅是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一個實例,並且可以存在具有類似特徵的替代結構,而不必然地脫離本文描述的態樣。
圖7是圖示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的圖700。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可以包括控制部分702。控制部分702可以存在於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初始或開始部分中。圖7中的控制部分702可以類似於上文參照圖6描述的控制部分。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UL資料部分704。UL資料部分704有時可以被稱為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有效負荷。UL部分可以代表用於從從屬實體(例如,UE)向排程實體(例如,UE或BS)傳送UL資料的通訊資源。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702可以是實體UL控制通道(PUCCH)。
如在圖7中示出的,控制部分702的結束在時間上可以與UL資料部分704的開始相分離。此種時間分離有時可以被稱為間隙、保護時段、保護間隔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術語。此種分離提供了用於從DL通訊(例如,排程實體的接收操作)到UL通訊(例如,排程實體的發送)的切換的時間。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亦可以包括共用UL部分706。圖7中的共用UL部分706可以類似於上文參照圖7描述的共用UL部分706。共用UL部分706可以另外地或替代地包括關於通道品質指示符(CQI)、探測參考信號(SRSs)的資訊和各種其他適當類型的資訊。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理解的是,前述僅是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一個實例,並且可以存在具有類似特徵的替代結構,而不必然地脫離本文描述的態樣。
在一些情況下,兩個或更多個從屬實體(例如,UE)可以使用側行鏈路信號來與彼此進行通訊。此種側行鏈路通訊的真實世界應用可以包括公用安全、鄰近服務、UE到網路中繼、車輛到車輛(V2V)通訊、萬物互聯(IoE)通訊、IoT通訊、關鍵任務網格及/或各種其他適當的應用。通常,側行鏈路信號可以代表從一個從屬實體(例如,UE1)傳送到另一個從屬實體(例如,UE2)而無需經由排程實體(例如,UE或BS)來中繼該通訊的信號(即使該排程實體可以被用於排程及/或控制目的)。在一些實例中,可以使用經授權的頻譜(不同於無線區域網路,其中該無線區域網路通常使用未授權的頻譜)來傳送側行鏈路信號。
UE可以在各種無線電資源配置下進行操作,其中該等無線電資源配置包括與使用專用資源集(例如,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專用狀態等等)來發送引導頻相關聯的配置,或者與使用共用資源集(例如,RRC共用狀態等等)來發送引導頻相關聯的配置。當在RRC專用狀態下操作時,UE可以選擇專用資源集來向網路發送引導頻信號。當在RRC共用狀態下操作時,UE可以選擇共用資源集來向網路發送引導頻信號。在任一情況下,由UE發送的引導頻信號可以由一或多個網路存取設備(例如,AN或DU或者其部分)來接收。每個接收方網路存取設備可以被配置為:接收和量測在共用資源集上發送的引導頻信號,並且亦接收和量測在分配給該UE的專用資源集上發送的引導頻信號,其中該網路存取設備是用於該UE的網路存取設備監測集合中的成員。接收方網路存取設備中的一或多個,或者接收方網路存取設備向其發送引導頻信號的量測值的CU,可以使用該等量測值來識別用於UE的服務細胞服務區,或者針對該等UE中的一或多個UE,啟動服務細胞服務區的改變。 輔助的毫米波存取
如前述,毫米波(mmWave)系統中的傳輸可以是波束成形的,其意謂無線設備可以使用定向發送及/或接收波束進行通訊。通常,由UE對網路的初始存取可以涉及:執行同步以獲取服務BS的時間、頻率和系統資訊。在同步之後,UE可以發送隨機存取通道(RACH)前序信號(訊息1)以向BS識別其自己。UE和BS可以藉由在RACH程序期間交換另外的訊息(其包括隨機存取回應(訊息2)、訊息3和訊息4),來完成初始存取過程。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UE可以在發送RACH前序信號之前,有利地不執行與BS的同步。
毫米波系統中的同步和RACH可以包括對波束成形的信號的發送和接收。因此,同步和隨機存取可以被稱為定向同步(SYNC)和定向RACH。較低頻率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同步和隨機存取可以被稱為SYNC和RACH。
如本文使用的,術語毫米波通常代表相對高的頻率(例如,28 GHz)中的頻譜帶。此種頻率可以提供能夠傳送多Gbps資料速率的非常大的頻寬,以及用於極其密集的空間重用來增加容量的機會。但是,傳統上,由於高的傳播損耗和對阻塞(例如,來自建築物、人類等等)的敏感性,該等較高的頻率對於室內/室外行動寬頻應用來說是不夠穩健的。
不管該等挑戰,在毫米波在其中操作的較高頻率處,小波長以相對小的形狀因數來實現對大量天線元件的使用。可以利用毫米波的此種特性來形成能夠發送和接收更多能量的窄的定向波束,這可以説明克服傳播/路徑損耗挑戰。
該等窄的定向波束亦可以被用於空間重用。這是利用毫米波用於行動寬頻服務的關鍵推動者之一。此外,非直線對傳(NLOS)路徑(例如,來自附近建築物的反射)可能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其在直線對傳(LOS)路徑被阻塞時提供替代路徑。例如,當UE與毫米波基地台(例如,以及次eNB/SeNB)執行初始存取時,本案內容的態樣可以利用此種定向波束。 用於波束細化的示例性技術
如上文提到的,在某些系統中,可以在基地台處使用分層波束結構。此種結構的一般概念是從相對寬的波束開始,並且執行波束細化來選擇較窄的波束以增加增益。寬的波束可以連續地使用,例如以實現控制通道的穩健性,而較窄的波束用於高速資料傳輸。
本文提供的技術可以允許使用現有訊框結構(例如,下文參照圖9描述的結構)和利用以別的方式可能是閒置的資源(接收天線埠)進行波束細化。
圖8圖示可以用於發送不同類型的信號,以便到達不同位置的設備的不同類型的波束。例如,可以使用同步(Sync)波束(由於其共同的形狀,其可以被稱為仙人掌(cactus)波束),沿不同的方向來發送同步信號。相對寬的波束(其有時被稱為量測參考信號寬波束或者MRS寬波束)可以用於某些傳輸(例如,其包括控制資訊)。相對窄(或針狀)波束可以用於某些傳輸,例如以提供高速資料。
使用圖8中示出的分層波束的初始擷取的相對高層次的描述,可以如下地進行描述。UE可以使用同步區塊掃瞄來獲取系統,並且可以發現發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最佳組合{gNB_Sync_Beam、UE_Broad_beam}。隨後,UE可以使用相互UE_Broad_beam來發送隨機存取通道(RACH)前序信號。用於RAC前序信號的UE_Broad_beam可以是基於在同步區塊掃瞄期間發現的最佳發送波束而選擇的相對寬的波束。
gNB可以在一或多個MRS寬(接收)波束上偵測RACH前序信號,並基於該偵測,可以識別最佳的gNB_MRS_Broad_Beam(用於下行鏈路傳輸)。gNB可以在gNB_Sync_Beam上,或者可選地在gNB_MRS_Broad_Beam上,發送隨機存取通道回應(RAR)。由於UE通常不知道gNB此時使用哪個波束,所以其可以使用UE_Broad_beam來接收RAR。一旦處於連接模式(例如,當配置了MRS時),UE可以執行波束掃瞄以發現最佳的MRS波束(gNB_MRS_Broad_Beam),並且將該發現報告給gNB。此時,UE和gNB可以被認為處於同步(至少關於寬波束而言)。
如上文提到的,為了穩健性,gNB通常使用相對寬的波束(gNB_MRS_Broad_Beam)來用於PDCCH。在配置了CSI-RS之前,亦可以在gNB_MRS_Broad_Beam上發送PDSCH。隨後,gNB可以用相對窄的波束(gNB_MRS_Narrow_Beam)來配置和發送CSI-RS。在一些情況下,當發送CSI-RS時,gNB可以循環通過不同的窄波束,這可以允許UE在波束細化中輔助gNB。換言之,UE可以執行(使用不同波束發送的)CSI-RS的波束掃瞄,並且向gNB報告優選波束。可以認為gNB和UE關於服務gNB_MRS_Narrow_Beam應當是什麼波束處於同步。
替代地,gNB可以指示UE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在該情況下,gNB可以執行SRS的波束掃瞄,並且計算出服務gNB_MRS_Narrow_Beam應當是什麼波束。
圖9圖示示例性自包含訊框結構,其圖示可以使用上文描述的不同類型的波束來發送的不同類型的通道。在該示例性自包含訊框結構中,UE可以針對接收到的相對應的PDSCH,發送具有確認或否定確認(ACK/NACK)的PUCCH。如上文提到的,可以使用相對窄的波束來發送PDSCH,而可以使用相對寬的波束來發送PDCCH。可以在PUCCH之前發送解調參考信號(DMRS)符號(或者半符號)。可以將多個UE分頻多工(FDM)在相同的DMRS和PUCCH符號中。
本案內容的態樣提供了可以允許基地台(gNB)基於DMRS/PUCCH傳輸來執行(窄)波束細化的技術。例如,當UE經由使用UE_Broad_Beam的DMRS/PUCCH傳輸來回應PDSCH時,gNB可以使用MRS窄接收波束的集合來偵測該傳輸,以發現最佳窄波束(例如,gNB_MRS_Narrow_Beam)。
圖10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可以由基地台執行以執行波束細化的示例性操作1000。
操作1000開始於1002,使用複數個上行鏈路接收波束,偵測由使用者裝備(UE)使用比該等上行鏈路接收波束之每一者上行鏈路接收波束更寬的上行鏈路發送波束來發送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在1004處,基地台基於該偵測,選擇用於針對該UE的至少一個後續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傳輸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的,操作1000可以包括其他操作,例如,在一些情況下,估計RI/PMI。
圖11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可以由使用者裝備(UE)執行以幫助BS執行波束細化的示例性操作1100。
操作1100開始於1102,使用比由基地台發送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s)使用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更寬的上行鏈路發送波束,向基地台發送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在1104處,UE接收由基地台使用基於對PUCCH的偵測而選擇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來發送的PDSCH。
在1106處,UE可以接收用於指示針對所選擇的用於發送PDSCH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的改變的訊號傳遞。在1108處,UE可以基於該改變,對使用PDSCH發送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進行處理。
圖12圖示地圖示上文描述的波束細化程序。如示出的,UE可以使用具有相對寬的波束(例如,UE_Broad_Beam)的DMRS/PUCCH來回應PDSCH傳輸(其使用相對窄的波束來發送)。基地台(gNB)可以使用(RX掃瞄)與gNB_MRS_Broad_Beam准搭配(QCL)的相對窄的(例如,MRS窄波束)集合來偵測DMRS/PUCCH傳輸,並發現最佳窄波束(例如, 最佳的gNB_MRS_Narrow_Beam)。若可以合理地預期波束具有相對相似的通道特性,則可以認為該等波束是准搭配的(QCL)。
再次參見圖12,gNB可以使用所選擇的窄波束(gNB_MRS_Narrow_Beam)來進行後續PDSCH傳輸。gNB使用所選擇的MRS_Narrow_Beam來發送PDSCH,例如,直到後續波束細化被執行為止。
此種波束細化確切多久被執行一次可以變化。潛在地,例如,根據諸如波束一致性或行動性場景之類的因素,可以每個傳輸時間間隔(TTI)執行波束細化。在一些情況下,何時(多久一次)執行波束細化,可能取決於自從前一次量測使用gNB_MRS_Narrow_Beam發送的CSI-RS以來(多久以前)的時間段。
在一些情況下,gNB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恢復為寬波束。例如,當通道狀況決定時(例如,若波束相干性丟失或者若gNB偵測到PUCCH上的導致錯誤的擦除的話),gNB可以回退到gNB_MRS_Broad_Beam用於PDSCH。
因為UE_Broad_Beam通常比gNB_MRS_Narrow_Beam更寬,所以可能需要對gNB_MRS_Narrow_Beam進行更頻繁地細化。隨著gNB_MRS_Narrow_Beam在被細化,UE_Broad_Beam可能不需要被改變。
本文提供的技術可以利用gNB具有多個天線埠的事實。gNB可以在PUCCH符號期間,將埠的子集專用於波束細化(例如,替代使用該等埠來服務該符號中的若干使用者)。若在PUCCH中服務的UE的數量很小,則這可能不被認為太有限制。作為實例,gNB可以具有2個埠來服務1個UE,用於為PDSCH執行2x2 MIMO。對於PUCCH而言,gNB可以使用一個埠來接收PUCCH,而使用另一個埠來進行波束細化。
此外,在一些情況下,gNB可以排程(例如,經由上文參照圖4描述的BS/gNB 110的排程444)屬於同一寬波束的多個UE(例如,該同一寬波束用於去往該多個UE的發送/來自該多個UE的接收)來進行同時的PUCCH傳輸。因此,同時的PUCCH傳輸可以允許gNB在PUCCH符號期間,高效地針對多個UE來並行地執行波束細化。
DMRS和PUCCH可以優選為寬頻信號。在毫米波(mmW)系統中,考慮到窄波束的性質,由於可以進行FDM的UE的數量通常相對較小,因此上行鏈路控制區塊容量不受頻寬的限制。換言之,可以存在足夠的頻寬來允許寬頻PUCCH ACK信號。
在一些情況下,gNB可以使用gNB_MRS_Broad_Beam和gNB_MRS_Narrow_Beam(或者窄波束的集合)來配置CSI-RS傳輸。在一些情況下,當發送CSI-RS以用於細化時,gNB可以循環通過波束集合。
在一些情況下,根據PUCCH/DMRS偵測的接收波束掃瞄,gNB可以改變用於發送CSI-RS的窄波束。例如,基於該偵測,gNB可以從在發送CSI-RS時循環通過波束1-2-3-4,改變為循環通過波束5-2-3-4。在此種情況下,當gNB切換其TX波束時,其可以向UE通知該切換。向UE通知該切換可以允許UE重置其CSI-RS過程,其用於估計給定gNB TX波束的秩指示符(RI)及/或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換言之,波束細化可以是基於gNB RX掃瞄的,而RI/PMI可以仍然是基於對CSI-RS的UE量測和通道狀態回饋的。
替代地或另外地,若UE使用與在PDSCH接收中使用的埠相同的埠來發送DMRS/PUCCH,則gNB可以量測MIMO通道,並且基於最大化頻譜效率而不依賴於 UE量測CSI-RS並報告通道狀態來估計RI/PMI。所估計的RI/PMI可以被應用於後續傳輸。
gNB可以(例如,在PDCCH中)傳送使用該等波束中的哪個波束,並且可以讓UE選擇其空中的最佳RX波束。無論如何,UE仍然可以在其寬波束上發送其PUCCH,並且為了穩健性,gNB始終在其寬波束上接收該PUCCH。
本文揭示的方法包括用於實現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或動作。該等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以相互交換而不脫離請求項的範圍。換言之,除非指定步驟或動作的具體順序,否則可以在不脫離請求項的範圍的情況下修改具體步驟及/或動作的順序及/或使用。
如本文使用的,代表項目的清單「中的至少一個」的用語是指該等項目的任意組合,其包括單一成員。作為實例,「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覆蓋: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個相同元素的任意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如本文使用的,術語「決定」涵蓋各種各樣的動作。例如,「決定」可以包括計算、運算、處理、推導、研究、檢視(例如,在表格、資料庫或其他資料結構中檢視)、確定等等。此外,「決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等等。此外,「決定」可以包括解析、選擇、選定、建立等等。
提供先前描述,以使得本領域任何技藝人士能夠實踐本文描述的各個態樣。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來說,對該等態樣的各種修改將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本文定義的一般性原理可以被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請求項不意欲被限制到本文示出的態樣,而是要符合與請求項所表達的內容相一致的全部範圍,其中除非特別如此說明,否則以單數形式對元素的提及不意欲意謂「一個和僅僅一個」,而是「一或多個」。除非另外特別說明,否則術語「一些」代表一或多個。貫穿本案內容描述的各個態樣的元素的所有結構和功能均等物以引用方式被明確地併入本文中,並且意欲由請求項所涵蓋,該等結構和功能均等物對於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來說是已知的或稍後將要是已知的。此外,本文揭示的任何內容皆不意欲被奉獻給公眾,不管此種揭示內容是否被明確地記載在申請專利範圍中。不應依據專利法施行細則第18條第8項的規定來解釋任何請求項的元素,除非該元素明確採用「用於……的構件」的用語來記載,或者在方法請求項的情況下,該元素是使用「用於……的步驟」的用語來記載的。
上文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以由能夠執行相對應功能的任何適當構件來執行。該等構件可以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元件及/或模組,其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者處理器。通常,在附圖中示出有操作的地方,該等操作可以具有類似地進行編號的相對應的配對的手段功能元件。
可以利用被設計為執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邏輯設備(PLD)、個別閘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個別硬體元件或者其任意組合,實施或執行結合本案內容描述的各種說明性的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是在替代方案中,該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場上可買到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被實施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結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若使用硬體來實施,則示例性硬體設定可以包括無線節點中的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可以使用匯流排架構來實施。根據該處理系統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可以將包括處理器、機器可讀取媒體和匯流排介面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介面可以用於經由匯流排,將除了別的之外的網路配接器連接到處理系統。網路配接器可以用於實施實體層的信號處理功能。在使用者終端120(參見圖1)的情況下,亦可以將使用者介面(例如,小鍵盤、顯示器、滑鼠、操縱桿等等)連接到匯流排。匯流排亦可以連結諸如時序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功率管理電路等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其中該各種其他電路在本領域中是公知的,並且因此將不進行任何進一步的描述。處理器可以使用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及/或專用處理器來實施。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處理器和能夠執行軟體的其他電路。本領域技藝人士應當認識到,如何根據特定的應用和對整個系統施加的整體設計約束,最好地實施所描述的用於處理系統的功能。
若使用軟體來實施,則可以將該等功能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軟體應當被廣義地解釋為意謂指令、資料或者其任意組合,無論其被稱為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二者,其中通訊媒體包括促進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傳送電腦程式的任何媒體。處理器可以負責管理匯流排和一般性處理,其包括對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的軟體模組的執行。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可以耦合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以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和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訊。在替代方案中,該儲存媒體可以是處理器的組成部分。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傳輸線、用資料調制的載波及/或與無線節點分離的在其上儲存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所有該等皆可以由處理器經由匯流排介面來存取。替代地或者另外地,機器可讀取媒體或者其任何部分可以被整合在處理器中,例如,該情況可以是具有快取記憶體及/或通用暫存器檔案。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儲存媒體的實例可以包括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暫存器、磁碟、光碟、硬碟或者任何其他適當的儲存媒體,或者其任意組合。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用電腦程式產品來體現。
軟體模組可以包括單一指令或者多個指令,並且可以分佈在若干不同的代碼區段上、分佈在不同的程式之中、以及跨越多個儲存媒體分佈。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多個軟體模組。該等軟體模組包括指令,當指令由諸如處理器之類的裝置執行時,使得處理系統執行各種功能。軟體模組可以包括傳輸模組和接收模組。每個軟體模組可以常駐於單一儲存設備中,或者跨越多個儲存設備分佈。舉例而言,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可以將軟體模組從硬碟載入到RAM中。在軟體模組的執行期間,處理器可以將該等指令中的一些指令載入到快取記憶體中,以增加存取速度。隨後,可以將一或多個快取記憶體線載入到通用暫存器檔案中用於由處理器執行。當提及下文的軟體模組的功能時,應當理解的是,在執行來自該軟體模組的指令時,由處理器實施此種功能。
此外,將任何連接適當地稱作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若軟體是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者諸如紅外線(IR)、無線電和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從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的,則該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者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和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被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中。如本文使用的,磁碟和光碟包括壓縮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磁性地再現資料,而光碟則用雷射來光學地再現資料。因此,在一些態樣中,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有形媒體)。此外,對於其他態樣而言,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暫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信號)。上述的組合亦應當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圍之內。
因此,某些態樣可以包括用於執行本文提供的操作的電腦程式產品。例如,此種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在其上儲存有(及/或編碼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等指令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以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例如,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並且在圖9中示出的操作的指令。
此外,應當瞭解到的是,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模組及/或其他適當構件可以經由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若適用的話)下載及/或以別的方式獲得。例如,此種設備可以耦合至伺服器,以便促進用於執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的構件的傳送。替代地,本文描述的各種方法可以經由儲存構件(例如,RAM、ROM、諸如壓縮光碟(CD)或軟碟之類的實體儲存媒體等等)來提供,使得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可以在將儲存構件耦合至或提供給該設備之後獲得各種方法。此外,可以使用用於向設備提供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任何其他適當技術。
應當理解的是,請求項不被限制到上文示出的精確配置和元件。在不脫離請求項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上文描述的方法和裝置的排列、操作和細節做出各種修改、改變和變型。
102a‧‧‧巨集細胞服務區102b‧‧‧巨集細胞服務區102c‧‧‧巨集細胞服務區102x‧‧‧微微細胞服務區102y‧‧‧毫微微細胞服務區102z‧‧‧毫微微細胞服務區110‧‧‧BS110a‧‧‧BS110b‧‧‧BS110c‧‧‧BS110r‧‧‧中繼站110x‧‧‧BS110y‧‧‧BS110z‧‧‧BS120‧‧‧UE120r‧‧‧UE120x‧‧‧UE120y‧‧‧UE130‧‧‧網路控制器200‧‧‧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02‧‧‧存取節點控制器(ANC)204‧‧‧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206‧‧‧5G存取節點208‧‧‧TRP210‧‧‧下一代AN(NG-AN)300‧‧‧分散式RAN302‧‧‧集中式核心網路單元(C-CU)304‧‧‧集中式RAN單元(C-RU)306‧‧‧DU412‧‧‧資料來源420‧‧‧處理器430‧‧‧發送(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432a‧‧‧調制器(MOD)432t‧‧‧調制器(MOD)434a‧‧‧天線434t‧‧‧天線436‧‧‧MIMO偵測器438‧‧‧接收處理器439‧‧‧資料槽440‧‧‧控制器/處理器442‧‧‧記憶體444‧‧‧排程器452a‧‧‧天線452r‧‧‧天線454a‧‧‧解調器(DEMOD)454r‧‧‧解調器(DEMOD)456‧‧‧MIMO偵測器458‧‧‧處理器460‧‧‧資料槽462‧‧‧資料來源464‧‧‧處理器466‧‧‧處理器480‧‧‧控制器/處理器482‧‧‧記憶體500‧‧‧實例505-a‧‧‧第一選項505-b‧‧‧第二選項510‧‧‧RRC層515‧‧‧PDCP層520‧‧‧RLC層525‧‧‧MAC層530‧‧‧PHY層600‧‧‧實例602‧‧‧控制部分604‧‧‧DL資料部分606‧‧‧共用UL部分700‧‧‧實例702‧‧‧控制部分704‧‧‧UL資料部分706‧‧‧共用UL部分1000‧‧‧操作1002‧‧‧操作1004‧‧‧操作1100‧‧‧操作1102‧‧‧操作1104‧‧‧操作1106‧‧‧操作1108‧‧‧操作
為了能夠詳細地理解本案內容的上文記載的特徵的方式,可以經由參考多個態樣,提供對上文簡要地概括的更具體的描述,其中在附圖中圖示該等態樣中的一些態樣。但是,應當注意到的是,由於本描述可以准許其他相同效果的態樣,因此附圖僅僅圖示本案內容的某些典型態樣,並且因此不被認為限制本案內容的範圍。
圖1是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概念性地圖示示例性電信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分散式RAN的示例性邏輯架構的方塊圖。
圖3是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分散式RAN的示例性實體架構的方塊圖。
圖4是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概念性地圖示示例性BS和使用者裝備(UE)的設計方案的方塊圖。
圖5是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用於實施通訊協定堆疊的實例的圖。
圖6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
圖7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的實例。
圖8圖示不同寬度的發送(及/或接收)波束的示例性使用。
圖9圖示示例性自包含訊框結構。
圖10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可以由基地台執行的示例性操作。
圖11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可以由使用者裝備(UE)執行的示例性操作。
圖12根據本案內容的某些態樣,圖示波束細化的實例。
為了促進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已經使用了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對於附圖來說是共用的相同的元件。應當預期的是,在一個態樣中揭示的元件可以有益地用於其他態樣,而無需具體記載。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0:操作
1002:操作
1004:操作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由一基地台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一初始的波束選擇程序期間,決定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使用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發送一初始的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傳輸;藉由以下方式來對於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執行波束細化:藉由使用複數個基地台上行鏈路接收窄波束來接收掃描,偵測由一使用者裝備(UE)回應於該初始的PDSCH傳輸使用一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來發送的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該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比該基地台上行鏈路接收窄波束之每一者更寬;及使用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來發送針對該UE的至少一個後續PDSCH傳輸,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比被使用以發送該初始的PDSCH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更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是基於由該UE發送的該PUCCH的偵測來執行的波束細化來選擇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地台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是從複數個下行鏈路發送波束中選擇的, 該複數個下行鏈路發送波束均比由該UE發送該PUCCH使用的該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更窄。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基地台上行鏈路接收窄波束與由該基地台向該UE發送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使用的一較寬的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波束是至少准搭配的(QCL)。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波束細化多久被執行一次是基於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項的:該UE的行動性,或者自從該UE量測使用被用於發送該初始的PDSCH傳輸,或該至少一後續PDSCH傳輸中的一者的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波束發送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以來的一時間段。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回應於偵測到波束相干性的一丟失或者從該UE發送的一PUCCH上的一錯誤中的至少一個,該基地台回退到使用比基於該波束細化而選擇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更寬的一下行鏈路發送波束。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地台利用在未被用於執行該偵測時亦被用於服務一或多個其他UE的至少一個天線埠,來執行該波束細化。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 驟:排程多個UE進行同時的PUCCH傳輸。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使用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和較寬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二者來發送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從該UE接收關於由該UE基於該CSI-RS估計的一秩指示符(RI)或者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中的至少一個的回饋。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基於該波束細化,改變被用於發送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的一或多個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及向該UE提供對該改變的一指示。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若該UE使用與該UE用於接收PDSCH的相同的埠來發送該PUCCH,則估計一秩指示符(RI)或者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中的至少一個。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 驟:用信號通知該UE針對該所選擇的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一改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用信號通知之步驟是經由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來提供的。
  14. 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裝備進行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一基地台來執行一初始的波束選擇程序以促進基地台決定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接收使用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來發送的一初始的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傳輸;回應於該初始的PDSCH傳輸使用一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向一基地台發送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該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比由該基地台發送PDSCH傳輸使用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更寬,發送的該PUCCH用以促進該基地台對於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執行波束細化;接收由該基地台使用基於由該基地台使用發送的該PUCCH執行的該波束細化而選擇的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來發送的一後續PDSCH;接收用於指示針對所選擇的用於發送該後續 PDSCH的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一改變的訊號傳遞;及基於對於選擇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指示的該改變,對使用該後續PDSCH發送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進行處理。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號傳遞是經由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來提供的。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UE對由該基地台使用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和較寬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二者來發送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進行處理。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向該基地台提供關於由該UE基於該CSI-RS估計的一秩指示符(RI)或者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中的至少一個的回饋。
  18.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從該基地台接收用於指示針對用於發送CSI-RS的一或多個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一改變的訊號傳遞;及基於該所指示的針對用於發送CSI-RS的該一或多 個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改變,對CSI-RS進行進一步地處理。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其中基於該所指示的針對用於發送CSI-RS的該一或多個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改變,對CSI-RS進行進一步地處理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對於受到該針對用於發送CSI-RS的該一或多個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改變的影響的一或多個CSI-RS過程進行重置。
  20. 一種用於由一基地台進行的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用於在一初始的波束選擇程序期間,決定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的構件;用於使用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發送一初始的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傳輸的構件;用於藉由以下方式來對於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執行波束細化的構件:藉由使用複數個基地台上行鏈路接收窄波束來接收掃描,偵測由一使用者裝備(UE)回應於該初始的PDSCH傳輸使用一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來發送的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該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比該基地 台上行鏈路接收窄波束之每一者更寬;及用於使用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來發送針對該UE的至少一個後續PDSCH傳輸的構件,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比被使用以發送該初始的PDSCH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更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是基於由該UE發送的該PUCCH的偵測來執行的波束細化來選擇的。
  21. 一種用於由一使用者裝備進行的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用於利用一基地台來執行一初始的波束選擇程序以促進基地台決定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的構件;用於接收使用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來發送的一初始的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傳輸的構件;用於回應於該初始的PDSCH傳輸使用一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向一基地台發送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的構件,該UE上行鏈路發送寬波束比由該基地台發送PDSCH傳輸使用的下行鏈路發送波束更寬,發送的該PUCCH用以促進該基地台對於決定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寬波束執行波束細化;用於接收由該基地台使用基於由該基地台使用發送 的該PUCCH執行的該波束細化而選擇的一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來發送的一後續PDSCH的構件;用於接收用於指示針對所選擇的用於發送該後續PDSCH的基地台下行鏈路發送窄波束的一改變的訊號傳遞的構件;及用於基於對於選擇的該基地台下行鏈路窄波束的指示的該改變,對使用該後續PDSCH發送的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進行處理的構件。
TW107114765A 2017-05-01 2018-05-01 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TWI741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92893P 2017-05-01 2017-05-01
US62/492,893 2017-05-01
US15/965,351 US10743319B2 (en) 2017-05-01 2018-04-27 Method of base station beam refinement
US15/965,351 2018-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4047A TW201844047A (zh) 2018-12-16
TWI741179B true TWI741179B (zh) 2021-10-01

Family

ID=6391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4765A TWI741179B (zh) 2017-05-01 2018-05-01 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3319B2 (zh)
EP (1) EP3619827A1 (zh)
JP (1) JP7175918B2 (zh)
KR (1) KR102227926B1 (zh)
CN (1) CN110546895B (zh)
BR (1) BR112019022198A2 (zh)
SG (1) SG11201908407VA (zh)
TW (1) TWI741179B (zh)
WO (1) WO2018204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7513B2 (en) 2017-01-06 2019-10-15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Common phase error (CPE) compensation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FDM) symbo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771078B (zh) 2017-04-03 2022-04-15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 测量基于ptrs端口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
US10841925B2 (en) 2017-05-05 2020-11-17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performs beam reporting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trics
US10469298B2 (en) * 2017-05-12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asing reference signal dens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951300B2 (en) 2017-08-11 2021-03-16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beam management and recovery
EP4005108A1 (en) * 2019-07-31 2022-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nimizing block error rate (bler) associated with a beam switch
US20220330038A1 (en) * 2019-09-05 2022-10-1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termining an antenna panel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EP4038759A4 (en) * 2019-09-30 2023-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BEAM VECTOR SELECTION
US11672006B2 (en) * 2020-02-21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e 3 repetition with receive beam sweep and associated beam refinement for message 4
CN112583471B (zh) * 2020-12-15 2022-08-12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卫星通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3232885A1 (en) * 2022-05-31 2023-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device oper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1646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Mediatek, Inc. Signaling Methods for UE-Specific Dynamic Downlink Scheduler in OFDMA Systems
CN103378892A (zh) * 2012-04-28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通信系统波束对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43338A1 (en) * 2012-06-21 2013-12-26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Efficient adaptable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with agile beamforming
WO2015024204A1 (zh) * 2013-08-20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50229385A1 (en) * 2011-10-28 2015-08-13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lection for a multibeam, multi-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608910B2 (en) * 2012-10-26 2017-03-28 Intel Corporati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RA) for a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acknowledge (HARQ-ACK)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31333B1 (ko) * 2009-03-25 2017-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537702B2 (en) * 2009-06-23 2013-09-17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downlink signaling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3033715A2 (en) * 2011-09-02 2013-03-07 Dali Systems Co. Ltd. Software configurab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uplink noise
US9538410B2 (en) * 2012-03-22 2017-0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US20130286960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KR101995266B1 (ko) * 2012-08-17 2019-07-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85003B1 (ko) * 2013-04-30 2020-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최적의 송수신 빔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JP6227277B2 (ja) * 2013-05-09 2017-11-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US9549394B2 (en) * 2014-02-28 2017-01-17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proximity discovery
US9876549B2 (en) * 2014-05-23 2018-01-23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efficient beam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network control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US9414285B2 (en) 2014-06-30 2016-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beam trai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853707B2 (en) * 2014-09-16 2017-12-26 Mediatek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US10056958B2 (en) * 2014-10-27 2018-08-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in mmWave wireless LAN systems
WO2016127403A1 (en) 2015-02-13 2016-08-1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ndling of intermittent disconnection in a millimeter wave (mmw) system
US9847862B2 (en) * 2015-03-14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iprocal channe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multiplexing
US20170230869A1 (en) 2016-02-10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lection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based mobility
WO2017164933A1 (en) 2016-03-21 2017-09-28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m management for dual transmission point hybrid beamforming systems in 5g
US11038557B2 (en) 2016-03-31 2021-06-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069555B2 (en) 2016-04-13 2018-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EP3261267A1 (en) * 2016-06-24 2017-12-2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ue (user equipment)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96889B (zh) * 2017-03-30 2021-09-10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波束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与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1646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Mediatek, Inc. Signaling Methods for UE-Specific Dynamic Downlink Scheduler in OFDMA Systems
US20150229385A1 (en) * 2011-10-28 2015-08-13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lection for a multibeam, multi-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378892A (zh) * 2012-04-28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通信系统波束对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343338A1 (en) * 2012-06-21 2013-12-26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Efficient adaptable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with agile beamforming
US9608910B2 (en) * 2012-10-26 2017-03-28 Intel Corporati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RA) for a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acknowledge (HARQ-ACK) transmission
WO2015024204A1 (zh) * 2013-08-20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19827A1 (en) 2020-03-11
BR112019022198A2 (pt) 2020-05-12
CN110546895A (zh) 2019-12-06
TW201844047A (zh) 2018-12-16
WO2018204208A1 (en) 2018-11-08
KR102227926B1 (ko) 2021-03-12
SG11201908407VA (en) 2019-11-28
KR20190141233A (ko) 2019-12-23
CN110546895B (zh) 2023-04-11
JP2020519117A (ja) 2020-06-25
US20180317214A1 (en) 2018-11-01
US10743319B2 (en) 2020-08-11
JP7175918B2 (ja) 202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1179B (zh) 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和裝置
TWI743276B (zh) 多波束操作中的參考信號量測濾波
TWI736825B (zh) 利用頻寬部分(bwp)切換的操作
US10951376B2 (en) Signaling beamform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EP3580958B9 (en) Initiation of 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quality of initial access signals
US11265880B2 (en) Beam sets for cell and beam mobility
EP3593478B1 (en) Nr uplink transmit beam selection based on pdcch/pdsch receive beams
TWI750283B (zh) 接收波束改變指示的使用者設備報告
US20180139791A1 (en) Methods for beam recovery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WO2019089805A1 (en) Aggressive beam selection during handover proced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