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6016B -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6016B
TWI736016B TW108140888A TW108140888A TWI736016B TW I736016 B TWI736016 B TW I736016B TW 108140888 A TW108140888 A TW 108140888A TW 108140888 A TW108140888 A TW 108140888A TW I736016 B TWI736016 B TW I7360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storage
operating system
file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9203A (zh
Inventor
陳明勝
Original Assignee
宜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宜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宜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0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6016B/zh
Priority to US16/835,817 priority patent/US1123188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19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6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60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a user or administra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52Erasing, e.g. deleting, data cleaning, moving of data to a wastebask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資料儲存裝置,其包括一資料儲存單元及一微處理器,資料儲存單元包括一控制器及複數個快閃記憶體,微處理器安裝一作業系統且透過一資料傳輸介面連接資料儲存單元,作業系統建置一檔案系統及一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微處理器的作業系統透過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對於資料儲存單元執行一資料存取的操作,以取得一原始資料,作業系統中的檔案系統對於原始資料進行一檔案解析程序,以解析出原始資料的一檔案資訊,於此,在資料儲存裝置的微處理器中建置作業系統,使得資料儲存裝置能夠自我存取快閃記憶體的檔案資料。

Description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資料儲存裝置,尤指一種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隨著資料儲存的需求,資料儲存裝置(Solid State Drive,SSD),常被主機應用於儲存重要的資料。請參閱第1圖,為傳統資料儲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傳統的資料儲存裝置10包括一控制器11、複數個快閃記憶體13及一資料傳輸介面15。控制器11連接快閃記憶體13及資料傳輸介面15。
資料儲存裝置10透過資料傳輸介面15與一主機20連接。資料傳輸介面15為一作業系統常用的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如符合於SATA或PCIe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當主機20的作業系統21欲對於資料儲存裝置10存取資料時,經由一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23(如SATA或PCIe驅動程式)發出一存取命令(如讀取/寫入命令)至資料儲存裝置10,則,資料儲存裝置10的控制器11收到存取命令後,將對於快閃記憶體13進行資料的存取。
主機20的作業系統21通常會建置有一檔案系統22,其為作業系統的子系統。檔案系統22以檔案形式將資料儲存在資料儲存裝置10中或以檔案形式從資料儲存裝置10中讀出資料。當主機20的作業系統21對於資料儲存裝置10存取資料時,其所存取的資料為一原始資料(raw data)的形式,作業系統21將會透過檔案系統22對於所存取的原始資料進行一檔案資訊的解析,例如:解析原始資料的檔案名稱、檔案型態或檔案屬性,以便對於解析後的原始資料進行檔案的管理或操作。
再者,傳統的資料儲存裝置10之控制器11通常未安裝有作業系統,因此,在資料存取的過程中,只能對於原始資料進行存取,無法進一步對於存取的原始資料進行檔案的解析。再或者,假如資料儲存裝置10之控制器11安裝有作業系統,然而,控制器11與快閃記憶體13間的資料傳輸介面為一非作業系統常用的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如SPI、I2C或UART的資料傳輸介面,為了讓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可以解析控制器11與快閃記憶體13間所傳輸資料的檔案資訊,工程人員還要額外在作業系統的檔案系統撰寫及建置非標準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如此方式不僅複雜且存取效率極低。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其包括一具有作業系統的微處理器及一資料儲存單元,資料儲存單元包括一控制器及複數個快閃記憶體,資料儲存裝置能夠利用微處理器的作業系統存取快閃記憶體中的資料且對於存取出的資料進行檔案資訊的解析,以便實現自我存取檔案資料之目的。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資料儲存裝置連接一主機,主機的作業系統能夠對於資料儲存裝置的快閃記憶體中的資料進行存取,再者,當主機的作業系統異常時,一遠端的管理平台的管理者能夠透過資料儲存裝置的微處理器的作業系統對於主機的作業系統執行修護的操作,以使主機的作業系統能夠重新正常的運作。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其微處理器透過一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連接資料儲存單元,以使微處理器能夠高速存取資料儲存單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包括:一資料儲存單元,包括一控制器及複數個快閃記憶體,控制器連接快閃記憶體;及一微處理器,安裝有一第一作業系統且透過一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連接資料儲存單元,資料儲存單元及微處理器之間經由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傳輸資料,其中第一作業系統包括有一第一檔案系統,第一檔案系統建置有一有關於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其中,微處理器的第一作業系統透過驅動程式對於資料儲存單元執行一資料存取的操作,以取得一原始資料,微處理器的第一作業系統中的第一檔案系統對於原始資料進行一檔案解析程序,以解析出原始資料的一檔案資訊。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更包括有一設置在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一通道中的切換器,微處理器或控制器用以控制切換器的切換以決定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通道導通在資料儲存單元與微處理器間或導通在資料儲存單元與一主機間;其中主機安裝有一第二作業系統,第二作業系統包括有一第二檔案系統,第二檔案系統建置有關於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當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通道導通在資料儲存單元與主機間時,主機的第二作業系統透過驅動程式對於資料儲存單元執行資料存取的操作,以獲得原始資料,主機的第二作業系統中的第二檔案系統對於所存取出的原始資料進行資料檔案的解析程序,以解析出原始資料的檔案資訊。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當微處理器或控制器發出一第一準位訊號至切換器時,切換器導通資料儲存單元與主機間之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通道;當微處理器或控制器發出一第二準位訊號至切換器時,切換器導通資料儲存單元與微處理器間之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通道。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作業系統為一嵌入式的作業系統。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檔案系統為一FAT、NTFS或exFAT 格式的檔案系統。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為一符合於SATA或PCIe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切換器為一SATA資料傳輸介面或PCIe資料傳輸介面的通道切換器。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資料儲存裝置包括一網路通訊元件,資料儲存裝置的微處理器透過網路通訊元件網路連線一管理平台,當管理平台發出一資料存取請求至資料儲存裝置時,微處理器的第一作業系統根據資料存取請求透過驅動程式發出一對應的存取命令至控制器,且在執行存取命令的過程中取得關聯於資料存取請求的原始資料,微處理器的第一作業系統中的第一檔案系統對於關聯於資料存取請求的原始資料進行檔案解析程序,以解析出原始資料的檔案資訊。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網路通訊元件為一WiFi通訊元件、一乙太網路通訊元件或一4G或5G通訊元件。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資料儲存裝置透過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連接一主機,主機安裝一第二作業系統在資料儲存裝置的資料儲存單元的快閃記憶體中,第二作業系統包括有一第二檔案系統,第二檔案系統建置有關於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當主機的第二作業系統損壞時,管理平台發出一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至資料儲存裝置,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包含有一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當資料儲存裝置收到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時,微處理器的第一作業系統向控制器發出一修護作業系統資料的存取命令,第一檔案系統解析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之檔案資訊以解析出一系統還原檔案,控制器根據於修護作業系統資料的存取命令以利用系統還原檔案修護儲存在快閃記憶體中的第二作業系統。
請參閱第2圖,分別為本發明資料儲存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本發明資料儲存裝置30亦可為一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SSD),其包括有一微處理器31、一資料儲存單元33及一資料傳輸介面35。資料儲存單元33包括一控制器331及複數個快閃記憶體333,控制器331透過一串列式傳輸介面,如SPI、I2C、UART串列式傳輸介面,連接快閃記憶體353。微處理器31透過資料傳輸介面35連接資料儲存單元33。本發明資料傳輸介面35亦可為作業系統常用的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且為一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如符合於SATA或PCIe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
在本發明中,微處理器31安裝有一第一作業系統311。第一作業系統311亦可為一嵌入式作業系統,如Linux或RTOX架構的作業系統。第一作業系統311包括有一第一檔案系統312,其亦可為FAT、NTFS或exFAT 格式的檔案系統。並且,第一檔案系統312係建置有一有關於資料傳輸介面35的驅動程式313。
當資料儲存裝置30的微處理器31收到一外部的資料存取請求501時,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將會經由驅動程式313發出一存取命令(如讀取/寫入命令)至控制器331。控制器331根據於存取命令以對於快閃記憶體333執行一資料存取的操作。在資料存取的操作過程中,控制器331與微處理器31間的資料傳輸介面35將會傳輸一與資料存取請求501相關的原始資料(raw data)。第一檔案系統312將會對於原始資料進行一檔案的解析程序,以解析出原始資料的一檔案資訊,例如: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原始資料的檔案名稱、檔案型態或檔案屬性。於此,第一作業系統311透過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所存取的原始資料,而後以對於原始資料進行檔案的管理或檔案的操作。
資料儲存裝置30更包括一網路通訊元件39。微處理器31透過網路通訊元件39網路連線管理平台50。管理平台50亦可為一內網的管理平台或一雲端的管理平台。網路通訊元件39為一WiFi通訊元件、一乙太網路通訊元件或一4G或5G通訊元件。上述的資料存取請求501亦可為管理平台50所發出。
本發明一應用實施例中,管理平台50所發出的資料存取請求501為一更新系統資料或更新韌體資料的存取請求,且資料存取請求501包括有一用以系統更新或韌體更新的原始資料。當資料儲存裝置30的微處理器31收到資料存取請求501時,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向控制器331發出一更新系統資料或更新韌體資料的存取命令,且利用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系統更新或韌體更新的原始資料之檔案資訊。在解析出系統更新或韌體更新的資料檔案後,第一作業系統311利用系統更新或韌體更新的資料檔案以更新儲存在資料儲存單元33的系統資料或韌體資料。
本發明又一應用實施例中,管理平台50所發出的資料存取請求501為一讀取資料儲存裝置30之健康度資料的存取請求。當資料儲存裝置30的微處理器31收到資料存取請求501時,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向控制器331發出一健康度資料的讀取命令,第一作業系統311將透過控制器331從快閃記憶體333讀取出一健康度的原始資料,且利用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出健康度的原始資料的檔案資訊。在解析出健康度的資料檔案後,第一作業系統311透過網路通訊元件39傳輸健康度的資料檔案至管理平台50。再者,控制器331在對於快閃記憶體333進行讀寫的操作過程中,將會記錄一些健康度的相關資料,例如:原始比特誤碼率(Raw Bit Error Rate,RBER)、寫入/抹除次數(P/E cycle)、平均抹除次數(average erase count)、損壞區塊數量(later bad block count)、編程失敗區塊次數(program fail count)、意外失電次數(unexpected power loss)等等,並將這些健康度的相關資料儲存在快閃記憶體333中。而後,管理平台50欲得知資料儲存裝置30的健康度狀態時,即可透過第一作業系統311從快閃記憶體333中讀取出健康度的資料檔案。
本發明又一應用實施例中,管理平台50所發出的資料存取請求501為一執行TRIM功能的資料存取請求。TRIM功能為一建置在資料儲存裝置30中且可以優化資料儲存裝置30執行垃圾資料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程序的功能。當資料儲存裝置30的微處理器31收到資料存取請求501時,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啟動資料儲存裝置30的TRIM功能,向控制器331發出一TRIM功能的資料存取命令。則,控制器331根據於TRIM功能的資料存取命令對於快閃記憶體333的資料區塊執行一垃圾資料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程序,以將儲存在資料區塊中的無效資料主動地抹除或將儲存在資料區塊中的有效資料主動地搬移至其他的資料區塊。並且,在執行垃圾資料回收程序的過程中,第一作業系統311利用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無效資料及有效資料的檔案資訊,以將無效資料的檔案進行抹除或將有效資料的檔案集中在連續的資料區塊中。則,資料儲存裝置30經由TRIM功能的執行,以便提升資料儲存裝置30的存取效率。
上述應用實施例,僅是本發明部分實施態樣,實際應用時,管理平台50可以發出各式各樣的資料存取請求501至資料儲存裝置30,以使資料儲存裝置30之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根據於資料存取請求501執行特定的操作且利用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執行特定的操作時所存取的資料的檔案資訊。
資料儲存裝置30進一步透過資料傳輸介面35連接一主機40。主機40為一具備有網路通訊功能的電腦主機,且網路連線管理平台50。主機40安裝有一第二作業系統41。第二作業系統41亦可為Microsoft Windows或Apple Mac OS。第二作業系統41建置一第二檔案系統42,其亦可為FAT、NTFS或exFAT 格式的檔案系統。同樣地,第二檔案系統42也建置有關於資料傳輸介面35的驅動程式351。在本發明中,主機40係可以接收管理平台50所發出的資料存取請求501,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可以根據於資料存取請求501對於資料儲存裝置30的資料儲存單元33執行資料存取的操作。
進一步地,資料傳輸介面35之通道中設置有一切換器37。切換器37為一SATA資料傳輸介面或PCIe資料傳輸介面的通道切換器。微處理器31透過控制切換器37的切換,以決定由由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存取資料儲存單元33的資料或由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存取資料儲存單元33的資料。經由參閱第3圖,當主機40正常運作時,微處理器31發出一第一準位訊號(L)至切換器37,切換器37導通資料儲存單元33與主機40間之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當資料儲存單元33與主機40間之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導通時,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根據於資料存取請求501以經由驅動程式351發出一存取命令至控制器331,控制器331根據於存取命令對於快閃記憶體333執行一資料存取的操作。在資料存取的操作過程中,控制器331與主機40間的資料傳輸介面35將會傳輸一與資料存取請求501相關的原始資料(raw data),第二檔案系統42將會對於原始資料進行檔案的解析程序,以解析出原始資料的檔案資訊。而後,第二作業系統41對於解析後的原始資料進行檔案的管理或檔案的操作。於此,第二作業系統41根據於上述各種應用實施例的資料存取請求501,以對於資料儲存裝置30的資料儲存單元33執行資料存取的操作。
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資料儲存裝置30為一主機40儲存資料的主硬碟,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將安裝在資料儲存裝置30之資料儲存單元33的快閃記憶體333中。當主機40發生異常狀況時,如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損壞時,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將接手資料儲存單元33的資料存取。微處理器31發出一第二準位訊號(H)至切換器37,切換器37導通資料儲存單元33與微處理器31間之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則,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根據於資料存取請求501,以對於資料儲存裝置30的資料儲存單元33執行資料存取的操作。再者,本發明第3圖實施例,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切換係由微處理器31來決定。或者,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切換也可由控制器331來決定,控制器331亦可發出第一準位訊號(L)或第二準位訊號(H)至切換器37,以導通資料儲存單元33與微處理器31間之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或導通資料儲存單元33與主機40間之資料傳輸介面35的通道。
接續,當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異常時,管理平台50亦可向微處理器31發出一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501,且資料存取請求501包括有一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當資料儲存裝置30的微處理器31收到資料存取請求501時,微處理器31的第一作業系統311向控制器331發出一修護作業系統資料的存取命令,且利用第一檔案系統312解析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之檔案資訊以取得一系統還原檔案。之後,控制器331根據於修護作業系統資料的存取命令,以利用系統還原檔案修護儲存在資料儲存單元33的快閃記憶體333中之第二作業系統41。當主機40的第二作業系統41被修護後,主機40即可對於資料儲存裝置30的資料儲存單元33再度執行資料存取的操作。再者,系統還原檔案係為一大資料量的檔案,微處理器31透過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35連接控制器331,以便控制器331能夠快速接收微處理器31所傳送的系統還原檔案而修護快閃記憶體333中的第二作業系統41。於此,微處理器31透過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35連接資料儲存單元33,以使微處理器31能夠高速存取資料儲存單元33。
綜合上述,本發明資料儲存裝置30增設一具備作業系統311的微處理器31,資料儲存裝置30能夠利用微處理器31的作業系統311存取快閃記憶體333中的資料且對於存取出的資料進行檔案資訊的解析,以便實現自我存取檔案資料之目的。再者,當主機40的作業系統41異常時,遠端的管理平台50的管理者能夠透過資料儲存裝置30的微處理器312的作業系統311協助修護主機40的作業系統41,以使主機40的作業系統41能夠重新正常的運作。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     資料儲存裝置                          11     控制器 13     快閃記憶體                              15     資料傳輸介面 20     主機                                          21     作業系統 22     檔案系統                                  23     驅動程式 30     資料儲存裝置                          31     微處理器 311   第一作業系統                          312   第一檔案系統 33     資料儲存單元                          331   控制器 333   快閃記憶體                              35    資料傳輸介面 351   驅動程式                                  37     切換器 39     網路通訊元件                          40     主機 41     第二作業系統                          42     第二檔案系統 50     管理平台                                  501   資料存取請求
第1圖:傳統資料儲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資料儲存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資料儲存裝置之資料傳輸介面之通道切換的示意圖。
20     主機                                    21     作業系統 22     檔案系統                            23     驅動程式 30     資料儲存裝置                    31     微處理器 311   第一作業系統                    312   第一檔案系統 33     資料儲存單元                    331   控制器 333   快閃記憶體                        35    資料傳輸介面 351   驅動程式                            37     切換器 39     網路通訊元件                    40     主機 41     第二作業系統                    42     第二檔案系統 50     管理平台                            501   資料存取請求

Claims (10)

  1. 一種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包括:一資料儲存單元,包括一控制器及複數個快閃記憶體,該控制器連接該快閃記憶體;及一微處理器,安裝有一第一作業系統且透過一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連接該資料儲存單元,該資料儲存單元及該微處理器之間經由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傳輸資料,其中該第一作業系統包括有一第一檔案系統,該第一檔案系統建置有一有關於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其中,該微處理器的該第一作業系統透過該驅動程式對於該資料儲存單元執行一資料存取的操作,以取得一原始資料,該微處理器的該第一作業系統中的該第一檔案系統對於該原始資料進行一檔案解析程序,以解析出該原始資料的一檔案資訊,該第一作業系統將對於解析後的該原始資料進行檔案的管理或操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更包括有一設置在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一通道中的切換器,該微處理器或該控制器用以控制該切換器的切換以決定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該通道導通在該資料儲存單元與該微處理器間或導通在該資料儲存單元與一主機間;其中該主機安裝有一第二作業系統,該第二作業系統包括有一第二檔案系統,該第二檔案系統建置有該關於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當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該通道導通在該資料儲存單元與該主機間時,該主機的該第二作業系統透過該驅動程式對於該資料儲存單元執行該資料存取的操作,以獲得該原始資料,該主機的該第二作業系統中的該第二檔案系統對於所存取出的該原始資料進行該資料檔案的解析程序,以解析出該原始資料的該檔案資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當該微處理器或該控制器發出一第一準位訊號至該切換器時,該切換器導通該資料儲存單元與該主機間之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該通道;當該微處理器或該控制器發出一第二準位訊號至該切換器時,該切換器導通該資料儲存單元與該微處理器間之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之該通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第一作業系統為一嵌入式的作業系統。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第一檔案系統為一FAT、NTFS或exFAT格式的檔案系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為一符合於SATA或PCIe標準規範的資料傳輸介面。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切換器為一SATA資料傳輸介面或PCIe資料傳輸介面的通道切換器。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資料儲存裝置包括一網路通訊元件,該資料儲存裝置的該微處理器透過該網路通訊元件網路連線一管理平台,當該管理平台發出一資料存取請求至該資料儲存裝置時,該微處理器的該第一作業系統根據該資料存取請求透過該驅動程式發出一對應的存取命令至該控制器,且在執行該存取命令的過程中取得關聯於該資料存取請求的該原始資料,該微處理器的該第一作業系統中的該第一檔案系統對於關聯於該資料存取請求的該原始資料進行該檔案解析程序,以解析出該原始資料的該檔案資訊。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資料儲存裝置透過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連接一主機,該主機安裝一第二作業系統在該資料儲存裝置的該資料儲存單元的該快閃記憶體中,該第二 作業系統包括有一第二檔案系統,該第二檔案系統建置有該關於該高速的資料傳輸介面的驅動程式,當該主機的該第二作業系統損壞時,該管理平台發出一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至該資料儲存裝置,該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包含有一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當該資料儲存裝置收到該修護作業系統的資料存取請求時,該微處理器的該第一作業系統向該控制器發出一修護作業系統資料的存取命令,該第一檔案系統解析該系統還原的原始資料之該檔案資訊以解析出一系統還原檔案,該控制器根據於該修護作業系統資料的存取命令以利用該系統還原檔案修護儲存在該快閃記憶體中的該第二作業系統。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資料儲存裝置,其中該網路通訊元件為一WiFi通訊元件、一乙太網路通訊元件或一4G或5G通訊元件。
TW108140888A 2019-11-11 2019-11-11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TWI736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888A TWI736016B (zh) 2019-11-11 2019-11-11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US16/835,817 US11231880B2 (en) 2019-11-11 2020-03-31 Data storage device capable of self-accessing data fi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888A TWI736016B (zh) 2019-11-11 2019-11-11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203A TW202119203A (zh) 2021-05-16
TWI736016B true TWI736016B (zh) 2021-08-11

Family

ID=7584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888A TWI736016B (zh) 2019-11-11 2019-11-11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1880B2 (zh)
TW (1) TWI7360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17663A (en) * 2004-07-12 2006-06-01 Toshiba Kk Storage device and host apparatus
TW200935862A (en) * 2008-02-15 2009-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966176B2 (en) * 2010-05-27 2015-02-24 Sandisk Il Ltd. Memory management storage to a hos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9848B2 (en) * 2006-07-26 2012-05-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 and access device
US8250245B2 (en) * 2007-04-05 2012-08-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it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when connected to a host device
US9405939B2 (en) * 2008-10-07 2016-08-02 Arm Limited Data processing on a non-volatile mass storage device
US20110078375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Keir Shepherd Data storage
US10860223B1 (en) * 2019-07-18 2020-12-0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by decoupling computation and network tas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17663A (en) * 2004-07-12 2006-06-01 Toshiba Kk Storage device and host apparatus
TWI317064B (en) * 2004-07-12 2009-11-11 Toshiba Kk Storage device and host apparatus
TW200935862A (en) * 2008-02-15 2009-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966176B2 (en) * 2010-05-27 2015-02-24 Sandisk Il Ltd. Memory management storage to a hos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31880B2 (en) 2022-01-25
TW202119203A (zh) 2021-05-16
US20210141563A1 (en) 2021-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1734B2 (en) Storage control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recovery program, and method
JP4634157B2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TWI432987B (zh) 記憶體儲存裝置、其記憶體控制器與病毒掃描方法
US9164840B2 (en) Managing a solid state drive (‘SSD’) in a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rives (‘RAID’)
US11500707B2 (en) Controller, memory controlle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ontroller
US20170139605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11137918B1 (en) Administr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storage system
US20160239207A1 (en)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US8095820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the same
US9798604B2 (en) Firmware dump collection from primary system dump device adapter
CN110989927B (zh) 具备有可自我存取档案数据能力的数据储存装置
JP2008097605A (ja) セクタ・サイズ変換のために不揮発性データ関数を内部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310740B2 (en) Aligning memory access operations to a geometry of a storage device
US20210255794A1 (en) Optimizing Data Write Size Using Storage Device Geometry
TWI736016B (zh) 具備有可自我存取檔案資料能力的資料儲存裝置
KR102277731B1 (ko) 스토리지 시스템의 구동 방법 및 스토리지 컨트롤러
US200900493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Harden an Internal Non-Volatile Data Function for Sector Size Conversion
WO2014010077A1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方法及び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852293B2 (en) Antivirus scan during a data scrub operation
US2017020617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639417B2 (en)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10064240A1 (en) Data storage system having dual channels
JP2007140726A (ja) ディスクコントローラ
EP3314389B1 (en) Aligning memory access operations to a geometry of a storage device
US20140297942A1 (en) Data cache for a storage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