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5272B -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 Google Patents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5272B
TWI735272B TW109122079A TW109122079A TWI735272B TW I735272 B TWI735272 B TW I735272B TW 109122079 A TW109122079 A TW 109122079A TW 109122079 A TW109122079 A TW 109122079A TW I735272 B TWI735272 B TW I7352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magnetic member
board
actuation area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2114A (zh
Inventor
潘美玉
吳易倩
吳玟瑩
陳育琳
湯容菁
項薇
簡卉妍
許芷嫣
楊芷妮
鍾慧秋
林珈羽
陳芊蓉
Original Assignee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9122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527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5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527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11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一種輪椅拼桌板適用於一輪椅使用者,該輪椅拼桌板包括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及三對接機構。該第二板體能翻折地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板體包括一第二表面,及三位於該第二表面的作動區。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在一開啟位置時,該作動區顯露於該輪椅使用者的視線內。該等對接機構鄰近設置於該第二板體周圍。當該輪椅拼桌板與另一輪椅拼桌板相對接後,該輪椅使用者透過顯露於其視線內的該作動區,來控制所對應的該對接機構,藉此以自主完成與另一輪椅使用者的輪椅拼桌板相固接或解鎖分離的動作。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具有該輪椅拼桌板的輪椅。

Description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桌板及一種移動工具,特別是指一種能讓輪椅使用者自立支援照顧及兼具社交互動的輪椅拼桌板,以及具有該輪椅拼桌板的輪椅。
「自立支援照護」精神近幾年已被照護機構重視且納為官方長照目標,目的是為了維護被照顧者生活的品質與尊嚴,其執行重點包含:讓被照顧者做他自己其實有能力可以做的事;幫助被照顧者達成他想要的目標,過他想要的生活;讓被照顧者可以自理生活,而非僅僅是仰賴他人照顧。
現有輪椅桌板通常是設置在輪椅兩扶手上的一塊板體,其缺點是材質普遍偏重或使用面積偏小或僅供輪椅使用者自身使用,其中為了改善使用面積偏小問題,創作人曾發想不如讓兩輪椅使用者在社交過程中,讓各自的輪椅桌板對向接合,藉此透過共享彼此桌板以增加使用面積,然而,為達成桌板擴增目的且還需兼具不占用到使用面積的條件下,現有用來擴增桌板接合的插梢,是設置於輪椅使用者視線內無法可見的桌板底面,這並 不利輪椅使用者自行操作,所以輪椅使用者實際上還是會請求他人協助,另外,此種輪椅桌板由於只能與一位對向輪椅使用者的桌板接合,故也限縮輪椅使用者共享桌面的參與人數。
綜上所述,此種輪椅桌板並不符合自立支援照護的精神,確實有改進之必要。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促進輪椅使用者落實自立支援照顧的輪椅拼桌板。
於是,本發明輪椅拼桌板適用於一輪椅使用者,該輪椅拼桌板包括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及至少一對接機構。
該第一板體包括面向該輪椅使用者的一第一表面。該第二板體能翻折地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板體包括一第一側面、一第二側面、一連接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的第三側面、一連接該第三側面的第二表面,及至少一位於該第二表面的作動區。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在一開啟位置時,該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側面之間,該作動區顯露於該輪椅使用者的視線內。
該對接機構鄰近設置於該第二板體的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側面與該第三側面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該對接機構包括一公 連接件與一母連接件,該公連接件與該母連接件和另一輪椅拼桌板的對接機構的母連接件與公連接件彼此相對應。
其中,當該輪椅拼桌板與另一輪椅拼桌板相對接後,該輪椅使用者透過顯露於其視線內的該作動區,來控制該公連接件與該母連接件的其中一個,藉此以自主完成與另一輪椅使用者的輪椅拼桌板相固接或解鎖分離的動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該輪椅拼桌板的輪椅。
於是,本發明輪椅適用於一輪椅使用者,該輪椅包含二扶手,及一如前述所述的輪椅拼桌板,該輪椅拼桌板設置於該等扶手。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提供該輪椅使用者目視可及的該作動區,藉此使該輪椅使用者確實能不假他人之手就可以輕鬆操作完成與他人輪椅拼桌板相固接或解鎖分離的動作,進而落實自立支援照顧的精神。
1:第一板體
11:第一表面
2:第二板體
21:第一側面
22:第二側面
23:第三側面
24:第二表面
25:第三表面
26:作動區
3:對接機構
31:公連接件
311:被動齒輪
312:啟動齒輪
313:第二磁吸件
314:第三磁吸件
315:薄套
316:滑軌
317:推抵部
318:通孔
319:穿孔
32:母連接件
321:接合部
322:第一磁吸件
323:滑槽
324:轉盤
325:桿體
4:拉繩
91:輪椅使用者
92:扶手
93:鉸鏈
93’:鉸鏈
94:畫板
95:拉伸槽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圖;
圖3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剖視示意圖,說明是從圖2中III-III割線所看去的視角;
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公連接件的一示意圖;
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剖視示意圖,說明是從圖2中V-V割線所看去的視角;
圖6是類似於圖5的一視圖,說明該公連接件被推出於一第二板體外;
圖7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圖,說明兩個本發明輪椅拼桌板左右對接的情形;
圖8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例,說明兩個本發明輪椅拼桌板分別設置在輪椅的兩扶手,並與另一輪椅使用者的兩個輪椅拼桌板在對向方向對接;
圖9是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俯視圖;
圖10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剖視示意圖,說明是從圖9中X-X割線方向所看去的視角;
圖11是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一第三實施例的一俯視圖;
圖12是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一第四實施例的一俯視圖,說明一桿體位於一解鎖位置;及
圖13是類似於圖12的一視圖,說明該桿體位於一上鎖位置。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此外圖式中元件的形狀、尺寸、厚度、以及角度等相關參數並未依照比例繪製,其簡化用意僅為方便清楚說明。
參閱圖1、2、3、8,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第一實施例,適用於輪椅使用者91,輪椅拼桌板是設置於輪椅的兩扶手92上,輪椅拼桌板包含第一板體1、第二板體2,及多個對接機構3。
第一板體1包括第一表面11,第二板體2包括第一側面21、第二側面22、第三側面23、第二表面24、第三表面25,及多個作動區26。在輪椅拼桌板翻開使用時,如圖1虛線所示方向翻開,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24是呈現向上面向輪椅使用者91的狀態;因此,在參照圖1、圖2後可知,第一板體1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板體2的第二表面24在輪椅拼桌板尚未翻開使用時,如圖1所示的態樣,第一表面11與第二表面24是彼此相鄰疊合,未外露的,換言之,第一表面11與第二表面24在輪椅拼桌板收合時,也是收合在第一板體1與第二板體2之間,而此時第二板體2的第三表面25可直接當成桌面使用。
第二板體2翻折後由與第一板體1疊合的型態改變為鄰設於第一板體1的型態,依照圖1所示的虛線方向翻折,即呈現如圖1與圖2所顯示的型態變化與差異,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板體2與 第一板體1是透過二鉸鏈93(hinge)來達成可相對翻折的目的,本發明也可採用類似於筆電(notebook)所使用的樞軸結構或其他樞接結構,以使第二板體2相對第一板體1在0至180度之間具有一種或多種角度的開合效果,如此輪椅使用者91便能視需求調整第二板體2與第一板體1之間的接合角度,須注意的是,只要能達成第二板體2相對第一板體1翻折的目的,並不需以上述舉例說明的結構為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為使輪椅使用者91能夠獲得最大的桌面使用面積及效率,所述的鉸鏈93較佳的態樣是設置在與輪椅使用者91進行操作桌面對應的另一表面上,也就是與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24相對應的表面,通常而言,指的就是輪椅拼桌板開啟時的背表面,其因在於本發明的輪椅拼桌板主要是提供給有肢體障礙的人士使用,輪椅使用者91通常除了無法自由行走外,更可能同時也具有肢體、身體上移動的困難,因此,當鉸鏈93設置在與輪椅使用者91進行操作桌面對應的另一表面上,輪椅使用者91在使用輪椅拼桌板時,不會因為桌面上的鉸鏈93而受到阻礙,藉以提供輪椅使用者91具有更大使用的桌面有效面積,更降低因障礙而導致頻繁失誤的挫敗感。
更詳細來說,當第二板體2相對於第一板體1翻轉超過90度以上時,第三側面23是最遠離輪椅使用者91的外側表面,其 連接第一側面21與第二側面22,同時也連接第二表面24與第三表面25,第三表面25相對應地相反於第二表面24設置,所述作動區26位於第二表面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作動區26均為半弧形開口。
當第二板體2相對於第一板體1在完全開啟位置時,也就是第一板體1與第二板體2的開啟角度達到180度時,第二表面24與第一表面11呈現為同一平面的型態,使得位於第二表面24的作動區26顯露於輪椅使用者91的視線內(如圖2),值得一提,第二板體2能另外設有拉繩4,其位置設置舉例來說是連接於第二表面24的雙外角,且長度朝第一板體1方向延伸且靠近使用者側,如此輪椅使用者91也可以透過拉動拉繩4而帶動第二板體2相對於第一板體1收合;當第二板體2相對於第一板體1在閉合位置時,所述作動區26不顯露於外(如圖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體1與第二板體2的其中一個,可再進一步透過圖2中鉸鏈93’的設置,而具有左右對折功能,如此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經由兩次對折後(以圖2為例,輪椅拼桌板是先前後對折再左右對折),可獲得較小的收摺面積,以方便收納於扶手92的外側,較佳地,當所述拉繩4具有一定長度時,輪椅使用者91也能通過拉動拉繩4將本發明輪椅拼桌板自扶手92收納側取出,以落實自立支援照顧。需說明的是,除了鉸鏈形式之外,更可以利用如本案所述之公、母連接件的方式(如圖 8之態樣)而具有左右對折功能,當然,本案並不侷限左右對折的方式,任何能夠達到使桌板的左右兩側對折的結構,均不超出本案申請專利範圍。
所述對接機構3分別設置於第二板體2的第一側面21、第二側面22與第三側面23。
所述對接機構3包括公連接件31與母連接件32,所述對接機構3的公連接件31與母連接件32的位置和另一輪椅拼桌板的對接機構3的母連接件32與公連接件31的位置彼此相對應。
參閱圖1、3,母連接件32包括接合部321,及第一磁吸件322。第一磁吸件322位於接合部321。母連接件32的接合部321具有呈相對設置的滑槽323。
參閱圖1、3、4、5,公連接件31包括相嚙合的被動齒輪311與啟動齒輪312、第二磁吸件313、第三磁吸件314、薄套315、滑軌316,及推抵部317。
啟動齒輪312具有位於齒面與圓心之間的通孔318。
第二磁吸件313與第三磁吸件314設置於被動齒輪311上,第二磁吸件313與所對應的第三磁吸件314彼此呈角度設置,舉例來說,兩者可以配合本發明的作動區26為半弧形開口而呈180度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22與第二磁吸件313分別為異極性相吸的磁鐵,第一磁吸件322與第三磁吸件314分別為 同極性相斥的磁鐵,舉例來說,第一磁吸件322的磁極為N極,第二磁吸件313的磁極為S極,第三磁吸件314的磁極為N極。
薄套315用以包覆所對應的被動齒輪311、啟動齒輪312、第二磁吸件313與第三磁吸件314。所述推抵部317連通部分第三表面25。公連接件31的所述滑軌316分別設置於薄套315兩相反側,所述滑軌316分別容設於所對應的滑槽323。
參閱圖1、6、7,以下就本發明輪椅拼桌板擴增接合的使用方式進行說明,當輪椅使用者91欲左右對接另一輪椅使用者91的輪椅拼桌板時,輪椅使用者91先是通過推抵其左右方向上的推抵部317,藉此使其所對應的公連接件31橫向伸出於第二板體2外,此時被推動的公連接件31的啟動齒輪312,其通孔318會連通所對應的作動區26;接著掀開第二板體2,輪椅使用者91透過工具,例如但不限於棒狀物、條狀物、錐狀物...等,常見且便於取得的工具可例如為筆、木桿、金屬條...等,將其插入至作動區26內的啟動齒輪312的通孔318,此時,輪椅使用者91通過作動區26來控制啟動齒輪312轉動,進而帶動被動齒輪311轉向而使第二磁吸件313朝外設置,然後輪椅使用者91再移動其所乘坐的輪椅,使其輪椅拼桌板與另一輪椅使用者91的輪椅拼桌板相對接後,第二磁吸件313與第一磁吸件322便會立即相吸接合,如此,輪椅使用者91便能自主完成與另一輪椅使用者91的輪椅拼桌板相 固接的動作。值得一提,輪椅使用者91的輪椅拼桌板也可與一個具有本發明對接機構的桌板相對接組合,由於此過程,輪椅使用者91也是透過自身能力完成擴增接合桌板的動作,故也符合自主支援照顧的精神。
反之,當欲進行分離輪椅拼桌板的動作時,輪椅使用者91再次將工具插入至作動區26內的啟動齒輪312的通孔318,並轉動啟動齒輪312以帶動被動齒輪311轉向,進而使第三磁吸件314朝外設置,此時第三磁吸件314會與另一輪椅拼桌板的第一磁吸件322呈相同極性而彼此互斥,最後輪椅使用者91再移動所乘坐的輪椅,便能自主完成與另一輪椅使用者91的輪椅拼桌板相解鎖分離的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本發明輪椅拼桌板中的任一對接機構3,能與另一輪椅拼桌板的對接機構3彼此位置相對應,即使本發明輪椅拼桌板只有一個對接機構3,也同樣能達成本發明相同目的與功效。
參閱圖8,在應用上可將兩個本發明輪椅拼桌板分別設置在兩扶手92上,所述輪椅拼桌板於不用時能分別收納於兩扶手92的外側,較佳地,所述輪椅拼桌板的兩個第一板體1可分別設計成不同用途,例如:一個是具有畫板94功能,另一個是表面具有拉伸槽95(舉例來說如伸縮傘套的形式可被拉高或壓平)而可供各 類物品,如筆、湯匙、杯子...等置放。由於所述輪椅拼桌板(即一個具有畫板94功能的拼桌板,另一個是表面具有拉伸槽95的拼桌板),兩者是能任意交換地置放於輪椅的左側扶手92或右側扶手92,因此,此設計有利於讓輪椅使用者91根據其慣用手,來調整本發明兩個輪椅拼桌板的擺放位置。
是以,所述位於第二表面24的作動區26,較佳的設置位置,是對應設置在輪椅使用者91觸手可及的位置,以實踐「自立支援照護」的精神與目標,同時,作動區26在第二表面24的設置位置亦必須兼顧與作動區26對應設置的對接機構3的設計便利性、機構有效性,換言之,若作動區26過於遠離第二表面24的邊緣,則可能必須在加大對接機構3中公連接件31與母連接件32的尺寸,或是必須要增加更多的對接機構3以達到穩固連結的效果,在各種考量之下,作動區26應盡可能設置在靠近於第二表面24邊緣但仍在輪椅使用者91觸手可及的位置,當然,作動區26的設置位置可依據不同輪椅使用者91的身形、需求與能力以進行調整與設計。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雖然上述態樣均以第一板體1、第二板體2經過翻折後的使用狀態來說明,但在實際的應用上,本發明輪椅拼桌板亦可在第一板體1、第二板體2彼此疊合的狀態下進行使用,舉例來說,當輪椅使用者91不需要大的桌板, 或是使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輪椅拼桌板可以如圖1所示的態樣,亦即第一板體1與第二板體2疊合的狀態,以供輪椅使用者91使用,更甚者,亦可以藉由不同設計的對接機構3以達到第一板體1與第二板體2在疊合的狀態下,亦可進行不同的輪椅拼桌板彼此拼接的態樣。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再將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優點歸納如下:
一、本發明提供輪椅使用者目視可及的作動區,因此確實能讓該輪椅使用者不假他人之手就可以輕鬆操作完成與他人輪椅拼桌板相固接或解鎖分離的動作,所以確實符合自立支援照顧的精神。
二、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左右兩側與遠離輪椅使用者的一側,三側皆設有對接機構,所以一位輪椅使用者的桌板能同時與二位以上的輪椅使用者的桌板對接,故可大幅擴增輪椅使用者共享桌面的參與人數,兼具社交互動機會。
三、本發明第二板體能相對第一板體折疊的設計,使作動區可以不顯露於外地埋藏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故於平常未翻開使用時,能用來保護控制對接機構的作動區免受外物損壞,同時,也可以避免誤觸作動區而觸發對接機構位移的情形發生。
四、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參閱圖9、10,為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是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
所述對接機構3的母連接件32包括接合部321、轉盤324、第一磁吸件322,及第三磁吸件314。轉盤324位於接合部321,且轉盤324具有位於圓周與圓心之間的通孔318,第一磁吸件322與第三磁吸件314設置於轉盤324,第一磁吸件322與所對應的第三磁吸件314呈角度設置。
所述對接機構3的公連接件31包括第二磁吸件313,第二磁吸件313與所對應的第一磁吸件322彼此呈異極性相吸。第二磁吸件313與所對應的第三磁吸件314彼此呈同極性相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作動區26為半弧形開口,轉盤324的通孔318連通所對應的作動區26,輪椅使用者91通過作動區26來控制所對應的轉盤324轉動。
如此,第二實施例也能達成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功效與目的。
參閱圖11,為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是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
所述對接機構3的母連接件32包括接合部321、桿體325、第一磁吸件322、第三磁吸件314,及通孔318。桿體325鄰近設置於接合部321。第一磁吸件322與第三磁吸件314均設置於桿體325,第一磁吸件322與所對應的第三磁吸件314呈直線設置。第一磁吸件322位於桿體325其中一末端,通孔318位於桿體325另一末端。
公連接件31包括第二磁吸件313。第二磁吸件313與所對應的第一磁吸件322彼此呈異極性相吸。第二磁吸件313與所對應的第三磁吸件314彼此呈同極性相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作動區26為長方形開口。桿體325的通孔318連通所對應的作動區26。輪椅使用者91通過作動區26來控制所對應的桿體325沿直線方向移動,以執行上鎖或解鎖的切換動作。
如此,第三實施例也能達成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功效與目的。
參閱圖12、13,為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的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是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於:
所述對接機構3的母連接件32包括接合部321、桿體325,及通孔318。桿體325鄰近設置於接合部321,通孔318位於桿體325末端。所述對接機構3的公連接件31包括穿孔319。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作動區26為長方形開口,桿體325的通孔318連通所對應的作動區26。輪椅使用者91通過作動區26來控制所對應的桿體325在一個上鎖位置與一個解鎖位置中移動,當桿體325位於上鎖位置時,母連接件32的桿體325插設至公連接件31的穿孔319,藉此使母連接件32與所對應的公連接件31彼此固接;當桿體325位於解鎖位置時,桿體325脫離於穿孔319,此時,母連接件32與所對應的公連接件31彼此呈分離狀態。
如此,第四實施例也能達成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功效與目的。
在本案實施例當中,位於第一側面21、第二側面22、第三側面23上的每一個對接機構3的公連接件31與母連接件32兩者的間距均相同,如此,輪椅使用者們91能視需求,自由地以輪椅拼桌板的第一側面21、或第二側面22、或第三側面23與其他人的輪椅拼桌板的第一側面21或第二側面22、或第三側面23從旁或對向接合,使本發明在使用上更具彈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輪椅拼桌板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本創作所揭露之技術內容並不限於上述之實施例,凡是與本創作所揭露之創作概念及原則相同者,皆落入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需注意的是,元件的定義,例如“第一”和“第二”並不是限定之文字,而是區別性的用語。而本案所用之“包括”或“包含”涵蓋“包括”和“具有”的概念,並表示元件、操作步驟及/或組或上述的組合,並不代表排除或增加的意思。又,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操作之步驟順序並不代表絕對順序。更,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以單數形式提及元件時(例如使用冠詞“一”或“一個”)並不代表“一個且只有一個”而是“一個或多個”。本案所使用的“及/或”是指“及”或“或”,以及“及”和“或”。本案所使用的範圍相關用語係包含全部及/或範圍限定,例如“至少”、“大於”、“小於”、“不超過”等,是指範圍的上限或下限。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第一板體
11:第一表面
2:第二板體
21:第一側面
22:第二側面
23:第三側面
24:第二表面
26:作動區
3:對接機構
318:通孔
4:拉繩
91:輪椅使用者
92:扶手
93:鉸鏈
93’:鉸鏈

Claims (10)

  1. 一種輪椅拼桌板,適用於一輪椅使用者,該輪椅拼桌板包含:
    一第一板體,包括面向該輪椅使用者的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板體,能翻折地設置於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板體包括一第一側面、一第二側面、一連接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的第三側面、一連接該第三側面的第二表面,及至少一位於該第二表面的作動區,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在一開啟位置時,該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側面之間,該作動區顯露於該輪椅使用者的視線內;及
    至少一對接機構,鄰近設置於該第二板體的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側面與該第三側面中的至少其中一個,該對接機構包括一公連接件與一母連接件,該公連接件與該母連接件和另一輪椅拼桌板的對接機構的母連接件與公連接件彼此相對應,其中,當該輪椅拼桌板與另一輪椅拼桌板相對接後,該輪椅使用者透過顯露於其視線內的該作動區,來控制該公連接件與該母連接件的其中一個,藉此以自主完成與另一輪椅使用者的輪椅拼桌板相固接或解鎖分離的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母連接件包括一接合部,及一位於該接合部的第一磁吸件,該公連接件包括相嚙 合的一被動齒輪與一啟動齒輪,及一設置於該被動齒輪的第二磁吸件,該啟動齒輪具有一位於齒面與圓心之間的通孔,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一磁吸件彼此呈異極性相吸,該作動區為半弧形開口,該啟動齒輪的該通孔連通該作動區,該輪椅使用者通過該作動區來控制該啟動齒輪轉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公連接件還包括一設置於該被動齒輪的第三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三磁吸件呈角度設置,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三磁吸件彼此呈同極性相斥。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母連接件的該接合部具有二呈相對設置的滑槽,該公連接件還包括一薄套,及二分別設置於該薄套兩相反側的滑軌,該薄套用以包覆該被動齒輪、該啟動齒輪、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三磁吸件,該等滑軌分別容設於該等滑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母連接件包括一接合部、一位於該接合部的轉盤,及一設置於該轉盤的第一磁吸件,該轉盤具有一位於圓周與圓心之間的通孔,該公連接件包括一第二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一磁吸件彼此呈異極性相吸,該作動區為半弧形開口,該轉盤的該通孔連通該作動區,該輪椅使用者通過該作動區來控制該轉盤轉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第二板體的該作動區為長方形開口,該母連接件包括一接合部、一鄰近設置於該接合部的桿體、一位於該桿體其中一末端的第一磁吸件,及一位於該桿體另一末端的通孔,該桿體的該通孔連通該作動區,該公連接件包括一第二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一磁吸件彼此呈異極性相吸,該輪椅使用者通過該作動區來控制該桿體沿直線方向移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母連接件還包括一位於該桿體的第三磁吸件,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三磁吸件呈直線設置,該第二磁吸件與該第三磁吸件彼此呈同極性相斥。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第二板體還包括一相反於該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該公連接件包括一連通部分該第三表面的推抵部,該輪椅使用者通過推抵該推抵部使該公連接件橫向伸出於該第二板體外。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輪椅拼桌板,其中,該第二板體的該作動區為長方形開口,該母連接件包括一接合部、一鄰近設置於該接合部的桿體,及一位於該桿體末端的通孔,該桿體的該通孔連通該作動區,該公連接件包括一穿孔,該輪椅使用者通過該作動區來控制該桿體在一上鎖位置與一解鎖位置中移動,當該桿體位 於該上鎖位置時,該母連接件的該桿體插設至該公連接件的該穿孔,當該桿體位於該解鎖位置時,該桿體脫離於該穿孔。
  10. 一種輪椅,適用於一輪椅使用者,該輪椅包含:
    二扶手;及
    一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輪椅拼桌板,設置於該等扶手。
TW109122079A 2020-06-30 2020-06-30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TWI735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079A TWI735272B (zh) 2020-06-30 2020-06-30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2079A TWI735272B (zh) 2020-06-30 2020-06-30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5272B true TWI735272B (zh) 2021-08-01
TW202202114A TW202202114A (zh) 2022-01-16

Family

ID=7828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079A TWI735272B (zh) 2020-06-30 2020-06-30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527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8134A (en) * 2009-01-20 2010-08-01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Assembled wheelchair table board
US8991849B2 (en) * 2010-10-06 2015-03-31 Medline Industries, Inc. Sliding arm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s
US9445961B2 (en) * 2012-10-12 2016-09-20 Kyokuyou Steel Mechanical Factory Co., Ltd. Table for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comprising same
CN210698034U (zh) * 2019-08-20 2020-06-09 常州乾艺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护理桌面的智能轮椅
CN210843877U (zh) * 2019-09-25 2020-06-26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一种多功能轮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8134A (en) * 2009-01-20 2010-08-01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Assembled wheelchair table board
US8991849B2 (en) * 2010-10-06 2015-03-31 Medline Industries, Inc. Sliding arm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s
US9445961B2 (en) * 2012-10-12 2016-09-20 Kyokuyou Steel Mechanical Factory Co., Ltd. Table for wheelchair and wheelchair comprising same
CN210698034U (zh) * 2019-08-20 2020-06-09 常州乾艺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护理桌面的智能轮椅
CN210843877U (zh) * 2019-09-25 2020-06-26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一种多功能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114A (zh) 2022-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9952A (en) Multi-sectioned arm for display of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USD537785S1 (en) Retractable and interchangeable access panel for electronic or like devices
TWI735272B (zh) 輪椅拼桌板及輪椅
US11382420B2 (en) Motorized overbed table for beds and recliners
US10675197B2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raising a lying person
WO2006000164A1 (en) A double-folding leg bridge table
WO2020000846A1 (zh) 一种轮椅
JP2009540883A (ja) 引出しとアーム・サポート・ボードと連結する書き物机
US10327490B2 (en) Accessory attachment system
WO2020000845A1 (zh) 一种轮椅结构
CN101543337A (zh) 一种一体化电脑桌
TWM321255U (en) Ascending/descending structure applied to dressing table or desk
CN208048399U (zh) 一种可移动艺术酒吧
CN204814791U (zh) 一种汗蒸房
CN208426324U (zh) 轮椅训练装置
CN108309705A (zh) 一种便于患者休息的医用腋下拐杖
TWI302893B (zh)
TWI243042B (en) Foldable table
CN201286809Y (zh) 一种轮椅
KR20020024173A (ko) 수강용 의자
KIM The Solomonic Temple
TWM265898U (en) Hinge device
TWI481395B (zh) 手扶式移位坐墊
US20030131412A1 (en) EZ access table
TW201242548A (en) Table having lifting and lowering fun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