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7197B - 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 Google Patents

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7197B
TWI727197B TW107129344A TW107129344A TWI727197B TW I727197 B TWI727197 B TW I727197B TW 107129344 A TW107129344 A TW 107129344A TW 107129344 A TW107129344 A TW 107129344A TW I727197 B TWI727197 B TW I7271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frequency
top box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4309A (zh
Inventor
梁原滔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4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19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27Monitoring of local network, e.g. connection or bandwidth variations; Detecting new devices in the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16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client characteristics, e.g. Set-Top-Box type, software version or amount of memory 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2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messages, e.g. warnings, rem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機上盒,所述機上盒用於與移動終端交互,還用於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所述方法包括步驟: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發出的資訊類別頻率,在所述顯示介面顯示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所述通知資訊。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機上盒、移動終端、電腦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可實現通過音訊識別不同移動終端及移動終端的通知資訊。

Description

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本發明涉及電腦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用戶購買機上盒(OTT Box)等 TV 機上盒,除了觀看影片以外,也喜好在系統上安裝 App,以便能在電視上得到即時的資訊通知。而 OTT Box 是搭配 TV 等顯示幕幕而存在,通常是置於客廳並為所有家人所共用的設備。但是目前機上盒上廣為使用的 App 只能通過單一帳號登陸,在顯示幕幕上顯示單人的資訊。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機上盒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可以通過音訊識別使用者,通過機上盒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機上盒,所述機上盒用於與移動終端交互,還用於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所述方法包括步驟: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發出的資訊類別頻率,在所述顯示介面顯示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所述通知資訊。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請求加入資訊及身份資訊,根據所述身份資訊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特徵資訊;其中,所述身份資訊包括名稱。
優選地,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錄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用於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移動終端,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優選地,當所述機上盒數目大於2時,所述特徵資訊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所述機上盒的其中之一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識別所述移動終端。
優選地,在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之後還包括步驟: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全頻信號,根據所述全頻信號測量所述移動終端的信號衰減程度,及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所述移動終端的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的要求。
優選地,在接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之後還包括步驟:發送第二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另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用於與機上盒交互,還用於通過所述機上盒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所述方法包括: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給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機上盒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的第一確認資訊,發送資訊類別頻率給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機上盒根據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在所述顯示介面顯示所述通知資訊後發出的第二確認資訊。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設定步驟:發送請求加入資訊給所述機上盒,發送身份資訊給所述機上盒以設置身份,通過所述機上盒設定的特徵資訊與所述機上盒建立連接。
優選地,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陸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被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優選地,當所述機上盒數目大於2時,所述特徵資訊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被所述機上盒的其中之一識別。
優選地,在設定身份之後還包括步驟:發送全頻信號,接收所述機上盒根據所述全頻信號測量的信號衰減程度,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的要求。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再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資訊交互系統,所述資訊交互系統包括機上盒、移動終端及顯示介面,所述顯示介面用於顯示所述機上盒及所述移動終端的通知資訊,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驟:所述移動終端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並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確認資訊並發送資訊類別頻率,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發送第二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並在顯示介面顯示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所述通知資訊。
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發出請求加入資訊;
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請求加入資訊,所述移動終端輸入身份設定資訊設定身份,所述機上盒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特徵資訊。
優選地,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陸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用於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移動終端,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優選地,當所述機上盒數目大於2時,所述特徵資訊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所述機上盒的其中之一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識別所述移動終端。
優選地,在步驟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之後還包括步驟:所述移動終端發出全頻信號,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全頻信號,根據所述全頻信號量測所述移動終端的信號衰減程度,將所述信號衰減程度發送給所述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的要求。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機上盒,與移動終端互動,所述機上盒還用於在顯示介面上顯示資訊,其中,所述機上盒還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與機上盒互動,還用於通過所述機上盒在顯示介面上顯示資訊,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
相較于現有技術,所述的資訊獲取的方法、機上盒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能夠通過音訊的方式識別不同移動終端及移動終端獲得的通知資訊,並通過機上盒在顯示介面顯示所述通知資訊。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之資訊交互裝置1的架構圖。
在一實施方式中,資訊交互裝置1包括機上盒10、移動終端11及顯示介面12,機上盒10分別電連接於移動終端11及顯示介面12。在本實施方式中,當移動終端11發生系統事件(比如:電量不足)或者收到短信、郵件、來電等時時,移動終端11向機上盒發送通知資訊,機上盒10用於獲取移動終端11的通知資訊,並根據預設邏輯在顯示介面12上顯示移動終端11的通知資訊。
在一實施方式中,移動終端11可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及其它移動設備,顯示介面12可為液晶顯示幕、LED顯示幕、投影幕等可用於顯示的設備。
在一實施方式中,機上盒10與移動終端11及顯示介面12可通過有線方式連接,也可以通過無線方式連接,當通過無線方式連接時,所述無線方式可為WiFi、藍牙等無線連接方式。
請參閱圖2,圖2為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機上盒的架構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機上盒10內安裝有資訊交互系統102,所述機上盒包括處理器100、記憶體101。
在一實施方式中,記憶體101至少包括一種類型的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可讀存儲介質包括快閃記憶體、硬碟、多媒體卡、卡型記憶體(例如,SD或DX記憶體等)、隨機訪問記憶體(RAM)、靜態隨機訪問記憶體(S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磁性記憶體、磁片、光碟等。本實施例中,所述記憶體101通常用於存儲安裝於所述機上盒10的作業系統和各類應用軟體,例如所述資訊交互系統102的程式碼等。
在一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00可以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資料處理晶片等。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器100用於運行所述記憶體101中存儲的程式碼或者處理資料,例如運行所述的資訊交互系統102等。
在一實施方式中,資訊交互系統102包括接收模組1021、識別模組1022、發送模組1023、顯示模組1024、設定模組1025、測量模組1026及調整模組1027。所述模組被配置成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本實施方式為處理器100)執行,以完成本發明。本發明所稱的模組是完成一特定功能的電腦程式段。所述記憶體101用於存儲所述資訊交互系統102的程式碼等資料。所述處理器100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101中存儲的程式碼。
在一實施方式中,接收模組1021用於接收移動終端11發送的請求加入資訊。當移動終端11經過監聽發現沒有其他移動終端與機上盒10建立連接時,移動終端11發出請求加入資訊進入所述資訊交互裝置1,接收模組1021接收所述請求加入資訊。所述請求加入資訊可為預設的請求加入音訊。舉例而言,當移動終端11請求進入資訊交互裝置1時,移動終端11播放預設的請求加入音訊,接收模組1021接收並識別所述請求加入音訊。
在一實施方式中,顯示模組1024用於控制顯示介面12顯示相關內容。當接收模組1021接收並識別到所述請求加入資訊後,顯示模組1024在顯示介面12顯示身份輸入介面,使用者在所述身份輸入介面輸入該移動終端的身份資訊,所述身份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姓名。
在一實施方式中,設定模組1025用於設定移動終端11的身份資訊。當接收模組1021接受到使用者輸入的身份資訊後,設定模組1025設定該移動終端11的身份資訊。舉例而言,當移動終端11輸入姓名“張三”,設定模組1025增加新的使用者“張三”。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模組1023還用於發出佔用頻道信號。當設定模組1025設定移動終端11的身份資訊後,發送模組1023發送佔用頻道信號。舉例而言,所述佔用頻道信號可為100 Hz 音訊,當其他待加入移動終端監聽到所述佔用頻道信號時,其他待加入移動終端排隊等待。
在一實施方式中,測量模組1026用於測量移動終端11發出信號的信號衰減程度。當接收模組1021接收到移動終端11發出的特定功率的全頻信號後,測量模組1026測量接收到的所述全頻信號的功率,並與該全頻信號的發出功率(特定功率)進行比較,計算接收功率與特定功率的差值,根據所述差值確定移動終端11發出的信號的信號衰減程度。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全頻信號包括但不限於頻率在20 – 20000 Hz 的音訊信號,所述測量模組1026中集成了測量及比較的功能,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還可以設置比較模組獨立於測量模組,本發明不做限定。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信號衰減程度用於調整移動終端11的信號輸出功率。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模組1025用於發送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得到的信號補償值給移動終端11。
在一實施方式中,調整模組1027用於調整移動終端11的信號輸出功率。當測量模組1026得到移動終端11的信號衰減程度後,調整模組1027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得到的信號補償值,並將所述信號補償值通過發送模組1023發送給移動終端11。舉例而言,當測量模組1026得到移動終端11的信號衰減程度為0.2 dB,調整模組1027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得到的信號補償值為0.2 dB,調整模組1027通過發送模組1025將信號補償值0.2 dB發送給移動終端11。當移動終端11接受到機上盒10發送的0.2 dB 信號補償值時,將信號輸出功率增大0.2 dB。
在一實施方式中,設定模組1025還用於設定移動終端11的特徵資訊。所述特徵資訊包括移動終端11登錄資訊交互裝置1時的登錄音樂、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資訊類別頻率。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用於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移動終端,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通知資訊類別。舉例而言,移動終端11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可設置為30 Hz,40 Hz,50 Hz等。設定模組1025根據移動終端11發送的通知資訊的專案設置所述資訊類別頻率。當移動終端11想要在短信、MSN、手機來電、低電量等資訊來到時在顯示介面12上顯示上述通知資訊,機上盒10可設定各項目的資訊類別頻率分別為110 Hz,120 Hz,130 Hz及140 Hz等。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當資訊交互裝置1包括多台移動終端時,機上盒10可分配多台移動終端不同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舉例而言,當多台移動終端分別代表“張三”、“李四”、“王二”時,機上盒10可設置“張三”、“李四”、“王二”對應的移動終端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分別為30 Hz,40 Hz,50 Hz。
在一實施方式中,當設定模組1025完成對移動終端11的特徵資訊的設定後,發送模組1023停止發送佔用頻道信號,取消對佔用頻道的鎖定,此時,其他待加入移動終端可以佔用所述佔用頻道。舉例而言,當有另一移動終端(圖中未示出)要加入資訊交互裝置1時,所述另一移動終端通過監聽發現所述佔用頻道未被佔用,則所述另一移動終端即可通過上述模組進入資訊交互裝置1。
在一實施方式中,接收模組1021還用於接收移動終端11發出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識別模組1022根據接收模組1021接收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識別移動終端11的身份。舉例而言,當移動終端11發生系統事件(例如電量不足)或者接收到短信、來電等,移動終端11發送具有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的音訊,此時,接收模組1021接收並識別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模組1023還用於在接受模組1021接收到移動終端11發出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後發送第一確認資訊,所述第一確認資訊作為對移動終端11的回應。所述第一確認資訊可為具有特定頻率的音訊,例如,所述第一確認資訊可為在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基礎上增加或者減少5 Hz的頻率,具體而言,當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為30 Hz時,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的頻率可為35 Hz。發送模組1023發送所述第一確認資訊之後,還發送佔用頻道信號,所述佔用頻道信號可為100 Hz 音訊。當其他待加入移動終端監聽到所述佔用頻道信號時,其他待加入移動終端排隊等待。
在一實施方式中,接收模組1021還用於接收移動終端11發出的資訊類別頻率,顯示模組1024根據接收模組1021接收的資訊類別頻率在顯示介面12上顯示對應的通知資訊。當移動終端11收到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移動終端11發送對應事件的資訊類別頻率,例如當移動終端11收到短信,移動終端11發送資訊類別頻率為110 Hz的音訊。當接收模組1021收到並識別110 Hz的資訊類別頻率後,顯示模組1024在顯示介面12上顯示有新短信你的通知資訊。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保持顯示介面12的整潔,不影響觀影體驗,在顯示介面12上顯示的資訊為較為簡短的提示資訊,比如“張三:有新短信”。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機上盒10與移動終端11可通過Wifi、藍牙等通訊方式相連接,移動終端11收到的短信內容等可通過所述通訊方式傳送到機上盒10,並在顯示介面顯示。此時,若“張三”想要在顯示介面上查看“新短信”的具體內容,“張三”可以點擊所述通知資訊的畫面進入具體內容閱讀模式。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移動終端11的所有通知資訊可收容於一個資料夾中,“張三”可在該資料夾讀取所有通知資訊及其具體內容。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模組1023還用於在接受模組1021接收到移動終端11發出的資訊類別頻率後發送第二確認資訊,所述第二確認資訊作為對移動終端11的回應。所述的第二確認資訊可為特定頻率的音訊,例如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為110 Hz,則所述第二確認資訊的頻率可為115 Hz。
請參閱圖3,圖3是本發明實施方式之移動終端的架構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移動終端11安裝有資訊交互系統112,所述移動終端包括處理器110、記憶體111。
在一實施方式中,記憶體111至少包括一種類型的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可讀存儲介質包括快閃記憶體、硬碟、多媒體卡、卡型記憶體(例如,SD或DX記憶體等)、隨機訪問記憶體(RAM)、靜態隨機訪問記憶體(S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磁性記憶體、磁片、光碟等。
在一實施方式中,處理器110可以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資料處理晶片等。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器110用於運行所述記憶體111中存儲的程式碼或者處理資料,例如運行所述的資訊交互系統112等。
在一實施方式中,資訊交互系統112包括發送單元1121、接收單元1122、確認單元1123、調整單元1124及監聽單元1125。所述模組被配置成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本實施方式為處理器110)執行,以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所稱的模組是完成一特定功能的電腦程式段。所述記憶體111用於存儲所述資訊交互系統112的程式碼等資料。所述處理器110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111中存儲的程式碼。
在一實施方式中,監聽單元1125用於監聽機上盒10的佔用頻道是否被佔用。當移動終端11需要加入資訊交互裝置1時,監聽單元1125監聽是否有其他使用者佔用所述佔用頻道。舉例而言,當監聽單元1125監聽到機上盒10發出的100 Hz 的佔用頻道信號,監聽單元1125判斷已經有其他移動終端佔用所述佔用頻道。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單元1121用於當監聽單元1125確認所述佔用頻道處於空閒狀態時發出請求加入資訊,所述請求加入資訊可為預設的請求加入音訊。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單元1121還用於發送特定功率的全頻信號。當機上盒10將移動終端11的身份設定完成後,發送單元1121發送全頻信號給機上盒10,機上盒10接收所述全頻信號,並通過比較接受到的全頻信號功率與發送功率測量移動終端11的信號衰減程度。機上盒10將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得出的信號補償值發送給移動終端11。
在一實施方式中,接收單元1121用於接收所述信號補償值。
在一實施方式中,調整單元1124用於根據所述信號補償值調整發送單元1121的信號輸出功率。舉例而言,當機上盒10測量得出移動終端11的輸出信號衰減為0.2 dB時,調整單元1124將發送單元1121的信號輸出功率增加0.2 dB。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單元1121還用於發送通知資訊的專案。在調整單元1124完成對移動終端11的信號輸出功率的調整後,機上盒10設定移動終端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並根據發送單元1121發送的通知資訊類別的專案設定各項目的資訊類別頻率。機上盒10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識別機上盒10,根據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在顯示介面12顯示對應的通知資訊。舉例而言,移動終端11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可設置為30 Hz,當發送單元1121發送的通知資訊的專案包括短信、MSN、手機來電等時,機上盒10可設定各項目的資訊類別頻率為110 Hz,130 Hz及150 Hz 等。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當資訊交互裝置1包括多台移動終端時,機上盒10可分配多台移動終端不同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舉例而言,當多台移動終端分別代表“張三”、“李四”、“王二”時,機上盒10可設置“張三”、“李四”、“王二”對應的移動終端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分別為30 Hz,40 Hz,50 Hz。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單元1121還用於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舉例而言,當移動終端11發生系統事件(例如電量不足)或者接收到短信、來電等,發送單元1121發送具有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的音訊,此時,機上盒10接收並識別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機上盒10發送第一確認資訊。所述第一確認資訊可為具有特定頻率的音訊,例如,當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為30 Hz,所述第一確認資訊可為35 Hz。
在一實施方式中,接收單元1122還用於接收所述第一確認資訊,並將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發送給確認單元1123。
在一實施方式中,確認單元1123用於確認移動終端11與機上盒10是否建立連接。當確認單元1123收到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確認單元1123確認移動終端11與機上盒10已經建立連接。
在一實施方式中,發送單元1121還用於發送資訊類別頻率。當確認單元1123確認移動終端11與機上盒10已經建立連接,發送單元1121發送具有所述資訊類別頻率的音訊。例如,當發送單元1121發送具有110 Hz 頻率的音訊,機上盒10接收並識別該音訊後得知移動終端11收到短信(根據設定),此時,機上盒10在顯示介面12顯示收到短信的通知資訊。當機上盒10接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後,發送第二確認資訊。所述第二確認資訊可為具有特定頻率的音訊,例如,所述第二確認資訊可為115 Hz 音訊。
在一實施方式中,接收單元1122還用於接收所述第二確認資訊,並將所述第二確認資訊發送給確認單元1123。
在一實施方式中,確認單元1123還用於接收所述第二確認資訊,並根據所述第二確認資訊確認機上盒10收到發送單元1121發送的資訊類別頻率。
請參閱圖4,圖4為本發明資訊交互裝置2一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資訊交互裝置2與前述的資訊交互裝置1的區別在於,資訊交互裝置2相對於資訊交互裝置1可包括多台機上盒及多個移動終端。
在一實施方式中,資訊交互裝置2可包括多台機上盒(此處以兩台機上盒為例)。資訊交互裝置1除包括前述機上盒10、移動終端11及顯示介面12以外,還包括機上盒13。根據之前的描述,機上盒10分配給移動終端11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例如為30 Hz),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機上盒10識別所述移動終端11並與其建立連接。然而,當一個區域(例如一個房間)包括機上盒13時,機上盒13也要分配另一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給移動終端11,此時,如果機上盒13分配給移動終端11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與機上盒10分配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一樣,例如都為30 Hz,則移動終端11無法確認是與誰建立連接,此時可能會發生錯誤發送資訊的事件。
在一實施方式中,資訊交互裝置2還包括多台移動終端,以具有移動終端11及移動終端14為例進行說明。當一個區域具有移動終端11及移動終端14,機上盒10設定移動終端11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為30 Hz。在一種情況下,機上盒13分配給移動終端14的第一身份頻率也可以是30 Hz。此時,因為兩台移動終端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一樣,機上盒10及機上盒13無法確認是與誰建立的連接,從而也可能會導致資訊發送錯誤的事件。
在一實施方式中,機上盒10及機上盒13可以為移動終端11及移動終端14設置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與第一身份識別頻率配合以達到身份正確識別的目的。例如,機上盒10設定移動終端11的第二身份識別頻率為32.5 Hz,機上盒13設置移動終端14的第二身份識別頻率為37.5 Hz。此時移動終端11的身份標誌為第一身份識別頻率 30 Hz 及第二身份識別頻率32.5 Hz,移動終端14的身份標誌為第以身份識別頻率30 Hz 及第二身份識別頻率37.5 Hz。當移動終端11發出頻率為30 Hz 的音訊及頻率為32.5 Hz 的音訊時,機上盒10識別要與之建立連接的是移動終端11。
請參閱圖5,圖5為本發明資訊獲取的方法的步驟流程圖。所述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所述資訊交互裝置1或者資訊交互裝置2中,通過處理器100及處理器110執行記憶體101及記憶體111中存儲的程式碼實現。
步驟S501,移動終端11發出請求加入資訊。
步驟S502,機上盒10接收所述請求加入資訊。
步驟S503,移動終端11輸入身份設定資訊設定身份。
步驟S504,移動終端11發出全頻信號。
步驟S505,機上盒10接收所述全頻信號,根據所述全頻信號量測移動終端11的信號衰減程度,將所述信號衰減程度發送給移動終端11。
步驟S506,移動終端11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11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10的要求。
步驟S507,所述機上盒10設定所述移動終端11的特徵資訊,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錄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用於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移動終端,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步驟S508,移動終端11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
步驟S509,機上盒10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並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移動終端11。
步驟S510,所述移動終端11接收所述第一確認資訊並發送資訊類別頻率。
步驟S511,所述機上盒10接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發送第二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11,並在顯示介面12顯示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所述通知資訊。
通過上述方法運用於資訊交互裝置1,可通過音訊識別移動終端11,且可以根據音訊識別移動終端11的不同類型的通知資訊,並將所述通知資訊顯示於顯示介面上。
請參閱圖6,圖6為本發明資訊獲取的方法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所述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機上盒10,通過處理器100執行記憶體101中存儲的程式碼實現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步驟S601,接收移動終端11發出的請求加入資訊及身份資訊。
步驟S602,根據身份資訊設定移動終端11的身份。
步驟S603,設定移動終端11的特徵資訊。
步驟S604,接收移動終端11發出的全頻信號。
步驟S605,根據全頻信號測量移動終端11的信號衰減程度。
步驟S606,根據信號衰減程度調整移動終端11的信號輸出功率,使移動終端11輸出的信號滿足機上盒10的要求。
步驟S607,接收移動終端11發出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
步驟S608,根據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移動終端11。
步驟S609,接收移動終端11根據第一確認資訊發出的資訊類別頻率。
步驟S610,在顯示介面12顯示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通知資訊。
通過上述方法運用於機上盒10,可通過音訊識別移動終端11,且可以根據音訊識別移動終端11的不同類型的通知資訊,並將所述通知資訊顯示於顯示介面12上。
請參閱圖7,圖7為本發明資訊獲取的方法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所述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移動終端11,通過處理器110執行記憶體111中存儲的程式碼實現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步驟S701,發送請求加入資訊給機上盒。
步驟S702,發送身份資訊給機上盒以設置身份。
步驟S703,通過機上盒設定的特徵資訊與機上盒建立連接。
步驟S704,發送全頻信號。
步驟S705,接收機上盒根據全頻信號測量的信號衰減程度。
步驟S706,根據信號衰減程度調整信號輸出功率,使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機上盒的要求。
步驟S707,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給機上盒。
步驟S708,接收機上盒根據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的第一確認資訊。
步驟S709,發送資訊類別頻率給機上盒。
步驟S710,接收機上盒根據資訊類別頻率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後發出的第二確認資訊。
通過上述方法運用於移動終端11,可通過音訊與機上盒10建立連接,機上盒10還可以根據音訊識別移動終端11的不同類型的通知資訊,並將所述通知資訊顯示於顯示介面12上。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1,4‧‧‧資訊交互裝置 10,13‧‧‧機上盒 11,14‧‧‧移動終端 12‧‧‧顯示介面 102、112‧‧‧資訊交互系統 101、111‧‧‧記憶體 100、110‧‧‧處理器 1021‧‧‧接受模組 1022‧‧‧識別模組 1023‧‧‧發送模組 1024‧‧‧顯示模組 1025‧‧‧設定模組 1026‧‧‧測量模組 1027‧‧‧調整模組 1121‧‧‧發送單元 1122‧‧‧接收單元 1123‧‧‧確認單元 1124‧‧‧調整單元 1125‧‧‧監聽單元
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之資訊交互裝置的架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機上盒的架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方式之移動終端的架構圖。
圖4是本發明資訊交互裝置另一實施方式的架構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方式之資訊獲取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資訊獲取方法又一實施方式的步驟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資訊獲取方法再一實施方式的步驟流程圖。
10‧‧‧機上盒
11‧‧‧移動終端
12‧‧‧顯示介面

Claims (19)

  1. 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機上盒,所述機上盒用於與移動終端交互,還用於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第一身份識別頻率; 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 接收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第一確認資訊發出的資訊類別頻率;及 在所述顯示介面顯示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所述通知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請求加入資訊及身份資訊; 根據所述身份資訊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及 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特徵資訊; 其中,所述身份資訊包括名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錄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用於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移動終端,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當所述機上盒數目大於2時,所述特徵資訊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所述機上盒的其中之一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識別所述移動終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在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之後還包括步驟: 接收所述移動終端發出的全頻信號; 根據所述全頻信號測量所述移動終端的信號衰減程度;及 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所述移動終端的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的要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在接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之後還包括步驟: 發送第二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
  7. 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用於與機上盒交互,還用於通過所述機上盒在顯示介面顯示通知資訊,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給所述機上盒; 接收所述機上盒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發送的第一確認資訊; 發送資訊類別頻率給所述機上盒;及 接收所述機上盒根據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在所述顯示介面顯示所述通知資訊後發出的第二確認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設定步驟: 發送請求加入資訊給所述機上盒; 發送身份資訊給所述機上盒以設置身份;及 通過所述機上盒設定的特徵資訊與所述機上盒建立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陸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被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當所述機上盒數目大於2時,所述特徵資訊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被所述機上盒的其中之一識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在設定身份之後還包括步驟: 發送全頻信號; 接收所述機上盒根據所述全頻信號測量的信號衰減程度;及 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的要求。
  12. 一種資訊獲取的方法,應用於資訊交互系統,所述資訊交互系統包括機上盒、移動終端及顯示介面,所述顯示介面用於顯示所述機上盒及所述移動終端的通知資訊,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所述移動終端發送第一身份識別頻率; 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並發送第一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 所述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確認資訊並發送資訊類別頻率;及 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資訊類別頻率,發送第二確認資訊給所述移動終端,並在顯示介面顯示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的所述通知資訊。
  13.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2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發出請求加入資訊; 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請求加入資訊; 所述移動終端輸入身份設定資訊設定身份;及 所述機上盒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特徵資訊。
  14.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3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徵資訊包括所述移動終端的登陸音樂、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其中,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用於所述機上盒識別所述移動終端,所述資訊類別頻率對應所述通知資訊。
  15.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4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當所述機上盒數目大於2時,所述特徵資訊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所述機上盒的其中之一根據所述第一身份識別頻率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身份識別頻率識別所述移動終端。
  16.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3項所述之資訊獲取的方法,其中,在步驟設定所述移動終端的身份之後還包括步驟: 所述移動終端發出全頻信號; 所述機上盒接收所述全頻信號,根據所述全頻信號量測所述移動終端的信號衰減程度,將所述信號衰減程度發送給所述移動終端;及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信號衰減程度調整信號輸出功率,使所述移動終端輸出的信號滿足所述機上盒的要求。
  17. 一種機上盒,與移動終端互動,所述機上盒還用於在顯示介面上顯示資訊,其中,所述機上盒還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資訊獲取方法的步驟。
  18. 一種移動終端,與機上盒互動,還用於通過所述機上盒在顯示介面上顯示資訊,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記憶體上並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資訊獲取方法的步驟。
  19. 一種電腦可讀存儲介質,其中,所述電腦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資訊獲取方法的步驟。
TW107129344A 2017-08-24 2018-08-22 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TWI7271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84,971 US10292045B2 (en) 2017-08-24 2017-08-24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obtaining device
US15/684971 2017-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309A TW201914309A (zh) 2019-04-01
TWI727197B true TWI727197B (zh) 2021-05-11

Family

ID=6543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344A TWI727197B (zh) 2017-08-24 2018-08-22 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2045B2 (zh)
CN (1) CN109429094A (zh)
TW (1) TWI72719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18553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supporting device,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suppor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30325958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Nintendo Co., Ltd.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system
US20150058406A1 (en) * 2000-09-06 2015-02-26 Nest Labs, Inc. System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device to obtain information sensed by a device component featuring client application that displays virtual component corresponding to sensed information and remote site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ient application and device
US9258597B1 (en) * 2013-03-13 2016-02-09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video images
US20160132840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valuating and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9461953B2 (en) * 2013-02-25 2016-10-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ssage notif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US20160330500A1 (en) * 2014-01-10 2016-11-1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network information by a client terminal configured for receiving a multimedia content divided into seg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0927B2 (ja) * 2000-12-07 2003-12-22 株式会社東芝 ケーブルモデム、ケーブルモデムシステム
KR20060103008A (ko) * 2005-03-25 2006-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주파수 식별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이용한 데이터 처리방법
CN101521797B (zh) * 2009-03-11 2011-01-05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电视内容转发系统
US20160182971A1 (en) * 2009-12-31 2016-06-23 Flickintel, Llc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btaining and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data about a displayed movie, show, event or video game
CN103731264B (zh) 2012-10-10 2016-12-21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音频文件来进行身份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24514B (zh) * 2012-12-28 2017-02-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信号识别的智能控制方法、告警设备和电视
CN104038404B (zh) * 2013-03-04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JP2015053565A (ja) * 2013-09-05 2015-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584873B2 (en) * 2013-10-11 2017-02-28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38397B (zh) * 2014-06-30 2019-04-30 亚历克斯·漆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30457B (zh) * 2014-11-27 2020-03-10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683864A (zh) * 2015-02-04 2015-06-03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机顶盒具有手机来电及信息提醒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28015B (zh) * 2015-05-13 2017-04-12 福建省福信富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和传感器的车载智能应急启动电源防盗终端
CN105185380B (zh) * 2015-06-24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63177A (zh) * 2015-09-02 2015-12-1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电视的音频数据播放方法、智能电视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58406A1 (en) * 2000-09-06 2015-02-26 Nest Labs, Inc. System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device to obtain information sensed by a device component featuring client application that displays virtual component corresponding to sensed information and remote site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ient application and device
US20130218553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supporting device,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suppor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30325958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Nintendo Co., Ltd.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system
US9461953B2 (en) * 2013-02-25 2016-10-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ssage notif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US9258597B1 (en) * 2013-03-13 2016-02-09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video images
US20160330500A1 (en) * 2014-01-10 2016-11-1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network information by a client terminal configured for receiving a multimedia content divided into segments
US20160132840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ecoAT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valuating and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69165A1 (en) 2019-02-28
CN109429094A (zh) 2019-03-05
US10292045B2 (en) 2019-05-14
TW201914309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826B2 (en) Voice contro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integration
US9577692B2 (en)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EP3334127B1 (en) Message pu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EP32495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lurality of displays and control method
US9807218B2 (en) Method for filtering spam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101045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service
US1054800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external device using a number and method thereof
EP3803653B1 (en) Proximity credential sharing
US10021103B2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11030143B2 (en) System for sharing content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ntent shar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8046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46830A1 (en) Methods, Device and Social Network Manager for Enabling Interaction with Another Device
KR102206351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작업 연계 방법
US20190200287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ccess Point and Hotspot and Terminal
CN111194029B (zh) 用于安全调节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288528A1 (e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ertificate system
KR102285158B1 (ko) 데이터 제공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EP3190505B1 (en) Method for outputting soun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US20210397432A1 (en) Techniques for firmware updates with accessories
TWI727197B (zh) 資訊獲取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US20180336841A1 (en) A smart drive device
US11245957B2 (en) User profile sharing
KR20160063127A (ko) 통신 전력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72180B1 (ko) 유알엘의 안전도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200314193A1 (en) Action in response to user device sign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