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2140B - 具經改良多重及整合效果的隱形眼鏡 - Google Patents

具經改良多重及整合效果的隱形眼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2140B
TWI722140B TW106109087A TW106109087A TWI722140B TW I722140 B TWI722140 B TW I722140B TW 106109087 A TW106109087 A TW 106109087A TW 106109087 A TW106109087 A TW 106109087A TW I722140 B TWI722140 B TW I7221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contact lens
eye
pattern
graph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9810A (zh
Inventor
安吉 包爾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壯生和壯生視覺關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壯生和壯生視覺關懷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壯生和壯生視覺關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9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2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214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1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with pattern for identification or with cosmetic or therapeutic eff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17Production of lenses with markings or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865Applying coatings; tinting; colou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6Contact lenses having an iris patter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9Contact lenses having special fitting or structural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yeglas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可利用包含多層設計之隱形眼鏡來增強及/或強調其上定位有該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同時維持一天然樣貌。這些例示性設計各包含三個層;即,一獨特角膜緣設計圖形、一獨特內效果圖形、及一獨特外效果圖形。可利用任何數目個設計元件及設計原理形成該等層。可將珠光顏料併入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一或多個區中,為該妝飾用隱形眼鏡添加閃亮、光澤、及虹彩的外觀。更具體而言,將例如塗佈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鐵之氧化物的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併入該隱形眼鏡之一或多個區中,將使該一或多個區具有自然濕潤反射外觀。可利用包含設計/色料/顏料之隱形眼鏡來增強並/或強調其上配戴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這些隱形眼鏡包含在前曲表面上的一實質上輪環形狀之清透層,以完全囊封設計/色料/顏料於隱形眼鏡內。輪環形狀不提供清透塗料於光學區上方,從而確保高光學品質。

Description

具經改良多重及整合效果的隱形眼鏡
本發明係關於眼用鏡片,且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妝飾用隱形眼鏡,其併入多個效果層以增強其上定位有該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且包含達成以下之設計:隱含且展示在一給定圖案內之深度、建立在虹膜區內之變化、改變該虹膜之顏色、放大該虹膜、及建立負空間以允許天然虹膜促成整體設計之效果。該整體設計係變化重疊程度之半透明層之一複合物。妝飾用隱形眼鏡亦包含一輪環形狀清透層,以囊封該多個效果層,以提供安全、舒適、及高品質光學品質隱形眼鏡。妝飾用隱形眼鏡亦於一或多個區中併入珠光顏料,以創造閃亮、光澤、及虹彩的外觀。
隱形眼鏡就是放置於眼睛上的鏡片。隱形眼鏡被視為醫療裝置並可經佩戴以矯正視力並/或用於妝飾用或其他治療原因。從1950年代起,隱形眼鏡已商品化使用,用來改善視力。早期的隱形眼鏡係由硬性材料製造或加工而成,相對較為昂貴並且脆弱。此外,加工製成這些早期隱形眼鏡的材料不允許足夠的氧氣通過隱形眼鏡傳輸到結膜和角膜,此有可能引起許多不良臨床效應。雖然這些隱形眼鏡仍在使用,但是其剛開始的舒適性較差,因此並不適合所有患者。該領域的後續發展產生了基於水凝膠的軟性隱形眼鏡,該等軟性隱形眼鏡在當今極為流行且被廣泛使用。當今可得的聚矽氧水凝膠隱形眼鏡結合了具有極高透氧度之聚矽氧的效益、與水凝膠經證實的舒適度和臨床性能。基本上,與由早期硬性材料製成的隱形眼鏡相比,這些基於聚矽氧水凝膠的隱形眼鏡具有更高的透氧度值,並且配戴起來通常更舒適。另一方面,剛性透氣硬式隱形眼鏡(rigid gas permeable hard contact lens)係由含矽氧烷 的聚合物製成,但比軟式隱形眼鏡更硬,且因此能保持其形狀且更為耐用。
目前可得的隱形眼鏡在視力矯正上仍為符合成本效益的手段。此薄型塑膠鏡片適配於眼睛角膜上方以矯正視力缺陷,包括近視或近視眼、遠視或遠視眼、散光(即,角膜的非球面性)、及老花(即,水晶體失去調變能力)。隱形眼鏡有許多形式且以各種材料製成,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日戴型軟式隱形眼鏡一般而言是由軟質聚合物材料製成,這些材料並與水結合以提供透氧性。日戴型軟式隱形眼鏡可為日拋式或長戴拋棄式。日拋式隱形眼鏡通常在配戴一日後即丟棄,而長戴式拋棄式隱形眼鏡則通常可配戴至多三十日以上。經著色軟式隱形眼鏡使用不同材料以提供不同功能。例如,可見性染色隱形眼鏡(visibility tint contact lens)使用淺色染色來協助配戴者找到掉落的隱形眼鏡;增強染色隱形眼鏡(enhancement tint contact lens)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染色意欲增強配戴者眼睛天生的顏色;變色用染色隱形眼鏡(color tint contact lens)包含不透明的染色意欲改變配戴者眼睛的顏色;而濾光用染色隱形眼鏡(light filtering tint contact lens)的作用以增強某些顏色同時弱化其他顏色。雙焦距隱形眼鏡(bifocal contact lens)及多焦距隱形眼鏡(multifocal contact lens)係專為老花患者所設計,並且有軟式與硬式兩種。複曲面隱形眼鏡(toric contact lens)係專為散光患者所設計,並也有軟式與硬式兩種。也有結合以上不同態樣之組合式鏡片,例如混合式隱形眼鏡(hybrid contact lens)。
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包含由一或多個元件組成的圖案,其完全或更佳地部分上覆配戴者的虹膜。這些鏡片亦可包含一緣環(limbal ring)。一緣環基本上係一環狀色帶,當鏡片在眼睛上且置中時,會部分或完全上覆鏡片配戴者的鞏膜與角膜接面處的角膜緣區(limbal region)。含有一緣環可使虹膜顯得比原本更大、更暗、並/或更分明。緣環與虹膜圖案的組合使眼睛上的鏡片外觀更自然。換言之,一虹膜圖案允許該緣環搭配配戴者眼睛自然融合,且一虹膜圖案及一緣環之組合建立融合、深度、對比度、及明晰度。
其他妝飾用隱形眼鏡著重於鞏膜,而非虹膜,或其他妝飾用隱形眼鏡除了虹膜外亦著重於鞏膜。例如,一隱形眼鏡可包含一經 著亮色周邊部分(即,虹膜區外部),其可係不透明、半不透明、並/或半透明。該亮部分可自角膜緣之邊緣延伸至隱形眼鏡之邊緣,建立更明亮或更白鞏膜的印象。這些隱形眼鏡亦可包括一緣環(如上文所述),這些隱形眼鏡可使虹膜顯得比原本更大、更暗、並/或更分明。
雖然上文描述之妝飾用隱形眼鏡確實增強眼睛外觀,但是仍需要鏡片之妝飾用鏡片區域包含達成以下之設計:隱含且展示在一給定圖案內之深度、建立在虹膜區內之變化、改變該虹膜之顏色、放大該虹膜、及建立負空間以允許天然虹膜促成整體設計之效果。
一般運用一清透塗層以完全囊封該多種設計/圖案;亦即,隱形眼鏡內的一或多層效果及/或顏料印染層。目前,此清透塗料覆蓋隱形眼鏡之整個前曲表面。為了維持精確光學表面及路徑,需要鏡片的妝飾用隱形眼鏡區域(area)不會危及光學品質,同時維持與完全顏料囊封相關聯的功能。
此外,雖然上述妝飾用隱形眼鏡的確會增強眼睛外觀,仍需要亦包含可併入鏡片之不同區之效果顏料的鏡片,以創造閃亮、光澤、及虹彩的外觀。
本發明之具經改良多重整合效果之隱形眼鏡克服與以上簡述之先前技術相關聯的限制。
根據一態樣,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眼睛增強隱形眼鏡。該眼睛增強鏡片包含:一第一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鞏膜區;一第二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緣區;一第三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一虹膜區;以及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其等併入對應於一眼睛之該緣區之該第二區中且經組態以創造具有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一緣區。
根據另一態樣,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眼睛增強隱形眼鏡。該眼睛增強鏡片包含:一第一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鞏膜區;一第二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緣區;一第三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一虹膜區;以及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其等併入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中且經組態以創造具有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鞏膜區、緣區、及虹膜區。
根據又另一態樣,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眼睛增強隱形眼鏡。該眼睛增強鏡片包含:一效果設計圖,其對應於一眼睛之一虹膜區,該效果設計圖包括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且經組態以創造具有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一虹膜區。
根據又再另一態樣,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眼睛增強隱形眼鏡。該眼睛增強鏡片包含:一第一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鞏膜區;一第二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緣區;一第三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一虹膜區;以及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其等併入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區之至少一者中,該等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經組態成一不透明劑以兼而創造不透明、閃亮、光澤、及虹彩的外觀。
妝飾用隱形眼鏡可經設計以依任何數量的方式改變其上配戴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包括整個眼睛及/或眼睛不同區的顏色。雖然不是必要項,但是亦可利用妝飾用隱形眼鏡來矯正折射誤差(refractive error)。妝飾用隱形眼鏡亦可具有直接的醫療應用。例如,可利用妝飾用隱形眼鏡以恢復受損眼睛的外觀。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增色料(enhancement)、或色料(tint)。色料可包括有機/無機顏料、染料、或特殊效果顏料。隱形眼鏡之印染區可包括虹膜區(虹膜圖案)、角膜緣區(緣環)、鞏膜區(鞏膜增亮)、或其等之任何組合。此外,圖案可係連續、斷斷續續、或其等之任何組合。
本發明之妝飾用隱形眼鏡利用多個效果層以達成一獨特視覺外觀。可利用多層設計以增強及/或強調其上定位有該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同時維持一天然面貌。這些例示性設計各包含三個層;即,一獨特角膜緣設計圖形、一獨特內效果圖形、及一獨特外效果圖形。可利用任何數目個設計元件及設計原理形成該等層。例如,可利用線以界定形狀及建立模仿或模擬在天然虹膜中發現之線結構、形狀及輪廓的輪廓。可利用具有變化程度之半透明度及不透明度的顏色及色相值以建立融合及對比度,同時可利用變化之顏色及色相值以藉由形成亮部及陰影而隱含深度。可利用空間以判定組成,例如,可利用正空間以界定及隱含效果,同時可利用負空間以允許天然虹膜促成整體設計之效果。可利用重疊層中之透視以隱含及展示在一給定圖案內之深度。可利用紋理以 建立虹膜中之變化。如在二維技術領域中之使用,藉由使用亮色及暗色來建立紋理。亦可利用亮色元件、暗色元件、及重疊元件以隱含深度及形式。
本發明之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包含任何上述之併入珠光顏料以使配戴者的眼睛添加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鏡片。該等顏料可添加至鏡片的任何區,包括上覆於虹膜及/或鞏膜之區。舉例而言,若將該等顏料運用於上覆於鞏膜之區,結合或併入珠光顏料將使得鞏膜區更亮白,該鞏膜區具有濕潤反射外觀且其看起來亦自然。
併入珠光顏料對妝飾用隱形眼鏡之生產程序沒有任何顯著影響;據此,不須顯著改變就可能達成自然而閃亮的外觀。
本發明可運用一輪環形狀清透基底塗層以完全囊封增色料及/或色料,同時在光學區帶(zone)中提供一開口,以提供高品質視覺性能。本發明之妝飾用隱形眼鏡提供增強配戴者眼睛的視覺外觀、同時提供非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光學品質及舒適的具成本效益之手段。
102‧‧‧光學區帶
104‧‧‧周邊區帶
200‧‧‧妝飾用隱形眼鏡
201‧‧‧點
202‧‧‧中心區
203‧‧‧點
204‧‧‧中心部分
206‧‧‧周邊部分
300‧‧‧妝飾用隱形眼鏡
301‧‧‧點
302‧‧‧中心區
303‧‧‧點
304‧‧‧中心部分
306‧‧‧周邊部分
308‧‧‧緣環
400‧‧‧妝飾用隱形眼鏡
402‧‧‧中心區
404‧‧‧中心部分
406‧‧‧周邊部分
408‧‧‧緣環
410‧‧‧圓
412‧‧‧圓
500‧‧‧妝飾用隱形眼鏡
502‧‧‧中心區
504‧‧‧中心部分
506‧‧‧周邊部分
508‧‧‧緣環
510‧‧‧隨機小點或形狀
600‧‧‧隱形眼鏡
602‧‧‧緣環
604‧‧‧最內部邊界
606‧‧‧輪輻
608‧‧‧間隔
610‧‧‧區域
612‧‧‧邊界
700‧‧‧隱形眼鏡
702‧‧‧最內部緣環邊界
704‧‧‧緣環
706‧‧‧漸縮輪輻
708‧‧‧區域
800‧‧‧隱形眼鏡
802‧‧‧最內部邊界
804‧‧‧緣環
806‧‧‧輪輻
808‧‧‧輪輻
810‧‧‧區域
900‧‧‧隱形眼鏡
902‧‧‧輪輻
904‧‧‧輪輻
906‧‧‧叢集
908‧‧‧內部邊界半徑
910‧‧‧緣環
1000‧‧‧隱形眼鏡
1002‧‧‧緣環
1004‧‧‧輪輻
1100‧‧‧隱形眼鏡
1102‧‧‧隨機小點
1104‧‧‧輪輻
1106‧‧‧緣環
1200‧‧‧隱形眼鏡
1202‧‧‧隨機小點
1204‧‧‧輪輻
1206‧‧‧緣環
1300‧‧‧隱形眼鏡
1302‧‧‧緣環
1304‧‧‧輪輻
1306‧‧‧輪輻
1308‧‧‧瞳孔部分
1400‧‧‧角膜緣設計圖形
1402‧‧‧半透明環狀帶
1404‧‧‧最內部邊界
1406‧‧‧似髮結構/主結構/突出結構
1408‧‧‧分支/突出結構
1410‧‧‧似髮結構/突出結構
1412‧‧‧中心部分
1420‧‧‧內效果設計圖形
1422‧‧‧似波狀環結構
1424‧‧‧圓化槽
1426‧‧‧角峰
1428‧‧‧負空間
1430‧‧‧橢圓形結構
1432‧‧‧中心部分
1440‧‧‧外效果設計圖形/外層設計圖形
1442‧‧‧半透明環狀帶
1444‧‧‧最內部邊界
1446‧‧‧結構
1448‧‧‧圍封空間
1450‧‧‧線
1452‧‧‧梳狀結構
1454‧‧‧中心部分
1460‧‧‧妝飾用隱形眼鏡
1500‧‧‧角膜緣設計圖形
1502‧‧‧半透明環狀帶/不透明帶
1504‧‧‧最內部邊界
1506‧‧‧似髮結構/主結構/突出結構
1508‧‧‧分支/突出結構
1510‧‧‧似髮結構/突出結構
1512‧‧‧中心部分
1520‧‧‧內效果設計圖形/圖形層
1522‧‧‧似波狀環結構
1524‧‧‧圓化槽
1526‧‧‧角峰
1528‧‧‧負空間
1530‧‧‧橢圓形結構
1532‧‧‧中心部分
1540‧‧‧外效果設計圖形/外層設計圖形
1542‧‧‧半透明環狀帶
1544‧‧‧最內部邊界
1546‧‧‧結構
1548‧‧‧圍封空間
1550‧‧‧線
1552‧‧‧梳狀結構
1554‧‧‧中心部分/外效果圖形
1560‧‧‧妝飾用隱形眼鏡
1600‧‧‧角膜緣效果圖形層
1602‧‧‧半透明環狀帶
1604‧‧‧最內部邊界
1606‧‧‧似髮結構/主結構/突出結構/突起部
1608‧‧‧分支/突出結構/突起部
1610‧‧‧分支結構/突出結構/突起部
1612‧‧‧中心部分
1620‧‧‧外效果設計圖形
1622‧‧‧半透明環狀帶
1624‧‧‧最內部邊界
1626‧‧‧結構/突起部/元件
1628‧‧‧圍封空間/元件
1630‧‧‧線/元件
1632‧‧‧分支
1634‧‧‧分支
1636‧‧‧梳狀結構
1638‧‧‧中心部分
1640‧‧‧內效果設計圖形
1642‧‧‧半透明環狀帶
1644‧‧‧最內部邊界
1646‧‧‧結構或突起部
1648‧‧‧不一致表面
1650‧‧‧中心部分
1660‧‧‧妝飾用隱形眼鏡
1700‧‧‧角膜緣效果圖形層
1702‧‧‧半透明環狀帶
1704‧‧‧最內部邊界
1706‧‧‧幾何結構/突出結構/突起部
1708‧‧‧幾何結構/突出結構/突起部
1710‧‧‧中心部分
1720‧‧‧外效果設計圖形
1722‧‧‧半透明環狀帶/透明環狀帶
1724‧‧‧最內部邊界
1726‧‧‧結構/突起部/元件
1728‧‧‧圍封空間/元件
1730‧‧‧線/元件
1732‧‧‧分支
1734‧‧‧分支
1736‧‧‧梳狀結構
1738‧‧‧中心部分
1740‧‧‧內效果設計圖形
1742‧‧‧半透明環狀帶
1744‧‧‧最內部邊界
1746‧‧‧結構或突起部
1748‧‧‧不一致表面
1750‧‧‧中心部分
1760‧‧‧妝飾用隱形眼鏡
1800‧‧‧角膜緣設計圖形
1802‧‧‧半透明環狀帶
1804‧‧‧最內部邊界
1806‧‧‧似髮結構/突出結構
1808‧‧‧似髮結構/突出結構
1810‧‧‧額外結構/突出結構
1812‧‧‧中心部分
1820‧‧‧內效果設計圖形/內效果圖形層
1822‧‧‧點/虛線
1824‧‧‧中心部分
1840‧‧‧外效果設計圖形/外效果圖形層
1842‧‧‧半透明環狀帶
1844‧‧‧最內部邊界
1846‧‧‧結構
1848‧‧‧圍封空間
1850‧‧‧線
1852‧‧‧梳狀結構
1854‧‧‧中心部分
1860‧‧‧妝飾用隱形眼鏡
1901‧‧‧印版
1902‧‧‧步驟
1903‧‧‧印版孔穴
1904‧‧‧步驟
1905‧‧‧杯
1906‧‧‧步驟
1908‧‧‧步驟
1910‧‧‧步驟
1912‧‧‧步驟
1914‧‧‧步驟
2002‧‧‧步驟
2004‧‧‧步驟
2006‧‧‧步驟
2008‧‧‧步驟
2010‧‧‧步驟
2012‧‧‧步驟
2014‧‧‧步驟
2016‧‧‧步驟
2102‧‧‧清透基底
2104‧‧‧效果層
2106‧‧‧主體鏡片材料
2200‧‧‧印版
2202‧‧‧第一輪環形區段
2204‧‧‧光學區域開口
2206‧‧‧過渡區段或區帶
2302‧‧‧輪環形狀清透基底材料層
2304‧‧‧效果層/顏料印染層
2306‧‧‧主體鏡片材料
2308‧‧‧中心光學區帶或中心光學區域/開口
2310‧‧‧過渡區
2400‧‧‧妝飾用隱形眼鏡
2402‧‧‧亮色鞏膜區
2500‧‧‧隱形眼鏡
2502‧‧‧緣環區
2504‧‧‧最內部邊界
2506‧‧‧輪輻
2508‧‧‧間隔
2510‧‧‧區域
2512‧‧‧最內部邊界
2514‧‧‧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
2600‧‧‧效果設計圖
2602‧‧‧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
從以下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更詳細說明中,如所附圖式所繪示,將更清楚明白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特徵與優勢。
圖1係例示性非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2係第一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3係第二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4係第三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5係第四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6係第一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7係第二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8係第三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9係第四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0係第五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1係第六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2係第七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3係第八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4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例示性角膜緣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4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例示性內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4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例示性外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4D係根據本發明之包含圖14A、圖14B、及圖14C之三個設計圖形之一第一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5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例示性角膜緣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5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例示性內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5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例示性外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5D係根據本發明之包含圖15A、圖15B、及圖15C之三個設計圖形之一第二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6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例示性角膜緣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6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例示性外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6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例示性內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6D係根據本發明之包含圖16A、圖16B、及圖16C之三個設計圖形之一第三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7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例示性角膜緣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7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例示性外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7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例示性內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7D係根據本發明之包含圖17A、圖17B、及圖17C之三個設計圖形之一第四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8A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例示性角膜緣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8B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例示性內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8C係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例示性外效果設計圖形之平面圖。
圖18D係根據本發明之包含圖14A、圖14B、及圖14C之三個設計圖形一第五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19係通用移印(pad printing)程序之示意代表圖。
圖20係更詳細移印程序之示意代表圖。
圖21係構成例示性隱形眼鏡之層之示意代表圖。
圖22係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清透基底印版之示意代表圖。
圖22A係根據本發明之清透基底印版之區段之分解圖。
圖22B係根據本發明之清透基底印版之分解剖面圖。
圖23係根據本發明之構成具有一環形清透基底層之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層之示意代表圖。
圖24係根據本發明之具有珠光顏料亮色鞏膜之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示意代表圖。
圖25係根據本發明之在緣部分中具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的一例示性緣環/輪輻圖案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平面圖。
圖26係根據本發明之具包含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之效果設計圖的一例示性效果設計圖之平面圖,該例示性效果設計圖對應於一配戴者眼睛之一虹膜區。
隱形眼鏡就是放置於眼睛上的鏡片。隱形眼鏡被視為醫療裝置並可經佩戴以矯正視力並/或用於妝飾用或其他治療原因。從1950年代起,隱形眼鏡已商品化使用,用來改善視力。早期的隱形眼鏡係由硬性材料製造或加工而成,相對較為昂貴並且脆弱。此外,加工製成這些早期隱形眼鏡的材料不允許足夠的氧氣通過隱形眼鏡傳輸到結膜和角膜,此有可能引起許多不良臨床效應。雖然這些隱形眼鏡仍在使用,但是其剛開始的舒適性較差,因此並不適合所有患者。該領域的後續發展產生了基於水凝膠的軟性隱形眼鏡,該等軟性隱形眼鏡在當今極為流行且被廣泛使用。當今可得的聚矽氧水凝膠隱形眼鏡結合了具有極高透氧度之聚矽氧的效益、與水凝膠經證實的舒適度和臨床性能。基本上,與由早期硬性材料製成的隱形眼鏡相比,這些基於聚矽氧水凝膠的隱形眼鏡具有更高的透氧度,並且配戴起來通常更舒適。然而,這些新式隱形眼鏡並非完全沒有限制。
現在請參閱圖1,圖中繪示例示性非妝飾用隱形眼鏡100之平面圖。隱形眼鏡100包含:一光學區帶102;一周邊區帶104,其圍繞光學區帶102;一後曲表面,其經設計以當配戴時接觸個人眼睛;及一前曲表面,其與該後曲表面相對。光學區帶102係可透過其獲得視力矯正的隱形眼鏡100之部分。換言之,光學區帶102提供視力矯正並且針對特定需求而設計,諸如單一視力近視或遠視矯正、散光視力矯正、 雙焦距視力矯正、多焦距視力矯正、定製矯正、或任何其他提供視力矯正之設計。周邊區帶104圍繞光學區帶102並且提供在眼睛上的隱形眼鏡100的機械穩定性。換言之,周邊區帶104提供隱形眼鏡100在眼睛上之定位或穩定化(包括共軸與定向)的機械特徵。當光學區帶102包括非旋轉對稱特徵時,諸如散光矯正及/或高階像差矯正,定向就非常重要。在一些隱形眼鏡設計中,可利用介於光學區帶102與周邊區帶104之間之一可選的中間區帶。該可選的中間區帶確保光學區帶102與周邊區帶104平滑地融合。
圖1中繪示之隱形眼鏡100係圓形,但可為任何用於隱形眼鏡之便利形狀,諸如橢圓形或截圓形。除了圓形或非圓形外,隱形眼鏡100可係平面或非平面。
一妝飾用隱形眼鏡經設計以增強或改變其上配戴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雖然不是必要項,但是亦可利用妝飾用隱形眼鏡來矯正折射誤差(refractive error)。此外,妝飾用隱形眼鏡亦可具有直接的醫療應用,例如,復原受損眼睛的外觀。遭受無虹膜畸形(aniridia)、虹膜不存在、瞳孔變形(dyscoria)、虹膜受損、及/或角膜弓(arcus senilis)受損、或角膜老年環(arcus senilus corneae)受損、角膜緣區域明亮異常或變色異常的個人,可利用將給出完整虹膜外觀的經著色隱形眼鏡。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包括半透明/透明增色、色料、不透明色料、人工虹膜圖案、緣環、鞏膜增亮色料、及/或前述之任何組合。
更具體而言,可利用妝飾用隱形眼鏡以使鞏膜增亮並/或具有一緣環之一圖案,該緣環用以增強配戴者虹膜的明晰度,導致對於隱形眼鏡配戴者的觀察者而言,虹膜顯得更大。此外,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具有完全或較佳地部分上覆配戴者虹膜上的額外圖案元件。可利用妝飾用隱形眼鏡來增強深色眼睛的個人虹膜,但亦可使用妝飾用隱形眼鏡來增強淺色眼睛的個人虹膜。
請參閱圖2,圖中繪示一第一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200。雖然在前文關於圖1之隱形眼鏡100所提及之意義內此隱形眼鏡200包含一光學區帶(zone)及一周邊區帶,但是利用不同的用詞來描述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各種區(region)。妝飾用隱形眼鏡200包含一中心區 202,中心區202經定大小以實質上對應於個人瞳孔的大小及位置。一般而言,中心區202不具有著色或設計,使得不會干擾視覺銳度。一中心部分204圍繞中心區202且經定大小以實質上對應於個人瞳孔的大小及位置。中心部分204可包含一或多個顏色及/或藉由一或多個顏色形成的一圖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的外觀。經設置成圍繞中心部分204且延伸至隱形眼鏡200周圍邊緣者係一周邊部分206。周邊部分206包含輪環形狀,其具有自點201測量之一內徑及自點203測量之一外徑,該外徑可以但不一定必須與整體隱形眼鏡200之外邊緣重合。周邊部分206可經著色有一亮色,例如,白色、近白色、泛白色(off white)、淺黃色、淡藍色、淺粉紅色、淺綠色、或前述之任何組合。該亮色係設置以便與配戴者鞏膜逐漸融合。
周邊部分206經著色以增強鞏膜的外觀。周邊部分206之著色可係不透明、半透明、或介於不透明與半透明之間,或半不透明。例示性實施例藉由提供具有復新、自然外觀的鞏膜來增強鞏膜的外觀。應理解,在本文中使用之不透明意謂允許在380至780nm範圍內的平均光透光率為0至約50百分比,且較佳地為7至約50百分比的顏色。應理解,在本文中使用之半透明意謂允許在380至780nm範圍內的平均光透光率為約50至約85百分比,且較佳地自約65至約85百分比的顏色。
圖3繪示一第二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300。妝飾用隱形眼鏡300包含:一中心區302;一中心部分304,其圍繞中心區302;一周邊部分306,其圍繞中心部分304;及一緣環308。如在本文中所提及,一緣環基本上係一環狀色帶,當鏡片在眼上且置中時,會部分或完全上覆鏡片配戴者的角膜緣區。在一些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緣環可更大以建立一光暈效果。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自點301測量之內徑至自點303測量之外徑,周邊部分306之著色係或可自不透明逐漸變成至半透明或透明。如同前文所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中,中心部分304可包含一或多個顏色及/或藉由一或多個顏色形成的一圖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的外觀。此組合提供最自然的虹膜以及暗緣環對比,同時提供在周邊部分306中施加亮顏色的額外益處。緣環308可有任何適合的寬度或圖案,其 允許緣環308與虹膜、中心部分顏色/圖案304、及經著亮色周邊部分306自然融合。緣環308可係半透明或不透明。
圖4繪示一第三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400,其在周邊部分406中具有依幾何圖案形式施加的亮著色。妝飾用隱形眼鏡400包含:一中心區402;一中心部分404,其圍繞中心區402;該周邊部分406,其圍繞中心部分404;及一緣環408。圖3與圖4之隱形眼鏡之間的差異在於周邊部分406的幾何圖案。在此例示性妝飾用隱形眼鏡400中,幾何圖案採用自鏡片表面移除之圓410的外觀(否則會著為白色),使各圓410在接近緣環408的切線處接觸其相鄰圓410,且各圓410在該圖案之極外直徑處分開,以與天然鞏膜融合。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鞏膜印染(相對應於周邊部分406之區)自角膜緣邊緣之不透明轉變成一矩陣圖案以與天然鞏膜融合。雖然此例示性實施例利用圓410作為幾何形狀,重要地應注意,可利用任何幾何形狀。亦可視為由彼等圓410形成的多個行列之十字形經著亮色結構。如所繪示,圓412亦可延伸至中心部分404中的圖案中。
可如前文關於圖4所描述由規則形狀結構形成包含幾何形狀的圖案,或由位於如圖5中繪示之一妝飾用隱形眼鏡500之中心部分504及周邊部分506中的複數個隨機小點或形狀510形成包含幾何形狀的圖案。在此例示性隱形眼鏡500中,中心區502及緣環508不具有圖案,例如,無輪輻或融合。可利用傳達真實感或增強顏色感的任何便利形狀,尤其,在此類幾何形狀促成所欲色調或陰影。所利用的小點可包含任何大小及形狀。小點有助於妝飾用隱形眼鏡之不同元件邊界的融合。
根據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一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包含一緣環及複數個漸縮輪輻。如上文所提及,一緣環係一環狀色帶,當鏡片在眼睛上且置中時,會部分或實質上完全上覆鏡片配戴者的角膜緣區或鞏膜與角膜接面處。較佳地,緣環實質上完全上覆角膜緣區。緣環最內部邊界或最接近鏡片幾何中心的邊緣可形成具有直徑約8mm至約12mm的一圓,較佳地約9mm至約11mm,該圓經置中於鏡片的幾何中心。 該環可具有任何適合之寬度,且較佳地是約0.5至約2.5mm的寬度,更佳地約0.75至約1.25mm的寬度。
類似車輪輪輻的實質上三角形形狀結構自緣環之最內部邊界朝向鏡片之幾何中心向內延伸。上述漸縮輪輻可以,但較佳地不延伸超過整個鏡片的虹膜部分,意指當鏡片在眼睛上且置中時鏡片上覆虹膜的部分。應該說,較佳地該輪輻自緣環最內部邊緣往內延伸,使得輪輻圖案最內部邊緣位於距鏡片幾何中心約6mm或更多,更佳的是約7mm或更多。該輪輻形狀及大小可一致或不同,且較佳地長度約1至約2mm。
在圖6,圖中繪示隱形眼鏡600上的緣環一漸縮之輪輻圖案之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緣環602係寬度大約1mm之一黑色不透明帶。複數個隨機配置之漸縮輪輻606開始於緣環602之最內部邊界604且向內延伸朝向隱形眼鏡600之幾何中心,以隱形眼鏡600之幾何中心測量,其最內部邊界612形成直徑為7mm之一圓。雖然所有輪輻606大致上經類似地組態,但是較佳地無輪輻606之一者確切相同於另一輪輻606。輪輻606經由間隔608而散置或界接,在間隔中無任何元件。間隔608亦大致上經類似地組態,但是較佳地無間隔608之一者的組態確切相同於任何其他間隔608或輪輻606的組態。區域610係無任何圖案元件的一區,如所示,該區域將部分地組成配戴者眼睛之虹膜部分以及配戴者眼睛之整體之瞳孔部分,或當鏡片在眼睛上且置中時,該區域將部分地組成上覆配戴者瞳孔之鏡片之部分。如所示,區域610係清透,但是區域610可係半透明或亦可經著不透明色。如所示之最內部邊界604係均勻、規則形狀,但是可係不均勻、不規則邊界。類似地,雖然漸縮輪輻邊界612形成一實質上均勻邊界,但是其可形成一不均勻邊界。
圖7繪示一隱形眼鏡700上之一替代之漸縮輪輻圖案。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複數個隨機配置之漸縮輪輻706開始於緣環704之最內部邊界702且向內延伸朝向隱形眼鏡700之幾何中心。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漸縮輪輻706包含隨著波形線朝向隱形眼鏡700之幾何中心移動而漸細的一或多條波形線。如所繪示,最內部緣環邊界702為一 不均勻、不規則形狀。區域708係無圖案元件的一區,該區域將部分地組成配戴者之虹膜部分以及配戴者眼睛之整體之瞳孔部分,如上文所述。
圖8繪示一隱形眼鏡800之又一漸縮輪輻圖案。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複數個輪輻806及808開始於緣環804之最內部邊界802且向內延伸至隱形眼鏡800之幾何中心,輪輻806比輪輻808更長且輪輻806、808兩者皆由波形線形成。如所示,輪輻806及808依實質上規則空隙彼此相間隔,但是亦可不規則相間隔。此外,輪輻806之各者的形狀皆實質上相同,但是其可為不同形狀,如可為輪輻808之情況。區域810係無圖案元件的一區,該區域將部分地組成配戴者眼睛之虹膜部分以及整體配戴者瞳孔,如上文所述。
圖9繪示一隱形眼鏡900之再一例示性漸縮輪輻圖案,其係圖8中繪示之圖案之變化。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輪輻圖案具有多個輪輻902及904,其中輪輻902比輪輻904更長,且輪輻902、904兩者皆由波形線形成。如所示,輪輻902及904經隨機分組成在一起以形成叢集906。這些叢集906自緣環910之最內部邊界半徑908延伸。
圖10繪示在一隱形眼鏡1000上之一例示性漸縮輪輻圖案,其中有一緣環1002及自緣環1002向內延伸之複數個隨機相間隔之輪輻1004。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輪輻1004在一或多個位置處彎曲。
在關於圖6至圖10描述之所有圖案中,輪輻可向內延伸至鏡片之幾何中心。然而,較佳地,輪輻之最內部邊界或相對於鏡片之幾何中心的邊緣位在距鏡片之幾何中心達約6.5mm或以上、較佳地約7mm或以上處。
除了輪輻及緣環元件外,圖案可包括任何數量個額外組件。此類組件可包括幾何結構,諸如小點及線,或富於想像力的結構,包括輝紋、似羽毛形狀、及類似者、及其組合。在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中,如圖11中繪示,一隱形眼鏡1100可包含覆疊輪輻1104與輪輻1104之間之間隔的複數個隨機小點1102。或者,複數個小點可覆疊輪輻之區域及輪輻之間之間隔之僅一部分,諸如覆疊僅輪輻之最內部部分或最接近緣環1106之部分或彼區域之約一(1)至約九十(90)百分比、較佳地約二 十五(25)至七十五(75)百分比。作為又一替代案,隨機小點圖案可使得隨著小點圖案向內朝向鏡片幾何中心移動,該等小點變得更少而形成一小點密度梯度。該等小點輔助緣環1106與輪輻1104之間之邊界融合。
作為又另一替代案,在圖12中,圖中繪示具有覆疊輪輻1204與輪輻之間之間隔的複數個隨機小點1202之一隱形眼鏡1200。小點1202覆疊整體輪輻1204及其等間之間隔。輪輻自緣環1206延伸。用於本發明之圖案的小點可為任何大小,而較佳地直徑約0.060至約0.180mm,更佳地直徑約0.0075至約0.0125mm。
在本文中所提及之妝飾用隱形眼鏡之任何圖案中,中心較佳地係清透以確保不會影響視覺銳度。然而,中心區可為半透明/透明或不透明顏色或不透明與半透明/透明顏色的任何組合的區域。
在使用於隱形眼鏡中作為增強或改變配戴者眼睛顏色時,較佳地該緣環元件係遮蓋鏡片配戴者緣區顏色之實心色帶,更佳地該遮蓋色彩係不透明顏色。再次,可利用經適當定大小之緣環以建立一光暈效果。取決於所欲的眼睛上妝飾用結果,剩餘的元件(輪輻、小點及其他圖案元件)可為半透明或不透明。針對本發明之目的,「半透明」意謂允許在380至780nm範圍內的平均光透光率(% T)為約60至約99%、較佳地約65至約85% T的顏色。「不透明」意謂允許在380至780nm範圍內的平均光透光率(% T)為0至約55、較佳地7至約50% T的顏色。
針對緣環及虹膜圖案元件之各者所選擇的顏色將依據隱形眼鏡配戴者的虹膜之自然顏色及所欲之增強或顏色變化予以判定。因此,元件可為任何顏色,包括藍色、綠色、灰色、褐色、深黄、紅色、或其組合的多種色調及色度中之任何一者。緣環的較佳顏色包括黑色、褐色、灰色、藍色及深綠色的多種色調及色度中的任何一種。
緣環、輪輻及其他圖案元件之顏色亦可實質上彼此相同或互補。例如,在圖13中,圖中繪示包含其中一緣環1302及輪輻1304為相同顏色之一圖案的一隱形眼鏡1300。輪輻1306之顏色與緣環1302及輪輻1304之顏色不同但是互補。瞳孔部分1308之顏色係與緣環及輪輻之顏色互補的又一顏色。較佳地,瞳孔部分係清透的,意指為無色。
包含周圍部分之經著亮色元件可為純白色、近白色、泛白色、淺黃色、淡藍色、淺粉紅色、淺綠色、或上述之任何組合。較佳地,其為相稱而不會與未被鏡片覆蓋的鞏膜可見部分有突兀的對比。這些顏色較佳地藉由使用具有更高量TiO2獲得,以產生更大的不透明度及對比。添加之顏料包括小量的氧化鐵黑、氧化鐵棕、氧化鐵黃、氧化鐵紅、二氧化鈦、及類似者、及其組合,以調整更白的經著色元件。除這些顏料外,可使用的可溶及不可溶染料,包括二氯三
Figure 106109087-A0202-12-0014-44
、及乙烯碸基染料。一項例示性實施例係含有10百分比至20百分比TiO2及80百分比至90百分比清透黏結聚合物之一色料,以提供適當的半透明。
大致而言,經著色元件可由任何適合用於隱形眼鏡之有機或無機顏料或此類顏料組合製成。不透明度可藉由改變所使用的顏料和二氧化鈦之濃度控制,更高的量產生更大的不透明度。例示性有機顏料包括酞菁藍(pthalocyanine blue)、酞菁綠(pthalocyanine green)、咔唑紫(carbazole violet)、還原橘#1(vat orange #1)、及類似者以及其組合。可用之無機顏料包括氧化鐵黑、氧化鐵褐、氧化鐵黃、氧化鐵紅、二氧化鈦、及類似者、以及其組合。除這些顏料外,可使用的可溶及不可溶染料,包括二氯三
Figure 106109087-A0202-12-0014-45
、及乙烯碸基染料。可用的染料和顏料為市售可得。
根據本發明,可利用包含多層設計之隱形眼鏡以增強其上定位有該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同時維持一天然面貌。例示性設計各包含三個層;即,一獨特角膜緣設計圖形、一獨特內效果圖形、及一獨特外效果圖形。印染各種層之順序及顏色會影響最終設計,如下文更詳述者。此外,該三個層之各者的顏色及設計可變化以建立一獨特外觀於眼睛上。
可利用任何數目個設計元件及設計原理形成該等層。例如,可利用線以界定形狀及建立模仿或模擬在天然虹膜中發現之線結構、形狀及輪廓的輪廓。可利用具有變化程度之半透明度及不透明度的顏色及色相值以建立融合及對比度,同時可利用變化之顏色及色相值以藉由形成亮部及陰影而隱含深度。可利用空間以判定組成,例如,可利用正空間以界定及隱含效果,同時可利用負空間以允許天然虹膜促成整體設計之效果。可利用重疊層中之透視以隱含及展示在一給定圖案內之 深度。可利用透過對比顏色及形狀建立的紋理來建立虹膜之變化。如在二維技術領域中之使用,藉由使用亮色及暗色來建立紋理。亦可利用亮色元件及暗色元件以隱含深度及形式。
如上文所述,本發明利用三個相異層以提供整體圖案之更多深度及變化。該角膜緣設計圖形係環繞虹膜之外直徑且最接近鞏膜且意欲強調、增強及/或界定眼睛之角膜緣區的整體圖案之部分;然而,該角膜緣設計圖形亦包含延伸至虹膜中之元件。該內效果圖形層係意欲增強該虹膜的整體圖案之部分;然而,該外效果圖形層可包含亦促成強調、增強及/或界定眼睛之角膜緣區的一部分。該外效果圖形層係意欲增強該虹膜的整體圖案之部分;然而,該外效果圖形層可包含亦促成強調、增強及/或界定眼睛之角膜緣區的一部分。可利用本發明之多個層做法來建立利用重疊及非重疊半透明層的變化程度之透明度及/或不透明度。
如上文所解說,可利用各種設計元件以達成各種效果。正如上文描述之緣環/漸縮輪輻圖案,設計根據本發明之多層設計亦可使用相似特徵。例如,可利用輪輻、手指、似髮結構以及相似結構及/或點以融合一實心角膜緣帶至虹膜中。此外,各種其他幾何形狀(包括在天然虹膜中發現者)可併入至中該各種層。
請參閱圖14A,圖中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包含寬度大約0.89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40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似髮結構1406連接至環狀帶1402之最內部邊界1404且自環狀帶1402之最內部邊界1404朝向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幾何中心延伸。似髮結構之一些者具有不在主結構1406上之分支1408。未連接至半透明帶1402之額外似髮結構1410插置於其他似髮結構1406之間。這些似髮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402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角膜緣區,而突出結構1406、1408與1410(其等亦為半透明)經設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及使半透明環狀帶1402與配戴者虹膜融合。似髮結構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 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400之中心部分1412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中心部分1412中可利用色料。此外,設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可係清透或經染色。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半透明中等棕色:紅色氧化鐵、二氧化鈦、反式氧化物黃色(trans-oxide yellow)、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棕色至黑色系列中的顏色。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雖然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係半透明,但是其他設計可包含不透明元件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此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且首先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換言之,此角膜緣設計圖形係待併入至鏡片中的整體設計之第一圖形層。印染順序影響整體設計,如下文中更詳細描述。
圖14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之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內效果圖形1420包含:包括一似波狀環結構1422之一環狀帶,似波狀環結構1522的幾何形狀具有複數個圓化槽1424及角峰1426連同在其中的負空間1428之各種形狀元件(負空間以在經印染元件內之封閉特徵存在及以在經印染元件外側之開放形狀存在),即,無圖案;及插置於槽1424中的變化之長度與寬度的複數個伸長、實質上橢圓形結構1430。實質上橢圓形結構1430可具有或可不具有漸縮端點。整體效果可類似正弦狀圖案或模擬天然虹膜。更具體而言,整體效果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虹膜且與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半透明環狀帶1402至少部分重疊。此外,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上覆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突出結構1406、1408與1410,其上覆方式使得具有重疊半透明區段及具有填充物於突出結構1406、1408與1410之間之負空間之一些或部分中。重疊半透明顏料之區段在圖案內建立可係較暗或較亮的額外色相,其等取決於個別下伏結構中利用之顏色以及不同程度之半透明度。圖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 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420之中心部分1432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中可利用色料。此外,負空間可係清透或經染色。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半透明橘色:紅色氧化鐵、反式氧化物黃色,棕色氧化鐵、及反式氧化物紅色顏料,以建立橘色系列中的顏色。橘色系列中的顏色包括黃色及金色。這些顏色或此系列中之顏色意欲強調具有較暗色相(例如,棕色、暗棕色、暗褐色及類似者)之眼睛之個人的下伏天然虹膜顏色。對於具有較亮色相(例如,藍色、綠色、淺褐色、灰色及類似者)之眼睛之個人將利用不同顏色。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雖然內效果圖形1420包含半透明元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其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半透明元件與不透明元件之組合。此內效果圖形1420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予以印染且在角膜緣圖形1400後以第二順序印染。換言之,在角膜緣圖形1400後印染內效果圖形1420,且內效果圖形1820印染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將出現在圖形1400後方。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4C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之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包含寬度大約1.44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44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44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442之最內部邊界144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842之最內部邊界1844延伸。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一些者在頂點彼此相碰觸以形成一圍封空間1448。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亦包含複數個線1450,該複數個線未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442且插置於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間且經定向在相同方向上;即,朝向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之幾何中心。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442之外周長包含梳狀(comb-like)結構1452,梳狀結構1452將環狀帶144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梳狀結構1452意欲 柔化及融合由下列三個層之重疊半透明顏色所建立的重疊線;即,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及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半透明環狀帶1402以及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突出結構1406、1408與1410。外層設計圖形1440填充更多負空間,且重疊區段或正空間建立額外色相之區域、不同程度之不透明度之區域、及與任何單一層或圖形分開且相異的不同設計。此外,留在重疊區域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形狀及圖案,其藉由與天然虹膜結合而起作用來輔助融合及妝飾用效果。設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中心部分1454可係清透的,因為鏡片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段中可利用色料。此外,介於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可經染色。梳狀結構1452藉由建立一形狀而改變角膜緣設計圖形之環狀帶1402之外直徑,該形狀分裂透明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硬線。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係自包含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黑色。在其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重疊之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建立一較暗、更明晰/不透明區域,同時設計之不重疊部分留下更半透明顏色,其提供自不透明至清透的半透明融合。此技術允許與天然虹膜融合。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440包含一半透明設計;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設計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半透明元件與不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外效果圖形1440,且在內效果圖形1420後以第三順序印染外效果圖形1440,且外效果圖形1440印染在內效果圖形142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將出現在內效果設計圖形1420後方。外效果圖形144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4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4D繪示妝飾用隱形眼鏡1460之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妝飾用隱形眼鏡1460包含依上文描述之順序印染之所有三個層或設 計圖形1400、1420及1440。雖然自製造角度描述印染順序,當觀察者觀看戴在眼睛上的隱形眼鏡時,視覺效果係依與描述印染之順序相反的順序看到層或設計圖形的視覺效果。如所示,重疊層包含形成一獨特結構的不同顏色、不同程度之半透明度、不同色相、不同程度之明亮度、不同程度之暗度及圖案。印染順序或顏色兩者之任一者的變更將導致一不同設計,如下文更詳述者。此外,變更半透明度之程度亦會影響關於色相、融合、紋理及對比度的整體設計。
藉由該三個層建立之整體設計包含一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之一內直徑為約6.5mm及一外直徑係在自約12.675mm至約12.8mm之範圍內。依據設計,環狀結構相似於眼睛之虹膜結構。鏡片中心中之開放或負空間相對應於眼睛之瞳孔區或光學區帶,且較佳為清透使得不干擾視力。然而,如上文所述,此區可經染色以及可為任何負空間。
請參閱圖15A,圖中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一第二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包含寬度大約0.89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50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似髮結構150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502之最內部邊界150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802之最內部邊界1804朝向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幾何中心延伸。似髮結構之一些者具有不在主結構1506上之分支1508。未連接至不透明帶1502之額外似髮結構1510插置於其他似髮結構1506之間。這些似髮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502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角膜緣區,而突出結構1506、1508與1510經設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及使環狀帶1502與虹膜融合。突出結構1506、1508與1510亦為半透明。似髮結構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500之中心部分1512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中心部分1512中可利用色料。此外,設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可係清透或經染色。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係自黑色氧化鐵顏料所形成的一半透明黑色。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雖然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係半透明,但是其他設計可包含不透明元件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且首先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換言之,此角膜緣設計圖形係待併入至鏡片中的整體設計之第一圖形層。印染順序影響整體設計,如下文中更詳細描述。
圖15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之一第二例示性實施例。內效果圖形1520包含:包括一似波狀環結構1522之一環狀帶,似波狀環結構1522的幾何形狀具有複數個圓化槽1524及角峰1526連同在其中的負空間1528之各種形狀元件(負空間以在經印染元件內之封閉特徵存在及以在經印染元件外側之開放形狀存在),即,無圖案;及插置於槽1524中的變化之長度與寬度的複數個伸長、實質上橢圓形結構1530。實質上橢圓形結構1530可具有或可不具有漸縮端點。整體效果可類似輻射狀圖案或模擬天然虹膜。更具體而言,整體效果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虹膜且與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半透明環狀帶1502至少部分重疊。此外,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上覆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突出結構1506、1508與1510,其上覆方式使得具有重疊半透明區段及具有填充物於突出結構1506、1508與1510之間之負空間之一些或部分中。重疊半透明顏料之區段在圖案內建立可係較暗或較亮的額外色相,其等取決於個別下伏結構中利用之顏色以及不同程度之半透明度。圖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520之中心部分1532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中可利用色料。此外,設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可係清透或經染色。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半透明中等棕色:紅色氧化鐵、二氧化 鈦、反式氧化物黃色,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金色至棕色系列中的顏色。所利用之顏色意欲強調或以其他方式增強下伏天然虹膜顏色。針對不同顏色眼睛利用不同顏色。在替代例示性實施例中,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予以印染且在角膜緣圖形1500後以第二順序印染。換言之,在角膜緣圖形1500後印染內效果圖形1520,且內效果圖形1820印染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圖形層1520將出現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後方。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5C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之一第二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包含寬度大約1.44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54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54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542之最內部邊界154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842之最內部邊界1844延伸。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一些者在頂點彼此相碰觸以形成一圍封空間1548。外層設計圖形1540亦包含複數個線1550,該複數個線未連接至不透明環狀帶1542且插置於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間且經定向在相同方向上;即,朝向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之幾何中心。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542之外周長包含一梳狀結構1552,梳狀結構將環狀帶154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梳狀結構1552意欲柔化及融合由下列三個層之重疊半透明顏色所建立的重疊線;即,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內效果圖形1520及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半透明環狀帶1502以及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突出結構1506、1508與1510。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填充更多負空間,且重疊區段或正空間建立額外色相之區域、不同程度之不透明度之區域、及與任何單一層或圖形分開且相異的不同設計。此外,留在重疊區域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形狀及圖案,其藉由與天然虹膜結合而起作用來輔助融合及妝飾用效果。設 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中心部分1554可係清透的,因為鏡片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段中可利用色料。此外,介於元件之間之負空間亦可係清透或經染色。梳狀結構1552藉由柔化角膜緣設計圖形之環狀帶1502之外直徑之外觀而改變其外觀。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係自包含二氧化鈦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灰色。在其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重疊之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建立一較暗、更明晰/不透明區域,同時設計之不重疊部分留下更半透明顏色,其提供自不透明至清透的半透明融合。此技術允許與天然虹膜融合。外效果設計圖形1540包含一半透明設計;然而,其他設計可併入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外效果圖形1540,且在內效果圖形1520後以第三順序印染外效果圖形1540,且外效果圖形1540印染在內效果圖形152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將出現在內效果設計圖形1520後方。外效果圖形1554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5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5D繪示妝飾用隱形眼鏡1560之一第二例示性實施例,妝飾用隱形眼鏡1560包含依上文描述之順序印染之所有三個層或設計圖形1500、1520及1540。雖然自製造角度描述印染順序,當觀察者觀看戴在眼睛上的隱形眼鏡時,視覺效果係依與描述印染之順序相反的順序看到層或設計圖形的視覺效果。如所示,重疊層包含形成一獨特結構的不同顏色、不同色相、不同程度之明亮度、不同程度之暗度及圖案。印染順序或顏色兩者之任一者的變更將導致一不同設計。此外,這些變更之任一者會影響半透明度之程度,其亦會影響整體設計。
藉由該三個層建立之整體設計包含一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之一內直徑為約6.0mm及一外直徑係在自約12.50mm至約12.7.75mm之範圍內。依據設計,環狀結構相似於眼睛之虹膜結構。鏡片中心 中之開放或負空間相對應於眼睛之瞳孔區或光學區帶,且較佳為清透使得不干擾視力。然而,如上文所述,此區以及任何負空間可經染色。
請參閱圖16A,圖中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一第三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包含寬度大約0.89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60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似髮結構160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602之最內部邊界160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602之最內部邊界1604朝向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幾何中心延伸。似髮結構之一些者具有不在主結構1606上之分支1608。額外似分支結構1610建立意欲模擬瞳孔肌之邊緣的似鉤結構。如前述,所有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602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角膜緣區,而突出結構1606、1608與1610經設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及使半透明環狀帶1602與虹膜融合。似髮結構亦為半透明。似髮結構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600之中心部分1612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中心部分1612中可利用色料。此外,設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可係清透或經染色。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暗棕色: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棕色至黑色系列中的顏色。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包含半透明元件;然而,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且首先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換言之,此角膜緣設計圖形係待併入至鏡片中的整體設計之第一圖形設計。印染順序影響整體設計,如下文中更詳細描述。
圖16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之一第三例示性實施例。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變更內效果圖形及外效果圖形的印染順序。在上文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內效果設計圖形係在角膜緣設計圖形與外效果設計圖形之間。在此例示 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包含寬度大約1.44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62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62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622之最內部邊界162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842之最內部邊界1844延伸。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一些者在頂點彼此相碰觸以形成一圍封空間1628。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亦包含複數個線1630,該複數個線未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622且插置於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間且經定向在相同方向上;即,朝向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之幾何中心。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或突起部1626之一些者具有分支1632,且線1630之一些者具有分支1634。所有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環狀帶1622之外周長包含梳狀結構1636,梳狀結構將環狀帶162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梳狀結構1636意欲柔化及融合由該兩個層之重疊半透明顏色所建立的重疊線。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之所有元件外為半透明;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元件可係不透明及/或半透明與不透明之組合。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半透明環狀帶1602。此外,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上覆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突出結構1606、1608與1610,其上覆方式使得具有重疊區段及具有填充物於突出結構1606、1608與1610之間之負空間之一些或部分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填充更多負空間,且重疊區段或正空間建立額外色相之區域、不同程度之不透明度之區域、及與任何單一層分開且相異的不同設計。此外,留在重疊區域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形狀及圖案,其藉由與天然虹膜結合而起作用來輔助融合及妝飾用效果。設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中心部分1638可係清透的,因為鏡片之此位置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中可利用色料。此外,在負空間中亦可利用色料。梳狀結構1636藉由柔化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環狀帶1602之外直徑之外觀而將其改變。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係自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棕色:紅色氧化鐵、二氧化鈦、反式 氧化物黃色、酞青綠色(phthalocyanine green)、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在其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重疊之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建立一較暗、更明晰/不透明區域,同時設計之不重疊部分留下更半透明顏色,其提供自不透明至清透的半透明融合。此技術允許與天然虹膜融合。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包含一半透明設計;然而,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設計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半透明元件與不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且在角膜緣效果圖形層1600後以第二順序印染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且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印染在角膜緣效果圖形層160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或圖形將出現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後方。外效果圖形162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6C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之一第三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包含寬度大約2.08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642。如自該繪示所可易見,在此實施例中,環狀帶1642比其他環狀帶更寬得多。朝向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之幾何中心向內延伸的複數個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或突起部1646連接至環狀帶1642之最內部邊界1644且自環狀帶1642之最內部邊界1644延伸。這些突起部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環狀帶1642之外周長包含一不一致表面1648以柔化/融合一硬線重疊區域,不一致表面1648將環狀帶164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與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之梳狀結構1636相比,不一致表面1648較不明顯。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經設計以分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半透明環狀帶1602及外效果設計圖形1620之半透明環狀帶1622。再次,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646重疊及填充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突起部1606、1608與1610及外層設計圖形1620之元件1626、1628及1630之間之空間中。重疊半透明顏料之區段在圖案內建立可係較暗或較亮的額外色相,其等取決於個別下伏結構中利用之顏色以及不同程度之半透明 度。圖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內效果圖形1640之中心部分1650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中心部分1650中以及負空間中可利用色料。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黃色:反式氧化物黃色,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反式氧化物紅色顏料,以建立黃色系列中的顏色。如上文所述,黃色係橘色系列之部分,橘色系列亦包括金色。這些顏色意欲強調具有棕色或暗色眼睛之個人的下伏天然虹膜顏色。對於較亮眼睛顏色將利用不同顏色。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予以印染且在外效果圖形1620後以第三順序印染。換言之,在外設計圖形1620後印染內效果圖形1640,且內效果圖形1640印染在外設計圖形162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將出現在其他層後方。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包含半透明元件,但是在替代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內效果設計圖形164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6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6D繪示妝飾用隱形眼鏡1660之一第三例示性實施例,妝飾用隱形眼鏡1660包含依上文描述之順序印染之所有三個層或設計圖形1600、1620及1640。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印染順序不同於上文描述之另兩個例示性實施例,因為內效果層及外效果層互換。此外,所有三個設計圖形具有建立一獨特緣環設計圖案的環狀帶。雖然自製造角度描述印染順序,當觀察者觀看戴在眼睛上的隱形眼鏡時,視覺效果係依與印染中使用之順序相反的順序看到層或設計圖形的視覺效果。如所示,重疊層包含形成一獨特結構的不同顏色、不同色相、不同程度之明亮度、不同程度之暗度及圖案。印染順序或顏色兩者之任一者的變更將導致一不同設計。此外,亦可達成半透明度之變更。
藉由該三個層建立之整體設計包含一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之一內直徑為約6.7mm及一外直徑係在自約12.650mm至約12.725 mm之範圍內。依據設計,此環狀結構相似於眼睛之虹膜結構。鏡片中心中之開放或負空間相對應於眼睛之瞳孔區或光學區帶,且較佳為清透使得不干擾視力。然而,如上文所述,此區可係元件之間之負空間,所以可經染色。
請參閱圖17A,圖中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一第四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包含寬度大約0.85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702。類似天然虹膜中之隱窩的複數個幾何結構170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702之最內部邊界170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702之最內部邊界1704朝向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幾何中心延伸。額外幾何結構1708亦延伸朝向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幾何中心,但未附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702。隱窩(crypt)係在天然虹膜上發現的生理特徵,隱窩係定位在捲縮輪(collarette)之任一側上的一系列開口。在虹膜之基底上的隱窩係額外開口,可在接近虹膜之睫狀部分的最外部分處觀察到隱窩。如上文所述,設計圖形中的所有元件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702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角膜緣區,而突出結構1706及1708經設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及使環狀帶1702與虹膜融合。幾何結構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700之中心部分1710可係清透的,此係因為區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中心部分1710中可利用色料。此外,在元件之間之空間中可利用色料。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暗棕色: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棕色至黑色系列中的顏色。雖然角膜緣設計圖形為半透明,但是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且首先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換言之,此角膜緣設計圖形係待併入至鏡片中的整體設計之第一圖形設計。印染順序影響整體設計,如下文中更詳細描述。
圖17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之一第四例示性實施例。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相對於最前面兩個(the first two)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變更內效果圖形及外效果圖形的印染順序。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包含寬度大約0.89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72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72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722之最內部邊界172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722之最內部邊界1724延伸。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一些者在頂點彼此相碰觸以形成一圍封空間1728。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亦包含複數個線1730,該複數個線未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722且插置於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間且經定向在相同方向上;即,朝向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之幾何中心。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或突起部1726之一些者具有分支1732,且線1730之一些者具有分支1734。所有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環狀帶1722之外周長包含梳狀結構1736,梳狀結構將透明環狀帶172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梳狀結構1736意欲柔化及融合由其他層之重疊半透明顏色所建立的重疊線。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半透明環狀帶1702。此外,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上覆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突出結構1706及1708,其上覆方式使得具有重疊區段及具有填充物於突出結構1706與1708之間之負空間之一些或部分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填充更多負空間,且重疊區段或正空間建立額外色相之區域、不同程度之不透明度之區域、及與任何單一層分開且相異的不同設計。此外,留在重疊區域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形狀及圖案,其藉由與天然虹膜結合而起作用來輔助融合及妝飾用效果。設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中心部分1738可係清透的,因為鏡片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可利用色料。此外,在設計之負空間中可利用色料。梳狀結構1736藉由柔化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環狀帶1702之外直徑之外觀而將其改變。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棕色:紅色氧化鐵、二氧化鈦、反式氧化物黃色,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棕色至黑色系列中的顏色。在其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重疊之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建立一較暗、更明晰/不透明區域,同時設計之不重疊部分具有更半透明顏色,其提供自不透明至清透的半透明融合。此技術允許與天然虹膜融合。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包含半透明元件,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含不透明元件以及半透明元件與不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此外效果圖形1720,且在角膜緣效果圖形層1700後以第二順序印染此外效果圖形1720,且此外效果圖形1720印染在角膜緣效果圖形層170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或圖形將在角膜緣層1700後方。外效果圖形172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7C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之一第四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包含寬度大約2.03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742。如自該繪示所可易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環狀帶1742比其他環狀帶更寬得多。朝向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之幾何中心向內延伸的複數個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或突起部174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742之最內部邊界174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742之最內部邊界1744延伸。這些突起部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環狀帶1742之外周長包含一不一致表面1748以柔化/融合一硬線重疊區域,不一致表面1748將半透明環狀帶174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與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之梳狀結構1736相比,不一致表面1648較不明顯。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經設計以分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半透明環狀帶1702及外效果設計圖形1720之半透明環狀帶1722。再次,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746重疊及填充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突起部1706與1708及外層設計圖形1720之元件1726、1728及1730之間之空間中。重疊半透明顏料之區段在圖案內建立可係較 暗或較亮的額外色相,其等取決於個別下伏結構中利用之顏色以及不同程度之半透明度。圖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內效果圖形1740之中心部分1750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或區帶中以及在設計之負空間中可利用色料。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棕色:紅色氧化鐵、酞青藍色,二氧化鈦、反式氧化物黃色,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棕色至黑色系列中的顏色。此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予以印染且在外效果圖形1720後以第三順序印染。換言之,在外設計圖形1720後印染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且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印染在外設計圖形1720上。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或圖形將出現在其他層或圖形後方。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包含半透明元件,但是亦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內效果設計圖形174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7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7D繪示妝飾用隱形眼鏡1760之一第四例示性實施例之,妝飾用隱形眼鏡1760包含依上文描述之順序印染之所有三個層或設計圖形1700、1720及1740。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印染順序不同於上文描述之另兩個例示性實施例,因為內效果層及外效果層互換,如同上文描述之先前例示性實施例中。此外,所有三個設計圖形具有建立一獨特緣環設計圖案的環狀帶。雖然自製造角度描述印染順序,當觀察者觀看戴在眼睛上的隱形眼鏡時,視覺效果係依與上文描述之順序相反的順序看到層或設計圖形的視覺效果。如所示,重疊層包含形成一獨特結構的不同顏色、不同色相、不同程度之明亮度與不同程度之暗度及圖案。印染順序或顏色兩者之任一者的變更將導致一不同設計。亦可達成半透明度之變更。
藉由該三個層建立之整體設計包含一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之一內直徑係在自約6.4至約6.6mm之範圍內及一外直徑係在自約 12.70mm至約12.775mm之範圍內。依據設計,此環狀結構相似於眼睛之虹膜結構。鏡片中心中之開放或負空間相對應於眼睛之瞳孔區或光學區帶,且較佳為清透使得不干擾視力。然而,如上文所述,此區可係設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所以可經染色。
請參閱圖18A,圖中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一第五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包含寬度大約1.15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80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似髮結構180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802之最內部邊界180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802之最內部邊界1804朝向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幾何中心延伸。未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802之額外似髮結構1808插置於其他似髮結構1806之間。額外結構1810係可類似圓形、方形、三角形及其任何組合的自由形式幾何形狀。這些形狀可彼此相碰觸或彼此獨立,並且上覆及佔據似髮結構1806與1808之間之空間。所有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半透明環狀帶1802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角膜緣區,而突出結構1806、1808與1810經設計以增強配戴者虹膜及使半透明環狀帶1802與配戴者虹膜融合。似髮結構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中心部分1812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中心部分中可利用色料。此外,在設計元件之間之負空間中可利用色料。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係自黑色氧化鐵顏料所形成的一透明黑色。在其他實施例中,角膜緣設計圖形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且首先印染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換言之,此角膜緣設計圖形係待併入至鏡片中的整體設計之第一圖形層。印染順序影響整體設計,如下文中更詳細描述。
圖18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之一第五例示性實施例。內效果圖形1820包含大體上經定向朝向內效果圖形 1820之幾何中心之非互連的長、中及短點/虛線1822之一環狀帶。整體效果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用於提供一細微增強,其保留在一給定區域中之半透明度及/或顏色,同時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隱示在可在天然虹膜之輻射溝或睫狀區帶中發現的方向線處。此細微增強亦作用於賦予較小針點亮部。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配戴者虹膜且與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半透明環狀帶1802至少部分重疊。此外,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上覆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突出結構1806、1808與1810,其上覆方式使得具有重疊不透明區段及具有填充物於突出結構1806、1808與1810之間之負空間之一些或一部分中。重疊區段之顏色將不同於個別下伏結構之顏色並且半透明度之程度不同。此外,取決於下伏個別結構中利用的顏色,重疊區域可係較暗或較亮。圖案之元件之間之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設計圖形1820之中心部分1824可係清透的,因為設計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在此區中以及在設計元件之間之負空間中可利用色料。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係自依比例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透明橘色:紅色氧化鐵、反式氧化物黃色,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反式氧化物紅色顏料,以建立橘色系列中的顏色。橘色系列中的顏色包括黃色及金色。這些顏色或此系列中之顏色意欲強調具有棕色或暗色眼睛之個人的下伏天然虹膜顏色。對於具有亮色眼睛之個人將利用不同顏色。。在替代實施例中,內效果圖形1820可包含不透明元件及/或不透明元件與半透明元件之組合。此內效果圖形1820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予以印染且在角膜緣圖形1800後以第二順序印染。換言之,在角膜緣圖形1800後印染內效果圖形1820,且內效果圖形1820印染在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將出現在圖形1800後方。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8C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之一第五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包含寬度大約1.44mm之一半透明環狀帶1842。複數個長、中及短的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1846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842之最內部邊界1844且自半透明環狀帶1842之最內部邊界1844延伸。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一些者在頂點彼此相碰觸以形成一圍封空間1848。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亦包含複數個線1850,該複數個線未連接至半透明環狀帶1842且插置於實質上三角形形狀之結構之間且經定向在相同方向上;即,朝向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之幾何中心。這些結構經設計成看似在虹膜內天然發生之結構,例如,瞳孔肌結構、皺褶或輻射溝、隱窩、睫狀結構及類似者。環狀帶1842之外周長包含梳狀結構1852,梳狀結構將半透明環狀帶1842之外觀改變成一較不明晰結構。梳狀結構1852意欲柔化及融合由該三個層之重疊半透明顏色所建立的重疊線。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經設計以上覆及增強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半透明環狀帶1802以及整體內效果設計圖形182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突出結構1806、1808與1810。外層設計圖形1840填充更多負空間,且重疊區段或正空間建立額外色相、不同程度之不透明度之區域、及與任何單一層分開且相異的不同設計。此外,留在重疊區域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形狀及圖案,其藉由與天然虹膜結合而起作用來輔助融合及妝飾用效果。設計之元件之間之負空間建立取決於重疊元件及下伏元件的形狀,該等重疊元件及該等下伏元件包括顏料形狀與特徵以及經暴露虹膜。中心部分1854可係清透的,因為鏡片之此部分相對應於瞳孔。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可利用色料。梳狀結構1852藉由建立分裂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硬線的形狀而改變角膜緣設計圖形之半透明環狀帶1802之外直徑。
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整個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係自包含下列之組成物所形成的一半透明棕色:紅色氧化鐵、二氧化鈦、反式氧化物黃色,黃色氧化鐵、棕色氧化鐵及黑色氧化鐵顏料,以建立自棕色至黑色範圍內的一系列或顏色。在其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重疊之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外效果設計圖形1840及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建立一較暗、更明晰/不透明區域,同時設計之不重疊 部分留下更半透明顏色,其提供自不透明至清透的半透明融合。此技術允許與天然虹膜融合。利用下文中詳細描述之技術印染外效果圖形1840,且在內效果圖形1820後以第三順序印染外效果圖形層1840,且外效果圖形1840印染在內效果圖形層1820上。此印染順序係自製造觀點論述。自觀察者觀點,此層將出現在內設計圖形1820後方。外效果圖形1840之外直徑小於角膜緣設計圖形1800之外直徑,而內直徑實質上相等。
圖18D繪示妝飾用隱形眼鏡1860之一第五例示性實施例,妝飾用隱形眼鏡1860包含依上文描述之順序印染之所有三個層或設計圖形1800、1820及1840。再次,印染順序已回到角膜緣、內效果圖形及外效果圖形,如同最前面兩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之情況。雖然自製造角度描述印染順序,當觀察者觀看戴在眼睛上的隱形眼鏡時,視覺效果係依與描述印染之順序相反的順序看到層或設計圖形者的視覺效果。如所示,重疊層包含形成一獨特結構的不同顏色、色相、明亮度、暗度及圖案。印染順序或顏色兩者之任一者的變更將導致一不同設計,如下文更詳述者。亦可達成半透明度之變更。
藉由該三個層建立之整體設計包含一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之一內直徑係在自約6.7至約7.1mm之範圍內及一外直徑係在自約12.675mm至約12.750mm之範圍內。依據設計,此環狀結構相似於眼睛之虹膜結構。鏡片中心中之開放或負空間相對應於眼睛之瞳孔區或光學區帶,且較佳為清透使得不干擾視力。然而,在此區中以及設計元件之間之負空間中可利用色料。
上文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係關於包含多層設計之隱形眼鏡,可利用包含多層設計的該等隱形眼鏡以增強及/或強調其上定位有該等隱形眼鏡的眼睛外觀,同時維持一天然面貌。這些例示性設計各包含三個層;即,一獨特角膜緣設計圖形、一獨特內效果圖形、及一獨特外效果圖形。可利用任何數目個設計元件及設計原理形成該等層。例如,可利用線以界定形狀及建立模仿或模擬在天然虹膜中發現之線結構、形狀及輪廓的輪廓。可利用具有變化程度之半透明度及不透明度的顏色及色相值以建立融合及對比度,同時可利用變化之顏色及色相值以藉由形 成亮部及陰影而隱含深度。可利用空間以判定組成,例如,可利用正空間以界定及隱含效果,同時可利用負空間以允許天然虹膜促成整體設計之效果。可利用重疊層中之透視以隱含及展示在一給定圖案內之深度。可利用紋理以建立虹膜中之變化。如在二維技術領域中之使用,藉由使用亮色及暗色來建立紋理。亦可利用亮色元件及暗色元件以隱含深度及形式。
如上文所述,本發明利用三個相異層以提供整體圖案之更多深度及變化。該角膜緣設計圖形係環繞虹膜之外直徑且最接近鞏膜且意欲強調、增強及/或界定眼睛之角膜緣區的整體圖案之部分;然而,該角膜緣設計圖形亦包含延伸至虹膜中之元件。該內效果圖形層係意欲增強該虹膜的整體圖案之部分;然而,該外效果圖形層可包含亦促成強調、增強及/或界定眼睛之角膜緣區的一部分。該外效果圖形層係意欲增強該虹膜的整體圖案之部分;然而,該外效果圖形層可包含亦促成強調、增強及/或界定眼睛之角膜緣區的一部分。可利用本發明之多個層做法來建立利用重疊及非重疊半透明層的變化程度之透明度及/或不透明度。
雖然上文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繪示可在妝飾用隱形眼鏡中利用之各種設計特徵,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可利用元件/特徵之各種組合及子組合來建立新設計。印染順序之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至少一層中之任何單一顏色之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任何單一層之設計之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且任何單一層中之任何設計之特徵之任一者的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任何設計之大小及/或層之間之重疊程度之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任何單一層中或在層之各者中之負空間/正空間量之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任何或所有層之半透明度之變更會影響整體設計。此外,額外層亦會影響整體設計。上文提出之例示性實施例闡釋可利用本文描述之各種設計元件達成的不同設計。
雖然整份說明書中利用了數個用語,但是本文描述之所有設計都意欲增強配戴者眼睛之外觀。據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增強(enhance)」應包含加強(accentuate)、強調(highlight)、明晰化(define)、分界(demark)、改進(improve)、強化(reinforce)、放大 (amplify)、擴大(magnify)、加深(intensify)及/或妝飾性改變配戴者眼睛之外觀的任何動作。
重要的是請注意,本文前文中提及且關於本發明之所有顏色配方大體上就顏料含量予以描述且大體上分類為一特定顏色。重要地亦應注意,在實施本發明中,可利用任何適合的顏色。
用於妝飾用隱形眼鏡之不同區的設計/圖案/顏色係基於市場研究所開發。接著,將這些圖案蝕刻至通常稱為印版(cliché)的金屬結構中。更具體而言,以在固化時能夠變為水不溶性之光阻材料覆蓋一金屬板,該金屬板較佳地是由鋼製成,更佳地是由不銹鋼製成。該等圖案經選擇或設計,接著利用許多適合技術之任一種(諸如感光技術)縮至所欲大小、放置於金屬板上並將光阻材料固化。隨後用水溶液洗滌該金屬板或印版,並將所得之圖像或圖案蝕刻在該金屬板上至適合深度,例如約二十(20)微米。一旦印版經加工而成,利用一多步驟程序以製造妝飾用隱形眼鏡,如下文所述。
圖19繪示製造程序中利用之移印程序的大致概述。程序中之第一步驟1902係用所欲色料填充印版孔穴。印版1901包含許多印版孔穴1903且印版孔穴中蝕刻有特殊圖案。程序中之第二步驟1904涉及自印版1901之表面移除過量油墨或色料。一般而言,透過使用杯1905上的一或多個刮刀自印版1901之表面移除過量油墨。在程序之第三步驟1906中,使印版1901上的色料乾燥。在程序之第四步驟1908中,藉由墊狀物拾取印版1901中的色料。在程序之第五步驟1910中,使墊狀物上的色料乾燥或允許墊狀物上的色料乾燥。在程序之第六步驟1912中,將色料自墊狀物轉印至前曲表面,其中執行額外程序,如下文所述。在程序之第七步驟1914中,使前曲面半模具之前曲表面上的色料乾燥或允許前曲面半模具之前曲表面上的色料乾燥。接著,針對剩餘兩個效果層重複程序。
圖20提供一更詳細程序描述。在第一步驟2002中,提供用於隱形眼鏡之一未印染前曲面模具。在第二步驟2004中,一清透基底(即,無顏料或染料)施加至該前曲面。清透基底取決於待利用之鏡片材料,如下文更詳述者。在第三步驟2006中,將油墨(包括溶劑、清 透基底、及顏料)施加至經清透基底印染之前曲面。再次,重複此程序使得所有三個層施加至經清透基底印染之基底曲面。在第四步驟2008中,接著,經印染之前曲面被摻入一反應性單體混合物(例如,etafilcon-A)。在程序之第五步驟2010中,用於隱形眼鏡之後曲面模具定位在前曲面模具上維持兩(2)分鐘,同時溫度維持在七十(70)度C。在程序之第六步驟2012中,將前曲面與後曲面之間之反應性單體混合物表面曝露至可見光以進行固化。此固化步驟利用五(5)mW可見光達(4)分鐘,溫度為七十(70)度C。在程序之第七步驟2014中,使來自模具之隱形眼鏡在800ppm之Tween 80與去離子水在七十(70)度C之溶液中達一(1)小時、及在四十五(45)度C之去離子水中達額外一(1)小時而水合。在程序之第八步驟2016中,隱形眼鏡在其自身封裝食鹽溶液中以一百二十四(124)度C溫度蒸氣滅菌達十八(18)分鐘。重要地應注意,為了易於解說,已簡化上文描述之程序。
如上文所提及,鏡片形成材料包含Etafilcon A。Etafilcon A係用於製造隱形眼鏡的熟知且受專利權保護的材料。Etafilcon A係與1,1,1-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1,1-trimethyol propope trimethacrylate)及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交聯之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2-hydroxyethal methacrylate)及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可得自VISTAKON®(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Inc.之部門)的許多隱形眼鏡中利用Etafilcon A。重要地應注意,雖然在本文中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利用Etafilcon A,但是可利用任何適合的鏡片形成材料。對於Etafilcon A,較佳黏結聚合物係HEMA之隨機嵌段共聚物,及MAA或HEMA之均聚物。這些實施例中各組分之重量百分比,基於該黏結聚合物之總重,為約93至約100重量百分比之HEMA及約0至約2重量百分比之MAA。
運用上文描述之程序或相似程序,將顏料圍封在清透基底及形成鏡片之塊材材料內。換言之,將所有顏料層圍封在鏡片材料內並且絕不會接觸眼睛。
圖21繪示由上文描述之程序形成之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基本結構。一或多層效果層2104夾置或囊封於清透基底2102與主體鏡片 材料2106之間。雖然繪示僅一單一效果層,但是任何數量的效果層或印染顏料層可囊封於另兩層之間。如所繪示,隱形眼鏡包含一完全清透基底層,以將一或多層顏料印染層囊封在鏡片材料內,即使一或多層顏料印染層具有一實質上環形結構。甚至在有輪輻的情況中,無任何顏料設計延伸至鏡片之光學區帶中。換言之,運用此設計,用清透基底材料覆蓋隱形眼鏡之中心光學區帶或中心光學區域。為了維持精確光學表面及路徑,並且因此提供患者的最佳視力、安全、及舒適,相對於上文步驟2004描述之完全覆蓋,可藉由利用一環形圖案印染印版以在前曲面上印染清透環形帶而自中心光學區域移除清透基底材料。該清透環形帶可經定大小以囊封或覆蓋任何設計層。更具體而言,藉由適當訂定印版之尺寸,環形結構中的開口可經最佳化以維持光學品質,同時確保囊封顏料印染層。由於無任何設計應進入光學區帶,所以不需要囊封彼區中的任何項目。
重要地應注意,可利用任何數量的用語來描述如本發明所提及之被囊封的顏料區。例如,顏料層可稱為效果層、印染層、設計層及顏料印染層。
圖22、圖22A、及圖22B繪示根據本發明可利用之一印版2200之一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利用印版2200以依一實質上環形圖案沈積清透基底材料於前曲面模具上。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首先搭配基底塗層材料利用上文關於油墨沈積描述之程序。換言之,首先利用上文關於圖19及圖20描述之程序以將清透基底塗層材料沈積前曲面模具上的一位置,此將允許囊封包含任何適合設計的顏料,同時允許中心光學區域(亦即,對應於眼睛瞳孔區之區域)無任何清透基底塗層材料。經修改的清透基底印版2200排除光學區帶中清透基底塗層材料之存在同時覆蓋任何顏料設計,或排除清透基底塗層材料之存在同時覆蓋隱形眼鏡前面的所有剩餘部分。換言之,清透基底可延伸通過設計至鏡片之邊緣。印版2200包含一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一過渡區段2206及一光學區域開口2204。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可自對應於隱形眼鏡之邊緣之一位置或自對應於接近顏料設計之一位置之鏡片邊緣插入之任何點延伸至過渡區段2206。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第一輪環形 區段2202具有約3.9mm之一內徑及約17mm之一外徑。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具有約6mm之一內徑及約13.5mm之一外徑。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係印版2200之將拾取清透基底材料以供轉印至墊狀物之部分。過渡區段2206係一更小的環形帶,其自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之內徑延伸至光學區域開口2204之一外徑。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過渡區段2206具有約1.9mm之一內徑及約8mm之一外徑。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過渡區段2206具有約4.4mm之一內徑及約6mm之一外徑。過渡區段2206經組態成用以當其趨近光學區域開口2204而保持遞減量之清透基底塗層材料,並且此可依如在本文中所提及之許多不同方式達成。如所繪示,過渡區段2206包含一遞色圖案或矩陣,其拾取一定量之基底塗層材料以供沈積在前曲面模具上。利用過渡區段或區帶2206以使兩種材料更佳地融合或整合在一起。更具體而言,具有圖案/矩陣及待轉印之遞減量之基底塗層材料的過渡區段2206提供清透基底塗層材料與鏡片單體的更佳地融合/整合,從而減少在過渡區段2206不存在的情況中會發生的任何誘發應力。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過渡區段2206在接近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處具有約30微米之一厚度及在接近光學區域開口2204處具有約0微米之一厚度。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過渡區段2206在接近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處具有約20微米之一厚度及在接近光學區域開口2204處具有約10微米之一厚度。然而,移印後,經印染之前曲面被摻入反應性單體混合物且後曲面模具被定位在前曲面模具上以形成鏡片,如上文所提及在鏡片中無厚度變化者。
重要地應注意,可利用任何適合的程序或技術來囊封一顏料設計,只要無任何基底塗層材料沈積在中心光學區帶中,而是僅有鏡片單體。此外,重要地應注意,待自印版2200轉印之清透基底塗層材料的尺寸係基於諸如墊狀物幾何及硬度等因素,並且最終係基於鏡片膨脹及測量技術。
上文描述之例示性過渡區段2206包含圖22A之分解圖中詳細繪示之一圖案/矩陣及圖22B之分解剖面圖中詳細繪示之一厚度梯度兩者。然而,其他例示性過渡區段可包含僅一者或其他者,而非如上文所提及之一組合。具體而言,在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中,過渡區段可包 含僅一圖案/矩陣,其中圖案密度之減少作用以減小材料厚度,從而導致減小潛在誘發應力。在另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利用遞減材料量的實心層,從而導致減小潛在誘發應力。圖案/矩陣(無論是否單獨或與厚度梯度輪廓組合利用)可包含任何適合的圖案。例如,圖案可包含任何適合的幾何設計、遞色設計、點矩陣設計、或任何隨機設計。圖22及圖22A繪示之設計係具有自第一輪環形區段2202朝向光學區域開口2204減少之特徵密度之基本設計。
圖23繪示由上文描述之根據本發明之程序形成之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基本結構。一或多層效果層及/或顏料印染層2304夾置或囊封於輪環形狀清透基底2302與主體鏡片材料2306之間。如前述,雖然繪示僅一單一效果層,但是任何數量的效果層可囊封於另兩層之間。如所繪示,隱形眼鏡包含一輪環形狀清透基底材料層2302,以將一或多層顏料印染層囊封在主體鏡片材料(亦即,反應性單體混合物)內。換言之,運用此設計,隱形眼鏡之中心光學區帶(zone)或中心光學區域(area)2308未被覆蓋,從而除了維持高舒適度外亦維持一精確光學表面及路徑,同時確保完全覆蓋/囊封顏料層2304。具有過渡區段2206之印版2200之設計在輪環形狀清透基底層2302中建立一過渡區2310,其提供材料之間之融合/整合,如上文詳述者。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開口2308具有在自約1.9mm至約8.8mm之範圍內之一直徑,及在一較佳實施例,具有約5.75mm之一直徑。
在為了除囊封顏料外的原因而在妝飾用或非妝飾用隱形眼鏡的前表面、後表面、或兩者上塗布(例如)為了舒適之一潤滑塗層的一替代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希望利用具有在本文中揭示之過渡區段的環形結構以使材料更佳地融合/整合,同時維持高光學品質。更具體而言,如果一隱形眼鏡係由一第一材料形成,並且接著將一第二材料添加至表面之一者或兩者上以增加鏡片之潤滑度,則兩種材料之融合可誘發應力,如上文所述。解決方案將再次係具有如上文所提及之一過渡區段之一環形塗層/結構,以減小潛在誘發應力。
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可將珠光顏料併入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一或多個區或部分中,為該妝飾用隱形眼鏡添加閃亮、光澤、 及虹彩的外觀。舉例而言,此等珠光顏料至少可添加至鏡片對應於配戴者之鞏膜之部分。具有不同折射率之透明材料層交替,產生一珍珠光澤及干擾效應。珠光顏料可與其他珠光顏料結合,及/或與不同類型之顏料結合,例如氧化鐵、酞青素及二氧化鈦、或染料。一些所得的顏色可係銀色、金色、及多種色調的紅色、藍色、及綠色。
一般而言,目前運用之用於在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上創造一亮色鞏膜區的較佳顏料係二氧化鈦。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妝飾用隱形眼鏡將珠光顏料併入對應於配戴者之鞏膜的區中,從而產生閃亮、光澤、及虹彩的外觀。換言之,結合或併入珠光顏料(例如塗佈有二氧化鈦之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將使得鞏膜區更亮白,該鞏膜區具有濕潤反射外觀且其看起來亦自然。較佳的珠光顏料係一銀色類型,其塗佈有二氧化鈦之一以雲母為基底的顏料。一種例示性之以雲母為基底的顏料係矽酸鋁鉀,其可塗佈有二氧化鈦、TiO2、或氧化鐵、Fe2O3。EMD Chemicals Inc.以商標名稱Candurin®提供一種經食品藥物核可之結合二氧化鈦的天然矽酸鹽。然而,重要的是請注意;任何珠光顏料均可與其他珠光顏料結合,及7或與不同類型之顏料或染料結合,並運用於鞏膜區中。
本發明之併入珠光顏料的妝飾用隱形眼鏡可包括一緣環、一上覆於配戴者之虹膜的圖案、一上覆於瞳孔區的圖案、一清透瞳孔區、一亮色鞏膜區、一具有幾何圖案之亮色鞏膜區、及/或其任何組合。緣環較佳係不透明或半透明。虹膜區域可係半透明、不透明、或透明。瞳孔區係透明或不含有圖案。兼可運用顏料及染料以將隱形眼鏡之緣區、虹膜區、及瞳孔區之圖案元素上色。可運用任何有機顏料、無機顏料、效果顏料、染料或其等之任何組合將圖案之元素上色。
現請參照圖24,其係一圖,繪示自含有根據本發明之珠光顏料的混合物形成之具有一亮色鞏膜區2402的一妝飾用隱形眼鏡2400。具有珠光顏料之亮色鞏膜區2402可以製造如下。以將35.35g的1-丙醇添加至588.11g之1D清透基底來製備一清透基底油墨。以下給出該清透基底油墨組成物及其製備之更詳細的描述。接著將油墨樣本用一Servodyne混合器以1800rpm混合三(3)分鐘。以將5.98g的1-丙醇添加 至20.05g之Silver Fine顏料(EMD Cemicals,Candurian® Pearl Effect Colors)及80.01g之1D清透基底來製備一百分之二十(20)之Silver Fine油墨。接著將該混合物手動混合。以該油墨混合物填充具蝕刻圖案之鋼凸印版,並印染至上述之一模具的表面上。使用一矽墊將油墨從凸印版轉移至模具表面。先印染清透基底油墨後續再印染Silver Fine油墨。將一種形成鏡片的材料;亦即etafilcon A反應單體混合物沉積至該經印染模具上,接著運用一互補之半模具以完成模具總成。接著將鏡片材料固化、自模具取出、並在緩衝食鹽溶液中平衡,全如上文所更詳述者。將珠光顏料以鏡片材料囊封。
使用96g的1-十二烷硫醇(DODT)、56.54g的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7.40g的甲基丙烯酸(MAA)、1367g的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HEMA)、68.5g的甘油、378g的1-乙氧基-2-丙醇(EP)、1511g的乳酸異丙酯(IPL)及8.89g的2,2’-偶氮雙(2-甲基丁腈)(AMBN)製成用於清透基底油墨之黏結聚合物。除了約50至100cc的IPL外,首先加入DODT、單體、及溶劑,於一個五(5)公升之藍蓋瓶中混合,並且攪拌十(10)分鐘。接者將此混合物倒入一個具有攪拌器及氮氣的五(5)公升不鏽鋼反應器中。攪拌混合物並加熱大約二十五(25)分鐘直到溫度達到攝氏六十八(68)度。當溫度穩定於攝氏六十八(68)度後,將AMBN溶解於剩餘的IPL中,並於開啟氮氣排出時添加。使此聚合作用進行16至24小時,之後提升溫度至攝氏八十(80)度,反應即完成。接著將混合物平衡至室溫。藉由混合四(4)份之IPL與一(1)份之EP,依所欲調整混合物之黏度。
如上文所提及,鏡片形成材料包含Etafilcon A。Etafilcon A係用於製造隱形眼鏡的熟知且受專利權保護的材料。Etafilcon A係與1,1,1-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1,1-trimethyol propope trimethacrylate)及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交聯之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2-hydroxyethal methacrylate)及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可得自VISTAKON®(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Inc.之部門)的許多隱形眼鏡中利用Etafilcon A。重要地應注意,雖然在本文中 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利用Etafilcon A,但是可利用任何適合的鏡片形成材料。
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本發明係關於一妝飾用隱形眼鏡,其包含:一或多個效果層,其等上覆於其等置於其上之眼睛的一或多個區;珠光顏料,其等併入該隱形眼鏡上覆於眼睛之多個區(例如上文詳述之鞏膜、虹膜、或鞏膜及虹膜兩者)的部分中;及一清透塗層,其囊封該一或多個效果層及珠光顏料。較佳地,該清透塗層如上文所述具有一輪環形狀,以使鏡片之中央視覺部分具有最高光學品質。根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珠光顏料可併入上覆於鞏膜、虹膜、及緣環之區段中、鞏膜及緣環中、緣環及虹膜中、僅鞏膜中、僅虹膜中、或僅緣環中。此外,可能有例示性實施例中的緣環具有下列特性且亦可能包含珠光顏料,而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可能不運用緣環。
重要的是請注意,隱形眼鏡的任何區段皆可能包含下列兩者中僅一者或互相結合:油墨組成物/染料/顏料以創造本文中所述之效果層,及如本文中所述之塗佈有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舉例而言,顏料形成之效果層可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結合,顏料加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的效果層可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結合,顏料加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的效果層可與顏料加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的效果層結合,而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為基底之效果層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為基底之效果層結合並運用於構成隱形眼鏡之任何區段中。此外,可僅運用雲母來形成一效果層,雲母可作為一不透明劑或作為一底漆添加物運用於顏色組成物的形成中,舉例而言,可運用雲母來製造更鮮明的黃色。
更具體而言,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可作為一不透明劑運用於緣環的形成中,或其等可作為主要元素運用於緣環本身的形成中。在圖25所繪示的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添加至一緣環效果以為緣環添加鮮明及閃亮。在圖25,圖中繪示隱形眼鏡2500上的緣環一漸縮之輪輻圖案之一第一例示性實施例。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緣環2502係寬度大約1mm之一黑色不透明帶。複數個隨機配置之漸縮輪輻2506開始於緣環2502之最內部邊界2504且向內延伸朝 向隱形眼鏡2500之幾何中心,以隱形眼鏡2500之幾何中心測量,其最內部邊界2512形成直徑為7mm之一圓。雖然所有輪輻2506大致上經類似地組態,但是較佳地無輪輻2506之一者確切相同於另一輪輻2506。輪輻2506經由間隔2508而散置或界接,在間隔中無任何元件。間隔2508亦大致上經類似地組態,但是較佳地無間隔2508之一者的組態確切相同於任何其他間隔2508或輪輻2506的組態。區域2510係無任何圖案元件的一區,如所示,該區域將部分地組成配戴者眼睛之虹膜部分以及配戴者眼睛之整體之瞳孔部分,或當鏡片在眼睛上且置中時,該區域將部分地組成上覆配戴者瞳孔之鏡片之部分。如所示,區域2510係清透,但是區域610可係半透明或亦可經著不透明色。如所示之最內部邊界2504係均勻、規則形狀,但是可係不均勻、不規則邊界。類似地,雖然漸縮輪輻邊界2512形成一實質上均勻邊界,但是其可形成一不均勻邊界。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2514囊封於緣環區2502內,其等可具一隨機或非隨機圖案。重要的是請注意,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可能已經併入本文中所示之任何設計中。
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運用於形成上覆於虹膜區之區段中。舉例而言,可運用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來創造一效果層。可運用雲母上之不同塗層。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添加至既有效果層。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作為一不透明劑添加至既有效果層中。此外,可運用以雲母為基底之顏料來發展新顏色。
現請參照圖26,圖中繪示用於一妝飾用隱形眼鏡之一例示性效果設計圖2600,其上覆於配戴者眼睛之虹膜區。如可從圖26所見者,此設計圖形不包含大多數其他設計包含的緣環,從而創造完全不同的效果。此外,不像其他的設計,此例示性實施例僅包含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2602構成此設計。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2602係位於虹膜區內且可具一隨機或非隨機圖案。此外,如本文中所提出者,該等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可塗佈有多種其他材料,以改變其等之顏色或添加額外的效果。在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如所繪示者之一效果層可包含如上述之標準顏料與珠光顏料之組合。重要的是請注意,雖然將圖26繪示為一規則形狀之顏料,但其可採取環形之外的任何形狀。
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運用於形成上覆於鞏膜區之區段中。舉例而言,可運用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在鞏膜中創造一效果層。可運用雲母上之不同塗層。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添加至鞏膜區中之既有效果層以例如增亮顏色。可將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作為一不透明劑添加至鞏膜區中。此外,可運用以雲母為基底之顏料來發展用於鞏膜區中的新顏色。添加至隱形眼鏡之一或多個區段或區之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的範圍及量係可調整,取決於所欲的效果,範圍可自細微至醒目。
儘管所顯示與所描繪者是被認為最實用且最佳的實施例,但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仍可輕易思及偏離所描述及所顯示的特定設計與方法,且可加以運用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疇。本發明並不限於所敘述及繪示的具體構造,而是應建構為符合可落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所有修改形式。
2302‧‧‧輪環形狀清透基底材料層
2304‧‧‧效果層/顏料印染層
2306‧‧‧主體鏡片材料
2308‧‧‧中心光學區帶或中心光學區域/開口
2310‧‧‧過渡區

Claims (14)

  1. 一種眼睛增強隱形眼鏡,該眼睛增強鏡片包含:一第一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鞏膜區;一第二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緣區;一第三區,其對應於一眼睛之一虹膜區,其中該第二區包含:一寬度大約1mm之實心黑色不透明帶,其具有一內部邊界、一外部邊界;以及複數個隨機配置之實心黑色不透明漸縮輪輻,該等實心黑色不透明漸縮輪輻從該實心黑色不透明帶的該內部邊界朝向該隱形眼鏡的一幾何中心延伸;及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其等併入對應於一眼睛之該緣區之該第二區之該實心黑色不透明帶中且經組態以創造具有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一緣區。
  2.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等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塗佈有氧化物層。
  3. 如請求項2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氧化物層包含二氧化鈦。
  4. 如請求項2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氧化物層包含氧化鐵。
  5. 如請求項2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氧化物層包含矽酸鋁鉀。
  6.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等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係配置成一隨機圖案。
  7.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等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係配置成一非隨機圖案。
  8.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進一步包含上覆於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區之一輪環形狀清透塗層。
  9. 如請求項8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進一步包含兼而覆蓋該輪環形狀清透塗層及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區之一主體鏡片材料。
  10.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第一區包含一第一設計圖形。
  11.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第二區包含一第二設計圖形。
  12.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中該第三區包含一第三設計圖形。
  13.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進一步包含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其等併入對應於該鞏膜區之該第一區中且經組態以創造具有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一鞏膜區。
  14. 如請求項1之眼睛增強隱形眼鏡,其進一步包含以雲母為基底之珠光顏料,其等併入對應於該虹膜區之該第三區中且經組態以創造具有閃亮、光澤、及虹彩外觀的一虹膜區。
TW106109087A 2016-03-22 2017-03-20 具經改良多重及整合效果的隱形眼鏡 TWI722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76,912 US20170276959A1 (en) 2016-03-22 2016-03-22 Contact lens with improved, multiple and integrated effects
US15/076,912 2016-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810A TW201809810A (zh) 2018-03-16
TWI722140B true TWI722140B (zh) 2021-03-21

Family

ID=5840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104A TWI789703B (zh) 2016-03-22 2017-03-20 眼睛增強隱形眼鏡
TW106109087A TWI722140B (zh) 2016-03-22 2017-03-20 具經改良多重及整合效果的隱形眼鏡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104A TWI789703B (zh) 2016-03-22 2017-03-20 眼睛增強隱形眼鏡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20170276959A1 (zh)
EP (1) EP3223065A1 (zh)
JP (2) JP6999280B2 (zh)
KR (1) KR102413779B1 (zh)
CN (1) CN107219639A (zh)
AU (1) AU2017201822A1 (zh)
BR (1) BR102017005746A2 (zh)
CA (1) CA2961391A1 (zh)
RU (1) RU2670693C9 (zh)
SG (1) SG10201702253WA (zh)
TW (2) TWI789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0901B (zh) * 2018-12-28 2023-08-04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眼镜镜片
IT201900002339A1 (it) * 2019-02-18 2020-08-18 Thelios S P A Metodo per realizzare una lente di occhiali rivestita mediante deposizione fisica di vapore pvd e corpo di supporto per uno sbozzato di lente
USD899478S1 (en) * 2019-03-21 2020-10-20 Dae gon Kim Contact lens
USD899480S1 (en) * 2019-03-21 2020-10-20 Dae gon Kim Contact lens
USD899479S1 (en) * 2019-03-21 2020-10-20 Dae gon Kim Contact lens
US11891526B2 (en) * 2019-09-12 2024-02-0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Ink composition for cosmetic contact lenses
US20210132416A1 (en) * 2019-10-31 2021-05-06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Contact lens with selective wavelength transmittance
US20210271109A1 (en) * 2019-12-19 2021-09-02 Alcon Inc. Cosmetic contact lens for color blindness
IL301113A (en) * 2020-09-10 2023-05-01 Lumenis Be Ltd A system with a disposable head and a conjunctival shield for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US11520166B2 (en) 2020-09-24 2022-12-0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smetic contact lens with reversible effects
WO2022208205A1 (en) * 2021-03-29 2022-10-0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improved cosmesis
CN113917705B (zh) * 2021-09-09 2023-04-28 江西台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不同明暗环境的智能视觉交互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3541A (en) * 1993-06-16 1998-03-03 Rasor Associates, Inc. Ocular lens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formation
US6196683B1 (en) * 1999-04-23 2001-03-06 Wesley Jessen Corporation Pearlescent contact lens
US20120026459A1 (en) * 2010-07-29 2012-02-02 Robert Carey Tucker Colored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50277148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pearlescent scl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5260A (en) * 1999-03-30 2000-12-26 Engelhard Corporation Pearlescent pigments exhibiting color travel
AU5871500A (en) * 1999-06-11 2001-01-02 Sydney Hyman Image making medium
US7267846B2 (en) * 1999-11-01 2007-09-11 Praful Doshi Tinted lens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US6827440B2 (en) * 2000-01-03 2004-12-07 Wesley Jessen Company Colored contact lens with a more natural appearance
US6634747B1 (en) * 2000-06-07 2003-10-21 Novartis Ag Sample indicator lens
US20040150787A1 (en) * 2000-10-13 2004-08-05 Niculas Corneliu Daniel Contact lens with encapsulated light-reflective particles
US20020167640A1 (en) * 2000-12-22 2002-11-14 Francis Charles Auxilium Contact lens with opaque iris pattern
US7278736B2 (en) * 2004-02-25 2007-10-09 Novartis Ag Contact lenses imparting a vivacious appearance to the eye
US7641336B2 (en) * 2004-05-12 2010-01-0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Tinted contact lenses with combined limbal ring and iris patterns
TWI551305B (zh) * 2007-08-31 2016-10-01 諾華公司 相對黏稠封裝溶液之用途
US8317322B2 (en) * 2010-02-04 2012-11-2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brightly colored sclera
KR101217833B1 (ko) * 2010-11-05 2013-01-02 박화성 노즐분사방식 또는 패드코팅으로 샌드위치 패드프린팅에 의한 컬러 콘택트렌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30128431A (ko) * 2010-12-14 2013-11-26 노파르티스 아게 컬러 콘택트 렌즈
US8915590B2 (en) * 2012-05-18 2014-12-23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halo effec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3541A (en) * 1993-06-16 1998-03-03 Rasor Associates, Inc. Ocular lens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formation
US6196683B1 (en) * 1999-04-23 2001-03-06 Wesley Jessen Corporation Pearlescent contact lens
US20120026459A1 (en) * 2010-07-29 2012-02-02 Robert Carey Tucker Colored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TW201207464A (en) * 2010-07-29 2012-02-16 Novartis Ag Colored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150277148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pearlescent scler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810A (zh) 2018-03-16
US20200218086A1 (en) 2020-07-09
JP7282859B2 (ja) 2023-05-29
TW202125048A (zh) 2021-07-01
RU2017108919A3 (zh) 2018-09-17
RU2670693C2 (ru) 2018-10-24
CN107219639A (zh) 2017-09-29
JP2022017554A (ja) 2022-01-25
JP6999280B2 (ja) 2022-01-18
AU2017201822A1 (en) 2017-10-12
EP3223065A1 (en) 2017-09-27
JP2017173824A (ja) 2017-09-28
BR102017005746A2 (pt) 2017-09-26
US20170276959A1 (en) 2017-09-28
CA2961391A1 (en) 2017-09-22
RU2670693C9 (ru) 2018-11-28
TWI789703B (zh) 2023-01-11
KR102413779B1 (ko) 2022-06-29
RU2017108919A (ru) 2018-09-17
KR20170110044A (ko) 2017-10-10
SG10201702253WA (en) 2017-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2140B (zh) 具經改良多重及整合效果的隱形眼鏡
TWI668487B (zh) 裝飾性隱形眼鏡中的環形透明層
TWI639041B (zh) 具有珠光鞏膜之隱形眼鏡
TWI674452B (zh) 眼睛增強隱形眼鏡
TW202237756A (zh) 改良美容效果的隱形眼鏡
TW202212501A (zh) 具有正反兩用效果之妝飾隱形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