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7928B - 背光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7928B TWI717928B TW108144908A TW108144908A TWI717928B TW I717928 B TWI717928 B TW I717928B TW 108144908 A TW108144908 A TW 108144908A TW 108144908 A TW108144908 A TW 108144908A TW I717928 B TWI717928 B TW I71792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 user
- face
- image frame
- detection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光控制裝置與方法。背光控制裝置包括事件偵測電路以及背光控制器。事件偵測電路接收影像幀。事件偵測電路判斷在影像幀中有無使用者人臉,以產生第一判斷結果。背光控制器耦接至事件偵測電路,以接收判斷結果。當第一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中沒有使用者人臉時,背光控制器調暗顯示面板的背光。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影像/深度感測電路(image/depth sensing circuit)的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控制裝置。
當在亮度不足的環境中使用顯示裝置,由於顯示面板的亮度跟環境亮度差異太大,造成使用者不適。因此,隨著環境亮度變暗,顯示面板的亮度亦要對應調暗。調暗的顯示裝置除了避免造成使用者不適,還可以節能省電。習知的顯示裝置需要額外地配置光感測器來感測環境亮度。
此外,在合法使用者使用顯示裝置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其他人偷窺顯示裝置的顯示內容。或者,在使用顯示裝置的過程中,合法使用者常常會臨時離開顯示裝置去處理其他事情。當合法使用者離開顯示裝置時,顯示裝置的顯示內容很有可能被其他人窺視。因此,合法使用者在離開顯示裝置前需要以人工方式關閉顯示裝置。
須注意的是,「先前技術」段落的內容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部份內容(或全部內容)可能不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悉。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控制裝置,以依據影像幀自動調暗(或關閉)顯示面板的背光。
本發明的背光控制裝置包括事件偵測電路以及背光控制器。事件偵測電路被配置為接收影像幀。事件偵測電路判斷在影像幀中有無使用者人臉,以產生判斷結果。背光控制器耦接至事件偵測電路,以接收判斷結果。當判斷結果表示使用者人臉被確定時,背光控制器將顯示面板的背光調整為正常亮度。其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且在預定區域內。
本發明的背光控制裝置包括事件偵測電路以及背光控制器。事件偵測電路被配置為接收影像幀所對應的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事件偵測電路判斷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的變化程度,以產生判斷結果。背光控制器耦接至事件偵測電路,以接收判斷結果。背光控制器依據判斷結果對應調整顯示面板的背光。
基於上述,本發明諸實施例所述背光控制裝置可以從感測電路接收影像幀。事件偵測電路可以判斷在影像幀中有無使用者人臉,而背光控制器可以依據判斷結果自動調暗(或關閉)顯示面板的背光。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本案說明書全文(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耦接(或連接)」一詞可指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手段。舉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或連接)於第二裝置,則應該被解釋成該第一裝置可以直接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者該第一裝置可以透過其他裝置或某種連接手段而間接地連接至該第二裝置。本案說明書全文(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是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的上限或下限,亦非用來限制元件的次序。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不同實施例中使用相同標號或使用相同用語的元件/構件/步驟可以相互參照相關說明。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裝置100的電路方塊(circuit block)示意圖。感測電路10在常啟操作(always-on operation)中工作,並且可以提供影像幀IMG給背光控制裝置100。本實施例並不限制感測電路10的實施細節。依照設計需求,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電路10包括影像感測器,例如低功率常啟影像感測器(low-power always-on image sensor),以提供影像幀IMG,例如彩色影像或單色影像(monochrome image)。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感測電路10更包括深度圖(depth map)產生器,以提供深度圖做為影像幀IMG。當使用者出現在顯示裝置(例如膝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顯示器)的顯示面板(未繪示)前時,感測電路10可以拍攝所述使用者而產生影像幀IMG。因此,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依據影像幀IMG來判斷在顯示面板(未繪示)前有無使用者。
圖1所示背光控制裝置100包括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背光控制器120。事件偵測電路110耦接至感測電路10,以接收影像幀IMG。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使用者人臉,以產生判斷結果。本實施例並不限「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使用者人臉」的實施細節。依照設計需求,在一些實施例中,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進行習知演算法或是其他影像辨識演算法來對影像幀IMG進行人臉辨識。背光控制器120耦接至事件偵測電路110,以接收判斷結果。當判斷結果表示使用者人臉被確定時,背光控制器120將顯示面板(未繪示)的背光調整為正常亮度。其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且在預定區域內。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沒有使用者人臉時,背光控制器120調暗顯示面板(未繪示)的背光20。在其他實施例中,通過顯示面板的屏幕或嵌入在顯示裝置中的揚聲器警告使用者,而不是調暗背光。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2。於步驟S21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從感測電路10接收影像幀IMG。於步驟S22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使用者人臉,以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沒有使用者人臉時(步驟S220的判斷結果為「無」),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230。在步驟S23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來自動調暗顯示面板(未繪示)的背光20。舉例來說,背光控制器120可以關閉(turn off)背光20的電源。
在使用顯示裝置的過程中,使用者可能會臨時離開顯示裝置(背光控制裝置100)去處理其他事情。當使用者離開顯示裝置時,影像幀IMG中沒有使用者人臉,因此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調暗背光20。基於背光20被調暗(或關閉),顯示裝置的功耗可以被降低。此外,當背光20被自動調暗時,其他人無法窺視顯示裝置的顯示內容。
當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時(步驟S220的判斷結果為「有」),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240。在步驟S24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更判斷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來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小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小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230。所述「第一門檻」可以依照設計需求來決定。「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小於第一門檻」表示,使用者與顯示裝置(背光控制裝置100)之間的距離很遠,亦即使用者不在顯示裝置前。因為使用者不在顯示裝置前,所以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調暗(或關閉)背光20,以降低功耗並且防止他人窺視。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250。在步驟S25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地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所述「正常亮度」可以依照應用需求來決定。「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表示,使用者已經在顯示裝置(背光控制裝置100)前。此時,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地調亮背光20,以利使用者觀看顯示面板(未繪示)的顯示內容。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3。圖3所示步驟S210至步驟S240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10至步驟S24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350。
在步驟S35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更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非使用者人臉(亦即其他人臉),以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所述「非使用者人臉」為,在影像幀IMG中除了被步驟S240判斷的使用者人臉(經授權的第一人的臉)之外的其他人臉(未經授權的第二人的臉)。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沒有非使用者人臉時(步驟S350的判斷結果為「無」),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360。在步驟S36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圖3所示步驟S360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5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影像幀IMG中沒有非使用者人臉」表示,如果僅授權一個使用者人臉,則在使用者身後沒有其他人。此時,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地調亮背光20,以利使用者觀看顯示面板(未繪示)的顯示內容。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在影像幀IMG中有非使用者人臉時(步驟S350的判斷結果為「有」),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370。在步驟S37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更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所述非使用者人臉的尺寸,以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在影像幀IMG中非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小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370的判斷結果為「小於第二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360。所述「第二門檻」可以依照設計需求來決定。「在影像幀IMG中非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小於第二門檻」表示,其他人與顯示裝置(背光控制裝置100)之間的距離很遠。因為使用者在顯示裝置前但是其他人不在顯示裝置前,所以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將背光20自動調至正常亮度。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在影像幀IMG中非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370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二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380。在步驟S38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來自動調暗背光20。舉例來說,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在步驟S380中關閉(turn off)背光20的電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在步驟S380中將背光20的亮度減少二分之一(或是其他比率值),以警告合法使用者有其他人靠近。在又一些實施例中,背光控制器120除了自動調暗背光20,背光控制器120在步驟S380中還可以通知系統以發出警告訊息給合法使用者。須注意的是,非使用者人臉的尺寸應小於使用者人臉的尺寸。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影像幀IMG。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影像幀IMG包括使用者人臉UF和非使用者人臉NUF(另一使用者人臉)。使用者人臉UF的尺寸UFS大於第一門檻,並且使用者人臉UF在預定區域PR中。請參照圖1至圖4。事件偵測電路110還確定是否存在非使用者人臉NUF。當判斷結果表示非使用者人臉NUF被確定時,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調暗顯示面板的背光。其中,非使用者人臉NUF的尺寸小於使用者人臉UF的尺寸UFS,並且非使用者人臉NUF的尺寸大於第二門檻。第一門檻大於第二門檻。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5。圖5所示步驟S210至步驟S240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10至步驟S24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450。
在步驟S45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更判斷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例如鼻子或其他點)是否位於影像幀IMG的預定區域(例如在影像幀IMG中的中央區域或是其他區域)中,以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所述預定區域可以依照設計需求來設定。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位於所述預定區域中時(步驟S450的判斷結果為「是」),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460。在步驟S46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圖5所示步驟S460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5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位於影像幀IMG的預定區域中」表示,使用者想要(正在)觀看顯示面板(未繪示)的顯示內容。此時,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地調亮背光20,以利使用者觀看顯示面板(未繪示)的顯示內容。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影像幀IMG的預定區域中時(步驟S450的判斷結果為「否」),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470。在步驟S47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更判斷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是否位於預定區域中,並且判斷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以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小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470的判斷結果為「否」),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460。在步驟S46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進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所述第二門檻可以依照設計需求來設定。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大於所述第二門檻時(步驟S470的判斷結果為「是」),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480。在步驟S48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調暗背光。舉例來說,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在步驟S480中關閉背光20的電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在步驟S480中將背光20的亮度減少二分之一(或是其他比率值),以降低功耗。在其他實施例中,事件偵測電路110還可以檢測使用者的凝視位置或眼睛(眨眼或閉眼)。如果使用者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顯示面板(或者使用者閉上了眼睛),則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使亮度變暗。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6。圖6所示步驟S510、S220、S230與S240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10、S220、S230與S24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在圖6所示步驟S51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還從低功率常啟影像感測器(感測電路10)接收影像幀IMG所對應的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
在圖6所示實施例中,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550。在步驟S55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圖6所示步驟S550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5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在步驟S56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更判斷所述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的變化程度,以產生判斷結果給背光控制器120。所述「變化程度」可以是,目前幀的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與先前幀的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之間的差異。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對應調整背光20。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所述變化程度小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560的判斷結果為「變化程度小於第二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570。在步驟S57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維持背光20(不改變背光20的亮度)。
當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表示所述變化程度大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560的判斷結果為「變化程度大於第二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580。在步驟S580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所述變化程度對應調整背光20。舉例來說,當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被調大時,表示環境亮度偏暗。此時,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所述變化程度對應地調暗背光20。當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被調小時,表示環境亮度偏亮。此時,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所述變化程度對應地調亮背光20。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更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7。圖7所示步驟S610可以參照圖6所示步驟S51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在圖7所示實施例中,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對影像幀IMG與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進行多種判斷,以及將判斷結果提供給背光控制器120(步驟S620)。舉例來說,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對影像幀IMG進行臉部辨識,以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使用者人臉,以及判斷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事件偵測電路110還可以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其他使用者人臉,以及判斷在影像幀IMG中其他使用者人臉的尺寸。事件偵測電路110還可以判斷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是否位於影像幀IMG的預定區域中,以及判斷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事件偵測電路110還可以判斷影像幀IMG所對應的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的變化程度。
背光控制器120可以檢查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以進行對應操作(步驟S630)。舉例來說,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來得知在影像幀IMG中有無使用者人臉(步驟S641),以及得知使用者人臉的尺寸有無超過第一門檻(步驟S642)。圖7所示步驟S641與S642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20與S24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當影像幀IMG中沒有使用者人臉時(步驟S641的判斷結果為「無」),或是當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小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642的判斷結果為「小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43,以自動調暗背光20。圖7所示步驟S643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3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當影像幀IMG中有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一門檻時(步驟S642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一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44。在步驟S644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地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圖7所示步驟S644可以參照圖2所示步驟S25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背光控制器120還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來得知在影像幀IMG中有其他無使用者人臉(步驟S651),以及得知其他使用者人臉的尺寸有無超過第二門檻(步驟S652)。圖7所示步驟S651與S652可以參照圖3所示步驟S350與S37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當影像幀IMG中沒有其他使用者人臉時(步驟S651的判斷結果為「無」),或是當在影像幀IMG中其他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小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652的判斷結果為「小於第二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44,以自動地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圖7所示步驟S644可以參照圖3所示步驟S36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當影像幀IMG中有其他使用者人臉且在影像幀IMG中其他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第二門檻時(步驟S652的判斷結果為「大於第二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53。在步驟S653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調暗背光20。圖7所示步驟S653可以參照圖3所示步驟S38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背光控制器120還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來得知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例如鼻子或其他點)是否位於影像幀IMG的預定區域(例如影像幀IMG的中央區域)中(步驟S661),以及得知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有無超過第三門檻(步驟S662)。圖7所示步驟S661與S662可以參照圖5所示步驟S450與S47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當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位於影像幀IMG的預定區域中時(步驟S661的判斷結果為「是」),或是當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小於第三門檻時(步驟S662的判斷結果為「否」),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63,以自動地將背光20調至正常亮度。圖7所示步驟S663可以參照圖5所示步驟S46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當使用者人臉的代表點離開預定區域的時間長大於第三門檻時(步驟S662的判斷結果為「是」),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64。在步驟S664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調暗背光20。圖7所示步驟S664可以參照圖5所示步驟S48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背光控制器120還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來得知所述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的變化程度是否超過第四門檻(步驟S671)。圖7所示步驟S671可以參照圖6所示步驟S56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當所述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的變化程度超過第四門檻時(步驟S671的判斷結果為「變化程度小於第四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72,以維持背光20(不改變背光20的亮度)。圖7所示步驟S672可以參照圖6所示步驟S57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當所述變化程度大於第四門檻時(步驟S671的判斷結果為「變化程度大於第四門檻」),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進行步驟S673。在步驟S673中,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所述變化程度對應調整背光20。圖7所示步驟S673可以參照圖6所示步驟S58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8。在圖8所示步驟S710中,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從低功率常啟影像感測器(感測電路10)接收目前影像幀所對應的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圖8所示步驟S560、S570與S580可以參照圖6所示步驟S560、S570與S580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依照不同的設計需求,上述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或是)背光控制器120的方塊的實現方式可以是硬體(hardware)、韌體(firmware)、軟體(software,即程式)或是前述三者中的多者的組合形式。
以硬體形式而言,上述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或是)背光控制器120的方塊可以實現於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上的邏輯電路。上述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或是)背光控制器120的相關功能可以利用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s,例如Verilog HDL或VHDL)或其他合適的編程語言來實現為硬體。舉例來說,上述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或是)背光控制器120的相關功能可以被實現於一或多個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及/或其他處理單元中的各種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
以軟體形式及/或韌體形式而言,上述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或是)背光控制器120的相關功能可以被實現為編程碼(programming codes)。例如,利用一般的編程語言(programming languages,例如C、C++或組合語言)或其他合適的編程語言來實現上述事件偵測電路110以及(或是)背光控制器120。所述編程碼可以被記錄/存放在記錄媒體中,所述記錄媒體中例如包括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存儲裝置以及(或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電腦、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或微處理器可以從所述記錄媒體中讀取並執行所述編程碼,從而達成相關功能。作為所述記錄媒體,可使用「非臨時的電腦可讀取媒體(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例如可使用帶(tape)、碟(disk)、卡(card)、半導體記憶體、可程式設計的邏輯電路等。而且,所述程式也可經由任意傳輸媒體(通信網路或廣播電波等)而提供給所述電腦(或CPU)。所述通信網路例如是互聯網(Internet)、有線通信(wired communication)、無線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或其它通信介質。
綜上所述,本發明諸實施例所述背光控制裝置100可以從感測電路10接收影像幀IMG以及(或是)自動曝光增益(或曝光時間長)。事件偵測電路110可以判斷在影像幀IMG中有無使用者人臉,而背光控制器120可以依據事件偵測電路110的判斷結果自動調暗(或關閉)顯示面板(未繪示)的背光20。在使用顯示裝置的過程中,使用者可能會臨時離開顯示裝置(背光控制裝置100)去處理其他事情。當使用者離開顯示裝置時,影像幀IMG中沒有使用者人臉,因此背光控制器120可以自動調暗背光20。基於背光20被調暗(或關閉),顯示裝置的功耗可以被降低。此外,當背光20被自動調暗時,其他人無法窺視顯示裝置的顯示內容。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影像感測器
20:背光
100:背光控制裝置
110:事件偵測電路
120:背光控制器
IMG:影像幀
S210~S250、S350~S380、S450~S480、S510~S580、S610~S673、S710:步驟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裝置的電路方塊(circuit block)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影像幀。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更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S210~S250:步驟
Claims (8)
- 一種背光控制裝置,包括:一事件偵測電路,被配置為接收一影像幀,其中該事件偵測電路判斷在該影像幀中有無一使用者人臉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一背光控制器,耦接至該事件偵測電路以接收該判斷結果,其中當該判斷結果表示該使用者人臉被確定時,該背光控制器將一顯示面板的一背光調整為一正常亮度;其中,該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一第一門檻且在該影像幀的一預定區域內,其中該事件偵測電路更判斷該使用者人臉的一代表點是否位於該影像幀的該預定區域中,並且判斷該使用者人臉的該代表點離開該影像幀的該預定區域的時間長,以產生該判斷結果;以及當該判斷結果表示該使用者人臉的該代表點離開該影像幀的該預定區域的該時間長大於一第三門檻時,該背光控制器調暗該背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當該判斷結果表示在該影像幀中沒有該使用者人臉時,該背光控制器調暗該顯示面板的該背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該事件偵測電路更確定是否存在一非使用者人臉,當該判斷結果表示該非使用者人臉被確定時,該背光控制器 調暗該顯示面板的該背光,其中該非使用者人臉的尺寸大於一第二門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通過該顯示面板的屏幕或嵌入在一顯示裝置中的一揚聲器警告使用者,而不是調暗該背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門檻大於該第二門檻。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該影像幀是來自一感測電路的一深度圖、一彩色影像或一單色影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該事件偵測電路被配置為接收該影像幀所對應的一自動曝光增益或一曝光時間長;該事件偵測電路判斷該自動曝光增益或該曝光時間長的一變化程度以產生一第二判斷結果;以及該背光控制器依據該第二判斷結果對應調整該背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背光控制裝置,其中當該第二判斷結果表示該變化程度小於一門檻時,該背光控制器維持該背光;以及當該第二判斷結果表示該變化程度大於該門檻時,該背光控制器依據該變化程度對應調整該背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44908A TWI717928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背光控制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44908A TWI717928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背光控制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17928B true TWI717928B (zh) | 2021-02-01 |
TW202123208A TW202123208A (zh) | 2021-06-16 |
Family
ID=7574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4908A TWI717928B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背光控制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17928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43067A (en) * | 2006-05-05 | 2007-11-16 | Benq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is capable of adjusting backlight automatically and adjusting method of backlight thereof |
CN101573747A (zh) * | 2006-11-20 | 2009-11-04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图像识别来控制显示器发光 |
CN102119530A (zh) * | 2008-08-22 | 2011-07-06 | 索尼公司 | 图像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CN102592564A (zh) * | 2011-01-14 | 2012-07-18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US8913004B1 (en) * | 2010-03-05 | 2014-12-1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Action based device control |
US8922480B1 (en) * | 2010-03-05 | 2014-12-3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Viewer-based device control |
CN109725448A (zh) * | 2019-03-19 | 2019-05-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12-09 TW TW108144908A patent/TWI71792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743067A (en) * | 2006-05-05 | 2007-11-16 | Benq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is capable of adjusting backlight automatically and adjusting method of backlight thereof |
CN101573747A (zh) * | 2006-11-20 | 2009-11-04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图像识别来控制显示器发光 |
CN102119530A (zh) * | 2008-08-22 | 2011-07-06 | 索尼公司 | 图像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US8913004B1 (en) * | 2010-03-05 | 2014-12-1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Action based device control |
US8922480B1 (en) * | 2010-03-05 | 2014-12-3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Viewer-based device control |
CN102592564A (zh) * | 2011-01-14 | 2012-07-18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CN109725448A (zh) * | 2019-03-19 | 2019-05-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23208A (zh) | 2021-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85474B2 (en) | Electronic display illumination | |
US1058563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627887B2 (en) | Face detection circuit | |
CN106067287B (zh) | 显示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 |
US20140050360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ce detection | |
CN109753159B (zh) | 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 |
TWI433135B (zh) | 顯示調整裝置及顯示調整方法 | |
US20110181541A1 (en) |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utomatic brightness adjustment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US20150015688A1 (en) | Facial unlock mechanism using light level determining module | |
WO2020191707A1 (zh) | 一种显示图像的方法、装置 | |
EP3737278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monitoring health of eyes of us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
WO2015143966A1 (zh) | 一种终端显示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
EP3077888A1 (en) | Optimiz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media content based on user perception of the media content | |
TWI717928B (zh) | 背光控制裝置 | |
TWI521384B (zh) | 具有眼球追蹤功能之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863450A (zh) | 背光控制装置 | |
WO2024001503A1 (zh) |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显示设备、电子设备、程序及介质 | |
US1028188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creen-cleaning function | |
CN116229908A (zh) | 用于显示屏背光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控制面板、存储介质 | |
TWI840832B (zh) | 電腦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
TWI711030B (zh) | 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
TWI790773B (zh) | 三維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 |
TWI547854B (zh) | 休眠窗與喚醒窗的呈現方法、系統與電子設備 | |
WO2024001490A1 (zh) | 窗口的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245349A1 (en) |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face-authentication anti-spoof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