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5185B -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5185B
TWI715185B TW108131971A TW108131971A TWI715185B TW I715185 B TWI715185 B TW I715185B TW 108131971 A TW108131971 A TW 108131971A TW 108131971 A TW108131971 A TW 108131971A TW I715185 B TWI715185 B TW I7151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mage
contact
target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1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600A (zh
Inventor
孫嘉餘
郭峻廷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1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518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5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518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1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60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種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指紋感測裝置包括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以及影像處理電路。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目標物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一指紋影像。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目標物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二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耦接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以接收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縫合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以獲得指紋模板。

Description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指紋感應器的面積通常比手指還小。在擷取指紋的註冊過程中,應用程式通過同一個指紋感應器以分段方式去擷取一個指紋而獲得多張指紋影像,然後對這些指紋影像加以縫合以獲得一個指紋模板。因為這些指紋影像都是整個指紋的局部,導致此習知技術有一些缺點。例如,完成縫合後的指紋模板可能還是破碎的。
此外,同一個指紋感應器所擷取的這些指紋影像有可能是從不同指紋(不同手指)擷取來的。在應用程式無從判斷這些指紋影像是否屬於同一個指紋的情況下,來自不同指紋(不同手指)的多張指紋影像有可能會被縫合至同一個指紋模板。一般而言,同一個指紋模板不應該包含多指的指紋特徵。
須注意的是,「先前技術」段落的內容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部份內容(或全部內容)可能不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悉。
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以產生指紋模板。
本發明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包括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touchless fingerprint sensor)、接觸式指紋感測器(contact-type fingerprint sensor)以及影像處理電路。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被配置為在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一指紋影像。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被配置為在目標物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二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耦接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以接收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被配置為縫合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以獲得指紋模板。
本發明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包括:在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由指紋感測裝置的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一指紋影像;在目標物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由指紋感測裝置的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二指紋影像;以及縫合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以獲得指紋模板。
基於上述,本發明諸實施例所述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使用了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來擷取同一個指紋,以獲得多個指紋影像。詳而言之,在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一指紋影像。在目標物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二指紋影像。相較於第二指紋影像,因為目標物尚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所以第一指紋影像可以包含所述指紋的較多面積(甚至是全部面積)。相較於第一指紋影像,第二指紋影像具有較高的解析度(較多的指紋細節)。指紋感測裝置可以縫合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以產生指紋模板。基於具有較多指紋面積的第一指紋影像,不同指紋(不同手指)的多張指紋影像可以避免被縫合至同一個指紋模板。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本案說明書全文(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耦接(或連接)」一詞可指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手段。舉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或連接)於第二裝置,則應該被解釋成該第一裝置可以直接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者該第一裝置可以透過其他裝置或某種連接手段而間接地連接至該第二裝置。本案說明書全文(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是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的上限或下限,亦非用來限制元件的次序。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不同實施例中使用相同標號或使用相同用語的元件/構件/步驟可以相互參照相關說明。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100的電路方塊(circuit block)示意圖。指紋感測裝置100包括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touchless fingerprint sensor)110、接觸式指紋感測器(contact-type fingerprint sensor)120以及影像處理電路13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被配置在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的一側。在指紋感測裝置100對某一個目標物(例如手指)進行指紋感測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都可以對同一個目標物擷取指紋影像。
依照設計需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可以是光學式指紋感測器或是其他類型的指紋感測器。在目標物(例如手指)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情況下,亦即在目標物靠近但尚未接觸到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的情況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可以擷取此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11。
依照設計需求,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可以是光學式指紋感測器、電容式指紋感測器、超音波式指紋感測器或是其他類型的指紋感測器。在目標物(例如手指)接觸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情況下,亦即在目標物接觸到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的情況下,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21。
影像處理電路130耦接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以接收第一指紋影像111與第二指紋影像121。影像處理電路130可以縫合指紋影像111與指紋影像121,以獲得指紋模板。本實施例並不限制影像處理電路130對這些指紋影像所進行的影像縫合細節。舉例來說,基於一些設計需求,影像處理電路130可以執行習知的影像縫合演算法或是其他演算法,以便於對指紋影像111與指紋影像121進行影像縫合。
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可以擷取同一個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11與指紋影像121。相較於指紋影像121,因為目標物(例如手指)尚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100,所以指紋影像111可以包含所述指紋的較多面積(甚至是全部面積)。例如,指紋影像111包含了指紋影像121的部份或全部。相較於指紋影像111,指紋影像121具有較高的解析度(較多的指紋細節)。影像處理電路130可以縫合指紋影像111與指紋影像121,以產生指紋模板。基於具有較多指紋面積的第一指紋影像111,不同指紋(不同手指)的多張指紋影像可以避面被縫合至同一個指紋模板。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2。在目標物(例如手指)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情況下(例如,在目標物接觸指紋感測裝置100之前),指紋感測裝置100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11(步驟S210)。在目標物接觸到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情況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21(步驟S220)。在步驟S230中,指紋感測裝置100的影像處理電路130可以縫合指紋影像111與指紋影像121,以獲得指紋模板。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3。在目標物(例如手指)接觸到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情況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21(步驟S310)。在目標物離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過程中,指紋感測裝置100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111(步驟S320)。在步驟S330中,指紋感測裝置100的影像處理電路130可以縫合指紋影像111與指紋影像121,以獲得指紋模板。
須注意的是,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的數量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的數量不應受限於圖1所示範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的數量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的數量可以依照設計需求來決定。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400的電路方塊示意圖。圖4所示指紋感測裝置400包括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10、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2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3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4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50以及影像處理電路(未繪示,可以參照圖1所示影像處理電路13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圖4所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10、430、440與450可以參照圖1所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圖4所示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20可以參照圖1所示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故不再贅述。
如圖4所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10與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30分別被配置在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20的不同側(相對側),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40與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50分別被配置在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20的不同側(相對側)。在目標物(例如手指)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400的情況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10、430、440與450可以同時(或不同時)擷取/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產生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未繪示)耦接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10、430、440與450以接收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可以縫合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410、430、440與450的指紋影像,以獲得指紋模板。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500的電路方塊示意圖。圖5所示指紋感測裝置500包括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4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50以及影像處理電路(未繪示,可以參照圖1所示影像處理電路13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圖5所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可以參照圖1所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1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圖5所示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可以參照圖1所示接觸式指紋感測器12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故不再贅述。
如圖5所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與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分別被配置在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的不同側(相對側),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40與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50分別被配置在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的不同側(相對側)。在指紋感測裝置500對某一個目標物(例如手指)進行指紋感測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都可以對同一個目標物擷取指紋影像。
舉例來說,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不同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拍攝同一個目標物的指紋的情境示意圖。圖6所示虛線表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與530的拍攝範圍。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40與550可以參照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與53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圖6所示距離H表示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的額定拍攝距離(最大拍攝距離)。在目標物(例如手指710)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500的情況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可以同時(或不同時)擷取/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產生指紋影像。
舉例來說,當目標物(例如手指710)與指紋感測裝置500之間的距離為第一距離(例如距離H)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產生指紋影像。當目標物與指紋感測裝置500之間的距離為第二距離(小於第一距離,例如距離3*H/4)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產生另一個指紋影像。當目標物與指紋感測裝置500之間的距離為第三距離(小於第二距離,例如距離H/2)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產生另一個指紋影像。當目標物與指紋感測裝置500之間的距離為第四距離(小於第三距離,例如距離H/4)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產生另一個指紋影像。
再舉例來說,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不同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不同時間擷取/拍攝同一個指紋的情境示意圖。在目標物(例如手指710)接觸指紋感測裝置500之前,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在第一時間T 0拍攝目標物的指紋711以產生指紋影像511,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在第一時間T 0後的第二時間T 1拍攝目標物的指紋711以產生另一個指紋影像531,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40在第二時間T 1後的第三時間T 2拍攝目標物的指紋711以產生另一個指紋影像541,以及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50在第三時間T 2後的第四時間T 3拍攝目標物的指紋711以產生另一個指紋影像551。
相較於指紋影像531、541與551,指紋影像511可以包含所述指紋711的較多面積(甚至是全部面積)。相較於指紋影像511,指紋影像531、541與551具有較多的指紋細節。影像處理電路130可以縫合指紋影像511、531、541與551,以產生指紋模板。基於具有較多指紋面積的第一指紋影像511,不同指紋(不同手指)的多張指紋影像可以避面被縫合至同一個指紋模板。
在所述目標物接觸到指紋感測裝置500的情況下,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未繪示)耦接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以及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以接收指紋影像。影像處理電路可以縫合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的指紋影像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的指紋影像,以獲得指紋模板。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請參照圖5與圖8。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可以偵測目標物(例如手指)有無靠近指紋感測裝置500。當目標物從任何一個方向靠近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時,對應於目標物的方向的某一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會最先偵測目標物正在靠近,並可立即擷取指紋影像與手指大小。舉例來說,當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偵測到目標物時(步驟S810),在目標物靠近但尚未接觸到指紋感測裝置500的情況下,指紋感測裝置500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可以擷取/拍攝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步驟S820)。
在步驟S830中,影像處理電路(未繪示,可以參照圖1所示影像處理電路13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可以通知其他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540與550,使得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540與550可以在不同時間擷取/拍攝目標物的指紋而獲得多個指紋影像。舉例來說,基於所述影像處理電路的控制,其他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30、540與550可依序(例如順時針的方向、逆時針的方向或是其他順序)擷取指紋影像,直到手指觸碰到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並且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擷取到指紋影像為止。
在所述目標物接觸到指紋感測裝置500的情況下,指紋感測裝置500的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指紋影像(步驟S840)。在步驟S850中,指紋感測裝置500的影像處理電路(未繪示,可以參照圖1所示影像處理電路130的相關說明來類推)可以縫合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10、530、540與550的指紋影像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520的指紋影像,以獲得指紋模板。
須注意的是,手指大小是因人而異的。若能在註冊時就能判定指紋大小,並根據大小給予最適當的儲存空間,讓記憶體能有效運用,以減少硬體成本並提高效能。由於最早偵測到手指接近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可以偵測/拍攝到完整的指紋,因此影像處理電路可以及早確認手指的大小。因此,影像處理電路可以預判指紋模板所需的儲存空間大小,進而動態地配置記憶體空間來存放指紋模板,如此可提高記憶體的使用效率。
依照不同的設計需求,上述影像處理電路的方塊的實現方式可以是硬體(hardware)、韌體(firmware)、軟體(software,即程式)或是前述三者中的多者的組合形式。
以硬體形式而言,上述影像處理電路的方塊可以實現於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上的邏輯電路。上述影像處理電路的相關功能可以利用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s,例如Verilog HDL或VHDL)或其他合適的編程語言來實現為硬體。舉例來說,上述影像處理電路的相關功能可以被實現於一或多個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場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及/或其他處理單元中的各種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
以軟體形式及/或韌體形式而言,上述影像處理電路的相關功能可以被實現為編程碼(programming codes)。例如,利用一般的編程語言(programming languages,例如C、C++或組合語言)或其他合適的編程語言來實現上述影像處理電路。所述編程碼可以被記錄/存放在記錄媒體中,所述記錄媒體中例如包括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存儲裝置及/或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電腦、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或微處理器可以從所述記錄媒體中讀取並執行所述編程碼,從而達成相關功能。作為所述記錄媒體,可使用「非臨時的電腦可讀取媒體(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例如可使用帶(tape)、碟(disk)、卡(card)、半導體記憶體、可程式設計的邏輯電路等。而且,所述程式也可經由任意傳輸媒體(通信網路或廣播電波等)而提供給所述電腦(或CPU)。所述通信網路例如是互聯網(Internet)、有線通信(wired communication)、無線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或其它通信介質。
綜上所述,本發明諸實施例所述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使用了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來擷取同一個指紋,以獲得多個指紋影像。當手指靠近時,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可先行針對手指外觀大小與紋路進行粗略的指紋擷取,以獲得粗略指紋影像。所述粗略指紋影像可以做為後續指紋縫合的判斷資訊。詳而言之,在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一指紋影像。在目標物接觸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可以擷取目標物的指紋以獲得第二指紋影像。相較於第二指紋影像,第一指紋影像可以包含所述指紋的較多面積(甚至是全部面積)。相較於第一指紋影像,第二指紋影像具有較高的解析度(較多的指紋細節)。指紋感測裝置可以縫合第一指紋影像與第二指紋影像,以產生指紋模板。基於具有較多指紋面積的第一指紋影像,不同指紋(不同手指)的多張指紋影像可以避面被縫合至同一個指紋模板。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400、500:指紋感測裝置 110、410、430、440、450、510、530、540、55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 111、121:指紋影像 120、420、520:接觸式指紋感測器 130:影像處理電路 511、531、541、551:指紋影像 710:手指 711:指紋 H:距離 S210~S230、S310~S330、S810~S850:步驟 T 0:第一時間 T 1:第二時間 T 2:第三時間 T 3:第四時間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的電路方塊(circuit block)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的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裝置的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不同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拍攝同一個目標物的指紋的情境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不同的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不同時間擷取/拍攝同一個指紋的情境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一種指紋感測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100:指紋感測裝置
110: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
111、121:指紋影像
120:接觸式指紋感測器
130:影像處理電路

Claims (11)

  1. 一種指紋感測裝置,包括:一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被配置為在一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該目標物的一指紋以獲得一第一指紋影像;一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被配置為在該目標物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獲得一第二指紋影像;以及一影像處理電路,耦接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該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以接收該第一指紋影像與該第二指紋影像,其中該影像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執行一影像縫合操作,以獲得一指紋模板,其中該影像縫合操作是對該第一指紋影像與該第二指紋影像進行影像縫合,且該第二指紋影像用於呈現該第一指紋影像中的局部區域的高解析度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為一光學式指紋感測器,以及該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為一光學式指紋感測器或一電容式指紋感測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被配置為在該目標物未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擷取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獲得一第三指紋影像;其中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 器分別被配置在該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的不同側,該影像處理電路還耦接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以接收該第三指紋影像,以及該影像處理電路縫合該第一指紋影像、該第二指紋影像與該第三指紋影像以獲得該指紋模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在該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同時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分別產生該第一指紋影像與該第三指紋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在該目標物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之前,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一第一時間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產生該第一指紋影像,以及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該第一時間後的一第二時間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產生該第三指紋影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當該目標物與該指紋感測裝置之間的一距離為一第一距離時,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產生該第一指紋影像,以及當該距離為小於該第一距離的一第二距離時,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產生該第三指紋影像。
  7. 一種指紋感測方法,包括:在一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一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由該指紋感測裝置的一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該目標物的一指紋 以獲得一第一指紋影像;在該目標物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由該指紋感測裝置的一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獲得一第二指紋影像;以及執行一影像縫合操作,以獲得一指紋模板,其中該影像縫合操作是對該第一指紋影像與該第二指紋影像進行影像縫合,且該第二指紋影像用於呈現該第一指紋影像中的局部區域的高解析度影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指紋感測方法,更包括:在該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由一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擷取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獲得一第三指紋影像;以及縫合該第一指紋影像、該第二指紋影像與該第三指紋影像以獲得該指紋模板;其中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分別被配置在該接觸式指紋感測器的不同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指紋感測方法,其中在該目標物靠近但未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的情況下,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與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同時拍攝該目標物以分別產生該第一指紋影像與該第三指紋影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指紋感測方法,其中在該目標物接觸該指紋感測裝置之前,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 一第一時間拍攝該目標物以產生該第一指紋影像,以及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在該第一時間後的一第二時間拍攝該目標物以產生該第三指紋影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指紋感測方法,其中當該目標物與該指紋感測裝置之間的一距離為一第一距離時,該第一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產生該第一指紋影像,以及當該距離為小於該第一距離的一第二距離時,該第二非接觸式指紋感測器拍攝該目標物的該指紋以產生該第三指紋影像。
TW108131971A 2019-09-04 2019-09-04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TWI715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1971A TWI715185B (zh) 2019-09-04 2019-09-04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1971A TWI715185B (zh) 2019-09-04 2019-09-04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5185B true TWI715185B (zh) 2021-01-01
TW202111600A TW202111600A (zh) 2021-03-16

Family

ID=75237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1971A TWI715185B (zh) 2019-09-04 2019-09-04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518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9065B (zh) * 2015-01-26 2016-09-11 Gingytech Technology In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09154959A (zh) * 2017-05-17 2019-01-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非接触成像能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09766876A (zh) * 2019-03-11 2019-05-17 墨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指纹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10008931A (zh) * 2019-04-16 2019-07-1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结合指纹与指静脉信息的混合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9065B (zh) * 2015-01-26 2016-09-11 Gingytech Technology In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N109154959A (zh) * 2017-05-17 2019-01-0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非接触成像能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09766876A (zh) * 2019-03-11 2019-05-17 墨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指纹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10008931A (zh) * 2019-04-16 2019-07-1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结合指纹与指静脉信息的混合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600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7649B (zh) 電子裝置及指紋辨識裝置控制方法
TWI592854B (zh) 使用觸控感測器資料的指紋認證
KR101872366B1 (ko) 터치센서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지문등록
JP6337156B2 (ja) 静電容量プロフィールを使用するバイオメトリックをベースにしたセキュリテ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5192709A1 (zh) 一种触摸点识别方法及装置
US918281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18519600A (ja) テンプレート更新による指紋認証
US11068690B2 (en) Detect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4012152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TWI731442B (zh) 電子裝置及其利用觸控資料的物件資訊辨識方法
WO2018076182A1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US20140015950A1 (en) Touch detection apparatus,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5006200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action when capturing content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362127A1 (en) Fingerprint enroll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715185B (zh) 指紋感測裝置與方法
TWI607388B (zh) 指紋驗證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TWI609314B (zh) 介面操作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201222365A (en) Optical screen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2633041A (zh) 指纹感测装置与方法
EP3803689A1 (en)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user
TWI658411B (zh) 無方向性之手指掌紋辨識方法及無方向性之手指掌紋資料建立方法
JP6709022B2 (ja) タッチ検出装置
US118234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rolling a fingerprint
TWI715252B (zh) 電子裝置及其利用觸控資料的物件資訊辨識方法
CN104321721A (zh) 薄屏框架平板设备